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06790B -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6790B
CN115706790B CN202210914705.9A CN202210914705A CN115706790B CN 115706790 B CN115706790 B CN 115706790B CN 202210914705 A CN202210914705 A CN 202210914705A CN 115706790 B CN115706790 B CN 115706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luminance
target valu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47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06790A (zh
Inventor
柏木章宏
岛﨑诚
望月祐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06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6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06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6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在通过多台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显示图像的情况下,校正显示图像的亮度不均来使图像整体的亮度均匀。通过第一投影仪在投射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第一投影仪显示于投射面的第一图像的第一位置的亮度值成为第一目标值的方式校正第一图像而生成的,通过第二投影仪在投射面显示第二校正图像,第二校正图像是以使第二投影仪显示于投射面的第二图像的第三位置的亮度值成为第二目标值的方式校正第二图像而生成的,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投影仪在投射面显示第三校正图像,第三校正图像是通过基于第二目标值校正第一校正图像的第一位置处的第一目标值而生成的。

Description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对显示装置显示于显示面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具有:图像处理装置,其对由屏幕的亮度分布引起的亮度的不均匀性进行校正;以及投影仪,其显示基于由图像处理装置校正后的图像输出信号的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0921号公报
然而,在通过多个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情况下,也考虑对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但是,专利文献1的公开并未设想应用于使多个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的情况。因此,期望一种校正显示图像的亮度不均匀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包括: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第一显示装置显示于显示面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二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第二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二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二图像的所述第三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以及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二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二目标值生成的第四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包括: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显示装置显示于显示面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以及在第二目标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值是通过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而确定的,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与所述显示装置不同的其他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是一种显示系统,其具有:第一显示装置,其在显示面显示第一图像;第二显示装置,其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二图像;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如下控制: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二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二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二图像的所述第三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以及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二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二目标值生成的第四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部,其在显示面显示第一图像;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以及在第二目标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值是通过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而确定的,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与所述显示装置不同的其他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显示系统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投影仪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图像投射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投影仪的显示图像产生了亮度不均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显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显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显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一投影仪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显示系统;10:投射面;11:第一投射区域;13:第二投射区域;15:重叠区域;50:线缆;100:控制装置;110:第一I/F;120:操作部;130:显示部;150:第一控制部;151:第一存储部;151A:控制程序;151B:图像数据;153:第一处理器;200:投影仪;200A:第一投影仪;200B:第二投影仪;201:遥控器;211A:遥控器受光部;213A:操作面板;215A:拍摄部;221A:第二I/F;223A:图像处理部;225A:帧存储器;230A:图像投射部;231A、231B:光源;233A:液晶面板;235A:光学单元;237A:面板驱动部;250A、250B:第二控制部;260A:第二存储部;261A:控制程序;263:第一图案图像数据;265:第二图案图像数据;270A:第二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1.系统结构
图1是示出显示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
显示系统1是通过线缆50将控制装置100与多台投影仪200分别连接的结构。控制装置100经由线缆50与各投影仪200相互进行数据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控制装置100与投影仪200通过有线方式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控制装置100与投影仪200的连接也可以是无线方式的。
控制装置100例如是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计算机装置。控制装置100是向所连接的投影仪200供给图像数据的装置。投影仪200使投射面10显示基于从控制装置100供给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控制装置100供给至投影仪200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动态图像的数据,也可以是静态图像的数据。控制装置100对多台投影仪200进行控制,对各投影仪200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投射面10相当于显示面。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系统1具备2台投影仪20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它们设为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第一投影仪200A相当于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投影仪200B相当于第二显示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统称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的情况下,表述为投影仪200。显示系统1所具备的投影仪200的数量不限于2台,也可以是3台以上。
如图1所示,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在投射面10的横向上排成一列地配置。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横向一列,也可以是纵向一列。此外,也可以将多台投影仪200配置成N行M列的矩阵状。N和M是2以上的自然数。
投影仪200显示图像的投射面10例如使用屏幕,但投射面10例如可以是具有曲面、凹凸的面,也可以将建筑物的壁面、设置物的平面用作投射面10。
显示系统1通过使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连结起来,来显示1个较大的图像。该投射方式被称为拼接投射。控制装置100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将分割后的图像数据分别供给至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
第一投影仪200A向面向投射面10时靠左侧的区域即第一投射区域11投射图像光。由此,在第一投射区域11中显示第一图像。第二投影仪200B向面向投射面10时靠右侧的区域即第二投射区域13投射图像光。由此,在第二投射区域13中显示第二图像。
并且,在显示系统1进行拼接投射的情况下,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以使第一投射区域11的一部分与第二投射区域13的一部分能够重叠的方式将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投射区域11的面向投射面10时靠右侧的一部分与第二投射区域13的面向投射面10时靠左侧的一部分重叠而形成重叠区域15。
2台第一投影仪200A、第二投影仪200B所投射的图像光被投射至重叠区域15。因此,重叠区域15的亮度比第一投射区域11中的除重叠区域15以外的区域的亮度高。并且,重叠区域15的亮度比第二投射区域13中的除重叠区域15以外的区域的亮度高。因此,第一投影仪200A通过使显示于重叠区域15的图像的亮度比显示于除重叠区域15以外的区域的图像的亮度低,从而使重叠区域15与除其以外的区域的亮度之差不明显。同样地,第二投影仪200B通过使显示于重叠区域15的图像的亮度低于显示于除重叠区域15以外的区域的图像的亮度,从而使重叠区域15与除其以外的区域的亮度之差不明显。由此,显示系统1抑制包含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图像整体的亮度不均。
2.控制装置100的结构
图2是示出控制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参照图2对控制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100具备第一接口110、操作部120、显示部130以及第一控制部150。以下,也将接口表述为I/F。
第一I/F110是具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以太网连接器等端子和接口电路的有线接口。另外,第一I/F110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用的接口。以太网是注册商标。
操作部120例如具备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受理用户的操作。操作部120将与接受到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至第一控制部150。
显示部130具备液晶面板、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等显示面板。第一控制部150所生成的显示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30。
第一控制部150是具备第一存储部151和第一处理器153的计算机装置。
第一存储部151具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第一存储部151具备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辅助存储装置。
第一存储部151存储第一处理器153执行的控制程序151A以及向投影仪200供给的图像数据151B。控制程序151A中包含对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应用程序。图像数据151B可以是控制装置100从外部接收到的数据,也可以是用户对操作部120进行操作而生成的数据。
第一处理器153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构成的运算处理装置。第一处理器153执行控制程序151A来对控制装置10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
第一控制部150从第一存储部151读出图像数据,将读出的图像数据的1帧在图像数据的横向上左右分割为两部分。第一控制部150将左右分割为两部分后的图像数据中的左侧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将右侧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
另外,当通过操作部120的操作而启动应用程序时,第一控制部150执行该应用程序。执行应用程序的第一控制部150通过控制第一投影仪200A,从而生成对第一投影仪200A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第一校正值。同样地,第一控制部150通过执行应用程序来控制第二投影仪200B,从而生成对第二投影仪200B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第二校正值。通过利用该第一校正值对第一投影仪200A所显示的图像进行校正,将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从第一亮度值校正为第一目标值。同样地,通过利用第二校正值对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进行校正,将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从第三亮度值校正为第二目标值。
另外,第一控制部150在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与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存在亮度差的情况下,生成对该图像的亮度差进行校正的第三校正值。关于生成这些第一校正值、第二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第一校正值、第二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是在校正亮度的处理中使用的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与亮度值相加或相减的数值。另外,第一校正值、第二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也可以是变更亮度值的运算处理的参数。此外,第一校正值、第二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也可以是用于进行变更亮度值的运算处理的运算式或矩阵。
3.投影仪200的结构
图3是示出第一投影仪200A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参照图3对第一投影仪200A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第二投影仪200B具备与第一投影仪200A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关于第二投影仪200B的结构的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第一投影仪200A所具备的结构标注标号“A”,对第二投影仪200B所具备的结构标注标号“B”。例如,第一投影仪200A所具备的第二控制部250表述为第二控制部250A,第二投影仪200B所具备的第二控制部250表述为第二控制部250B。
第一投影仪200A具有遥控器受光部211A、操作面板213A、拍摄部215A、第二I/F221A、图像处理部223A、帧存储器225A、图像投射部230A和第二控制部250A。
遥控器受光部211A接收由遥控器201发送的红外线信号。遥控器受光部211A将与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第二控制部250A。操作信号是与遥控器201的被操作的开关对应的信号。
操作面板213A例如搭载于第一投影仪200A的壳体,例如具备使第一投影仪200A的电源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等各种开关。当对操作面板213A的开关进行操作时,与被操作的开关对应的操作信号从操作面板213A被输出到第二控制部250A。
拍摄部215A具有拍摄镜头、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摄像元件、以及数据处理电路。省略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元件以及数据处理电路的图示。拍摄部215A按照第二控制部250A的控制,对图像投射部230A投射图像光的投射方向进行拍摄。拍摄部215A的拍摄范围、即视场角包括投射面10及其周边部。拍摄部215A将通过拍摄而生成的拍摄图像输出到第二控制部250A。
第二I/F221A是具有USB连接器、以太网连接器等端子和接口电路的有线接口。另外,第二I/F221A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用的接口。
图像处理部223A与帧存储器225A连接。帧存储器225A具备多个存储库。各存储库具有能够写入1帧的量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帧存储器225A例如由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构成。图像处理部223A将从第二I/F221A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帧存储器225A中展开。
图像处理部223A对在帧存储器225A中展开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3A进行的图像处理例如包括分辨率转换处理或尺寸调整处理、畸变像差的校正、形状校正处理、数字变焦处理、图像的色调或亮度的调整等。图像处理部223A执行由第二控制部250A指定的处理,根据需要使用从第二控制部250A输入的参数进行处理。另外,图像处理部223A当然也可以组合执行上述中的多个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3A从帧存储器225A读出在由第二控制部250A选择的存储库中展开的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A。
图像处理部223A和帧存储器225A例如由集成电路构成。集成电路包括LSI、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So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此外,集成电路的结构的一部分可以包含模拟电路,也可以是将第二控制部250A和集成电路组合起来的结构。
图4是示出图像投射部230A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这里,参照图4对图像投射部230A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投射部230A对从光源231A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通过光学单元235A对生成的图像光进行放大投射。图像投射部230A具有光源231A、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个液晶面板233A(r)、233A(g)和233A(b)、光学单元235A以及面板驱动部237A。以下,在统称第一投影仪200A所具备的液晶面板233A(r)、233A(g)以及233A(b)的情况下,表述为液晶面板233A。图像投射部230A和图像投射部230A中包含的光源231A、液晶面板233A、光学单元235A、面板驱动部237A是显示部的一例。
光源231A包括超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型光源灯、或者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等固体光源。从光源231A射出的光入射到液晶面板233A。液晶面板233A(r)、233A(g)及233A(b)分别由在一对透明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的透射型液晶面板等构成。液晶面板233A(r)调制红色光,液晶面板233A(g)调制绿色光,液晶面板233A(b)调制蓝色光。在各液晶面板形成有由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区域,能够按每个像素对液晶施加驱动电压。
图像处理部223A所输出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面板驱动部237A。面板驱动部237A将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相应的驱动电压施加给像素区域的各像素,将各像素设定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透光率。从光源231A射出的光透过液晶面板233A(r)、233A(g)以及233A(b)的像素区域从而按照每个像素被调制,按照每个色光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光。所形成的各颜色的图像光通过未图示的颜色合成光学系统按每个像素合成而成为表示彩色图像的图像光。光学单元235A具备投射镜头等,将被液晶面板233A(r)、233A(g)以及233A(b)调制后的图像光放大投射到投射面10的第一投射区域11。
返回图3,对第二控制部250A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控制部250A是具备第二存储部260A和第二处理器270A的计算机装置。
第二存储部260A具备RAM等易失性存储器和ROM、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二存储部260A例如存储第二处理器270A执行的控制程序261A、在校正亮度不均的处理中使用的第一图案图像数据263以及第二图案图像数据26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整面白色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一图案图像数据263,使用整面黑色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二图案图像数据265。
第二处理器270A是由CPU、MPU构成的运算处理装置。第二处理器270A执行控制程序261A来对第一投影仪200A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第二处理器270A可以由单一的处理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处理器构成。此外,第二处理器270A也可以由第二存储部260A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其他电路集成的SoC构成。另外,第二处理器270A也可以由执行程序的CPU和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组合构成。此外,可以构成为将第二处理器270A的全部功能安装于硬件,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可编程设备。
第二控制部250A按照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指示对图像处理部223A、图像投射部230A进行控制,使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按照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指示,通过拍摄部215A对投射面10进行拍摄,并将通过拍摄而生成的拍摄图像发送至控制装置100。
4.亮度不均的校正
如上所述,第一控制部150对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进行控制,生成对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第一校正值。并且,第一控制部150对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进行控制,生成对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第二校正值。
通常,已知在投影仪200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中产生亮度不均。该亮度不均的原因例如是屏幕特性、投射镜头、投影仪200的构造等。在多数情况下,已知亮度不均是以越靠近投射面10的中央部越明亮、越靠近周边部越变暗的方式产生的。
图5是示出在投影仪200的显示图像中产生了亮度不均的例子的图。
在图5中示出将投影仪200显示的图像按纵向和横向分别分割为5部分的25个块。块中包含预先设定的多个像素。另外,在图5中示出代表性的块的亮度。该亮度以将位于图像的中央的B33的块的亮度设为100%的比例来表示块内所包含的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值。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面向图像时位于左端的上端和下端的B11、B51和面向图像时位于右端的上端和下端的B15、B55的块的亮度为位于图像中央的B33的块的亮度的66%。
位于图像的横向中央且位于纵向的上端和下端的B13、B53的块的亮度为位于图像中央的B33的块的亮度的80%。
位于图像的纵向中央且位于横向的左端和右端的B31、B35的块的亮度为位于图像中央的B33的块的亮度的72%。
位于图像的纵向上从上方起第二行且面向图像时位于横向上从左侧起第二列的B22和位于横向上从左侧起第四列的B24的各块的亮度为位于图像中央的B33的块的亮度的80%。
另外,位于纵向上从上方起第四行且面向图像时位于横向上从左侧起第二列的B42和位于横向上从左侧起第四列的B44的各块的亮度为位于图像中央的B33的块的亮度的80%。
这样,在图5的例子中,越是接近图像中央的块,亮度越高,越是远离中央而靠近周边部,亮度越低,产生由投射的图像的位置引起的亮度差。
为了降低由第一投影仪200A投射的图像的位置引起的亮度差,第一控制部150执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第一控制部150确定第一投射区域11在拍摄部215A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中的范围。例如,第一控制部150使第一投影仪200A投射作为基于第二图案图像数据265的图像的第二图案图像,通过拍摄部215A拍摄投射面10。第二图案图像是整面黑色的图像。第一控制部150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拍摄图像,确定在接收到的拍摄图像中拍摄到的第二图案图像的范围,由此确定第一投射区域11在拍摄图像中的范围。第一控制部150生成表示所确定的第一投射区域11在拍摄图像中的范围的第一范围信息。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使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作为基于第一图案图像数据263的图像的第一图案图像。第一图案图像是整面白色的图像。另外,第一控制部150使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基于第二图案图像数据265的第二图案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基于整面黑色的第二图案图像数据265的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使第二投影仪200B所具备的光源231B的光不向外部泄漏。例如,也可以通过使光源231B熄灭或关闭投射镜头的快门,来使光源231B的光不泄漏到外部。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进行拍摄,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拍摄部215A拍摄到的拍摄图像。第一控制部150在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到拍摄图像时,使用第一范围信息来确定第一投射区域11在接收到的拍摄图像中的范围。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确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计算出将第一位置的亮度从第一亮度值校正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一校正值。
第一位置是第一投射区域11的作为校正亮度值的对象的像素或块的位置。第二位置是第一投射区域11的成为校正第一位置的亮度值时的亮度值的基准的像素或块的位置。
例如,第二位置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
在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左上方设定为原点、将横向设定为X轴、将纵向设定为Y轴的二维坐标系中,当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X轴方向的最大值标记为Xmax、将Y轴方向的最大值标记为Ymax时,第二位置的X坐标是满足下述式(1)或下述式(2)的条件的整数ax。
0≤ax≤0.1Xmax···(1)
0.9Xmax≤ax≤Xmax···(2)
另外,第二位置也可以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
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左上方设定为原点,将横向设定为X轴,将纵向设定为Y轴。并且,在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X轴方向的最大值标记为Xmax,将Y轴方向的最大值标记为Ymax时,第二位置的Y坐标是满足下述式(3)或下述式(4)的条件的整数by。
0≤by≤0.1Ymax···(3)
0.9Ymax≤by≤Ymax···(4)
另外,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也可以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
在将第一位置的X坐标及Y坐标设为(cx,dy),将第二位置的X坐标及Y坐标设为(ax,by)时,坐标(ax,by)与坐标(cx,dy)满足下述式(5)的关系。在此,第一位置的X坐标为cx,第一位置的Y坐标为dy。
即,第一投射区域11、即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靠外侧。
另外,第二位置也可以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
在将第二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设为(ax,by)时,(ax,by)是(0,0)、(0,Ymax)、(Xmax,0)、(Xmax,Ymax)中的任一个。
另外,第一位置也可以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
第一位置是位于第一投射区域11的中心、即第一投影仪200A投射的图像的中心的像素,当设第一位置的坐标为(cx,dy)时,是cx=Xmax/2且dy=Ymax/2的位置的像素。即,第一位置位于图像的大致中心。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整个横宽设为100%的情况下,设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左端向右侧移动了10%的位置的像素、或者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右端向左侧移动了10%的位置的像素是第二位置来进行说明。另外,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靠图像的外侧。即,设第一位置比第二位置靠图像的内侧来进行说明。
另外,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既可以以图像的像素为单位来设定,也可以以包含多个像素的块为单位来设定。特别是,第二位置也可以是包含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左端向右侧移动了10%的位置的像素的块、或者包含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右端向左侧移动了10%的位置的像素的块。在该情况下,为了判定第一位置是否比第二位置靠图像的内侧,例如能够基于将图像的中心与块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直线的距离来判定。例如,在图5中,假设第二位置的块是B22的块。在该情况下,位于图像中心的B33的块的中心与B22的块的中心的距离比位于图像中心的B33的块的中心与B23的块的中心的距离长。因此,在第二位置的块是B22的块的情况下,B23的块能够判定为比第二位置的B22的块靠内侧的块,因此可以将B23的块所包含的任意一个像素设定为第一位置,也可以将B23的块设定为第一位置。
第一控制部150在确定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后,基于表示第二位置的亮度的第二亮度值对表示第一位置的亮度的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由此确定第一目标值。
另外,第一控制部150计算出将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从第一亮度值校正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一校正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部150将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确定为第一目标值,计算出将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校正为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的第一校正值。即,第一控制部150计算出从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减去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一校正值。
在此,第一目标值也可以不是与第二亮度值相同的值。例如,第一目标值只要是比第一亮度值接近第二亮度值的值即可。例如,在将第一亮度值的RGB值设为(r1、g1、b1),将第二亮度值的RGB值设为(r2、g2、b2),将第一目标值的RGB值设为(r3、g3、b3)时,第一目标值的RGB值只要确定为满足下述式(6)、下述式(7)及下述式(8)的所有条件的整数r3、g3、b3即可。
r2≤r3<r1···(6)
g2≤g3<g1···(7)
b2≤b3<b1···(8)
另外,第一校正值例如使用从第一目标值的RGB值(r3、g3、b3)减去第一亮度值的RGB值(r1、g1、b1)而得到的值即可。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的第一位置的亮度通过第一校正值被校正为比第一亮度值更接近第二亮度值的值即第一目标值,因此,第一位置的亮度更接近第二位置的亮度,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的影响。
第一控制部150在以图像的像素为单位设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按照图像的每个像素计算第一校正值。另外,第一控制部150在以多个像素的块为单位设定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按每个块计算第一校正值。在此,在以多个像素的块为单位来设定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亮度值使用被设定为第一位置的块所包含的多个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即可。同样地,第二亮度值使用被设定为第二位置的块所包含的多个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即可。第一控制部150将计算出的第一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
第一投影仪200A的第二控制部250A在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第一校正值时,将接收到的第一校正值输出到图像处理部223A。图像处理部223A根据输入的第一校正值校正图像数据的亮度值,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A。由此,作为利用第一校正值对图像数据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后的图像的第一校正图像被显示在投射面10的第一投射区域11中。
第一控制部150针对第二投影仪200B投射的第二图像,也基于表示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的第四亮度值对表示第三位置的亮度的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由此确定第二目标值。
与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同样,第三位置在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中比第四位置靠内侧,是第二图像的作为校正亮度值的对象的像素或块的位置。与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二位置同样,第四位置在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中比第三位置靠外侧,是第二图像的成为校正第三位置的亮度值时的亮度值的基准的像素或者块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部150将第四位置的第四亮度值确定为第二目标值,计算出将第三位置的第三亮度值校正为第四位置的第四亮度值的第二校正值。即,第一控制部150计算出从第四位置的第四亮度值减去第三位置的第三亮度值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校正值。
在此,与第一目标值同样地,第二目标值也可以不是与第四亮度值相同的值。第二目标值只要是比第三亮度值接近第四亮度值的值即可。另外,第二校正值只要是将第三位置的第三亮度值校正为第二目标值的校正值即可。例如,计算出从第二目标值减去第三亮度值而得到的值作为第二校正值即可。第一控制部150按照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的每个像素或每个块计算出第二校正值。第一控制部150将计算出的第二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
第二投影仪200B的第二控制部250B在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第二校正值时,将接收到的第二校正值输出到图像处理部223B。图像处理部223B根据输入的第二校正值校正图像数据的亮度值,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B。由此,作为利用第二校正值对图像数据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后的图像的第二校正图像被显示在投射面10的第二投射区域13中。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生成第三校正值。第三校正值是对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与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之差进行校正的校正值。
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即,在第二亮度值大于第四亮度值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50基于第二目标值变更第一目标值。然后,第一控制部150生成将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校正为变更后的第一目标值的第三校正值。即,第一控制部150生成将第一图像的第二亮度值校正为第二图像的第四亮度值的第三校正值。
另外,在第二目标值大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即,在第四亮度值大于第二亮度值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50基于第一目标值变更第二目标值。然后,第一控制部150生成将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的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校正为变更后的第二目标值的第三校正值。即,第一控制部150生成将第二图像的第四亮度值校正为第一图像的第二亮度值的第三校正值。
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50将第三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此外,在第二目标值大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50将第三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
第二控制部250A在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第三校正值时,将接收到的第三校正值输出至图像处理部223A。图像处理部223A根据输入的第三校正值校正图像数据的亮度值,将校正了亮度值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A。由此,利用第三校正值对图像数据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后的图像即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一投射区域11。
另外,第二控制部250B在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第三校正值时,将接收到的第三校正值输出至图像处理部223B。图像处理部223B根据输入的第三校正值校正图像数据的亮度值,将校正了亮度值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B。由此,利用第三校正值对图像数据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后的图像即第四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二投射区域13。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受理用于拼接投射的混合区域的设定,设定在所设定的混合区域中要降低的亮度。
混合区域是指使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降低图像的亮度的区域,可以与重叠区域15一致,也可以设定比重叠区域15大的范围。
第一控制部150受理设定混合区域的操作。例如,第一控制部150使显示部130分别显示投射面10上与第一投射区域11以及第二投射区域13对应的图形,受理设定混合区域的操作。第一控制部150根据所受理的操作,生成表示将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右端到百分之几设定为混合区域的第一设定信息、和表示将从第二投射区域13的左端到百分之几设定为混合区域的第二设定信息。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指示第一图案图像的显示的控制数据。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将由操作部120受理的第一设定信息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将由操作部120受理的第二设定信息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发送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使根据第一设定信息设定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同样地,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指示第二投影仪200B使根据第二设定信息设定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在此,使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的设定值可以使用由用户使用操作部120事先设定的值,也可以使用第一控制部150执行的应用程序所保持的初始值。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发送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拍摄投射面10的控制数据。第一控制部150在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到拍摄图像时,对拍摄图像进行解析而求出混合区域和除混合区域以外的区域的亮度值。例如,第一控制部150求出第一投射区域11的中央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和混合区域的中央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值。然后,第一控制部150求出计算出的亮度值之差,判定求出的亮度值之差是否在规定值以内。
第一控制部150在计算出的亮度值之差不在规定值以内的情况下,向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使混合区域的亮度值进一步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另外,第一控制部150在计算出的亮度值之差为规定值以内的情况下,结束该处理流程,开始向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供给向投射面10投射的图像数据。
5.显示系统的动作
图6是示出显示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以控制装置100的动作为中心对显示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该处理流程例如是在将控制装置100与第一投影仪200A及第二投影仪200B连接之后,在应用程序启动后的定时执行的。
首先,第一控制部150对第一投影仪200A进行控制,计算出用于校正第一投影仪200A的显示图像的亮度的第一校正值(步骤S1)。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对第二投影仪200B进行控制,计算出用于校正第二投影仪200B的显示图像的亮度的第二校正值(步骤S2)。步骤S1、S2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参照图7的流程图在后面叙述。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将在步骤S1中计算出的第一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通过第一投影仪200A使第一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并且,第一控制部150将在步骤S2中计算出的第二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通过第二投影仪200B使第二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步骤S3)。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计算出用于校正由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整体的亮度不均的第三校正值(步骤S4)。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该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第一控制部150将所生成的第三校正值发送到成为校正图像整体的亮度不均的对象的第一投影仪200A或第二投影仪200B。并且,第一控制部150通过发送了第三校正值的第一投影仪200A或第二投影仪200B使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步骤S5)。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受理设定混合区域的操作(步骤S6)。例如,第一控制部150使显示部130分别显示投射面10上与第一投射区域11以及第二投射区域13对应的图形,受理在这些图形上设定混合区域的操作。该设定包含表示将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右端到百分之几设定为混合区域的第一设定信息、和表示将从第二投射区域13的左端到百分之几设定为混合区域的第二设定信息。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指示第一图案图像的显示的控制数据(步骤S7)。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将由操作部120受理的第一设定信息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将由操作部120受理的第二设定信息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步骤S8)。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发送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使根据第一设定信息设定的混合区域的亮度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步骤S9)。同样地,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指示第二投影仪200B使根据第二设定信息设定的混合区域的亮度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步骤S10)。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发送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拍摄投射面10的控制数据(步骤S11)。当指示拍摄投射面10时,第一控制部150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投影仪200A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步骤S12)。第一控制部150在未接收到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2为“否”),待机至接收到拍摄图像为止。
另外,第一控制部150在接收到拍摄图像时(步骤S12为“是”),对拍摄图像进行解析而求出混合区域的亮度值和除混合区域以外的区域的亮度值(步骤S13)。例如,第一控制部150求出第一投射区域11的中央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和混合区域的中央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然后,第一控制部150求出计算出的亮度之差,判定求出的亮度之差是否在规定值以内(步骤S14)。
第一控制部150在计算出的亮度之差不在规定值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14为“否”),返回步骤S9的处理。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使混合区域的亮度进一步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
另外,第一控制部150在计算出的亮度之差在预定值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14为“是”),结束该处理流程,开始向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供给向投射面10投射的图像数据。
图7是示出显示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示出步骤S1的详细情况。
参照图7对步骤S1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发送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第二图案图像的控制数据(步骤S101)。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发送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拍摄投射面10并且发送通过拍摄生成的拍摄图像的控制数据(步骤S102)。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到拍摄图像(步骤S103)。第一控制部150在未接收到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03为“否”),待机至接收到拍摄图像为止。
第一控制部150在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到拍摄图像时(步骤S103为“是”),对接收到的拍摄图像进行解析而检测出拍摄到第二图案图像的区域,确定拍摄图像的第一投射区域11(步骤S104)。第一控制部150生成表示拍摄图像的第一投射区域11的范围的第一范围信息(步骤S104)。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发送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第一图案图像的控制数据(步骤S105),向第二投影仪200B发送指示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第二图案图像的控制数据(步骤S106)。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向第一投影仪200A发送指示第一投影仪200A拍摄投射面10并且发送通过拍摄生成的拍摄图像的控制数据(步骤S107)。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从第一投影仪200A接收到拍摄图像(步骤S108)。第一控制部150在未接收到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08为“否”),待机至接收到拍摄图像为止。
第一控制部150在接收到拍摄图像时(步骤S108为“是”),根据在步骤S104中生成的第一范围信息确定接收到的拍摄图像的第一投射区域11(步骤S109)。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求出所确定的第一投射区域11的预先设定的第二位置的亮度(步骤S110)。例如,在将拍摄图像的第一投射区域11的整个横宽设为100%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50将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右端向左侧移动了10%的位置设为第二位置的横向位置。并且,在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整个纵宽设为100%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50将第一投射区域11的中央即从第一投射区域11的上端起50%的位置设为第二位置的纵向位置。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计算出按照规定数量的像素分割拍摄图像而得到的各块中的、第一位置的块的亮度的平均值(步骤S111)。接着,第一控制部150基于在步骤S110中计算出的表示第二位置的亮度的第二亮度值和表示第一位置的块的亮度的平均值的第一亮度值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表示第二位置的亮度的第二亮度值确定为第一目标值。
接着,第一控制部150求出被确定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二位置的亮度与第一位置的块的亮度的平均值之差。同样地,第一控制部150针对其他区块,也求出与确定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二位置的亮度之差。第一控制部150计算出按照每个块求出的亮度之差作为该块处的第一校正值(步骤S112)。即,第一校正值是将各块的亮度的平均值校正为作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二位置的亮度的值。
第一控制部150通过与图7所示的步骤同样的步骤对第二投影仪200B进行控制,计算出将第二投射区域13的各块的亮度的平均值校正为基准位置的亮度的第二校正值。另外,将表示第二投射区域13的范围的信息称为第二范围信息,该第二投射区域13的范围是通过使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第二图案图像并对拍摄该第二图案图像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解析而确定的。
图8是示出显示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示出步骤S4的详细步骤。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4的详细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第一控制部150对作为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的第一目标值的第二位置的亮度值与作为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的第二目标值的第四位置的亮度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步骤S401)。
在第二位置的亮度值大于第四位置的亮度值的情况下(步骤S401为“是”),第一控制部150从作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二位置的亮度值减去作为第二目标值的第四位置的亮度值来计算第三校正值(步骤S402)。之后,第一控制部150在步骤S5中将计算出的第三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投影仪200A。
另外,在第四位置的亮度值大于第二位置的亮度值的情况下(步骤S401为“否”),第一控制部150从作为第二目标值的第四位置的亮度值减去作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二位置的亮度值来计算第三校正值(步骤S403)。之后,第一控制部150在步骤S5中将在步骤S403中计算出的第三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投影仪200B。
图9是示出第一投影仪200A的动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第一投影仪200A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进行相同的动作,因此省略关于第二投影仪200B的详细动作的说明。
首先,第二控制部250A判定是否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控制数据(步骤T1)。控制数据中包含图像的显示指示、拍摄指示及拍摄图像的发送指示、控制装置100生成的校正值等。
第二控制部250A在未接收到控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为“否”),转移至步骤T10的判定。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控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为“是”),判定接收到的控制数据是否是图像的显示指示(步骤T2)。第二控制部250A在控制数据是图像数据的显示指示的情况下(步骤T2为“是”),通过图像投射部230A使由控制数据指示的图像数据显示于第一投射区域11(步骤T3)。
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不是图像的显示指示的情况下(步骤T2为“否”),判定接收到的控制数据是否是拍摄指示以及拍摄到的拍摄图像的发送指示(步骤T4)。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的控制数据是拍摄指示以及拍摄到的拍摄图像的发送指示的情况下(步骤T4为“是”),执行拍摄部215A的拍摄(步骤T5)。然后,第二控制部250A将所生成的拍摄图像发送至控制装置100(步骤T6)。
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不是拍摄指示以及拍摄到的拍摄图像的发送指示的情况下(步骤T4为“否”),判定接收到的控制数据是否是对图像的亮度值进行校正的校正值(步骤T7)。第一投影仪200A从控制装置100接收的校正值包含第一校正值或第三校正值。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为校正值的情况下(步骤T7为“是”),将接收到的校正值输出到图像处理部223A。图像处理部223A在被输入第二I/F221A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时,利用第一校正值或第三校正值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A(步骤T8)。
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不是校正值的情况下(步骤T7为“否”),执行与接收到的控制数据对应的处理(步骤T9)。在此执行的处理例如相当于图6所示的步骤S8、步骤S9的处理。第二控制部250A在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第一设定信息时,按照控制装置100的指示使与接收到的第一设定信息对应的图像范围的亮度降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
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步骤T1中未接收到控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为“否”),判定是否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开始供给图像数据的开始通知(步骤T10)。第二控制部250A在未接收到开始通知的情况下(步骤T10为“否”),返回步骤T1的判定。
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开始通知的情况下(步骤T10为“是”),判定是否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图像数据(步骤T11)。第二控制部250A在未接收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1为“否”),待机至接收到图像数据为止。另外,第二控制部250A在接收到图像数据时(步骤T11为“是”),使图像处理部223A校正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亮度值。
图像处理部223A利用第一校正值或第三校正值对第二I/F221A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亮度值进行校正(步骤T12),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投射部230A。图像投射部230A使基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一投射区域11(步骤T13)。
6.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系统1具备控制装置100、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
控制装置100进行以下处理。
首先,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由此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
接着,控制装置100通过第一投影仪200A将第一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第一图像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第一目标值的方式校正第一图像而生成的。
接着,控制装置100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由此确定第二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
接着,控制装置100通过第二投影仪200B将第二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是以使第二图像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成为第二目标值的方式校正第二图像而生成的。
接着,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二目标值变更第一目标值,利用第一投影仪200A将使用变更后的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
接着,在第二目标值大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一目标值变更第二目标值,利用第二投影仪200B将使用变更后的第二目标值生成的第四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
因此,第一图像的亮度值被校正为第一目标值,并且第二图像的亮度值被校正为第二目标值。另外,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将基于第二目标值对第一目标值进行校正后的第三校正图像和亮度值为第二目标值的第二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此外,在第二目标值大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将基于第一目标值对第二目标值进行校正后的第四校正图像和亮度值为第一目标值的第一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因此,能够校正多台投影仪200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使投射面10所显示的图像整体的亮度均匀。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在由与第一图像的第一边平行的X轴和平行于第一图像的与第一边交叉的第二边的Y轴规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在将第一图像的X轴的最大值设为Xmax时,第二位置的X坐标值为满足0≤ax≤0.1Xmax或0.9Xmax≤ax≤Xmax的整数ax。
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越靠近中央部越明亮,越靠近周边部越变暗,因此通过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能够基于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来校正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在由与第一图像的第一边平行的X轴和平行于第一图像的与第一边交叉的第二边的Y轴规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在将第一图像的Y轴的最大值设为Ymax时,第二位置的Y坐标值为满足0≤by≤0.1Ymax或0.9Ymax≤by≤Ymax的整数by。
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越靠近中央部越明亮,越靠近周边部越变暗,因此通过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能够基于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来校正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
控制装置100在第一图像中以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靠外侧的方式选择第二位置。
由于越靠近投射面10的中央部越明亮,越靠近周边部越暗,因此通过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能够基于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校正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在由与第一图像的第一边平行的X轴和平行于第一图像的与第一边交叉的第二边的Y轴规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在将第一图像的X轴的最大值设为Xmax,将Y轴的最大值设为Ymax,将第一位置的坐标设为(cx,dy),将第二位置的坐标设为(ax,by)时,ax、by、cx、dy是满足以下条件的整数:
由于越靠近投射面10的中央部越明亮,越靠近周边部越暗,因此通过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能够基于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校正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在由与第一图像的第一边平行的X轴和平行于第一图像的与第一边交叉的第二边的Y轴规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在将第一图像的X轴的最大值设为Xmax,将Y轴的最大值设为Ymax时,选择(0,0)、(0,Ymax)、(Xmax,0)、(Xmax,Ymax)中的任一个作为第二位置的坐标(ax,by)。
因此,能够选择第一图像的端部的像素作为第二位置。由于越靠近投射面10的中央部越明亮,越靠近周边部越暗,因此通过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能够基于第二位置的第二亮度值校正第一位置的第一亮度值。
控制装置100选择位于第一图像的大致中心的像素作为第一位置。
因此,能够将中央的亮度高的像素的亮度值校正为周边部的亮度低的像素的亮度值。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在由与第一图像的第一边平行的X轴和平行于第一图像的与第一边交叉的第二边的Y轴规定的二维坐标系中,在将第一图像的X轴的最大值设为Xmax,将Y轴的最大值设为Ymax时,作为第一位置的X轴的坐标cx,选择cx=Xmax/2,作为第一位置的Y轴的坐标dy,选择dy=Ymax/2。
因此,能够将中央的亮度高的像素的亮度值校正为周边部的亮度低的像素的亮度值。
7.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例如,也可以是,使第一投影仪200A或者第二投影仪200B执行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的动作,第一投影仪200A或者第二投影仪200B生成第一校正值、第二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
此外,也可以是,使第一投影仪200A生成第一校正值,使第二投影仪200B生成第二校正值。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使第一投影仪200A生成第三校正值,在第二目标值大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使第二投影仪200B生成第三校正值。
在第一投影仪200A生成第一校正值和第三校正值的情况下,第一投影仪200A进行以下的动作。
首先,第一投影仪200A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由此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第一投影仪200A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
接着,第一投影仪200A通过第一投影仪200A将第一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第一图像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第一目标值的方式校正第一图像而生成的。
接着,第一投影仪200A在第二目标值小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目标值变更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值是通过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而确定的,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第二投影仪200B显示于投射面10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
第一投影仪200A将使用变更后的第一目标值而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将第一图像的亮度值校正为第一目标值,在第一目标值大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将基于第二目标值对第一目标值进行校正后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因此,第二投影仪200B将对亮度值校正为第二目标值后的第二校正图像显示于投射面10,由此能够校正多台投影仪200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使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整体的亮度均匀。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搭载于第一投影仪200A的拍摄部215A的拍摄图像来检测显示于投射面10的图像的亮度,但也可以使用传感器来检测亮度。传感器例如配置于光源231A与液晶面板233A之间的、将从光源231A输出的光分离为R、G、B的色光的反射镜中的任一个的后端。
此外,也可以在设定了用于拼接投射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之后,校正各投影仪200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值。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0将在设定混合区域的亮度值时所设定的混合区域的端部设定为第二位置,生成将第一位置的亮度值校正为所设定的第二位置的亮度值的第一校正值。
另外,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将从显示于第一投射区域11的图像的端部起向内侧10%的位置设定为第二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223A基于第一校正值或者第一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来校正图像数据,从而使图像的亮度降低。作为除此以外的方法,也可以使光源231A的亮度值降低。在该情况下,第二控制部250A基于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第一校正值或者第一校正值以及第三校正值,对驱动光源231A的光源驱动部进行控制,使光源231A的亮度值降低。省略光源驱动部的图示。
另外,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100的各功能部表示功能性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即,不一定需要安装与各功能部分别对应的硬件,当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此外,关于控制装置100的其他各部分的具体的细节结构,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关于第一投影仪200A和第二投影仪200B的结构也是同样的。
此外,图3所示的投影仪200的各功能部表示功能性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即,不一定需要安装与各功能部分别对应的硬件,当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此外,关于投影仪200的其他各部分的具体的细节结构,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
另外,为了容易理解显示系统1的动作,图6~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单位是根据主要的处理内容进行分割的单位。本发明不受图6~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单位的分割方法、名称的限制。另外,显示系统1的处理可以根据处理内容分割为更多的处理单位,也可以分割为1个处理单位包含更多的处理。另外,上述的流程图的处理顺序也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另外,在使用控制装置100所具备的计算机或投影仪200所具备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或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记录介质的方式构成使该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另外,使计算机执行的程序也能够以传送程序的传送介质的方式构成。记录介质可以使用磁性、光学记录介质或半导体存储器件。具体而言,可举出软盘、HDD、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Blu-rayDisc、磁光盘、闪存、卡型记录介质等可移动型或固定式的记录介质。另外,上述记录介质也可以是作为服务器装置所具备的内部存储装置的RAM、ROM、HDD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Blu-ray是注册商标。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投影仪200作为显示装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微型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Display: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等监视器或电视机等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
在采用这些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形成图像的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LED等相当于显示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显示装置的投影仪200具备与RGB的各色对应的3片透射型液晶面板即液晶面板233A(r)、233A(g)以及233A(b)作为光调制装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为使用了3片反射型液晶面板的结构,也可以使用组合了1片液晶面板和色轮的方式。或者,也可以通过使用了3个数字微镜器件(DMD)的方式、组合了1个数字微镜器件和色轮的方式等来构成。另外,除了液晶面板以及DMD以外,只要是能够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就能够毫无问题地采用。

Claims (4)

1.一种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包括:
受理第一设定信息和第二设定信息的设定,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第一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的范围,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使所述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面的第二显示区域重叠,所述第二设定信息表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的范围,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使所述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重叠,
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该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靠所述第一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
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二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该第四位置比所述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二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二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二图像的所述第三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
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以及
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二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二目标值生成的第四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外侧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之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值,使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二设定信息表示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值。
2.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包括:
受理第一设定信息的设定,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的范围,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使所述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至少一部分重叠于与所述显示装置不同的其他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面的第二显示区域,
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靠所述第一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以及
在第二目标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值是通过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而确定的,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所述其他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该第四位置比所述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二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外侧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之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值。
3.一种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系统具有:
第一显示装置,其在显示面显示第一图像;
第二显示装置,其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二图像;以及
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如下控制:
受理第一设定信息和第二设定信息的设定,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面的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的范围,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使所述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面的第二显示区域重叠,所述第二设定信息表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的范围,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使所述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重叠,
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该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靠所述第一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
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二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位置比所述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二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二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二图像的所述第三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
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以及
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二目标值,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二目标值生成的第四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外侧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之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值,使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二设定信息表示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值。
4.一种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显示部,其在显示面显示第一图像;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
受理第一设定信息的设定,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面的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的范围,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混合区域,使所述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至少一部分重叠于与所述显示装置不同的其他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面的第二显示区域,
基于第二亮度值对第一亮度值进行校正,来确定第一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表示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靠所述第一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面显示第一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是以使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亮度成为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的;以及
在第二目标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值变更所述第一目标值,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将使用变更后的所述第一目标值生成的第三校正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值是通过基于第四亮度值对第三亮度值进行校正而确定的,所述第三亮度值表示所述其他显示装置显示于所述显示面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亮度值表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四位置的亮度,所述第四位置比所述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二图像的外侧,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外侧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所述混合区域的预先设定的区域的亮度之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表示的混合区域的亮度值降低预先设定值。
CN202210914705.9A 2021-08-03 2022-08-01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Active CN115706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7739 2021-08-03
JP2021127739A JP7416026B2 (ja) 2021-08-03 2021-08-03 表示システムの表示方法、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6790A CN115706790A (zh) 2023-02-17
CN115706790B true CN115706790B (zh) 2024-10-18

Family

ID=8515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4705.9A Active CN115706790B (zh) 2021-08-03 2022-08-01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0774B2 (zh)
JP (1) JP7416026B2 (zh)
CN (1) CN1157067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5220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23085A (ja) * 2010-12-07 2012-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ルチ画面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3760A (ja) * 1994-06-15 1995-12-22 Hitachi Ltd 自動調整システム
JP2011154174A (ja) * 2010-01-27 2011-08-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ルチ画面表示装置
JP5560771B2 (ja) * 2010-02-26 2014-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補正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補正方法
JP5866842B2 (ja) * 2011-07-21 2016-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702096B (zh) * 2013-12-24 2016-01-20 北京淳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融合处理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5145892A (ja) 2014-01-31 2015-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写装置
JP6350356B2 (ja) * 2015-03-25 2018-07-04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タ、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01669B2 (ja) 2015-10-29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665545B2 (ja) * 2016-01-20 2020-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補正方法
JP6727917B2 (ja) * 2016-05-13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7872658A (zh) * 2016-09-28 2018-04-03 株式会社理光 投影接缝区域亮度调节方法、以及投影接缝区域亮度调节装置
JP2019078786A (ja) * 2017-10-20 2019-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19172100A1 (ja) * 2018-03-08 2019-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CN108519730B (zh) * 2018-04-17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全息投影显示方法及系统
WO2020195220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2086067B (zh) * 2019-06-14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261392B (zh) * 2019-07-22 2022-08-0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与其影像均匀度补偿方法
JP7418690B2 (ja) * 2019-10-25 2024-01-22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63380B2 (ja) * 2019-10-31 2023-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7338404B2 (ja) * 2019-10-31 2023-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13163181A (zh) * 2020-01-23 2021-07-23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应用其的投影显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23085A (ja) * 2010-12-07 2012-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ルチ画面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39541A1 (en) 2023-02-09
CN115706790A (zh) 2023-02-17
US11640774B2 (en) 2023-05-02
JP7416026B2 (ja) 2024-01-17
JP2023022717A (ja) 2023-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0202B (zh)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调整方法
JP5603014B2 (ja) 超解像表示の補正
US9906761B2 (en) Projector, its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US10063821B2 (en) Projector, and black level area setting method for projector
US10440337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US9305518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luminance unevenness produced by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7338404B2 (ja)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WO2003071794A1 (ja) 画像補正データ算出方法、画像補正データ算出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2929617B (zh)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显示系统
CN115706790B (zh)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JP201712970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KR100818985B1 (ko) 영상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JP5205865B2 (ja) 投射画像の形状歪補正支援システム、投射画像の形状歪補正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1101204A (ja) 制御装置の動作方法、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2668569A (zh)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JP2006033672A (ja) 曲面マルチスクリーン投射方法及び曲面マルチスクリーン投射装置
JP2010237633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109380A (ja) 投射画像色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US11343480B2 (en) Projection positioning system and projection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JP2017130779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撮像装置、及び、撮像画像の補正方法
JP667990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7028950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JP2019101066A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16366817A (zh) 投射方法和投影仪
US20230276036A1 (en) Method of adjusting projectio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