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790B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系統(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0790B TWI710790B TW105110293A TW105110293A TWI710790B TW I710790 B TWI710790 B TW I710790B TW 105110293 A TW105110293 A TW 105110293A TW 105110293 A TW105110293 A TW 105110293A TW I710790 B TWI710790 B TW I71079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ing system
- optical axis
- side bearing
- bear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102100021760 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101150017238 Magt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4196 pst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73261 Ovarian theca cell tumou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47 structure data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644 the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點。光學成像系統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可具備更大的收光以及更佳的光路調節能力,以提升成像品質。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光學成像系統組。
近年來,隨著具有攝影功能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的興起,光學系統的需求日漸提高。一般光學系統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兩種,且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畫素尺寸縮小,光學系統逐漸往高畫素領域發展,因此對成像品質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傳統搭載於可攜式裝置上的光學系統,多採用三片或四片式透鏡結構為主,然而由於可攜式裝置不斷朝提昇畫素並且終端消費者對大光圈的需求例如微光與夜拍功能,習知的光學成像系統已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要求。
因此,如何有效增加光學成像鏡頭的進光量,並進一步提高成像的品質,便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本發明實施例之態樣係針對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及光學影像擷取鏡頭,能夠利用五個透鏡的屈光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本發明所述凸面或凹面原則上係指各透鏡之物側面或像側面距離光軸不同高度的幾何形狀變化之描述),進而有效提高光學成像系統之進光量,以及藉由嵌合機構元件用以定位透鏡的設計,同時提高成像品質,以應用於小型的電子產品上。
本發明實施例相關之透鏡參數的用語與其代號詳列如下,
作為後續描述的參考:
與長度或高度有關之透鏡參數
光學成像系統之成像高度以HOI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之高度以HOS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之第一透鏡物側面至第五透鏡像側面間的距離以InTL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之固定光欄(光圈)至成像面間的距離以InS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之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間的距離以IN12表示(例示);光學成像系統之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以TP1表示(例示)。
與材料有關之透鏡參數
光學成像系統之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以NA1表示(例示);第一透鏡的折射律以Nd1表示(例示)。
與視角有關之透鏡參數
視角以AF表示;視角的一半以HAF表示;主光線角度以MRA表示。
與出入瞳有關之透鏡參數
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以HEP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之出射光瞳係指孔徑光闌經過孔徑光闌後面的透鏡組並在像空間所成的像,出射光瞳直徑以HXP表示;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係指系統最大視角入射光通過入射瞳最邊緣的光線於該透鏡表面交會點(Effective Half Diameter;EHD),該交會點與光軸之間的垂直高度。例如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12表示。第二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2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22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中其餘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與透鏡間組立機構有關之參數
光學成像系統中各透鏡之物側面可視需求設定具有一物側承靠面(以BSO表示;Bearing Surface of Object side),其像側面亦可視需求設定具有一像側承靠面(以BSI表示;Bearing Surface of Image side),各鏡片間可藉由本身之物側承靠面以及像側承靠面可視需求設定分別與相鄰之前透鏡以及後透鏡相互嵌合之接觸面而形成一堆疊結構(前述接觸面於透鏡徑向之輪廓長度以BSL表示),其堆疊結構可視需求而設計為一嵌,例如第一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第二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
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或設計為二嵌,例如以一嵌為前提,其第二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
或設計為三嵌或全嵌,以具有七片透鏡之光學成像系統為例,以二嵌為前提,其第三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第四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四物側承靠面,該第四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第四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四像側承靠面,第五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五物側承靠面,該第五物側承靠面與該第四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第五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五像側承靠面,第六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六側承靠面,該第六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五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第六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六像側承靠面,第七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七側承靠面,該第七物側承靠面與該第六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
以前述七片透鏡之光學成像系統的全嵌結構為例,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七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可依需求設定朝向物側或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以IAG1、IAG2、IAG3、IAG4、IAG5、IAG6、IAG7表示,該第一物側承靠面至該第七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可依需求設定朝向物側或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別以OAG1、OAG2、OAG3、OAG4、OAG5、OAG6、OAG7表示。
前述IAG以及OAG的角度大小須經人為控制,一般而言IAG以及OAG角度越大,光學成像系統之尺寸大小可進行微縮的空間越大,但同時會產生各透鏡間嵌合不緊密的情況。反之,若IAG以及OAG角度越小,光學成像系統之尺寸大小可進行微縮的空間越小,但同時各透鏡間嵌合可以較緊密。
前述堆疊結構可有效避免透鏡組裝於機構定位件(例如鏡筒)內時,受機構定位件之內壁面精度不夠所導致特定透鏡組立傾斜而影響成像品質。此外,當本發明之光學成像系統需要進行微縮或是所搭配的影像感測器之像素微縮時,各透鏡之間組立與承靠的精度,高度影響最後成像的品質,前述堆疊結構可有效確保實際各透鏡之間組立與承靠後的表現
接近設計值。
與透鏡面形弧長及表面輪廓有關之參數
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係指該透鏡之表面與所屬光學成像系統之光軸的交點為起始點,自該起始點沿著該透鏡之表面輪廓直至其最大有效半徑之終點為止,前述兩點間的曲線弧長為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並以ARS表示。例如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12表示。第二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2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22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中其餘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係指該透鏡之表面與所屬光學成像系統之光軸的交點為起始點,自該起始點沿著該透鏡之表面輪廓直至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的垂直高度之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的曲線弧長為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並以ARE表示。例如第一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12表示。第二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2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22表示。光學成像系統中其餘透鏡之任一表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與透鏡面形深度有關之參數
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終點為止,前述兩點間水平於光軸的距離以InRS51表示(最大有效半徑深度);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終點為止,前述兩點間水平於光軸的距離以InRS52表示(最大有效半徑深度)。其他透鏡物側面或像側面之最大有效半徑的深度(沉陷量)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與透鏡面型有關之參數
臨界點C係指特定透鏡表面上,除與光軸的交點外,一與光軸相垂直之切
面相切的點。承上,例如第四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41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41(例示),第四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42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42(例示),第五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51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1(例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52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2(例示)。其他透鏡之物側面或像側面上的臨界點及其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第五透鏡物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11,該點沉陷量SGI511(例示),SGI511亦即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11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11(例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21,該點沉陷量SGI521(例示),SGI511亦即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21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21(例示)。
第五透鏡物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12,該點沉陷量SGI512(例示),SGI512亦即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12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12(例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22,該點沉陷量SGI522(例示),SGI522亦即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22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22(例示)。
第五透鏡物側面上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13,該點沉陷量SGI513(例示),SGI513亦即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13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13(例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上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23,該點沉陷量SGI523(例示),SGI523亦即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23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23(例示)。
第五透鏡物側面上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14,該點沉陷量SGI514(例示),SGI514亦即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14該
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14(例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上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524,該點沉陷量SGI524(例示),SGI524亦即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524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524(例示)。
其他透鏡物側面或像側面上的反曲點及其與光軸的垂直距離或其沉陷量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與像差有關之變數
光學成像系統之光學畸變(Optical Distortion)以ODT表示;其TV畸變(TV Distortion)以TDT表示,並且可以進一步限定描述在成像50%至100%視野間像差偏移的程度;球面像差偏移量以DFS表示;慧星像差偏移量以DFC表示。
光圈邊緣橫向像差以STA(STOP Transverse Aberration)表示,評價特定光學成像系統之性能,可利用子午面光扇(tangential fan)或弧矢面光扇(sagittal fan)上計算任一視場的光線橫向像差,特別是分別計算最長工作波長(例如波長為650NM或656NM)以及最短工作波長(例如波長為470NM或486NM)通過光圈邊緣之橫向像差大小作為性能優異的標準。前述子午面光扇之座標方向,可進一步區分成正向(上光線)與負向(下光線)。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之橫向像差,其定義為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特定視場之成像位置,其與參考波長主光線(例如波長為555NM或587.5NM)在成像面上該視場之成像位置兩位置間之距離差,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之橫向像差,其定義為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特定視場之成像位置,其與參考波長主光線在成像面上該視場之成像位置兩位置間之距離差,評價特定光學成像系統之性能為優異,可利用最短以及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即0.7成像高度HOI)之橫向像差均小於20微米(μm)或20像素(Pixel Size)作為檢核方式,甚至可進一步以最短以及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均小於10微米(μm)或10像素(Pixel Size)作為檢核方式。
光學成像系統於成像面上垂直於光軸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光學成像系統的正向子午面光扇之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
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PLTA表示,其正向子午面光扇之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PSTA表示,負向子午面光扇之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NLTA表示,負向子午面光扇之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NSTA表示,弧矢面光扇之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SLTA表示,弧矢面光扇之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SSTA表示。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其第五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設置有反曲點,可有效調整各視場入射於第五透鏡的角度,並針對光學畸變與TV畸變進行補正。另外,第五透鏡的表面可具備更佳的光路調節能力,以提升成像品質。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一成像面。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的焦距分別為f1、f2、f3、f4、f5,該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該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HOS,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InTL,該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可視角度的一半為HAF,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其滿足下列條件:1.0≦f/HEP≦1.9;0deg<HAF≦100deg以及1.0≦2(ARE/HEP)≦2.0。
依據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一成像面。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第二透鏡
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為IAG1、IAG2,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三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別為OAG2、OAG3。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的焦距分別為f1、f2、f3、f4、f5,該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該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HOS,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InTL,該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可視角度的一半為HAF,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IAG≦90deg;0deg<OAG≦90deg;1.0≦f/HEP≦1.9;0deg<HAF≦100deg以及1.0≦2(ARE/HEP)≦2.0。
依據本發明再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一成像面。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為IAG1、IAG2、IAG3,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四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
別為OAG2、OAG3、OAG4。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的焦距分別為f1、f2、f3、f4、f5,該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該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HOS,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InTL,該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可視角度的一半為HAF,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IAG≦45deg;0deg<OAG≦45deg;1.0≦f/HEP≦1.9;0deg<HAF≦100deg以及1.0≦2(ARE/HEP)≦2.0。
其中該光學成像系統於結像時之TV畸變為TDT,該光學成像系統於該成像面上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該光學成像系統的正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PLTA表示,其正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PSTA表示,負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NLTA表示,負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NSTA表示,弧矢面光扇之可見光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SLTA表示,弧矢面光扇之可見光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SSTA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PLTA≦200微米;PSTA≦200微米;NLTA≦200微米;NSTA≦200微米;SLTA≦200微米;以及SSTA≦200微米;|TDT|≦99.6517%。
其中該第五透鏡之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
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51,該第五透鏡之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52,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TP5,其滿足下列條件:0.05≦ARE51/TP5≦15;以及0.05≦ARE52/TP5≦15。
其中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表示,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之最大有效半徑處為終點,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S,其滿足下列公式:1.0≦ARS/EHD≦2.0。
其中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表示,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之最大有效半徑處為終點,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S,其滿足下列公式:1.0≦ARS/EHD≦2.0。
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在最大有效半徑範圍內之輪廓曲線長度影響該表面修正像差以及各視場光線間光程差的能力,輪廓曲線長度越長則修正像差的能力提升,然而同時亦會增加生產製造上的困難度,因此必須控制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在最大有效半徑範圍內之輪廓曲線長度,特別是控制該表面之最大有效半徑範圍內之輪廓曲線長度(ARS)與該表面所屬之該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TP)間的比例關係(ARS/TP)。例如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11表示,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1,兩者間的比值為ARS11/TP1,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12表示,其與TP1間的比值為ARS12/TP1。第二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21表示,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2,兩者間的比值為ARS21/TP2,第二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22表示,其與TP2間的比值為ARS22/TP2。光學成像系統中其餘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與該表面所屬之該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TP)間的比例關係,其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範圍內之輪廓曲線長度特別影響該表面上在各光線視場共用區域之修正像差以及各視場光線間光程差的能力,輪廓曲線長度越長則修正像差的能力提升,然而同時亦會增加生產製造上的困難度,因此必須控制單一透鏡之任一表面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範圍內之輪廓曲線長度,特別是控制該表面之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範圍內之輪廓曲線長度(ARE)與該表面所屬之該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TP)間的比例關係(ARE/TP)。例如第一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11表示,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1,兩者間的比值為ARE11/TP1,第一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12表示,其與TP1間的比值為ARE12/TP1。第二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21表示,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2,兩者間的比值為ARE21/TP2,第二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22表示,其與TP2間的比值為ARE22/TP2。光學成像系統中其餘透鏡之任一表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之輪廓曲線長度與該表面所屬之該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TP)間的比例關係,其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當|f1|>f5時,光學成像系統的系統總高度(HOS;Height of Optic System)可以適當縮短以達到微型化之目的。
當|f2|+|f3|+|f4|以及|f1|+|f5|滿足上述條件時,藉由第二透鏡至第四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弱的正屈折力或弱的負屈折力。所稱弱屈折力,係指特定透鏡之焦距的絕對值大於10。當本發明第二透鏡至第四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弱的正屈折力,其可有效分擔第一透鏡之正屈折力而避免不必要的像差過早出現,反之若第二透鏡至第四透鏡中至少一透鏡具有弱的負屈折力,則可以微調補正系統的像差。
此外,第五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其像側面可為凹面。藉此,有利於縮短其後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第五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10、20、30、40、50、60、70、80:光學成像系統
100、200、300、400、500、6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第一透鏡
112、212、312、412、512、612:物側面
114、214、314、414、514、614:像側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第二透鏡
122、222、322、422、522、622:物側面
124、224、324、424、524、624:像側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第三透鏡
132、232、332、432、532、632:物側面
134、234、334、434、534、634:像側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第四透鏡
142、242、342、442、542、642:物側面
144、244、344、444、544、644:像側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第五透鏡
152、252、352、452、552、652:物側面
154、254、354、454、554、654:像側面
170、270、370、470、570、670:紅外線濾光片
180、280、380、480、580、680、790、890:成像面
190、290、390、490、590、690:影像感測元件
f:光學成像系統之焦距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f5:第五透鏡的焦距
f/HEP;Fno;F#:光學成像系統之光圈值
HAF: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視角的一半
NA1: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
NA2、NA3、NA4、NA5: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的色散係數
R1、R2:第一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R3、R4:第二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R5、R6:第三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R7、R8:第四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R9、R10:第五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TP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TP2、TP3、TP4、TP5:第二至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Σ TP:所有具屈折力之透鏡的厚度總和
IN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IN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IN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IN45: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InRS51: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
IF511:第五透鏡物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
SGI511:該點沉陷量
HIF511:第五透鏡物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IF521:第五透鏡像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
SGI521:該點沉陷量
HIF521:第五透鏡像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IF512:第五透鏡物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
SGI512:該點沉陷量
HIF512: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IF522:第五透鏡像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
SGI522:該點沉陷量
HIF522: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C51:第五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
C52: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
SGC51:第五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
SGC52: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
HVT51:第五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HVT52: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HOS:系統總高度(第一透鏡物側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Dg:影像感測元件的對角線長度
InS: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
InTL: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距離
InB:第五透鏡像側面至該成像面的距離
HOI:影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最大像高)
TDT:光學成像系統於結像時之TV畸變(TV Distortion)
ODT:光學成像系統於結像時之光學畸變(Optical Distortion)
本發明上述及其他特徵將藉由參照附圖詳細說明。
第1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1B圖由左至右依序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之曲線圖;第1C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之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第2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2B圖由左至右依序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之曲線圖;第2C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第3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3B圖由左至右依序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之曲線圖;第3C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第4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4B圖由左至右依序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之曲線圖;第4C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
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第5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5B圖由左至右依序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之曲線圖;第5C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第6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6B圖由左至右依序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之曲線圖;第6C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嵌合結構示意圖,其組裝方式可適用於第一實施例至第六實施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的態樣;第8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嵌合結構示意圖,其組裝方式可適用於第一實施例至第六實施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的態樣。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具屈折力的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一成像面。光學成像系統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其設置於成像面。
光學成像系統可使用三個工作波長進行設計,分別為486.1nm、587.5nm、656.2nm,其中587.5nm為主要參考波長為主要提取技術特徵之參考波長。光學成像系統亦可使用五個工作波長進行設計,分別為470nm、510nm、555nm、610nm、650nm,其中555nm為主要參考波長為主要提取技術特徵之參考波長。
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的焦距fp之比值PPR,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負屈折力之透鏡的焦距fn之比值NPR,所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的PPR總和為Σ PPR,所有負屈折力之透鏡的NPR總和為Σ NPR,當滿足下列條件時有助於控制光學成像系統的總屈折力以及總長度:0.5≦Σ PPR/|Σ NPR|≦3.0,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1≦Σ PPR/|Σ NPR|≦2.5。
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其設置於成像面。影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即為光學成像系統之成像高度或稱最大像高)為HOI,第一透鏡物側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HOS,其滿足下列條件:HOS/HOI≦25;以及0.5≦HOS/f≦25。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1≦HOS/HOI≦20;以及1≦HOS/f≦20。藉此,可維持光學成像系統的小型化,以搭載於輕薄可攜式的電子產品上。
另外,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光圈,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昇影像品質。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光學成像系統的出瞳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而容置更多光學元件,並可增加影像感測元件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系統的視場角,使光學成像系統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前述光圈至成像面間的距離為InS,其滿足下列條件:0.2≦InS/HOS≦1.1。藉此,可同時兼顧維持光學成像系統的小型化以及具備廣角的特性。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物側面至第五透鏡像
側面間的距離為InTL,於光軸上所有具屈折力之透鏡的厚度總和為Σ TP,其滿足下列條件:0.1≦Σ TP/InTL≦0.9。藉此,當可同時兼顧系統成像的對比度以及透鏡製造的良率並提供適當的後焦距以容置其他元件。
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0.01<|R1/R2|<100。藉此,第一透鏡的具備適當正屈折力強度,避免球差增加過速。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05<|R1/R2|<80。
第五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9,第五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10,其滿足下列條件:-50<(R9-R10)/(R9+R10)<50。藉此,有利於修正光學成像系統所產生的像散。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12,其滿足下列條件:IN12/f≦5.0。藉此,有助於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45,其滿足下列條件:IN45/f≦5.0。藉此,有助於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1以及TP2,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1+IN12)/TP2≦50.0。藉此,有助於控制光學成像系統製造的敏感度並提升其性能。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4以及TP5,前述兩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45,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5+IN45)/TP4≦50.0。藉此,有助於控制光學成像系統製造的敏感度並降低系統總高度。
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2、TP3以及TP4,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34,第一透鏡物側面至第五透鏡像側面間的距離為InTL,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3/(IN23+TP3+IN34)<1。藉此,有助層層微幅修正入射光行進過程所產生的像差並降低系統總高度。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五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51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1,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52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2,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臨界點C51位置於
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SGC51,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臨界點C52位置於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SGC52,其滿足下列條件:0mm≦HVT51≦3mm;0mm<HVT52≦6mm;0≦HVT51/HVT52;0mm≦|SGC51|≦0.5mm;0mm<|SGC52|≦2mm;以及0<|SGC52|/(|SGC52|+TP5)≦0.9。藉此,可有效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其滿足下列條件:0.2≦HVT52/HOI≦0.9。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3≦HVT52/HOI≦0.8。藉此,有助於光學成像系統之週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其滿足下列條件:0≦HVT52/HOS≦0.5。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2≦HVT52/HOS≦0.45。藉此,有助於光學成像系統之週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SGI511/(SGI511+TP5)≦0.9;0<SGI521/(SGI521+TP5)≦0.9。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SGI511/(SGI511+TP5)≦0.6;0.1≦SGI521/(SGI521+TP5)≦0.6。
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2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SGI512/(SGI512+TP5)≦0.9;0<SGI522/(SGI522+TP5)≦0.9。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SGI512/(SGI512+TP5)≦0.6;0.1≦SGI522/(SGI522+TP5)≦0.6。
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511|≦5mm;0.001mm≦|HIF521|≦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511|≦3.5mm;1.5mm≦|HIF521|≦3.5
mm。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2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512|≦5mm;0.001mm≦|HIF522|≦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522|≦3.5mm;0.1mm≦|HIF512|≦3.5mm。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3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513|≦5mm;0.001mm≦|HIF523|≦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523|≦3.5mm;0.1mm≦|HIF513|≦3.5mm。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4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4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514|≦5mm;0.001mm≦|HIF524|≦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524|≦3.5mm;0.1mm≦|HIF514|≦3.5mm。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之一種實施方式,可藉由具有高色散係數與低色散係數之透鏡交錯排列,而助於光學成像系統色差的修正。
上述非球面之方程式係為:z=ch2/[1+[1(k+1)c2h2]0.5]+A4h4+A6h6+A8h8+A10h10+A12h12+A14h14+A16h16+A18h18+A20h20+… (1)其中,z為沿光軸方向在高度為h的位置以表面頂點作參考的位置值,k為錐面係數,c為曲率半徑的倒數,且A4、A6、A8、A10、A12、A14、A16、A18以及A20為高階非球面係數。
本發明提供的光學成像系統中,透鏡的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材質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與重量。另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控制熱效應並且增加光學成像系統屈折力配置的設計空間。
此外,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可為非球面,其可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除用以消減像差外,相較於傳統玻璃透鏡的使用甚至可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能有效降低本發明光學成像系統的總高度。
再者,本發明提供的光學成像系統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原則上表示透鏡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原則上表示透鏡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光學系統中,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從而擴大應用層面。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可視需求包括一驅動模組,該驅動模組可與該些透鏡相耦合並使該些透鏡產生位移。前述驅動模組可以是音圈馬達(VCM)用於帶動鏡頭進行對焦,或者為光學防手振元件(OIS)用於降低拍攝過程因鏡頭振動所導致失焦的發生頻率。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可視需求令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波長小於500nm之光線濾除元件,其可藉由該特定具濾除功能之透鏡的至少一表面上鍍膜或該透鏡本身即由具可濾除短波長之材質所製作而達成。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之成像面更可視需求選擇為一平面或一曲面。當成像面為一曲面(例如具有一曲率半徑的球面),有助於降低聚焦光線於成像面所需之入射角,除有助於達成微縮光學成像系統之長度(TTL)外,對於提升相對照度同時有所助益。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各透鏡之物側面可視需求設定具有一物側承靠面(以BSO表示;Bearing Surface of Object side),其像側面亦可視需求設定具有一像側承靠面(以BSI表示;Bearing Surface of Image side),各鏡片間可藉由本身之物側承靠面以及像側承靠面可視需求設定分別與相鄰之前透鏡以及後透鏡相互嵌合之接觸面而形成一堆疊結構,前述接觸面於透鏡徑向之輪廓長度以BSL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BSL≦1mm。較佳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05mm≦BSL≦0.5mm。最佳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08mm≦BSL≦0.2mm。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其堆疊結構可視需求而設計為
一嵌,例如第一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第二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或設計為二嵌,例如以一嵌為前提,其第二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
或設計為三嵌或全嵌,以具有七片透鏡之光學成像系統為例,以二嵌為前提,其第三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第四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四物側承靠面,該第四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第四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四像側承靠面,第五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五物側承靠面,該第五物側承靠面與該第四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第五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五像側承靠面,第六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六側承靠面,該第六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五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第六透鏡其像側面具有第六像側承靠面,第七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七側承靠面,該第七物側承靠面與該第六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並嵌合。
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七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可依需求設定朝向物側或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以IAG1、IAG2、IAG3、IAG4、IAG5、IAG6、IAG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IAG≦90deg。前述IAG1至IAG7的數值大小可依實際成像系統規格需求而成不同角度,較佳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deg<IAG≦45deg。特殊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deg<IAG≦30deg以及IAG1至IAG7彼此間為約為相同角度,亦即IAG1=IAG2=IAG3=IAG4=IAG5=IAG6=IAG7。另一特殊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deg<IAG≦30deg。再一特殊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IAG1以及IAG7之一的角度最小。
前述七片透鏡之光學成像系統的全嵌結構為例,該第一物側承靠面至該第七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可依需求設定朝向物側或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別以OAG1、OAG2、OAG3、OAG4、OAG5、OAG6、OAG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OAG≦90deg。前述OAG1至OAG7的數值大小可依實際成像系統規格需求而成不同角度,較佳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deg<
OAG≦45deg。特殊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deg<OAG≦30deg以及OAG1至OAG7彼此間為約為相同角度,亦即OAG1=OAG2=OAG3=OAG4=OAG5=OAG6=OAG7。另一特殊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0deg<OAG≦30deg。再一特殊實施態樣可設定下列條件:OAG1以及OAG7之一的角度最小。
請參照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全嵌合結構示意圖,其組裝方式可適用於第一實施例至第六實施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的態樣,其中IAG1至IAG4以及OAG1至OAG4之角度均相同,並均設定為25deg。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700、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以及第四透鏡740、成像面790。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718;該第二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726,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728,該第二物側承靠面726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718互相接觸;該第三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736,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738,該第三物側承靠面736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728互相接觸;該第四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四物側承靠面746,其像側面具有第四像側承靠面748,該第四物側承靠面746與該第三像側承靠面738互相接觸,;該第五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五物側承靠面756,其像側面具有第五像側承靠面758,該第五物側承靠面756與該第四像側承靠面748互相接觸,各鏡片間可藉由本身之物側承靠面以及像側承靠面分別與相鄰之前透鏡以及後透鏡相互嵌合之接觸面而形成一堆疊結構。
請參照第8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全嵌合結構示意圖,其組裝方式可適用於第一實施例至第六實施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的態樣其中IAG1至IAG4以及OAG1至OAG4之角度均相同,並均設定為25deg。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800、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以及第四透鏡840、成像面890。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818;該第二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826,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828,該第
二物側承靠面826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818互相接觸;該第三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836,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838,該第三物側承靠面836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828互相接觸;該第四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四物側承靠面846,其像側面具有第四像側承靠面848,該第四物側承靠面846與該第三像側承靠面838互相接觸;該第五透鏡具有之物側面具有第五物側承靠面856,其像側面具有第五像側承靠面858,該第五物側承靠面856與該第四像側承靠面848互相接觸,各鏡片間可藉由本身之物側承靠面以及像側承靠面分別與相鄰之前透鏡以及後透鏡相互嵌合之接觸面而形成一堆疊結構。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其中第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1B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第1C圖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之子午面光扇以及弧矢面光扇,最長工作波長以及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由第1A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光圈10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紅外線濾光片170、成像面180以及影像感測元件190。
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112為凸面,其像側面11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12具有一反曲點。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12表示。第一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12表示。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1。
第一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1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121表示,其滿
足下列條件:SGI111=1.96546mm;|SGI111|/(|SGI111|+TP1)=0.72369。
第一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1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1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111=3.38542mm;HIF111/HOI=0.90519。
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122為凸面,其像側面12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第二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2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22表示。第二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2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22表示。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2。
第二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21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221表示。
第二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21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221表示。
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132為凸面,其像側面13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32具有一反曲點。第三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31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32表示。第三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31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32表示。第三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3。
第三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311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3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311=0.00388mm;|SGI311|/(|SGI311|+TP3)=0.00414。
第三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312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322表示。
第三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311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3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311=0.38898mm;HIF311/HOI=0.10400。
第三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12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22表示。
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142為凸面,其像側面14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42具有一反曲點。第四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41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42表示。第四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41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42表示。第四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4。
第四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11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421=0.06508mm;|SGI421|/(|SGI421|+TP4)=0.03459。
第四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12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22表示。
第四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11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421=0.85606mm;HIF421/HOI=
0.22889。
第四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12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22表示。
第五透鏡1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152為凹面,其像側面15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52以及像側面154均具有一反曲點。第五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5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S52表示。第五透鏡物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5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的1/2入射瞳直徑(HEP)之輪廓曲線長度以ARE52表示。第五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TP5。
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511=-1.51505mm;|SGI511|/(|SGI511|+TP5)=0.70144;SGI521=0.01229mm;|SGI521|/(|SGI521|+TP5)=0.01870。
第五透鏡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2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2表示。
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511=2.25435mm;HIF511/HOI=0.60277;HIF521=0.82313mm;HIF521/HOI=0.22009。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2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2表示。
紅外線濾光片1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50及成像面18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光學成像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AF,其數值如下:f=3.03968mm;f/HEP=1.6;以及HAF=50.001度與tan(HAF)=1.1918。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第五透鏡150的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f1=-9.24529mm;|f/f1|=0.32878;f5=-2.32439;以及|f1|>f5。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二透鏡120至第五透鏡150的焦距分別為f2、f3、f4、f5,其滿足下列條件:|f2|+|f3|+|f4|=17.3009mm;|f1|+|f5|=11.5697mm以及|f2|+|f3|+|f4|>|f1|+|f5|。
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的焦距fp之比值PPR,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負屈折力之透鏡的焦距fn之比值NPR,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所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的PPR總和為Σ PPR=f/f2+f/f3+f/f4=1.86768,所有負屈折力之透鏡的NPR總和為Σ NPR=f/f1+f/f5=-1.63651,Σ PPR/|Σ NPR|=1.14125。同時亦滿足下列條件:|f/f2|=0.47958;|f/f3|=0.38289;|f/f4|=1.00521;|f/f5|=1.30773。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物側面112至第五透鏡像側面154間的距離為InTL,第一透鏡物側面112至成像面180間的距離為HOS,光圈100至成像面180間的距離為InS,影像感測元件190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HOI,第五透鏡像側面154至成像面180間的距離為BFL,其滿足下列條件:InTL+BFL=HOS;HOS=10.56320mm;HOI=3.7400mm;HOS/HOI=2.8244;HOS/f=3.4751;InS=6.21073mm;以及InS/HOS=0.5880。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於光軸上所有具屈折力之透鏡的厚度總和為Σ TP,其滿足下列條件:Σ TP=5.0393mm;InTL=9.8514mm以及Σ TP/InTL=0.5115。藉此,當可同時兼顧系統成像的對比度以及透鏡製造的良率並提供適當的後焦距以容置其他元件。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物側面112的曲率
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面114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R1/R2|=1.9672。藉此,第一透鏡的具備適當正屈折力強度,避免球差增加過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五透鏡物側面152的曲率半徑為R9,第五透鏡像側面154的曲率半徑為R10,其滿足下列條件:(R9-R10)/(R9+R10)=-1.1505。藉此,有利於修正光學成像系統所產生的像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所有具正屈折力的透鏡之焦距總和為Σ 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 PP=f2+f3+f4=17.30090mm;以及f2/(f2+f3+f4)=0.36635。藉此,有助於適當分配第二透鏡120之正屈折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所有具負屈折力的透鏡之焦距總和為Σ 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 NP=f1+f5=-11.56968mm;以及f5/(f1+f5)=0.20090。藉此,有助於適當分配第五透鏡之負屈折力至其他負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12,其滿足下列條件:IN12=3.19016mm;IN12/f=1.04951。藉此,有助於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45,其滿足下列條件:IN45=0.40470mm;IN45/f=0.13314。藉此,有助於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以及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1、TP2以及TP3,其滿足下列條件:TP1=0.75043mm;TP2=0.89543mm;TP3=0.93225mm;以及(TP1+IN12)/TP2=4.40078。藉此,有助於控制光學成像系統製造的敏感度並提升其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於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4以及TP5,前述兩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45,其滿足下列條件:TP4=1.81634mm;TP5=0.64488mm;以及(TP5+IN45)/TP4=0.57785。藉此,有助於控制光學成像系統製造的敏感度
並降低系統總高度。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IN34,第一透鏡物側面112至第五透鏡像側面164間的距離為InTL,其滿足下列條件:TP2/TP3=0.96051;TP3/TP4=0.51325;TP4/TP5=2.81657;以及TP3/(IN23+TP3+IN34)=0.43372。藉此有助於層層微幅修正入射光行進過程所產生的像差並降低系統總高度。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四透鏡物側面142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物側面142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41,第四透鏡像側面144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144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42,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TP4,其滿足下列條件:InRS41=-0.09737mm;InRS42=-1.31040mm;|InRS41|/TP4=0.05361以及|InRS42|/TP4=0.72145。藉此,有利於鏡片的製作與成型,並有效維持其小型化。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四透鏡物側面142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41,第四透鏡像側面144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42,其滿足下列條件:HVT41=1.41740mm;HVT42=0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五透鏡物側面152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152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51,第五透鏡像側面154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154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52,第五透鏡15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TP5,其滿足下列條件:InRS51=-1.63543mm;InRS52=-0.34495mm;|InRS51|/TP5=2.53604以及|InRS52|/TP5=0.53491。藉此,有利於鏡片的製作與成型,並有效維持其小型化。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五透鏡物側面162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1,第五透鏡像側面154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2,其滿足下列條件:HVT51=0;HVT52=1.35891mm;以及HVT51/HVT52=0。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其滿足下列條件:HVT52/HOI=0.36334。藉此,有助於光學成像系統之週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其滿足下列條件:HVT52/
HOS=0.12865。藉此,有助於光學成像系統之週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三透鏡以及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NA3,第五透鏡的色散係數為NA5,其滿足下列條件:NA5/NA3=0.368966。藉此,有助於光學成像系統色差的修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光學成像系統於結像時之TV畸變為TDT,結像時之光學畸變為ODT,其滿足下列條件:|TDT|=0.63350%;|ODT|=2.06135%。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正向子午面光扇圖之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以PLTA表示,其為-0.042mm,正向子午面光扇圖之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以PSTA表示,其為0.056mm,負向子午面光扇圖之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以NLTA表示,其為-0.011mm,負向子午面光扇圖之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以NSTA表示,其為-0.024mm。弧矢面光扇圖之最長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以SLTA表示,其為-0.013mm,弧矢面光扇圖之最短工作波長通過光圈邊緣入射在成像面上0.7視場之橫向像差以SSTA表示,其為0.018mm。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的態樣,其中IAG1至IAG2以及OAG2至OAG3之角度均相同,並均設定為90deg。各鏡片間藉由相互嵌合之接觸面而形成一堆疊結構,前述所有接觸面於透鏡徑向之輪廓長度BSL,滿足下列條件:BSL=0.1mm。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距離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1-A20則表示各表面第1-20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
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及第2B圖,其中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2B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第2C圖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由第2A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光圈20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紅外線濾光片270、成像面280以及影像感測元件290。本實施例各透鏡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未繪示)。
第一透鏡21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面212為凸面,其像側面21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面222為凹面,其像側面22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232為凸面,其像側面23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232具有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2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面242為凸面,其像側面24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五透鏡2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252為凸面,其像側面25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252以及像側面254均具有一反曲點。藉此,有利於縮短其後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2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250及成像面28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及第3B圖,其中第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3B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第3C圖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由第3A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300、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紅外線濾光片370、成像面380以及影像感測元件390。本實施例各透鏡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未繪示)。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312為凸面,其像側面31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312以及像側面31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322為凸面,其像側面32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322以及像側面3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332為凸面,其像側面33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332具有四反
曲點以及像側面334具有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3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342為凹面,其像側面34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34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344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352為凸面,其像側面35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35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354具有一反曲點。藉此,有利於縮短其後焦距以維持小型化。
紅外線濾光片3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350及成像面38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及第4B圖,其中第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4B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第4C圖為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由第4A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400、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紅外線濾光片470、成像面480以及影像感測元件490。本實施例各透鏡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
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未繪示)。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412為凸面,其像側面41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12以及像側面41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422為凸面,其像側面42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22以及像側面4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432為凸面,其像側面43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3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34具有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4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442為凹面,其像側面44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4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44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4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452為凸面,其像側面45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45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54具有一反曲點。藉此,有利於縮短其後焦距以維持小型化。
紅外線濾光片4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450及成像面48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及第5B圖,其中第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
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5B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第5C圖為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由第5A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紅外線濾光片570、成像面580以及影像感測元件590。本實施例各透鏡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未繪示)。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512為凸面,其像側面51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12以及像側面51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522為凸面,其像側面52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22以及像側面5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5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532為凸面,其像側面53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32以及像側面534均具有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5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542為凸面,其像側面54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42以及像側面54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5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552為凸面,其像側面55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55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554具有一反曲點。藉此,有利於縮短其後焦距以維持小型化。
紅外線濾光片5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550及成像面58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6A圖及第6B圖,其中第6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第6B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第6C圖為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於0.7視場處之橫向像差圖。由第6A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紅外線濾光片670、成像面680以及影像感測元件690。本實施例各透鏡之所有像側承靠面以及所有物側承靠面均設定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未繪示)。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612為凸面,其像側面61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612以及像側面61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622為凸面,其像側面62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62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624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632為凸面,其像側面634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632一反曲點以及像側面634具有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6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642為凹面,其像側面644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面644具有二反曲點。
第五透鏡6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面652為凸面,其像側面65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652具有二反曲點以及像側面654具有一反曲點。藉此,有利於縮短其後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亦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6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650及成像面68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雖然本發明已參照其例示性實施例而特別地顯示及描述,將為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理解的是,於不脫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定義之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下可對其進行形式與細節上之各種變更。
200:光圈
210:第一透鏡
212:物側面
214:像側面
220:第二透鏡
222:物側面
224:像側面
230:第三透鏡
232:物側面
234:像側面
240:第四透鏡
242:物側面
244:像側面
250:第五透鏡
252:物側面
254:像側面
270:紅外線濾光片
280:成像面
290:影像感測元件
Claims (22)
-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以及一成像面,其中該光學成像系統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五枚,該光學成像系統於該成像面上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的屈折力排列為負正正正負、負負正正正、正負正正負、或正負負正負,該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該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HOS,該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可視角度的一半為HAF,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其滿足下列條件:1.0≦f/HEP≦1.9;0deg<HAF≦100deg以及1.0≦2(ARE/HEP)≦2.0; 其中該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之物側面具有第四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四像側承靠面,該第四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以IAG1、IAG2、IAG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IAG≦90deg。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IAG1、IAG2以及IAG3滿足下列條件:IAG1=IAG2=IAG3。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三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該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別以OAG2與OAG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OAG≦90deg。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OAG2與OAG3滿足下列條件:OAG2=OAG3。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光學成像系統於結像時之TV畸變為TDT,該光學成像系統於該成像面上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該光學成像系統的正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 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PLTA表示,其正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PSTA表示,負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NLTA表示,負向子午面光扇之可見光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NSTA表示,弧矢面光扇之可見光最長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SLTA表示,弧矢面光扇之可見光最短工作波長通過該入射瞳邊緣並入射在該成像面上0.7HOI處之橫向像差以SSTA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PLTA≦200微米;PSTA≦200微米;NLTA≦200微米;NSTA≦200微米;SLTA≦200微米;以及SSTA≦200微米;|TDT|≦99.6517%。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更包括一光圈,並且於該光圈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InS,其滿足下列公式:0.2≦InS/HOS≦1.1。
-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 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以及一成像面,其中該光學成像系統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五枚,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的屈折力排列為負正正正負、負負正正正、正負正正負、或正負負正負,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為IAG1、IAG2,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三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別為OAG2、OAG3,該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該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HOS,該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可視角度的一半為HAF,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IAG≦45deg;0deg<OAG≦45deg;1.0≦f/HEP≦1.9;0deg<HAF≦100deg以及1.0≦2(ARE/HEP)≦2.0。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IAG1以及IAG2滿足下列條件:IAG1=IAG2。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OAG2以及OAG3滿足下列條件:OAG2=OAG3。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成像面可選擇為一平面或一曲面。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五透鏡之物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51,該第五透鏡之像側面於光軸上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52,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TP5,其滿足下列條件:0.05≦ARE51/TP5≦15;以及0.05≦ARE52/TP5≦15。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表示,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之最大有效半徑處為終點,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S,其滿足下列公式:1.0≦ARS/EHD≦2.0。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的距離為IN45,且滿足下列公式:0<IN45/f≦5.0。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的距離為IN45,該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 於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4以及TP5,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5+IN45)/TP4≦50。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及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為波長小於500nm之光線濾除元件。
-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像側面具有第一像側承靠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二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二像側承靠面,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一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三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三像側承靠面,該第三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二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並且其物側面具有第四物側承靠面與其像側面具有第四像側承靠面,該第四物側承靠面與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互相接觸;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以及一成像面,其中該光學成像系統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五枚,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的屈折力排列為負正正正負、負負正正正、正負正正負、或正負負正負,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光軸相交成一夾角IAG,分別為IAG1、IAG2、IAG3,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四物側承 靠面之延伸線均可與光軸相交成一夾角OAG,分別為OAG2、OAG3、OAG4,該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為f,該光學成像系統之入射瞳直徑為HEP,該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HOS,該光學成像系統於該成像面上垂直於光軸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該光學成像系統之最大可視角度的一半為HAF,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上距離光軸1/2入射瞳直徑之垂直高度處的座標點為止,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E,其滿足下列條件:0deg<IAG≦45deg;0deg<OAG≦45deg;1.0≦f/HEP≦1.9;0deg<HAF≦100deg;以及1.0≦2(ARE/HEP)≦2.0;其中該些透鏡物側承靠面與該些透鏡像側承靠面相接觸之透鏡徑向輪廓長度為BSL,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BSL≦1mm。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以及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四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朝向物側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一像側承靠面至該第三像側承靠面以及該第二物側承靠面至該第四物側承靠面之延伸線均可朝向成像面延伸並與該光軸相交。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表示,該些透鏡中任一透鏡之任一表面與光軸的交點為起點,沿著該表面的輪廓直到該表面 之最大有效半徑處為終點,前述兩點間之輪廓曲線長度為ARS,其滿足下列公式:1.0≦ARS/EHD≦2.0。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光學成像系統更包括一光圈、一影像感測元件以及一驅動模組,該影像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成像面,並且於該光圈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具有一距離InS,該驅動模組可與該些透鏡相耦合並使該些透鏡產生位移,其滿足下列公式:0.2≦InS/HOS≦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10293A TWI710790B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US15/363,193 US9891411B2 (en) | 2016-03-31 | 2016-11-29 |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
CN201710109902.2A CN107272145B (zh) | 2016-03-31 | 2017-02-22 | 光学成像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10293A TWI710790B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4555A TW201734555A (zh) | 2017-10-01 |
TWI710790B true TWI710790B (zh) | 2020-11-21 |
Family
ID=5996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0293A TWI710790B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91411B2 (zh) |
CN (1) | CN107272145B (zh) |
TW (1) | TWI7107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29600B1 (ko) | 2015-11-23 | 2018-02-19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 |
TWI710814B (zh) * | 2016-03-10 | 2020-11-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642987B (zh) * | 2017-01-04 | 2018-12-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613480B (zh) | 2017-02-08 | 2018-02-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取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27460B (zh) | 2017-07-19 | 2018-06-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
TWI697690B (zh) * | 2018-03-09 | 2020-07-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685690B (zh) | 2018-03-14 | 2020-02-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720311B (zh) * | 2018-05-04 | 2021-03-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TWI684804B (zh) * | 2018-05-04 | 2020-02-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821225B (zh) * | 2018-12-14 | 2023-11-11 |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208148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Olympus Corp |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TW201310104A (zh) * | 2011-08-29 | 2013-03-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頭模組 |
US20150288863A1 (en) * | 2009-08-11 | 2015-10-08 | Lg Innotek Co., Ltd. | Imaging Lens |
US20150370047A1 (en) * | 2011-09-01 | 2015-12-24 | Optical Logic Inc. | Imaging lens |
TWI516821B (zh) * | 2013-10-25 | 2016-01-11 |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鏡頭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23169A4 (en) * | 2007-12-10 | 2011-05-25 | Artificial Muscle Inc | OPTICAL LENS IMAGE STABILIZATION SYSTEMS |
WO2011027690A1 (ja) * | 2009-09-02 | 2011-03-1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単焦点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
TWI506329B (zh) * | 2011-07-28 | 2015-11-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頭模組 |
TWI509280B (zh) * | 2011-07-28 | 2015-11-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頭模組 |
CN103842876B (zh) * | 2011-09-30 | 2016-01-2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透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364923B (zh) * | 2012-03-30 | 2015-10-28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五片式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
KR101422910B1 (ko) * | 2012-04-30 | 2014-07-2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카메라용 광학계 |
US8967814B2 (en) * | 2012-10-16 | 2015-03-03 |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 Imaging lens with enhancement of blocking stray light |
CN103852851A (zh) * | 2012-12-06 | 2014-06-1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
KR101525673B1 (ko) * | 2013-09-03 | 2015-06-0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및 렌즈 모듈 |
TWI581030B (zh) * | 2015-04-27 | 2017-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
KR101883033B1 (ko) * | 2015-05-27 | 2018-07-2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CN104865680B (zh) * | 2015-06-15 | 2018-05-22 |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
TWM521747U (zh) * | 2015-10-16 | 2016-05-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遮光片、遮光元件、光學元件、成像鏡頭與鏡頭模組 |
TWM517334U (zh) * | 2015-11-20 | 2016-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塑膠透鏡、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
TWM520143U (zh) * | 2015-12-17 | 2016-04-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
TWM527093U (zh) * | 2016-02-05 | 2016-08-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
-
2016
- 2016-03-31 TW TW105110293A patent/TWI710790B/zh active
- 2016-11-29 US US15/363,193 patent/US989141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22 CN CN201710109902.2A patent/CN1072721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288863A1 (en) * | 2009-08-11 | 2015-10-08 | Lg Innotek Co., Ltd. | Imaging Lens |
JP2012208148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Olympus Corp |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TW201310104A (zh) * | 2011-08-29 | 2013-03-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頭模組 |
US20150370047A1 (en) * | 2011-09-01 | 2015-12-24 | Optical Logic Inc. | Imaging lens |
TWI516821B (zh) * | 2013-10-25 | 2016-01-11 |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鏡頭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4555A (zh) | 2017-10-01 |
US9891411B2 (en) | 2018-02-13 |
US20170285303A1 (en) | 2017-10-05 |
CN107272145B (zh) | 2019-09-20 |
CN107272145A (zh) | 2017-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0512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三) | |
TWI700511B (zh) | 光學成像系統(四) | |
TWI683128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601997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
TWI710790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714852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716383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706156B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I729979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三) | |
TWI746435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201732356A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三) | |
TW201825953A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201730617A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703363B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I731231B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I669550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
TWI710814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685690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611207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
TWI703365B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202111376A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I652503B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I710815B (zh)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
TWI825444B (zh) | 光學成像系統 | |
TWM542776U (zh) | 光學成像系統(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