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1121B - 布线部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布线部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91121B CN108791121B CN201810391844.1A CN201810391844A CN108791121B CN 108791121 B CN108791121 B CN 108791121B CN 201810391844 A CN201810391844 A CN 201810391844A CN 108791121 B CN108791121 B CN 1087911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ing member
- trunk wiring
- trunk
- conductor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 H01R25/162—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rails or bus-ba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4—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head of screw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其将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的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分支的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各自具有扁平导体和形成在扁平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一双头螺栓,该第一双头螺栓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一分支部向外延伸,在第一分支部处,扁平导体露出而未由绝缘体覆盖。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扁平导体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扁平导体经由第一双头螺栓互相电连接。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88263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长的主干布线部件与分支布线部件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所述长的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所述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主干布线部件分支。
背景技术
已知一些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用于电连接长的主干布线部件与分支布线部件,所述长的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所述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主干布线部件分支。这样的连接结构的实例是在电池安装在后侧的车辆中使用的连接结构。在该连接结构中,用于将电力供应到另一电气装置的分支布线部件电连接到长的主干布线部件的中途部分,该长的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以将电力从后侧的电池供应到前侧的电气装置。
在传统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中,通常地,在分支位置处切割主干布线部件,并且得到的两个主干布线部件的各自的切割部均设置有端子结构。端子结构分别通过螺栓紧固而连接到电力分支箱的规定的连接部分,并且分支布线部件分别通过螺栓紧固而连接到电力分支箱的其它连接部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JP-A-2016-220276)。
利用该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两个分割的主干布线部件经由设置在电力分支箱中的电气回路互相电连接,并且还经由设置在电力分支箱中的电气回路电连接到分支布线部件。
发明内容
因为两个分割的主干布线部件经由电力分支箱互相电连接,所以上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具有如下问题:与单个的主干布线部件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不被切割地连续延伸的情况相比,主干布线部件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可能降低。
已经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连接长的主干布线部件与分支布线部件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所述长的主线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所述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主干布线部件分支,所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主干布线部件的电连接的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1)至(5)项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
(1)一种布线部件连接结构,所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将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的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分支的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各自具有导体和形成在所述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一紧固部件,该第一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一分支部向外延伸,在所述第一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并且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一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
(2)根据项(1)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分支,所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绝缘体,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之间;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形成在该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叠置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通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朝着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侧向外延伸,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经过所述通孔的面向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一个开口而插通所述通孔,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的末端侧部分从所述通孔的另一个开口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的所述末端侧部分互相电连接。
(3)根据项(1)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分支,其中: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绝缘体,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之间;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形成在该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
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非叠置部,在该非叠置部处,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在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弯曲,因此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不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上,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分开;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分支部是所述非叠置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
(4)根据项(1)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分支,其中: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绝缘体,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之间;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形成在该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切除部,该切除部从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边朝向该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边延伸;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露出部,该露出部与所述切除部同等延伸,因此该露出部露出而未由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覆盖;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朝向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分支部是所述露出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
(5)根据项(1)至(4)任一项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电力分支箱,所述电力分支箱设置在车辆中以覆盖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连接部分,并且容纳在上面形成电气回路的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连接到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连接到与所述第一部分不同的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一紧固部件和所述基板的电气回路互相电连接。
在项(1)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中,柱状的第一紧固部件设置在位于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中途位置处的第一分支部处,并且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经由第一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即,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互相电连接。结果,根据该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与上述传统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相比,能够使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更高。
根据项(2)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能够提供第一模式,其能够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实现如下结构,该结构允许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互相叠置以布设在车辆中,并且其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互相电连接,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互相电连接。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使绝缘部件介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通孔的内壁表面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插入该通孔中的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的侧壁表面之间。
根据项(3)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能够提供第二模式,其能够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实现如下结构,该结构允许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互相叠置以布设在车辆中,并且其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互相电连接,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互相电连接。
根据项(4)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能够提供第三模式,其能够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实现如下结构,该结构允许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互相叠置以布设在车辆中,并且其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互相电连接,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互相电连接。
根据项(5)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例如通过在容纳于电力分支箱中的基板的电气回路中形成用于允许或禁止基板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导通的开关机构,能够以期望的方式接通/断开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本发明使得能够提供一种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其用于将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的长的主干布线部件与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主干布线部件分支的分支布线部件电连接,所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主干布线部件的可靠性高。
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当参照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模式(以下称为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布线部件的布设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之前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之后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在图4所示的连接结构中采用的基板的顶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之前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之前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之前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9A和9B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在连接之前和之后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并且图示处如何进行连接。
图10是图示出在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布线部件连接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该连接结构配备有:长的主干布线部件10,其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其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分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总长度比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总长度短。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连接结构安装在车辆中,其中电池B安装在该车辆的后侧。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布设在车辆的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后端连接至安装在后侧的电池B。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通过前围板P2中形成的通孔插入,并且其前端连接到安装在发动机室中的电气装置M。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因为在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以还称为骨架(backbone)。
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中途位置从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分支,从而电连接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并且在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向右布设。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末端连接到另一电气装置(未示出)。在该实例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用作向电气装置M和其它电气装置供电的主干电源线,并且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用作向其它电气装置供电的分支电源线。
如图2所示,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由截面扁平且由金属材料(例如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的带状扁平导体11以及在周向上完全覆盖扁平导体11的树脂绝缘体12构成。例如,可以通过挤出成型或叠置成型制造扁平导体11与覆盖该扁平导体11的绝缘体12的组合体。
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分支出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部分是第一分支部13,在该第一分支部处,扁平导体11露出而未由绝缘体12覆盖。第一分支部13可以例如与扁平导体11的整周相对应(见图2)或者仅与扁平导体11的上表面相对应。
由金属制成并且成形为如直筒状的第一双头螺栓14结合到第一分支部13的上表面(即,扁平导体11的露出上表面),从而向上突出。结合方法的实例为超声结合和摩擦搅拌焊。第一双头螺栓14可以是最初即与扁平导体11一体化。
如图2所示,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一样,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由截面扁平且由金属材料(例如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的带状扁平导体21和周向上完全覆盖扁平导体21的树脂绝缘体22构成。例如,可以通过挤出成型或叠置成型制造扁平导体21与覆盖该扁平导体21的绝缘体22的组合体。
第一端子部23形成在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位于连接至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一侧上的端部处,在该第一端子部23处,扁平导体21露出并且在整周上未被绝缘体22覆盖。通孔24形成为穿过第一端子部23。
将参考图3描述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连接的操作。首先,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双头螺栓14插从下方插入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第一端子部23的通孔24中,并且将第一端子部23放置在第一分支部13上。在该状态下,第一双头螺栓14的末端侧部从通孔24的顶部开口向上突出。
然后,将螺母N拧在第一双头螺栓14上(螺栓紧固),从而完成连接操作。结果,建立了如下状态: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分支部13(第一双头螺栓14)直接分支,并且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扁平导体11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扁平导体21经由第一双头螺栓14互相电连接。
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中,柱状第一双头螺栓14设置在位于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中途位置处的第一分支部13处,并且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经由第一双头螺栓14互相电连接。即,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在其整个纵向长度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使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电连接。结果,与上述传统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相比,能够使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更高。
由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在其整个纵向长度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所以与上述传统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相比,螺栓紧固部位,即用于电连接的触点的数量更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由于螺栓紧固部位的数量比上述传统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中的小,所以能够减少连接操作的组装步骤的数量。另外,由于不切割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所以能够使构件数量比上述传统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中的少。
构成骨架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需要具有截面大的导体以确保规定的电流容量,并且在实施例中,具有截面扁平的带状扁平导体11。如此,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导体使得能够确保规定的电流容量并且具有足够裕度。此外,扁平导体11能够容易地在厚度方向上弯曲,这有助于沿着规定路径布设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操作。
<实施例2>
接着将参考图4和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分支部13(第一双头螺栓14)直接分支这样的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经由电力分支箱50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分支部13(第一双头螺栓14)分支。
下面将仅描述上述不同。在图4和图5中,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等同元件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符号。该标记法也适用于图6-8。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力分支箱50安装在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以覆盖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连接部分。电力分支箱50容纳形成有电气回路的基板51。
如图5所示,第一双头螺栓14连接到基板51的第一部分51a,并且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第一端子部23连接到基板51的与第一部分51a不同的第二部分51b。结果,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扁平导体11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扁平导体21经由第一双头螺栓14和基板51的电气回路互相电连接。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布设在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但是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可以布设在地板面板P1的下表面上。在该情况下,结合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扁平导体11的第一双头螺栓14从穿过地板面板P1形成的通孔的下方插入,以从通孔的顶部开口向上突出。从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的水平面突出的第一双头螺栓14连接到基板51的第一部分51a,基板51容纳于在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安装的电力分支箱50中。
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第一双头螺栓14与地板面板P1之间的充分绝缘,优选的是在地板面板P1的通孔的内壁表面与第一双头螺栓14的侧壁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为了确保更高的绝缘水平,适当地将绝缘部件设置在环状的间隙中。为此,期望使绝缘材料流入环形间隙中,或者将橡胶制成的绝缘环配合在环形间隙中。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例如通过在容纳于电力分支箱50中的基板51的电气回路中形成用于允许或禁止基板51的第一部分51a与第二部分51b之间导通的开关机构(未示出),能够以期望的方式接通/断开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之间的电连接。
<实施例3>
接着,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主要单独使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使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叠置体作为构成骨架的长的主干布线部件。
如图6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进一步配备有能够传输电力的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和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分支的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全长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短。
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一样,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由截面扁平且由金属材料(例如,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的带状扁平导体31以及在周向上完全覆盖该扁平导体31的树脂绝缘体32构成。例如,可以通过挤出成型或叠置成型制造扁平导体31与覆盖该扁平导体31的绝缘体32的组合体。
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叠置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下表面上,并且通过粘合剂等固定至该下表面上。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互相叠置而形成的长的叠置体构成了作为骨架的长的主干布线部件。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用作备用主干电源线,用以适应例如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中发生异常的事件。代替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可以用于以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不同的电压传输电力,或者用作地线。
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上邻近第一分支部13的位置处,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叠置方向,即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厚度方向上,通孔15贯通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在该实例中,通孔15是圆的。
在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与通孔15对应的位置处,第二分支部33形成在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中,在该第二分支部33处,扁平导体31露出而未由绝缘体32覆盖。第二分支部33,即扁平导体31露出的部分例如可以与该扁平导体31的整周相对应(见图6),或者仅与该扁平导体31的上表面相对应。
由金属制成并且成形为如直筒状的第二双头螺栓34结合到第二分支部33的上表面(即,扁平导体31的露出上表面),从而向上突出。结合方法的实例为超声结合和摩擦搅拌焊。第二双头螺栓34可以最初即地与扁平导体31一体化。第二双头螺栓34从下方穿过通孔15插入,并且其末端侧部从通孔15的顶部开口突出。结果,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在长度方向上并排布置。
为了确保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之间的充分的绝缘,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通孔15的内壁表面(特别地,扁平导体11的通孔的内壁表面)与第二双头螺栓34的侧壁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其中第二双头螺栓34结合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扁平导体31并且插入到通孔15中。为了确保更高的绝缘水平,优选地将绝缘部件设置在环状的间隙中。为此,期望使绝缘材料流入环形间隙中,或者将橡胶制成的绝缘环配合在环形间隙中。
如图6所示,如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一样,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由截面扁平且由金属材料(例如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的带状扁平导体41以及在周向上完全覆盖扁平导体41的树脂绝缘体42构成。例如,可以通过挤出成型或叠置成型制造扁平导体41与覆盖该扁平导体41的绝缘体42的组合体。
第二端子部43形成在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位于连接至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一侧上的端部处,该第二端子部43处,扁平导体41露出并且在整周上不被绝缘体42覆盖。通孔44形成为穿过第二端子部43。
用于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连接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因此不再描述。以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连接的方式相似的方式,将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互相连接。即,将结合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扁平导体31的第二双头螺栓34插入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第二端子部43的通孔44中,并且然后,将螺母拧到第二双头螺栓34上(螺栓紧固)。结果,建立了如下状态: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第二分支部33(第二双头螺栓34)直接分支,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扁平导体31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扁平导体41经由第二双头螺栓34互相电连接。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能够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两者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地的方式实现如下结构,该结构允许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互相叠置以布设在车辆中,并且其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电连接,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互相电连接。
<实施例4>
接着,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第四实施例与通过穿过第一主干布线部件20形成通孔15以使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在长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的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第一双头螺栓14与第二双头螺栓34通过使用具有非叠置部35的第二分支布线部件30而在宽度方向上(即,与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排布置。
如图7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在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分支部13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非叠置部35,在该非叠置部35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在宽度方向上弯曲,并且因此不叠置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上(即,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分开)。代替地,由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或者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二者在宽度方向上的弯曲,可以在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中形成非叠置部35。
在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非叠置部35中,在长度方向上的与第一分支部13相对的位置处形成第二分支部33,并且第二双头螺栓34结合到第二分支部33的上表面(即,扁平导体31的露出的上表面)以向上突出。结果,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
用于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连接的方法以及用于将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互相连接的方法与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此处不再描述。
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一样,能够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实现如下结构,该结构允许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互相叠置以布设在车辆中,并且其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电连接,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互相电连接。
<实施例5>
接着,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第五实施例与通过在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中形成非叠置部35而使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这样的上述第四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通过使用具有切割部16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而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
如图8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与第一分支部13相同的位置处,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中形成切割部16,使其在宽度方向上从一边朝向另一边延伸到宽度方向上的大约中央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存在切割部16,第一分支部13在宽度方向上从大约中央位置延伸至另一边。从而,第一双头螺栓14形成于在宽度方向上相比于一边更靠近另一边的位置处。
因为存在切割部16,所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未由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覆盖的露出部36。第二分支部33在露出部36的大约中央处形成在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中,并且第二双头螺栓34结合到第二分支部33的上表面(即扁平导体31的露出上表面)以向上突出。结果,第二双头螺栓34形成在比宽度方向上的另一边更靠近宽度方向上的一边的位置处,并且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
代替地,切割部16可以形成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与第一分支部13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第一双头螺栓14和第二双头螺栓34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
用于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连接的方法以及用于将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互相连接的方法与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此处不再描述。
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一样,能够以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而不被切割的方式实现如下结构,该结构允许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互相叠置以布设在车辆中,并且其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20互相电连接,并且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互相电连接。
<实施例6>
接着将参考图9A和9B及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第六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通过超声结合互相连接。
如图9A所示,制备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原始部件,并且去除绝缘体12和22的一部分,以分别露出使扁平导体11和21互相连接的部分。然后,使用图10所示的超声结合机60将扁平导体11和21的露出部分互相连接,从而获得图9B所示的结构。
重复这样的超声结合,直到所有必要的分支布线部件均连接至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将得到的一体结构安装在车辆中。
如图10所示,超声结合机60配备有电源61、震动器63以及超声结合机主体65。将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扁平导体11和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扁平导体21夹置在设定于超声结合机主体65中的超声喇叭66与设定成与该超声喇叭66对置的砧座67之间,并且施加载荷F使超声波喇叭66进行超声波振动的往复直线运动。结果,如氧化膜这样的杂质通过扁平导体11和12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而被去除,并且扁平导体11和21的新的表面互相进行接触以形成粘附核。结合区域从粘附核扩展并且获得固相接合。
<其它模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各种修改、改进等。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设定、数量、位置等并不限定于公开的内容,只要能够实施本发明即可,能够以所希望的方式来确定。
例如,虽然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各个布线部件的导体是截面扁平的扁平导体,但是其可以是截面为圆形的圆形导体。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使各个布线部件的导体的待结合至双头螺栓的部分变形为扁平形状,并且使双头螺栓结合至扁平表面。
在上述第三至第五实施例中,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直接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分支部13(第一双头螺栓14)分支,并且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第二分支部33(第二双头螺栓34)直接分支。如在第二实施例中一样,其中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经由电力分支箱50从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第一分支部13(第一双头螺栓14)分支并且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也经由电力分支箱50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第二分支部33(第二双头螺栓34)分支这样的代替结构是可行的。
在该情况下,电力分支箱50设置在车辆的地板面板P1的上表面上以覆盖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连接部分以及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连接部分。第一双头螺栓14、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第一端子部23、第二双头螺栓34和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第二端子部43分别连接至容纳在电力分支箱50中的基板51的彼此不同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利用该结构,例如通过在基板51的电气回路中形成允许或禁止基板51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导通的第一开关机构和允许或禁止基板51的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之间的导通的第二开关机构,能够以期望的方式接通/断开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之间的电连接并且接通/断开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与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之间的电连接。
在上述第三至第五实施例中,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均具有覆盖扁平导体11或31的绝缘体12或32。代替地,在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互相叠置的区域中,可以采用将绝缘体(被覆)被设置成将扁平导体11和31一起覆盖并且另一绝缘体介于扁平导体11与31之间这样的结构。
下面以[1]至[5]项的形式简要概括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特征:
[1]一种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其将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电连接,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分支,其中: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各自具有导体(扁平导体11、21)和形成在所述导体(扁平导体11、21)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12、22);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具有柱状的第一紧固部件(第一双头螺栓14),该第一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一分支部(13)向外延伸,在所述第一分支部处,所述导体(扁平导体11)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12)覆盖;并且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所述导体(扁平导体11)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所述导体(扁平导体21)经由所述第一紧固部件(第一双头螺栓14)互相电连接。
[2]根据项[1]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分支,其中: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导体(扁平导体31)和绝缘体(32),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导体(扁平导体31)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导体(扁平导体11)之间;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具有导体(扁平导体41)和绝缘体(42),该绝缘体形成在所述导体(扁平导体41)的外周表面上;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具有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叠置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通孔(15);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33)朝着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侧向外延伸,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扁平导体31)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32)覆盖;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经过所述通孔(15)的面向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一个开口而插通所述通孔(15),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的末端侧部分从所述通孔(15)的另一个开口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导体(扁平导体31)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导体(扁平导体41)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的所述末端侧部分而互相电连接。
[3]根据项[1]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分支,其中: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导体(扁平导体31)和绝缘体(32),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导体(扁平导体31)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导体(扁平导体11)之间;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具有导体(扁平导体41)和绝缘体(42),该绝缘体形成在所述导体(扁平导体41)的外周表面上;
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非叠置部(35),在该非叠置部处,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中的至少一者在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弯曲,并且因此,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不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上,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分开;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33)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分支部作为所述非叠置部(35)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扁平导体31)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32)覆盖;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导体(扁平导体31)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导体(扁平导体41)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互相电连接。
[4]根据项[1]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分支,其中: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导体(扁平导体31)和绝缘体(32),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导体(扁平导体31)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导体(扁平导体11)之间;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具有导体(扁平导体41)和绝缘体(42),该绝缘体形成在所述导体(扁平导体41)的外周表面上;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切除部(16),该切除部在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从一侧的侧边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边延伸;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露出部(36),该露出部与所述切除部共同地延伸,并且因此露出而未由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覆盖;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33)朝向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分支部是所述露出部(36)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扁平导体31)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32)覆盖;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30)的导体(扁平导体31)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40)的导体(扁平导体41)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第二双头螺栓34)互相电连接。
[5]根据项[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电力分支箱(50),所述电力分支箱设置在车辆中以覆盖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与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连接部分,并且容纳形成有电气回路的基板(51),其中: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第一双头螺栓14)连接到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51a),并且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导体(扁平导体21)连接到与所述第一部分(51a)不同的第二部分(51b);并且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10)的导体(扁平导体11)与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20)的导体(扁平导体21)经由所述第一紧固部件(第一双头螺栓14)和所述基板(51)的电气回路互相电连接。
Claims (5)
1.一种布线部件连接结构,所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将布设在车辆中并且能够传输电力的长的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分支的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各自具有导体和形成在所述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一紧固部件,该第一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一分支部向外延伸,在所述第一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并且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一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
其中,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长的第二主干布线部件,该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从而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上并且能够传输电力;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件,该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布设在车辆中、能够传输电力并且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分支,所述布线部件连接结构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绝缘体,该绝缘体至少介于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具有导体和形成在该导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绝缘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叠置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通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朝着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侧向外延伸,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经过所述通孔的面向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一个开口而插通所述通孔,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的末端侧部分从所述通孔的另一个开口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的所述末端侧部分互相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非叠置部,在该非叠置部处,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在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弯曲,因此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不叠置在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上,并且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分开;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分支部是所述非叠置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具有切除部,该切除部从与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和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长度方向和叠置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边朝向该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边延伸;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露出部,该露出部与所述切除部同等延伸,因此该露出部露出而未由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覆盖;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具有柱状的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从第二分支部朝向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分支部是所述露出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部处,所述导体露出而未由所述绝缘体覆盖;并且
所述第二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二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互相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布线部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电力分支箱,所述电力分支箱设置在车辆中以覆盖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与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连接部分,并且容纳在上面形成电气回路的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连接到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连接到与所述第一部分不同的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主干布线部件的导体和所述第一分支布线部件的导体经由所述第一紧固部件和所述基板的电气回路互相电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88263A JP6656202B2 (ja) | 2017-04-27 | 2017-04-27 | 配索材の接続構造 |
JP2017-088263 | 2017-04-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91121A CN108791121A (zh) | 2018-11-13 |
CN108791121B true CN108791121B (zh) | 2021-11-12 |
Family
ID=6379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91844.1A Active CN108791121B (zh) | 2017-04-27 | 2018-04-27 | 布线部件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36647B2 (zh) |
JP (1) | JP6656202B2 (zh) |
CN (1) | CN108791121B (zh) |
DE (1) | DE1020182066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66832B2 (ja) * | 2017-11-27 | 2021-04-2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積層平型電線の分岐構造 |
JP6974146B2 (ja) * | 2017-12-06 | 2021-12-0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配索材の接続構造 |
JP7178309B2 (ja) * | 2019-03-29 | 2022-11-25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被覆電線ユニット |
JP7016836B2 (ja) * | 2019-06-10 | 2022-02-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導電システム |
DE102020108669B3 (de) * | 2020-03-30 | 2021-04-29 |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 Verbind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r Verbindungsanordnung mit einem Bauteil |
DE102020112051B3 (de) | 2020-05-05 | 2021-09-30 |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 Verbind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sanordnung |
US11791597B2 (en) * | 2021-02-05 | 2023-10-17 | Aptiv Technologies (2) S.À R.L. | Flexible electrical bus b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14664481A (zh) * | 2022-03-25 | 2022-06-24 | 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棒电缆及其导通装置、制作方法 |
CN219350717U (zh) * | 2022-12-24 | 2023-07-14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7701A (zh) * | 2011-12-28 | 2013-07-03 | 通用电气公司 | 可调式电气母线通道接头 |
CN103403979A (zh) * | 2011-03-02 | 2013-11-20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母线组及其制造方法 |
US8939801B2 (en) * | 2011-07-29 | 2015-01-27 |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 Connector between battery modules and battery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
WO2016104101A1 (ja) * | 2014-12-24 | 2016-06-3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自動車用電源供給装置 |
CN106374076A (zh) * | 2015-07-23 | 2017-02-0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传感器引线固定总成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46206U (ja) * | 1981-09-25 | 1983-03-29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分電盤内の結線構造 |
JPS6379061U (zh) * | 1986-11-12 | 1988-05-25 | ||
JPH08251780A (ja) * | 1995-03-07 | 1996-09-27 | Kyodo Ky Tec Kk | 帯板導体電路の分岐装置 |
US8027023B2 (en) * | 2006-05-19 | 2011-09-27 | Carl Zeiss Smt Gmbh | Optical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ynamic fluctuations in pressure difference |
WO2010030605A2 (en) * | 2008-09-09 | 2010-03-18 | Johnson Controls - Saft Advanced Power Solutions Llc | Interconnection washe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assembly |
JP5895181B2 (ja) * | 2011-07-11 | 2016-03-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ねじ端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差込プラグ |
US10103375B2 (en) * | 2012-06-20 | 2018-10-16 |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 Fastening structure |
JP5962275B2 (ja) * | 2012-07-10 | 2016-08-03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多芯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
JP5978097B2 (ja) * | 2012-10-26 | 2016-08-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接地ユニット |
JP5920181B2 (ja) * | 2012-11-15 | 2016-05-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CN105103243B (zh) * | 2013-02-05 | 2017-11-28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电线结构体、电连接结构及电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
JP2016081731A (ja) * | 2014-10-17 | 2016-05-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平角電線及び平角電線の製造方法 |
KR101619644B1 (ko) * | 2014-11-19 | 2016-05-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파워 아웃렛장치 |
JP2016120901A (ja) * | 2014-12-24 | 2016-07-0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自動車用電源供給装置 |
JP6510316B2 (ja) * | 2015-05-14 | 2019-05-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6238947B2 (ja) | 2015-11-02 | 2017-11-29 | 株式会社Pfu | 排紙トレイ装置 |
-
2017
- 2017-04-27 JP JP2017088263A patent/JP66562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4-24 US US15/961,293 patent/US1023664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4-27 DE DE102018206620.5A patent/DE102018206620A1/de active Pending
- 2018-04-27 CN CN201810391844.1A patent/CN108791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3979A (zh) * | 2011-03-02 | 2013-11-20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母线组及其制造方法 |
US8939801B2 (en) * | 2011-07-29 | 2015-01-27 |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 Connector between battery modules and battery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
CN103187701A (zh) * | 2011-12-28 | 2013-07-03 | 通用电气公司 | 可调式电气母线通道接头 |
WO2016104101A1 (ja) * | 2014-12-24 | 2016-06-3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自動車用電源供給装置 |
CN106374076A (zh) * | 2015-07-23 | 2017-02-0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传感器引线固定总成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236647B2 (en) | 2019-03-19 |
JP6656202B2 (ja) | 2020-03-04 |
US20180316146A1 (en) | 2018-11-01 |
JP2018186029A (ja) | 2018-11-22 |
DE102018206620A1 (de) | 2018-10-31 |
CN108791121A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91121B (zh) | 布线部件连接结构 | |
CN110352513B (zh) | 支架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
US10199804B2 (en) | Busbar locating component | |
JP6854143B2 (ja) | シャント抵抗器およびシャント抵抗器を用いた電流検出装置 | |
US20090015992A1 (en) |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ith bus bar | |
JP6562998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US8669681B2 (en) | Conductive connection for bar-wound stators | |
CN109969101B (zh) | 布线构件连接结构 | |
US11296613B2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 |
JPWO2015099066A1 (ja)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 |
JP4097387B2 (ja)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 |
JP6923013B2 (ja) | 配線モジュール | |
JP2020058182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20180301831A1 (en) | Condu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laminated wiring body | |
JP6593597B2 (ja) | 回路構成体 | |
US20230354568A1 (en) | Electrical apparatus | |
WO2018123495A1 (ja) | 導電部材及び複数の導電部材を用いた導電路 | |
US11081814B2 (en) | Wiring module | |
JP7367374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17093168A (ja) |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 |
JP2003045508A (ja) | 電源分配回路 | |
JP2012216457A (ja) | 回転コネクタ用の接続具 | |
JP2003111239A (ja) |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 |
JP7419963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US20230133266A1 (en) | Circuit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