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5509B - 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65509B CN108165509B CN201711488397.3A CN201711488397A CN108165509B CN 108165509 B CN108165509 B CN 108165509B CN 201711488397 A CN201711488397 A CN 201711488397A CN 108165509 B CN108165509 B CN 1081655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 liquor
- culture
- inoculated
- medium
- fluid nutr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7—Use of yeasts or fungi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6—Yeasts;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生态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组成,按质量比计: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为2:2:1:1:1:1:2。该复合微生态制剂包含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齐全,能够有效地降解黑臭水中的COD、氨氮和硫化物等主要污染物质,改善水质,修复河道生态系统,且能够适用于大多数河道黑臭水,对不同河道黑臭水的治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明属于污水的微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排放,过量有机物的积累已经超过部分河道的承载能力,导致河水富营养化,溶氧失衡,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生成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和硫化亚铁、硫化锰等黑色物质,水体开始出现黑臭现象。河道黑臭水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会对沿岸建筑物的质量和居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消除城市黑臭水。因此,河道黑臭水的治理刻不容缓。
目前河道黑臭水的治理方法主要由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清淤、活水引流和曝气复氧等手段,但需要较多的工程、设备和能耗,成本较高,而且后期仍需生物法进行根治。化学法采用投加化学试剂进行快速修复,常用试剂有双氧水、过氧化钙和硝酸钙,但在实践运用中常常是治标不治本,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问题,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微生态制剂属于生物法,是指通过扩培技术,将微生物制成液态或固态粉末状的产品,采用一定的方式投加到污染水体,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微生态制剂因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备受青睐,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但是,河道黑臭水成分复杂,不但COD含量高,氨氮、总氮、总磷和金属离子也都严重超标,而且不同河道的黑臭水,其污染物种类也各不相同,单靠某单一菌株或某一类菌株制成的的微生态制剂对不同的河道黑臭水很难具有通用性。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河道黑臭水中的COD,氨氮和硫化物,降低臭味,改善水质,恢复河道的生态平衡,而且对不同的河道黑臭水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该复合微生态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组成,按质量比计: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为2:2:1:1:1:1:2。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包括以下步骤:
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2:1:1:1:1:2分别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将所述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进行复配,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复合微生态制剂。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为:
针对河道黑臭水COD含量高,氨氮、总磷、硫化物和金属离子超标的共性,通过将多种不同的微生物按特定比例进行复配形成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其中,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有效地降解黑臭水中的COD、硫化物、氮和磷;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菌,反硝化细菌属于兼性厌氧菌,他们之间分工合作,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黑臭水中的氨氮和总氮;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好氧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分解多糖、蛋白和水溶性有机氮等复杂的有机污染物,有效地降解COD、氨氮和硫化物;嗜酸乳杆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能在黑臭水体的深层进行代谢活动,降解有机污染物;产朊假丝酵母属于兼性厌氧型的真核微生物,对高糖分、高碳、高渗透压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降解黑臭水中的有机物、硫化物和硝酸盐、尿素等含氮物质;放线菌属于好氧菌,不但具有很强的酶系分泌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脱硫和脱磷能力,能有效地降解黑臭水中的硫化物和总磷。上述微生物包含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能够针对河道黑臭水不同水层溶解氧的不同,发挥各自的功能,分工协作,有效地降解黑臭水中的COD、氨氮和硫化物等主要污染物质,改善水质,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本发明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齐全,能够适用于大多数河道黑臭水,对不同河道黑臭水的治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天津某河道黑臭水主要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湖北省咸宁市某河道黑臭水主要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河南省信阳市某河道黑臭水主要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地降解河道黑臭水中的COD,氨氮和硫化物,降低臭味,改善水质,恢复河道的生态平衡,而且对不同的河道黑臭水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该复合微生态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组成,按质量比计: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为2:2:1:1:1:1: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包括以下步骤:
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2:1:1:1:1:2分别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将所述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进行复配,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复合微生态制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光合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1.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光合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光照强度为3000 1x培养72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氯化铵1g/L,乙酸钠3.5g/L,氯化镁0.1g/L,氯化钙0.1g/L,磷酸二氢钾0.6g/L,磷酸氢二钾0.4g/L,酵母膏0.1g/L,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1.发酵生产:将步骤a1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构成与所述步骤a1中的种子液中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1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72h,即得到光合细菌菌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硝化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2.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硫酸铵1g/L,磷酸氢二钾1g/L,氯化钠0.3g/L,硫酸镁0.3g/L,硫酸亚铁0.03g/L,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2.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2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构成与所述步骤a2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2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72h,即得到硝化细菌菌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反硝化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3.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反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乙酸钠2g/L,硝酸钠1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2g/L,微量元素2mL/L,pH值6.8-7.2,121℃灭菌20min;所述微量元素为:EDTA 2.06g/L,硫酸亚铁1.54g/L,氯化锰0.2g/L,硫酸锌0.1g/L,硫酸铜0.02g/L,锰酸钠0.1g/L,氯化钴2mg/L,pH值6.8-7.2;
b3.发酵生产:将步骤a3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3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3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24h,即得到反硝化细菌菌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枯草芽孢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4.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200r/min培养18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胰蛋白胨10g/L,酵母浸粉5g/L,氯化钠10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4.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4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4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4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待出孢率达到90%以上停止发酵,即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嗜酸乳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5.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嗜酸乳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蛋白胨10g/L,牛肉粉5g/L,葡萄糖20g/L,酵母粉4g/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2g/L,柠檬酸三铵2g/L,硫酸锰0.05g/L,吐温801mL/L,pH值7.0-7.5,115℃灭菌20min;
b5.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5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5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5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18h,即得到嗜酸乳杆菌菌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产朊假丝酵母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6.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pH值6.5-7.0,115℃灭菌20min。
b6.发酵生产:将步骤a6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6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6,发酵24h,得到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用的放线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7.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放线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48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可溶性淀粉20g/L,氯化钠0.5g/L,硝酸钾1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01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7.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7中所得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7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7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48h,即得到放线菌菌液。
上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用于河道黑臭水的治理,泼洒浓度为10-15g/m2,每两天泼洒一次。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具体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活性成分(按质量比)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2:2:1:1:1:1:2。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所述:
光合细菌的制备:
a1.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光合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光照强度3000 1x培养72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氯化铵1g/L,乙酸钠3.5g/L,氯化镁0.1g/L,氯化钙0.1g/L,磷酸二氢钾0.6g/L,磷酸氢二钾0.4g/L,酵母膏0.1g/L,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1.发酵生产:将步骤a1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1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1,发酵72h,得到光合细菌菌液。
硝化细菌的制备:
a2.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硫酸铵1g/L,磷酸氢二钾1g/L,氯化钠0.3g/L,硫酸镁0.3g/L,硫酸亚铁0.03g/L,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2.发酵生产:将步骤a2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2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2,发酵72h,得到硝化细菌菌液。
反硝化细菌的制备:
a3.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反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乙酸钠2g/L,硝酸钠1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2g/L,微量元素2mL/L,pH值6.8-7.2,121℃灭菌20min。
其中微量元素:EDTA 2.06g/L,硫酸亚铁1.54g/L,氯化锰0.2g/L,硫酸锌0.1g/L,硫酸铜0.02g/L,锰酸钠0.1g/L,氯化钴2mg/L,pH值6.8-7.2。
b3.发酵生产:将步骤a3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3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3,发酵24h,得到反硝化细菌菌液。
枯草芽孢杆菌的制备:
a4.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200r/min培养18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胰蛋白胨10g/L,酵母浸粉5g/L,氯化钠10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4.发酵生产:将步骤a4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4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4,待出孢率达到90%以上停止发酵,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嗜酸乳杆菌的制备:
a5.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嗜酸乳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蛋白胨10g/L,牛肉粉5g/L,葡萄糖20g/L,酵母粉4g/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2g/L,柠檬酸三铵2g/L,硫酸锰0.05g/L,吐温801mL/L,pH值7.0-7.5,115℃灭菌20min。
b5.发酵生产:将步骤a5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5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5,发酵18h,得到嗜酸乳杆菌菌液。
产朊假丝酵母菌的制备:
a6.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pH值6.5-7.0,115℃灭菌20min。
b6.发酵生产:将步骤a6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6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6,发酵24h,得到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液。
放线菌的制备:
a7.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放线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48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可溶性淀粉20g/L,氯化钠0.5g/L,硝酸钾1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01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7.发酵生产:将步骤a7中所得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7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7,发酵48h,得到放线菌菌液。
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配制:
按质量比,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2:2:1:1:1:1:2,将各菌液混合均匀,完成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2:
将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天津市某条需要治理的河道,选取部分河段,采用软围隔隔出一个50m2的封闭区域,在该区域内泼洒复合微生态制剂,泼洒浓度为10g/m2,每两天泼洒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并每两天取水样检测。由实验结果得知,投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后,第6天黑臭现象有明显的减弱,水质透明度有所提高,14天后水体中的COD、氨氮、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6.56%、80.38%和77.11%(处理效果参见图1)。
实施例3:
将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湖北省咸宁市某条需要治理的河道,选取部分河段,采用软围隔隔出一个50m2的封闭区域,在该区域内泼洒复合微生态制剂,泼洒浓度为10g/m2,每两天泼洒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并每两天取水样检测。由实验结果得知,投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后,第8天黑臭现象有明显的减弱,水质透明度有所提高,14天后水体中的COD、氨氮、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8.62%、82.58%和79.06%(处理效果参见图2)。
实施例4:
将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河南省信阳市某条需要治理的河道,选取部分河段,采用软围隔隔出一个50m2的封闭区域,在该区域内泼洒复合微生态制剂,泼洒浓度为10g/m2,每两天泼洒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并每两天取水样检测。由实验结果得知,投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后,第6天黑臭现象有明显的减弱,水质透明度有所提高,14天后水体中的COD、氨氮、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7.17%、85.52%、和79.33%(处理效果参见图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微生态制剂由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组成,按质量比计: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为2:2:1:1:1:1:2;
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枯草芽孢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4.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200r/min培养18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胰蛋白胨10 g/L,酵母浸粉5 g/L,氯化钠10 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4.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4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4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4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待出孢率达到90%以上停止发酵,即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嗜酸乳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5.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嗜酸乳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蛋白胨10 g/L,牛肉粉5 g/L,葡萄糖20g/L,酵母粉4g/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2g/L,柠檬酸三铵2g/L,硫酸锰0.05g/L,吐温801mL/L,pH值7.0-7.5,115℃灭菌20min;
b5.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5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5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5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18h,即得到嗜酸乳杆菌菌液;
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产朊假丝酵母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6.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酵母粉10 g/L,蛋白胨20 g/L,葡萄糖20 g/L,pH值6.5-7.0,115℃灭菌20min;
b6.发酵生产:将步骤a6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6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6,发酵24h,得到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光合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1.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光合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光照强度为3000 1x培养72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氯化铵1g/L,乙酸钠3.5 g/L,氯化镁0.1 g/L,氯化钙0.1 g/L,磷酸二氢钾0.6 g/L,磷酸氢二钾0.4 g/L,酵母膏0.1 g/L, 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1.发酵生产:将步骤a1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构成与所述步骤a1中的种子液中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1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72h,即得到光合细菌菌液;
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硝化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2.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硫酸铵1 g/L,磷酸氢二钾1 g/L,氯化钠0.3 g/L,硫酸镁0.3 g/L,硫酸亚铁0.03 g/L,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2.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2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构成与所述步骤a2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2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72h,即得到硝化细菌菌液;
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反硝化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3.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反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乙酸钠2 g/L,硝酸钠1 g/L,磷酸氢二钾0.5 g/L,硫酸镁0.2 g/L,微量元素2mL/L,pH值6.8-7.2,121℃灭菌20min;所述微量元素为:EDTA 2.06 g/L,硫酸亚铁1.54 g/L,氯化锰0.2 g/L,硫酸锌0.1g/L,硫酸铜0.02 g/L,锰酸钠0.1 g/L,氯化钴2mg /L,pH值6.8-7.2;
b3.发酵生产:将步骤a3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3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3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24h,即得到反硝化细菌菌液;
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中的放线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7.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放线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48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可溶性淀粉20 g/L,氯化钠0.5 g/L,硝酸钾1 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 g/L,硫酸亚铁0.01 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7.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7中所得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7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7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48h,即得到放线菌菌液。
3.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包括以下步骤:
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2:1:1:1:1:2分别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将所述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放线菌进行复配,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复合微生态制剂;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4.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200r/min培养18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胰蛋白胨10 g/L,酵母浸粉5 g/L,氯化钠10 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4.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4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4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4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待出孢率达到90%以上停止发酵,即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所述嗜酸乳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5.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嗜酸乳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蛋白胨10 g/L,牛肉粉5 g/L,葡萄糖20g/L,酵母粉4g/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2g/L,柠檬酸三铵2g/L,硫酸锰0.05g/L,吐温801mL/L,pH值7.0-7.5,115℃灭菌20min;
b5.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5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5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5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18h,即得到嗜酸乳杆菌菌液;
所述产朊假丝酵母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6.制作种子液:挑取纯化好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
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酵母粉10 g/L,蛋白胨20 g/L,葡萄糖20 g/L,pH值6.5-7.0,115℃灭菌20min;
b6.发酵生产:将步骤a6中所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同于步骤a6中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a6,发酵24h,得到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1.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光合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光照强度为3000 1x培养72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氯化铵1g/L,乙酸钠3.5 g/L,氯化镁0.1 g/L,氯化钙0.1 g/L,磷酸二氢钾0.6 g/L,磷酸氢二钾0.4 g/L,酵母膏0.1 g/L, 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1.发酵生产:将步骤a1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构成与所述步骤a1中的种子液中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1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72h,即得到光合细菌菌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2.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硫酸铵1 g/L,磷酸氢二钾1 g/L,氯化钠0.3 g/L,硫酸镁0.3 g/L,硫酸亚铁0.03 g/L,pH值7.5-8.0,121℃灭菌20min;
b2.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2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构成与所述步骤a2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2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72h,即得到硝化细菌菌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细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3.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反硝化细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0℃,100r/min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乙酸钠2 g/L,硝酸钠1 g/L,磷酸氢二钾0.5 g/L,硫酸镁0.2 g/L,微量元素2mL/L,pH值6.8-7.2,121℃灭菌20min;所述微量元素为:EDTA 2.06 g/L,硫酸亚铁1.54 g/L,氯化锰0.2 g/L,硫酸锌0.1g/L,硫酸铜0.02 g/L,锰酸钠0.1 g/L,氯化钴2mg /L,pH值6.8-7.2;
b3.发酵生产:将步骤a3中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3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3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24h,即得到反硝化细菌菌液。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采用以下方式制得,包括:
a7.制作种子液:取纯化好的放线菌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培养48h,得到种子液;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可溶性淀粉20 g/L,氯化钠0.5 g/L,硝酸钾1 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 g/L,硫酸亚铁0.01 g/L,pH值7.0-7.5,121℃灭菌20min;
b7.发酵生产:将所述步骤a7中所得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构成与所述步骤a7中的种子液的液体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与所述步骤a7中的培养条件相同,发酵48h,即得到放线菌菌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8397.3A CN108165509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8397.3A CN108165509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65509A CN108165509A (zh) | 2018-06-15 |
CN108165509B true CN108165509B (zh) | 2019-03-22 |
Family
ID=62516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88397.3A Active CN108165509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655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55271A (zh) * | 2018-09-06 | 2018-12-21 | 中海新世纪量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 治理黑臭水体的发酵剂、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
CN109370954A (zh) * | 2018-12-07 | 2019-02-22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CN110205269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广东子辉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修复人工湿地的微生态菌群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CN110372105B (zh) * | 2019-07-11 | 2023-01-17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一种改良水产养殖水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38046A (zh) * | 2019-08-21 | 2019-11-12 | 江西清瀞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河道坑塘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925955A (zh) * | 2020-07-02 | 2020-11-13 | 河海大学 | 由自养、异养反硝化菌群制备的复合固体颗粒及制备方法 |
CN112322520A (zh) * | 2020-10-21 | 2021-02-05 | 广州户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391308A (zh) * | 2020-11-04 | 2021-02-23 | 广东新洁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处理高氨氮污水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573669A (zh) * | 2020-11-20 | 2021-03-30 | 广州绵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菌剂 |
CN113817651A (zh) * | 2021-10-26 | 2021-12-21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1633A (zh) * | 2017-01-22 | 2017-05-24 | 哈尔滨明慧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污水的复合菌剂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88397.3A patent/CN1081655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1633A (zh) * | 2017-01-22 | 2017-05-24 | 哈尔滨明慧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污水的复合菌剂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精博活化菌——除臭、净水、降氨氮、亚硝酸盐的新一代复合微生物制剂;姚建杰等;《科学养鱼》;20100129;第12卷;第7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65509A (zh) | 2018-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65509B (zh) | 用于河道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06170A (zh) | 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438046A (zh) | 用于河道坑塘黑臭水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41444A (zh) |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 |
CN105420147A (zh) | 一种强化硝酸钙治理黑臭河流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 |
CN104120085A (zh) | 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74491B (zh) | 用于水体除臭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802870A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法 | |
CN105062919A (zh) | 一种处理污水及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 |
CN101591069A (zh) | 受污染湖泊水体的处理方法 | |
CN101787350A (zh) | 生活垃圾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
CN105645710A (zh) | 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污泥减量的方法 | |
CN105132300A (zh) | 一种自然水体生态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2206585B (zh) | 用于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94443A (zh) | 改进的处理工业污水的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926448A (zh) | 一种固化重金属的粪产碱杆菌及其应用 | |
CN106011038A (zh) | 治理污染水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35861A (zh) | 一种耐盐的脱cod脱氮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94033A (zh) | 一种降解cod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66590A (zh) | 一种脱氮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164265A (zh) | 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97136A (zh) | 一种复合微生物垃圾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37298A (zh) |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获得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370954A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
CN104496031B (zh) | 一种污水处理兼水生植物种植基质填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Address after: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rth Shimonoseki street, No. 7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OU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ANGD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6-101, unit 2, building 3, Haifeng logistics park, 600 Luoyang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Dongjiang Bonded Port Area) Patentee before: SANGD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