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0906B -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50906B TWI650906B TW105112545A TW105112545A TWI650906B TW I650906 B TWI650906 B TW I650906B TW 105112545 A TW105112545 A TW 105112545A TW 105112545 A TW105112545 A TW 105112545A TW I650906 B TWI650906 B TW I65090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flat cable
- side wall
- arrangement surface
- right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一種能提高在一扁平線纜上的安裝穩定性,第一連接器包括:一台,具有用於配置扁平線纜的端部的一配置面;以及一對向部,形成為面向配置面。一接合凸部形成在配置面上,用於接合扁平線纜。扁平線纜的端部能從第一連接器的前側到後側插入到配置面與對向部之間。對向部具有:一延伸部,位於接合凸部的前方;以及一懸伸部,延伸到延伸部的後方。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器及一種連接器組件。
專利文件1公開了一種安裝在一扁平線纜的端部上的連接器。專利文件1中的連接器與安裝在一印刷電路板上的另一個連接器對接,以在扁平線纜和電路板之間建立一電連接。專利文件1中的連接器具有:一平板部,扁平線纜的端部設置在其上;以及一線纜引導片,面向平板部且橫跨(cross)一間隙。接合突起形成於平板部。扁平線纜插入到平板部和線纜引導片之間,且平板部上的接合突起嵌入到扁平線纜的孔中。接合突起阻止扁平脫離線纜連接器。
[專利文件1]特許公報JP2002-100425
在專利文件1的連接器中,棒狀的線纜引導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接合突起定位在沿扁平線纜的插入方向遠離線纜引導片的位置。因此,當扁平線纜被彎曲和移動時,扁平線纜的端部可能從平板部上抬起,且扁平線纜的孔可能與接合突起脫離。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接器,其能提高一扁平線纜的安裝穩定性。
本發明是一種連接器,其安裝在一扁平線纜的端部上,所述連接器包括:一台,具有用於配置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的一配置面;一接合凸部,形成在所述配置面上,用於接合所述扁平線纜;以及一對向部,形成為面向所述配置面。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能從所述連接器的前側到後側插入到所述配置面與所述對向部之間;以及所述對向部具有:一第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接合凸部的前方;以及一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向後方延伸。由於所述接合凸部和所述對向部之間在扁平線纜插入方向的距離可以透過所述第二部分減小,所以可以提高所述連接器的一扁平線纜的安裝穩定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括: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連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並連接於所述兩個側壁部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位於所述連接部的前方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的連接部向後方延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括: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連接部,連接於所述兩個側壁部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所述連接器的對向部能夠彈性變形,從而所述第二部分圍繞所述連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二部分位於所述接合凸部的左方或右
方。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後端位於所述接合凸部的後方。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接合凸部形成在所述配置面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括: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第一部分跨接所述兩個側壁部;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部向後方延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接合凸部具有:一第一表面,面向遠離所述配置面的方向;所述對向部的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表面,面向所述配置面;以及從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一表面到所述配置面之間的高度大於從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括:一引導部,形成為面向所述配置面並位於所述接合凸部的後方;所述扁平線纜的緣能夠配置在所述配置面和所述引導部之間。
本發明還為一種連接器組件,其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具有前方的一開口以及設置於其內的多個端子;以及一第一連接器,在安裝在一扁平線纜的端部上的狀態下插入到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包括:一台,具有用於配置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的一配置面;一接合凸部,形成在所述配置面上,用於接合所述扁平線纜;以及一對向部,形成為面向所述配置面。所述扁平線
纜的端部能從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前側到後側插入到所述配置面與所述對向部之間;以及所述對向部具有:一第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接合凸部的前方;以及一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向後方延伸。
1a、1b‧‧‧第一連接器
10‧‧‧側壁部
10A、10B、1010A‧‧‧側壁部
101‧‧‧內表面
102A、102B、1102‧‧‧前表面
11‧‧‧彈性板部
111‧‧‧接合部
112‧‧‧受壓面
12‧‧‧保護部
13‧‧‧溝槽部
131‧‧‧底面
132‧‧‧外底面
14‧‧‧上壁部
2‧‧‧台
21‧‧‧配置面
211‧‧‧傾斜面
3、1003‧‧‧對向部
31、1031‧‧‧延伸部
311A、311B、1311A、1311B‧‧‧連接部
312、1312‧‧‧前緣部
313‧‧‧傾斜面
32、1032‧‧‧懸伸部
321‧‧‧上表面
322‧‧‧後端
4‧‧‧接合凸部
4A、4B‧‧‧接合凸部
41‧‧‧傾斜面
42‧‧‧後表面
43‧‧‧下表面
5‧‧‧引導部
5A、5B‧‧‧引導部
51‧‧‧上表面
52‧‧‧傾斜面
521‧‧‧前端部
53‧‧‧後表面
54‧‧‧下壁部
6‧‧‧第二連接器
61‧‧‧壁部
611‧‧‧前表面
612‧‧‧突出部
613‧‧‧凹口
614‧‧‧緣部
65‧‧‧上空間
66‧‧‧下空間
7‧‧‧定位件
8‧‧‧端子
9a、9b‧‧‧扁平線纜
91、1091‧‧‧端部
92‧‧‧加強板
93‧‧‧後緣部
94、1094‧‧‧前緣部
95‧‧‧導電面
1099‧‧‧凹部
1991‧‧‧緣
S1、S2‧‧‧插入槽
s1~s5‧‧‧距離
T‧‧‧中心部
U‧‧‧收縮部
u1、u2、u3‧‧‧橫向寬度
W1‧‧‧基準姿勢
W2‧‧‧下壓姿勢
W3‧‧‧抬起姿勢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從上方觀察到的一立體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以及扁平線纜;圖2是從下方觀察到的一立體圖,示出同一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以及扁平線纜;圖3是一仰視圖,示出扁平線纜插入到第一連接器中;圖4A是沿圖1的線IV-IV作出的一剖視圖;圖4B是圖4A的一放大剖視圖,圖5A示出扁平線纜正在插入到圖4A的剖視圖中;圖5B示出扁平線纜已插入到圖4A的剖視圖中;及圖6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和扁平線纜的從下方觀察到的一立體圖。
[1.第一實施例]
現在將參照圖1至圖5B說明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圖1是從上方觀察到的一立體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1a、第二連接器6以及扁平線纜9a。圖2是從下方觀察到的一立體圖,示出同一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1a、第二連接器6以及扁平線纜9a。圖3是一仰視圖,示出扁平線纜9a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a中。圖4A是沿圖1的線IV-IV作出的一剖視圖。圖4B是圖4A的一放大剖視圖。圖5A示出扁平線纜9a正在插入到圖4A的剖視圖中。圖5B示出扁平線纜9a已插入到圖4A的剖視圖中。在下面說明中,在各圖中由X1和X2所表示的方向分別表示前方和後方。在各圖中由Y1和Y2所表示的方向分別表示左方和右方。此外,在各圖中由Z1和Z2所表示的方向分別表示上方和下方。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a是安裝在一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上的一連接器。第一連接器1a插入到形成為矩形筒狀的一第二連接器6中,以構成一單個的連接器組件。如圖1和圖2所示,操作者可將扁平線纜9a沿從第一連接器1a的前端延伸至後端的一插入槽S1插入第一連接器1a。此外,第二連接器6具有在前側開口且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插入槽S2。操作者能將安裝在一扁平線纜9a上的第一連接器1a插入到插入槽S2中。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a對應本發明的“連接器”。
如圖2所示,透過彎折金屬板得到的定位件7安裝在第二連接器6的左端和右端附近。各定位件7的下側為與第二連接器6的下側的外表面平行的一寬平面。由一導電材料(諸如金屬)形成的多個端子8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中。
各端子8沿前後方向延伸,且具有穿過第二連接器6的後表面進入插入槽S2中的部分以及從這部分的後端朝第二連接器6的下側的外表面向下延伸的且下端具有一鉤形的部分。第二連接器6設置在一基板(未示出)上。這裡,第二連接器6透過焊接或以其它方式連接(bonding)定位件7的下表面和端子8的下端而固定到基板上。端子8的下端結合於設置在基板的上表面上的導電面上,以與所述導電面建立一電連接。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一連接器1a具有一台2,台2具有從上方觀察時的一大體矩形輪廓。如圖1所示,一彈性板部11形成於台2的上側(配置面21相反側的表面),以與第二連接器6對接。彈性板部11具有:一板狀部,從連接於台2的上表面的部分向前延伸並向上延伸;以及一受壓面112,設置在彈性板部11的上側且位於彈性板部11的前端。受壓面112具有當從上方觀察時的一大體矩形輪廓且在下側連接於彈性板部11。一接合部111形成於受壓面112的後方並從彈性板部1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
在第二連接器6中,一壁部61形成為包圍插入槽S2的上側和下側、左側和右側以及後側,且一突出部612形成於壁部61的上側的左右方向的中間位置且從壁部61的上側的前表面611向前突出。如圖2所示,一緣部614形成於突出部612的下表面且包圍中央的一長方形凹口(indentation)613並向下突出。當第一連接器1a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中時,第一連接器1a的接合部111嵌入到突出部612的凹口613中並接合緣部614的後表面。透過這種方式,防止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中的第一連接器1a脫出。由於具有一接合部111的彈性板部11
能夠在向下方向上彈性變形,所以操作者能容易向下推動受壓面112,以使第二連接器6的緣部614與接合部111脫離接合並移出第一連接器1a。
此外,保護部12在彈性板部11的前側形成於左側和右側,以使彈性板部11介於之間。這些是向上突出的角柱(angular columns)。當第一連接器1a插入時,保護部12的後表面與構成第二連接器6的壁部61的上側的前表面611接觸。這防止第一連接器1a過度插入第二連接器6。此外,保護部12的上表面設置在形成於彈性板部11的受壓面112的上方。當操作者將第一連接器1a插入時,操作者將一手指放在保護部12的上表面而不是放在受壓面112上。當接合部111接合緣部614時,接合部111的上表面被緣部614的下表面向下推,彈性板部11向下彎曲。當接合部111越過緣部614時,彈性板部11向上彈性移動並撞擊緣部614的下表面。此時產生的聲音和振動使操作者知道第一連接器1a已經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內的正確位置。
如圖1和圖2所示,台2包括位於左右方向上的相反兩側以使配置面21介於之間的兩個側壁部10(更具體地,一左側壁部10A構成第一連接器1a的左端,而一右側壁部10B構成第一連接器1a的右端)。側壁部10A和側壁部10B形成為在第一連接器1a中具有相同的形狀並且左右對稱。此外,如圖1所示,左右側壁部10A、10B均具有一上壁部14,上壁部14具有一面向內側的懸伸體(overhang)。上壁部14形成於台2的上方。此外,如圖3所示,後述的引導部5A、5B形成於配置面21的下側。左右側壁部10A、10B以及引導部5A、5B均在後端具有矩形下壁部54。下壁部54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大於上壁部14在左
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
第二連接器6內設置的插入槽S2具有:一上空間65,其為矩形柱狀,用於收容上壁部14;以及一下空間66,其為矩形柱狀,用於收容下壁部54。上空間65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稍大於上壁部14的橫向寬度但稍小於下壁部54的橫向寬度。因此,當第一連接器1a上下顛倒或前後顛倒插入時,阻止第一連接器1a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中。
如圖2所示,由一導電材料(諸如金屬)製成的多個導電面95形成於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的下側。這些導電面95以一單排沿左右方向佈置在扁平線纜9a的後端。配線(未示出)連接於所述多個導電面95中的每一個,並且配線在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與在線纜的相反側的端部形成的導電面之間建立一電連接。當第一連接器1a和扁平線纜9a已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中時,導電面95與插入到第二連接器6中的端子8接觸,並建立一電連接。扁平線纜9a具有由樹脂製成的一加強板92。加強板92與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的上表面重疊並且當從上方觀察時具有與端部91相同的形狀。當加強板92設置在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上時,能防止端部91彎曲。後述的接合凸部4A、4B形成於第一連接器1a中以接合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且扁平線纜9a包括一防止脫離的被接合部。例如,如圖2所示,扁平線纜9a具有:一收縮部U,其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比其它部分的橫向寬度窄。後緣部93形成於收縮部U的後側並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後緣部93起到所述被接合部的作用,以用於接合第一連接器1a的接合凸部4A、4B。前緣部94形成於收縮部U的前側,且朝扁平線纜9a的前側斜向延伸。扁平線纜
9a在收縮部U處的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u2最窄,而在收縮部U前側的橫向寬度u3寬於端部91的橫向寬度u1。
配置面21設置在台2的下側,且為具有一矩形形狀的一平坦下表面,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置於該平坦下表面上。形成於台2的左端和右端的側壁部10A、B各具有:一內表面101,從與配置面21連接的部分向下延伸。兩側壁部10A、10B的內表面101經由之間的配置面21而彼此面對。如圖3所示,配置面21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即側壁部10A、10B的內表面101之間的距離)稍寬於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u1。結果,插入到插入槽S1中的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與側壁部10的內表面101接觸,並且在左右方向上沒有任何偏斜地被引導到配置面21上。
如圖3所示,配置面21包括:一接合凸部4A,設置在配置面21的左端;以及一接合凸部4B,設置在配置面21的右端,二者作為接合凸部4以用於接合扁平線纜9a的後緣部93。當從上方觀察時,接合凸部4A、4B均具有一矩形輪廓且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如圖3和圖4A所示,各接合凸部4具有:一傾斜面41,從配置面21朝向後方並向下傾斜;一後表面42,位於傾斜面41的相反側,從配置面21向下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以及一下表面43,連接於傾斜面41及後表面42的下端且面朝下(即遠離配置面21)。由於兩個接合凸部4均具有一傾斜面41,所以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能夠經由傾斜面41越過接合凸部4,且扁平線纜9a能夠容易地插入。然而,由於兩個接合凸部4的後表面42與形成於扁平線纜9a的左右端的後緣部93相對,所以阻止了扁平線纜9a脫出。由於接合
凸部4A和接合凸部4B設置於配置面21的左右端,所以與接合凸部4接合的後緣部93可以設置在扁平線纜9a上避開與導電面95連接的配線(未示出)所佈置的中央部分的位置(例如在扁平線纜9a的左右端部)。
一對向部3形成於台2的下側、面向配置面21並與配置面21之間形成一間隙。操作者能將扁平線纜9a插入到台2和對向部3之間。當扁平線纜9a已插入到配置面21的下方時,對向部3位於扁平線纜9a的下方。對向部3具有:一延伸部31,在接合凸部4A、4B的前方和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一懸伸部32,從延伸部31向後側延伸。延伸部31具有:一連接部311A,連接於左側壁部10A的前表面102A;一連接部311B,連接於右側壁部10B的前表面102B;以及一前緣部312,位於兩個連接部311A、311B的前方。在本實施例中,兩個連接部311A、311B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平行佈置。延伸部31經由兩個連接部311A、311B跨接兩個側壁部10A、10B並固定於兩個側壁部10A、10B的前表面102A、102B。在本實施例中,延伸部31對應於本發明的“第一部分”,而懸伸部32對應於本發明的“第二部分”。
如圖2和圖3所示,懸伸部32是一窄的板狀部、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小於延伸部31的橫向寬度且從延伸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沿配置面21向後方延伸。懸伸部32延伸至兩個連接部311A、311B的後方,且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和在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寬度為從前端到後端逐漸變小。懸伸部32位於設置在配置面21的左端的接合凸部4A和設置在配置面21的右端的接合凸部4B之間。當扁平線纜9a正插入時,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由懸伸部32從下側支
撐。這從下方阻止了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與配置面21分離並阻止扁平線纜9a脫出。換言之,透過在第一連接器1a中形成懸伸部32,能提高扁平線纜9a在第一連接器1a中的安裝穩定性。
如圖4B所示,當在剖視圖中觀察第一連接器1a時,懸伸部32具有一上表面321,上表面321面向配置面21以及兩個接合凸部4的下表面43。這裡,從接合凸部4的下表面43到配置面21的高度s1大於從下表面43到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之間的距離s2。這樣,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可大於從接合凸部4的下表面43到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之間的距離s2,且與接合凸部4接合的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更難於脫出。懸伸部32的後端322位於接合凸部4的後表面42的後方。因此,懸伸部32的後端322自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a中的扁平線纜9a的後緣部93(即與接合凸部4接合的部分)覆蓋扁平線纜9a的後側。這使得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a中的扁平線纜9a變得不太可能脫離。在本實施例中,接合凸部4的下表面43對應於本發明的“第一表面”,而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對應於本發明的“第二表面”。
此外,如圖3和圖4A所示,對向部3能夠彈性變形,使以連接部311A、311B為中心的懸伸部3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動。例如,對向部3能彈性變形,以從一扁平線纜9a未插入時的基準姿勢W1移動到懸伸部32已被壓下的下壓姿勢W2並然後移動到懸伸部32已抬起的抬起姿勢W3。在懸伸部32處於下壓姿勢W2時懸伸部32和配置面21之間的距離大於在懸伸部32處於基準姿勢W1時懸伸部32和配置面21之間的距離。在懸伸部32位於抬起姿勢W3時懸伸部32和
配置面21之間的距離小於在懸伸部32處於基準姿勢W1時懸伸部32和配置面21之間的距離。由於對向部3能夠以兩個連接部311A、311B為支點進行彈性變形,所以懸伸部32能夠以兩個連接部311A、311B之間的中心部T為中心,向上方或下方傾斜。
如圖5A所示,給出一扁平線纜9a插入過程的一個例子,懸伸部32被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向下壓並向下移動。這樣,能夠維持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和接合凸部4的下表面43之間的扁平線纜9a插入的空間。
可替代地,能利用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的撓曲來插入扁平線纜9a,而無需使懸伸部32變形。換言之,當在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中左右方向的中心部相對於左端和右端凸起時,形成於扁平線纜9a的左右端的後緣部93能越過形成於配置面21的左右端的接合凸部4A、4B的傾斜面41而無需使懸伸部32變形。
構成對向部3的延伸部31的前緣部312,能以連接部311A、311B、及中心部T為中心,向與懸伸部32(的移動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換言之,當前緣部312移動遠離配置面21時,懸伸部32移動靠近配置面21。例如,當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a中的扁平線纜9a以一傾斜角度被向前向下拉動時,前緣部312被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向下推而懸伸部32向上移動。這樣,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被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壓制並且被推到配置面21上。換言之,當扁平線纜9a被拉動時,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壓靠在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上,並阻止扁平線纜9a與第一連接器1a脫離。
如圖2和圖4B所示,一溝槽部13形成於各側壁部10A、10B的前表面。溝槽部13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於延伸部31的端部和配置面21之間,且溝槽部13的底面形成為使中心部分在上下方向上更深。如圖4B所示,溝槽部13的底面向左(或向右)且向前傾斜地延伸,而溝槽部13的內側與各側壁部10的內表面101連接的底面131位於與側壁部10的外表面連接的外底面132的後方。如圖3所示,扁平線纜9a的前緣部94設置在溝槽部13的前方。當扁平線纜9a插入時,扁平線纜9a的前緣部94沿右方(或左方)壓靠形成傾斜的溝槽部13。因此,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向下插入到配置面21上,而在左右方向上沒有偏斜。
如圖2和圖4B所示,引導部5形成在配置面21的下側,以從下方將扁平線纜9a引導在配置面21上。一引導部5A形成在左側的接合凸部4A的後方(更具體地,在配置面21的左後側的拐角處),而一引導部5B形成在右側的接合凸部4B的後方(更具體地,在配置面21的右後側的拐角處)。如圖3所示,當從上方觀察時,引導部5A、5B均具有一矩形形狀並且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平行。
如圖4A所示,引導部5形成為面向配置面21。更具體地,兩個引導部5A、5B均具有:一上表面51,沿配置面21延伸並面向配置面21;一傾斜面52,從上表面51的前端向前且向下傾斜地延伸;以及一後表面53,立設於上表面51的後端。配置面21和引導部5的上表面51之間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略大於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的厚度。如圖5B所示,當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已在配置面21下方插入到規定插入位置時,扁平線纜9a的後端的緣置於配置面21和引導部5的上表面51之間。
如圖4A和圖4B所示,配置面21和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之間的距離(s1+s2)大於配置面21和引導部5的上表面51之間的距離s3。透過以這種方式使得供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插入的插入槽S1的入口擴大,端部91能很容易地插入。一傾斜面211形成於配置面21的前端並向前且向上傾斜地延伸,而一傾斜面313形成於構成對向部3的前端的延伸部31並向前且向下傾斜地延伸。這樣,用於供扁平線纜9a插入的入口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s4能大於配置面21和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之間的距離(s1+s2),且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能更容易地插入。
如圖4B、圖5A和圖5B所示,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能沿插入槽S1從第一連接器1a的前端到後端插入在配置面21和對向部3之間。當扁平線纜9a插入時,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騎在接合凸部4上且扁平線纜9a的後端側向下傾斜。此時,延伸部31被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向下壓並向下移動。然而,由於使懸伸部32彈性恢復到基準姿勢W1的力,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受到從下方向水平姿勢的施壓。此外,配置面21與傾斜面52的前端部521之間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s5大於接合凸部4的下表面43到配置面21的高度s1且大於配置面21與懸伸部32的上表面321之間的距離(s1+s2)。結果,即使當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暫時進入到第一連接器1a而向下傾斜時,扁平線纜9a的後端的緣被引導部5的傾斜面52向上壓並置於引導部5的上表面51上。此外,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與引導部5的後表面53接觸,以阻止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進一步向後移動而超出規定插入位置(見圖5B)。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a具有一獨特的位於配置面21下方且沿前後方向沿配置面21延伸的懸伸部32。懸伸部32從下方支撐扁平線纜9a的端部91並阻止扁平線纜9a脫離。結果,能提高扁平線纜9a在第一連接器1a中的安裝穩定性。
[2.第二實施例]
將參照圖6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圖6是從下方觀察到的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1b和扁平線纜9b的一立體圖。第一連接器1b連同安裝的一扁平線纜9b能插入到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第二連接器6中(見圖1)。在圖6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在下文中,僅說明與第一實施例中不同的部件。第二實施例中未說明的事項與第一實施例中那些相同。
第一連接器1b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第一連接器1a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具有左右不對稱性。扁平線纜9b同樣也形成左右不對稱性,以匹配第一連接器1b的形狀。由於第一連接器1b和扁平線纜9b均具有左右不對稱性,所以扁平線纜9b不能上下顛倒地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b。
具有不同形狀的側壁部1010A和側壁部10B形成於第一連接器1b的左端和右端。包括一溝槽部13的側壁部10B採用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連接器1a相同的方式形成於第一連接器1b的右端。然而,一溝槽部13並沒有形成於第一連接器1b的左側(Y1側)的側壁部1010A。換言之,側壁部1010A的左端面、內表面及前表面1102被擴大而填補了溝槽部13和其上側的缺口部分。
切出的具有一矩形輪廓的一凹部1099形成在前緣部1094的端部,且在扁平線纜9b的左側(即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的最窄寬度的收縮部U的左側)傾斜延伸。由於凹部1099設置在扁平線纜9b的左端,所以扁平線纜9b在插入時不會撞擊左側的側壁部1010A。當扁平線纜9b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b時,凹部1099前側的緣1991設置成在前後方向上面向側壁部1010A的前表面1102。
參閱圖1及圖6,一對向部1003在第一連接器1b中形成為設置在配置面21的下方,且在對向部1003的前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延伸部1031具有一左側連接部1311A、一右側連接部1311B以及將這兩個連接部1311A、1311B連接的一前緣部1312。左右連接部1311A、1311B形成於左右側壁部1010A、10B的前方。右側連接部1311B如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連接部311B一樣在右側壁部10B的前表面102B上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側連接部1311A位於左側壁部1010A的右側表面上並從前表面1102向後方延伸。左側壁部1010A的前表面1102位於右側壁部10B的前表面102B的前方,且左側連接部1311A位於右側連接部1311B的前方。延伸部1031固定於右側壁部10B的前表面102B且固定於左側壁部1010A的前表面1102和右側表面上。
懸伸部1032如第一實施例中的情況一樣面向延伸部103的後方並相對配置面21沿水平方向延伸。當扁平線纜9b插入時,懸伸部1032從下方支撐扁平線纜9b的端部1091。這阻止扁平線纜9b在插入時脫離,並且能提高扁平線纜9b在第一連接器1b中的安裝穩定性。
此外,如第一實施例中的情況一樣,對向部1003能夠彈性變形,
且懸伸部1032圍繞連接部1311A、1311B在上下方向上移動。懸伸部1032在被扁平線纜9b的端部1091向下壓時向下傾斜。這樣,能維持供扁平線纜9b插入的空間。此外,當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b中的扁平線纜9b被拉動時,前緣部1312向下移動,懸伸部1032向上移動靠近配置面21,扁平線纜9b的端部1091被壓靠在配置面21上。這阻止了扁平線纜9b從第一連接器1b中脫出。前緣部1312連接於右端處的側壁部10B的前表面102B且連接於右端處的側壁部1010A的內表面。結果,對向部1003彈性變形且懸伸部1032相對左右水平方向傾斜。更具體地,當對向部1003彈性變形時,懸伸部1032的左側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動距離大於懸伸部1032的右側的移動距離。
[3.變形例]
參閱圖2,本發明不僅限於上述實施例且各種變化是可能的。例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延伸部31沿左右方向延伸並跨接左右側壁部10A、10B。然而,延伸部31不必跨接兩個側壁部10A、10B。例如,延伸部31可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間位置被切斷,且懸伸部32可從切斷的延伸部31的端部向後方延伸。此外,延伸部31也不必具有兩個連接部即左右連接部311A、311B。延伸部31可具有連接部311A或具有連接部311B並且可從連接部311A向右延伸或從連接部311B向左延伸。
在第一實施例中,接合凸部4的後表面42形成於懸伸部32的後端322的前方。然而,接合凸部4的後表面42可形成於懸伸部32的後端322的後方。此外,接合凸部4可形成在前後方向的後方,以不與懸伸部32重疊。此外,兩
個接合凸部4不必設置在配置面21的左右端,而是可設置於配置面2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
本說明書的公開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保持本發明的主旨同時可容易地作出各種修改,且這些修改落入申請專利範圍。附圖中的各部件的寬度、厚度和形狀均是示意性的表示且不限制本發明的解釋。
Claims (9)
- 一種連接器,安裝在一扁平線纜的端部上,所述連接器包括:一台,具有用於配置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的一配置面;一接合凸部,形成在所述配置面上,用於接合所述扁平線纜;一對向部,形成為面向所述配置面;以及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能從所述連接器的前側到後側插入到所述配置面與所述對向部之間;所述對向部具有:一第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接合凸部的前方;以及一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向後方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連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並連接於所述兩個側壁部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位於所述連接部的前方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的連接部向後方延伸。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還包括: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連接部,連接於所述兩個側壁部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所述連接器的對向部能夠彈性變形,從而所述第二部分以所述連接部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位於所述接合凸部的左方或右方。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後端位於所述接合凸部的後方。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接合凸部形成在所述配置面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上。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還包括: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第一部分跨接所述兩個側壁部;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部向後方延伸。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接合凸部具有:一第一表面,面向遠離所述配置面的方向;所述對向部的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表面,面向所述配置面;以及從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一表面到所述配置面之間的高度大於從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的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還包括:一引導部,形成為面向所述配置面並位於所述接合凸部的後方;所述扁平線纜的緣能夠配置在所述配置面和所述引導部之間。
-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一第二連接器,具有前方的一開口以及設置於其內的多個端子;以及一第一連接器,在安裝在一扁平線纜的端部上的狀態下插入到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包括:一台,具有用於配置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的一配置面;一接合凸部,形成在所述配置面上,用於接合所述扁平線纜;一對向部,形成為面向所述配置面;以及兩個側壁部,相對彼此設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反側並使所述配置面介於之間;所述扁平線纜的端部能從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前側到後側插入到所述配置面與所述對向部之間;以及所述對向部具有:一第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接合凸部的前方;以及一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向後方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連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並連接於所述兩個側壁部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位於所述連接部的前方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的連接部向後方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56502 | 2015-08-06 | ||
JP2015156502A JP6401676B2 (ja) | 2015-08-06 | 2015-08-06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9617A TW201709617A (zh) | 2017-03-01 |
TWI650906B true TWI650906B (zh) | 2019-02-11 |
Family
ID=56804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2545A TWI650906B (zh) | 2015-08-06 | 2016-04-22 |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28598B2 (zh) |
JP (1) | JP6401676B2 (zh) |
CN (2) | CN205565058U (zh) |
TW (1) | TWI65090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45923B (zh) * | 2019-05-08 | 2021-11-11 |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01676B2 (ja) * | 2015-08-06 | 2018-10-10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6786356B2 (ja) * | 2016-10-31 | 2020-11-18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KR102008694B1 (ko) * | 2017-03-22 | 2019-10-21 |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 플랫케이블용 전기 접속 구조체 |
KR102028425B1 (ko) * | 2017-04-18 | 2019-10-04 |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 접촉 신뢰성이 향상된 플랫케이블용 전기 접속 구조체 |
CN109411920A (zh) * | 2017-08-18 | 2019-03-01 |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40867A (en) * | 1987-03-26 | 1988-04-26 | Advanced Circuit Technology, Inc. | Printed circuit connection system |
JP2002100425A (ja) * | 2000-09-25 | 2002-04-05 | Calsonic Kansei Corp |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US20030027449A1 (en) * | 2000-02-15 | 2003-02-06 | Roberts Joseph A |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
TW201345073A (zh) * | 2012-04-20 | 2013-11-01 | Ya-Ping Lin | 電連接器 |
TWI473364B (zh) * | 2012-04-11 | 2015-02-11 | Ya Ping Lin | 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12180A (ja) | 1988-08-17 | 1990-04-24 | Molex Inc | 掛合片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JPH04147583A (ja) | 1990-10-08 | 1992-05-21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結合検知装置 |
JPH05205830A (ja) | 1992-01-28 | 1993-08-13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のコネクタ |
JP3064176B2 (ja) | 1994-03-08 | 2000-07-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解除構造 |
US6086412A (en) | 1998-04-22 | 2000-07-11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ircuitry |
JP2002100426A (ja) | 2000-09-25 | 2002-04-05 | Calsonic Kansei Corp |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
US7056142B2 (en) * | 2002-04-15 | 2006-06-06 | Yazaki Corporation | Lock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
JP3768170B2 (ja) | 2002-05-09 | 2006-04-19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JP4082571B2 (ja) * | 2002-06-26 | 2008-04-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嵌脱構造 |
JP4750395B2 (ja) | 2004-09-15 | 2011-08-17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Ffc用挿入ガイド |
JP2008300129A (ja) | 2007-05-30 | 2008-12-11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スライダ |
KR101133954B1 (ko) * | 2010-07-20 | 2012-04-05 |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
US8840415B2 (en) * | 2011-10-05 | 2014-09-2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Power cable connector |
JP5837543B2 (ja) * | 2013-09-17 | 2015-12-24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体用ホルダ、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6401676B2 (ja) * | 2015-08-06 | 2018-10-10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2015
- 2015-08-06 JP JP2015156502A patent/JP64016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01 US US15/088,975 patent/US101285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4-22 TW TW105112545A patent/TWI650906B/zh active
- 2016-04-28 CN CN201620373692.9U patent/CN2055650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4-28 CN CN201610274352.5A patent/CN1064508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40867A (en) * | 1987-03-26 | 1988-04-26 | Advanced Circuit Technology, Inc. | Printed circuit connection system |
US20030027449A1 (en) * | 2000-02-15 | 2003-02-06 | Roberts Joseph A |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
JP2002100425A (ja) * | 2000-09-25 | 2002-04-05 | Calsonic Kansei Corp |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TWI473364B (zh) * | 2012-04-11 | 2015-02-11 | Ya Ping Lin | 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 |
TW201345073A (zh) * | 2012-04-20 | 2013-11-01 | Ya-Ping Lin | 電連接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45923B (zh) * | 2019-05-08 | 2021-11-11 |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0854B (zh) | 2019-10-18 |
TW201709617A (zh) | 2017-03-01 |
US20170040725A1 (en) | 2017-02-09 |
US10128598B2 (en) | 2018-11-13 |
JP2017037720A (ja) | 2017-02-16 |
CN106450854A (zh) | 2017-02-22 |
JP6401676B2 (ja) | 2018-10-10 |
CN205565058U (zh) | 2016-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50906B (zh) |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 |
KR101815093B1 (ko)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 |
JP6056835B2 (ja) |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
TWI543454B (zh) | 屏蔽及鎖定型板對板連接器 | |
US9634413B2 (en) | Connector | |
JP5516308B2 (ja) | 端子金具およびコネクタ | |
JP6483038B2 (ja) |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と実装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 | |
JP5632420B2 (ja) | 端子間接続構造 | |
JP5912632B2 (ja) | コネクタ | |
KR101656514B1 (ko) | 강도 보강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커넥터 장치 | |
JP2016149212A (ja) |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 | |
KR20170106199A (ko)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 |
CN102868056A (zh) | 浮动型连接器 | |
KR20150003378A (ko) |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 |
KR102701665B1 (ko) | 회로 기판용 커넥터 장치 | |
WO2010135549A1 (en) | Loop connector and closed-circuit forming connector | |
US9293847B2 (en) | Connector having a holding member with guide portions with projections | |
US20160120024A1 (en) | Linear Conductor Connection Terminal | |
JP5203099B2 (ja) | 垂直型smtコネクタ | |
US9478880B2 (en) | Connector having projections for positioning a circuit board to be inserted in the connector | |
JP2020068115A (ja) | コネクタ固定具 | |
JP6530015B2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JP6723567B2 (ja) | コネクタ | |
KR20240001484A (ko) | 리셉터클 피팅 네일,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조립체 | |
WO2021166613A1 (ja) | コネク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