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4224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4224A CN113874224A CN202080038640.5A CN202080038640A CN113874224A CN 113874224 A CN113874224 A CN 113874224A CN 202080038640 A CN202080038640 A CN 202080038640A CN 113874224 A CN113874224 A CN 1138742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groove
-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tire circumferential
- main groov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8—Tread patterns irregular patterns with particular pitch seque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60C11/131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having variable inclination angles, e.g. warped groove w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19/002—Noise damping elements provided in the tyre structure or attached thereto, e.g. in the tyre interi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该轮胎中,在由两个外侧主槽(21、22)划分的外侧陆部(28)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25),在由两个内侧主槽(23、24)划分的内侧陆部(29)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26),外侧共鸣器包括:第1纵槽(31),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该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各自的内容积比第1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从第1纵槽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外侧主槽,内侧共鸣器包括:第2纵槽(36),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该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各自的内容积比第2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从第2纵槽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内侧主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
本申请基于2019年6月11日在日本提出了申请的特愿2019-108443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轮胎,该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主槽和配设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主槽相互之间的共鸣器。在该轮胎中,在行驶时将在主槽和路面之间流动的一部分空气导入到共鸣器,从而能够抑制气柱共鸣的发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718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所述以往的轮胎,例如在SUV等车高比较高的车辆的情况下,在转弯行驶时,在前轮的轮胎中的、位于转弯外侧的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特别是位于比轮胎赤道部靠车辆外侧的位置的外侧接地面部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存在难以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的可能性。
本发明即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轮胎在位于轮胎径向的外端部的胎面部具有朝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的胎面接地面部,在所述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外侧接地面部形成有两个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外侧主槽,在所述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内侧的内侧接地面部形成有两个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内侧主槽,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外侧主槽和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在由两个所述外侧主槽划分的外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在由两个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内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所述外侧共鸣器包括:第1纵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1支槽和第2支槽,该第1支槽和第2支槽各自的内容积比所述第1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1支槽和第2支槽从所述第1纵槽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所述外侧主槽,所述内侧共鸣器包括:第2纵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3支槽和第4支槽,该第3支槽和第4支槽各自的内容积比所述第2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3支槽和第4支槽从所述第2纵槽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所述内侧主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和胎肩加强部的展开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轮胎的III-III线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
轮胎1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外端部的胎面部15、从胎面部15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朝向轮胎径向的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6、连接胎面部15和胎侧部16的一对胎肩加强部12、以及与胎侧部16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连接的胎圈部17。在胎圈部17埋设有胎圈芯17a。在胎面部15埋设有带束18。胎面部15中的、朝向轮胎径向的外侧的外周面成为胎面接地面部11。在胎面部15、胎肩加强部12、胎侧部16以及胎圈部17一体地埋设有胎体帘布19。胎体帘布19绕胎圈芯17a折回。
在轮胎1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够指定轮胎1的安装于车辆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安装方向的未图示的明示部。该明示部形成于轮胎1的例如胎侧部16的外表面。
在此,胎面接地面部11是指对轮胎1施加标准内压和标准载荷的状态下的胎面部15的接地面。胎肩加强部12是这样的部分,其外表面与胎面接地面部1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端部相连,而且在对轮胎1施加标准内压和标准载荷的状态下使轮胎1旋转时,该胎肩加强部12不与平滑的路面接触。
标准内压是指与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的Year Book2008年度版的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标准载荷是指与JATMA的Year Book2008年度版的应用单轮的情况下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当的载荷。在日本以外的地区,标准内压是指与在后述的标准中记载的单轮的最大载荷(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标准载荷是指在后述的标准中记载的应用尺寸的单轮的最大载荷(最大负载能力)。根据在生产或者使用轮胎的地区有效的工业标准来确定标准。例如,在美国为“The 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c.的Year Book”,在欧洲为“The European Ti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的Standards Manual”。
在胎面接地面部11形成有外侧主槽21、22、内侧主槽23、24、外侧共鸣器25以及内侧共鸣器26。
外侧主槽21、22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在胎面接地面部11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CL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位置的外侧接地面部11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两个外侧主槽21、22。
内侧主槽23、24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在胎面接地面部11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CL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内侧的位置的内侧接地面部11b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两个内侧主槽23、24。
两个外侧主槽21、22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1外侧主槽21的槽宽在两个外侧主槽21、22及两个内侧主槽23、24中最宽。两个外侧主槽21、22的槽宽的总和比两个内侧主槽23、24的槽宽的总和大。
另外,两个外侧主槽21、22及两个内侧主槽23、24各自的宽度例如也可以设为彼此相同等适当地进行变更。此外,也可以将两个外侧主槽21、22的槽宽的总和设为两个内侧主槽23、24的槽宽的总和以下。
由两个外侧主槽21、22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第2外侧主槽22和两个内侧主槽23、24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第2内侧主槽24划分的中央陆部27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中央陆部27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于轮胎赤道部CL上。在中央陆部27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第1刀槽花纹S1,该第1刀槽花纹S1开口于第2内侧主槽24,随着从车辆内侧朝向车辆外侧而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第1刀槽花纹S1与轮胎赤道部CL交叉。
在此,“刀槽花纹”是指具有槽内表面中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轮胎1接地时相互接触的程度的宽度的槽。
在由两个外侧主槽21、22划分的外侧陆部28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25,在由两个内侧主槽23、24划分的内侧陆部29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26。外侧陆部28和内侧陆部29各自的宽度比中央陆部27的宽度宽。
外侧共鸣器25包括:第1纵槽31,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该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各自的内容积比第1纵槽31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从第1纵槽31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外侧主槽21、2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为刀槽花纹。另外,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也可以是槽内表面中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在轮胎1接地时不相互接触的槽。
第1纵槽31随着从轮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第1纵槽31的宽度比第1外侧主槽21的宽度窄。如图3所示,第1纵槽31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31c的深度随着朝向轮胎周向的外侧而变浅。
第1纵槽31包括位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1部分31a和位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第2部分31b。第1部分31a和第2部分31b各自的长度彼此相等。第1部分31a的宽度在轮胎周向的全长的范围内相等。第2部分31b的宽度随着从轮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窄。第2部分31b的与第1部分31a的连接部分即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端部相对于第1部分31a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第2部分31b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端部中的、相对于第1部分31a沿轮胎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随着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而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第2部分31b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未成为在轮胎周向上尖锐的锐角,而是具有宽度。
另外,第2部分31b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端部相对于第1部分31a也可以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还可以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此外,第1部分31a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也可以相对于第2部分31b沿轮胎宽度方向突出。此外,也可以在第1部分31a和第2部分31b这两者不形成这样的突出的部分。
第1支槽32随着从第1部分31a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端部朝向第1外侧主槽21而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
第2支槽33随着从第2部分31b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第2外侧主槽22而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第2支槽33与中央陆部27的第1刀槽花纹S1位于同一直线上。第2支槽33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比第1支槽32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小。
根据以上内容,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分别沿着随着从第1纵槽31朝向外侧主槽21、22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第1纵槽31的方向延伸。此外,由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25划分形成的外侧划分陆部34的角部全部为钝角。
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25以彼此的轮胎周向的端部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同并且位于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设。在图示的例子中,位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外侧共鸣器25的第2支槽33和第1纵槽31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31c相对于位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外侧共鸣器25的第1支槽32和第1纵槽31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端部31c而言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且是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
而且,外侧划分陆部34随着从轮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周向的中央部34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缩窄。
内侧共鸣器26包括:第2纵槽36,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该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各自的内容积比第2纵槽36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从第2纵槽36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内侧主槽23、24。
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分别连接于第2纵槽36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为刀槽花纹。另外,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也可以是槽内表面中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在轮胎1接地时不相互接触的槽。
第2纵槽36随着从轮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第2纵槽36的宽度比第1外侧主槽21的宽度窄。
第2纵槽36包括位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3部分36a和位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第4部分36b。第3部分36a和第4部分36b各自的宽度随着从轮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变窄。第3部分36a的与第4部分36b的连接部分相对于第4部分36b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第3部分36a的深度比第4部分36b的深度浅。
在内侧陆部29形成有从第4部分36b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的连接支槽36c。连接支槽36c的内容积比第2纵槽36的内容积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槽36c为刀槽花纹。另外,连接支槽36c也可以是槽内表面中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在轮胎1接地时不相互接触的槽。
在图示的例子中,内侧共鸣器26具有隐藏槽26a,该隐藏槽26a从比第4部分36b和连接支槽36c各自的位于轮胎径向的外端部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的部分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未开口于胎面接地面部11。另外,也可以采用不具有隐藏槽26a的内侧共鸣器26。
第3支槽37随着从第3部分36a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端部朝向第2内侧主槽24而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第3支槽37与通过中央陆部27的第1刀槽花纹S1的直线大致平行且接近。
第4支槽38随着从连接支槽36c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两个内侧主槽23、24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1内侧主槽23而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第4支槽38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比第3支槽37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稍大。
另外,第4支槽38也可以不经由连接支槽36c地直接连接于第4部分36b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根据以上内容,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分别沿着随着从第2纵槽36朝向内侧主槽23、24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第2纵槽36的方向延伸。此外,由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内侧共鸣器26划分形成的内侧划分陆部39的角部全部为钝角。
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内侧共鸣器26以彼此的轮胎周向的端部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同并且位于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设。在图示的例子中,位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内侧共鸣器26的第4支槽38相对于位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内侧共鸣器26的第3支槽37而言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且是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
而且,内侧划分陆部39随着从轮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周向的中央部39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缩窄。
外侧共鸣器25的数量比内侧共鸣器26的数量多。外侧共鸣器25的轮胎周向的大小比内侧共鸣器26的轮胎周向的大小小。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胎面接地面部11中,1个外侧共鸣器25的整体和在该外侧共鸣器25的轮胎周向的两侧与该外侧共鸣器25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25的各一部分位于1个内侧共鸣器26所处的轮胎周向的区域。
另外,也可以将外侧共鸣器25的数量设为内侧共鸣器26的数量以下,此外,也可以将外侧共鸣器25的轮胎周向的大小设为内侧共鸣器26的轮胎周向的大小以上。
在内侧陆部29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端部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于第2内侧主槽24的第2刀槽花纹S2。第2刀槽花纹S2与第3支槽37平行。第2刀槽花纹S2与中央陆部27的第1刀槽花纹S1位于同一直线上。第2刀槽花纹S2的长度比第3支槽37的长度短。
在内侧陆部29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端部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于第1内侧主槽23的第3刀槽花纹S3。第3刀槽花纹S3与第4支槽38平行。第3刀槽花纹S3的长度比第4支槽38的长度短。第3刀槽花纹S3和第2刀槽花纹S2各自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彼此不同。
第3刀槽花纹S3和第2刀槽花纹S2相对于内侧共鸣器26的第2纵槽36而言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同并且位于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第2刀槽花纹S2与第2纵槽36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比第3刀槽花纹S3与第2纵槽36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长。
第2刀槽花纹S2位于内侧划分陆部39的比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缩窄的轮胎周向的中央部39a靠轮胎周向的一侧的部分的轮胎周向的中央部,第3刀槽花纹S3位于内侧划分陆部39的比轮胎周向的中央部39a靠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部分的轮胎周向的中央部。
在胎面接地面部11中,在位于第1外侧主槽21和胎面接地面部11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端缘OE之间的外侧胎肩陆部41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从第1外侧主槽21到达所述车辆外侧的端缘OE的第4刀槽花纹S4。在外侧胎肩陆部41形成有第5刀槽花纹S5,该第5刀槽花纹S5在轮胎周向的整周连续地延伸,与第4刀槽花纹S4交叉。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从外侧胎肩陆部41中的、在第5刀槽花纹S5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与该第5刀槽花纹S5分离的部分越过所述车辆外侧的端缘OE到达车辆外侧的胎肩加强部12的第6刀槽花纹S6。第6刀槽花纹S6位于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第4刀槽花纹S4相互之间。
在胎面接地面部11中,在位于第1内侧主槽23和胎面接地面部11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内侧的端缘IE之间的内侧胎肩陆部42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从第1内侧主槽23到达所述车辆内侧的端缘IE的第7刀槽花纹S7。第7刀槽花纹S7越过所述车辆内侧的端缘IE到达车辆内侧的胎肩加强部12。在内侧胎肩陆部42形成有第8刀槽花纹S8,该第8刀槽花纹S8在轮胎周向的整周连续地延伸,与第7刀槽花纹S7交叉。
在内侧胎肩陆部42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从第8刀槽花纹S8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并到达所述车辆内侧的端缘IE的第9刀槽花纹S9。第9刀槽花纹S9越过所述车辆内侧的端缘IE到达车辆内侧的胎肩加强部12。第9刀槽花纹S9位于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第7刀槽花纹S7相互之间。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由于在外侧陆部28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25,在内侧陆部29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26,因此在行驶时,在外侧主槽21、22与路面之间流动的一部分空气会经过第1支槽32或第2支槽33导入到第1纵槽31,在内侧主槽23、24与路面之间流动的一部分空气会经过第3支槽37或第4支槽38导入到第2纵槽36,能够使在外侧主槽21、22及内侧主槽23、24各自与路面之间流动的空气的振动衰减,能够抑制气柱共鸣的发生。
由于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2外侧主槽22和第2内侧主槽24划分的中央陆部27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因此在直进行驶时能够确保胎面接地面部11中的接地长度最长的轮胎赤道部CL附近的接地面积,能够防止因在胎面接地面部11形成有外侧共鸣器25和内侧共鸣器26而引起的操纵稳定性的恶化。
由于外侧共鸣器25的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从第1纵槽31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31c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因此由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25划分的外侧划分陆部34的轮胎周向的大小与两个外侧共鸣器25的轮胎周向的全长相同。由此,能够将外侧划分陆部34的轮胎周向的长度确保得较长,能够确保由两个外侧主槽21、22划分的外侧陆部28整体的刚度,能够抑制在转弯行驶时在前轮的轮胎1中的、位于转弯外侧的轮胎1的外侧接地面部11a产生的接地压力。
由于外侧共鸣器25具有前述的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因此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划分陆部34以彼此的至少轮胎周向的端部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同并且位于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设,在转弯行驶时能够使这些外侧划分陆部34在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周向这两个方向上相互支承,能够提高外侧划分陆部34的刚度。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由于外侧共鸣器25的数量比内侧共鸣器26的数量多,因此在接地时能够使外侧共鸣器25比内侧共鸣器26更易于位于与路面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与在内侧主槽23、24发生的气柱共鸣相比对于行驶时的通过噪声的贡献较大的在外侧主槽21、22发生的气柱共鸣的发生,能够有效地减小通过噪声。
由于外侧共鸣器25的轮胎周向的大小比内侧共鸣器26的轮胎周向的大小小,因此在接地时能够使外侧共鸣器25比内侧共鸣器26更易于位于与路面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与在内侧主槽23、24发生的气柱共鸣相比对于行驶时的通过噪声的贡献较大的在外侧主槽21、22发生的气柱共鸣的发生,能够有效地减小通过噪声。
由于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分别沿着随着从第1纵槽31朝向外侧主槽21、22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第1纵槽31的方向延伸,因此由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25划分的外侧划分陆部34的角部大致全部为钝角。由此,能够防止在接地时在外侧划分陆部34产生局部被作用有过大的接地压力的部分的状况,能够抑制外侧划分陆部34的不均匀磨损。
由于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分别沿着随着从第1纵槽31朝向外侧主槽21、22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第1纵槽31的方向延伸,因此路面上的水在从两个外侧主槽21、22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流动的过程中向轮胎周向的相同的方向流动,能够确保排水性能。
由于两个外侧主槽21、22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1外侧主槽21的槽宽在两个外侧主槽21、22及两个内侧主槽23、24中最宽,因此在转弯行驶时能够在前轮的轮胎1中的、位于转弯外侧的轮胎1的外侧接地面部11a的第1外侧主槽21的开口周缘部产生较大的接地压力从而对于路面发挥边缘效应,能够可靠地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并且,由于两个外侧主槽21、22的槽宽的总和比两个内侧主槽23、24的槽宽的总和大,因此在转弯行驶时能够在外侧接地面部11a的广阔范围内对于路面发挥边缘效应。
由于第1纵槽31的第1部分31a和第2部分31b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轮胎宽度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在外侧划分陆部34设置很多的角部,能够提高外侧划分陆部34对于路面发挥的边缘效应,能够可靠地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分别连接于第2纵槽36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第3支槽37和第4支槽38分别连接于第2纵槽36的轮胎周向的中间部的结构等。
对于第1支槽32和第2支槽33,也可以是分别沿着随着从第1纵槽31朝向外侧主槽21、22而相互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变短的方向延伸,还可以是分别沿轮胎宽度方向笔直地延伸。
外侧共鸣器25和内侧共鸣器26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变更。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所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地替换为众所周知的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将所述的变形例适当地组合。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外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在内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因此在行驶时,在外侧主槽与路面之间流动的一部分空气会经过第1支槽或第2支槽导入到第1纵槽,在内侧主槽与路面之间流动的一部分空气会经过第3支槽或第4支槽导入到第2纵槽,能够使在外侧主槽及内侧主槽各自与路面之间流动的空气的振动衰减,能够抑制气柱共鸣的发生。
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外侧主槽和内侧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因此在直进行驶时能够确保胎面接地面部中的接地长度最长的轮胎赤道部附近的接地面积,能够防止因在胎面接地面部形成有外侧共鸣器和内侧共鸣器而引起的操纵稳定性的恶化。
由于外侧共鸣器的第1支槽和第2支槽从第1纵槽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因此由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划分的外侧划分陆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与两个外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全长相同。由此,能够将外侧划分陆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确保得较长,能够确保由两个外侧主槽划分的外侧陆部整体的刚度,能够抑制在转弯行驶时在前轮的轮胎中的、位于转弯外侧的轮胎的外侧接地面部产生的接地压力。
由于外侧共鸣器具有前述的第1支槽和第2支槽,因此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划分陆部以彼此的至少轮胎周向的端部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同并且位于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设,在转弯行驶时能够使这些外侧划分陆部在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周向这两个方向上相互支承,能够提高外侧划分陆部的刚度。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在此,所述外侧共鸣器的数量也可以比所述内侧共鸣器的数量多。
在该情况下,由于外侧共鸣器的数量比内侧共鸣器的数量多,因此在接地时能够使外侧共鸣器比内侧共鸣器更易于位于与路面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与在内侧主槽发生的气柱共鸣相比对于行驶时的通过噪声的贡献较大的在外侧主槽发生的气柱共鸣的发生,能够有效地减小通过噪声。
此外,所述外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也可以比所述内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小。
在该情况下,由于外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比内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小,因此在接地时能够使外侧共鸣器比内侧共鸣器更易于位于与路面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与在内侧主槽发生的气柱共鸣相比对于行驶时的通过噪声的贡献较大的在外侧主槽发生的气柱共鸣的发生,能够有效地减小通过噪声。
此外,所述第1支槽和所述第2支槽也可以分别沿着随着从所述第1纵槽朝向所述外侧主槽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所述第1纵槽的方向延伸。
在该情况下,由于第1支槽和第2支槽分别沿着随着从第1纵槽朝向外侧主槽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第1纵槽的方向延伸,因此由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外侧共鸣器划分的外侧划分陆部的角部大致全部为钝角。由此,能够防止在接地时在外侧划分陆部产生局部被作用有过大的接地压力的部分的状况,能够抑制外侧划分陆部的不均匀磨损。
由于第1支槽和第2支槽分别沿着随着从第1纵槽朝向外侧主槽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第1纵槽的方向延伸,因此路面上的水在从两个外侧主槽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流动的过程中向轮胎周向的相同的方向流动,能够确保排水性能。
此外,两个所述外侧主槽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1外侧主槽的槽宽也可以在两个所述外侧主槽和两个所述内侧主槽中最宽。
在该情况下,由于两个外侧主槽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1外侧主槽的槽宽在两个外侧主槽和两个内侧主槽中最宽,因此在转弯行驶时能够在前轮的轮胎中的、位于转弯外侧的轮胎的外侧接地面部的第1外侧主槽的开口周缘部产生较大的接地压力从而对于路面发挥边缘效应,能够可靠地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在该结构中,在两个外侧主槽的槽宽的总和比两个内侧主槽的槽宽的总和大的情况下,在转弯行驶时能够在外侧接地面部的广阔范围内对于路面发挥边缘效应。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纵槽包括位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1部分和位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轮胎宽度方向突出。
在该情况下,由于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轮胎宽度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在外侧划分陆部设置很多的角部,能够提高外侧划分陆部对于路面发挥的边缘效应,能够可靠地确保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将本申请的轮胎应用于该领域,从而能够提高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11、胎面接地面部;11a、外侧接地面部;11b、内侧接地面部;21、第1外侧主槽(外侧主槽);22、第2外侧主槽(外侧主槽);23、第1内侧主槽(内侧主槽);24、第2内侧主槽(内侧主槽);25、外侧共鸣器;26、内侧共鸣器;27、中央陆部;28、外侧陆部;29、内侧陆部;31、第1纵槽;31a、第1部分;31b、第2部分;32、第1支槽;33、第2支槽;36、第2纵槽;37、第3支槽;38、第4支槽;CL、轮胎赤道部。
Claims (6)
1.一种轮胎,其在位于轮胎径向的外端部的胎面部具有朝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的胎面接地面部,其中,
在所述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外侧接地面部形成有两个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外侧主槽,
在所述胎面接地面部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部而言位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内侧的内侧接地面部形成有两个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内侧主槽,
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外侧主槽和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
在由两个所述外侧主槽划分的外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外侧共鸣器,在由两个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内侧陆部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内侧共鸣器,
所述外侧共鸣器包括:
第1纵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
第1支槽和第2支槽,该第1支槽和第2支槽各自的内容积比所述第1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1支槽和第2支槽从所述第1纵槽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所述外侧主槽,
所述内侧共鸣器包括:
第2纵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
第3支槽和第4支槽,该第3支槽和第4支槽各自的内容积比所述第2纵槽的内容积小,而且该第3支槽和第4支槽从所述第2纵槽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开口于两个所述内侧主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共鸣器的数量比所述内侧共鸣器的数量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比所述内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的大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第1支槽和所述第2支槽分别沿着随着从所述第1纵槽朝向所述外侧主槽而在轮胎周向上远离所述第1纵槽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两个所述外侧主槽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第1外侧主槽的槽宽在两个所述外侧主槽和两个所述内侧主槽中最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第1纵槽包括位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1部分和位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第2部分,
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轮胎宽度方向突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08443 | 2019-06-11 | ||
JP2019108443A JP7139288B2 (ja) | 2019-06-11 | 2019-06-11 | タイヤ |
PCT/JP2020/012097 WO2020250534A1 (ja) | 2019-06-11 | 2020-03-18 | 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4224A true CN113874224A (zh) | 2021-12-31 |
CN113874224B CN113874224B (zh) | 2023-04-25 |
Family
ID=7374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38640.5A Active CN113874224B (zh) | 2019-06-11 | 2020-03-18 | 轮胎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016935A1 (zh) |
EP (1) | EP3984766A4 (zh) |
JP (1) | JP7139288B2 (zh) |
CN (1) | CN113874224B (zh) |
WO (1) | WO202025053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674535S (zh) * | 2020-06-24 | 2020-12-14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6106U (ja) * | 1992-07-23 | 1994-03-01 |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部の構造 |
JP2007269144A (ja) * | 2006-03-31 | 2007-10-18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01360619A (zh) * | 2005-12-21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01861249A (zh) * | 2007-10-12 | 2010-10-1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JP2010280266A (ja) * | 2009-06-03 | 2010-12-16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 |
CN102423993A (zh) * | 2007-05-14 | 2012-04-25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02448742A (zh) * | 2009-05-28 | 2012-05-0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共鸣器的设计方法和具有该共鸣器的充气轮胎 |
JP5507735B1 (ja) * | 2013-04-25 | 2014-05-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204322937U (zh) * | 2013-12-12 | 2015-05-1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JP2015098325A (ja) * | 2015-03-06 | 2015-05-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204506360U (zh) * | 2014-03-11 | 2015-07-2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JP2015168274A (ja) * | 2014-03-04 | 2015-09-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CN106132728A (zh) * | 2014-04-04 | 2016-11-16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JP2017185889A (ja) * | 2016-04-05 | 2017-10-1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2019001406A (ja) * | 2017-06-19 | 2019-01-1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39110A (ja) * | 1993-02-19 | 1994-08-30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 自動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976214B2 (ja) * | 2007-06-22 | 2012-07-1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043237B2 (ja) * | 2013-04-25 | 2016-12-1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088342B2 (ja) * | 2013-04-25 | 2017-03-0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002182B2 (ja) * | 2014-08-12 | 2016-10-0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11448080A (zh) * | 2017-12-13 | 2020-07-2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JP6969349B2 (ja) | 2017-12-18 | 2021-11-24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JP7144206B2 (ja) * | 2018-06-18 | 2022-09-2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7057234B2 (ja) * | 2018-06-25 | 2022-04-1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
2019
- 2019-06-11 JP JP2019108443A patent/JP7139288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18 CN CN202080038640.5A patent/CN11387422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3-18 US US17/593,637 patent/US2022001693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3-18 EP EP20821980.8A patent/EP398476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3-18 WO PCT/JP2020/012097 patent/WO2020250534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6106U (ja) * | 1992-07-23 | 1994-03-01 |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部の構造 |
CN101360619A (zh) * | 2005-12-21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JP2007269144A (ja) * | 2006-03-31 | 2007-10-18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02423993A (zh) * | 2007-05-14 | 2012-04-25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01861249A (zh) * | 2007-10-12 | 2010-10-1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02448742A (zh) * | 2009-05-28 | 2012-05-0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共鸣器的设计方法和具有该共鸣器的充气轮胎 |
JP2010280266A (ja) * | 2009-06-03 | 2010-12-16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 |
JP2014213745A (ja) * | 2013-04-25 | 2014-11-1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507735B1 (ja) * | 2013-04-25 | 2014-05-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204322937U (zh) * | 2013-12-12 | 2015-05-1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JP2015168274A (ja) * | 2014-03-04 | 2015-09-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CN204506360U (zh) * | 2014-03-11 | 2015-07-2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JP2015171835A (ja) * | 2014-03-11 | 2015-10-0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06132728A (zh) * | 2014-04-04 | 2016-11-16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JP2015098325A (ja) * | 2015-03-06 | 2015-05-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17185889A (ja) * | 2016-04-05 | 2017-10-1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2019001406A (ja) * | 2017-06-19 | 2019-01-1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39288B2 (ja) | 2022-09-20 |
EP3984766A4 (en) | 2023-06-14 |
JP2020199893A (ja) | 2020-12-17 |
WO2020250534A1 (ja) | 2020-12-17 |
CN113874224B (zh) | 2023-04-25 |
US20220016935A1 (en) | 2022-01-20 |
EP3984766A1 (en) | 2022-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38959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015286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8146154B (zh) | 轮胎 | |
EP2716477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09562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9302548B2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457744B1 (en) | Pneumatic tire | |
WO2016199519A1 (ja) | タイヤ | |
US963695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070730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696101B2 (en) | Pneumatic tire | |
WO2016194287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450261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7144206B2 (ja) | タイヤ | |
CN112384376B (zh) | 充气轮胎 | |
WO2016194292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US9302551B2 (en) |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V-shaped groove | |
WO2010092987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KR20180111543A (ko) | 타이어 | |
CN113874224B (zh) | 轮胎 | |
EP3549793B1 (en) | Tyre | |
JP7057234B2 (ja) | タイヤ | |
CN115515801A (zh) | 轮胎 | |
JP7409856B2 (ja) | タイヤ | |
CN113874225B (zh) | 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