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章太炎的"学隐"思想及其渊源 敖光旭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4

章太炎的“学隐”思想及其渊源

敖光旭

内容提 要  章太炎的“ 学隐” 思想包 括“ 逼” 、“ 隐” 、“ 反” 三个 密切相 关而


又各不相同的层面( 因“ 隐” 的 一面 更具整 体意 义, 故本文 将它 概括为“学 隐
说” 或“学隐” 思想) 。 历史文化中心 论和“ 严种 族之别” 的 民族主 义是其 本质
特征, 对乾嘉考据学 的形成及清代汉学家精神风貌 的独到洞 察和阐释, 则
构成了其核心内容 。 从渊源来看, 它是江浙特有的人文地缘和族 类意识的直
接产物, 它基本真实地揭示了民族主义的高涨 是乾嘉考据学得以形成的枢纽
或关键这一内在联系 。 学者们对乾嘉考据学成因的解说纷争已久, 因不为学
界见重而几至湮没的“ 学隐” 思想, 或 许能最 终弥缝 各种说 法, 并 得出更 具说
服力的结论 。
关键词  章太炎  “ 学隐” 思想  渊 源  民 族意识  乾嘉考 据学  形成
原因

关于乾嘉考据学的内涵和外延, 长期以来学术界 存在着广义与狭 义两种概 念的


严重混用或混同, 从而也造成在研究其成因时论题的歧义和转移 。简单地说, 广
义的乾嘉考据学指整个清代 268 年的考据学, 而狭义的乾嘉考据学则仅指乾隆 、
嘉庆两朝 85 年的考据学, 因而, 狭义和广义两种“ 乾嘉考据学” 所 指的“ 形 成” 及
其“ 成因” 并非同一论题 。 本文采用的是占主流的广义说法 。 以上内容详见拙文
《20 世纪的乾嘉 考据学 成因研 究及存 在的问 题》 , 《中 山大学 学报》 2001 年 第 1
期。

· 145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20 世纪以来, 学界对乾嘉考据学成因的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
的进展, 但分歧依然较大, 诸家往来辩难, 旷日持久, 迄无定论 。 在
80 年代以前最流行的说法是, 以文字狱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高压及
笼络政策, 直接决定了乾嘉考据学的产生及存在状态, 在此前后也
有学者尝试从儒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或“内在理路”, 以及所谓“康乾
盛世”所提供的物质文化条件加以解释 。然而, 正如台湾学者蒋秋
华先生所总结的那样 :虽然近来学者们大都倾向于“广纳各种不同
的说法, 试着去调和其间的冲突与矛盾”, 过去那种一元化的排他
性的解说模式已大有改观, 但仍然存在一个致命的各自“不能全面
照顾的缺憾” 。① 诚然, 明朝文字狱几与清代相当, 何以理学昌明
而没能“逼”出一个考据学来 ? 清初“文网极宽”, 而考据学恰又形
成于斯时, 归结其成因, 怎一个“逼”字所可了断 ? 姑且不论是否存
在一个所谓“康乾盛世”, 历史上所谓“盛世”何其多也, 何以没有导
致考据学的独领风骚 ? 从所谓“汉宋轮回”这一儒学内部的辩证运
动来诠释, 无疑是颇具魅力的尝试, 然而对“理学之反动” ② 起于
南宋, 何以由理学到朴学的转变只能发生于 500 年后的清初 ? 若
“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 将以上各说简单相加, 也仍然不能合乎逻
辑地说明清代汉学何以始终保持着与官方理学相对峙的民间学术
色彩, 不能充分说明既然清廷迫切需要“经邦济世”的智力支持, 而
汉学何以 又走向 远离 现实政 治的“偏 枯”, 甚 至成 为致 乱的“ 贼
经” ③, 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是一种
什么精神力量在支持如此众多的优秀学者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 以

① 童小玲 :
《“ 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 座谈会纪要》 , 台北《中国文史研究通讯》 第 4 卷
第 1 期, 1994 年 3 月 。
② 萧一山 :《清代通史》 ( 一) ,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第 940 页 。
③ 夏炯 :
《乾隆诸君学术论》 , 转引自萧一山《清代通史》 ( 二) , 中华书局 1985 年 版, 第
594 页 。

· 146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几近逃禅的心境做成超迈秦汉 、傲视往哲的“绝学”, 更不能说明清


末革命所赖以成功的主要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何以深深地
植根于江 浙“人文 渊薮之 地” 这 个清代 汉学的 策源 地和 大本 营
之中 。
20 世纪以来, 有几位江浙籍学者如萧一山 、郑振铎 、鲁迅 、黄
云眉等, 曾对民族意识与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关联有所体察 。① 如
郑振铎就直接指出 :
“乾嘉学派有反清思想, 那种思想保存于史实
考据之中 。” ② 然而很遗憾, 他们要么只是抒发一点零碎的感想,
要么语焉不详, 均未能做系统而详尽的论述 。 应该说, 一个世纪以
来, 对此进行刻意阐发并形成系统体认的学者当首推章太炎, 他的
“学隐说”, 或者说“学隐思想”本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然而, 因章
太炎集革命家与学者于一身, 后之学者多以章氏等人独持此论, 完
全是出于反满革命的需要, “不可能客观公允地探讨清代学术与政
治的关系” ③ ;
或者说, “革命时之鼓煽种族以作敌忾之气, 乃军旅
之事, 非学问之事也” ④ 。 因而, 章太炎所揭示的民族意识与乾嘉
考据学的内在联系遂长期不为学界见重, 几至湮没 。

一 、“学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本质

章太炎的“学隐”思想含有“逼” 、“隐” 、“反”三个层次 。

① 参见朱维铮编《周予 同经 史论 著选集》 ( 增订 本) , 上 海人 民出 版社 1983 年版, 第


谢国桢《明清野史笔记概述》 , 《明末 清初的学 风》 , 人民 出版社 1982 年版,
906 页;
第 88 页 ;
萧一山《清代通史》 ( 一) , 第 892 — 893 页 ;
黄 云眉《鲒 亭文集 选注》 “ 前
言” , 齐鲁书社 1982 年版, 第 14 页 。
② 《周予同经史论著选集》 ( 增订本) , 第 906 页 。
③ 漆永祥 :
《乾嘉考据学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79 页 。
④ 孟森 :
《清史讲义》 , 中国文化服务社 1947 年版, 第 3 页 。

· 147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 一) “逼” :
文化高压政策是乾嘉考据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外
在因素
清王朝建立后, 对以“道统”自任且崇尚“ 节义”的汉族知识分
子不外乎采取“怀柔”与暴力压制两手政策 。 前者主要表现为举荐
山林隐逸 、设博学鸿词 、撰修明史 、开四库馆, 后者主要表现为禁毁
书籍和大兴文字狱 。 毁人之史, 无非是要摧毁汉族人民的民族记
忆 。 章太炎目睹乾隆所颁《违碍书籍目录》之后, 怒不可遏地痛斥 :
“夷德之戾, 虽五胡 、金 、元, 抑犹有可以末减者 邪 !”“昔五胡 、金 、
元, 宰割中夏, 其毒滔天, 至于逆顺之分, 然否之辨, 未敢去故籍以
腾奸言也 。”而清朝统治者不但“切齿于明季野史”, 虽宋人言辽 、
金 、元, 明人言元, 明朝“将相献臣所著奏议文录”, 清初大儒黄 宗
羲 、顾炎武 、孙夏峰乃至一般文士之撰述, “皆以诋触见烬” 。①
与寓毁于征 、寓禁于编的 禁毁书籍相适应的是大兴文字狱 。
其文网之密, 罗织之细, 可谓史无前例, 对有清一代学术的影响亦
多笔墨所难了者 。章太炎在《哀清史》 中说 :“自清室滑夏, 君臣以
监谤为务 。当康熙时, 戴名世以记载前事诛夷矣 。 雍正兴诗狱, 乾
隆毁故籍 。 姗谤之禁, 外宽其名, 而内实文深 。 士益 窳, 莫敢记

述时事以触罗网 。” 他在《清儒》一文中又说 :“多忌, 故歌诗文史
;
愚民, 故经世先王之志衰 。 家有智慧, 大凑于说经, 亦以纾死,
而其术近工眇踔善矣 !” ③
在章太炎看来, 以禁毁书籍和大兴文字狱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高压政策, 已经成为清代考据学形成的最大外在因素 。 由于君臣

① 章太炎 :
《哀焚书》 , 《章太炎 全集》 ( 三 ) , 上 海人民 出版 社 1984 年版, 第 322 — 324
页。
② 章太炎 :
《哀清史》 , 《章太炎全集》 ( 三) , 第 325 页 。
③ 章太炎 :
《清儒》, 傅杰编校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327 页。

· 148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 149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 150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据学的“琐碎” 、“无用” 、“只读圣贤书, 不问窗外事”这一倾向, 找到


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说法 。但据实而论, 章氏论“学隐”也不乏臆测
的成分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由清儒学术思想的隐蔽性和扭曲
性所决定的, 对考据学泰斗的个人作用及其目的性也有所夸大 。
而总体来看, 又大率近实 。
( 三) “反” :
捍卫国性以待“光复”是汉学昌明的主要动因之一
顾炎武曾以异乎寻常的敏锐严辨“亡国”与“ 亡天下”之别 ①,
阐释“处夷狄 之邦, 而 不失吾中国之 道” ② 的道 理 。 与此一脉 相
承, 章太炎的独到之处还在于, 他将汉学家对历史文化的阐幽 发
微 、精骛八极看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民族保卫战, 并且把这场保卫
战看成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针对清政府摧残 、“捣乱” 、“暗杀” ③ 汉
民族历史文化而展开的 。
章太炎始终认为,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终极标志和本原所
在, 保家卫国首先是抢救 、捍卫 、阐发“国性” 及“种姓” ———包括清
朝征服者都深谙此理 。 所以他说 :
“ 群之大者, 在建国家 、辨种族 。
其条列所系, 曰言语 、风俗 、历史 。 三者丧一, 其萌不植 。俄罗斯灭
波兰而易其言语 。突厥灭东罗马而变其风俗 。满州〔洲〕灭支那而
” ④ 他对清儒治学别有一番感悟, 反复申论民族主义非
毁其历史 。
能凿空而得, 必赖“语言文字” 、“典章制 度” 、“ 人物故事” 以存 。⑤
” ⑥ “历史舆地, 使人怀旧之
“夫读史之效, 在发扬祖德, 巩固国本 。

① 顾炎武 :
《日知录·正始》 卷 13, 黄汝成辑, 上海锦章图书局藏版, 1924 年印本 。
② 顾炎武 :
《日知录·素夷狄行乎夷狄》 卷 6 。
③ 鲁迅 、许寿裳语, 见许寿裳著《章炳麟》 , 重庆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1 页 。
④ 章太炎 :
《哀焚书》 , 《章太炎全集》 ( 三) , 第 323 — 324 页 。
⑤ 章太炎 :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 《民报》 第 6 号, 1906 年 7 月 25 日 。
⑥ 章太炎 :
《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20 页 。

· 151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就是“董理方言”, 也能“令民葆爱旧贯, 勿亡故常” 。① 反是


具也 。
则不然, “徒 知斯 义, 而 历 史 传记 一 切 不观, 思古 幽 情, 何 由 发
越 ?” ② 若“人人以旧史为不足信”, 则“国之本实蹶也” 。③ “如我学
人, 废经不习, 忘民族之大闲, 则必沦胥以尽, 终为奴虏而已矣 。 ”④
有鉴于此, 他还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体用关系做了精辟概述 :
民族主义, 如稼穑然, 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 、地理风俗
之类为之灌溉, 则蔚然以兴矣 。不然, 徒知主义之可贵, 而不
知民族之可爱, 吾恐其渐就萎黄也 。 孔氏之教, 本以历史 为
宗 。 宗孔氏者, 当沙汰其干禄致用之术, 惟取前王陈迹可以感
怀者, 流连弗替 。⑤
他坚持认为, 民族主义为清代学术之精髓, 清初巨儒多循此以
严辨夷夏之防 。“昔顾宁人丁明绝胙, 发愤考帝王陵寝, 彼蒿里中
”⑥
陈死人, 岂有豪末足用于当世 ? 然识其兆域, 则使人感怀不忘 。
在《谢本师》中又曰 :
“今之经学, 渊原在顾宁人, 顾公为此, 正欲使
人推寻国性, 识汉虏之别耳 。” ⑦ 章太炎曾依乾嘉学者套路, 作《 官
制索隐》一文, “其微旨, 在使人周知古始, 以兴感慕, 耿然识旃裘引
弓之非吾族” ⑧。
在他看来, 清人说经考史, 不但在推寻“国性” 、“种姓”方面为
功至巨, 而且于社会变革和社稷“光复”亦有大力焉 。国亡而史存,

① 章太炎 :
《与钟正 论国学书》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67 页 。
② 章太炎 :
《答铁铮》 , 《章太炎全集》 ( 四)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371 页 。
③ 章太炎 :
《汉学论》 ( 上)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334 页 。
④ 章太炎 :
《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21 页 。
⑤ 章太炎 :
《答铁铮》 , 《章太炎全集》 ( 四) , 第 371 页 。
⑥ 章太炎 :
《官制索引》 , 《章太炎全集》 ( 四) , 第 86 页 。
⑦ 章太炎 :
《谢本师》 , 《民报》 第 9 号, 1906 年 11 月 15 日 。
⑧ 章太炎 :
《官制索引》 , 《章太炎全集》 ( 四) , 第 86 页 。

· 152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 153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 154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略或不易识断的线索来 。 在《别录甲第》中, 他在指责清初以后“士


大夫争以献谀为能事, 神圣之号溢于私家记录”, 以及“自乾隆中年
以后, 士益 , 《变风》绝矣”的同时, 还对“晚节不终, 媚于旃裘”
的钱谦益 、龚鼎孳 、吴伟业 、毛奇龄等人的“余哀”及“种类”之念做
了揭示 。 他看文字狱也与常人不同, 能从其背后 洞观到“春秋 大
义” :
虽世风日下, “然犹有戴名世 、吕葆中 、查嗣庭 、汪景祺 、胡中藻
等, 虽仕满洲为侍从, 笔语及诗, 时时有所弹射” ① 。
章太炎关于乾嘉考据学形成及发展原因的言论, 虽散处于他
一生各个时期的著述之中, 总体而言仍能自成一说, 条贯有序, 从
而成为他关于中国学术思想的完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中
一以贯之的本质内容则是历史文化 —族类意识中心论 。虽然清代
学者的民族意识隐显无常, 不但“涂饰太厚”, 而且一直受到强势因
素的挤压而面目全 非, 但章 太炎所揭示的“嘉遁 之风” 、“学隐 之
风” 、“变风”的流变及其人物谱系, 依然非常鲜明地勾勒出清代汉
学中的民族精神 。
要其大端, 他关于乾嘉考据学成因的看法仍然包括主观因素
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 。客观方面就是清朝以文字狱和禁毁书籍为
主要内容的文化 高压政策, 亦即“逼” 的一 面 。 主观 方面又包 含
“隐”和“反”两个层次 :
“ 隐”就是具有民族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自
觉地不与清朝合作, 不为所用, 从而使学术远离现实政治, 导入“偏
枯” ;
“反”就是以江浙知识分子为中心的考据学营垒一方面为反抗
清廷对汉民族历史文化的破坏摧残, 一方面为捍卫国性 、种姓, 以
待光复所做的一切努力 ———这种努力最终使考据学成为千古“ 绝
学” 。 总之, 在章太炎看来, 民族主义不但是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关
键动因, 也是乾嘉考据学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民族意识既规

① 章太炎 :
《别录甲第》 , 《章太炎全集》 ( 三) , 第 340 页 。

· 155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定了清代学术的演进脉络, 也影响了汉学的存在状态及汉学家的
精神风貌, 它与乾嘉考据学相终始, 并存在于乾嘉考据学者之中 。

二 、“学隐”思想与清初的民族主义思潮

为更好地理解章太炎的“学隐”思想, 下面再就民族意识与考
据学形成的本质联系做一探讨 。
( 一) 民族主义的高涨是清初学风根本转变及主流治学方法形
成的枢纽及关键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 乾嘉考据学实际上形成于 17 、18 世纪之
交, 而非通常所说的清中叶, 因而考察其成因就应侧重于清初, 而
不宜过多地在它已经形成之后的乾嘉“鼎盛时期”去“追根溯源” 。
明朝既亡, 推原祸始, 遗民学人及其志趣相投者一致地将政治
的得失归结为学术的纯驳, 又多存落日重回之念, 所以学术史上的
一场巨变就以强烈的目的性而展开 。顾炎武总结说, “流石乱华,
本于清谈之流祸” ;
“不习六艺 之文, 不考百王 之典, 不综当代 之
务”, 所以才“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 宗社丘墟” 。① 黄宗羲也
痛斥明人“束书不观”, 袭语录糟粕而不以六经为根底 。② 因而他
们身体力行, 启导方来, 别为学术开示一途 :
“ 君子之为学, 以明道
也, 以救世也” ③, “凡文不关于六经之道, 当世之务者, 一切不为” 。
总之, 他们是“以反经正学为救世之务” 。④ 顾炎武高唱“经学即理
学”, 就是要“以经学代理学”, “推翻一偶像而别供一偶像” 。“满族

① 顾炎武 :
《日知录·夫子言性与天道》 卷 7 。
② 全祖望 :
《甬上证人书院记》 , 《鲒 亭文集选注》 , 第 347 页 。
③ 顾炎武 :
《亭林文集·与人书二十五》 卷 4, 席氏扫叶山房藏版, 1913 年石印本 。
④ 钱谦益 :
《牧斋初学 集·新 刻十三 经注疏 序》 卷 28,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1985 年 版, 第
852 页 。

· 156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入主中国, 明末志士以为亡国原因是由于不读书说空话, 因之号召


讲求`实用之学' , 企图恢复明朝” 。① “他们做学问, 可以说是学 、
思结合, 为救亡而读书 。” ② 所以说, “汇思成潮的导火线是清人的
入主中国 。 国家灭亡, 如何在灭亡下`图存' ( 图民族生命 、历史之
”③
延续) , 于是反思明亡的教训, 乃蔚为百家争鸣的`实学' 巨潮 。
一般而言, 经世与考证并无必然的联系, “二者也有分途与合
流的错综关系” ④, 但在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 旨在扶
危救亡的民族主义却将两者牢牢地焊接在一起 。“学必原本于经
术, 而后不为蹈虚 ; ” ⑤ 因而, “承明
必证明于史籍, 而后足以应务 。
学极空虚之后, 人心厌倦, 相率反于沉实” ;
“因矫晚明不学之弊, 乃
读古书, 愈读愈觉求真解之不易, 则先求诸训诂名物典章制度等,
于是考证一派出” 。⑥
治学宗旨与治学方法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 。 出于历史和传统
文化本身的原因, 清代学者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定式只能朝向
经验主义和原教旨主义 。 正是由于“通经”与“致用” 、“明道”与“救
世”的体用关系以及经典的自身属性, 决定了“升堂入室”的基本套
路 。 考据学的治学方法只能是“读九经自考文始, 考文自知音始,
以至诸子 百家之书, 亦莫不然” ⑦ 。“ 古之所由知义 理, 必从考 据

① 范文澜 :
《中国经学史的演变》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
《范文澜历史论文
选集》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290 页 。
② 范文澜 :
《经学讲习录》 ,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 第 330 页 。
③ 詹海云 :
《清初实学思潮》 , 《清初学术论集》 ,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4 页 。
④ 参见陆宝千《论清代经学》 ,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 1975 年第 3 期 。
⑤ 全祖望 :
《甬上证人书院记》 , 《鲒 亭文集选注》 , 第 347 页 。
⑥ 梁启超 :
《清代学术概论》 , 长沙商务印书馆 1921 年版, 第 45、46 页 。
⑦ 顾炎武 :
《亭林文集·答李子德》 卷 4 。

· 157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入, 未有考据舛而可言义理者 。” ① 对考据学这一牢不可破之“ 宗
旨” ②, 《四库提要》和戴震的表述或许更具经典意义 。《四库提要》
云:“说经主于明义理, 然不得其文字之训诂, 则义理何自而推 ; 论
史主于示褒贬, 然不得其事迹之本末, 则褒贬何据而定 。” ③ 戴氏
《古经解钩沉》序曰 :
“经之至者道也, 所以明道者其词也, 所以成词
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 。 由文字以通乎语言, 由语言以通乎古
圣贤之心志, 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 而不可以躐等 。” ④
以“夷夏之辨”为中心内容的民族主义的高涨, 在成为扭转学
风枢纽的同时, 也决定了经史考据必然成为治学的主流方法 。 没
有这种规模空前 、急剧膨胀的民族意识, 由理学到朴学的转变发生
于清初是不可想象的 。
( 二) 清初学风的“虚”“实”转换围绕着民族主义的轴心而波动
演进
清初学术在基本完成由理学之“虚”向朴学之“实”转变的过程
中, 接踵而来的是考据学内部又出现由“实”而“虚”的二次转变 。
严格地说, 清初遗民学术一开始就存在着入世与出世 、经世与“ 藏
用” 、有为与无为 、亢进与颓废的矛盾二重性, 虽鸿儒如顾炎武 、黄
宗羲 、王夫之亦或不免, 虽巨著如《日知录》 、《明夷待访录》 、《读通
鉴论》亦莫能外 。
有影响的遗民学人群体虽均耻立新朝, 时存回天之念, 但又可
以大致分为主流和支流 。其主流以顾炎武 、黄宗羲 、王船山 、朱舜
水 、方以智 、刘献 庭 、孙夏峰 、李 二曲 、张尔歧 、吕留良 、屈大均 、颜

① 王鸣盛 :
《西庄居士存稿》 张焘“ 序” , 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
② 方东树 :
《汉学商兑》 , 钱锺书主编 :
《汉学师承记( 外二种)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 1998 年版, 第 311 页 。
③ 永 等撰 : 《四库全书总目·凡例》 , 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第 16 页 。
④ 戴震 :
《〈古经解钩沉〉序》 , 《戴震文集》 ,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第 146 页 。

· 158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元 、顾祖禹等人为代表, 惟国事是务, 以救世自任, 多能出则为“ 战


士”, 入则为学者, 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兼而有之 ;
其支流则有朱鹤
龄 、朱彝尊 、陈启源 、梅文鼎 、王锡阐 、阎若璩 、姚际恒 、胡渭诸人, 他
们虽常负隐痛, 或有匡复之念, 但海枯石烂, 因而归于淡泊宁静的
学术一途 。 虽不直接用刀与枪来作战, 却心照不宣地开展与清廷
的不合作运动 ①, 专心做汉学的“ 绝业”, 相对而言, 更倾向于民族
和文化的终极关怀 。 时过境迁, 前者又逐渐向后者“分流” 。 梁启
超曾对此做过描述 :
“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 是为政治而做学
问 。他们许多人都是把半生涯送在悲惨困苦的政治活动中, 所做
学问, 原想用来做新政治建设的准备, 到政治完全绝望, 不得已才
做学者生活 。他们里头, 因政治活动而死去的人很多, 剩下生存的
也断断不肯和满洲人合作, 宁可把梦想的`经世致用之学' 依旧托
”②
诸空言, 但求改变学风以收将来的效果 。
另外, “所谓经世之务者, 固当与时消息, 过时焉则不适用 。 治
”③
此学者既未能立见推 行, 则藏诸 名山, 终不 免成为一 种空论 。
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 遗民学者及其追随者的思想情绪也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 。他们中的许多人按夷夏大防的准则, 严格为自己的
学术划分了有效时间和适用范围, 毅然宣布其“经济之策”不助益

① 阎若璩虽然后来取容于清廷, 然早年也曾有 抗清之志 。“ 当时, 聚集 在塞外的 穷乡


僻壤的有志之士, 除了屈大均之 外, 还有 顾炎 武、朱彝 尊 、阎若 璩 、李 因笃 、傅 山等
人 。”见何天杰《圣贤耻独善, 所 贵匡时坚》, 广东炎 黄文 化研究 会编 :
《 岭南文 化论
集》 ( 四) 上,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64 页 。 清初朝廷还未牢固地控制塞外,
当地的明代宗室 、明军以及农民起义军余部的活动都很频繁, 屈大均等人不远千里
从全国汇集到此地来, 目的不言自明 。 胡渭也曾拒荐博学鸿词 。
②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北京市中国书店 1985 年影印本, 第 14 页 。
③ 梁启超 :
《清代学术概论》 第 9 节, 《饮 冰室专集》 第 6 册, 台湾 中华书 局影印 本, 第
22 页 。

· 159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于清朝统治, 或者只可令其“致乱”而不可令其“ 致用” 。① 在希望


尚存之际, 他们“不顺天命, 强挽人心” ②, 在堤溃鱼烂之后也坚信
“胡虏从来无百年”, “兴亡有迭代之时, 而中华无不复之日” 。③ 他
们虽仍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 但只不过是“穷经待后王”, 欲为代清
而起者说法, “以收将来的效果”而已 。 因此至少从动机上看, 他们
的“致用”对清朝统治者而言乃是“ 致虚”, 甚至“致乱”, 他们的“ 实
学”无异于“空言” 。
具体到学者个人, 这种矛盾的二重性表现得更为鲜明 。 顾炎
武可谓素怀鸿鹄之志, 然因“其幽隐莫发, 数十年靡诉之衷, 曾不得
快然一吐” ④, 只好“退而修经典之业, 假年学易”, “ 不敢以草野之
人, 追论朝廷之政” ⑤ 。 黄宗羲晚年, 与康熙初叶撰《明夷待访录》
时判若两人, 明统既绝, 始“绝意国事, 奉母乡居, 从事著述” ⑥, 不
越钱塘一步 。王夫之既知事不可为, 乃退而著述, 潜心佛老, “窜身
峒, 绝迹人间” ⑦。 朱之瑜虽满腹经纶, 却背井离乡, 漂洋过海,
其学“不行于中国”, “然而行于日本” 。⑧ 易堂九子的代表人物魏
禧自嘲说 :
“书生纸上经济, 正如小儿画地作饼, 亦自知其不可 食
” ⑨ 其他如屈 大均 、张杨园 、陆桴亭 、方密 之 、刘 献
也, 聊取快意 。

① 参见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401 页 。


② 江藩 :
《国朝汉学师承记》 ,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第 133 页 。
③ 顾炎武 :
《日知录·素夷狄行乎夷狄》 卷 6 。
④ 全谢山 :
《鲒 亭集·亭林先生神道碑》 卷 12, 嘉庆九年刻本 。
⑤ 顾炎武 :
《亭林文集·与次耕书》 卷 4 。
⑥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 44 页 。
⑦ 《船山遗书》 邓湘皋“ 序” , 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刻本 。
⑧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 83 页 。
⑨ 魏禧 :
《魏叔子文集》 卷 7, 《宁都三魏文集》 , 道光二十五年刊本 。

· 160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庭 、吕留良等率皆类此, 要皆能“ 守贞特立, 历苦节 以终其身” ① 。


而作为学人, 又多能“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穿穴于故纸
史迹, 以学为隐, 藏学待用, 或专做整理和保卫历史文化的大业 。
经学曾在康熙中叶到乾隆初出现半个世纪的相对沉寂 ②, 这
一耐人寻味的现象往往易为研究者所忽略 。 清初考据学在很大程
度上可以说是为抗清而起, 也因光复无望而相对沉寂, 所以推动实
学迅猛发展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有所衰歇, 并使其旨趣和结构处
于一种走向纯学术的调适状态 。再者, 学术领域民族斗争的重心,
也从为反清复明提供直接的方略和智力支持转移到“复兴古学”,
从而形成以“道”抗“势”的对峙局面 。“自康雍以来, 皇帝都提倡宋
学 ———程朱学派, 但民间 ———以江浙为中 心, 反`宋学' 的气势 日
盛, 标出汉学名目与之抵抗 。 到乾隆朝, 汉学派殆占全胜 。” ③
实际上是民族意识的利刃割断了联通“实学”与现实政治的血
脉 。“一世聪明才智之士, 既多专治古学, 不问时事, 于是政治经济
无正直指道之人” ④, 考据之学“不特丝毫不适于用, 且破坏碎裂,
转为贼经” ⑤。 左宗棠《吾学录序》及孙鼎臣《畚塘刍论》, 皆有“ 天

① 黄容 :
《明遗民录》“ 自序” , 谢正光 、范金民编 :
《明遗民录汇辑》 ( 下) , 南京大学 出版
社 1995 年版, 第 1361 页 。
② 全祖望述当时情形曰 :
“ 国初多稽古洽闻之士, 至康熙中叶而衰 。 士 之不欲以 帖科
自竟者, 稍廓之为词章之学而已耳, 求其原原本本, 确有所折衷而心得之者, 未之有
也” ( 《鲒 亭集·翰林院编修赠学士长洲何公墓铭》 卷 17) 。 汪中也说 :
“ 国初以来,
学士陋有明之习, 潜心大业, 通于六艺者数家, 故于儒学为盛” , 而迨乾隆初, 老师略
尽, 竟“ 无从得书” ( 《 述学别 录·大清 故贡 生汪 君墓 志铭》 , 中华 书局 1991 年 影印
本) 。 昭 也曾谈乾隆初情形说 :
“ 上初即位时, 一时儒雅之臣, 皆帖科之臣, 罕有通
经术者” ( 《啸亭杂录·重经学》 卷 1, 何英芳点校,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
③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 21 页 。
④ 萧一山 :
《清代通史》 ( 一) 朱希祖“ 序” 。
⑤ 夏炯 :
《乾隆诸君学术论》 , 转引自萧一山《清代通史》 ( 二) , 第 594 页 。

· 161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下不乱于发贼, 而乱于汉学之说” ① 。 学术步入山穷水尽, 宁无故


乎 ? 清学由“虚”而“实” 、由“ 实”而“虚”并围绕民族主义轴心而演
进的二重转换, 在 17 、18 世纪之交已经大体完成 。 考据学于乾嘉
之后因“走向偏枯”而式微, 造端则在清初 。“学隐”之“ 隐”的一面
即集中反映了汉学的上述倾向 。
( 三) 阐发夷夏之辨和力图匡复社稷是清初考据学主流的核心
动因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②, 这正是对明亡
原因的深刻总结 。顾炎武所谓“廉耻” 、“大节”, 究其实则为种族大
义 。目击世趋, 有感于世风日下 、节义日非, 他更有切肤之痛 :
“故

士大夫之无耻, 是为国耻 。” 虽清初学人门户流派有异, 但对此
却有共识 。李 曾说 :
“今吾人之通病, 在于昧义命鲜羞恶, 苟有士
”④
君子志切拯救, 惟宜力扶廉耻 。
然而, “礼义廉耻” 、“夷夏之防”又断非凿空所能得 。总结前车
之鉴, 顾炎武由此提出“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⑤ 之教 。 具体地讲,
“博学于文”即“经术之治” ⑥, “行己有耻”就是“节义之防” ⑦。 两者
恰如舆之两轮, 鸟之双翼, 不可须臾而离 。所以章太炎强调民族主
义深深植根于语言文字 、人物故事 、典章制度之中, 空言性理只能
是“徒知主义之可贵, 而不知民族之可爱”, 纵知民族之可爱, 也回
天乏术 。他还认为 :
“ 经籍之应入史类而尤重要者, 厥维` 春秋' 。

① 萧一山 :
《清代通史》 ( 二) , 第 595 页 。
② 顾炎武 :
《日知录·廉耻》 卷 13 。
③ 顾炎武 :
《日知录·廉耻》 卷 13 。
④ 李 :
《二曲集·南行述》 卷 10, 光绪三年信述堂刊本 。
⑤ 顾炎武 :
《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 卷 3 。
⑥ 顾炎武 :
《日知录·两汉风俗》 卷 13 。
⑦ 顾炎武 :
《日知录·两汉风俗》 卷 13 。

· 162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春秋' 三传虽异, 而内诸夏外夷狄则一 。” ① 章氏之重“ 史”, 与清


初遗儒的穷究“春秋大义”显然存在传承关系 。 一部《春秋》, 对身
受亡国之痛的清初学者诚然具有某种神圣的意蕴, 故多留心于此 。
顾炎武 、吕留良 、王夫之等遗民均刻意借此阐发种族思想 。 曾静后
来也说, 因为“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 “人与夷狄无君臣之分”,
“如何以人类中君臣之义, 向人与夷狄大分上用 ?” ② 春秋大义在
其他经史考证中也是旨趣所在 。如《日知录》即“意在拔乱涤污, 法
古用夏, 启多闻于来学, 待一治于后王” ③, “凡经义史学方官吏治
财赋典礼舆地艺文之属, 一一疏通其源流, 考证其谬误” ④ 。 尤其
是十三卷之论风俗, 种族自卫之义尤著 。 黄宗羲穷究国史, 得 出
“三代以后, 乱天下者无如夷狄” ⑤ 的结论 。王夫之的“攘夷排满”
思想更为深切著明, 其《读通鉴论》 、《宋论》反复论辩宋代忠奸, 而
读《黄书》, “又无异于读一篇`民族宣言' ” ⑥ 。
经史考证不但刻意阐发“节义之防”, 而且也成为为匡复社稷
提供大政方略和具体策略的智力资源 。 清初士大夫, “因痛宗社之
变, 则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 地理山川厄塞, 以为匡复之图” ⑦ 。 顾
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多就切要处落笔, 《日知录》则考
经“待一治于后王”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与此书所同者尤多, “正

① 章太炎 :
《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20 页 。
② 曾静 :
《知新录》 , 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 百年学 术史》 ( 上) , 中华书 局 1984 年 影印
本, 第 84 页 。
③ 顾炎武 :
《亭林文集·与杨雪臣》 卷 6 。
④ 《日知录》 潘耒“序” 。
⑤ 黄宗羲 :
《留书·封建》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本 。
⑥ 刘先枚 :
《船山政治思想论略》 , 《 王船山学 术讨论集》, 中华书 局 1965 年版, 第 419
页。
⑦ 支伟成 :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 , 岳麓书社 1998 年版, 第 1 页。

· 163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耳” ①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亦为千古
绝作” ②, 意境旨趣绝类《日知录》, 当时魏禧颇能识其崖略, 序此书
曰:
“祖禹贯穿诸史, 出以己所独见, 其深思远识, 有在语言文字之
外者 。” ③ 梁质人历 6 年 之久, 寒暑 无间, 著《西陲今 略》, 屈大 均
《广东新语》搜罗考稽, 其苦心孤诣也类此 。
虽然清初实学内部的造诣气象 、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有的“ 重
实证”, 用力于“经籍之学” ④, 有的“重实行”, 刻意于“经世之学” ⑤,
也尽管清初实学与乾嘉学术治学的范围和重心有异, 但毋庸置疑,
它是后者的积累和准备阶段, 是乾嘉考据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 。经世之学“为考据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推动了博学之风的兴
起, 归纳方法的产生, 这种学风在 18 世纪盛极一时” ⑥ 。 没有“ 救
亡”的强大动力, “ 经世之学”不可能汇聚成潮, 而没有民族意识的
巨大潜流, “汉学”也不会导入“偏枯” 。
( 四) 经史考证成为捍卫“道统”和保卫民族文化的阵地
大抵出于捍卫种姓和“国魂”之目的, “明清之际各大师, 大率
都重视史学 ———或广义的史学, 即文献学” 。⑦ 一场没有硝烟却充
满血腥味的文化保卫战, 首先在明史和南明史的战场上展开, 它最
直观地暴露了以“道”抗“势”的夷夏对垒 。 明季遗老“独拳拳于乡
邦文献, 用心良厚”, “表彰前哲, 不遗余力” 。⑧ “学者最重要的是

①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 48 页 。
② 刘献廷 :
《广阳杂记》 卷 2, 中华书局 1957 年版, 第 66 页。
③ 《读史方舆纪要》魏禧“ 序” , 光绪十五年长沙传忠书局刻本 。
④ 俞樾 :
《显志堂稿序》 , 《显志堂稿》 卷首, 光绪二年校 庐刊本 。
⑤ 俞樾 :
《显志堂稿序》 , 《显志堂稿》 卷首 。
⑥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 :
《从理学到朴学》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9 页 。
⑦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 85 页 。
⑧ 豫道人 :
《胜朝粤东遗民录后序》 , 见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 , 1916 年聚 德堂丛书
本。

· 164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通知史事”, 黄宗羲对乃父在狱中的这一叮嘱一直刻骨铭心, 自明
《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 靡不究心, 终身以“国可灭, 史不可
灭”自励 。 清修《明史》, 他遣其弟子万斯同及子百家以布衣入馆,
不领衔, 不受禄, 并亲授机宜, 誓以国史报故国 。顾炎武也有心修
一部明代信史, 因庄铤龙史案中潘耒借阅的资料尽毁而未果, 但仍
以顾问预《明史》 。钱谦益亦以修明史为后死之责, 可惜所著初稿
因绎云楼失火而化为灰烬 。屈大均作《广东新语》, 辑《广东文选》,
自序曰 : ” ① 顾祖禹之父临
“吾所以为父母之邦尽心者, 惟此一书 。
终授命, 尤为沉痛 :
“及余之身而四海陆沈, 九州鼎沸 … …嗟乎, 园
陵宫阙, 城郭山河, 俨然在望 。 而十五国之幅员, 三百年之图籍, 泯
焉沦没, 文 献莫征, 能无悼叹 乎 ? 余 死, 汝其 志之 。” ② 以此乃 有
《读史方舆纪要》 。
清初的几起文字狱大案几乎都与明史有关, 如函可之狱 、谈迁
之狱 、庄铤龙之狱 、戴名世之狱皆如此 。然而, 秦火之余, 多有 壁
藏;
刀剑之下, 必出奇士 。 潘柽章因私撰明史而惨遭屠戮, 其弟潘
耒仍立志修史, 受业于顾炎武, 后入明史馆 。庄氏史祸血迹未干,
查继佐即奋笔著《罪惟录》, 以致缪荃孙感佩有加 :
“东山身预庄氏
史祸, 复能自著此书, 可谓有心人哉 !” ③ 他们对清廷修史寓修于
毁的意图洞若观火, 进而认为“ 国史既亡, 则野史即国史也” ④, 所
以修史成为当时江浙士人的一大风尚 。 清初野史“如过江之鲫”,

① 屈大均 :
《翁山文外》“ 广东文选自序” , 上海国学扶轮社 1909 年铅印本 。
②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第 94 页 。
③ 缪荃孙 :
《艺风堂 文漫 存》 卷 4, 参 见谢 国桢《增订 晚明 史籍 考》 , 上海 古籍 出版 社
1981 年版, 第 36 页 。
④ 黄宗羲 : 《弘光实录钞》“ 自序” , 《黄宗羲全 集》 第 2 册, 浙江古 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1 页。

· 165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全祖望估计“不下千家” 。① 乾隆之所以要查禁“ 违碍”书籍, 正是


因为“造野史者甚多, 其间毁誉任意, 传闻异词”, 必有诋触之语 。②
“国史”之成为民族斗争的重要文化战场, 也突出表现在“ 有心人
士”对抗清的忠烈义士以及山林隐逸的极力表彰上, 目的在于以此
激励人们“观后有感, 感而奋起” ③ 。 孙夏峰有《中州人物考》 、《 畿
辅人物考》 、《取节录》, 李二曲有《观感录》, 黄宗羲有《思旧录》 。 全
祖望更是鹤然而立, 继往开来 。
自清初至清末, 表彰忠烈和隐逸一直成为浙东史学的传统和
重要特色, 自万斯同 、邵廷采 、全祖望 、邵晋涵 、戴望 、俞樾 、孙诒让
至章太炎皆一脉相承 。因而周予同先生指出 : “浙东史学派有两个
特点 :
其一, 是严种族之别, 以异族入主中原, 为汉族奇耻 ;
其二, 是
尊崇历史, 以历史与民族的兴亡有密切的关系 ;
黄宗羲 、万斯同辈
努力于宋明末叶掌故的搜辑, 都不过想凭藉史实以引起后死者的
奋发 。 章太炎当时就是高举着浙东史学派的这两把火炬, 向青年
们号召着煽动着 。” ④ 谙熟“家法”门派, 使得章氏对清学源流往往
能如数家珍 。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钱大昕 、王鸣盛 、龚自珍 、魏源 、曾国藩诸
人曾述及文字狱与考据学的某种联系, 因不著系统, 几乎每一个论
及文字狱高压说的学者都无一例外地借重章太炎和梁启超的相关
言论, 而借重章氏者尤多 。然而如前所述, 章太炎关于乾嘉考据学
成因的思想是一个由“逼” 、“隐” 、“反”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独到且完
整的体系, 远非单纯强调“逼”的文字狱高压说所能涵盖 。或者说,

① 《明末清初的学风》 , 第 92 页 。
②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 卷 964, 中华书局 1985 年影印本。
③ 李 :《二曲集·观感录》 卷 22 。
④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 增订本) , 第 109 页 。

· 166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许多学者将章氏言论引以为据, 实际上是在对它的本义做削足适
履的切割, 偏离了其思想主题 。诚然, 章氏立论有其固执和情绪化
的一面, 但当学者们解析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几近一个世纪, 而仍限
于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之时, 蓦然回首, 我们发现 :
正是
章太炎那些被学者们轻率抛弃和忘却的独 到见解 ———“ 学隐” 思
想, 或许能够最终弥缝并整合各种说法, 而使它们臻于浑然一体 。
正是明末清初的“夷夏”鼎革, 造成了神州大地尤其是江浙“人
文渊薮之地”的民族主义和种族意识空前而持续的高涨, 最终成为
学风转变和新的学术流派 ———考据学 ———形成 的枢纽和关键 因
素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关于乾嘉考据学形成原因的解释就与流
行的说法大异其趣 。 大体而言, 无论是“文字狱高压说”还是“康乾
盛世说”, 都只是从外缘来说明乾嘉考据学的成因问题, 而且由于
在乾嘉考据学形成时“文网极宽”, “康乾盛世”也只是对该学派形
成之后的发展状态有明显影响, 因而文字狱的高压和“康乾盛世”
对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影响, 实际上比以往学者估计的要微弱得多 。
而从儒学发展的内部矛盾性来解释其成因, 固然抓住了内缘, 但由
于没有将它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土壤之中, 因而也无法
说明早在南宋就已肇端的“理学之反动”, 何以只到清初才完成向
朴学的质变 。
章太炎“学隐”思想中的主体和本质内容 ———“隐”与“反”, 正
因为敏锐地揭示了民族意识已经成为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关键因素
和枢纽这一内在关联, 才成为“合理内核” 。当然, 与“学隐”思想的
“合理内核”相伴而生的, 也有一些芜杂的东西和持之过当之处 。
比如他认为在考据学形成之后, 民族意识或种族意识依然对汉学
及汉学家起着规定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就失之简单 。 因为乾嘉考
据学在清代中期的发展和鼎盛有更为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包
括清朝统治者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而着意提倡汉学, 不少学者为
· 167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沽名钓誉和“治生”也趋之若骛, 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提供了
相对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 理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而导致学术的
“汉宋轮回”等等因素, 远非单一的民族意识所能囊括涵盖 。

三 、“学隐”思想与考据学的地域特征

阮元编的《皇清经解》荟萃了在他之前清代汉学的扛鼎之作,
美国学者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曾对收入该书的 75 位著者
进行过统计 :
有近 90 %的作者是江南人, 单是常州 、杭州 、苏州 、扬
州四府就有 59 人, 占 68 %。① 由此可知, 乾嘉考据学具有异常鲜
明的地域特征, 这种地域特征的主要内涵是, 乾嘉考据学所赖以产
生的时空和人文背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
它首先表现在, 自北宋以后江浙一带渐次成为华夏民族精神
的最主要堡垒 。 刘师培曾对这一民族精神策源地的形成缘由做过
描述 :
“虏马南来, 胡氛暗天 ;
河北关中, 沦为左衽 ;
积时既久, 民习
于夷 ;
而中原甲姓, 避乱南迁 ;
冠带之民, 萃居江表 ;
流风所被, 文化
日滋 。” ② 同时, 宋元鼎革 之故训的警示 和宋明理学 之气节的 激
励, 直接导致了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种族意识的持续高涨 。 由于明
清易代与宋元鼎革绝类, 经过一次亡国之痛, 元明两朝可以说“ 夷
夏之防, 普天同喻” ③。“宋学固然毛病很多, 但在重整伦常方面收
效不小 。 宋学重个人气节, 因此, 宋以后, 国家危亡时, 民族气节提
高了 。” ④ 加以严辨“黑白是非”的姚江之学在明季风靡天下, 东林

① 参阅《从理学到朴学》 , 第 62 — 63 页 。
② 刘师培 :
《南北学派不同论》 , 《刘申叔遗书》 , 宁武南氏校印本 。
③ 陈去病 :
《明遗民录》“ 自序” , 《明遗民录汇辑》 ( 下) , 第 1366 页 。
④ 范文澜 :
《经学讲习录》 ,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 第 328 页 。

· 168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复社逢时而起, “于是中外荐绅, 知以名节为高, 廉耻相尚” ① 。 明


清之际“一旦衣冠更制, 发肤惨刑 。其所以拂 人心烁伤志气者,

弥益切至” 。章太炎曾说 :
“明之末世, 与满洲相抗百折不回者,
非耽悦禅观之士, 即姚江学派之徒 。” ③ 孙厚基序《明遗民录》颇为
动情地感叹到 :
“明之养士可谓薄矣 ! 而明社既屋, 士皆效死弗去,
子尝闻其故乎 ?”其故正在“讲论道德” 。④
其次表现为明清“夷夏鼎革”之后, 江浙士人报仇雪耻之念经
久不息 。 当时, 江浙义军及志士拒抗尤烈, 因而所受屠戮淫劫之祸
也为他省所远不及, 故其“复九世之仇”之念铭心刻骨 。 即使在清
朝统治趋于稳定之后, 士风刚烈 、民心思变多仍其旧 。 一有风吹草
动, 相与景从者亦众 。“盖结怨深而思报切”, 此乃人之常情 。辛亥
之役, 鄂府布告中有言曰 :
“至于江东弟子, 越国君子, 皖江志士, 向
以仗义闻天下 。 鼎革之初, 故老遗民, 屡图恢复 。 天不佑汉, 忍辱
至今 。吴 、徐之暗杀, 熊 、赵之义师, 盖闻风而兴起者也 。故革命较
各省为先, 而受祸亦较各省为烈 。 扬州 、嘉定 、江阴之屠, 此皆父兄
先民之所身受, 而一刻不能忘者 。” ⑤ 种族意识之牢固若此, 所以
有人说辛亥革命乃收民族主义之功, 其言也信 。
其三表现为清代江浙学术所具有的遗民特征 。在清初学术领
域叱咤风云 、引导潮流者实为遗民学人, 所以将这一时期的学术称
为遗民学术也不为过 。“明遗民在文化传承中的卓越贡献, 是遗民
史上的特殊现象, 足以使前代遗民相形失色 。” ⑥ 因而其遗民特征

① 孙厚基 :
《明遗民录》“ 序” , 《明遗民录汇辑》 ( 下) , 第 1372 页 。
② 陈去病 :
《明遗民录》“ 自序” , 《明遗民录汇辑》 ( 下) , 第 1366 页 。
③ 章太炎 :
《答铁铮》 , 《章太炎全集》 ( 四) , 第 369 页 。
④ 孙厚基 :
《明遗民录》“ 序” , 《明遗民录汇辑》 ( 下) , 第 1372 页 。
⑤ 汉史氏述 :《清代兴亡史》 , 《清代野史丛书》 ,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10 页 。
⑥ 赵园 :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12 页 。

· 169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影响于清代学术也异常深远 。 钱穆《余君英时方密之晚节考序》说
过:
“晚明诸遗老之在清初立节制行之高洁, 成学著书之精严, 影响
清代两百 六十年, 迄 今弗衰 。” ① “得遗民 之正” 的学人及其追 随
者, 或不忘经国, 一意匡复, 相率刊落声华, 返于实学 ; 或精研故训,
究天人之际而通古今之变, 为未来代清而起者说法 ;
或常怀故国之
思 、亡国之恨, 藉胜国典册以感怀前德, 发思古之幽情 ;
或闭门 谢
客, 隐于浮屠, 以青灯黄卷与古人争雄长, 刻意为千古之士 。 其主
流则曰实学, 其中心则曰经史考证 。
关于清代江浙知识分子和江浙学术的民族特征及叛逆性格,
我们也可以从清朝统治者那里得以反观 。雍正曾在上谕中说 : “朕

向来谓浙省风俗浇漓, 人怀不逞 。” 为查 、汪之案, 他曾下令停止
该省科考 6 年, 并谕曰 :
“浙省文词甲于天下, 而风俗浇漓, 蔽坏已
极 。” ③ 与其说江浙士人“忘纲常大义” ④, 倒不如说他们受“人与夷
狄无君臣之分”之类的观念浸染太深 。 乾隆三十九年上谕也提到 :
” ⑤ 文字狱是清王朝摧
“此等笔墨妄议之事, 大率江浙两省居多 。
抑汉族士人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的最露骨 伎俩, 曾有学者对顺 、
康 、雍 、乾四朝 的 100 起文字狱进 行统计研究, 江浙两省独 占 27
起 。乾隆时各省奏缴禁书 3100 种 151725 部以上, 而江浙两省就
有 564 种 77791 部 。⑥ 另外, 从雍正对曾静一案的慨叹中, 我们可

① 钱穆 :
《余君英时方密之晚节考序》 , 余英时 :
《方 以智晚节考》 , 台 北, 允晨文化 股份
实业有限公司 1986 年版 。
② 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 献馆编 :
《清代 文字狱 档》 ( 下) , 上 海书 店 1986 年版, 第 908
页。
③ 托津等撰 :
《大清汇典事例》 卷 330, 雍正四年谕, 嘉庆年间刊本 。
④ 《大清汇典事例》卷 330, 雍正四年谕 。
⑤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 卷 964 。
⑥ 漆永祥 :
《乾嘉考据学研究》 , 第 74 页 。

· 170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以大致看到清代汉族知识分子夷夏观念的坚不可摧 。 他说 :
“我朝
定鼎业经百年有余”, 而仍有如此众多之人, “臆造讹言, 好乱乐祸
于升平宁 谧之时, 作 干戈扰攘之望” 。① 还说 :
“ 从来异姓先后 继
统, 前朝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 从未有如本朝奸民, 假称朱姓, 摇
”②
惑人心, 若此之众者 。
总而言之, 乾嘉考据学发生于夷夏鼎革之际, 人文渊薮之地,
“报仇雪耻”之乡, 气节高扬之时, 同时推动学风扭转的强大动力和
主体又是身怀绝痛之人 。 尽管它也是当时政治 、经济 、文化各种因
素交互促成的结果, 但民族的存亡续绝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民族主
义不能不一度成为其核心指归, 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
术思想发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
章太炎并不是一个天外来客, 他那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对考
据学的独特体认, 正是他所处的时代以及江浙特有的历史文化土
壤所孕育出来的, 也是清初以来民族意识以独特的方式世代相传
的直接结果 。其实, 章太炎的成长历程及他对乾嘉考据学的独特
阐释本身就是两三百年来江浙地望和人文氛围的最佳注脚 。 在
《光复会志序》中他回顾说 :
“余年十三四, 始读蒋氏《东华录》, 见吕
留良 、曾静事, 怅然不怡, 辄言`以清代明, 宁与张李也' 。弱冠睹全
祖望文, 所述南田 、台湾诸事甚详, 益奋然, 欲为浙父老雪耻 。次又
得王夫之《黄书》, 志行益定 。 而光复会初立, 实余与蔡元培为 之
”③
尸, 陶成 章 、李燮和 继之 。 总之, 不离吕 、全 、王 、曾之 旧域也 。
他在《口授少年事迹》一文中称 : “十九 、二十岁时, 得《明季稗史》十

① 《清代文字狱档》( 下) , 第 912 页 。
② 郭成康 、林铁均 :
《清朝文字狱》 , 群众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47 页 。
③ 章太炎 :
《光复会志序》 , 《章太炎全集》 ( 三) , 第 623 页 。

· 171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 ① 23 岁时, 乃父章
七种, 排满思想始盛 。 曾言 :
“吾家入清已七
八世, 殁皆用深衣敛, 吾虽得职事官, 未尝诣吏部, 吾即死, 不敢违
” ② 一部家族史,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江
家教, 无加清时章服 。
浙士大夫忧隐莫发的“心史” 。
虽然章太炎指点学术不乏固执和意气用事的一面, 但往往能
以江浙士人特有的语境和感觉系统三言两语就得其奥旨, 又能识
其隐语和“春秋笔法” 。他对“学隐”及民族意识的勾画也如此 。 前
文所述章太炎论汉学人物谱系 、论嘉遁学隐之风及“变风”的嬗变
等等, 皆其心领神会之笔 。 再如, 江藩作《国朝汉学师承记》, 竟将
东南巨儒 、清学“开山” 顾炎武 、黄宗羲二君倒置篇末, 后之学者多
只能窥江氏谓顾 、黄“多骑墙之见, 依违之言” ③ 的表象, 以为全出
于门户之见 。章太炎却从江藩极尽铺陈之能事中寻出“微言大义”
来 。 江氏曰 :
甲申 、乙酉之变, 二君策名于波浪砺滩之上, 窜身于榛莽
穷谷之中, 不顺天命, 强挽人心 。发蛙 之怒, 奋螳螂之臂, 以
乌合之众, 当王者之师, 未有不败者矣 。 逮夫故土焦原, 横流
毒浪之后, 尚自负东林之党人, 犹效西台之恸哭, 虽前朝之遗
老, 实周室之顽民, 当名编薰胥之条, 岂能入儒林之传哉 ?④
常人往往以此为贬文, 但实在是正话反说, 以贬为褒 。 即在乾隆之
世, 官修正史也“表彰”包括抗清义士在内的“忠烈”, 对顾 、黄虽予
以适度颂扬亦不至触禁 ; 即恐触禁, 绕之避之可也, 何必洋洋作此
画蛇添足之笔呢 ? 章太炎注意到体现“嘉遁之风”的吴派人物谱系

① 汤志均 :
《章太炎年谱长编》 ( 上) ,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第 9 页 。
② 《章太炎年谱长编》 ( 上) , 第 9 页 。
③ 江藩 :
《汉学师承记》 ,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第 133 页 。
④ 《汉学师承记》, 第 133 页 。

· 172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及其传承, 而江氏正承此学脉 。同时将全祖望之痛诋“汉奸” 及江


氏《宋学渊源记》联系起来考察 :
古称读书论世, 今观清世儒先遗学, 必当心知其意 。若全
绍衣痛诋李光地佻淫不孝, 实未足以为大过 ; 台湾之役, 光地
主谋, 使汉绪由兹而斩, 欲明加罪状则不能, 故托他过以讥之
也 。 江子屏《宋学渊源记》, 不录高位者一人, 自汤斌 、二魏 、熊
赐履 、张伯行之徒, 下至陆陇其辈, 靡不见黜 ;
而顾 、黄二子为
明代人物, 又别为论叙以见端, 诚谓媚于胡族 、得登 仕者, 不

足与于理学之林也 。
因此, 他认为江藩是“诡弹黄 、顾, 令人人知其非清民” ② 。 并由此
感叹 :“后之学者, 其识之哉 !” ③ 与诸说相较, 似未有精当过此者 。
他说清儒论封建井田是有意为之, 又是一例 。“宁人之主张封
建, 后世不明其故, 戴子高犹肆口评之, 甚无谓也” 。“是议起于宋
儒, 而明末遗民陈之, 其意乃绝相反”, “宋儒欲以封建井田致治, 明
遗民乃欲以封建井田致乱” 。④ “ 清初, 颜 、李派之王 绳 、李刚主
辈, 亦颇有其意 。余意王 、李辈本以反清为鹄, 其所云云, 或思借以
致乱, 造成驱满 之机耳 。 以 故满清一代, 痛恶主张封 建 、井田 之
人 。” ⑤ 此说后 学多不乐道, 盖因早在乾 隆时即有山 东御史曹 一
士, 斗胆上疏否认言封建井田有言外之意 。 曹氏意在同情那些深
受告讦之害的读书人, 若以之定谳, 绝非不移之论 。这一点雍正似
乎比我们看得更清楚, 他指责吕留良等人“妄论夷夏之防及封建井

① 章太炎 :
《自述学术次第》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400 — 401 页。
② 章太炎 :
《说林》,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323 页 。
③ 章太炎 :
《自述学术次第》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401 页 。
④ 章太炎 :
《自述学术次第》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401 页 。
⑤ 章太炎 :
《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23 页 。

· 173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田” ①, 并在上谕中说 :
“大凡叛逆之人吕留良曾静陆生 辈, 皆以
宜复封建为言 。 盖此种悖乱之人, 自知奸恶倾邪, 不见容于乡国,
欲效策士游说之风, 意谓不见容于此国, 则去而之他国 。殊不知狂
” ② 而吕留良对此更是直言
肆逆恶如陆生 者, 实天下所不容也 。
不讳, 他说 : ”③
“封建是圣人治天下之大道, 亦即是御戎狄之大法 。
其言如此, 白纸黑字, 关于清代 ———至少在清代中叶以前 ———某些
汉族士人之论封建井田有无弦外之音, 似不必再议 。 至于占多大
比重, 在各个时期如何变化, 当然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深深地植根于东南历史文化土壤之中的章太炎在透视清代学
人时往往能别见洞天 。他在谈到戴震著述的目的时说 : “他的书上
并没有明骂满洲, 但看见他这本书, 没有不深恨满洲 。 这一件事,
” ④ 如果我们不否认阶级矛盾和民
恐怕诸君不甚明了, 特为提出 。
族矛盾的交集是以清廷权贵为主导的封建政权对以汉民族为主体
的其他各民族的压迫和歧视, 如果不否认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的
极端形式, 也就不能完全否认戴氏《孟子字义疏证》反对民族歧视
和民族压迫的动机 。 论“性与天道” 恐非戴氏之原旨, 但他说统治
者“以理杀人”, 确实是有感于文字狱而发 。“戴君生雍正乱世, 亲
见贼渠之遇士民, 不循法律, 而以洛 、闽之言相稽( 指雍正刊布《 大
” ⑤ 官方理学与旨在摧荡汉族士人 民
义觉迷录》之事 ———引者) 。
族意识的文字狱相结合的封建暴政, 引起了戴震的激烈抗议, “ 此
则目击雍正 、乾隆时事, 有为言之” ⑥ 。

① 《清代文字狱档》( 下) , 第 904 页 。
② 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上) ,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第 83 页 。
③ 曾静 :
《知新录》, 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上) , 第 83 页 。
④ 章太炎 :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 《民报》 第 6 号, 1906 年 7 月 25 日 。
⑤ 章太炎 :
《说林》,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322 页 。
⑥ 章太炎 :
《与李源澄论戴东原书》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360 页 。

· 174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章太炎 还 说, 若 戴 氏者, “ 观 其 遗 书, 规 摹 闳 远, 执 志 固 可
知” 。 看戴震晚年所书 、悬挂于斗室之中的两帧古诗条幅 ②, 似亦

可为一证 :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象肃清高 。
三分割据纾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
福移汉祚难恢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③

生涯岂料成优诏, 世事空知学醉歌 。
江上月明胡雁过, 淮南木落楚山多 。
寄身且喜沧洲近, 顾影无如白发何 。
今日龙钟人共弃, 愧君犹遣慎风波 。④
阳刚与阴柔前后应和, 浑然成趣, 一言幽隐 之志, 一寄怆然之情 。
二诗均为唐人之作, 戴氏手书, 落款不见原作者杜甫 、刘长卿大名,
却为“东原戴震”, 颇耐人寻味 。“三国时之蜀, 以恢复汉朝相号召,
与南明之形势略相当” ⑤, 故明遗民喜言三国诸葛故事 。戴氏显然
以诸葛自喻, 如有告讦之人, 仅取“福移汉祚难恢复, 志决身歼军务
劳” 、“江上明月胡雁过, 淮南木落楚山多”之句, 即恐难逃文字 之
祸 。 与章太炎之说互证, 戴震大概是托古人之句以避祸, 落己之名
以抒怀, 而独袭其中“微言” 。 其用心之深, 立意之孤绝, 似于此

① 章太炎 :
《学隐》,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第 347 页 。
② 参阅李开《戴震评传》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418 页 。
③ 此诗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之五, 《全唐诗》 第 7 册, 中华书 局 1954 年版, 第 2511
页。
④ 此诗为刘长卿《江洲重别薛六 、柳 八二员 外》 , 《 全唐诗》 第 5 册, 中 华书局 1954 年
版, 第 1563 页 。
⑤ 王树民 :
《中国史学史纲要》 , 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第 160 页。

· 175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 176 ·
章太炎的“学隐” 思想及其渊源

结  语

章太炎因其学术思想的“民族性”而成为一代独领风骚的国学
大师 。 他的“学隐”思想直接体现了其民族主义的特质 、风格和深
度, 也是对以乾嘉考据学为主体的清代学术的基本真实的感悟 。
清代汉学家亦即考据学者民族意识之浓厚及表现形式的“隐显不
常”, 与民族矛盾的长期存在 、民族意识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道统”
与“王权”的“夷夏”对峙 、考据学所具有的强烈地域色彩以及民族
意识世代传承的特有方式诸因素互为因果, 由此构成民族意识与
乾嘉考据学内在关联的基本前提及历史依据, 同时决定了民族意
识必然对以考据学为主体的清代学术的演变产生深刻且持久的影
响 。 只有将“学隐”说与文字狱高压说 、“盛世”说 、“内在理路”说有
机地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找到关于乾嘉考据学形成原因的近乎完
善的答案 。
无庸讳饰, 由于种种原因, 章太炎的民族主义往往夹杂着狭隘
的“种族”偏见, 其“学隐”思想也包含着偏执和臆测的成分, 因而对
乾嘉考据学形成和发展的诠释就存在明显的不足 。 他一方面“ 薄
致用而重求是”, 另一方面又“屡屡动摇了这个基本信念” 。① 他一
生都试图将学术从政治的影响和束缚下解脱出来, 但又置身于政
治的急流之中, 使得经学与政治长期成为他难解难分的矛盾情结 。
在沸沸扬扬的晚清今古文学之争中, 他俨然成为一方寨主, 表现出
少有的固执和门户之见 。 他与今文学家几势如冰炭, 斥责他们“以
《公羊传》 佞谀满洲”, 摧 残国故, 对“国性”的沦 丧负有直接责 任
———“大同之说兴, 而汉虏无畔界” 。他的这些判断显然将学术过

① 顾颉刚 :
《古史辨》 ( 一) “ 自序”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26 页 。

· 177 ·
《近代史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于政治化和情绪化了 。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并存于乾嘉考据学中, 更多的学者则是
不分今古, 汉宋兼采, 所以章太炎的门户及“种族”观念, 不能不影
响他对乾嘉考据学的价值判断及对其形成原因的客观分析 。侯外
庐就曾说过 :
“太炎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是反对满清统治的
人, 他最怕致用有利于满清, 所以他对于清代的人物评价第一义,
首先是基于反满一点 。” ① 他始终坚持民族主义中心论, 从而限制
了自己的高度及视野 。 在《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中, 言清儒先
“媚于一人, 建计以张羯胡之焰者, 始终未有闻焉”, 显然与史实不
符, 且与他对日渐增多的“晚节不终, 媚于旃裘”之士的痛施攻伐自
相矛盾 。 他对清代中叶汉学之“学隐”的揭示, 较诸清初和清末明
显薄弱 。更为突出的是, 对于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及清朝中叶社会
经济的发展为考据学提供了有利的外在环境, 儒学内部的“尊 德
性”与“道问学”的矛盾运动对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影响等方面, 他不
免估计不足 。

〔作者敖光旭,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广州  510275〕

【责任编辑 :杜继东】

① 《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 ( 下) , 第 848 页 。

· 17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