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8109A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88109A CN108688109A CN201810298849.XA CN201810298849A CN108688109A CN 108688109 A CN108688109 A CN 108688109A CN 201810298849 A CN201810298849 A CN 201810298849A CN 108688109 A CN108688109 A CN 1086881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 actual value
- molding
- lding
-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68—Detecting defective moulding condi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498—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31—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51—Time
- B29C2945/76561—Time d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655—Location of control
- B29C2945/76732—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通过比较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而能够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所述注射成型机具有处理与注射成型有关的信息的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实际值存储部,按照安装于注射成型机上的每一个模具装置,存储成型信息,该成型信息中作为成型条件的控制量的设定值和与以使所述控制量成为所述设定值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对应关联;及实际值提取部,从通过所述实际值存储部而存储的所述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所述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所述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所述实际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73150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品质管理装置设定各成型工序中的各成型条件和与其对应的一部分或所有条件的上限及下限的监视条件,比较这些监视条件数据和来自各检测器的检测值,并预测异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14015号公报
然而,若更换模具装置,则控制量的设定值变更,因此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也发生变化。
因此,难以通过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的比较而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能够通过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的比较而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
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处理与注射成型有关的信息的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实际值存储部,按照安装于注射成型机上的每一个模具装置,存储成型信息,该成型信息中作为成型条件的控制量的设定值和与以使所述控制量成为所述设定值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对应关联;及
实际值提取部,从通过所述实际值存储部而存储的所述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所述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所述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所述实际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能够通过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的比较而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用功能模块来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构成要件的图。
图4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存储部而存储的成型信息的图。
图5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成型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另一成型信息的图。
图7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又一成型信息的图。
图8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比较部而比较的合模马达的转矩的实际值的波形的图。
图9是关于一个成型条件而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的图。
图10是关于多个成型条件而汇总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的图。
图中:10-模具装置,160-合模马达,700-控制装置,711-实际值存储部,712-实际值提取部,713-实际值比较部,714-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5-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6-显示处理部,76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机构标注相同或对应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注射成型机)
图1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如图1~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具有合模装置100、顶出装置200、注射装置300、移动装置400及控制装置700。以下,对注射成型机的各构成要件进行说明。
(合模装置)
在合模装置100的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2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右方向)作为前方、且将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2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左方向)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合模装置100进行模具装置10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装置100例如是卧式合模装置,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合模装置100具有固定压板110、可动压板120、肘节座130、连接杆140、肘节机构150、合模马达160、运动转换机构170及模厚调整机构180。
固定压板110固定于框架Fr上。在固定压板110上的与可动压板120的对置面上安装有定模11。
可动压板120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框架Fr上铺设有引导可动压板120的导向件101。在可动压板120上的与固定压板110的对置面上安装有动模12。
通过使可动压板120相对于固定压板110进行进退,从而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由定模11和动模12构成模具装置10。
肘节座130与固定压板110隔开间隔而连结,并沿模开闭方向以移动自如的方式载置于框架Fr上。另外,肘节座130也可以设为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导向件移动自如。肘节座130的导向件和可动压板120的导向件101可以通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固定压板110固定于框架Fr上,且肘节座130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但也可以设为肘节座130固定于框架Fr上,且固定压板110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
连接杆140沿模开闭方向隔开间隔L而连结固定压板110和肘节座130。连接杆140可以使用多根(例如4根)。各连接杆140设为与模开闭方向平行,并对应于合模力而延伸。在至少1根连接杆140上可以设置检测连接杆140的应变的连接杆应变检测器141。连接杆应变检测器141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连接杆应变检测器141的检测结果使用于合模力的检测等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合模力的合模力检测器而使用连接杆应变检测器14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合模力检测器并不限定于应变仪式合模力检测器,也可以是压电式、电容式、液压式及电磁式合模力检测器等,其安装位置也并不限定于连接杆140。
肘节机构150配设于可动压板120与肘节座130之间,使可动压板120相对于肘节座130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肘节机构150由十字头151及一对连杆组等构成。各连杆组具有通过销等以伸缩自如的方式连结的第1连杆152及第2连杆153。第1连杆152通过销等以摆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可动压板120,第2连杆153通过销等以摆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肘节座130。第2连杆153经由第3连杆154而安装于十字头151。若使十字头151相对于肘节座130进行进退,则第1连杆152及第2连杆153进行伸缩,可动压板120相对于肘节座130进行进退。
另外,肘节机构15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在图1及图2中,各连杆组的节点的数量为5个,但也可以为4个,第3连杆154的一端部可以与第1连杆152和第2连杆153的节点结合。
合模马达160安装于肘节座130,且使肘节机构150工作。合模马达160使十字头151相对于肘节座130进行进退,由此使第1连杆152及第2连杆153进行伸缩,并使可动压板120相对于肘节座130进行进退。合模马达160直接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170,但也可以经由传送带或带轮等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170。
运动转换机构170将合模马达16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十字头151的直线运动。运动转换机构170包括丝杠轴171和与丝杠轴171螺合的丝杠螺母172。滚珠或辊可以介于丝杠轴171与丝杠螺母172之间。
合模装置100在基于控制装置700的控制下进行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及开模工序等。
在闭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160,从而使十字头151以设定速度前进至闭模结束位置,由此使可动压板120前进,使动模12接触定模11。十字头151的位置和速度例如使用合模马达编码器161等进行检测。合模马达编码器161检测合模马达160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
在合模工序中,进一步驱动合模马达160,从而使十字头151从闭模结束位置进一步前进至合模位置,由此产生合模力。合模时,在动模12与定模11之间形成型腔空间14,注射装置300将液态的成型材料填充到型腔空间14。通过固化被填充的成型材料而得到成型品。型腔空间1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该情况下,同时得到多个成型品。
在开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160,从而使十字头151以设定速度后退至开模结束位置,由此,使可动压板120后退,使动模12从定模11分离。之后,顶出装置200将成型品从动模12顶出。
闭模工序及合模工序中的设定条件作为一系列的设定条件而统一设定。例如闭模工序及合模工序中的十字头151的速度和位置(包括速度的切换位置、闭模结束位置、合模位置)作为一系列的设定条件而统一设定。另外,也可以设定可动压板120的速度和位置等,以代替十字头151的速度和位置等。并且,也可以设定合模力,以代替十字头的位置(例如合模位置)和可动压板的位置。
肘节机构150增大合模马达160的驱动力,并传递到可动压板120。其增大倍率也被称作放大倍率。放大倍率对应于第1连杆152与第2连杆153所成的角度θ(以下,也称作“连杆角度θ”)而发生变化。连杆角度θ由十字头151的位置来求出。连杆角度θ为180°时,放大倍率成为最大。
在模具装置10的厚度因模具装置10的更换或模具装置10的温度变化等而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模厚调整,以使在合模时得到规定的合模力。在模厚调整中,例如调整固定压板110与肘节座130的间隔L,以使在动模12接触定模11的模接触的时刻,肘节机构150的连杆角度θ成为规定的角度。
合模装置100具有模厚调整机构180,该模厚调整机构180通过调整固定压板110与肘节座130的间隔L而进行模厚调整。模厚调整机构180具有形成于连接杆140的后端部的丝杠轴18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肘节座130的丝杠螺母182、及使螺合于丝杠轴181的丝杠螺母182进行旋转的模厚调整马达183。
每一个连接杆140上设置有丝杠轴181及丝杠螺母182。模厚调整马达183的旋转可以经由旋转传递部185而传递到多个丝杠螺母182。能够使多个丝杠螺母182同步进行旋转。另外,也能够通过变更旋转传递部185的传递路径而使多个丝杠螺母182单独地进行旋转。
旋转传递部185例如由齿轮等构成。该情况下,各丝杠螺母182的外周形成有被动齿轮,模厚调整马达18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与多个被动齿轮及驱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肘节座130的中央部。另外,旋转传递部185也可以由传送带和带轮等构成来代替齿轮。
模厚调整机构180的动作通过控制装置700而被控制。控制装置700驱动模厚调整马达183而使丝杠螺母182进行旋转,由此调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丝杠螺母182的肘节座130相对于固定压板110的位置,并调整固定压板110与肘节座130的间隔L。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丝杠螺母182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肘节座130,形成有丝杠轴181的连接杆140固定于固定压板11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丝杠螺母182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固定压板110,连接杆140固定于肘节座130。该情况下,通过使丝杠螺母182进行旋转而能够调整间隔L。
并且,也可以是丝杠螺母182固定于肘节座130,连接杆14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固定压板110。该情况下,通过使连接杆140进行旋转而能够调整间隔L。
而且,也可以是丝杠螺母182固定于固定压板110,连接杆14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肘节座130。该情况下,通过使连接杆140进行旋转而能够调整间隔L。
间隔L使用模厚调整马达编码器184进行检测。模厚调整马达编码器184检测模厚调整马达183的旋转量和旋转方向,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模厚调整马达编码器184的检测结果使用于肘节座130的位置和间隔L的监视和控制中。
模厚调整机构180通过使彼此螺合的丝杠轴181和丝杠螺母182中的一方进行旋转而调整间隔L。可以使用多个模厚调整机构180,也可以使用多个模厚调整马达18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180为了调整间隔L而具有形成于连接杆140上的丝杠轴181和与丝杠轴181螺合的丝杠螺母18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模厚调整机构180也可以具有调节连接杆140的温度的连接杆温度调节器。连接杆温度调节器安装于各连接杆140,并协同调整多根连接杆140的温度。连接杆140的温度越高,连接杆140因热膨胀而变得越长,间隔L变得越大。多根连接杆140的温度也能够独立地进行调整。
连接杆温度调节器例如包括加热器(heater)等加热器,通过加热而调节连接杆140的温度。连接杆温度调节器包括水冷套等冷却器,可以通过冷却而调节连接杆140的温度。连接杆温度调节器也可以包括加热器和冷却器两者。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0是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合模装置,但也可以是模开闭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立式合模装置。立式合模装置具有下压板、上压板、肘节座、连接杆、肘节机构及合模马达等。下压板和上压板中的任一方用作固定压板,其余一方用作可动压板。下压板上安装有下模,上压板上安装有上模。由下模和上模构成模具装置。下模可以经由转台而安装于下压板上。肘节座配设于下压板的下方,并经由连接杆与上压板连结。连接杆沿模开闭方向隔开间隔而连结上压板和肘节座。肘节机构配设于肘节座与下压板之间,使可动压板进行升降。合模马达使肘节机构工作。合模装置为立式合模装置的情况下,连接杆的根数通常为3根。另外,连接杆的根数并无特别的限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0具有合模马达160而作为驱动源,但也可以具有液压缸来代替合模马达160。并且,合模装置100也可以具有线性马达来用于模开闭,且具有电磁铁来用于合模。
(顶出装置)
在顶出装置200的说明中,与合模装置100的说明同样地,将闭模时可动压板12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右方向)作为前方、且将开模时可动压板12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左方向)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顶出装置200从模具装置10顶出成型品。顶出装置200具有顶出马达210、运动转换机构220及顶出杆230等。
顶出马达210安装于可动压板120。顶出马达210直接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220,但也可以经由传送带或带轮等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220。
运动转换机构220将顶出马达21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顶出杆230的直线运动。运动转换机构220包括丝杠轴和与丝杠轴螺合的丝杠螺母。滚珠或辊可以介于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
顶出杆230设为在可动压板120的贯穿孔中进退自如。顶出杆230的前端部与以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于动模12的内部的可动部件15接触。顶出杆230的前端部可以与可动部件15连结,也可以不与其连结。
顶出装置200在基于控制装置700的控制下进行顶出工序。
在顶出工序中,驱动顶出马达210,从而使顶出杆230以设定速度从待机位置前进至顶出位置,由此使可动部件15前进,并顶出成型品。之后,驱动顶出马达210,从而使顶出杆230以设定速度进行后退,使可动部件15后退至原来的待机位置。顶出杆230的位置和速度例如使用顶出马达编码器211进行检测。顶出马达编码器211检测顶出马达210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
(注射装置)
在注射装置300的说明中,与合模装置100的说明和顶出装置200的说明不同,将填充时螺杆33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左方向)作为前方、且将计量时螺杆33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右方向)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注射装置300设置于相对于框架Fr进退自如的滑动底座301,设为相对于模具装置10进退自如。注射装置300接触模具装置10,并对模具装置10内的型腔空间14填充成型材料。注射装置300具有例如缸体310、喷嘴320、螺杆330、计量马达340、注射马达350及压力检测器360等。
缸体310加热从供给口311供给到内部的成型材料。供给口311形成于缸体310的后部。缸体310后部的外周设置有水冷缸等冷却器312。在冷却器312的前方的位置,在缸体310的外周设置有带式加热器等加热器313和温度检测器314。
缸体310沿缸体310的轴向(图1及图2中为左右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在各区域设置有加热器313和温度检测器314。控制装置700控制加热器313,以使温度检测器314的检测温度在每一个区域成为设定温度。
喷嘴320设置于缸体310的前端部,并按压于模具装置10。喷嘴320的外周设置有加热器313和温度检测器314。控制装置700控制加热器313,以使喷嘴320的检测温度成为设定温度。
螺杆330以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于缸体310内。若使螺杆330旋转,则成型材料沿螺杆330的螺旋状槽被输送至前方。成型材料一边被输送至前方,一边通过来自缸体310的热而逐渐熔融。随着液态成型材料被输送至螺杆330的前方并蓄积在缸体310的前部,螺杆330进行后退。之后,若使螺杆330前进,则蓄积在螺杆330前方的液态成型材料从喷嘴320注射,并填充于模具装置10内。
在螺杆330的前部,以进退自如的方式安装有止回环331作为防止在将螺杆330推向前方时成型材料从螺杆330的前方朝向后方的回流的止回阀。
在使螺杆330前进时,止回环331通过螺杆330前方的成型材料的压力而被推向后方,且相对于螺杆330相对后退至堵塞成型材料的流路的封闭位置(参考图2)。由此,防止蓄积在螺杆330前方的成型材料向后方回流。
另一方面,在使螺杆330旋转时,止回环331通过沿螺杆330的螺旋状槽被输送至前方的成型材料的压力而被推向前方,相对于螺杆330相对前进至开放成型材料的流路的开放位置(参考图1)。由此,成型材料被输送至螺杆330的前方。
止回环331可以是与螺杆330一同旋转的共转型和不与螺杆330一同旋转的非共转型中的任一种。
另外,注射装置300可以具有使止回环331相对于螺杆330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进退的驱动源。
计量马达340使螺杆330进行旋转。使螺杆330进行旋转的驱动源并不限定于计量马达340,例如也可以是液压泵等。
注射马达350使螺杆330进行进退。在注射马达350与螺杆330之间设置有将注射马达3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杆330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等。运动转换机构例如具有丝杠轴和与丝杠轴螺合的丝杠螺母。滚珠或辊等可以设置于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使螺杆330进行进退的驱动源并不限定于注射马达350,例如也可以是液压缸等。
压力检测器360检测在注射马达350与螺杆330之间传递的压力。压力检测器360设置于注射马达350与螺杆330之间的压力的传递路径上,并检测作用于压力检测器360的压力。
压力检测器360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压力检测器360的检测结果使用于螺杆330从成型材料受到的压力、对螺杆330的背压、从螺杆330作用于成型材料的压力等的控制或监视中。
注射装置300在基于控制装置700的控制下进行填充工序、保压工序及计量工序等。
在填充工序中,驱动注射马达350,从而使螺杆330以设定速度前进,使蓄积在螺杆330前方的液态成型材料填充于模具装置10内的型腔空间14。螺杆330的位置和速度例如使用注射马达编码器351进行检测。注射马达编码器351检测注射马达350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若螺杆330的位置到达设定位置,则进行从填充工序向保压工序的切换(所谓的V/P切换)。还将进行V/P切换的位置称作V/P切换位置。螺杆330的设定速度可以根据螺杆330的位置和时间等而变更。
另外,在填充工序中,可以在螺杆330的位置到达设定位置之后,使螺杆330临时停止于该设定位置,然后进行V/P切换。也可以在刚要进行V/P切换之前进行螺杆330的低速前进或低速后退,以代替螺杆330的停止。
在保压工序中,驱动注射马达350,从而将螺杆330推向前方,将螺杆330的前端部上的成型材料的压力(以下,也称作“保持压力”。)保持为设定压力,将残留在缸体310内的成型材料朝向模具装置10进行按压。能够补充因模具装置10内的冷却收缩而引起的不足的量的成型材料。保持压力例如使用压力检测器360进行检测。压力检测器360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保持压力的设定值可以根据保压工序开始之后的经过时间等而变更。
在保压工序中,模具装置10内的型腔空间14的成型材料逐渐冷却,在保压工序结束时,型腔空间14的入口被固化的成型材料堵塞。该状态被称作门封,防止来自型腔空间14的成型材料的回流。在保压工序之后开始冷却工序。在冷却工序中,进行型腔空间14内的成型材料的固化。为了缩短成型循环时间,在冷却工序中可以进行计量工序。
在计量工序中,驱动计量马达340,从而使螺杆330以设定转速进行旋转,沿螺杆330的螺旋状槽将成型材料输送至前方。随之,成型材料逐渐熔融。随着液态成型材料被输送至螺杆330的前方并蓄积在缸体310的前部,螺杆330进行后退。螺杆330的转速例如使用计量马达编码器341进行检测。计量马达编码器341检测计量马达340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
在计量工序中,为了限制螺杆330的突然后退,可以驱动注射马达350而对螺杆330施加设定背压。例如使用压力检测器360来检测对螺杆330的背压。压力检测器360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700。若螺杆330后退至计量结束位置,且螺杆330的前方蓄积规定量的成型材料,则计量工序结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注射装置300为同轴螺杆式注射装置,但也可以是预塑式注射装置等。预塑式注射装置将在塑化缸内熔融的成型材料供给到注射缸,从注射缸向模具装置内注射成型材料。螺杆以旋转自如或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于塑化缸内,柱塞以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于注射缸内。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注射装置300是缸体310的轴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注射装置,但也可以是缸体310的轴向为上下方向的立式注射装置。与立式注射装置300进行组合的合模装置可以是立式合模装置,也可以是卧式合模装置。同样地,与卧式注射装置300进行组合的合模装置可以是卧式合模装置,也可以是立式合模装置。
(移动装置)
在移动装置400的说明中,与注射装置300的说明同样地,将填充时螺杆33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左方向)作为前方、且将计量时螺杆330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右方向)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移动装置400使注射装置300相对于模具装置10进行进退。并且,移动装置400将喷嘴320按压于模具装置10,以使产生喷嘴接触压力。移动装置400包括液压泵410、作为驱动源的马达420及作为液压致动器的液压缸430等。
液压泵410具有第1端口411和第2端口412。液压泵410是能够双向旋转的泵,通过切换马达420的旋转方向,从第1端口411及第2端口412中的任一个端口吸入工作油(例如油),并从另一个端口吐出,从而产生液压。另外,液压泵410也能够从罐吸入工作油,并从第1端口411及第2端口412中的任一个端口吐出工作油。
马达420使液压泵410进行工作。马达420通过与来自控制装置700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旋转方向及转矩而驱动液压泵410。马达420可以是电动马达,也可以是电动伺服马达。
液压缸430具有缸体主体431、活塞432及活塞杆433。缸体主体431固定于注射装置300。活塞432将缸体主体431的内部划分为作为第1室的前室435和作为第2室的后室436。活塞杆433固定于固定压板110。
液压缸430的前室435经由第1流路401与液压泵410的第1端口411连接。从第1端口411吐出的工作油经由第1流路401而供给到前室435,由此注射装置300被推向前方。注射装置300进行前进,喷嘴320按压于定模11。前室435作为通过从液压泵410供给的工作油的压力而产生喷嘴320的喷嘴接触压力的压力室而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液压缸430的后室436经由第2流路402与液压泵410的第2端口412连接。从第2端口412吐出的工作油经由第2流路402而供给到液压缸430的后室436,由此注射装置300被推向后方。注射装置300进行后退,喷嘴320从定模11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装置400包括液压缸4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电动马达和将该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注射装置300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来代替液压缸430。
(控制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控制装置7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701、存储器等存储介质702、输入接口703及输出接口704。控制装置700通过使CPU701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702中的程序而进行各种控制。并且,控制装置700通过输入接口703而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输出接口704向外部发送信号。
控制装置700通过重复进行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及开模工序等而重复制造成型品。并且,控制装置700在合模工序期间进行计量工序、填充工序及保压工序等。还将用于获得成型品的一系列的动作例如从计量工序开始到下一个计量工序开始为止的动作,称作“注料”或“成型循环”。并且,还将1次注料所需时间称作“成型循环时间”。
控制装置700与操作装置750和显示装置760连接。操作装置750接收由用户进行的输入操作,将对应于输入操作的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00。显示装置760在基于控制装置700的控制下显示与操作装置750中的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画面。
操作画面使用于注射成型机的设定等。操作画面准备有多个,并进行切换显示,或者重叠显示。用户通过一边观察在显示装置760中显示的操作画面,一边操作操作装置750而进行注射成型机的设定(包括设定值的输入)等。
操作装置750及显示装置760例如可以由触摸面板构成,并设为一体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750及显示装置760被设为一体化,但也可以被独立地设置。并且,也可以设置多个操作装置750。
(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控制装置700兼任处理与注射成型有关的信息的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另外,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可以与控制装置700独立地设置,该情况下,为了能够从控制装置700获取各种信息,可以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或互联网线路等网络而与控制装置700连接。该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及无线连接中的任一种。
图3是用功能模块来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构成要件的图。图3所图示的各功能模块是概念性的构成要件,未必一定需要以物理的方式如图所示构成。各功能模块的全部或一部分能够以任意的单位通过功能或物理的方式进行分散或整合而构成。关于通过各功能模块进行的各处理功能,其全部或任意的一部分通过由CPU执行的程序来实现,或者可以作为基于有线逻辑的硬件而实现。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700具有实际值存储部711,该实际值存储部711在安装于注射成型机上的每一个模具装置10中,将作为成型条件的控制量的设定值和与以控制量成为设定值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进行对应关联并存储。
图4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存储部而存储的成型信息的图。如图4所示,实际值存储部711将模具装置10、作为在模具装置10的内部成型的成型品的成型条件的控制量的设定值、及与以控制量成为设定值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进行对应关联并存储。
作为控制量,可以举出例如可动部件的移动位置(或者表示移动位置的移动距离)、可动部件的移动时间、可动部件的移动速度、作用于可动部件的力或压力等。可以举出例如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及开模工序中的十字头151的移动位置或移动速度、保压工序中的成型材料的保持压力或其保持时间、计量工序中的螺杆330的背压、顶出工序中的顶出马达210的转矩等。
每一个模具装置10中设定有控制量的设定值。每一个模具装置10中各设定有1个控制量的设定值。在操作装置750等中输入控制量的设定值,并存储于存储介质702中。
作为操作量,可以举出例如驱动可动部件的马达的供给电流等。作为可动部件和马达的组合,可以举出例如十字头151和合模马达160的组合、顶出杆230和顶出马达210的组合、螺杆330和注射马达350的组合、螺杆330和计量马达340的组合等。
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是指,除了操作量以外,对应于操作量而变动的物理量。操作量为马达的供给电流的情况下,作为对应于操作量而变动的物理量,可以举出马达的转矩或马达的温度。马达的转矩或马达的发热量与马达的供给电流成比例。这些实际值通过电流检测器或转矩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等检测器而检测。马达的转矩的实际值可以由向马达供给电流的逆变器的控制指令值来求出。
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种类能够在操作画面上进行选择。并且,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可以是波形、峰值、可动部件存在于特定的位置时的值,也能够在操作画面上进行选择。
实际值存储部711在注射成型机进行成型动作的期间,监视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将其监视结果和控制量的设定值进行对应关联并存储。该存储可以仅在操作画面上选择规定模式的期间进行。选择规定模式的用户可以是注射成型机的交货目的地的使用者,也可以是注射成型机制造商的维护管理者。后者的情况下,维护管理者在注射成型机的定期检查等中,为了判定注射成型机的异常的有无而选择规定模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量为可动部件的物理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量也可以是模具装置10的温度或缸体310的温度等。控制量为缸体310的温度的情况下,操作量为加热器313的供给电流。
然而,关于由注射成型机或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能够通过与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以下,也简称为“特征量”。)的实际值的经时变化而判定。例如合模装置100越劣化,十字头151的位置控制中所需要的能量损失变得越大,因此合模马达160的转矩变大。
注射成型机或模具装置10的劣化缓慢地进行,因此特征量的实际值的变化也缓慢地进行。因此,在由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判定中,对在时间上有差距的、多次注射期间的特征量的实际值进行比较。
如图4所示,若更换模具装置10,则成型条件变更,因此特征量的实际值也发生变化。特征量的实际值的变化包括由成型条件的变更引起的变化、以及由注射成型机或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变化这两者。
因此,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700具有实际值提取部712,该实际值提取部712从通过实际值存储部711而存储的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
图5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成型信息的图。如图5所示,实际值提取部712可以从通过实际值存储部711而存储的成型信息(图4所示的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A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
图6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另一成型信息的图。如图6所示,实际值提取部712可以从通过实际值存储部711而存储的成型信息(图4所示的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B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
图7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又一成型信息的图。如图7所示,实际值提取部712可以从通过实际值存储部711而存储的成型信息(图4所示的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C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
如图5~图7所示,通过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能够从特征量的实际值的变化中排除由成型条件的变更引起的变化。因此,能够根据特征量的实际值的比较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实际值提取部712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实际值,但也可以提取在类似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例如在存在能够进行判定的程度的时间差距的、成型条件相同的注射不存在的情况下,实际值提取部712可以提取在类似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所述判定是根据实际值的比较进行的有无异常的判定。实际值提取部712只要提取在相同的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即可。
至于成型条件是否类似,例如能够根据控制量的设定值是否在容许范围内、或者使用于成型动作的管理中的物理量的实际值(所谓记录数据)是否在容许范围内来进行判定。作为使用于成型动作的管理中的物理量,例如除了成型循环时间、闭模时间、开模时间、填充时间、计量时间等时间以外,还可以举出位置、压力、力、温度等。使用于成型条件的类似性的判定中的物理量能够在操作画面上进行选择。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700可以具有实际值比较部713,该实际值比较部713比较通过实际值提取部712而提取的、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实际值比较部713比较例如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标准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和其他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例如通过求出实际值差的大小而进行实际值的比较。根据特征量的实际值的比较,能够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在有无异常的判定中使用标准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因此能够省略根据模拟或经验等制作标准数据的麻烦。
标准注射只要是与被比较的其他注射相比为过去的注射即可,也可以能够在操作画面上进行选择。标准注射可以是由注射成型机制造商进行发货检查时的标准注射,也可以是在注射成型机的交货目的地进行的注射成型时的标准注射。后者的情况下,标准注射优选为在交货注射成型机之后尽可能为早期的标准注射。由于能够比较在时间上有差距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因此容易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
图8是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通过实际值比较部而比较的合模马达的转矩的实际值的波形的图。图8中,纵轴表示合模马达160的转矩的实际值,横轴表示闭模开始之后的经过时间。图8中,合模马达160的转矩的实际值为正是指,电流从对合模马达160供给电流的逆变器向合模马达160流过。并且,合模马达160的转矩的实际值为负是指,通过合模马达160的减速,电流从合模马达160向逆变器回流。
图8中,双点划线表示标准注射中的合模马达160的转矩的波形,实线表示其他注射中的合模马达160的转矩的波形。若进行合模装置100的劣化,则十字头151的位置控制中所需要的能量损失变大,合模马达160的转矩变大,其波形例如从图8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波形变成图8中用实线表示的波形。
实际值比较部713可以比较隔着模具装置10的更换而进行的、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例如在实际值比较部713比较在相同的成型条件A下进行的注射No.0001和注射No.6000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该期间进行从模具装置A向模具装置B的模具更换、从模具装置B向模具装置C的更换、从模具装置C向模具装置A的更换、从模具装置A向模具装置C的更换、及从模具装置C向模具装置A的更换。由于能够比较时间上有差距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因此容易进行有无异常的判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实际值比较部713比较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但也可以比较在类似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例如在存在能够进行判定的程度的时间差距的、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注射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将在类似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注射作为标准注射,所述判定是根据实际值的比较进行的有无异常的判定。实际值比较部713只要比较在相同的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即可。
图9是关于一个成型条件而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的图。图9中横轴表示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注射的累计数,纵轴表示各注射中的闭模开始之后的经过时间。并且,在图9中,白色和黑色的程度表示标准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与其他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表示色调从白色越趋向黑色,标准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与其他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越大。
如图9所示,实际值比较部713的比较结果可以由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标准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与其他注射中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来表示。图9所示的比较结果可以在显示装置760中显示。看到该显示的注射成型机的用户能够得知多次注射之间的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大的注射编号或闭模开始之后的经过时间等,并能够得到有助于推定劣化原因的信息。
图10是关于多个成型条件汇总表示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的图。在图10中,对图4等中所示出的每一个成型条件,通过实际值比较部713而求出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时期,用黑色粗线来表示该时期。阈值可以在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判定和由模具装置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判定中通用。可以在每一个成型条件中准备阈值。
图10所示的比较结果可以在显示装置760中显示。看到该显示的注射成型机的用户能够得知存在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时期或存在由模具装置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时期,并能够得到有助于推定劣化原因的信息。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700可以具有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该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根据实际值比较部713的比较结果来判定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例如根据图10所示的比较结果来判定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
作为判定为存在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情况,可以举出刚更换模具装置10之前和之后这两者中,上述差值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例如,在图10中,在注射No.6000和注射No.6001之间进行模具装置10的更换,在刚进行该更换的之前和之后这两者中,上述差值的大小超过阈值。该情况下,判定为存在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其理由是,因为同时产生由多个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概率非常小。
在上述差值的大小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可以判定不存在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
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也可以判定由目前的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实际值提取部712提取在与使用于注射成型中的成型条件相同或类似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过去的实际值,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可以将通过实际值提取部712而提取的实际值作为基准数据,判定在注射成型中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700可以具有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该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根据实际值比较部713的比较结果来判定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例如根据图10所示的比较结果来判定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
作为判定为存在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情况,可以举出刚更换模具装置10之前上述差值的大小超过阈值,但刚更换模具装置10之后上述差值的大小成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例如在图10中,在注射No.5000与注射No.5001之间进行模具装置10的更换,在刚进行该更换之前上述差值的大小超过阈值,但刚进行该更换之后上述差值的大小成为阈值以下。该情况下判定为在刚更换之前的模具装置C中存在异常。其理由是,因为在更换期间注射成型机的劣化急剧进行的概率非常小。
并且,作为判定为存在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情况,可以举出在刚更换模具装置10之前上述差值的大小为阈值以下,但刚更换模具装置10之后上述差值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该情况下判定为在刚进行更换之后的模具装置上存在异常。其理由是,因为在更换期间注射成型机的劣化急剧进行的概率非常小。
在上述差值的大小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可以判定不存在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
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也可以判定由目前的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实际值提取部712提取在与使用于注射成型中的成型条件相同或类似的成型条件下进行的过去的实际值,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可以将通过实际值提取部712而提取的实际值作为基准数据,判定在注射成型中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为存在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阈值和判定为存在由模具装置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阈值是通用的,但也可以分别准备。并且,也可以准备多个阈值,以便能够判定异常的程度。
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可以判定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由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来求出,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越大,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越大。由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可以通过数值等来表示。
同样地,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也可以判定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由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来求出,特征量的实际值之差的大小越大,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越大。由模具装置10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程度可以通过数值等来表示。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700可以具有显示实际值比较部713的比较结果的显示处理部716。显示处理部716例如使图9所示的比较结果或图10所示的比较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760。看到显示装置760的用户能够判定由注射成型机或模具装置的劣化引起的异常的有无。另外,显示处理部716可以显示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714的判定结果。并且,显示处理部716也可以显示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715的判定结果。
(变形及改进)
以上,对注射成型机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内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进。
Claims (7)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处理与注射成型有关的信息,
所述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实际值存储部,按照安装于注射成型机上的每一个模具装置,存储成型信息,该成型信息中作为成型条件的控制量的设定值和与以使所述控制量成为所述设定值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对应关联;及
实际值提取部,从通过所述实际值存储部而存储的所述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所述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所述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所述实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实际值比较部,比较通过所述实际值提取部而提取的、在相同的所述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所述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所述实际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实际值比较部比较隔着所述模具装置的更换而进行的、在相同的所述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所述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所述实际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注射成型机异常判定部,根据所述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由所述注射成型机的劣化引起的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模具装置异常判定部,根据所述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由所述模具装置的劣化引起的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显示处理部,显示所述实际值比较部的比较结果。
7.一种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其处理与注射成型有关的信息,
所述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实际值存储部,按照安装于注射成型机上的每一个模具装置,存储成型信息,该成型信息中作为成型条件的控制量的设定值和与以使所述控制量成为所述设定值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量有关的物理量的实际值对应关联;及
实际值提取部,从通过所述实际值存储部而存储的所述成型信息中,提取在相同的所述成型条件及类似的所述成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注射的所述实际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73150A JP6800798B2 (ja) | 2017-03-31 | 2017-03-31 |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射出成形用情報処理装置 |
JP2017-073150 | 2017-03-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88109A true CN108688109A (zh) | 2018-10-23 |
CN108688109B CN108688109B (zh) | 2021-02-26 |
Family
ID=6186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98849.XA Active CN108688109B (zh) | 2017-03-31 | 2018-03-30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381647B1 (zh) |
JP (1) | JP6800798B2 (zh) |
CN (1) | CN10868810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5901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系统 |
CN11345938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系统 |
CN114986828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株式会社东芝 | 工作状态管理装置、工作状态管理系统及工作状态管理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89081B1 (ja) * | 2021-02-24 | 2022-06-21 |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射出成形機の点検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0316A (zh) * | 2003-05-02 | 2004-12-01 | �վ���֬��ҵ��ʽ���� | 用于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夹紧控制方法 |
CN104908272A (zh) * | 2014-03-13 | 2015-09-16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机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US20160236392A1 (en) * | 2013-10-25 | 2016-08-18 | Toyo Machinery & Metal Co., Ltd. | Molding Condition Diagnostic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14015A (en) | 1987-07-09 | 1989-01-18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 Quality control device for molded product i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DE3827285A1 (de) * | 1987-08-13 | 1989-02-23 | Toshiba Machine Co Ltd | Steuervorrichtung fuer eine spritzgiessmaschine |
JP2593533B2 (ja) * | 1988-11-09 | 1997-03-26 |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全自動運転システム |
JP2793923B2 (ja) * | 1991-09-11 | 1998-09-03 |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成形条件記憶データの編集管理方法 |
JPH0825447A (ja) * | 1994-07-19 | 1996-01-30 |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 成形装置の検定装置 |
JPH0970866A (ja) * | 1995-09-06 | 1997-03-18 | Ricoh Co Ltd | 光ディスク基板成形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
JP3519604B2 (ja) * | 1998-05-28 | 2004-04-19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成形条件再生装置 |
JP3484629B2 (ja) * | 2000-03-13 | 2004-01-0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自己診断装置 |
JP3756872B2 (ja) * | 2002-11-07 | 2006-03-15 |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 成形品の判別条件設定方法 |
JP4364828B2 (ja) * | 2005-04-11 | 2009-11-18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成形機監視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155432B1 (ja) * | 2011-10-18 | 2013-03-0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異常検出装置 |
JP5654064B2 (ja) * | 2013-02-13 | 2015-01-14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
2017
- 2017-03-31 JP JP2017073150A patent/JP68007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29 EP EP18165179.5A patent/EP3381647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3-30 CN CN201810298849.XA patent/CN1086881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0316A (zh) * | 2003-05-02 | 2004-12-01 | �վ���֬��ҵ��ʽ���� | 用于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夹紧控制方法 |
US20160236392A1 (en) * | 2013-10-25 | 2016-08-18 | Toyo Machinery & Metal Co., Ltd. | Molding Condition Diagnostic Device |
CN104908272A (zh) * | 2014-03-13 | 2015-09-16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机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5901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系统 |
CN111745901B (zh) * | 2019-03-28 | 2023-05-05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系统 |
CN11345938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系统 |
CN113459384B (zh) * | 2020-03-31 | 2023-12-05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系统 |
CN114986828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株式会社东芝 | 工作状态管理装置、工作状态管理系统及工作状态管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81647A1 (en) | 2018-10-03 |
EP3381647B1 (en) | 2020-06-10 |
CN108688109B (zh) | 2021-02-26 |
JP6800798B2 (ja) | 2020-12-16 |
JP2018171866A (ja) | 2018-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88107A (zh)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8688109A (zh)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用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8015972A (zh) | 注射成型品的分选装置及注射成型系统 | |
CN108688098A (zh) | 成型机用螺杆 | |
CN108688102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7020729A (zh) | 注射成型系统 | |
CN110315716A (zh) | 注射成型机的控制装置及注射成型机 | |
TWI733004B (zh) | 射出成形機 | |
CN108790010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8568933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10315694B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08568953A (zh) | 注射成型机 | |
CN110315718B (zh) | 注射成型用数据管理装置及注射成型机 | |
JP6970177B2 (ja) |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射出成形方法 | |
JP6918841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CN108688106A (zh) | 注射成型机 | |
EP4067045A1 (en) |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ontrol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08688116A (zh) | 注射装置及换向阀 | |
JP6910825B2 (ja) | 射出成形機及び評価システム | |
CN105818316B (zh) | 注射成型机 | |
US20240227268A9 (en) | Display unit, control devic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US20240198573A1 (en) | Control devic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116214873A (zh) | 注射成型机的控制装置及注射成型机的控制方法 | |
CN110315720A (zh) | 注射成型用数据管理装置及注射成型机 | |
CN118617701A (zh) | 注射成型机的控制装置、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机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