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031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60319A CN117460319A CN202310131779.XA CN202310131779A CN117460319A CN 117460319 A CN117460319 A CN 117460319A CN 202310131779 A CN202310131779 A CN 202310131779A CN 117460319 A CN117460319 A CN 1174603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s
- display area
- sub
- line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2100036285 25-hydroxyvitamin D-1 alpha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000875403 Homo sapiens 25-hydroxyvitamin D-1 alpha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100134058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t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neodym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d]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5 tantal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tantal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Ta]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6027 MoT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YZZNJYQZJKSEER-UHFFFAOYSA-N gallium tin Chemical compound [Ga].[Sn] YZZNJYQZJKSEE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49 haf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WIHZLLGSGQNAGK-UHFFFAOYSA-N hafnium(4+);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Hf+4] WIHZLLGSGQNAG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YKLWYKWCAYAJY-UHFFFAOYSA-N oxotin;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Sn]=O KYKLWYKWCAYAJ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oxygen(2-);tantalum(5+)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Ta+5].[Ta+5]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VTZCBVAJQQJTK-UHFFFAOYSA-N oxygen(2-);zirconium(4+) Chemical compound [O-2].[O-2].[Zr+4] RVTZCBVAJQQJ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6 tantal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28 zirco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8—Dummy elements, i.e. elements having non-functional featur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内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扇出线及多条虚拟线。多条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多条扇出线与多条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与多条第一数据线交替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虚拟线,以及位于多条扇出线的延长线上的多条第二虚拟线。通过在显示区内设置与第一数据线交替设置的多条第一虚拟线,在扇出线的延长线上设置多条第二虚拟线,以改善显示区内的走线分布密度,从而改善因金属图案分布不均导致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FIAA(Fanout In AA,扇出走线位于显示区)技术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边框宽度,但所涉及的制程较多,走线复杂且制备成本也较高。为此,可使位于显示区内的电源线与数据线选择同一种金属(如SD1)进行布线设计,位于显示区内且由驱动芯片端引入的扇出走线在横向和纵向上选择另一金属(如SD2)进行布线设计,以在实现信号传递效果不变的同时,降低成本,并实现走线的简洁化设计。但由此制得的产品在产出后会在成盒或模组态出现由于金属图案分布不均导致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改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扇出线及多条虚拟线。多条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多条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多条所述扇出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多条虚拟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交替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虚拟线,以及位于所述多条所述扇出线的延长线上的多条第二虚拟线。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扇出线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多条第一子虚拟线和多条第二子虚拟线。其中,所述第一子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的延长线上,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的延长线上。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与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交替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以及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所述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子线、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包括多条所述第一子线、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位于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之间。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自所述第一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自所述第三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一子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多条所述第二子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内,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显示区向所述主显示区延伸。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之间。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自所述第一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自所述第三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自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主显示区延伸。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一边界处具有第一间隔,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二边界处具有第二间隔,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在所述第二边界处具有第三间隔。其中,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第二边界交叉形成的夹角图案与所述主显示区相对。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电源线、多条第二电源线以及多条第一扫描线。每一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一所述第一数据线和一所述第一虚拟线之间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每一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一所述第二数据线和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之间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多条第一扫描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电源线至少部分重合,每一所述第二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源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至少部分重合,每一所述第三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扫描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虚拟线还包括多条第三虚拟线,多条所述第三虚拟线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第三虚拟线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多条第一虚拟线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部分重叠。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距离所述第三显示区较远的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距所述第一显示区较远的所述第二子线。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以及多个像素驱动单元。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单元与多条第一电源线、多条第二电源线、多条第一扫描线及多个所述子像素电性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子线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所述像素驱动单元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端,多个所述输出端与多条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顺序排布,多个所述输出端中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依次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端所输出的数据信号沿第二顺序排布,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不同。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扇出线及多条虚拟线。多条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多条扇出线与多条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与多条第一数据线交替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虚拟线,以及位于多条扇出线的延长线上的多条第二虚拟线。通过在显示区内设置与第一数据线交替设置的多条第一虚拟线,在扇出线的延长线上设置多条第二虚拟线,以改善显示区内的走线分布密度,从而改善因金属图案分布不均导致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是现有技术中扇出走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的示意图;
图2A~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扇出线、数据线及虚拟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具体地,如图1A~图1B是现有技术中扇出走线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阅图1A,现有的扇出走线位于显示区的技术是通过利用SD1(第一金属层)、SD2(第二金属层)、SD3(第三金属层)三层金属进行换线,以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即驱动芯片引出的数据信号经纵向扇出线(SD3)传输至横向扇出线(SD2),之后再经横向扇出线(SD2)传输至数据线(SD1),最后数据线(SD1)将数据信号传输至相应的子像素。但由于纵向走线采用SD3,因而需增加增设SD3与PLN3(第三平坦层),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换线工艺较为复杂,不利于提高制程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B,使电源线与数据线采用同一金属层(如SD1)制备,且电性连接于数据线与驱动芯片之间的横向扇出线和纵向扇出线均采用SD2制备,可降低换线次数,简化走线结构,可实现与图1A相同的信号传递效果。但采用此设计的产品在产出后会在成盒或模组态出现由于金属图案分布不均导致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如图1C所示。
图2A~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A~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扇出线、数据线及虚拟线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扇出线及多条虚拟线。
多条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多条所述数据线被配置为传输多个数据信号;多条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DL1。
多条所述扇出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电性连接。
多条虚拟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交替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虚拟线Du1,以及位于所述多条所述扇出线的延长线上的多条第二虚拟线。
通过在所述显示区内设置与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交替设置的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在所述扇出线的延长线上设置多条所述第二虚拟线,以改善所述显示区内的走线分布密度,从而改善因金属图案分布不均导致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地,为降低第一虚拟线Du1和第二虚拟线浮置时会导致电容耦合严重,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问题,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可接入第一电源,多条所述第二虚拟线可接入第二电源,从而使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和多条所述第二虚拟线在某一时刻具有接入较稳定的电位,从而改善电容耦合较严重,而影响显示质量的问题。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可为直流电源及交流电源,所述第二电源可为直流电源(包括直流低电源和直流高电源)及交流电源。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可接入不同类型(如直流电源及交流电源)、不同幅值(如电压值不同或有效脉冲幅值不同)的所述第一电源,多条所述第二虚拟线可接入不同类型、不同幅值的所述第二电源,以在对应显示区的不同区域改善因电容耦合大小的不同而导致显示面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显示质量的问题。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3A~图3C,每一所述扇出线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子线Fa1和第二子线Fa2,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多条第一子虚拟线Du21和多条第二子虚拟线Du22。
其中,所述第一子线Fa1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二子线Fa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延伸,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Fa1的延长线上,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Fa2的延长线上。
通过使每一所述扇出线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子线Fa1和第二子线Fa2,以实现所述数据线与驱动模块的电性连接;通过使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Fa1的延长线上,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Fa2的延长线上,以使显示区内的走线分布密度趋于一致,从而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地,多条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DL2,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DL2与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交替间隔设置,以使显示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DL2、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及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形成的图案分布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的图案分布相似,以进一步改善显示区内的金属图案的分布密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虚拟线Du1之间的距离。相邻两所述第二数据线DL2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之间的距离,以使位于显示区内的多条走线分布趋于均匀,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问题。
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和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异层。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DL2、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及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可同层或同层同材料设置,以使采用位于同一层的多条走线形成的金属图案分布密度较均一,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问题。
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可同层或同层同材料设置,以使采用位于同一层的多条走线形成的金属图案分布密度较均一,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问题。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101和第二金属层102。
所述第一金属层101包括多条所述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
所述第二金属层102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1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102包括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101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02分别可包括钼(Mo)、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钙(Ca)、钛(Ti)、钽(Ta)、钨(W)、铜(Cu)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101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02分别可为单层膜层结构,也可分别为Ti/Al/Ti、Mo/Al/Mo、Mo/AlGe/Mo、Cu/Mo、Cu/Ti、Cu/MoTi或Cu/MoNb等叠层结构。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B,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层间介电层103和第一平坦层104,所述第一金属层101位于所述层间介电层103上,所述第一平坦层104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1上,所述第二金属层102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04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线Fa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层104的第一过孔与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子线Fa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平坦层104的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子线Fa2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5、有源层106、第一栅极层107、第一栅绝缘层108、第二栅极层109、第二栅极层109以及第二平坦层111。
所述衬底105包括刚性衬底和柔性衬底。可选地,所述衬底105包括玻璃、聚酰亚胺等。
所述有源层106位于所述衬底105上,所述第一栅绝缘层108位于所述有源层106和所述第一栅极层107之间,所述第二栅绝缘层110位于所述第一栅极层107和所述第二栅极层109之间,所述层间介电层103位于所述第二栅极层109上,所述第二平坦层111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2上。
可选地,所述有源层106包括硅半导体材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等。可选地,硅半导体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等;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可以包括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镓锡氧化物(IGTO)或者铟镓锌锡氧化物(IGZTO)等。可选地,所述有源层106采用低温多晶硅工艺制得。
可选地,所述第一栅绝缘层108、所述第二栅绝缘层110、所述层间介电层103可包括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铝氧化物、钽氧化物、铪氧化物、锆氧化物、钛氧化物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栅极层107、所述第二栅极层109可分别包括钼(Mo)、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钙(Ca)、钛(Ti)、钽(Ta)、钨(W)、铜(Cu)等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Pi以及多个像素驱动单元Dr,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被配置为驱动多个所述子像素Pi发光。可选地,所述子像素Pi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等。
可选地,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11上,所述第一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二平坦层111的过孔与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5和所述有源层106之间的缓冲层112及阻挡层等。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A和图3A~图3C,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100d以及位于所述主显示区100d一侧的第一显示区100a、第二显示区100b和第三显示区100c;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之间。
可选地,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数据信号的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位于所述主显示区100d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下边框区域的一侧。
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及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沿所述第二方向y向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和所述主显示区100d延伸;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DL2自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沿所述第二方向y向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和所述主显示区100d延伸;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内,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内;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内,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沿所述第二方向y自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向所述主显示区100d延伸。通过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所述第二子线Fa2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所述第一子线Fa1电性连接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以缩减多条所述扇出线的分布区域,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可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圆弧边界的显示区域;可选地,过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中心线距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线距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距离。通过使对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圆弧边界的显示区域内的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与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所述第二子线Fa2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所述第一子线Fa1电性连接,以接收驱动模块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可以降低多条所述扇出线在所述下边框区域的扇出布线宽度,从而降低多条所述扇出线在所述下边框区域内所占用的布线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指向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方向上,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的长度逐渐增大;在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指向所述主显示区100d的方向上,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的长度逐渐增大;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指向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方向上,与长度逐渐增大的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电性连接的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距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的距离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较远的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内距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较远的所述第二子线Fa2,使得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的距离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较近的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内距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较近的所述第二子线Fa2,从而降低多条所述扇出线在边框区域内所占用的布线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包括相邻的第一子显示区1001b和第二子显示区1002b,所述第一子显示区1001b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1002b和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之间。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及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沿所述第二方向y向所述第一子显示区1001b和所述主显示区100d延伸;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DL2自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沿所述第二方向y向所述第二子显示区1002b和所述主显示区100d延伸;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自所述第二子显示区1002b沿所述第二方向y向所述主显示区100d延伸。通过使第一子显示区1001b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1002b设置不同的走线,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实现改善熄屏显示不均的设计。
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的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Fa1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第一边界B1处具有第一间隔,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内的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Fa1在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和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第二边界B2处具有第二间隔,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Fa2在所述第二边界B2处具有第三间隔。其中,所述第一边界B1和所述第二边界B2交叉形成的夹角图案与所述主显示区100d相对。通过使多条所述扇出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虚拟线之间设置间隔,以降低所述第二虚拟线上传输的信号对所述扇出线传输的数据信号的干扰。
可选地,为降低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及所述第三间隔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及所述第三间隔可等于制程工艺中所能支持的最小间距。如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及所述第三间隔可分别小于或等于3微米。
可选地,多条所述虚拟线还包括多条第三虚拟线Du3,多条所述第三虚拟线Du3位于所述主显示区100d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第三虚拟线Du3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DL2、多条第一虚拟线Du1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部分重叠,以使所述虚拟线的设置范围均匀分布在整个显示区内,从而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三虚拟线Du3与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同层或同层同材料设置,以使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及多条所述第三虚拟线Du3在所述显示区内均匀分布。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第三虚拟线Du3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所述第一子线Fa1之间的距离相同,以使多条所述第三虚拟线Du3的分布密度与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的分布密度相近。
如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100a和第二显示区100b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电源线VDD1,每一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位于一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和一所述第一虚拟线Du1之间并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至少部分重合(如图4中的A处),以降低所述第一间隔对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区100b和第三显示区100c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二电源线VDD2,每一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位于一所述第二数据线DL2和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之间并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第二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至少部分重合(如图5中的B处),以降低所述第二间隔对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Scan,多条所述第一扫描线Scan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第三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扫描线Scan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扫描线Scan至少部分重合(如图5中的C处),以降低所述第三间隔对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间隔、多个所述第二间隔和多个所述第三间隔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与所述子像素Pi的所述第一电极部分重叠,以利用所述子像素遮蔽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三间隔,从而降低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三间隔对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以使所述第一虚拟线Du1不处于浮置状态,从而改善因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引起的电容耦合较大对显示面板显示质量的影响。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虚拟线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和/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以使所述第二虚拟线不处于浮置状态,从而改善因所述第二虚拟线引起的电容耦合较大对显示面板显示质量的影响。
请继续参阅图4~图5,多个像素驱动单元Dr与多条第一电源线VDD1、多条第二电源线VDD2、多条第一扫描线Scan及多个所述子像素Pi电性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子线Fa1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之间,以在降低所述第一子线Fa1与像素驱动单元Dr内布线出现短路、寄生电容等问题几率的同时,使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与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在所述显示区内呈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4~图5,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可选地,每一所述像素包括至少两子像素Pi。可选地,每一所述像素包括的子像素Pi可采用标准RGB排列、Pearl排列、Pearl排列等。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4,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对应至少一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的区域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一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及一所述第一虚拟线Du1,且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和所述第一虚拟线Du1之间。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4,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1001b对应至少一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的区域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一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及一所述第一虚拟线Du1。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在所述第二子显示区1002b对应至少一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的区域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所述第二数据线DL2、一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和/或一所述第二子线Fa2。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在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对应至少一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的区域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所述第二数据线DL2、一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和一所述第二子线Fa2。
可选地,在所述主显示区100d对应至少一所述像素驱动单元Dr的区域内,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一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及一所述第一虚拟线Du1;或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所述第二数据线DL2、一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和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还可包括第四显示区100e,所述第四显示区100e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三数据线及多条第四虚拟线。多条所述第三数据线和多条所述第四虚拟线交替间隔设置,多条所述第三数据线和多条所述第四虚拟线自所述第四显示区100e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至所述主显示区100d内,以使所述第四显示区100e的布线密度与所述主显示区100d的布线密度趋于一致,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熄屏显示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Du1、多条所述第二子线Fa2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Du22在所述显示区内均匀分布,使多条所述第一子线Fa1、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Du21及多条所述第三虚拟线Du3在所述显示区内均匀分布,并使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及所述第三间隔分别被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源线VDD1、所述第二电源线VDD2及所述第一扫描线Scan部分遮蔽,从而可调节布线差异,由此制得的产品经测试验证后,证明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显示面板不再存在明显的显示不均问题。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虚拟线Du1采用与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相似的设计(即均采用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走线设计),所述第二虚拟线采用与所述扇出线相似的设计(即第二虚拟线为设置在扇出线的延长线上的走线),因而,本发明所采用的虚拟线的设计形式更为简单,有利于降低对制程中所用设备的要求,从而节省制备成本,制备精度要求易于满足;也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布线空间,以便所述显示面板集成更多功能。
如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上述的显示面板(如图6中的601)以及驱动模块602。所述驱动模块602与所述显示面板601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602被配置为向多条所述数据线提供多个数据信号。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602包括多个输出端,多个所述输出端与多条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每一所述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一所述数据信号。
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沿第一顺序排布,多个所述输出端中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依次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端沿第二顺序排布,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不同。即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多个所述数据信号为乱序,以配合所述显示面板内的所述数据线、所述虚拟线及所述扇出线的设计,进一步降低所述显示区内的金属图案密度的区域性差异,从而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
如假设所述驱动模块具有M个输出端,若多个所述数据信号被顺序输出,则第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数据信号经对应的扇出线传输至显示区内的第一根数据线,第二个输出端输出第二数据信号经对应的扇出线传输至显示区内的第二根数据线,以此类推,第M个输出端输出第M数据信号经对应的扇出线传输至显示区内的第M根数据线。而若多个所述数据信号被乱序输出,则可以是第n1个输出端输出第一数据信号经对应的扇出线传输至显示区内的第一根数据线,第n2个输出端输出第二数据信号经对应的扇出线传输至显示区内的第二根数据线,……,第nm个输出端输出第M数据信号经对应的扇出线传输至显示区内的第m根数据线。其中,n1≠n2≠……≠nm,1≤n1≤M,1≤n2≤M,……,1≤nm≤M。
示例性地,请继续参阅图6,在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指向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数据线DL1按1、2、……、N1的顺序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数据线DL2按N1+1、N1+2、……、N2的顺序排布,多条所述第三数据线DL3按N2+1、N2+2、……、N3的顺序排布。在显示面板的最左侧指向最右侧的方向上,多个输出端口中的第一个输出端输出第N1+1数据信号至第N1+1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二数据线DL2),第二个输出端输出第N1数据信号至第N1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第三个输出端输出第N1+2数据信号至第N1+2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二数据线DL2),第四个输出端输出第N1-1数据信号至第N1-1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第N2-1个输出端输出第N2数据信号至第N2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二数据线DL2),第N2个输出端输出第1数据信号至第1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一数据线DL1)。第N2+1个输出端输出第N2+1数据信号至第N2+1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三数据线),第N2+2个输出端输出第N2+2数据信号至第N2+2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三数据线),……,第N3个输出端输出第N3数据信号至第N3根数据线(即所述第三数据线)。因而,在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指向所述第三显示区100c的方向上,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DL1依次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端所输出的数据信号按N1、N1-1、……、1的顺序排布,区别于多个所述第一数据线DL1按1、2、……N1的排布顺序。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条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
多条扇出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多条虚拟线,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交替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虚拟线,以及位于所述多条所述扇出线的延长线上的多条第二虚拟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扇出线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多条所述虚拟线包括多条第一子虚拟线和多条第二子虚拟线;
其中,所述第一子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的延长线上,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与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交替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所述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子线、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以及
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包括多条所述第一子线、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位于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之间;
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自所述第一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自所述第三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
多条所述第一子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多条所述第二子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
多条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内,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显示区向所述主显示区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之间;
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及多条所述第一虚拟线自所述第一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自所述第三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延伸;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自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主显示区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一边界处具有第一间隔,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每一所述第一子虚拟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二边界处具有第二间隔,每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在所述第二边界处具有第三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第二边界交叉形成的夹角图案与所述主显示区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条第一电源线,每一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一所述第一数据线和一所述第一虚拟线之间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多条第二电源线,每一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一所述第二数据线和一所述第二子虚拟线之间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多条第一扫描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电源线至少部分重合,每一所述第二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源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至少部分重合,每一所述第三间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扫描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虚拟线还包括多条第三虚拟线,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每一所述第三虚拟线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多条第一虚拟线及多条所述第二子虚拟线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距离所述第三显示区较远的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距所述第一显示区较远的所述第二子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个子像素;以及
多个像素驱动单元,与多条第一电源线、多条第二电源线、多条第一扫描线及多个所述子像素电性连接;
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子线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所述像素驱动单元之间。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端,多个所述输出端与多条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
其中,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顺序排布,多个所述输出端中与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依次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端所输出的数据信号沿第二顺序排布,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31779.XA CN117460319A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CT/CN2023/079149 WO2024168949A1 (zh) | 2023-02-17 | 2023-03-01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8/250,995 US20240349581A1 (en) | 2023-02-17 | 2023-03-01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31779.XA CN117460319A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60319A true CN117460319A (zh) | 2024-01-26 |
Family
ID=8957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31779.XA Pending CN117460319A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49581A1 (zh) |
CN (1) | CN117460319A (zh) |
WO (1) | WO202416894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18646A (ko) * | 2019-08-07 | 2021-02-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20210105458A (ko) * | 2020-02-18 | 2021-08-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20230165080A1 (en) * | 2021-01-29 | 2023-05-2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3327516B (zh) * | 2021-05-31 | 2022-09-2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436541B (zh) * | 2021-07-14 | 2022-09-09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050340A (zh) * | 2022-06-30 | 2022-09-13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188792A (zh) * | 2022-07-15 | 2022-10-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274708A (zh) * | 2022-08-04 | 2022-11-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3
- 2023-02-17 CN CN202310131779.XA patent/CN11746031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3-01 WO PCT/CN2023/079149 patent/WO2024168949A1/zh unknown
- 2023-03-01 US US18/250,995 patent/US20240349581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68949A1 (zh) | 2024-08-22 |
US20240349581A1 (en) | 2024-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3331B (zh) | 用于窄边框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9691793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 |
US9869914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02975551U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474435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220181357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0156057A1 (zh) |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 |
EP4123715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5004376B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653591A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210005352A (ko) | 표시 장치 | |
US9437149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 |
CN113764464A (zh) | 显示设备 | |
CN117460319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200030005A (ko) | 전자 장치 | |
CN113410278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 |
WO2022007486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060117146A (ko) | 액정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5729002A (zh) | 阵列基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230010081A (ko) | 표시 장치 | |
EP4123427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20133362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30010082A (ko) | 표시 장치 | |
CN219999921U (zh) | 显示基板 | |
KR20200110573A (ko) |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