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1247A - 线圈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21247A CN113921247A CN202110154645.0A CN202110154645A CN113921247A CN 113921247 A CN113921247 A CN 113921247A CN 202110154645 A CN202110154645 A CN 202110154645A CN 113921247 A CN113921247 A CN 1139212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iving groove
- coil assembly
- noise removing
- core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Substances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7709 Ni 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267 Ni-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262 Ni‐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5 niob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52 poly(p-xyl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9819 Cr—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518 Cu 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752 Cu-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943 Cu—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61 Fe 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60 Fe-Cr-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82 Fe-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133 Fe—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315 Mo—Cu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7 Nb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87 Ni—C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605 Ni—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796 S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08 amorphous met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TVZPLCNGKSPOJA-UHFFFAOYSA-N copper zinc Chemical compound [Cu].[Zn] TVZPLCNGKSPOJ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72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8 nio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CVJGMIXFAOAE-UHFFFAOYSA-N niob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b] GUCVJGMIXFAOA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3—Arrangements for noise damp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2—Encap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prising magnetic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的侧表面的模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盖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且彼此间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侧;绕线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盖部之间,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匝,并且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两端;以及第一噪声去除部或第二噪声去除部。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7月1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0-008532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线圈组件的电感器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是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代表性无源电子组件。
随着电子装置在性能方面变得越来越好并且越来越小,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组件的数量正在增加并且尺寸正在小型化。
由于上述原因,对去除诸如电磁干扰(EMI)的噪声的需求逐渐增加,即使在绕线型线圈组件中也是如此。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容易地从其去除噪声的线圈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的侧表面的模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盖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且彼此间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侧;绕线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盖部之间,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匝,并且具有延伸穿过所述模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两端;以及噪声去除部,以使得所述噪声去除部的一端暴露到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绕线线圈的最外匝与所述盖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的侧表面的模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盖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且彼此间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侧;绕线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盖部之间,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匝,并且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两端;以及噪声去除部,以使得所述噪声去除部的一端暴露到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绕线线圈的最内匝与所述芯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的支撑部,以及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另一表面延伸的芯;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彼此间隔开;绕线线圈,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导电匝,并且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端部;以及噪声去除部,包括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导电匝。所述噪声去除部的仅一端延伸穿过所述支撑部并暴露到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一个表面。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构思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图;
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模制部从底部观察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沿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的示图;
图5是示出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示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图;
图7是示出沿图6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的示图;
图8是示出沿图6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的示图;以及
图9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示例的模制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变型和等同物将是明显的。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在此,应注意的是,关于实施例或示例的术语“可”的使用(例如,关于实施例或示例可包括或实现什么)意味着存在包括或实现这样的特征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而所有实施例和示例不限于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它元件。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任意一个以及任意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
尽管可在此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作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此可使用诸如“上方”、“上面”、“下方”和“下面”的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相对术语意在除了包括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在“上方”或“上面”的元件将相对于所述另一元件在“下方”或“下面”。因此,术语“上方”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将相应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在...上”表示位于目标部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不必须表示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方。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个示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能发生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在此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发生的形状的变化。
在此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获得对本公开的公开内容的理解之后将明显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虽然在此描述的示例具有多种构造,但在理解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后将明显的其它构造也是可行的。
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及便利起见,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由于附图中所示的各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便于描述而被任意地示出,因此本公开不必须局限于附图的图示。
在附图中,X方向可定义为第一方向或长度方向,Y方向可定义为第二方向或宽度方向,并且Z方向可定义为第三方向或厚度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并且在参照附图的描述中,相同或相应的组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重复的描述。
在电子装置中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组件,并且在电子组件之间可适当地使用各种类型的线圈组件,以去除噪声等。
例如,电子装置中的线圈组件可用作功率电感器、高频电感器(HF电感器)、通用磁珠、高频磁珠(GHz磁珠)、共模滤波器等。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图。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模制部从底部观察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沿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的示图。图5是示出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示图。
参照图1至图5,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包括主体B、容纳槽h1和h2、绕线线圈300、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图2中未示出)和第三容纳槽h3,并且还可包括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以及第三外电极700。主体B包括模制部100和盖部200。模制部100可包括芯120。
主体B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的外部,并且绕线线圈300嵌入线圈组件中。
主体B可整体形成六面体的形状。
基于图1,主体B包括在长度方向X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在宽度方向Y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以及在厚度方向Z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105和第六表面106。
主体B按照使根据本实施例的其中形成有将稍后描述的外电极610和620的线圈组件1000具有2.0mm的长度、1.2mm的宽度和0.65mm的厚度这样的方式形成,但构造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基于图2,主体B包括模制部100和盖部200,并且盖部200设置在模制部100的上部,以围绕除了模制部的下表面外的所有表面。因此,主体B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第四表面104和第五表面105由盖部200形成,并且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由模制部100和盖部200形成。
模制部10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模制部100包括支撑部110和芯120。芯120以从支撑部110延伸以穿透绕线线圈300的形式设置在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的中央部上。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分别以与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相同的含义使用。
支撑部110的厚度可以是200μm或更大。如果支撑部110的厚度小于200μm,则可能难以确保刚性。芯120的厚度可以是150μm或更大,但不限于此。
盖部200覆盖模制部100和将稍后描述的绕线线圈300。盖部200可设置在模制部100的支撑部110和芯120以及绕线线圈300上,然后可被压制以结合到模制部100。
模制部100和盖部20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磁性材料。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模制部100和盖部200都包括磁性材料。模制部100可通过用磁性材料填充用于形成模制部100的模具来形成。可选地,模制部100可通过用包含磁性材料和绝缘树脂的复合材料填充模具来形成。
磁性材料可以是铁氧体或磁性金属粉末。
铁氧体粉末颗粒可以是例如尖晶石型铁氧体(诸如Mg-Zn基、Mn-Zn基、Mn-Mg基、Cu-Zn基、Mg-Mn-Sr基和Ni-Zn基铁氧体)、六方晶体铁氧体(诸如Ba-Zn基、Ba-Mg基、Ba-Ni基、Ba-Co基和Ba-Ni-Co基铁氧体)、石榴石型铁氧体(诸如Y系列)和Li基铁氧体中的至少一种。
磁性金属粉末可包括从由铁(Fe)、硅(Si)、铬(Cr)、钴(Co)、钼(Mo)、铝(Al)、铌(Nb)、铜(Cu)和镍(N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更多种。例如,磁性金属粉末可以是纯铁粉末、Fe-Si合金粉末、Fe-Si-Al合金粉末、Fe-Ni合金粉末、Fe-Ni-Mo合金粉末、Fe-Ni-Mo-Cu合金粉末、Fe-Co合金粉末、Fe-Ni-Co合金粉末、Fe-Cr合金粉末、Fe-Cr-Si合金粉末、Fe-Si-Cu-Nb合金粉末、Fe-Ni-Cr合金粉末和Fe-Cr-Al合金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磁性金属粉末可以是非晶的或结晶的。例如,磁性金属粉末可以是Fe-Si-B-Cr基非晶合金粉末,但不限于此。
铁氧体和磁性金属粉末可均具有约0.1μm至30μm的平均直径,但不限于此。
模制部100和盖部200中的每个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磁性材料。在此情况下,不同类型的磁性材料表示磁性材料通过平均直径、成分、结晶度和形状中的任何一个彼此区分。
绝缘树脂可包括但不限于单独或作为混合物的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等。
绕线线圈300嵌入主体B中以呈现线圈组件1000的特性。例如,当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用作功率电感器时,绕线线圈300可用于通过将电场存储为磁场并保持输出电压来稳定电子装置的功率。
绕线线圈300设置在模制部100和盖部200之间,例如,设置在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上。详细地,绕线线圈300围绕芯120缠绕并且设置在支撑部110的另一表面上。
绕线线圈300是空心线圈,并且可包括扁平线圈。绕线线圈300可通过将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的金属线(诸如铜线)以螺旋形状缠绕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绕线线圈300和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彼此电容耦合,因此绝缘材料可用作介电层。
绕线线圈300可利用多个层构成。绕线线圈300的每层以平面螺旋形成,并且可具有多个匝。例如,绕线线圈300从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的中央向外形成最内匝T1、至少一个中间匝T2和最外匝T3。
另一方面,第一绝缘层310设置在绕线线圈300和将稍后描述的第一噪声去除部400之间。参照图4,第一绝缘层310可沿着绕线线圈300的多个匝的各个表面设置。第一绝缘层310用于保护每个绕线线圈300的多个匝并使其绝缘,并且可包括已知的绝缘材料(诸如聚对二甲苯)。可使用任何绝缘材料包含在第一绝缘层310中,并且没有特别的限制。第一绝缘层310可通过诸如气相沉积等的方法形成,但该方法不限于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绕线线圈300和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彼此电容耦合,因此第一绝缘层310可用作介电层。
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形成为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彼此间隔开。容纳槽h1和h2可设置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的与芯120对应的区域的外侧。为了确保磁通量区域,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的位置可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的与芯120对应的区域的外侧。
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可分别具有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在主体B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主体B是包括模制部100和盖部200的区域,因此主体B的一个表面是指包括模制部100和盖部200的区域的一个表面。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设置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并且因此,不限于设置在模制部100中,并且还可形成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盖部200的区域中。绕线线圈30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容纳槽h1中,并且绕线线圈300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容纳槽h2中,以彼此间隔开。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是绕线线圈300的两端被引出到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的区域,并且因此,可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彼此间隔开,以分别对应于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
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也可在形成模制部100的工艺中形成。当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通过用磁性材料填充用于形成模制部100的模具来形成时,可形成穿透支撑部110的一对第一贯通槽H1和第二贯通槽H2,并且绕线线圈300的两端可分别设置在第一贯通槽H1和第二贯通槽H2中。作为示例,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贯通槽H1和第一容纳槽h1一体地形成,第二贯通槽H2和第二容纳槽h2一体地形成,使得第一贯通槽H1和第二贯通槽H2以及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可设置在模制部100中。
绕线线圈300的两端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例如,暴露到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绕线线圈300的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的两端设置在形成为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中。
例如,绕线线圈300的两端可穿过模制部100的支撑部110并且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尽管未具体示出,但是绕线线圈300的两端与绕线线圈300的厚度相同,并且可具有从支撑部110的另一表面以绕线线圈300的厚度突出的形状。然而,在抛光用于形成将稍后描述的外电极610和620的阻镀剂的开口的工艺中,也可抛光突出的端部,使得绕线线圈300的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的端部的厚度可基本上小于绕线线圈300的厚度。
第一噪声去除部400设置在主体B中,以去除传递到组件的噪声和/或从组件产生到安装基板等的噪声。
参照图5,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可以以其一端可暴露到模制部100的表面的形式形成在绕线线圈300的最外匝与盖部200之间。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包括暴露到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的端部。
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形成多个匝以对应于其中设置有绕线线圈300的区域。另外,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宽度W可小于其厚度T。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厚度T可指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匝在例如图4或图5所示的截面中的在沿着芯120从支撑部110延伸的竖直方向(诸如Z方向)上测量的尺寸,并且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宽度W可指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匝在截面中的在沿着支撑部110的表面的水平方向(例如,X方向或Y方向)上测量的尺寸。可基于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光学图像来执行测量。可应用相同的测量计量来测量厚度T和宽度W。即使在本公开中没有描述,也可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其它方法和/或工具。结果,在X-Y平面上,在主体B中由绕线线圈300占据的面积可相对增加。例如,可改善整个线圈组件的电感特性和DC电阻特性。
在组件中不包括噪声去除部的现有技术线圈组件的情况下,来自直流电流的具有相对较低频率的信号可很好地通过,但是在等于或高于自谐振频率(SRF)的频率下噪声去除效果迅速劣化。另一方面,在其中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形成为与绕线线圈300相邻的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当与现有技术的线圈组件相比时,在使来自直流电流的相对较低频率的信号很好地通过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不必要的相对较高频率的噪声。
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可包括导电材料,诸如铜(Cu)、铝(Al)、银(Ag)、锡(Sn)、金(Au)、镍(Ni)、铅(Pb)、钛(Ti)或它们的合金,但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可通过包括诸如溅射的气相沉积法、无电镀覆方法、电镀覆方法以及蚀刻法中的至少一种的方法形成,但形成方法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第二绝缘层430设置在绕线线圈300和第一噪声去除部400之间。参照图4和图5,第二绝缘层430可沿着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表面设置。第二绝缘层430被设置为保护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匝并使其绝缘,并且可包括已知的绝缘材料,诸如聚对二甲苯。可使用任何绝缘材料包含在第二绝缘层430中,并且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第二绝缘层430可通过诸如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但形成方法不限于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绕线线圈300和第一噪声去除部400彼此电容耦合,因此第二绝缘层430可用作介电层。
第三容纳槽h3形成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以与各个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间隔开。在此实施例中,第三容纳槽h3设置为在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中与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间隔开。第三容纳槽h3容纳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
第三容纳槽h3可具有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在主体B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第三容纳槽h3设置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并且因此,不限于设置在模制部100中,并且还可设置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的其中形成盖部200的区域中。第三容纳槽h3是其中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被引出到第三外电极700的区域,并且因此可被分离以对应于第三外电极700。
第三容纳槽h3也可在形成模制部100的工艺中形成。在第三容纳槽h3通过用磁性材料填充用于形成模制部100的模具来形成的情况下,形成穿透支撑部110的第三贯通槽H3,并且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可设置在第三贯通槽H3中。作为示例,在此实施例中,第三贯通槽H3和第三容纳槽h3一体地形成,使得第三贯通槽H3和第三容纳槽h3可设置在模制部100中。
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例如,暴露到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的一端设置在形成于主体B的一个表面中的第三容纳槽h3中。
例如,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可穿透模制部100的支撑部110并且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尽管未具体示出,但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与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厚度相同,以具有以与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厚度相对应的程度突出到支撑部110的另一表面的形状。然而,在抛光用于形成将稍后描述的第三外电极700的阻镀剂的开口的工艺中,也可抛光突出的端部,使得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暴露到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的端部可基本上小于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厚度。
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可通过模制部100的侧表面设置在第三容纳槽h3中。参照图3,第三贯通槽H3可形成在模制部100的一侧中。形成在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中的第三容纳槽h3可延伸到模制部100的一侧,以连接到形成在模制部100的一侧中的第三贯通槽H3。
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可设置为在主体B的一个表面上(例如,在第六表面106上)彼此间隔开,并且详细地,可设置为在支撑部110的一个表面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可通过分别连接到绕线线圈300的两端而形成一体。
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中的每个可形成为单层或多层结构。例如,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中的每个可利用包括铜(Cu)的第一层(未示出)、设置在第一层上并包括镍(Ni)的第二层(未示出)、以及设置在第二层上并包括锡(Sn)的第三层(未示出)构成。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可通过电镀形成,但其工艺不限于此。
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可利用诸如铜(Cu)、铝(Al)、银(Ag)、锡(Sn)、金(Au)、镍(Ni)、铅(Pb)、铬(Cr)、钛(Ti)或它们的合金的导电材料形成,但其材料不限于此。
当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安装在诸如印刷电路板的安装板上时,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将线圈组件1000电连接到安装板。作为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可安装成使得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面向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并且形成为延伸到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的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可通过诸如焊料等的导电结合构件电连接。
第三外电极700设置在主体B的第六表面106上与第一外电极610和第二外电极620间隔开,并且连接到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例如,第三外电极700连接到第一噪声去除部400的一端,并且连接到诸如安装板等的接地件。
第三外电极700可包括导电树脂层和电镀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树脂层可通过膏体印刷等形成,并且可包括从由铜(Cu)、镍(Ni)和银(Ag)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或更多种导电金属以及热固性树脂。电镀层可包括从由镍(Ni)、铜(Cu)和锡(Sn)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第二实施例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图。图7是示出沿图6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的图。图8是示出沿图6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的图。
参照图6至图8,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与绕线线圈300的最内匝相邻的第二噪声去除部500。因此,在描述本实施例时,将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第二噪声去除部500。对于本实施例的其余构造,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可按原样应用。
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包括形成为与绕线线圈300的最内匝相邻的第二噪声去除部500。具体地,第二噪声去除部500形成在绕线线圈300的最内匝与芯120之间使得第二噪声去除部500的一端暴露到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
参照图6和图8,第二噪声去除部500的一端设置在模制部100的另一表面上,并且从芯120侧延伸到盖部200侧。绕线线圈300的两端穿过模制部100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中。
在此实施例中,第三容纳槽h3设置为在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中与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间隔开,以容纳第二噪声去除部500的一端。第二噪声去除部500的一端可通过模制部100的侧表面设置在第三容纳槽h3中。
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示例
图9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示例的模制部的从底部观察的透视图。
参照图9,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布置结构相比,根据本变型的线圈组件的容纳槽h1和h2具有不同的布置结构。因此,在描述本变型示例时,将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容纳槽h1和h2的布置结构。对于该变型的其余构造,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可按原样应用。
绕线线圈300的两端可分别通过模制部100的侧表面设置在第一容纳槽h1和第二容纳槽h2中。
参照图9,贯通槽H1和H2可形成在模制部100的一侧中。形成在模制部100的一个表面中的容纳槽h1和h2可延伸到模制部100的一侧,以连接到形成在模制部100的一侧中的贯通槽H1和H2。参照图9,容纳槽h1和h2的宽度示出为大于贯通槽H1和H2的宽度,但是由于绕线线圈300的端部设置在容纳槽h1和h2中的形式不受限制,因此容纳槽h1和h2的宽度可与贯通槽H1和H2的宽度相同。
容纳槽h1和h2以及贯通槽H1和H2可在将包括磁性材料的磁片层压和压制在模制部100上的工艺中形成在模制部100中。例如,在磁片压制工艺中,从模制部100的侧面和一个表面突出的绕线线圈300的两端嵌入模制部100内。可选地,如上所述,容纳槽h1和h2以及贯通槽H1和H2可在使用模具形成模制部100的工艺中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形成模制部100的模具中,可形成与容纳槽h1和h2以及贯通槽H1和H2相对应的突出部。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容易地去除噪声。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这些示例中做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在此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认为是描述性含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者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者补充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适当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将被解释为包含于本公开中。
Claims (20)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包括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的侧表面的模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盖部;
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且彼此间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侧;
绕线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盖部之间,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匝,并且具有延伸穿过所述模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两端;以及
噪声去除部,以使得所述噪声去除部的一端暴露到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绕线线圈的最外匝与所述盖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噪声去除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噪声去除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三容纳槽,设置为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间隔开,以容纳所述噪声去除部的所述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噪声去除部通过所述模制部的侧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绕线线圈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模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绕线线圈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绕线线圈具有与所述芯相邻的最内匝、至少一个中间匝、以及与所述盖部相邻的最外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噪声去除部具有多个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为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绕线线圈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三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噪声去除部的所述一端。
1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包括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的侧表面的模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盖部;
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且彼此间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侧;
绕线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盖部之间,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匝,并且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两端;以及
噪声去除部,以使得所述噪声去除部的一端暴露到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绕线线圈的最内匝与所述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噪声去除部的所述一端设置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另一表面上并且从芯侧延伸到盖部侧,并进一步延伸到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绕线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模制部的侧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三容纳槽,设置为在所述模制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间隔开,以容纳所述噪声去除部的所述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噪声去除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噪声去除部的厚度。
16.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的支撑部,以及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另一表面延伸的芯;
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彼此间隔开;
绕线线圈,具有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导电匝,并且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端部;以及
噪声去除部,包括围绕所述芯的多个导电匝,
其中,所述噪声去除部的仅一端延伸穿过所述支撑部并暴露到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一个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在所述多个导电匝中的一个的截面中,所述多个导电匝中的所述一个在平行于所述另一表面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多个导电匝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芯的突出方向上的厚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三容纳槽,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之间,以容纳所述噪声去除部的所述仅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
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绕线线圈的所述端部;以及
第三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槽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噪声去除部的所述仅一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覆盖所述绕线线圈、所述噪声去除部、所述芯和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另一表面的盖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085321A KR20220007286A (ko) | 2020-07-10 | 2020-07-10 | 코일 부품 |
KR10-2020-0085321 | 2020-07-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21247A true CN113921247A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17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54645.0A Pending CN113921247A (zh) | 2020-07-10 | 2021-02-04 | 线圈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013280A1 (zh) |
KR (1) | KR20220007286A (zh) |
CN (1) | CN113921247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32860A (ja) * | 2004-07-21 | 2006-02-02 | Ken Mita | 変圧器 |
KR100905771B1 (ko) | 2007-08-21 | 2009-07-02 | 아비코전자 주식회사 | 표면실장형 인덕터와 그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
JP6332200B2 (ja) * | 2015-08-26 | 2018-05-3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子部品 |
JP2018182204A (ja) * | 2017-04-19 | 2018-11-1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コイル部品 |
-
2020
- 2020-07-10 KR KR1020200085321A patent/KR20220007286A/ko unknown
- 2020-12-01 US US17/108,409 patent/US2022001328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2-04 CN CN202110154645.0A patent/CN11392124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013280A1 (en) | 2022-01-13 |
KR20220007286A (ko) | 2022-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96759B (zh) | 线圈组件 | |
CN111834106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2185658B (zh) | 线圈组件 | |
CN113161123B (zh) | 线圈组件 | |
CN111696758B (zh) | 线圈组件 | |
US20160293319A1 (en) |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1667993B (zh) | 线圈组件 | |
CN111696748B (zh) | 线圈电子组件 | |
CN113921247A (zh) | 线圈组件 | |
KR102429686B1 (ko) | 코일 부품 | |
CN113921248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2750606B (zh) | 线圈组件 | |
CN113707423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2117078A (zh) | 线圈电子组件 | |
KR102523279B1 (ko) | 코일 부품 | |
CN111883343B (zh) | 线圈电子组件 | |
KR102473403B1 (ko) | 코일 부품 | |
US20230170134A1 (en) | Coil component | |
CN117153535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3744975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5985646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3823487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3921245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6895422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4121440A (zh) | 线圈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