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937794U -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7794U
CN216937794U CN202220393058.7U CN202220393058U CN216937794U CN 216937794 U CN216937794 U CN 216937794U CN 202220393058 U CN202220393058 U CN 202220393058U CN 216937794 U CN216937794 U CN 216937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roller
feeding channel
shaping roller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3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ngt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Xinjingtian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Xinjingtian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Xinjingtian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3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7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7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7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通道;上料通道外底面的第一驱动组件,和两组竖直设置于上料通道的两内侧壁的侧整形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侧整形辊相向或相背移动;上料通道内顶面的第二驱动组件,和与动力辊平行的上整形辊;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上整形辊向下移动;设置于上料通道内底面的第三驱动组件,和与动力辊平行且位于上整形辊正下方的下整形辊;第三驱动组件驱动下整形辊向上移动,对型材下表面整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型材进入上料通道后无需人工干预,或翻转型材后再将型材放入上料通道内进行整形,实现一次同时对型材四面进行整形的操作,提高整形效率,且减少型材浪费率。

Description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型材尤其铝型材的加工就是将铝棒通过热熔、挤压、拉伸、锻造等工序后形成不同形状的型材,型材再经过切割动作切割成不同长度,最终对切割完成的型材进行校直处理。在校直处理时型材两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形,所以需要将变形的部分切割,即我们常说的异型切割。通常我们只对除异型切割部分的型材进行加工(硬化处理)和使用,而异型切割部分的型材将当作废料处理,这就降低了型材的使用率,并造成型材浪费现象。
现有的对于型材的整形设备通常采用如中国专利202011607525.3所揭示的“一种铝合金板型材用在线整形机”,结合该技术方案的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可知,该技术方案是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滚轴旋转带动板型材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对板型材的上下两面进行整形,即这种整形机只能一次对板型材的上下两面进行整形,无法同时对板型材的两侧进行整形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一组并行设置的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内设有一组用于输送的动力辊。
侧面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外底面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两组竖直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的两内侧壁的侧整形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侧整形辊相向或相背移动,并对型材侧壁进行整形;
上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内顶面的第二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动力辊平行的上整形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整形辊向下移动,并对型材上表面进行整形;
下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内底面的第三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动力辊平行且位于所述上整形辊正下方的下整形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下整形辊向上移动,直至与所述动力辊等高,并对型材下表面整形。
优选的,所述侧面整形机构的侧整形辊包括第一整形辊和第二整形辊;所述第一整形辊和所述第二整形辊均由两根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辊轴组成,两根辊轴位于任一根所述动力辊的两侧;所述第一整形辊和所述第二整形辊的两端通过限位板与转轴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整形辊平行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整形辊和第二整形辊外侧。
优选的,所述侧整形辊的顶端与上料通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上固定板,且所述上固定板顶面形成有两个方向反向设置的弧形槽;两根所述第一整形辊的顶端卡接于所述弧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侧面整形机构还包括上料通道底面形成的腰型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整形辊和两根所述第二整形辊之间;滑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滑杆通过两个第二摆板分别连接其两侧的所述侧整形辊;所述滑杆包括与所述第一整形辊连接的第一滑杆,以及与所述第二整形辊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杆的长度;所述上料通道的上表面形成有限定所述第二整形辊移动范围的腰型孔。
优选的,所述侧面整形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滑板和与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板横跨所有第一整形辊,所述第二滑板横跨所有第二整形辊;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两者堆叠设置,两者交错形成有腰型孔和插孔;所述第一滑杆滑行于所述第二滑板上的腰型孔内,插接至所述第一滑板的插孔中;所述第二滑杆插接至所述第二滑板的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上料通道的外顶面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转轴,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顶端的两个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辊的中心轴顶端的从动齿轮,连接主从齿轮的传送链条,以及连接所有主动齿轮的铰接链;铰接链位于传送链条的下方;所述第二整形辊的中心轴贯穿所述腰型孔。
优选的,所述上整形机构的上整形辊包括两根沿所述上料通道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辊轴;所述上整形辊的两端设置于固定片的腰型孔中,且该腰型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上整形机构通过上安装架与所述上料通道连接;所述上整形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上安装架上的上驱动气缸,以及上推拉杆;所述上驱动气缸倾斜向下设置,其输出轴与所述上推拉杆连接;所述上推拉杆有两根并沿所述上料通道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两根所述上推拉杆均平行于所述上整形辊的上方;所述上推拉杆与所述上整形辊之间通过上摆板连接;两根所述上推拉杆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且所述上推拉杆的两端卡接于限位片的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为弧形状;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固定片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下整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上料通道内下底面,并呈矩形状设置有固定块,以及水平贯穿所述固定块的销轴;所述下整形辊包括两根沿所述上料通道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辊轴,且所述下整形辊的一端通过链条与所述动力辊连接;所述下整形机构的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下驱动气缸,以及下推拉杆;所述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下推拉杆连接;所述下推拉杆的两端通过下摆板与所述下整形辊连接;所述下推拉杆与所述销轴之间连接有第三摆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型材进入上料通道后无需人工干预,或翻转型材后再将型材放入上料通道内进行整形,实现一次同时对型材四面进行整形的操作,提高整形效率,且减少型材浪费率;
第一整形辊和第二整形辊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驱动组件调整,适应不同宽度的型材;上整形辊和下整形辊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调整,适应不同高度的型材,并对型材的外表面进行挤压整形处理;
一个伺服电机驱动多个上料通道内的第二整形辊旋转,使得多个上料通道内的型材并行输送,并在第二整形辊接触型材后对型材侧壁整形的同时对其进行输送,保证型材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料通道第一方向爆炸图;
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料通道第二方向爆炸图;
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整形辊结构图;
图7: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整形机构立体图;
图8: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整形机构局部隐藏立体图;
图9: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整形机构局部隐藏侧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整形机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包括机架9,所述机架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料通道8,所述上料通道8内设有一组动力辊81,型材放置于所述动力辊81后,由所述动力辊81驱动型材从所述上料通道81的上料端向其下料端移动。所述上料通道8可以为1个或多个,其个数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此外,所述动力辊81还可以为无动力辊,此时一组平行的无动力辊之间通过如链条或皮带等传动结构连接,并由电机带动任一无动力辊旋转,使得型材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后可实现自动化输送,且输送速度均匀,以便后续对型材表面进行整形操作。
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上料通道8上设置有侧面整形机构,其包括所述上料通道8底面形成的腰型的通孔801,上料通道(8)上表面形成的限定所述第二整形辊12移动范围的腰型孔802,以及圆形过孔。所述腰型孔802与所述圆形过孔不共轴设置。
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侧面整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外底面的第一驱动组件10,以及两组竖直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的两内侧壁的侧整形辊1。具体的,所述侧整形辊1包括第一整形辊11和第二整形辊12;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所述第二整形辊12均由两根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辊轴组成,两根辊轴位于任一根所述动力辊81的两侧。此外,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中心轴贯穿所述上料通道8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腰型孔802内,并沿所述腰型孔802的设置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所述侧整形辊1的顶端与上料通道8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上固定板82,且所述上固定板82顶面形成有两个方向反向设置的弧形槽820。两根所述第一整形辊11的顶端均卡接于所述弧形槽820内。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两端通过限位板107与转轴71连接,且所述转轴71与所述第二整形辊12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107绕所述转轴71处旋转,所述限位板107可有效限制所述侧整形辊1的移动范围,同时保证所述侧整形辊1的轴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两根辊轴之间设置有所述通孔801,且所述通孔801居中设置于两根辊轴间。如图6所示,有一滑杆贯穿所述通孔801,并通过两个第二摆板120分别连接其两侧的所述侧整形辊1(包括两根第一整形辊11和两根第二整形辊12);即两根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两根第二整形辊12的底端均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的内底面上,并可在所述上料通道8的内底面滑动。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包括与所述第一整形辊11连接的第一滑杆131,以及与所述第二整形辊12连接的第二滑杆132。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第一滑杆131的长度设计成大于所述第二滑杆132的长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二滑杆的长度也可以一致。
如图3所示,所述侧面整形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9上的第一气缸101和第二气缸102,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101连接的第一滑板1011和与第二气缸102连接的第二滑板1021。其中所述第一气缸101和所述第二气缸102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板1011横跨所有的第一整形辊11,所述第二滑板1021横跨所有的第二整形辊12;即所有的第一整形辊11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一滑板1011的长度,所有的第二整形辊12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滑板1021的长度。所述第一滑板1011与所述第二滑板1021的长度相当。所述第二滑板1021位于所述第一滑板1011的上方,且两者堆叠设置;第一、二滑板上交错形成有腰型孔和插孔。具体的,所述第一滑杆131滑行于所述第二滑板1021上的腰型孔内,插接至所述第一滑板1011的插孔中;所述第二滑杆132插接至所述第二滑板1021的插孔内,当第二滑杆13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滑杆131的长度时,所述第二滑杆132也可在第一滑板1011的腰型孔内滑行。
启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即启动第一气缸101和/或第二气缸102后,将带动与气缸连接的第一滑板1011和/第二滑板1021向其驱动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插接于滑板的插孔内的第一滑杆131和/或第二滑杆132移动;滑杆通过所述第二摆板120带动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或第二整形辊12移动,调整两根第一整形辊11和/或两根第二整形辊12间距的同时使得第一整形辊11与第二整形辊12同时相向或相背移动,并对型材侧壁进行整形。具体的,第一滑杆131在驱动第一整形辊11底端移动时,第一整形辊11的顶端沿所述弧形槽820的设定方向移动;第二滑杆132在驱动第二整形辊12底端移动时,第二整形辊12的顶端沿所述腰型孔802的设定方向移动。
结合图4,图7至图9所示,所述上整形机构通过上安装架与所述上料通道8连接。所述上整形机构包括的第二驱动组件20,以及与所述动力辊81平行的上整形辊2。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包括固定于上安装架上的上驱动气缸201,以及上推拉杆202。所述上驱动气缸201固定于安装架上,并倾斜向下设置,其输出轴与所述上推拉杆202连接;所述上驱动气缸201的输出轴优选居中连接于所述上推拉杆202上。进一步的,所述上推拉杆202有两根并沿所述上料通道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两根所述上推拉杆均平行设置于所述上整形辊的上方。所述上推拉杆202与所述上整形辊2之间通过上摆板203连接。沿所述上料通道的轴线方向设置的两根所述上推拉杆202之间通过连接板204连接,使得两根所述上推杆202同步动作。两根所述上推拉杆202的两端卡接于限位片205的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为弧形状。
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上整形机构的上推拉杆20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转轴,该转轴通过连杆与所述上推拉杆202连接。所述上整形辊2包括两根沿所述上料通道8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辊轴。所述上整形辊2的两端设置于固定片200的腰型孔中,且该腰型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片205位于所述固定片200的内侧。
启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即启动上驱动气缸201,所述上驱动气缸201对与其连接的上推拉杆202施加作用力,并驱动所述上推拉杆202在所述限位片205的限位孔限定范围内向斜下方移动,同时带动与所述上推拉杆202连接的连杆绕转轴连接处旋转;与此同时,所述上推拉杆202带动所述上摆板203旋转,进而驱动所述上整形辊2向下(向动力辊81处)移动,并对型材上表面进行整形。
结合图4和图10所示,所述上料通道8内底面设置有下整形机构,所述下整形机构位于上整形机构的正下方,其包括设置于的第三驱动组件30,以及与所述动力辊81平行设置的下整形辊3。具体的,所述下整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上料通道8内下底面,并呈矩形状设置有固定块83,以及水平贯穿所述固定块的销轴831。所述销轴831通过第三摆板308与下推拉杆302连接;所述第三摆板308绕所述销轴831旋转,且所述销轴831与所述下推拉杆302平行。
如图10所示,所述下整形机构的下整形辊3包括两根沿所述上料通道8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辊轴,且所述下整形辊3的一端通过链条与所述动力辊81连接;即所述下整形辊3与所述动力辊81同步旋转。所述下整形辊3与所述上整形辊2平行且对称设置,
所述下整形机构的第三驱动组件30包括下驱动气缸301,以及所述下推拉杆302。所述下驱动气缸301固定于所述上料通道8上,且其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下推拉杆30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驱动气缸301居中连接至所述下推拉杆302上。所述下推拉杆302的两端通过下摆板303与所述下整形辊3连接;所述下摆板303绕所述下推拉杆302旋转。所述下摆板303与所述第三摆板308的连接处形成有互补的缺口,该缺口至少包括一条使得所述下摆板303与所述第三摆板308相互抵接的直边;此外,所述下摆板303的两端呈弧形结构,以方便所述下摆板303绕所述第三摆板308旋转。
启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0,即启动下驱动气缸301,所述下驱动气缸301对下推拉杆302施加作用力,并带动下推拉杆302向其驱动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三摆板308和下摆板303分别绕销轴831和下推拉杆302处旋转;下摆板303旋转是带动下整形辊3向上移动,直至与所述动力辊81等高,并对型材下表面整形。
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通道8外顶面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70,所述转轴71,以及传动组件72。至少一根所述转轴71与所述伺服电机70的输出轴共轴连接。位于第二整形辊12处的所述转轴71贯穿所述圆形的过孔,且其顶端设置有两个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中心轴的顶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组件72包括两个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主从齿轮的传动链条,以及连接所有主动齿轮的铰接链。所述铰接链位于所述传动链条的下方。启动所述伺服电机70,驱动所述转轴71旋转,所述转轴71旋转后通过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第二整形辊12旋转;同时与所述伺服电机70共轴连接的所述转轴71通过铰接链与其他所述转轴71连接,并与其同步旋转。
当有多个所述上料通道8时,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上固定板82的顶面设置有张紧齿轮,所述铰接链连接所述转轴71上的主动齿轮及张紧轮。
下面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用整形输送方法,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以及如下步骤:
S1,启动动力辊81,驱动型材从上料通道8的上料端向其下料端移动;
S2,启动侧面整形机构,第一驱动组件10驱动两组侧整形辊1相向移动,对型材的侧壁进行整形处理。具体地,同时或分步启动第一气缸101和第二气缸102,驱动第一滑板1011和/或第二滑板1021沿其驱动方向移动,并带动插接在其插孔内的第一滑杆131和/或第二滑杆132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整形辊11与第二整形辊12相向移动,直至两者与型材侧壁接触,并对型材的两个侧壁进行整形处理;
S3,启动上整形机构,第二驱动组件20驱动上整形辊2向动力辊81移动,直至所述上整形辊2与型材上表面接触,并对型材的上表面进行整形处理。具体的,启动上驱动气缸201,带动上推拉杆202及上摆板203沿限位孔向斜下方移动,所述上摆板203带动上整形辊2在固定片200的腰型孔中向下移动,直至所述上整形辊2与型材上表面接触,并对型材的上表面进行整形处理;
S4,启动下整形机构,第三驱动组件30驱动下整形辊3向上移动,直至所述下整形辊3与所述动力辊81等高,且所述下整形辊3与型材下表面接触,并对型材的下表面进行整形处理。具体的,启动下驱动气缸301,带动下推拉杆302及第三摆板308绕销轴831处旋转,进而带动下摆板303和下整形辊3绕所述下推拉杆302处向上旋转移动,直至所述下整形辊3与型材下表面接触,并对型材的下表面进行整形处理;
S5:完成整形操作,型材输送下料。
此外,上述步骤S2至步骤S4的顺序不分前后,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由此可见,该技术方案可实现一次性对型材四面进行整形的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或翻转型材后再将型材放入上料通道8内进行整形,提高整形效率,减少型材浪费率。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9),
上料通道(8),至少有一个且并行设置于所述机架(9)上,其内设有一组动力辊(81);
侧面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外底面的第一驱动组件(10),以及两组竖直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的两内侧壁的侧整形辊(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驱动所述侧整形辊(1)相向或相背移动,并对型材侧壁进行整形;
上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内顶面的第二驱动组件(20),以及与所述动力辊(81)平行的上整形辊(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驱动所述上整形辊(2)向下移动,并对型材上表面进行整形;
下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通道(8)内底面的第三驱动组件(30),以及与所述动力辊(81)平行且位于上整形辊(2)正下方的整形辊(3);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0)驱动所述下整形辊(3)向上移动,直至与所述动力辊(81)等高,并对型材下表面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整形机构的侧整形辊(1)包括第一整形辊(11)和第二整形辊(12);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所述第二整形辊(12)均由两根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辊轴组成,两根辊轴位于任一根所述动力辊(81)的两侧;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两端通过限位板(107)与转轴(71)连接,且所述转轴(71)与所述第二整形辊(12)平行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第二整形辊(1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辊(1)的顶端与上料通道(8)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上固定板(82);所述上固定板(82)顶面形成有两个方向反向设置的弧形槽(820);两根所述第一整形辊(11)的顶端卡接于所述弧形槽(8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整形机构还包括上料通道(8)底面形成的腰型的通孔(801);所述通孔(801)位于两根所述第一整形辊(11)和两根所述第二整形辊(12)之间;滑杆贯穿所述通孔(801),所述滑杆通过两个第二摆板(120)分别连接其两侧的所述侧整形辊(1);所述滑杆包括与所述第一整形辊(11)连接的第一滑杆(131),以及与所述第二整形辊(12)连接的第二滑杆(132);所述第一滑杆(1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杆(132)的长度;所述侧面整形机构还包括上料通道(8)上表面形成的限定所述第二整形辊(12)移动范围的腰型孔(8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整形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9)上的第一气缸(101)和第二气缸(102),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101)连接的第一滑板(1011)和与第二气缸(102)连接的第二滑板(1021);所述第一气缸(101)和所述第二气缸(102)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板(1011)横跨所有第一整形辊(11),所述第二滑板(1021)横跨所有第二整形辊(12);所述第一滑板(1011)和第二滑板(1021)两者堆叠设置,两者交错形成有腰型孔和插孔;所述第一滑杆(131)滑行于所述第二滑板(1021)上的腰型孔内,插接至所述第一滑板(1011)的插孔中;所述第二滑杆(132)插接至所述第二滑板(1021)的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通道(8)的外顶面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70),所述转轴(71),以及传动组件(72);所述传动组件(7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71)顶端的两个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中心轴顶端的从动齿轮,连接主从齿轮的传送链条,以及连接所有主动齿轮的铰接链;铰接链位于传送链条的下方;所述第二整形辊(12)的中心轴贯穿所述腰型孔(8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整形机构的上整形辊(2)包括两根沿所述上料通道(8)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辊轴;所述上整形辊(2)的两端设置于固定片(200)的腰型孔中,且该腰型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上整形机构通过上安装架与所述上料通道(8)连接;所述上整形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20)包括固定于上安装架上的上驱动气缸(201),以及上推拉杆(202);所述上驱动气缸(201)倾斜向下设置,其输出轴与所述上推拉杆(202)连接;所述上推拉杆(202)有两根并沿所述上料通道(8)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两根所述上推拉杆(202)均平行设置于所述上整形辊(2)的上方,所述上推拉杆(202)与所述上整形辊(2)之间通过上摆板(203)连接;两根所述上推拉杆(202)之间通过连接板(204)连接,且所述上推拉杆(202)的两端卡接于限位片(205)的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为弧形状;所述限位片(205)位于所述固定片(200)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整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上料通道(8)内下底面,并呈矩形状设置有固定块(83),以及水平贯穿所述固定块(83)的销轴(831);所述下整形辊(3)包括两根沿所述上料通道(8)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辊轴,且所述下整形辊(3)的一端通过链条与所述动力辊(81)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0)包括下驱动气缸(301),以及下推拉杆(302);所述下驱动气缸(301)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下推拉杆(302)连接;所述下推拉杆(302)的两端通过下摆板(303)与所述下整形辊(3)连接;所述下推拉杆(302)与所述销轴(831)之间连接有第三摆板(308)。
CN202220393058.7U 2022-02-25 2022-02-25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Active CN216937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3058.7U CN216937794U (zh) 2022-02-25 2022-02-25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3058.7U CN216937794U (zh) 2022-02-25 2022-02-25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7794U true CN216937794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3058.7U Active CN216937794U (zh) 2022-02-25 2022-02-25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77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5364A (zh) * 2022-02-25 2022-05-27 昆山新井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5364A (zh) * 2022-02-25 2022-05-27 昆山新井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及方法
CN114535364B (zh) * 2022-02-25 2024-09-13 昆山新井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3945B1 (de) Vorrichtung zum mono- oder biaxialen recken von kunststoffmaterialabschnitten
CN111790775B (zh) 一种消除铝型材弯曲和扭曲的矫直装置
CN104785598B (zh) 一种辊轧折边机
CN111215459B (zh) 带推板角度可调式推床的轧机区生产设备及热轧生产线
EP1022072A2 (en) Roll-forming machine
CN216937794U (zh)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
CN110695172A (zh) 一种几型钢成型工艺及设备
CN111974855A (zh) 彩钢瓦加工设备
CN114535364A (zh) 型材用整形输送设备及方法
DE19703586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hrkantrohren
CN114871297A (zh) 一种大型直缝焊管龙门式折弯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CN220072818U (zh) 一种轧机导卫结构
CN115283512B (zh) 用于铝合金板材加工的自动化辊压装置
CH653928A5 (de) Verfahren zum biegen von profilblech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KR102308758B1 (ko) 가변 롤 포밍 장치
CN212792457U (zh) 一种可调式焊丝成型机
CN115647130A (zh) 全自动连续式型钢扎件快速矫直切断设备及其矫直方法
CN115255041A (zh) 一种不锈钢管矫直机
CN117063984A (zh) 一种太平猴魁快速成型机
CN114618957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
CN221756363U (zh) 一种砖块生产切割装置
DE69427811T2 (de) Transportieren und biegen von glasscheiben
CN221677530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加热后整形装置
CN217702282U (zh) 上下轨道成型机
CN221952051U (zh) 一种用于铜管矫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 No. 1899,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Xinjingt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 No. 155,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XINJINGTIAN INTELLIGENT DE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