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582B - 空中搬送车 - Google Patents
空中搬送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34582B CN110234582B CN201780085077.5A CN201780085077A CN110234582B CN 110234582 B CN110234582 B CN 110234582B CN 201780085077 A CN201780085077 A CN 201780085077A CN 110234582 B CN110234582 B CN 1102345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vention member
- lid
- cover
- distance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3/00—Elevated railway systems with suspended vehicles
- B61B3/02—Elevated railway systems with suspended vehicles with self-propelled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5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suspended load carr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6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ccess from abo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6—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 B65G1/065—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with self propelled c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1/00—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 B66C11/02—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with operating gear or operator's cabin suspended, or laterally offset, from runway or track
- B66C11/04—Underhung trolle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2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y means of a cart or a vehicu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3—Overhead conve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空中搬送车(1)沿着行驶轨道(2)行驶,将能够拆卸地设置有盖(93)的FOUP(90)以悬吊状态搬送,该空中搬送车具备:保持装置(11),该保持装置(11)以使盖朝向与行驶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状态把持FOUP;一对框架(8、8),该一对框架(8、8)相对于保持装置设置在行驶方向上的前后;以及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设置为能够在配置于盖的正面的进入位置(P1)与配置于从盖的正面退避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P2)之间,以铅垂方向为转动轴沿着水平面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空中搬送车。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空中搬送车,在清洁室等的天花板附近或比地板面高的位置行驶,搬送半导体晶片或液晶基板等物品(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种空中搬送车中,物品以收纳于设置有盖的容器中的状态被搬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912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种空中搬送车在高位置行驶,因此在空中搬送车的行驶轨道的下方供作业车或无人搬送车等通过、作业车进行作业。因此,有时在空中搬送车的行驶时限制作业车向行驶轨道的下方进入,以使得即使盖从空中搬送车落下也是安全的。然而,就这种应用而言,每当空中搬送车通过时都不得不限制作业车的进入,因而不便。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盖从容器落下的空中搬送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沿着轨道行驶,将能够拆卸地设置有盖的容器以悬吊状态搬送,该空中搬送车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使盖朝向与行驶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状态把持容器;一对框架,该一对框架相对于把持部设置在行驶方向上的前后;以及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配置于盖的正面的进入位置与配置于从盖的正面退避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之间,以铅垂方向为转动轴沿着水平面转动。
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设置有能够以铅垂方向为转动轴向配置于盖的正面的进入位置进入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因此即使在盖从容器脱落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该位置支承盖。由此,能够防止盖从容器落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也可以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转动机构分别收纳于一对框架,在宽度方向上以盖的位置为基准位置时,转动轴的位置在从正面观察盖的情况下向基准位置的后方偏移。
在这样的空中搬送车中,配置在主体框架的前后的前侧框架以及后侧框架为了减小行驶方向的移动限制而期望尽可能地缩小与行驶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转动轴的位置在从正面观察盖的情况下向基准位置的后方偏移,因此能够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转动机构靠近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由此,即使在将防止盖从容器落下的盖落下防止部件的转动机构设置于行驶方向前后的框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框架宽度方向的尺寸的增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中也可以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是以转动轴为基点延伸至顶端部并且具有弯曲部的板状部件,并在弯曲部与顶端部之间形成有直线部。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例如,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能够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与盖平行。因此,容易调整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与容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中也可以为,直线部设置为,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该直线部与盖平行。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容易调整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与容器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中也可以为,在将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的、行驶方向上的容器的端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一距离、将容器的比端部靠中央的中央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二距离时,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同或者比第二距离长。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容易调整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与其容易接触的容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中也可以为,还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一支承部;以及设置为能够在与第一支承部的外周面之间维持固定的间隙的状态下沿着第一支承部的外周面转动的第二支承部,并且该引导部件分别设置于一对框架,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间隙中移动。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能够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顺利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移动。另外,能够针对行驶时的振动而将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稳定地收纳于框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中也可以为,还具备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该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配置于盖的下方的进入位置与配置于从盖的下方退避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连动。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能够使各自功能不同的部件同时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盖的落下。另外,例如能够利用共同的驱动源使不同的部件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中搬送车中也可以为,还具备摆动防止部件,该摆动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接触配置于容器的侧面的进入位置与配置于从容器的侧面离开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摆动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连动。在这种结构的空中搬送车中,能够使各自功能不同的部件同时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盖的落下以及容器的摆动。另外,例如能够利用共同的驱动源使不同的部件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防止盖从容器落下。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的主视图。
[图2]图2是图1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的从II-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3]图3是图1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的配置在框架内部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4]图4是图1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退避位置时的从II-II线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5]图5是图1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退避位置时的配置在框架内部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图6]图6是放大表示引导部件附近的立体图。
[图7]图7的(A)~图7的(C)是表示图1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从退避位置向进入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的过渡的图。
[图8]图8是图1的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以及摆动防止部件位于退避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9]图9是图1的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以及摆动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10]图10的(A)~图10的(C)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以及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功能的说明图。
[图11]图11是变形例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进入位置时的配置在框架内部的各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所示的空中搬送车1沿着设置在清洁室的天花板等比地板面高的位置的行驶轨道(轨道)2行驶。空中搬送车1在例如保管设备与规定的装载口之间搬送FOUP(Front-Opening Unified Pod)(容器)90。FOUP90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箱状的箱体91和覆盖开口部的盖93。盖93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箱体91拆下。在FOUP90中收纳例如多枚半导体晶片或掩模版(reticle)等。FOUP90具有保持于空中搬送车1的凸缘95。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说明,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设为空中搬送车1的前后方向(行驶方向)。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设为空中搬送车1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将图1中的进深方向设为空中搬送车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
如图1所示,空中搬送车1具备行驶驱动部3、水平驱动部5、旋转驱动部6、升降驱动部7、升降装置10、保持装置(把持部)11、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摆动防止部件70、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转动机构50(参照图3)、以及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及摆动防止部件70的移动机构60(参照图8)。在空中搬送车1中以覆盖水平驱动部5、旋转驱动部6、升降驱动部7、升降装置10以及保持装置11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一对框架8、8。一对框架8、8在升降装置10上升至上升端的状态下在保持装置11的下方形成收纳FOUP90的空间。
行驶驱动部3使空中搬送车1沿着行驶轨道2移动。行驶驱动部3配置在行驶轨道2内。行驶驱动部3驱动在行驶轨道2上行驶的滚轮(未图示)。在行驶驱动部3的下部经由轴3A而连接有水平驱动部5。水平驱动部5使旋转驱动部6、升降驱动部7以及升降装置10在水平面内沿与行驶轨道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移动。旋转驱动部6使升降驱动部7以及升降装置10在水平面内旋转。升降驱动部7通过卷绕或绕出四根带9来使升降装置10升降。此外,升降驱动部7的带9也可以使用线材以及绳索等合适的吊持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0设置为能够通过升降驱动部7而升降,作为空中搬送车1的升降台发挥功能。保持装置11保持FOUP90。保持装置11具备:L字状的一对臂12、12;固定于各臂12、12的柄13、13;以及使一对臂12、12开闭的开闭机构。
一对臂12、12连接于开闭机构15。开闭机构15使一对臂12、1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以及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通过开闭机构15的动作,一对臂12、12沿前后方向进退。由此,固定于臂12、12的一对柄13、13开闭。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柄13、13处于开状态时,以柄13的保持面与凸缘95的下表面的高度相比成为下方的方式调整保持装置11(升降装置10)的高度位置。然后,通过在该状态下使一对柄13、13成为闭状态,柄13、13的保持面向凸缘95的下表面的下方进入,通过在该状态下使升降装置10上升,凸缘95被一对柄13、13保持(把持),进行FOUP90的支承。
如图2~图5所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配置在盖93的正面,由此防止盖93从保持于保持装置11(参照图1)的FOUP90落下。尤其是,在如图10的(B)所示那样相对于箱体91的开口部倾斜地倾倒的情况下发挥其功能。如图2~图5所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设置为,能够以铅垂方向为转动轴,在配置于盖93的正面的进入位置P1与配置于从盖93的正面退避的位置的退避位置P2之间,沿着FOUP90的正面90a以及侧面90b转动。
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是以转动轴20a为基点延伸至顶端部20b的板状部件。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由不锈钢等材料形成。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具有第一直线部21、第一弯曲部22、第二直线部23、第二弯曲部(弯曲部)24、以及第三直线部(直线部)25。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上,在第二直线部23、第二弯曲部24、以及第三直线部25的范围内形成有孔部20c。由此,能够在确保铅垂方向上的距离的同时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重量轻量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以转动轴20a为基点经由臂部件58而延伸至顶端部20b,但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也可以是以转动轴20a为基点延伸至顶端部20b的一个部件。
第一直线部21是固定于在后详细说明的转动机构50的臂部件58上的部分。第一弯曲部22是第一直线部21与第二直线部23的连接部分,通过冲压加工而被折弯。第二直线部23是支承于在后详细说明的引导部件30的部分。第二弯曲部24是第二直线部23与第三直线部25的连接部分,通过冲压加工而被折弯。第三直线部25是具有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顶端部20b的部件。
第三直线部25形成为,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位于进入位置P1时,该第三直线部25与盖93平行。另外,设定为,在将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位于进入位置P1时的、行驶方向上的FOUP90的端部90c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一距离D1、将FOUP90的比端部90c靠中央的中央部90d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二距离D2时,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同或比第二距离D2更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的距离相同。
在一对框架8、8的每一个上,设置有引导部件30。如图6所示,引导部件30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一支承部31和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二支承部33。第二支承部33设置为,能够于在与第一支承部31的外周面31a之间维持固定的间隙G的状态下沿着第一支承部31的外周面31a转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配置为能够通过间隙G,并设置为能够在间隙G内移动。引导部件30通过托架35而固定于框架8。
如图2~图5所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转动机构50分别收纳于一对框架8、8。在宽度方向上以盖93的位置为基准位置BL时,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转动轴20a的位置在从正面观察盖93时向基准位置BL的后方偏移距离D3。
转动机构50具有驱动部51、驱动轴52、第一齿轮部件53、第二齿轮部件54、第一连杆部件55、第二连杆部件56、第三齿轮部件57、以及臂部件58。转动机构50将基于驱动部51的转动运动转换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直线运动(进入位置与退避位置的往复运动)。以下,使用图7的(A)、图7的(B)以及图7的(C)对转动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7的(A)、图7的(B)以及图7的(C)所示,在利用驱动部51而转动的驱动轴52上形成有齿轮。第一齿轮部件53设置为与驱动轴52的齿轮卡合,若驱动轴52向箭头方向a1旋转则第一齿轮部件53也向箭头方向a2旋转。第二齿轮部件54固定于第一齿轮部件53,若第一齿轮部件53向箭头方向a2旋转,则第二齿轮部件54也向箭头方向a3旋转。第一连杆部件55连接于与第二齿轮部件54的转动轴偏离的位置,通过第二齿轮部件54的箭头方向a3的旋转运动,第一连杆部件55向箭头方向a4直线运动。
第一连杆部件55和第二连杆部件56能够相互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部件56固定于第三齿轮部件57。通过第一连杆部件55向箭头方向a4移动时的第二连杆部件56的移动,第三齿轮部件57向箭头方向a5旋转。在第三齿轮部件57以及臂部件58上相互形成有齿轮,并相互卡合。若第三齿轮部件57向箭头方向a5旋转,则臂部件58向箭头方向a6旋转。若臂部件58向箭头方向a6旋转,则固定有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臂部件58的端部向箭头方向a7旋转。由此,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从FOUP90的侧面(框架8的内部)向FOUP90的正面(箭头方向a8)被送出。即,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从退避位置P2向进入位置P1进入。此外,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从进入位置P1向退避位置P2移动通过向与上述一系列动作相反方向的动作而进行。
如图2所示,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通过配置在FOUP90的下表面,从而防止保持于保持装置11(参照图1)的FOUP90自身落下以及盖93从该FOUP90落下。尤其是在如图10的(C)所示那样相对于箱体91的开口部平行地脱落的情况下发挥其功能。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是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由铝等材料形成。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设置为能够在进入位置P3与退避位置P4之间移动,其中,进入位置P3是如图2以及图9所示那样配置在盖93的下方的位置,退避位置P4是如图8所示那样配置在从盖93的下方退避的位置即在从铅垂上方观察的情况下收纳于框架8的区域内的位置处的位置。
如图3以及图5所示,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的向进入位置P3以及退避位置P4的移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向进入位置P1以及退避位置P2的移动连动。即,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向进入位置P1进入,则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也向进入位置P3进入,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向退避位置P2退避,则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也向退避位置P4退避。
图1所示的摆动防止部件70接触支承于FOUP90的侧面90b,抑制行驶时的保持于保持装置11的FOUP90在空中搬送车1中向前后方向(行驶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摆动。如图3以及图5所示,摆动防止部件70构成为包含接触支承于FOUP90(参照图1)的两个滚轮70A、70A。摆动防止部件70设置为,能够在如图3以及图9所示那样接触配置于FOUP90的侧面90b的进入位置P5、与如图5以及图8所示那样配置在从FOUP90的侧面90b离开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P6之间移动。
如图3以及图5所示,摆动防止部件70的向进入位置P5以及退避位置P6的移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向进入位置P1以及退避位置P2的移动连动。即,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向进入位置P1进入,则摆动防止部件70也向进入位置P5进入,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向退避位置P2退避,则摆动防止部件70也向退避位置P6退避。以下,对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以及摆动防止部件70的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连动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以及摆动防止部件70的移动机构60分别收纳于一对框架8、8(参照图2以及图4),并具有凸轮部件61、第三连杆部件62、弹性部件65、第四连杆部件66、以及第五连杆部件68。
凸轮部件61以与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参照图2以及图4)的一系列的进入动作中转动的第三齿轮部件57一体地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三齿轮部件57。若第三齿轮部件57旋转,则凸轮部件61与该旋转连动地向箭头方向a11旋转。凸轮部件61固定于第三连杆部件62,并且经由弹性部件65连接于第五连杆部件68。第五连杆部件68能够转动地与第四连杆部件66连接。若凸轮部件61旋转,则第三连杆部件62以与凸轮部件61的转动点为基点向箭头方向a12旋转。与此同时,第五连杆部件68以与第四连杆部件66的转动点为基点向箭头方向a21旋转。另外,与此同时,第四连杆部件66以与第五连杆部件68的转动点为基点向箭头方向a22旋转。
通过以上说明的一系列动作,能够转动地连接于第三连杆部件62以及第四连杆部件66的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从退避位置P4向进入位置P3进入,能够转动地连接于第五连杆部件68的摆动防止部件70从退避位置P6向进入位置P5进入。此外,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以及摆动防止部件70的从进入位置P5向退避位置P6的移动通过向与上述的一系列动作相反的方向的动作来进行。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如图2所示,设置有能够向配置于盖93的正面的进入位置P1进入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因此即使在盖93从FOUP90脱落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盖93支承在该位置。由此,能够防止盖93从FOUP90落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如图2以及图4所示,转动轴20a的位置在从正面观察盖93的情况下向基准位置BL的后方偏移(距离D3),因此能够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转动机构50靠近框架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由此,即使在将防止盖93从FOUP90落下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转动机构50分别设置于行驶方向前后的框架8、8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框架8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增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第二弯曲部24与顶端部20b之间形成有第三直线部25,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位于进入位置P1时,能够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与盖93平行。由此,容易调整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与FOUP90之间的距离(D1、D2)。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容易调整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与FOUP90之间的距离(D1、D2),所以特别是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容易与FOUP90碰撞的FOUP90的端部90c位置,可确保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之间的距离D1。其结果,能够降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与FOUP90碰撞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如图2所示,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第三直线部25设置为,在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位于进入位置P1时,该第三直线部25与盖93平行。即,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位于进入位置P1时的、行驶方向上的FOUP90的端部90c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之间的距离(第一距离)D1、和FOUP90的比端部90c靠中央的中央部90d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D2相等。在该结构的空中搬送车1中,容易调整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与FOUP90之间的距离D1、D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如图6所示,在框架8、8中分别设置有支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引导部件30,因此能够使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顺利地向进入位置P1(参照图2)以及退避位置P2(参照图4)移动。另外,能够针对空中搬送车1的行驶时的振动而将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稳定地固定于框架8、8的每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如图3以及图5所示,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的向进入位置P3以及退避位置P4的移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向进入位置P1以及退避位置P2的移动连动。另外,摆动防止部件70的向进入位置P5以及退避位置P6的移动与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的向进入位置P1以及退避位置P2的移动连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各自功能不同的部件同时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盖93的落下。
以上,对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多种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中搬送车1中,列举板状部件的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以转动轴20a为基点向一方向延伸至顶端部20b,但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在顶端部20b形成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第四直线部28。在该结构中,在盖93从FOUP90脱落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沿前后方向支承盖93,还能够沿铅垂方向支承盖93。其结果,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能够更稳定地支承盖93。另外,根据该结构,能够省略以往设置于保持装置11的柄13、13等的支承盖93的上表面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40、摆动防止部件70相互连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它们可以分别单独动作,或者也可以任意的两个部件相互连动。
附图标记说明
1:空中搬送车,8:框架,20: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20a:转动轴,21:第一直线部,22:第一弯曲部,23:第二直线部,24:第二弯曲部(弯曲部),25:第三直线部(直线部),28:第四直线部,30:引导部件,31:第一支承部,31a:外周面,33:第二支承部,40: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50:转动机构,60:移动机构,70:摆动防止部件,90:FOUP,91:箱体,93:盖,G:间隙。
Claims (7)
1.一种空中搬送车,沿着轨道行驶,将能够拆卸地设置有盖的容器以悬吊状态搬送,所述空中搬送车的特征在于,具备:
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使所述盖朝向与行驶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状态把持所述容器;
一对框架,该一对框架相对于所述把持部设置在行驶方向上的前后;
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该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配置于所述盖的正面的进入位置与配置于从所述盖的正面退避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之间,以铅垂方向为转动轴沿着水平面转动;以及
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具有沿所述铅垂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一支承部、和设置为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外周面之间维持固定的间隙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外周面转动的第二支承部,并且所述引导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框架,
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间隙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搬送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转动机构分别收纳于所述一对框架,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以所述盖的位置为基准位置时,所述转动轴的位置在从正面观察所述盖的情况下向所述基准位置的后方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中搬送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是以所述转动轴为基点延伸至顶端部并且具有弯曲部的板状部件,并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形成有直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搬送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所述进入位置时,该直线部与所述盖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中搬送车,其特征在于,
在将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位于所述进入位置时的、所述行驶方向上的所述容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一距离、将所述容器的比端部靠中央的中央部与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之间的距离设为第二距离时,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同或者比第二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中搬送车,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该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配置于所述盖的下方的进入位置与配置于从所述盖的下方退避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二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与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连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中搬送车,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摆动防止部件,该摆动防止部件设置为能够在接触配置于所述容器的侧面的进入位置与配置于从所述容器的侧面离开的位置处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摆动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与所述第一盖落下防止部件的向进入位置以及退避位置的移动连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19686 | 2017-02-06 | ||
JP2017-019686 | 2017-02-06 | ||
PCT/JP2017/046386 WO2018142811A1 (ja) | 2017-02-06 | 2017-12-25 | 天井搬送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4582A CN110234582A (zh) | 2019-09-13 |
CN110234582B true CN110234582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303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85077.5A Active CN110234582B (zh) | 2017-02-06 | 2017-12-25 | 空中搬送车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84505B2 (zh) |
JP (1) | JP6777166B2 (zh) |
CN (1) | CN110234582B (zh) |
SG (1) | SG11201906998VA (zh) |
TW (1) | TWI731214B (zh) |
WO (1) | WO201814281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G11201906998VA (en) * | 2017-02-06 | 2019-08-27 | Murata Machinery Ltd | Overhead conveyance vehicle |
US11858539B2 (en) * | 2018-01-24 | 2024-01-02 | Murata Machinery, Ltd. | Transport vehicle |
JP6881486B2 (ja) * | 2019-02-27 | 2021-06-02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搬送車 |
KR102264857B1 (ko) * | 2019-05-21 | 2021-06-14 | 세메스 주식회사 | 카세트 지지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비히클 |
JP7248147B2 (ja) * | 2019-11-20 | 2023-03-29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天井搬送車 |
CN113808981B (zh) * | 2021-09-30 | 2022-10-21 | 弥费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防掉落装置及空中运输车 |
JP7476865B2 (ja) | 2021-10-27 | 2024-05-01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物品搬送装置 |
WO2024070303A1 (ja) * | 2022-09-29 | 2024-04-04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天井搬送車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6858A (zh) * | 2008-05-22 | 2011-04-2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天车 |
CN103370272A (zh) * | 2011-02-15 | 2013-10-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天车 |
CN204439888U (zh) * | 2014-12-31 | 2015-07-01 | 宁波汉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固定扣的光分纤箱 |
CN104973391A (zh) * | 2014-04-07 | 2015-10-14 | 株式会社大福 | 物品输送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36611B2 (ja) | 1998-12-25 | 2002-10-21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天井走行車 |
JP3981885B2 (ja) * | 2003-05-20 | 2007-09-26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搬送装置 |
JP2006298566A (ja) * | 2005-04-20 | 2006-11-02 | Murata Mach Ltd | 天井走行車とそのシステム |
JP2011035022A (ja) * | 2009-07-30 | 2011-02-17 | Murata Machinery Ltd | 天井搬送車 |
KR101523537B1 (ko) * | 2011-05-17 | 2015-05-28 |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 천정 반송차 |
WO2016027558A1 (ja) * | 2014-08-18 | 2016-02-2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CN108349649B (zh) * | 2015-08-27 | 2020-07-28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取出装置及保管装置 |
JP6414134B2 (ja) * | 2016-05-09 | 2018-10-31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SG11201906998VA (en) * | 2017-02-06 | 2019-08-27 | Murata Machinery Ltd | Overhead conveyance vehicle |
US11858539B2 (en) * | 2018-01-24 | 2024-01-02 | Murata Machinery, Ltd. | Transport vehicle |
WO2019146278A1 (ja) * | 2018-01-24 | 2019-08-01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搬送車 |
-
2017
- 2017-12-25 SG SG11201906998VA patent/SG11201906998VA/en unknown
- 2017-12-25 JP JP2018565990A patent/JP6777166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25 WO PCT/JP2017/046386 patent/WO201814281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2-25 US US16/482,723 patent/US110845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5 CN CN201780085077.5A patent/CN110234582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02 TW TW107103838A patent/TWI73121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6858A (zh) * | 2008-05-22 | 2011-04-2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天车 |
CN103370272A (zh) * | 2011-02-15 | 2013-10-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天车 |
CN104973391A (zh) * | 2014-04-07 | 2015-10-14 | 株式会社大福 | 物品输送车 |
CN204439888U (zh) * | 2014-12-31 | 2015-07-01 | 宁波汉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固定扣的光分纤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8142811A1 (ja) | 2019-11-21 |
WO2018142811A1 (ja) | 2018-08-09 |
TW201834125A (zh) | 2018-09-16 |
US20200223455A1 (en) | 2020-07-16 |
CN110234582A (zh) | 2019-09-13 |
US11084505B2 (en) | 2021-08-10 |
TWI731214B (zh) | 2021-06-21 |
SG11201906998VA (en) | 2019-08-27 |
JP6777166B2 (ja) | 2020-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34582B (zh) | 空中搬送车 | |
JP6064940B2 (ja) | 物品搬送車 | |
KR101227918B1 (ko) | 천정반송차 | |
CN107097799B (zh) | 桥式输送车 | |
KR20150135066A (ko) | 반송장치 | |
TWI760422B (zh) | 物品搬送車 | |
CN111565993B (zh) | 搬送车 | |
KR102356962B1 (ko) | 이송기 | |
KR102293463B1 (ko) | 반송장치 | |
CN111587201B (zh) | 搬送车 | |
KR20210128784A (ko) | 카세트 고정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비히클 | |
TWI828868B (zh) | 移載裝置及堆高式起重機 | |
CN111620063B (zh) | 搬送车 | |
JP5987909B2 (ja) | 載置ポート及び載置ポートの開閉方法 | |
JP7342841B2 (ja) | 搬送車 | |
KR20220060485A (ko) | 반송차 | |
KR20240008796A (ko) | 반송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