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臺灣話: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新聞:​ 維護清理--刪除節目表 請避免持續加入宣傳訊息
之前的節目時段還算是方針可刪也可不刪,但連節目名稱等重要訊息都以宣傳為由而欲刪除則或許是過頭了。建議回退至版本55055318。請第三方查看。
第325行: 第325行: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
! 電視臺
! 電視臺 <!-- !! 節目名稱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公視台語台]]
| style="text-align:center;"| [[公視台語台]]

2019年7月2日 (二) 20:03的版本

台湾话
台湾话(Tâi-uân-uē
台语(Tâi-gí / Tâi-gú
发音[tai˧˧ gi˥˩](第一优势腔/内埔腔)
[tai˧˩ gu˥˧](第二优势腔)
[tai˧˩ gɨ˥˥](海口腔)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本岛澎湖群岛
区域东亚
母语使用人数
1500万[1](1997年)
语系
文字台语汉字
罗马字白话字台罗拼音对照表
台湾语假名
台语注音符号
台语谚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中华民国
承认少数语言台湾大众运输工具并用播音语言之一[3]
管理机构中华民国 教育部终身教育司阅读及语文教育科[4]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文化部[5]
语言代码
ISO 639-3nan
Glottolog
2010年台澎金马各六岁以上在家中有使用该语言(可复选语言)者,于所在的乡镇市区人口中所占之比例,50%以下不填色。
本条目属于
台湾系列


前往台湾主题页

  台湾艺术 总览
  台湾历史 详细

台湾话台湾话臺灣話白话字Tâi-oân-ōe台罗Tâi-uân-uē方音符号ㄉㄞ ㄨㄢ ㄨㆤ˫,英文:Taiwanese Hokkien、Taiwanese),又称为台湾闽南语,是指在台湾通行的闽南语泉漳片方言,主流腔调与福建省厦门话(岛内腔、灌口腔、海沧腔)和漳州话(龙海腔)相近。近代以来常以台语台湾话臺語台罗Tâi-gí/gú/gír)称之,[6]日治时期称为台湾语(日语:台湾語たいわんご),并出版了许多与日语对译之作品[7]。以其为母语闽南裔台湾人是台湾第一大族群。

明郑清治时期起,特别是渡台禁令开放后,大量中国大陆汉族移民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南部(闽南)的泉州府漳州府居民占多数[8];其所带来的闽南语逐渐在各地演变分化,并融入荷兰语日语原住民语言等语言于其中,使得台湾话与福建的闽南语在词汇使用及腔调上存在有不少差异。

随著泉漳移民的居住范围扩及台湾各地,其语言逐渐成为台湾本岛最主要的通行语言之一;虽然日治时期战后时期时,官方先后推行日语与国语(华语),台湾话现今依然于台湾普遍可闻。根据2009年所发表的《台湾年鉴》,台湾民众约有73%能够说台湾话[9]。战后初期,小学是可以使用台湾话来教汉文的,但在历经数十年的讲国语政策后,目前的教育体制,用台湾话教学授课远不及华语的使用量,且对于台湾话书写的规定也未尽完善,使得台湾话人口后代的年轻族群已无法流畅使用该语言。若无出现新的强力政策转捩点,三十年内台湾话因政策教育不彰将可能在年轻世代上断送[10]。虽已无明文打压台湾话的政策,但过去的政策以不成文形式沿用,如偶像剧卡通等青少年节目依旧缺乏台湾话声道,因此作用上仍在维持并对台湾话新世代一再地生成语言断层。

总体上说,台湾话在北部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内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11]。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被称为海口腔南部则为泉漳混合区。而“泉州裔居住在海滨,漳州裔居住在内陆平原”[12]的说法,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13]

名称

此语言主要有下列几个名称:

  • 台语:目前多数台湾人所使用的的名称。无论是一般生活中的口语对话,或者是各种文章或名称,皆以此为主要用语。此称呼可追朔至台湾清治时期1852年刘家谋于《海音诗》中提及:“耗掷饔飧百口粮,如山狼籍不堪偿;伤财翻被居财误,浪说红龟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红龟粿”;台语“龟”若“居”,取“居财”之意也。每用,常数百个;其弃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14]。进入日治时期后,则以此名出版了许多书籍与专著,如《台语类编》(1903)[15]、《国语对译台语大成》(1916)[16]、《银行台语会话》(1926)[17]、《警察官对民众台语训话要范》(1935)[18]、《台语和译修养讲话》(1936)[19]、以及连横1929年发表于《台湾民报》的〈台语整理之头绪〉、〈台语整理之责任〉等。中华民国政府官方早期也是用“台语”一词,譬如“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于1955年出版的《台语方音符号》,以及“中华民国国防部”于1958年出版的《注音台语会话》,皆以“台语”称之,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因政治因素,于1967年10月以“不符事实,且易滋不良后果”的原因,由行政院新闻局等单位通告“改正”,要求当时惯用的“台语”、“台湾话”称呼,更改为“闽南语”、“闽南话”。[20][21]
  • 台湾话:台湾使用此语言者的普遍称法,“台湾话”最早出现的文献是1874年《李文忠公选集》第一册/同治十三年/上海探信(三月十二日)(附):‘所有东洋兴兵打台湾生番地方之事,连日议论纷纷,顷由长崎信来,知日本派柄川宫(柄川名,宫即亲王也)总督其事,李仙德参议。李即去年随副岛来过,本美国人,曾任福建领事,会说台湾话。’日治时期乡土文学作家黄石辉郭秋生等人曾以此称呼推展台湾话文运动(1930年-1934年),主张“用台湾话做文,用台湾话做诗,用台湾话做小说,用台湾话做歌谣,描写台湾的事物”[22],得到赖和蔡秋桐庄遂性李献璋等人的支持。日语则称为“台湾语”,常见于日治时期文献,目前则多简称“台语”,此简称亦可见于清朝和日治时期文献。[23][24][25]
  • 台湾语:常见于台湾日治时期文献,如《台湾语集》(1895)、《大日本新领地台湾语学案内》(1895)、《台湾语典》(1922)[26]、《教科摘要台湾语速修》(1925)[27]、《实业教科台湾语及书翰文》(1925)[28]、《台湾语之研究》(1931)[29]、《台湾语法全》(1934)[30]、《新选台湾语教科书》(1935)[31]、《台湾语教科书》(1944)[32]等等。
  • 河老(佬)话、福老(佬)话、学老(佬)话、河洛话、鹤佬话、貉獠话、和乐话:“河老”一词早见于明末清初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中收录郭造卿《防闽山寇议》的记载:“漳猺人与虔、汀、潮、循接壤错处,......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33],其后的《云霄厅志》、漳州《曾氏崇本堂世谱》、《平和县志》亦都有“称土人曰河老”的记载。依据美国传教士S. Wells Williams的《汉英韵府》(1874)及Kennelly的《中国坤舆详志》(1908),“Hoklo”一词为广东本地人对广东东部语族(ex.潮州)的称呼。1894年台湾的《凤山县采访册》则记载为:“粤称闽人曰福老,谓福建人也”,1932年《台日大辞典‧下册》记为【福佬 hô-ló】、【福佬人 hô-ló-lâng】。而客家人传统上称闽南人为“ho̍k-ló”,称闽南语为“ho̍k-ló话”,海陆丰惠州的闽南人则自称是“学佬”,念成“ha̍k-láu”,因此有人主张本字当为“学老”。“河洛话(语)”一词则是1955年吴槐发表〈河洛语中之唐宋故事〉后所使用,由此延伸出大中华主义下“黄河、洛水”子民的连结。“河老(佬)”、“福老(佬)”、“学老(佬)”、“河洛”等各种不同的汉字表记,虽然语音相近,却在现代标准汉语的读音不尽相同,相关语源细节及转音变调规则仍待研究,而此名称可能表示闽南民系和其他汉族民系有相同的来源地。[34]事实上,部分学者(如洪惟仁等)认为由实际语音比较中认定,上述各种汉字表记最主流的实际音读当为“ho̍h-ló”,是对应古代百越百越族)之貉、及蛮族之獠,本字当为“貉獠”,但汉字不雅,洪惟仁照广东人习用之“鹤佬”表示[35]。近年来,李勤岸另提出写作“和乐话”。根据洪惟仁的实际调查,“ho̍h-ló”一词原非闽南人自称,而是客家人对闽南人的称呼,尤其是对闽客交界地带的闽南人或闽南语,这个名称并未受到交界地带以外的闽南人的认可,泉州人的闽南人完全不知道、漳州人大部分不知道自己被称为“ho̍h-ló”,“ho̍h-ló”在台湾也以客家人较常使用,闽南人本身不太自称“ho̍h-ló”。[36]因此不论“ho̍h-ló”被写成哪种形式的文字,都有学者或团体认为该词并不具台湾代表性,都不足以代表台湾最多人说的这个母语。
  • (台湾)闽南语:就目前所知(应当还有更早的文献,待发掘),“闽南语”一词最早出现于1935年5月6日上海《申报》〈厦门海盗骑劫鹭江轮〉:“......盗共二十馀人、中有三女性、皆衣学生装、馀着长衫短装不一、操兴化语、间亦有操闽南语者......”。“闽南语”一词亦为台湾战后多数用语,如蔡培火〈闽南语注音符号普及旨趣〉(1950)、〈闽南语注音符号普及建议〉(1951)、王采薇《闽南语教学教材》(1965)、国防部《实用闽南语会话》(1966),随著1967年新闻局等单位的“改正”,“闽南语”一词更逐渐取代“台语”、“台湾话”而成为台湾官方的正式名称,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全国语文竞赛采用之[37],其他类似尚有台闽语福台语等。台湾因为台语、台湾话和闽南语称呼的争议,后又于“闽南语”前加上“台湾”两字成为“台湾闽南语”[38][34][39][40],如曹逢甫、蔡美慧编《台湾闽南语论文集》(1995)、董忠司《台湾闽南语辞典》(2001)、教育部《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册》(2008)、《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2008)、吴昭新《新编台湾闽南语用字汇编》(2013)[41]等著作。闽南语此种称呼引发许多台湾本土社团不满[42][43],他们认为“”字有歧视含义,也反对使用中国大陆地名“闽南”一词。根据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注释,闽南的“”字是蛇种、野蛮民族的意思,他们由此认为其中有对福建南部地区的先住民及其后代歧视的意涵。[44][45][44][46][47]
  • 福建话:为南洋华人、浙南、江西上饶、广西对闽南语泉漳话的称呼,南洋华人实际发音读作【福建话 hok-kiàn-uē/uā】,英文的“Hokkien”即源自于此。
  • 福建语:多出现于日治及战后等文献中,如《福建语读本》(1941)[48]、《福建语法序说》(1950)[49],以及王育德的《福建语研究卷》(2002)等。
  • 咱人话:近年来,台湾语言学者蒋为文等人提出以“咱人话”(Lán-lâng-uē)取代闽南话一词的新作法。他指出,台语一词在台湾使用,但当泛称海内外的所谓“闽南语”时,蒋主张使用“咱人话”一词是中性值得参考的。[50]
  • 咱的话:部分操这个语言的母语人士,传统上亦说成【咱的话 lán-ê-uē】。
  • 白话:有的地方亦自称【白话 pe̍h-uē】,ex.台南某些方言。


历史

形成

1625年荷治时期台湾地图

明朝末年,战乱频频,陆续有闽南粤东籍移民渡海抵台。最初进行集体移民与农业开垦者,首推渡日海商颜思齐郑芝龙。颜思齐于1622年,率领部下占据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进而开拓诸罗山(今嘉义市)。颜氏死后,郑芝龙继承头领地位,遂横行于台湾海峡。1628年,接受明朝招安[51]明思宗崇祯年间,福建地区连年饥荒,郑芝龙建议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民数万人并给予三金一牛(一人白银三两、三人耕牛一头),吸引至台湾开垦。[52] 虽然不少人在经济改善后即返回家乡,但亦有一部分占据平原土地、落地生根,并将闽南语一并传播至台湾。

1624年及1626年,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及鸡笼(今基隆市)。在荷兰人统治台湾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汉人开垦台湾。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与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来台的闽南语亦开始出现别于原乡的变化[53]

明末郑成功失败后,1661年率大军攻占台湾、驱除荷人,建立明郑王朝。郑家出身泉州,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参军,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在台湾的闽南语以泉州音为优势[54]

1683年,施琅攻台,明郑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翌年,清廷为防遗民造反,施琅颁布渡台禁令,以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暂时中断移民渡台,在台湾汉人的人口中比重下降[55],而埋下闽南语稍微变化后成为台语(台湾优势语言)的远因。雍正乾隆之世,禁令渐松。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遂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拓荒者,因而解除了长达百年以上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12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其中又以泉漳最多,闽南语亦随移民传播至台湾各地。虽然不停地发生械斗,但日后由于交通发达、泉漳居民混居,使得泉漳两腔开始混合。除了宜兰(漳州腔)、鹿港台西(泉州腔)等少数地区保存较纯正的口音以外,台湾各地多通用一种“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闽南语。语言学家洪惟仁等学者称之泉漳滥,即泉漳混合之意。[56]

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渐成为闽南地区对外的门户。由于厦门古代隶属于泉州,但位于泉州漳州间,使得此时期形成的厦门话也是一种“半漳半泉”的闽南语,亦取代泉州话成为闽南语优势腔。[57] 日治时期曾长期将厦门话发音奉为标准音而编纂辞书,[58] 直至日治时代后被日本人称为台湾话,两语开始在不同演化下出现差别。

近代

日台大辞典》作者:杉房之助校长

甲午战争后,1895年战败的清国台湾割让日本。在日治时期,教育方面推行日本语为国语的政策,日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亦成为族际公用语之一。然而,闽南话、泰雅语、阿美语及客家话亦自日语大量吸收新词汇,例如厕所称“便所”(piān-sóo)、面积单位“”(pênn)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语音如煤气称为“瓦斯(Gas)”日语ガス罗马字Gasu摩托车Autobike)称为“欧都迈”日语オートバイク罗马字Ōtobaiku等,使得与原乡语言略有区别。

日治末期皇民化运动推行“国语家庭”,造成台湾都市一片日语声。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方言一度复兴,但台湾话及客家话已受到冲击,使得文读系统衰落,成为纯粹的生活语言。[59]此后,一般人已难以台湾话读出诗词或古文,反之香港人至今仍能以粤语朗读。

194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因其在中国大陆的国共内战战败,带著大批军队与难民撤退至台湾,使得台湾人口由600万遽增至800万,为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其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语运动积极推行中华民国国语(为现代标准汉语,属官话),广泛使用于媒体及公共场所,并在校园里禁止其它非官话语言(包含原住民语言),藉以同化年轻人,遂使台湾话渐渐式微。

现况

依据学者预测,因近年来华语(官话)完全普及且占优势,加上经历台湾话断层的老一辈不常用之与晚辈交谈,且在学校并未学得适当工具来表达,若无加强教育传承,该语言恐在21世纪末到22世纪初(甚至更早)便会消逝[60][61][62]教育部自2010年起开办台湾闽南语能力认证,累积超过4万6千多人报名,每年超过1万人报考[63]。在2017年,20~30岁之间台语族群后代的年轻人在经过16年的母语教育,因与国语上课时数严重不对等、未能用台湾话教课全面落实在各科达成生活化目标,致使会流利讲的学生依然未增加。发音不对、词不达意的字仍时不时出现[64]。台北市长柯文哲亦表示,他的儿女也慢慢不讲台湾话,台湾话作为母语,传承出现困难[65]。随目前能流畅使用的年长者自人口中凋零或是改以华语与孙辈沟通,其只因少数者政权几十年的政策,本为多数的台语恐怕会在30年内灭亡,属于濒危语言之一[10]文化部正在拟定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所召开的公听会中有人呼吁成立使用全台湾话教育的公共性质台语电视台台语发展委员会[66],希望占比高的台湾话人口能用自己的税收,也花在挽救自己后代的母语上,使政府资源在语言呈现上过去长期不成比例的现象能正常化。[67]

语音

台湾话与其他汉语系语言同为声调语言声调在语句中有辨义作用,亦有不少繁复的变调规则。

台湾话继承闽南语文(文读)、白(白话)异读的音韵体系,亦即同一汉字常有文白发音不同的情形[68]。白话音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音;文读音则是阅读汉语古文经典时的读音。目前在生活词汇使用上,文白交叠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沟通的困难。

闽南语不能与闽东语粤语客家话对谈,与操官话者更全然无法理解、清代常以笔谈沟通。例如康熙燕京顺天府大兴县人(今属北京市黄叔璥曾任巡台御史,对台南一地居民语言记载以下有趣记述:

[69]

黄叔璥以华北人观点评论台湾话,并尝试以官话拟音。其中,甚至有反切“无音”(黄,白话音读n̂g)者,正可反映台湾话与官话之悬殊,让黄叔璥感觉有如“𫛞舌鸟语”(𫛞,即伯劳鸟,此成语喻语言之难懂)。

子音

台湾话的子音(声母)包括以下语音,下排以中华民国教育部官方的两套标准“台罗拼音”(Tâi-Lô)与“台语方音符号”等拼写系统为例:

双唇音 齿龈音 龈颚音 软颚音 声门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鼻音 [m]
m ㄇ 毛
[n]
n ㄋ 耐
[ŋ]
ng ㄫ 雅
塞音 不送气 [p]
p ㄅ 边
[b]
b ㆠ 文
[t]
t ㄉ 地
[k]
k ㄍ 求
[g]
g ㆣ 语
[ʔ]
(不标示)
送气 [pʰ]
ph ㄆ 波
[tʰ]
th ㄊ 他
[kʰ]
kh ㄎ 去
塞擦音 不送气 [ʦ]
ts ㄗ 曾
[ʣ]
j ㆡ 热
[ʨ]
tsi ㄐ 贞
[ʥ]
ji ㆢ 入
送气 [ʦʰ]
tsh ㄘ 出
[ʨʰ]
tshi ㄑ 手
擦音 [s]
s ㄙ 衫
[ɕ]
si ㄒ 时
[h]
h ㄏ 喜
边音 [l]
l ㄌ 柳

上表中以语音作区别,实际上若以音位来区别,[m], [n], [ŋ], [ʨ], [ʨʰ], [ɕ], [ʥ]都只是[b], [l], [g], [ʦ], [ʦʰ], [s], [ʣ]的同位异音条件变异),不是实际上的音位。[m], [n], [ŋ]为[b], [l], [g]后接鼻化韵母时的音变,[ʨ], [ʨʰ], [ɕ], [ʥ]为[ʦ], [ʦʰ], [s], [ʣ]后接[i]介音时的音变。

全浊音[b], [d], [g]来自古时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来,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韵母,其中[d]后跟来母[l]合流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闽南语音韵书籍《汇音妙悟》即视去鼻、鼻音这两组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70],现今中国大陆的闽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将两组以同符号标示,以后接是否鼻音韵母来区别发音。这几个全浊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时不明显,且可能有些许前鼻音,严式的国际音标可写成[mb], [ŋg], [nl][a],或在其上方可添加鼻化韵符号写成[b̃], [g̃], [l̃][71][72][73]

台罗拼音中/l/声母的发音有很多说法,有学者认为是浊齿龈塞音d[74][75][73];或阻塞感极接近浊齿龈塞音(d)的齿龈边音l[76][77];或老派发齿龈塞音(d),新派发齿龈边音(l[78];或音韵地位是d,实际在前、高元音也念浊齿龈塞音(d),只有在低、后元音之前念成齿龈边音(l[79];或是齿龈闪音ɾ[80]

入、热在泉腔中发为[ʥ][ʣ],在漳腔中发为[ʑ][z]。但在年轻一代,泉腔已多改发为[l][81];而漳腔则在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区将[ʑ](ㆢ)改发为[g],但[z](ㆡ)则保持原音。[82][83]

母音

台湾话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使用6个母音,仅有部分泉州腔较浓厚的地区保留泉州特有元音,以下以括号表示非优势腔使用的母音。台湾无纯漳腔或纯泉腔,均有混合,因此并非偏泉腔就一定没有漳腔音,也非偏漳腔就一定没有泉腔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基本 鼻化 基本 基本 鼻化
闭元音 [i]
i ㄧ 衣
[ĩ]
inn ㆪ 圆
([ɨ])
ir ㆨ 猪
[u]
u ㄨ 污
[ũ]
unn ㆫ 张
半闭元音 [e]
e ㆤ 礼
[ẽ]
enn ㆥ 生
[o]
o ㄛ 歌
中元音 ([ə])
er ㄜ 火
半开元音 ([ɛ])
ee ㄝ 家
[ɔ]
oo ㆦ 乌
[ɔ̃]
onn ㆧ 恶
开元音 [a]
a ㄚ 查
[ã]
ann ㆩ 衫

歌韵(台罗:o)在台湾话中原本只有[o](ㄛ)的读法;但在二十世纪后以台南为中心开始逐渐变为[ə][b][85],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南台湾[86][87]。而北台湾除了/o/继续发为[o]外,亦有学者认为部分腔调[o]已经并入[ɔ][88]。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罗拼音以高雄音为第一优势腔,歌韵采用了[ə]的说法。但要明确区分南北腔调时,歌韵[ə]会被标为or,把o留给北部腔。[89]

[ɨ]和[ə][c]仅存在泉腔较浓厚的地区。此两音在台湾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两音的地区,其儿童发这类字用此两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91]此外,南部腔将歌韵发为[ə],与泉腔[ə]虽相同,但因形成方式不同,并不同韵。

[ɛ]仅存在漳腔较浓厚的地区,然今已残存不多,仅彰化永靖一带老一辈有存留[92],台罗的/ing/,当地老辈读作[ɛŋ],新派读作[en]。

台罗的/ing/、/ik/,偏漳腔的[i]有明显复元音化为[ie]或[iə]的倾向[78],[ə]或[e]是过渡音。现今主流台湾话读作 [iəŋ]、[iək]。

台罗的/ian/、/iat/,音读[ian]、[iat]目前仅保留于南管及极少数老泉腔的部分字例或个人(例如:彰化鹿港、泉州),台湾话的老派及主流的漳泉话读作[iɛn]、[iɛt],现今主流的台湾话则读作[en]、[et]。

泉腔无[ẽ](enn)的音,发为[ĩ](inn)。部分漳腔(主要是台南腔)无[ũ](unn)的音,发为[ɔ̃](onn),分布于台南附近。[93]

声调

传统声调名称,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各分阴、阳,共八个声调,清音为阴调,浊音为阳调。今闽南语泉州话(除同安话外)、台湾话偏泉腔中的鹿港腔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八声;而其馀台湾话、厦门话、漳州话、泉州同安话只保留了七个声调,将阳上声混入阴上声或阳去声(传统声韵学的说法是“浊上归去”,而剩馀上声已不分阴、阳)[94],因此基本上台湾通行的通行腔只有七个声调。以下调值和调性描述以第一和第二优势腔(高雄腔和台北腔)为准。为了列出保留阳上音的调值,另列鹿港腔,鹿港腔本调中虽然只有六种调值,但因为其中两调变调后会各产生两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仍视为有八个声调。[94]。对于这七个声调,可使用口诀“衫短裤阔,人鼻直”来帮助记忆[95]

台湾话8声调表示图解:在台湾于大部分地区第6声调与第2声调类同,只在部分地区如鹿港等地仍保有原第6声调。
顺序 调名 调性描述 调值 拼音 方音符号 范例




高雄腔 台北腔 鹿港腔 白话字 台罗正式版(方便版)
0 轻声 语调较轻 视情况 -- -- 不使用 后日 (āu--ji̍t
1 1 阴平 语调上扬声高,属高平音 55 44 33 a a(a1) 不标 番 (huan
2 3 阴上 语调重短气下,属高降音 51 53 55/53 á á(a2) ˋ 反 (huán
3 5 阴去 语调低下气收,属下突音 31 21 31 à à(a3) ˪ 贩 (huàn
4 7 阴入 语调平出气稳,属低促音 ah ah(ah4) -ㆷ 法 (huat
5 2 阳平 语调低粘回升,属回旋音 24 24 24 â â(a5) ˊ 烦 (huân
6 4 阳上 语调低平/中平 22/33 ǎ ǎ(a6) 不使用 犯 (鹿港腔,huǎn
7 6 阳去 语调中转基平,属基调音 33 33 31 ā ā(a7) ˫ 范 (huān
8 8 阳入 语调促短急切,属高促音 35ʔ a̍h a̍h(ah8) -ㆷ· 罚(hua̍t
9 高声 语调由中升高 35 35 不使用 a̋(a9) 不使用 昨昏 (tsa̋ng
  • 入声韵尾有[p̚]、[t̚]、[k̚]、[ʔ]四种,拼音写作-p, -t, -k, -h,方音符号写作ㆴ、ㆵ、ㆶ、ㆷ。
  • 轻声用两个连字号表示,连字号后面的字轻读,连字号前的字重读且不变调。例如表示华语后天的“后日”(āu--ji̍t)。
  • 第九声出现于日语词、合音及三连音首字和部分语句。
    • 由于拼音标本调,所以三连音通常仍标本调,例如“红红红”(âng-âng-âng),首字变调发第九声,次字变调发第七声,末字发本调第五声。
    • 因此第九声的标记通常用于合音或日语词,如昨昏(tsa-hng)合音为(tsa̋ng[96],日语词则如引擎(エンジンia̋n-jín[97]
  • 台湾话部分字没有固定声调,像是语助词、感叹词、语法词等,在台罗会标为-h 入声尾,并标为轻声。例如“啊”标为 --ah[98]

连续变调

连续变调示意图

台湾话继承闽南语绝大多数特色,包括普遍出现的连续变调。一般连续变调遵循规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现象[99],偏泉腔的新一代使用者,其发音虽然仍保留偏泉音,但下表中的变调已慢慢不用,都变得与偏漳腔无异。而下表中的鹿港腔为老鹿港腔,新一代的鹿港腔变调也逐渐向优势腔变调方式靠拢[99]

原调 阴平 阴上 阴去 阴入 阳平 阳上 阳去 阳入
腔口 ptk尾 h尾 ptk尾 h尾
偏漳腔 33 55 51 51 33 无此调 31 31
偏泉腔 33 24 51 51 31 无此调 31 31
鹿港腔 不变 35 55 不变 55 11 11 11 11

书写系统

台语书写范例。由上而下为: 台罗拼音台语汉字台语方音符号(以小点标注本调符号)。

台语书写系统比较系指将台语的各式书写系统加以比较其特性。台湾话有数种相异表记系统,包括了汉字及衍伸文字、罗马字等等。

转调标注

当前系统存在最主要的缺失,是各式书写法几乎都未对变调做出完善处理,由于缺乏本调与变调的区别标识(因偏废任一方),致使阅读困难速度不快得需反复斟酌,甚至有歧义的句子会误读,与表音文字本身辅助发音之目的未能相应到。作家们不能透过文字完整传达其意,文献以此种未改进的方式书写长久累积下来也造成后世的难题。

对上述问题可加入 “本调符号”于台语文中以厘清语义语音。 一个简单的表示法,母音下标小点,以台罗为例:“Lóng-tsọ́ng tsi̍t-pạh”(台:拢总#一百#,国:总共一百)对比“Lóng-tsóng tsi̍t-pạh”(台:拢总一百#,国:全都一百)。第一句的“ó ọ́ i̍ ạ”是“原调、本调、原调、本调”,而第二句的“ó ó i̍ ạ”是“原调、原调、原调、本调”,以原调表示者皆需变调发音,而母音下方有本调符号的维持本调音。也有采“#”、“*”等符号在单字右上角小字表示的写法。[100]

例句

  • 台罗:Pe̍h-sik hit tsiah kẹ tsi̍t kong-kịn.
台汉:白色彼只一公。(华:白色那只鸡一公斤)
方音: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ㄐㄧㄍㆲㄍㄧㄥ。 空格分词: 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 ㄐㄧㄍㆲㄍㄧㄥ。全句以本调符号划分成2个词团。
  • 台罗:Pe̍h-sik hit tsịah ke tsi̍t kong-kịn.
台汉:白色彼加一公。(华:白色那只多一公斤)
方音: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ㄐㄧㄍㆲㄍㄧㄥ。(空格分词: 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 ㄐㄧㄍㆲㄍㄧㄥ

  • (华:树林共二十种植物把两百个生物吐出来的二氧化碳吸收进去了。)
台:树林总共二十种植物ㄍㄚ˫两百个生物吐出来二氧化碳吸收入去矣。[⇒“的” 1]
方:ㄑㄧㄨ˫ㄋㄚㄗㆲㄍㄧㆲ˫ㆢㄧ˫ㄗㄚㄐㄧㆲㄐㄧㆠㄨㄍㄚ˫ㄋㆭ˫ㄅㄚ  ㆤㄒㄧㄥㆠㄨㄊㆦㄘㄨ ㄌㄞ ㆤㆢㄧ˫ ㄧㆲㄏㄨㄚ˪ㄊㄨㆩ˪ㄎㄧ ㄒㄧㄨㆢㄧㄎㄧ˪ ㄚ 
罗:Tshiū-nậ tsóng‑kiōng jī‑tsa̍p tsióng tsi̍t-bụ̍t kā nn̄g-pah ê sing-bụ̍t thọ́o--tshut-lâi ê jī-ióng-huà-thuạ̀nn khip-sịu--ji̍p‑khì--ah.
(空格分词: ㄑㄧㄨ˫ㄋㄚ ㄗㆲㄍㄧㆲ˫ ㆢㄧ˫ㄗㄚ ㄐㄧㆲ ㄐㄧㆠㄨ ㄍㄚ˫ ㄋㆭ˫ㄅㄚ   ㆤ ㄒㄧㄥㆠㄨ ㄊㆦㄘㄨ ㄌㄞ  ㆤ ㆢㄧ˫ ㄧㆲㄏㄨㄚ˪ㄊㄨㆩ˪ ㄎㄧ ㄒㄧㄨㆢㄧㄎㄧ˪ ㄚ  )

  • 遐兮有丌是看起来奢飏 GDP 悬兮,毋过遐个好额兮钱愈济,散赤人丌愈少,[⇒“的” 2]
    严重贫富不均造成彼个社会无安定。【台汉】
ㄏㄧㄚ ㆤ ㄨ˫ ㆤㄒㄧ˫ㄎㄨㆩ˪ㄎㄧㄌㄞㄑㄧㄚ ㄧㆩ˫ ㆤ GDP ㄍㄨㄢ ㆤ ㆬ˫ㄍㄜ ㄏㄧㄚ ㆤㄏㄜㆣㄧㄚ ㆤ ㆤㄐㆪㆡㄨㄗㆤ˫ㄙㄢ˪ㄑㄧㄚ  ㆤㄌㄤ ㆤㆡㄨㄐㄧㄜ
ㄏㄧㄚ ㆤㆣㄧㆰㄉㄧㆲ˫ㄅㄧㄣㄏㄨ˪ㄅㄨ ㄍㄨㄣㄗㄜ˫ㄒㄧㄥㄏㄧ  ㆤㄒㄧㄚ˫ㄏㄨㆤ˫ㆠㄜ ㄢㄉㄧㄥ˫。【方符】
Hiạ--ê ū-ệ sī khuạ̀nn--khí-lâi tshia-iạ̄nn ê GDP kuận--ê, m̄-koh hia-ê hó-giạ̍h--ê ê tsị̂nn jú tsẹ̄, sàn-tshiạh ê lậng ệ jú tsiọ́, hiạ ê giâm-tiōng pîn-hù-put-kụn tsō-sîng hit-ê siā-huẹ̄ bô an-tị̄ng.【台罗】
(那些有的是看起来风光的 GDP 高的(国家),不过那些有钱的(人)的钱愈多,没钱的人的愈少,
那里的严重贫富不均造成那个社会不安定。【华】)

文学

日治时期的歌仔册《农场相褒歌

台湾话文学拥有其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歌仔戏kua-á-hì)、南管lâm-kuán)、布袋戏pòo-tē/tēr-hì),都充满著浓浓的台湾闽南文化

清治时期的1885年,由台南巴克礼牧师创办的台湾府城教会报(今台湾教会公报)开启了台湾人用白话字(教会罗马字)创作的出版园地。许多白话文学作家如偕叡廉(1882-1963)、柯设偕(1900-1990)、林茂生(1887-1947)、郑溪泮(1896-1951)、赖仁声(1898-1970)、蔡培火(1889-1983)等人如雨后春笋出现。这些人开创了台湾白话文学的辉煌历史。[101]

日治时期台湾话文论战后,赖和郭秋生等人开始以汉字从事“台湾话”创作。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接受盟军的委托接收并管理台湾。两年后,二二八事件爆发,事后宣布全台戒严。戒严时期,台语文学受到打压,不过仍然有一群作家以台语创作,例如:林宗源向阳宋泽莱林央敏黄劲连陈明仁胡民祥陈雷等。1987年台湾解严后,台语文学作品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文类也由初期的诗开始往小说、散文、戏剧等各方面开拓,例如李勤岸庄柏林路寒袖杨允言蒋为文蓝淑贞方耀干周定邦张春凰陈金顺清文等等。[102]

谈到台语小说,最特别的就是“华台相杂”“台华相杂”的创作模式(类似年轻人说话华台语夹杂),作者描述的文字,以华语或台语为行文主体,或轻重不一,如萧丽红所著的《白水湖春梦》就是这种典型例子,对话几乎皆为台语(以自创的汉字书写)。有人认为这是台语文学的一种,也有人认为不是。蒋为文(2011)指出,这是一种类似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中介语现象,因作者缺乏台语文学主观意识及台语文书写的客观技术,故严格来说还不算是台语文学。[103]

影视艺文

音乐

传统戏剧和音乐

卡通

卡通对台湾话人口下一代有影响力,而台湾有用(包括正确地讲出人名、科学术语的)台湾话配音卡通,屈指可数,如《花田少年史》。然而,主打台湾话的民视三立,目前没有任何卡通提供台湾话声道作选择。

在从美国引进的节目中,部分节目会刻意配音成台湾话,例如探险时光的彩虹姐姐,在原版讲韩语,在台版至目前的播出剧集则配音说台湾话。或者原版英语西班牙语,台湾版本变成华语混台湾话。以凸显原版语言之间的区别。

教育部为推动闽南语并提高全民学习兴趣,与文化部共同出资合作,“106闽南语卡通、动画字幕制作及配音工作计画”,2018年共完成5部取得授权之国内外卡通:“贝贝生活日记”、“少年阿贝GO!GO!小芝麻”、“樱桃小丸子”、“九藏猫窝”及“卡滋帮”,网路版为宣传版,部分内容略有删减,完整版的内容烧录于光碟中,已发送至全国各国小一校一套。

电影

电视戏剧

电视台 节目名称
三立台湾台 * 戏说台湾
民视无线台 * 八点档;台湾话占主要部份的自然语

新闻

目前,台湾有部分电视台拥有台湾话新闻的时段。

电视台
公视台语台
公视主频道
华视
民视无线台
民视新闻台
三立台湾台

广播

方言差

语言学家洪惟仁分类的三大腔分布图[104]
  偏泉腔
  偏漳腔
  混合腔

台湾的移民多来自明清时代的泉州府(44.8%)和漳州府(35.2%),由原乡带来的语音,便随移民传播至全台。而后交通逐渐发达,人口流动容易,致使台湾话趋向泉州口音、漳州口音混合,形成“漳泉滥”(洪惟仁,1987年)。而泉州口音又因为原乡所在县不同,又细分同安腔(32.5%)、三邑腔(40.3%)、安溪腔(25.9%)等三种主要口音。由于各地漳泉裔移民多寡不同,混合程度亦不相同,因此有的地方略偏泉,有的地方略偏漳,以全台而言,一般来说辞汇偏泉州,调值偏漳州。

大致上,偏漳腔流行于近山地带,故被称为“内埔腔”;偏泉腔流行于沿海地区,故被称为“海口腔”。台湾话的地方差异,其实就是漳泉滥比例的不同而已,是一条光谱上的不同位置,以鹿港口音为偏泉腔的极端,宜兰口音为偏漳腔的极端。而最年轻的高雄口音与台东口音是二度移民的结果,最接近“台湾优势腔”(通行腔)。虽然高雄腔与台南腔调相近,但台南腔在宕摄三等字(如“杨”、“阳”、“张”等字)白读之韵母为ionn,与全台发为iunn迥异,是台南腔判别的依据。台湾话通行腔以漳泉滥偏漳腔为主,近似厦门话的灌口腔与海沧腔和漳州话龙海腔。

中华民国教育部出版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选定最接近通行腔的“高雄音”做为主音读,另一个同样具优势地位的“台北音”则为第二优势腔[105]

语言学家洪惟仁将台湾话的腔调分为三大腔,并在其下细分。虽然台湾分为三大腔,但彼此间的差异并不像泉州话、漳州话间那么大,因此这三种腔彼此间沟通上困难度不高。而各大腔中的小腔调间,更只是词汇或是少部分发音差异,彼此沟通无大碍。[104]

  • 混合腔(漳泉滥稍偏漳州音,介于厦门话岛内腔和厦门话海沧腔之间的腔调)
    • 高屏混合腔:第一优势腔,分布于高雄(不含小港林园)、屏东(不含六堆
    • 台南混合腔:分布于台南、高雄西北(近似厦门话海沧腔)
    • 新竹西北海岸混合腔:苗栗海线
    • 纵谷混合腔:花东纵谷(不含花莲市及其卫星城市)
    • 台东普通腔:台东市及其卫星城市
    • 其他细部分布:嘉义朴子、新北乌来、澎湖白沙
  • 漳腔(除了宜兰跟桃园腔外,又被统称为内埔腔)
  • 泉腔(除了台北腔外,又被统称为海口腔)
    • 台北泉腔:第二优势腔,近似厦门话岛内腔。分布于台北市区、尤其台北南港区文山区新北(不含上述两腔出现过的新北区域)、桃园龟山芦竹
    • 新竹西北海岸泉腔:新竹市、新竹县新丰、苗栗后龙白沙屯
    • 台中泉腔:台中大肚山以西、丰原周围
    • 彰化泉腔:彰化沿海,以鹿港腔为代表,保留较多泉州话府城腔特色
    • 云嘉泉腔:云林嘉义沿海
    • 高雄泉腔:高雄小港、林园、屏东琉球
    • 澎湖泉腔:澎湖(不含白沙)

与厦门话的关系

形成差异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闽南语语系当中,台湾话与厦门话在发音上最为接近[107],和各种汉语方言存在内部差异一样。两者也有一些差别。一些学者指出,这两种方言在方言形成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以下四种不同:

  1. 台湾各大城市的居民是从泉州府漳州府搬迁到台湾早期开发地再搬迁至大城市的,而各大城市漳泉籍居民融合,口音也趋向混合,偏向容易上口的漳腔;旧属泉州府同安县管辖的厦门,除了本地居民外,因毗邻漳州府,不少漳州人移住,也有泉州府其他县份的居民迁入,形成漳泉音混合的厦门话,由于厦门本属泉州府同安县,跟台湾话第一优势腔比较,厦门话较偏泉音。
  2. 早在17世纪明末清初的时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经移居台湾,因此台南建府的时间相当早;而厦门市的急速兴起,则是19世纪五口通商以后的事。
  3. 台湾由于地方狭小,且交通高等教育制度、电视广播事业发达,工业商业义务役兵役、就业、就学所带来人口的流动量和交流量远超过福建,以致于台湾话的内部差异微小,互相通话毫无阻碍。厦门话虽然素有“闽南话的标准话”之威信,范围却只限于厦门市和它的近郊,不论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内部差异微小的台湾话。
  4. 旧属泉州同安县的厦门其住民和泉州其他地区及漳州之间的来往从来没有断绝过;而台湾跟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往来的中断,曾有清国时代的海禁、日本时代的统治、国共两党的对立等,彼此影响的机会比较小(郑良伟,1987)。

音调差异

厦门话中,柳声母接近于浊齿龈塞音[d](鼻化韵母时作齿龈鼻音[n])和浊双唇塞音[b](鼻化韵母时作双唇鼻音[m])的对应[108]

词汇差异

历来对于台湾话与厦门话语言本身的比较研究,学者们一致的结论是:虽然台湾话与厦门话都是由泉州话漳州话混合而成,但二者混杂的方式不太一样。在语音语法上的差异很小,尤其台湾话中的第二优势腔跟厦门话在语音上最为接近。台湾话和厦门话最主要的差异是在词汇方面,约有10﹪的不同[109]。这些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两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特有词汇,如:台湾话的大甲蔺在来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2. 对于同一个事物或概念的用词有异,如:“黑板”在台湾话是“乌枋(oo-pang)”,厦门话是“乌牌(o·-pâi)”。“钞票”在台湾话是“银票(gîn/gûn/gîrn-piò)”,厦门话是“纸字(chóa-lī)”等。
  3. 由于两地的汉语词(标准汉语)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表现在现代的、科技的词汇上,如:台湾话的“电脑”,在厦门话里也可以称为“计算机”。台湾话的“计程车”厦门话也常被称为“出租汽车”等。
  4. 台湾话因历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语借词,是其他闽南语所没有的,如﹕(土地面积单位,荷兰语→有争议)、水道水(自来水,日语)等。

标准语问题

厦门自19世纪中叶成为通商口岸以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不断发展,并且由于与台湾话同属“泉漳混合语”,厦门话逐渐成为闽南语的代表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话漳州话的地位[110]。而台湾在日治时期到40、50年代之间,也确实有把厦门话视为台湾话的标准语并加以仿效的倾向[111],但这种观念由于两岸长期分治,现在已经消失。由台湾民间语言及媒体语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词典及教科书的编辑等看来,所使用的都是台湾第一优势腔(偏漳腔),而不是厦门话(偏泉腔)。[112]然而另一个同样具优势地位,台湾第二优势腔台北腔则偏泉州音,偏泉音的台北音则被教育部闽语典收录为又音呈现。[113]

用字与词汇

外来语

台湾为多族群、多语言社会,并历经过多次统治者官话转换。中华民国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附录所收之外来词有172个。[114]以下依影响深浅作为排列依据。

受日语的影响

有些用语非台湾话对于该名词之定式用语,属于使用日语名词之读音作该名词的替代。有些是外语经日本转意之后再转译至台湾的单字或词,依使用者背景或环境因素而会有所不同,有的已较少人用。

若是一些特殊的日本名词(如日本地名),于现代的台语大多会直接使用日语。

以日语形式传入台湾
  • 招呼(あいさつ(挨拶)
  • 遮阳板(ひさし(庇)
  • 休息(きゅうけい(休憩)
  • 皮包、书包“かばん(鞄)
  • 心情“きもち(気持ち)
  • 名片“めいし(名刺)
  • 伴手礼“おみやげ(お土産)
  • 再见“さよなら
  • 寿司“すし
  • 海苔“のり(苔)
  • 味噌みそ(味噌)
  • 阿给“あげとうふ(揚げ豆腐)
  • 黑轮“关西腔おでん
  • 山葵“わさび(山葵)
  • 生鱼片さしみ(刺身)
  • 鲔鱼肚とろ
  • 章鱼“たこ(蛸)
  • 老先生“おじさん”(日语中是晚辈对中年男子的敬称)
  • 老太太“おばさん”(日语中是晚辈对中年女子的敬称)
  • 桧木“ひのき(檜)
  • 漫画“まんが(漫画)
  • kha-ta“かた(肩)(意思是肩,用来修改衣服用)”
  • 苹果りんご(林檎)
  • 形容做事很干脆“あっさり”(阿莎力,日语是指清爽,引申为做事不拖泥带水)
  • 对……最后加工,润饰“しあげ(仕上げ)
  • 预备“よび(予備)
日本汉字传入台湾
  • 招牌 = kha̋ng-páng:源自日本语“かんばん(看板)
  • 胡萝卜 = li̋n-jín/lín/tsín:源自日本语“にんじん(人参)[115]
日文汉字台语发音
  • 便当(餐盒) = piān-tong;源自日本语“べんとう(弁当)
  • 寄付(捐献) = kià/kì-hù/hū;源自日本语“きふ(寄付)
  • 便所(厕所) = piān-sóo;源自日本语“べんじょ(便所)
  • 病院(医院) = pēnn/pīnn-īnn;源自日本语“びょういん(病院)
  • 味素(味精) = bī-sòo;源自日本知名调味料厂牌“味之素(味の素)”
日语外来语传入台湾
  • 机车、摩托车 - オートバイ,英语 Auto-Bi
  • 卡车 - トラック,英语 truck
  • 保险套 - サック,延伸含义于英语 sack
  • 混凝土 - コンクリート,英语 concrete,但另有一种台式本地说法“红毛土”
  • 倒车、后 - バック,英语 back
  • 优待、招待 - サービス,英语 service
  • 水管 - ホース,英语 hose[115]
  • 打工 - アルバイト,德语 Arbeit[115]
  • 瓦斯 - ガス,荷语 gas
  • 月经 - メンス,英语 menses
  • 三明治 - サンドイッチ,英语 sandwich
  • 鲜奶油 - クリーム,英语 cream
  • 奶油 - バター,英语 butter
  • 番茄 - トマト,英语 tomato,但另有一种台式本地说法“甘仔蜜”
  • 番茄酱 - ケチャップ,英语 ketchup
  • 面包 - パン,葡萄牙语 pão
  • 天妇罗 - てんぷら,葡萄牙语 tempero 或 西班牙语 témporas 等可能外来语源

受客家话或潮州话影响

受平埔族原住民语影响

主要源自台湾原住民语言的台湾地名,如“台湾”这词即来自于南台湾原住民西拉雅族的“Taian”或“Tayan”。[124]

  • 茫然不知实情 = a-se(阿西):源自南部平埔语assey(不明白、不知)
  • 牵手:台湾原住民所称妻子的意思,只保留意思,使用台湾话发音。不过亦有学者如翁佳音则认为“牵手”起源于台湾原住民语或南岛语之可能性“非常低”。[125]

受马来话影响

  • 咖啡 = ka-pi:源自马来话“kopi”,本为【高卑 ko-pi】,后因日文汉字写作“珈琲”而改读为“ka-pi”。[126]
  • 咖哩 = ka-lí:源自马来话“kari”。
  • 沙茶 = sa-te:源自马来话“sate”。
  • 肥皂(煞文) = sap-bûn/muî:源自马来话“sabun”。
  • 西谷米 = sai/se-kok-bí:源自马来话“sagu”。
  • 镭 = lui:源自马来话“duit”。

(伫ti/tu:反过来影响马来语di但这是否为福建原住民畲族词汇或古南岛语底层的遗留有待后续研究)[来源请求]

受现代标准汉语影响

语法和用词的改变

  • 疑问句华语化(“吗”、“吧”的使用):台湾话中本无这样的后缀于疑问句之用法,而是以‘敢’(kám)、‘乎’(honnh)等词作为疑问句前缀及后缀,但因受官话影响,已有将其代换的趋势。如:“伊‘敢’是你小弟?”变为“伊是你小弟‘吗’?”、“是按呢‘乎’(honnh)?”变为“是按呢‘吧’!”。
  • 以官话词汇直接取代原有之台湾话词汇:如:‘歪哥(兼)七扯’(中南部使用较多)、‘无七无八’已鲜为使用,而以北京话中同义之‘乱七八糟’大部分取代。
  • 叠字形容词消失:台湾话中的叠字形容词(如‘卓卓长’(loh-loh-tng))不见于北京话中,故此种用法已逐渐失传。台湾话中的叠字形容词对所形容之名词有微调作用,因此用来极为鲜活。尤其用以形容颜色时(红支支=ang-gi-gi、黄=ng-gui-gui等),可造出无法以北京话形容之微细分别。如:同样是黑色,乌差差=o-so-so为较一般性之形容,如‘彼项物件乌差差=o-so-so’;而乌杂杂(亦可能为差差,o-cha-cha)用于形容脏污而不均匀之黑,如‘尔e手乌杂杂。’;而乌墨墨-ma-ma可用于较抽象之黑,如天色。以上三种黑并无确切之分野,台湾话人口多能心领神会而不至于错用。但由于官话之强势,这种微妙之形容词迅速消失,若偶然见用,听者亦难以领会其间之分别。(其实叠字形容词应为汉语各语支的共同点,在官话(北方汉语)中也屡见不鲜。如用以形容颜色时(红通通 = 红记记、黄澄澄 = ng-kui-kui等),而乌杂杂(oo-tsap-tsap)= 黑擵擵(hei-ma-ma)用于形容脏污而不均匀之黑,如‘你的手黑擵擵。’;而乌哞哞 (oo-ma-ma) = 黑摸摸 (hei-mo-mo)可用于较抽象之黑,如天色。)
  • 词汇定型化:例如颜色方面,因台湾话不太分“蓝”、“绿”,皆称“青”,例如“青草”、“青山”为“绿色”;而有时以青称“蓝色”,如“青天”、“海青色”。但今日年轻的台湾人的台湾话,受到官话分清蓝、绿的影响,多有以“蓝(nâ)”专指国语的“蓝色”,例如:直接以台湾话称蓝天,而不称呼青天;而以青称“绿色”之倾向。

官话字汇

台湾话发音

持续引进的新事物之名称,如:

  • 电视(tiān-sī)
  • 收音机(siu-im-ki;亦用日文发音la-jih-oo ラジオ rajio
  • 电脑(tiān-náu)
  • 国小(kok-sió)
  • 国中(kok-tiong)
  • 母语(bú/bó-gí/gú/gír)
  • 华语(Huâ-gí/gú/gír)
  • 高速公路(ko-sok kong-lōo)
  • 高铁(ko-thih)
  • 原住民(guân-tsū-bîn)

而如“整个”,台湾话原本使用同义辞“规个”(kui-ê),但现今也有使用‘整个’,直接改念台湾话发音(tsíng-kò/kô)使用于口语中。

官话发音

穿插于台湾话句子中,如:谢谢、遥控器、大家乐、麦当劳、汉堡、锅贴、硬碟、萤幕等词汇;或一句华语、一句台语,甚至一句话内有华语、台语夹杂混用,即俗称的“鸡母屎半乌白”,愈年轻的台湾人因对台湾话生疏而愈明显有此现象。

相关页面

注释

  1. ^ 或写作[nd],如胡方(2005)和张振兴(1993)。
  2. ^ 音近ㄜ,有些学者则认为此音是与华语ㄜ相同的[ɤ][84]
  3. ^ 部分学者认为是[ɘ][90]
  1. ^ 树林总共二十种植物ㄍㄚ˫两百个生物吐出来的二氧化碳吸收入去矣。(以“的”表示)
  2. ^ 遐兮有丌是看起来奢飏的 GDP 悬兮,毋过遐个好额兮的钱愈济,散赤的人丌愈少,遐的严重贫富不均造成彼个社会无安定。(以“的”表示)

参考文献

  1. ^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aiwan - Ethnologue 14. [2015-04-02] (英语). 
  2. ^ Sino-Tibeta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5-13.
  3. ^ 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民国89年(2000年)3月31日立法
  4. ^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5. ^ 國家語言發展法 第二條. 
  6. ^ 详见“名称”段落。
  7. ^ 杉房之助的《日台会话新编》;小川尚义的《台语类编》、《日台大辞典》、《台日大辞典》;东方孝义的《台日新辞书》;刘克明的《国语对译台语大成》等等诸多作品。
  8. ^ 《明清闽南的海外移民(1567-1840)》,南投/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99
  9. ^ CHAPTER 2 People and Language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0-08-03,《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10. ^ 10.0 10.1 少年人袂曉講台語!台語三十年後滅亡?. 国会最前线. 民视. 2017-03-08. 
  11. ^ 多样性台湾
  12. ^ 清代台湾的社会变迁[永久失效链接]
  13. ^ 漳泉方言在台湾的融合
  14. ^ 海音诗100之71[永久失效链接]
  15. ^ 臺語類編. 1903. 
  16. ^ 國語對譯臺語大成. 1916. 
  17. ^ 銀行台語會話. 1926. 
  18. ^ 警察官對民眾臺語訓話要範. 1935. 
  19. ^ 臺語和譯修養講話. 1936. 
  20. ^ 文化运动与台湾语言,戴正德,中山医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主任,1999-12-30
  21. ^ 管仁健,《外省新头壳》(新北市:方舟文化,2016),页88-95。
  22. ^ 黄石辉,〈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伍人报
  23. ^ 臺灣雜詠合刻:海音詩. 中央研究院. 吉凶事,皆用“红龟粿”;台语“龟”若“居”,取“居财”之意也。 [失效链接]
  24. ^ 刘克明. 臺語大成. 新高堂书店. 1923-12-10 [1916-11-28]. 
  25. ^ 连雅堂. 臺語整理之頭緒. 台湾民报. 192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9). 
  26. ^ 岩崎敬太郎. 臺灣語典. 1922. 
  27. ^ 刘克明. 教科摘要臺灣語速修. 1925. 
  28. ^ 熊谷良正. 實業教科臺灣語及書翰文. 1925. 
  29. ^ 臺灣語之研究. 1931. 
  30. ^ 陈辉龙. 臺灣語法全. 1934. 
  31. ^ 张耀堂. 新選臺灣語教科書. 1935. 
  32. ^ 臺灣語教科書. 台湾总督府警察官及司狱官练习所. 1944. 
  33. ^ 顾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 上海书店. 1985. 猺人循接壤处....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繇陈元光将卒始也 
  34. ^ 34.0 34.1 34.2 吴守礼. 一百年來的閩南系臺灣話研究回顧§正名. 老医之家. 200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5). 
  35. ^ 洪惟仁. 談鶴佬語的正字與語源. 台湾风物. 1988-03-31, 38 (1). 
  36. ^ 洪惟仁,〈閩南(Holo)語族,你叫啥麼名字?(修正四版)〉. 
  37.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 教育部. [2014-02-13检索]. 
  38. ^ 各族語言平等 將有法可循. 新台灣新闻周刊. 本土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02-17 [25 April 2016] (中文(台湾)).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大致认同“语言平等法”草案的设立精神,但在法律条文的拟定过程,意见仍然多所分歧,其中“台语”的内涵是最大的争议。梁荣茂表示,二月十日开会时,各委员对于华语、客家话的表达方式意见较为一致,但谈到如何标示俗称的“台语”时,各种声浪风起云涌。 国语会委员、师大国文系教授庄万寿表示,一般人均称闽南话、河洛话为“台语”,但当要在法律条文中以“台语”正式称之时,其他族群代表就不尽认同,理由为:客家话、原住民语也都算是台湾话。他虽然感到惋惜,但在情感上能理解其他族群代表的想法。 [永久失效链接]
  39. ^ 請回歸學術專業的理性討論--談九年一貫課程大綱閩南語課程調整之必要連署書. 台湾罗马字协会. 2008. 
  40. ^ 采用“台湾闽南语”(指相对于福建的“闽南语”)这个名称的文献,包括曹逄甫、蔡美慧(1995);董忠司(2001);侯俊荣(1901);以及臧汀生(1989)等。相关文献在中国上对于台湾话的其他称呼有时包括“台闽语”(曹逢甫2000)、“福台语”(余伯泉等2003)。
  41. ^ 吴昭新. 新編台灣閩南語用字彙編. 2013. 
  42. ^ 台语改成闽南语 本土社团吁正名,杨宗兴综合报导,新头壳newtalk,2011-05-23
  43. ^ 闽语涉歧视 本土社团抗议,记者严文廷台北报导,台湾立报,2009-07-29
  44. ^ 44.0 44.1 蒋为文. 台語不是閩南語. 大树跤放送台.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45. ^ 「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 函. 2009-07-31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 
  46. ^ 林晓云、洪瑞琴. 台語被稱閩南語 學者明抗議教部 (电子报). 自由时报 (台北市: 自由时报). 2009-07-28 [2015-04-19] (中文). 
  47. ^ 邱燕玲、林晓云、黄文锽. 社團痛批/馬政府去臺灣化 台語改稱閩南語. 自由时报 (自由电子报). 2011年5月24日. 
  48. ^ 李献璋. 福建語讀本. 1941. 
  49. ^ 福建語法序說. 1950. 
  50. ^ 蒋为文. 是「台語」kap「咱人話」,m̄是「閩南話」!. 台文通讯BONG报219期. 2012-07. 
  51. ^ 台湾省资料馆,史迹文物简介,《历代之经营--明代》
  52. ^ ibid (同上)
  53. ^ 董峰政. 有「台灣味」的閩南話. 自立晚报. 1999年4月5日 [2016年5月11日] (中文(繁体)). 
  54. ^ 黄秀仍. 明鄭清領時期臺灣閩南語的形成 (PDF). 远东学报. 2006年6月 [2016年5月11日] (中文(繁体)). 
  55. ^ 客家人来台相当早,德国史学家Riess研究荷兰史料发现:荷兰人来台与原住民沟通时,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译。尹章义(1989,358-66;1991,212-4),认为客家人与闽南人几乎是同时抵达台湾,甚至于可能更早。
  56. ^ 洪惟仁,《台湾河佬语声调研究》,1987年。
  57. ^ 泉州旅游信息网,泉州方言文化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3-01.
  58. ^ 《台语文运动访谈暨史料汇编》,杨允言、张学谦、吕美亲,国史馆,2008-03-01
  59. ^ 洪惟仁,《台湾方言之旅》,前卫出版社,1991年:145页。ISBN 978-957-9512-31-2
  60. ^ 濒危的母语,各世代说台语的比例急速下降,从65%到18%。
  61. ^ 台语渐式微 学者:21世纪恐消失
  62. ^ 台湾的语言政策何去何从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12-27.,年龄层越低,华语的使用率越高。
  63. ^ 闽南语认证考试今起网路报名
  64. ^ 世界母语日反思 当我们只会用“母汤”取代“毋通”,2019-02-21
  65. ^ 台语人口渐减 柯文哲:我儿女也都很少讲台语
  66. ^ 台語30年內滅亡? 文化部公聽會端藥方. 生活新闻 (民视). 2017-03-05. 
  67. ^ 文化部办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公听会,台语人口占全台比例72%却没有!没有!任何资源。
  68. ^ 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个汉字中文白异读的字有40%左右。
  69. ^ 使台录
  70. ^ 董同龢. 廈門方言的音韻.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57, (29): 231-253. 
  71. ^ 洪惟仁. 從漢語的音節類型看閩南語聲母的鼻化、去鼻化規律. 十四届全国声韵学研讨会 (台湾新竹: 新竹师范学院). 1996. 
  72. ^ 潘荷仙. The salience of nasal cues to the perception of Taiwanese voiced stops and nasal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997, (33). 
  73. ^ 73.0 73.1 胡方,论厦门话[mb ηg nd]声母的声学特性及其他,2005
  74. ^ 张裕宏,白话字基本论,2002
  75. ^ 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1981
  76. ^ 董同龢,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语,中研院史语所,1967.06
  77. ^ 罗常培,厦门音系,1930
  78. ^ 78.0 78.1 张振兴,台湾闽南方言记略,1993
  79. ^ 洪惟仁,音变的过程与动机,2014
  80. ^ 郑良伟,台语语音规律大纲及语例,1996
  81. ^ 洪惟仁.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臺灣普通腔的形成. 新竹: 清华大学语言所博士论文: 99. 2003. 
  82. ^ 庄雅雯、冯钟纬、陈如意. 〈入〉字頭「g」變體在鶴佬客地區與非鶴佬客地區之差異 (PDF). 台湾的语言方言分布与族群迁徙工作坊论文集. 2009. 
  83. ^ 洪惟仁. 閩南語入字頭(日母)的音變潮流 (PDF). 台湾语文研究. 2012, 7 (2). 
  84. ^ 张振兴. 臺灣灣閩南方言記略.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9. 
  85. ^ 董忠司. 台南市方音中的[ə]元音與元音系統的重組 (43). 中华学苑: 23-46. 1993. 
  86. ^ 董忠司. 福爾摩沙的烙印(上). 台北: 文建会. 2001: 55页. 
  87. ^ 陈淑娟. 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言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 语言暨语言学. 2010, 11 (2): 425-468. 
  88. ^ 陈淑娟. 台灣閩南語元音系統及陰、陽入聲調的變異與變化──台灣閩南語的字表調查分析. 台湾语文研究. 2009, (3): 151-172. 
  89. ^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 (pdf).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8-12. 
  90. ^ 骆嘉鹏. 閩客方言影響下的台灣國語音韻特點. 马来西亚汉语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 2006-03-04.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91. ^ 洪惟仁. 台灣泉州腔央元音的崩潰與語音標記性. 中国社会语言学. No. 1 (北京): 34-56.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92. ^ 陈彦君、杨秀芳. 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 --兼論特殊韻讀-eŋ/-ek韻的來源與發展.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11. 
  93. ^ 洪惟仁. 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 语言暨语言学. Vol. 14 no. 2. 2013-02-01: 347.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94. ^ 94.0 94.1 台中教育大学台罗学习网—第二课 声调
  95. ^ 民视台湾学堂. 講台語當著時:台語的聲調. YouTube. 2017-06-01 [2017-10-03]. 
  96. ^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昨昏
  97. ^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引擎
  98. ^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音读说明
  99. ^ 99.0 99.1 台中教育大学台罗学习网—第三课 变调
  100. ^ 洪惟仁. 台灣羅馬字書寫法 (PDF). 
  101. ^ 罗马字是台湾新文学ê开基祖,收于蒋为文著2005《语言、认同与去殖民》台南:国立成功大学。
  102. ^ 台文作家简介,方耀干提供。
  103. ^ 中介语 ia̍h是透滥新生语?论乡土文学作品 ê语言文字使用现象,收于蒋为文著2011《民族、母语kap音素文字》台南:国立成功大学。
  104. ^ 104.0 104.1 洪惟仁. 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 (PD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中央研究院). 2013, 14 (2): 315–369 (中文(台湾)). 
  105. ^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编辑凡例
  106. ^ 吴正龙、陈淑君.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 
  107. ^ 梁淑慧,《硕士论文》,2004年:第二章第二节
  108. ^ 《普闽典》,闽南方言拼音方案
  109. ^ 王育德2002;郑良伟1987;周长楫1996;张振兴1997;梁淑慧2004
  110. ^ 周长楫1996;张振兴,1997
  111. ^ 王育德2002;郑良伟,1987
  112. ^ 郑良伟1987
  113. ^ 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compile1_2_1.jsp
  114.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附錄:外來詞. 中华民国教育部. 
  115. ^ 115.0 115.1 115.2 此些用语另有其他说法。
  116. ^ 赖闵聪. 員林的福佬客. 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 2003. 员林福佬客普遍称母亲为a22 i44,经查证台湾部份客家人也有如此称谓,例如长治(a11 ia24)、万峦(a ie)、东势(a ia)、苗栗(a24 ia31) 
  117. ^ 吴正龙、陈淑君.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 25. 亲属称谓方面,以下几个说法明显带有客家话或潮州话的特色:母亲:员林a33 i55饶平客话i55 a11, a11 vo35, a33 i44潮州话a33 i44, a33 ai55 a ni 
  118. ^ 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六). 叶高华. 
  119. ^ 春雄. 阮ê母親(阿依á). 社团法人台中县父母成长协会. 2007 [2009-04-10]. [永久失效链接]
  120. ^ 臺灣客家話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阿姆】诏安音;阿依a11 i55 
  121. ^ 潮州話漢字標準化交流區»壁虎. 
  122. ^ 壁虎台語有幾種唸法. 
  123. ^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福佬. 
  124. ^ 臺灣名稱的由來. 中华民国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中文(台湾)). 
  125. ^ 翁佳音. 馬尼拉文獻中的「牽手」. 原住民委员会. [2017-02-28]. 
  126. ^ 【咖啡】ê臺語.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15”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16”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33”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39”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40”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57”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