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97832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7832B
CN103097832B CN201080069088.2A CN201080069088A CN103097832B CN 103097832 B CN103097832 B CN 103097832B CN 201080069088 A CN201080069088 A CN 201080069088A CN 103097832 B CN103097832 B CN 103097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medium
thermal medium
heat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9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7832A (zh
Inventor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本村祐治
宇江纯一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97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7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既可以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紧凑化又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00)在制冷剂流路中的一部分连接有节流装置(16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以及连接成在节流装置(1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使热源侧制冷剂并联地流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在制冷剂流路中的其余部分连接有节流装置(16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以及连接成在节流装置(1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使热源侧制冷剂串联地流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与配置在建筑物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制冷剂进行散热、吸热,利用被加热、冷却后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该空气调节装置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氢氟烃)类制冷剂。另外,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天然制冷剂的方案。
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利用配置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并且,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然后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板式加热器等输送,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还有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机的结构,其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四根水管,同时地提供冷却、加热后的水等,可在室内机上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另外,还有构成为将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附近、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
另外,还有构成为用两根配管连接具有室外机和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
另外,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还存在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到中继器循环、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到室内机循环、从而一面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循环一面降低热介质的输送动力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
在先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第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等)
专利文献5:WO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因此制冷剂有可能泄漏到室内等。而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必须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后向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要延长。在此,如果要利用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做功的热,则输送动力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量就要高于制冷剂。因此,一旦循环路径延长,则输送动力将变得非常大。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要能够很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就可以实现节能。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了在每一台室内机都可以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必须连接四根配管,施工效率变差。在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内机必须单独具有泵等二次介质循环机构,因此不仅形成昂贵的系统,而且噪音也大,很不实用。而且,由于热交换器处在室内机附近,因此不能排除制冷剂在靠近室内的部位发生泄漏这样的危险。
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一次制冷剂流入到与热交换前的一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因此在连接多台室内机的情况下,各室内机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能量浪费的结构。另外,用两根制冷及两根制热共计四根配管连接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结果形成与用四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效率低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时,相比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时压力更低,因而密度变小。因此,如果使将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和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设为相同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则在减小流路面积时,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路上的压力损失将过大。而在增大流路面积时,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将降低。即,不能进行运转来始终得到最佳能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可以实现节能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使制冷剂不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附近而能提高安全性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减少室外机与分支单元(热介质转换器)或室内机的连接配管、能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能率的空气调节装置。另外,本发明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既可以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紧凑化又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空气调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和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节流装置、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多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
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及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热介质循环,
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分支成多个制冷剂流路,
在所述多个制冷剂流路之中的一部分,连接有所述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所述多个制冷剂流路之中的其余部分,连接有所述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构成为,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压力损失大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压力损失,且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流路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流路长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缩短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减少传输动力,因此可以实现节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在热介质向外部流出的情况下,也是少量的,可以提高安全性。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既可以降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高度,又可以提高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可以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另外的设置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是表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控制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的示意图。基于图1和图2就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使得每个室内机都可以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转模式。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组成部件的尺寸关系有时与实际的不同。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源机即一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介于室外机1和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转换器3。热介质转换器3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与热介质转换器3利用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与室内机2利用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并且,在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被向室内机2输送。
在图2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一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介于室外机1和室内机2之间的分割成多个的热介质转换器3(主热介质转换器3a、副热介质转换器3b)。室外机1与主热介质转换器3a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主热介质转换器3a与副热介质转换器3b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副热介质转换器3b与室内机2利用配管5连接。并且,在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副热介质转换器3b被向室内机2输送。
室外机1通常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外面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机2配置在能向建筑物9的内部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转换器3作为与室外机1和室内机2分开的框体,构成为可以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和室内空间7不同的位置上,室外机1和室内机2分别通过制冷剂配管4和配管5连接,向室内机2传输从室外机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两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使用两根配管5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各室内机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两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以及热介质转换器3),从而容易进行施工。
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热介质转换器3分成一个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从主热介质转换器3a派生的两个副热介质转换器3b(副热介质转换器3b(1)、副热介质转换器3b(2))。通过这样构成,可以相对一个主热介质转换器3a连接多个副热介质转换器3b。在这样的结构中,连接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副热介质转换器3b的制冷剂配管4是三根。之后将就该回路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4)。
另外,在图1和图2中,以热介质转换器3设置在虽然是建筑物9的内部但却不同于室内空间7的空间即天花板背部等的空间(以下仅称为空间8)的状态为例进行表示。除此之外,热介质转换器3还可以设置在电梯等所处的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和图2中,以室内机2是天花板盒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不受此限制,也可以是天花板埋入式或天花板悬挂式等,只要是直接或利用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则任何类型的室内机都可以。
在图1和图2中以室外机1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不受此限制。例如,室外机1也可以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房等被包围的空间,若是可以利用排气管向建筑物9外排出废热则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将室外机1设置在这样的地点,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另外,热介质转换器3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1附近。但必须注意,如果从热介质转换器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传输动力就会变得相当大,从而节能效果降低。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以及热介质转换器3的连接数量不局限于图1和图2所示的数量,根据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9来决定数量即可。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基于图3就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室外机1与热介质转换器3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所具备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热介质转换器3与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利用配管5连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果是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则包括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双方。同样,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果是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则包括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双方。另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将在之后进行具体说明。
[室外机1]
在室外机1上,利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地连接搭载有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以及蓄能器19。另外,在室外机1中,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以及止回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以及止回阀13d,无论室内机2所要求的运转如何,都可以使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朝向恒定方向。
压缩机10用于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形成高温且高压的状态,例如可由能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在制冷运转时发挥冷凝器(或者散热器)的作用,在由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蓄能器19设置在压缩机10a的吸入侧,储存因制热运转时与制冷运转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相对于过渡性运转变化的剩余制冷剂。
止回阀13d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只向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转换器3向室外机1的方向)流动。止回阀13a设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只向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1向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向)流动。止回阀13b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热介质转换器3流通。止回阀13c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使从热介质转换器3返回来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入侧流通。
第一连接配管4a用于在室外机1内连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止回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止回阀13a与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二连接配管4b用于在室外机1内连接止回阀13d与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另外,在图3中以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和止回阀13d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不受其限制,不必设置这些部件。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上分别搭载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通过配管5与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3中例示了四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情况,从纸面下侧起图示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另外,与室内机2a~室内机2d对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起也图示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另外,与图1和图2一样,室内机2的连接数量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四台。
[热介质转换器3]
在热介质转换器3上,搭载有四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两个节流装置6、两个开闭装置17、两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两个泵21、四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四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以及四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另外,在图4中对将热介质转换器3分成为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副热介质转换器3b的情况进行说明。
四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发挥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的作用,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室外机1生成并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向热介质传输。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上的节流装置16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上的节流装置16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
大多设置有搭载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转换器3的空间8,例如设置在天花板背部等的空间,与室外空间6或室内空间7相比,高度方向有较多限制。因此,需要将热介质转换器3构成得更为紧凑。为了降低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度,设于内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多使用高度低的板式热交换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一个热交换器的能力降低,因此并联地连接多台热交换器来提供热量。但是,如果是这样,尤其是在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板式热交换器内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就要降低,从而导致传热性能降低。但是,如果串联地连接多台热交换器,则尤其是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压力损失就会过大,不能采用。因此,如下所述,对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
在此,使热源侧制冷剂相对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并联流动地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相对于此,使热源侧制冷剂相对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串联流动地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如后所述,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下,高温且高压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节流装置16b流动,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形成为低温且低压的热源侧制冷剂,依次向节流装置16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流动。
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快时,热源侧制冷剂的传热率变大,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性能变高。但是,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快,则与之相应地,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也增加。尤其是若在低压侧发生大的压力损失,则性能就会大幅度降低。另外,热源侧制冷剂的密度小时,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大。
高温且高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密度大,低温且低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密度小。于是,优选的是,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高温且高压的热源侧制冷剂进行流动、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中,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增加以提高热交换性能。另外,优选的是,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低温且低压的热源侧制冷剂进行流动、对热介质进行冷却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中,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降低以降低压力损失,从而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
因此,使热源侧制冷剂串联流动地配置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这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加快,热交换效率提高。此时,由于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高,因此热源侧制冷剂的密度大,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不是很大。另外,使热源侧制冷剂并联流动地配置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这样,虽然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热交换效率稍微下降,但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面积增大,因此,即使低压且密度小的制冷剂流动,也可以抑制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增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既可以实现热介质转换器3的紧凑化、即降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高度,又可以提高制冷循环整体的效率,得到高能效的系统。另外,如图3所示,使热介质分别相对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并联流入地进行连接。
两个节流装置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减压阀、膨胀阀的作用,用于使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两个节流装置16可以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
两个开闭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a设置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上。开闭装置17b设置在连接了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的配管上。
两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两个泵21(泵21a、泵21b)用于使在配管5导通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泵21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两个泵21可以由例如可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可以根据室内机2上的负荷大小来调节其流量。
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之一即四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数量相应的数量(在此为四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其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
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另外,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朝另一方的完全切换,也包括从一方朝另一方的部分切换。
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之一即四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数量相应的数量(在此为四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其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
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另外,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朝另一方的完全切换,也包括从一方朝另一方的部分切换。
四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可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用于控制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数量相应的数量(这里为四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其一个通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个通路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即,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根据流入室内机2的热介质的温度和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来调节流入室内机2的热介质的量,可向室内机2提供与室内负荷对应的最恰当的热介质量。
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而且,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且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另外,在室内机2中,在停止或热休止(THERMOOFF)等不需要负荷的场合,可以通过完全关闭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来停止向室内机2供给热介质。
另外,在热介质转换器3上设置各种检测机构(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四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以及压力传感器36)。这些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输送到总体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工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鼓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切换、室内机2的热介质流量的调整等控制。
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设置在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设置在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
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设置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数量相应的数量(这里为四个)。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出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另外,第二温度传感器34也可以设置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的流路上。
四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同样地,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
另外,省略了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利用各种检测机构获得的检测信息和来自遥控器的指令,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鼓风机的转速(包括起动/停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驱动等,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另外,控制装置既可以设置在每个单元上,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1或热介质转换器3上。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构成。配管5根据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室内机2的数量进行分支(在此各分支为四路)。另外,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来决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
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以及蓄能器19,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使节流装置16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相对应地形成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多个制冷剂流路中的一个,使节流装置16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相对应地形成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多个制冷剂流路中的一个)。另外,利用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在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上并联地连接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形成为多个系统。
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经由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上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利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A)的回路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基于图4,就将热介质转换器3分成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副热介质转换器3b的情况下的空气调节装置100A的回路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热介质转换器3被构成为按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副热介质转换器3b来分开框体。根据这样的结构,如图2所示,可将多个副热介质转换器3b与一个主热介质转换器3a连接。
在主热介质转换器3a中设置气液分离器14和节流装置16c。关于其他构成元件,被搭载在副热介质转换器3b上。气液分离器14与连接于室外机1的一根制冷剂配管4和连接于副热介质转换器3b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两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将室外机1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成蒸汽状制冷剂和液体状制冷剂。节流装置16c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4的液体状制冷剂流动的下游侧,具有减压阀、膨胀阀的作用,使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并膨胀,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时,将节流装置16c的出口控制成中压。节流装置16c可以由能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可在主热介质转换器3a上连接多个副热介质转换器3b。
就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100可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令,由该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使所有室内机2都进行相同运转,而且,可以使各个室内机2进行不同的运转。另外,由于空气调节装置100A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都同样,因此省略对空气调节装置100A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的说明。以下,设空气调节装置100也包括空气调节装置100A。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运转模式中,有所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所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制冷负荷大于制热负荷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制热负荷大于制冷负荷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以下,连同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的流动一起就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5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只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5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各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进行冷凝液化,形成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压液体制冷剂在经由开闭装置17a后被分支,在节流装置16a和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温且低压的两相制冷剂。
该两相制冷剂分别流入发挥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面冷却热介质一面形成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如上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串联地连接。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上流动着低温且低压的热源侧制冷剂。由于低压制冷剂的密度小,因此,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小,则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就增加,制冷循环的性能会降低,但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并联地连接,故流路面积具有足够的大小,压力损失所造成的性能降低并不太大。
并且,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制冷剂穿过止回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使得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到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同样,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得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到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热成为恒定。另外,开闭装置17a为开,开闭装置17b为关。
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全部都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向热介质传输,由泵21a和泵21b使冷却后的热介质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中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此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必要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经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重新吸入泵21a和泵2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进行流动。另外,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任何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使得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都可确保流路,并流过与热交换量相应的流量。
在执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5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只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图6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6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各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导通,经过止回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4后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压且高温的气体制冷剂,一面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面进行冷凝液化,形成高压液体制冷剂。如上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串联地连接。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下,高温且高压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流动。由于高压制冷剂的密度大,因此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不太大。另一方面,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串联地连接,因此这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加大,传热率增大,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制冷循环整体的效率提高。
然后,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和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温且低压的两相制冷剂。该两相制冷剂经过开闭装置17b,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后重新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制冷剂在第二连接配管4b导通,经过止回阀13c,流入发挥蒸发器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形成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重新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使得作为通过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所得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同样,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得作为通过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所得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成为恒定。并且,开闭装置17a为关,开闭装置17b为开。另外,在可以测量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饱和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替代压力传感器36所检测的压力而使用该中间位置的温度,可以廉价地构成系统。
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加热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和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通过泵21a和泵21b被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内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必要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经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重新吸入泵21a和泵2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进行流动。另外,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作为目标值保持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的任何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使得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都确保流路,流过与热交换量相应的流量。另外,原本应利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的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来对其进行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几乎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可以削减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低成本地构成系统。
在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故而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7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冷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7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一面向室外空气散热一面进行冷凝,形成两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两相制冷剂经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两相制冷剂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发挥冷凝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两相制冷剂一面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面冷凝液化,形成液体制冷剂。此时,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串联地连接,因此,这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加快,传热率增大,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但是,由于制冷剂密度大的高温且高压的制冷剂流动,因此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不太大。
然后,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压两相制冷剂。该低压两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发挥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两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面冷却热介质一面形成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时,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因此,作为在这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面积可以确保足够的大小,即使是密度小的低压制冷剂流动,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也不太大,可以防止制冷循环的性能降低。
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热源侧制冷剂穿过止回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得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热成为恒定。另外,节流装置16a完全打开,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关闭。另外,也可以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得作为通过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而得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成为恒定。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完全打开,利用节流装置16a控制过热或过冷。
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向热介质传输,加热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向热介质传输,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必要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后温度稍微降低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再次吸入到泵21b。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后温度稍微升高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被再次吸入到泵21a。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而不进行混合,被分别引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和制冷侧,热介质都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进行流动。另外,通过在制热侧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在制冷侧将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
在执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热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8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循环。
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导通,穿过止回阀13b后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压且高温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且高压的制冷剂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发挥冷凝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一面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面冷凝液化,形成液体制冷剂。此时,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串联地连接,因此这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速加大,传热率增大,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但是,由于制冷剂密度大的高温且高压是制冷剂流动,因此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不太大。
然后,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压两相制冷剂。该低压两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发挥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两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进行蒸发,冷却热介质。此时,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相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因此可以确保在这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面积有足够大小,即使是密度小的低压制冷剂流动,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也不太大,可以防止制冷循环的性能降低。
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低压两相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热源侧制冷剂穿过止回阀13d,流入发挥蒸发器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得作为通过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而得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成为恒定。并且,节流装置16a为完全打开,开闭装置17a为关闭,开闭装置17b为关闭。另外,也可以完全打开节流装置16b,利用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
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向热介质传输,加热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向热介质传输,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中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必要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此时,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后温度稍微升高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被再次吸入到泵21a。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后温度稍微降低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再次吸入到泵21b。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进行混合,被分别引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和制冷侧,热介质都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进行流动。另外,通过在制热侧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在制冷侧将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作为目标值保持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
在执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8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剂配管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备若干个运转模式。在这些运转模式下,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
[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若干个运转模式下,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控制]
如上所述,在全制冷运转模式和全制热运转模式下,热源侧制冷剂被朝并联连接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以及串联连接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分流。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上,根据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这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能力和压力损失有所不同。
因此,热源侧制冷剂并不是被均匀地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分流,而是根据热交换性能和压力损失进行分流。因此,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动的热介质也需要根据热源侧制冷剂的热交换量,调整分配到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流量。接着,就用于调整热介质流量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温度效率进行说明。
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制热的情况下,热能被从热源侧制冷剂向热介质传输,在制冷的情况下,冷能被从热源侧制冷剂向热介质传输。此时,表示热介质的温度与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接近到什么程度的指标就是温度效率。即,进行热交换直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出口的热介质的温度与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相等的状态下的温度效率是1,进行热交换直至达到热介质的入口温度与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之间的中间温度的状态下的温度效率是0.5。
另外,若热介质的流速(流量)变小,则热介质的温度就接近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因此温度效率变大,而相反地若热介质的流速(流量)变大,则热介质就不能与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因此温度效率变小。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都被设置成以下朝向,即:按照该朝向,在开度为零时,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侧的流路完全关闭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侧的流路完全打开;在开度最大时,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侧的流路完全打开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侧的流路完全关闭。
在此,考虑全制热运转模式,在该全制热运转模式下,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全部都作为进行两相变化的制冷剂的冷凝器、或者CO2等向超临界过渡的制冷剂的气体冷却器来进行工作。
此时,如果增大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则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的热介质的流量(流速)就增加。因此,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中,热介质与制冷剂不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中的温度效率降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的热介质的温度变化减小,热介质出口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的检测温度)降低。
另外,若观看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如果增大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则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的热介质的流量(流速)就减少。因此,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中的温度效率提高,热介质的出口温度接近制冷剂的温度,因而,热介质出口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检测温度)上升。
另一方面,如果缩小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则形成与之相反的趋势,热介质出口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的检测温度)上升,热介质出口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检测温度)降低。即,可知的是,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可以控制热介质热交换器15出口的热介质温度。
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等的对应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由于处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和出口侧,所以,优选控制成必定在相同方向有相同开度。
图9是表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控制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基于图9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具体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如上所述,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
每隔规定时间(例如每隔30秒)就开始控制(RT0)。若开始控制,则控制装置就判断目前的运转模式(RT1)。在运转模式是全制热运转模式或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RT1;全制热运转模式或全制冷运转模式),控制装置判断压缩机10起动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RT2)。在压缩机10起动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RT2;是),控制装置判断运转模式从切换到全制热运转模式或全制冷运转模式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RT3)。若从切换运转模式起经过了规定时间(RT3;是),则控制装置就利用以下公式(1)进行运算(RT4)。
[公式(1)]
△PTVH=GTLH×(Tna-Tnb)
在此,Tna和Tnb分别是第一温度传感器31a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热介质的温度,GTLH是控制的增益,△PTVH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的变化量(开度修正值)。
然后,控制装置使与室内机2之中的运转中的室内机2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各自的开度都变化△PTVH(RT5)。然后,控制装置结束一系列的处理(RT6)。另外,在运转模式是全制热运转模式或全制冷运转模式之外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RT1;除此以外),若在压缩机10起动之后未经过规定时间(RT2;否)或者从运转模式向全制热运转模式或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切换起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RT3;否),则控制装置就结束处理(RT6)。
这里,考虑以下情况,即:如果设GTLH为30,则当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开度PTVH为中间开度的800时,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小于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此时,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入口温度是相同的温度,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相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量更小,与之相应地使得温度效率提高,因此,由于是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剂的温度高于热介质的温度,所以,对于热介质的温度,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出口温度Tna比热介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出口温度Tnb更高。
例如,如果使Tna比Tnb高2℃,则通过上述公式(1)得出△PTVH为60,进行控制使得与室内机2之中的运转中的室内机2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各自的开度都增加48个脉冲。如上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被设置成这样的朝向,即:按照该朝向,在开度为零时,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侧的流路完全关闭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侧的流路完全打开,在开度最大时,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侧的流路完全打开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侧的流路完全关闭。
因此,增加开度就意味着:增加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如果增加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的温度效率就降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出口温度Tna降低,如果增加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的温度效率就提高,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出口温度Tnb提高,朝向Tna和Tnb相等的方向进行控制。
另外,在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与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的控制方法相同,如果增加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的温度效率就降低。因此,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的热介质的温度变化变小,热介质出口温度Tna提高。另外,如果减少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的温度效率就提高,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出口温度接近低温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热介质出口温度Tnb减低。即,在上述公式(1)中,若使增益GTLH为负值,则朝向Tna和Tnb相等的方向进行控制。
另外,必须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控制周期比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的控制周期更长,以防止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控制发生干涉。因此,最好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控制周期是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控制周期的两倍以上。
可是,两相状态的热源侧制冷剂由于大多为干度越大而密度越小的气体制冷剂,因此平均密度小,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内的压力损失增大。另外,两相状态的热源侧制冷剂由于大多为干度越小而密度越大的液体制冷剂,因此平均密度大,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内的压力损失减少。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串联地连接,可以使用相同传热面积的热交换器,但在作为冷凝器或气体冷却器进行工作的制热运转时,也可以使成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小于成为上游侧的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例如,如果使用板式热交换器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则只要使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板的数量少于上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板的数量即可。具体来说,使上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板的数量为50张而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板的数量为40张,或者,使上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板的数量为60张而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板的数量就为50张等即可。
在制热运转时的下游侧,由于热源侧制冷剂的平均密度减小,因此,即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传热面积小,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也不太增加,性能的下降小。因此,这样可以廉价地构成系统。
另外,作为制热运转时的上游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并联地连接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例如,也可以并联地连接两个制热运转时位于上游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使热介质在合流之后流入下游侧的一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数量在上游侧和下游侧进行变化、使传热面积变化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而且,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制冷剂流路上分别具有三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在一方的制冷剂流路中并联连接三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在另一方的制冷剂流路中并联连接三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之中的两个,将其余的一个与并联连接的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串联连接。
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即使不用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构成,也可以构成为使用一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使得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的压力损失变小。即,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使用制冷剂侧流路截面积大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的流路截面积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即可。例如,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使用板式热交换器,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板数为60张,使串联连接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的板数为50张等即可。
另外,由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压力损失与流路长度成正比,因此,若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上使用制冷剂流路面积相同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长度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的总制冷剂流路长度短,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的压力损失不增加,具有相同的效果。即,例如使用三个流路面积相同的板式热交换器,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使用一个,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将两个板式热交换器串联连接来进行使用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全部都并联地流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使热介质串联地流动。即,也可以连接热介质流路,使得热介质在流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之后流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这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的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就进一步提高。但是,这样也会使热介质的压力损失增加,因此,这是仅限于在热介质的压力损失有余量的情况才可以应用的结构。
此外,若构成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侧流路的压力损失大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侧流路的压力损失、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侧流路的流动方向的流路长度大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侧流路的流动方向的流路长度,则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构,当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例如,即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流路面积小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若构成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长度充分小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1)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的总制冷剂流路长度,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侧流路的压力损失就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侧流路的压力损失更大,没有问题。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产生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情况下,将所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成中间的开度,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由此,可以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用于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因此,传热面积增加,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混合产生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的情况下,将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将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从而可以在各室内机2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可以是三通阀等切换三方流路的装置、两个开闭阀等对两方流路进行开闭的装置的组合等,只要是可以切换流路的装置即可。另外,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也可以使用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方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或两个电子膨胀阀等使两方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的组合等。此时,也可以防止流路突然开闭所造成的水锤。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两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与将利用侧热交换器26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具有三方流路的控制阀。
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可以使用利用步进电机驱动式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装置,二通阀也行,关闭了三通阀的一端的装置也行。另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的开闭双向流路的装置,反复进行接通/断开以控制平均流量。
另外,虽然显示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是四通阀,但不受其限制,也可以使用多个双向流路切换阀或三向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同样流动地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作为可以进行制冷制热混合运行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即使构成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各有一个,在它们上并联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只进行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中的任意一种运行,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当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分别只连接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而且,即使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装置,当然也没有问题。而且,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以内置于热介质变换器3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也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还可以与热介质变换器3和室内机2分体地构成。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22、R-134a、R-32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中包含双键的CF3CF=CH2等全球变暖系数较低值的制冷剂或其混合物,或者CO2或丙烷等天然制冷剂。在作为加热用途进行动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进行通常的二相变化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液化,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状态下被冷却,但无论是哪种制冷剂,除此以外都进行同样的动作,具有同样的效果。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以使用载冷剂(防冻液)或水、载冷剂与水的混合液、水与防腐效果好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向室内空间7泄漏,由于使用了安全性高的热介质,所以也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包括蓄能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蓄能器19。另外,一般情况下,大多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上安装鼓风机,通过送风来促进冷凝或蒸发,但不受此限制。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可以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加热器那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可以使用利用水或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类型的装置。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是可以散热或吸热的结构,则无论是什么类型都可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有四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特别限制数量。另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有两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不受此限制,只要构成为可以对热介质进行冷却和/或加热,则设置几个都可以。而且,也不局限于泵21a、泵21b各设置一个的情况,也可以并联地排列连接多个小容量的泵。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不仅不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2或室内机2附近地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可以使从配管5和蓄能器的连接处泄漏的热介质停留在热介质转换器3内,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缩短配管5,因此可以实现节能。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减少室外机1与热介质转换器3或室内机2的连接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能提高施工效率。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0既可以实现热介质转换器3的紧凑化,又可以提高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效率,可以实现节能。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外机,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热介质转换器,3a主热介质转换器,3b副热介质转换器,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止回阀,13d止回阀,14气液分离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2)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节流装置,16c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开闭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蓄能器,21泵,21a泵,21b泵,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第二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b第三温度传感器,35c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第三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40a高压配管,40b低压配管,100空气调节装置,100A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19)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和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节流装置、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多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
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及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热介质循环,
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分支成多个制冷剂流路,
在所述多个制冷剂流路之中的一部分,连接有所述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所述多个制冷剂流路之中的其余部分,连接有所述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构成为,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压力损失大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压力损失,且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流路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流路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运转模式,在该运转模式下,使制冷剂在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双方并联地流动,在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双方加热或冷却所述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构成为使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并联地流动,
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构成为使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串联地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切换以下运转模式的作用,即:
全制热运转模式,在该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在全部的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加热所述热介质,
全制冷运转模式,在该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全部的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冷却所述热介质,以及
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在该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下,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一部分加热所述热介质,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其余部分冷却所述热介质,
在所述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在全部的所述制冷剂流路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节流装置,
在所述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全部的所述制冷剂流路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节流装置、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在所述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下,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依次流过构成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的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节流装置,然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依次流过构成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的其余部分的所述节流装置、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是在所述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下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制冷侧的制冷剂流路,
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是在所述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下作为冷凝器或气体冷却器工作的制热侧的制冷剂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制冷剂流路分别具备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的一部分并联地连接所述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的其余部分串联地连接所述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串联地连接了所述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构成中,使成为制热运转时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的下游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小于成为上游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构成为,多个热交换器相对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并联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制冷剂流路分别具备三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的一部分并联地连接所述三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的其余部分并联地连接所述三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之中的两个,将其余的一个与并联地连接了的所述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串联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相对全部的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并联地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连接成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串联地流动的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进行配管连接使得所述热介质串联流动,
相对连接成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并联地流动的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进行配管连接使得所述热介质并联地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控制开度,使得在所述全制冷运转模式或所述全制热运转模式下调整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于从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来运算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开度修正值的作用,
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根据所述开度修正值控制开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修正值基于从制热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以及制冷侧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差被计算。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控制周期比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的控制周期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控制周期与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的控制周期之比为2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制热运转模式中的控制的增益和所述全制冷运转模式中的控制的增益设定为不同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以下装置分别分体地设置在相互分离的部位:
具有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机,
具有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泵的热介质转换器,以及
具有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与所述热介质转换器利用两根配管连接,所述热介质转换器和所述室内机利用两根配管连接。
CN201080069088.2A 2010-09-14 2010-09-14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3097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5590 WO2012035573A1 (ja) 2010-09-14 2010-09-14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7832A CN103097832A (zh) 2013-05-08
CN103097832B true CN103097832B (zh) 2016-04-27

Family

ID=4583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9088.2A Active CN103097832B (zh) 2010-09-14 2010-09-14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87861B2 (zh)
EP (1) EP2618074B1 (zh)
JP (1) JP5752135B2 (zh)
CN (1) CN103097832B (zh)
ES (1) ES2654341T3 (zh)
WO (1) WO2012035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2443B1 (en) * 2009-03-30 2016-11-01 Bmil HFC blend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internal R32 blend subcooling
WO2013160929A1 (ja) * 2012-04-23 2013-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3743004A (zh) * 2014-01-09 2014-04-23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制冷节能设备
CN105841255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换热器、室外机、换热控制器和换热控制方法
WO2020213130A1 (ja) * 2019-04-18 2020-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室外機、中継機、熱源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2984623A (zh) * 2021-04-26 2021-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结构、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3236A (ja) * 2001-08-27 2003-03-0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163052A (ja) * 2002-11-15 2004-06-1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222246A (ja) * 2008-03-13 2009-10-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JP2009236393A (ja) * 2008-03-27 2009-10-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システム
WO2009133640A1 (ja) * 2008-04-30 2009-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076517A (ja) * 2008-09-24 2010-04-0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
WO2010050003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3218A (en) * 1958-02-21 1959-07-07 Borg Warn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JPS55130148U (zh) 1979-03-09 1980-09-13
JPH05280818A (ja)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H0590267U (ja) 1992-04-27 1993-12-10 カル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熱交換器
US6006528A (en) * 1996-10-31 1999-12-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H1137587A (ja) 1997-07-18 1999-02-1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1289465A (ja)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3576486B2 (ja) * 2000-04-26 2004-10-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器および冷凍機
JP2002267289A (ja) 2001-03-09 2002-09-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
JP4123829B2 (ja) 2002-05-28 2008-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5140444A (ja) 2003-11-0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670329B2 (ja) * 2004-11-29 2011-04-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冷凍空調装置の運転制御方法、冷凍空調装置の冷媒量制御方法
JP2009229012A (ja) * 2008-03-24 2009-10-0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2112818B (zh) * 2008-10-29 2013-09-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5180497B (zh) 2008-10-29 2017-1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3236A (ja) * 2001-08-27 2003-03-0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163052A (ja) * 2002-11-15 2004-06-1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222246A (ja) * 2008-03-13 2009-10-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JP2009236393A (ja) * 2008-03-27 2009-10-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システム
WO2009133640A1 (ja) * 2008-04-30 2009-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076517A (ja) * 2008-09-24 2010-04-0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
WO2010050003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7832A (zh) 2013-05-08
US9587861B2 (en) 2017-03-07
JPWO2012035573A1 (ja) 2014-01-20
JP5752135B2 (ja) 2015-07-22
EP2618074B1 (en) 2017-11-29
EP2618074A1 (en) 2013-07-24
WO2012035573A1 (ja) 2012-03-22
ES2654341T3 (es) 2018-02-13
US20130139539A1 (en) 2013-06-06
EP2618074A4 (en)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00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08066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154637B (zh) 空调装置
CN103154639B (zh) 空调装置
CN102597640B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4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1751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7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50B (zh) 空调装置
CN102597660B (zh) 空调装置
JP518380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空気調和装置
CN102575860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5180497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364590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1026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562660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1759A (zh) 空调机
CN103917834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0978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81311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667367A (zh) 空调装置
CN102762932B (zh) 空调装置
CN10482300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