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597359A - 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7359A
CN113597359A CN201980094347.8A CN201980094347A CN113597359A CN 113597359 A CN113597359 A CN 113597359A CN 201980094347 A CN201980094347 A CN 201980094347A CN 113597359 A CN113597359 A CN 113597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rolled steel
pipe
bead
bead cr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43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7359B (zh
Inventor
清水聪大
山口大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97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7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7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7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8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flash remov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压缩机的制造方法,焊道压碎夹具具备:固定承接模具,其形成为柱状,具有由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曲面形成的侧壁部,配置为插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卷制钢管的中空部内,使侧壁部与形成为从卷制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对置;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其是具有形成为旋转轴的轴向的中央部分以圆弧形状凹陷的周壁面部的旋转体,配置为使周壁面部隔着卷制钢管与侧壁部对置,且周壁面部对卷制钢管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延伸的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焊道压碎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使用了该焊道压碎夹具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通过焊接将主体部、底部以及盖部接合而成的压力密闭容器的以往的压缩机,公开了在形成为圆筒形状的主体部,通过对焊将周向的对置的边缘部的接缝接合而成的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5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在主体部的内周面凸出形成有焊道,从内周面突出的部分的焊道通过所谓的铲除加工而被除去。但是通过铲除加工除去焊道是曲面上的切削加工,有可能无法稳定地形成与主体部的内径形状一致的焊道的形状,并且产生处理切屑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从内周面突出的部分的焊道稳定地形成为与主体部的内径形状一致的形状,并且不产生处理切屑的麻烦的、将焊道压碎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使用了该焊道压碎夹具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焊道压碎夹具具备:固定承接模具,其形成为柱状,具有由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曲面形成的侧壁部,配置为插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卷制钢管的中空部内,使侧壁部与形成为从卷制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对置;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其是具有形成为旋转轴的轴向的中央部分以圆弧形状凹陷的周壁面部的旋转体,配置为使周壁面部隔着卷制钢管与侧壁部对置,周壁面部对卷制钢管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延伸的方向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具有:卷绕加工,将成为压力密闭容器的主体部的矩形状的钢板成型为卷状;缩管加工,将成型为卷状的钢板成型为圆筒形状;对焊加工,通过焊接将成型为圆筒形状的钢板的对置的边缘部接合;焊道压碎加工,将形成为从焊接后的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压碎;以及扩管加工,从钢管的内周面侧按压以减少钢管的变形,对于焊道压碎加工而言,形成为柱状并具有由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曲面形成的侧壁部的固定承接模具,插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钢管的中空部内,并配置为使侧壁部与形成为从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对置,作为旋转体的可动辊按压模具具有形成为旋转轴的轴向的中央部分以圆弧形状凹陷的周壁面部,并配置为使周壁面部隔着钢管与侧壁部对置,周壁面部对钢管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钢管延伸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配置为使固定承接模具的侧壁部与形成为从卷制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对置,配置为使可动辊按压模具的周壁面部隔着卷制钢管与侧壁部对置,周壁面部对卷制钢管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延伸的方向移动。因此,形成为从内周面突出的焊道被周壁面部和侧壁部夹持,而沿着卷制钢管的内径形状且沿着卷制钢管延伸的方向被按压。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将从内周面突出的部分的焊道稳定地形成为与主体部的内径形状一致的形状,并且不产生处理切屑的麻烦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1的A-A剖面的简略图。
图3是表示构成压力密闭容器的主体部的制造方法的加工工序的流程图。
图4是简略地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在压力密闭容器的主体部的制造工序中被使用的成型前的钢板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前的钢板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开始时的钢板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中的钢板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结束时的钢板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加工开始时的钢板以及缩管装置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加工中的钢板以及缩管装置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对焊加工时的钢板以及对焊装置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图12是对钢板实施卷绕加工、缩管加工以及对焊加工而形成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的简略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俯视图。
图15是焊道压碎加工前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卷制钢管的简化后的俯视图。
图16是焊道压碎加工前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卷制钢管的简化后的侧视图。
图17是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卷制钢管的简化后的俯视图。
图18是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以及卷制钢管的简化后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一次扩管加工前的卷制钢管的剖面构造以及扩管夹具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简略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造工序中的、一次扩管加工时的卷制钢管的剖面构造以及扩管夹具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简略图。
图21是表示比较例的主体部的扩管加工后的形状的图。
图22是焊道压碎夹具的可动辊按压模具的简略图。
图23是焊道压碎夹具的固定承接模具的简略图。
图24是表示焊道压碎加工前的卷制钢管与二次扩管加工后的比较例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状的简略图。
图25是基于第一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的示意图。
图26是通过基于第一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7是基于第二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的示意图。
图28是通过基于第二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9是基于第三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的示意图。
图30是通过基于第三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1是总结了固定承接模具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的圆弧形状与卷制钢管以及比较例的卷制钢管的外内周面的关系的图。
图32是基于第四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的示意图。
图33是通过基于第四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4是基于第五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的示意图。
图35是基于第六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的示意图。
图36是通过基于第六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7是总结了固定承接模具的宽度Wu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的宽度Wr与卷制钢管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压缩机1是空调装置等的制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成为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要素。
另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图示制冷剂回路及例如散热器、蒸发器、减压装置以及油分离器等构成制冷剂回路以外的构成要素。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尺寸的关系以及形状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标注附图标记。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压缩机1的各个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位置关系原则上成为将压缩机1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另外,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些表述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以上述方式进行记载,不对装置或者部件的配置以及方向进行限定。
[压缩机1的结构]
压缩机1是旋转活塞型的单旋转式压缩机,且是将吸入到压缩机1的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作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流体机械。压缩机1的壳体由形成为缸体形状的铁制的压力密闭容器2构成。压力密闭容器2由中空圆筒形状的主体部2a、纵剖面呈U字形状的底部2b以及纵剖面呈倒U字形状的盖部2c构成,底部2b以及盖部2c的开口部的外侧面固定于主体部2a的开口部的内侧面。主体部2a与底部2b的固定部分以及主体部2a与盖部2c的固定部分例如通过电弧焊接或者电阻焊接等而接合。另外,构成压缩机1的主体部2a的圆筒体的制造方法详见后述。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外侧配置有抽吸消声器3的壳体3a。在包含图1的以下的附图中,虽未图示但抽吸消声器3的壳体3a经由配置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外侧面的支承部件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在抽吸消声器3的壳体3a的顶部以贯通壳体3a的方式固定有流入管3b。流入管3b是使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或者干燥度较高的二相制冷剂流入抽吸消声器3的壳体3a的内部的制冷剂配管。另外,在抽吸消声器3的壳体3a的底部以贯通的方式固定有吸入管4的一端,吸入管4的另一端贯通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侧面部而被固定。
抽吸消声器3是减少或者除去由从流入管3b流入的制冷剂产生的噪声的消音器。另外,抽吸消声器3也具有储液功能,具有存积多余制冷剂的制冷剂存积功能、和使在运转状态变化时临时产生的液态制冷剂滞留的气液分离功能。通过抽吸消声器3的气液分离功能,能够防止大量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而在压缩机1中进行液态压缩。
吸入管4是使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抽吸消声器3吸入到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制冷剂配管。在设置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吸入孔5配置有固定部件6,吸入管4经由配置于吸入孔5的固定部件6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另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虽未图示,但吸入管4也可以构成为在侧面部设置有油返回孔,使在制冷循环装置的油分离器中分离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所含的润滑油成分,经由吸入管4返回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
固定部件6例如具有连接管6a和环6b。连接管6a的一端侧插入吸入孔5而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连通。吸入管4插入连接管6a的另一端侧。环6b与吸入孔5接合,而与连接管6a的外侧面以及压力密闭容器2接合,从而对吸入管4与吸入孔5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压缩机1通过固定部件6来确保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气密性。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上表面以贯通的方式固定有排出管7。排出管7是使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外部排出的制冷剂配管。排出管7与盖部2c的固定部分例如通过钎焊或者电阻焊接等而接合。
另外,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上表面配置有玻璃端子8。玻璃端子8提供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接口。外部电源是向压缩机1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使用交流频率为50Hz或者60Hz的一般工业交流电源或者能够使交流频率变化的变频电源。在使用能够变更频率的变频电源的情况下,能够使压缩机1的转速变化,因此在压缩机1中能够控制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排出管7排出的排出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与玻璃端子8连接的外部电源未图示。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收容有电动机部10、轴20以及压缩机构部30。电动机部10配置于压力密闭容器2中的比固定部件6的配置位置靠上方的位置。轴20设置为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中心部且配置于电动机部10与压缩机构部30之间,且在电动机部10与压缩机构部30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压缩机构部30配置为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与吸入管4连通。即,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在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配置有电动机部10。另外,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中空空间被由压缩机构部30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充满。
电动机部10构成为使用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使轴20产生旋转驱动力,并经由轴20向压缩机构部30传递旋转驱动力的马达。电动机部10具备:在俯视时具有中空圆筒形状的外观的定子12、和旋转自如地配置于定子12的内侧面的内侧的圆筒状的转子14。定子12通过热嵌等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经由导线16与玻璃端子8连接。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经由导线16供给至构成定子12的被卷绕的线圈,由此电动机部10能够使转子14在定子12的内侧面的内侧旋转。在压缩机1中,例如DC无刷马达等作为电动机部10使用。
在转子14的中心部以贯通转子14的方式固定有轴20。轴20是在作为轴20的外侧面的一部分的固定面20a固定转子14,并向压缩机构部30传递转子14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轴。轴20设置为从固定面20a沿上下方向、即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方向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方向延伸。
另外,轴20具有位于固定面20a的下方,并在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配置于与气缸31对应的位置的偏心部24。在偏心部24的外周配置有沿着偏心部24的外侧面旋转自如地被安装的大致圆筒状的活塞26。若通过电动机部10使轴20旋转,则活塞26在气缸31内沿着其内周面旋转。
另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虽未图示但在轴20的中心部设置有从轴20的下端向上方延伸,而供从轴20的下端汲取的制冷机油40亦即润滑油流动的油孔。另外,在轴20的外侧面设置有与上述的油孔连通,并向压缩机构部30供给润滑油的多个供油口。
另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虽未图示但能够形成在轴20的油孔的下端部配置有离心泵的结构。上述的离心泵以能够汲取存积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制冷机油40的方式例如构成为螺旋状的离心泵。另外,作为制冷机油40,例如能够使用矿物油系、烷基苯系、聚亚烷基二醇系、聚乙烯醚系、多元醇酯系的润滑油等。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1的A-A剖面的简略图。接下来,使用图1及图2,对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部30的构造进行说明。
压缩机构部30通过从电动机部10供给的旋转驱动力,将从吸入管4吸入到压力密闭容器2的低压空间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将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排出。
压缩机构部30具备中空圆筒形状的气缸31,该中空圆筒形状的气缸31具有一对中空圆板面31a、设置为在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内缘部之间延伸的内侧面31b以及设置为在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外缘部之间延伸的外侧面31c。气缸31的外侧面31c通过电弧点焊等的电弧焊接或者热嵌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构成为被气缸31的内侧面31b包围的空间,收容有轴20的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即,气缸31构成为在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中,通过轴20的旋转能够使轴20的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进行偏心旋转。
在气缸31形成有吸入通路312,该吸入通路312经由连接管6a使吸入管4与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之间连通,使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吸入管4流入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抽吸消声器3经由该吸入通路312而与中空部分310连接。另外,在气缸31的内侧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半圆形状的排出通路314。另外,在气缸31中,在俯视时在气缸31的内侧面31b与气缸31的外侧面31c之间的径向形成有叶片槽316。
在气缸31的叶片槽316收容有叶片32。叶片32是构成为通过活塞26的偏心运动而在叶片槽316的内部沿径向往复运动的滑动部件。配置于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的叶片32的前端部32a通过设置于叶片槽316的内部的弹簧等弹性体33的复原力或者来自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的高压部分的压力,被按压为始终与活塞26的外侧面抵接。如图2所示,在活塞26的旋转驱动过程中,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被叶片32与活塞26分隔成与吸入通路312连通的低压空间部310a以及与排出通路314连通的高压空间部310b。低压空间部310a以及高压空间部310b成为构成后述的压缩机构部30的压缩室的空间。另外,在压缩机构部30的压缩室中,低压空间部310a也被称为低压室,高压空间部310b也被称为高压室。
另外,在气缸31设置有与叶片槽316连通,并贯通气缸31的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叶片槽开口部318。在压缩机构部30中,经由叶片槽开口部318能够将来自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的高压部分的压力施加于叶片32的末端部32b。另外,压缩机构部30通过叶片槽开口部318,能够限制叶片32向气缸31的外侧面方向的移动。另外,从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离出的润滑油通过叶片槽开口部318,而被供给至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使叶片32顺利地往复运动。
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虽未图示但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的间隙构成为在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不产生摩擦。另一方面,若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的间隙增大,则被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有可能经由间隙和叶片槽开口部318而向压缩机构部30的外部泄漏,从而使压缩效率降低。因此,在压缩机构部30中,将间隙减小到在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不产生摩擦的程度,由此能够抑制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的泄漏,从而能够减小泄漏损失,实现压缩效率的提高。
另外,在气缸31形成有位于气缸31的外侧面31c的一侧并贯通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多个开口部319。从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离并通过重力作用向气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移动的润滑油通过开口部319能够返回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因此压缩机1能够防止制冷机油40的耗竭。
在气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即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一侧的中空圆板面31a配置有上轴承34。在气缸31的下侧的中空圆板面31a,即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一侧的中空圆板面31a配置有下轴承35。在上轴承34、气缸31以及下轴承35贯通有轴20。上轴承34以及下轴承35是滑动自如地支承轴20的滑动轴承。上轴承34以及下轴承35旋转自如地支承轴20。
上轴承34设置于气缸31的上表面部,堵塞中空部分310的上部开口。下轴承35设置于气缸31的下表面部,堵塞中空部分310的下部开口。这样,上轴承34、气缸31以及下轴承35按该顺序层叠,通过上轴承34与下轴承35堵塞中空部分310的上下开口,由此能够确保中空部分310内的气密性。
上轴承34在俯视时具有中空圆板状的形状。上轴承34具有固定于气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的固定部34a、和滑动自如地支承轴20的外侧面的轴承部34b。另外,上轴承34在图1的纵剖视图中表示为2个L字形状的部件。另外,上轴承34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气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
下轴承35在俯视时具有中空圆板状的形状。下轴承35具有固定于气缸31的下侧的中空圆板面31a的固定部35a、和滑动自如地支承轴20的外侧面的轴承部35b。另外,下轴承35在图1的纵剖视图中表示为2个L字形状的部件。另外,下轴承35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气缸31的下侧的中空圆板面31a。
另外,在上轴承34的固定部34a的上表面侧能够配置除去或者减少在压缩机构部30中的制冷剂的压缩时产生的噪声的消音器。在消音器能够设置使从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流入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排出的多个开口部。
在压缩机构部30中,被活塞26、气缸31、叶片32、上轴承34的固定部34a以及下轴承35的固定部35a包围的封闭自如的空间构成对从吸入管4吸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室。被压缩室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排出。另外,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1构成为纵置型的压缩机,但也可以构成为横置型的压缩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1构成为旋转活塞型的转子式压缩机,但可以构成为摆动叶片方式的摇动压缩机,也可以构成为螺旋式压缩机或者涡旋式压缩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单旋转式的旋转压缩机,但也可以构成为双旋转式的旋转压缩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1设为单级压缩机,成为仅具有1个压缩机构部30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压缩机1设为多级压缩机,成为通过多个压缩机构部30对制冷剂依次进行压缩的结构。
[压缩机1的动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若轴20通过电动机部10的驱动而旋转,则收容于气缸31的内部的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与轴20一起进行偏心旋转。通过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的偏心旋转,活塞26的外周面在气缸31的中空部分310,与气缸31的内侧面31b接触并移动。配置于气缸31的叶片槽316的内部的叶片32与气缸31的活塞26的偏心旋转联动而进行活塞运动。从吸入管4经由吸入通路312流入压缩机构部30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被活塞26、气缸31、叶片32、上轴承34的固定部34a以及下轴承35的固定部35a包围的封闭空间亦即压缩室。流入压缩室的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伴随着活塞26的偏心旋转带来的压缩室的容积的减少,而被压缩成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向压缩机构部30的外部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中空空间被排出。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中空空间被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例如通过电动机部10的定子12与转子14之间的间隙等,经由排出管7向压力密闭容器2外排出。
[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构成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制造方法的加工工序的流程图。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通过对钢板50进行成型加工而制造。更加详细而言,主体部2a通过相对于矩形状的钢板50进行卷绕加工(步骤S1)、缩管加工(步骤S2)、对焊加工(步骤S3)、焊道压碎加工(步骤S4)以及扩管加工(步骤S5)而被制造。这里,首先,对卷绕加工(步骤S1)、缩管加工(步骤S2)、对焊(步骤S3)的各加工工序进行说明,之后,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焊道压碎加工(步骤S4)进行说明。
图4是简略地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制造工序中被使用的成型前的钢板50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2a的制造中,作为表面以及背面,使用具有第一板状面部52a以及第二板状面部52b的矩形且平板状的钢板50。第一板状面部52a以及第二板状面部52b是矩形形状的一对板状面部52。矩形状的钢板50的第一边缘部54a与第二边缘部54b构成短边侧的缘部。第一边缘部54a以及第二边缘部54b在钢板50中是位于相互对边的位置的边缘部。另外,矩形状的钢板50的第三边缘部56a与第四边缘部56b构成长边侧的缘部。第三边缘部56a以及第四边缘部56b在钢板50中是位于相互对边的位置的边缘部。作为钢板50的材料,例如使用不锈钢或者碳钢等的钢铁材料。
[卷绕加工(步骤S1)]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前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如图5所示,在钢板50的卷绕加工中,例如,使用具有第一辊100a、第二辊100b、第三辊100c的轧辊装置100。在轧辊装置100中,第一辊100a的直径大于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的直径。钢板50配置为钢板50的一方的板状面部52,例如第二板状面部52b与第一辊100a接触。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的开始时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在图6中,利用箭头表示卷绕加工开始时的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相对于钢板50的按压方向。
如图6所示,在卷绕加工的开始时,在轧辊装置100中,进行使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相对于钢板50的第一板状面部52a垂直地按压,使钢板50朝向第一辊100a按压的动作。轧辊装置100通过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相对于钢板50的按压动作,能够在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与第一辊100a之间夹持钢板50。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中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在图7中,利用箭头表示钢板50的卷绕加工中的第一辊100a、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的旋转方向。
如图7所示,在钢板50的卷绕加工中,在第一辊100a中,进行与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反向的旋转动作。例如,如图7所示,在轧辊装置100中,在第一辊100a中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动作,在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中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动作。轧辊装置100通过第一辊100a、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的旋转动作,使钢板50向第一辊100a的旋转方向沿着第一辊100a移动,能够进行相对于钢板50的卷绕加工。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加工结束时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轧辊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如图8所示,通过轧辊装置100中的第一辊100a、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的旋转动作,钢板50以第三边缘部56a成为C字形状的方式被卷绕加工,而成型为卷状。在相对于钢板50的卷绕加工结束后,在轧辊装置100中,进行使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向远离钢板50的方向移动的动作。在第二辊100b以及第三辊100c的移动后,在轧辊装置100中,从第一辊100a取下钢板50。
以上,如在图5~图8中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相对于钢板50的卷绕加工,将矩形状的钢板50成型为卷状。
[缩管加工(步骤S2)]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加工的开始时的钢板50以及缩管装置11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
如图9所示,在相对于卷状的钢板50的缩管加工中,例如,使用具备具有半圆形状的第一槽部112a的第一缩管模具112与具有半圆形状的第二槽部114a的第二缩管模具114的缩管装置110。在缩管装置110中,第一缩管模具112的第一槽部112a配置为与第二缩管模具114的第二槽部114a相向。在缩管加工的开始时,被卷绕加工为卷状的钢板50被夹持在缩管装置110的第一槽部112a与第二槽部114a之间。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加工中的钢板50以及缩管装置110的构造的简略图。在图10中,利用箭头表示钢板50的缩管加工中的第二缩管模具114的按压方向。
如图10所示,在钢板50的缩管加工中,在缩管装置110中,进行使第二缩管模具114朝向第一缩管模具112按压的动作。缩管装置110通过第二缩管模具114的按压动作,能够使钢板50的第一边缘部54a与第二边缘部54b接触。另外,通过第二缩管模具114的按压动作,能够将被夹持在第一槽部112a与第二槽部114a之间的钢板50成型为圆筒形状。在相对于钢板50的缩管加工的结束后,在缩管装置110中,进行使第二缩管模具114向远离钢板50的方向移动的动作。在第二缩管模具114的移动后,在缩管装置110中,从第一缩管模具112取下钢板50。
以上,如在图9以及图10中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相对于钢板50的缩管加工,卷状的钢板50被缩管加工为圆筒形状的钢板50。由此,钢板50被成型为第一边缘部54a以及第二边缘部54b的对置的两端彼此抵接的状态。
[对焊加工(步骤S3)]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对焊加工时的钢板50以及对焊装置12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图。在图11中,利用箭头表示对焊加工中的对焊装置120的移动方向。如图11所示,通过缩管加工成型为圆筒形状的钢板50的第一边缘部54a以及第二边缘部54b通过对焊装置120而被接合。即,在对焊加工中,通过缩管加工而抵接的钢板50的两端彼此的接缝被对焊装置120焊接。
对焊装置120例如能够构成为缝焊等的电阻焊接用焊接装置或者TIG焊接等的电弧焊接用焊接装置。对焊装置120具备进行钢板50的第一边缘部54a与第二边缘部54b的焊接的焊枪122。另外,在图11中虽未图示,但对焊装置120例如具备将从工业的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在焊接中被使用的电力的焊接电源、与将从焊接电源流动的电流放大为焊接用并向焊枪122流动的焊接变压器。在焊枪122的前端部122a安装有焊接电极124。焊接电极124例如能够构成为纯钨电极或者纯钼电极等的纯金属电极,或者铜铬合金电极或者铜铝合金电极等的合金电极。
此外,钢板50的第一边缘部54a与第二边缘部54b的接合通过焊接进行,但也可以通过钎焊等进行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钢板50的对焊,形成构成圆筒形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卷制钢管50a。即,钢板50通过卷绕加工以及缩管加工等将钢板50的板状面部52成型为圆筒形,将作为钢板50的边缘部的第三边缘部56a以及第四边缘部56b成型为圆周形。然后,根据对焊加工,通过焊接等将钢板50的对置的第一边缘部54a以及第二边缘部54b接合,由此制造卷制钢管50a。
图12是相对于钢板50实施卷绕加工、缩管加工以及对焊加工而形成的卷制钢管50a中的剖面的简略图。如图12所示,在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凸出形成有作为焊道的背焊道131。此外,焊道是通过焊接加工而产生的焊接痕的凸起。背焊道131从卷制钢管50a的内侧面50b突出。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经由以上的各工序而被制造的卷制钢管50a向下一工序的焊道压碎加工供给(步骤S4)。
[焊道压碎加工(步骤S4)]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9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俯视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9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简略俯视图。使用图13以及图14,对在焊道压碎加工时被使用的焊道压碎夹具90进行说明。此外,焊道压碎夹具90进行的焊道压碎加工的特征在于,虽也能够相对于上述的对焊加工中的刚焊接(熔融)后的卷制钢管50a进行焊道的除去处理,但能够相对于焊接加工结束且被冷却后的卷制钢管50a进行已被冷却的焊道的除去处理。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焊道压碎夹具90具备:在俯视时呈半圆柱体形状的固定承接模具91、供固定承接模具91固定的外壳92以及鼓形状的可动辊按压模具93。
固定承接模具91是形成为D字形状的剖面连续地延伸的柱状的部件。固定承接模具91由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曲面形成,具有与可动辊按压模具93对置的侧壁部91a。侧壁部91a构成固定承接模具91的一侧面。侧壁部91a在相对于形成为柱状的固定承接模具91延伸的方向的垂直剖面中形成为圆弧形状。
可动辊按压模具93是具有形成为旋转轴RS的轴向的中央部分呈圆弧形状凹陷的周壁面部93a的旋转体。更加详细而言,可动辊按压模具93呈辊的轴向的中央与两端相比直径缩小的形状。可动辊按压模具93具有与固定承接模具91对置的周壁面部93a。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周壁面部93a形成为旋转轴RS中的轴向的两端之间的壁面向旋转轴RS的轴向凹陷的圆弧形状,该形状形成为以旋转轴RS为中心沿周向连续的形状。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旋转轴RS在与形成为柱状的固定承接模具91正交的状态下交叉。
在焊道压碎夹具90中,侧壁部91a与周壁面部93a的一部分相互对置。焊道压碎夹具90构成为形成为凹形状的周壁面部93a经由卷制钢管50a与形成为凸形状的侧壁部91a嵌合。此外,焊道压碎夹具90的外壳92固定于焊道压碎设备(省略图示)。因此,固定承接模具91经由外壳92固定于焊道压碎设备(省略图示)。
图15是焊道压碎加工前的焊道压碎夹具90以及卷制钢管50a的简化后的俯视图。图16是焊道压碎加工前的焊道压碎夹具90以及卷制钢管50a的简化后的侧视图。在图15以及图16中,利用箭头表示焊道压碎加工中的焊道压碎夹具90的移动方向。接下来,对用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相对于通过钢板50的卷绕加工、缩管加工以及对焊加工制造出的卷制钢管50a,将形成于卷制钢管50a的焊道压碎的加工进行说明。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将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外壳92插入卷制钢管50a内。在该状态下,固定承接模具91与卷制钢管50a的内侧面50b以及形成于内侧面50b的背焊道131对置。即,固定承接模具91被插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卷制钢管50a的中空部内,侧壁部91a配置为与形成为从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突出的背焊道131对置。在该状态下,卷制钢管50a配置于固定承接模具91与可动辊按压模具93之间。此外,此时,背焊道131也可以在刚熔融之后不久被冷却。在焊道压碎夹具90中,若将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外壳92插入卷制钢管50a内,则如图15以及图16的箭头所示,可动辊按压模具93以接近固定承接模具91的方式移动。
图17是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90以及卷制钢管50a的简化后的俯视图。图18是焊道压碎加工时的焊道压碎夹具90以及卷制钢管50a的简化后的侧视图。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焊道压碎夹具90中,卷制钢管50a被夹持在可动辊按压模具93与固定承接模具91之间。然后,焊道压碎夹具90通过可动辊按压模具93按压卷制钢管50a,使可动辊按压模具93沿卷制钢管50a的轴向移动。在图17以及图18中,可动辊按压模具93一边旋转一边从上方向下方移动。即,可动辊按压模具93配置为隔着卷制钢管50a与侧壁部91a对置,周壁面部93a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移动。可动辊按压模具93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可动辊按压模具93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移动,由此卷制钢管50a的背焊道131被压碎。此外,在可动辊按压模具93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时,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沿着卷制钢管50a移动时,固定承接模具91固定于外壳92而不移动。
对于钢板50而言,通过相对于钢板50的卷绕加工以及缩管加工等,将钢板50的板状面部52成型为圆筒形,将作为钢板50的边缘部的第三边缘部56a以及第四边缘部56b成型为圆周形。然后,根据对焊加工,通过焊接等将钢板50的第一边缘部54a以及第二边缘部54b接合,由此制造卷制钢管50a。另外,相对于卷制钢管50a实施焊道压碎加工,由此形成于卷制钢管50a的背焊道131被压碎,而能够制造成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圆筒体。此外,用于改善主体部2a的真圆度的焊道压碎加工中的对策后述。
[扩管加工(步骤S5)]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一次扩管加工之前的卷制钢管50a的剖面构造以及扩管夹具70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简略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一次扩管加工时的卷制钢管50a的剖面构造以及扩管夹具70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简略图。在图20中,一次扩管加工中的杆部72的移动方向由附带阴影线的方框箭头表示,伴随着杆部72的移动的扩管模具部71的移动方向由空心的方框箭头表示。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对将实施了钢板50的卷绕加工、缩管加工、对焊加工以及焊道压碎加工而成的卷制钢管50a进行扩管加工的工序进行说明。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扩管加工的工序是从内壁面侧按压通过钢板50的卷绕加工、缩管加工以及对焊而制造出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变形而使其减少的工序,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一次扩管加工”。
如图19所示,扩管夹具70具备对卷制钢管50a进行一次扩管加工的扩管模具部71与支承扩管模具部71的外壳部73。另外,扩管夹具70具备往复自如地配置于扩管模具部71以及外壳部73的内部的杆部72。
扩管模具部71形成为圆筒形状。扩管模具部71构成为沿周向进行分割。即,扩管模具部71通过将分割成多个的各构成部分沿周向组合而构成。如图19所示,在扩管模具部71的内部形成有被扩管模具部71的第一内侧面部71a包围的第一中空空间部76。第一中空空间部76构成为第一中空空间部76的开口面积随着远离外壳部73而变小的锥台形状的空间。
在外壳部73形成有被外壳部73的第二内侧面部73a包围的第二中空空间部77。第二中空空间部77将外壳部73的外部空间与第一中空空间部76连通。第二中空空间部77例如形成为开口面积比第一中空空间部76大的圆柱形状的空间。另外,在图19以及图20中,虽未图示,但为了确保一次扩管加工时的稳定性以及一次扩管加工中的可靠性,外壳部73固定于支承台。外壳部73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固定于支承台的形状即可,例如能够构成为具有立方体形状、圆筒形状等的外观。
如图19所示,杆部72具有锥台形状的插入部78。即,杆部72形成为锥状。杆部72的插入部78经由外壳部73的第二中空空间部77收容于扩管模具部71的第一中空空间部76。
接下来,对相对于卷制钢管50a的一次扩管加工的加工例进行说明。首先,向焊道压碎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的中空内插入扩管夹具70。接下来,配置于沿圆筒形状的圆周方向分割成多个的扩管模具部71的中心部的杆部72沿轴向被压入,由此扩管模具部71扩开。然后,通过扩管模具部71扩开,卷制钢管50a被扩管模具部71的外侧面71b从其内径侧朝向外径侧按压,而被扩管至所希望的内径。
若一次扩管加工结束,则卷制钢管50a被供于两端加工。在两端加工中,一次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的两端部的周缘部被车床等的端面加工装置切削。卷制钢管50a通过相对于卷制钢管50a的两端部的端面加工,例如以与压缩机1的完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两端部之间的长度相同的方式被加工至两端部之间的长度成为所希望的长度。
若两端加工结束,则卷制钢管50a被供于圆周焊接加工。在圆周焊接加工中,在两端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的一端嵌合有底部2b,通过焊接将卷制钢管50a与底部2b的被嵌合的部分固定。此外,卷制钢管50a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接合通过焊接进行,但也可以通过钎焊等进行接合。
若两端加工结束,则卷制钢管50a被供于吸入孔加工。在吸入孔加工中,通过钻头等的穿孔装置在卷制钢管50a形成有吸入孔5。另外,在形成于卷制钢管50a的吸入孔5通过焊接或者钎焊等接合有连接管6a以及环6b。在卷制钢管50a中,因上述的吸入孔5的穿孔,进一步因连接管6a以及环6b的焊接或者钎焊等的接合,会在卷制钢管50a的内径产生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为了减少上述的变形,使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变得均匀,而通过扩管夹具(省略图示)进行扩管加工。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扩管夹具进行的扩管加工称为“二次扩管加工”。
图21是表示比较例的主体部2a1的扩管加工后的形状的图。在二次扩管加工中,为了修正在吸入孔加工等中产生的卷制钢管50a的内径变形,卷制钢管50a被与一次扩管加工相同构造的扩管夹具70扩管至所希望的内径,而制造主体部2a。其中,此时,主体部2a的内径形状因卷绕加工中的开始卷绕时产生的卷痕、在对焊加工中产生的焊接热固化等,而存在在扩管加工后也无法完全矫正的情况,从而存在无法改善主体部2a的内径的真圆度的情况。例如,如图21所示,存在扩管加工后的比较例的主体部2a1形成为水滴形状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中,特征在于,抑制扩管加工后的主体部2a成为水滴形状,以下,作为用于改善主体部2a的真圆度的对策,对焊道压碎加工中的具体的对策进行说明。
[用于改善主体部2a的真圆度的对策]
首先,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进行多次卷制钢管50a的试验制造。而且,在卷制钢管50a的试验制造中,由于扩管加工后的主体部2a成为水滴形状等的真圆度较差,所以作为改善扩管加工后的主体部2a的真圆度的对策,对焊道压碎加工的阶段实施对策。作为用于改善主体部2a的真圆度的对策,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构成为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圆弧形状与卷制钢管50a以及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外内周面中的圆弧形状的关系满足下式。该式是半径Riw<半径Ru≤半径Rie、半径Row<半径Rr≤半径Roe、半径Rr-半径Ru=t(t是钢管的壁厚)。另外,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构成为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与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的关系满足宽度Wu≤宽度Ww<宽度Wr。此外,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的尺寸在压缩机1的试验制造阶段能够导出,基于在卷制钢管50a的多次的试验制造中获得的值来特定圆弧形状,并利用于全部的压缩机1的实际的制造。以下,对上述的各式的内容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22是焊道压碎夹具90的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简略图。图23是焊道压碎夹具90的固定承接模具91的简略图。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俯视时,将固定承接模具91的侧壁部91a中的圆弧形状的弯曲半径定义为半径Ru。另外,在俯视时,将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周壁面部93a中的圆弧形状的弯曲半径定义为半径Rr。
图24是表示焊道压碎加工前的卷制钢管50a与二次扩管加工后的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剖面状的简略图。将卷制钢管50a的一次扩管加工前,即焊道压碎加工前的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51中的圆弧形状的弯曲半径定义为半径Riw,将外周面53中的圆弧形状的弯曲半径定义为半径Row。然后,将二次扩管加工后的、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内周面51a中的圆弧形状的弯曲半径定义为半径Rie,将外周面53a中的圆弧形状的弯曲半径定义为半径Roe。
这里,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圆弧形状与卷制钢管50a以及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外内周面中的圆弧形状的关系满足半径Riw<半径Ru≤半径Rie、半径Row<半径Rr≤半径Roe。另外,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圆弧形状满足半径Rr-半径Ru=t(t是钢管的壁厚)。
接下来,对旋转轴RS的轴向的、焊道压碎夹具90的宽度进行说明。如图22所示,将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俯视时的、旋转轴RS的轴向的宽度定义为宽度Wr。宽度Wr在旋转轴RS的轴向,是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两端部93b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23所示,将固定承接模具91的俯视时的、旋转轴RS的轴向的宽度定义为宽度Wu。宽度Wu是固定承接模具91的俯视时的、侧壁部91a的两端部91b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24所示,将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部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设为宽度Ww。宽度Ww在相对于卷制钢管50a的轴向的垂直剖面中,且在卷制钢管50a的外侧面中的卷制钢管50a的周向,是焊接热固化部以及卷痕的范围的两端部50e之间的直线距离。此外,宽度Ww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基于在卷制钢管50a的多次的试验制造中获得的值被特定,并利用于压缩机1的全部的制造。
这里,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与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的关系满足宽度Wu≤宽度Ww<宽度Wr。
接下来,对使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与卷制钢管50a以及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关系满足半径Riw<半径Ru≤半径Rie、半径Row<半径Rr≤半径Roe、半径Rr-半径Ru=t(t是钢管的壁厚)的理由进行说明。
图25是基于第一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A的示意图。图26是通过基于第一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A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2的剖面示意图。第一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A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半径Rus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半径Rrs比焊道压碎加工前的卷制钢管50a的半径Riw以及半径Row小的情况下的结构。另外,第一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A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半径Rus比半径Ru小,且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半径Rrs比半径Rr小的结构。
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一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A的情况下,如图26所示,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2的形状致使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部56成为凸形状。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一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A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卷制钢管50a2的焊接热固化部以及卷痕的矫正,但即使经由扩管加工,也无法对基于焊道压碎加工的卷制钢管50a的变形进行矫正。
图27是基于第二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B的示意图。图28是通过基于第二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B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3的剖面示意图。第二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B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半径Rul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半径Rrl比二次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1的半径Rie以及半径Roe大的情况下的结构。另外,第二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B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半径Rul比半径Ru大,且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半径Rrl比半径Rr大的结构。
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二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B的情况下,如图28所示,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3的形状致使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部57成为平坦形状。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即便在使用了基于第二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B的情况下,虽也能够进行卷制钢管50a3的焊接热固化部以及卷痕的矫正,但即使经由扩管加工也无法对基于焊道压碎加工的卷制钢管50a的变形进行矫正。
图29是基于第三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C的示意图。图30是通过基于第三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C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4的剖面示意图。第三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C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半径Rud比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半径Rrd大的情况下的结构。例如,是半径Rud比半径Ru大,且半径Rrd比半径Rr小的情况下的结构。
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三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C的情况下,如图30所示,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4的形状致使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部58成为山形状。这是可动辊按压模具93相对于固定承接模具91在两端部93b的2点对卷制钢管50a进行压碎加工的状态即使经由扩管加工也无法矫正的状态。
图31是总结了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圆弧形状与卷制钢管50a以及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外内周面的关系的图。根据第一比较例~第三比较例所示的上述理由,为了使卷制钢管50a的扩管后的内径形状变良好,使卷制钢管50a的内径真圆度变良好,需要焊道压碎夹具90的半径Ru以及半径Rr满足上述式。即,焊道压碎夹具90的圆弧形状需要满足半径Riw<半径Ru≤半径Rie、半径Row<半径Rr≤半径Roe以及半径Rr-半径Ru=t(t是钢管的壁厚)的式。
接下来,对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与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的关系满足宽度Wu≤宽度Ww<宽度Wr的理由进行说明。
图32是基于第四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D的示意图。图33是通过基于第四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D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5的剖面示意图。此外,在图32中,省略了固定承接模具91的图示。第四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D中,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比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小的情况下的结构。
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四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D的情况下,如图33所示,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5的形状致使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部59成为心形。这是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卷制钢管50a5的焊接部132的两侧部分不被矫正而膨胀的状态,且是即使经由扩管加工也无法矫正的状态。
图34是基于第五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E的示意图。此外,在图34中,省略了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图示。第五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E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比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大的情况下的结构。
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五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E的情况下,也如图33所示,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5的形状致使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部59成为心形。这是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卷制钢管50a5的焊接部132的两侧部分不被矫正而膨胀的状态,且是即使经由扩管加工也无法矫正的状态。
图35是基于第六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F的示意图。图36是通过基于第六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F进行焊道压碎加工,并进行之后的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6的剖面示意图。第五比较例的结构是在焊道压碎夹具90F中,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比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大的情况下的结构。
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在使用基于第六比较例的结构的焊道压碎夹具90F的情况下,也如图36所示,扩管加工后的卷制钢管50a6的形状致使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部59成为心形。这是在焊道压碎加工中,卷制钢管50a6的焊接部132的两侧部分不被矫正而膨胀的状态,且是即使经由扩管加工也无法矫正的状态。
图37是总结了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与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的关系的图。根据第四比较例~第六比较例所示的上述理由,为了使卷制钢管50a的扩管后的内径形状变良好,使卷制钢管50a的内径真圆度变良好,需要焊道压碎夹具90的宽度Wu以及宽度Wr满足上述式。即,焊道压碎夹具90在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与卷制钢管50a的关系中,需要满足宽度Wu≤宽度Ww<宽度Wr的式。
固定承接模具91的侧壁部91a配置为与形成为从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突出的背焊道131对置。另外,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周壁面部93a配置为隔着卷制钢管50a与侧壁部91a对置,周壁面部93a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移动。因此,形成为从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突出的背焊道131被周壁面部93a与侧壁部91a夹持,沿着卷制钢管50a的内径形状,且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被按压。因此,焊道压碎夹具90、使用了该焊道压碎夹具90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以及压缩机1能够使从内周面突出的部分的焊道稳定地形成为与主体部2a的内径形状一致的形状,并且不产生处理切屑的麻烦。
另外,因在对焊加工中产生的焊接部附近的热固化部或者在卷绕加工的开始卷绕时产生的卷痕等,存在主体部2a的内径真圆度恶化的担忧。与此相对,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周壁面部93a配置为隔着卷制钢管50a与侧壁部91a对置,周壁面部93a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移动。因此,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能够对在对焊加工中产生的焊接部附近的热固化部以及在卷绕加工的开始卷绕时产生的卷痕进行矫正,从而能够改善主体部2a的内径精度。
另外,通常,主体部2a在对焊加工中,使焊道向主体部2a的内径侧凹陷形成。该结构的主体部2a存在从厚度减少了的焊接部产生制冷剂等的泄漏的担忧,存在成为焊接品质恶化的重要因素的担忧。与此相对,固定承接模具91的侧壁部91a配置为与形成为从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突出的背焊道131对置。另外,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周壁面部93a配置为隔着卷制钢管50a与侧壁部91a对置,周壁面部93a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移动。因此,形成为从卷制钢管50a的内周面突出的背焊道131被周壁面部93a与侧壁部91a夹持,沿着卷制钢管50a的内径形状,且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被按压。因此,主体部2a不具有在对焊加工中使厚度减少了的焊接部,能够抑制制冷剂从焊接部的泄漏。其结果,焊道压碎夹具90、使用了该焊道压碎夹具90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以及压缩机1能够改善主体部2a中的焊接品质。
另外,在焊道压碎加工中,考虑通过承接模具、按压模具以及可动辊夹持卷制钢管50a的整周的方式。但是,承接模具与按压模具均在可动式的模具中,存在焊道压碎加工不稳定而使卷制钢管50a变形的担忧。与此相对,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周壁面部93a配置为隔着卷制钢管50a与侧壁部91a对置,周壁面部93a对卷制钢管50a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卷制钢管50a延伸的方向移动。即,固定承接模具91在焊道压碎加工的加工时被固定,从而侧壁部91a的位置不移动。因此,焊道压碎夹具90、使用了该焊道压碎夹具90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以及压缩机1能够使从内周面突出的部分的焊道稳定地形成为与主体部2a的内径形状一致的形状。
另外,焊道压碎加工配置为使侧壁部91a与被冷却的背焊道131对置。而且,焊道压碎加工能够相对于已被冷却的背焊道131进行焊道的除去处理。因此,焊道压碎加工无需在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熔融)后不久除去焊道。其结果,焊道压碎加工能够从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熔融)隔开时间进行焊道的除去处理,因此不存在制造工序的场所的制约以及时间的制约。
另外,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圆弧形状与卷制钢管50a以及比较例的卷制钢管50a1的外内周面中的圆弧形状的关系满足半径Riw<半径Ru≤半径Rie、半径Row<半径Rr≤半径Roe、半径Rr-半径Ru=t(t是钢管的壁厚)。另外,固定承接模具91的宽度Wu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宽度Wr与卷制钢管50a的焊接热固化以及卷痕的范围的宽度Ww的关系满足宽度Wu≤宽度Ww<宽度Wr。即,焊道压碎夹具90以与卷制钢管50a的扩管形状一致的方式,决定固定承接模具91以及可动辊按压模具93的对置面的圆弧形状与模具的宽度形状。因此,焊道压碎夹具90、使用了该焊道压碎夹具90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以及压缩机1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矫正对焊的热固化部与卷绕加工的卷痕。另外,通过该结构以及该方法,主体部2a的内径精度提高,因此能够改善压缩机1的组装性,另外,也能够提高压缩机1的电动机部10以及压缩机构部30的组装精度,而使压缩机1的性能提高。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的技术组合,也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压力密闭容器;2a…主体部;2a1…主体部;2b…底部;2c…盖部;3…抽吸消声器;3a…壳体;3b…流入管;4…吸入管;5…吸入孔;6…固定部件;6a…连接管;6b…环;7…排出管;8…玻璃端子;10…电动机部;12…定子;14…转子;16…导线;20…轴;20a…固定面;24…偏心部;26…活塞;30…压缩机构部;31…气缸;31a…中空圆板面;31b…内侧面;31c…外侧面;32…叶片;32a…前端部;32b…末端部;33…弹性体;34…上轴承;34a…固定部;34b…轴承部;35…下轴承;35a…固定部;35b…轴承部;40…制冷机油;50…钢板;50a…卷制钢管;50a1…卷制钢管;50a2…卷制钢管;50a3…卷制钢管;50a4…卷制钢管;50a5…卷制钢管;50a6…卷制钢管;50b…内侧面;50e…两端部;51…内周面;51a…内周面;52…板状面部;52a…第一板状面部;52b…第二板状面部;53…外周面;53a…外周面;54a…第一边缘部;54b…第二边缘部;56…加工部;56a…第三边缘部;56b…第四边缘部;57…加工部;58…加工部;59…加工部;70…扩管夹具;71…扩管模具部;71a…第一内侧面部;71b…外侧面;72…杆部;73…外壳部;73a…第二内侧面部;76…第一中空空间部;77…第二中空空间部;78…插入部;90…焊道压碎夹具;90A…焊道压碎夹具;90B…焊道压碎夹具;90C…焊道压碎夹具;90D…焊道压碎夹具;90E…焊道压碎夹具;90F…焊道压碎夹具;91…固定承接模具;91a…侧壁部;91b…两端部;92…外壳;93…可动辊按压模具;93a…周壁面部;93b…两端部;100…轧辊装置;100a…第一辊;100b…第二辊;100c…第三辊;110…缩管装置;112…第一缩管模具;112a…第一槽部;114…第二缩管模具;114a…第二槽部;120…对焊装置;122…焊枪;122a…前端部;124…焊接电极;131…背焊道;132…焊接部;310…中空部分;310a…低压空间部;310b…高压空间部;312…吸入通路;314…排出通路;316…叶片槽;318…叶片槽开口部;319…开口部。

Claims (3)

1.一种焊道压碎夹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承接模具,其形成为柱状,具有由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曲面形成的侧壁部,配置为插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卷制钢管的中空部内,使所述侧壁部与形成为从所述卷制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对置;
可动辊按压模具,其是具有形成为旋转轴的轴向的中央部分以圆弧形状凹陷的周壁面部的旋转体,配置为使所述周壁面部隔着所述卷制钢管与所述侧壁部对置,所述周壁面部对所述卷制钢管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所述卷制钢管延伸的方向移动。
2.一种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卷绕加工,将成为压力密闭容器的主体部的矩形状的钢板成型为卷状;
缩管加工,将成型为卷状的所述钢板成型为圆筒形状;
对焊加工,通过焊接将成型为圆筒形状的所述钢板的对置的边缘部接合;
焊道压碎加工,将形成为从焊接后的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压碎;以及
扩管加工,从所述钢管的内周面侧按压以减少所述钢管的变形,
对于所述焊道压碎加工而言,形成为柱状并具有由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曲面形成的侧壁部的固定承接模具,插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所述钢管的中空部内,并配置为使所述侧壁部与形成为从所述钢管的内周面突出的焊道对置,
作为旋转体的可动辊按压模具具有形成为旋转轴的轴向的中央部分以圆弧形状凹陷的周壁面部,并配置为使所述周壁面部隔着所述钢管与所述侧壁部对置,所述周壁面部对所述钢管进行按压,一边旋转、一边沿着所述钢管延伸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道压碎加工使所述侧壁部配置为与冷却后的所述焊道对置。
CN201980094347.8A 2019-03-29 2019-03-29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5973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4136 WO2020202296A1 (ja) 2019-03-29 2019-03-29 溶接ビード潰し治具、及び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7359A true CN113597359A (zh) 2021-11-02
CN113597359B CN113597359B (zh) 2023-07-07

Family

ID=7266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4347.8A Active CN113597359B (zh) 2019-03-29 2019-03-29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54389B2 (zh)
CN (1) CN113597359B (zh)
WO (1) WO2020202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4436B1 (fr) 2021-06-24 2024-05-03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de pneumatique pour un véhicule lourd de génie civil avec un compromis robustesse/ thermique amélior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9111A (en) * 1980-02-01 1981-08-29 Nisshin Steel Co Ltd Remover for internal bead of welded pipe
JPH106035A (ja) * 1996-06-14 1998-01-13 Kawasaki Steel Corp スクイズロールスタンド
CN1199662A (zh) * 1997-03-28 1998-11-25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钢管焊缝的平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343238A (ja) * 1999-05-31 2000-12-12 Kayaba Ind Co Ltd 電縫管のビード潰し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113335A (ja) * 1999-08-11 2001-04-24 Kawasaki Steel Container Co Ltd ドラム缶溶接部押圧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ドラム缶製造装置
JP2002210529A (ja) * 2001-01-12 2002-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チタン合金製円筒形状部品の熱間成形方法
WO2017199438A1 (ja) * 2016-05-20 2017-1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圧縮機の製造方法、及び拡管器具
CN208427637U (zh) * 2018-06-29 2019-01-25 中山市力琪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壳体的二次扩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44356A (en) * 1975-06-09 1976-12-11 Saito Akihiro Device of finishing beads after welding pipes
DE19820357C1 (de) * 1998-05-07 1999-10-07 Roland Man Druckmas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einer Schweißnaht an eine Trägerhüls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9111A (en) * 1980-02-01 1981-08-29 Nisshin Steel Co Ltd Remover for internal bead of welded pipe
JPH106035A (ja) * 1996-06-14 1998-01-13 Kawasaki Steel Corp スクイズロールスタンド
CN1199662A (zh) * 1997-03-28 1998-11-25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钢管焊缝的平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343238A (ja) * 1999-05-31 2000-12-12 Kayaba Ind Co Ltd 電縫管のビード潰し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113335A (ja) * 1999-08-11 2001-04-24 Kawasaki Steel Container Co Ltd ドラム缶溶接部押圧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ドラム缶製造装置
JP2002210529A (ja) * 2001-01-12 2002-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チタン合金製円筒形状部品の熱間成形方法
WO2017199438A1 (ja) * 2016-05-20 2017-1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圧縮機の製造方法、及び拡管器具
CN208427637U (zh) * 2018-06-29 2019-01-25 中山市力琪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壳体的二次扩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7359B (zh) 2023-07-07
WO2020202296A1 (ja) 2020-10-08
JPWO2020202296A1 (ja) 2021-10-28
JP7154389B2 (ja) 202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456E1 (en) Compressor
US8936449B2 (en)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529409C (zh) 压缩机
EP3617514B1 (en) Internal medium pressure type two-stage compression compressor
JP7154389B2 (ja) 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JP6611907B2 (ja) 気液分離器固定具、密閉型圧縮機、密閉型圧縮機の製造装置、及び密閉型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CN109153063B (zh)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JP2010226932A (ja) 電動回転機械、及びこの電動回転機械を用いた冷媒圧縮機及び流体圧縮機、並びに電動回転機械の組立方法
US7722339B2 (en) Compressor including attached compressor container
US11773852B2 (en) Scroll compressor
JP5195962B2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010236449A (ja) 回転式流体機械、回転式流体機械の固定部材、及び回転式流体機械の固定部材の加工方法
US11879456B2 (en) Scrol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07092643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ロータリ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WO2017002967A1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H11247761A (ja) 密閉形圧縮機
JP2003269335A (ja) 回転式圧縮機
US11927186B2 (en) Scroll compressor
JP3616056B2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7150196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US12049895B2 (en) Scrol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2008297977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4784296B2 (ja) 回転式流体機械
CZ308843B6 (cs) Způsob výroby rotačního kompresoru
JP2005016342A (ja) 流体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