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4888B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34888B CN103534888B CN201180066617.8A CN201180066617A CN103534888B CN 103534888 B CN103534888 B CN 103534888B CN 201180066617 A CN201180066617 A CN 201180066617A CN 103534888 B CN103534888 B CN 1035348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transformer
- annulus
- case
- cylindrical portion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356—Mounting of monitoring devices, e.g. current transform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25—Safety arrangements, e.g. in case of excessive pressure or fire due to electrical de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箱(1)内收纳有作为通电部的导体(2)。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适配器构件(11)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区域内。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的导线(8)从计量仪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且沿箱(1)的径向呈直线状地伸出。藉此,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金属容器内收纳有作为通电部的(主电路)导体,该导体被绝缘隔板支承成与金属容器绝缘。此外,在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为了测定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设置有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将导体作为一次导体,并将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构成要素的二次绕组作为二次导体,经由在二次绕组中流动的电流来测定出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收纳在与对导体进行收纳的母线容器连接设置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内。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例如构成为包括在导体周围同轴配置的内筒和外筒,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设置在内筒的外周面上。
然而,从确保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将母线容器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接地。因此,当内筒和外筒构成闭合回路时,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会有感应电流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中流动,很难利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准确测定导体的通过电流。因此,以往,通过在内筒的导体延伸方向的一端与母线容器之间设置空隙,来防止由内筒和外筒构成闭合回路而产生回路电流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导体与开关(例如切断器、断路器或接地开关)连接,因此,在该开关打开、闭合时,有时会产生过大的开关浪涌。此外,一旦产生开关浪涌,则在母线容器中会感应有高频的浪涌电压,此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也感应有同样的浪涌电压。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了将内筒与外筒之间连接的浪涌电压抑制元件,来实现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在此,浪涌电压抑制元件是一旦在内筒与外筒之间感应有浪涌电压便将内筒与外筒之间电气短路的元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两个浪涌电压抑制元件。一个是在施加有规定电压以上的浪涌电压时将内筒与外筒之间导通的变阻器(日文:バリスタ)等非线性电阻。另一个是由固接在母线容器的凸缘上的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及将该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与内筒的一端连接的金属波纹管构成的浪涌电压抑制元件。在此,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具有在商用频率区域内为高阻抗、在开关浪涌的高频区域内为低阻抗的特性。
此外,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示,在现有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作为二次配线的导线与设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的伸出管的密封端子连接,接着将导线从密封端子伸出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外而与电流测定电路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93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通过设置将内筒与外筒之间连接的浪涌电压抑制元件,可实现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但是,对于抑制在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导线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却没有进行研究,只是单纯使用导线将密封端子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连接的结构。所以,根据在导线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大小不同,存在使电流的测定精度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二次配线的导线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包括:圆筒状的金属容器箱,在该金属容器箱中封入有绝缘气体;作为通电部的导体,该导体收容在上述金属容器箱内并沿着上述金属容器箱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置;金属制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与上述金属容器箱连接设置,并包括围绕上述导体的圆筒状的筒状部和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一端部上的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的第一环状部;一个或多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安装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上述金属容器箱连接设置,并由内径比上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上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在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上述筒状部之间的空间中收纳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并且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上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一环状部紧固;圆环板状的金属制的第二环状部,该第二环状部与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另一端部紧固,且上述第二环状部配置成在上述第二环状部与上述筒状部的前端部之间以上述导体为中心在周向的全周上形成有空隙部,并且上述第二环状部与上述金属容器箱连接设置;以及伸出管,该伸出管设置在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侧面,上述伸出管的开口端部被密封端子密封,且从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作为二次配线的导线与上述密封端子连接,从配置在最靠近上述空隙部一侧的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上述导线从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外周面上的、与上述空隙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且沿上述金属容器箱的径向呈直线地伸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可提供一种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二次配线的导线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表示对在导线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模拟的模拟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11是表示在计算图10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另一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14是表示在计算图13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三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17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18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在例如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即箱1内,收纳有作为通电部的导体2,导体2沿着箱1的中心轴方向(长边方向)延伸设置。此外,在箱1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凸缘13。导体2例如被安装于凸缘13的绝缘隔板3支承成与箱1绝缘。在箱1内封入有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另外,虽未图示,但导体2例如与断路器等开关连接。
对导体2进行收纳的箱1通过凸缘13而在中心轴方向上连接设置。此外,在图示例中,为了对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进行收纳,例如,通过适配器构件11、6将直径比箱1的直径大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与箱1连接设置。具体来说,在两个箱1之间配置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将箱1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接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适配器构件11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区域内。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由包括例如圆筒状的筒状部24和环状部25(第一环状部)的金属构件构成,其中,上述圆筒状的筒状部24围绕导体2,上述环状部25例如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地设置在筒状部24的一端部。筒状部24与箱1同轴配置。另外,筒状部24的内径例如设定成与箱1的内径大致相等。环状部25能通过例如焊接等方式与筒状部24连接。另外,使用例如螺栓等,将环状部25固定在例如由圆环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的适配器构件6上。在此,适配器构件6用于将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箱1连接,适配器构件6和凸缘13隔着绝缘隔板3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另外,环状部25和适配器构件6例如具有相同的形状。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插通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筒状部24,并安装在筒状部24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成沿着筒状部24的外周围绕导体2。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以将线圈卷绕在未图示的铁心上的方式构成。在图1中,示出了配置有一个构成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环状的铁心体的例子。
适配器构件11在配置有筒状部24的一侧配置成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与环状部25相对。适配器构件11例如由圆环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第二环状部)。适配器构件11和环状部25例如具有相同的形状。适配器构件11与环状部25同样地,配置在比筒状部24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处。此外,适配器构件11利用与适配器构件6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与箱1的凸缘13一起夹住绝缘隔板3,并被例如螺栓等隔着绝缘隔板3而紧固在凸缘13上。
在筒状部24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与适配器构件11之间形成有空隙部20,该空隙部20以导体2为中心形成在周向的全周上。即,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适配器构件11不接触。这是由于以下原因: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适配器11连接,则会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适配器构件11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形成闭合回路,其结果是,在该闭合回路中会感应出因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回路电流,从而使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对导体2的通过电流进行测定的测定精度降低。另外,在图示例中,适配器构件11的内径侧的端缘位于筒状部24的中心轴方向的延长线上。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例如是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在其侧面一部分上设有伸出管30。另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中心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凸缘31,一个凸缘31通过例如螺栓等而被紧固在适配器构件11上,另一个凸缘31通过例如螺栓等而被紧固在环状部25上,进而被紧固在适配器构件6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内径比筒状部24的外径大,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作为“外筒”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与作为“内筒”的筒状部24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筒状部24的内径例如与箱1的内径相等,因此,“外筒”、“内筒”及收纳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便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处。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被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环状部25密封,其另一端部被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适配器构件11密封。此外,在伸出管30的开口端部上设有密封端子9。密封端子9将伸出管30密封以保证气密性。
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连接的二次配线、即导线8会与密封端子9连接,进而将导线8从密封端子9伸出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外并与控制部10连接。控制部10是电流测定电路,其根据在导线8中流动的电流来测定出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
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且沿径向呈直线状地伸出。另外,径向是箱1的径向,即与箱1的中心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此外,伸出管30的中心轴线例如设定成与径向大致平行。导线8沿伸出管30的中心轴线大致平行地伸出。
空隙部20一方面具有防止产生回路电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作为由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场的进入口,从而使电场进入到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因此,尽管伴随着开关的接通、断开,有可能在导线8上感应有浪涌电压,但由于越是远离空隙部20,电场的影响便越是减少,因此,通过使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即距空隙部20最远的位置处伸出,就能实现抑制浪涌电压。另外,导线8的长度越长,便越会受到电场的影响,因此,通过将导线8沿径向呈直线地伸出,就能以最短路径沿径向伸出,因而,能实现抑制浪涌电压。另外,为此,如图1所示,需要将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设置部位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进行调节,以将使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的端部部分配置在由伸出管30的内径所规定的区域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8在伸出管30的径向上的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
在此,列举比较例,来与本实施方式进行对比。图2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在图2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如图2所示,在第一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导线8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从箱1的中心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伸出,且沿径向呈直线地伸出。即,在图2中,与图1的情况相比,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的伸出位置为更靠近空隙部20的位置。因此,若采用该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与本实施方式相比,可预料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会增大。实际上,在对图1和图2各自的结构进行模拟实验计算后,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与第一比较例的情况相比降低了大约7%。
将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大致中央部伸出是现有一般采用的结构。但是,如图2所示,将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沿径向直线地伸出并非是一般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因此,图2的比较例的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与导线没有被直线地伸出的情况相比,已经具有了抑制浪涌电压的效果。实际上,根据模拟实验计算可知,图2的导线8的结构与导线没有被直线地伸出的情况相比,具有大约5%的浪涌电压抑制效果。此外,本实施方式与图2的比较例相比,还具有大约7%的浪涌电压抑制效果。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8是以下述方式伸出的:(1)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2)在伸出管30的内部沿着箱1的径向(伸出管30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以及(3)导线8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伸出管30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此外,导线8在伸出管30的径向上配置在伸出管30的内壁附近,并沿着该内壁伸出。(1)、(2)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伸出方式相同。另外,图3中的其它结构与图1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由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场从空隙部20进入,从而浪涌便能从密封端子9泄漏。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导线8在远离空隙部20的一侧,在不与伸出管30的内壁面接触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靠近内壁面配线,从而尽可能不受到浪涌电压的影响。因此,对导线8进行配置除了满足上述条件(1)及条件(2)之外,还满足了条件(3)。特别是,由于导线8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配置在相对于伸出管30的中心轴靠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环状部25侧),因此,与导线8配置在相对于伸出管30的中心轴靠空隙部20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得到抑制浪涌电压的效果。另外,如上所述,通过以更加靠近伸出管30的内壁面的方式配置在环状部25一侧,就能获得更进一步地抑制浪涌电压的效果。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在图4中,将伸出管30的内径(半径)表示为R,将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从导线8到伸出管30的内壁间的最短距离用d表示,另外,将伸出管30的中心轴用P表示。虽然根据条件(3),要求d<R,但是,优选是例如d<R/2,即导线8在伸出管30的径向上以比P更加接近内壁的方式配置,更优选是例如d<R/6。
图5是表示对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模拟的模拟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在图5中,横轴是时间(μs),纵轴是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大小,实线表示比较例,虚线表示本实施方式。在设定为R=60mm的情况下,实线是d=50mm时的计算结果,虚线是d=10mm时的计算结果。另外,上述电压是以时间在大约0.01(μs)时的比较例的峰值为1,使用相对值表示的值。从时间在大约0.01(μs)时的本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的各峰值的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与比较例的情况相比能降低大约48%。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此外,本实施方式具有比实施方式1更好的浪涌抑制效果。
实施方式3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另外,在图6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如图6所示,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筒状部24上插通有例如三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它们分别安装在筒状部24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配置成分别沿着筒状部24的外周围绕导体2。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分别构成为将线圈卷绕在未图示的铁心上。即,在图6中,示出了配置例如三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铁心体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是将实施方式1扩展到配置多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铁心体的情况的实施方式。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配置在最靠空隙部20一侧,接着配置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b,然后配置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c。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c配置在最靠环状部25一侧。
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侧面一部分上设有伸出管30a。在伸出管30a的开口端部上设有密封端子9。密封端子9将伸出管30a密封以保证气密性。
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连接的二次配线、即导线8a与密封端子9连接,进而将导线8a从密封端子9伸出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外并与控制部10连接。另外,虽然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b、5c也分别伸出二次配线,但在图6中省略图示。由于最靠近空隙部20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导线8a最容易受到浪涌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伸出的导线8a的伸出形态进行说明,对于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b、5c分别伸出的导线的伸出形态并无特别限定。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并在伸出管30a的内部沿箱1的径向(伸出管30a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另外,伸出管30a的中心轴线例如设定成与箱1的径向大致平行。
如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伴随着开关的接通、断开,有可能会在导线8a上感应有浪涌电压,但由于越是远离空隙部20,电场的影响便越是减少,因此,通过使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即距空隙部20最远的位置处伸出,就能实现抑制浪涌电压。另外,导线8a的长度越长,便越会受到电场的影响,因此,通过将导线8a沿箱1的径向呈直线地伸出,就能以最短路径沿该径向伸出,因而,能实现抑制浪涌电压。另外,为此,如图6所示,需要将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设置部位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进行调节,以将使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伸出的端部部分配置在由伸出管30a的内径所规定的区域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8a在伸出管30a的径向上的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
在此,列举比较例,来与本实施方式进行对比。图7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在图7中,对与图6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如图7所示,在第二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与图6同样地设置有三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伸出的导线8a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外周面上从箱1的中心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伸出,且沿径向呈直线地伸出。即,在图7中,与图6的情况相比,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伸出的伸出位置为更靠近空隙部20的位置。因此,若采用该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与本实施方式相比,可预料在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会增大。实际上,在对图6和图7各自的结构进行模拟实验计算后,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在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与第二比较例的情况相比降低了大约9%。
将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大致中央部伸出是现有一般采用的结构。但是,如图7所示,将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沿径向直线地伸出并非是一般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因此,图7的比较例的在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与导线没有呈直线地伸出的情况相比,已经具有了抑制浪涌电压的效果。例如,在图7中,若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b的导线(未图示)沿径向呈直线地伸出,并将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导线折曲地伸出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进行比较,可知图7的比较例中的在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与折曲的情况相比能降低大约38%。因此,图7的比较例与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公知例相比,已经充分具有了抑制在导线上产生的浪涌电压的效果。此外,本实施方式与图7的比较例的情况相比,还具有抑制在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设置个数例如为三个,但不限定于此,一般能适用于多个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从沿箱1的中心轴方向排列的多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的、配置在最靠空隙部20一侧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导线来说,只要从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且在伸出管30a的内部沿箱1的径向(伸出管30a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即可。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排列有多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
实施方式4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另外,在图8中,对与图6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筒状部24上插通有例如三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且分别安装在筒状部24的外周面上。本实施方式是将实施方式2扩展到配置多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铁心体的情况的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导线8a是以下述方式伸出的:(1)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2)在伸出管30a的内部沿着箱1的径向(伸出管30a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以及(3)导线8a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伸出管30a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此外,导线8a在伸出管30a的径向上配置在伸出管30a的内壁附近,并沿着该内壁伸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是同样的,例如在使用图4的说明等上也是同样的。
在模拟实验中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计算,可知与在实施方式3(图6)的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相比,还具有大约6%的浪涌电压抑制效果。即,本实施方式具有比实施方式3更好的浪涌电压抑制效果。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另外,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设置个数例如为三个,但不限定于此,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一般能适用于多个的情况。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1~4中,说明了对导线进行配线,以降低可能在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导线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经由空隙部20进入对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进行收纳的“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的电场,来降低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另外,在图9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在下面主要对与图1的不同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9中,导线8例如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从箱1的中心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伸出,且沿径向呈直线地伸出。此外,导线8例如以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伸出管30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方式伸出。
此外,在图9中,在适配器构件11的与筒状部24相对一侧的表面上,以在周向上围起空隙部20的方式同轴设置有例如圆筒状的间壁部12,该间壁部12的内径比筒状部24的外径大。间壁部12例如由金属构成,间壁部12的一端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适配器构件11的表面上。间壁部12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设定成比空隙部20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大,间壁部12与筒状部24在中心轴方向上局部地彼此重叠。也就是说,间壁部12配置成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一侧观察时将空隙部20堵塞。然而,由于间壁部12在径向上与筒状部24分离,因此,不存在妨碍设置空隙部20的用于防止产生回路电流的目的的情况。如后所述,间壁部12可抑制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场经由空隙部20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的情况。
接着,在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及效果进行说明时,首先,对第三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第三比较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图15与图9的不同点在于图9中在适配器构件11上设有间壁部12,而图15中没有设置间壁部12。另外,图15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图9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即,在图16中,示出了用模拟实验求出因导体2的通过电流而产生的电场强度分布的结果。此外,使用不同的线种来表示电场强度的不同(右侧示出了在0.05~5.00V/m的范围内线种与电场强度的对应)。如图16所示,可知电场会从空隙部20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此外,通过上述模拟实验可知,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在导体2中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会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浪涌电压。即,在进行完模拟实验后可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会产生浪涌电压的主要原因是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也就是说,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越强,则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也越大。因此,为了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产生的浪涌电压,防止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是有效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通过在适配器构件11上设置间壁部12,可防止电场从导体2一侧经由空隙部20进入到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持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图11是表示在计算图10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模拟实验的条件,将间壁部12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例如50mm,将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设为例如15mm。
如图10所示,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的电场强度与图16相比明显减小,可知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受到间壁部12的抑制。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间壁部12抑制经由空隙部20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的电场,因此,能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另一纵剖面结构的图,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图14是表示在计算图13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图9的结构相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比图9的情况小。具体而言,在图9中,将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设为例如15mm,但在图12中,将该距离设为例如5mm。在图14中,示意地示出了间壁部12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例如50mm、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例如5mm。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图12中,对与图9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13中,与图10比较可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内的电场强度进一步减小,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受到间壁部12进一步抑制。
一般来说,将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设定得越小,就可使上述抑制电场进入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若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过小,则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可能会发生接触,因此,考虑到组装公差,上述径向间隔最好为例如数mm左右。具体而言,若使间隔例如为3mm以上、不足10mm,更理想的是使间隔为5mm以上、7mm以下,则抑制电场进入效果很好。然而,即便上述间隔为10mm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图17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18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图。即,在图17中,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设有变阻器70。另外,在图18中,在适配器构件11上固接有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使用金属波纹管72将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连接。另外,图17、图18中的其它结构与图9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图17的变阻器70、图18的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及金属波纹管72均在产生开关浪涌时通过使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短路来抑制浪涌电压。因此,在本质上与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设置间壁部12来防止电场从空隙部20进入的情况是不同的。
此外,在图17或图18中,需要将变阻器70或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及金属波纹管72等其它零件安装成架设在内筒(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外筒(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上,与本实施方式相比,结构复杂且安装也耗费工时。另外,若使用变阻器70,则成本也很高。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发挥能以简单的结构来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9中,间壁部12设置在适配器构件11上,但也可以是间壁部12设置在箱1的凸缘13上的结构。例如,只要将箱1的凸缘13设置成具有与适配器构件11相同的大小,且不在该箱1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之间配置绝缘隔板3,而是将箱1的凸缘13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凸缘31直接紧固,并在凸缘13的与筒状部24相对一侧的表面上设置间壁部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凸缘13代替适配器构件11,对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围起的空间进行密封。
另外,与图10的电场强度分布一起表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形状未必与图9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形状相一致,但该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形状示意地表示了其大致情况,并不会对电场强度分布的比较解析的结果带来影响。这在其它表示电场强度的图中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6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图1)中设置了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间壁部12(图9)。另外,在图19中,对与图1及图9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时具有实施方式1的效果和实施方式5的效果,能以简单的结构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及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其它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相同。
实施方式7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图3)中设置了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间壁部12(图9)。另外,在图20中,对与图3及图9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时具有实施方式2的效果和实施方式5的效果,能以简单的结构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及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其它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5相同。
实施方式8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3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图6)中设置了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间壁部12(图9)。另外,在图21中,对与图6及图9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时具有实施方式3的效果和实施方式5的效果,能以简单的结构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及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其它与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5相同。
实施方式9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4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图8)中设置了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间壁部12(图9)。另外,在图22中,对与图8及图9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时具有实施方式4的效果和实施方式5的效果,能以简单的结构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及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其它与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相同。
实施方式10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图23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适配器构件16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围起的区域内。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由包括例如圆筒状的筒状部34和环状部35(第一环状部)的金属构件构成,其中,上述圆筒状的筒状部34围绕导体2,上述环状部35例如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地设置在筒状部34的一端部。筒状部34与箱1同轴配置。另外,筒状部34的内径例如设定成比箱1的内径小。因此,筒状部34以导体2为中心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内。环状部35能通过例如焊接等方式与筒状部34连接。另外,环状部35通过例如螺栓等隔着绝缘隔板3而与箱1的凸缘13紧固。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被插通至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的筒状部34,并安装在筒状部34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成沿着筒状部34的外周围绕导体2。
适配器构件16配置成在中心轴方向上与环状部35相对。适配器构件16例如由圆环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第二环状部),并利用其与环状部35侧相反一侧的表面,来与箱1的凸缘13一起夹住绝缘隔板3。适配器构件16被例如螺栓等隔着绝缘隔板3紧固在凸缘13上。另外,适配器构件16的内径侧的端缘部以导体2为中心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内。
在适配器构件16的内径侧的端缘部上,与筒状部34同轴地设置有例如圆筒状的间壁部17,该间壁部17的内径比筒状部34的外径大。该间壁部17配置成将在适配器构件16的上述端缘部与筒状部34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之间形成在全周上的空隙部21围住。即,间壁部17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比空隙部21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从适配器构件16朝环状部35一侧延伸的间壁部17和筒状部34在中心轴方向上局部彼此重叠。然而,间壁部17在径向上与筒状部34分离。间壁部17配置成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一侧观察时将空隙部21堵塞。间壁部17可抑制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场经由空隙部21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围起的空间内。间壁部17例如由金属构成,间壁部17的一端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适配器构件16的上述端缘部上。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例如是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在其侧面一部分上设有伸出管30。另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中心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凸缘31,一个凸缘31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在适配器构件16上,另一个凸缘31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在环状部35上,然后隔着绝缘隔板3而被紧固在箱1的凸缘13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内径与箱1的内径大致相等,在图示例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内径设定成比箱1的内径稍大。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作为“外筒”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与作为“内筒”的筒状部3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中。
在图23中,设有间壁部17的适配器构件16的纵剖面形状为“L”字形。即,间壁部17具有适配器构件16的内径侧的端缘部朝中心轴方向的环状部35一侧折曲的形状。利用这种“L”字形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不在筒状部34的前端部设置电场缓和用的竖壁。与此相对的是,在图19中,设有间壁部12的适配器构件的纵剖面形状为“T”字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设置“T”字形的间壁。
导线8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6同样地,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即,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且沿箱1的径向呈直线状地伸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6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图27中,对与图19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间壁部17抑制经由空隙部21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围起的空间内的电场,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另外,本实施方式只要设置间壁部17即可,因此,与例如图10、图11相比,结构也简单。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例如箱1的内径与筒状部2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例如筒状部34的内径比箱1的内径小的情况。只要间壁部12与筒状部24的位置关系和间壁部17与筒状部34的位置关系大致相同,则均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较为理想的是,将间壁部17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筒状部34)之间的径向的间隔设定为例如数mm左右。具体而言,若使该间隔例如为3mm以上、不足10mm,更为理想的是使间隔为5mm以上、7mm以下,则抑制电场进入效果很好。然而,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即便该间隔为10mm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导线8以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6相同的方式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因此,能抑制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
实施方式11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8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的伸出方式与实施方式10(图23)的伸出方式有所不同,与实施方式2(图3)的伸出方式是相同的。
即,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导线8是以下述方式伸出的:(1)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1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2)在伸出管30的内部沿着箱1的径向(伸出管30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以及(3)导线8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伸出管30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空隙部20相反一侧。此外,导线8在伸出管30的径向上配置在伸出管30的内壁附近,并沿着该内壁伸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图23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23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0同样地,即便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间壁部17抑制经由空隙部21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围起的空间内的电场,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
实施方式12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的筒状部34上插通有例如三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5c,且分别安装在筒状部34的外周面上。此外,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配置在最靠空隙部21一侧,接着配置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b,然后配置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c。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c配置在最靠环状部35一侧。此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侧面一部分上设有伸出管30a。在伸出管30a的开口端部上设有密封端子9。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导线8a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1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并在伸出管30a的内部沿箱1的径向(伸出管30a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图23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23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0同样地,即便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间壁部17抑制经由空隙部21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围起的空间内的电场,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设置个数例如为三个,但不限定于此,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一般能适用于多个的情况。
实施方式13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6所示,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导线8a是以下述方式伸出的:(1)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外周面上的、与空隙部21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2)在伸出管30a的内部沿着箱1的径向(伸出管30a的中心轴方向)呈直线地伸出;以及(3)导线8a在箱1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伸出管30a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空隙部21相反一侧。此外,导线8a在伸出管30a的径向上配置在伸出管30a的内壁附近,并沿着该内壁伸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图25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25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对在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a的二次配线的导线8a上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具有比实施方式12更好的浪涌电压抑制效果。其它与实施方式12相同。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作为能对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 箱
2 导体
3 绝缘隔板
4、15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
5、5a~5c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
6、11、16 适配器构件
7、37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
8、8a 导线
9 密封端子
10 控制部
12 间壁部
13、31 凸缘
17 间壁部
20、21 空隙部
24、34 筒状部
25、35 环状部
30 伸出管
70 变阻器
71 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
72 金属波纹管
Claims (11)
1.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包括:
圆筒状的金属容器箱,在该金属容器箱中封入有绝缘气体;
作为通电部的导体,该导体收容在所述金属容器箱内并沿着所述金属容器箱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置;
金属制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与所述金属容器箱连接设置,并包括围绕所述导体的圆筒状的筒状部和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一端部上的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的第一环状部;
一个或多个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安装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所述金属容器箱连接设置,并由内径比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所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在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所述筒状部之间的空间中收纳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并且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所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环状部紧固;
圆环板状的金属制的第二环状部,该第二环状部与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另一端部紧固,且所述第二环状部配置成在所述第二环状部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之间以所述导体为中心在周向的全周上形成有空隙部,并且所述第二环状部与所述金属容器箱连接设置;以及
伸出管,该伸出管设置在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侧面,所述伸出管的开口端部被密封端子密封,且从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作为二次配线的导线与所述密封端子连接,
从配置在最靠近所述空隙部一侧的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所述导线从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外周面上的、与所述空隙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伸出,且沿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径向呈直线地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配置在最靠近所述空隙部一侧的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所述导线以下述方式伸出:所述导线在所述金属容器箱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所述伸出管的中心轴配置在与所述空隙部相反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配置在最靠近所述空隙部一侧的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伸出的所述导线配置在所述伸出管的内壁附近,并沿着所述内壁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间壁部,该间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上,并由内径比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所述间壁部以在全周上围起所述空隙部的方式与所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并且所述间壁部的靠所述第一环状部一侧的一部分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与所述筒状部的一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间壁部,该间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上,并由内径比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所述间壁部以在全周上围起所述空隙部的方式与所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并且所述间壁部的靠所述第一环状部一侧的一部分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与所述筒状部的一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大致相等,所述第二环状部以所述导体为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大致相等,所述第二环状部以所述导体为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的内径比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小,所述第二环状部以所述导体为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的内径比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小,所述第二环状部以所述导体为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金属容器箱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内径侧的端缘部,设有所述间壁部的所述第二环状部的纵剖面形状为L字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内径侧的端缘部,设有所述间壁部的所述第二环状部的纵剖面形状为L字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1/058940 WO2012137352A1 (ja) | 2011-04-08 | 2011-04-08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34888A CN103534888A (zh) | 2014-01-22 |
CN103534888B true CN103534888B (zh) | 2015-09-23 |
Family
ID=4617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66617.8A Active CN103534888B (zh) | 2011-04-08 | 2011-04-08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12514B1 (zh) |
CN (1) | CN103534888B (zh) |
WO (1) | WO2012137352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8398A (zh) * | 1999-12-27 | 2001-08-1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
CN1897377A (zh) * | 2005-05-16 | 2007-01-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设备 |
CN101867161A (zh) * | 2009-04-20 | 2010-10-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121126A (zh) * | 1973-03-28 | 1974-11-19 | ||
JPS51145837A (en) * | 1975-06-11 | 1976-12-15 | Hitachi Ltd | Gas insulating switching device |
JPS618588Y2 (zh) * | 1980-05-14 | 1986-03-17 | ||
JPS618590Y2 (zh) * | 1980-08-14 | 1986-03-17 | ||
JPS6181125U (zh) * | 1984-10-31 | 1986-05-29 | ||
JPS6251906U (zh) * | 1985-09-13 | 1987-03-31 | ||
CN1697275A (zh) * | 1998-10-13 | 2005-11-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JP5117987B2 (ja) * | 2008-10-09 | 2013-01-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2011
- 2011-04-08 WO PCT/JP2011/058940 patent/WO20121373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4-08 CN CN201180066617.8A patent/CN103534888B/zh active Active
- 2011-04-08 JP JP2011537458A patent/JP4912514B1/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8398A (zh) * | 1999-12-27 | 2001-08-1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
CN1897377A (zh) * | 2005-05-16 | 2007-01-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设备 |
CN101867161A (zh) * | 2009-04-20 | 2010-10-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37352A1 (ja) | 2012-10-11 |
CN103534888A (zh) | 2014-01-22 |
JPWO2012137352A1 (ja) | 2014-07-28 |
JP4912514B1 (ja) | 2012-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43564B (zh) | 检测真空断路装置中的真空损失的设备及其真空断路装置 | |
KR200472373Y1 (ko) |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 삼상일괄형 모선 구조 | |
EP2417612B1 (en) | Multirange current instrument transformer for high voltage application | |
CN103534888B (zh)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
EP2814129B1 (en) | Method and means for complex, universal earth fault protection in power high and medium voltage system | |
CN201556523U (zh) | 一种带有保护间隙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 |
KR101468254B1 (ko) |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의 변류기 | |
US9058926B2 (en) | Fluid insulated high voltage coil | |
CN103125057B (zh)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
JP5421868B2 (ja) | 計器用変圧器の二次電圧の変歪補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US11982691B2 (en) | Measuring an electrical voltage on a metal-encapsulated switchgear | |
CN203910514U (zh) | 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 |
CN204558218U (zh) | 一种sf6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芯子对地绝缘结构 | |
CN207249042U (zh) | 一种多绕组的高频开口式穿心ct传感器 | |
KR20210092791A (ko) | 개폐장치용 변류기 모듈 및 상응하는 개폐장치 | |
CN204088019U (zh) | 固体绝缘开关柜专用电流互感器 | |
JP5220246B1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CN201449857U (zh) | 气体绝缘互感器 | |
CN202502895U (zh) | 带传感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 |
CN103093950A (zh) | 一种双电容环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
CN202495332U (zh) | 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 | |
CN203150376U (zh) | 低漏磁高压电流互感器 | |
US10755845B2 (en) | Top head housing | |
JP2000077248A (ja) | ガス絶縁計器用変圧器 | |
KR20150004322U (ko) |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