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390345A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0345A
CN107390345A CN201710343557.9A CN201710343557A CN107390345A CN 107390345 A CN107390345 A CN 107390345A CN 201710343557 A CN201710343557 A CN 201710343557A CN 107390345 A CN107390345 A CN 107390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gnet
lens
yoke
lens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35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拓也
加藤明彦
猿馆彰良
荻荘重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9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即使具备通过磁性对透镜保持部件的光轴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构成,也能够确保光轴方向的推力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部件(3),对透镜保持部件进行支承;驱动机构(M5),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以及,位置检测单元(K7),对透镜保持部件的位置进行检测,位置检测单元构成为具有:检测用磁铁(57),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以及,磁检测部件,对磁场进行检测,驱动机构构成为具有:线圈(35),卷绕于透镜保持部件的周围;多个驱动用磁铁(55),配设于线圈的外侧;磁轭(75),一体地设于多个驱动用磁铁,磁轭具有位于线圈以及驱动用磁铁的外侧的外周壁部(75A),并且与检测用磁铁对应的位置的外周壁部形成缺口。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于带摄像机的便携设备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在以便携电话为代表的便携设备搭载摄像机构的情况变得很普遍。然后,作为搭载于该小型便携设备的摄像机构的主要零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被利用在用于拍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自动对焦,除了希望小型化的要求以外,高精度地驱动透镜体(装有透镜的镜筒)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作为为了满足该两个要求的透镜驱动装置,公知将用于驱动对透镜体加以保持的透镜支座(透镜保持部件)的磁性回路设于透镜支座的周围。
此外,近来,在进行由自动对焦实现的拍摄时,理想的是快速对焦,在透镜驱动装置中,要求自动对焦的高速化、即向光轴方向的更快的驱动。为了响应该要求,曾尝试通过掌握并控制透镜支座(透镜保持部件)在光轴方向的详细位置来缩短透镜支座(透镜保持部件)的定位时间。
作为上述透镜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以往例)中,提出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电磁驱动模块901。图12是说明以往例的电磁驱动模块901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以往例的电磁驱动模块901的一部分的构成要素的俯视图。
图12所示的电磁驱动模块901构成为具备:上壳体910以及下壳体930,彼此卡合并形成容纳空间;框体914,固定于上壳体910或下壳体930;二个第一磁性元件916(永久磁铁),设置于框体914;基体918,对透镜组件(未作图示)进行支承;线圈组件922,具有环状构造并设置于基体918的外侧;上弹簧座912以及下弹簧座928,沿着垂直方向(图12所示的Z方向,即光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基体918;基准元件920(永久磁铁),配置于基体918内(参照图13);传感器元件926(霍尔效应传感器),对基准元件920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感测;以及,电路板924,搭载有传感器元件926。
然后,若组装电磁驱动模块901,则如图13所示,在基体918的外周配设线圈组件922,第一磁性元件916以在一个方向对置的方式分别配设于线圈组件922的外侧。此外,在与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方向的基体918内配置基准元件920,并且隔着线圈组件922,在与基准元件920对置的位置配设传感器元件926。
这样构成的电磁驱动模块901通过二个第一磁性元件916(永久磁铁)和线圈组件922形成磁性回路,并通过对线圈组件922通电所产生的电磁力,使基体918(被支承于基体918的透镜组件)沿着光轴方向移动。此时,通过传感器元件926对基准元件920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感测,由此,电磁驱动模块901能够判断基准元件920的位置,所以,能够检测配置有基准元件920的基体918(透镜保持部件)的位置。由此,电磁驱动模块901能够使透镜组件迅速地移动至目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7054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以往例中,由于没有用于使来自第一磁性元件916的磁通高效地作用于线圈组件922的磁轭等机构,所以存在无法提高使基体918向光轴方向移动的推力的课题。另一方面,为了以不增加第一磁性元件916的个数或不增大尺寸的方式来提高推进力,考虑通过磁性体金属来形成上壳体910,使其具有磁轭的功能。但是,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从基准元件920产生的磁场受到从二个第一磁性元件916以及上壳体910产生的磁场的影响,恐怕传感器元件926无法高精度地进行基体918的位置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具备通过磁性对透镜保持部件的光轴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构成,也能够确保光轴方向的推力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筒状的透镜保持部件,能够保持透镜体;支承部件,以在光轴方向上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透镜保持部件;驱动机构,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沿着上述光轴方向移动;以及位置检测单元,对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述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检测单元构成为具有:检测用磁铁,固定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以及,磁检测部件,对该检测用磁铁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上述驱动机构构成为具有:线圈,设置为卷绕在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周围;多个驱动用磁铁,配设于该线圈的外侧;以及,磁轭,一体地设于该多个驱动用磁铁,该磁轭具有位于上述线圈以及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外侧的外周壁部,并且与上述检测用磁铁对应的位置的上述外周壁部形成有缺口。
据此,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在驱动用磁铁上一体地设有磁轭,因此,能够使来自驱动用磁铁的磁通高效地作用于线圈,并且能够提高光轴方向的推力。此外,由于与检测用磁铁对应的位置的磁轭的外周壁部形成有缺口,所以从检测用磁铁产生的磁场难以受到从磁轭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确保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用磁铁以及磁检测部件)的检测精度。因此,能够提供即使具备通过磁性对透镜保持部件的光轴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构成,也能够确保光轴方向的推力的透镜驱动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轭由具有磁性的金属板构成,上述外周壁部除了与上述检测用磁铁对应的部分以外是连续形成的。
据此,磁轭的外周壁部并非环状,也可以采用与检测用磁铁对应的部分分离开的形状(大致C字形)。在采用了如此形状的情况下,制作磁轭时,无需对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能够通过弯折加工来形成磁轭的形状。由此,磁轭的加工变得容易,能够廉价地制作磁轭。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轭的外周壁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具有四个角部的大致矩形形状,上述磁轭具备:内壁部,隔着上述驱动用磁铁以及上述线圈与上述角部对置;以及上板部,与该内壁部相连并且与上述外周壁部的上述角部相连。
据此,该内壁部成为内磁轭,能够使来自驱动用磁铁的磁通高效地作用于线圈,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光轴方向的推力。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连接上述上板部和上述角部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上述内壁部的宽度尺寸小。
据此,由于连接上板部和角部的部分(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内壁部的宽度尺寸小,因此,即使设置了内壁部,也能够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来制作磁轭。而且,能够增大内壁部的宽度尺寸,也能够增大内壁部与角部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磁轭,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推力。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由外壳部件和基座部件构成的箱体,该外壳部件覆盖并容纳上述磁轭,该基座部件配设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方侧并与该外壳部件一体化。
据此,磁轭的缺口部分等并不会露出至外部,能够防止异物侵入透镜保持部件侧。而且,由于整体通过箱体覆盖,因此,透镜驱动装置的取放变得容易。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用磁铁固定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部,并且搭载有上述磁检测部件的布线基板设于上述检测用磁铁的下方侧。
据此,与将检测用磁铁和磁检测部件以及线路部件设置于透镜保持部件的侧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俯视形状的尺寸(投影面积)。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检测部件具有电阻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磁阻效应元件,上述检测用磁铁在上述光轴方向被磁化为不同的磁极,从上述光轴方向观察时,上述检测用磁铁的中心与上述磁阻效应元件的中心位置错开。
据此,在磁阻效应元件所受到的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磁场的变化程度大的位置,配设有磁阻效应元件。由此,与检测用磁铁的移动相伴的磁场的变化变大,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度。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在驱动用磁铁一体地设有磁轭,因此,能够使来自驱动用磁铁的磁通高效地作用于线圈,并能够提高光轴方向的推力。此外,由于与检测用磁铁对应的位置的磁轭的外周壁部形成缺口,因此,由检测用磁铁产生的磁场难以受到由磁轭产生的磁场的影响。所以,能够确保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用磁铁以及磁检测部件)的检测精度。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具备通过磁性来检测透镜保持部件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的构成,也能够确保光轴方向的推力的透镜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3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3(a)为从Z1侧观察图2的俯视图,图3(b)为从Y2侧观察图2的主视图。
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4(a)为省略了图2所示的外壳部件的立体图,图4(b)为从Y2侧观察图4(a)的主视图。
图5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5(a)为从Z2侧观察图2的仰视图,图5(b)为省略了图5(a)所示的基座部件的仰视图。
图6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保持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6(a)为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6(b)为线圈卷绕于图6(a)所示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7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支承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7(a)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上侧板簧的俯视图,图7(b)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下侧板簧的俯视图。
图8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的图,图8(a)为省略了图4(a)所示的框状部件以及上侧板簧的立体图,图8(b)为省略了图5(b)所示的下侧板簧以及透镜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9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的图,图9(a)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磁轭的俯视图,图9(b)为从Z2侧观察图1所示的磁轭的下方立体图。
图10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座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0(a)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基座部件的上方立体图,图10(b)为表示在图10(a)的基座部件组装有下侧板簧以及位置检测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位置检测单元进行说明的图,图11(a)为位置检测单元的立体图,图11(b)为从图11(a)所示的Z1侧观察位置检测单元的俯视图。
图12为对以往例的电磁驱动模块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以往例的电磁驱动模块的一部分的构成要素的俯视图。
图中:
2 透镜保持部件
3 支承部件
M5 驱动机构
35 线圈
55 驱动用磁铁
75 磁轭
75A 外周壁部
75C 内壁部
75T 上板部
75k 角部
6 箱体
16 外壳部件
36 基座部件
K7 位置检测单元
57 检测用磁铁
77 磁检测部件
RE 磁阻效应元件
97 布线基板
KD 光轴方向
101 透镜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3(a)为从Z1侧观察图2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俯视图,图3(b)为从Y2侧观察图2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主视图。图4(a)为省略了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外壳部件16的立体图,图4(b)为从Y2侧观察图4(a)的主视图。图5(a)为从Z1侧观察图2的仰视图,图5(b)为省略了图5(a)所示的基座部件36的仰视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呈现出图2、图3以及图5(a)所示的长方体形状的外观,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筒状的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保持透镜体(未作图示);支承部件3,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向光轴方向KD移动的方式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驱动机构M5,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KD(图2所示的Z方向)移动;箱体6,容纳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驱动机构M5等;以及,位置检测单元K7,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光轴方向KD的位置进行检测。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101具有配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方(图4(a)所示的Z1方向)的框状部件44。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3构成为具备如图4(a)所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的上侧板簧3A和如图5(b)所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部的二个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并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
此外,驱动机构M5构成为具有如图4所示卷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的环状的线圈35、分离地对置配置于线圈35的外侧的四个驱动用磁铁55以及与四个驱动用磁铁55一体地设置的磁轭75,并能够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KD移动。
此外,箱体6由图2所示形成长方体形状且外形形成箱状的外壳部件16和与外壳部件16一体化的基座部件36构成。
此外,位置检测单元K7具备:检测用磁铁57(参照图4(b)),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磁检测部件77(参照图11),对检测用磁铁57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以及,布线基板97(参照图11),搭载有磁检测部件77。
然后,透镜驱动装置101将未作图示的透镜体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2,并装配于安装有摄像元件的安装基板(未作图示)上。然后,为了使保持于透镜体的透镜在光轴方向KD(图2所示的Z方向)驱动并调整焦点距离,透镜驱动装置101通过电流从电源流过线圈35而产生的电磁力,使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摄像元件沿着光轴方向KD移动。
接着,对各构成零部件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透镜保持部件2进行说明。图6为对透镜保持部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6(a)为透镜保持部件2的立体图,图6(b)为在图6(a)所示地透镜保持部件2卷绕有线圈35的立体图。另外,在图6(b)还示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位置检测单元K7的检测用磁铁57。
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透镜保持部件2使用作为合成树脂的一种的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等,如图6所示,主要由形成筒状并具有圆形形状的内周面的筒部12、在筒部12的外周面的X方向和Y方向的四处分别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22、以及在筒部12的下端侧(图6所示的Z2侧)从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32构成。然后,如图4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配置于框状部件44的下方(图4所示的Z2方向)且基座部件36的上方(图4所示的Z1方向)。
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部12,可在其内周面装接未作图示的透镜体,使用粘结剂等将透镜体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2。此外,在筒部12的上端侧且突出设置部22的附近的四处,在对角线上对置地形成有凹陷成凹状的缺口部12d。然后,在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4(a)所示,该四处的缺口部12d(透镜保持部件2)和支承部件3的上侧板簧3A(后述的第一部分13)通过粘结剂固定。
如图6(a)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设置部22具有从上端侧(图4所示的Z1侧)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帽部22h和被帽部22h与凸缘部32夹住的支承部22j,如图6(b)所示,线圈35被支承于该部分并卷绕成八角形状(参照图1)。另外,在未设有突出设置部22的部分,筒部12的外周面与线圈35之间设有供后述的磁轭75的内壁部75C插入的间隙。
如图6(a)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凸缘部32的下方侧的一处具有二侧被围住的容纳部2s,如图6(b)所示,在该容纳部2s装接有位置检测单元K7的检测用磁铁57。然后,使用粘结剂等将检测用磁铁57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部。
此外,如图5(b)所示,在凸缘部32侧的底面的六处设有向下方(图5(b)中纸面近前的图6所示的Z2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的凸起设置部12t(三个凸起设置部12t1及三个凸起设置部12t2)。另外,在图5(b)中,一个凸起设置部12t1及一个凸起设置部12t2被位置检测单元K7遮挡并未图示。然后,在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5(b)所示,三个凸起设置部12t1铆接并与下侧板簧3C(后述的第三部分33)卡合,且三个凸起设置部12t2铆接并与下侧板簧3E(后述的第三部分33)卡合。
而且,如图5(b)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底面的二处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棱柱状的固定部12k。然后,各线圈35的线圈端部(未作图示)分别卷附于该固定部12k,并分别焊接于二个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另外,在图5(b)中,通过由虚线围住的交叉阴影线示意地示出将二个线圈端部和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焊接而成的焊锡HD。
接着,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支承部件3进行说明。图7为对支承部件3进行说明的图,图7(a)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上侧板簧3A的俯视图,图7(b)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俯视图。
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支承部件3由以铜合金为主材的金属板制作而成,如图4(a)所示,具有比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部12的内周面大径的开口,并由配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与框状部件44之间的上侧板簧3A和配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36之间的二个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构成。然后,各透镜保持部件2与支承部件3(上侧板簧3A、下侧板簧3C、下侧板簧3E)分别卡合,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向光轴方向KD(图2所示的Z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另外,如图5(b)所示,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二个板簧)通过焊锡HD与线圈35电连接,因此,还具有作为向线圈35的供电部件的功能。
首先,如图7(a)所示,支承部件3的上侧板簧3A的外形形状呈大致矩形形状,构成为具有:多个第一部分13,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为四处);四处的第二部分23,位于第一部分13的外周侧并固定于箱体6侧(具体而言为框状部件44);四处的弹性腕部53a,设于第一部分13与第二部分23之间;连结部63,自第一部分13延伸设置并连结;以及,栈部73,连接四处的第二部分23之间。此外,内侧形状通过第一部分13和连结部63而形成圆环形状,并且外侧形状通过第二部分23和栈部73而形成矩形形状。
然后,如图4(a)所示,在上侧板簧3A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时,第一部分13的四处分别相面对地配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缺口部12d的四处,通过粘结剂来固定第一部分13和缺口部12d,由此,上侧板簧3A的一方侧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
另一方面,第二部分23的四处被配设为分别与驱动用磁铁55的上表面抵接,并经由框状部件44以及磁轭75,通过驱动用磁铁55和外壳部件16被夹持并固定,因此,上侧板簧3A的另一方侧固定于箱体6侧。
这样一来,如图7(a)所示,上侧板簧3A构成为大致点对称的形状,并相对于透镜保持部件2在第一部分13的四处的均等位置固定,并且相对于框状部件44、进而相对于箱体6(外壳部件16),在第二部分23的四处的均等位置固定。由此,能够平衡地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
接着,如图7(b)所示,支承部件3的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外形形状为大致矩形形状而各自的内侧形状呈半圆形状,彼此分别形成大致点对称。此外,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构成为具有:六处的第三部分33,与透镜保持部件2卡合;四处的第四部分43(参照后述的图10(b)),与基座部件36卡合;四处的弹性腕部53c以及弹性腕部53e,位于第三部分33与第四部分43之间;第一连锁部83,分别连接三处的第三部分33;以及,第二连锁部93,分别连接二处的第四部分43。
此外,如图7(b)所示,在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第三部分33分别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33k。此外,在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第四部分43分别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43m,并且分别在一处形成有矩形的贯通孔43s以及贯通孔43t。
然后,如图5(b)所示,在该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时,透镜保持部件2的三个凸起设置部12t1(12t)插通并嵌合于下侧板簧3C的第三部分33的贯通孔33k(参照图7(b)),并且透镜保持部件2的三个凸起设置部12t2(12t)插通并嵌合于下侧板簧3E的第三部分33的贯通孔33k(参照图7(b))。由此,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一方侧定位于透镜保持部件2,并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另外,此时,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凸起设置部12t(12t1、12t2)实施热铆,将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更可靠地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
另一方面,设于后述的基座部件36的上表面的突出设置部36t(参照图10(a))插通并嵌合于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第四部分43的贯通孔43m(参照图7(b))(参照后述的图10(b))。由此,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另一方侧定位于基座部件36,并固定于基座部件36。
这样一来,如图7(b)所示,下侧板簧3C和下侧板簧3E构成为大致点对称的形状,相对于透镜保持部件2在第三部分33的六处的均等位置连接,并且相对于基座部件36在第四部分43的四处的均等位置连接。由此,能够平衡地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因此,如以上构成的支承部件3以可向光轴方向KD移动的方式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
接着,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驱动机构M5进行说明。图8为对驱动机构M5进行说明的图,图8(a)为省略了图4(a)所示的框状部件44以及上侧板簧3A的立体图,图8(b)为省略了图5(b)所示的下侧板簧3C、下侧板簧3E以及透镜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另外,在图8(b)中示出外壳部件16、上侧板簧3A、驱动机构M5以及位置检测单元K7。图9为对驱动机构M5进行说明的图,图9(a)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磁轭75的俯视图,图9(b)为从Z2侧观察图1所示的磁轭75的下方立体图。
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驱动机构M5具有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KD(图1所示的Z方向)移动的功能,如图8(a)所示,构成为具备:环状的线圈35,卷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四个驱动用磁铁55,与线圈35的外侧对置地配设;以及,磁轭75,以覆盖四个驱动用磁铁55的方式配设。
首先,驱动机构M5的线圈35由在外周施加了绝缘被覆(涂层)的金属线材构成,如图6(b)所示,卷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并且如图1所示,形成为大致八角形的环状。此时,如图6(b)所示,线圈35配设于帽部22h与凸缘部32之间,并从内侧被支承并固定于四处的支承部22j(参照图6(a))。另外,线圈35形成金属线材卷绕并捆扎成束的形状,但在图1、图4、图6(b)以及图8中加以简化,将表面设为平坦状地进行图示。
此外,线圈35中,所卷绕的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能够电导通,如上所述,如图5(b)所示,线圈端部(未作图示)分别被焊接于二个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并进行电连接。
接着,驱动机构M5的驱动用磁铁55例如使用四个钐钴磁铁,如图8(b)所示,以围住光轴的方式分别配置于外壳部件16(箱体6)的四角。此外,为了高效地配置于该四角,驱动用磁铁55的横截面形状被制作成梯形形状,上底经由磁轭75与外壳部件16的拐角部16C(后述)对置,并且腿形成沿着外壳部件16的侧壁部16A(后述)以及磁轭75的外周壁部75A(后述)的形状。
此外,如图8(b)所示,驱动用磁铁55的梯形形状的下底配置为与线圈35对置。另外,驱动用磁铁55被磁化为在与线圈35对置的内侧(梯形形状的下底侧)和作为内侧的相反侧的外侧(梯形形状的上底侧)形成不同的磁极。
接着,驱动机构M5的磁轭75由具有磁性的金属板构成,如图9(a)所示,构成为具有:外周壁部75A,俯视时形成大致矩形形状;内壁部75C,与外周壁部75A的四个角部75k分离地对置(参照图9(b));以及,上板部75T,连接角部75k以及内壁部75C。然后,磁轭75通过使一张金属板弯折制作而成。
磁轭75的外周壁部75A为除了一部分以外连续形成的形状。即,外周壁部75A的一部分为形成缺口的形状,即,俯视观察时为大致C字形状。如图8(a)所示,在该缺口部分配置有位置检测单元K7的检测用磁铁57。由此,外周壁部75A并未形成环状,在制作磁轭75时,无需对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能够通过弯折加工来形成磁轭75的形状。由此,磁轭75的加工变得容易,能够廉价地制作磁轭75。
此外,如图8(b)所示,外周壁部75A位于线圈35以及驱动用磁铁55的外侧,并且形成沿着外壳部件16(具体而言为后述的侧壁部16A)的形状。此外,驱动用磁铁55的梯形形状的腿抵接并通过粘结剂等固定于外周壁部75A。由此,磁轭75与四个驱动用磁铁55形成一体。由此,能够通过磁轭75使来自驱动用磁铁55的磁通高效地作用于线圈35,并能够提高光轴方向KD的推力。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外周壁部75A的角部75k形成平板状的角壁,如图8(b)所示,以与驱动用磁铁55的梯形形状的上底大致平行的状态优选地进行对置。该角部75k不一定是平板状,例如,也可以是向外壳部件16侧隆起的曲面形状。
此外,磁轭75的内壁部75C通过上板部75T连接而与角部75k对置,设于夹着线圈35以及驱动用磁铁55的位置。由此,该内壁部75C成为内磁轭,能够使来自驱动用磁铁55的磁通高效地作用于线圈35,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光轴方向KD的推力。
此外,如图9(a)所示,磁轭75形成为连接上板部75T和角部75k的部分(连接部)的宽度尺寸比内壁部75C的宽度尺寸小。因此,即使设置内壁部75C,也能够使一张金属板弯折来制作磁轭75。而且,能够增大内壁部75C的宽度尺寸,也能够增大内壁部75C与角部75k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磁轭75,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推力。
像以上那样,构成为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线圈35和驱动用磁铁55以及磁轭75分别配设,因此,透镜驱动装置101中,通过电流从电源经由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流过线圈35而产生的电磁力,推力与电流流动的方向对应地作用于线圈35,透镜保持部件2上下移动。而且,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磁铁55分别配置于围着光轴位于外壳部件16的四角的拐角部16C,因此,能够使通过线圈35、驱动用磁铁55以及磁轭75产生的向光轴方向KD的驱动力平衡地作用于透镜保持部件2。
接着,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框状部件44进行说明。框状部件44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olybutyleneterephtalate)等合成树脂,如图1所示,框状部件44为在中央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44k并形成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然后,在框状部件44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4(a)所示,框状部件44配设于上侧板簧3A的上方,虽未作图示,但构成为通过框状部件44的角部和驱动用磁铁55来夹持上侧板簧3A的第二部分23。由此,上侧板簧3A的另一方侧固定于箱体6侧。
接着,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箱体6进行说明。图10为对箱体6的基座部件36进行说明的图,图10(a)为从Z1侧观察图1所示的基座部件36的上方立体图,图10(b)为表示将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和位置检测单元K7组装于图10(a)的基座部件36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0(a)中,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示出位置检测单元K7的磁检测部件77。此外,在图10(b)中,示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检测用磁铁57以及位置检测单元K7的布线基板97。
如图1所示,箱体6由外形形成箱状的外壳部件16和与外壳部件16一体化的基座部件36构成。然后,外壳部件16以覆盖的方式容纳磁轭75,因此,磁轭75的缺口部分等无需露出至外部,就能够防止异物侵入透镜保持部件2侧。而且,由于外壳部件16和基座部件36被一体化,因此,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取放变得容易。
首先,对箱体6的外壳部件16进行说明。外壳部件16是使用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板并进行切断加工、拉深加工等制作而成的,图1所示的外形形成箱状,并且呈图3(a)所示的大致矩形形状(俯视观察时)。然后,外壳部件16构成为具有:平板状的侧壁部16A;平板状的顶棚部16B,与侧壁部16A的上端(图1所示的Z1侧)连续地设置;以及,拐角部16C,位于连接相邻的侧壁部16A之间的部分,在顶棚部16B形成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部16k。
此外,外壳部件16以覆盖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部件3(上侧板簧3A、下侧板簧3C、下侧板簧3E)、框状部件44以及驱动机构M5(线圈35、驱动用磁铁55以及磁轭75)的方式来容纳这些部件,与配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方侧(图2所示的Z2方向)的基座部件36卡合,并与基座部件36一体化。另外,外壳部件16和磁轭75通过粘结剂被一体化。
接着,对箱体6的基座部件36进行说明。基座部件36是使用与透镜保持部件2相同的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材并通过注塑成形制作而成的,如图10(a)所示,其外形由矩形的板状形状构成,并形成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圆形状的开口部36k的环状形状。
此外,如图10(a)所示,在基座部件36的上表面的四角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六个突出设置部36t(三个突出设置部36t1以及三个突出设置部36t2)。然后,如图10(b)所示,上面已经记述过,该突出设置部36t插通并嵌合于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的贯通孔43m(参照图7(b))。另外,此时,对基座部件36的突出设置部36t施加热铆,并将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更可靠地固定于基座部件36。
此外,如图10(a)所示,在基座部件36,在配设有位置检测单元K7侧(图10所示的Y2侧)设有贯通孔36h。然后,以位置检测单元K7的磁检测部件77面对该贯通孔36h的方式进行配设。此外,以位置检测单元K7的检测用磁铁57也面对该贯通孔36h的方式进行配设。即,磁检测部件77和检测用磁铁57经由贯通孔36h对置。
此外,如图10(b)所示,由使用以钢、铁或它们为主成分的合金等材质的金属板构成的三个端子T9(供电端子T9C、供电端子T9E、接地端子T9G)嵌件成形并埋入基座部件36。该电绝缘的三个端子T9分别与安装有未作图示的摄像元件的安装基板的电极焊盘电连接,能够从该安装基板的电极焊盘供给电力,并接地于电极焊盘。即,供电端子T9C以及供电端子T9E连接于电源,接地端子T9G连接于地面。
此外,供电端子T9C在图10(b)所示的下侧板簧3C的贯通孔43s的部分与图10(a)所示的连接部T9d电连接,并且供电端子T9E在图10(b)所示的下侧板簧3E的贯通孔43t的部分与图10(a)所示的连接部T9f电连接。由此,能够从该供电端子T9C以及供电端子T9E经由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使电流流过线圈35(通电)。另外,虽未作图示,但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与供电端子T9C以及供电端子T9E的连接通过焊接等被容易地连接起来。
此外,虽未作详细的图示,但由使用以铜、铁或它们为主成分的合金等材质的金属板构成的连接部件59也与三个端子T9同样地嵌件成形并埋入基座部件36,如图3(a)所示,连接部件59的一部分在外壳部件16的四角露出一部分。然后,在外壳部件16的侧壁部16A的内壁与基座部件36的外周侧面组合并定位之后,分四处对基座部件36的连接部件59与外壳部件16的四角的接头部分进行焊接,将外壳部件16固定于基座部件36。
最后,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位置检测单元K7进行说明。图11(a)为位置检测单元K7的立体图,图11(b)为从图11(a)所示的Z1侧观察的位置检测单元K7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1(b),以交叉阴影线示意地示出内置于磁检测部件77的磁阻效应元件RE。此外,在图11中还示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检测用磁铁57。
如图11所示,位置检测单元K7具备:检测用磁铁57,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参照图8(a));磁检测部件77,对检测用磁铁57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以及布线基板97,搭载有磁检测部件77。
首先,位置检测单元K7的检测用磁铁57例如使用一个钐钴磁铁而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6(b)所示,配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凸缘部32的下方侧并固定于下部。由此,检测用磁铁57伴随着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而移动。此外,检测用磁铁57被磁化成在光轴方向KD不同的磁极,能够通过一个磁铁构成,与通过二个磁铁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配设检测用磁铁57,并廉价地制作该检测用磁铁57。
此外,如图4所示,检测用磁铁57配设于磁轭75的外周壁部75A形成缺口的位置且分别与外周壁部75A的缺口端部相距均等的位置(分离位置)(参照图4(b))。由此,从检测用磁铁57所产生的磁场难以受到从磁轭75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因此,能够确保位置检测单元K7(检测用磁铁57以及磁检测部件77)的检测精度。
接着,位置检测单元K7的磁检测部件77使用电阻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磁阻效应元件RE(参照图11(b)),例如使用运用了巨大磁阻效应的磁检测元件(称为GMR(GiantMagneto Resistive)元件)。此外,磁检测部件77通过使四个端子部(在图11(a)中仅示出单侧的二个端子部,并作为77a以及77b来加以图示)露出至外侧,使用热固化性的合成树脂内置有该磁阻效应元件RE的封装形成。
此外,磁检测部件77与后述布线基板97的四个导电部件97d焊接在一起,并以与检测用磁铁57分离地对置的方式固定于布线基板97。此外,如图11(a)所示,磁检测部件77配设于检测用磁铁57的下方侧(Z2侧)。然后,磁检测部件77感测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检测用磁铁57所产生的磁场,并检测由光轴方向KD的移动所引起的磁场朝向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检测透镜保持部件2的光轴方向KD的位置,并能够校正透镜保持部件2的实际位置。由此,能够使经校正且位置变得明确的透镜保持部件2迅速地移动至例如图像的焦点对准的位置等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到透镜保持部件2的位置确定为止的时间,并能够使透镜保持部件2迅速且可靠地移动至规定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1(b)所示,在从光轴方向KD观察时,检测用磁铁57的中心位置与磁阻效应元件RE的中心位置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径向RD上错开。由此,磁阻效应元件RE配设于在与磁阻效应元件RE所接受的光轴方向KD正交的正交方向(径向RD)上的磁场(朝向)的变化度大的位置。由此,与检测用磁铁57的移动(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相伴的磁场的朝向的变化变大,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度。
接着,位置检测单元K7的布线基板97形成板状,如图11(a)所示,构成为具备:四个外部端子97c,由导电性的金属部件形成;导电部件97d,与该外部端子97c形成一体并形成导电图案;以及,基材部97f,使外部端子97c露出并埋设导电部件97d。然后,在布线基板97搭载有磁检测部件77,布线基板97的四个外部端子97c经由导电部件97d分别与磁检测部件77的四个端子部电连接。
此外,在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如图4所示,布线基板97配设于检测用磁铁57的下方侧。另外,在基座部件36的下面侧形成有用于容纳布线基板97的、向上侧凹陷的容纳部(凹部),因此,通过在该容纳部配置布线基板97,布线基板97在基座部件36的下面侧配设于基座部件36的外形的内侧。然后,布线基板97使用粘结剂等被固定于基座部件36。由此,与将检测用磁铁57和磁检测部件77以及线路部件设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侧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俯视形状的尺寸(投影面积)。
此外,布线基板97的外部端子97c形成为与上述三个端子T9(供电端子T9C、供电端子T9E、接地端子T9G)在相同的方向(图4所示的Z2方向)延伸设置。而且,该四个外部端子97c和基座部件36的端子T9一同与安装有未作图示的摄像元件的安装基板的电极焊盘电连接。由此,三个端子T9和四个外部端子97c排成一列,因此,供透镜驱动装置101安装的安装基板等的布局变得容易。
对于如以上构成的位置检测单元K7,检测用磁铁57伴随着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而移动,由此,从检测用磁铁57产生的磁通发生变化,通过磁检测部件77对该磁通的变化进行检测。由此,位置检测单元K7能够对与磁通的变化对应的位置、即透镜保持部件2的光轴方向KD的位置进行检测。
最后,对以上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
首先,在透镜驱动装置101中,线圈35的两端部经由下侧板簧3C以及下侧板簧3E与供电端子T9C和供电端子T9E电连接,因此,能够使电流从供电端子T9C以及供电端子T9E流过线圈35。另一方面,来自驱动用磁铁55的磁通从驱动用磁铁55发出并从线圈35通过,借助于磁轭75返回到驱动用磁铁55。
若从该初始状态使电流从供电端子T9C侧流过线圈35,则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在线圈35产生从作为光轴方向KD的Z1方向朝向Z2方向的电磁力。然后,透镜保持部件2在Z2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若使电流从供电端子T9E侧流过线圈35,则产生从作为光轴方向KD的Z2方向朝向Z1方向的电磁力,透镜保持部件2在Z1方向移动。像这样,通过由使电流从线圈35流过而在线圈35产生的电磁力,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一边被支承部件3支承,一边使未作图示的透镜体与透镜保持部件2一体地沿着光轴方向KD(图2所示的Z方向)移动。
对于如以上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效果,总结并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中,驱动机构M5具有与多个驱动用磁铁55一体设置的磁轭75,因此,能够高效地使来自驱动用磁铁55的磁通作用于线圈35,并能够提高光轴方向KD的推力。此外,在与用于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光轴方向KD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用磁铁57对应的位置,磁轭75的外周壁部75A形成有缺口,因此,从检测用磁铁57产生的磁场难以受到从磁轭75产生的磁场的影响。所以,能够确保位置检测单元K7(检测用磁铁57以及磁检测部件77)的检测精度。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具备通过磁性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光轴方向KD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构成,也能够确保光轴方向KD的推力的透镜驱动装置101。
磁轭75的外周壁部75A除了与检测用磁铁57对应的部分以外是连续形成的,因此,磁轭75的外周壁部75A并未形成环状,即,形成与检测用磁铁57对应的部分分离开的形状(大致C字形)。因此,在制作磁轭75时,无需对具有磁性的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能够通过弯折加工来形成磁轭75的形状。由此,磁轭75的加工变得容易,能够廉价地制作磁轭75。
此外,在磁轭75具有隔着驱动用磁铁55以及线圈35与外周壁部75A的角部75k对置的内壁部75C,因此,该内壁部75C成为内磁轭,能够高效地使来自驱动用磁铁55的磁通作用于线圈35,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光轴方向KD的推力。此外,连接上板部75T和角部75k的部分(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内壁部75C小,因此,即使设置内壁部75C,也能够使一张金属板弯折来制作磁轭75。而且,能够增大内壁部75C的宽度尺寸,也能够增大内壁部75C与角部75k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磁轭75,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推力。
此外,磁轭75通过外壳部件16覆盖,因此,无需磁轭75的缺口部分等露出至外部,就能够防止异物侵入透镜保持部件2侧。而且,由于整体通过箱体6覆盖,因此,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取放变得容易。
此外,检测用磁铁57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部,并且搭载有磁检测部件77的布线基板97设于检测用磁铁57的下方侧,因此,与将检测用磁铁57和磁检测部件77以及线路部件设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侧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俯视形状的尺寸(投影面积)。
此外,从光轴方向KD观察时,检测用磁铁57的中心位置与磁阻效应元件RE的中心位置错开,因此,在磁阻效应元件RE所受到的与光轴方向KD正交的正交方向(径向RD)上的磁场的变化程度大的位置,配设有磁阻效应元件RE。由此,与检测用磁铁57的移动(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相伴的磁场的变化变大,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度。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如下地进行变形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磁轭75使用一张金属板,优选地使外周壁部75A、内壁部75C以及上板部75T形成一体,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单独的部件进行组合来形成。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磁轭75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包含拉深加工)来形成。
<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使用GMR元件来作为磁检测部件77,但除此以外,也可以是电阻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类型的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元件、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各向异性磁阻)元件、TMR(Tunnel MagnetoResistive:隧道磁阻)。此外,并不限于电阻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类型,例如也可以是霍尔元件。
<变形例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使用将与外部端子97c一体的导电部件97d埋设于基材部97f的构造来作为布线基板97,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将外部端子97c安装于一般所使用的印刷布线基板(PWB,printed wiring board)的构造。
<变形例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布线基板97和基座部件36是通过独立的部件形成的,但也可以通过一个部件来构成两部件。例如,通过在基座部件埋设构成外部端子、导电部件的金属部件,也能够使基座部件具备布线基板的功能。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Claims (8)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筒状的透镜保持部件,能够保持透镜体;
支承部件,将该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为在光轴方向上能够移动;
驱动机构,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沿着上述光轴方向移动;以及
位置检测单元,对上述透镜保持部件在上述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检测单元构成为具有:检测用磁铁,固定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以及磁检测部件,对该检测用磁铁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
上述驱动机构构成为具有:线圈,设置为卷绕在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周围;多个驱动用磁铁,配设于该线圈的外侧;以及磁轭,一体地设于该多个驱动用磁铁,
该磁轭具有位于上述线圈以及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外侧的外周壁部,并且,与上述检测用磁铁对应的位置的上述外周壁部形成有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轭由具有磁性的金属板构成,
上述外周壁部除了与上述检测用磁铁对应的部分以外是连续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轭的外周壁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具有四个角部的大致矩形形状,
上述磁轭具备:内壁部,隔着上述驱动用磁铁以及上述线圈与上述角部对置;以及上板部,与该内壁部相连并且与上述外周壁部的上述角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轭的外周壁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具有四个角部的大致矩形形状,
上述磁轭具备:内壁部,隔着上述驱动用磁铁以及上述线圈与上述角部对置;以及上板部,与该内壁部相连并且与上述外周壁部的上述角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接上述上板部和上述角部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上述内壁部的宽度尺寸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由外壳部件和基座部件构成的箱体,该外壳部件覆盖并容纳上述磁轭,该基座部件配设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方侧并与该外壳部件一体化。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用磁铁固定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下部,并且搭载有上述磁检测部件的布线基板设于上述检测用磁铁的下方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检测部件具有电阻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磁阻效应元件,
上述检测用磁铁在上述光轴方向被磁化为不同的磁极,
从上述光轴方向观察时,上述检测用磁铁的中心与上述磁阻效应元件的中心位置错开。
CN201710343557.9A 2016-05-16 2017-05-16 透镜驱动装置 Pending CN107390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8176 2016-05-16
JP2016098176A JP6679143B2 (ja) 2016-05-16 2016-05-16 レンズ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345A true CN107390345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3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3557.9A Pending CN107390345A (zh) 2016-05-16 2017-05-16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79143B2 (zh)
CN (1) CN10739034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1027A (zh) * 2018-07-04 2018-10-1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8681026A (zh) * 2018-07-04 2018-10-1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9960003A (zh) * 2017-12-25 2019-07-02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CN11224105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113196127A (zh) * 2018-12-14 2021-07-3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N114080556A (zh) * 2019-09-02 2022-02-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7492B2 (ja) * 2017-12-28 2022-04-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WO2020111577A1 (ko) * 2018-11-26 2020-06-04 엘지이노텍(주)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WO2022153629A1 (ja) * 2021-01-13 2022-07-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78031U (zh) * 2013-05-21 2015-02-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5388582A (zh) * 2014-09-03 2016-03-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6961A (ja) * 1998-05-07 1999-11-16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162876A (ja) * 2004-12-06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185088B2 (ja) * 2008-11-28 2013-04-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101162A (ja) * 2010-03-04 2013-05-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879823B2 (ja) * 2011-08-29 2016-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2201258B1 (ko) * 2014-03-05 2021-01-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06461908B (zh) * 2014-03-05 2019-08-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含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JP2015175879A (ja) * 2014-03-13 2015-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2232029B1 (ko) * 2014-03-17 2021-03-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JP6414396B2 (ja) * 2014-06-16 2018-10-3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JP6414400B2 (ja) * 2014-07-04 2018-10-3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JP6583601B2 (ja) * 2014-08-06 2019-10-0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78031U (zh) * 2013-05-21 2015-02-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5388582A (zh) * 2014-09-03 2016-03-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0003A (zh) * 2017-12-25 2019-07-02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CN108681027A (zh) * 2018-07-04 2018-10-1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8681026A (zh) * 2018-07-04 2018-10-1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8681026B (zh) * 2018-07-04 2023-11-24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13196127A (zh) * 2018-12-14 2021-07-3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N11224105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112241056B (zh) * 2019-07-19 2023-09-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114080556A (zh) * 2019-09-02 2022-02-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07555A (ja) 2017-11-24
JP6679143B2 (ja)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0345A (zh) 透镜驱动装置
US9459464B2 (en) Lens drive device
US9042042B2 (en) Lens drive device
JP5417136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882675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KR102567423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US20170329111A1 (en) Camera system
US20080117536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238049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N107045175B (zh) 一种闭环透镜驱动装置
JP700755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2009288770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94796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559157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947969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US20060146400A1 (en) Stage apparatus and camera shake correc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tage apparatus
US9097955B2 (en) Optical uni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544123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2338968A (zh) 安装于光学设备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摄像设备
US20190011664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mounted device
JP6006044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10084702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1007618B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13555992B (zh) 一种三轴自动对焦的防抖潜望马达
CN212255842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