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301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25301A CN107925301A CN201680047039.6A CN201680047039A CN107925301A CN 107925301 A CN107925301 A CN 107925301A CN 201680047039 A CN201680047039 A CN 201680047039A CN 107925301 A CN107925301 A CN 1079253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lead
- wire
- motor
- coil
-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包括:转子,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其在径向上与转子相对地配置;轴承,其支承轴;线支承部件,其配置于定子的上侧;以及轴承保持架,其配置于线支承部件的上侧,并保持轴承。定子具有多个齿和设置于多个齿的多个线圈。线支承部件具有:线保持部,其保持从线圈引出的线圈引出线中的一部分线圈引出线;导通部件,其将另一部分线圈引出线相互电连接;以及主体部,其支承线保持部以及导通部件。轴承保持架具有沿轴向贯通轴承保持架的贯通孔。线圈引出线的线圈端穿过贯通孔而向轴承保持架的上侧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马达中,从定子引出线圈引出线。线圈引出线与控制装置或汇流条单元等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定子所具有的线圈例如有供电用线圈和中性点用线圈等。供电用线圈与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中性点用线圈与其他中性点用线圈连接。在这样的连接结构中,需要使线圈引出线确保在与周边部件之间的电绝缘的同时引绕至连接目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10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00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在与周边部件之间的电绝缘的同时能够引绕至连接目标的线圈引出线的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马达包括:转子,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相对地配置;轴承,其支承所述轴;线支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上侧;以及轴承保持架,其配置于所述线支承部件的上侧,保持所述轴承,所述定子具有:多个齿;以及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设置于多个所述齿,所述线支承部件具有:线保持部,其保持从所述线圈引出的线圈引出线中的一部分所述线圈引出线;导通部件,其将另一部分所述线圈引出线相互电连接;以及主体部,其支承所述线保持部以及所述导通部件,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沿轴向贯通所述轴承保持架的贯通孔,所述线圈引出线的线圈端穿过所述贯通孔而向所述轴承保持架的上侧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在与周边部件之间的电绝缘的同时能够引绕至连接目标的线圈引出线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马达中的线支承部件以及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马达中的轴承保持架以及定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的马达中的汇流条单元以及定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1的马达中的线保持部的另一方式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1的马达中的变形例1的线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6的线支承部件的卸下上侧支承部件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1的马达中的变形例2的线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是图1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线圈组所构成的三相电路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定子单元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8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9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延伸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但是,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只是用于说明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马达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等。并且,在没有特别说明的前提下,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绕中心轴线J的轴)简称为“周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沿轴向延伸”,除了包含严格地沿轴向延伸的情况,还包含沿在小于45°的范围内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形。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沿径向延伸”,除了包含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形,还包含沿在小于45°的范围内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形。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线支承部件以及定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轴承保持架以及定子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汇流条单元以及定子单元的立体图。
马达10包括机壳20、转子30、定子40、线支承部件70、轴承保持架55、轴承以及汇流条单元60。轴承包含上侧轴承51和下侧轴承52。在马达10中,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配置有汇流条单元60、轴承保持架55、线支承部件70以及定子40。马达10在汇流条单元60的上侧具有能够容纳控制装置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控制装置容纳区域20A。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0是具有U相、V相以及W相的三相马达。
机壳2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部21;位于筒部21的下端的底壁部23;以及向上侧开口的开口部20a。在机壳20的内表面从下侧依次固定有定子40和轴承保持架55。
筒部2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筒部21具有:保持定子40的内周面20b;保持轴承保持架55的内周面20c;以及容纳控制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控制装置容纳区域20A的内周面20d。内周面20d的内径比内周面20c的内径大。内周面20c的内径比内周面20b的内径大。即,机壳20具有内径随着从开口部20a朝向里侧(底壁部23侧)而变小的内表面形状。
内周面20c的内径与内周面20d的内径不同。机壳20具有连接内周面20c与内周面20d的倾斜面20e。倾斜面20e的表面形状为内径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变小的形状。即,中心轴线J与倾斜面20e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逐渐变小。优选倾斜面20e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或弯曲形状。由此,作业人员等(马达的组装作业人员或组装装置等)能够将从开口部20a插入的轴承保持架55顺畅地配置在内周面20c中的安装位置处。
另外,机壳20也可以并非一定具有倾斜面20e。例如,在机壳20中,也可以使内周面20c与内周面20d在轴向上经由台阶部连接。
机壳20具有架面20f。架面20f配置于内周面20b与内周面20c之间,面向开口部20a而沿周向延伸。架面20f是在轴向上支承轴承保持架55的支承面。通过该结构,机壳20能够在轴向上以较高的精度将轴承保持架55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筒部21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状。只要是筒部21的内周面能够保持定子40和轴承保持架55的形状,则筒部21的外形也可以是例如箱形。并且,筒部21的外形也可以是组合圆筒形和箱形的形状。也可以利用筒部21中的内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来保持定子40或轴承保持架55。
底壁部23配置于定子40的下侧。底壁部23具有轴承保持部23a和输出轴孔22。轴承保持部23a保持下侧轴承52。输出轴孔22沿轴向贯通底壁部23。
转子30具有轴31。轴31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延伸。转子30与轴31一同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周向旋转。轴31的下侧的端部经由输出轴孔22向机壳20的下侧突出。
上侧轴承51以及下侧轴承52将轴31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轴承保持部23a在定子40的下侧保持下侧轴承52。轴承保持架55在定子40的上侧保持上侧轴承51。
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具有定子铁芯41、绝缘件42以及线圈43。定子铁芯4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定子铁芯41具有多个齿41a。绝缘件42安装于齿41a。线圈43由卷绕于绝缘件42的导线构成。线圈43配置于各齿41a。定子40的外周面固定于机壳20的内周面20b。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线支承部件70具有第一导通部件71、第二导通部件72、多个线保持部75以及主体部73。在本实施方式中,线保持部的数量是六个。线支承部件70配置于定子40上。在第一导通部件71以及第二导通部件72连接有线圈的中性点。在以下说明中,将第一导通部件71称作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将第二导通部件72称作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
主体部73呈环状,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主体部73具有向轴向下侧延伸的多个脚部73a。通过脚部73a嵌入到绝缘件42的安装槽42a内,线支承部件70被支承于定子40上。主体部73由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
线保持部75配置于主体部73的内周缘。线保持部75具有支承壁部75a和凹部75b。支承壁部75a从主体部73向上方突出。凹部75b向支承壁部75a的径向内侧开口。六个线保持部75在周向的每隔120°的三个部位处各配置两个。另外,线保持部75还能够配置于主体部73的外周缘。线保持部75的配置和个数等能够考虑后述线圈引出线的根数和线圈引出线的引出位置等而适当地改变。
主体部73包括俯视观察时具有扇形的外形的缺口部73b、73c。缺口部73b、73c配置于主体部73的外周部的两个部位。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具有三个U形的连接端子71a和一个贯通孔71b,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具有三个U形的连接端子72a和一个贯通孔72b。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配置于比线保持部75靠主体部73的外周侧的位置。从轴向观察时,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从缺口部73b、73c露出。主体部73具有沿轴向突出的突起部73d、73e。突起部73d、73e配置于主体部73的外周侧。突起部73d、73e的周向位置与缺口部73b、73c的周向的位置相同。突起部73d、73e在嵌入到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的贯通孔71b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的贯通孔72b内之后,经加热而熔融固化。由此,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固定于主体部73。另外,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也可以与缺口部73b、73c一同配置于主体部73的内周部。
定子40具有从多个线圈43延伸的十二根线圈引出线91A~91C、91a~91c、92A~92C、92a~92c。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引绕至定子40的上侧,并以线保持部75的凹部75b为起点而向轴向上侧弯折,从而保持于线保持部75。凹部75b的径向内侧的开口部中的周向宽度比线圈43的线径小。凹部75b在径向外侧的部位中的内径与线圈43的线径大致相同。由此,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从凹部75b的开口部被向里侧压入时,开口部通过弹性变形而扩大,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容纳于凹部75b内之后,开口部恢复原样。这样一来,线圈43保持于线保持部75。保持于线保持部75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从凹部75b向轴向上侧突出。另外,线圈43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从线保持部75突出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不会歪倒或者大幅偏移。
线圈引出线91a~91c与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的连接端子71a连接。线圈引出线92a~92c与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的连接端子72a连接。
线圈引出线91A~91C是各相(U相、V相、W相)的供电用配线。线圈引出线91a~91c是与线圈引出线91A~91C对应的中性点连接用配线。线圈引出线92A~92C是各相的供电用配线。线圈引出线92a~92c是与线圈引出线92A~92C对应的中性点连接用配线。
在从线圈43引出的线圈引出线上安装有作为绝缘部件的绝缘管98。绝缘管98将沿线支承部件70的下表面延伸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1a~91c、92A~92C、92a~92c彼此之间以及线圈引出线91A~91C、91a~91c、92A~92C、92a~92c与线圈43之间分别进行电绝缘。另外,从线圈43引出的线圈引出线也可以通过绝缘管98以外的绝缘部件等进行电绝缘。
轴承保持架55呈大致圆板状,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轴承保持架55保持上侧轴承51。轴承保持架55通过过盈配合而保持于机壳20的内周面20c。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轴承保持架55通过热压配合而固定于内周面20b。热压配合是包含于过盈配合的嵌合方法。另外,轴承保持架55也可以通过压入等其他方法固定于机壳20的内周面20b。
由此,不使用C型圈等固定部件而能够将轴承保持架55固定于机壳20,从而能够削减马达10的零件数。假设在使用C型圈将轴承保持架55固定于机壳20的情况下,需要在机壳20的内周面20b设置保持C型圈的槽。但是,通过上述结构,无需设置该槽,因此能够使机壳20的壁厚变薄。其结果是,既能够维持用于保持定子40或轴承保持架55等所需的内径,又能够减小机壳20的外径。由此,能够实现马达10的小型化。
如图1以及图3所示,轴承保持架55具有内侧筒部55a、外侧筒部55b以及连接部55c。内侧筒部55a保持上侧轴承51。外侧筒部55b和内侧筒部55a与机壳20的内周面20b嵌合。连接部55c连接内侧筒部55a与外侧筒部55b。
连接部55c具有中间筒部55d、内侧连接部55e以及外侧连接部55f。中间筒部55d呈圆筒状,位于内侧筒部55a与外侧筒部55b之间。俯视观察时,内侧连接部55e的形状呈圆环状。内侧连接部55e连接中间筒部55d的下端与内侧筒部55a的外周面。在俯视观察时,外侧连接部55f呈圆环状。外侧连接部55f连接内侧连接部55e的上端与外侧筒部55b的上端。
在图1中,连接部55c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向下侧弯折,并向径向内侧延伸而与内侧筒部55a连接。在内侧筒部55a与连接部55c之间构成有间隙。因此,内侧筒部55a以及连接部55c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因而,即使在轴承保持架55以及机壳20因组装马达10时或使用马达10时的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从而导致过大的按压力作用于轴承保持架55与机壳20的嵌合部或上侧轴承51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内侧筒部55a以及连接部55c的弹性变形而吸收其按压力。因此,能够抑制轴承保持架55与机壳20之间的固定强度下降,从而上侧轴承51能够将轴31支承为能够顺畅地旋转。
轴承保持架55具有沿轴向贯通轴承保持架55的多个贯通孔56a~56c、57a~57c。多个贯通孔56a~56c、57a~57c配置于外侧连接部55f。
线圈引出线91A、91B、91C分别通过对应的贯通孔56a、56b、56c向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延伸。线圈引出线92A、92B、92C分别通过对应的贯通孔57a、57b、57c向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延伸。贯通孔56a、56c的开口的内径比线保持部75的外径大。由此,中性点连接用线圈引出线91a、91b、92c与连接端子71a、72a之间的连接部能够和轴承保持架55维持电绝缘。关于配置于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56d、56e的结构,也与贯通孔56a、56c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优选轴承保持架55由金属材料构成。轴承保持架55在轴承保持架55的外缘部的上表面具有三个凹部58。凹部58通过在轴承保持架55的上表面进行利用销等的加压加工(例如,凿紧加工等)等而设置。若对轴承保持架55进行加压加工,则轴承保持架55的上表面的加压之后的部位塑性变形而形成凹部58,形成从轴承保持架55的外侧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按压部59。在将轴承保持架55配置于机壳20内时,能够通过按压部59局部按压机壳20的内周面20c。轴承保持架55能够通过热压配合和凿紧而固定于内周面20c。
通过在轴承保持架55的与机壳20过盈配合的部分配置按压部59,机壳20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的按压力局部增加,能够进一步提高两个部件的紧固强度。
凹部58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于贯通孔56a~56c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贯通孔56a的附近以及贯通孔56b的附近配置有凹部58。按照以中心轴线J为基准的周向的角度计,贯通孔56a、56b与附近的凹部58之间的距离在15°以内。凹部58通过塑性变形而形成。因此,提高部件的在形成凹部58的位置处的强度。轴承保持架55的强度容易在贯通孔56a~56c的附近下降。但是,由于在贯通孔56a~56c的附近配置有凹部58,因此能够确保贯通孔56a~56c的附近的强度。
构成轴承保持架55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与构成机壳20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相同。通过该结构,相对于将轴承保持架55组装于机壳20之后的温度变化,机壳20和轴承保持架55的膨胀量以及收缩量相同。因此,轴承保持架55在机壳20中的安装不易松弛。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轴承保持架55的材料例如是铝或铝合金。机壳20的材料例如是铝或铝合金。轴承保持架55以及机壳20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材料。
汇流条单元60具有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和汇流条保持架65。汇流条保持架65保持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汇流条保持架65具有沿轴向贯通汇流条保持架65的三个贯通孔65A、65B、65C。
汇流条保持架65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上表面。从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56a~56c、57a~57c向上侧延伸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穿过汇流条保持架65的贯通孔65A~65C向汇流条保持架65的上侧延伸。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在汇流条保持架65的上表面分别与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连接。
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成为与控制装置100连接的端子。汇流条单元60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上表面,该轴承保持架55固定于机壳20。因此,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在轴向上以较高的精度定位在控制装置容纳区域20A内。通过该结构,能够容易地连接马达10与控制装置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0具有线支承部件70。因此,既能够确保在与周边部件之间的电绝缘的同时能够引绕至连接目标的线圈引出线。
如前述,马达10中的定子40的线圈43根据规定的卷线方法具有各相的供电用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和中性点连接用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各相的供电用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配置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的汇流条单元60连接。中性点连接用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相互连接。
线支承部件70能够通过线保持部75将引绕至定子40的上侧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定位在特定的位置,并沿轴向支承这些线圈引出线。即,能够通过线支承部件70高精度地相对于作为连接目标的汇流条单元60的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定位并引出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线保持部75的支承壁部75a延伸至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56a~56c、57a~57c的内侧。由此,在马达10中,既能够实现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的电绝缘,又能够向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引绕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
由此,若将轴承保持架55配置于组合了定子40和线支承部件70的组装体,则能够经由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56a~56c、57a~57c容易地引出各相的供电用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被高精度地定位。因此,在将汇流条单元60配置于轴承保持架55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与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连接。
并且,只要线支承部件70能够将线圈引出线定位在特定的位置处并沿轴向保持,则线保持部75也可以不从主体部73突出。例如,也可以在主体部73的内周缘附近设置V字状等缺口或孔等,并在该缺口或孔等中保持线圈引出线。在该结构中,能够高精度地保持线圈引出线。因此,在被保持的线圈引出线穿过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时,即使线保持部不配置在贯通孔内,只要增大该贯通孔的孔径,则线圈引出线也难以与贯通孔的内周面接触,从而能够确保线圈引出线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的电绝缘。
在马达10中,线支承部件70借助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保持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由此,中性点连接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在位于定子40的上方的线支承部件70中连接。因此,不会加长线圈的引出长度而能够相互连接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短路。
并且,通过将定子40的中性点连接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设置于线支承部件70的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连接,能够简化与供电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连接的汇流条单元60的结构。由此,例如能够容易地确保机壳20中的配置控制装置100的空间。
中性点连接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有时根据卷线方法的种类而与一个部位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中性点用汇流条的片数设为一片。
在马达10中,供电用以及中性点连接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91a~91c、92a~92c被引出至定子40的上侧。即,定子40的所有线圈引出线被引出至定子40的上侧。由此,无需在定子40与底壁部23之间设置引绕线圈引出线的空间。因此,能够将定子40与底壁部23靠近配置。在马达10中,由于定子40的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能够通过改变定子40的轴向位置而大幅移动马达的重心位置。如图1所示,在马达10以定子40配置于马达10的轴向下侧的状态安装于外部装置的情况下,马达10的重心位于该外部装置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驱动马达10时由马达10产生的振动。
被引出至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连接。在控制装置100上连接有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由于汇流条单元60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上表面,因此与汇流条单元60固定于定子40的情况相比,相用汇流条61a~61c、62a~62c的轴向位置精度较高。因此,能够将汇流条单元60高精度地安装于规定的位置,从而能够良好地电连接汇流条单元60与控制装置100。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够采用如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上述说明相同的结构,有时通过适当地标注相同符号等而省略说明。
图5是示出线保持部的另一方式的局部立体图。如图5所示,线保持部175具有圆筒状的支承壁部175a。支承壁部175a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从定子40延伸出的线圈引出线91A穿过支承壁部175a的贯通孔被引出至线支承部件70的上侧。
在图2所示的线保持部75中,凹部75b向径向内侧开口。因此,能够容易地向凹部75b内嵌入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来进行定位等作业。另一方面,在图5所示的圆筒状的线保持部175中,通过支承壁部175a保持线圈引出线的整周。因此,能够抑制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倾斜,或者脱离支承壁部175a,还能够提高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绝缘性。
(变形例1)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支承部件270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线支承部件270的卸下上侧支承部件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图6以及图7中,图6所示的线支承部件270代替图1或图2所示的线支承部件70而安装于马达10。线支承部件270具有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主体部273以及多个线保持部75。在图6中,线保持部75的数量是六个。主体部273具有图6所示的上侧支承部件273a和图7所示的下侧支承部件273b。
上侧支承部件273a以及下侧支承部件273b是绝缘部件,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环状。六个线保持部75配置于上侧支承部件273a的内周缘。在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外周部安装有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和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下侧支承部件273b具有多个脚部273c。在图6以及图7中,脚部273c的数量是三条。脚部273c从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外缘端向轴向下侧延伸。脚部273c被绝缘件42的安装槽42a支承。另外,俯视观察时的上侧支承部件273a的外形以及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外形并不限于圆环状,也可以是例如椭圆状或圆弧状等。
从定子40延伸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从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外周侧绕到上表面,并容纳于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上表面的凹部274内。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在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内周缘向轴向上侧弯曲。上侧支承部件273a安装于下侧支承部件273b的上表面。上侧支承部件273a对配置于凹部274内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穿过上侧支承部件273a与下侧支承部件273b之间而向上侧支承部件273a的线保持部75延伸。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保持于线保持部75。
在上述结构中,上侧支承部件273a和下侧支承部件273b夹持线圈引出线。通过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定子40之间配置下侧支承部件273b,能够对定子40与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之间进行绝缘。通过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配置上侧支承部件273a,能够确保线圈引出线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的绝缘。即,在上述结构中,无需设置图1所示的线圈引出线的绝缘管98。
上侧支承部件273a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273a1。下侧支承部件273b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突起部273b1。在贯通孔273a1内插入有突起部273b1,突起部273b1通过加热等而熔融固化。由此,上侧支承部件273a与下侧支承部件273b固定在一起。
另外,上侧支承部件273a与下侧支承部件273b还能够通过压入、粘接、搭扣配合等而固定在一起。线保持部75也可以设置于下侧支承部件273b而不设置于上侧支承部件273a。
(变形例2)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线支承部件370的立体图。在图8中,线支承部件370代替图1或图2所示的线支承部件70而安装于马达10。线支承部件370具有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主体部373以及多个线保持部75。在图8中,线保持部75的数量是六个。
主体部373是俯视观察时呈圆环状的部件。六个线保持部75设置于主体部373的内周缘。第一中性点汇流条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72安装于主体部373的外周部。
在主体部373的上表面配置有凹部374。从定子40延伸的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从主体部373的外周绕到上表面,容纳于凹部374内。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沿着主体部373的上表面朝向内周缘的线保持部75延伸。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保持于线保持部75。
主体部373具有将线圈引出线92B、92C固定在主体部的上表面的固定部76。更详细地说,在凹部374配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部76。在变形例2中,固定部76呈大致L字形状。固定部76的顶端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线圈引出线92B、92C配置于固定部76与主体部373的上表面之间。优选固定部76在轴向以及径向上与线圈引出线92B、92C接触。由此,能够抑制线圈引出线92B、92C从主体部373的上表面向轴向上侧浮起。并且,即使外力等施加于马达10而导致线圈引出线92B、92C欲在主体部373的上表面上移动,也由于与固定部76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线圈引出线92B、92C在径向上移动。另外,固定部76可以设置于多个凹部374的每一个,也可以只设置于一部分凹部374。并且,固定部76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使固定部76夹持线圈引出线92B、92C的一部分。
在变形例2的结构中,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引绕至主体部373的上表面。即,在定子40与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之间配置有主体部373。由此,能够对定子40与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进行绝缘。并且,固定部76抑制线圈引出线92B、92C等在主体部373的上表面上移动。主体部373配置于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由此,能够确保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的绝缘。与变形例1的结构不同地,在变形例2中,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未配置有上侧支承部件273a(参照图6)。即,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露出于凹部374的外部。因此,从绝缘的观点来看,优选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与轴承保持架55分开配置。另外,也可以在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安装绝缘管等绝缘部件。
(变形例3)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马达410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1所示的马达10中,汇流条单元60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上表面。与此相对,图9所示的马达410包括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下表面的汇流条单元460。汇流条单元460具有汇流条461和保持汇流条461的汇流条保持架465。汇流条461与保持于线保持部75的线圈引出线91A连接。汇流条461穿过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而向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延伸,并与控制装置100连接。
汇流条单元460具有与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连接的汇流条。在图9中,只图示与线圈引出线91A连接的汇流条461,省略图示与其他线圈引出线91B、91C、92A~92C连接的汇流条。
在变形例3的结构中,汇流条单元460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5的下表面。因此,即使定子40或线支承部件70等在轴向上从规定的位置偏移,也能够相对于机壳20准确地定位汇流条461的上端。因而,能够稳定地连接汇流条461与控制装置100。
汇流条461中的与线圈引出线91A连接的部位位于设置在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551内。由此,能够减小该部位与轴承保持架55之间的轴向尺寸。
(变形例4)
图10是示出变形例4的马达510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0所示,马达510具有线支承部件570。线支承部件570是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线支承部件70上设置有连接端子571的结构。连接端子571固定于线支承部件570的主体部73。连接端子571的一个端部与保持于线保持部75的线圈引出线91A连接。连接端子571的另一端部穿过轴承保持架55的贯通孔56a而向轴承保持架55的上侧延伸,并与控制装置100连接。
线支承部件570具有端子保持部572。端子保持部572覆盖连接端子571中的穿过贯通孔56a的部分。端子保持部572是绝缘材料,能够对连接端子571与轴承保持架55进行电绝缘。另外,线支承部件570具有与线圈引出线91A~91C、92A~92C连接的连接端子。在图10中,只图示与线圈引出线91A连接的连接端子571,省略图示与其他线圈引出线91B、91C、92A~92C连接的连接端子。
在变形例4中,线支承部件570包括连接端子571。因此,在马达510中,不需要与控制装置100连接的汇流条单元。由此,能够削减零件数,并且能够使马达510在轴向上小型化。
(变形例5)
图11是示出变形例5的马达10的局部剖视图。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马达10的结构不同地,变形例5的马达10并未设置有汇流条单元60,线圈引出线91A与控制装置100直接连接。在该结构中,由于不需要汇流条单元60,因此能够削减零件数,并且能够使马达在轴向上小型化。
(变形例6)
在本变形例的马达610中,多个线圈构成多个连接系统。更详细地说,如图12至图15所示,多个线圈构成由第一线圈组43A构成的第一连接系统A和由第二线圈组43B构成的第二连接系统B。由此,即使在第一连接系统A和第二连接系统B中的任一连接系统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另一连接系统对马达610供给电流。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系统A以及第二连接系统B由通过星形联结连接各自中所含的线圈的三相电路构成。另外,多个连接系统是指,电连接的外部电源分别不同且按每一个连接系统独立供给电流的多个电路。
第一线圈组43A包含供电侧线圈43Aa、43Ac、43Ae和中性点侧线圈43Ab、43Ad、43Af。供电侧线圈43Aa和中性点侧线圈43Ab是串联连接的U相线圈组。供电侧线圈43Ac和中性点侧线圈43Ad是串联连接的V相线圈组。供电侧线圈43Ae和中性点侧线圈43Af是串联的W相线圈组。
第二线圈组43B包含供电侧线圈43Ba、43Bc、43Be和中性点侧线圈43Bb、43Bd、43Bf。供电侧线圈43Ba和中性点侧线圈43Bb是串联连接的U相线圈组。供电侧线圈43Bc和中性点侧线圈43Bd是串联连接的V相线圈组。供电侧线圈43Be和中性点侧线圈43Bf是串联连接的W相线圈组。
如图12所示,轴承保持架655具有贯通孔656。从供电侧线圈43Aa~43Be引出的引出线分别穿过贯通孔656。俯视观察时的贯通孔656的开口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状。在图12中,两根线圈引出线穿过各贯通孔656。三个贯通孔656沿周向配置。即,在本变形例中,多个线圈包含线圈引出线穿过贯通孔656的多个供电侧线圈43Aa~43Be。供电侧线圈43Aa~43Be经由各线圈引出线与控制装置100连接。另外,线圈引出线包含从卷绕于齿41a的线圈主体引出的部分,该部分包含沿与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沿轴向延伸的部分。
如图14所示,从中性点侧线圈43Ab~43Bf引出的线圈引出线的一个端部成为中性点N。中性点侧线圈43Ab、43Ad、43Af的线圈引出线的一个端部与后述的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连接。即,中性点侧线圈43Ab、43Ad、43Af的引出线中的成为中性点N的部位与后述的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连接。中性点侧线圈43Bb、43Bd、43Bf的各线圈引出线的一个端部与后述的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连接。即,中性点侧线圈43Bb、43Bd、43Bf的各线圈引出线中的成为中性点N的部位与后述的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连接。
如图15所示,多个线圈按照每一个连接系统分开配置。具体地说,俯视观察时,第一连接系统A的第一线圈组43A和第二连接系统B的第二线圈组43B隔着假想线L1分别集中配置于相反侧。假想线L1是与中心轴线J垂直并通过中心轴线J的直线。
各连接系统的供电侧线圈43Aa~43Be和中性点侧线圈43Ab~43Bf分别集中配置。具体地说,俯视观察时,供电侧线圈43Aa~43Be和中性点侧线圈43Ab~43Bf隔着假想线L2分别集中配置于相反侧。即,多个供电侧线圈43Aa~43Be相邻配置,多个中性点侧线圈43Ab~43Bf相邻配置。假想线L2是与中心轴线J以及假想线L1这两者垂直并通过中心轴线J的直线。另外,所谓“多个线圈相邻配置”包含在相邻的齿41a上分别安装有多个线圈的情形。
如图12所示,线支承部件670具有导通部件、主体部673以及线保持部675。导通部件包含第一导通部件671和第二导通部件672。在以下说明中,将第一导通部件671称作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将第二导通部件672称作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连接第一连接系统A的各线圈引出线。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连接第二连接系统B的各线圈引出线。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保持于主体部673。
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是板状部件,沿大致周向延伸。更详细地说,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沿大致周向呈折线状延伸。优选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的板面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的板面与轴向平行。
如图15所示,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在俯视观察时与中性点侧线圈43Ab、43Ad、43Af重合。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在俯视观察时与中性点侧线圈43Bb、43Bd、43Bf重合。
如图12所示,主体部67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主体部673具有从下侧的面朝向上侧凹陷的凹部673a。如图15所示,俯视观察时的凹部673a的外形呈沿周向延伸的大致半圆弧状。凹部673a在俯视观察时与供电侧线圈43Aa~43Be重合。凹部673a在轴向上隔着间隙而与穿过贯通孔656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在图15中,凹部673a的内侧面在轴向上隔着间隙而与供电侧线圈43Aa的线圈引出线91Aa、供电侧线圈43Ac的线圈引出线91Ac以及供电侧线圈43Ae的线圈引出线91Ae相对。凹部673a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因此,能够使供电侧线圈43Aa、43Ac、43Ae的线圈引出线91Aa、91Ac、91Ae在定子40的上侧走线。其结果是,在组装马达时,能够容易地使线圈引出线91Aa、91Ac、91Ae走线,从而能够将后述的各供电侧线圈的线圈引出线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
并且,例如在沿周向分散配置供电侧线圈43Aa~43Be并将各供电侧线圈43Aa~43Be的线圈引出线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的情况下,线圈引出线所走线的区域容易变大。因此,为了确保用于使线圈引出线走线的空间,需要增大设置凹部673a的区域或者设置多个凹部673a等。在该情况下,有时导致主体部673的结构复杂化。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如上所述,多个供电侧线圈43Aa~43Be相邻配置。因此,在将各供电侧线圈43Aa~43Be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时,能够将线圈引出线91Aa~91Be所走线的区域抑制在最小限度。由此,通过将一个凹部673a设置于最小限度的区域,能够适宜地确保线圈引出线91Aa~91Be所走线的空间。
如图16所示,主体部673具有槽部673b、突起部674以及孔673c。槽部673b向下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如图12所示,主体部673分别具有保持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的槽部673b和保持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的槽部673b。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被压入到槽部673b内。由此,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从上侧嵌入并保持于槽部673b内。
各槽部673b沿周向不连续地设置。在图12中,槽部673b由四个分割槽部673d构成。分割槽部673d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在周向上,在相邻的分割槽部673d与分割槽部673d的之间配置有第一凹部673e。第一凹部673e比主体部673的设置有分割槽部673d的部分向下侧凹陷,沿径向贯通主体部673。
如图16所示,在第一凹部673e的底面配置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缺口673e1。中性点侧线圈43Ab~43Bf的线圈引出线91Ab~91Bf穿过缺口673e1。如图12所示,各线圈引出线91Ab~91Bf中的从缺口673e1向上侧突出的部分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于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或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凹部673e并在第一凹部673e的内部固定线圈引出线91Ab~91Bf和各中性点汇流条,在焊接作业时容易使焊接工具靠近焊接部分,容易进行焊接作业。并且,能够在径向上释放线圈引出线91Ab~91Bf和各中性点汇流条的焊接部分自身。
如图16所示,突起部674从槽部673b中的内侧面的上侧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突起部674在各分割槽部673d分别配置有一个或两个。突起部674包含:从槽部673b的径向外侧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部674;以及从槽部673b的径向内侧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674。从槽部673b的径向外侧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突起部674分别配置于槽部673b中的相对的内侧面。但是,突起部674也可以只配置于一个内侧面。两个内侧面的突起部674可以相互对置,也可以不对置。
配置于一个内侧面的突起部674的顶端与另一内侧面或突起部674的顶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中性点汇流条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的厚度小。由此,在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被嵌入到槽部673b内时,突起部674按压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关于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也相同。即,在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被嵌入到槽部673b内时,突起部674按压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因此,能够容易地在槽部673b内安装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并且能够牢固地保持。由此,主体部673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中性点汇流条671以及第二中性点汇流条672。
孔673c沿轴向贯通主体部673。孔673c设置于槽部673b的底面。孔673c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与突起部674重合。因此,例如在利用模具成型线支承部件670时,能够经由孔673c拔出模具中的成型突起部674的部分。由此,能够使成型线支承部件670的模具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容易地利用模具成型出线支承部件670。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线保持部675从主体部673向上侧突出。保持于线保持部675的线圈引出线是供电侧线圈43Aa~43Be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线保持部675具有支承壁部675a、凹部675b以及保持凹部675d。支承壁部675a从主体部673向上侧突出。在支承壁部675a的上端设置有盖部675c。在主体部673中的设置线保持部675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凹部673f。第二凹部673f从主体部673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凹陷,并向轴向两侧开口。凹部675b向径向外侧开口。凹部675b向下侧开口,并与第二凹部673f连通。
保持凹部675d设置于盖部675c。线圈引出线91Aa~91Be保持于保持凹部675d内。在定子40的上侧走线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在第二凹部673f附近处向轴向上侧弯折,经由第二凹部673f以及凹部675b保持于保持凹部675d内,且被引出至盖部675c的上侧。
保持凹部675d在径向上开口。卷绕于沿径向延伸的齿41a的供电侧线圈的线圈引出线在定子40的上侧沿径向引出,并经由保持凹部675d的开口向轴向弯曲,并保持于保持凹部675d内。由此,能够使线圈引出线容易地保持于保持凹部675d内。保持凹部675d的开口端的开口宽度比保持凹部675d的里侧的宽度窄,并且比线圈引出线的线径小。因此,能够抑制容纳于保持凹部675d内的线圈引出线容易脱落。
在图12以及图13中,保持凹部675d向径向外侧开口。因此,能够使被从供电侧线圈引出并在定子40的上侧走线的线圈引出线的顶端从径向外侧向轴向上侧弯曲,并保持于保持凹部675d内。在保持凹部675d的径向外侧未配置有构成马达的其他部件。因此,容易进行使线圈引出线弯曲等处理,使线圈引出线更加容易地保持于保持凹部675d内。保持凹部675d从盖部675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凹陷。保持凹部675d在每一个线保持部675设置有多个(例如,各两个)。由此,能够使多个(例如两根)线圈引出线保持于线保持部675。另外,保持凹部675d也可以向径向内侧开口。
这样,线保持部675借助保持凹部675d集中保持多个线圈引出线。在图12以及图13中,线保持部675设置有三个,分别通过两个保持凹部675d保持各两根线圈引出线。三个线保持部675分别位于在周向上与供电侧线圈43Ba、43Bc、43Be大致相同的位置处。
位于在周向上与供电侧线圈43Ba大致相同的位置处的线保持部675保持线圈引出线91Aa、91Ba。位于在周向上与供电侧线圈43Bc大致相同的位置处的线保持部675保持线圈引出线91Ac、91Bc。位于在周向上与供电侧线圈43Be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线保持部675保持线圈引出线91Ae、91Be。即,各线保持部675所集中保持的多个线圈引出线是连接系统互不相同并且相互同相的多个供电侧线圈的线圈引出线。
因此,能够通过线保持部675将第一连接系统A和第二连接系统B中的同相的供电侧线圈的线圈引出线集中保持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处。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供给同相的电流的线圈引出线彼此与控制装置100连接。另外,所谓“线保持部集中保持线圈引出线”包含多个线圈引出线保持于一个线保持部的情况。
保持于各线保持部675的六个线圈引出线91Aa~91Be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即,穿过轴承保持架655的贯通孔656的线圈引出线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在本变形例中,规定区域是由图15所示的假想线L1和假想线L2划分出的四个区域中的一个(图中的左下)区域AR。能够在沿轴向延伸的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延长线上配置控制装置100的连接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与控制装置100连接。并且,在将检测转子30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传感器设置于控制装置100的情况下,与分散配置了线圈引出线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对利用旋转传感器的感应带来的影响。另外,所谓“某一对象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例如包含在俯视观察时周向的角度为180度以下的区域内配置有某一对象的情况。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马达610包括绝缘部680。绝缘部680由塑料或弹性体等绝缘材料构成,并沿周向延伸。绝缘部680保持于轴承保持架655。更详细地说,绝缘部680嵌合并保持于轴承保持架655的三个贯通孔656的内侧。绝缘部680在贯通孔656的内侧包围线圈引出线91Aa~91Be。由此,能够确保穿过贯通孔656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与轴承保持架655之间的绝缘。
并且,贯通孔656的内径比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线径大。因此,在组装马达时,能够使线圈引出线91Aa~91Be容易地通过贯通孔656。并且,由于线圈引出线与贯通孔内周面相分离,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线圈引出线与轴承保持架655之间的绝缘。
并且,若线圈引出线91Aa~91Be只穿过这样的贯通孔656,则顶端侧不受约束,因此在受到外力时有可能发生歪倒、位置偏移。但是,在本变形例中,绝缘部680存在于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与贯通孔656之间,并保持于轴承保持架655。因此,能够将线圈引出线91Aa~91Be高精度地保持于轴承保持架655。即,绝缘部680能够抑制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位置偏移。并且,即使在线圈引出线91Aa~91Be从规定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调整绝缘部680的位置而使线圈引出线91Aa~91Be向规定的位置移动。由此,在组装马达610时,能够容易地将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与控制装置100连接。
绝缘部680具有多个孔680a。在图12中,孔680a的数量是六个。孔680a沿轴向贯通绝缘部680。线圈引出线91Aa~91Be分别穿过孔680a。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中的从绝缘部680向上侧突出的部分与控制装置100连接。在本变形例中,绝缘部680与线支承部件670是分体部件。
在组装轴承保持架655且线圈引出线91Aa~91Be穿过了贯通孔656的状态下,绝缘部680从上侧与贯通孔656嵌合。在该情况下,与在使线圈引出线91Aa~91Be穿过绝缘部680之后组装轴承保持架655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线圈引出线91Aa~91Be弯折。
并且,通过绝缘部680与贯通孔656嵌合,线圈引出线与贯通孔656之间的间隙消失,贯通孔656被绝缘部680封闭。因此,能够防止粉尘等从马达610的外部流入到马达内部。另外,也可以在绝缘部680与贯通孔656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
另外,线保持部675也可以具有保持线圈引出线并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来代替保持凹部675d。
(变形例7)
本变形例的马达710具有多个绝缘部780。在图17中,绝缘部780的数量是三个。绝缘部780与变形例6的马达610的绝缘部680不同。如图17所示,绝缘部780为沿轴向延伸的长方体状。绝缘部780保持于线支承部件770。绝缘部680的上端位于贯通孔656的上侧(省略图示)。另外,绝缘部680的上端也可以位于贯通孔656内。绝缘部780配置于主体部673的多个第二凹部673f。即,各绝缘部780分别与各第二凹部673f嵌合而保持于线支承部件770。绝缘部780与线支承部件770是分体部件。
绝缘部780分别具有多个保持孔780a。保持孔780a沿轴向贯通绝缘部780,并供线圈引出线91Aa~91Be穿过。在图17中,各绝缘部780所具有的保持孔780a的数量分别是两个。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组装轴承保持架655之前将绝缘部780安装于线支承部件770,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绝缘部780安装于马达710。
由于线圈引出线91Aa~91Be穿过绝缘部780的保持孔780a,因此保持于线保持部675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更加不易偏移。并且,由于绝缘部780覆盖至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更靠顶端侧的部位,因此不易产生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位置偏移。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多个绝缘部780也可以由具有多个保持孔780a的一个部件构成。
(变形例8)
本变形例的马达810改变了变形例6的马达610的绝缘部680以及线保持部675。如图18所示,在本变形例的马达810中,线保持部875比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线保持部675向上侧延伸。线保持部875的上端位于轴承保持架655的贯通孔656的内侧或贯通孔656的上侧。线保持部875在贯通孔656的内侧包围线圈引出线91Aa~91Be。线保持部875对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与轴承保持架655进行电绝缘。即,线保持部875具有作为上述变形例中的绝缘部的功能。换句话说,在本变形例中,绝缘部是线保持部875。
在本变形例中,线支承部件870是单一部件。线保持部875和主体部673是单一部件的一部分。这样,通过作为单一部件的线支承部件870的一部分即线保持部875作为绝缘部发挥功能,无需另外设置绝缘部而能够削减马达810的零件数。由于利用线保持部875保持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靠顶端侧的部位,因此不易产生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位置偏移。
(变形例9)
本变形例的马达910改变了变形例6的马达610的绝缘部680。马达910具有绝缘部980。如图19所示,绝缘部980具有第二绝缘部件982和多个第一绝缘部件981。第一绝缘部件981保持于线支承部件970。第一绝缘部件981设置于线保持部675中的第二凹部673f的周向两端部的上表面。第一绝缘部件98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第一绝缘部件981具有径向尺寸以及周向尺寸从下侧朝向上侧变小的台阶。
在图19中,第一绝缘部件981设置有三个。各第一绝缘部件981分别具有两个孔981a,孔981a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绝缘部件981,并供线圈引出线91Aa~91Be穿过。线圈引出线91Aa~91Be被第一绝缘部件981覆盖。因此,保持于线保持部675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更加不易偏移。另外,三个第一绝缘部件981也可以是单一部件。
第二绝缘部件982是沿周向延伸的部件。第二绝缘部件982保持于轴承保持架655的贯通孔656,并安装于第一绝缘部件981。第二绝缘部件982具有三个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嵌合部982a。第一绝缘部件981的上部与嵌合部982a嵌合。第二绝缘部件982的下端从上侧与第一绝缘部件981的台阶中的与轴向垂直的台阶面接触。由此,第二绝缘部件982安装于各第一绝缘部件981,连接多个第一绝缘部件981。第二绝缘部件982与第一绝缘部件981是分体部件。
由此,能够对第一绝缘部件981与第二绝缘部件982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即,各部中产生的位置偏移能够通过调整第一绝缘部件981与第二绝缘部件982之间的相对位置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配置精度。即使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也能够通过对已连接的第一绝缘部件981与第二绝缘部件982t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来修正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位置偏移。并且,即使在外力施加于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等情况下,由于第一绝缘部件981与第二绝缘部件982连接在一起,因此也能够防止各线圈引出线91Aa~91Be之间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使线圈引出线91Aa~91Be在提高了位置精度的状态下从轴承保持架655的贯通孔656向上侧突出。因而,能够高精度地将线圈引出线91Aa~91Be与控制装置100连接。
由于第二绝缘部件982保持于贯通孔656内,因此通过第一绝缘部件981和第二绝缘部件982封闭贯通孔656。但是,与变形例6相同地,可以在第一绝缘部件981与贯通孔656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也可以在第二绝缘部件982与贯通孔656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
(变形例10)
本变形例的马达改变了变形例9的马达910的绝缘部980,但是由于改变的幅度较小,因此参照图19进行说明。在变形例9的马达910中,第一绝缘部件981安装于线保持部675。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将线保持部675设为与线支承部件970分体的部件,使第一绝缘部件981兼备线保持部675的功能。即,本变形例在线支承部件970中设置有在主体部673的一部分沿轴向贯通的开口。线圈引出线91Aa~91Be从主体部673的开口沿轴向引出。被引出的线圈引出线91Aa~91Be穿过第一绝缘部件981的孔981a。第一绝缘部件981与主体部673通过设置于各自的紧固构件固定。第二绝缘部件982的嵌合部982a与第一绝缘部件981嵌合。通过安装第一绝缘部件981,线圈引出线91Aa~91Be保持于第一绝缘部件981,能够调整到规定的位置。而且,通过调整第二绝缘部件982的位置,能够借助各第一绝缘部件981进一步调整线圈引出线91Aa~91Be的位置。另外,三个第一绝缘部件也可以是单一部件。
另外,基于上述线支承部件的作用效果除了是与导通部件相关的作用效果之外,还是在未设置有导通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的作用效果。
并且,上述的各结构在互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组合。
符号说明
10、410、510、610、710、810、910…马达、30…转子、31…轴、40…定子、41a…齿、43…线圈、55、655…轴承保持架、56a、56b、56c、56d、56e、57a、57b、57c、551、656…贯通孔、673a…凹部、70、270、370、570、670、770、870、970…线支承部件、71、671…第一中性点汇流条(第一导通部件)、72、672…第二中性点汇流条(第二导通部件)、73、273、373、673…主体部、674…突起部、75、175、675、875…线保持部、91A~91C、91a~91c、92A~92C、92a~92c、91Aa~91Af、91Ba~91Bf…线圈引出线、43Aa、43Ac、43Ae、43Ba、43Bc、43Be…供电侧线圈、673b…槽部、673c…孔、675d…保持凹部、680、780、980…绝缘部、981…第一绝缘部件、982…第二绝缘部件、A…第一连接系统、AR…区域(规定区域)、B…第二连接系统、J…中心轴线。
Claims (16)
1.一种马达,其包括:
转子,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
定子,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相对地配置;
轴承,其支承所述轴;
线支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上侧;以及
轴承保持架,其配置于所述线支承部件的上侧,保持所述轴承,
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
多个齿;以及
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设置于多个所述齿,
所述线支承部件具有:
线保持部,其保持从所述线圈引出的线圈引出线中的一部分所述线圈引出线;
导通部件,其将另一部分所述线圈引出线相互电连接;以及
主体部,其支承所述线保持部以及所述导通部件,
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沿轴向贯通所述轴承保持架的贯通孔,所述线圈引出线的线圈端穿过所述贯通孔而向所述轴承保持架的上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从下侧的面朝向上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凹部在轴向上隔着间隙而与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线圈引出线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多个所述线圈包含所述线圈引出线穿过所述贯通孔的多个供电侧线圈,
多个所述供电侧线圈相邻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多个所述线圈构成多个连接系统,
所述线保持部集中保持多个所述线圈引出线,
所述线保持部集中保持的多个所述线圈引出线是所述连接系统互不相同并且相互同相的多个所述线圈的所述线圈引出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线保持部具有保持所述线圈引出线的保持凹部,
所述保持凹部在径向上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保持凹部向径向外侧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包括包围所述线圈引出线的绝缘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保持于所述轴承保持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保持于所述线支承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是所述线保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有:
第一绝缘部件,其保持于所述线支承部件;以及
第二绝缘部件,其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是分体部件,所述第二绝缘部件保持于所述轴承保持架,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有多个所述第一绝缘部件,
所述第二绝缘部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部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线圈引出线集中配置于规定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
槽部,其向下侧凹陷,保持所述导通部件;以及
突起部,其从所述槽部的内侧面朝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按压所述导通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孔,所述孔沿轴向贯通所述主体部,所述孔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突起部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多个所述线圈构成第一连接系统和第二连接系统,
所述导通部件包含:第一导通部件,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系统的所述线圈引出线;以及第二导通部件,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系统的所述线圈引出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58390 | 2015-08-10 | ||
JP2015158390 | 2015-08-10 | ||
JP2016068371 | 2016-03-30 | ||
JP2016-068371 | 2016-03-30 | ||
PCT/JP2016/073479 WO2017026491A1 (ja) | 2015-08-10 | 2016-08-09 | モ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25301A true CN107925301A (zh) | 2018-04-17 |
CN107925301B CN107925301B (zh) | 2020-01-17 |
Family
ID=5798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7039.6A Active CN107925301B (zh) | 2015-08-10 | 2016-08-09 | 马达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03711B2 (zh) |
JP (1) | JP6717309B2 (zh) |
KR (1) | KR102010797B1 (zh) |
CN (1) | CN107925301B (zh) |
DE (1) | DE112016003666T5 (zh) |
WO (1) | WO2017026491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5300A (zh) * | 2015-08-10 | 2018-04-1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0971048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2514209A (zh) * | 2018-08-03 | 2021-03-16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定子以及电机 |
CN112534687A (zh) * | 2018-08-03 | 2021-03-1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定子以及电机 |
CN112740509A (zh) * | 2018-09-11 | 2021-04-30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电机 |
CN113439378A (zh) * | 2019-03-28 | 2021-09-2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4008896A (zh) * | 2019-06-27 | 2022-02-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5212B (zh) * | 2016-08-12 | 2020-10-2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WO2018168090A1 (ja) * | 2017-03-14 | 2018-09-20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モータ、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7081591B2 (ja) * | 2017-03-31 | 2022-06-07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
DE102017212995A1 (de) | 2017-07-27 | 2019-01-31 |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r Schalteinheit an einer Komponente eines Elektromotors |
WO2019031050A1 (ja) * | 2017-08-09 | 2019-02-14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WO2019031049A1 (ja) * | 2017-08-09 | 2019-02-14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WO2019065584A1 (ja) * | 2017-09-28 | 2019-04-04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KR20200016468A (ko) * | 2018-08-07 | 2020-02-17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차량 구동모터용 터미널 장치 |
KR102688104B1 (ko) * | 2018-10-01 | 2024-07-25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구동모터용 터미널 어셈블리 |
FR3088499B1 (fr) * | 2018-11-08 | 2020-10-23 |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munie d'une bouche isolante de sorties de phases |
DE102018131965A1 (de) * | 2018-12-12 | 2020-06-18 | Thyssenkrupp Ag | Stator, Anschlusskomponente und elektrische Maschine |
KR20200080715A (ko) * | 2018-12-27 | 2020-07-07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JP2020162293A (ja) * | 2019-03-27 | 2020-10-0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ー装置、モータ、及びバスバー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21010252A (ja) * | 2019-07-02 | 2021-01-28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KR102171455B1 (ko) * | 2019-07-15 | 2020-10-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모터 |
DE112021001826T5 (de) * | 2020-03-25 | 2023-01-05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
DE112021001822T5 (de) | 2020-03-25 | 2023-01-05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
KR20210133544A (ko) * | 2020-04-29 | 2021-11-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팬모터 |
DE102020111763A1 (de) * | 2020-04-30 | 2021-11-0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Statoreinheit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entsprec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Erstellen einer Sternverschaltung |
CN113726073A (zh) | 2020-05-26 | 2021-11-3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和电气产品 |
JP7523260B2 (ja) | 2020-06-24 | 2024-07-26 | カヤバ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JP7563252B2 (ja) | 2021-03-11 | 2024-10-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 |
CN115912740A (zh) * | 2021-09-30 | 2023-04-0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定位设备以及定位方法 |
DE102022203218A1 (de) | 2022-03-31 | 2023-10-05 |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Elektromotor und Kühlerlüfter mit einem solchen Elektromoto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33327A (ja) * | 2009-03-26 | 2010-10-14 | Mitsuba Corp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20100327678A1 (en) * | 2009-06-24 | 2010-12-30 | Denso Corporation | Drive apparatus |
JP2014087087A (ja) * | 2012-10-19 | 2014-05-12 | Nippon Densan Corp |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
JP2014138499A (ja) * | 2013-01-17 | 2014-07-28 | Nippon Densan Corp | モータ |
JP2014158409A (ja) * | 2013-01-17 | 2014-08-28 | Mitsuba Corp |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9980013882A (ko) | 1996-08-05 | 1998-05-15 | 구자홍 | 전동기의 리드와이어 용접부 절연장치 |
JP4783012B2 (ja) | 2004-12-28 | 2011-09-28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763998B2 (en) * | 2006-02-03 | 2010-07-27 | Asmo Co., Ltd. | Stator |
JP4902738B2 (ja) | 2007-05-25 | 2012-03-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5290612B2 (ja) * | 2008-04-15 | 2013-09-18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CN101577455B (zh) | 2008-05-05 | 2013-07-31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多级电路的电机及其导线连接器 |
JP5401902B2 (ja) * | 2008-10-03 | 2014-01-29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5703604B2 (ja) * | 2010-03-03 | 2015-04-22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モータ |
JP5063722B2 (ja) | 2010-03-19 | 2012-10-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式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5847543B2 (ja) * | 2011-11-08 | 2016-01-27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5328969B2 (ja) | 2012-03-12 | 2013-10-30 |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 電動機及び集中配電部材 |
JP2014093880A (ja) | 2012-11-05 | 2014-05-19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 |
US9929614B2 (en) | 2013-07-02 | 2018-03-27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with integrated slot liner and bobbin with guides for conductor coils |
WO2015083478A1 (ja) * | 2013-12-05 | 2015-06-11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CN105830314B (zh) * | 2013-12-16 | 2019-01-2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机电一体型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JP6459492B2 (ja) * | 2014-12-22 | 2019-01-3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DE102015212821A1 (de) * | 2015-07-09 | 2017-01-12 |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Statoranordnung, elektrische Drehstrom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tatoranordnung |
US11088588B2 (en) * | 2015-08-10 | 2021-08-10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with an upper bearing including a washer, a lower bearing, and bearing holding portions |
-
2016
- 2016-08-09 DE DE112016003666.3T patent/DE112016003666T5/de active Pending
- 2016-08-09 WO PCT/JP2016/073479 patent/WO20170264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8-09 JP JP2017534471A patent/JP6717309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8-09 CN CN201680047039.6A patent/CN10792530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09 US US15/750,858 patent/US10903711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09 KR KR1020187003891A patent/KR10201079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33327A (ja) * | 2009-03-26 | 2010-10-14 | Mitsuba Corp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20100327678A1 (en) * | 2009-06-24 | 2010-12-30 | Denso Corporation | Drive apparatus |
JP2014087087A (ja) * | 2012-10-19 | 2014-05-12 | Nippon Densan Corp |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
JP2014138499A (ja) * | 2013-01-17 | 2014-07-28 | Nippon Densan Corp | モータ |
JP2014158409A (ja) * | 2013-01-17 | 2014-08-28 | Mitsuba Corp |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5300A (zh) * | 2015-08-10 | 2018-04-1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07925300B (zh) * | 2015-08-10 | 2021-01-15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2514209A (zh) * | 2018-08-03 | 2021-03-16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定子以及电机 |
CN112534687A (zh) * | 2018-08-03 | 2021-03-19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定子以及电机 |
CN112514209B (zh) * | 2018-08-03 | 2024-05-2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定子以及电机 |
CN112740509A (zh) * | 2018-09-11 | 2021-04-30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电机 |
CN110971048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0971048B (zh) * | 2018-09-28 | 2022-07-26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3439378A (zh) * | 2019-03-28 | 2021-09-2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3439378B (zh) * | 2019-03-28 | 2023-10-2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14008896A (zh) * | 2019-06-27 | 2022-02-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CN114008896B (zh) * | 2019-06-27 | 2023-10-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80030604A (ko) | 2018-03-23 |
DE112016003666T5 (de) | 2018-05-03 |
JPWO2017026491A1 (ja) | 2018-05-31 |
WO2017026491A1 (ja) | 2017-02-16 |
US20180233984A1 (en) | 2018-08-16 |
JP6717309B2 (ja) | 2020-07-01 |
KR102010797B1 (ko) | 2019-08-14 |
US10903711B2 (en) | 2021-01-26 |
CN107925301B (zh) | 2020-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25301B (zh) | 马达 | |
CN107925300B (zh) | 马达 | |
CN110546862B (zh) | 汇流条单元及具有该汇流条单元的马达 | |
CN109983660B (zh) |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CN110476331B (zh) | 汇流条单元及具有该汇流条单元的马达 | |
US10868410B2 (en) | Motor | |
JP2014087087A (ja) |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 |
US11515747B2 (en) |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 |
JP2019030143A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モータ | |
US11677290B2 (en) | Motor | |
CN112583212B (zh) | 马达 | |
JP6856067B2 (ja) |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JP7405089B2 (ja) | モータ | |
JP2021058011A (ja) | バスバー装置、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 |
CN113439378B (zh) | 马达 | |
JP6969393B2 (ja) | モータ | |
CN113424406A (zh) | 马达 | |
JP2022120280A (ja) | モータ | |
WO2019082709A1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