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6450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16450A CN102016450A CN2008801289308A CN200880128930A CN102016450A CN 102016450 A CN102016450 A CN 102016450A CN 2008801289308 A CN2008801289308 A CN 2008801289308A CN 200880128930 A CN200880128930 A CN 200880128930A CN 102016450 A CN102016450 A CN 1020164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producing medium
- mentioned
- refrigerant
- branch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和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具有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连接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与室外热交换器(13)连接的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设置在分支配管(40)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的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一方经三通阀(26n)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接,另一方与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连接的中间热交换器(25n)、以及设置在中间热交换器(25n)的每一个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的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n),所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具有与中间热交换器(25n)连接的室内热交换器(31n),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中,循环着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多台室内单元,能够制冷制热同时运转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多台室内单元,能够制冷制热同时运转的以往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例如提出了“(1)是压缩机,(2)是切换热源机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四通阀,(3)是热源机侧热交换器,(4)是蓄压器,与上述机器(1)~(3)连接,构成热源机(A)。(5)是三台室内侧热交换器,(6)是将热源机(A)的四通阀(2)和中继机(E)连接的第一连接配管,(6b)、(6c)、(6d)是分别将室内机(B)、(C)、(D)的室内侧热交换器(5)和中继机(E)连接,与第一连接配管(6)对应的室内机侧的第一连接配管,(7)是将热源机(A)的热源机侧热交换器(3)和中继机(E)连接的第二连接配管,(7b)、(7c)、(7d)是分别将室内机(B)、(C)、(D)的室内侧热交换器(5)和中继机(E)连接,与第二连接配管(7)对应的室内机侧的第二连接配管,(8)是与室内机侧的第一连接配管(6b)、(6c)、(6d)和第一连接配管(6)或第二连接配管(7)侧可切换地连接的三通切换阀,(9)是与室内侧热交换器(5)接近地连接,在热交换器(5)的出口侧为制冷时通过过热量控制,为制热时通过过冷量控制的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室内机侧的第二连接配管(7b)、(7c)、(7d)连接。(10)是由与室内机侧的第一连接配管(6b)、(6c)、(6d)和第一连接配管(6)或第二连接配管(7)可切换地连接的三通切换阀(8)构成的第一分支部,(11)是由室内机侧的第二连接配管(7b)、(7c)、(7d)和第二连接配管(7)构成的第二分支部,(12)是将第二连接配管(7)的第一分支部(10)和第二分支部(11)连接的开闭自由的第二流量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
另外,提出了例如“在室外单元10内,内置用于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a、12b、13a、13b、用于将外气向室外热交换器12a、12b送风的送风机(未图示出)、用于防止液体向压缩机11返回的蓄压器14以及开闭阀15、16、17、18、19、20及用于将它们连接的配管。另一方面,在分支单元50a内置着在第一配管中环状地连接的第三配管85a及86a中所设置的中间热交换器53a及54a、第三节流装置55a及56a、用于将室内单元30a连接于中间热交换器53a或54a的任意一方的三通阀51a及52a。这里,中间热交换器53a及54a的设置位置是以在制冷运转时,将室内热交换器31a作为蒸发器的自然循环运转成立,在制热运转时,将室内热交换器31a作为冷凝器的自然循环运转成立的方式设置。另外,分支单元50a经气体配管83a以及液体配管84a与室内单元30a连接。另外,高压配管81和低压配管82的终端经内置在终端单元70内的第一节流装置71连接,在终端单元70内设置压力检测器73、第一温度检测器72。另外,在室内单元30a内,内置室内热交换器31a、调节向室内热交换器31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第二节流装置32a、用于将室内空气强制性地向室内热交换器31a的外表面送风的送风机(未图示出)以及用于将它们连接的配管。再有,在室内热交换器30a的气体侧设置第二温度检测器33a,在液体侧设置第三温度检测器34a。室内热交换器31a的一端经第二节流装置32a与液体配管84a连接,另一端与气体配管83a连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18372号公报(第三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0029~0031段,图1)
考虑到制冷剂的毒性等对人体的影响、可燃性,在国际标准中规定了向室内等空间中泄漏的制冷剂的允许浓度。向室内中泄漏的制冷剂的允许浓度被规定为,例如作为氟利昂制冷剂之一的R410A是0.44kg/m3、CO2是0.07kg/m3、丙烷是0.008kg/m3。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是由一个制冷剂回路构成,所以,在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等空间中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中的所有的制冷剂向该空间中泄漏。这样的结构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存在使用几十kg以上的制冷剂的情况。因此,在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等空间中的情况下,存在该空间中的制冷剂浓度有可能超过上述允许浓度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被分为设置在室外单元以及分支单元上的热源侧制冷剂回路(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和设置在室内单元以及分支单元上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利用侧制冷剂循环)。因此,向室内等空间中泄漏的制冷剂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少。但是,在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等空间中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该空间中的制冷剂浓度有可能超过上述允许浓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是得到一种能够制冷制热同时运转,能够防止上述允许浓度被限制的制冷剂向室内等空间泄漏的多室形的空气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有关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是具备设有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设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单元以及处于这些单元之间的中继部,能够按照每个上述室内单元选择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和多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具有一端与上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的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经分支配管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对在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中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一方经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上述第一分支部以及上述第三分支部连接,另一方与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连接的多个中间热交换器、以及对在该中间热交换器的每一个和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之间流动的上述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多个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多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具有与上述中间热交换器的与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利用侧回路的一端连接的循环装置以及一端与上述循环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上述中间热交换器的上述利用侧回路的另一端连接的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上述分支配管、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上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上述中间热交换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上述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以及上述循环装置设置在上述中继部,在多个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循环着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在多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的至少一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着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因此,通过使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在设置于例如人类活动的空间(居住空间、人类往来空间等)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上循环,能够防止上述允许浓度被限制的制冷剂向人类的活动空间泄漏。另外,通过本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多个室内单元能够冷热同时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是表示图8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8是表示图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概略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3是表示图2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5是表示图24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7是表示图26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9是表示图28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2是表示图31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4是表示图3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6是表示图3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8是表示图37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符号说明
1:空气调节装置;10:室外单元;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20:中继部;21: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2: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3: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4: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5n:中间热交换器;26n:三通阀;27n: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8n:泵;30n:室内单元;31n:室内热交换器;40:分支配管;41:第一延长配管;42:第二延长配管;43n:第三延长配管;44n:第四延长配管;50: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1:第一止回阀;52:第二止回阀;53:第三止回阀;54:第四止回阀;61:气液分离装置;62:旁通配管;63: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4n:第一温度传感器;65n:第二温度传感器;66n:变频器;70:开闭装置;80: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1n:第一切换阀;82n:第二切换阀;90: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部;91n:第五止回阀;92n:第六止回阀;93:热交换器;94:第二旁通配管;95:第四制冷剂分支部;100:建筑物;111~113:居住空间;121~123:公用空间;130:配管设置空间;A:热源侧制冷剂回路;Bn:利用侧制冷剂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和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具有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13等,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具有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31n(下面,n是1以上的自然数,表示室内热交换器的台数)等。在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n相互进行热交换。然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以及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的各构成要素被设置在室外单元10、中继部20、室内单元30n上。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使用水。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1中,室内单元30n为三台(n=3),但也可以是两台,也可以是三台以上。另外,中继部20也不限于一台,也可以是多台。即,即使是在多台中继部的每一个设置了多台室内单元的结构,也能够实施本发明。另外,室外单元10也可以与输出负载相应地设置多台。
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由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中间热交换器251~253、三通阀261~263以及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等构成。这里,四通阀12以及三通阀261~263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压缩机11与对从该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四通阀12连接。该四通阀12经第一延长配管41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3的一方与四通阀12连接,另一方经第二延长配管及分支配管40与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接。另外,在分支配管40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设置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每一个的一方经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与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连接,另一方经三通阀261~263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接。
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由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泵281~283以及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等构成。室外热交换器311~313的每一个的一方经第三延长配管431~433以及泵281~283的每一个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连接。另外,另一方经第四延长配管441~443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连接。这里,泵281~283相当于本发明的循环装置。
在室外单元10设置着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构成要素的压缩机11、四通阀12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3等。在中继部20设置着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构成要素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中间热交换器251~253、三通阀261~263、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等。另外,在中继部20设置着作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的构成要素的泵281~283等。在室内单元301~303设置着作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的构成要素的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等。
为了能够使室外单元10和中继部20分离,在四通阀12和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之间,通过例如接头、阀等连结装置设置能够分离的第一延长配管41。在室外热交换器13和分支配管40之间,通过例如接头、阀等连结装置设置能够分离的第二延长配管42。另外,为了使中继部20和室内单元能够分离,在泵281~283和室内热交换器311~313之间通过例如接头、阀等连结装置设置能够分离的第三延长配管431~433。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3和中间热交换器251~253之间通过例如接头、阀等连结装置设置能够分离的第四延长配管441~443。
(运转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包括制冷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四个模式。
制冷运转模式是室内单元30n仅能够进行制冷的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是室内单元30n仅能够进行制热的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是能够按照每个室内单元30n选择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运转模式,是在与制热负载相比制冷负载大时使用的模式。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是能够按照每个室内单元30n选择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运转模式,是在与制冷负载相比制热负载大时使用的模式。
(制冷运转模式)
首先,说明制冷运转模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3是表示该制冷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2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3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2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3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263的每一个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每一个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每一个减小开度。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使开度为全开。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最初,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若是不存在与周围的热的出入的压缩过程,则用图3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状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室外热交换器13的压力损失,则用图3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延长配管42以及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被分支,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制冷剂的变化在焓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压力损失,则用图3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分别通过三通阀261~263,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合流了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另外,因为流入压缩机11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配管,所以,与刚刚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出来后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相比,压力有些降低,在图3中用同样的点a表示。同样,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因为通过配管,所以,与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相比,压力有些降低,在图3中用同样的点c表示。以这样的通过配管为起因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13以及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压力损失在下面所示的制热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也同样,因此,除必要的情况以外,省略说明。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1~283,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3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303(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室内的制冷。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1~313出来的水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253。
(制热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运转模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5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4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5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4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3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流入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263的每一个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每一个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每一个减小开度。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使开度为全开。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最初,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5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以及第一延长配管41,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被分支,通过三通阀261~263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5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5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合流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5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水通过泵281~283,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3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303(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室内的制热。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1~313出来的水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253。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7是表示该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6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7所示的a~e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6中用a~e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对室内单元301以及302进行制冷运转,室内单元303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及262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另外,三通阀263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3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减小开度,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3使开度为全开。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使开度为全闭。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最初,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7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向室外空气散热,成为高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7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出来的高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3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3。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3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7的点c到d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3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
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分支,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7的点d到e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7的点e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分别通过三通阀261以及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合流了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1以及28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以及312。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以及312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以及302(室内热交换器311以及312)的室内的制冷。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1以及312出来的水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3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水通过泵283,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3。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3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3(室内热交换器313)的室内的制热。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3出来的水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3。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9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8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9所示的a~g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8中用a~g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对室内单元301进行制冷运转,室内单元302以及303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流入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另外,三通阀262以及263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减小开度,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以及273使开度为全开。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每一个减小开度。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减小开度。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最初,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9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以及第一延长配管41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被分支,通过三通阀262以及263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9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以及273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合流了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9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9的点d到e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1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1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
另一方面,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合流的剩余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9的点c到f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与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合流(图9所示的点g),通过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9的点g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并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1,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室内热交换器311)的室内的制冷。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1出来的水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水通过泵282以及283,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2以及313。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2以及313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2以及303(室内热交换器313)的室内的制热。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2以及313出来的水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
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将室外单元10设置在例如建筑物的屋顶、地下等,将中继部20设置在例如在建筑物的各楼层设置的公用空间等。即,室外单元10以及中继部20被设置在人类活动的空间(居住空间、人类往来空间等)以外的场所。在人类活动的空间,设置水所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以及室内单元301~303。因此,能够防止向空间中泄漏的制冷剂的允许浓度被限制的制冷剂向人类活动空间泄漏。另外,室内单元301~303能够冷热同时运转。
另外,因为中继部20和室内单元301~303做成能够分离的结构,所以,在替代以往使用水制冷剂的设备,设置空气调节装置1时,能够再次利用室内单元301~303、第三延长配管431~433以及第四延长配管441~443。
另外,因为能够进行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中的室内单元301~303的冷热同时运转的回路结构设置在中继部20,所以,能够用两根配管(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连接室外单元10和中继部。因此,能够削减配管材料的成本,削减设置工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没有特别指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种类,热源侧制冷剂未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制冷剂。例如,可以使用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10A等疑似共沸混合制冷剂或R22等单一制冷剂等。也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也可以使用以四氟丙稀为主要成分的制冷剂等全球变暖系数比氟利昂制冷剂(R407C、R410A等)小的制冷剂。通过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自然制冷剂或全球变暖系数比氟利昂制冷剂小的制冷剂,具有能够抑制制冷剂泄漏造成的地球温室效应的效果。尤其是,由于二氧化碳在高压侧为超临界状态也不冷凝地进行热交换,所以,通过做成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中水和二氧化碳以对流形式进行热交换的结构,能够提高加热水时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使用了水,但是,也可以使用防冻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或者水和耐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根据该结构,在低的外气温度时,也能够防止冻结、腐蚀造成的制冷剂泄漏,得到高的可靠性。在设置在计算机室等厌水的室内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也可以使用热绝缘性高的氟系惰性液体。
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是使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的开度为全闭来进行运转,但是,也可以略微打开来运转。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能够抑制在中间热交换器253流动的制冷剂量。据此,能够在中间热交换器253抑制制冷剂的流量增大造成的振动、制冷剂音的产生。
另外,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设置了三通阀261~263,但是,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也可以设置两台二通切换阀。双方向流动的三通阀密封构造复杂,价格高,通过使用廉价的二通切换阀,能够廉价地制作空气调节装置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进行制冷运转模式以及制热运转模式,在压缩机11的排出侧设置了四通阀12,但是,在仅为任意一方的运转模式即可的情况下,不设置四通阀12也可以实施本发明。通过不设置四通阀12,虽然不能进行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但是通过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或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能够进行室内单元301~303的冷热同时运转。
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被限定于此,可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以及精神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例如,也可以是替代设置在室外单元10上的四通阀,设置两台三通切换阀的方式。
另外,在本发明中,室外单元10以及室内单元30n的“单元”不一定表示所有的构成要素设置在同一壳体内或壳体外壁。例如,即使将收纳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壳体和收纳泵28n和中间热交换器25n的壳体配置在不同的部位,这样的结构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也可以在室外单元10中设置多个由室外热交换器13、压缩机11构成的机组,使从各机组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合流,流入中继部2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一面冷凝一面散热的制冷剂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填充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填充二氧化碳等在超临界状态散热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冷凝器作为散热器动作,制冷剂不冷凝,而是一面散热,一面降低温度。
实施方式2.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该空气调节装置1中,在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设置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气液分离装置61、旁通配管62以及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该空气调节装置1的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中使用一面冷凝一面散热的制冷剂。这里,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就没有特别记载的项目而言,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相同的功能、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阐述。
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设置在室外单元10上,由第一止回阀51、第二止回阀52、第三止回阀53以及第四止回阀54等构成。第一止回阀51设置在将四通阀12和第一延长配管41连接的配管上,使热源侧制冷剂仅向四通阀12的方向流动。第二止回阀52设置在将室外热交换器13和第二延长配管42连接的配管上,使热源侧制冷剂仅向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的方向流动。第三止回阀53设置在将第一止回阀51的流入侧和第二止回阀52的流入侧连接的配管上,使热源侧制冷剂仅向第二止回阀52的流入侧流动。第四止回阀54设置在将第一止回阀51的流出侧和第二止回阀52的流出侧连接的配管上,使热源侧制冷剂仅向第二止回阀52的流出侧流动。通过将这样的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设置在室外单元,使得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总是通过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中继部20,从中继部20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总是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
在中继部20的分支配管40上设置着气液分离装置61。该气液分离装置61将从室外单元10侧流入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为液状制冷剂和蒸气状制冷剂。在气液分离装置61被分离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另外,在气液分离装置61被分离的蒸气状制冷剂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
另外,在中继部20设置着将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和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接的旁通配管62。在该旁通配管62上设置着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
(运转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
(制冷运转模式)
首先,说明制冷运转模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12是表示该制冷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11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12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11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3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一止回阀51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263的每一个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每一个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每一个减小开度。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使开度为全开。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使开度为全闭。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若是不存在与周围的热的出入的压缩过程,则用图12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状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室外热交换器13的压力损失,则用图12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止回阀52、第二延长配管42、气液分离装置61以及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被分支,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制冷剂的变化在焓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2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压力损失,则用图12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分别通过三通阀261~263,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合流了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第一止回阀5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另外,因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说明。
(制热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运转模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14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13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14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13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3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四止回阀52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中继部20的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263的每一个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的每一个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的每一个减小开度。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使开度为全闭。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使开度为全开。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14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第四止回阀54、第二延长配管42以及气液分离装置61,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被分支,通过三通阀261~263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253。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4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25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4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273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合流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旁通配管62以及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此后,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三止回阀5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4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另外,因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说明。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16是表示该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15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16所示的a~g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15中用a~g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对室内单元301以及302进行制冷运转,室内单元303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一止回阀51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及262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另外,三通阀263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3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减小开度,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3使开度为全开。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减小开度,以便在气液分离装置61将热源侧制冷剂分离为液状制冷剂和蒸气状制冷剂。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使开度为全闭。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16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成为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6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止回阀52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气液分离装置61。然后,在气液分离装置61被分离成蒸气状制冷剂(点d)和液状制冷剂(点e)。
在气液分离装置61被分离的蒸气状制冷剂(点d)通过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以及三通阀263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3。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3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6的点d到f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3出来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3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
另一方面,在气液分离装置61被分离的液状制冷剂(点e)流入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然后,液状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6的点e到f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出来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与从中间热交换器253流入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合流(点f)。
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被分支,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然后,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6的点f到g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6的点g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分别通过三通阀261以及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合流了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第一止回阀5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另外,因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说明。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18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17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18所示的a~g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17中用a~g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对室内单元301进行制冷运转,室内单元302以及303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四止回阀52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中继部20的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另外,三通阀262以及263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减小开度,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以及273使开度为全开。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使开度为全闭。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减小开度,以便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旁通配管62。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283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18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第四止回阀54、第二延长配管42以及气液分离装置61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被分支,通过三通阀262以及263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8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以及273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合流了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8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8的d到e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1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1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
另一方面,从中间热交换器252以及253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剩余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流入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8的点c到f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与从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合流(点g)。
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三止回阀5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18的点g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并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另外,因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说明。
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中,因为在室外单元10设置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所以,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总是通过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中继部20,从中继部20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总是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因此,由于能够使第一延长配管41的壁厚薄,所以,能够使设备成本低廉。
再有,因为在分支配管40上设置了气液分离装置61,所以,能够在制冷主体运转中仅将蒸气状制冷剂向中间热交换器25n供给。因此,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效率提高。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2而言,也没有特别指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种类,热源侧制冷剂未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制冷剂。例如,可以使用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10A等疑似共沸混合制冷剂或R22等单一制冷剂等。也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也可以使用以四氟丙稀为主要成分的制冷剂等全球变暖系数比氟利昂制冷剂(R407C、R410A等)小的制冷剂。通过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自然制冷剂或全球变暖系数比氟利昂制冷剂小的制冷剂,具有能够抑制制冷剂泄漏造成的地球的温室效应的效果。尤其是,由于二氧化碳在高压侧为超临界状态不冷凝地进行热交换,所以,通过做成在中间热交换器251~253水和二氧化碳以对流形式进行热交换的结构,能够提高加热水时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也是作为利用侧制冷剂,使用了水,但是,也可以使用防冻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或者水和耐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根据该结构,在外气温度低时,也能够防止冻结、腐蚀造成的制冷剂泄漏,得到高的可靠性。在设置在计算机室等厌水的室内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也可以使用热绝缘性高的氟系惰性液体。
另外,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设置了三通阀261~263,但是,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也可以设置两台二通切换阀。双方向流动的三通阀密封构造复杂,价格高,通过使用廉价的二通切换阀,能够廉价地制作空气调节装置1。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没有对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流动的水的流量进行控制,但是,也可以将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作成对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流动的水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结构。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在空气调节装置1中,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第二温度传感器651~653以及变频器661~663。这里,变频器661~66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四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
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分别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流入侧配管(中继部侧)上,检测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水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651~653分别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流出侧配管(中继部侧)上,检测从室内热交换器311~313流出的水的温度。变频器661~663设置在泵281~283的每一个上,对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流动的水的流量进行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泵281~283的吸入侧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但是,也可以在泵281~283的排出侧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即,只要能够检测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水的温度即可。
(运转动作)
接着,说明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第二温度传感器651~653以及变频器661~663的运转动作的一例。另外,因为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的每一个中,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第二温度传感器651~653以及变频器661~663的运转动作相同,所以,下面使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进行运转动作的说明。
若室内单元301开始运转,则第一温度传感器641检测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的水的温度(下称T1)。第二温度传感器651检测从室内热交换器311流出的水的温度(下称T2)。变频器661根据T1以及T2的值,调整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另外,变频器66也可以根据例如设置在室内单元的风扇(未图示出)的风量,进行流量调整。
(制冷运转)
首先,对室内单元301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641的检测值T1比规定温度T3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在中间热交换器251的水和热源侧制冷剂的热交换量,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增多。在第一温度传感器641的检测值T1比规定温度T3低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在中间热交换器251的水和热源侧制冷剂的过剩的热交换,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减少。
这里,规定温度T3例如是室内单元301的设定温度、预先设定在空气调节装置1的温度、根据这些温度信息算出的值(例如温差等)、由设置在室内单元301的风扇(未图示出)的风量、或从这些温度和风扇的风量算出的校正温度等决定的值。
另外,在第二温度传感器651的检测值T2比规定温度T4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在室内热交换器311的水和室内空气的热交换量,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增多。在第二温度传感器651的检测值T2比规定温度T4低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在室内热交换器311的水和室内空气的过剩的热交换,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减少。
这里,规定温度T4例如是室内单元301的设定温度、预先设定在空气调节装置1的温度、根据这些温度信息算出的值(例如温差等)、由设置在室内单元301的风扇(未图示出)的风量、或从这些温度和风扇的风量算出的校正温度等决定的值。
(制热运转)
接着,对室内单元301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641的检测值T1比规定温度T5低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在中间热交换器251的水和热源侧制冷剂的热交换量,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增多。在第一温度传感器641的检测值T1比规定温度T3高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在中间热交换器251的水和热源侧制冷剂的过剩的热交换,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减少。
这里,规定温度T5例如是室内单元301的设定温度、预先设定在空气调节装置1的温度、根据这些温度信息算出的值(例如温差等)、由设置在室内单元301的风扇(未图示出)的风量、或从这些温度和风扇的风量算出的校正温度等决定的值。
另外,在第二温度传感器651的检测值T2比规定温度T6低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在室内热交换器311的水和室内空气的热交换量,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增多。在第二温度传感器651的检测值T2比规定温度T6高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在室内热交换器311的水和室内空气的过剩的热交换,变频器661使泵281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的流量)减少。
这里,规定温度T6例如是室内单元301的设定温度、预先设定在空气调节装置1的温度、根据这些温度信息算出的值(例如温差等)、由设置在室内单元301的风扇(未图示出)的风量、或从这些温度和风扇的风量算出的校正温度等决定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变频器661使用检测值T1以及检测值T2这两者调整向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流动的水的流量,但是,也可以使用检测值T1以及检测值T2的一方调整向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流动的水的流量。也可以不使用检测值T1以及检测值T2,而是根据室内单元301的设定温度、设置在室内单元301的风扇(未图示出)的风量等调整向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流动的水的流量。另外,替代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651~653,设置压力传感器,与泵281~283的出入口的压力差等相应地调整向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流动的水的流量,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中,能够与室内单元301~303的热负载相应地控制水的流量,能够降低泵281~283的动力。
另外,与以往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不同,没有必要在室内单元301~303设置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的节流装置)。因此,能够降低来自室内单元的噪音。
另外,在以往的多室形空气调节装置中,检测流入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度和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根据这些温度控制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的节流量,调整室内温度。因此,为了调整室内温度,在进行室外单元和中继部的通讯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中继部和室内单元的通讯。但是,本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装置只要能够根据设置在中继部20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41~643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651~653的检测值(T1以及T2)控制泵281~283的排出量(即,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的流量),进行室内的温度调节即可。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进行室内的温度调整而进行中继部20和室内单元301~303的通讯,能够使空气调节装置1的控制简单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作为第四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使用了变频器661~663,但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置将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制冷剂流入侧配管和制冷剂流出侧配管连接的旁通配管。在该旁通配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等,控制旁通配管的制冷剂流量,据此,能够调整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量。另外,例如也可以由多个泵构成泵281~283,能够通过泵的工作台数调整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流动的水的流量。
上面,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没有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1~B3设置捕捉水中的杂质的过滤器、用于防止水的膨胀造成的配管破损的膨胀罐、用于调整泵281~283的排出压力的恒压阀等,但是,也可以具备这样的防止泵281~283的阀阻塞等的辅助设备。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4中,表示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向建筑物设置的方法的一例。
图20是本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概略图。室外单元10设置在建筑物100的屋顶上。在设置在建筑物100的一层的公用空间121设置中继部20。而且,在设置在建筑物100的一层的居住空间111设置四台室内单元301~304。另外,也同样在建筑物100的二层以及三层的公用空间122以及123设置中继部20,在居住空间112以及113设置四台室内单元301~304。这里,公用空间12n是指设置在建筑物100的各楼层的设备室、公用走廊以及大厅等。即,公用空间12n是指设置在建筑物100的各楼层的居住空间11n以外的空间。
设置在各楼层的公用空间的中继部20通过设置在配管设置空间130上的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与室外单元10连接。另外,设置在各楼层的居住空间的室内单元301~304分别通过第三延长配管431~434以及第四延长配管441~444与设置在各楼层的公用空间的中继部20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中,因为在设置在居住空间111~113的配管流动着水,所以,能够防止向空间中泄漏的制冷剂的允许浓度被限制的制冷剂向居住空间111~113泄漏。另外,各楼层的室内单元301~304能够冷暖同时运转。
另外,因为室外单元10、中继部20设置在居住空间以外的场所,所以,维护容易。
另外,因为中继部20和室内单元301~304做成可分离的构造,所以,在替代以往使用水制冷剂的设备,设置空气调节装置1时,能够再次利用室内单元301~304、第三延长配管431~434以及第四延长配管441~444。
另外,室外单元10没有必要一定设置在建筑物100的屋顶上,例如,也可以是在地下、各楼层的设备室等。
实施方式5.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和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具有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13等,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具有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31n(下面,n是1以上的自然数,表示室内热交换器的台数)等。在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n相互进行热交换。然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以及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各构成要素被设置在室外单元10、中继部20、室内单元30n上。在本实施方式5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使用水。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5中,室内单元30n为四台(n=4),但也可以是两台或三台,也可以是四台以上。另外,中继部20也不限于一台,也可以是多台。即,即使是在多台中继部的每一个设置了多台室内单元的结构,也能够实施本发明。另外,室外单元10也可以与输出负载相应地设置多台。
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由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旁通配管62、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开闭装置70、三通阀261及262以及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及272等构成。这里,四通阀12、三通阀261、262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部50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在中继部20设置在分支配管40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设置的开闭装置70以及将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和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接的旁通配管62。在该旁通配管62上设置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
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由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泵281以及282、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等构成。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的每一个的一方经第三延长配管431~434、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以及泵281及282的每一个与中间热交换器251及252连接。另外,另一方经第四延长配管441~444以及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连接。这里,泵281以及282相当于本发明的循环装置。
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将在中间热交换器251进行了热交换的利用侧制冷剂以及在中间热交换器252进行了热交换的利用侧制冷剂中的至少一方的利用侧制冷剂向室内单元301~304供给。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具备多个水流路切换阀(第一切换阀81n以及第二切换阀82n)。这些第一切换阀81n以及第二切换阀82n的每一个设置与连接在中继部20的室内单元30的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各4个)。在本实施方式5中,作为第一切换阀81n以及第二切换阀82n使用三通阀。
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内的制冷剂配管与连接在中继部20(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室内单元的台数相应地被分支(这里各分支为4个)。更详细地说,经泵281与中间热交换器251的一方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分支为4个,与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每一个连接。经泵282与中间热交换器252的一方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也分支为4个,与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每一个连接。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每一个的剩余的连接口经第三延长配管431~434的每一个与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的每一个连接。即,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每一个将向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的每一个的制冷剂流入经路切换到制冷剂从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入的经路或制冷剂从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入的经路。
另外,与中间热交换器251的另一方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分支为4个,与第二切换阀821~824的每一个连接。与中间热交换器252的另一方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也分支为4个,与第二切换阀821~824的每一个连接。第二切换阀821~824的每一个的剩余的连接口经第四延长配管441~444的每一个与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的每一个连接。即,第二切换阀821~824的每一个将来自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的每一个的制冷剂流出经路切换到制冷剂向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出的经路或制冷剂向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出的经路。
泵281以及282是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内(更详细地说,是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和室内热交换器311~314之间)使利用侧制冷剂循环的部件。另外,没有必要特别限定泵281以及282的种类,例如,也可以由可容量控制的泵构成。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分别由两台二通阀构成。
(运转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包括制冷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四个模式。
(制冷运转模式)
首先,说明制冷运转模式。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23是表示该制冷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22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23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22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4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一止回阀51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及262的每一个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每一个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每一个减小开度。使开闭装置70的开度为全开。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使开度为全闭。
在中继部20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切换第一切换阀811~814,以使通过泵281以及282的一方或两方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经第三延长配管431~434向室内单元301~304(室内热交换器311~314)供给。另外,切换第二切换阀821~824,以使从室内单元301~304向中继部20返回的利用侧制冷剂向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一方或两方返回。另外,在从两方的泵281以及282供给的利用侧制冷剂在第一切换阀811~814合流,向室内单元301~304供给的情况下,第一切换阀811~814作为混合阀动作。另外,在从室内单元301~304向中继部20返回的利用侧制冷剂在第二切换阀821~824分支,向两方的中间热交换器返回的情况下,第二切换阀821~824作为分配阀动作。在图22中,表示第一切换阀811~814作为混合阀动作,第二切换阀821~824作为分配阀动作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以及282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若是不存在与周围的热的出入的压缩过程,则用图23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状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室外热交换器13的压力损失,则用图23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止回阀52、第二延长配管42以及开闭装置70,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被分支,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制冷剂的变化在焓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3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压力损失,则用图23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分别通过三通阀261以及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合流了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第一止回阀5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1,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然后,该水在被分支后流入第一切换阀811~814。另外,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2,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然后,该水在被分支后流入第一切换阀811~814。从泵281流入到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水和从泵282流入到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水在第一切换阀811~814合流,流入第三延长配管431~434。
流入第三延长配管431~434的水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4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304的室内的制冷。从室内热交换器311~314出来的水通过第四延长配管,流入第二切换阀821~824。然后,在第二切换阀821~824被分支,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每一个。
(制热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运转模式。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25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24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25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24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4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四止回阀5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中继部20的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及263的每一个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每一个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每一个减小开度。开闭装置70使开度为全闭。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使开度为全开。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以及282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25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第四止回阀5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被分支,通过三通阀261以及262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5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5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合流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旁通配管62以及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更详细地说是将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和第一延长配管41连接的配管)。此后,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三止回阀5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5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
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水通过泵281,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然后,该水在被分支后流入第一切换阀811~814。另外,由在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2,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然后,该水在被分支后流入第一切换阀811~814。从泵281流入到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水和从泵282流入到第一切换阀811~814的水在第一切换阀811~814合流,流入第三延长配管431~434。
流入第三延长配管431~434的水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1~314。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4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304的室内的制热。从室内热交换器311~314出来的水通过第四延长配管,流入第二切换阀821~824。然后,在第二切换阀821~824被分支,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每一个。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27是表示该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26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27所示的a~f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26中用a~f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图26中,将进行制热运转的纸张左侧的一台室内单元30作为室内单元301来图示。另外,将进行制冷运转的三台室内单元30按从纸张左侧的第二台室内单元30到纸张右侧的室内单元30的顺序,作为室内单元302、室内单元303以及室内单元304来图示。另外,与室内单元301~304相应地将分别连接的第一切换阀作为第一切换阀811~第一切换阀814,将分别连接的第二切换阀作为第二切换阀821~第二切换阀824来图示。
对室内单元301进行制热运转,室内单元302~304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中继部20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一止回阀51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另外,三通阀262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2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减小开度。使开闭装置70的开度为全闭。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使开度为全闭。
在中继部20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切换第一切换阀811以及第二切换阀821,以使利用侧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1和室内单元301(室内热交换器311)之间循环。另外,切换第一切换阀812~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2~824,以使利用侧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2和室内单元302~304(室内热交换器312~314)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以及282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27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成为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7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止回阀52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1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成为液状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7的点c到d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1出来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被节流,膨胀(减压),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7的点d到e所示的垂线表示。
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然后,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进一步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7的点e到f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7的点f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第一止回阀5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
首先,在说明使室内单元301执行制热运转时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后,说明使室内单元302~室内单元304执行制冷运转时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
在中间热交换器251被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水通过泵281,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流入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水通过与第一切换阀811连接的第三延长配管431,流入室内单元301的室内热交换器311。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1流出的水从室内单元301流出,通过第四延长配管441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第二切换阀821)。流入到第二切换阀821的水再次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
另一方面,在中间热交换器252被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2,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流入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水在分支后通过与第一切换阀812~第一切换阀814的每一个连接的第三延长配管432~434,流入室内单元302~室内单元304的室内热交换器312~314。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2~314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2~室内单元304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2~314流出的水从室内单元302~室内单元304流出,通过第四延长配管442~444,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第二切换阀822~第二切换阀824)。流入到第二切换阀822~第二切换阀824的水在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合流,然后再次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29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28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29所示的a~h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28中用a~h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对室内单元301~303进行制热运转,室内单元304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四通阀12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第四止回阀5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中继部20的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方式被切换。即,以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的方式被切换。三通阀261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1与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通的方式被切换。另外,三通阀262以使中间热交换器252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连通的方式被切换。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减小开度。使开闭装置70的开度为全闭。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减小开度,以便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向旁通配管62。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以及282的运转。
在中继部20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切换第一切换阀811~813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3,以使利用侧制冷剂分别在中间热交换器251和室内单元301~303(室内热交换器311~313)之间循环。另外,切换第一切换阀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4,以使利用侧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2和室内单元304(室内热交换器314)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和泵281以及282的运转。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29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第四止回阀5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1,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9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被节流,膨胀(减压),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9的点c到点d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然后,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被节流,进一步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9的点d到e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9的点e到f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
另一方面,从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剩余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流入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9的点d到g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更详细地说是将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和第一延长配管41连接的配管),与从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合流(点h)。
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三止回阀5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29的点h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并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接着,说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
首先,在说明使室内单元301~303执行制热运转时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后,说明使室内单元304执行制冷运转时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
在中间热交换器251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水通过泵281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流入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水在分支后,通过与第一切换阀811~813的每一个连接的第三延长配管431~433,流入室内单元301~303的室内热交换器311~313。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1~313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1~303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1~313流出的水从室内单元301~303流出,通过第四延长配管441~443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第二切换阀821~第二切换部823)。流入到第二切换阀821~第二切换部823的水在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合流,此后,再次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
另一方面,在中间热交换器252被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水通过泵282,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流入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利用侧制冷剂通过与第一切换阀814连接的第三延长配管434,流入室内单元304的室内热交换器314。然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14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了室内单元304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此后,从室内热交换器314流出的水从室内单元304流出,通过第四延长配管444流入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第二切换阀824)。流入到第二切换阀824的水再次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
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再有,能够与室内单元30n的台数、各个室内单元30n的制冷制热能力无关地决定泵28n以及中间热交换器25n的台数、泵28n的流量以及扬程、中间热交换器25n的热交换能力等。因此,能够使中继部20小型化,能够利用高效率的泵28n、中间热交换器25n。
另外,在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能够利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中间热交换器252两方(多个中间热交换器25n),将冷却或加热后的水向室内单元30n供给,空气调节装置1的效率得到提高。
另外,作为水流路切换阀也就是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设置了三通阀,但是,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也可以分别由两台二通阀构成。
实施方式6.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在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结构中追加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部90、热交换器93、第二旁通配管94以及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
热交换器93设置在开闭装置70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该热交换器93是在从开闭装置70向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旁通配管62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部件。此时,旁通配管62连接在热交换器93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另外,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设置在热交换器93的制冷剂流动的上游侧的旁通配管62上。
在开闭装置70和热交换器93之间经第二旁通配管94连接着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该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经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部90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每一个连接。更具体地说,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部90具备多个第五止回阀91n(本实施方式6中为两个)以及多个第六止回阀92n(本实施方式6中为两个)。第五止回阀911以及912的每一个设置在将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和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每一个连接的配管上,使热源侧制冷剂仅向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的方向流动。第六止回阀921以及922的每一个设置在将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和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每一个连接的配管上,使热源侧制冷剂仅向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方向流动。
(运转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空气调节装置1的运转动作包括制冷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四个模式。
(制冷运转模式)
首先,说明制冷运转模式。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32是表示该制冷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31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32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31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4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三通阀261以及262、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开闭装置70、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压缩机11以及泵281以及282的各动作与实施方式5的制冷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若是不存在与周围的热的出入的压缩过程,则用图32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状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室外热交换器13的压力损失,则用图32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通过第二止回阀52、第二延长配管42、开闭装置70以及热交换器93,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被分支,通过第六止回阀921以及922,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的制冷剂的变化在焓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2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化在大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此时的制冷剂变化若考虑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的压力损失,则用图32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分别通过三通阀261以及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在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合流了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第一止回阀5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另外,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与实施方式5的制冷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制热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运转模式。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34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33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34所示的a~d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33中用a~d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304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2、三通阀261以及262、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开闭装置70、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压缩机11以及泵281以及282的各动作与实施方式5的制热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34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第四止回阀5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被分支,通过三通阀261以及262分别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4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以及252出来的高压的液状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然后,高压的液状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4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五止回阀911以及912流入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在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合流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旁通配管94,流入热交换器93。此后,通过旁通配管62以及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更详细地说,是将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和第一延长配管41连接的配管)。
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三止回阀5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3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4的点d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另外,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制冷剂流动与实施方式5的制热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36是表示该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35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36所示的a~h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35中用a~h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在室内单元301进行制热运转,室内单元302~304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减小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的开度。另外,四通阀12、三通阀261以及262、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开闭装置70、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压缩机11以及泵281及282的各动作与实施方式5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36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冷凝,成为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6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止回阀52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高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1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成为液状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6的点c到d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1出来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被节流,膨胀(减压),变化成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6的点d到e所示的垂线表示。
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出来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五止回阀911,流入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流入到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旁通配管94,流入热交换器93。然后,被在旁通配管62流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冷却,变化为液状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6的点e到点f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热交换器93出来的液状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旁通配管62,在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被减压,变化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用图36的点f到点h所示的垂线表示。该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93。然后,被从第二旁通配管94流入的制冷剂加热,并蒸发,变化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用图36的点h到点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另一方面,没有流入到旁通配管62的剩余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制冷剂通过第六止回阀922,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然后,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进一步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6的点f到g所示的垂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与在旁通配管62流动的制冷剂合流。然后,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第一止回阀51以及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被压缩。
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实施方式5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接着,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图38是表示该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变迁的p-h线图。
另外,在图37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表示制冷剂的循环的配管。而且,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水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另外,图38所示的a~j的制冷剂状态分别是图37中用a~j表示的部位的制冷剂状态。
对室内单元301~303进行制热运转,室内单元304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四通阀12、三通阀261以及262、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以及272、开闭装置70、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切换部80的第一切换阀811~814以及第二切换阀821~824、压缩机11以及泵281及282的各动作与实施方式5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相同,省略说明。
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的制冷剂流动。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被排出。该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过程用图38的点a到b所示的等焓线表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第四止回阀54以及第二延长配管42流入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流入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的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1,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1。然后,一面向在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动的水散热,一面冷凝,成为液状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8的点b到c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中间热交换器251出来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被节流,膨胀(减压),变化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8的点c到d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出来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五止回阀911,流入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流入到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旁通配管94,流入热交换器93。然后,被在旁通配管62流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冷却,变化为液状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8的点d到点e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从热交换器93出来的液状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旁通配管62,在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63被减压,变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用图38的点e到点h所示的垂线表示。该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93。然后,被从第二旁通配管94流入的制冷剂加热,并蒸发,成为干燥度高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的变化用图38的点h到点i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
另一方面,没有流入到旁通配管的剩余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的制冷剂通过第六止回阀922,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然后,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进一步被节流,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8的点e到f所示的垂线表示。从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中间热交换器252。然后,从在中间热交换器252流动的水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8的点f到g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中间热交换器25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三通阀262,流入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与从旁通配管62流入的制冷剂合流,变化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点j)。
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延长配管41以及第三止回阀5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然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变化用图38的点j到a所示的略微倾斜的接近水平的直线表示。从室外热交换器1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蒸气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流入压缩机11,并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实施方式5相同,省略说明。
根据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5同样的效果。再有,在制冷主体运转以及制热主体运转中,从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变化为液状的制冷剂后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更详细地说,从中间热交换器251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1减压(膨胀),此后,通过第五止回阀911、第四制冷剂分支部95、第二旁通配管94,流入热交换器93。然后,被在旁通配管62流动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冷却,变化为液状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据此,能够防止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因此,因为在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2中,能够不产生在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时产生的压力振动地使制冷剂减压,所以,制冷剂的状态稳定。即,能够得到降低配管振动、噪音的效果。
Claims (12)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和多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
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具有一端与压缩机的一端连接的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经分支配管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对在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中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一方经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以及上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连接,另一方与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连接的多个中间热交换器、以及对在该中间热交换器的每一个和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之间流动的上述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多个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多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具有与上述中间热交换器的与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利用侧回路的一端连接的循环装置以及一端与上述循环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上述中间热交换器的上述利用侧回路的另一端连接的室内热交换器,
上述压缩机以及上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外单元,
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上述分支配管、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上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上述中间热交换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上述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以及上述循环装置设置在中继部,
上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内单元,
在多个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作为利用侧制冷剂循环着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
设有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设置在上述压缩机的排出侧,将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切换为上述压缩机排出的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并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回路和上述压缩机排出的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流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并从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流出的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室外单元
设有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所述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具备设置在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和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之间,使上述热源侧制冷剂仅向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方向流动的第一止回阀、设置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和上述分支配管之间,使上述热源侧制冷剂仅向上述分支配管的方向流动的第二止回阀、设置在将上述第一止回阀的流入侧和上述第二止回阀的流入侧连接的配管上,使上述热源侧制冷剂仅向上述第二止回阀的流入侧流动的第三止回阀、设置在将上述第一止回阀的流出侧和上述第二止回阀的流出侧连接的配管上,使上述热源侧制冷剂仅向上述第二止回阀的流出侧流动的第四止回阀,
上述中继部设有
将上述第一制冷剂分支部和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连接的旁通配管、
设置在该旁通配管上的第三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支配管设有将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分离为液状制冷剂和蒸气状制冷剂的气液分离装置,
上述液状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二制冷剂分支部,
上述蒸气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三制冷剂分支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
设有控制上述利用侧制冷剂的流量的第四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
根据流入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上述利用侧制冷剂的温度以及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流出的上述利用侧制冷剂的温度,控制上述利用侧制冷剂的流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上述中继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部和上述室内单元
可通过将上述循环装置和上述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配管以及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和上述中间热交换器连接的连结装置分离。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是自然制冷剂或全球变暖系数比氟利昂制冷剂小的制冷剂。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间热交换器中,
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在超临界状态不冷凝,对上述第二制冷剂加热。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利用侧制冷剂使用了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室内单元被设置在设于建筑物的各楼层的居住空间,上述室外单元以及上述中继部设置在上述居住空间之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部被设置在设于上述建筑物的各楼层的公用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18526 | 2008-04-30 | ||
JP2008-118526 | 2008-04-30 | ||
PCT/JP2008/069596 WO2009133640A1 (ja) | 2008-04-30 | 2008-10-29 | 空気調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16450A true CN102016450A (zh) | 2011-04-13 |
CN102016450B CN102016450B (zh) | 2014-01-01 |
Family
ID=4125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8930.8A Active CN102016450B (zh) | 2008-04-30 | 2008-10-29 | 空气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20106B2 (zh) |
EP (1) | EP2282144B1 (zh) |
JP (1) | JP5188571B2 (zh) |
CN (1) | CN102016450B (zh) |
WO (1) | WO2009133640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5202A (zh) * | 2012-01-05 | 2014-08-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CN104094063A (zh) * | 2012-12-10 | 2014-10-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连接单元及空调装置 |
CN109798691A (zh) * | 2019-03-08 | 2019-05-24 | 晏飞 | 空调/热泵拓展功能箱及空调/热泵蓄热制冷系统 |
CN112092566A (zh) * | 2019-06-17 | 2020-12-18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CN113454408A (zh) * | 2019-02-27 | 2021-09-2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2099A (zh) | 2009-05-08 | 2012-04-1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EP2431675B1 (en) | 2009-05-12 | 2019-09-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
US9435549B2 (en) | 2009-09-09 | 2016-09-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relay unit |
ES2734149T3 (es) * | 2009-10-27 | 2019-12-0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Dispositivo acondicionador de aire |
CN102713461B (zh) * | 2009-12-28 | 2015-06-10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热泵系统 |
JP5806940B2 (ja) * | 2009-12-28 | 2015-11-1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WO2011099067A1 (ja) * | 2010-02-10 | 2011-08-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5452628B2 (ja) * | 2010-02-10 | 2014-03-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452629B2 (ja) * | 2010-02-10 | 2014-03-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11104870A1 (ja) * | 2010-02-26 | 2011-09-01 |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空調給湯システム |
CN102753896B (zh) * | 2010-02-26 | 2015-08-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空气调节装置 |
EP2549201B1 (en) * | 2010-03-16 | 2019-12-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JP5312681B2 (ja) * | 2010-03-25 | 2013-10-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3097832B (zh) * | 2010-09-14 | 2016-04-2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WO2012077166A1 (ja) * | 2010-12-09 | 2012-06-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626194B2 (ja) * | 2010-12-21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熱交換システム |
JP5627713B2 (ja) * | 2011-01-31 | 2014-11-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709978B2 (ja) * | 2011-03-28 | 2015-04-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392298B2 (ja) * | 2011-05-27 | 2014-01-2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バッテリの冷却装置 |
GB2508725B (en) * | 2011-06-14 | 2016-06-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WO2012172605A1 (ja) * | 2011-06-16 | 2012-12-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748850B2 (ja) * | 2011-06-16 | 2015-07-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US9052125B1 (en) | 2011-09-08 | 2015-06-09 | Dennis S. Dostal | Dual circuit heat pump |
US10378800B2 (en) * | 2011-09-23 | 2019-08-13 | Lennox Industries Inc. | Multi-staged water manifold system for a water source heat pump |
CA2790732C (en) | 2011-09-26 | 2020-03-10 | Lennox Industries Inc. | Multi-staged water manifold system for a water source heat pump |
WO2013046279A1 (ja) * | 2011-09-30 | 2013-04-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13111177A1 (ja) * | 2012-01-24 | 2013-08-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984914B2 (ja) * | 2012-03-27 | 2016-09-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13171783A1 (ja) * | 2012-05-14 | 2013-1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多室型空気調和装置 |
US10508847B2 (en) * | 2012-08-27 | 2019-12-17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
JP5905110B2 (ja) * | 2012-09-20 | 2016-04-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US20150211776A1 (en) * | 2012-10-01 | 2015-07-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EP2927610B1 (en) * | 2012-11-30 | 2021-0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esign method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EP2927612B1 (en) * | 2012-11-30 | 2021-06-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US9605885B2 (en) | 2013-03-14 | 2017-03-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and bypass valve |
JP2014089042A (ja) * | 2013-12-25 | 2014-05-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KR20160055583A (ko) * | 2014-11-10 | 2016-05-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히트 펌프 |
JP6388559B2 (ja) * | 2015-06-03 | 2018-09-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6605131B2 (ja) * | 2016-05-09 | 2019-11-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WO2019155548A1 (ja) | 2018-02-07 | 2019-08-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
EP3792570A4 (en) | 2018-05-11 | 2021-04-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
KR20200114031A (ko) * | 2019-03-27 | 2020-10-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 장치 |
KR102688988B1 (ko) * | 2019-05-23 | 2024-07-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장치 |
SE546252C2 (en) * | 2019-08-23 | 2024-09-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JPWO2023105617A1 (zh) * | 2021-12-07 | 2023-06-15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3187B2 (ja) | 1988-10-28 | 1995-05-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754217B2 (ja) | 1989-10-06 | 1995-06-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AU636215B2 (en) | 1990-04-23 | 1993-04-22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US5237833A (en) | 1991-01-10 | 1993-08-2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JPH05302737A (ja) * | 1992-04-27 | 1993-11-16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冷暖房装置 |
JP3635665B2 (ja) * | 1992-05-28 | 2005-04-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8261599A (ja) | 1995-03-24 | 1996-10-11 |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 Inc | 空気調和装置 |
JP3543448B2 (ja) | 1995-11-13 | 2004-07-1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熱搬送装置 |
JPH10197171A (ja) * | 1996-12-27 | 1998-07-31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467279B1 (en) * | 1999-05-21 | 2002-10-22 | Thomas J. Backman | Liquid secondary cooling system |
JP2001289465A (ja) | 2000-04-11 | 2001-10-19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2106995A (ja) * | 2000-09-29 | 2002-04-10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4123829B2 (ja) * | 2002-05-28 | 2008-07-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4089326B2 (ja) * | 2002-07-17 | 2008-05-28 |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冷媒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販売機 |
JP4086575B2 (ja) * | 2002-07-26 | 2008-05-1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熱移動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WO2004040208A1 (ja) * | 2002-10-30 | 2004-05-1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5140444A (ja) * | 2003-11-07 | 2005-06-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05282935A (ja) * | 2004-03-29 | 2005-10-13 | Orion Mach Co Ltd | 冷却装置 |
JP4225304B2 (ja) * | 2005-08-08 | 2009-02-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4910163B2 (ja) * | 2005-09-30 | 2012-04-04 | Smc株式会社 | 恒温液循環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温度制御方法 |
JP4785508B2 (ja) * | 2005-11-30 | 2011-10-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7183045A (ja) | 2006-01-06 | 2007-07-19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ヒートポンプ式冷暖房装置 |
EP1813887B1 (en) * | 2006-01-31 | 2009-05-0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US8149579B2 (en) * | 2008-03-28 | 2012-04-03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Cooling member |
JP5302737B2 (ja) | 2008-03-31 | 2013-10-0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凝固割れ予測方法、これを用いた鋳造方法、凝固割れ予測装置、及び凝固割れ予測プログラム |
-
2008
- 2008-10-29 US US12/990,391 patent/US8820106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0-29 WO PCT/JP2008/069596 patent/WO20091336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0-29 EP EP08874117.8A patent/EP2282144B1/en active Active
- 2008-10-29 CN CN200880128930.8A patent/CN102016450B/zh active Active
- 2008-10-29 JP JP2010509996A patent/JP5188571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5202A (zh) * | 2012-01-05 | 2014-08-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US9719691B2 (en) | 2012-01-05 | 2017-08-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CN104094063A (zh) * | 2012-12-10 | 2014-10-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连接单元及空调装置 |
CN104094063B (zh) * | 2012-12-10 | 2017-08-0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连接单元及空调装置 |
CN113454408A (zh) * | 2019-02-27 | 2021-09-2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CN113454408B (zh) * | 2019-02-27 | 2022-07-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CN109798691A (zh) * | 2019-03-08 | 2019-05-24 | 晏飞 | 空调/热泵拓展功能箱及空调/热泵蓄热制冷系统 |
CN109798691B (zh) * | 2019-03-08 | 2023-12-26 | 晏飞 | 空调/热泵拓展功能箱及空调/热泵蓄热制冷系统 |
CN112092566A (zh) * | 2019-06-17 | 2020-12-18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CN112092566B (zh) * | 2019-06-17 | 2024-04-05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188571B2 (ja) | 2013-04-24 |
EP2282144B1 (en) | 2017-04-05 |
JPWO2009133640A1 (ja) | 2011-08-25 |
US8820106B2 (en) | 2014-09-02 |
CN102016450B (zh) | 2014-01-01 |
US20110088421A1 (en) | 2011-04-21 |
EP2282144A1 (en) | 2011-02-09 |
WO2009133640A1 (ja) | 2009-11-05 |
EP2282144A4 (en) | 201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6450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365510B (zh) |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 |
CN102112816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016442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JP587195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US8881548B2 (e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1809383A (zh) | 空调供热水复合系统 | |
CN104838218B (zh) | 空调装置 | |
JP5323202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US9140459B2 (en) | Heat pump device | |
CN103080668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3229006A (zh) | 供热水空调复合装置 | |
EP2278237B1 (e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EP2527751A1 (en) | Air conditioning-hot water supply combined system | |
CN103328909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753898A (zh) | 空调装置 | |
JPWO2011048695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2713469A (zh) | 空调装置 | |
CN103842742A (zh) | 空调装置 | |
JP5335131B2 (ja) | 空調給湯システム | |
CN113439188B (zh) | 空调装置 | |
JP2004211998A (ja) | 空調設備 | |
JP2006010137A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
KR101372146B1 (ko) | 난방능력이 향상된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 |
CN102753908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