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1840A -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31840A CN103531840A CN201310534289.0A CN201310534289A CN103531840A CN 103531840 A CN103531840 A CN 103531840A CN 201310534289 A CN201310534289 A CN 201310534289A CN 103531840 A CN103531840 A CN 1035318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lyte
- lithium
- preparation
- polymer
-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3—Liquid materials, e.g. for Li-SOCl2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包括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在所述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固体电解质,且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与正极之间以及固体电解质与负极之间均填充有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采用固体电解质将电池正负极隔离开,在固体电解质与正负极间分别采用电解液或者聚合物电解质进行填充,以抑制多硫化物在正负极间穿梭,保证电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充分接触,使得电极中活性物质能够更好地被利用。这种新结构锂硫电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并能获得高的电化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双电解质体系的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两大焦点。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预计,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石油消耗最大的交通运输,所排放的尾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近年来在我国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引发广泛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众多节能减排措施中,开发新能源汽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目前已经有多款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应用。为了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开发高性能储能电池是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关键。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便携式移动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所广泛使用的锂二次电池能量密度有限,使得电动汽车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容纳维持其运行的电池,这使得电动车必须轻型化才能满足续航要求。锂硫电池采用硫和金属锂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二者相互匹配使得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理论比容量,是目前使用的锂二次电池得5倍以上。用锂硫电池替代传统的锂二次电池在电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续航能量提高5倍;而在相同续航能力情况下,体积和质量小的锂硫电池可以节省更多空间。因此,发展锂硫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用储能电池受到广泛关注。
虽然锂硫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但是也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仍然需要研究改进。锂硫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属锂转化为Li+,通过电解液迁移到正极表面与硫反应生成可溶性的Li2S8,然后继续转化为Li2Sn(4≤n<8);第二阶段生成的可溶性Li2Sn继续转化为不可溶的Li2S2或Li2S沉积在正极表面。由于硫本身为电子和离子绝缘体,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难以被完全利用,同时最终放电产物导电性差,沉积在电极表面会造成严重的极化;另外,放电过程中溶解到电解液中的多硫化锂,充放电过程中在正负极间来回穿梭并对金属锂负极造成腐蚀,部分多硫化锂溶解到电解液后难以完全被利用,造成了活性材料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是将硫与导电材料进行复合来提高电极的电导率,同时导电材料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放电中间产物,抑制多硫化锂的溶出扩散。在硫电极与隔膜间加入一层导电碳膜也能够有效吸附中间放电产物(Nature Communications,2012,3:1166)。在制备正极过程中加入第三相也可以有效提高电池效率(CN201210526096)。另外,还可以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反应过程中在金属锂表面形成钝化膜来防止多硫化锂对金属锂的腐蚀行为,抑制穿梭效应(专利号US20040081894)。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穿梭效应,提高电池循环性能,但是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锂硫电池中存在的问题。美国的Polyplus公司利用真空溅射法或等离子增强化学蒸镀法在锂表面镀覆一层厚度在50~200nm的玻璃态锂离子导体薄膜,该膜可以提供一个物理壁垒,避免锂负极与液体电解液和可溶性硫化物的直接接触。但是这种制备方法工艺要求苛刻,且成本较高,不便于大规模化生产应用。目前有文章报道直接采用全固态电解质来替代有机电解液,利用其能导锂离子而不能导聚硫离子的性质,完全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但是采用硫化物玻璃陶瓷作为电解质,正极中必须加入大量的电解质材料来提高硫正极的导电率,这将造成电极中活性硫含量较低,同时这种制备工艺需要采用较高的压力来使得各组分间紧密接触,工艺相对繁琐,且电池只能在较小电流下工作,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用储能电池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电解质体系的锂硫电池,以解决现有锂硫电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包括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固体电解质,且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与正极之间以及固体电解质与负极之间均填充有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解液中设有聚合物隔膜。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聚合物隔膜包括多孔聚乙烯隔膜、多孔聚丙烯隔膜、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纤维素隔膜、玻璃纤维隔膜、无纺布隔膜和附有陶瓷涂层的聚合物隔膜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锂硫电池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用作电池正极的电极片或导电膜;制备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固体电解质;
b)组装电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极片选用纯硫正极材料、硫/碳复合材料、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硫/氧化物复合材料、硫化锂、硫化磷锂、聚硫化物、硫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导电膜选用导电碳纸、导电碳纤维布、导电聚合物膜、导电碳纳米管膜、导电石墨烯膜、导电多孔金属膜、泡沫金属、导电多孔氧化物膜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硫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进行真空热处理后,再与导电炭黑、粘结剂混合成浆料,进行涂布后经过烘干、裁切和辊压得到电极片,或将导电材料与导电炭黑、粘结剂混合成浆料,进行涂布后经过烘干、裁切和辊压得到电极片;所述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导电材料与导电炭黑、粘结剂混合成浆料,进行涂布后经过烘干、裁切和辊压得到无支撑的导电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体电解质为电解质片或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片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导电陶瓷粉体,然后经过压片、等静压成型、烧结得到电解质片;所述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导电陶瓷粉体,然后经过流延和烧结得到电解质膜。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电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选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燃烧法或热压烧结法。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体电解质选用NASICON结构的Li(1+x)Ti(2+x)AlxP3O12和Li(1+x)Ge(2-x)AlxP3O12、钙钛矿结构的La(2/3-x)Li3xTiO3、LISICON型锂陶瓷电解质、玻璃态锂固态电解质、石榴石结构的Li7La3Zr2O12或不同元素掺杂的上述体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解液是将锂盐加入溶剂中制备而成;所述的锂盐选用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磷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氟代甲基磺酰)亚胺锂、三(三氟甲基磺酰)甲基锂、双草酸硼酸锂、硝酸锂、多硫化锂(Li2Sn,2<n≤8)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溶剂选用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聚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硫醚、离子液体、碳酸酯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选用聚氧乙烯基电解质(PEO)、聚丙烯腈基电解质(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电解质(PMMA)、聚偏氟乙烯基电解质(PVDF)、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PVDF-HFP)、聚离子液体电解质、聚苯乙烯基电解质的中的至少一种,或上述至少两种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选用流延法、浇铸法、浸渍提拉法、旋涂法、静电纺丝法、相反转法、非水溶胶凝胶法、紫外线引发自由基聚合法、热聚合物法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流延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聚合物或聚合物与锂盐、填料和增塑剂的混合物溶解到溶剂中,制备成均匀的溶液;
ii)将溶液涂覆于表面平整的材质表面,通过自然挥发和/或真空干燥的方法去除溶剂,即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填料选用SiO2、Al2O3、ZrO2、MgO、ZnO2、TiO2、LiTaO3、玻璃、γ-LiAlO2、BaTiO3、黏土、蒙脱土、沸石、LiN3、LiAg4I5、Li0.5La0.5TiO3、Li(1+x)Ti(2-x)AlxP3O12、Li(1+x)Ge(2-x)AlxP3O12、LISICON型锂陶瓷电解质、氧化物型导锂玻璃、玻璃态硫化物、石榴石结构电解质的粉体、钛酸四丁酯、异丙醇铝、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锆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是先将固态电解质封在两端开口的模具上,然后在电池负极与固态电解质间加入一层吸附了电解液的隔膜,这样能够保证负极与固态电解质充分润湿,将电池负极侧进行密封,然后在正极与固态电解质间加入电解液或者是吸附了电解液的隔膜,最后将正极侧进行密封;对于固体/聚合物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在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接触的两侧各加入一层聚合物电解质,最后将整个电池进行密封。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电池负极选用碳负极材料、氧化物材料、Li4Ti5O12、合金负极材料、磷化物、锂、上述材料的嵌锂产物中的任意一种。
研究表明:与现有锂硫电池相比,按照本发明制备的双电解质体系的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稳定性,能够抑制放电中间产物对金属锂的腐蚀行为,同时能够保证正极中的活性物质不会大量溶解到电解液中造成容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体/聚合物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不含固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4为本发明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5为本发明固体/聚合物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6为本发明固体/聚合物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的正极1与负极2之间设有固体电解质3,固体电解质3与正极1之间以及固体电解质3与负极2之间均填充有电解液4,电解液4中还设有隔膜5。
本发明固体/聚合物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结构如图2所示,在电池的正极1与负极2之间设有固体电解质3,在固体电解质3与正极1之间以及固体电解质3与负极2之间均填充有聚合物电解质6。
实施例1
一、将导电碳黑与升华硫通过球磨混合均匀,待溶剂挥发后在155℃下进行真空热处理得到硫/碳复合物,将其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在铝箔上进行涂布后烘干制备电池正极;
二、将Li2CO3、α-Al2O3、GeO2、NH4H2PO4按照原子比为Li:Al:Ge:P=1.5:0.5:1.5:3的比例进行球磨、干燥、过筛,将得到的粉体在800℃下焙烧6h得到LAGP粉体,将LAGP粉体压片后900℃烧结12h得到LAGP陶瓷片;
三、将陶瓷片密封在设计的模具中,用玻璃纤维膜吸附1mol/L的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锂1,3-二氧戊环/乙二醇二甲醚基电解液(LiTFSI DME/DOL)后,贴在陶瓷片一边,然后在玻璃纤维膜上压上锂片,将负极侧进行密封;在正极侧同样加一层吸附了相同电解液的玻璃纤维膜,然后在玻璃纤维膜上压上制备的正极片,最后将正极侧进行密封得到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该结构的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该电池首次放电容量超过800mAh·g-1,面积比容量达到1.18mAh·cm-2,并且由于陶瓷电解质阻挡了反应过程中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电池充电过程不会存在无限制的过充现象。
对比例1
将导电碳黑与升华硫通过湿法球磨混合均匀,待溶剂挥发后在155℃下进行真空热处理得到硫碳复合物,将其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在铝箔上进行涂布后烘干制备电池正极。将电池正极与金属锂、隔膜和电解液密封到CR2025扣式电池中进行充放电测试,电解液采用1mol/L的LiTFSI DME/DOL。首次充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由于没有固态电解质阻挡反应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电池充电过程无限制进行下去,难以达到设置的限制充电电压。
实施例2
一、将石墨烯超声分散到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搅拌,通过滴加盐酸使得硫代硫酸钠水解在石墨烯表面生成纳米硫,最后通过抽滤得到自支撑石墨烯/硫电池正极;
二、将Li2CO3、α-Al2O3、GeO2、NH4H2PO4按照原子比为Li:Al:Ge:P=1.5:0.5:1.5:3的比例进行球磨、干燥、过筛,将得到的粉体在800℃下焙烧6h得到LAGP粉体,将粉体压片后900℃烧结12h得到LAGP陶瓷片;
三、将LAGP陶瓷片密封在设计的模具中,用玻璃纤维膜吸附1mol/L的LiTFSIDME/DOL有机电解液后贴在LAGP陶瓷片一边,然后在玻璃纤维膜上压上锂片,将负极侧进行密封,在正极侧同样加一层吸附了0.3M LiTFSI+0.2M Li2S6DME电解液的聚丙烯隔膜,然后在聚丙烯隔膜上压上制备的正极,最后将正极侧进行密封得到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
实施例3
一、将碳纳米管用浓硝酸处理使其表面形成官能团,然后超声分散到水溶液中,最后通过抽滤得到碳纳米管膜电池正极;
二、将Li2CO3、α-Al2O3、TiO2、NH4H2PO4按照原子比为Li:Al:Ti:P=1.4:0.4:1.6:3的比例进行球磨、干燥、过筛,将得到的粉体先在350℃下焙烧2h、后在800℃下焙烧0.5h,得到LATP粉体,将粉体压片后900℃烧结6h得到LATP陶瓷片;
三、将陶瓷片密封在设计的模具中,用玻璃纤维膜吸附1mol/L的LiTFSI DME/DOL有机电解液后贴在陶瓷片一边,然后在玻璃纤维膜上压上锂片,将负极侧进行密封,在正极侧同样加一层吸附了2M Li2S6DOL-DME电解液的玻璃纤维膜,然后在玻璃纤维膜上压上制备的碳纳米管膜作为正极,最后将正极侧进行密封得到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
实施例4
一、将硫与导电聚吡咯按照质量比1:1混合后,155℃热处理10h得到复合物,然后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铝箔表面,待溶剂挥发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电池正极;
二、将Li2CO3、α-Al2O3、TiO2、NH4H2PO4按照原子比为Li:Al:Ti:P=1.4:0.4:1.6:3的比例进行球磨、干燥、过筛,将得到的粉体先在350℃下焙烧2h,后在800℃下焙烧0.5h,得到LATP粉体,将LATP粉体压片后900℃烧结6h得到LATP陶瓷片;
三、将市售的PVDF-HFP和0.5mol/L的N-甲基-N丁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液体(LiTFSI-P14TFSI)按照3:7的质量比溶于丙酮中,混合均匀后涂覆于LATP陶瓷片表面,待溶剂挥发后,真空干燥得到一面附有聚合物电解质的复合电解质,如图5所示;通过在陶瓷电解质表面形成一层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极与陶瓷电解质的界面阻抗,同时能够抑制金属锂与陶瓷接触发生副反应。
四、将正极浸入到0.5M LiTFSI-P14TFSI电解液中使得正极很好地润湿,然后与未附有聚合物电解质的一侧接触,在附有聚合物电解质一侧压上锂片,最后将电池封装起来进行测试,首次充放电曲线如图6所示,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526mAh·g -1。
实施例5
一、将硫溶解到CS2中制备成均匀溶液,然后取活性炭纤维布作为导电基体浸入到溶液中使得硫能够渗入到活性碳纤维布的微孔中,然后取出使溶剂挥发得到硫碳电池正极;
二、将Li2CO3、α-Al2O3、GeO2、NH4H2PO4按照原子比为Li:Al:Ge:P=1.5:0.5:1.5:3的比例进行球磨、干燥、过筛,将得到的粉体在800℃下焙烧6h得到LAGP粉体;将LAGP粉体压片后在900℃下烧结12h得到陶瓷片;
三、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聚离子液体液体溶解到丙酮和水的溶液中,倒在玻璃板上,待溶剂挥发后取下白色的膜。将这种多孔聚合物膜浸入到1mol/L的LiTFSI DME/DOL有机电解液后贴在陶瓷片两边,然后将硫正极与金属锂片分别与聚合物电解质接触,最后将其封装到特定的模具中进行测试。
实施例6
一、将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在合适溶剂中球磨混合成均匀的浆料,然后涂覆与铝箔表面,待溶剂挥发后进行真空烘干最终制备成电池正极;
二、将LiNO3、La2O3、ZrO2按照原子比为Li:La:Zr=7:3:2的比例进行球磨、干燥、过筛,将得到的粉体在800℃下焙烧6h得到粉体,将粉体压片后900℃和1100℃烧结12h得到陶瓷片;
三、在手套箱中将聚环氧乙烷(PEO)、LiTFSI、气相SiO2及增塑剂聚乙二醇二甲醚(PEGDME)添加到乙腈中,剧烈搅拌制备均匀粘稠的混合胶液,然后将制备的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盘中,待溶剂挥发后,真空干燥后将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裁切成所需形状;
四、按照负极/聚合物电解质/陶瓷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正极的结构堆叠成一体,然后将这个结构密封到特定模具中。测试之前通过在60℃下保温3h,使得PEO电解质熔化后与各组分更好地接触。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包括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固体电解质,且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与正极之间以及固体电解质与负极之间均填充有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中设有聚合物隔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隔膜选用多孔聚乙烯隔膜、多孔聚丙烯隔膜、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纤维素隔膜、玻璃纤维隔膜、无纺布隔膜、附有陶瓷涂层的聚合物隔膜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用作电池正极的电极片或导电膜;制备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固体电解质;
b)组装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片选用纯硫正极材料、硫/碳复合材料、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硫/氧化物复合材料、硫化锂、硫化磷锂、聚硫化物、硫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导电膜选用导电碳纸、导电碳纤维布、导电聚合物膜、导电碳纳米管膜、导电石墨烯膜、导电多孔金属膜、泡沫金属、导电多孔氧化物膜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硫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进行真空热处理后,再与导电炭黑、粘结剂混合成浆料,进行涂布后经过烘干、裁切和辊压得到电极片,或将导电材料与导电炭黑、粘结剂混合成浆料,进行涂布后经过烘干、裁切和辊压得到电极片;所述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导电材料与导电炭黑、粘结剂混合成浆料,进行涂布后经过烘干、裁切和辊压得到无支撑的导电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电解质为电解质片或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片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导电陶瓷粉体,然后经过压片、等静压成型、烧结得到电解质片;所述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导电陶瓷粉体,然后经过流延和烧结得到电解质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选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燃烧法、热压烧结法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电解质选用NASICON结构的Li(1+x)Ti(2+x)AlxP3O12和Li(1+x)Ge(2-x)AlxP3O12、钙钛矿结构的La(2/3-x)Li3xTiO3、LISICON型锂陶瓷电解质、玻璃态锂固态电解质、石榴石结构的Li7La3Zr2O12中的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是将锂盐加入溶剂中制备而成;所述的锂盐选用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磷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氟代甲基磺酰)亚胺锂、三(三氟甲基磺酰)甲基锂、双草酸硼酸锂、硝酸锂、多硫化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溶剂选用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聚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硫醚、离子液体、碳酸酯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选用聚氧乙烯基电解质、聚丙烯腈基电解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电解质、聚偏氟乙烯基电解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聚离子液体电解质、聚苯乙烯基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或上述至少两种单体的共聚物。
12.如权利要求4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选用流延法、浇铸法、浸渍提拉法、旋涂法、静电纺丝法、相反转法、非水溶胶凝胶法、紫外线引发自由基聚合法、热聚合物法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流延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聚合物或聚合物与锂盐、填料和增塑剂的混合物溶解到溶剂中,制备成均匀的溶液;
ii)将溶液涂覆于表面平整的材质表面,通过自然挥发和/或真空干燥的方法去除溶剂,即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选用SiO2、Al2O3、ZrO2、MgO、ZnO2、TiO2、LiTaO3、玻璃、γ-LiAlO2、BaTiO3、黏土、蒙脱土、沸石、LiN3、LiAg4I5、Li0.5La0.5TiO3、Li(1+x)Ti(2-x)AlxP3O12、Li(1+x)Ge(2-x)AlxP3O12、LISICON型锂陶瓷电解质、氧化物型导锂玻璃、玻璃态硫化物、石榴石结构电解质的粉体、钛酸四丁酯、异丙醇铝、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锆中的至少一种。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固体/液体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先将固态电解质封在两端开口的模具上,然后在电池负极与固态电解质间加入一层吸附了液体电解质的隔膜,将电池负极侧进行密封,然后在正极与固态电解质间加入电解液或者是吸附了电解液的隔膜,最后将正极侧进行密封;对于固体/聚合物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是在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接触的两侧各加入一层聚合物电解质,最后将整个电池进行密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氧化物材料、Li4Ti5O12、合金负极材料、磷化物、锂、上述材料的嵌锂产物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4289.0A CN103531840A (zh) | 2013-11-01 | 2013-11-01 |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4289.0A CN103531840A (zh) | 2013-11-01 | 2013-11-01 |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31840A true CN103531840A (zh) | 2014-01-22 |
Family
ID=4993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34289.0A Pending CN103531840A (zh) | 2013-11-01 | 2013-11-01 |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31840A (zh) |
Cited B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1695A (zh) * | 2014-06-20 | 2014-09-17 | 江苏大学 | 锂硫电池用聚合物修饰隔膜、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CN104157906A (zh) * | 2014-08-15 | 2014-11-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基于功能性聚合物的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二次电池 |
CN104485449A (zh) * | 2014-12-31 | 2015-04-01 | 东莞市丰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聚合物包覆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4659422A (zh) * | 2015-02-26 | 2015-05-27 |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29464A (zh) * | 2016-01-22 | 2016-04-2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锂硫电池 |
CN105633479A (zh) * | 2016-03-11 | 2016-06-01 | 南京大学 |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 |
CN105655563A (zh) * | 2016-03-30 | 2016-06-08 | 吉首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742547A (zh) * | 2014-12-09 | 2016-07-06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无孔隔膜在锂硫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CN105762320A (zh) * | 2014-12-16 | 2016-07-13 | 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微孔陶瓷隔片 |
CN105870493A (zh) * | 2016-05-12 | 2016-08-17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硫电池 |
CN106104897A (zh) * | 2014-03-27 | 2016-11-09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凝胶电解质和电极 |
CN106450512A (zh) * | 2016-09-29 | 2017-02-22 | 清华大学 | 一种具有分子筛固体电解质层的金属电池 |
CN106876783A (zh) * | 2015-12-10 | 2017-06-20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 |
CN106887640A (zh) * | 2017-03-15 | 2017-06-23 | 苏州大学 | 一种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195962A (zh) * | 2017-06-19 | 2017-09-22 | 宁波力赛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04414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东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富氮分子修饰隔膜制备高性能锂硫电池的方法 |
CN107634259A (zh) * | 2017-09-25 | 2018-01-26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杂交电解质和锂二次电池 |
CN107709269A (zh) * | 2015-04-16 | 2018-02-16 | 昆腾斯科普公司 | 用于固体电解质制作的承烧板和用其制备致密固体电解质的方法 |
CN107732293A (zh) * | 2017-09-26 | 2018-02-23 | 河南师范大学 | 类三明治结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CN108258305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电解质与电池 |
CN108475815A (zh) * | 2015-12-28 | 2018-08-31 | 西奥公司 | 用于锂聚合物电池的陶瓷-聚合物复合电解质 |
WO2018188223A1 (zh) * | 2017-04-12 | 2018-10-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池系统及电池使用方法 |
CN108727025A (zh) * | 2017-04-17 | 2018-11-02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锂石榴石复合陶瓷、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CN108808079A (zh) * | 2018-08-01 | 2018-11-13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
CN108899584A (zh) * | 2018-06-22 | 2018-11-27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高比能软包锂硫电池的制作方法 |
CN108933274A (zh) * | 2017-05-26 | 2018-12-04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锂硫电池电解质及其应用 |
CN109167104A (zh) * | 2018-09-12 | 2019-01-08 |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常温钠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478679A (zh) * | 2016-09-09 | 2019-03-15 | 株式会社Lg化学 | 锂硫电池 |
CN109690862A (zh) * | 2016-09-13 | 2019-04-26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固体电解质 |
CN109841793A (zh) * | 2019-01-25 | 2019-06-04 | 深圳锂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60476A (zh) * | 2018-12-11 | 2019-06-07 | 华南师范大学 | 锂硫电池用二氧化钛胶体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
CN110048170A (zh) * | 2019-05-21 | 2019-07-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一种全固态锂硫扣式电池的制备方法 |
CN110544565A (zh) * | 2019-08-30 | 2019-12-06 | 江苏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异相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
CN110676510A (zh) * | 2019-09-11 | 2020-01-10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固态锂电池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用修饰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931843A (zh) * | 2019-10-28 | 2020-03-27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锂金属负极高电压正极的固液电池 |
CN111211349A (zh) * | 2018-11-22 | 2020-05-29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混合离子电子导电聚合物基界面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WO2020119321A1 (en) * | 2018-12-10 | 2020-06-18 |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Limited | Separator for long cycle life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
CN111446494A (zh) * | 2020-04-17 | 2020-07-24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玻璃态锂离子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82258A (zh) * | 2020-07-09 | 2020-09-18 |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介质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10905A (zh) * | 2020-07-09 | 2020-09-25 |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WO2020206552A1 (fr) * | 2019-04-11 | 2020-10-15 | HYDRO-QUéBEC | Électrolytes céramiques, leurs procédés de préparation et les cellules électrochimiques les comprenant |
CN111868840A (zh) * | 2018-05-16 | 2020-10-30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离子传导体和锂电池 |
WO2020220676A1 (zh) | 2019-04-30 | 2020-11-05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高空气稳定性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2018429A (zh) * | 2019-05-28 | 2020-12-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固态锂电池 |
CN112397790A (zh) * | 2020-11-24 | 2021-02-23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 |
CN112599843A (zh) * | 2020-12-10 | 2021-04-0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三明治结构杂化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固态锂电池 |
CN113036136A (zh) * | 2021-03-04 | 2021-06-25 | 东莞市金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高导电柔性锂电池 |
CN113782840A (zh) * | 2020-08-31 | 2021-12-10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固态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
CN113809329A (zh) * | 2020-06-11 | 2021-12-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高压锂离子电池用改性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598580A (zh) * | 2023-03-20 | 2023-08-1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8367205A (zh) * | 2024-04-23 | 2024-07-19 |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9948A (zh) * | 2001-06-01 | 2003-01-08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锂硫电池 |
US20070065726A1 (en) * | 2002-09-03 | 2007-03-22 | Hiroyuki Yumoto | Battery having electrolyte with organoborate additive |
CN101015074A (zh) * | 2004-08-18 | 2007-08-08 |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 有机电解质电池及用于其中的正极片的制造方法 |
CN101894972A (zh) * | 2010-06-28 | 2010-11-24 | 宁波大学 | 一种nasicon型的固体锂离子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
CN102185158A (zh) * | 2011-04-14 | 2011-09-14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吸附层的锂硫电池 |
DE102011120959A1 (de) * | 2011-02-19 | 2012-08-23 | Volkswagen Ag | Metall-Schwefel-Batteriesystem |
CN103000934A (zh) * | 2011-09-16 | 2013-03-27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锂硫电池 |
CN103151554A (zh) * | 2009-08-25 | 2013-06-12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锂硫电池 |
WO2013126864A1 (en) * | 2012-02-23 | 2013-08-29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Compositions, layerings, electrod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
-
2013
- 2013-11-01 CN CN201310534289.0A patent/CN1035318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9948A (zh) * | 2001-06-01 | 2003-01-08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锂硫电池 |
US20070065726A1 (en) * | 2002-09-03 | 2007-03-22 | Hiroyuki Yumoto | Battery having electrolyte with organoborate additive |
CN101015074A (zh) * | 2004-08-18 | 2007-08-08 |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 有机电解质电池及用于其中的正极片的制造方法 |
CN103151554A (zh) * | 2009-08-25 | 2013-06-12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锂硫电池 |
CN101894972A (zh) * | 2010-06-28 | 2010-11-24 | 宁波大学 | 一种nasicon型的固体锂离子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
DE102011120959A1 (de) * | 2011-02-19 | 2012-08-23 | Volkswagen Ag | Metall-Schwefel-Batteriesystem |
CN102185158A (zh) * | 2011-04-14 | 2011-09-14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吸附层的锂硫电池 |
CN103000934A (zh) * | 2011-09-16 | 2013-03-27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锂硫电池 |
WO2013126864A1 (en) * | 2012-02-23 | 2013-08-29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Compositions, layerings, electrod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胡宗倩: ""锂硫电池用改性固态电解质隔膜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
Cited By (7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4897B (zh) * | 2014-03-27 | 2019-07-12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凝胶电解质和电极 |
CN106104897A (zh) * | 2014-03-27 | 2016-11-09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凝胶电解质和电极 |
CN104051695A (zh) * | 2014-06-20 | 2014-09-17 | 江苏大学 | 锂硫电池用聚合物修饰隔膜、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CN104157906A (zh) * | 2014-08-15 | 2014-11-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基于功能性聚合物的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二次电池 |
CN105742547A (zh) * | 2014-12-09 | 2016-07-06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无孔隔膜在锂硫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CN105762320A (zh) * | 2014-12-16 | 2016-07-13 | 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微孔陶瓷隔片 |
CN104485449A (zh) * | 2014-12-31 | 2015-04-01 | 东莞市丰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聚合物包覆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4659422A (zh) * | 2015-02-26 | 2015-05-27 |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09269A (zh) * | 2015-04-16 | 2018-02-16 | 昆腾斯科普公司 | 用于固体电解质制作的承烧板和用其制备致密固体电解质的方法 |
CN107709269B (zh) * | 2015-04-16 | 2021-11-30 | 昆腾斯科普电池公司 | 用于固体电解质制作的承烧板和用其制备致密固体电解质的方法 |
CN106876783A (zh) * | 2015-12-10 | 2017-06-20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 |
CN106876783B (zh) * | 2015-12-10 | 2019-07-0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 |
CN108475815A (zh) * | 2015-12-28 | 2018-08-31 | 西奥公司 | 用于锂聚合物电池的陶瓷-聚合物复合电解质 |
CN108475815B (zh) * | 2015-12-28 | 2022-06-28 | 西奥公司 | 用于锂聚合物电池的陶瓷-聚合物复合电解质 |
CN105529464A (zh) * | 2016-01-22 | 2016-04-2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锂硫电池 |
CN105633479A (zh) * | 2016-03-11 | 2016-06-01 | 南京大学 |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 |
CN107204414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东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富氮分子修饰隔膜制备高性能锂硫电池的方法 |
CN105655563A (zh) * | 2016-03-30 | 2016-06-08 | 吉首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55563B (zh) * | 2016-03-30 | 2018-02-27 | 吉首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70493A (zh) * | 2016-05-12 | 2016-08-17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硫电池 |
CN109478679B (zh) * | 2016-09-09 | 2021-11-1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锂硫电池 |
CN109478679A (zh) * | 2016-09-09 | 2019-03-15 | 株式会社Lg化学 | 锂硫电池 |
CN109690862A (zh) * | 2016-09-13 | 2019-04-26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固体电解质 |
CN106450512A (zh) * | 2016-09-29 | 2017-02-22 | 清华大学 | 一种具有分子筛固体电解质层的金属电池 |
CN108258305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电解质与电池 |
CN106887640A (zh) * | 2017-03-15 | 2017-06-23 | 苏州大学 | 一种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95565A (zh) * | 2017-04-12 | 2018-10-2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池系统及电池使用方法 |
WO2018188223A1 (zh) * | 2017-04-12 | 2018-10-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池系统及电池使用方法 |
CN108727025A (zh) * | 2017-04-17 | 2018-11-02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锂石榴石复合陶瓷、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US11749836B2 (en) | 2017-04-17 | 2023-09-05 | Corning Incorporated | Lithium-garnet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e, tape articles, and methods thereof |
US11296355B2 (en) | 2017-04-17 | 2022-04-05 | Corning Incorporated | Lithium-garnet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e, tape articles, and methods thereof |
US12074282B2 (en) | 2017-04-17 | 2024-08-27 | Corning Incorporated | Lithium-garnet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e, tape articles, and methods thereof |
CN108933274A (zh) * | 2017-05-26 | 2018-12-04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锂硫电池电解质及其应用 |
CN107195962A (zh) * | 2017-06-19 | 2017-09-22 | 宁波力赛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195962B (zh) * | 2017-06-19 | 2019-07-23 | 宁波力赛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34259A (zh) * | 2017-09-25 | 2018-01-26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杂交电解质和锂二次电池 |
CN107634259B (zh) * | 2017-09-25 | 2020-03-1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杂交电解质和锂二次电池 |
CN107732293A (zh) * | 2017-09-26 | 2018-02-23 | 河南师范大学 | 类三明治结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CN111868840B (zh) * | 2018-05-16 | 2022-03-08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离子传导体和锂电池 |
CN111868840A (zh) * | 2018-05-16 | 2020-10-30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离子传导体和锂电池 |
CN108899584A (zh) * | 2018-06-22 | 2018-11-27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高比能软包锂硫电池的制作方法 |
CN108808079A (zh) * | 2018-08-01 | 2018-11-13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
CN109167104A (zh) * | 2018-09-12 | 2019-01-08 |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常温钠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11349B (zh) * | 2018-11-22 | 2021-05-25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混合离子电子导电聚合物基界面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11211349A (zh) * | 2018-11-22 | 2020-05-29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混合离子电子导电聚合物基界面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WO2020119321A1 (en) * | 2018-12-10 | 2020-06-18 |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Limited | Separator for long cycle life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
CN109860476A (zh) * | 2018-12-11 | 2019-06-07 | 华南师范大学 | 锂硫电池用二氧化钛胶体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
CN109841793A (zh) * | 2019-01-25 | 2019-06-04 | 深圳锂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0206552A1 (fr) * | 2019-04-11 | 2020-10-15 | HYDRO-QUéBEC | Électrolytes céramiques, leurs procédés de préparation et les cellules électrochimiques les comprenant |
WO2020220676A1 (zh) | 2019-04-30 | 2020-11-05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高空气稳定性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0048170A (zh) * | 2019-05-21 | 2019-07-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一种全固态锂硫扣式电池的制备方法 |
CN112018429A (zh) * | 2019-05-28 | 2020-12-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固态锂电池 |
CN110544565A (zh) * | 2019-08-30 | 2019-12-06 | 江苏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异相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
CN110676510B (zh) * | 2019-09-11 | 2021-04-16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固态锂电池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用修饰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676510A (zh) * | 2019-09-11 | 2020-01-10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固态锂电池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用修饰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WO2021083074A1 (zh) * | 2019-10-28 | 2021-05-06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液电池 |
EP3930066A4 (en) * | 2019-10-28 | 2024-08-21 | Zhejiang Funlithium New Energy Tech Co Ltd | SOLID-LIQUID BATTERY |
CN110931843B (zh) * | 2019-10-28 | 2021-11-19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锂金属负极高电压正极的固液电池 |
AU2020377021B2 (en) * | 2019-10-28 | 2023-01-12 | Zhejiang Funlithium New Energy Tech Co., Ltd. | Solid-liquid battery |
CN110931843A (zh) * | 2019-10-28 | 2020-03-27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锂金属负极高电压正极的固液电池 |
CN111446494A (zh) * | 2020-04-17 | 2020-07-24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玻璃态锂离子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09329B (zh) * | 2020-06-11 | 2023-07-11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高压锂离子电池用改性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09329A (zh) * | 2020-06-11 | 2021-12-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高压锂离子电池用改性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82258A (zh) * | 2020-07-09 | 2020-09-18 |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介质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10905A (zh) * | 2020-07-09 | 2020-09-25 |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682258B (zh) * | 2020-07-09 | 2021-09-03 |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介质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782840A (zh) * | 2020-08-31 | 2021-12-10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固态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
CN113782840B (zh) * | 2020-08-31 | 2023-11-28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固态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
CN112397790A (zh) * | 2020-11-24 | 2021-02-23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 |
CN112599843A (zh) * | 2020-12-10 | 2021-04-0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三明治结构杂化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固态锂电池 |
CN113036136A (zh) * | 2021-03-04 | 2021-06-25 | 东莞市金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高导电柔性锂电池 |
CN116598580A (zh) * | 2023-03-20 | 2023-08-1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8367205A (zh) * | 2024-04-23 | 2024-07-19 |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31840A (zh) |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98250B (zh) | 一种固态锂离子-超级电容混合电池 | |
KR101610446B1 (ko) | 리튬 황 이차전지 분리막 | |
CN108899579A (zh) | 一种自交联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构成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 |
CN105322132A (zh) | 一种具有多功能弹性保护层的锂硫电池正极 | |
CN101840787A (zh) | 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片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容器 | |
CN103219491A (zh) | 一种硫化铜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61712B (zh) | 一种钾/铁酸钾/普鲁士蓝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148946A (zh) | 一种三维纳米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61694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石墨烯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 |
CN108630890A (zh) |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多层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20533769A (ja) | 二次固体Li金属電池のための複合ポリマー電解質(CPE)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2437369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108178625B (zh) | 一种层状固体陶瓷电解质、全固体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
CN117497835A (zh) | 固态电芯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电池 | |
CN113488612A (zh) | 硅氧预锂化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85978A (zh) | 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锰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6450434A (zh) | 一种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 |
CN107887558A (zh) | 双功能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双功能隔膜的大功率半固态锂硫电池 | |
CN114373985A (zh) | 一种纤维素膜增强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1640933B (zh) | 二氧化锰/碳纳米管泡沫材料、锌锰电池、其制法与应用 | |
CN102522559B (zh) | 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水溶性粘接剂 | |
CN110176626B (zh) | 一种离子电子共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681793A (zh) | 一种高容量高压密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046133A (zh) | 一种以磷酸铝泡沫玻璃为集流体的锂电池正极体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