CN116802716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02716A CN116802716A CN202180089818.3A CN202180089818A CN116802716A CN 116802716 A CN116802716 A CN 116802716A CN 202180089818 A CN202180089818 A CN 202180089818A CN 116802716 A CN116802716 A CN 1168027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output terminal
- output terminals
- terminal group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neodym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d]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100)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100)包括驱动芯片(105)和扇出走线(107),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扇出走线(10η经过邻近的驱动芯片(105)的第二侧边(1052)电连接对应的输出端子(106);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扇出走线(107)包括相接且位于不同层的第一扇出段(1071)和第二扇出段(1072)。通过采用换线跳接设计,避免了由于输出端子(106)和扇出走线(107)排序不一致而导致的信号错乱。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随着全面屏显示器的技术发展,目前显示屏的屏占比在不断地提高,显示器的下边框也越来越小。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实现窄边框的方式,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的众多方式中的其中一种。在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100’中,扇出区104’设置有多条扇出走线107’,驱动芯片105’包括多个输出端子106’,显示区101’的信号线通过扇出走线107’与输出端子106’实现电连接,由于位于驱动芯片105’中间区域的输出端子106’所连接的扇出走线107’还有压缩的空间,但位于驱动芯片105’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子106’所连接的扇出走线107’已无法进一步压缩。因此,将位于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子106’所连接的扇出走线107’经过驱动芯片105’的侧边与输出端子106’电连接,即可对显示面板100’的绑定区103’进行整体上移,从而实现窄边框。
然而,为了避免多条扇出走线107’之间发生短路,需将位于外侧的扇出走线107’与位于内侧的输出端子106’电连接,位于内侧的扇出走线107’与位于外侧的输出端子106’电连接,如此一来,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无法与对应的输出端子106’电连接,从而导致信号传递错乱,引起显示不良。
综上,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每一扇出走线无法与对应的输出端子电连接,从而导致信号传递错乱,引起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以及连接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的扇出区;
所述绑定区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输出端子,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端子组;
所述扇出区设置有多条所述扇出走线,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从所述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并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所述第一扇出段和所述第二扇出段位于不同层,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与所述显示区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相同;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出端子组,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还包括第二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远离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靠近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位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测试垫,所述测试垫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二分段位于所述绑定区。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分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扇出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分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测试垫连接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相邻两个输出端子之间具有间隙,至少部分所述测试垫连接走线从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经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二分段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边;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多个输入端子,多个所述输入端子沿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多个所述输入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芯片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输入端子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以及连接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的扇出区;
所述绑定区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输出端子,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端子组;
所述扇出区设置有多条所述扇出走线,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从所述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并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所述第一扇出段和所述第二扇出段位于不同层,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与所述显示区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相同;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出端子组,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还包括第二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远离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扇出区设置有多条扇出走线,多条扇出走线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扇出走线从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并经过邻近的第二侧边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输出端子,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扇出走线采用换线跳接设计,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扇出走线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位于不同层,每一第一扇出段与显示区电连接,每一第二扇出段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输出端子。在实现窄边框的前提下,使得扇出走线与对应的输出端子电连接,避免了多条扇出走线之间发生短路,且避免了由于输出端子和扇出走线排序不一致导致信号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三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四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五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六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七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八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面板;103’、绑定区;104’、扇出区;105’、驱动芯片;106’、输出端子;107’、扇出走线;
100、显示面板;101、显示区;102、非显示区;103、绑定区;104、扇出区;105、驱动芯片;1051、第一侧边;1052、第二侧边;1053、第三侧边;106、输出端子;107、扇出走线;1071、第一扇出段;1072、第二扇出段;108、输入端子;1091、第一分段;1092、第二分段;110、柔性电路板;111、第一信号走线;112、第二信号走线;113、测试垫连接走线;
10、第一输出端子组;11、第一扇出走线组;12、第二输出端子组;13、第二扇出走线组;
1、基板;2、第一金属层;21、栅极;3、栅极绝缘层;31、绝缘层;32、连接孔;4、半导体层;5、第二金属层;51、源极;52、漏极。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简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包括显示区101和围绕所述显示区101的非显示区102,所述非显示区102包括绑定区103以及连接所述绑定区103和所述显示区101的扇出区104,所述扇出区104位于所述显示区101和所述绑定区103之间。
所述绑定区103设置有驱动芯片105,所述驱动芯片105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101的第一侧边105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两个第二侧边1052,两个所述第二侧边1052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芯片105包括多个输出端子106,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组成第一输出端子组10。
所述扇出区104设置有多条所述扇出走线107,多条所述扇出走线107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11,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从所述扇出区104延伸至所述绑定区103,并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1052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
可选地,所述驱动芯片105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侧边1051和所述第二侧边1052相互垂直,两个所述第二侧边1052相互平行。
一方面,为了避免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之间发生短路,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之间不能产生接触。另一方面,还需要避免所述扇出走线107和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之间的信号传递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则每一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需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故需将位于外侧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与位于外侧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位于内侧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与位于内侧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进一步的,需将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与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与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多个所述扇出走线107采用换线跳接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现将具体方案阐述如下。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1071和第二扇出段1072,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和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位于不同层,以保证即使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和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方向上产生交叠,所述第一扇出段和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也不会产生接触,从而避免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之间发生短路。
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与所述显示区101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也就是说,所述显示区101先与第一扇出段1071电连接,再通过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每一扇出走线107的各个部分均位于同一膜层,本申请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均能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因两者顺序不一致导致信号传递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的结构,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0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为底栅型显示面板,也可以为顶栅型显示面板,本申请不以此为限。为了清楚地描述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100为底栅型显示面板为例进行阐述说明。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和多条信号走线。所述基板1可以由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制成,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第一金属层2、栅极绝缘层3、半导体层4和第二金属层5。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层2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包括栅极21和扫描信号走线(图中未示出)等。所述栅极绝缘层3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上,所述栅极绝缘层3覆盖所述基板1和所述栅极21。所述半导体层4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3上,所述半导体层4的材料可以为低温多晶硅或非晶硅。所述第二金属层5位于所述半导体层4上,所述第二金属层5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3和所述半导体层4,所述第二金属层5包括源极51、漏极52和数据信号走线(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层2和所述第二金属层5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一金属层2的材料可以为包括金(Au)、银(Ag)、铜(Cu)、镍(5i)、铂(Pt)、钯(Pd)、铝(Al)、钼(Mo)或铬(Cr)的单层或多层,或者诸如铝(Al):钕(5d)合金、钼(Mo):钨(W)合金的合金;所述第二金属层5料可以为包括金(Au)、银(Ag)、铜(Cu)、镍(5i)、铂(Pt)、钯(Pd)、铝(Al)、钼(Mo)或铬(Cr)的单层或多层,或者诸如铝(Al):钕(5d)合金、钼(Mo):钨(W)合金的合金。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5,图5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位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即,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与所述第一金属层2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所述第二金属层5同层设置。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位于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即,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与所述第二金属层5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所述第一金属层2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和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31,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和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之间发生短路,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和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通过开设于所述绝缘层31的连接孔32实现电连接。所述绝缘层31和所述栅极绝缘层3同层设置,所述绝缘层31和所述栅极绝缘层3通过同一道工艺制备而成。
请参阅图6~图13,图6~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多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图6~图13中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包括多条所述扇出走线107,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包括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包括5条所述扇出走线107,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包括5个所述输出端子106为例进行阐述说明,但本申请不应以此为限制。
下面将对图6~图13中提供的多种实施例进行一一阐述说明。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1052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相同。
具体地,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101指向所述扇出区104的方向,所述预设方向可参照图6中的第一方向,所述显示区101指向所述扇出区104的方向可参照图6中的第二方向,图7~图13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同理,下文将不再重复描述。
一般地,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101指向所述扇出区104的方向垂直,故所述预设方向可以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
具体地,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第2条扇出走线的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连接的一端、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连接的一端……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第1个输出端子、第2个输出端子……第5个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通过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1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2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5个输出端子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换线跳接设计,在避免各扇出走线107之间发生短路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均能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对应的一个所述输出端子106连接,从而使得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均能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进而能够避免因两者顺序不一致导致信号传递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105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的排列顺序相同。
具体地,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连接的一端、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连接的一端……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第1个输出端子、第2个输出端子……第5个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1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1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2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2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5条扇出走线的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5个输出端子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换线跳接设计,在避免各所述扇出走线107之间发生短路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均能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中对应的一个所述输出端子106连接,从而使得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均能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进而能够避免因两者顺序不一致导致信号传递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
进一步地,位于最外侧的第1条扇出走线与最靠近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第1个输出端子电连接,位于最内侧的第5条扇出走线与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第5个输出端子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最外侧的第1条扇出走线的长度,由于扇出走线的阻抗与其长度呈正相关,故本申请的设计能够降低位于最外侧的第1条扇出走线的阻抗。
同理,位于第1条扇出走线和第5条扇出走线之间的第2/3/4条扇出走线的长度与第1条扇出走线和第5条扇出走线的长度趋近,则阻抗也趋近,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扇出走线107位于同一膜层,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的多个所述扇出走线107的阻抗近似相等,从而能够实现阻抗均一性,有利于提升信号传递的均匀性。
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还包括第二输出端子组12,多条所述扇出走线107还包括第二扇出走线组13,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的多条所述扇出走线107与现有技术中的扇出走线的设计保持一致且为单层走线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远离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一侧。与现有常规驱动芯片相比,本申请中的所述驱动芯片105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的排列顺序固定且未有任何改变,所述扇出走线107的排列顺序与所述输出端子106的排列顺序相同,使得每一所述扇出走线107均能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因两者顺序不一致导致信号传递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故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可以直接套用现有常规驱动芯片,完全无需对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子的排列顺序进行另外设计,节省了成本,便于产品量产。
进一步地,对于采用新设计的驱动芯片105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对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的所述扇出走线107的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所述输出端子106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参照前文论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照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三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排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靠近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输出端子106位于所述驱动芯片105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输出端子106位于所述驱动芯片105的左右两侧,则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输出端子106所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中的扇出走线107还有压缩的空间,而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输出端子106所连接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扇出走线107已无法进一步压缩。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靠近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一侧,可以使得所述绑定区103进一步整体上移,从而能够减小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四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沿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排列。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第1个输出端子、第2个输出端子……第5个输出端子沿所述预设方向(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1条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1条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1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2条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2条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2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5条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5条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5个输出端子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五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所述输出端子106位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远离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所述输出端子106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的排列顺序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的排列顺序相反。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第1个输出端子、第2个输出端子……第5个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依次排列,第1条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1条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1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2条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2条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2个输出端子电连接……第5条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通过第5条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与第5个输出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12,所述驱动芯片105还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101的第三侧边1053,所述第三侧边1053与所述第一侧边105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边1053与两个所述第二侧边1052相连接。所述驱动芯片105还包括多个输入端子108,用于将外部信号传递给输出端子106,多个所述输入端子108沿所述第三侧边1053的延伸方向排列。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六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三侧边1053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位于所述输入端子108靠近所述第二侧边1052的一侧。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第七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一侧边1051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所述输出端子106沿所述第三侧边1053的延伸方向排列,多个所述输入端子108之间设置有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所述输出端子106。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和图12,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的测试垫,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检测。
具体地,对所述显示面板100进行绑定集成电路芯片之前,可通过所述测试垫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所述显示区101发送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以实现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画面检测,通过画面检测即可判断所述显示面板100是否存在显示异常,若存在显示异常则可及时查找显示异常的原因并能够在绑定前对异常进行处理,显示正常后再进行绑定,以确保绑定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功能为正常的,有利于提高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生产良率,若在绑定后再进行检测,在显示出现异常时再进行返工处理的工作量较大,还会大大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生产良率。
为了适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采用的换线跳接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测试垫同样采用分段设计。
具体地,所述测试垫包括第一分段1091和第二分段1092,所述第一分段1091位于所述扇出区104,所述第二分段1092位于所述绑定区10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将部分所述测试垫设置于所述绑定区103之外,使得所述基板对应所述驱动芯片105的区域留有更多的空间来排布所述扇出走线107,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为竖直走线,不会对所述测试垫的设置造成限制,则所述第一分段1091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分段1091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扇出段1071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扇出走线107先与所述第一分段1091电连接,再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输出端子106电连接。在绑定所述驱动芯片105之前,所述第一分段1091用于向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扇出走线107提供测试信号以对画面进行检测。
相对地,所述第二扇出段1072为水平走线,会对所述测试垫的设置造成限制,则所述第二分段1092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输出端子106和所述输入端子108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均不重叠,所述第二分段1092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中的扇出走线107先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106电连接,再与所述第二分段1092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段1092用于在绑定集成电路芯片之前向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中的扇出走线107提供测试信号以对画面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八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在图6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当然地,此种改进可同样适用于其它实施例中。
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测试垫连接走线11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分段1091和所述第二分段1092。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相邻两个输出端子106之间具有间隙,至少部分所述测试垫连接走线113从所述第一侧边1051靠近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经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二分段1092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测试垫连接走线113在所述第一侧边1051靠近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进行布线,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下方空间,从而增大了用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的布线空间,使得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中的所述扇出走线107的数目减小,进而可进一步减小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芯片105远离所述显示区101一侧的柔性电路板110,所述柔性电路板110与所述输入端子108电连接。传输至所述显示区101的信号通常先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110传输至所述输入端子108,再由所述输入端子108和所述驱动芯片105内部的走线传输至所述输出端子106,并通过所述输出端子106和所述扇出走线107传输至所述显示区101。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14,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信号走线,多条所述信号走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01,每一所述信号走线与对应的所述扇出走线107电连接。
从所处位置上来说,多条所述信号走线包括第一信号走线111和第二信号走线112,所述第一信号走线111通过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11的扇出走线107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10的输出端子106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走线112通过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13的扇出走线107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12的输出端子电连接。
从功能上来说,多个所述信号走线可以包括多个数据信号走线和多个触控信号走线,所述数据信号走线的排布方式与所述触控信号走线的排布方式相同,且所述数据信号走线与所述触控信号走线绝缘。本申请中的所述柔性电路板110通过所述驱动芯片105向所述触控信号走线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驱动芯片105向所述数据信号走线发送数据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和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扇出区设置有多条扇出走线,多条扇出走线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扇出走线从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并经过邻近的第二侧边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输出端子,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扇出走线采用换线跳接设计,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扇出走线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位于不同层,每一第一扇出段与显示区电连接,每一第二扇出段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输出端子。在实现窄边框的前提下,使得扇出走线与对应的输出端子电连接,避免了多条扇出走线之间发生短路,且避免了由于输出端子和扇出走线排序不一致导致信号错乱而引起的显示不良。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以及连接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的扇出区;所述绑定区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输出端子,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端子组;所述扇出区设置有多条所述扇出走线,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从所述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并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所述第一扇出段和所述第二扇出段位于不同层,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与所述显示区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相同;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出端子组,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还包括第二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远离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靠近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位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测试垫,所述测试垫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二分段位于所述绑定区。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扇出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分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测试垫连接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相邻两个输出端子之间具有间隙,至少部分所述测试垫连接走线从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经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二分段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边;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多个输入端子,多个所述输入端子沿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输入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所述输出端子。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芯片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输入端子电连接。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以及连接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的扇出区;所述绑定区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输出端子,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端子组;所述扇出区设置有多条所述扇出走线,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至少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从所述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并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相接的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所述第一扇出段和所述第二扇出段位于不同层,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与所述显示区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相同;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经过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扇出段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列,在所述预设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扇出段未与所述第二扇出段连接的一端的排列顺序与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扇出段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扇出区的方向。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所述输出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出端子组,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还包括第二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的每一所述扇出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中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
-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组远离邻近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964737 | 2021-07-14 | ||
CN202110796473.7A CN113436541B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CT/CN2021/111659 WO2023284046A1 (zh) | 2021-07-14 | 2021-08-1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02716A true CN116802716A (zh) | 2023-09-22 |
Family
ID=777603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96473.7A Active CN113436541B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2180089818.3A Pending CN116802716A (zh) | 2021-07-14 | 2021-08-1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96473.7A Active CN113436541B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70500A1 (zh) |
CN (2) | CN113436541B (zh) |
WO (1) | WO202328404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08847A1 (zh) * | 2021-12-17 | 2023-06-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419996B (zh) * | 2022-01-21 | 2023-07-2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4460773B (zh) * | 2022-01-27 | 2023-09-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待切割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5202506A (zh) * | 2022-06-24 | 2022-10-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7460319A (zh) * | 2023-02-17 | 2024-01-2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07277B1 (ko) * | 2006-08-10 | 2008-02-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
JP5431993B2 (ja) * | 2010-02-10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102378551B1 (ko) * | 2015-06-25 | 2022-03-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6169456A (zh) * | 2016-08-22 | 2016-1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扇出线结构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以及扇出线布线方法 |
CN107331294B (zh) * | 2017-06-30 | 2020-01-2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550689B1 (ko) * | 2018-08-23 | 2023-07-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9061961B (zh) * | 2018-09-13 | 2021-02-19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扇出走线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375706B (zh) * | 2018-10-09 | 2020-06-0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CN109147574B (zh) * | 2018-10-10 | 2020-02-1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9212852B (zh) * | 2018-10-29 | 2020-07-0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557734A (zh) * | 2018-10-31 | 2019-04-0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CN209055780U (zh) * | 2018-11-15 | 2019-07-02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CN109634003B (zh) * | 2019-02-21 | 2021-12-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950222B (zh) * | 2019-03-28 | 2021-08-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KR20200115925A (ko) * | 2019-03-29 | 2020-10-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2255850B (zh) * | 2020-11-13 | 2022-03-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扇出走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10796473.7A patent/CN113436541B/zh active Active
- 2021-08-10 CN CN202180089818.3A patent/CN116802716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8-10 US US17/602,793 patent/US2024017050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8-10 WO PCT/CN2021/111659 patent/WO202328404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84046A1 (zh) | 2023-01-19 |
CN113436541B (zh) | 2022-09-09 |
US20240170500A1 (en) | 2024-05-23 |
CN113436541A (zh) | 2021-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3654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039467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33129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388054B (zh) |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
CN114419996B (zh) | 显示面板 | |
CN11001859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188747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687193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080422A1 (en) | Display panel with narrow lower bor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323949A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11261094A (zh) | 栅极驱动阵列型显示面板 | |
CN113964142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3327516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123597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847097B (zh) |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09394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124184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513276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0211256A1 (zh) |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 |
CN115206222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
CN11348797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51497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594876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 |
CN115938272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40542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