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2937U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22937U CN204322937U CN201420792706.1U CN201420792706U CN204322937U CN 204322937 U CN204322937 U CN 204322937U CN 201420792706 U CN201420792706 U CN 201420792706U CN 204322937 U CN204322937 U CN 2043229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tire
- outside
- stria
- circumferential maj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footprint-ground contacting area of the tyre tr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0334—Stiff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5—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6—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9—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轮胎,其在胎面部上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在这些周向主槽之间限定的两个或更多个陆部之中,在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外侧的陆部被称为外侧中央陆部且定位于最内侧的陆部被称为内侧中央陆部的情况下,外侧中央陆部的陆部宽度大于内侧中央陆部的陆部宽度并且外侧中央陆部形成为跨越轮胎赤道面,外侧中央陆部包括由第一副槽、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组成的外侧共鸣器,第一副槽的两端终止于外侧中央陆部内,第一支槽从第一副槽的一端延伸至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周向主槽且第一支槽的槽宽小于第一副槽的槽宽,第二支槽从第一副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周向主槽且第二支槽的槽宽小于第一副槽的槽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且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了胎面花纹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胎面部包括具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主槽的胎面花纹的轮胎中,由周向主槽引起的共鸣音伴随着负荷转动而产生。当接地面中的周向主槽和路面形成的空间中存在的气柱以与气柱的长度对应的频率共鸣时,产生了该共鸣音。
该气柱共鸣音是由轮胎引起的大部分噪音的起因。近几年,随着降低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噪音的需求不断增长,期望得到尽快抑制该气柱共鸣音的对策。
为了抑制该气柱共鸣音,减小周向主槽的槽容积是有效的。然而,当周向主槽的槽容积减小时,存在轮胎的排水性能劣化、由此轮胎的湿路面性能劣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轮胎,其中通过相对于周向槽形成多个如下的横向槽:该横向槽的一端向周向槽开口且横向槽的另一端终止于陆部内并且该横向槽在预定条件下与其它周向槽和向胎面接地缘开口的其它横向槽相独立,使得噪音中的由轮胎产生的气柱共鸣音被有效地减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8597号公报(日本专利号:4925660)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能够通过设置向周向主槽开口以由此减小周向主槽的气柱共鸣的横向槽且同时通过设置刀槽来确保胎面的优异的耐磨耗性。然而,当横向槽配置于每个陆部以试图减小全部的周向主槽的气柱共鸣时,花纹整体的刚性减小,导致在某些情况下磨耗性能不足。因此,需要实现一种胎面花纹,该胎面花纹的磨耗性能被进一步提高,而不损害减小噪音减少效果,且特别地,期望一种即使当应用于诸如RV车辆等的相对高负载的车辆时也能耐久的胎面花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的静音性能优异且同时其磨耗性能也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能够通过使用以下所述的构造来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在胎面部上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其中,
在所述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之间限定的两个或更多个陆部之中,在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外侧的陆部被称为外侧中央陆部且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内侧的陆部被称为内侧中央陆部的情况下,所述外侧中央陆部的陆部宽度大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的陆部宽度,并且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形成为跨越轮胎赤道面,
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包括外侧共鸣器,所述外侧共鸣器由第一副槽、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组成,所述第一副槽的两端终止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内,所述第一支槽从所述第一副槽的一端延伸至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且所述第一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副槽的槽宽,所述第二支槽从所述第一副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所述周向主槽且所述第二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副槽的槽宽。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二副槽,所述第二副槽的一端终止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内,并且所述第二副槽的另一端直接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所述周向主槽连通或者经由第三支槽与该周向主槽连通以形成内侧共鸣器,所述第三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二副槽的槽宽。另外,优选地,所述外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一细槽,所述第一细槽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内,且在所述第一细槽通向该周向主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细槽的槽深比所述第一细槽的最大槽深浅。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二细槽,所述第二细槽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内,且在所述第二细槽通向该周向主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细槽的槽深比所述第二细槽的最大槽深浅。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关于所述外侧共鸣器和所述内侧共鸣器中的每一方,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共鸣器包括在轮胎周向上重叠的部分。
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三细槽,所述第三细槽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内,且在所述第三细槽通向该周向主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三细槽的槽深比所述第三细槽的最大槽深浅,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副槽和所述第二副槽中的每一方的在与各支槽连通的连通部处的槽深分别比所述第一副槽和所述第二副槽的最大槽深浅。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副槽和所述第二副槽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且优选地,所述第一副槽的在所述第一副槽沿着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处的槽深比所述第一副槽的最大槽深浅。
这里,术语“胎面部”指当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轮胎被填充最大空气压力且被垂直地放置于平板上而之后在轮胎上负荷了与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质量时与平板接触的胎面橡胶的表面区域。
术语“适用轮辋”指根据以下标准限定的轮辋,术语“最大空气压力”指根据以下标准中最大负荷能力限定的空气压力,且术语“最大负荷能力”指以以下标准允许负荷于轮胎上的最大质量。
上述标准是在制造或使用轮胎的区域有效的工业标准。其示例包括:在美国,由轮胎和轮辋协会(The 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c)出版的年鉴;在欧洲,由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The 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Organization)出版的标准手册(STANDARDS MANUAL);以及在日本,由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者协会(The Japan Automobile Tyre ManufacturesAssociation)出版的JATMA年鉴。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两组跨越三个火更多个、特别地三个周向主槽中的两个周向主槽的共鸣器,能够通过一个共鸣器抑制两个周向主槽中的气柱共鸣,因而能够在通过减少共鸣器的数量而抑制刚性劣化的同时实现气柱共鸣的减小,结果,能够获得与传统轮胎相比较具有更优异的磨耗性能以及更优异的静音性能的轮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具有如下程度的优异的磨耗性能以及静音性能:即使当轮胎被应用于诸如例如小型货车的RV车辆等的相对高负载的车辆时,轮胎也能耐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轮胎的一示例的胎面部的部分展开图。
图2是示出了第二副槽的另一形成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IN 内侧周向主槽
1CE 中央周向主槽
1OUT 外侧周向主槽
2IN 内侧中央陆部
2OUT 外侧中央陆部
3 第一副槽
3A 第一副槽的一端
3B 第一副槽的另一端
4a 第一支槽
4b 第二支槽
4c 第三支槽
5 外侧共鸣器
6 第二副槽
6A 第二副槽的一端
6B 第二副槽的另一端
7 内侧共鸣器
8 第一细槽
9 第二细槽
10 第三细槽
11IN 内侧陆部
11OUT 外侧陆部
12、17 刀槽
13、16 横向槽
14 圆形槽
15 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轮胎的一示例的胎面部的部分展开图。图1中,轮胎安装于车辆时的外侧在右侧,且轮胎安装于车辆时的内侧在左侧。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具有方向性花纹,其中指定了轮胎相对于车辆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胎面部上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在图示的示例中包括三个周向主槽1OUT、1IN、和1CE,该三个周向主槽1OUT、1IN、和1CE由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槽1OUT、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内侧的内侧周向主槽1IN以及定位于外侧周向主槽1OUT和内侧周向主槽1IN之间的中央周向主槽1CE构成。在这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之间限定两个或更多个陆部,而在图示的示例中限定了两个陆部。也就是,外侧中央陆部2OUT由中央周向主槽1CE和外侧周向主槽1OUT限定,且内侧中央陆部2IN由中央周向主槽1CE和内侧周向主槽1IN限定。在图示的示例中,在周向主槽之间限定的陆部之中,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外侧的陆部是外侧中央陆部2OUT,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内侧的陆部是内侧中央陆部2IN。其中,外侧中央陆部2OUT的陆部宽度大于内侧中央陆部2IN的陆部宽度,且外侧中央陆部2OUT形成为跨越轮胎赤道面CL。换句话说,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外侧中央陆部2OUT的陆部宽度大,因此外侧中央陆部2OUT延伸越过轮胎赤道面CL。由于在轮胎赤道面上未配置槽,因此能够增大花纹的中央附近的刚性,由此提高了该部分处的磨耗性能。由于轮胎的接地长度在轮胎赤道面处最大,因此当轮胎赤道面与周向主槽对应时,周向主槽附近的刚性下降,因此轮胎赤道面处的接地长度进一步延伸,由此接地形状可能劣化。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防止这种接地形状的劣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在外侧中央陆部2OUT上,设置外侧共鸣器5,该外侧共鸣器5由第一副槽3、第一支槽4a和第二支槽4b构成,第一副槽3的两端终止于该陆部内,第一支槽4a从第一副槽3的一端3A延伸至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槽1OUT且第一支槽4a的槽宽小于第一副槽3的槽宽,第二支槽4b从第一副槽3的另一端3B延伸至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内侧的中央周向主槽1CE且第二支槽4b的槽宽小于第一副槽3的槽宽。通过在陆部宽度大于内侧中央陆部2IN的陆部宽度的外侧中央陆部2OUT上设置包括与外侧周向主槽1OUT和中央周向主槽1CE这两个周向主槽分别连通的支槽4a、4b的外侧共鸣器5,能够通过在一位置处的外侧共鸣器5获得减小在该两个周向主槽处产生的气柱共鸣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优选地,内侧中央陆部2IN设置有第二副槽6,该第二副槽6的一端6A终止于该陆部内。该第二副槽6的另一端6B经由第三支槽4c与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内侧的内侧周向主槽1IN连通以形成内侧共鸣器7,该第三支槽4c的槽宽比第二副槽6的槽宽窄。通过使内侧中央陆部2IN设置有与内侧周向主槽1IN连通的内侧共鸣器7,能够减小在内侧周向主槽1IN处产生的气柱共鸣。如图1所示,第二副槽6的另一端6B可以经由第三支槽4c与内侧周向主槽1IN连通,或者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二副槽6的另一端6B直接与内侧周向主槽1IN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外侧中央陆部2OUT和特别地另外的内侧中央陆部2IN中的每一个均设置有共鸣器,对于全部三个周向主槽能够减小气柱共鸣,由此获得静音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如在传统技术中那样设置数量与主槽的数量相同的共鸣器就能够获得同样的静音效果,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抑制刚性的劣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外侧共鸣器5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优选地大于内侧共鸣器7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这里的术语“共鸣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指关于构成不包括支槽部的共鸣器的副槽部的沿着轮胎周向测量的长度。通过将外侧共鸣器5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设定得大,能够使向中央周向主槽1CE开口的第二支槽4b的数量相对地少,因此轮胎赤道面附近的刚性几乎不劣化。如图所示,通过使外侧中央陆部2OUT形成为宽度比内侧中央陆部2IN的宽度大,即使配置了比内侧共鸣器7大的外侧共鸣器5,也能适当地保持外侧中央陆部2OUT的刚性,因此对磨耗性能的影响小。此外,由于在外侧中央陆部2OUT的陆部宽度被设定得大的情况下能够在车辆转弯时额外获得(earn)接地面积,因此能够获得如下优点:即使在具有高重心和高负载的车辆中,也能够以高水平保持车辆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其中安装于车辆时的外侧接地面的负担在转弯期间等大。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侧共鸣器5和内侧共鸣器7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公知技术构成。通过支槽和副槽的容积比确定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中能够通过共鸣器获得静音效果,另一方面,由周向主槽引起的共鸣音的频率根据轮胎的尺寸或者行驶速度而变化。因此,能够通过根据期望减小的噪音的频率来调整支槽和副槽的容积比而获得共鸣音的期望的减小效果。分别构成外侧共鸣器5和内侧共鸣器7的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中的任意一个被形成为具有如下槽宽:当轮胎被安装于适用轮辋且充填最大空气压力且同时轮胎处于加载了与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质量的姿态时,各槽的两壁在接地面中没有彼此接触。此外,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配置成如下的模式:在接地面中总是包括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中的一个或多个。
关于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在接地面中,槽宽是对应的周向主槽的槽宽的30%或更大的副槽部的延伸长度优选地为周向主槽的延伸长度的40%或更大。当各副槽以预定的比例设置有槽宽为对应的周向主槽的槽宽的30%或更大的部分时,能够获得槽容积被充分确保且可展示充分的吸音效果的共鸣器。这里,“槽的延伸长度”指在槽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沿着槽的延伸方向测量的槽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侧中央陆部2OUT形成为跨越轮胎赤道面CL,且优选地,外侧共鸣器5的槽宽相对小的第二支槽4b配置于外侧中央陆部2OUT的跨越轮胎赤道面CL的部分。轮胎赤道面CL附近的刚性可仍保持为较高,且即使在诸如RV车辆等的高负载的车辆中,磨耗性能也可被提高至足够的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外侧共鸣器5和内侧共鸣器7中的每一方,优选地,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共鸣器包括共鸣器在轮胎周向上共鸣器彼此重叠的部分。这里,“共鸣器彼此重叠”意味:构成各共鸣器的副槽彼此重叠。这样,可以在不产生其中刚性高或低的部分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不产生刚性差异的情况下,使得周向刚性均匀,由此减小对静音性能、偏磨耗等的影响。通常,共鸣器对噪音的减小效果由副槽部的容积确定,且该容积越大,静音效果越大。然而,由于当副槽太大时,花纹的刚性劣化且同时接地面积变小,因此操纵稳定性和磨耗性能劣化。在本实用新型中,从确保该副槽的容积且同时确保花纹的刚性的观点出发,如图所示均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副槽被配置成在轮胎周向上彼此重叠。当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中的每一方如上述那样被形成为槽宽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端变窄的大致三角形形状时,易于将共鸣器配置成在轮胎周向上彼此重叠。副槽被制成为大致三角形形状,这是由于与副槽被制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情况相比,重叠的部分处的刚性不大可能劣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中的每一方的槽深比连通部处的最大槽深浅,其中支槽4a、4b、4c中的每一方在该连通部处连通。通过使各副槽与各支槽的连通部的槽深浅,刚性局部变低的连通部被增强,由此使得刚性均匀且防止偏磨耗。
此外,优选地,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当副槽沿着轮胎周向延伸时,轮胎的横向刚性劣化,由此不利地影响了转弯性能;然而,通过将副槽配置成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转弯性能也被保持在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不对第一副槽3和第二副槽6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进行特别的限制、适当地在20°至45°的范围内。“副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指连接副槽的轮胎周向两端的直线相对于轮胎周向形成的角度。
再者,优选地,第一副槽3还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包括槽深比最大槽深浅的部分。由于第一副槽3构成了在轮胎周向上相对长的外侧共鸣器5,因此当使整个槽的槽深大时,刚性可能会局部劣化;然而,当槽深在沿着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处浅时,适当地确保了刚性,这是优选的。另一方面,第二副槽6的槽深在沿着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处相对地深,而在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处浅。
除了内侧共鸣器7之外,内侧中央陆部2IN还可以设置有从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外侧的中央周向主槽1CE起延伸且在该陆部内终止的第一细槽(刀槽)8。当该陆部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状时,接地压力相对地高;当内侧中央陆部2IN设置有第一细槽8且内侧中央陆部2IN通过第一细槽8和内侧共鸣器7被大致分隔成花纹块状时,能够减小接地压力。这样,内侧中央陆部2IN的刚性被优化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磨耗性能。通过适度地减小花纹块刚性,能够获得抑制乘坐舒适性的劣化或轮胎噪音的劣化的效果。因此,如图所示,第一细槽8被适当地配置在使第一细槽8和内侧共鸣器7一起大致分隔内侧中央陆部2IN的位置处。
第一细槽8的槽宽适当地为1.5mm或更小。第一细槽8的通向中央周向主槽1CE的开口处的槽深优选地比最大槽深浅。通过使第一细槽8的在开口处的槽深相对于中央周向主槽1CE浅,增强了刚性可能低的开口,由此能够使刚性均匀且能够抑制偏磨耗。
除了外侧共鸣器5之外,外侧中央陆部2OUT还可以设置有从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内侧的中央周向主槽1CE起延伸且终止于该陆部内的第二细槽(刀槽)9。如上所述,当该陆部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状时,接地压力相对地高。尽管外侧中央陆部2OUT被外侧共鸣器5分隔成花纹块状,但是由于外侧共鸣器5在轮胎周向上长,因此为了更精细地分隔外侧中央陆部2OUT以优化刚性,外侧中央陆部2OUT优选地设置有第二细槽9。这样,减小了接地压力且优化了外侧中央陆部2OUT的刚性,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磨耗性能。通过适度地减小花纹块刚性,还能够获得抑制乘坐舒适性的劣化或轮胎噪音的劣化的效果。
第二细槽9的槽宽适当地为1.5mm或更小。第二细槽9的在通向中央周向主槽1CE的开口处的槽深优选地比最大槽深浅。通过使第二细槽9的在开口处的槽深相对于中央周向主槽1CE浅,增强了刚性可能低的开口,由此能够使刚性均匀且能够抑制偏磨耗。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侧中央陆部2OUT还设置有从当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槽1OUT起延伸且终止于该陆部内的第三细槽(刀槽)10,这也是优选的。外侧中央陆部2OUT以与设置第二细槽9的情况同样的方式设置有第三细槽10以使外侧中央陆部2OUT被更精细地分隔成花纹块状;由此减小了接地压力,且优化了刚性,由此获得了诸如进一步提高磨耗性能等的效果。
第三细槽10的槽宽适当地为1.5mm或更小。第三细槽10的在通向外侧周向主槽1OUT的开口处的槽深优选地比最大槽深浅。通过使第三细槽10的在开口处的槽深相对于外侧周向主槽1OUT浅,增强了刚性可能低的开口,由此能够使刚性均匀且能够抑制偏磨耗。
在图示的示例中,在由内侧周向主槽1IN分隔且在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最内侧的内侧陆部11IN上,配置从内侧周向主槽1IN起延伸的刀槽12。刀槽12由从内侧周向主槽1IN起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部分和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部分构成。关于刀槽12的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部分,当该部分在轮胎周向上不连续且局部地未配置该刀槽时,能够优化压缩刚性,由此能够抑制所谓的胎踵和胎趾磨耗(heel-and-toe wear)的产生。
在图示的实例中,横向槽13以及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为三列的、均由具有圆锥形的凹部构成的圆形槽14被配置于内侧陆部11IN。通过配置圆形槽14,在减小路面噪音的同时确保了转动方向上的刚性,且能够提高内侧陆部11IN中的耐偏磨耗性。
此外,被定位在限定了胎面部的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加强部(buttress portion)上,沿着轮胎周向形成了均具有三角形平面形状的多个凹部15,从而减小了由该胎肩加强部的振动引起的路面噪音。
另一方面,在由外侧周向主槽1OUT分隔且在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最外侧的外侧陆部11OUT上,配置多个刀槽17以及横向槽16。
不特别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只要轮胎胎面部设置有上述胎面花纹即可,且可以根据传统方法按照期望适当地设计诸如轮胎的内部结构等的其它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由于轮胎赤道面附近的刚性高且该部分具有优异的磨耗特性,因此优异的磨耗性能被呈现至如下程度:即使当轮胎被安装于诸如具有高重心和高负载的小型货车的RV车辆等的具有相对高的负载的车辆时轮胎也能够耐久;且由于轮胎设置有两个共鸣器以减小各自的主槽中的气柱共鸣,因此静音性能也是优异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配置了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直线状周向主槽。只有诸如支槽或细槽等的、具有窄的槽宽的槽(例如,槽宽为1.5mm或更小的槽)与周向主槽连通,且具有大槽宽的副槽等不连接至周向主槽。当在槽中流动的水未被妨碍时,周向主槽的排水性能高。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妨碍槽中的水的流动的宽槽未连接到周向主槽,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周向主槽的排水效果。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中,如上所述,由于陆部配置于轮胎赤道面且在中央周向主槽1CE附近尽可能地不配置槽,因此能够以适度高的水平保持轮胎赤道面附近的刚性,由此能够确保操作响应性或操纵稳定性良好。再者,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花纹中细槽或支槽被均匀地配置于整个胎面部,因此不存在刚性太高的部分,由此还确保了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实施例
将参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根据以下表1列出的规格,以215/65R16的轮胎尺寸制造了具有如图1所示的胎面花纹的实施例的试验轮胎。在该胎面花纹中,各周向主槽的槽宽为9mm;各支槽的槽宽为1.2mm;且各细槽的槽宽为0.7mm。第一副槽和第二副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分别为26度和30度。设置于内侧中央陆部的第一细槽在通向中央周向主槽的开口处的槽深比最大槽深浅;且设置于外侧中央陆部的第二细槽和第三细槽的在通向中央周向主槽或者外侧周向主槽的开口处的槽深比最大槽深浅。此外,第一副槽在各支槽连通的连通部的槽深和第一副槽在沿着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处的槽深比最大槽深浅;且第二副槽在各支槽连通的连通部处的槽深比最大槽深浅。
在比较例中,除了轮胎包括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的胎面花纹之外,以与实施例的轮胎同样的方式制造了轮胎。
将获得的各测试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充填230kPa的内部气压且施加了4.8kN的负荷。在这种状态下,对气柱共鸣噪音水平和磨耗性能进行评价。
(气柱共鸣噪音水平)
将各试验轮胎安装于车辆,且乘坐了两人的该车辆在试验环形跑道中行驶。通过试验驾驶员的感觉以十级评价方式评价了产生的气柱共鸣音。值越大,噪音水平越低,这是良好的。
(磨耗性能)
各测试轮胎被安装于具有3000cc排气量的前轮驱动车辆,且乘坐了两人的车辆在一般道路上行驶5000km。然后,测量各周向主槽的磨耗量以计算周向主槽的平均磨耗量。根据所确定的平均磨耗量,确定从开始使用各轮胎到剩余槽为1.6mm时的寿命。以设定比较例的寿命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指数值越大,磨耗性能越高。
以下的表1列出了这些结果。
[表1]
根据上述表1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胎面花纹的试验轮胎中,与传统轮胎相比,在提高了磨耗性能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噪音减小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在胎面部上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其中,
在所述三个或更多个周向主槽之间限定的两个或更多个陆部之中,在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外侧的陆部被称为外侧中央陆部且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于最内侧的陆部被称为内侧中央陆部的情况下,所述外侧中央陆部的陆部宽度大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的陆部宽度,并且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形成为跨越轮胎赤道面,
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包括外侧共鸣器,所述外侧共鸣器由第一副槽、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组成,所述第一副槽的两端终止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内,所述第一支槽从所述第一副槽的一端延伸至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且所述第一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副槽的槽宽,所述第二支槽从所述第一副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所述周向主槽且所述第二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副槽的槽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二副槽,所述第二副槽的一端终止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内,并且所述第二副槽的另一端直接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所述周向主槽连通或者经由第三支槽与该周向主槽连通以形成内侧共鸣器,所述第三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二副槽的槽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侧共鸣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一细槽,所述第一细槽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内侧中央陆部内,且在所述第一细槽通向该周向主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细槽的槽深比所述第一细槽的最大槽深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二细槽,所述第二细槽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内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内,且在所述第二细槽通向该周向主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细槽的槽深比所述第二细槽的最大槽深浅。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外侧共鸣器和所述内侧共鸣器中的每一方,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共鸣器包括在轮胎周向上重叠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包括第三细槽,所述第三细槽从当所述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定位在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外侧中央陆部内,且在所述第三细槽通向该周向主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三细槽的槽深比所述第三细槽的最大槽深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副槽和所述第二副槽中的每一方的在与各支槽连通的连通部处的槽深分别比所述第一副槽和所述第二副槽的最大槽深浅。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槽和所述第二副槽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槽的在所述第一副槽沿着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处的槽深比所述第一副槽的最大槽深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57269 | 2013-12-12 | ||
JP2013257269A JP5657773B1 (ja) | 2013-12-12 | 2013-12-12 | タイ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22937U true CN204322937U (zh) | 2015-05-13 |
Family
ID=5243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736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9000B (zh) | 2013-12-12 | 2014-12-12 | 轮胎 |
CN2014207927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2937U (zh) | 2013-12-12 | 2014-12-12 | 轮胎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736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9000B (zh) | 2013-12-12 | 2014-12-12 | 轮胎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297250A1 (zh) |
EP (1) | EP3081392B1 (zh) |
JP (1) | JP5657773B1 (zh) |
CN (2) | CN104709000B (zh) |
WO (1) | WO201508757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9000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CN111479707A (zh) * | 2017-12-13 | 2020-07-3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13874224A (zh) * | 2019-06-11 | 2021-12-3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516408S (zh) * | 2014-06-03 | 2015-02-02 | ||
JP1516409S (zh) * | 2014-06-03 | 2015-02-02 | ||
JP6754186B2 (ja) * | 2015-12-14 | 2020-09-09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848359B2 (ja) * | 2016-11-08 | 2021-03-2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1608996S (zh) * | 2017-11-27 | 2019-07-08 | ||
JP7057234B2 (ja) * | 2018-06-25 | 2022-04-1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6980605B2 (ja) * | 2018-06-25 | 2021-12-1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CN111791650B (zh) * | 2019-04-03 | 2024-02-20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 |
JP1649339S (zh) * | 2019-06-18 | 2020-01-14 | ||
JP1655366S (zh) * | 2019-09-20 | 2020-03-23 | ||
USD940637S1 (en) * | 2020-04-03 | 2022-01-11 | Kumho Tire Co., Inc | Vehicle tire |
JP1674535S (zh) * | 2020-06-24 | 2020-12-14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64805B2 (ja) * | 2005-12-21 | 2014-04-0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925660B2 (ja) * | 2005-12-21 | 2012-05-0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CN101454168B (zh) * | 2006-03-31 | 2011-03-02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JP5013731B2 (ja) * | 2006-03-31 | 2012-08-2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164393B2 (ja) * | 2007-02-23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966777B2 (ja) * | 2007-07-25 | 2012-07-04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A/d変換器 |
JP4444320B2 (ja) * | 2007-09-07 | 2010-03-31 | 株式会社東芝 |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
JP5165975B2 (ja) * | 2007-09-13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350874B2 (ja) * | 2009-04-30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9393839B2 (en) * | 2010-03-29 | 2016-07-19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Tire |
JP5797452B2 (ja) * | 2011-05-16 | 2015-10-21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サイプブレード及びタイヤ製造方法 |
JP5727965B2 (ja) * | 2012-05-02 | 2015-06-0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657773B1 (ja) * | 2013-12-12 | 2015-01-2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
2013
- 2013-12-12 JP JP2013257269A patent/JP5657773B1/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7-03 US US15/100,405 patent/US2016029725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07-03 WO PCT/JP2014/067828 patent/WO20150875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03 EP EP14870454.7A patent/EP3081392B1/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2 CN CN201410773696.1A patent/CN1047090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2 CN CN201420792706.1U patent/CN2043229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9000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CN104709000B (zh) * | 2013-12-12 | 2017-10-27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CN111479707A (zh) * | 2017-12-13 | 2020-07-3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11479707B (zh) * | 2017-12-13 | 2022-06-2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13874224A (zh) * | 2019-06-11 | 2021-12-3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CN113874224B (zh) * | 2019-06-11 | 2023-04-25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09000B (zh) | 2017-10-27 |
EP3081392B1 (en) | 2017-09-06 |
US20160297250A1 (en) | 2016-10-13 |
JP5657773B1 (ja) | 2015-01-21 |
EP3081392A1 (en) | 2016-10-19 |
WO2015087572A1 (ja) | 2015-06-18 |
JP2015113040A (ja) | 2015-06-22 |
EP3081392A4 (en) | 2016-12-28 |
CN104709000A (zh) | 2015-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22937U (zh) | 轮胎 | |
KR101562679B1 (ko) | 공기 타이어 | |
CN105034707B (zh) | 充气轮胎 | |
KR101717299B1 (ko) | 공기 타이어 | |
JP429572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2730434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1360619B (zh) | 充气轮胎 | |
EP309316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2649389B (zh) | 充气轮胎 | |
CN204506360U (zh) | 充气轮胎 | |
JP5796655B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2540526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3182904A (zh) | 充气轮胎 | |
EP261008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3832221A (zh) | 充气轮胎 | |
EP2123486B1 (en) | Pneumatic tire | |
JP4367667B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WO2016038787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06160195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419752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3079014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5922823B (zh) | 充气轮胎 | |
JP394619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3358821B (zh) | 充气轮胎 | |
JP2006347346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