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即使临时没有签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员工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认定工伤后,赔偿有这些方面:医疗费用依据医院票据,由用人单位来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会正常发放,通常不会超过12个月,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有特殊情况还可以延长;护理费方面,生活不能自理的按照护理级别支付。要是经过鉴定有伤残等级,就会按照相应标准支付伤残补助金等。员工需要及时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之类的。先向劳动行政部门去申请工伤认定,之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果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要是单位拒绝赔偿,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过程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走,这样才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比如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就要尽快按照这些步骤来处理赔偿事宜,避免自身利益受损。
2025-04-03 11:24:17 回复
咨询我
得先清楚,就算暂时没签合同,只要存在实际干活的关系,那就算事实劳动关系。
要是被认定为工伤了,赔偿的事儿是这样的:
医疗费用:拿着医院给开的票据,得让用人单位出钱。
停工留薪期工资:就跟平常上班一样给发,一般最多发12个月,要是伤特别重或者有特殊情况,还能往后延。
护理费:要是生活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得按照护理的不同级别给钱。
伤残补助金这些:经过鉴定有伤残等级的,按照对应的标准给。
得赶紧收集能证明有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发钱的记录、工作证之类的。先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接着再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果找用人单位要钱赔偿。要是单位耍赖不给,那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别小看这些流程,每一步都挺关键,得按规矩来,不然自己的权益可就难保障了。
2025-04-03 09:54:37 回复
咨询我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即便暂时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的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当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后,其赔偿事项有明确规定:一是医疗费用,依据医院出具的正规票据,由用人单位予以支付;二是停工留薪期工资,在此期间工资正常发放,通常不超过12个月,不过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该期限可以延长;三是护理费,对于生活无法自理的工伤职工,按照护理级别支付相应费用;四是伤残补助金等,经专业鉴定确定有伤残等级的,依照对应标准支付。
劳动者务必及时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各类证据,诸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具体流程是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待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最终依据鉴定结果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倘若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借助法律手段确保自身应得的工伤赔偿得以落实。
2025-04-03 08:33:10 回复
咨询我
要知道,就算暂时没签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行。认定工伤后,赔偿是这样的:医疗费用,拿着医院票据,让用人单位付;停工留薪期工资,正常发,通常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有特殊情况能延长;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按护理级别给;要是经鉴定有伤残等级,就按相应标准支付伤残补助金等。你得赶紧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之类的。先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果找用人单位赔偿。要是单位不肯赔,那就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2025-04-03 08:10:46 回复
咨询我
首先要清楚,虽然暂时没签合同,但事实劳动关系是存在的。
认定工伤后,赔偿情况如下:
医疗费用:依据医院票据,由用人单位来支付。
停工留薪期工资:正常发放,通常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的可延长。
护理费:生活无法自理的,按护理级别给付。
伤残补助金等:经鉴定有伤残等级的,按对应标准支付。
你要尽快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先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接着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果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要是单位拒绝,可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2025-04-03 07:0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