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8192A -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78192A CN110578192A CN201910500497.6A CN201910500497A CN110578192A CN 110578192 A CN110578192 A CN 110578192A CN 201910500497 A CN201910500497 A CN 201910500497A CN 110578192 A CN110578192 A CN 1105781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spinning
- machine
- winding
- ring
- spin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e.g. for severing the material at irregularities ;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yarn cleaner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26—Arrangements facilitating the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yarns or the like in connection with spinning or twist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02—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这些环锭纺纱筒管根据指定纺纱程序在环锭纺纱机(30)的工作站(50)处生产,在生产工序下游的缠绕机(1)的工作站(2)处,重绕这些环锭纺纱筒管(9),以形成交叉缠绕的卷装(15),其中,连续监测从环锭纺纱筒管(9)运行出的线(31),登记线故障,并且清除超过指定限值的线故障。根据本发明,在环锭纺纱筒管(9)的重绕工序期间由缠绕机(1)的工作站(2)确定并与环锭纺纱筒管(9)的线故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回到关联的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并且在该控制装置处用于优化新的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这些环锭纺纱筒管根据指定纺纱程序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位置处生产,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重绕这些环锭纺纱筒管,以形成交叉缠绕的卷装,该缠绕机在生产工序的下游,其中,连续监测从环锭纺纱筒管运行出的线,登记线故障,并且清除超过指定限值的线故障。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已知并且在大量专利文献中详细描述了用于生产环锭纺纱筒管的方法和装置,随后重绕这些环锭纺纱筒管,以形成交叉缠绕卷装。
被称为环锭纺纱机的、用于生产环锭纺纱筒管的纺织机,在所述纺织机的各个机器纵向侧的区域中通常具有被称为纺纱位置的多个工作站。这些通常相同的工作站各依次具有各种工作元件,这些工作元件以静止方式安装或安装为垂直移动。在这种环锭纺纱机的各个机器纵向侧上,例如设置用于牵伸由进给卷装提供的进料的牵伸系统和用于保持可旋转安装的环锭纺纱锭子的静止锭轨。进给卷装优选地悬挂在设置在环锭纺纱机上方的粗纱架的粗纱架行中。这种纺织机还具有:安装为垂直移动的钢领板,这些钢领板用于保持纺织钢领和钢丝圈;用于气圈控制环的轨道;以及用于导线器的轨道。另外,在各个纺纱钢领的区域中,可以安装被称为单独线监测器的部件,该单独线监测器监测钢丝圈的循环,并且检测断线何时发生在环锭纺纱锭子处或钢丝圈何时以太低的旋转速度旋转。
通常沿机器的长度被安装为垂直移动的环锭纺纱机的部件借助于对应的驱动机构来控制,并且结合可旋转地安装在锭轨中的各个环锭纺纱锭子,来确保从进料纺线,该线根据可指定纺纱程序缠绕到环锭纺纱筒管上。
因为在这种环锭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生产的环锭纺纱筒管包含较小纱线卷,所以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在随后的工作步骤中重绕所述环锭纺纱筒管,以形成大卷交叉缠绕卷装。在该重绕工序期间,对于线故障连续监测从环锭纺纱筒管运行出的线,并且清除超过可指定限值的线故障。
为此,这种缠绕机的工作站装配有各种线处理和线加工装置。这种缠绕机的工作站各具有例如:缠绕装置,该缠绕装置设置在机器顶侧的区域中,在该缠绕装置中,在重绕工序期间安装交叉缠绕的卷装,并且例如由摩擦连接旋转该交叉缠绕的卷装;和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设置在机器底座的区域中,并且在该保持装置中,可以以功能校正方式定位纺纱筒管,以便重绕。另外,这种自动缠绕机的工作站各尤其具有线张力传感器、线张紧器以及电子线清除器,所有线监测装置连接到被称为工作站计算机的部件,该工作站计算机借助于机器总线等另外连接到自动缠绕机的中央控制单元。和其他线处理和线加工装置一样,大量专利申请也公开了电子线清除器。
如上面指示的,在重绕工序期间,从环锭纺纱筒管拉出的线在其至交叉缠绕卷装的路上尤其穿过电子线清除器,该电子线清除器在重绕工序期间对于线故障(诸如厚地点、薄地点、有毛以及线弄脏)连续监测运行的线。如果线清除器检测到超过指定限值的线故障,则向工作站计算机报告这一点,这确保立即清除并用与纱线几乎相同的线接头替换线故障。借助于电子线清除器检测到的线故障由工作站计算机另外转发到缠绕机的中央控制单元。
如还关于自动缠绕机的操作已知的,缠绕机的工作站操作的缠绕速度由于各种物理环境而受限,更具体地为受在重绕工序期间发生的线张力限制。即,在线优选地借助于旋转的线气圈从上方从环锭纺纱筒管拉出的重绕工序期间,线张力从筒管的行程开始时的较低值在筒管的行程的过程中大幅增大。在筒管的行程的最后三分之一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策,则线张力增大至初始线张力的几倍,并且这显著增大断线的风险。
此外,如果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具有有问题的区域(即,更具体地为线张力的激增发生的区域),则线张力可能在环锭纺纱筒管的重绕工序期间大幅波动。
因为断线和大幅波动的线张力这两者对交叉缠绕的卷装的质量具有负面影响,所以在过去已经开发旨在改善环锭纺纱筒管的退绕行为的各种方法和装置。
专利文献CH 669177例如描述了装置和方法,在该装置和方法中,取决于在环锭纺纱筒管上包含的剩余线量,控制缠绕速度并由此还控制线拉出速度。即,在该已知装置的情况下,首先在筒管行程开始时以较高缠绕速度执行缠绕,但缠绕速度在筒管行程的最后三分之一期间大幅降低至非临界水平。
该已知方法确实启用在没有适当措施的情况下在筒管的行程期间连续上升的线张力的限制,并由此确实大幅减少断线,但缠绕速度的显著降低导致较低平均缠绕速度,并且这对这种缠绕机的效率具有负面影响。
此外,DE 4306095 A1公开了一种环锭纺纱机和缠绕机的组合系统,在该组合系统中,在环锭纺纱机中捕捉所生产环锭纺纱筒管的状态数据。该状态数据然后转发到缠绕机,在该缠绕机中,从环锭纺纱机递送到缠绕机的各单独环锭纺纱筒管的处理适于在环锭纺纱机处生产所述环锭纺纱筒管期间捕捉的状态数据。这种状态数据包括例如在讨论中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生产期间发生的断线。
从上面提及的现有技术继续进行,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开发这样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使得可以以以下这种方式影响在环锭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生产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环锭纺纱筒管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的随后重绕期间具有最佳的可能退绕行为。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解决该问题,因为在环锭纺纱筒管的重绕工序期间由缠绕机的工作站确定并与环锭纺纱筒管的线故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回到关联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并且在该控制装置处用于优化新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有利实施方式是其他方面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具有以下优点:使用在环锭纺纱筒管的重绕工序期间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确定并指向不是完全完美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特别是指向有问题的缠绕区域)的数据,来影响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位置处的随后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工序,以便改善缠绕状态。即,如果借助于缠绕机的工作站检测到在上游环锭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生产的环锭纺纱筒管在特定缠绕区域中具有增大的线故障,则就此通知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然后控制装置通过适当校正所设置的纺纱程序来做出反应。
优选地,借助于线故障来识别环锭纺纱筒管的有问题缠绕区域。例如,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确保:在要生产的随后环锭纺纱筒管的情况下,在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采取校正措施。
在有利实施方式中,例如设置成:在环锭纺纱机处,在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区域中稍微降低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通过这样有意降低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可以以较简单方式有效减轻环锭纺纱筒管的有问题缠绕区域。即,可以改善这些缠绕区域,使得:几乎没有线故障登记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的环锭纺纱筒管的随后重绕中。
也可以结合上述方法形式来使用的另选方法形式设置成:在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阶段期间在环锭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在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改变执行双冲程的钢领板的运动。钢领板的运动的适当调节同样可以大幅改善有问题缠绕区域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并且这随后在环锭纺纱筒管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的重绕中具有非常正面的影响。必须调节运动速度和冲程的大小。
在另外的有利方法形式中,设置成:至少在环锭纺纱机的其中一个工作站处另外监测纺纱张力,并且如果达到可指定限值,则校正地调节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例如,这样另外监测纺纱张力可以防止由于过多的纺纱张力引起的、在环锭纺纱筒管的生产期间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位置处的较大量断线或线薄地点的发生,这些断线或线薄地点将需要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返工。
如果在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中,由缠绕机的控制装置发送回到环锭纺纱机的数据与单独的线监测器的脉冲组合,并且被结构化为形成用于优化新的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数据库,则给出有利实施方式。可以从单独的线监测器的脉冲计算最佳纺纱张力。借助于这种数据库,然后可以容易地优化将来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
单独的线监测器向环锭纺纱机提供与断线有关的信息。断线稍后导致缠绕机处的线故障。优选地,取决于在环锭纺纱机处感测的断线,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调节缠绕速度。从而,促进缠绕机处的线故障的清除。
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是环锭纺纱机,该环锭纺纱机具有多个工作站,在这些工作站处,生产环锭纺纱筒管,这些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根据指定纺纱程序来生产。随后在生产工序下游的缠绕机的工作站处,重绕在环锭纺纱机处生产的环锭纺纱筒管,以形成交叉缠绕的卷装,连续监测从环锭纺纱筒管运行出的线,并且在缠绕机的控制装置中处理确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缠绕机的控制装置借助于总线系统连接到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借助于所述总线系统,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在环锭纺纱筒管的重绕工序期间确定并与环锭纺纱筒管的线故障有关的数据可以发送回到所涉及的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然后实施数据,以便优化将来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这意味着这种组合系统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环锭纺纱机,该至少一个环锭纺纱机具有多个纺纱位置,在这些纺纱位置处,生产环锭纺纱筒管;和至少一个缠绕机,该至少一个缠绕机具有多个缠绕单元,在这些缠绕单元处,重绕环锭纺纱筒管,以形成交叉缠绕卷装。因为另外存在一控制系统,其将重绕操作期间由缠绕机的工作站确定并例如与环锭纺纱筒管的线故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回到环锭纺纱机的控制单元,所以可以简单并经济地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设计中,另外设置成: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连接到环锭纺纱锭子的驱动器和钢领板的驱动器并设计成使得:在借助于线故障而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校正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和/或校正执行双冲程的钢领板的运动。
通过有意降低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可以以较简单方式确保例如有效减轻环锭纺纱筒管的有问题缠绕区域。
因为在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阶段期间,在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调节执行双冲程的环锭纺纱机的钢领板的运动,所以还可以避免或至少大幅减少在生产环锭纺纱筒管期间的线故障的发生。
在环锭纺纱筒管的有问题缠绕区域中的线故障的发生可以通过调节钢领板的运动并通过降低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这两者来防止,随后必须借助于缠绕机消除这些线故障。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成:至少在环锭纺纱机的其中一个纺纱位置处另外安装单独的线监测器,并且连接到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该单独的线监测器在环锭纺纱筒管的生产期间感测当前纺纱张力。单独的线监测器连接到环锭纺纱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登记在工作站处存在断线或被称为“爬行者锭子(crawler spindle)”的现象,而且确保如果达到纺纱张力的可指定限值,则校正环锭纺纱锭子的旋转速度。这样另外监测纺纱张力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防止由于过大纺纱张力而在环锭纺纱筒管的生产期间发生有问题缠绕区域,即,防止发生存在增大断线或较大量线薄地点的风险的缠绕区域,随后必须在缠绕机的工作站处处理这些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示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附图示出:
图1是在环锭纺纱筒管的生产期间的环锭纺纱机的纺纱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在将环锭纺纱筒管重绕到交叉缠绕卷装上期间缠绕机的工作站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由环锭纺纱机和下游缠绕机构成的组合系统,该环锭纺纱机具有图1所示的多个纺纱位置,缠绕机具有图2所示的工作站。
附图标记列表
1 缠绕机
2 工作站
3 卷装/管输送系统
4 筒管供应线路
5 存储线路
6 交叉输送线路
7 管返回线路
8 输送板
9 环锭纺纱筒管
10 线连接装置
11 总线系统
12 吸嘴
13 枢轴
14 卷装驱动辊
15 交叉缠绕卷装
16 管座
17 管尖
18 线张紧器
19 下线传感器
20 枢轴
21 粗纱筒管
22 转轴
23 粗纱架
24 缠绕装置
25 卡管
26 线穿过装置
27 钢领板
28 卷装托架
29 纺纱钢领
30 环锭纺纱机
31 线
32 牵伸系统
33 钢丝圈
34 空管
35 工作站计算机
35 导线器
37 线清除器
38 线张力传感器
39 锭轨
40 锭盘
41 环锭纺纱锭子
42 切向传动带
43 气圈限制器
44 分支线路
45 分支线路
46 剩余筒管准备站
47 筒管准备站
48 纤维带
49 单独线监测器
50 纺纱位置
51 驱动器
52 驱动器
53 驱动器
54 信号线路
55 控制系统
56 控制装置
57 控制装置
58 总线系统
60 组合系统
AS 退绕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整体用附图标记30标示的环锭纺纱机的纺纱位置50的示意侧视图。
众所周知,这种环锭纺纱机30在两个机器纵向侧中的每一侧上装配有多个这种工作站,这些工作站通常相同,并且经常还被称为纺纱位置50。
在所述纺纱位置50处,从进料(在本情况下为从粗纱筒管21)纺较细线31,该进料悬挂在被称为粗纱架23的部件中,并且缠绕所述线31,以形成环锭纺纱筒管9。即,线31缠绕到略锥形管34,该略锥形管从管座16向管尖17锥形化。
在纺纱工序期间,环锭纺纱筒管9的空管34紧固在环锭纺纱锭子41上,该环锭纺纱锭子可旋转地安装在锭轨39中,并且循环的切向传动带42旋转地作用在该环锭纺纱锭子的锭盘40上。
众所周知,这种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还具有钢领板27、气圈限制器43以及导线器36。钢领板37、气圈限制器43以及导线器36安装用于垂直移动,并且可以借助于驱动器51、52、53以限定方式上下移动。这种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还具有牵伸系统32,借助牵伸系统,从粗纱筒管21取得的纤维带48运行,该纤维带48还由联合体牵伸。在牵伸系统的输出侧上,借助于旋转的环锭纺纱锭子41或借助于沿线并由线拉动的钢丝圈33加捻牵伸的纤维带48,以形成线31。即,在穿过导线器36和气圈限制器43之后离开牵伸系统32的线31到达钢丝圈33,该钢丝圈可移动地安装在纺纱钢领29上,该纺纱钢领则固定安装在钢领板27上。
由切向传动带41旋转地作用在其上的环锭纺纱锭子41的旋转确保钢丝圈33沿着运行到环锭纺纱筒管9上的线31并由该线31承载,并且确保钢丝圈33在纺纱钢领29上旋转。
有利地,借助于被称为单独线监测器49的部件另外监测钢丝圈33的旋转,该线监测器借助于信号线路54连接到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该控制装置则借助于总线系统58连接到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
因为环锭纺纱机30的递送速率由牵伸系统32的递送辊对的旋转速度确定,并且递送速率以每单位时间的纱线长度(例如,以米每分钟(m/分))来指示,所以例如可以从递送速率和时间测量容易地确定缠绕到环锭纺纱筒管9上的线长度。另外,为了确定环锭纺纱筒管9的总线长度,另外监测发生在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处的断线,并且在确定总线长度时将其考虑在内。
断线优选地借助于被称为单独线监测器49的部件来监测,该线监测器检测钢丝圈33的运动,并且登记以正常操作旋转的钢丝圈33何时在断线的情况下达到停止。这意味着在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中记录并处理被缠绕到环锭纺纱筒管9上的总线长度以及断线的数量及其位置。
在完成机器纵向侧的环锭纺纱筒管9之后,为了在环锭纺纱筒管9上生成最小数量的反向缠绕,关联的钢领板27尽可能快速地朝向管座16移动,并且在安排被称为包脚纱的工序之后开始落纱工序。即,借助于未示出的落纱系统,将完成的环锭纺纱筒管9从环锭纺纱机30的环锭纺纱锭子41拉出,并且将其转移到组合系统的卷装/管输送系统3,图3中示出了该组合系统并用附图标记60来标记。
图2示出了制造交叉缠绕卷装的纺织机的工作站2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示例中该纺织机的缠绕单元被称为自动缠绕机1。这种缠绕机1还具有被设置为紧靠彼此的多个这种工作站2,在这些工作站处,重绕进给卷装(通常为环锭纺纱筒管9),以形成大卷交叉缠绕的卷装15。
环锭纺纱筒管9借助于卷装/管输送装置3转移到单独的工作站2,该卷装/管输送装置3将缠绕机1连接到上游的环锭纺纱机30。即,卷装/管输送装置3如本身已知的包括多个输送线路,在这些输送线路上,输送以垂直取向安装在输送板8上的环锭纺纱筒管9和空管34。卷装/管输送装置3具有例如筒管供应线路4、存储线路5、交叉输送线路6以及管返回线路7。在各个交叉输送线路6的区域中,设置退绕位置AS,在该位置中,锁定旨在重绕的环锭纺纱筒管9。即,线31从被定位在退绕位置AS中的环锭纺纱筒管9拉出,该线31在其到交叉缠绕卷装15的路上首先通过下线传感器19,该下线传感器借助于信号线路连接到工作站计算机35。在缠绕中断之后,例如,在断线或受控线清除器切割之后,并且在发起上线搜索之前,借助于这种下线传感器19检查下线是否还存在,即,上线搜索的发起是否还可感测。
在下线传感器19上方,设置线张紧器18,该线张紧器具有例如两个制动盘,这两个制动盘向运行的线31施加轻微的接触压力。线张紧器18同样借助于控制线路连接到工作站计算机35。
装配有线切割装置的线清除器37也设置在线路径的区域中。借助于所述线清除器37,在重绕工序期间连续监测运行线的质量,并且经由信号线路向工作站计算机35供给由线清除器37确定的数据,以便评价,该工作站计算机借助于总线系统11连接到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在超过指定限值的纱线故障发生时,还由工作站计算机35致动线切割装置,并且切割线31。
在线运行方向上在线清除器37之后还设置线张力传感器38,并且可选地经常还设置上蜡装置。线张力传感器38同样借助于信号线路连接到工作站计算机35。在缠绕操作期间,借助于线张力传感器38连续监测运行线31的线张力,并且根据由线张力传感器38提供的线张力信号借助于工作站计算机35控制线张紧器18。即,线张紧器18的制动盘向线31施加接触压力,该接触压力确保在运行的线31中,设置大致恒定的线张力,该线张力确保要生产的交叉缠绕卷装15的均匀卷装密度。
交叉缠绕卷装15可旋转地保持在缠绕装置24中,即,交叉缠绕卷装15借助于未更详细示出的管可旋转地安装在卷装托架28中,该卷装托架安装为围绕转轴22受限枢转,并且交叉缠绕卷装15的外周靠在卷装驱动辊14上,该卷装驱动辊例如由单独马达驱动,并且借助于摩擦连接带着交叉缠绕卷装15。在卷装驱动辊14的区域中,还安装有线穿过装置26,该线穿过装置同时例如借助于指状导线器使得运行的线31穿过。
如图2所示,工作站2在规则线路径外部具有线连接装置10,该线连接装置例如气动地操作线拼接器,该线拼接器同样借助于信号线路连接到工作站计算机35。工作站2还具有安装为围绕枢轴13受限旋转的可抽真空吸嘴12和安装为围绕枢轴20受限旋转的同样可抽真空的卡管25。卡管25用于夹紧连接到环锭纺纱筒管9的下线的线头,该下线在受控线清除切割之后或在断线之后通常保持在线张紧器18中,并且将所述线头转移到线连接装置10。
吸嘴12用于对应地处理运行到交叉缠绕卷装15上的上线的线头。
在线张紧器18下方的断线的情况下或在完全退绕环锭纺纱筒管9之后,借助于下线传感器19发起被称为筒管交换切换的工序,并且将新环锭纺纱筒管9定位在退绕位置AS中。如果弹出的环锭纺纱筒管9仍然具有剩余缠绕,则如下面结合图3更详细说明的,将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供给到用于剩余筒管的剩余筒管准备站46,其中,再次准备环锭纺纱筒管9的线头,使得也可以在工作站2中的一个处从环锭纺纱筒管9退绕剩余的线圈。
随后借助于卷装/管输送系统3的管返回线路7将完全退绕的空管34供给返回到环锭纺纱机30。
图3示出了环锭纺纱机30和缠绕机1的组合系统的示意图,该缠绕机在生产工序的下游,该组合系统整体用附图标记60来标示。
组合系统60具有卷装/管输送系统3,在该卷装/管输送系统上,在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处生产的环锭纺纱筒管9输送到缠绕机1的工作站2,并且退绕的空管34输送回到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如图2所示,环锭纺纱筒管9和空管34在输送期间以垂直取向定位在输送板8上。如可以在图3中看到的,卷装/管输送系统3在缠绕机1的区域中,尤其具有筒管供应线路4。被称为筒管准备站47的部件通常安装在筒管供应线路4的输入侧上。在筒管准备站47中,在输送板8上的从环锭纺纱机30递送的环锭纺纱筒管9为缠绕工序而准备。即,安排各环锭纺纱筒管9的线头使得:在缠绕机1的工作站2处可以容易地抓住所述线头。准备的环锭纺纱筒管9随后经由分支线路44进一步输送到可逆驱动的存储线路5,并且从那里分配到交叉输送线路6,各交叉输送线路6在缠绕单元2的区域中具有被称为退绕位置AS的位置。
在结束重绕工序之后,然后经由管返回线路7将退绕的空管34输送回到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
如果无法在缠绕机1的工作站2处捕捉新环锭纺纱筒管9的线头,例如因为未在筒管准备站47中正确准备线头,所以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从涉及的工作站2弹出,并且供给到用于剩余筒管的剩余筒管准备站46。即,未适当退绕的环锭纺纱筒管9经由另外的分支线路45通向用于剩余筒管的剩余筒管准备站46,并且在那里再次准备。准备的剩余筒管然后经由存储线路5和交叉输送线路6供给回到在工作站2的区域中的退绕位置AS。
组合系统60还具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整体用附图标记55来标示。在所提出的实施方式示例中,控制系统55包含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以及插入的总线系统58。即,控制装置56通常具有被称为工作站计算机35的多个从属控制单元,这些控制单元以分散方式控制特定工序。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和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这两者因此评价传感器数据和控制关联的致动器。
如上面指出的,控制装置56和57借助于总线系统58连接到彼此使得:可以没有问题地在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与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之间交换数据和参数。控制装置56和控制装置57分别根据指定参数或根据本发明确定的参数启用缠绕机1的控制和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
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从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的数据和单独线监测器49的脉冲,确定环锭纺纱锭子41的旋转速度和/或执行双冲程的钢领板27的运动的校正设置。这样,优化新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该优化优选地连续发生,工序由此具有控制工序的特性。即,调节旋转速度和/或双冲程,并且在缠绕机1处监测对线故障的影响。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状态的方法,这些环锭纺纱筒管根据指定纺纱程序在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处生产,在生产工序下游的缠绕机(1)的工作站(2)处,重绕这些环锭纺纱筒管(9),以形成交叉缠绕的卷装(15),其中,连续监测从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运行出的线(31),登记线故障,并且清除超过指定限值的线故障,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重绕工序期间由所述缠绕机(1)的所述工作站(2)确定并与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线故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回到关联的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并且在该控制装置处用于优化新的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所述线故障来识别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有问题缠绕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期间在所述环锭纺纱机(30)处,在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校正环锭纺纱锭子(41)的旋转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期间在所述环锭纺纱机(30)处,在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调节执行双冲程的钢领板(27)的运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生产期间在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纺纱位置(50)中的一个纺纱位置处,另外监测纺纱张力,并且如果达到纺纱张力的可指定限值,则校正环锭纺纱锭子(41)的旋转速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控制装置(57)中,将由所述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发送回到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数据与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纺纱位置(50)的单独的线监测器(49)的脉冲组合,并且将该数据结构化以形成用于优化新的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状态的数据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决于在所述环锭纺纱机(30)处感测的断线,调节所述缠绕机(1)的所述工作站(2)处的缠绕速度。
8.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环锭纺纱机(30),该环锭纺纱机具有多个纺纱位置(50),在这些纺纱位置处生产环锭纺纱筒管(9),这些环锭纺纱筒管的线圈根据指定纺纱程序来生产;和缠绕机(1),该缠绕机在生产工序的下游,并且在该缠绕机的工作站(2)处,重绕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以形成交叉缠绕的卷装(15),其中,连续监测从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运行出的线(31),并且在所述缠绕机(1)的控制装置(56)中处理所述确定的数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缠绕机(1)的所述控制装置(56)借助于总线系统(58)连接到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控制装置(57),使得:在所述缠绕机(1)的所述工作站(2)处在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重绕工序期间确定并与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线故障有关的数据能被发送回到所涉及的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控制装置(57),并且能在所涉及的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控制装置(57)处用于优化新的环锭纺纱筒管(9)的缠绕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控制装置(57)被设计并连接到用于环锭纺纱锭子(41)的驱动器和用于钢领板(27)的驱动器,使得:在借助于所述线故障而被识别为有问题的缠绕区域中校正所述环锭纺纱锭子(41)的旋转速度和/或校正执行双冲程的所述钢领板(27)的运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纺纱位置(50)中的一个纺纱位置处,安装单独的线监测器(49),该线监测器连接到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控制装置(57),并且在所述环锭纺纱筒管(9)的生产期间感测当前纺纱张力,其中,所述环锭纺纱机(30)的所述控制装置(57)确保:如果达到所述纺纱张力的可指定限值,则校正所述环锭纺纱锭子(41)的旋转速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8113886.5A DE102018113886A1 (de) | 2018-06-11 | 2018-06-11 | Verfahren bzw. Vor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des Bewicklungszustandes von Ringspinnkopsen |
DE102018113886.5 | 2018-06-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78192A true CN110578192A (zh) | 2019-12-17 |
CN110578192B CN110578192B (zh) | 2022-08-30 |
Family
ID=6677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00497.6A Active CN110578192B (zh) | 2018-06-11 | 2019-06-11 |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581687B1 (zh) |
JP (1) | JP7463063B2 (zh) |
CN (1) | CN110578192B (zh) |
DE (1) | DE102018113886A1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302495A (de) * | 1951-07-13 | 1954-10-31 | Hagenuk Hanseatische Apparateb | Ringzwirn- und Ringspinnmaschine mit durch einen Druckflüssigkeitsstellmotor betätigter Aufwindevorrichtung für die Ringbank. |
US4656822A (en) * | 1985-07-23 | 1987-04-14 |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 Spinning machine with sliver-feed interrupter |
CN86104571A (zh) * | 1985-07-16 | 1987-04-22 | 列宁纺纱联合企业 | 检查纱线缺陷的装置 |
DE4306095A1 (de) * | 1992-03-04 | 1993-10-07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vernetzten Anlage |
CH686889A5 (de) * | 1992-04-07 | 1996-07-31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rehzahlregelung von Spinnmaschinen. |
US5551223A (en) * | 1994-01-28 | 1996-09-03 |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pin geometry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
CN1530309A (zh) * | 2003-03-13 | 2004-09-2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机 |
DE102010021152A1 (de) * | 2010-05-21 | 2011-11-24 |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pinnkopsen |
CN102471008A (zh) * | 2009-07-17 | 2012-05-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自动络纱机的管理系统及自动络纱机 |
CN103820889A (zh) * | 2012-11-15 | 2014-05-28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倍捻纺纱装置 |
DE102015004261A1 (de) * | 2015-04-01 | 2016-10-06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Verbundsystems aus mindestens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mindestens einer Spulmaschine sowie Verbund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69177A5 (de) * | 1986-03-17 | 1989-02-28 | Schwei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umspulen eines fadens. |
JPH01229823A (ja) * | 1988-03-04 | 1989-09-13 | Murata Mach Ltd | 紡績工場における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
DE4209203B4 (de) * | 1992-03-21 | 2005-11-03 | Saurer Gmbh & Co. Kg | Spinn-/Spulmaschinenkombination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des ordnungsgemäßen Arbeitens der einzelnen Spinnstellen |
JPH083824A (ja) * | 1994-06-14 | 1996-01-09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紡機における停止方法及び停止制御装置 |
JPH09111557A (ja) * | 1995-10-16 | 1997-04-28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紡機の運転方法及び運転制御装置 |
DE102015004305A1 (de) * | 2015-04-01 | 2016-10-06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Verbundsystems aus mindestens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mindestens einer Spulmaschine sowie Verbundsystem |
JP2017001781A (ja) * | 2015-06-05 | 2017-01-0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糸巻取システム、自動ワインダ、精紡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
DE102016007779A1 (de) * | 2016-06-24 | 2017-12-28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s ordnungsgemäßen Arbeitens der Spinnstellen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
-
2018
- 2018-06-11 DE DE102018113886.5A patent/DE102018113886A1/de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6-05 EP EP19178479.2A patent/EP3581687B1/de active Active
- 2019-06-10 JP JP2019107834A patent/JP74630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6-11 CN CN201910500497.6A patent/CN1105781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302495A (de) * | 1951-07-13 | 1954-10-31 | Hagenuk Hanseatische Apparateb | Ringzwirn- und Ringspinnmaschine mit durch einen Druckflüssigkeitsstellmotor betätigter Aufwindevorrichtung für die Ringbank. |
CN86104571A (zh) * | 1985-07-16 | 1987-04-22 | 列宁纺纱联合企业 | 检查纱线缺陷的装置 |
US4656822A (en) * | 1985-07-23 | 1987-04-14 |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 Spinning machine with sliver-feed interrupter |
DE4306095A1 (de) * | 1992-03-04 | 1993-10-07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vernetzten Anlage |
CH686889A5 (de) * | 1992-04-07 | 1996-07-31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rehzahlregelung von Spinnmaschinen. |
US5551223A (en) * | 1994-01-28 | 1996-09-03 |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pin geometry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
CN1530309A (zh) * | 2003-03-13 | 2004-09-2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机 |
CN102471008A (zh) * | 2009-07-17 | 2012-05-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自动络纱机的管理系统及自动络纱机 |
DE102010021152A1 (de) * | 2010-05-21 | 2011-11-24 |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pinnkopsen |
CN103820889A (zh) * | 2012-11-15 | 2014-05-28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倍捻纺纱装置 |
DE102015004261A1 (de) * | 2015-04-01 | 2016-10-06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Verbundsystems aus mindestens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mindestens einer Spulmaschine sowie Verbund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 纺织》", 31 October 1998,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倪远: "环锭细纱机加捻卷绕技术结构现状与创新评析", 《上海纺织科技》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81687B1 (de) | 2022-10-19 |
JP2019214476A (ja) | 2019-12-19 |
CN110578192B (zh) | 2022-08-30 |
DE102018113886A1 (de) | 2019-12-12 |
EP3581687A1 (de) | 2019-12-18 |
JP7463063B2 (ja) | 2024-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48941B (zh) | 筒管卷缠机 | |
JP6991002B2 (ja) | リング精紡機の紡績ユニットの正常な動作を監視する方法 | |
US10683188B2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extile machine, and textile machine for producing roving | |
CN102249120B (zh) | 制造管纱的方法 | |
EP3153614B1 (en) | Spinning machine | |
JP6738184B2 (ja) | 少なくとも1つのリング精紡機と少なくとも1つの巻取り機とから成る複合システムを運転する方法並びに複合システム | |
US3903681A (en) |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oper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or finishing of yarns | |
CZ299303B6 (cs) | Servisní agregát pro textilní stroj vyrábející krížem vinuté cívky | |
CN102465364A (zh) |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 |
JP2016194187A (ja) | 少なくとも1つのリング精紡機と少なくとも1つの巻取り機とから成る複合システムを運転する方法並びに複合システム | |
JP2014227249A (ja) | 糸巻取機 | |
CN110578192B (zh) |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385702B (zh) | 气流纺纱机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 |
CN118414457A (zh) | 用于调节纺纱厂的卷绕机的操作参数的电子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 |
US5170617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ckages | |
CN108286093B (zh) | 一种纺纱机 | |
EP3178974B1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a workstation for the resumption of the spinning process on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and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 |
CN103010832A (zh) | 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 |
JP2024007744A (ja) | 紡績機、パッケージの形成方法及びパッケージ | |
CN114348787A (zh) | 用于操作纺纱机的方法和纺纱机 | |
EP3730436A1 (en) |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threading method | |
EP3686330A1 (en) | Spinning method, spinn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program | |
CN116891162A (zh) | 用于操作经由筒和管传输系统连接到环锭纺纱机的交叉卷绕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849101A (zh) | 具有环锭纺纱机和交叉卷绕机的集成式机器系统 | |
JP2021191704A (ja) | 糸巻取機及び紡績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