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040B -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52040B CN107852040B CN201680042643.XA CN201680042643A CN107852040B CN 107852040 B CN107852040 B CN 107852040B CN 201680042643 A CN201680042643 A CN 201680042643A CN 107852040 B CN107852040 B CN 1078520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power
- power transmission
- magnetic field
- heat dissipation
- transmission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08 amorphous met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1 conductive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2 B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ZNSFCLAULLKQX-UHFFFAOYSA-N Bor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B PZNSFCLAULLK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605 Ni—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ERDEBHAJNAUOM-UHFFFAOYSA-N copper(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Cu]O[Cu] BERDEBHAJNAUO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RFJLUBVMFXRPN-UHFFFAOYSA-N cuprous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Cu+].[Cu+] KRFJLUBVMFXRP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04 magnetic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646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2 plasma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22—Cooling by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solid or powdered fill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01F27/36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mad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3—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1—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by means of a preformed insulating foi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 H05K7/20445—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the coupling element being an additional piece, e.g. thermal standoff
- H05K7/20472—Sheet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20—The network being internal to a load
- H02J2310/22—The load be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Regulation Of General Use Transformers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天线单元、磁场屏蔽片和平面散热板。天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力传输天线。磁场屏蔽片屏蔽由天线单元产生的磁场以抑制磁场的外部泄漏并将磁场集中在期望的方向上。平面散热板布置在磁场屏蔽片的一个表面上以释放由天线单元产生的热。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被装配或嵌入到车辆中以用于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无线地供应电力以对电子装置的电池进行充电。
背景技术
近来,具有通过外部电力充电的电池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正在增加,例如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电脑(PC),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或导航系统等移动终端。
因此,与移动终端的使用有关的周围环境正在扩散到诸如车辆的动态空间。
结果,即使在车辆中也能方便地对终端的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的使用正在增加。
在车辆中对电池充电时的充电器和端子(或电池)的电连接方法,存在这样的方法,其通过接触端子或电缆将连接到车辆的电源的充电器连接到终端来提供电能。
其中,根据其中充电器和便携式终端包括接触端子的端子充电方法,当它们暴露于湿气时,充电的能量可能被耗散。此外,在接触或分离时,由于瞬时放电现象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由于接触故障而不能令人满意地进行充电。
因此,已经提出了使用无线电力传输方法而不配置接触端子的非接触充电系统。
非接触充电系统以无线传送方式供应从车辆的电源供应的电能,并且包括嵌入在车辆中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和包括在便携式终端中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接收电能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
作为非接触式方法的例子,磁感应充电方法被广泛使用。根据磁感应充电方法,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中提供初级线圈(电力传输线圈),并且在无线电力接收模块中设置次级线圈(感应线圈或电力接收线圈),使得当便携式终端靠近充电器时,便携式终端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感耦合而被充电。
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力传输模块使用三个平面线圈来增加与无线电力接收模块的对准区域,并且三个平面线圈中的任何一个与剩余的两个线圈部分重叠。
根据预定标准严格定义线圈之间的重叠区域和重叠位置,以实现平滑的无线充电。
因此,三个线圈需要按照所要求的标准精确地布置。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精确地布置线圈之间的位置,首先布置两个平面线圈,然后将剩余的线圈布置在确定的位置。为了抑制线圈之间的位置偏移,使用粘合剂将线圈彼此连接。
因此,工作过程是非常不方便的。另外,在完成工作过程之后发现线圈之间的对准失败时,由于线圈相互接合,校正线圈之间的位移非常不方便。
同时,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中,散热单元设置在屏蔽片的一个表面上,以通过将在无线充电时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外部来提高充电效率。散热单元包括由石墨板形成的散热构件以及附接到散热构件以抑制散热构件的暴露的保护膜。作为保护膜,通常使用PET等氟树脂系膜。
然而,相关技术的保护膜由诸如PET的氟树脂基材料形成,使得材料的强度较弱。因此,由于外部的冲击,保护膜可能被撕裂或容易划伤。因此,保护膜可能不能令人满意地执行作为用于保护散热构件的保护膜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根据认证标准简单地布置多个平面线圈并且改善当平面线圈操作时引起的发热问题。
本公开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增加了与其他组件的组装性能和紧固性能。
此外,本公开要实现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通过将附着在散热板的暴露表面上的保护膜的材料替换为金属材料增强了材料刚性,不仅具有抑制由外部冲击引起的损坏的保护功能,而且具有散热功能,以同时由一个部件执行多个功能,并提高散热性能,而不增加整个散热板的厚度。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天线单元、磁场屏蔽片和平面散热板。天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力传输天线。磁场屏蔽片屏蔽由天线单元产生的磁场以抑制磁场的外部泄漏并将磁场集中在期望的方向上。平面散热板布置在磁场屏蔽片的一个表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面散热板可以包括平面铜板或铝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磁场屏蔽片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具有预定面积,该通孔在对应于无线电力传输天线的中空部分的区域穿透磁场屏蔽片,以允许天线单元周围的空气移动到散热板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板可以包括石墨片和附着到石墨片的一个表面上以保护和隐藏石墨片并且用作辅助散热片的金属保护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保护膜可以是铝箔或铜箔,并且至少一个狭缝可以形成在铝箔或铜箔上。狭缝可以在与天线图案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或与天线图案的切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在与无线电力传输天线对应的区域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保护膜可以借助于具有导热性的粘合剂层附着到石墨片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保护膜可以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底材料层和发射涂覆到基底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磁场屏蔽片可以包括非晶带状片、铁氧体片和聚合物片中的任何一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磁场屏蔽片可以由多个分开的不定型微小片形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可以由多个平面线圈形成,并且可以包括支撑板,其中在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座槽。多个平面线圈可以设置在座槽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平面线圈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座槽中,并且其余的平面线圈可以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座槽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座槽和第二座槽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平面线圈的厚度相同的深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座槽和第二座槽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使得第一槽和第二槽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重叠区域的一部分可形成为穿透支撑板,使得设置在第一座槽中的平面线圈的一部分与设置在第二座槽中的平面线圈的一部分直接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突起可以分别形成在与位于第一座槽和第二座槽的中央区域中的与平面线圈的中央空间相对应的位置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一座槽中的第一突起的局部区域可以与设置在第二座槽中的平面线圈的一部分直接接触,以支撑设置在第二座槽中的平面线圈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二座槽中的第二突起的局部区域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座槽中的平面线圈的一部分直接接触,以支撑设置在第一座槽中的平面线圈的一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板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紧固孔以与紧固构件联接,其中至少一个紧固孔可以穿过支撑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预定面积的金属构件可以部分地嵌入在支撑板中,并且紧固孔形成在与金属构件对应的位置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散热特性的涂层可以形成在支撑板的外表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板可以由具有散热性能的塑料材料形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使用支撑板可以根据认证标准方便地布置多个平面线圈,从而可以提高组装生产率。通过固定平面线圈通过座槽的位置,可防止线圈的对准位置发生变化,从而防止充电效率降低。此外,可以增加线圈与其他部件的组装性和紧固性。
此外,根据本公开,支撑板变得具有散热功能,从而可以改善当平面线圈操作时产生的发热问题。
此外,根据本公开,附着在散热板的暴露表面上的保护膜的材料被金属材料代替以增加材料的刚性。因此,带有保护膜的支撑板不仅可以具有防止由于外部震动而造成损坏的保护功能,而且具有散热功能,因此具有保护膜的支撑板是多功能构件。而且,无需增加散热板的整体厚度,散热性能也可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1的分解图。
图4a是显示平面线圈从支撑板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4b是显示图4a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5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支撑板的切割状态的视图。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中的线圈之间的布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7是用于描述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支撑板中的座槽之间的重叠区域的概念图。
图8是沿着图1的B-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显示从图1中去除了支撑板的另一种类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C-C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磁场屏蔽片作为多个层层叠的配置的视图。
图12是显示在应用于本公开的散热板上附着有金属保护膜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3是显示当图12所示的金属保护膜由基材层和涂层形成时的情况的图。
图14a和图14b是显示当在应用于本公开的金属保护膜上形成狭缝时狭缝和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之间的布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5a至图15c是显示可以形成在图12所示的金属保护膜上的各种形状的狭缝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实现本发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并且不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无关的部分以清楚地描述本公开。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可以被嵌入在诸如包括智能电话的便携式终端之类的电子设备中。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可以将无线电力传输到电连接到电池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以对包括在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或100'可以将无线电力传输到其中电池需要被充电的电子设备,并且如图1至3和9所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包括天线单元、磁场屏蔽片130或130'以及散热板140。
这里,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便携式电话、PDA、PMP、平板电脑和多媒体设备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种。此外,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可以配备或设置在车辆中。
天线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可以包括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以将无线电力信号传输到无线电力接收模块。
这里,天线可以由圆形、椭圆形或四边形平面线圈构成,所述平面线圈可以通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多次缠绕具有预定长度的导线而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在诸如聚酰亚胺(PI)或PET等合成树脂形成的电路板(未示出)的表面上图案化诸如铜箔的导体来形成天线,或者使用导电油墨形成环形金属图案来形成天线。
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其将无线电力信号传输到无线电力接收模块以使用磁感应耦合方式或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磁场谐振方式来产生电力。
例如,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可以是通过磁感应方法在100至350kHz下工作的Qi标准或PMA标准天线或者通过磁共振法以6.78MHz工作的A4WP标准天线。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单元可以基于Qi标准、PMA标准和A4WP标准中的至少任意两个的组合形成,或者除了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之外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与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不同的频带工作的NFC天线和MST天线。
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中的每一个用作传输线圈,其传输无线电力以传输电子设备所需的电力。
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可以被提供为多个天线,并且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堆叠在另一个上以彼此重叠。例如,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可以设置为三个平面线圈,并且一个平面线圈111可以设置在剩余的两个平面线圈112和113的上方,以便与剩余的平面线圈112和113部分地重叠(参见图6的A1,A2,A3和A4)。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平面线圈被称为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以及层叠在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上方的平面线圈被称为第一线圈111。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联接和布置关系以及第一线圈111、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的垂直布置关系以及平面线圈的总数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当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由多个平面线圈构成并且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他平面线圈堆叠时,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可以包括支撑板120以固定多个线圈111,112和113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多个线圈111,112和113是多层且彼此部分重叠时,支撑板120可允许多个线圈111,112和113之间在期望的位置形成具有期望面积的重叠区域A1,A2,A3和A4。
为此,支撑板120可由平面构件形成,该平面构件包括彼此相对并具有预定面积的第一表面120a和第二表面120b。此外,多个座槽121和122可以形成为在第一表面120a和第二表面120b中的至少一个中沉入预定深度(参见图3,4a和4b)。
这里,多个座槽121和122可以包括第一座槽121和两个第二座槽122,第一座槽121用于接收设置在多个线圈中的上部的第一线圈111,且两个第二座槽122用于接收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可以形成在相对侧上。也就是说,第一座槽121可以形成在支撑板120的第一表面120a上,并且第二座槽122可以形成在支撑板120的第二表面120b上。
此外,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表面120a和第二表面120b上,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的重叠区域S1和S2(参见图7)。
因此,当组装工人将第一线圈111插入到第一座槽121中并且将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插入到第二座槽122中时,第一线圈111可以在与重叠区域S1和S2的部分区域S11和S12相对应的位置处与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穿过支撑板120的通孔可以形成在重叠区域S1和S2的部分区域中,使得设置在第一座槽121中的第一线圈111的一部分可以与设置在第二座槽122中的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的一部分直接接触。
因此,如果在形成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的过程中根据所需的标准来确定重叠区域的位置和面积,则可以简单地完成第一至第三线圈之间的对准而不需要执行额外的对齐工作。
此外,从座槽121和122突出的突起123和124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的中心部分处与线圈111,112和113的中央空间相对应的位置。
例如,突起可以包括第一突起123和第二突起124,第一突起123从第一座槽121的底表面以预定高度在第一座槽121的中心部分突出,并且第二突起124从第二座槽122的底表面以预定高度在第二座槽122的中心部分突出。这里,第一突起123和第二突起124可以具有与座槽121和122的深度相同的高度。
突起123和124可以位于线圈111,112和113的中央空间中,以便当线圈插入时与线圈111,112和113的内侧接触。因此,插入到座槽121和122中的线圈的内侧可以由突起123和124支撑,并且其外侧可以由座槽121和122的内壁支撑。
因此,即使安装在车辆中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在车辆被驱动时摇摆,第一线圈111、第二线圈112和第三线圈113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座槽121和122固定以抑制线圈111,112和113的不希望的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突起123和124可以设置成具有与线圈的中央空间相对应的区域。因此,突起123和124的一些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彼此重叠的重叠区域S1和S2中,其余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彼此不重叠的区域中。
因此,形成在设置于重叠区域S1和S2中的第一座槽121中的第一突起123的一些区域与设置在第二座槽122中的线圈112和113的部分直接接触以支撑线圈112和113的部分。此外,形成在设置于重叠区域S1和S2中的第二座槽122中的第二突起124的一些区域与设置在第一座槽121中的线圈111的部分直接接触以支撑线圈111的部分。
此外,当散热功能被添加到支撑板120时,除重叠区域A1、A2、A3和A4之外的线圈的一个表面的其余部分与支撑板120接触,使得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线圈与支撑板120的接触面积。因此,线圈中产生的热可以通过支撑板120快速分散。在本文中,下面将描述支撑板120的散热功能。
同时,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线圈111,112和113的厚度相同的深度。支撑板120的厚度可以与彼此重叠的一对线圈111和112或另一对线圈111和113的厚度之和相同。例如,支撑板120的最大厚度可以与第一线圈111的厚度和第二线圈112的厚度之和相同。
因此,即使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使用支撑板120来对齐线圈的位置,多个线圈111,112和113也可以方便地对齐,而不增加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厚度。
而且,在线圈111,112和113容纳在形成于支撑板120中的座槽121和122中之后,包括线圈的一个表面的支撑板120的一个表面形成水平面,从而支撑板120与磁场屏蔽片130或13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因此,即使磁场屏蔽片130或130'由具有柔软性或强烈脆弱性的材料制备成片材,磁场屏蔽片130或130'的一个表面也由支撑板120支撑。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外部冲击而导致磁场屏蔽片130或130'的损坏,并且能够水平地布置磁场屏蔽片。
同时,用于接收设置在每个线圈111,112和113中的一对连接端子111a、112a和113a的引导槽125可以形成在支撑板12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引导槽125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座槽121和第二座槽12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以适当地设置容纳在相应座槽中的线圈的连接端子。例如,引导槽125可以形成在支撑板120的第二表面120b上。
引导槽125可以被设置为具有与构成平面线圈111,112和113的导电构件的线径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当磁场屏蔽片130被设置在支撑板120的一个表面上时,第一线圈111的一个表面和第二线圈112的一个表面可以与磁场屏蔽片130的一个表面完全接触。
同时,除了容易设置线圈并固定位置的功能之外,支撑板120可以具有散热功能以快速分散由线圈产生的热量,从而解决了散热问题。
为此,可以在支撑板120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散热特性的涂层126(参见图5)。或者,支撑板120可以由具有散热性的塑料材料形成。再或者,也可以在具有散热性的塑料材料形成的支撑板120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散热性的涂层126。
例如,涂层126可以包括导热填料,例如碳基填料。石墨烯、碳纳米管或氮化硼可以用作导热填料。
此外,作为具有散热性的塑料,包含平面石墨的复合塑料可以被使用。然而,用于散热的涂层126的材料和/或散热塑料不限于此。应该注意的是,可以使用用于散热的所有已知的涂层材料和散热塑料。
同时,支撑板120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紧固孔127,该紧固孔127是用作与任何其他构件联接的孔的通孔。例如,诸如螺栓构件的紧固构件可联接到或穿过紧固孔127。
在支撑板120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金属构件128可以部分地嵌入在紧固孔127中,以在支撑板120通过紧固构件联接到另一构件时抑制支撑板120破裂(见图8)。
因此,紧固孔127在对应于金属构件128的位置处形成在支撑板120中,使得支撑板120的夹紧力和耐久性可以增加。这里,金属构件128可以通过嵌入成型与支撑板120一体形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板120可以不用于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参见图9和图10)。
磁场屏蔽片130或130'可以设置在平面线圈111,112和113的一个表面上。
磁场屏蔽片130或130'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面积的平面型。磁场屏蔽片130或130'可以包括具有磁性的磁性片131或131',以屏蔽由在平面线圈111,112和113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并且沿期望的方向诱导每个磁场以增加磁通密度。因此,可以增加以预定频带工作的天线的性能。
例如,对于磁性片131和131',可以使用非晶带状片、铁氧体片或聚合物片,并且可以使用饱和磁通密度B等于或高于0.25特斯拉(T)且磁导率为30至3500的磁性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独的保护膜132可以通过粘合剂层131b附着到磁性片131或13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这里,非晶带状片可以是包括非晶态合金和纳米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带状薄片。非晶态合金可以是Fe基或Co基磁性合金,且铁氧体片可以是诸如Mn-Zn铁氧体或Ni-Zn铁氧体的烧结铁氧体片。此外,磁性片131可以经过薄片化处理以被分成多个微小片,从而增大整体电阻以抑制涡流的产生或增加柔性。多个微小片可以形成为不定型的。
另外,磁场屏蔽片130'可以是多层形式,其包括通过粘合剂层131b层叠的多个磁性片131a。多个磁性片131a可以经过片状处理而被分成多个微小片。相邻的微小片可以完全或部分彼此绝缘(参见图11)。
由于磁场屏蔽片130和130'具有已知的构造,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屏蔽片的材料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所有已知材料。
散热板140可以设置在磁场屏蔽片130和130'的一个表面上以分散从热源传递的热量或者将热量辐射到外部。
为此,散热板140可以由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散热板140可以由铜、铝和石墨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形成。此外,散热板140的材料不限于上面列出的材料,并且可以由具有等于或高于200W/m·K的热导率的材料形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板140可以由具有预定面积的平面构件形成,以通过增加与热源的接触面积来快速分散由热源产生的热量。
散热板140可以通过包括导热部件的粘合剂层131b附着到磁场屏蔽片130和130'的一个表面上。紧固构件穿过的至少一个组装孔147可以形成为穿过散热板140。这里,至少一个单独的组装孔136可以在对应于形成在散热板140中的至少一个组装孔147的位置形成为穿过磁场屏蔽片130和130'。
因此,由平面线圈111,112和113产生的热量通过磁场屏蔽片130和130'传递到散热板140,然后分散,使得平面线圈111,112和113上方的空气温度可以降低。
此外,散热板140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144,该开口144从散热板140的边缘朝向中心布置,使得从平面线圈111,112和113引出的连接端子111a、112a和113a可以连接到电路板(未示出)。
通过开口144,向开口144突出的连接端子111a、112a和113a可以方便地连接到电路板(未示出),从而可以改善组装工作的方便性。
同时,至少一个通孔134和142可以形成在相应区域中,以分别穿透磁场屏蔽片130和130'以及散热板140。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34可以形成为穿透磁场屏蔽片130和130',并且第二通孔142可以形成在与第一通孔134对应的位置以穿透散热板140。
当电路板设置在散热板140的底表面上时,第一通孔134和第二通孔142可以用作平面线圈111,112和113周围的空气移动到电路板的通道。
这里,诸如热敏电阻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可以设置在与第二通孔142对应的电路板(未示出)中的区域中。当温度传感器以预定高度从电路板突出时,第二通孔142也可以作为接收孔以同时容纳温度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通孔14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比温度传感器更大的面积,使得温度传感器不与散热板140接触。
利用这样的配置,当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运作时,在空气与在平面线圈111,112和113中产生的热量之间产生热交换。空气流向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平面线圈111,112和113中产生的热量的温度。因此,当检测到平面线圈111,112和113的温度等于或高于预定值时,可以停止整个运作,从而可以提前预防包括由于过热而引起的电子部件损坏的任何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孔134可以形成在与平面线圈111,112和113的中空部分对应的区域中。原因在于第一通孔134不与平面线圈111,112和113的图案化部分重叠,使得平面线圈111,112和113周围的空气顺畅地流向第一通孔134。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散热板140可以由诸如铜或铝的平面金属板形成,以在除了分散或释放由诸如平面线圈111,112和113之类的热源产生的热的散热功能之外,还同时用作支撑磁场屏蔽板130或130'的支撑构件。
也就是说,即使磁场屏蔽片130和130'被配置为诸如铁氧体片或聚合物片或柔性片的弱片,磁场屏蔽片130和130'也可以通过由具有预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散热板140支撑。因此,当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100和100'与诸如壳体或罩的其他部件组装时,可以提高组装性和紧固性。
或者,根据本公开的散热板140可以是用于增加散热性能的平面石墨片。当散热板140是平面石墨片时,金属保护膜1可以附着到石墨片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参见图10和图12)。
在这种情况下,金属保护膜150可具有比散热板140的厚度相对较小的厚度。也就是说,当散热板140由具有小的强度的材料(例如石墨)形成时,金属保护膜150可以被设置为具有与附着在现有技术的散热板14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保护膜150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以补充小的强度。
通过这样做,金属保护膜150可以同时执行补充散热板140的散热性能的功能和保护和隐藏散热板140的功能,作为现有技术的保护膜的替代,用于保护散热板140免受外部环境的损坏。
这里,构成金属保护膜150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铜、铝或者由其组合形成的具有良好导热性的合金,或者包括铜和铝中的至少一种的合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保护膜150可以具有散热板140的厚度的九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厚度。
例如,金属保护膜150可以由具有等于或高于200W/m·K的导热率的金属薄膜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薄膜可以设置为具有如铝箔或铜箔那样的小厚度。
因此,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保护膜150可以设置为具有等于或小于现有技术的保护膜厚度的厚度,然后可以代替现有技术的保护膜。因此,不增加散热构件的总厚度就可以提高散热构件的散热性。
此外,因为金属保护膜150由金属材料形成,所以与由诸如PET的材料形成的现有技术的保护膜相比,材料的刚性可以显著增加。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保护膜由于外部冲击容易撕裂或因划伤而损坏,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散热板140可以通过具有高刚性的金属材料来保护免受外部冲击。因此,散热板140可以被更稳定地保护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金属保护膜150可以通过粘合剂层附着到散热板140的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保护膜141可以设置在散热板140的另一个表面上,以简单地保护散热板140。
当散热板140被附接到磁场屏蔽片130和130'的一个表面上时,保护膜141可以从散热板140上移除(参见图10)。
这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导热组分以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粘合剂层可以作为包括导热组分的粘合剂提供,或作为包括平面基底构件以及包括涂覆在基底构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导热组分的粘合剂的形式提供。
同时,金属保护膜150'可以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材层150a和发射性地涂覆在基材层150a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150b,以增加散热性能,如图13所示。这里,涂层150b可以使用包括具有纳米尺寸粒径的陶瓷或炭黑的金属氧化物。
涂层150b增加辐射率,由此增加金属保护膜150的散热效果。
此外,构成金属保护膜150的金属材料的表面通过黑化过程被氧化,使得金属保护膜的表面形成为氧化物膜。例如,当金属材料是铜时,氧化物膜可以是CuO和Cu2O。
利用氧化物膜,可以通过抑制腐蚀来使裂纹最小化,并且可以根据增加的表面积来改善粘合力和粘合强度。此外,材料的辐射率增加,从而可以在不增加整个厚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散热性能。
此外,形成在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膜用作绝缘层以增加整体电阻,由此减少无线充电期间的涡电流的产生并提高充电效率。这里,可以使用化学品或热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来执行黑化过程。
同时,如图14a至15c所示,金属保护膜150可以形成有具有预定长度的至少一个狭缝152,以增加金属保护膜150的电阻。因此,在无线充电期间可能不会产生涡电流,这可导致充电效率的提高。
这里,狭缝152可以形成在金属保护膜150的整个区域上或者部分地形成在金属保护膜150的局部区域上。此外,当设置多个狭缝152时,多个狭缝152可以以指定图案布置或以随机图案布置。
在这种情况下,狭缝152可以形成在与布置在磁场屏蔽片130和130'的一个表面上的天线单元的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相对应的区域中。狭缝152可以形成为垂直于形成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的图案。
也就是说,当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被形成为具有矩形图案时,如图14a所示,狭缝15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垂直于构成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的图案的长度方向。
另外,当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被形成为具有圆形图案时,如图14b所示,狭缝152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垂直于构成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的图案的切线。
尽管未示出,但是当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被形成为包括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两者时,形成在直线部分中的狭缝可以被设置为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与构成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的图案的长度方向垂直,如图14a所示。此外,当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被形成为包括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两者时,形成在弯曲部分中的狭缝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垂直于构成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的图案的切线如图14b所示。
狭缝15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也就是说,狭缝15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预定长度的切割线(参见图14a和14b),或者作为穿透金属保护膜150的内部的通孔,或者作为切割线152a和通孔152b的结合(参见图15a至图15c)。
同时,当狭缝152形成在金属保护膜150上时,狭缝152可以不形成在除了无线电力传输天线111,112和113之外的热源的直接上部。例如,狭缝152可以不形成在诸如AP或IC芯片的发热元件的直接上部,使得从热源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分散。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实质不限于本说明书中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相同实质的范围内添加、改变或删除组件来容易地提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另一个示例也落入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
Claims (15)
1.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
天线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力传输天线;
磁场屏蔽片,其屏蔽由所述天线单元产生的磁场以抑制所述磁场的外部泄漏并将所述磁场集中在期望的方向上;和
平面散热板,其布置在所述磁场屏蔽片的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磁场屏蔽片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具有预定面积,所述通孔在对应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天线的中空部分的区域穿透所述磁场屏蔽片,以允许所述天线单元周围的空气移动到所述散热板,
其中所述散热板包括:石墨片;和附着到所述石墨片的一个表面上以保护和隐藏所述石墨片并且用作辅助散热片的金属保护膜,
其中所述金属保护膜是铝箔或铜箔,并且至少一个狭缝形成在所述铝箔或所述铜箔上,
其中所述狭缝在与天线图案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或与所述天线图案的切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在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天线对应的区域中,
其中所述金属保护膜借助于具有导热性的粘合剂层附着到所述石墨片上,并且
其中所述金属保护膜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底材料层和发射性地涂覆到所述基底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平面散热板包括平面铜板或铝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磁场屏蔽片包括非晶带状片、铁氧体片和聚合物片中的任何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磁场屏蔽片由多个分开的不定型微小片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天线单元由多个平面线圈形成,并且包括支撑板,其中在所述支撑板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座槽,且多个所述平面线圈设置在所述座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多个所述平面线圈中的任何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座槽中,并且其余的所述平面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座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座槽和所述第二座槽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平面线圈的厚度相同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座槽和第二座槽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使得所述第一座槽和所述第二座槽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重叠区域的一部分区域形成为穿透所述支撑板,使得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槽中的所述平面线圈的一部分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槽中的所述平面线圈的一部分直接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突起分别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座槽和所述第二座槽的中央区域中的与所述平面线圈的中央空间相对应的位置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座槽中的第一突起的局部区域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槽中的所述平面线圈的一部分直接接触,以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槽中的所述平面线圈的一部分,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二座槽中的第二突起的局部区域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槽中的所述平面线圈的一部分直接接触,以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槽中的所述平面线圈的一部分。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支撑板形成有至少一个紧固孔以与紧固构件联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孔穿过所述支撑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具有预定面积的金属构件部分地嵌入在所述支撑板中,并且所述紧固孔形成在与所述金属构件对应的位置中。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具有散热性能的涂层形成在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所述支撑板由具有散热性能的塑料材料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50102523 | 2015-07-20 | ||
KR10-2015-0102523 | 2015-07-20 | ||
PCT/KR2016/006139 WO2017014430A1 (ko) | 2015-07-20 | 2016-06-09 | 무선전력 송신모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52040A CN107852040A (zh) | 2018-03-27 |
CN107852040B true CN107852040B (zh) | 2021-10-26 |
Family
ID=5772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2643.XA Active CN107852040B (zh) | 2015-07-20 | 2016-06-09 |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47065B2 (zh) |
JP (1) | JP6715319B2 (zh) |
KR (2) | KR101690500B1 (zh) |
CN (1) | CN107852040B (zh) |
WO (1) | WO20170144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67633B1 (ko) * | 2015-03-05 | 2022-02-28 | 지이 하이브리드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
WO2017031348A1 (en) * | 2015-08-19 | 2017-02-23 | Nucurrent, Inc. | Multi-mode wireless antenna configurations |
US10298059B2 (en) * | 2015-10-02 | 2019-05-21 | Samsung EIectro-Mechanics Co., Ltd. | Co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KR101804410B1 (ko) * | 2015-12-17 | 2017-12-0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송신기를 위한 송신 코일 모듈 |
KR101887891B1 (ko) * | 2016-02-17 | 2018-08-13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휴대단말기용 백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커버 일체형 안테나모듈 |
US10447406B1 (en) * | 2016-05-20 | 2019-10-15 | General Atomics | Magnetic antenna structures having spatially varying profiles |
US10912226B2 (en) * | 2016-12-21 | 2021-02-0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Wireless battery charging module |
US20180198487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2 | Jae Beom Kim | Metal and carbon laminate transmit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having function of heat radiation |
KR102671966B1 (ko) * | 2017-01-25 | 2024-06-0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무선충전용 전자기파 차폐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DE102017202067A1 (de) | 2017-02-09 | 2018-08-09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US11532423B2 (en) | 2017-03-06 | 2022-12-20 | Lg Innotek Co., Ltd. | Coil device |
KR102357766B1 (ko) * | 2017-03-06 | 2022-02-0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코일 장치 및 코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
KR102338933B1 (ko) * | 2017-03-06 | 2021-12-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코일 장치 및 코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
KR101879656B1 (ko) * | 2017-04-11 | 2018-07-18 | 주식회사 서연전자 |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장치 |
KR102335846B1 (ko) * | 2017-04-17 | 2021-1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코일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JP6694528B2 (ja) | 2017-05-31 | 2020-05-13 | デチャン シート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ドンタン | シート用の無線電力伝送装置 |
KR102136216B1 (ko) * | 2017-06-16 | 2020-07-21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차량용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
WO2019017646A1 (ko) * | 2017-07-17 | 2019-01-24 |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 차량용 무선 전력 송신장치 |
KR102085647B1 (ko) * | 2017-07-17 | 2020-03-06 |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 차량용 무선 전력 송신장치 |
KR20190016193A (ko) * | 2017-08-08 | 2019-02-18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코일 프레임 및 송신 코일 모듈 |
JP6780608B2 (ja) * | 2017-08-15 | 2020-11-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コイルユニット |
KR20190024185A (ko) * | 2017-08-31 | 2019-03-0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코일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모바일 단말 |
KR102119591B1 (ko) * | 2017-09-14 | 2020-06-05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
KR102249811B1 (ko) * | 2018-03-09 | 2021-05-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 송신모듈 |
KR102175378B1 (ko) * | 2018-03-13 | 2020-11-06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대면적형 복합 자기장 차폐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
US11443883B2 (en) * | 2018-03-14 | 2022-09-1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Reactor device |
KR102126773B1 (ko) * | 2018-05-15 | 2020-06-25 | 주식회사 위츠 | 무선 충전용 방열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
KR20190136303A (ko) * | 2018-05-30 | 2019-12-1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발열 성능이 개선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
KR102565136B1 (ko) * | 2018-06-05 | 2023-08-08 |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 무선 전력 송수신용 코일 |
TWI706424B (zh) * | 2018-06-27 | 2020-10-01 | 合利億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充電線圈 |
KR102098335B1 (ko) * | 2018-07-23 | 2020-04-08 | 주식회사 켐트로닉스 | 무선충전기용 tx 코일 구조체 |
CN109167161B (zh) * | 2018-08-27 | 2021-05-14 | 深圳市嘉姆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天线制造方法 |
JP2020053522A (ja) * | 2018-09-26 | 2020-04-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力伝送ユニット |
KR102654913B1 (ko) * | 2018-10-26 | 2024-04-03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용 차폐유닛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충전기 |
KR102603301B1 (ko) * | 2018-12-20 | 2023-11-17 |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 방열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도 가열 장치 |
JP7283127B2 (ja) * | 2019-02-27 | 2023-05-30 | Tdk株式会社 | コイル部品 |
KR20200136664A (ko) * | 2019-05-28 | 2020-12-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
CN211556140U (zh) * | 2019-06-18 | 2020-09-22 | 阿莫先恩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磁场屏蔽片、无线电力接收模块及其便携终端设备 |
CN110365087A (zh) * | 2019-06-19 | 2019-10-22 | 沈阳创智家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马桶无线充电遥控装置 |
JP7324083B2 (ja) * | 2019-08-08 | 2023-08-09 | 株式会社Soken | 受電機器及び送電機器 |
JP7324084B2 (ja) * | 2019-08-08 | 2023-08-09 | 株式会社Soken | 受電機器及び送電機器 |
WO2021085955A1 (ko) * | 2019-10-29 | 2021-05-06 |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수단 |
KR20210075550A (ko) * | 2019-12-13 | 2021-06-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코일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WO2021125690A1 (ko) * | 2019-12-18 | 2021-06-24 | 주식회사 아모텍 | 콤보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 |
US11474571B2 (en) * | 2020-05-19 | 2022-10-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pane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display panel modules |
CN111864914B (zh) * | 2020-07-03 | 2022-02-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组件及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装置 |
KR102175380B1 (ko) * | 2020-10-23 | 2020-11-06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대면적형 복합 자기장 차폐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
CN114030381B (zh) * | 2021-11-09 | 2023-12-05 | 重庆前卫无线电能传输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载agv小车大功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7175805A (zh) * | 2022-05-25 | 2023-12-05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模块及无线充电组件 |
KR20240082547A (ko) * | 2022-12-02 | 2024-06-11 |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 열전달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열전달 어셈블리 및 전자기기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50541A (ko) * | 2013-03-05 | 2015-05-08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무선 충전용 자기장 차폐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안테나 모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38326A (ja) * | 1995-03-03 | 1996-09-17 | Kaajiopeeshingu Res Lab:Kk | 非接触エネルギー伝送システム用トランスの1次側コア |
JP4451463B2 (ja) * | 2007-04-13 | 2010-04-14 | 東光株式会社 |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の送電トランス |
JP4605192B2 (ja) * | 2007-07-20 | 2011-01-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1120432A (ja) * | 2009-12-07 | 2011-06-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力搬送システム、受電器及び受電器の製造方法 |
KR101134625B1 (ko) * | 2010-07-16 | 2012-04-09 |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 무선 전력 통신용 코어 어셈블리와 그를 구비하는 무선 전력 통신용 전력 공급 장치, 그리고 무선 전력 통신용 코어 어셈블리 제조 방법 |
KR101181573B1 (ko) * | 2010-12-27 | 2012-09-10 | 율촌화학 주식회사 | 방열 시트 |
KR101213090B1 (ko) * | 2011-07-14 | 2012-12-18 | 유한회사 한림포스텍 |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용 코어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 |
KR20130024757A (ko) * | 2011-08-29 | 2013-03-08 | 주식회사 케이더파워 | 이종 충전 방식을 가진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
JP2014087136A (ja) | 2012-10-22 | 2014-05-1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無接点充電器 |
KR102063644B1 (ko) * | 2012-12-14 | 2020-02-1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
JP2014128048A (ja) * | 2012-12-25 | 2014-07-07 | Lequio Power Technology Corp | 高周波電圧発生装置及び受給電システム |
KR101613956B1 (ko) | 2013-06-03 | 2016-04-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전송방법,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및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
KR20150024713A (ko) * | 2013-08-27 | 2015-03-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방열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열 모듈 |
JP2015088593A (ja) * | 2013-10-30 | 2015-05-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通信モジュール |
CN107844971B (zh) * | 2015-01-21 | 2019-04-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以及使用电子设备的交易方法 |
-
2016
- 2016-06-09 WO PCT/KR2016/006139 patent/WO2017014430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09 KR KR1020160071772A patent/KR1016905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09 JP JP2018502656A patent/JP67153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6-09 US US15/743,290 patent/US10447065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9 CN CN201680042643.XA patent/CN10785204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30 KR KR1020160161153A patent/KR10255321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50541A (ko) * | 2013-03-05 | 2015-05-08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무선 충전용 자기장 차폐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안테나 모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715319B2 (ja) | 2020-07-01 |
CN107852040A (zh) | 2018-03-27 |
KR20170010736A (ko) | 2017-02-01 |
JP2018530288A (ja) | 2018-10-11 |
KR102553219B1 (ko) | 2023-07-07 |
US10447065B2 (en) | 2019-10-15 |
US20180198310A1 (en) | 2018-07-12 |
WO2017014430A1 (ko) | 2017-01-26 |
KR101690500B1 (ko) | 2016-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2040B (zh) |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 |
CN111095731B (zh) | 无线电力发射装置 | |
CN107371387B (zh) | 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充电模块 | |
CN107836062B (zh) | 散热片和包括该散热片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 |
US11258308B2 (en) | Shielding unit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odule including same | |
CN107912075B (zh) | 车辆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 |
KR102565032B1 (ko) | 무선전력전송용 일체형 자기장 차폐성 방열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전송 모듈 | |
JP2018102124A (ja) | 無線充電送信モジュール | |
KR102136216B1 (ko) | 차량용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 |
KR101878353B1 (ko) |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 충전장치 | |
JP2018533198A (ja) | 磁場遮蔽ユニット | |
CN111527666B (zh) |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 |
CN108702404B (zh)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后盖及包括其的后盖一体型天线模块 | |
KR20140089192A (ko) |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의 안테나용 연자성 시트, 연자성 플레이트 및 연자성 소결체 | |
KR102406262B1 (ko) | 무선충전용 차폐유닛 | |
CN107393677B (zh) | 磁性片及无线充电模块 | |
KR20170017416A (ko) | 무선충전용 안테나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 | |
KR102359780B1 (ko) |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용 차폐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 |
CN108432358A (zh) | 无线电力传输用磁场屏蔽片以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 | |
CN110892493B (zh) | 车辆用无线电力发射装置 | |
KR101878354B1 (ko) | 무선충전용 방열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 |
KR20180072516A (ko) | 무선 충전 송신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