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06027B - 取像用光學鏡頭 - Google Patents

取像用光學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6027B
TWI406027B TW099110860A TW99110860A TWI406027B TW I406027 B TWI406027 B TW I406027B TW 099110860 A TW099110860 A TW 099110860A TW 99110860 A TW99110860 A TW 99110860A TW I406027 B TWI406027 B TW I4060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e
optical lens
object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0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5304A (en
Inventor
Hsiang Chi Tang
Chun Shan Chen
Tsung Ha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TW099110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6027B/zh
Priority to US12/823,713 priority patent/US836333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35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5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60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取像用光學鏡頭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特別是關於一種應用於可攜式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取像用光學鏡頭。
最近幾年來,隨著具有取像功能之可攜式電子產品的興起,小型化攝影鏡頭的需求日漸提高,而一般攝影鏡頭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兩種,且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畫素尺寸縮小,小型化攝影鏡頭逐漸往高畫素領域發展,因此,對成像品質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傳統搭載於可攜式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攝影鏡頭,多採用四片式透鏡結構為主,如美國專利第7,365,920號所示,其中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係以二片玻璃球面鏡互相黏合而成為Doublet(雙合透鏡),用以消除色差。但此方法有其缺點,其一,過多的玻璃球面鏡配置使得系統自由度不足,造成系統的總長度不易縮短;其二,玻璃鏡片黏合的製程不易,造成製造上的困難。此外,美國專利第7,643,225號揭露了一種四片獨立透鏡構成的光學鏡頭,包含有複數個非球面透鏡,可以有效縮短系統的總長度,且獲得不錯的成像品質。
但由於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高規格行動裝置的盛行,帶動小型化攝影鏡頭在畫素與成像品質上的迅速攀升,習知的四片式透鏡組將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鏡頭模組,再加上電子產品不斷地往高性能且輕薄化的趨勢發展,搭載有高畫素、高性能的小型化攝影鏡頭儼然已成為高階電子產品發展的重要標的。
有鑑於此,急需一種適用於輕薄、可攜式電子產品上,成像品質佳且不至於使鏡頭總長度過長的取像用光學鏡頭。
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包含五枚具屈折力的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及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該光圈係設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且該光圈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1.20。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包含五枚具屈折力的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且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具有空氣間隔,且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5<(T12/f)*10<0.85。
本發明藉由上述的鏡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縮小鏡頭體積、降低光學系統的敏感度,更能獲得較高的解像力。
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具正屈折力,係提供系統所需的部分屈折力,有助於縮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總長度;該第二透鏡具負屈折力,係可有效對具正屈折力的該第一透鏡所產生的像差做補正,且同時有利於修正系統的色差;該第三透鏡可為負屈折力透鏡或正屈折力透鏡;當該第三透鏡具負屈折力時,可有效修正系統的佩兹伐和數(Petzval Sum),使周邊像面變得更平;當該第三透鏡具正屈折力時,則有利於修正系統的高階像差;該第四透鏡具正屈折力,可有效分配該第一透鏡的正屈折力,以降低系統的敏感度;該第五透鏡具負屈折力,可使光學系統的主點遠離成像面,有利於縮短系統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
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可為一雙凸透鏡或為一物側表面為凸面及像側表面為凹面的新月形透鏡;當該第一透鏡為一雙凸透鏡時,係可有效加強該第一透鏡的屈折力配置,進而使得該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總長度變得更短;當該第一透鏡為一凸凹之新月形透鏡時,則較有利於修正系統的像散(Astigmatism)。該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凹面,以有效增大系統的後焦距,以確保取像用光學鏡頭有足夠的後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構件;該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可有利於修正系統的像散與高階像差;進一步,較佳該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該第四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凸面,可有助於壓制系統光線入射於感光元件上的角度,進而提高系統的感光靈敏度;進一步,較佳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可同時較有利於修正系統的像散;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凹面,可使系統的主點(Principal Point)較遠離成像面,有利於縮短系統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進一步,較佳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凹面。
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光圈可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之間或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藉由該第一透鏡提供正屈折力,並將該光圈置於接近該取像用光學鏡頭的被攝物側,可有效縮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學總長度,另外,上述的配置可使該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出射瞳(Exit Pupil)遠離成像面,因此,光線將以接近垂直入射的方式入射在感光元件上,此即為像側的遠心(Telecentric)特性,而遠心特性對於固態電子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極為重要,將使得電子感光元件的感光靈敏度提高,減少系統產生暗角的可能性。此外,該第五透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將可更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的光線入射於感光元件上的角度,並且可以進一步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另一方面,當將該光圈置於愈接近該第二透鏡處,可有利於廣視場角的特性,有助於對歪曲(Distortion)及倍率色收差(Chromatic Aberration of Magnification)的修正,且如此的配置可有效降低系統的敏感度。因此,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若將該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目的在於使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在遠心特性與廣視場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當將光圈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之間時,係較著重於遠心特性,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總長度可以更短;當將該光圈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時,則較著重於廣視場角的特性,且可有效降低系統的敏感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包含五枚具屈折力的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及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該光圈係設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且該光圈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1.20。
當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1.20,係有利於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在遠心特性與廣視場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進一步,較佳地,該光圈係設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並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0.92。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較佳地,該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凹面,以有效增大系統的後焦距,以確保系統有足夠的後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構件;較佳地,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此時,該第四透鏡為一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的新月型透鏡,係有利於修正系統的像散;較佳地,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此時,該第五透鏡為一雙凹透鏡,可使光學系統的主點更遠離成像面,有利於縮短系統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較佳地,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有效降低鏡頭的總長度;較佳地,該第五透鏡的材質為塑膠,塑膠材質透鏡的使用可有效減低鏡組的重量,更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40<f1/f<0.80。當f1/f滿足上述關係式時,該第一透鏡的屈折力大小配置較為平衡,可有效控制系統的總長度,維持鏡頭小型化的特性,並且可同時避免高階球差(High Order Spherical Aberration)過度增大,進而提升成像品質;進一步,較佳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50<f1/f<0.70。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0<(CT2/f)*10<1.00。當(CT2/f)*10滿足上述關係式時,該第二透鏡的鏡片厚度大小較為合適,可在考量鏡片製程良率與修正系統像差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25.0<V1-V2<45.0。當V1-V2滿足上述關係式時,係有利於該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色差的修正;進一步,較佳係滿足下列關係式:30.5<V1-V2<42.0。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25<R1/f<0.45。當R1/f滿足上述關係式時,可提供該第一透鏡足夠的正屈折力,且同時避免產生過多的高階像差。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80<f1/f4<1.40。當f1/f4滿足上述關係式時,該第一透鏡與該第四透鏡的屈折力配置較為平衡,有利於降低系統的敏感度與減少像差的產生。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具有空氣間隔,且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5<(T12/f)*10<0.85。當(T12/f)*10滿足上述關係式時,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較為合適,可避免間隔距離過短而造成鏡片組裝上的困難,或間隔距離過長而影響鏡頭的小型化。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5.0<V1一((V1+V2+V3)/3)<30.0。當V1-((V1+V2+V3)/3)滿足上述關係式時,更有利於該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色差的修正,以提升系統的解像力。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0<Td/f<1.00。當Td/f滿足上述關係式時,可使系統中鏡組配置較為緊密,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TTL/ImgH<1.95。當TTL/ImgH滿足上述關係式時,係有利於維持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小型化,以搭載於輕薄可攜式的電子產品上。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包含五枚具屈折力的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且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具有空氣間隔,且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5<(T12/f)*10<0.85。
當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滿足下列關係式:0.05<(T12/f)*10<0.85,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較為合適,可避免間隔距離過短而造成鏡片組裝上的困難,或間隔距離過長而影響鏡頭的小型化。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較佳地,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此時,該第五透鏡為一雙凹透鏡,可使光學系統的主點更遠離成像面,有利於縮短系統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較佳地,該第五透鏡的材質為塑膠,塑膠材質透鏡的使用可有效減低鏡組的重量,更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25<R1/f<0.45。當R1/f滿足上述關係式時,可提供該第一透鏡足夠的正屈折力,且同時避免產生過多的高階像差。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0<(CT2/f)*10<1.00。當(CT2/f)*10滿足上述關係式時,該第二透鏡的鏡片厚度大小較為合適,可在考量鏡片製程良率與修正系統像差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30.5<V1-V2<42.0。當V1-V2滿足上述關係式時,係有利於該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色差的修正。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較佳地,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5.0<V1-((V1+V2+V3)/3)<30.0。當V1-((V1+V2+V3)/3)滿足上述關係式時,更有利於該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色差的修正,以提升系統的解像力。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較佳地,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及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該光圈係設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且該光圈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1.20。當SL/TTL滿足上述關係式時,係有利於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在遠心特性與廣視場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發明前述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較佳地,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係滿足下列關係式:TTL/ImgH<1.95。當TTL/ImgH滿足上述關係式時,係有利於維持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小型化,以搭載於輕薄可攜式的電子產品上。
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系統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並可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總長度。
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將藉由以下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一A圖,第一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一B圖。第一實施例之取像用光學鏡頭主要由五枚透鏡構成,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100),其物側表面(101)及像側表面(102)皆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一透鏡(100)的物側表面(101)及像側表面(10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110),其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二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120),其物側表面(12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12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三透鏡(120)的物側表面(121)及像側表面(1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130),其物側表面(13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13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四透鏡(130)的物側表面(131)及像側表面(132)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140),其物側表面(141)及像側表面(14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五透鏡(140)的物側表面(141)及像側表面(142)皆為非球面,並且該第五透鏡(140)的像側表面(14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150)置於該第一透鏡(100)與該第二透鏡(110)之間;另包含有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IR-filter)(160)置於該第五透鏡(140)的像側表面(142)與一成像面(170)之間;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的材質為玻璃且其不影響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上述之非球面曲線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X: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頂點之切面的相對高度;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距離;k:錐面係數;Ai :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4.34(毫米)。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其關係式為:Fno=2.85。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關係式為:HFOV=33.2(度)。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110)的色散係數為V2,其關係式為:V1-V2=32.5。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110)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120)的色散係數為V3,其關係式為:V1-((V1+V2+V3)/3)=21.7。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1/f=0.59。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130)的焦距為f4,其關係式為:f1/f4=1.26。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R1/f=0.33。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1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CT2/f)*10=0.81。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與該第二透鏡(110)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12/f)*10=0.20。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物側表面(101)至該第五透鏡(140)的像側表面(14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d/f=0.81。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一電子感光元件於該成像面(170)處供被攝物成像於其上,該光圈(150)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100)的物側表面(1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其關係式為:SL/TTL=0.88。
第一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100)的物側表面(1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其關係式為:TTL/ImgH=1.67。
第一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第七圖表一所示,其非球面數據如第八A圖表二A及第八B圖表二B所示,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HFOV定義為最大視角的一半。
《第二實施例》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二A圖,第二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二B圖。第二實施例之取像用光學鏡頭主要由五枚透鏡構成,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200),其物側表面(201)及像側表面(202)皆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一透鏡(200)的物側表面(201)及像側表面(20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210),其物側表面(21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21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二透鏡(210)的物側表面(211)及像側表面(21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220),其物側表面(22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22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三透鏡(220)的物側表面(221)及像側表面(2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230),其物側表面(23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23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四透鏡(230)的物側表面(231)及像側表面(232)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240),其物側表面(241)及像側表面(24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五透鏡(240)的物側表面(241)及像側表面(242)皆為非球面,並且該第五透鏡(240)的像側表面(24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250)置於該第一透鏡(200)與該第二透鏡(210)之間;另包含有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0)置於該第五透鏡(240)的像側表面(242)與一成像面(270)之間;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0)的材質為玻璃且其不影響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第二實施例非球面曲線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實施例的型式。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4.19(毫米)。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關係式為:Fno=2.60。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關係式為:HFOV=34.0(度)。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210)的色散係數為V2,其關係式為:V1-V2=34.5。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210)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220)的色散係數為V3,其關係式為:V1-((V1+V2+V3)/3)=23.0。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1/f=0.65。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230)的焦距為f4,其關係式為:f1/f4=1.07。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R1/f=0.38。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2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CT2/f)*10=0.70。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與該第二透鏡(210)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12/f)*10=0.17。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物側表面(201)至該第五透鏡(240)的像側表面(24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d/f=0.88。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一電子感光元件於該成像面(270)處供被攝物成像於其上,該光圈(250)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200)的物側表面(2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其關係式為:SL/TTL=0.85。
第二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200)的物側表面(2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其關係式為:TTL/ImgH=1.71。
第二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第九圖表三所示,其非球面數據如第十A圖表四A及第十B圖表四B所示,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HFOV定義為最大視角的一半。
《第三實施例》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三A圖,第三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三B圖。第三實施例之取像用光學鏡頭主要由五枚透鏡構成,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300),其物側表面(301)及像側表面(302)皆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一透鏡(300)的物側表面(301)及像側表面(30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310),其物側表面(311)及像側表面(31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二透鏡(310)的物側表面(311)及像側表面(31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320),其物側表面(32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32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三透鏡(320)的物側表面(321)及像側表面(3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330),其物側表面(33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33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四透鏡(330)的物側表面(331)及像側表面(332)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340),其物側表面(34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34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五透鏡(340)的物側表面(341)及像側表面(342)皆為非球面,並且該第五透鏡(340)的像側表面(34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350)置於該第一透鏡(300)與該第二透鏡(310)之間;另包含有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0)置於該第五透鏡(340)的像側表面(342)與一成像面(370)之間;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0)的材質為玻璃且其不影響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第三實施例非球面曲線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實施例的型式。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4.35(毫米)。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關係式為:Fno=2.80。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關係式為:HFOV=33.2(度)。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310)的色散係數為V2,其關係式為:V1-V2=32.5。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310)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320)的色散係數為V3,其關係式為:V1-((V1+V2+V3)/3)=21.7。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1/f=0.56。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330)的焦距為f4,其關係式為:f1/f4=0.90。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R1/f=0.33。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3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CT2/f)*10=0.69。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與該第二透鏡(310)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12/f)*10=0.22。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物側表面(301)至該第五透鏡(340)的像側表面(34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d/f=0.79。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一電子感光元件於該成像面(370)處供被攝物成像於其上,該光圈(350)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300)的物側表面(3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其關係式為:SL/TTL=0.86。
第三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300)的物側表面(3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其關係式為:TTL/ImgH=1.67。
第三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第十一圖表五所示,其非球面數據如第十二A圖表六A及第十二B圖表六B所示,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HFOV定義為最大視角的一半。
《第四實施例》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四A圖,第四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四B圖。第四實施例之取像用光學鏡頭主要由五枚透鏡構成,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400),其物側表面(40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40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一透鏡(400)的物側表面(401)及像側表面(40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410),其物側表面(41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41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二透鏡(410)的物側表面(411)及像側表面(4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420),其物側表面(42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42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三透鏡(420)的物側表面(421)及像側表面(4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430),其物側表面(43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43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四透鏡(430)的物側表面(431)及像側表面(432)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440),其物側表面(44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44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五透鏡(440)的物側表面(441)及像側表面(442)皆為非球面,並且該第五透鏡(440)的像側表面(44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450)置於該第一透鏡(400)與該第二透鏡(410)之間;另包含有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0)置於該第五透鏡(440)的像側表面(442)與一成像面(470)之間;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0)的材質為玻璃且其不影響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第四實施例非球面曲線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實施例的型式。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4.33(毫米)。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關係式為:Fno=2.60。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關係式為:HFOV=33.2(度)。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410)的色散係數為V2,其關係式為:V1-V2=34.5。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410)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420)的色散係數為V3,其關係式為:V1-((V1+V2+V3)/3)=23.0。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1/f=0.67。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430)的焦距為f4,其關係式為:f1/f4=0.89。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R1/f=0.32。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4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CT2/f)*10=0.62。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與該第二透鏡(410)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12/f)*10=0.24。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物側表面(401)至該第五透鏡(440)的像側表面(44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d/f=0.82。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一電子感光元件於該成像面(470)處供被攝物成像於其上,該光圈(450)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400)的物側表面(4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其關係式為:SL/TTL=0.84。
第四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400)的物側表面(4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其關係式為:TTL/ImgH=1.71。
第四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第十三圖表七所示,其非球面數據如第十四A圖表八A及第十四B圖表八B所示,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HFOV定義為最大視角的一半。
《第五實施例》
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五A圖,第五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五B圖。第五實施例之取像用光學鏡頭主要由五枚透鏡構成,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500),其物側表面(501)及像側表面(502)皆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一透鏡(500)的物側表面(501)及像側表面(50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510),其物側表面(511)及像側表面(51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二透鏡(510)的物側表面(511)及像側表面(51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520),其物側表面(52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52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三透鏡(520)的物側表面(521)及像側表面(5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530),其物側表面(53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53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四透鏡(530)的物側表面(531)及像側表面(532)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540),其物側表面(541)及像側表面(54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五透鏡(540)的物側表面(541)及像側表面(542)皆為非球面,並且該第五透鏡(540)的像側表面(54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550)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500)之間;另包含有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60)置於該第五透鏡(540)的像側表面(542)與一成像面(570)之間;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60)的材質為玻璃且其不影響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第五實施例非球面曲線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實施例的型式。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4.30(毫米)。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關係式為:Fno=2.80。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關係式為:HFOV=33.5(度)。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510)的色散係數為V2,其關係式為:V1-V2=34.5。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510)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520)的色散係數為V3,其關係式為:V1-((V1+V2+V3)/3)=23.0。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1/f=0.51。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530)的焦距為f4,其關係式為:f1/f4=0.43。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R1/f=0.29。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5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CT2/f)*10=0.65。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與該第二透鏡(510)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12/f)*10=0.20。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物側表面(501)至該第五透鏡(540)的像側表面(54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d/f=0.81。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一電子感光元件於該成像面(570)處供被攝物成像於其上,該光圈(550)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500)的物側表面(5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其關係式為:SL/TTL=0.95。
第五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500)的物側表面(5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其關係式為:TTL/ImgH=1.53。
第五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第十五圖表九所示,其非球面數據如第十六A圖表十A及第十六B圖表十B所示,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HFOV定義為最大視角的一半。
《第六實施例》
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六A圖,第六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六B圖。第六實施例之取像用光學鏡頭主要由五枚透鏡構成,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600),其物側表面(60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60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一透鏡(600)的物側表面(601)及像側表面(60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610),其物側表面(611)為凸面及像側表面(612)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二透鏡(610)的物側表面(611)及像側表面(6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620),其物側表面(62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62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三透鏡(620)的物側表面(621)及像側表面(6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630),其物側表面(631)為凹面及像側表面(632)為凸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四透鏡(630)的物側表面(631)及像側表面(632)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640),其物側表面(641)及像側表面(642)皆為凹面,其材質為塑膠,該第五透鏡(640)的物側表面(641)及像側表面(642)皆為非球面,並且該第五透鏡(640)的像側表面(64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650)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600)之間;另包含有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60)置於該第五透鏡(640)的像側表面(642)與一成像面(670)之間;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60)的材質為玻璃且其不影響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第六實施例非球面曲線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實施例的型式。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4.20(毫米)。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為Fno,其關係式為:Fno=2.80。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關係式為:HFOV=34.0(度)。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610)的色散係數為V2,其關係式為:V1-V2=34.5。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610)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620)的色散係數為V3,其關係式為:V1-((V1+V2+V3)/3)=11.5。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f1/f=0.62。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630)的焦距為f4,其關係式為:f1/f4=0.51。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R1/f=0.31。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二透鏡(6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CT2/f)*10=0.67。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與該第二透鏡(610)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12/f)*10=0.15。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物側表面(601)至該第五透鏡(640)的像側表面(64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其關係式為:Td/f=0.83。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一電子感光元件於該成像面(670)處供被攝物成像於其上,該光圈(650)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600)的物側表面(6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其關係式為:SL/TTL=0.95。
第六實施例取像用光學鏡頭中,該第一透鏡(600)的物側表面(601)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其關係式為:TTL/ImgH=1.57。
第六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第十七圖表十一所示,其非球面數據如第十八A圖表十二A及第十八B圖表十二B所示,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HFOV定義為最大視角的一半。
表一至表十二(分別對應第七圖至第十八圖)所示為本發明取像用光學鏡頭實施例的不同數值變化表,然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數值變化皆屬實驗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數值,相同結構的產品仍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疇,故以上的說明所描述及圖式僅做為例示性,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表十三(對應第十九圖)為各個實施例對應本發明相關關係式的數值資料。
100、200、300、400、500、600...第一透鏡
101、201、301、401、501、601...物側表面
102、202、302、402、502、602...像側表面
110、210、310、410、510、610...第二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第三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第四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第五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光圈
160、260、360、460、560、6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70、270、370、470、570、670...成像面
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
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
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
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
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
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
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
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
光圈至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
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
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
第一A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一B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第二A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二B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第三A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三B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第四A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四B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第五A圖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五B圖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第六A圖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六B圖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第七圖係表一,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第八A圖及第八B圖係表二A及表二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第九圖係表三,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第十A圖及第十B圖係表四A及表四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第十一圖係表五,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第十二A圖及第十二B圖係表六A及表六B,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第十三圖係表七,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第十四A圖及第十四B圖係表八A及表八B,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第十五圖係表九,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第十六A圖及第十六B圖係表十A及表十B,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第十七圖係表十一,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第十八A圖及第十八B圖係表十二A及表十二B,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第十九圖係表十三,為本發明第一至第六實施例相關關係式的數值資料。
100...第一透鏡
101...物側表面
102...像側表面
110...第二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三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第四透鏡
131...物側表面
132...像側表面
140...第五透鏡
141...物側表面
142...像側表面
150...光圈
1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70...成像面

Claims (22)

  1. 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包含五枚具屈折力的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及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該光圈係設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且該光圈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1.20;及0.70<Td/f≦0.88。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凹面,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且該第五透鏡的材質為塑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40<f1/f<0.8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50<f1/f<0.7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0<(CT2/f) 10<1.0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25.0<V1-V2<45.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30.5<V1-V2<42.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25<R1/f<0.45。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 其中該光圈係設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且該光圈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0.92。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80<f1/f4<1.4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具有空氣間隔,且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5<(T12/f) 10<0.85。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5.0<V1-((V1+V2+V3)/3)<30.0。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凹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係滿足下列關係式:TTL/ImgH<1.95。
  16. 一種取像用光學鏡頭,包含五枚具屈折力的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及像側表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及像側表面為凹面,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且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光圈,該光圈係設置於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具有空氣間隔,且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距離為T1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5<(T12/f) 10<0.85。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25<R1/f<0.45。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整體取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0<(CT2/f) 10<1.00。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30.5<V1-V2<42.0。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5.0<V1-((V1+V2+V3)/3)<30.0。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且該光圈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75<SL/TTL<1.20。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取像用光學鏡頭,其中該取像用光學鏡頭另設置有一電子感光元件供被攝物成像,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該電子感光元件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TL,而該電子感光元件有效畫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係滿足下列關係式:TTL/ImgH<1.95。
TW099110860A 2010-04-08 2010-04-08 取像用光學鏡頭 TWI406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0860A TWI406027B (zh) 2010-04-08 2010-04-08 取像用光學鏡頭
US12/823,713 US8363337B2 (en) 2010-04-08 2010-06-25 Imaging lens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0860A TWI406027B (zh) 2010-04-08 2010-04-08 取像用光學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304A TW201135304A (en) 2011-10-16
TWI406027B true TWI406027B (zh) 2013-08-21

Family

ID=4476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0860A TWI406027B (zh) 2010-04-08 2010-04-08 取像用光學鏡頭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337B2 (zh)
TW (1) TWI4060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6328B2 (en) 2012-12-28 2015-08-25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Mobile device and optical imaging lens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4198A1 (ja) * 2008-08-25 2010-03-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5665229B2 (ja) 2011-03-30 2015-02-04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411830B (zh) * 2011-06-22 2013-10-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拾像光學鏡頭組
TWI431315B (zh) * 2011-09-28 2014-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
KR101301314B1 (ko) 2011-10-10 2013-08-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렌즈 유닛
KR101321276B1 (ko) * 2011-10-21 2013-10-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TWI434064B (zh) * 2011-10-25 2014-04-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光學鏡片系統
CN103907044B (zh) * 2011-10-31 2017-04-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TWI440884B (zh) 2011-11-07 2014-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系統
TWI448772B (zh) * 2012-01-05 2014-08-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鏡片組
TWI438476B (zh) 2012-01-12 2014-05-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系統
TWI561845B (en) * 2012-02-23 2016-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mage lens
TWI439753B (zh) 2012-03-03 2014-06-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
TWI452331B (zh) * 2012-03-08 2014-09-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成像系統鏡組
TWI443370B (zh) * 2012-03-08 2014-07-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單焦點光學鏡片系統
JP2013190574A (ja) * 2012-03-13 2013-09-26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TW201317659A (zh) * 2012-03-30 2013-05-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437261B (zh) 2012-03-30 2014-05-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476472B (zh) * 2012-04-27 2015-03-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成像鏡頭
KR101422910B1 (ko) * 2012-04-30 2014-07-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용 광학계
TWI461731B (zh) * 2012-05-18 2014-11-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鏡頭系統組
US8675288B2 (en) 2012-06-12 2014-03-1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module
TWM471598U (zh) * 2012-08-29 2014-02-01 Fujifilm Corp 攝影透鏡以及具備攝影透鏡的攝影裝置
US20140063596A1 (en) * 2012-09-05 2014-03-06 Pil Sun Jung Photographing lens optical system
TWI487969B (zh) 2012-11-02 2015-06-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454726B (zh) * 2012-10-01 2014-10-0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成像鏡頭
TWI487934B (zh) 2012-10-12 2015-06-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454732B (zh) 2012-10-31 2014-10-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CN103135205B (zh) * 2012-11-02 2015-05-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JPWO2014080561A1 (ja) * 2012-11-21 2017-0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TWI443368B (zh) 2012-12-28 2014-07-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03293644B (zh) 2013-02-06 2015-11-2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293638B (zh) 2013-02-06 2016-03-2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383489B (zh) 2013-03-08 2016-08-0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JP5946790B2 (ja) * 2013-03-29 2016-07-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4209163A (ja) * 2013-03-29 2014-1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WO2014155465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4197101A (ja) 2013-03-29 2014-10-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6000179B2 (ja) 2013-03-29 2016-09-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3412395B (zh) 2013-04-12 2015-10-1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412396B (zh) 2013-04-12 2015-12-0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424848B (zh) 2013-04-24 2016-01-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543512B (zh) 2013-06-03 2016-05-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EP3008890A4 (en) 2013-06-13 2016-05-04 Corephotonics Ltd ZOOM OF A DIGITAL CAMERA WITH DUAL IRIS
CN107748432A (zh) 2013-07-04 2018-03-02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US9857568B2 (en) 2013-07-04 2018-01-02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TWI490588B (zh) 2013-08-02 2015-07-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JP2015060171A (ja) * 2013-09-20 2015-03-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3777325B (zh) 2013-10-11 2016-11-0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913822B (zh) 2013-11-15 2016-08-1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CN103969790B (zh) 2013-12-09 2016-05-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4698570B (zh) * 2013-12-09 2018-05-0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组
JP2015121668A (ja) * 2013-12-24 2015-07-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6274942B2 (ja) * 2014-03-27 2018-02-07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5枚の光学素子構成の撮像レンズ
CN104142561A (zh) * 2014-04-16 2014-11-1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CN104142558B (zh) 2014-04-16 2016-08-2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CN105445899B (zh) * 2014-08-27 2017-10-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TWI537631B (zh) * 2014-10-20 2016-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TWI494591B (zh) * 2014-11-26 2015-08-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CN112327463B (zh) 2015-01-03 2022-10-1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微型长焦镜头模块和使用该镜头模块的相机
KR101813329B1 (ko) * 2015-10-13 2017-1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355661B1 (ko) * 2015-10-13 2022-01-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5922854B1 (ja) * 2016-01-27 2016-05-24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レンズ
JP6150317B2 (ja) * 2016-08-30 2017-06-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TWI613480B (zh) 2017-02-08 2018-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212611B1 (ko) 2017-02-23 2021-02-05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카메라 렌즈 설계
CN108663772B (zh) * 2017-03-31 2022-07-05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成像设备
WO2018214396A1 (zh) * 2017-05-26 2018-11-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EP3461284A4 (en) 2017-07-07 2019-07-03 Corephotonics Ltd. PRISM DESIGN OF FOLDED CAMERA FOR PREVENTING PARASITE LIGHT
KR102140884B1 (ko) 2017-07-23 2020-08-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큰 애퍼처를 갖는 컴팩터형 폴디드 렌즈
KR102597156B1 (ko) * 2017-12-04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US11333845B2 (en) 2018-03-02 2022-05-17 Corephotonics Ltd. Spacer design for mitigating stray light
US12078868B2 (en) 2018-05-14 2024-09-03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lens designs
CN109031594B (zh) * 2018-08-03 2022-07-12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EP3738303A4 (en) 2019-01-03 2021-04-21 Corephotonics Ltd. MULTI-APERTURE CAMERAS WITH AT LEAST ONE TWO-STATE ZOOM CAMERA
KR20240110028A (ko) 2019-02-25 2024-07-12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적어도 하나의 2 상태 줌 카메라를 갖는 멀티-애퍼처 카메라
CN110531492B (zh) * 2019-08-19 2021-04-1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4578520A (zh) 2019-08-21 2022-06-03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US12072609B2 (en) 2019-09-24 2024-08-27 Corephotonics Ltd. Slim pop-out cameras and lenses for such cameras
US11656538B2 (en) 2019-11-25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zoom camera module with adaptive aperture
KR102494753B1 (ko) 2020-01-08 2023-01-31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멀티-애퍼처 줌 디지털 카메라 및 그 사용 방법
TWI750615B (zh) 2020-01-16 2021-1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123484B (zh) * 2020-03-30 2020-07-10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EP3966631B1 (en) 2020-05-30 2023-01-25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uper macro image
KR20220012842A (ko) 2020-07-22 2022-02-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카메라 렌즈 설계
KR20240049655A (ko) 2020-07-31 2024-04-16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매크로-텔레 카메라 렌즈 설계
CN111736323B (zh) 2020-08-26 2020-11-1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KR102583656B1 (ko) 2020-09-18 2023-09-27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팝-아웃 줌 카메라
CN114868065A (zh) 2020-12-01 2022-08-05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连续自适应变焦系数的折叠摄像机
KR102474934B1 (ko) 2021-01-25 2022-12-05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슬림 팝-아웃 와이드 카메라 렌즈
KR102597148B1 (ko) * 2021-03-18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486397B1 (ko) 2021-03-22 2023-01-06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연속적으로 적응하는 줌 팩터를 갖는 폴디드 카메라
TWI786774B (zh) * 2021-08-19 2022-12-1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KR102685591B1 (ko) 2021-09-23 2024-07-15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큰 애퍼처 연속 줌 폴디드 텔레 카메라
KR102610118B1 (ko) 2021-11-02 2023-12-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컴팩트형 더블 폴디드 텔레 카메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2714A (en) * 2008-12-01 2010-06-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TW201102690A (en) * 2009-07-14 2011-01-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TW201106040A (en) * 2009-08-11 2011-02-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5920B2 (en) 2005-12-28 2008-04-29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our-piece lens assembly
WO2010024198A1 (ja) * 2008-08-25 2010-03-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US7965454B2 (en) * 2008-08-28 2011-06-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ing lens and small-siz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379102B (en) 2008-11-20 2012-12-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US8427569B2 (en) * 2009-02-27 2013-04-2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e pickup len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JP5601857B2 (ja) * 2009-04-07 2014-10-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CN201508432U (zh) 2009-04-07 2010-06-16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JP5607398B2 (ja) * 2009-04-07 2014-10-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US8559118B2 (en) * 2009-11-18 2013-10-15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Europe Limited Fixed focal length optical lens architecture providing a customized depth of focus optica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2714A (en) * 2008-12-01 2010-06-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TW201102690A (en) * 2009-07-14 2011-01-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TW201106040A (en) * 2009-08-11 2011-02-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6328B2 (en) 2012-12-28 2015-08-25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Mobile device and optical imaging len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63337B2 (en) 2013-01-29
TW201135304A (en) 2011-10-16
US20110249346A1 (en)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6027B (zh) 取像用光學鏡頭
TWI401485B (zh) 成像光學鏡片組
TWI400506B (zh) 攝像光學鏡片組
TWI435135B (zh) 光學透鏡系統
TWI434096B (zh) 光學攝像透鏡組
TWI418876B (zh) 光學攝像系統
TWI414840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401467B (zh) 影像擷取透鏡組
TWI410693B (zh)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
TWI409522B (zh)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
TWI424217B (zh) 影像擷取鏡頭組
TWI408409B (zh) 取像光學鏡組
TWI422900B (zh) 光學攝影鏡頭組
TWI437312B (zh) 影像擷取鏡片系統
TWI421557B (zh) 攝像透鏡系統
TWI435136B (zh) 光學成像鏡頭組
TWI432773B (zh) 攝影透鏡組
TWI424189B (zh) 成像光學鏡頭
TWI421563B (zh) 影像拾取光學鏡頭組
TWI409497B (zh) 攝像光學鏡組
TWI43135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398685B (zh) 攝影光學鏡片組
TWI443409B (zh) 影像拾取光學鏡頭
TWI391701B (zh) 取像光學鏡頭
TWI418841B (zh) 攝像光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