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3679A - 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3679A CN1233679A CN 99105426 CN99105426A CN1233679A CN 1233679 A CN1233679 A CN 1233679A CN 99105426 CN99105426 CN 99105426 CN 99105426 A CN99105426 A CN 99105426A CN 1233679 A CN1233679 A CN 12336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holding
- presser feet
- cam
- action
- sewing machin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被缝制物规定的范围内能沿任意形状设置针迹的一种循环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以谋求机构的简略化。中压持机构10具有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和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所述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在缝制中使中压脚12下降且在停止时使其上升,所述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在缝制中使中压脚12随着缝纫机针7作上下运动。一中压持连杆40将由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及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引起的中压脚12作上下运动的动作传递到中压脚12上。另外,在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上设有配备在上轴3上的中压持凸轮31和成为中压持凸轮31的从动件的中压持驱动柄32。另外,中压持凸轮31能从与中压持驱动柄32接合的位置沿上轴向后后退。通过使中压持凸轮31后退并脱离中压持驱动柄32,就能使缝制中的中压脚12的上下动作停止。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在被缝制物规定的范围内能沿任意形状设置针迹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
一般来说,上述那种循环缝纫机具有保持装置和送布机构,所述保持装置用例如框架状上下压板(压布框架及下板)夹持并保持被缝制物,所述送布机构使该保持装置在与缝纫机针垂直的水平面内移动,通过该送布机构使由前述保持装置保持的被缝制物沿着相对于缝纫机的水平方向移动,每一针变换缝制位置并按任意形状形成针迹。
在上述的循环缝纫机中,由于框架状上下压板在缝制范围的外侧压持被缝制物,而没有压持针的上下位置附近的被缝制物,在针上升时一边向上提升针附近的被缝制物一边上升,其结果,针迹形成就变得不稳定。由此,在这种缝纫机中,设有压住针附近的被缝制物的中压脚。
该中压脚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随着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以便不阻碍由前述送布机构引起时被缝制物的移动,针上升时向上离开被缝制物。作为用于作这样上下动作的机构,已得知例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昭62-249689号所记载的那样,用设在上轴上的偏心凸轮来控制。
一方面,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中压脚,即,在缝纫机停止中,不会妨碍被缝制物从保持装置上脱开,并且该中压脚上升得比缝制时还要高。
另外,在采用中压脚与被缝制物之间的摩擦力变小的这种类型的被缝制物或这种类型的中压脚时,以这样的方式设定,即,在缝制中下降到被缝制物上的状态下照原样进行缝制,不随针的上下动作而作上下运动。
因此,中压脚的动作机构有必要进行两种不同的动作,这样就使中压脚的动作机构变成复杂的机构。
另外,如上所述,甚至在通常的中压脚动作的情况下,其动作具有两种类型,即,在缝制停止时使中压脚作较大地上升的动作和缝制中使中压脚作较小地上下运动的动作,为了进行这两种动作,动作机构就变成复杂的机构。
另外,在中压脚的动作中,使用设在缝纫机主轴上的中压脚用偏心轮,同时,使用弹簧,针的上死点与中压脚的上死点基本一致。在使缝纫机停止时,由于中压脚用凸轮的旋转角度不同,所以存在着上述弹簧作用于凸轮的斜面而向中压脚用凸轮亦即主轴施加转动力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缝纫机中,即使从缝纫机针成为上死点的主轴的旋转角度前后转动50°,缝纫机停止,这时,中压脚处于下降的途中,由弹簧压持中压脚凸轮的斜面并在施加转动力的状态下使其停止。
因此,如果不施加阻止主轴转动的阻力的话,具有这种可能性,即,即使缝纫机停止,中压脚转动到下降为止,也不能将缝纫机停在规定的缝纫机针的位置处。
再有,在以例如皮带驱动方式使主轴转动的情况下,即使仅从外部施加使主轴转动的力,用克服V型皮带所引起的主轴转动的阻力也能抑制主轴的转动,但是,在以主轴与电机相连的直接驱动方式使主轴转动的情况下,克服主轴转动力的阻力不太大,在缝纫机停止时由中压脚用凸轮向主轴施加转动力时,存在着仅主轴转动且缝纫机停止时的缝纫机针的位置下降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它谋求能使中压脚的驱动机构简化,并能减少缝纫机停止后由中压脚的驱动机构施加到上轴的转动力。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设置在这样一种缝纫机上,该缝纫机使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能在由该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规定的针迹,所述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具有中压脚和中压持动作装置,所述中压脚在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的附近向下压持所述被缝制物,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在缝制中使所述中压脚随着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具有中压持凸轮和中压持驱动装置,所述中压持凸轮与所述缝纫机的主轴一体转动,所述中压持驱动装置使所述中压脚跟踪所述中压持凸轮并随着所述上轴的转动作上下运动,所述中压持凸轮能移动并定位在两种位置处,这两种位置是,与所述中压持驱动装置相连而能使中压脚作上下动作的位置,和解除与所述中压持驱动装置相连而使中压脚处于下降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缝制动作中作上下运动的通常的中压脚的情况下,使中压持凸轮与中压持驱动装置接触并把上述的中压脚设置在可作上下驱动的位置处,使中压脚与上轴一体转动,驱动成为从动件的中压持驱动装置,从而,由该中压持驱动装置使中压脚作上下运动。
另外,在使用缝制动作中向下压持被缝制物的中压脚的情况下,把中压持凸轮设置在不与中压持驱动装置接触的位置处,即使中压持凸轮与上轴一同转动,中压持驱动装置也处于不动的状态,由此,使中压脚保持在朝下方下降的状态。
因此,在该中压持机构中,仅使中压持凸轮移动就能对两种动作加以切换,一种动作是采用通常的中压脚在缝制中使中压脚作上下运动的动作,另一种是采用缝制中不作上下运动的中压脚在缝制中使中压脚保持在下降的状态下的动作。
亦即,在利用安装在上轴上的中压持凸轮使通常的中压脚作上下驱动的机构上,仅增加能使中压持凸轮的位置移动的机构,就能切换上述那两种中压脚的动作,因此,就能将在缝制中切换两种中压脚的动作的中压持机构的结构做成非常简单的结构。由于使中压持机构的结构简单化,因此,能谋求减少零件的个数且能使制造工序简易化,同时,能降低制造成本。
再有,中压持凸轮形成有插孔,把上轴插入该插孔中,并且,最好用止动螺钉等接合部件把中压持凸轮固定在上轴上,通过用接合部件解除中压持凸轮在上轴上的固定,中压持凸轮就能沿上轴的轴向移动,从而就能把使中压脚移动的机构做成非常简单的机构。
此外,在这种场合,当中压持凸轮与中压持驱动装置接触时,很容易确定中压持凸轮的位置与角度。
另外,在将中压持凸轮从中压持驱动装置上脱开的情况下,必须把中压持驱动装置固定在使中压脚保持在下降状态的位置处,在将中压持凸轮从中压持驱动装置上脱开时,在中压持驱动装置使中压脚下降的状态下的位置处设有改变中压持凸轮并与中压持驱动装置接触的部件。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设置在这样一种缝纫机上,该缝纫机使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能在由该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规的定针迹,所述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具有中压脚和中压持动作装置,所述中压脚在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的附近向下压持所述被缝制物,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在缝制中使所述中压脚随着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中压持机构还具有中压持上下动作装置,该中压持上下动作装置在缝纫机的缝制动作时将中压脚上升保持在由中压持动作装置使中压脚作上下运动的下降位置、在缝纫机的缝制动作停止时使中压脚上升保持在比前述上下运动的上升时还要高的位置处。
根据上述结构,在缝制停止中使中压脚处于较大地上升的状态以便容易地脱开被缝制物,在缝制开始时使中压脚较大地下降以便压持被缝制物,而且在缝制中,在被缝制物可水平移动的程度上,能使处于较大地下降的状态下的中压脚较小地上升或者下降。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设置在这样一种缝纫机上,该缝纫机使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能在由该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规定的针迹,所述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具有中压脚和中压持动作装置,所述中压脚在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的附近向下压持前述被缝制物,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在缝制中使所述中压脚随着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在由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所引起的并对应于前述上轴的中压脚的上下动作中,设置与前述上轴的缝制停止时的停止旋转角度大致同步地使上下动作停止的停止旋转角度的范围。
在该中压持机构的中压脚作上下运动中,在上轴的旋转角度变为缝制停止时上轴停止的所定旋转角度的附近,设有在某时使中压脚的上下动作停止的停止旋转角度范围,因此,在该停止范围内,即使上轴转动中压脚也不作上下运动。
相反,即使上轴以对应于该停止范围的角度停止,也不会通过中压持缝制动作装置将使对中压脚向下施力作用的弹力传递到中压脚上。
由此,就能防止由对中压脚向下施力的弹簧等的作用力使上轴转动的情况发生。
再有,在通常的缝纫机中,在变为针杆上死点(缝纫机针的上死点)的上轴的旋转角度为0°的情况下,使上轴停止的旋转角度为50°左右。因此,把上述停止期间设在上轴的旋转角度大致为50°附近。另外,根据这种缝纫机,以上轴的旋转角度为0°亦即成为针杆上死点的上轴的旋转角度来设定使缝纫机停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把上述停止期间设在上轴旋转角度为0°的附近。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缝纫机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设置在缝纫机机架内的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展开透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的中压持凸轮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在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中的中压脚的运动曲线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压持机构中的由中压脚向上轴施加转动的转动力的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中的中压持凸轮的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作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例的缝纫机1的外观视图,图2是表示缝纫机1的机架2内的中压持机构10的视图,图3是表示展开状态下的中压持机构10的视图,图4~6是表示从缝纫机1中只取出中压持机构10的状态的视图,图7是表示把中压持凸轮31装配到缝纫机1的上轴3(主轴)上的装配结构视图,图8是表示中压脚12的运动曲线图,图9是表示由压持机构10向缝纫机1的上轴3施加的转动力相对于运动曲线图。
如图1所示,具有本发明的中压持机构10的循环缝纫机1具有保持机构6和送布机构(图中未示)。该保持机构6把被缝制物夹持在下板4与压持外框5之间并加以保持。该送布机构使该保持机构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相对于固定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处的缝纫机针,使被缝制物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所规定的范围例如下板4及压持外框5的内侧,或者在由与缝纫机针7相对的保持机构6的送布机构而引起的可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处就可形成针迹。
在缝纫机中,该保持机构6通过下板4和压持外框5保持缝制被缝制物的部分的外侧,本发明的中压持机构10的中压脚12从上面压持被缝制物的缝纫机针7附近的部分。
在此,对该实施例中的缝纫机1的中压持机构10作以说明。
如图2~6所示,中压持机构10具有中压脚12,该中压脚12如上所述压持被缝制物的缝纫机针7作上下运动的部分,并且,中压持机构10是驱动该中压脚12的机构。
中压持机构10由中压持支持部11、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以及一个中压持连杆40组成。其中,所述中压持支持部11可上下动作地支持前述中压脚12,所述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使中压脚12在缝制中处于能压持被缝制物的下降状态,并且使中压脚12在停止缝制中处于能对被缝制物作调整和交换等的可上升状态,所述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使中压脚12在缝制中相应于缝纫机针7的动作作上下动作,而所述的中压脚12由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而处于下降状态,所述一中压持连杆40把用来由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及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使中压脚12作上下运动的动作传递到中压持支持部11上。
上述的中压持支持部11具有如上所述压持被缝制物的中压脚12、与该中压脚12的上部接合的中压杆13、与该中压杆13的上部接合的筒状中压杆金属套14、插入到该中压杆金属套14内部中的中压持导杆15、被固定在中压杆13的外圆周部分上并同时与中压持连杆40相接的中压杆座16、中压持调节螺钉17、中压持调节螺母18、以及将中压脚12向下作用的中压持弹簧19(图3所示),其中,把所述的中压持调节螺钉17及中压持调节螺母18连接到所述中压持导杆15的上端,同时把其安装在机架2上,用于调节中压持导杆15的上下位置。
上述中压脚12其下端部的下面压住被缝制物并成环状,缝纫机针贯穿该下端部而作上下运动。亦即,中压脚12在缝纫机针的周围压住被缝制物。
另外,如图3所示,用螺钉12a及垫圈12b把中压脚12的上部固定在中压杆13上,用螺钉12a及垫圈12b把指状护罩12c与中压脚12一同固定在中压杆13上。另外,把中压脚12的螺钉12a用的螺孔做成上下较长的长孔,从而可对中压脚12的上下位置作微调。
上述的中压杆金属套14成筒状,并且把中压杆13可上下动作地插入该金属套中。
上述中压持导杆15被插入中压弹簧19内并支持中压弹簧19。
上述中压杆座16贯穿中压杆13并用止动螺钉16a固定在中压杆13上。
另外,用螺钉16b及垫圈16c把中压杆座接受板16d安装在中压杆座16上。
中压杆座接受板16d的下侧与中压持连杆40相接,通过中压持连杆40限制中压杆座16的向下移动,通过由中压持连杆40向上压持中压杆座16,就能把中压脚12、中压杆13提到上方。
亦即,由中压持连杆40把动作传递到中压杆座16上,从而就能上下驱动中压脚12。
上述调节螺钉17及中压持调节螺母18调整中压弹簧19的作用力并调整中压脚12对被缝制物的压力。
上述中压弹簧19是把中压脚12向下压持的例如螺旋弹簧,从而产生中压脚12对被缝制物的压力。
如图2~6所示,上述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由中压提升机构23和中压下降机构28组成,所述的中压提升机构23由中压提升连杆21及中压提升弹簧22组成,而中压下降机构28由螺线管24以及三个中压下降连杆25、26、27组成。
上述中压提升机构23是这样的,由中压提升弹簧22(螺旋弹簧)克服中压弹簧19的张力把中压提升连杆21拉向缝纫机的后侧,由此使中压持连杆40保持在使中压脚12处于提升状态的位置上,其中,所述的中压提升连杆21的前端与中压持连杆40相连,其后端与所述中压提升弹簧22相连。
呈细长的直线形杆体的中压提升连杆21,其前端以大于后述的中压连杆销44的直径的直径沿中压连杆销44的上下折成U字状。当中压提升连杆21受中压提升弹簧22的作用移至后方(图4右方)时,中压提升连杆21的前述前端与中压连杆销44相接合,并使中压持连杆40按图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当中压提升连杆21由后述的中压下降机构28移至前方(图4左方)时,由于把中压提升连杆21的前述前端做成其直径大于后述的中压连杆销44直径的U字状,因此,不作用于中压杆销44上。
因此,在使中压提升连杆21移至前方的时候,中压提升连杆21的移动不会使中压持连杆40的一端移至前方,但是,这时,由于中压弹簧19的作用力使中压持连杆40转动,以便使中压持连杆40的一端向前力移动。于是,通过由后述的中压杆33便限定了中压脚12向后方的移动,就使中压持连杆40停止转动。
在该状态中,由于中压持连杆40的一端向后方的移动没有把中压提升连杆21的U字状的前端限定在某种程度的范围内,因此,通过上述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就能一边使中压持连杆40的一端向后移动,一边返回。
再有,如图3所示,用中压下降连杆27的销27a和挡圈27b把中压提升连杆21与中压提升弹簧22的前端连同中压下降连杆21连在一起。另外,中压提升弹簧22的后端挂于弹簧吊座22b上并加以固定,其中,用螺钉22a,22a把吊座22b固定在机架2上。
上述中压下降机构28是这样的,用三根中压下降连杆25、26、27把螺线管24的插棒式铁芯24c与中压提升连杆21的后端连接起来,通过接通螺线管24使插棒式铁芯24c后退,借助三根中压下降连杆25、26、27克服中压提升弹簧22的弹力将中压提升连杆21向前推出。
通过向前推出中压提升连杆21,便解除了将中压持连杆40保持在提升中压脚12的状态下的位置处。中压脚12通过中压弹簧19的弹力降下。
用固定板24a及数个螺钉24b把上述螺线管4固定到机架2上。
上述中压下降连杆25被做成大致为ㄑ字状,同时,其中央部由支轴25b自由转动地支持着,用止动螺钉25a把所述支轴25b固定到机架上。另外,用连接销24b把中压下降连杆25的下端与螺线管24的插棒式铁芯24c连接起来。
另外,用阶梯式螺钉25c把中压下降连杆25的上端与中压下降连杆26连接起来。
中压下降连杆26被做成大致为ㄑ字状,并且其下端与中压下降连杆26相连,用阶梯式螺钉26a把其上端与中压下降连杆27连接起来。
中压下降连杆27被做成从侧面看大致为L字状,把其中央部自由转动地支持在支轴27A(图4)上,支轴27A被固定在机架2上。另外,中压下降连杆27的后端与中压下降连杆26相连,同时,用如上所述的中压下降连杆21和中压提升弹簧22的连接部把其前端连接起来。
在螺线管24断开的状态下,通过中压提升弹簧22的弹力,使中压下降连杆27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与中压下降连杆27相连的中压提升连杆21向后移动。
如图5所示,在螺线管24接通的状态下,其插棒式铁芯24c向后退,中压下降连杆25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上推中压下降连杆26,同时,中压下降连杆26便上推中压下降连杆27的后端。图中,中压下降连杆27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其前端向前移动,而使与中压下降连杆27相连的中压提升连杆21克服中压提升弹簧22的弹力而向前移动。由此,中压持连杆40就处于将中压脚12向上提升的状态。
如图2~6所示,上述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用于在缝制中使压脚12随着针的上下动作而作上下运动,并具有固定在上轴3上的中压持凸轮31、成为该压持凸轮31的从动节的中压持驱动柄32、把中压持驱动柄32的动作传动到中压持连杆40上的中压杆33、决定中压持凸轮31的位置的凸轮用止推环34、以及接受部35,所述的接受部35在如后所述停止中压持缝制动作时接受中压持驱动柄32。
如图7所示,上述的中压持凸轮31具有圆筒部31a和设置在该圆筒部31a后面的凸轮部31b以及定位销31c,并处于外插在上轴3上的状态,亦即,上轴3贯穿的状态下,同时,用止动螺钉31d、31d固定在上轴3上。中压持凸轮31其凸轮部31b的前侧面成为凸轮的侧面凸轮,上轴3为了使缝纫机针7上下动作而转动时,沿着凸轮部31b的前侧面是所形成的曲面驱动成为从动节的中压持驱动柄32。
松开止动螺钉31d、31d,使该中压持凸轮31沿上轴3轴纵向(前后方向)移动,通过向后移动上轴3就能解除中压持驱动柄32与中压持凸轮31之间的关联。
另外,通过固定在上轴3上的凸轮用止推环34限制中压持凸轮31的前后位置,在如上所述使中压持凸轮31后退之后,使中压持凸轮31返回原位时,通过使中压持凸轮31的圆筒部31a的前面与凸轮用止推环34接合就能使中压持凸轮31容易地定位。
再有,圆筒部31a距离凸轮用止推环34和凸轮部31b有一段距离,以便设置在中压持凸轮31的前侧上的凸轮用止推环34不会妨碍中压持驱动柄32的动作。
另外,把定位销31c设定成自圆筒部31a的前面向前伸出,通过把其插入孔34a中就能决定中压持凸轮31的角度。孔34a设置在凸轮用止推环34上。
亦即,中压脚12与缝纫机针7连动地动作,但是,在如上所述使中压持凸轮31后退的情况下,中压持凸轮31稍作转动的可能性较大,即使按上述调整中压持凸轮31的前后位置,中压脚12的动作与缝纫机针7的动作时间也会错开,然而,如上所述,用中压持凸轮31的定位销31c和凸轮用止推环34的孔34a来决定中压持凸轮31的角度,由此,即使在使中压持凸轮31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地调整中压脚12与缝纫机针7的动作的同步。
再有,凸轮用止推环34被做成环状,在上轴贯穿的状态下,用止动螺钉34b,34b固定在上轴3上,但是,在用手固定来决定一次位于上轴3上的位置及角度之后,就基本上不动了或者不卸下了。
如图3所示,用阶梯式螺钉32a把上述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中央部自由转动地支持在机架2上。用滚轴32b及滚轴螺母32c把滚子32d自由转动地装在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侧。
另外,在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设有接合部32e,在使中压持凸轮31后退的情况下,该接合部32e与固定在机架2上的接受部35接合。
另外,在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下端形成长孔32f,用穿通该长孔32f的阶梯式螺钉33a及螺母33b把中压杆33的后端自由转动地连在该长孔的任意位置上。
上述的中压杆33的后端与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下端相连,其前端形成有长孔33c,把中压连杆销44可转动且滑动地配合在该长孔33c中。
上述中压连杆40具有为L字的形状,并用支轴42及止推环43将其自由转动地支持在机架2上,其中,用阶梯式螺钉41把支轴42固定在机架2上,把止推环43外插在该支轴42上。
如前所述,用中压连杆销44把中压持连杆40的后端(上端)与中压杆33及中压提升连杆21的前端连接起来。
接着,对上述的缝纫机1中的中压持机构10的动作及作用作以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在缝纫机1停止期间,螺线管24断开,中压持连杆27就处于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这时,通过中压下降连杆26、27使插棒式铁芯24c处于伸出的状态。
中压提升弹簧22对与中压下降连杆27的前端相连的中压提升连杆21向后施加作用力,同时,通过中压下降连杆27使中压提升连杆21处于后退的状态。
在中压提升连杆21后退的状态下,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后退,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就处于上升的状态。由此,其下面处在与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接合状态下的中压持支持部11的中压杆座16连同中压杆13及中压脚12一起,克服中压弹簧19(图3所示)的作用力处于上升的状态。
亦即,中压脚12上升,处于不压持被缝制物的状态,亦即,被缝制物处在可脱离保持机构6的状态。
这时,在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中,中压杆33没有处于由中压持连杆40前引的状态,中压杆33处于大体为自由的状态,同时,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下端不会由中压杆33前引,中压持驱动柄32也处于大体为自由的状态。
再有,在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中,由于连接中压杆33的中压持连杆40的部分为长孔33c,因此,在如图所示的、中压脚12上升的状态中,即使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动作,中压持连杆40及中压脚12也不会受到影响。
接着,在开始缝制时,如图5所示,螺线管24接通,其插棒式铁芯24c后退,由此,通过下压连杆25,26使下压连杆27的后端转动而上升,下压连杆27的前端便克服中压提升单簧22的作用力前进,从而使上压连杆21前进。
拉曳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的状态下的上压连杆21的前端向前移动,由此,解除将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保持在后方的状态。
这时,由于中压弹簧19的弹力,中压杆13、中压脚12及中压杆座16向下移动,由此,向下压下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就向前移动。
由此,中压脚12下降,能处于压持被缝制物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中,借助于中压弹簧19的弹力让中压持连杆40转动以使其前端向下移动的情况下,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向前移动。
于是,与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相连的中压杆33向前移动,通过向前拉曳与中压杆33连接的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下端,中压持驱动柄32便转动,其上端的滚子32d向后移动,就与中压持凸轮31的前侧面接合。
通过中压持驱动柄32的滚子32d与中压持凸轮31接合,便限制了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再向后移动的转动,亦即,限制了其下端再向前移动的转动。
从而,限制了中压杆33向前移动,同时,设定使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向前移动的转动,亦即,利用中压弹簧向下推压中压杆座16及中压脚12,并利用中压杆座16而使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向下移动的转动得到了限制。由此,中压脚12停止下降。
于是,缝纫机1的缝制开始,而让缝纫机针7上下动作的上轴3便转动。
这样,中压持凸轮31也转动,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随着中压持凸轮31的侧面的起伏而作前后动作。
由此,与中压持驱动柄32相连的中压杆33作前后移动。
再有,通过在中压持驱动柄32的长孔32f内调整与中压持驱动柄32相对的中压杆33的连接位置,就能改变中压杆33的前后移动量。
而且,与中压杆33相连的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前后移动,由此,中压持连杆40正反转动,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作上下移动。
于是,通过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的上下运动,中压杆座16上下移动,中压脚12作上下运动。
即,相对于上轴3的转动而作上下运动的缝纫机针7,中压脚12作上下运动。
这时,与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的中压提升连杆21的前端相连的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前后移动,但是,由于中压提升连杆21用其U字状前端部分在保持较大间隙的状态下与中压持连杆40相连,因此,不会妨碍由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使中压持连杆40在小角度范围内作前后移动。
停止缝纫时,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的螺线管24再断开,用中压提升弹簧22向后拉曳中上压连杆21。
由此,与中压提升连杆21相连的中压持连杆40的前端向上移动,上推中压杆座16,而使压脚12上升。
再有,由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而引起的缝制开始时的中压脚12的下降距离及缝制停止时的中压脚12的上升距离为例如20mm,由中压持动作部30而引起的缝制中的中压脚12的上下运动距离为例如4mm。
另外,由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而引起的中压脚12的下降并不是只在缝制开始时进行,例如,在缝纫停止时,在缝纫机针7与中压脚12一起升的状态下,由于中压脚12的前端妨碍向缝纫机针7穿线,因此,在穿线时接通螺线管24,与缝制开始时同样能降下中压脚。
接着,对把缝制中没必要作上下运动的中压脚12(实际中,具有与图中的中压脚12不同的形状)安装在中压持支持部11上的情况作以说明。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预先沿上轴3向后移动中压持凸轮31。
于是,与上述情况相同进行缝制开始时的中压脚12的下降。
在缝制开始时,通过中压持上下动作部20使中压持连杆40向前转动而使其前端向下移动,在降下中压脚12的情况下,通过中压持连杆40的上端向前移动,中压杆33便向前移动,中压持驱动柄32就作转动,以便与中压杆33相连的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下端向前移动。
由此,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就向后移动,但是,这时,由于中压持凸轮31处于后退的状态,因此,在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的滚子32d与中压持凸轮31接合之前,中压持驱动柄32的上端的接合部32e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接受部35接合。
由此,通过限制中压持驱动柄32向其以上的后侧转动,限制了中压杆33向前的移动、中压持连杆40向前的转动,最终限制了中压脚12向下的移动。
因此,将中压脚12保持在下降到规定位置的状态。
亦即,滚子32d与中压持凸轮31变为不接触的状态,即使上轴3转动中压持驱动柄32也不作驱动,在缝制中,将中压脚12保持在下降到规定位置的状态。
再有,在这种状态中,中压脚12向其上方移动,但是,是处于由中压弹簧19向下的作用力所限定的状态,在从外部施加克服中压弹簧12弹力的力的情况下,中压脚12就能上升。
在缝纫停止时,与上述的情况相同,中压脚12上升。
另外,将在如上述的缝制中没必要作上下动作的压脚12换成有必要作通常的上下动作的中压脚12的时候,再使中压持凸轮31向前移动并固定在上轴3上,但这时,如图7所示,使中压持凸轮31的圆筒部31a的前端面与凸轮用止推环34接合,同时,将中压持凸轮31的销31c插入凸轮用止推环34的孔34a中,由此,可容易地将中压持凸轮31按原角度固定在原位置上。
亦即,即使根据情况解除中压持凸轮31在上轴3上的固定,也能容易地按原角度将中压持凸轮31固定在原位上。亦即,在中压持凸轮31的位置偏移或者其角度偏移的情况下,中压脚12的上下位置偏移或者中压脚12与缝纫机针7的动作的同步错开,但是,在该例中,由于可容易地以正常的位置和角度把中压持凸轮31固定在上轴3上,因此不会产生上述那种问题。
接着,对中压持凸轮31所引起的中压脚12的缝制中的动作作说明。
图8表示中压脚12的以往运动曲线的例子、在该例中改变凸轮曲线以设置停止期间的运动曲线的例子、以及在该例中使凸轮曲线的移动错开的运动曲线的例子。
另外,图9表示了在中压脚12位于上述运动曲线所表示的各个位置的情况下,由于把驱动柄32的滚子32d压在中压持凸轮31上的力,而作用到上轴3上的转动力的情况。
再有,所谓的使上轴3转动的力就是由滚子32d接触的部分凸轮面的倾斜角所引起的力,在与上轴3的轴向成直角的面中,转动力大致为零,当上轴3按正转方向转动时,在滚子32d与沿上述轴向后退而倾斜的凸轮面接合的情况下,在上轴3上有正转方向的力作用,当上轴3按正转方向转动时,在滚子32d与沿上述轴向前进而倾斜的凸轮面接合的情况下,有逆转方向的力施加到上轴3上。
另外,相对于与上轴3成直角的面的倾斜角越大,施加到上轴3上的旋转力就越大。
首先,对以往例的中压脚12的运动曲线作说明。在以往例中,针杆上死点及针杆下死点(上下动作的缝纫机针7为最高的上轴角度与为最低的上轴角度)与中压脚12的上死点及下死点大体上一致,中压脚12以与缝纫机针7的上下动作大致同步地作上下运动。
另外,在缝纫机中,在缝纫机针7以某种程度上升的状态下停止缝纫机,以便缝纫机停止时进行被缝制物的交换等的作业不太困难,但是,一般来说,在缝纫机的缝制停止时,是在缝纫机针7处在比上死点稍微下降的阶段停止上轴3的转动的。
在支持缝纫机针7的针杆为上死点的上轴3的角度为零度的情况下,缝纫机针7停止的上轴3的角度一般为50°左右。再有,作为被缝制物,例如,使用厚材料的情况下,针只在被缝制物的交换时等上升为最好,因此,通过缝纫机可设定能在针杆上死点停止上轴3,使该缝纫机1也可以在针杆上死点停止。
在以往的中压脚12上下动作的定时与缝纫机针7上下动作定时相同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设为50°的缝纫机停止角度中的中压脚12的位置,为从上死点稍微下降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压持驱动柄32的滚子32d与中压持凸轮31的斜面接合,因此,如图9所示,将滚子32d压在中压持凸轮31上的情况下,向上轴3施加正转方向的力。
亦即,中压弹簧19的作用力通过中压杆座16、中压持连杆40及中压杆33将压持驱动柄32的滚子32d压在中压持凸轮31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中压弹簧19的作用力向上轴3施加正转方向的力。
再有,以往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一般来说,上轴3为皮带驱动,出在受停止状态下的阻止上轴3转动的阻力作用的状态,因此中压弹簧19的弹力不会使上轴3转动。
然而,在该例的缝纫机1中,上轴3的驱动为直接传动以便防止转动损失、提高应答性等,与皮带驱动等相比,缝纫机停止时施加到上轴3的抑制转动的负荷变小,即使靠中压弹簧10的弹力,上轴3具有稍作转动的可能性,缝纫机针7的停止位置可以改变。
在此,在改变该例的凸轮曲线以设置停止期间的情况下,在中压持凸轮31的凸轮面上,在上轴3的旋转角度为0°附近(针杆上死点)和50°附近(缝纫机停止角度)处,在上述滚子32d接合的部分,在某种程度的范围内,形成与上轴3成直角的平面。
因此,正如设有图8中用点划线表示的停止期间的情况,在中压脚12处在上死点(与针杆上死点相同)附近位置的情况,和上轴3的旋转角度为50°左右的情况下,中压脚12的上下动作暂时停止。亦即,设有中压脚12作上下动作的停止期间。
在上轴3的旋转角度为0°附近和50°附近的位置,中压持驱动柄32的滚子32d与中压持凸轮31的凸轮面上所形成的相对于上轴3成直角的平面接合,由此,如图9所示,在上轴3的上死点(0°附近)的前后与缝纫机停止角度(50°附近)的前后位置,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所产生、朝上轴3的转动力变为零。
再有,在将实际上停止缝纫机的角度固定在例如上轴3从针杆上死点转动50°的角度的情况下,在与成为针杆是死点的上轴3的旋转角度(0°)相对应的中压持凸轮31的位置上没必要设置上述的那种平面。另外,在针杆上死点与中压脚12的上死点一致的情况下,在针杆上死点处,从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朝上轴3的转动力大致为零,同时,在针杆上死点近旁的上述转动力也较低,因此,在针杆上死点使上轴3停止转动的情况下,在与成为上死点的上轴3的旋转角度(0°)相对应的中压持凸轮31的位置上不一定需要设置上述那种平面。
相反,在将实际上停止缝纫机的上轴3的角度固定在例如成为针杆上死点的旋转角度上的情况下,在与上述50°附近相对应的中压持凸轮31的位置上没必要设置上述的那种平面,最好在与中压持凸轮31的针杆上死点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上述平面。
通过如上所述在与中压持凸轮31的上轴3停止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设置平面,就能防止将转动力从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施加到上轴3上。
另外,在使凸轮曲线的相位错开的情况下,基本上不更换由中压持凸轮31所产生的中压脚12的运动曲线的形状,使相位错开。亦即,使中压脚12成为上死点的上轴3的旋转角度不能成为与针杆相同的0°,而是大于成为针杆上死点的旋转角度,中压持凸轮31成为上死点的上轴的角度接近于缝纫机停止角度(50°附近)。
再有,如图9所示,在中压脚上死点附近,施加到上轴3上的转动力变低,在上死点处,转动力大致为零。
因此,如果使上轴3的缝纫机停止角度与中压脚12成为上死点的上轴3的旋旋转角度度一致,在缝纫机停止时基本上能完全防止将转动力从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施加到上轴3上。
然而,在该例的缝纫机1中,通过变换设定,设缝纫机停止时的上轴3的旋转角度为与针杆上死点(0°)相对应的角度。于是,如上所述,在相对于针杆上死点而使中压脚12的上死点滞后的情况下,当在针杆上死点处使上轴停止转动时,将逆转方向的力作用于上轴3上。
在此,在使凸轮曲线的相位错开的情况下,将中压脚12的上死点设置为上轴3的成为针杆上死点的角度(0°)与缝纫机通常停止的角度(50°附近)间的大致的中间角度例如25°左右。
亦即,将中压持凸轮31设置在相对于上轴3转动以使相位错开、比通常角度错开25°的状态下。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上轴3成为上轴上死点的角度及缝纫机停止的角度中,虽然分别为逆转方向及正转方向的转动力从中压持缝制动作部30作用在上轴3上,可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以往例的缝纫机停止角度中作用着比施加到上轴3上的转动力还要小的转动力。
另外,上轴3为直接传动方式的情况下,对上轴3转动的阻力比皮带驱动方式的要小,但是,由于未必完全为零,因此,如果减少施加到上轴3的转动力,就能抑制上轴3的转动。
因此,如上所述,使由中压持凸轮31所引起的中压脚12作上下动作的定时相位与缝纫机针7作上下动作的定时错开,由此,在上轴3停在规定的角度上时,能防止施加到上轴3上的、使上轴3转动的可能性加大的转动力。
另外,在使中压脚下死点的角度错开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做成仅使中压脚的上死点错开的凸轮曲线的凸轮。
再有,中压持凸轮31及凸轮用止推环34并不限于上述的情况,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采用中压持凸轮51(功能与中压持凸轮31相同)和凸轮用止推环52。
上述中压持凸轮51与上述的中压持凸轮31同样具有圆筒部51a和凸轮部51b,同时,形成凸条51c以取代定位销31c。再有,用止动螺钉51d、51d把中压持凸轮51固定在上轴3上,同时,通过松开止动螺钉51d、51d就能使其后退。
另外,凸轮用止推环52具有凹部52a以取代孔34a,中压持凸轮31的前端插入凹部52a。在凸轮用止推环52的凹部52a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与中压持凸轮51的凸条51c相对应的沟槽52b。
在使中压持凸轮51后退之后返回原位的情况下,在将中压持凸轮51的圆筒部51a的前端插入凸轮用止推环52的凹部52a内的状态下,通过使圆筒部51a的前端与凸轮用止推环52接合就能决定中压持凸轮51的前后位置。另外,在将圆筒部51a的前端插入凸轮用止推环52的凹部52a内时,如果中压持凸轮51的凸条51c的位置与凸轮用止推环52的沟槽52b的位置不一致,就不能将圆筒部51a的前端插入凹部52a中,因此,通过在凹部52a插入圆筒部51a的前端,就能调整中压持凸轮51的角度。再有,用止动螺钉52c、52c也能把凸轮用止推环52固定在上轴3上。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由于仅使中压持凸轮移动就能在两种动作中进行切换,一种动作是采用通常的中压脚在缝制中使中压脚作上下运动的动作,另一种是采用缝制中不作上下运动的中压脚在缝制中使压脚保持在下降的状态的动作。
因此,由于在采用中压持凸轮上下驱动通常的中压脚的机构上只增加能移动中压持凸轮的位置的机构就能切换上述那两种中压脚的动作,从而就能把在缝制中切换两种中压脚的动作的中压持机构的结构做成非常简略的结构。
由于使中压持机构的结构简略化,因此,能谋求减少零件的个数且能使制造工序容易,同时,就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在缝制停止中使中压脚处于较大地上升的状态以便容易地脱开被缝制物,在缝制开始时使中压脚较大地下降以便压持被缝制物,而且在缝制中,在被缝制物可水平移动的程度上,能使处于较大地下降状态的中压脚较小地上升或者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在上述停止期间,缝制动作装置没有将上轴的转动力传递到中压脚上,实质上中压持缝制动作装置使上轴与中压脚间的传递变成停止的状态。
相反,即使上轴在与该停止期间相对应的旋转角度上停止,也不会通过中压持缝制动作装置把对中压脚向下施力的弹力传递到中压脚上。
由此,就能防止对中压脚向下施力的弹簧等的弹力使上轴转动的情况发生。
Claims (3)
1.一种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设置在这样一种缝纫机上,该缝纫机使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装置水平方向移动并能在由该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规定的针迹,所述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具有中压脚和中压持动作装置,所述中压脚在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的附近向下压持前述被缝制物,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在缝制中使所述中压脚随着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其特征为,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具有中压持凸轮和中压持驱动装置,所述中压持凸轮与所述缝纫机的主轴一体转动,所述中压持驱动装置使所述中压脚跟踪所述中压持凸轮并随着所述上轴的转动作上下运动,所述中压持凸轮能移动并定位在两种位置处,这位置是,与所述中压持驱动装置相连而能使中压脚作上下动作的位置,和解除与所述中压持驱动装置的连接而使中压脚处于下降的位置。
2.一种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设置在这样一种缝纫机上,该缝纫机使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在由该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规定的针迹,所述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具有中压脚和中压持动作装置,所述中压脚在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的附近向下压持前述被缝制物,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在缝制中使所述中压脚随着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其特征为,中压持机构还具有中压持上下动作装置,该中压持上下动作装置在缝纫机缝制动作时使中压脚上升保持在由中压持动作装置引起上下动作的下降位置处、和在缝纫机的缝制动作停止时使中压脚上升保持在比前述上下动作中的上升时还要高的位置处。
3.一种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设置在这样一种缝纫机上,该缝纫机使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能在由该保持装置所保持的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规定的针迹,所述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具有中压脚和中压持动作装置,所述中压脚在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的附近向下压持前述被缝制物,所述中压持动作装置在缝制中使所述中压脚随着缝纫机针的上下动作作上下运动,其特征为,在由前述中压持动作装置所引起的对应于前述上轴的中压脚的上下动作中,设置与前述上轴的缝制停止时的停止旋转角度大致同步地使上下动作停止的停止旋转角度范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794798A JP3945891B2 (ja) | 1998-02-27 | 1998-02-27 | ミシンの中押え機構 |
JP47947/98 | 1998-02-27 | ||
JP47947/1998 | 1998-0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3679A true CN1233679A (zh) | 1999-11-03 |
CN1133771C CN1133771C (zh) | 2004-01-07 |
Family
ID=1278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105426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3771C (zh) | 1998-02-27 | 1999-02-27 | 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945891B2 (zh) |
CN (1) | CN1133771C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6716B (zh) * | 2004-03-31 | 2010-08-1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抬压脚装置 |
CN1676717B (zh) * | 2004-03-31 | 2010-11-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抬压脚装置 |
CN1766193B (zh) * | 2004-10-27 | 2010-11-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
CN1766192B (zh) * | 2004-10-27 | 2010-12-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 |
CN1861881B (zh) * | 2005-05-11 | 2011-10-26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 |
CN1760422B (zh) * | 2004-10-12 | 2011-12-28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
CN1757811B (zh) * | 2004-10-08 | 2012-02-08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
CN102454055A (zh) * | 2010-10-29 | 2012-05-16 | 吴江市德胜服饰有限公司 | 摆杆装置 |
CN1982524B (zh) * | 2005-12-12 | 2012-06-13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中压脚装置 |
CN101153431B (zh) * | 2006-09-29 | 2013-08-14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99870B2 (ja) * | 2004-03-31 | 2010-1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押さえ上げ装置 |
CN107326544B (zh) * | 2017-08-01 | 2022-12-27 | 宁波海佳缝纫机有限公司 | 缝纫机的成衣固定设备和全自动免烫缝纫机 |
JP2019170650A (ja) * | 2018-03-28 | 2019-10-10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ミシン |
-
1998
- 1998-02-27 JP JP04794798A patent/JP394589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2-27 CN CNB991054261A patent/CN11337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6716B (zh) * | 2004-03-31 | 2010-08-1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抬压脚装置 |
CN1676717B (zh) * | 2004-03-31 | 2010-11-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抬压脚装置 |
CN1757811B (zh) * | 2004-10-08 | 2012-02-08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
CN1760422B (zh) * | 2004-10-12 | 2011-12-28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
CN1766193B (zh) * | 2004-10-27 | 2010-11-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
CN1766192B (zh) * | 2004-10-27 | 2010-12-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 |
CN1861881B (zh) * | 2005-05-11 | 2011-10-26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 |
CN1982524B (zh) * | 2005-12-12 | 2012-06-13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中压脚装置 |
CN101153431B (zh) * | 2006-09-29 | 2013-08-14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02454055A (zh) * | 2010-10-29 | 2012-05-16 | 吴江市德胜服饰有限公司 | 摆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945891B2 (ja) | 2007-07-18 |
CN1133771C (zh) | 2004-01-07 |
JPH11244563A (ja) | 1999-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771C (zh) | 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 | |
CN1088420C (zh) | 薄板圆盘形工件的两面磨削装置 | |
CN1202961C (zh) | 进纸设备和记录设备 | |
CN1173809C (zh) | 无主轴切削方式的旋板机中单层板切削方法以及该旋板机 | |
CN1727218A (zh) | 用于车辆座椅的铰链机构以及包括这种机构的座椅 | |
CN1091341C (zh) | 电子元件装配方法及装置 | |
CN1886231A (zh) | 紧固装置及紧固方法 | |
CN1209476A (zh) | 具有纱线供给装置的横向编织机 | |
CN101045232A (zh) | 基板处理装置以及基板处理方法 | |
CN1308136C (zh) | 制造轮胎带材的方法和设备 | |
CN1304204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439486A (zh) | 顶尖支撑磨削方法和机床、以及顶尖居中对齐方法 | |
CN1814375A (zh) | 散热片堆叠器组件 | |
CN1260672C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748284A (zh) | 制造灯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36342A (zh) | 平台型打印机 | |
CN100334986C (zh) | 读书机 | |
CN1577564A (zh) | 碟片装置 | |
CN2709169Y (zh) | 记录设备 | |
CN1601136A (zh) | 鼓式制动器装置 | |
CN1139928C (zh) | 盘片更换装置 | |
CN1389612A (zh) | 缝纫机挂线装置 | |
CN1310404C (zh) | 旋转阻止机构及齿轮传动电机 | |
CN1955356A (zh) | 滚边缝纫机 | |
CN2802652Y (zh) | 盘片播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0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