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6675B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86675B TWI486675B TW101128341A TW101128341A TWI486675B TW I486675 B TWI486675 B TW I486675B TW 101128341 A TW101128341 A TW 101128341A TW 101128341 A TW101128341 A TW 101128341A TW I486675 B TWI486675 B TW I48667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arbon nanotube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module
- touch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液晶顯示因為低功耗、小型化及高品質的顯示效果,成為最佳的顯示方式之一。目前較為常用的液晶顯示幕為TN(扭曲向列相)模式的液晶顯示幕(TN-LCD)。對於TN-LCD,當液晶顯示幕的驅動電極上未施加電壓時,光能透過液晶顯示幕呈通光狀態;當在液晶顯示幕的驅動電極上施加一定電壓時,液晶分子長軸方向沿電場方向平行或傾斜排列,光完全不能或部分能夠透過液晶顯示幕,故呈遮光狀態。根據圖像訊號有選擇地在液晶顯示幕的驅動電極上施加電壓,可以顯示出不同的圖案。
近年來,伴隨著移動電話、觸摸導航系統、集成式電腦顯示器及互動電視等各種電子設備的高性能化和多樣化的發展,在液晶顯示幕的顯示面安裝透光性的觸摸屏的電子設備逐漸增加。電子設備的使用者通過觸摸屏,一邊對位於觸摸屏背面的液晶顯示幕的顯示內容進行視覺確認,一邊利用手指或筆等方式按壓觸摸屏來進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使用該液晶顯示幕的電子設備的各種功能。
有關液晶顯示幕與所述觸摸屏整合的方案,觸摸屏主要包括雙層玻璃(Glass-on-Glass)以及單片玻璃式(OGS,One Glass Solution)兩種結構,然而,先前技術都是將觸摸屏直接設置在液晶模組上方,因為無論雙層玻璃結構或者單片玻璃式結構,這種設置方式因玻璃結構而使厚度增加,並不利於電子設備的小型化和薄型化。且先前技術中,通常將觸摸屏與液晶顯示幕分別製作好後再組裝在一起,增加了生產流程,不利於簡化生產工藝及降低生產成本。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提供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簡單且製得的液晶模組無需再單獨設置觸摸屏即可實現感測觸摸實為必要。
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偏光層;將一自支撐的奈米碳管層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的表面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提供一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一上電極層層,一第一配向層,一液晶層,一第二配向層,一薄膜電晶體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層;以及貼合所述偏光片與所述液晶模組,使設置有所述電極的奈米碳管層貼合於所述上基板遠離所述第二偏光層的表面,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偏光層;提供一懸空設置的奈米碳管層,將該奈米碳管層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遠離所述第
一偏光層的表面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提供一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一上電極層,一第一配向層,一液晶層,一第二配向層,一薄膜電晶體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層;以及貼合所述偏光片與所述液晶模組,使設置有所述電極的奈米碳管層貼合於所述上基板遠離所述第二偏光層的表面,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偏光層;提供一懸空設置的奈米碳管層,將該奈米碳管層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的表面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提供一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一上電極層,一第一配向層,一液晶層,一第二配向層,一薄膜電晶體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層;以及貼合所述偏光片與所述液晶模組,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與先前技術相比較,本發明中,由於作為透明導電層的奈米碳管層為一自支撐結構,只需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並相應的形成電極即可形成一具有觸控功能的偏光片,該步驟簡單且能夠相容於先前的液晶模組製造工藝,避免增加額外的觸摸屏的製造步驟,從而避免提高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造成本。該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具有較薄的厚度和簡單的結構,且製造工藝簡單,降低了製造成本,有利於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大批量生產。
10‧‧‧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12‧‧‧偏光片
14‧‧‧液晶模組
120‧‧‧第一偏光層
122‧‧‧奈米碳管層
124‧‧‧電極
126‧‧‧觸摸感應區域
141‧‧‧上基板
142‧‧‧上電極層
143‧‧‧第一配向層
144‧‧‧液晶層
145‧‧‧第二配向層
146‧‧‧薄膜電晶體面板
147‧‧‧第二偏光層
150‧‧‧保護層
160‧‧‧黏結劑層
223‧‧‧奈米碳管片段
225‧‧‧奈米碳管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工藝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中奈米碳管膜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5為圖4的奈米碳管膜中奈米碳管片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偏光片的側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偏光片的側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中偏光片的側視示意圖。
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提供一第一偏光層120;步驟二,將一自支撐的奈米碳管層122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120表面;步驟三,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間
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124,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122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12;步驟四,提供一液晶模組14,該液晶模組14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141,一上電極層142,一第一配向層143,一液晶層144,一第二配向層145,一薄膜電晶體面板146以及一第二偏光層147;以及步驟五,貼合偏光片於所述液晶模組,使設置有所述電極124的奈米碳管層122貼合於所述上基板141的上表面,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
在上述步驟一中,所述第一偏光層120作為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的上偏光層,與所述第二偏光層147對應。該第一偏光層120具有兩個相對的表面。該第一偏光層120可為先前技術中常用的偏光材料,具體可以包括一吸附有二色性物質的高分子薄膜(如聚乙烯醇,PVA)。該二色性物質可以為碘系材料或染料材料。該第一偏光層120的厚度為100微米~1毫米。
在上述步驟二中,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為一自支撐結構。該奈米碳管層122中部具有一觸摸感應區域用於感測觸摸。該奈米碳管層122包括複數奈米碳管。在一實施例中,該奈米碳管層122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排列。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奈米碳管層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可僅沿第一方向如X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如Y方向延伸。優選地,該奈米碳管層為由奈米碳管組成的純奈米碳管層,從而能夠提高透光度。優選地,所述奈米碳管層122具有阻抗異向性,以定義出一低阻抗方向,該奈米碳管層122在該低阻抗方向上的電導率遠大於該奈米碳管層122在其他方向上的電
導率。
所述奈米碳管層122包括至少一個從奈米碳管陣列中拉取獲得的奈米碳管膜。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層122僅由一個該奈米碳管膜組成。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奈米碳管陣列,優選地,該陣列為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b)從上述奈米碳管陣列中選定一定寬度的部分奈米碳管,本實施例優選為採用具有一定寬度的膠帶接觸奈米碳管陣列以選定一定寬度的部分奈米碳管;(c)以一定速度沿基本垂直於奈米碳管陣列生長方向拉伸該部分奈米碳管,形成一連續的奈米碳管膜。
該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的製備方法可採用化學氣相沈積法、石墨電極恒流電弧放電沈積法或雷射蒸發沈積法。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提供的奈米碳管陣列為單壁奈米碳管陣列、雙壁奈米碳管陣列及多壁奈米碳管陣列中的一種或多種。該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為複數彼此平行且垂直於基底生長的奈米碳管形成的純奈米碳管陣列。該奈米碳管陣列中的奈米碳管彼此通過凡得瓦力緊密接觸形成陣列。該奈米碳管陣列與上述基底面積基本相同。該奈米碳管陣列的高度大於100微米。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奈米碳管陣列的高度為200微米~900微米。
在上述拉伸過程中,在拉力作用下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中的部分奈米碳管沿拉伸方向逐漸脫離基底的同時,由於凡得瓦力作用,該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中的其他奈米碳管首尾相連地連續地被拉出,從而形成一奈米碳管膜。該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奈米碳管首尾相連且沿拉伸方向定向排列。該直接拉伸獲得的擇優取向排列
的奈米碳管膜比無序的奈米碳管膜具有更好的均勻性,即具有更均勻的厚度以及更均勻的導電性能。同時該直接拉伸獲得奈米碳管膜的方法簡單快速,適宜進行工業化應用。
所述拉取獲得的奈米碳管膜在拉伸方向具有最小的電阻抗,而在垂直於拉伸方向具有最大電阻抗,因而具備電阻抗異向性,即導電異向性。
請參閱圖4,所述奈米碳管膜是由若干奈米碳管組成的自支撐結構。所述若干奈米碳管為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所述擇優取向是指在奈米碳管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膜的表面。進一步地,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多數奈米碳管是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當然,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存在少數隨機排列的奈米碳管,這些奈米碳管不會對奈米碳管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取向排列構成明顯影響。所述自支撐為奈米碳管膜不需要大面積的載體支撐,而只要相對兩邊提供支撐力即能整體上懸空而保持自身膜狀狀態,即將該奈米碳管膜置於(或固定於)間隔一定距離設置的兩個支撐體上時,位於兩個支撐體之間的奈米碳管膜能夠懸空保持自身膜狀狀態。所述自支撐主要通過奈米碳管膜中存在連續的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延伸排列的奈米碳管而實現。由於該奈米碳管膜具有自支撐性,可以單獨形成再通過後續貼附的方式貼附於所述第一偏光層120表面。相對於傳統的ITO層需要通過蒸鍍和濺射工藝直接形成在需要的
表面,導致對形成表面具有較高的要求,該奈米碳管膜對所貼附的表面要求較低,使奈米碳管膜可以容易地與所述第一偏光層120整合在一起。
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並非絕對的直線狀,可以適當的彎曲;或者並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適當的偏離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奈米碳管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中並列的奈米碳管之間可能存在部分接觸。
請參閱圖5,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連續且定向排列的奈米碳管片段223。該複數奈米碳管片段223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223包括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225,該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225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該奈米碳管片段225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狀。該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225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排列。該奈米碳管膜中奈米碳管間可以具有間隙,從而使該奈米碳管膜最厚處的厚度約為0.5奈米至100微米,優選為0.5奈米至10微米。
所述奈米碳管層122可以是單個所述奈米碳管膜或是複數平行且無間隙鋪設的奈米碳管膜。由於上述的複數奈米碳管膜可以平行且無間隙的鋪設,故,上述奈米碳管層122的長度和寬度不限,可根據實際需要製成具有任意長度和寬度的奈米碳管層122。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中,還可以將至少兩個奈米碳管膜重疊鋪設形成所述奈米碳管層122,且該複數碳奈米膜依據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以一交叉角度α直接重疊鋪設,其中,0°≦α≦90°。在一實施例中,α優選為90度。在另一實施例中,α優選為0度。
具體地,將上述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的步驟為:將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或將複數奈米碳管膜平行且無間隙地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形成一覆蓋在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上的奈米碳管層122。可以理解,也可將至少兩個奈米碳管膜層疊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形成所述奈米碳管層122;所述複數奈米碳管膜依據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以一交叉角度α直接層疊鋪設,其中,0°≦α≦90°。由於所述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定向排列的奈米碳管,且該複數奈米碳管沿著拉膜的方向排列,故可以將上述的複數奈米碳管層依據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以一交叉角度α設置。
由於本實施例提供的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中的奈米碳管非常純淨,且由於奈米碳管本身的比表面積非常大,所以該奈米碳管膜本身具有較強的黏性,該奈米碳管膜可利用其本身的黏性直接黏附於所述第一偏光層120表面。所述奈米碳管膜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偏振方向相同。
進一步地,可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的週邊設置一導電線路,用於將所述電極124與外部電路相連接。
在上述步驟二中,可進一步設置一保護層和黏結劑層中的至少一層於所述第一偏光層120或奈米碳管層122表面。該保護層用於保護該第一偏光層120,並可進一步用於保護該奈米碳管層122。該黏結劑層用於將該偏光片12與液晶模組14的上基板相貼合或將所述第一偏光層120與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相貼合。該保護層的材料可以為三醋酸纖維素(TAC)、聚苯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苯丙環丁烯(BCB)、聚環烯烴等。該黏結劑層的材料可以為壓敏膠、熱敏膠或光敏膠。
請參閱圖6,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偏光片12包括兩個保護層150分別貼合設置在該奈米碳管層122及該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使該奈米碳管層122及該第一偏光層120設置於該兩個保護層150之間。該黏結劑層160設置於臨近該奈米碳管層122的保護層150的表面。
請參閱圖7,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偏光片12包括兩個保護層150分別貼合設置在第一偏光層120的兩個表面,使該第一偏光層120設置於該兩個保護層150之間。該奈米碳管層122設置於其中一保護層150的表面。該黏結劑層160設置於該奈米碳管層122的表面,使該奈米碳管層122設置於該黏結劑層160與該保護層150之間。
請參閱圖8,在又一實施例中,該偏光片12包括兩個保護層150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使該第一偏光層120設置於該兩個保護層150之間。該黏結劑層160設置於其中一保護層150的表面,該奈米碳管層122設置於黏結劑層160的表面,使該黏結劑層160設置於該奈米碳管層122及該保護層150之間。
在上述步驟三中,可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表面間隔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極124。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電極124包括四個電極124分別設置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的四個角或四個邊上。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複數所述電極124間隔設置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的至少一側邊。所述電極124的材料可為金屬、奈米碳管膜、導電的銀漿層或其他導電材料。本發明
實施例中,所述電極為導電銀漿層。所述電極124的形成方法為:採用絲網印刷、移印或噴塗等方式分別將銀漿間隔塗覆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的至少一個側邊。然後,放入烘箱中烘烤使銀漿固化。該電極124與所述奈米碳管層122電連接。
所述第一偏光層120、奈米碳管層122以及所述至少兩個電極124可組合形成一具有觸控功能的偏光片12。該偏光片12作為一個整體結構可獨立安裝和拆卸。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易於方便使用。一實施例中,所述該偏光片12包括所述四個設置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四條邊上的電極124,該偏光片12可實現單點電容式觸摸檢測。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層122為所述阻抗異向性奈米碳管層,所述偏光片12包括複數電極124設置在該奈米碳管層122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120表面且垂直於所述低阻抗方向的至少一側邊,此時,該偏光片12可實現多點電容式觸摸檢測。
在上述步驟四中,所述液晶模組14可為先前技術中常用的無上偏光層的液晶模組。其中,該上電極層142設置在所述上基板141的下表面。該第一配向層143設置在所述上電極層142的下表面。該第二配向層145設置在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上表面並與該第一配向層143相對。該液晶層144設置在該第一配向層143與該第二配向層145之間。該第二偏光層147設置在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46的下表面。在本說明書中“上”為靠近觸控表面的方向,“下”為遠離觸控表面的方向。
該液晶模組14可通過如下方法製備:S1,製備上基板結構層,包括在所述上基板141表面形成所述上電極層142,以及在所述上電極層142遠離所述上基板141的表面
形成所述第一配向層143;S2,製備下基板結構層,包括製備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形成所述第二配向層145於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的表面;以及設置所述第二偏光層147於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遠離所述第二配向層145的表面;S3,設置所述液晶層144於上述上基板的第一配向層143與上述下基板的第二配向層145之間形成一三明治結構,從而形成所述液晶模組14。
在上述步驟S1,所述上基板141為透明的薄板,該上基板141的材料可以為玻璃、石英、金剛石、塑膠或樹脂。該上基板141的厚度為1毫米~1釐米。本實施例中,該上基板141的材料為PET,厚度為2毫米。可以理解,形成所述上基板141的材料並不限於上述列舉的材料,只要能起到支撐的作用,並具有較好的透明度的材料,都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內。
該上電極層142起到給液晶層144施加配向電壓的作用。所述上電極層142的材料可採用ITO等透明導電材料。可通過沈積等方式在所述上基板141下表面形成所述上電極層142。
所述第一配向層143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在所述上電極層142遠離所述上基板141的表面上形成一配向膜。所述配向膜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醯亞胺、聚乙烯醇、聚酯、環氧樹脂、聚胺酯以及聚矽烷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形成一配向膜的方法為絲網印刷法或噴塗法等。本實施例中,通過噴塗法於所述上電極層142遠離所述上基板141的表面
上形成一層聚醯亞胺作為配向膜。
然後,形成複數微小的第一溝槽於該配向膜表面,從而形成第一配向層143。所述形成複數微小的第一溝槽的方法可以為磨擦法,傾斜蒸鍍膜法和對膜進行微溝槽處理法等方法。
在上述步驟S2中,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內部的具體結構未在圖2中示出,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得知該薄膜電晶體面板146可進一步包括一透明的下基板,形成於該下基板上表面的複數薄膜電晶體、複數圖元電極及一顯示幕驅動電路。所述複數薄膜電晶體與圖元電極一一對應連接,所述複數薄膜電晶體通過源極線與柵極線與顯示幕驅動電路電連接。該圖元電極在薄膜電晶體的控制下與所述上電極層142配合,為該液晶層144施加配向電場,從而使液晶層144中的液晶分子定向排列。該複數圖元電極與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觸摸感應區域相對。
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可通過如下方法製備:提供一下基板;以及形成一薄膜電晶體陣列於所述下基板表面,形成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所述下基板的材料以及大小與所述上基板141相同。所述薄膜電晶體陣列可以包括非晶矽薄膜電晶體、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有機薄膜電晶體或氧化鋅薄膜電晶體等。所述形成薄膜電晶體陣列的方法不限。本實施例中,所述薄膜電晶體陣列為多晶矽薄膜電晶體陣列。
所述第二配向層145覆蓋所述薄膜電晶體陣列,其製備方法與所述第一配向層143的製備方法相同。所述第二配向層145的上表面可包括複數平行的第二溝槽,所述第一配向層143的第一溝槽的排列方向與第二配向層145的第二溝槽的排列方向垂直,從而可
使液晶分子定向排列。
所述第二偏光層147的作用為將從設置於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下表面的背光模組發出的光進行起偏,從而得到沿單一方向偏振的光線。所述第二偏光層147的偏振方向與第一偏光層120的偏振方向垂直。該第二偏光層147可通過一透明黏結劑固定於所述薄膜電晶體面板146遠離所述第二配向層145的表面。該第二偏光層147的材料可與所述第一偏光層120的材料相同。該第二偏光層147的厚度可為10微米至1000微米。
在上述步驟S3中,該液晶層144包括複數長棒狀的液晶分子。該液晶層144可通過如下方法形成:首先,將所述上基板結構層與所述下基板結構層平行且間隔設置,且所述第一配向層143與所述第二配向層144正對;其次,將所述上基板結構層與所述下基板結構層的周邊採用密封膠進行密封,且保留一小孔;以及最後,通過該小孔將一定量的液晶材料注入到所述上基板結構層與所述下基板結構層之間形成一液晶層144,並密封得到液晶模組14。
在上述步驟五中,可將所述液晶模組14的上基板141與所述設置有複數電極124的奈米碳管層122貼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具體地,可通過一透明黏結劑將所述設置有複數電極124的奈米碳管層122與所述液晶模組14的上基板141貼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
此外,該貼合的步驟也可使所述偏光片12的第一偏光層120設置
在所述奈米碳管層122與所述液晶模組14之間來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10。
本發明中,由於作為透明導電層的奈米碳管層為一自支撐結構,只需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並相應的形成電極即可形成一具有觸控功能的偏光片,該步驟簡單且能夠相容於先前的液晶模組製造工藝,避免增加額外的觸摸屏的製造步驟,從而避免提高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造成本。該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具有較薄的厚度和簡單的結構,且製造工藝簡單,降低了製造成本,有利於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大批量生產。此外,由於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偏光片和液晶模組可分開製作,因此,每一模組的良率可以分別控制,從而在製作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時可避免不必要成本的增加。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習知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16)
- 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偏光層;將一自支撐的奈米碳管層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阻抗異向性,以定義出一低阻抗方向,該奈米碳管層在該低阻抗方向的電導率大於該奈米碳管層在其他方向上的電導率,所述低阻抗方向與所述第一偏光層的偏振方向相同;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的表面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提供一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一上電極層層,一第一配向層,一液晶層,一第二配向層,一薄膜電晶體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層;以及貼合所述偏光片與所述液晶模組,使設置有所述電極的奈米碳管層貼合於所述上基板遠離所述第二偏光層的表面,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層包括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所述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奈米碳管,該複數奈米碳管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奈米碳管膜中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
-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的步驟包括在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至少一側邊間隔設置 複數所述電極,該側邊垂直於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
-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奈米碳管膜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偏光層的偏振方向相同。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層包括複數奈米碳管膜,每一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奈米碳管,該複數奈米碳管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延伸,奈米碳管膜依據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以一交叉角度α層疊鋪設,其中,0°<α≦90°。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層由奈米碳管組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形成至少一保護層於所述第一偏光層和所述奈米碳管層之間。
-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形成一黏結劑層於該保護層與該奈米碳管層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形成一保護層於該奈米碳管層的下表面。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形成一黏結劑層於所述保護層的下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在所述奈米碳管層的週邊設置一導電線路的步驟,該導電線路用於將所述電極與外部電路相連接。
- 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偏光層;提供一懸空設置的奈米碳管層,將該奈米碳管層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阻抗異向性,以定義出一低阻抗方向,該奈米碳管層在該低阻抗方向的電導率大於該奈米碳管層在其他 方向上的電導率,所述奈米碳管層的低阻抗方向與所述第一偏光層的偏振方向相同;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的表面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提供一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一上電極層,一第一配向層,一液晶層,一第二配向層,一薄膜電晶體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層;以及貼合所述偏光片與所述液晶模組,使設置有所述電極的奈米碳管層貼合於所述上基板遠離所述第二偏光層的表面,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的步驟包括在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至少一側邊間隔設置複數所述電極,該側邊垂直於所述低阻抗方向。
- 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偏光層;提供一懸空設置的奈米碳管層,將該奈米碳管層直接鋪設在所述第一偏光層表面,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阻抗異向性,以定義出一低阻抗方向,該奈米碳管層在該低阻抗方向的電導率大於該奈米碳管層在其他方向上的電導率,所述低阻抗方向與所述第一偏光層的偏振方向相同;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遠離所述第一偏光層的表面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電極,並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形成一偏光片;提供一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從上至下包括一上基板,一上電極層,一第一配向層,一液晶層,一第二配向層,一薄膜電晶體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層;以及貼合所述偏光片與所述液晶模組,形成所述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其中,在所述貼合的步驟中,使所述偏光片的第一偏光層設置在所述奈米碳管層與所述液晶模組的上基板之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4439.8A CN103576356A (zh) | 2012-07-23 | 2012-07-23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5199A TW201405199A (zh) | 2014-02-01 |
TWI486675B true TWI486675B (zh) | 2015-06-01 |
Family
ID=4994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28341A TWI486675B (zh) | 2012-07-23 | 2012-08-06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82301B2 (zh) |
CN (1) | CN103576356A (zh) |
TW (1) | TWI4866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6372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 |
US20150209897A1 (en) * | 2014-01-27 | 2015-07-30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Polarized laser for patterning of silver nanowir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
CN104237994A (zh) * | 2014-08-22 | 2014-12-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片及触控模组 |
EP3142385B1 (en) | 2015-09-14 | 2020-01-08 |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 Sound reproducing display |
CN110673381B (zh) * | 2019-09-12 | 2021-08-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44244A (en) * | 2009-06-15 | 2010-12-16 | Au Optronics Corp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
TW201142412A (en) * | 2010-05-26 | 2011-12-01 |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
US20110304800A1 (en) * | 2010-06-15 | 2011-12-15 |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54904B1 (ko) * | 1998-05-19 | 2002-12-2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광시야각액정표시장치 |
CN101669177B (zh) * | 2007-04-27 | 2016-06-01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透明导电膜及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
CN101458597B (zh) * | 2007-12-14 | 2011-06-08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
CN101458599B (zh) * | 2007-12-14 | 2011-06-08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
CN101458600B (zh) * | 2007-12-14 | 2011-11-30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656769B (zh) * | 2008-08-22 | 2012-10-10 | 清华大学 | 移动电话 |
CN101458596B (zh) * | 2007-12-12 | 2011-06-08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458595B (zh) * | 2007-12-12 | 2011-06-08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458598B (zh) * | 2007-12-14 | 2011-06-08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676832B (zh) * | 2008-09-19 | 2012-03-28 | 清华大学 | 台式电脑 |
CN101458594B (zh) * | 2007-12-12 | 2012-07-18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470559B (zh) * | 2007-12-27 | 2012-11-21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655720B (zh) * | 2008-08-22 | 2012-07-18 | 清华大学 | 个人数字助理 |
CN101458593B (zh) * | 2007-12-12 | 2012-03-14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470560B (zh) * | 2007-12-27 | 2012-01-25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470558B (zh) * | 2007-12-27 | 2012-11-21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1458975B (zh) * | 2007-12-12 | 2012-05-16 | 清华大学 | 电子元件 |
CN101458601B (zh) * | 2007-12-14 | 2012-03-14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US8642895B2 (en) * | 2008-02-29 | 2014-02-04 | Toray Industries, Inc. | Substrate with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touch panel using the same |
CN101620327B (zh) * | 2008-07-04 | 2015-06-03 | 清华大学 |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
JP5611050B2 (ja) * | 2008-10-24 | 2014-10-22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金属性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液、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含有膜、及び透明導電膜 |
CN101924816B (zh) * | 2009-06-12 | 2013-03-20 | 清华大学 | 柔性手机 |
JP5463749B2 (ja) * | 2009-06-17 | 2014-04-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CN101989136B (zh) * | 2009-08-07 | 2012-12-19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2063213B (zh) * | 2009-11-18 | 2013-04-24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2214021B (zh) * | 2010-04-02 | 2013-05-29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式显示装置 |
CN101852934A (zh) * | 2010-05-31 | 2010-10-06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
CN101852935A (zh) * | 2010-06-02 | 2010-10-06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
US8836879B2 (en) * | 2010-06-10 | 2014-09-16 | Apple Inc. | Displays with minimized curtain mura |
US8711292B2 (en) * | 2011-11-22 | 2014-04-29 | Atmel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
2012
- 2012-07-23 CN CN201210254439.8A patent/CN103576356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8-06 TW TW101128341A patent/TWI48667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
- 2013-04-25 US US13/869,961 patent/US898230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44244A (en) * | 2009-06-15 | 2010-12-16 | Au Optronics Corp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
TW201142412A (en) * | 2010-05-26 | 2011-12-01 |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
US20110304800A1 (en) * | 2010-06-15 | 2011-12-15 |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6356A (zh) | 2014-02-12 |
US20140024155A1 (en) | 2014-01-23 |
TW201405199A (zh) | 2014-02-01 |
US8982301B2 (en) | 2015-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5796B (zh) | 触摸式液晶屏 | |
CN101876766B (zh) | 触摸式液晶屏 | |
JP4571698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パネル | |
TW201405209A (zh) | 偏光片 | |
JP5460153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TWI486675B (zh)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 |
JP5415852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4516595A (zh) | 触控装置 | |
JP5415849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パネル | |
TWI481923B (zh) | 觸摸式液晶顯示器 | |
TWI489173B (zh)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 |
TWI486669B (zh)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
CN202929329U (zh) | 偏光片 | |
TW201405200A (zh) | 液晶面板 | |
TW201405208A (zh) | 偏光片 | |
TWI486682B (zh)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
JP5473440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TW201405210A (zh) | 液晶面板 | |
TWI539202B (zh) | 觸摸式液晶屏 | |
TWI391853B (zh) | 觸摸式液晶顯示屏 | |
TWI380079B (en) | Method for mak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 |
TWI377396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 |
TWI423106B (zh) | 觸摸式液晶顯示屏的製備方法 | |
TWI416210B (zh) | 觸摸式液晶顯示屏 | |
TWI427366B (zh) | 觸摸式液晶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