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9802A - 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79802A CN111679802A CN202010520499.4A CN202010520499A CN111679802A CN 111679802 A CN111679802 A CN 111679802A CN 202010520499 A CN202010520499 A CN 202010520499A CN 111679802 A CN111679802 A CN 1116798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target object
- operation body
- target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减少触点丢失而导致拖动中断的概率,提升用户的体验。所述方法包括: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可移动状态时,所述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所述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能够基于第一条件确定用户真实意图是否是将目标对象从第一屏幕拖动到第二屏幕,从而减少了触点丢失而导致拖动中断的概率,提升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多屏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拼接屏,由多块完整的屏幕拼接而成(如双屏手机),从而能够通过多个小的显示屏的拼接组成超大屏幕进行使用。在拼接屏产品在大屏应用场景的情况下,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在单独的触摸屏之间,用手指拖动桌面图标或应用窗口到另外一个屏幕时,由于需要经过两个屏幕间的缝隙,很容易造成触点丢失,进而导致所拖动的对象在拖动到另一个屏幕时拖动中断,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如何减少触点丢失而导致拖动中断的概率,提升用户的体验,是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可移动状态时,所述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所述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
若是,则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时,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因而能够基于第一条件确定用户真实意图是否是将目标对象从第一屏幕拖动到第二屏幕,并控制目标对象进如第二屏幕,从而实现了在触摸控制下的跨屏幕移动目标对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
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包括:
所述操作体经过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所述第一屏幕;
所述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是从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边缘所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一轨迹;
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根据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确定第二轨迹,所述第二轨迹的终点为所述接触位置;
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对象符合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目标对象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二屏幕后,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运动轨迹的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三轨迹;
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三轨迹运动;
其中,所述第三轨迹的终点位于所述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幕的面积;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是否从所述目标区域外运动至所述目标区域内;
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至少一个第三屏幕中,确定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目标对象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可移动状态时,所述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所述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符合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
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包括:
所述操作体经过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所述第一屏幕;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是从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边缘所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移动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一轨迹;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根据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确定第二轨迹,所述第二轨迹的终点为所述接触位置;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符合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对象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维持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二屏幕后,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
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运动轨迹的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三轨迹;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三轨迹运动;
其中,所述第三轨迹的终点位于所述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幕的面积;
确定模块,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是否从所述目标区域外运动至所述目标区域内;
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移动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屏幕确定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三屏幕中,确定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两块触摸屏拼接时操作体控制目标对象从第一屏幕进入第二屏幕的过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目标对象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S13:
在步骤S11中,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目标对象处于可移动状态时,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在步骤S12中,响应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
在步骤S13中,若是,则控制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本实施例可用于拼接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目标对象处于可移动状态时,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该目标对象可以是屏幕中的应用程序图标、窗体、光标、控件等各类显示于屏幕中的对象,对于有些对象而言,其本身就处于可移动状态,而有些对象,则需要进行长按操作,才能使其变为可以动状态,例如应用程序的图标,就需要用户通过保持1秒以上的触控状态,才可以使应用程序的图标变为可移动状态。
响应于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响应结果是确定操作体所拖动的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若是,则控制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该目标区域可以是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可理解为包含了第一边缘的一定区域),该第一边缘是指第一屏幕与其他屏幕进行拼接的边缘。例如,第一屏幕右侧边缘存在其他屏幕与第一屏幕拼接,该第一屏幕右侧边缘可以是第一边缘,只要操作体从右侧边缘离开,就会触发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的事件;又例如,第一屏幕右侧和左侧都存在其他屏幕与第一屏幕拼接,则第一屏幕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都可以作为第一边缘,只要操作体从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离开,则都会触发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的事件。
该目标区域还可以是第一屏幕的一部分区域,例如,第一屏幕中,靠近第二屏幕的一半区域,三分之一区域,也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特定区域,当然,该目标区域也可以是整个第一屏幕,针对目标区域的不同,用于确定目标对象是否需要进入第二屏幕的第一条件不同,而后续对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的控制方式也不同,具体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时,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若是,则控制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因而能够基于第一条件确定用户真实意图是否是将目标对象从第一屏幕拖动到第二屏幕,从而减少了触点丢失而导致拖动中断的概率,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
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操作体经过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第一屏幕;
上述步骤S12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是从与第一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位置运动到第一边缘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则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是指操作体经过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第一屏幕。
图2A为两块触摸屏拼接时操作体(手指)控制目标对象(图标或应用窗体)从第一屏幕进入第二屏幕的过程示意图,图示的两块触摸屏增加了边缘检测功能,假设左侧的触摸屏为第一屏幕,而右侧的触摸屏为第二屏幕,操作体经过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第一屏幕的情况存在多种可能:有可能是用户手指对与第一屏幕拼接的其他屏幕的操作过程中误触了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也可能是要将第一屏幕中的目标对象拖动至其他屏幕,当然,还存在其他可能,在此不一一赘述。为了进一步确定用户的意图,需要进一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具体的: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是从与第一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位置运动到第一边缘所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响应于操作体与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目标对象至操作体在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如图2A所示,在操作体(手指)与第二屏幕接触的情况下,将目标对象(图标或应用窗体)移动至操作体在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上述步骤S13还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S21-S24:
在步骤S21中,基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一轨迹;
在步骤S22中,控制目标对象沿第一轨迹运动;
在步骤S23中,响应于操作体与第二屏幕的接触,根据操作体在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确定第二轨迹,第二轨迹的终点为接触位置;
在步骤S24中,控制目标对象沿第二轨迹运动至接触位置。
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存在间隔的情况下,操作体从第一屏幕离开之后,进入第二屏幕之前,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无法感知操作体的运动轨迹,也就是说,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间隔中,操作体的运动轨迹是无法被捕捉到的,那么,操作体从第一屏幕离开之后,进入第二屏幕之前,目标对象没有办法继续被拖动,从而使目标对象的移动存在迟滞现象,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迟滞现象,本实施例中,基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一轨迹;例如,在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为一线段的情况下,该第一轨迹可以是该线段的延长线,然后控制目标对象沿第一轨迹运动。
该第一轨迹为预测的轨迹,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在操作体与第二屏幕接触后,根据操作体在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确定第二轨迹,该第二轨迹的起点为操作体从第一屏幕离开的位置,而终点为操作体在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控制目标对象沿第二轨迹运动至接触位置。从而通过第二轨迹修正预测轨迹的终点位置。既能够减少目标对象的迟滞现象,也能够保证目标对象在第二屏幕的显示位置准确地落在操作体在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A1-A2:
在步骤A1中,若目标对象符合第一条件,控制目标对象维持可移动状态;
在步骤A2中,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后,维持可移动状态。
在大部分触摸屏的设定中,有些类型的目标对象,需要进行长按操作,才能使其变为可以动状态,例如应用程序的图标,就需要用户通过保持1秒以上的触控状态,才可以使应用程序的图标变为可移动状态,此时,若执行长按操作的操作体停止与屏幕的解除,则该目标对象会重新恢复为不可移动状态,基于上述原因,如果保持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原有设定,在操作体从第一屏幕离开的情况下,目标对象就会恢复为不可移动状态,则操作体无法将其从第一屏幕移动到第二屏幕,因此,若目标对象符合第一条件,需要控制目标对象维持可移动状态,以使操作体顺利拖动目标对象离开第一屏幕;并且,为了让操作体在进入第二屏幕后,在不进行额外操作的情况下,继续拖动目标对象在第二屏幕移动,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后,使其维持可移动状态。从而通过改变触摸屏的原有设定,简化了操作体在拼接屏中拖动操作体进行跨屏移动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包括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步骤S12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运动轨迹的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
本实施例适用于将目标对象甩离第一屏幕,使其进入第二屏幕的场景下,具体的,通过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的物理引擎来模拟第一屏幕接收操作体输入的甩动操作之后,操作体对应的目标对象通过惯性自行离开第一屏幕并进入第二屏幕的行为,从而得到更加真实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该目标区域可以是第一屏幕中靠近第二屏幕的部分区域、特定的部分区域、整个第一屏幕等。
在操作体从该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时,确定其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其中,运动轨迹的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
即运动轨迹可以选取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四者中的任意一种或四者的任意组合,下面,通过示例对选取不同运动轨迹的参数时,如何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
示例一
在操作体对第一屏幕进行点击操作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离开第一屏幕的情况,为了区分点击操作和甩动操作,运动轨迹的参数可以运动距离,在操作体从该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时,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的距离值,例如,操作对象在第一屏幕的运动距离大于2厘米,确定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符合第二条件。
示例二
在上述示例一中,通过运动距离开区分甩动操作和点击操作,但是,常规的滑动操作也存在运动距离,因此,通过运动距离这一参数显然不足以排除常规滑动操作的情况,因此,为了区分常规滑动操作和甩动操作,运动轨迹的参数可以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二者的组合,在操作体从该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时,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的距离值,且运动速度是否大于设定的速度值,在操作体的运动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值,且运动速度大于设定的速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对象运动轨迹的参数符合第二条件。
示例三
有些情况下,常规的滑动操作,操作体的运动速度也可能大于设定的速度值,但是,一般情况下,常规的滑动操作的滑动速度通常是较为均匀的,而甩动操作的滑动速度是快速增加的,因此,为了进一步区分常规滑动操作和甩动操作,运动轨迹的参数可以运动距离、运动速度和运动加速度三者的组合,即在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需要同时满足“运动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值、运动速度大于设定的速度值且运动加速度大于设定的加速度值”这三个条件,才能确定目标对象运动轨迹的参数符合第二条件。
示例四
在将第一屏幕上的目标对象通过甩动操作甩至第二屏幕的情况下,甩动方向应当指向第二屏幕所在方向,否则其无法使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因此,运动轨迹的参数可以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和运动方向四者的组合,即在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需要同时满足“运动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值、运动速度大于设定的速度值、运动加速度大于设定的加速度值且运动方向指向第二屏幕所在的位置”这四个条件,才能确定目标对象运动轨迹的参数符合第二条件。
当然,以上示例仅公开了目标对象运动轨迹的参数选取的部分情况,可以理解的是,除本申请所公开的四种目标对象运动轨迹的参数之外,还可以选取其他运动轨迹的参数,而除上述四种示例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目标对象运动轨迹的参数进行任意组合,例如,运动速度和运动加速度二者的组合,运动加速度和运动方向二者的组合、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和运动方向三者的组合等,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B1-B2:
在步骤B1中,基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三轨迹;
在步骤B2中,控制目标对象沿第三轨迹运动;
其中,第三轨迹的终点位于第二屏幕。
在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符合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三轨迹;例如,在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为一线段的情况下,该第三轨迹可以是该线段的延长线,该延长线的延长方向与操作体运动方向相同。控制目标对象沿第三轨迹运动;其中,第三轨迹的终点位于第二屏幕。该第三轨迹的终点所在位置可设置为与运动轨迹的参数相关,例如,运动速度越快,第三轨迹的终点所在位置离第一屏幕越远,又例如,第三轨迹的终点所在位置可设置为与运动轨迹的参数不相关,此时,第三轨迹的终点第二屏幕的固定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包括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目标区域的面积小于第一屏幕的面积;
上述步骤S12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是否从目标区域外运动至目标区域内;
上述步骤S13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响应于操作体与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目标对象至第二屏幕。
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包括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目标区域的面积小于第一屏幕的面积,例如,可将目标区域设置为第一屏幕中的一特定区域。确定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是否从目标区域外运动至目标区域内;在目标对象从目标区域外运动至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对象符合第一条件,在操作体与第二屏幕的接触的情况下,移动目标对象至第二屏幕。
举例而言,将目标区域设置为第一屏幕中的一特定区域,如果操作体离开第一屏幕前,目标对象跟随操作体从该特定区域外运动之该特定区域内,且操作体在进入该特定区域之后,从该特定区域离开了第一屏幕,并且与第二屏幕接触,则将目标对象从该特定区域移动至第二屏幕,该目标对象在第二屏幕的显示位置为操作体与第二屏幕接触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13前,方法还可被实施为如下步骤:
在至少一个第三屏幕中,确定其中一个第三屏幕为第二屏幕。
本实施例中,如果拼接屏包括三块以上的屏幕,那第一屏幕则有可能和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第三屏幕进行拼接,此时,需要在多块第三屏幕中,确定其中一块屏幕为第二屏幕,具体的,可以基于操作体离开第一屏幕之前,在第一屏幕的运动轨迹所指的方向确定第二屏幕。还可以确定在操作体离开第一屏幕之后,首先接触的第三屏幕为第二屏幕。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目标对象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控制模块31,用于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目标对象处于可移动状态时,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确定模块32,用于响应于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第一屏幕,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33,用于在目标对象符合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
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包括:
所述操作体经过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所述第一屏幕;
所述确定模块3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是从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边缘所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33,包括:
移动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33,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一轨迹;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根据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确定第二轨迹,所述第二轨迹的终点为所述接触位置;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符合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对象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维持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二屏幕后,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
确定模块32,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运动轨迹的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33,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三轨迹;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三轨迹运动;
其中,所述第三轨迹的终点位于所述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幕的面积;
确定模块32,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是否从所述目标区域外运动至所述目标区域内;
第二控制模块33,包括:
移动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第二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屏幕确定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三屏幕中,确定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可移动状态时,所述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所述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
若是,则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
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包括:
所述操作体经过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所在区域,并从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边缘离开所述第一屏幕;
所述确定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是从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边缘所在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一轨迹;
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根据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位置确定第二轨迹,所述第二轨迹的终点为所述接触位置;
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对象符合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目标对象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二屏幕后,维持所述可移动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的参数是否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运动轨迹的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基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操作体在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轨迹确定第三轨迹;
控制所述目标对象沿所述第三轨迹运动;
其中,所述第三轨迹的终点位于所述第二屏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幕的面积;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前,所述目标对象是否从所述目标区域外运动至所述目标区域内;
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包括:
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第二屏幕的接触,移动所述目标对象至所述第二屏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至少一个第三屏幕中,确定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
10.一种目标对象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对象进入可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可移动状态时,所述目标对象能够根据操作体在所述第一屏幕上的运动进行移动;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操作体从目标区域离开所述第一屏幕,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符合第一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符合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对象进入第二屏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20499.4A CN111679802A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20499.4A CN111679802A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79802A true CN111679802A (zh) | 2020-09-18 |
Family
ID=7245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20499.4A Pending CN111679802A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79802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3392A (zh) * | 2009-03-09 | 2010-09-15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CN104951178A (zh) * | 2014-03-25 | 2015-09-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桌面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354374A (zh) * | 2016-09-30 | 2017-01-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829323A (zh) * | 2018-06-22 | 2018-11-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669747A (zh) * | 2018-11-30 | 2019-04-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图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20
- 2020-06-09 CN CN202010520499.4A patent/CN1116798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3392A (zh) * | 2009-03-09 | 2010-09-15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CN104951178A (zh) * | 2014-03-25 | 2015-09-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桌面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354374A (zh) * | 2016-09-30 | 2017-01-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829323A (zh) * | 2018-06-22 | 2018-11-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669747A (zh) * | 2018-11-30 | 2019-04-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图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73688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 |
JP5230733B2 (ja) | ポインター制御装置 | |
US1147461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control-display gain of a gesture controlle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80314294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JP7531966B2 (ja) | アクション実行方法、アクション実行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装置 | |
US9798400B2 (en) | Display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 |
CN104461287B (zh) | 一种悬浮物体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
TW201314560A (zh) | 觸摸型電子裝置及其圖示換頁的方法 | |
CN105413171B (zh) | 一种游戏角色移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KR20140019835A (ko) | 터치 스크린 단말기의 애플리케이션 프로그램 전환방법 및 장치 | |
JP2001356878A (ja) | アイコン制御方法 | |
CN105144033A (zh) | 经由传感器融合的扩展交互式输入 | |
CN105700763A (zh) | 终端界面窗口的移动方法及装置 | |
US12086395B2 (en) | Device control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116999A (zh) |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 |
CN110795015A (zh) | 操作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750032A (zh) | 一种控制器及触控操作方法 | |
US20160132204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 |
CN111679802A (zh) | 一种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10712917B2 (en) |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element of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
WO2018040424A1 (zh) | 智能电视人机交互界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5033163B (zh) | 车载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 |
CN105117124B (zh) | 一种窗口处理方法及系统 | |
US20170046061A1 (en) |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 |
CN114895840B (zh) | 一种分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