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1121B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21121B CN105721121B CN201610289020.4A CN201610289020A CN105721121B CN 105721121 B CN105721121 B CN 105721121B CN 201610289020 A CN201610289020 A CN 201610289020A CN 105721121 B CN105721121 B CN 1057211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asurement
- cell
- station equipment
- serving cell
- base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406668 Loxodonta cyclo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3402 cel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5 flex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通信系统、基站设备、移动台设备以及通信方法,可以对包括多个分量载波的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所保持的测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该移动台设备在由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配置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对于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移动台设备对基站设备所激活的小区中要成为归属小区的每一个小区进行管理,并将上述小区之中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作为第一小区以外的小区来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2009年11月9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题为“通信系统和移动台设备”的申请200980152750.8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及其通信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个分量载波的通信系统以及在该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3GPP(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是讨论和研究蜂窝电话系统规范的计划,该蜂窝电话系统基于由W-CDMA(宽带码分多址)和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网络。
在3GPP中,将W-CDMA方案标准化为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继而启动其服务。还对通信速度进一步提高的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进行标准化,其服务也正在启动。
在3GPP中,当前正在研究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称作“LTE-A(高级长期演进)”或“高级EUTRA”),该移动通信系统利用第三代无线接入技术(称作“LTE(长期演进)或EUTRA(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的演进以及进一步变宽的系统带宽,来实现更高速度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提出了OFDMA方法(正交频分多址)作为EUTRA中的下行链路通信方法,OFDMA方法是一种使用相互正交的子载波来执行对用户的复用的方法。
应用于OFDMA方法的技术包括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AMCS) 等,AMCS基于信道编码的自适应无线电链路控制(链路自适应)。
“AMCS”是根据移动台设备的信道质量而在无线传输参数之间切换以有效地执行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案(也称为“AMC模式”),无线传输参数是例如纠错方法、纠错的编码率以及数据调制多值数。
使用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将移动台设备的信道质量反馈给基站设备。
图20是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道配置的图。在诸如 EUTRA之类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该信道配置(参见非专利文献1)。图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100以及移动台设备200a、 200b和200c。R01表示基站设备100能够通信的范围,基站设备100与位于该范围R01内的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
在EUTRA中,从基站设备100向移动台设备200a、200b和200c 发送信号的下行链路使用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多播信道 (PM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和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
在EUTRA中,从移动台设备200a、200b和200c向基站设备100 发送信号的上行链路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LTE-A沿用EUTRA的基本系统。尽管传统系统使用连续频带,但是针对LTE-A提出了:以复合方式使用多个连续或非连续频带(以下称作“载波分量”或“分量载波”),作为一个较宽频带(较宽的系统频带)来实现操作(频带聚合:频谱聚合、载波聚合)。换言之,一个系统频带由多个分量载波组成,其中每个分量载波均具有与系统频带中作为可用频带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带宽。LTE和LTE-A的移动台设备可以在每个分量载波中操作。还提出了:给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和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提供不同的频率带宽,以便灵活地使用分配给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带。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36.300,V8.4.0 (2008-03),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Release 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已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很难将用于一个小区通信的测量方法应用于针对通过多个分量载波的通信的测量方法。由于通过多个分量载波执行通信,因而不知道应使用哪个分量载波作为执行测量的服务小区。还存在以下问题:在考虑分量载波特有的参数的情况下,无法配置测量参数,并且在添加或修改分量载波时测量配置不具有灵活性。
鉴于以上情形,设计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能够对包括多个分量载波的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所保持的测量配置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够快速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移动台设备将每个小区当作服务小区,以及将各个服务小区中的第一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当作第一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移动台设备将每个小区的频率当作服务小区的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移动台设备将每个小区当作服务小区,将在每个服务小区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内测量,以及将在与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间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的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将每个小区当作服务小区,以及将各个服务小区中的第一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当作第一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的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将每个小区的频率当作服务小区的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的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将每个小区当作服务小区,将在每个服务小区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内测量,以及将在与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间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手段是一种执行第四技术手段的管理方法的处理部分,其中所述处理部分通过使用上层块部分和多个处理块部分来执行管理方法,所述上层块部分集中控制所述多个处理块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手段是一种执行第五技术手段的管理方法的处理部分,其中所述处理部分通过使用上层块部分和多个处理块部分来执行管理方法,所述上层块部分集中控制所述多个处理块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手段是一种执行第六技术手段的管理方法的处理部分,其中所述处理部分通过使用上层块部分和多个处理块部分来执行管理方法,所述上层块部分集中控制所述多个处理块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基站设备通过配置多个小区以将所述多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当作对于移动台设备的服务小区,使得移动台设备执行用于将各个服务小区中的第一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当作第一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基站设备通过配置多个小区以将所述多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当作对于移动台设备的服务小区,使得移动台设备执行用于将每个小区的频率当作服务小区的频率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基站设备通过配置多个小区以将所述多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当作对移动台设备的服务小区,使得移动台设备执行用于将在每个服务小区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内测量以及将在与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间测量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所述移动台设备将每个小区当作服务小区,以及将各个服务小区中的第一服务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当作第一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所述移动台设备将每个小区的频率当作服务小区的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技术手段是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其中在通过利用每个小区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所述移动台设备将每个小区当作服务小区,将在每个服务小区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内测量,以及将在与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处的测量当作频率间测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能够对包括多个分量载波的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所配置的测量配置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够快速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信道的配置图。
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配置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配置的示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设备的配置的概略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台设备的配置的概略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服务小区的示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服务小区的另一示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频率间测量和频率内测量的示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测量参考小区的示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测量参考小区的另一示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一解释的示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二解释的示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三解释的示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事件触发准则的第四解释的示例图。
图15是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测量相关的系统信息处理方法的示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小区的示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小区的另一示例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频率间测量和频率内测量的示例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事件触发准则的解释的示例图。
图20是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道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移动台设备,并在一个或多个基站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移动台设备之间执行无线通信。一个基站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小区,一个小区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移动台设备。
<关于测量(单小区通信)>
接着将描述测量。基站设备通过使用RRC信令(无线电资源控制信号)的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来将测量配置消息发送至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配置包括在测量配置消息中的系统信息,并根据所提供的系统信息来执行针对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包括列出的小区和/或检测到的小区)的测量、事件评估以及测量报告。列出的小区是在测量对象中列出的小区(从基站设备到移动台设备的相邻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检测到的小区是移动台设备在测量对象所指示的频率上检测到的小区,并且该小区没有在测量对象中列出(移动台设备自身检测到的、并且不在相邻小区列表中的小区)。
存在三种测量(频率内测量、频率间测量和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RAT间测量))。频率内测量表示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下行链路频率)处的测量。频率间测量表示在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不同的频率处的测量。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RAT间测量)表示利用与服务小区的无线技术(例如,EUTRA)不同的无线技术(例如, UTRA、GERAN或CDMA200)的测量。
测量配置消息包括添加和/或修改和/或删除测量标识符 (measID)、测量对象和报告配置以及数量配置(quantityConfig)、测量间隙配置(measGapConfig)、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等的配置。
<数量配置(quantityConfig)>
如果测量对象为EUTRA,则数量配置(quantityConfig)指定第3 层滤波系数(L3滤波系数)。第3层滤波系数(L3滤波系数)规定最新测量结果与先前滤波测量结果之比(比率)。过滤结果用于移动台设备中的事件评估。
<测量间隙配置(measGapConfig)>
测量间隙配置(measGapConfig)用于控制测量间隙模式的配置以及对测量间隙的激活/去激活。测量间隙配置(measGapConfig)包括提供间隙模式、开始系统帧号(startSFN)、以及开始子帧号 (startSubframeNumber)作为激活测量间隙的情况下的信息。间隙模式规定了使用哪种模式作为测量间隙。开始系统帧号(startSFN)规定了开始测量间隙的SFN(系统帧号)。开始子帧号 (startSubframeNumber)规定了开始测量间隙的子帧号。
<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
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表示服务小区质量的阈值,并用于控制移动台设备是否需要执行测量。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 被配置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值。
<测量标识符(measId)>
测量标识符(measId)用于将测量对象与报告配置链接,并且具体地将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与报告配置标识符 (reportConfigId)链接。测量标识符(measId)对应于一个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和一个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可以根据与测量标识符(measId)、测量对象以及报告配置的关系来添加 /修改/删除测量配置消息。
MeasObjectToRemoveList是用于删除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以及与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对应的测量对象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删除与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 (measObjectId)相关的所有测量标识符(measId)。这个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
MeasObjectToAddModifyList是用于修改指定的测量对象的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或者用于添加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和指定的测量对象的命令。这个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
ReportConfigToRemoveList是用于删除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以及与所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 相对应的指定的报告配置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删除与所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相关的所有测量标识符(measId)。这个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
ReportConfigToAddModifyList是用于修改指定的报告配置的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或者用于添加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和指定的报告配置的命令。这个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
MeasIdToRemoveList是用于删除指定的测量标识符(measId)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不删除而是保留与指定的测量标识符(measId) 相关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和报告配置标识符 (reportConfigId)。这个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标识符(measId)。
MeasIdToAddModifyList是用于将指定的测量标识符(measId)与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以及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 (reportConfigId)相关或者用于将指定的测量对象标识符 (measObjectId)和指定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与指定的测量标识符(measId)相关以添加指定的测量标识符(measId)的命令。这个命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量标识符(measId)。
<测量对象>
测量对象是针对每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和每一频率规定的。报告配置包括针对EUTRA的规定以及针对EUTRA以外的RAT的规定。
测量对象包括与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关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
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是用于标识测量对象的配置的标识符。如上所述,测量对象的配置是针对每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 和频率规定的。针对EUTRAN、UTRA、GERAN、和CDMA2000独立地规定测量对象。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是针对EUTRA的测量对象,规定了应用于EUTRA中的相邻小区的信息。具有不同频率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被处理为不同的测量对象,并且被独立地分配有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
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包括EUTRA载频信息(eutra-CarrierInfo)、测量带宽(measurementBandwidth)、偏移频率 (offsetFreq)、与相邻小区列表相关的信息、以及与黑名单列表相关的信息。
然后,将对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包括的信息进行描述。EUTRA载频信息(eutra-CarrierInfo)指定了要成为测量对象的载频。测量带宽(measurementBandwidth)指示操作于被定义为测量对象的载频中的所有相邻小区共用的测量带宽。偏移频率 (offsetFreq)指示应用于被定义为测量对象的频率的测量偏移值。
与相邻小区列表相关的信息包括与要成为事件评价和测量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相关的信息。与相邻小区列表相关的信息包括物理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ID)、小区个体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指示应用于相邻小区的测量偏移值)等等。在EUTRA的情况下,该信息被用作用于在由移动台设备已经从广播信息(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列表中执行添加/修改或删除的信息。
与黑名单列表相关的信息包括与不会成为事件评估和测量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相关的信息。与黑名单列表相关的信息包括物理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ID)等等。在EUTRA的情况下,该信息被用作用于在由移动台设备已经从广播信息中获取的黑名单小区列表(列出的黑名单小区列表)中执行添加/修改或删除的信息。
<报告配置>
报告配置包括与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相对应的报告配置EUTRA(reportConfigEUTRA)等。
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是用于标识与测量相关的报告配置的标识符。如上所述,与测量相关的报告配置包括针对EUTRA的规定以及针对EUTRA以外的RAT(UTRA、GERAN、CDMA2000)的规定。报告配置EUTRA(reportConfigEUTRA)是针对EUTRA的报告配置,定义了EUTRA中用于报告测量的事件的触发准则。
报告配置EUTRA(reportConfigEUTRA)包括事件标识符 (eventId)、触发数量(triggerQuantity)、滞后、触发时间 (timeToTrigger)、报告数量(reportQuantity)、最大报告小区数目 (maxReportCells)、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以及报告次数(reportAmmount)。
然后,将对报告配置EUTRA(reportConfigEUTRA)进行描述。事件标识符(eventId)用于选择与事件触发的报告相关的准则。事件触发的报告是一种在满足事件触发准则时对测量进行报告的方法。也存在事件触发的周期报告,用于在满足事件触发准则时以有规律间隔对测量进行一定次数的报告。
事件触发准则包括稍后描述的五种。如果满足事件标识符 (eventId)所指定的事件触发准则,则移动台设备执行对基站设备的测量报告。触发数量(triggerQuantity)是用于评估事件触发准则的数量。指定了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移动台设备利用触发数量(triggerQuantity)所指定的数量来执行对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量,并确定是否满足事件标识符(eventId)所指定的事件触发准则。滞后是在事件触发准则中利用的参数。触发时间 (timeToTrigger)指示应满足事件触发准则的时段。报告数量 (reportQuantity)指示在测量报告中报告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触发数量(triggerQuantity)所指定的数量、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被指定。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是由(N*RSRP)/(EUTRA载波RSSI)表示的比。接收信号强度(EUTRA 载波RSSI)指示总接收信号功率的强度,并且测量带宽与系统带宽相同。N表示与接收信号强度(EUTRA载波RSSI)的测量带宽相关的资源块(RB)的数目。最大报告小区数目(maxReportCells)指示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最大小区数目。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用于周期性报告或事件触发的周期报告,并且以报告间隔(reportInterval)所指示的间隔来周期性地执行报告。报告次数(reportAmmount)规定了需要的周期报告的次数。
将事件触发准则中所利用的阈值参数和偏移参数(a1_Threshold、 a2_Threshold、a3_Offset、a4_Threshold、a5_Thresholdl、a5_Threshold2) 连同事件标识符(eventId)一起在报告配置EUTRA (reportConfigEUTRA)中提供给移动台设备。
<关于事件触发准则>
定义了下面五种用于执行测量报告的事件触发准则,每一种都具有加入条件和脱离条件。因此,如果移动台设备满足针对基站设备所指定的事件的加入条件,则移动台设备向基站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另一方面,如果满足加入条件的事件并且发送测量报告的移动台设备满足了脱离条件的事件,则该移动台设备停止发送测量报告。针对事件的加入条件和脱离条件如下所示:
<Event A1>
Event A1加入条件:Ms-Hys>a1_Threshold
Event A1脱离条件:Ms+Hys<a1_Threshold
<Event A2>
Event A2加入条件:Ms-Hys>a2_Threshold
Event A2脱离条件:Ms+Hys<a2_Threshold
<Event A3>
Event A3加入条件:Mn+Ofn+Ocn-Hys>Ms+Ofs+Ocs+a3_Offset
Event A3脱离条件:Mn+Ofn+Ocn+Hys<Ms+Ofs+Ocs+a3_Offset
<Event A4>
Event A4加入条件:Mn+Ofn+Ocn-Hys>a4_Threshold
Event A4脱离条件:Mn+Ofn+Ocn-Hys<a4_Threshold
<Event A5>
Event A5加入条件:Ms-Hys<a5_Thresholdl,Mn+Ofn+Ocn-Hy s>a5_Threshold2
Event A5脱离条件:Ms+Hys>a5_Threshold1,Mn+Ofn+Ocn+Hy s<a5_Threshold2
Ms表示针对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没有考虑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Mn表示针对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Hys是针对感兴趣事件的滞后参数。
Ofn表示针对相邻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量偏移值。Ofn对应于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的偏移频率(offsetFreq)。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fn与Ofs相同。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fn 是与不同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 (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偏移频率(offsetFreq)。
Ocn是针对相邻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Ocn对应于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的小区个体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如果不配置Ocn,则将测量偏移值配置为0。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 Ocn是与服务小区相同的下行链路频率的测量对象EUTRA (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不同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
Ofs是针对服务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Ofs对应于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的偏移频率(offsetFreq)。
Ocs是针对服务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Ocs包括在服务小区的频率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的小区个体偏移 (cellIndividualOffset)中。
a1_Threshold是用于事件A1的阈值参数。a2_Threshold是用于事件 A2的阈值参数。a3_Offset是用于事件A3的偏移参数。a4_Threshold是用于事件A4的阈值参数。a5_Threshold1和a5_Threshold2是用于事件A5 的阈值参数。
移动台设备根据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Ms和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Mn来产生事件。如果在应用参数之后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Ms好于阈值a1_Threshold,则产生事件A1,如果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Ms差于阈值a2_Threshold,则产生事件A2。如果在应用参数之后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Mn好于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Ms以及偏移a3_Offset,则产生事件A3,以及如果在应用参数之后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Mn好于阈值 a4_Threshold,则产生事件A4。如果在应用参数之后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Ms差于阈值a5_Threshold1,并且在应用参数之后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Mn好于阈值a5_Threshold2,则产生事件A5。
基站设备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而在其他情况下不提供。如果基站设备提供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则在服务小区的质量(RSRP值)低于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 时,移动台设备执行对相邻小区的测量以及事件评估(是否满足事件触发准则,也被称为对报告准则的评估)。另一方面,如果基站设备不提供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则移动台设备执行对相邻小区的测量以及事件评估,而不管服务小区的质量(RSRP值)。
<关于测量结果>
满足事件触发准则的移动台设备向基站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结果。
该测量结果由测量标识符(measId)、服务小区测量结果 (measResultServing)以及EUTRA测量结果列表 (measResultListEUTRA)构成。EUTRA测量结果列表(measResultListEUTRA)包括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CellIdentity) 和EUTRA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EUTRA)。
如上所述,测量标识符(measId)是用于将测量对象标识符 (measObjectId)与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链接的标识符。服务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Serving)是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报告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二者的结果。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始终包括在测量结果中。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CellIdentity)用于标识小区。EUTRA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EUTRA)是EUTRA小区的测量结果。仅在产生相关事件时包括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信道的配置图。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配置图。图1中描述的下行链路信道和图2中描述的上行链路信道均由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构成。
逻辑信道定义了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发送/接收的数据传输服务的种类。传输信道定义了通过无线接口传输的数据具有什么特性以及如何传输数据。物理信道是对传输信道进行传送的物理信道。
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 (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专用业务信道(DT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多播业务信道 (MTCH)。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包括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和专用业务信道(DTCH)。
下行链路的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寻呼信道(P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以及多播信道(MCH)。上行链路的传输信道包括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和随机接入信道(RACH)。
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多播信道(PM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以及物理混合 ARQ指示符信道(PHICH)。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包括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如就传统技术所描述的图20所示,在基站设备与移动台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这些信道。
下面将描述逻辑信道。广播控制信道(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并在网络不知道移动台设备在小区中的位置时使用。
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用于在移动台设备和网络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信道,并由与网络没有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移动台设备所使用。
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点对点的双向信道,并且是用于在移动设备与网络之间发送个体控制信息的信道。由具有RRC连接的移动台设备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
专用业务信道(DTCH)是点对点的双向信道,专用于一个移动台设备,并用于传送用户信息(单播数据)。
多播控制信道(MCCH)是用于从网络向移动台设备进行MBMS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控制信息的点对多点传输的下行链路信道。其用于以点对多点方式提供服务的MBMS服务。
MBMS服务的传输方法包括单小区点对多点(SCPTM)传输和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MBSFN)传输。MBSFN传输是通过从多个小区同时传输可识别波形(信号)而实现的同时传输技术。另一方面,SCPTM传输是用于由一个基站设备传输MBMS服务的方法。
多播控制信道(MCCH)用于一个或多个多播业务信道(MTCH)。多播业务信道(MTCH)是用于从网络向移动台设备进行业务数据的点对多点传输的下行链路信道。
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仅由接收MBMS 的移动台设备使用。
以下将描述传输信道。根据固定且预先定义的传输格式,将广播信道(BCH)广播至整个小区。在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上,支持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动态自适应无线电链路控制、非连续接收(DRX)和MBMS传输,并需要将其广播至整个小区。
在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上,可以利用波束赋形,并且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和半静态资源分配。寻呼信道(PCH)支持DRX,并且需要被广播至整个小区。
将寻呼信道(PCH)映射至动态用于业务信道或其他控制信道 (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物理资源。
需要将多播信道(MCH)广播至整个小区。多播信道(MCH) 支持半静态资源分配,例如组合来自多个小区的MBMS传输以及使用扩展循环前缀(CP)的时间帧的MBSFN(MBMS单频网)。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支持HARQ和动态自适应无线电链路控制。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能够利用波束赋形。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和半静态资源分配。随机接入信道(RACH)传输有限的控制信息,并且存在冲突的风险。
以下将描述物理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40毫秒的间隔映射广播信道(BCH)。对40毫秒的定时进行盲检测。因此,无需执行显式信令来呈现定时。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子帧自身可以解码(即,可自解码)。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是用于向移动台设备通知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下行链路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以及上行链路传输许可(上行链路授权)的信道,其中,上行链路传输许可是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资源分配。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或寻呼信息的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是用于发送多播信道(MCH) 的信道,并且独立地放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物理下行链路同步信号。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是主要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信道(UL-SCH)。当基站设备100对移动台设备200进行调度时,还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信道反馈报告(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秩指示符RI)和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HARQ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信道,并具有保护时间。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是用于发送信道反馈报告(CQI、PMI和RI)、调度请求(SR)、以及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HARQ肯定应答/否定应答的信道。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是用于向移动台设备通知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OFDM符号数目的信道,并在子帧中进行发送。
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是用于发送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HARQACK/NACK的信道。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是以预定功率针对每个小区发送的导频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是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一个帧)周期性重复的信号,并且移动台设备以预定时间间隔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测量接收质量,以确定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还被用作用于对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同时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进行解调的参考信号。用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序列可以是任意序列,只要该序列对于每个小区是可唯一识别的。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所进行的信道映射。
如图1所示,在下行链路中,传输信道的映射和物理信道的映射执行如下。将广播信道(BCH)映射至物理广播信道(PBCH)。
将多播信道(MCH)映射至物理多播信道(PMCH)。将寻呼信道(P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映射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在物理信道中单独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 (PCFICH)。
另一方面,在上行链路中,传输信道的映射和物理信道的映射执行如下。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映射至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将随机接入信道(RACH)映射至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在物理信道中单独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在下行链路中,逻辑信道的映射和传输信道的映射执行如下。将寻呼控制信道(PCCH)映射至寻呼信道(PCH)。
将广播控制信道(BCCH)映射至广播信道(B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将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 (DCCH)和专用业务信道(DTCH)映射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将多播控制信道(MCCH)映射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和多播信道(MCH)。将多播业务信道(MTCH)映射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和多播信道(MCH)。
当MBSFN传输时,执行从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至多播信道(MCH)的映射,而在SCPTM传输时,将这些信道映射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另一方面,在上行链路中,逻辑信道的映射和传输信道的映射执行如下。将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和专用业务信道(DTCH)映射至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不将随机接入信道(RACH)映射至逻辑信道。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0的配置的概略框图。基站设备100包括数据控制部分101、OFDM调制部分102、无线部分103、调度部分104、信道估计部分105、DFT-S-OFDM(DFT-扩频 -OFDM)解调部分106、数据提取部分107、上层108和天线部分A1。
接收部分由无线部分103、调度部分104、信道估计部分105、 DFT-S-OFDM解调部分106、数据提取部分107、上层108和天线部分 A1构成。发送部分由数据控制部分101、OFDM调制部分102、无线部分103、调度部分104、上层108和天线部分A1构成。接收部分和发送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某些部分被配置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独立地执行处理,而其他一些部分被配置为执行分量载波的公共处理。
天线部分A1、无线部分103、信道估计部分105、DFT-S-OFDM解调部分106和数据提取部分107针对上行链路的物理层进行处理。天线部分A2、数据控制部分101、OFDM调制部分102和无线部分103针对下行链路的物理层进行处理。
数据控制部分101从调度部分104获取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分 101基于从调度部分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以及基于从调度部分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在物理层中产生的信号和信道映射至物理信道。将如上映射的数据输出至OFDM调制部分102。
OFDM调制部分102基于从调度部分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包括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例如,物理资源块位置信息,如频率和时间)以及与每一个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相对应的调制方案和编码方案(例如16QAM调制,2/3编码率)),针对从数据控制部分101输入的数据执行编码、数据调制、输入信号的串/并变换、 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循环前缀(CP)的插入以及诸如滤波之类的OFDM信号处理,以产生OFDM信号,并将OFDM信号输出至无线部分103。
无线部分103将从OFDM调制部分102输入的调制后的数据上变频至无线电频率,以产生无线电信号,并经由天线部分A1将该无线电信号发送至移动台设备200。无线部分103经由天线部分A1从移动台设备 200接收上行链路无线电信号,并将该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以将接收数据输出至信道估计部分105和DFT-S-OFDM解调部分106。
调度部分104执行针对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处理。调度部分104对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执行映射,并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进行调度(例如,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由于调度部分104 集中控制物理层的处理部分,因此在调度部分104和天线部分A1、无线部分103、信道估计部分105、DFT-S-OFDM解调部分106、数据控制部分101、OFDM调制部分102和数据提取部分107之间存在接口。然而,不对接口进行描述。
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调度部分104基于从移动台设备200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下行链路信道反馈报告(信道质量(CQI)、流数目(RI) 和预编码信息(PMI)等等)以及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反馈信息)、移动台设备的可用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的信息、缓冲器的状态、从上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执行对用于调制数据的下行链路传输格式(传输形式)(例如物理资源块(PRB)的分配、调制方案和编码方案)的选择处理,以及产生在HARQ的重传控制和下行链路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将用于下行链路调度的调度信息输出至数据控制部分101和数据提取部分107。
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调度部分104基于由信道估计部分105输出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来自移动台设备200的资源分配请求、移动台设备200的可用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PRB)的信息、从上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执行对用于调制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格式(传输形式)(物理资源块(PRB)的分配、调制方案和编码方案)的选择处理,以及产生在上行链路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
将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调度信息输出至数据控制部分101和数据提取部分107。
调度部分104将从上层108输入的下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至传输信道,并将映射结果输出至数据控制部分101。调度部分104根据需要对通过上行链路获取的控制数据以及从数据提取部分107输入的传输信道进行处理,然后将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映射至上行链路逻辑信道,并将其输出至上层108。
为了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解调,信道估计部分105根据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RS)来估计上行链路信道状态,并将估计结果输出至DFT-S-OFDM解调部分106。为了调度上行链路,信道估计部分105 还根据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SRS)来估计上行链路信道状态,并将估计结果输出至调度部分104。
尽管假定上行链路的通信方案使用诸如DFT-S-OFDM之类的单载波方案,然而也可以使用诸如OFDM方案之类的多载波方案。
DFT-S-OFDM解调部分1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分105输入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的估计结果,针对从无线部分103输入的调制后的数据执行诸如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变换、子载波映射、IFFT变换和滤波之类的DFT-S-OFDM信号处理,以执行解调处理,并在随后输出至数据提取部分107。
数据提取部分107基于来自调度部分104的调度信息来校验从 DFT-S-OFDM解调部分106输入的数据的正确性,并将校验结果(肯定应答信号ACK/否定应答信号NACK)输出至调度部分104。
数据提取部分107基于来自调度部分104的调度信息将从 DFT-S-OFDM解调部分106输入的数据分离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将其输出至调度部分104。
分离的控制数据包括从移动台设备200提供的反馈信息(下行链路信道反馈报告(CQI、PMI和RI)以及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 ACK/NACK反馈信息)。
上层108针对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 (RLC)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分别执行处理。由于上层108 集中控制下层的处理部分,因此在上层108与调度部分104、天线部分 A1、无线部分103、信道估计部分105、DFT-S-OFDM解调部分106、数据控制部分101、OFDM调制部分102以及数据提取部分107之间存在接口。然而,不对接口进行描述。
上层108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部分109。无线电资源控制部分109 执行对各部分配置信息的管理、对系统信息的管理、对测量配置和管理结果的管理、寻呼控制、对移动台设备的通信状态的管理、对移动 (如切换)的管理、对每个移动台设备的缓冲器状态的管理、对单播和多播承载的连接设置的管理、对移动台标识符(UEID)的管理等等。上层108向另一基站设备提供信息/自另一基站设备接收信息,以及向上部节点提供信息/自上部节点接收信息。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台设备200的配置的概略框图。移动台设备200包括数据控制部分201、DFT-S-OFDM调制部分202、无线部分203、调度部分204、信道估计部分205、OFDM解调部分206、数据提取部分207、上层208和天线部分A2。
发送部分由数据控制部分201、DFT-S-OFDM调制部分202、无线部分203、调度部分204、上层208和天线部分A2构成。接收部分由无线部分203、调度部分204、信道估计部分205、OFDM解调部分206、数据提取部分207、上层208和天线部分A2构成。选择部分由调度部分 204构成。
天线部分A2、数据控制部分201、DFT-S-OFDM调制部分202和无线部分203针对上行链路的物理层执行处理。天线部分A2、无线部分 203、信道估计部分205、OFDM解调部分206和数据提取部分207针对下行链路的物理层执行处理。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某一部分被配置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独立地执行处理,而其他部分被配置为执行对分量载波的公共处理。
数据控制部分201从调度部分104获取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分 201基于从调度部分2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以及基于从调度部分204输入的调度信息在物理层中产生的信号和信道映射至物理信道。将以这种方式映射的数据输出至DFT-S-OFDM调制部分202。
DFT-S-OFDM调制部分202针对从数据控制部分201输入的数据执行诸如数据调制、DFT处理、子载波映射、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 处理、循环前缀(CP)插入和滤波之类的DFT-S-OFDM信号处理,以产生DFT-S-OFDM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至无线部分203。
尽管假定上行链路的通信方案使用诸如DFT-S-OFDM之类的单载波方案,然而也可以使用诸如OFDM方案之类的多载波方案。
无线部分203将从DFT-S-OFDM调制部分202输入的调制后的数据上变频至无线电频率,以产生无线电信号,并经由天线部分A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至基站设备100。
无线部分203经由天线部分A2从基站设备100接收由下行链路数据调制的无线电信号,将调制后的信号下变频至基带信号,并将接收数据输出至信道估计部分205和OFDM解调部分206。
调度部分204针对媒体接入控制层执行处理。调度部分104对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执行映射,并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执行调度(例如, 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由于调度部分204集中控制物理层的处理部分,因此在调度部分204与天线部分A2、数据控制部分201、 DFT-S-OFDM调制部分202、信道估计部分205、OFDM解调部分206、数据提取部分207和无线部分203之间存在接口。然而,不对接口进行描述。
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调度部分204基于来自基站设备100和上层 208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和HARQ重传信息),产生在传输信道、物理信号和物理信道的接收控制、HARQ重传控制以及下行链路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将用于下行链路调度的调度信息输出至数据控制部分201和数据提取部分207。
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调度部分204基于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缓冲器状态、从数据提取部分207输入的来自基站设备100的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和HARQ重传信息)、以及从上层208输入的调度信息,产生在调度处理中使用的调度信息,并执行上行链路调度,所述调度处理用于将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至传输信道。
对于上行链路传输格式,使用从基站设备100提供的信息。将调度信息输出至数据控制部分201和数据提取部分207。
调度部分204将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逻辑信道映射至传输信道,并将其输出至数据控制部分201。调度部分204还向数据控制部分201输出从信道估计部分205输入的下行链路信道反馈报告(CQI、 PMI和RI)以及从数据提取部分207输入的CRC确认结果。
调度部分204根据需要对通过下行链路获取的控制数据以及从数据提取部分207输入的传输信道进行处理,将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映射至下行链路逻辑信道,并将其输出至上层208。
为了对下行链路数据进行解调,信道估计部分205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状态,并将估计结果输出至OFDM 解调部分206。
信道估计部分205还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以向基站设备100通知下行链路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并将估计结果转换为下行链路信道反馈报告(例如信道质量信息),以输出至调度部分204。信道估计部分205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RS)的测量结果输出至无线电资源控制部分209,以向基站设备100 通知下行链路测量结果。
OFDM解调部分2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分205输入的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结果,针对从无线部分203输入的调制后的数据执行OFDM解调处理,并将数据输出至数据提取部分207。
数据提取部分207针对从OFDM解调部分206输入的数据执行循环冗余校验(CRC),从而校验正确性,并将校验结果(ACK/NACK反馈信息)输出至调度部分204。
数据提取部分207基于来自调度部分204的调度信息将从OFDM解调部分206输入的数据分离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控制数据,并将其输出至调度部分204。分离的控制数据包括调度信息,例如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上行链路HARQ控制信息。此时,针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号(PDCCH)的搜索空间(也称作“搜索区域”)执行解码处理,以提取针对其自身移动台设备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
上层208针对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 (RLC)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分别执行处理。上层208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部分209。由于上层208集中控制下层的处理部分,因此在上层208与调度部分204、天线部分A2、数据控制部分201、 DFT-S-OFDM调制部分202、信道估计部分205、OFDM解调部分206、数据提取部分207和无线部分203之间存在接口。然而,不对接口进行描述。
无线电资源控制部分209执行对各部分配置信息的管理、对系统信息的管理、对测量配置和测量结果的管理、寻呼控制、对其自身移动台的通信状态的管理、对移动(如切换)的管理、对缓冲器状态的管理、对单播和多播承载的连接设置的管理以及对移动台标识符(UEID)的管理。
图3是本发明的网络配置的示例图。在移动台设备200能够通过载波聚合利用多个频率层(分量载波CC1至分量载波CC3)执行同时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想到移动台设备200使用如下网路配置:具有一个特定的基站设备1002,该基站设备1002包括针对多个下行链路频率层 (CC2和CC3)的发送部分21和发送部分22;或者具有一个基站设备 1001,该基站设备1001针对每一个频率层(CC1)具有一个发送部分 11;并且这两种情况可以混合。然而,这个实施例可以采用任意配置来实现而不会有问题。发送部分21和发送部分22可以由一个发送部分组成。也可以设想到:在上行链路中,一个基站设备包括针对多个上行链路频率层中的每一个的接收部分,以及一个基站设备针对每一个频率层具有一个接收部分,并且这两种情况可以混合。基站设备1001 和1002可以由上部控制台300来实现,或者可以在基站设备1001与基站设备1002之间实现协作控制。移动台设备200将分量载波识别为小区,而不需要特别关注哪个基站设备发送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哪个基站设备接收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移动台设备200从每个小区中广播的系统信息中获取诸如频带和相应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带宽之类的系统信息。因为通过专用信号(例如RRC信令)来执行分量载波到移动台设备200的添加(载波聚合),所以可以配置移动台设备特有的分量载波。
移动台设备管理作为系统信息内容的系统信息字段以及由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字段构成的系统信息要素(IE)。系统信息的这些部分 (包括系统信息字段和系统信息要素)由每一个分量载波的移动台设备和基站的RRC管理。系统信息是由在移动台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执行通信的系统所管理的配置信息参数,以及系统信息也是移动台设备在该系统中进行操作所必需的参数。系统信息包括测量配置、测量标识符(measId)、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等。
RRC所管理的系统信息通过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或者由公共控制信道(CCCH)和/或专用控制信道(DCCH)通过RRC信令从基站设备提供给移动台设备。
将RRC所管理的系统信息作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不同的参数(每个分量载波特有的)来进行管理。
当系统信息由RRC信令提供时,可以为系统信息的每一个部分准备新的RRC消息类型,以便通过指定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来提供该系统信息;或者可以扩展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消息,以便能够通过指定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来提供RRC连接重配置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CellIdentity)及对应的频率可以重新用于分量载波的标识号。
当广播控制信道(BCCH)用于通过SIB(SystemInformationBlock) (在同一个发送周期中发送的信息的多个部分的聚合)提供系统信息时,通过指定系统信息所应用的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来提供系统信息。备选地,可以将提供了系统信息的SIB所定位在的分量载波定义为系统信息所应用的分量载波。
移动台设备对具有系统频带的一部分的带宽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系统信息进行管理,并且在给移动台设备添加分量载波时,移动台设备将当前接入的分量载波的系统信息应用于所添加的分量载波。对于在给移动台设备添加分量载波时没有提供系统信息作为应用于所添加的分量载波的系统信息的情况,移动台设备将当前接入的分量载波的系统信息应用于所添加的分量载波。对于预定的特定系统信息,当给移动台设备添加分量载波时,移动台设备将当前接入的分量载波的系统信息应用于所添加的分量载波。对于预定的特定系统信息,在给移动台设备添加分量载波时,移动台设备将具有缺省值(初始值) 的系统信息应用于所添加的分量载波。
在概念上,分量载波的添加(载波聚合)可以被认为是添加有效分量载波(小区),或者激活分量载波(小区)。有效分量载波(小区) 称为有效集小区或有效集分量载波。有效集小区包括相同和不同频率层的小区(或分量载波)。
当获取与分量载波的添加相关的信息时,移动台设备200调整无线部分203,以接收所添加的分量载波。
然后,将在使用多个小区(分量载波)的情况下描述移动台设备的测量方法。
<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
将参照图6描述服务小区的概念的示例(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每一个有效分量载波当作服务小区。在有效集小区中的一个小区被当作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相邻小区是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因此,可以将有效集中的小区当作相邻小区,这取决于哪一个小区被当作服务小区。这使得服务小区的概念得到扩展,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执行与多个频率层的测量相关的配置。在测量时,可以将有效集内的小区之间的测量当作对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测量。每个小区中所配置的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设置可以直接应用。
<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
将参照图7描述服务小区的概念的另一示例(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所有有效分量载波都当作服务小区。相邻小区是没有配置在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这使得服务小区的概念得到扩展,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执行与多个频率层的测量相关的配置。在测量时,可以从要测量的相邻小区中省去有效集小区内的小区。每个小区中所配置的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配置可以直接应用。
<频率间测量的解释>
参照图8来描述在配置有效集小区时的频率内测量和频率间测量的定义。频率内测量表示在有效集小区中所配置的小区的每个下行链路频率处的测量。频率间测量表示与在有效集小区中配置的小区的每一个下行链路频率不同的频率处的测量。因此,假定被测量为服务小区的小区是有效集小区内的小区,则有效集小区内要测量的服务小区与有效集小区内具有不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测量是频率间测量。这使得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能够根据有效集小区的配置来自动管理频率间测量和频率内测量。
<测量对象>
针对每个频率定义测量对象,并且测量对象不需要针对有效集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来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共值作为每个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标识符(measObjectId),而不用区分。这种配置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
然而,可以指定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有效集小区内的小区标识号),以配置每个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对象。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每个小区(分量载波),区分测量对象标识符。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包括分量载波标识号在内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指定为信息要素,或者指定分量载波标识号和测量对象标识符 (measObjectId),以标识测量对象。这种配置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如果指定了分量载波的标识号,则针对测量对象的服务小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 是所指定的小区(分量载波)。
<报告配置>
如果已经规定了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则不需要针对有效集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来配置报告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共值作为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而不在分量载波之间进行区分。这种配置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
由于存在多个服务小区作为测量对象,因而可以实现报告配置,以便通过指定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有效集小区内的小区标识号),针对被当作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每个分量载波来配置报告配置。
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包括分量载波标识号在内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指定为信息要素,或者指定分量载波标识号和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以标识报告配置。在考虑报告配置时,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所指定的小区(分量载波)定义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这种配置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
<测量标识符>
可以使用公共值作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的测量标识符(measId),而不用区分。这种配置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
由于存在多个服务小区作为测量对象,因而可以实现测量标识符 (measId),以便通过指定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有效集小区内的小区标识号)来针对被当作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每个分量载波,配置测量标识符(measId)。
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包括分量载波标识号在内的测量标识符(measId)指定为信息要素,或者指定分量载波标识号和测量标识符(measId),以将测量对象和报告配置链接。在考虑测量时,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所指定的分量载波定义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这种配置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
<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第一解释>
如图9所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是在执行测量时作为测量对象的参考的小区(分量载波)。也就是说,测量参考小区是测量对象中的服务小区。如上所述,在一种方案中,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由测量标识符(measId)所指定的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有效集小区内的小区标识号)、测量对象及报告配置来指定。
换言之,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可以由测量标识符(measId)的配置、测量对象的配置及报告配置中的任意一个指定。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CellIdentity)和目标频率可以转向分量载波的标识号。这种方案(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一解释)针对每一个测量标识符(measId)规定或链接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当针对每一个测量标识符(measId)规定了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时,基站设备可以将测量配置用于每一个分量载波。
<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第二解释>
如图10所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是作为在执行测量时的测量对象的参考的小区(分量载波)。也就是说,测量参考小区是测量对象中的服务小区。在另一方案(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二解释)中,将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中描述的所有或多个服务小区定义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将所有或多个小区定义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换言之,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多个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设备报告针对多个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报告结果。如果独立于有效集小区来配置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则多个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由测量标识符(measId)的配置、测量对象的配置以及报告配置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如果将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定义为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则根据有效集小区的配置来确定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
<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
如果基站设备提供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则在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质量(RSRP值)低于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时,移动台设备执行对相邻小区的测量及事件评估(是否满足事件触发准则,也称为对报告准则的评估)。另一方面,如果基站设备不提供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则移动台设备执行对相邻小区的测量及事件评估,而不管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 Ms的对象小区)的质量(RSRP值)。
<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一解释>
将参照图11描述用于执行测量报告的事件触发准则(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一解释)。
符号Ms表示针对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符号Mn表示针对测量对象中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
符号Ofn表示针对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 的频率的频率特有测量偏移值。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fn与Ofs相同。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fn是与不同于测量参考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频率偏移(offsetFreq)。
符号Ocn是针对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 的频率的小区特有测量偏移值。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测量参考小区相同的下行链路频率的测量对象EUTRA (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 (cellIndividualOffset)。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不同于测量参考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 (cellIndividualOffset)。
符号Ofs是针对测量参考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
符号Ocs是针对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
移动台设备根据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产生事件(事件A1、 A2);或根据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以及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产生事件(事件A3、A5);或根据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事件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 产生事件(事件A4)。期望将事件触发准则的实现1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一解释。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设置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参数,基站设备可以在分量载波之中操控报告的优先级。
<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二解释>
将参照图12来描述用于执行测量报告的其他事件触发准则(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二解释)。
符号Ms表示针对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符号Mn表示针对测量对象中没有包括在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 (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
其他参数与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一解释中的相同。
移动台设备根据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产生事件(事件A1、 A2);或根据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以及没有包括在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产生事件(事件A3、A5);或根据没有包括在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产生事件(事件A4)。在这种情况下,不触发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之间的事件。期望将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二解释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和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一解释。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设置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参数,基站设备可以在分量载波之中操控报告的优先级。
<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三解释>
将参照图13来描述用于执行测量报告的其他事件触发准则(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三解释)。
符号Ms表示针对在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二解释中描述的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分量载波)中的每一个的测量结果。符号Mn表示针对测量对象中除了测量每个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时的测量参考小区以外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
符号Ofn表示针对Mn的对象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量偏移值。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fn与Ofs相同。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 Ofn是与不同于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 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偏移频率(offsetFreq)。
符号Ocn是针对Mn的对象小区的频率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相同的下行链路频率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不同于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 (cellIndividualOffset)。
符号Ofs是针对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
符号Ocs是针对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
移动台设备根据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产生事件(事件 A1、A2);或根据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以及除了测量每个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时的测量参考小区以外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产生事件(事件A3、A5);或根据除了测量每个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时的测量参考小区以外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产生事件(事件A4)。期望将事件触发准则的实现3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一解释和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二解释。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设置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参数,基站设备可以在分量载波之中操控报告的优先级。
<事件触发准则的第四解释>
将参照图14来描述用于执行测量报告的其他事件触发准则(事件触发准则的第四解释)。
符号Ms表示针对按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二解释中所描述的有效集中的所有或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分量载波)中的每一个的测量结果。符号Mn表示针对测量对象中除了被配置为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 Ms的对象小区)以外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
其他参数与事件触发准则的第三解释中的相同。
移动台设备根据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产生事件(事件A1、 A2);或根据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结果Ms以及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产生事件(事件A3、A5);或根据没有被指定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 (事件A4)产生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不触发被配置为测量参考小区 (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的小区之间的事件。期望将事件触发准则的实现3应用于服务小区的第二解释和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二解释。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设置每个测量参考小区的测量参数,基站设备可以在分量载波之中操控报告的优先级。
<关于测量结果>
如果针对每个测量标识符(measId)指定测量参考小区,则测量结果与没有配置有效集小区时(在不执行载波聚合时)的相同,并且期望将服务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Serving)作为被配置为测量参考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的结果来进行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在指定/确定测量参考小区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测量参考小区可由测量标识符(measId)和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标识号)标识,则还指定了分量载波的标识号(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标识号)。也就是说,移动台设备针对多个测量参考小区执行测量,并报告满足触发准则的测量参考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设备在指定/确定测量参考小区中起到主导作用。尽管用于标识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CellIdentity)可以在分量载波之间相同,但物理小区标识符可由频率标识,这是因为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是针对每个频率配置的。
如果针对测量标识符指定了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则按下列方法 (测量结果的第一方法)报告测量结果。
将测量结果作为被配置为测量参考信号的所有小区(或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RQ)的结果来进行报告。也就是说,测量报告包括被配置为测量参考信号的所有小区(或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结果,而不管事件的类型。这使得基站设备在没有特定规范的情况下能够了解被移动台设备配置为测量参考小区的所有小区(或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 的状态,并且能够估计每个事件的起因。
在另一方法(测量结果的第二方法)中,如果针对测量标识符指定了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则如下报告测量结果。
移动台设备根据被配置为测量参考小区的所有小区(或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RQ)的结果来确定最优小区。报告是通过在服务小区测量结果中包括最优小区的分量载波标识号(有效集小区中的小区标识号)以及最优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RQ)来进行的。要报告的事件仅仅是将最优小区定义为测量参考小区的事件。为了测量最优小区,可以在给测量参考小区添加了频率的Ofs和测量参考小区的Ocs之后对值进行比较。这使得基站设备可以在分量载波之中操控报告的优先级。
针对被配置为测量参考小区的所有小区(或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之中的最优小区的测量报告可以被当作另一事件,并且被分配以事件标识符(eventId)。换言之,在针对测量参考小区考虑了频率的Ofs和测量参考小区的Ocs的情况下,在最优小区(分量载波)改变时触发报告。
<有效集小区的添加/修改/删除>
将对与添加/修改有效集小区(分量载波)时的测量相关的系统信息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在提供对有效集小区(分量载波)的添加/修改的通知时,如果在测量参考小区的第二解释中将多个测量参考小区定义为有效集小区中的所有小区,则根据有效集小区的配置来确定测量参考小区(测量结果Ms的对象小区)。
将参照图15来描述与删除有效集小区(分量载波)时的测量相关的系统信息处理方法。
如果删除了有效集小区,则删除与对应于所删除小区的分量载波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所有测量标识符(measId)。
如果删除了有效集小区,则删除与对应于所删除小区的载频的测量参考小区相链接的所有测量标识符(measId)。
将对与添加和删除有效集小区(分量载波)时的测量相关的系统信息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如果同时添加和删除有效集小区(替换有效集小区),则将与对应于所添加小区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链接至与对应于所删除小区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并将与对应于所删除小区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链接至与对应于所添加小区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
通过根据诸如对有效集小区的添加/删除/修改/替换之类的处理来自动改变测量配置,可以减少用于配置的信号,并且可以快速地应用该配置。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下面仅对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描述。
DL主频率(也称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主小区)可以是移动台设备最初接入或监视的下行链路频率层(分量载波或分量载波组),或者根据来自基站设备的规范而确定的特定下行链路频率层。定位至少下行链路同步信号(SCH)以获取下行链路同步。
DL从频率(也称为下行链路辅助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辅助小区) 是基站设备所指定的可接入分量载波之中没有被指定为DL主频率的下行链路频率层。
UL主频率(也称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可以是移动台设备最初接入的上行链路频率层(分量载波或分量载波组),或DL主频率所指定的或对应于DL主频率的分量载波或分量载波组,或根据来自基站设备的规定确定的特定上行链路频率层。
UL从频率(也称为上行链路辅助分量载波)是基站设备所指定的可接入分量载波之中没有被指定为UL主频率的上行链路频率层。
在下文中,下列描述中的主频率或从频率表示DL主频率和/或UL 主频率,或DL从频率和/或UL从频率。
移动台设备的主频率和从频率可以不同。换言之,针对一个移动台设备的主频率可以被配置为针对另一移动台设备的从频率。这表示可以配置移动台设备特有的分量载波,这是由于分量载波是经由专用信号添加至移动台设备的。
主频率和从频率可以布置在相邻载频或远离的载频中。
可以针对每个功能定义主频率。在本说明书中将对与测量相关的主频率进行描述。
移动台设备管理作为系统信息的内容的系统信息字段以及由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字段构成的系统信息要素(IE)。系统信息的这些部分(包括系统信息字段和系统信息要素)由每一个分量载波的移动台设备和基站的RRC管理。系统信息充当由利用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执行通信的系统所管理的配置信息参数,以及还充当移动台设备在该系统中进行操作所必需的参数。系统信息包括测量配置、测量标识符 (measId)、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等。
RRC所管理的系统信息通过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或者通过公共控制信道(CCCH)和/或专用控制信道(DCCH)的RRC信令从基站设备提供给移动台设备。
当指定主频率时,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在主频率处使用的系统信息应用于分量载波,并管理该系统信息。
然后,将在使用多个分量载波的通信的情况下对移动台设备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
<服务小区的解释>
将参照图16来描述服务小区的概念的一个示例。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DL主频率当作服务小区。相邻小区是DL主频率以外的小区。当有效集小区中的一个小区被当作服务小区时,相邻小区是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因此,有效集中的小区可以被当作相邻小区,这取决于哪一个小区被当作服务小区。这使得服务小区的概念得到扩展,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执行与多个频率层的测量相关的配置。可以关于一个小区执行测量。
将参照图17描述服务小区的概念的另一示例。移动台设备和基站设备将服务小区中的DL主频率当作测量参考小区。服务小区由包括 DL主频率在内的多个分量载波构成。相邻小区是除了由包括DL主频率在内的多个分量载波构成的服务小区以外的小区。这使得服务小区的概念得到扩展,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执行与多个频率层的测量相关的配置。可以关于小区中的一个分量载波来执行测量。
<频率间测量的解释>
将参照图18对在配置有效集小区时的频率内测量和频率间测量的定义进行描述。频率内测量是在DL主频率的下行链路频率处的测量。频率间测量是在不同于DL主频率的下行链路频率的频率处的测量。
<测量对象>
可以使用公共值作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的测量标识符 (measObjectId),而不用进行区分。
<报告配置>
可以使用公共值作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的报告配置标识符(reportConfigId),而不用进行区分。
<测量标识符>
可以使用公共值作为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的测量标识符(measId),而不用进行区分。
<事件触发准则的解释>
将参照图19来描述用于执行测量报告的事件触发准则。
符号Ms表示针对DL主频率的测量结果。符号Mn表示针对没有被指定为DL主频率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
符号Ofn表示针对没有被指定为DL主频率的小区(分量载波)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量偏移值。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fn与Ofs相同。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fn是与不同于DL主频率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偏移频率(offsetFreq)。
符号Ocn是针对没有被指定为DL主频率的小区(分量载波)的频率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DL主频率相同的下行链路频率的测量对象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cellIndividualOffset)。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Ocn是与不同于DL主频率的下行链路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 EUTRA(measObjectEUTRA)中所包括的小区个体偏移 (cellIndividualOffset)。
符号Ofs是针对DL主频率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
符号Ocn是针对DL主频率的小区特有的测量偏移值。
移动台设备根据DL主频率的测量结果Ms和没有被指定为DL主频率的小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Mn来产生事件。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对具有DL主频率的测量参数配置进行统一(unify)来方便控制。
<关于测量结果>
将服务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Serving)作为被配置为DL主频率的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的结果来进行报告。
<DL主频率的改变>
在改变DL主频率的情况下,将与对应于改变后的DL主频率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 链接至与对应于改变前的DL主频率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 (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以及将与对应于改变前的DL主频率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链接至与对应于改变后的DL主频率的载频的测量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Id)相链接的测量标识符(measId)。通过根据诸如DL主频率改变之类的处理来自动改变测量配置,可以减少用于配置的信号,并且可以快速应用该配置。
在每一个实施例中,分量载波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小区,移动台设备可以理解为管理多个小区的系统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通过RRC信令来添加有效(有效的)小区或激活小区,来代替添加分量载波。通过多个分量载波的通信可以理解为通过多个有效小区的通信。还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小区中管理多个分量载波。
尽管在每一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一个系统由多个分量载波构成,然而可以认为多个系统被聚合并配置为一个系统。还可以认为分量载波表示通过在特定接收方或特定发送方上将载频与每个分量载波的中心进行匹配来操作系统的区域。
实施例可以采用组合方式来实现。
在每一个实施例中,可能存在多个基站设备和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不局限于移动的终端,还可以通过在基站设备或固定终端中实现移动台设备的功能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可以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记录用于实现基站设备中的功能或移动台设备中的功能的程序,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读取和执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以控制基站设备或移动台设备。假定这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和硬件(如外围设备)。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指的是:便携式介质,如软盘、磁光盘、 ROM或CD-ROM;以及存储设备,如嵌入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被认为包括:在较短时间动态保持程序的介质,如网络(如互联网)和通过通信线路(如电话线路)发送程序时使用的通信电缆;以及在特定长度的时间内保持程序的介质,如在这种情况下充当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易失性存储器。该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中的一些的程序,或者还可以是可通过与已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上的程序组合而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尽管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具体配置不局限于实施例,而权利要求包括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的设计等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站设备,101…数据控制部分,102…OFDM调制部分, 103…无线部分,104…调度部分,105…信道估计部分,106… DFT-S-OFDM解调部分,107…数据提取部分,108…上层,200…移动台设备,201…数据控制部分,202…DFT-S-OFDM调制部分,203…无线部分,204…调度部分,205…信道估计部分,206…OFDM解调部分, 207…数据提取部分,208…上层,A1、A2…天线部分,1001…基站设备,1002…基站设备,11…发送部分,21…发送部分,22…发送部分, 300…控制台。
Claims (6)
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无线电路,
所述无线电路配置为:
通过利用了多个服务小区的载波聚合来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不同于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另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
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测量配置,所述测量配置包括报告配置、测量对象、以及将所述测量对象与所述报告配置进行链接的测量标识符,其中所述测量对象表示与测量相对应的载频;
执行所述测量;以及
在与所述报告配置的事件标识符相对应的事件的加入条件得到满足时,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与所述事件的类型无关地包括所有用于经由载波聚合的通信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加入条件根据所述事件的类型而不同。
2.一种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利用了多个服务小区的载波聚合来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不同于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另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
从所述基站设备接收测量配置,所述测量配置包括报告配置、测量对象、以及将所述测量对象与所述报告配置进行链接的测量标识符,其中所述测量对象表示与测量相对应的载频;
执行所述测量;以及
在与所述报告配置的事件标识符相对应的事件的加入条件得到满足时,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与所述事件的类型无关地包括所有用于经由载波聚合的通信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加入条件根据所述事件的类型而不同。
3.一种与终端设备相连或安装于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
4.一种基站设备,包括:无线电路,
所述无线电路配置为:
通过利用了多个服务小区的载波聚合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不同于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另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所述测量配置包括报告配置、测量对象、以及将所述测量对象与所述报告配置进行链接的测量标识符,其中所述测量对象表示与测量相对应的载频;以及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与触发的事件的类型无关地包括所有用于经由载波聚合的通信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其中加入条件根据所述事件的类型而不同。
5.一种基站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利用了多个服务小区的载波聚合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不同于所述多个服务小区中的另一个服务小区的载频;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所述测量配置包括报告配置、测量对象、以及将所述测量对象与所述报告配置进行链接的测量标识符,其中所述测量对象表示与测量相对应的载频;以及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与触发的事件的类型无关地包括所有用于经由载波聚合的通信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其中加入条件根据所述事件的类型而不同。
6.一种与基站设备相连或安装于基站设备中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332144 | 2008-12-26 | ||
JP2008332144 | 2008-12-26 | ||
CN200980152750.8A CN102293032B (zh) | 2008-12-26 | 2009-11-09 | 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2750.8A Division CN102293032B (zh) | 2008-12-26 | 2009-11-09 | 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21121A CN105721121A (zh) | 2016-06-29 |
CN105721121B true CN105721121B (zh) | 2019-02-22 |
Family
ID=4228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89020.4A Active CN105721121B (zh) | 2008-12-26 | 2009-11-09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及其通信方法 |
CN200980152750.8A Active CN102293032B (zh) | 2008-12-26 | 2009-11-09 | 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2750.8A Active CN102293032B (zh) | 2008-12-26 | 2009-11-09 | 移动台设备、移动台设备中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8644827B2 (zh) |
EP (2) | EP3171634B1 (zh) |
JP (5) | JP4814398B2 (zh) |
KR (2) | KR101289955B1 (zh) |
CN (2) | CN105721121B (zh) |
AU (1) | AU2009332075B2 (zh) |
CA (1) | CA2750368C (zh) |
WO (1) | WO2010073830A1 (zh) |
ZA (1) | ZA2011054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3113B (zh) * | 2007-09-26 | 2019-09-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 |
US8412222B2 (en) * | 2008-06-27 | 2013-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with rate adaption |
CN101808358B (zh) * | 2009-02-18 | 2015-04-1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中切换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US9350501B2 (en) * | 2009-04-28 | 2016-05-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925004B (zh) * | 2009-06-17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播广播业务的动态调度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JP5059062B2 (ja) * | 2009-07-08 | 2012-10-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CN108289312B (zh) * | 2010-04-29 | 2021-07-20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9762372B2 (en) * | 2010-06-15 | 2017-09-1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SI reporting on PUSCH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JP5243492B2 (ja) * | 2010-06-21 | 2013-07-2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移動局、測定結果情報制御方法 |
CN102348243B (zh) * | 2010-07-27 | 2016-05-04 | 索尼公司 | 支持载波汇聚的通信系统中切换小区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9049619B2 (en) * | 2010-08-12 | 2015-06-02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04055B (zh) * | 2010-09-10 | 2014-06-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测量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12040912A1 (zh) * | 2010-09-28 | 2012-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测量方法和系统 |
WO2012044227A1 (en) * | 2010-10-01 | 2012-04-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providing aided signal synchroniz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devices |
JP5453547B2 (ja) | 2010-10-07 | 2014-03-2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測定収集方法、無線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
JP4929392B1 (ja) * | 2010-11-18 | 2012-05-0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DK3319395T3 (da) | 2010-12-03 | 2023-07-3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Fremgangsmåde og apparat til udførelse af multi-radioadgangsteknologibærersamling |
EP2676483B1 (en) | 2011-02-15 | 2018-03-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andwidth-based configuration of measurement gaps |
US9480051B2 (en) | 2011-06-10 | 2016-10-2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703860B (zh) | 2011-07-29 | 2019-08-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无线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JP5914918B2 (ja) | 2011-08-02 | 2016-05-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8923331B2 (en) * | 2011-10-04 | 2014-12-3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bandwidth configuration |
JP5554306B2 (ja) * | 2011-10-26 | 2014-07-2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移動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3179665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JP5798028B2 (ja) * | 2011-12-27 | 2015-10-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
GB2498721B (en) * | 2012-01-24 | 2014-10-15 | Broadcom Corp | Apparatus,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JP6034574B2 (ja) * | 2012-03-01 | 2016-11-3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
US9973955B2 (en) * | 2012-03-16 | 2018-05-1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erence signals and CSI feedback |
CN103326837A (zh) * | 2012-03-19 | 2013-09-2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多点协作的方法与装置 |
TW201340756A (zh) * | 2012-03-19 | 2013-10-01 | Innovative Sonic Corp | 記錄和回報可能會於無線通訊網路中造成存取問題的事件之方法和裝置 |
JP2013211749A (ja) * | 2012-03-30 | 2013-10-10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3391571B (zh) * | 2012-05-09 | 2018-12-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异频邻小区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4412687B (zh) * | 2012-06-26 | 2018-09-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软小区上行链路优先化的方法和节点 |
US10009821B2 (en) * | 2012-07-05 | 2018-06-26 | Nec Corporatio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radio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CN103581945A (zh) * | 2012-08-06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配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604318B (zh) | 2012-08-23 | 2019-03-12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向不同服务站点提供物理层资源 |
RU2603626C2 (ru) | 2012-08-23 | 2016-11-27 |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 Работа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планировщиков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
WO2014046462A1 (en) * | 2012-09-19 | 2014-03-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717634B1 (en) * | 2012-10-05 | 2018-01-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requency correction and time slot boundary detection |
JP5950785B2 (ja) * | 2012-10-05 | 2016-07-1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CN110098910A (zh) * | 2012-10-12 | 2019-08-06 |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的激活和释放的方法、设备和可读介质 |
WO2014157397A1 (ja) * | 2013-03-27 | 2014-10-0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
US9338671B2 (en) * | 2013-08-09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rimary scrambling codes |
US9479950B2 (en) * | 2013-08-16 | 2016-10-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4769992A (zh) * | 2013-08-22 | 2015-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测量方法和装置 |
US10129780B2 (en) * | 2013-08-29 | 2018-11-1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US10506455B2 (en) * | 2014-01-16 | 2019-12-1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Obtaining additional supported bands of neighbor cells via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ANR) |
KR102206280B1 (ko) * | 2014-01-24 | 2021-01-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파라미터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TWI603635B (zh) * | 2014-05-09 | 2017-10-21 | 諾基亞科技公司 | 用於多重廣播單頻網路量測之最小量測需求技術 |
JP6084184B2 (ja) * | 2014-08-08 | 2017-02-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6042979A1 (ja) * | 2014-09-18 | 2016-03-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装置 |
AU2014408294B2 (en) | 2014-10-10 | 2018-1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device reporting |
US10327111B2 (en) * | 2014-10-30 | 2019-06-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BMS operat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
US10567990B2 (en) | 2015-09-04 | 2020-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using permission list by terminal in which multiple carriers are set |
WO2017048086A1 (ko) * | 2015-09-18 | 2017-03-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이 측정 결과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8141774B (zh) * | 2015-10-05 | 2021-09-14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报告组的布置 |
EP4017084A1 (en) * | 2015-11-16 | 2022-06-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ell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6941689B (zh) * | 2016-01-04 | 2020-09-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和装置 |
EP3476153B1 (en) * | 2016-06-22 | 2020-04-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andidate link locating by a wireless terminal |
WO2018027947A1 (zh) * | 2016-08-12 | 2018-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TWI673986B (zh) * | 2016-11-14 | 2019-10-01 |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 通信方法、無線器件、及網路節點 |
CN108243438B (zh) | 2016-12-26 | 2021-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
CN109392156B (zh) | 2017-08-11 | 2023-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CN110731072B (zh) * | 2017-11-26 | 2021-09-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10012498B (zh) * | 2018-01-05 | 2022-04-29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配置bwp相关测量间隙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US11424896B2 (en) * | 2018-02-14 | 2022-08-23 | Nec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ignals transmission in multi-carriers cell system |
CN113615254B (zh) * | 2019-03-29 | 2023-11-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终端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US11363480B2 (en) | 2019-05-07 | 2022-06-14 | Ofinno, Llc | Conditiona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s |
US11540195B2 (en) * | 2019-05-31 | 2022-12-27 | Apple Inc. | Cellular enhancements for application mobility |
US11317331B2 (en) | 2019-08-13 | 2022-04-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switching for enhanced mobility |
CN112532348B (zh) * | 2020-11-22 | 2022-02-18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通信信道的链路自适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698010A (zh) * | 2020-12-28 | 2022-07-0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9855A (zh) * | 1999-09-15 | 2003-02-2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频间测量和转移 |
WO2008157800A1 (en) * | 2007-06-21 | 2008-12-2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Handover related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e-utra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677079B2 (en) | 1993-06-14 | 1997-04-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ime alignment of transmission in a down-link of a CDMA system |
US5517674A (en) * | 1993-08-09 | 1996-05-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Low capacity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GB9922217D0 (en) * | 1999-09-20 | 1999-11-17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Report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110765B2 (en) * | 2002-08-27 | 2006-09-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imiting cell reselection based on pilot power |
JP4016792B2 (ja) * | 2002-10-16 | 2007-12-0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移動体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
ATE450127T1 (de) * | 2002-10-23 | 2009-12-15 | Nokia Corp | Funkbetriebsmittelsteuerverfahren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mobilkommunikaitonssystem |
US7127253B2 (en) * | 2003-02-13 | 2006-10-24 | Asustek Computer Inc. | Penalty of cell re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
US7453912B2 (en) * | 2004-04-15 | 2008-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multiple carriers based on signal energy measurements |
EP3179775B1 (en) * | 2004-07-30 | 2019-01-30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of setting transmitter power levels |
EP1952662A4 (en) * | 2005-11-24 | 2012-11-07 | Nokia Corp | METHODOLOGY, MODULE,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THE ORDER OF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UBSYSTEM (RFID)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
KR100725777B1 (ko) * | 2006-02-06 | 2007-06-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셀 재선택을 위한 측정 회수 감소방법 |
KR100895161B1 (ko) * | 2006-03-02 | 2009-05-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
TW200806054A (en) * | 2006-07-03 | 2008-01-16 |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n active measurement se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
CN100466843C (zh) * | 2006-07-05 | 2009-03-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小区独立偏置量的小区切换方法 |
JP4805047B2 (ja) | 2006-07-20 | 2011-11-0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WO2008050230A2 (en) * | 2006-10-27 | 2008-05-0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easurement |
US8300596B2 (en) * | 2006-10-30 | 2012-10-30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extended measurement control signal for handoff measurement unde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KR20100016494A (ko) * | 2007-03-09 | 2010-02-12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재선택 타이머와 셀 랭킹 기준을 조절하고, 서빙 셀의 열화된 신호 측정치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637048A (zh) * | 2007-03-13 | 2010-01-27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的小区重选过程 |
US8072918B2 (en) * | 2007-04-03 | 2011-12-0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Network-based inter-cel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
US20080274742A1 (en) * | 2007-05-02 | 2008-11-06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mobility measurements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
TW201540097A (zh) * | 2007-06-18 | 2015-10-16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交滬無線存取技術胞元再選擇方法 |
US20090067386A1 (en) * | 2007-06-19 | 2009-03-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 enhancement for e-utran |
WO2009015265A1 (en) * | 2007-07-25 | 2009-01-2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ire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
US8340664B2 (en) * | 2007-08-03 | 2012-1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ll re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9022805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reporting measurement resul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190228B1 (en) * | 2007-08-17 | 2015-03-18 | NTT DoCoMo, Inc. |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ell selection |
KR101479340B1 (ko) * | 2007-09-18 | 2015-0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재선택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
US20090185524A1 (en) * | 2008-01-02 | 2009-07-2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anual cell detection and selection procedures |
CN101911766A (zh) * | 2008-01-07 | 2010-12-08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构建邻居小区关系的唯一小区身份的识别 |
EP2077690B1 (en) * | 2008-01-07 | 2015-03-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reselecting a cell based on priorities |
US9001791B2 (en) * | 2008-01-31 | 2015-04-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etec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downlink/uplink configuration |
US8483107B2 (en) * | 2008-03-16 | 2013-07-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
EP2255588B1 (en) * | 2008-03-20 | 2018-05-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cheduling of uplink measurement reports |
US8165026B2 (en) * | 2008-03-25 | 2012-04-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port and manage cells in a multi carrier system |
ES2440695T3 (es) * | 2008-03-25 | 2014-0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elección de portadora de anclaje en red inalámbrica de portadoras múltiples |
WO2009123391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8 | Lg Electronics Inc. | Reporting measurements from a mobile station to a network and associate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
US8774133B2 (en) * | 2008-05-02 | 2014-07-08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cell measurement based on cell reselection and measured report in UMTS cellular system |
DE602009000216D1 (de) * | 2008-05-10 | 2010-11-04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Zellenneuauswahl in einem Funkzugangsnetzwerk |
US8121590B2 (en) * | 2008-06-04 | 2012-02-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EP3528419B1 (en) | 2008-06-19 | 2021-09-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arrier aggregation |
US8711811B2 (en) * | 2008-06-19 | 2014-04-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dentifying multi-component carrier cells |
US8737383B2 (en) * | 2008-07-07 | 2014-05-27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persistent scheduling with efficient link adaptation capability |
US8514793B2 (en) | 2008-10-31 | 2013-08-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
KR101065706B1 (ko) | 2008-11-23 | 2011-09-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
US9332464B2 (en) * | 2009-06-19 | 2016-05-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measurement procedures in multicarrier operation |
-
2009
- 2009-11-09 CN CN201610289020.4A patent/CN105721121B/zh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US US13/142,394 patent/US8644827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AU AU2009332075A patent/AU2009332075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KR KR1020117015420A patent/KR10128995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11-09 JP JP2010543971A patent/JP4814398B2/ja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KR KR1020127014301A patent/KR10152896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11-09 EP EP17151090.2A patent/EP3171634B1/en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CN CN200980152750.8A patent/CN102293032B/zh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CA CA2750368A patent/CA2750368C/en active Active
- 2009-11-09 EP EP09834634.9A patent/EP237308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1-09 WO PCT/JP2009/069043 patent/WO201007383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
- 2011-07-25 ZA ZA2011/05469A patent/ZA201105469B/en unknown
- 2011-08-24 JP JP2011182285A patent/JP51008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9-24 JP JP2012209048A patent/JP555985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12-24 US US14/140,319 patent/US1017857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05 JP JP2014116367A patent/JP2014222878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12-28 JP JP2015257071A patent/JP609627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03 US US16/239,032 patent/US106743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9855A (zh) * | 1999-09-15 | 2003-02-2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频间测量和转移 |
WO2008157800A1 (en) * | 2007-06-21 | 2008-12-2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Handover related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e-utra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dvanced E-UTRA";Huawei;《3GPP TSG RAN WG1#53bis》;20080624;section3和5,附图1 * |
"Measurement scheme consideration of dual-cell mobility";Huawei;《3GPP TSG RAN WG2 Meeting#63》;20080819;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21121B (zh)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及其通信方法 | |
CN104219708B (zh) | 终端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基站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 |
JP2010154399A (ja)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 | |
JP2014075802A (ja) |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通信方法、端末装置の処理部、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の処理部 | |
JP2013066215A (ja) |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通信方法、端末装置の処理部、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の処理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