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1926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81926B TWI481926B TW102111558A TW102111558A TWI481926B TW I481926 B TWI481926 B TW I481926B TW 102111558 A TW102111558 A TW 102111558A TW 102111558 A TW102111558 A TW 102111558A TW I481926 B TWI481926 B TW I48192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ing film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display
- display panel
- fil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32B37/025—Transfer lamin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B32B2041/04—Detecting wrong registration, misalignment, deviation, fail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8—Weight, e.g. weight per square me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4—Cutting, tearing or severing, e.g. bursting; Cutter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更具體而言,係有關在具有長邊及短邊的長方形形狀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至少被配置吸收型偏光膜,而在非視覺確認側至少被配置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液晶顯示裝置,係採用TN模式、VA模式或IPS模式之液晶顯示面板。採用依照TN模式所構成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場合,被分別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雙面之偏光子,係利用對著其延伸方向在45°方向被裁斷之偏光膜的片而構成。接著,液晶顯示面板雙面的偏光子,係被配置成其延伸方向為相互正交之關係,亦即,crossed Nichol prism的關係。因此,通常上,係採用一種光學膜層積體的片,將被打穿成長邊或短邊為對著延伸方向朝向45°方向或135°方向的長方形之偏光膜的片、與其他膜構件重疊後的構成之光學膜層積體的片。
對此,成為現在主流之,採用VA模式或IPS
模式作為液晶顯示面板之構成方面,偏光膜的片,係藉由對著延伸方向在正交方向或平行方向予以裁斷而被形成。接著,以該方式被形成的偏光膜的片,係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雙面,以吸收軸相互正交之方式,亦即,以成為crossed Nichol prism的關係之方式被貼合。因此,採用VA模式或IPS模式之構成方面,能夠藉由將包含長尺網狀的偏光膜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於長尺網狀的載膜上裁斷成液晶顯示面板的尺寸,在該載膜上形成複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將這些複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於支撐在長尺載膜上之狀態下送入直到與液晶顯示面板之貼合站為止,於貼合站將這些光學膜層積體片從載膜剝離,使之依序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雙面。這些複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係包含所謂的吸收型偏光膜片之層積體片。
在這樣做法的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系統,依序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之複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於被支撐在長尺網狀的剝離膜亦即載膜上之狀態下,被送入貼合站,而在該貼合站從該載膜被剝離,且連續地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該等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系統,因為是連續的貼合裝置,所以為了區別事先準備被作成液晶顯示面板的尺寸之、複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將該等複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一枚一枚都對個個液晶顯示面板貼合以製造液晶顯示裝置之個別貼上系統,在以下的說明,簡稱「連續貼上」或「Roll-to-panel」系統,亦即「RTP」系統。
日本特許第4307510號(專利文獻1)、日本
特許第4451924號(專利文獻2)及日本特許第4669070號(專利文獻3)等之專利說明書,係揭示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雙面使偏光膜片以透過軸相互正交之方式貼合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裝置。該等專利文獻之以圖1及圖2為具體例所示之製造系統,係在直線狀的路徑上具有在長邊方向分離配置之第1及第2貼合站,在該直線狀路徑的兩端,設置用以讓包含偏光膜之長尺網狀的第1及第2光學膜層積體,各自向其路徑送料出去之送料出去線。此外,在第1貼合站,設置朝該路徑所正交之方向將長方形形狀的面板構件送入之面板構件搬入線,與讓包含偏光膜之光學膜層積體片之雙面被貼合之面板構件、從第2貼合站起朝該路徑正交之方向送出之搬出線。接著,在第1及第2貼合站之間,設置使被支撐在載膜上之狀態下第1光學膜層積體片之單面被貼合之面板構件,於包含該面板構件之平面內,90°旋轉之手段。
此外,日本特開2009-122641號公報(專利文獻4)及日本特開2005-37417號公報(專利文獻5),也揭示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雙面使偏光膜的片以透過軸相互正交之方式貼合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裝置。例如專利文獻4之圖7或專利文獻5之圖6及圖7所示之系統,係具備相互正交之二個路徑。接著,該2個路徑之中,讓矩形形狀的液晶顯示面板以長邊作為前頭連續地被送通過第1路徑內。在該第1路徑內,將在偏光膜被層積另一光學膜之構成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切斷成對
應於液晶顯示面板的尺寸之尺寸藉此被形成之光學膜層積體片,被貼合到沿著該路徑被送去之液晶顯示面板之一方的面。光學膜層積體片被貼合在一方的面之該液晶顯示面板,被翻裡作面地反轉,並移至該第1路徑正交之第2路徑。在第2路徑,液晶顯示面板係以短邊作為前頭連續地被傳送,而與上述之光學膜層積體片同樣的構成之光學膜層積體片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另一方的面。
上述專利文獻所揭示之貼合裝置,任一種都是對液晶顯示面板的雙面,將2枚偏光膜的片,以2回的貼合步驟,以其透過軸相互正交之方式依序貼合之構成。
對此,日本特開2009-271516號公報(專利文獻6),係揭示以3回的貼合步驟在光學顯示單元將光學構件貼合之貼合裝置。參照專利文獻6之圖3,在此,揭示在能夠構成作為液晶顯示面板之光學顯示單元,將第1、第2、第3光學構件依序貼合之貼合裝置。該等第1、第2、第3光學構件,例如,偏光子、與用以從雙面保護該偏光子之一對偏光子保護膜。
在專利文獻6,針對第1、第2、第3光學構件,也記載與上述不同的組合。第1、第2、第3光學構件各個被製造作成具有光學構件、被層積在該光學構件上之黏著劑層、與脫模膜之層積體網,而該層積體網是以被捲成卷狀之材料卷型態被準備。在該貼合裝置,設置用以將光學顯示單元朝一方向傳送之路徑,沿著該傳送路徑,在該路徑的上部,設置上述之第1、第2、第3光學構件
的送料出去線,從這裡被送料出去的層積體網讓脫模膜被剝離,其次,各個光學構件則利用黏著劑層,以3階段的步驟依序被貼合到光學顯示單元。於此以3階段的步驟被貼合之第1、第2、第3光學構件,便構成該等光學構件被層積後達成所期望的光學的功能之光學膜層積體。
另一方面,近年來,作為電池內藏的高機能行動終端,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終端等普遍地在市場上流通著。該等行動終端,被稱作平板PC,更多的場合下,作為光學顯示裝置是採用中型或小型的液晶顯示裝置。接著,正開發在該液晶顯示裝置採用反射型偏光膜。理由是:反射型偏光膜具有藉由讓被反射或吸收之光切換成透過光使顯示畫面的亮度提升之功能,從對電池被充電的電力可有效活用之觀點而言是有利的,等等被注目的優點的緣故。該等中型或小型的液晶顯示裝置所採用之液晶顯示面板,一般上係具有包含5~10英吋(120~250mm)左右大小的液晶(LC)胞,且分別在該液晶(LC)胞的視覺確認側配置彩色濾光片(CF)、在非視覺確認側配置薄膜電晶體(TFT)之構成,其厚度為0.5mm左右,重量為15~40g左右。與此對照地,TV用的LC胞,小型者18英吋(450mm)的尺寸,而大型方面則超過60英吋(1500mm)。厚度上也與平板PC的液晶胞對比之下,為3倍以上的1.4mm,重量為300~3,500g。
對平板PC所採用之該等中型或小型的液晶顯
示裝置之製造系統,要求TV用液晶顯示裝置的製造系統並不被要求的處理能力。例如,供作液晶顯示面板、與被貼在其雙面的包含偏光膜的光學膜層積體片之貼合精確度、貼合速度、輕量用之處理的容易度或困難度,或者,在無塵室(clean room),花工夫盡可能減少污染,並最小化死角(dead space),被採用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的處理容易化等處理表之維持適切的水準等,都被要求與TV用液晶顯示裝置的製造系統不同的功能。再者,在採用反射型偏光膜之場合下,被要求連續地實行在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吸收型偏光膜片之面,使反射型偏光膜片,以讓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透過軸與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透過軸成為相互平行之方式,重疊貼合之步驟。
反射型偏光膜也被稱作亮度提升膜。該反射型偏光膜,與一般的偏光膜之吸收型偏光膜,係將構造及功能做成不一樣。美國專利6113811號說明書(專利文獻7)及日本特表平9-507308號公報(專利文獻8),係揭示反射型偏光膜的製造及功能。為了有助於理解本發明的技術,針對反射型偏光膜之製造及功能於概略說明於後。
反射型偏光膜片,係將利用延伸發現強的複折射性之高複折射材料與利用延伸仍幾乎並未發現複折射性之0複折射材料,兩者做成交互地重疊之複數的層,以相等的溫度同時地壓出,且將被壓出的多層體,藉由在與壓出方向正交之橫方向,3倍到5倍左右加以延伸而被製
造出。通常上,由100層以上的交互層所構成的多層體會被形成,直到在鄰接的層間會產生光學上干擾之干擾厚度為止,利用延伸被薄膜化而做成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如此作法被構成的反射型偏光膜,係讓壓出方向之長邊方向成為透過軸,而延伸方向之橫方向成為反射軸。亦即,與在長邊方向具有相當於反射軸之吸收軸、在橫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邊方向1軸延伸之吸收型偏光膜,兩者在透過軸的朝向對延伸方向而言成為相反的關係。
針對反射型偏光膜的功能加以說明一下,射入反射型偏光膜之光,係讓相當於射入光量的約50%之沿著透過軸之光成分透過,而相當於殘餘的約50%之光成分,則利用被交互地配置之折射率不同的所鄰接之層的界面而被反射。該反射光,係在旁邊的界面被再度反射,相當於其中的約25%之光成分會沿著透過軸而通過。以該方式,採用反射型偏光膜之構成方面,反覆進行透過及反射之結果,從光利用效率來看,被利用的光,並非是通過反射型偏光膜之光的50%,而是接近於100%。該反射型偏光膜非常地昂貴,但亮度提升的效果顯著,因而,近年有被多加採用之傾向。
以該方式,反射型偏光膜,與一般上利用PVA單層膜被形成的吸收型偏光膜,兩者不論在構造上、在功能上都完全不同。在組合該反射型偏光膜與吸收型偏光膜而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之場合下,因該等反射型偏光膜的構造及功能是不同於吸收型偏光膜,故而,在包含往液
晶顯示面板貼合之製造步驟上會伴隨一定的限制。例如,在吸收型偏光膜彼此時,延伸方向與吸收軸或透過軸之關係是相同的,所以在對液晶顯示面板的雙面將該等按連續的步驟依序貼合方面,係如專利文獻1到5所示並無任何問題。然而,在對吸收型偏光膜將反射型偏光膜以各個透過軸一致化之方式貼合時,由於該等膜的透過軸就有關延伸方向具有相反的關係,所以,要連續地進行該等之貼合是有困難的。
因此,在對吸收型偏光膜將反射型偏光膜貼合而製造2層構造層積體之長尺網之場合下,將分別包含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之2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從各個卷送料出去,且將各個光學膜層積體在相互正交的方向重疊,並形成利用黏著劑貼合之2層構造層積體,裁斷該2層構造層積體後,形成矩形形狀的母片(mother sheet)。
日本特開2010-32900號公報(專利文獻9)或日本特開平11-231129號公報(專利文獻10),係揭示將由該方式被形成的矩形形狀的多層構造光學膜層積體所構成的母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藉由從該母片打穿或裁斷成液晶顯示面板的尺寸,對液晶顯示面板貼合之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片之製造方法。藉由使用該等之專利文獻所記載之方法,能夠事前地準備將反射型偏光膜片與吸收型偏光膜片重疊之2層構造之、多數的光學膜層積體片,且在對液晶顯示面板貼合之製造步驟所採用。該場合下,在製造
液晶顯示裝置之貼合裝置,就必須事前準備多數2層構造的光學膜層積體片。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307,5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451,92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4,669,07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9-12264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5-37417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9-271516號公報
[專利文獻7]美國專利第6,113,81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特表平9-507308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2010-32900號公報
[專利文獻10]日本特開平11-231129號公報
[專利文獻11]日本特許第4,551,477號公報
[專利文獻12]日本特許第4,377,961號公報
[專利文獻13]日本特許第4,361,103號公報
[專利文獻14]日本特許第4,377,965號公報
本發明主要的技術上課題,係提供一種液晶
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準備3個不同的光學層積體網之分別被捲成卷狀之3個卷,從這些各個卷,將各自的光學層積體網送料出去並切斷成所期望的長度方向尺寸,使利用切斷所得到的光學層積體之膜片,對著長方形形狀的VA模式或IPS模式之液晶顯示面板依序或者同時地貼合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此外,另一課題為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使藉由把被製造成多層構造之長尺網狀膜在幅寬方向延伸而被作成之、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反射型偏光膜片,對著被貼合在長方形形狀的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吸收型偏光膜片重疊貼合之方式之製造方法。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對於具有長邊及短邊之長方形形狀的前述液晶顯示面板,連續地實行:準備3個不同的光學層積體網,亦即,包含吸收型偏光膜之2個光學層積體網、與包含反射型偏光膜之1個光學層積體網,分別被捲成卷狀之3個卷,且從這些各個卷將光學層積體網送料出去,從一方的吸收型偏光膜,藉由切出成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任何一方之所期望的網長度方向尺寸被形成的片,使之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對著被貼合在非視覺確認側的該吸收型偏光膜片,使同樣被切出成上述所期望的網長度方向尺寸之反射型偏光膜片,以該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透過軸與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透過軸成為相互平行之方式重疊貼合,使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
的長邊及短邊的另一方之、被形成所期望的網長度方向尺寸之另一方的吸收型偏光膜片,以該透過軸與被貼合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透過軸正交之方式,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貼合之步驟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一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準備由將分別具有對應VA模式或IPS模式之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幅寬與對應短邊之幅寬,且各自在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具有透過軸之包含2個吸收型偏光膜之光學層積體網分別捲成卷狀之第1及第2卷,將具有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之一方之幅寬,且包含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反射型偏光膜之光學層積體網捲成卷狀之第3卷等所構成之3個不同的卷;該第1及第2卷之中,從具有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前述一方之幅寬之光學層積體網之卷將該光學層積體網送料出去,於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之另一方之第1長邊方向間隔,在被送料出去的該光學層積體網,藉由在正交於該長邊方向的橫方向放入切入線而在長邊方向相鄰的2條切入線之間形成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該第1及第2卷之中,從具有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前述另一方之幅寬之光學層積體網之卷將該光學層積體網送料出去,於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前述一方之第2長邊
方向間隔,在被送料出去的該光學層積體網,藉由在正交於該長邊方向的橫方向放入切入線而在長邊方向相鄰的2條切入線之間形成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在依序被傳送而來的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該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在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該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以互相的透過軸正交之方式依序貼合,且從第3卷將光學層積體網送料出去,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在被送料出去的該光學層積體網,藉由在正交於該長邊方向之橫方向放入切入線而在長邊方向相鄰的2條切入線之間形成反射型偏光膜片,在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與液晶顯示面板相反側的表面,以相互的透過軸為平行之方式使之重疊貼合。
為此而準備之第1卷,能做成型態包含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一方,例如對應長邊的幅寬且正交於長邊方向之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與在該第1吸收型偏光膜之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而被層積之第1載膜等之型態,或者,做成該第1載膜加上,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之另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再層積表面保護膜之型態。
為此而準備之第2卷,能做成型態包含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另一方,例如對應短邊的幅寬且正交於長邊方向之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與在該第2吸收型偏光膜之一方的表面中介
著黏著劑層而被層積之第2載膜等之型態,或者,做成該第2載膜加上,在第2吸收型偏光膜之另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再層積表面保護膜之型態。
為此而準備之第3卷,能做成型態包含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的另一方,例如對應短邊的幅寬且正交於長邊方向之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反射型偏光膜,與在該反射型偏光膜之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而被層積之第3載膜等之型態,或者,做成該第3載膜加上,在反射型偏光膜之另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再層積表面保護膜之型態。
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能在對表面保護膜片被一體形成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使反射型偏光膜片重疊貼合之階段,進而包含從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將前述表面保護膜片剝離之階段。
此外,作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型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能夠進而包含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與第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及短邊,以及與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及短邊,是以分別在上下方向整合之方式,將各個第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以及反射型偏光膜片在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之各個階段。
再者,作為本發明再一實施型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能夠使被準備之第1及第2卷之、在一方之側或雙側形成黏著劑層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做成固有的缺點是檢查完成者。在使用此類的卷之場合
下,該方法係能夠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黏貼階段包含,在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形成第1吸收型膜片,另一方面,將比該缺點被形成在傳送方向更上流側的切入線形成在離開該缺點的位置僅特定距離之位置,且將在該切入線與該切入線的正前面的下流側切入線之間被形成的片設為第1不良片之階段;在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黏貼階段包含,在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形成第2吸收型膜片,另一方面,將比該缺點被形成在傳送方向更上流側的切入線形成在離開該缺點的位置僅特定距離之位置,且將在該切入線與該切入線的正前面的下流側切入線之間被形成的片設為第2不良片之階段;在該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貼合階段,包含在第1不良片被形成時,作為第1不良片,不會將此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而進行排除之階段;在該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貼合階段,包含在第2不良片被形成時,作為第2不良片,不會將此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而進行排除之階段。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準備由:在具有對應VA模式或IPS模式的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的幅寬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短邊之尺寸相當於第1長邊方向間隔之被形成在相鄰的切入線之間之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第1卷,在具有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短邊的幅寬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長
度方向,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尺寸相當於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被形成在相鄰的切入線之間之包含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之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第2卷,以及,在具有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短邊的幅寬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尺寸相當於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被形成在相鄰的切入線之間之包含反射型偏光膜片之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第3卷等所構成的3個不同的卷;採用被準備的3個卷,使構成從第1卷被送料出去的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具有在長邊方向正交的透過軸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構成從第2卷被送料出去的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具有在長邊方向正交的透過軸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等,以在依序被傳送而來的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在該視覺確認側的表面用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讓透過軸相互正交之方式依序貼合,使構成從第3卷被送料出去的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反射型偏光膜片,在被貼合在該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跟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反側的表面,以透過軸相互平行之方式重疊貼合。
被準備的第1卷,係能夠藉由在包含於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之一方、例如長邊之幅寬且在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與在此吸收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1載膜之,或者,包含在此第1吸收型偏光膜的另一
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使表面保護膜進而層積之第1載膜之、任一種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於對著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或短邊之另一方、例如短邊之第1長邊方向間隔,形成從跟第1載膜相反側的面起至少達到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做成包含被形成在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之尺寸相當於第1長邊方向間隔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或者,包含表面保護膜片一體地被形成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任一種的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卷。
被準備的第2卷,係能夠藉由在包含於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之另一方、例如短邊之幅寬且在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與在此吸收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2載膜之,或者,包含在此第2吸收型偏光膜的另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使表面保護膜進而層積之第2載膜之、任一種的第2光學層積體網,於對著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或短邊之一方、例如長邊之第2長邊方向間隔,形成從跟第2載膜相反側的面起至少達到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做成包含被形成在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之尺寸相當於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之,或者,包含表面保護膜片一體地被形成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之、任一種的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卷。
被準備的第3卷,係能夠藉由在包含於對應
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之另一方、例如短邊之幅寬且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反射型偏光膜、與在此反射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3載膜之,或者,包含在此反射型偏光膜的另一方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使表面保護膜進而層積之第3載膜之、任一種的第3光學層積體網,於對著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形成從跟第3載膜相反側的面起至少達到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做成包含被形成在第3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之尺寸相當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反射型偏光膜片之,或者,包含表面保護膜片一體地被形成之反射型偏光膜片之、任一種的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卷。
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型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能在表面保護膜片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使反射型偏光膜片重疊貼合之階段,進而包含從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將前述表面保護膜片剝離之階段。
此外,作為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能夠進而包含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及短邊、與第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及短邊,以及與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及短邊,是以分別在上下方向整合之方式,將各個第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以及反射型偏光膜片在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之各個階段。
再者,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能讓被準備的第1及第2卷是做成在一方之側或雙側形成黏著劑層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所固有的缺點為檢查完成的第1及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在使用這樣的卷之場合下,被準備的第1及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係包含將在第1及第2載膜,除了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再加上形成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前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及/或,被形成在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的一方之側或雙側之黏著劑層之任一種所固有之缺點事前檢測出,基於這或這些缺點,將在比各缺點更在傳送方向上流側從這缺點的位置僅離開特定距離之位置被形成之另外的切入線與此另外的切入線之正前面的下流側切入線之間形成的片設為第1及/或第2不良片。該方法,能夠進而包含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貼合階段,在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第1不良片被傳送而來時,作為第1不良片,並不使此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而予以排除之階段,與在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貼合階段,在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第2不良片被傳送而來時,作為第2不良片,並不使此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而予以排除之階段。
這些第1~第3卷,係被裝備在具備例如第1~第3貼合站之貼合裝置。藉由使用此貼合裝置,能夠連續地實行一邊將該等依序送料出去,一邊在前述液晶顯示
面板的視覺確認側及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被形成各個光學層積體網所期望的長度方向尺寸之膜片、或者、各個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所期望的長度方向尺寸之膜片依序貼合。此貼合裝置,係能夠做成供液晶顯示裝置製造之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其他型態實施用之裝置。此係能夠由包含在一端供依序送入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用之搬入路,與在另一端例如裝備第1卷之光學層積體網或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第1送料出去部之第1路徑,以及,包含在一端例如裝備第2卷之光學層積體網或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第2送料出去部、與在另一端例如裝備第3卷之光學層積體網或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第3送料出去部之第2路徑等所構成,再者,此係能夠包含以第1~第3卷的送料出去是連動於被送入上述搬入路的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傳送之方式進行控制用之控制裝置。
LC、w‧‧‧液晶顯示面板
L‧‧‧液晶層
CF‧‧‧彩色濾光片基板
T‧‧‧薄型電晶體基板
PL1‧‧‧非視覺確認側的光學膜層積體(偏光性層積體)
PL1-1‧‧‧層積體
PL1-2‧‧‧層積體
PL2‧‧‧視覺確認側的光學膜層積體(偏光性層積體)
P1‧‧‧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
P2‧‧‧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
RP‧‧‧反射型偏光膜
PF1‧‧‧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保護膜
PF1-1‧‧‧層積體PL1-1之表面保護膜
PF2‧‧‧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保護膜
f1、f2、f3‧‧‧第1、第2、第3光學層積體網
f1’、f2’、f3’‧‧‧第1、第2、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
s1、s2‧‧‧第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
s3‧‧‧反射型偏光膜片
d1、d2‧‧‧第1、第2不良片
c1、c2、c3‧‧‧第1、第2、第3載膜
1‧‧‧用以實施本發明之貼合裝置
10‧‧‧第1路徑
20‧‧‧第2路徑
30‧‧‧第1路徑間移送部
31‧‧‧接收側端部
32‧‧‧交接側端部
33‧‧‧旋轉手段
34‧‧‧剝離手段
35、36‧‧‧第1、第2反轉手段
37‧‧‧旋轉手段
38、39、40、41‧‧‧第1、第2、第3、第4反轉手段
42、43‧‧‧第1、第2旋轉手段
44‧‧‧剝離手段
50‧‧‧排出路徑
100‧‧‧第1中間層積體
101‧‧‧第1貼合站
102‧‧‧面板傳送線
103‧‧‧第1網傳送線
104‧‧‧第1貼合手段
110‧‧‧第1網傳送機構
1001‧‧‧第1計測裝置
111‧‧‧第1缺點檢查機構
120‧‧‧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
120’‧‧‧第1切入線讀取機構
130‧‧‧第1搬送機構
140‧‧‧第1剝離機構
150‧‧‧第1排除機構
1000‧‧‧第1傳送線
200、200’‧‧‧第2中間層積體
201‧‧‧第2貼合站
202‧‧‧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
203‧‧‧第2網傳送線
204‧‧‧第2貼合手段
210‧‧‧第2網傳送機構
211‧‧‧第2缺點檢查機構
220‧‧‧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
220’‧‧‧第2切入線讀取機構
230‧‧‧第2搬送機構
240‧‧‧第2剝離機構
250‧‧‧第2排除機構
2000‧‧‧第2傳送線
300‧‧‧層積體製品
301‧‧‧第3貼合站
302‧‧‧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
303‧‧‧第3網傳送線
304‧‧‧第3貼合手段
305‧‧‧製品送出線
310‧‧‧第3網傳送機構
3001‧‧‧第3計測裝置
320‧‧‧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
320’‧‧‧第3切入線讀取機構
330‧‧‧第3搬送機構
340‧‧‧第3剝離機構
3000‧‧‧第3傳送線
400‧‧‧控制裝置
410‧‧‧資訊處理裝置
420‧‧‧記憶裝置
圖1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構造之剖面圖。
圖2係表示以包含吸收型偏光膜的光學膜層積體與包含反射型偏光膜的光學膜層積體所構成之由2個主卷(mother roll)形成之2層構造層積體做成母片(mother sheet),利用裁斷成液晶顯示面板的尺寸而製造複數之2層構造層積體片S之方法。
圖3係表示在包含使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貼合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階段、使視覺確認側的表
面貼合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之階段、與使非視覺確認側被貼合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貼合反射型偏光膜片之階段等之構成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之各步驟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吸收型偏光膜片之一構造之概略圖。
圖4係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第1、第2、第3卷之光學層積體網或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之平面圖及側視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之平面圖。
圖6係從側面來看圖5之貼合裝置的第1路徑之圖。
圖7係從側面來看圖5之貼合裝置的第2路徑之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另一貼合裝置之平面圖。
圖9係從側面來看圖8之貼合裝置的第1路徑之圖。
圖10係從側面來看圖8之貼合裝置的第2路徑之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再另一貼合裝置之平面圖。
圖12係從側面來看圖11之貼合裝置的第1路徑之圖。
圖13係從側面來看圖11之貼合裝置的第2路徑之圖。
圖14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其
他再另一貼合裝置之平面圖。
圖15係從側面來看圖14之貼合裝置的第1路徑之圖。
圖16係從側面來看圖14之貼合裝置的第2路徑之圖。
圖17係在圖5、圖8、圖11及圖14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包含進行揀選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或第1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揀選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18係在圖5、圖8、圖11及圖14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包含進行揀選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或第2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揀選出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19係在圖5、圖8、圖11及圖14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包含把第3光學層積體網的反射型偏光膜片貼合到被貼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被露出的表面之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20係在圖5、圖8、圖11及圖14所示之本發明之另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包含進行判定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或第1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
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21係在圖5、圖8、圖11及圖14所示之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包含進行判定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或第2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22係在圖5、圖8、圖11及圖14所示之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包含把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反射型偏光膜片貼合到被貼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片被露出的表面之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23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再另一貼合裝置之平面圖。
圖24係從側面來看圖23之貼合裝置的第1路徑之圖。
圖25係從側面來看圖23之貼合裝置的第2路徑之圖。
圖26係在圖23的貼合裝置,包含進行揀選第1光學層積體網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或者第1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揀選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27係在圖23的貼合裝置,包含把第3光學層積體網或者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
片貼合到被黏貼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被露出的表面之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28係在圖23的貼合裝置,包含進行揀選第2光學層積體網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或者第2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揀選出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29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再另一貼合裝置之平面圖。
圖30係從側面來看圖29之貼合裝置的第1路徑之圖。
圖31係從側面來看圖29之貼合裝置的第2路徑之圖。
圖32係在圖29的貼合裝置,包含進行揀選第1光學層積體網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或者第1不良片之步驟,以及,把被揀選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33係在圖29的貼合裝置,讓進行揀選第2光學層積體網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或者第2不良片後將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傳送到第2貼合站之步驟,與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或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的反射型偏光膜片傳送到第2貼合站之步驟等同時進行之控制流程圖。
圖34係在圖29的貼合裝置,讓被揀選出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與把第3光學層積體網的反射型偏光膜片貼合到被貼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被露出的表面之步驟等同時地進行之控制流程圖。
圖35係表示在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在使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依序貼合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反射型偏光膜片而形成重疊構造之步驟,進行控制從幅寬不同的第1卷與第2卷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與對第3光學層積體網而言在幅寬方向被形成之相鄰之切入線的長度,進行分別地形成同一或者相似形狀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反射型偏光膜片之步驟之控制流程的一部份之概念圖。
圖36係在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從側面來看在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之構成第1傳送線1000之第1路徑,與包含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之第2傳送線2000及完成層積體製品之第3傳送線3000之第2路徑包含對液晶顯示面板的貼合步驟之各步驟之圖。
圖37係圖36所示之貼合裝置在第1路徑形成第1傳送線1000之各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38係圖36所示之貼合裝置在第2路徑形成第3傳送線3000之各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39係在本發明之一型態或另一型態所採用之貼合裝置,圖37及圖38所示之在液晶顯示面板在第1路徑從
被安裝第1卷的第1傳送線1000經過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後通過在第2路徑的兩端被安裝第2卷及第3卷的第2傳送線2000及第3傳送線3000時,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重疊構造之各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40係在圖39所示之構成貼合裝置之第1傳送線1000及第3傳送線3000,一對或組所採用的第1卷及第3卷並不同時交換,例如,是在第1傳送線1000的第1卷被交換而第3卷使用中時,進行演算在被交換的第1卷接續著的交換前的第1卷形成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殘餘枚數,使被交換的第1卷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被計測的幅寬,反映到使用中的第3卷由第3光學層積體形成的所對應的反射型偏光膜片之各步驟之控制流程圖。
圖1係顯示被使用於平板PC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典型的構造。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由液晶層L、被接合在該液晶層L之一方的面之彩色濾光片基板CF、與被接合在另一方的面之薄膜電晶體基板T所構成之液晶顯示面板LC,而液晶顯示面板LC的薄膜電晶體側為非視覺確認側。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薄膜電晶體基板T係接合非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1,而在彩色濾光片基板CF則接合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2。非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1,係具有由通常的吸收型偏光膜所
構成的非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1、與在該非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1中介著黏著劑層A1而被接合的反射型偏光膜RP。非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1,係讓跟反射型偏光膜RP相反側的面,中介著黏著劑層A2被接合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薄膜電晶體基板T。在跟反射型偏光膜RP的非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1相反側的面,通常上中介著黏著劑層A3被接合表面保護膜PF1。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2係具有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2,該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2係讓一方的面中介著黏著劑層A4被接合在液晶顯示面板LC,另一的面,通常上則中介著黏著劑層A5被接合在表面保護膜PF2。視覺確認側偏光膜P2係由通常的吸收型偏光膜所構成。
圖1所示的層積構造的液晶顯示裝置在製造時,必須在至少液晶顯示面板LC的非視覺確認側,對於依序被送去貼合站的液晶顯示面板LC,首先,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非視覺確認側的面貼上吸收型偏光膜,其次,在其上使反射型偏光膜以透過軸成為相互平行之方式貼合。接著,將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各個,一邊從被形成長尺網狀的各個卷連續地反覆放出、一邊進行貼合步驟,因為在長尺網狀的這些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其長度方向與透過軸成相反關係,所以實現上較困難。
此外,在平板PC所用的中型或小型液晶顯示裝置之場合下,液晶顯示面板LC,大小從大型液晶顯示
裝置的3分之1到5分之1左右,重量也在20分之1以下,相較於大型的液晶顯示裝置,前者較小型且量輕。此外,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LC之、包含偏光膜之光學層積體網的卷,卷幅較狹、重量也從3分之1到10分之1左右。其大小,例如直徑500mm左右,且卷幅約100~150mm、重量30~70kg。這樣的光學層積體網,卷長度900m左右。相對於此,製造速度亦即工站時間(tact time),相較於大型的液晶顯示裝置而言程度加倍被要求,並且,黏貼精確度也被要求極為嚴格。
為了對付這樣的要求,從前係採用如圖2所示之類的手法。圖2,係顯示將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以各自的透過軸成為相互平行之方式重疊之偏光性層積體,將之切斷成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之尺寸而形成光學膜層積體片之從前的方法之概略圖。
圖2(a)所示之從前的方法方面,利用包含長邊方向延伸階段的製造步驟被製造之從前的吸收型偏光膜層積體Po
1的長尺網是以卷R1的型態、利用包含橫方向延伸階段的製造步驟被製造之反射型偏光膜層積體Po
2的長尺網則以卷R2的型態,分別被準備。吸收型偏光膜層積體Po
1,係如圖2(b)所示,係由吸收型偏光膜a、與中介著黏著劑層b被接合在該偏光膜a之脫模膜c所構成。相對於此,反射型偏光膜層積體Po
2,係具有反射型偏光膜d、與通常中介著黏著劑層e被接合在反射型偏光膜d之表面保護膜f,而在反射型偏光膜d係在跟表面保
護膜f相反側的面中介著黏著劑層g被接合脫模膜h。吸收型偏光膜a,係如圖2(a)所示,在長尺網的長邊方向具有吸收軸AA,從而,在正交於該吸收軸AA的方向之橫方向具有透過軸TA,此外,反射型偏光膜d係在長尺網的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TA。
如圖2(a)所示,在對著從卷R1被送料出去之吸收型偏光膜層積體Po
1正交之方向,讓從卷R2被送料出去的反射型偏光膜層積體Po
2被傳送。此時,從反射型偏光膜層積體Po
2讓脫模膜h被剝離,且反射型偏光膜d中介著黏著劑層g被形成在吸收型偏光膜層積體Po
1的吸收型偏光膜a上重疊之狀態。結果,反射型偏光膜d,利用黏著劑層g被接合在吸收型偏光膜層積體Po
1,而形成圖2(c)所示之層積體。以此方式所得到的層積體,係一邊具有吸收型偏光膜層積體Po
1的幅寬,另一方的邊具有反射型偏光膜層積體Po
2的幅寬之長方形。能夠將該長方形的層積體切斷成大小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LC的大小後,形成多數的長方形層積體片S。
以此方式被形成的層積體片S,係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面,一邊將脫模膜c一枚一枚剝離一邊被貼合,形成液晶顯示裝置。被貼在圖1的非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1的片係經過上述的步驟而被形成的,以吸收型偏光膜P1的吸收軸TA與反射型偏光膜RP的吸收軸TA,兩者成為相互平行的方式被貼合之構成。
圖3係依照將包含吸收型偏光膜之光學層積
體網與包含反射型偏光膜之光學層積體網準備做成各個長尺網狀的卷,在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系統,將這些光學層積體網一邊從各自的卷送料出去、一邊使之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各個面,概略地表示出適於圖1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步驟1到步驟5。
被配置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光學層積體PL1,係被分割成圖3(a)所示之包含吸收型偏光膜P1之層積體PL1-1、與圖3(c)所示之包含反射型偏光膜RP之層積體PL1-2,並被準備作為第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3的卷R1、R3。圖3(a)所示之層積體PL1-1係包含圖1所示之非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1的黏著劑層A2與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P1,且在黏著劑層A2被接合載膜c1。圖3(c)所示之層積體PL1-2係包含圖1所示之非視覺確認側的偏光性層積體PL1的反射型偏光膜RP、與其兩側的黏著劑層A1、A3及表面保護膜PF1,且在黏著劑層A1被接合載膜c3。圖3(a)所示之在層積體PL1-1層積載膜c1而被構成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係從第1卷R1被送料出去、被切斷成特定長度、將第1載膜c1剝離後,利用黏著劑層A2被接合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薄膜電晶體T側。其次,從層積體PL1-1剝離黏著劑層A1-1與表面保護膜PF1-1。同樣地,從圖3(c)所示之在層積體PL1-2層積載膜c3而被構成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將第3載膜c3剝離,將殘留的層積體利用黏著劑層A1接合在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
偏光膜P1後,得到液晶顯示裝置的非視覺確認側的層積構造。
相對於此,被配置在液晶顯示裝置的視覺確認側之偏光性層積體PL2,係在圖3(b)所示之在層積體PL2的黏著劑層A4接合載膜c2的構成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之被準備作為第2卷R2、往液晶顯示面板LC的貼合階段,被切斷成特定的長度、第2載膜c2被剝離之後,被黏貼到液晶顯示面板LC的彩色濾光片基板CF。
可以藉由以此方式採用3階段的貼合步驟,使2枚吸收型偏光膜與1枚反射型偏光膜,利用roll to panel方式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LC。更具體而言,這利用圖3所示之步驟1~步驟5加以說明。步驟1係表示液晶顯示面板LC是以長邊作為前頭被傳送之狀態。在步驟2,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非視覺確認側,從光學層積體網f1將第1載膜c1剝離並被黏貼層積體PL1-1。步驟3,係表示在將液晶顯示面板LC進行90°旋轉、液晶顯示面板LC是以短邊作為前頭而被傳送之狀態下,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視覺確認側從光學層積體網f2將第2載膜c2剝離並被黏貼層積體PL2之狀態。利用步驟1~步驟3,在液晶顯示面板LC的非視覺確認側與視覺確認側分別被黏貼之吸收型偏光膜P1、P2,被配置成這些的透過軸相互正交之關係。
步驟4係表示從層積體PL1-1讓黏著劑層A1-1與表面保護膜PF1-1的片被剝離之狀態。在步驟5,從
在層積體PL1-2將載膜c3層積而被構成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將第3載膜c3剝離,殘留的層積體,亦即,由反射型偏光膜RP、黏著劑層A3、與表面保護膜PF1所構成的層積體是利用黏著劑層A1而被接合到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P1。藉由此在非視覺確認側重疊被黏貼之吸收型偏光膜P1與反射型偏光膜RP,便被配置成透過軸是相互平行之關係。步驟5係表示得到圖1所示之層積構造的液晶顯示裝置之狀態。
圖4係表示實施本發明的方法之貼合裝置所裝備之3個不同的第1~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之第1~第3卷R1、R2、R3之,或者表示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之第1~第3卷R1’、R2’、R3’之模式圖。又,圖4(d)係表示液晶顯示裝置之長邊A及短邊B。
圖4(a)係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的長邊之幅寬A且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短邊之長邊方向間隔B讓切入線進入幅寬方向之包含吸收型偏光膜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或者,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的長邊之幅寬A且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短邊之長邊方向間隔B讓切入線進入幅寬方向之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具體而言,在層積體PL1-1的黏著劑層A2被接合載膜c1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之展開圖。
圖4(b)係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的短邊之幅寬B且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長邊方向間隔A
讓切入線進入幅寬方向之包含吸收型偏光膜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或者,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的短邊之幅寬B且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長邊方向間隔A讓切入線進入幅寬方向之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具體而言,在層積體PL2的黏著劑層A4被接合載膜c2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之展開圖。
圖4(c)係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的短邊之幅寬B且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長邊方向間隔A讓切入線進入幅寬方向之包含反射型偏光膜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或者,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LC的短邊之幅寬B且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長邊方向間隔A讓切入線進入幅寬方向之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具體而言,在層積體PL1-2的黏著劑層A1被接合載膜c3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或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之展開圖。
再者,圖4(a)及圖4(b),係顯示包含圖3所示之在吸收型偏光膜P1、P2及/或吸收型偏光膜的一方之側或兩側被形成之黏著劑層A1、A2、A4、A5之任一層所固有的缺點之、利用相鄰的切入線被畫定之不良片領域。圖4(a)所示之不良片領域係相當於第1不良片,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長邊之幅寬A且長邊方向間隔被形成在從缺點的位置離開傳送方向上流側僅特定距離之位置之切入線與領先該切入線的一條前面的切入線之間被畫定的長度x1(通常上,x1<B)。此外,圖4(b)所示之不良片領域係相當於第2不良片,在對應液晶顯示面板的短
邊之幅寬B且長邊方向間隔被形成在從缺點的位置離開傳送方向上流側僅特定距離之位置之切入線與領先該切入線的一條前面的切入線之間被畫定的長度x2(通常上,x2<A)。又,有關該等不良片之詳細情形係敘述於下。
平板PC的液晶顯示裝置所採用之液晶顯示面板,並未受限定於此,而典型上,係由具有在其間裝填液晶層L之2枚玻璃基板,視覺確認側的基板為具備彩色濾光片(CF)層之彩色濾光片基板CF,非視覺確認側的基板則是具備薄膜電晶體(TFT)之薄膜電晶體基板T,尺寸5~10英吋(120~250mm)左右、厚度0.5mm左右、重量15~40g左右的液晶(LC)胞等所構成。通常上,2枚玻璃基板的大小不同,TFT側的長邊及短邊是比CF側的長邊及短邊長數mm左右。在數mm左右的TFT側的長邊及短邊的緣部,以眾所周知之方式,被配置供接續用之端子等。圖5~圖7係顯示長方形形狀的視覺確認側基板與非視覺確認側基板為上下重疊的構造之液晶顯示面板LC(以下,將「LC」以「w」表示)。
圖5~圖7係表示供以這樣做成的液晶顯示面板w為對象之本發明之一型態實施用之、roll to panel(RTP)貼合系統之貼合裝置1之概略圖。圖5係平面圖,粗線的箭頭係表示液晶顯示面板w的搬送路線。圖6及圖7係側視圖。
在貼合裝置1被實行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由包含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與視覺確認側使吸收型偏光膜片依序貼合之階段、與在被貼在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重疊貼上反射型偏光膜片之階段等3階段所構成。具體而言,於第1及第2貼合站101、201,從包含吸收型偏光膜之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切斷成特定長度而形成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將相當於圖3所示之層積體PL1-1、PL2之片s1、s2從第1及第2載膜c1、c2剝離,使之依序貼合到被送入各站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與視覺確認側之雙面。再者,在第3貼合站301,將包含反射型偏光膜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切斷成特定長度形成反射型偏光膜片s3,將相當於圖3所示之層積體PL1-2之片s3從第3載膜c3剝離,使此貼合到於第1貼合站101被貼合之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
如圖6所示方式,在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送到第1貼合站101之第1網傳送機構110,具備第1缺點檢查機構111,利用這第1缺點檢查機構111,針對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偏光膜P1及其雙面的黏著劑層A1、A2是否存在缺點,進行檢查。利用這檢查被檢測出的缺點,針對其位置的資訊,會被送到具有記憶裝置420及資訊處理裝置410之控制裝置400。在第1網傳送機構110,進而在比第1缺點檢查機構111更在網傳送方向下流側,設置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第1切入線形成機
構120,基於來自控制裝置400的控制訊號,在由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黏著劑層A2與偏光膜P1所構成之光學膜層積體PL1-1,或者,進而中介著黏著劑層A1-1在偏光膜P1的表面使表面保護膜PF1-1層積之光學膜層積體PL1-1,在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長度方向所對直角方向、亦即在橫方向形成切入線,並在鄰接傳送方向的2條切入線之間,形成光學膜層積體PL1-1的片s1、亦即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2條切入線的間隔,係相當於對應片s1被貼合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長度B。但是,在2條切入線之間存在缺點時,被形成在比該缺點更在傳送方向上流側之切入線,最好是被形成在離開該缺點的位置僅特定距離的位置。在這些相鄰的切入線之間,通常會形成長度小於片s1的長度B且含有缺點之缺陷片。這就是第1不良片d1。
貼合裝置1,具有並列鄰接配置的2條直線狀的路徑10、20,而該路徑的大小,幅寬5~10m左右、長度15~30m左右,並不受限於此。2條路徑,最好是被設定成操作者能夠視覺確認從第1路徑10的右端被送入之液晶顯示面板w之高度,再者,經由第2路徑20,能夠視覺確認從搬出路徑50的左端被搬出之液晶顯示裝置(以下,簡稱「層積體製品」)之高度。可以設定該高度為1.5m左右,裝置全體的高度為2.5m左右。該裝置,如該業者間所周知之方式,被配置在無塵室。再者,在無塵室,最好是將該裝置用具有操作門或窗之箱型容器覆蓋,
維持高水準的無塵狀態。這是為了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雙面及被貼合的片的露出面,盡可能排除作業者、操作者所招致的塵埃等的附著。從這樣的觀點,在2條路徑10、20所正交的方向配置另一路徑,或路徑配置成階層構造,亦即,以迴避液晶顯示面板w通過光學膜層積體之上等方式,在使光學膜層積體的片s1、s2、s3的傳送、液晶顯示面板w的傳送、與以使雙方的配置關係滿足之方式進行貼合的站101、201、301,等能夠發揮滿足的功能之關係下,具有上述之箱型容器所收容之最適構成者更佳。
供本發明之一型態實施用之貼合裝置1,如上述方式,係具備並列鄰接之直線狀的第1路徑10、與第2路徑20。取平板PC所使用之中型或小型的液晶顯示裝置為例,第1路徑10係由從該路徑10的一端被設在特定距離的位置之、最好是具有特定幅寬之、由搬入平台、貼合手段104、以及搬出平台所構成之第1貼合站101,以將液晶顯示面板w送到該站101之方式被構成之、最好是跟該搬入平台相同幅寬之、具有搬入部之面板傳送線102,與挾著該站101被配置在跟面板傳送線102相反側之、最好是將包含第1偏光膜P1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相當於圖3所示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PL1-1者)朝向該站101傳送之第1網傳送線103等所構成。
在面板傳送線102的一端,能夠接續公知的構成之面板洗淨線(未圖示)。被搬入面板傳送線102之長方形形狀的液晶顯示面板w,通常上,因為是經由面板
洗淨線而被搬入,所以,最好是在對傳送方向而言短邊正交之橫向狀態下,且在非視覺確認側向下狀態下被傳送。在對傳送方向而言短邊正交之橫向狀態下被傳送之場合,最好是利用旋轉手段等,將液晶顯示面板w改為縱向後送入面板傳送線102。於液晶顯示面板w為縱向且非視覺確認側向下之狀態下使之搬入面板傳送線102之步驟,係基於貼合裝置1之合理的處理步驟的緣故,詳細情形敘述於下。
在第1網傳送線103,如圖6所示方式,配備第1網傳送機構110、與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第1網傳送機構110,係以從供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面用之包含吸收型偏光膜P1與第1載膜c1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卷R1,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之方式發揮機能。以前述方式,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對於從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卷R1被送料出去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而言,在傳送方向於對應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的尺寸之間隔,藉由以僅殘留第1載膜c1之方式放入幅寬方向的切入線,在傳送方向鄰接的2條切入線之間,形成被支撐在第1載膜c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
在比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更在傳送方向下流側,配備第1搬送機構130與第1剝離機構140。第1搬送機構130,係達成將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搬送到第1貼合站101之作用。
第1剝離機構140,係在第1貼合站101內,作用於將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從第1載膜c1剝離。再者,在第1剝離機構140,能夠配備連動於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之第1排除機構150。第1排除機構150,係作用於使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下的第1不良片d1,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進行排除。
第1網傳送線103,由於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是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薄膜電晶體基板T之非視覺確認側,所以,最好是配備在構成第1路徑10之面板傳送線102之平台高度或該平台的下方,但並不受限定於此。在第1網傳送線103,係沿著直線狀的路徑配置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從卷R1送料出去之第1網傳送機構110、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第1搬送機構130、與第1剝離機構140。
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從第1載膜c1被剝離之後,在第1貼合站101,利用第1貼合手段104而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下面,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讓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貼合在對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薄膜電晶體基板T之非視覺確認側之構成。
再者,第1中間層積體100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在此,在液晶顯示面板w被配置彩色濾光片基板CF之視覺確認側,貼合從包含吸收型偏光膜P2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被切出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將第1
中間層積體100從第1貼合站101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路徑,係如圖5所示方式,被形成在第1路徑間移送部30。
第1路徑間移送部30係被配置成:在接收側端部31,從第1貼合站101的搬出平台接收第1中間層積體100,將接收的第1中間層積體100向第2路徑20移送,從第1路徑間移送部30的交接側端部32將第1中間層積體100交接到第2貼合站201的搬入平台。
同樣地,取平板PC所使用之中型及小型的液晶顯示裝置為例,第2路徑20被設置第2貼合站201,在該第2貼合站201,從第1路徑間移送部30的交接端部32接收第1中間層積體100。在第2貼合站201被設置第2貼合手段204,利用該第2貼合手段204,在第1中間層積體100,使從包含第2吸收型偏光膜P2的第2光學膜層積體網f2(相當於圖3所示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PL2者)切出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
從交接端部32接收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部分,可以是利用第2路徑20的接收平台而構成,或利用第2貼合站201的搬入平台而構成。再者,第2路徑20,係在第2路徑20的一端與第2貼合站201之間,具有以並排於被設在第1路徑10內之面板傳送線102之方式、以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從第2路徑20的一端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方式被構成之第2網傳送線203。
在第2網傳送線203,如圖7所示方式,配備第2網傳送機構210、與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第2網傳送機構210係作用於從第2光學層積體網f2的卷R2,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送料出去。第2網傳送線203係具備第2缺點檢查機構211,在比第2缺點檢查機構211更在網傳送方向下流側,配置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對於從卷R2被送料出去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而言,在傳送方向於對應液晶顯示面板w的長邊的尺寸之間隔,藉由以僅殘留第2載膜c2之方式放入幅寬方向的切入線,在傳送方向鄰接的2條切入線之間,以被支撐在第2載膜c2之狀態下形成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
從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來看在傳送方向下流側,配備第2搬送機構230與第2剝離機構240。第2搬送機構230係達成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搬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作用。第2剝離機構240,係在第2貼合站201內,作用於將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從第2載膜c2剝離。
第2網傳送線203,由於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是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彩色濾光片基板CF之視覺確認側,所以,最好是配備在構成第2路徑20之第2貼合站201之平台高度或該平台的上方,但並不受限定於此。在第2網傳送線203,最好是沿著直線狀路徑配置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從卷R2送料出去之第2網傳送機
構210、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第2搬送機構230、與第2剝離機構240。再者,在第2剝離機構240,能夠配備連動於第2剝離機構240進行動作之第2排除機構250。第2排除機構250,係作用於使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的第2不良片d2,不貼合到上述之第1中間層積體100而進行排除。
在第2貼合站201,被送入第2貼合站201之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利用第2貼合手段204,而與從第2載膜c2被剝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合。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上面,形成上述之第2中間層積體200。
第2中間層積體200,係指在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彩色濾光片基板CF之視覺確認側,於以正交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方向具有吸收軸之方式配置吸收型偏光膜P2之方向,貼合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者,但並不受限定於此。藉此,在非視覺確認側被貼合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1的吸收軸、與在視覺確認側被貼合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2的吸收軸,成為兩者相互正交之配置關係。
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為了將液晶顯示面板w之被貼合在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1的吸收軸、與被貼合在視覺確認側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2的吸收軸配置成相互正交之關
係,最好是進而在將第1中間層積體100中介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而從第1貼合站101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線,設置以第1層積體100的方向成為於第2貼合站201在第2中間層積體200被形成時被要求的方向之方式,供90°旋轉用之旋轉手段33,但並不受限定於此。
再者,第2中間層積體200,最好是在第2路徑20內,經由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而被送到第3貼合站301。在第3貼合站301,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1之與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面,貼合包含反射型偏光膜RP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亦即從相當於圖3所示之長尺網狀的光學膜層積體PL1-2者被切出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
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1之與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面,如前述,最好是利用表面保護膜PF1-1而被保護。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具有這樣構成之場合下,如圖3所示方式,表面保護膜PF1-1,在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之前,是與黏著劑層一起從吸收型偏光膜P2被剝離。在第2路徑20最好是進而設置用以剝離之剝離手段34。藉此,如從圖3可明白,能夠連續地使包含反射型偏光膜RP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貼合。
在第2路徑20,如從圖5及圖7可明白,對第2貼合站201而言在與第2網傳送線203相反側具備第
3貼合站301。在該第3貼合站301,第2中間層積體200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是利用第3貼合手段304而相互被貼合,形成層積體製品300。再者,在第2路徑20,在第2貼合站201與第3貼合站301之間,具備將第2中間層積體200從第2貼合站201送入第3貼合站301之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與以對第3貼合站301而言在跟第2貼合站201相反的方向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到第3貼合站301之方式被構成的第3網傳送線303。
在第3網傳送線303,如圖7所示方式,第3網傳送機構310、與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在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方向看來是以該順序被配置。第3網傳送機構310,係作用於從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供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面用之包含反射型偏光膜RP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卷R3,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對於從卷R3被送料出去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而言,在傳送方向於對應液晶顯示面板w的長邊的尺寸之間隔,藉由以僅殘留第3載膜c3之方式放入幅寬方向的切入線,在傳送方向鄰接的2條切入線之間,以被支撐在第3載膜c3之狀態下形成反射型偏光膜片s3。
在比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更在網傳送方向下流側,配備將具有第3載膜c3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搬送到第3貼合站301之第3搬送機構330,與在第3貼合站301將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剝離之第
3剝離機構340。
第3網傳送線303,由於反射型偏光膜片s3是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薄膜電晶體基板T之非視覺確認側,所以,最好是配備在構成第2路徑20之第3貼合站301之平台高度或該平台的下方,但並不受限定於此。在第3網傳送線303,最好是沿著第2路徑20直線狀配置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從卷R3送料出去之第3網傳送機構310、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第3搬送機構330、與第3剝離機構340。
反射型偏光膜片s3,係在從第3載膜c3被剝離之後,在第3貼合站301,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與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表面,利用第3貼合手段304而被重疊貼合,形成層積體製品300。
層積體製品300,係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以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1的吸收軸、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RP的反射軸相互平行之方式被重疊貼合。
在第3貼合站301被形成之層積體製品300,其次經由製品送出線305而從貼合裝置1被搬出。層積體製品300,最好是在向著第1路徑10被移送之後,沿著第1路徑10被送到以與第1網傳送線103相反的方向送出之方式被構成之製品排出用之路徑50,而從貼合裝置1被搬出。
如圖6及圖7所示方式,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之吸收型偏光膜P1、P2係針對缺點之有無檢查完成者。在包含這些吸收型偏光膜P1、P2之光學層積體網f1、f2從卷R1、R2被送料出去,於被支撐在第1及第2載膜c1、c2之狀態下形成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時,第1及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120、220,基於缺點的位置,對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在從缺點的位置離開僅特定距離在光學層積體網f1、f2的傳送方向上流側之位置以僅殘留載膜c1、c2之方式放入另外的切入線。藉此,進而在另一切入線與領先另一切入線之一條前面的切入線之間形成第1及第2不良片d1、d2。因此,貼合裝置1係能夠做成進而設置供形成這些第1及第2不良片d1、d2並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被排除之方式用之包含第1及第2排除手段之排出機構150、250。
在圖6所示之第1排除機構150,係能夠採用例如日本特許第4,551,477號(專利文獻11)或日本特許第4,377,961號(專利文獻12)之說明書及圖面所揭示之形式之機構。此外,在圖7所示之第2排除機構,係能夠採用例如日本特許第4,361,103號之說明書及圖面所記載之形式之機構。
以上述方式,作為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最好是使用包含針對缺點之有無檢查完成的吸收型偏光膜P1、P2者。吸收型偏光膜所固有的瑕疵或擦痕
等缺點帶給於液晶顯示裝置被形成之影像之影響並不少,因而,通常在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之前,必須被排除。另一方面,反射型偏光膜RP,功能在於藉由透過及反射被返覆進行使光利用效率提升之用,因而,反射型偏光膜RP所固有的瑕疵或擦痕等缺點帶給影像形成之影響較少。因而,作為第3光學層積體網f3,係能夠使用包含針對缺點的有無並未檢查之反射型偏光膜RP者。
圖17及圖18,係顯示進行揀選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雙面之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並未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而被排除之第1及第2不良片d1、d2之步驟,以及,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被依序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此外,如圖5~圖7和圖17~圖19所示,構成供實施本發明用之貼合裝置1之所有要素,係利用控制裝置400所包含之資訊處理裝置410以控制動作。
此外,用於控制貼合裝置1的構成要素的動作之資料,例如,所謂的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所固有之缺點位置資訊、來自第1~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2、f3的先端的基準位置的偏差量等種種的資料,係被容納在控制裝置400所包含之記憶裝置420,因應必要,而執行往記憶裝置420寫入/從記憶裝置420讀出。利用資訊處理裝置410執行構成要素的動作的控制、以及利用記憶裝置410執行資料的容納,在本發明的實施型態
全部都相同。
針對進行揀選構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之步驟來看,被賦予檢查完成的缺點位置資訊之光學層積體網f1,是在第1網傳送線1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依照步驟2,各個缺點位置資訊被讀取。依照步驟5,指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切入線的位置與第1不良片d1的切入線的位置。步驟6~步驟8係調整切入線的位置。圖6所示之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1不良片時,第1排除機構150進行動作,將第1不良片d1從第1載膜c1剝離,使被剝離的第1不良片d1並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將之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時,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1貼合站101。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第1貼合站1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1載膜c1、而從第1載膜c1被剝離。被剝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依照步驟16,執行與經由面板傳送線102被送入第1貼合站1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
進行揀選構成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之第2吸
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係讓被賦予檢查完成的缺點位置資訊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在第2網傳送線2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與上述的步驟同樣地,依照步驟2,各個缺點位置資訊被讀取。依照步驟5,指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切入線的位置與第2不良片d2的切入線的位置。步驟6~步驟8係調整切入線的位置。圖7所示之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2不良片時,第2排除機構250進行動作,將第2不良片d2從第2載膜c2剝離、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進行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時,第2光學層積體網f2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2貼合站20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在第2貼合站,係於第1路徑間移送部30使之90°旋轉並執行與被送入第2貼合站201的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位置調整,之後,依照步驟16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
圖19係顯示構成第3光學層積體網f3之第3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步驟之控制流程圖。如圖5及圖7所示,第2中間層積體200,係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與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依序貼合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從第2貼合站201經由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而被送到第
3貼合站301。作為第1~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2、f3,在這些所包含之吸收型偏光膜P1、P2及反射型偏光膜RP,被層積著各自的表面保護膜之場合下,在第2中間層積體200使第3反射型偏光膜片s3貼合之步驟,係如圖19所示,係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從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利用剝離手段34而將表面保護膜PF1-1跟黏著劑層A1-1一起剝離之步驟,亦即必須要步驟17。
在第3網傳送線303,如圖19所示,係讓第3光學層積體網f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依照步驟3及步驟4,調整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量、指示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切入線的位置。依照步驟5,圖7所示之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步驟6~步驟8,以確認在第3載膜c3被形成的切入線位置之方式使切入線形成機構320動作且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入第3貼合站。在第3貼合站,依照步驟9~步驟11,係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被剝離。被剝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照步驟16,係在執行與經由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被送入第3貼合站301的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這就是利用被連續地實行之3階段貼合步驟所製造出的層積體製品300。
圖5~圖7所示之貼合裝置1,係設置第1~
第3網傳送線103、203、303各自被裝備之第1~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之對應第1~第3卷R1、R2、R3之第1~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120、220、320之例。
此外,圖5~圖7所示之貼合裝置1,係作為供本發明另一型態實施用之裝置1,能夠在各個卷製造步驟使用被形成切入線之、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之第1~第3卷R1’、R2’、R3’。
供本發明之另一型態實施用之貼合裝置1,例如,係在第1~第3網傳送線103、203、303,具備供送料出去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用之、第1~第3網傳送機構110、210、310、第1~第3搬送機構130、230、330、與第1~第3剝離機構140、240、340。
第1網傳送機構110係作用於從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的卷R1’,將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第1搬送機構130,係將從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的卷R1’被送料出去的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搬送到第1貼合站101。第1剝離機構140,係在第1貼合站101,將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下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從第1載膜c1剝離。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係在從第1載膜c1被剝離之後,在第1貼合站101,利用第1貼合手段104在液晶顯示面
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而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
第2網傳送機構210係作用於從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的卷R2’,將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送料出去。第2搬送機構230,係將從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的卷R2’被送料出去的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搬送到第2貼合站201。第2剝離機構240,係在第2貼合站201,將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從第2載膜c2剝離。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係在從第2載膜c2被剝離之後,在第2貼合站201,利用第2貼合手段204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而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
第3網傳送機構310係作用於從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的卷R3’,將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第3搬送機構330,係將從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的卷R3’被送料出去的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搬送到第3貼合站301。第3剝離機構340,係在第3貼合站301,將被支撐在第3載膜c3的狀態下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剝離。反射型偏光膜片s3,係在從第3載膜c3被剝離之後,在第3貼合站301,利用第3貼合手段304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
該貼合裝置1,詳細如以下所示方式,在相當於使用第1~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之被配置在貼合裝置1之第1~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120、220、320的位置,最好是設置供讀取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各個切入線的位置用之第1~第3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120’、220’、230’。
在本發明之此實施型態,也做成使用圖3所示之包含吸收型偏光膜P1、P2之光學膜層積體PL1-1、PL2。然而,作為此貼合裝置1所使用之第1及第2卷R1’、R2’,係如圖4所示方式,基於檢查完成之缺點位置資訊,而在這些卷R1’、R2’的製造步驟放入切入線,在各個相鄰的切入線之間採用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第1及第2不良片d1、d2被支撐在第1及第2載膜c1、c2之狀態下之第1及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這點,是不同於上述之使用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f1、f2之場合。此外,作為此貼合裝置1所使用之第3卷R3’,係在其製造步驟放入切入線,且在其相鄰的切入線之間採用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支撐在第3載膜c3之狀態下之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這就形成包含反射型偏光膜RP之光學膜層積體PL1-2。
又,針對如圖4所示方式,基於利用事前檢查而被檢測出的缺點位置,將被形成液晶顯示面板w尺寸之不含缺點之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包含缺點之不良片利用在幅寬方向被形成的相鄰的切入線而被區分之第1~第3有
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卷的製造,例如,能夠採用日本特許第4,377,965號(專利文獻14)之說明書及圖面所記載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在圖20及圖21,係顯示在第1及第2卷R1’、R2’之製造步驟,僅殘留第1及第2載膜c1、c2並在被放入切入線之第1及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的相鄰的切入線之間進行揀選被支撐在第1及第2載膜c1、c2之狀態下的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第1及第2不良片d1、d2之步驟,以及,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被依序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之步驟之控制流程圖。此外,如圖5~圖7和圖20~圖22所示,構成供實施本發明用之另一貼合裝置1之所有要素,係利用控制裝置400所包含之資訊處理裝置410以控制動作。
此外,用以控制該貼合裝置1之構成要素的動作之資料,例如,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的切入線位置資訊、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相鄰的切入線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亦即供判定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及反射型偏光膜片s3與第1及第2不良片d1、d2用之種種資料,係被容納在控制裝置400所包含之記憶裝置420,必要時會執行往記憶裝置420的寫入/讀出。利用資訊處理裝置410執行構成要素的動作的控制、以及利用記憶裝置410執行資料的容納,在本發明此實施型態所採用的貼合
裝置全部都相同。
針對進行揀選構成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之步驟來看,被賦予切入線的位置資訊、相鄰的切入線間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等之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是在第1網傳送線1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在步驟2,讀取各個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具體而言是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距離資訊。
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圖6所示之第1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1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在步驟9,執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1不良片d1時,第1排除機構150進行動作,將第1不良片d1從第1載膜c1剝離,讓被剝離的第1不良片d1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時,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1貼合站101。
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下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第1貼合站1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1載膜c1、而從第1載膜c1被剝離。被剝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依照步驟16,執行與經由面板傳送線102被送入第1貼合站101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
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
進行揀選構成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係與上述步驟同樣地,讓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在第2網傳送線2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再者,依照步驟2,讀取各個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具體而言是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長邊之距離資訊。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與上述步驟同樣地,調整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圖6所示之第2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2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在步驟9,執行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2不良片d2時,第2排除機構250進行動作,將第2不良片d2從第2載膜c2剝離,讓被剝離的第2不良片d2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時,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2貼合站201。
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在第2貼合站2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2剝離機構2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2載膜c2、而從第2載膜c2被剝離。被剝離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依照步驟16,係於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被90°旋轉並執行與被送入第2貼合站201的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
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
圖22係顯示構成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之第3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步驟之控制流程圖。如圖5及圖7所示,第2中間層積體200,係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與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依序貼合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從第2貼合站201經由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而被送到第3貼合站301。作為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在這些所包含的吸收型偏光膜P1、P2及反射型偏光膜RP,層積著各自的表面保護膜之場合下,與使用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之場合同樣地,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把利用剝離手段34將表面保護膜PF1-1跟黏著劑層A1-1一起剝離之步驟,圖22所示之步驟17設為必要。
在第3網傳送線303,如圖22所示,係讓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藉此讓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3貼合站301。圖6所示之第3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3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被支撐在第3載膜c3的狀態下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在第3貼合站3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3剝離機構340進行動作,執行捲繞第3載膜c3,讓反射型偏
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被剝離。被剝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照步驟16,係在執行與經由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被送入第3貼合站301的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這就是利用被連續地實行之3階段貼合步驟所製造出的層積體製品300。
由圖20~圖22所示之各步驟可明白,在第1~第3網傳送線103、203、303,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係基於在被支撐在各個第1~第3載膜c1、c2、c3的狀態下相鄰的切入線之間的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及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同樣地,在被支撐在第1及第2載膜c1、c2的狀態下相鄰的切入線之間的第1及第2不良片d1、d2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等,而被送料出去。
此貼合裝置1,因為使用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所以並不需要第1~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120、220、320。此貼合裝置1,最好是取代那些而配置供讀取該等資訊用之第1~第3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120’、220’、320’。
再者,此貼合裝置1配置之第1及第2排除機構150、250,係與使用光學層積體網f1、f2之場合同樣地進行動作,將第1及第2不良片d1、d2從各自的第1及第2載膜c1、c2剝離,而被剝離的第1及第2不良片
d1、d2並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是被回收。另一方面,從各自的第1及第2載膜c1、c2被剝離之、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在被執行與液晶顯示面板w的位置調整之後,依序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及視覺確認側。
如以上看來,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及2所採用之貼合裝置1,取平板PC所使用之中型或小型液晶顯示裝置為例,量輕且容易壞的液晶顯示面板w,會經由構成第1路徑10之面板搬送線102,在第1貼合站101對著傳送方向以使長邊正交之方向被傳送,在站101,則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貼合而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
其次,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在第1路徑間移送部30,僅一次被90°旋轉,對著該傳送方向以使短邊正交之方向被送入第2路徑20的第2貼合站201。在站201,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在吸收型偏光膜P1、P2的吸收軸相互正交之方向使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合而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
再者,第2中間層積體200,係經由第2路徑20的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在第3貼合站301,對著該傳送方向,以相同方式以使短邊正交之方向被傳送。在站301,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
面,以吸收型偏光膜P1與反射型偏光膜RP的吸收軸成相互平行之方式,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重疊貼合而形成層積體製品300。
作為供本發明實施用之另一貼合裝置,係能夠使用做成在將液晶顯示面板w對著傳送方向以長邊正交之方向且非視覺確認側向下之狀態下,適切地進行使液晶顯示面板w90°旋轉之動作,並不使液晶顯示面板w表裡反轉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貼上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其次,使液晶顯示面板w的表裡反轉,同時使之90°旋轉,在將液晶顯示面板w對著傳送方向以短邊正交之方向且讓視覺確認側向下之狀態下,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將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上,再者,對著傳送方向直接在相同方向下使液晶顯示面板w的表裡再度反轉,在讓非視覺確認側向下的狀態之液晶顯示面板w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將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下側重疊貼上等3階段的貼合步驟連續地實行之Roll to Panel方式的貼合裝置1。
圖8~圖10所示之貼合裝置1,係供對著液晶顯示面板w,使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全部從下側貼合之,亦即從第1及第2路徑10、20的下方向貼合用之裝置,能夠確定為供本發
明實施用之另一貼合裝置1之地位。該貼合裝置1,係與上述之貼合裝置1同樣地,能夠讓構成要素全部是利用控制裝置400予以控制。
此貼合裝置1,係供在將第1中間層積體100中介著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而從第1貼合站101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線,進而配備在使第1中間層積體100進行90°旋轉的旋轉手段33的傳送方向下流側使第1中間層積體100表裡反轉,讓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形成向下狀態用之第1反轉手段35。藉此,在第2貼合站201,在被表裡反轉之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讓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從下側被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再者,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配備供在剝離表面保護膜的剝離手段34的傳送方向上流側使第2中間層積體200再度表裡反轉,讓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向下狀態用之第2反轉手段36。
此貼合裝置1之優點在於:對液晶顯示面板w而言,因為是在第1及第2中間層積體100、200的傳送線,將第1及第2中間層積體100、200進行表裡反轉,對著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及非視覺確認側,於全部向下狀態下將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序貼合,所以,能夠將第1~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2、f3或第1~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f2’、f3’的全部,配備在第1及第2路徑10、
20的平台高度或該平台的下方位置,使作業者操作上變得較為容易;此外,因為能夠利用第1~第3貼合手段104、204、304,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雙面全部向下狀態下,使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全部貼合,所以,在該等的貼合步驟,能夠形成不易使塵埃等異物附著。
圖11~圖13所示之貼合裝置1,係對著液晶顯示面板w,使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全部從上側貼合之,亦即從第1及第2路徑10、20的上方向貼合之裝置1,能夠確定為供本發明實施用之又一貼合裝置1之定位。該貼合裝置1,係與上述之貼合裝置1同樣地,能夠讓構成要素全部是利用控制裝置400予以控制。
此貼合裝置1,係讓用以對著傳送方向以長邊正交之方向使被送到第1貼合站101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表裡反轉、讓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向上狀態之第1反轉手段38被配備在面板傳送線102。在第1貼合站101,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讓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貼合,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供使被形成的第1中間層積體100再度表裡反轉並將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形成向上狀態用之第2反轉手段39,被配備在第1路徑間移送部30的旋轉手段33的傳送方向下流側。藉由使第1中間層積體100進行90°旋轉的同時使表裡再度反轉,在第2貼合站201,在構成第1中
間層積體100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讓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從上側被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再者,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在剝離表面保護膜的剝離手段34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傳送方向上流側配備第3反轉手段40。藉此,能夠在使第2中間層積體200再度表裡反轉、將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向上狀態下,在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上側貼合。
此貼合裝置1,對液晶顯示面板w而言,在第1及第2中間層積體100、200的傳送線,必須做成將液晶顯示面板w的表裡進行反轉之動作至少進行3回、必要時進行4回。可是,由圖12及圖13可明白,在所有第1~第3網傳送線103、203、303,對著液晶顯示面板w的雙面,全部從上側,亦即從第1及第2路徑的上方向讓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序被貼合。因而,優點在於在各個貼合步驟下,操作者容易監視。
圖14~圖16所示之貼合裝置1,係能夠使從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開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貼合,其次,經過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使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合之階段,在該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表面,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序貼合之階段等連續地實行。
如到此為止看來,通常上,在液晶顯示裝置的製造步驟,首先,液晶顯示面板w,係對著傳送方向以長邊正交之方向被送到第1貼合站101,從圖4(a)所示之第1卷被送料出去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所包含之對應短邊之長度相當於長邊方向間隔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會被送到該站101,於是,跟液晶顯示面板w的貼合就從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開始。
相對於此,利用此貼合裝置1的製造步驟,首先,液晶顯示面板w,係對著傳送方向以短邊正交之方向被送到第1貼合站101。其次,從第1卷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會被送料出去,此所包含的對應長邊的長度相當於長邊方向間隔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會被送到該站101,於是,跟液晶顯示面板w的貼合就從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開始。
當然,此裝置所使用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係相當於圖4(b)所示之從第2卷被送料出去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從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係相當於圖4(b)所示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利用此貼合裝置1的製造步驟,就從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開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貼合之點,是異於通常,但與上述之貼合裝置1同樣地,作為製造液晶顯
示裝置之步驟,並無任何障礙。從而,能夠將此給予作為供本發明實施用之其他又一貼合裝置1之定位。此貼合裝置1,係與上述之貼合裝置1同樣地,能夠讓所有構成要素是利用控制裝置400予以控制。
此貼合裝置1,首先,液晶顯示面板w會對著傳送方向以使短邊正交之方向被送到第1貼合站101,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讓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貼合,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其次,第1中間層積體100會被90°旋轉,對著該傳送方向以使長邊正交之方向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讓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被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在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被配備在將第1中間層積體100送到第2貼合站201時,使第1中間層積體100的方向進行最初地90°旋轉之第1旋轉手段42。第2中間層積體200,在被送入第3貼合站301時,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的傳送方向上流側,被配備供將第2中間層積體200對著該傳送方向從使長邊正交之方向切換成使短邊正交之方向用之第2旋轉手段43。再者,能夠在比第2旋轉手段43更在傳送方向下流側進而設置從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將表面保護膜進行剝離之剝離手段44。在第3貼合站301,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表面,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形成層積體製品300。
此貼合裝置1,由圖15及圖16可明白,第1網傳送線103,係相當於上述之貼合裝置1的第2路徑20的第2網傳送線203,第2路徑20的第2網傳送線203則相當於第1路徑10的第1網傳送線103。第2路徑20的第3網傳送線303係與上述之貼合裝置1相同構成。從而,2回的旋轉步驟為必要之外,能夠並不使液晶顯示面板的表裡反轉,而對著液晶顯示面板w,連續地實行3階段的貼合步驟。
在此貼合裝置1,包含沿著圖14的箭頭所示的線,液晶顯示面板w,是對著該傳送方向以短邊正交之方向且於視覺確認側為向上狀態下使之搬入面板傳送線102之步驟,能夠除了讓液晶顯示面板w進行2回的90°旋轉以外,並不使液晶顯示面板w的表裡反轉,而在向上狀態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將吸收型偏光膜片s1貼上,其次,於向下狀態且對著該傳送方向以長邊正交之方向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將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上,直接於向下狀態將液晶顯示面板w進行90°旋轉,對著傳送方向以短邊正交之方向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表面,將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下側重疊貼上。
作為供本發明實施用之貼合裝置,在圖5、圖8、圖11、圖14所示之貼合裝置1,將至少在第1或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的表面保護膜予以
剝離,藉此,供在被貼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第1或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形成被露出的表面用的剝離手段34、44,最好是以能夠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向下狀態下,讓第2中間層積體200被送到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或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於是,讓表面保護膜從第1或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剝離之方式,利用具有超過第1或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與表面保護膜之間的接著力之接著力之剝離構件而被構成。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型態,係由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s1貼合之階段,其次,在被貼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或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貼合之階段,與,進而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送料出去,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第2吸收型偏光膜s2貼合之階段等所構成之3階段的貼合步驟,將之連續實行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圖23~圖25係顯示供本發明實施用之貼合裝置1之平面圖、與構成該貼合裝置1之第1路徑10及第
2路徑20之側視圖。
圖26,係在該貼合裝置1包含: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所含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並不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而被回收之第1不良片d1進行揀選之步驟,以及,讓被揀選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27,係在該貼合裝置1包含:讓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或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與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之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步驟,以及,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在第1中間層積體100將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表面保護膜PF1-1剝離,形成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露出之表面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此外,圖28,係在該貼合裝置1包含: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所包含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並不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而被回收之第2不良片d2進行揀選之步驟,以及,讓被揀
選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被貼合到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形成層積體製品300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以圖26所示方式,針對進行揀選構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之步驟來看,被賦予檢查完成的缺點位置資訊之光學層積體網f1,是在第1網傳送線103的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在步驟2,各個缺點位置資訊被讀取。在步驟5,指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切入線的位置與第1不良片d1的切入線的位置。步驟6~步驟8係調整切入線的位置。圖24所示之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1不良片d1時,第1排除機構150進行動作,將第1不良片d1從第1載膜c1剝離,使被剝離的第1不良片d1並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時,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1貼合站101。
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第1貼合站1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1載膜c1、而從第1載膜c1被剝離。被剝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依照步驟16,執行與經由面板傳送線102被送入第1
貼合站1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
另一方面,針對圖26所示之進行揀選構成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之步驟來看,被賦予切入線的位置資訊、相鄰的切入線間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等之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是在第1網傳送線1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在步驟2,讀取各個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具體而言是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距離資訊。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圖24所示之第1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1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1不良片d1時,第1排除機構150進行動作,將第1不良片d1從第1載膜c1剝離,讓被剝離的第1不良片d1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時,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1貼合站101。
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第1貼合站1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1載膜c1、而從第1載膜c1被剝離。被剝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
s1,依照步驟16,執行與經由面板傳送線102被送入第1貼合站1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
如圖27所示方式,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於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被90°旋轉,從第1貼合站101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另一方面,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在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之步驟,亦即針對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步驟來看,在第2網傳送線203,依照步驟1,讓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被送料出去。其次,依照步驟3及步驟4,調整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量、指示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切入線的位置。依照步驟5,圖25所示之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步驟6~步驟8,以確認在第3載膜c3被形成的切入線位置之方式使切入線形成機構220動作且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入第2貼合站201。
在第2貼合站201,依照步驟9~步驟11,係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被剝離。被剝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照步驟16,係在執行與經由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被送入第2貼合站201的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
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
另一方面,圖27所示之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在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之步驟,亦即針對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步驟來看,在第2網傳送線203,依照步驟1,讓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被送料出去。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藉此讓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2貼合站201。圖25所示之第2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2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被支撐在第3載膜c3的狀態下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在第2貼合站2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2剝離機構240進行動作,執行捲繞第3載膜c3,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被剝離。被剝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依照步驟16,係在執行與經由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被送入第2貼合站201的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
在第2貼合站201,被形成的第2中間層積體200’,係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讓第1吸收型
偏光膜片s1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重疊貼合,具有與在上述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及視覺確認側之雙面讓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1、s2依序被貼合之第2中間層積體200相異之構造。
從而,在使用在吸收型偏光膜片s1中介著黏著劑層層積著第1表面保護膜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之場合下,在第2貼合站201,在利用第2貼合手段204在第1中間層積體100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貼合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前,必須事先從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將表面保護膜跟黏著劑層一體地剝離,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與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面露出來。如圖25所示方式,為此目的的剝離手段34,最好是適切地被配備在比第2貼合手段204更在傳送方向上流側的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
本發明此型態之第2中間層積體200’,就直接地被送到圖25或圖28所示之第3貼合站301。另一方面,進行揀選構成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係在第3網傳送線303,讓被賦予檢查完成的缺點位置資訊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與上述之第1網傳送線103之步驟同樣地,依照步驟2,讀取缺點位置資訊。在步驟5,指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切入線的位置與第2不良片d2的切入線的位置。依照步驟6~步驟8,調整
切入線的位置。圖25所示之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2不良片d2時,第2排除機構250進行動作,將第2不良片d2從第2載膜c2剝離,讓被剝離的第2不良片d2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時,第2光學層積體網f2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3貼合站301。
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在第3貼合站3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3剝離機構3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2載膜c2、而從第2載膜c2被剝離。被剝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依照步驟16,執行與被送入第3貼合站3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形成層積體製品300。
另一方面,針對圖25或圖28所示之進行揀選構成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來看,被賦予切入線的位置資訊、相鄰的切入線間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等之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是在第3網傳送線3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在步驟2,讀取各個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具體而言是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距離資訊。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
整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圖25所示之第2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3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2不良片d2時,第2排除機構250進行動作,將第2不良片d2從第2載膜c2剝離,讓被剝離的第2不良片d2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時,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3貼合站301。
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在第3貼合站3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3剝離機構3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2載膜c2、而從第2載膜c2被剝離。被剝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依照步驟16,執行與被送入第3貼合站3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形成層積體製品300。又,在此貼合裝置1,作為將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表面保護膜進行處理之步驟,最好是剝離手段34被配備在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型態,係做成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在液晶顯
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s1貼合之階段,之後,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送料出去,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貼合之階段,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或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貼合之階段等3階段同時地執行之方式之,連續地實行3階段的貼合步驟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圖29~圖31係顯示供本發明實施用之貼合裝置1之平面圖、與構成該貼合裝置1之第1路徑10及第2路徑20之側視圖。
圖32,係在該貼合裝置1包含: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所含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並不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而被回收之第1不良片d1進行揀選之步驟,以及,讓被揀選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步驟等之控制流程圖。
圖33,係在該貼合裝置1,做成將進行揀選第2光學層積體網f2或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所包含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並不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
而被回收之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以及,將被揀選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步驟,與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或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步驟等,同時地執行之控制流程圖。
圖34,係在該貼合裝置1的第2貼合站201,做成將被揀選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與將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之步驟等,同時地執行之控制流程圖。
如圖32所示方式,針對進行揀選構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之步驟來看,被賦予檢查完成的缺點位置資訊之光學層積體網f1,是在第1網傳送線1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依照步驟2,各個缺點位置資訊被讀取。在步驟5,指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切入線的位置與第1不良片d1的切入線的位置。步驟6~步驟8係調整切入線的位置。圖30所示之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1不良片d1時,第1排除機構150進行動作,將第1不良片d1從第1載膜c1剝離,使被剝離的第1不良片d1並不貼合到液
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時,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1貼合站101。
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第1貼合站1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1載膜c1、而從第1載膜c1被剝離。被剝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依照步驟16,執行與經由面板傳送線102被送入第1貼合站1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
另一方面,針對圖32所示之進行揀選構成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之步驟來看,被賦予切入線的位置資訊、相鄰的切入線間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等之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是在第1網傳送線1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在步驟2,讀取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具體而言就是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距離資訊。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圖30所示之第1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1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不良片d1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1不良片d1時,第1排除機構150進行動作,將第1不良片d1從第
1載膜c1剝離,讓被剝離的第1不良片d1不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依照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時,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1貼合站101。
被支撐在第1載膜c1的狀態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第1貼合站101,係依照步驟11,讓第1剝離機構1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1載膜c1、而從第1載膜c1被剝離。被剝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依照步驟16,執行與經由面板傳送線102被送入第1貼合站1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
本發明此型態之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於圖29所示之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被90°旋轉,送到第2貼合站201。相對於此,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則依照以下的步驟,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
另一方面,如圖33所示,進行揀選構成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係在第2網傳送線203,讓被賦予檢查完成的缺點位置資訊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與第1網傳送線103之步驟同樣地,依照步驟2,讀取缺點位置資訊。依照步驟5,指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切入線的位置與第2不良片d2的切入線的位置。
依照步驟6~步驟8,調整切入線的位置。圖31所示之第2切入線形成機構2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2不良片d2時,第2排除機構250進行動作,將第2不良片d2從第2載膜c2剝離,使被剝離的第2不良片d2並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在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時,第2光學層積體網f2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2貼合站201。
另一方面,針對圖33所示之進行揀選構成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之步驟來看,被賦予切入線的位置資訊、相鄰的切入線間的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資訊等之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是在第2網傳送線203,依照步驟1被送料出去。其次,在步驟2,讀取各個長邊方向間隔的距離,具體而言就是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之距離資訊。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圖31所示之第2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2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再者,在步驟9,執行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與第2不良片d2的判定,且被判定為第2不良片d2時,第2排除機構250進行動作,將第2不良片d2從第2載膜c2剝離,讓被剝離的第2不良片d2不被貼合到液
晶顯示面板w而予以回收。另一方面,依照步驟9,在被判定為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時,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2貼合站201。
此外,被貼合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對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被露出的表面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係依照以下的步驟,以同步於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傳送之方式,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
如圖33所示方式,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於第1路徑間移送部30被90°旋轉,從第1貼合站101經由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而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另一方面,針對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在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之步驟來看,在第3網傳送線303,依照步驟1,讓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被送料出去。其次,依照步驟3及步驟4,調整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量、指示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切入線的位置。依照步驟5,圖31所示之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開始動作。步驟6~步驟8,以確認在第3載膜c3被形成的切入線位置之方式使切入線形成機構320動作且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入第2貼合站201。
另一方面,針對圖33所示之第3有切入線光
學層積體網f3’所包含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在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s1的表面之步驟來看,在第3網傳送線303,依照步驟1,讓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被送料出去。依照步驟3及步驟4與步驟7,調整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量及傳送速度,藉此讓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3’進而被送料出去、送到第2貼合站201。圖31所示之第3切入線位置讀取機構320’係基於這些指示而進行動作。
構成此貼合裝置1之第2貼合站201,係如圖31及圖34所示,讓於第2網傳送線203被揀選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之步驟,與從第3網傳送線303被傳送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貼合之步驟等同時地進行。
具體而言,另一方面,從構成第2光學層積體網f2之在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來看,係在第2貼合站201,在步驟11,圖31所示之第2剝離機構2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2載膜c2、而從第2載膜c2被剝離。被剝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依照步驟16,執行與被送入第2貼合
站2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
與此同時,構成第3光學層積體網f3之在被支撐在第3載膜c3的狀態下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會從第3載膜c3被剝離,被剝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則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這些動作,係如圖34所示方式,在第2貼合站201,使圖31所示之第3剝離機構340於步驟11進行動作,基於此讓第3載膜c3被捲繞,從第3載膜c3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剝離,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從下側重疊貼合,完成層積體製品300。
另一方面,從構成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2’之在被支撐在第2載膜c2的狀態下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來看,係在第2貼合站201,在步驟11,圖31所示之第2剝離機構240進行動作,基於此執行捲繞第2載膜c2,將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從第2載膜c2剝離。被剝離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依照步驟16,執行與被送入第2貼合站201的液晶顯示面板w之位置調整之後,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上側被貼合。
與此同時,構成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
f3’之在被支撐在第3載膜c3的狀態下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會從第3載膜c3被剝離,被剝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則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被露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表面從下側被重疊貼合,形成層積體製品300。
構成此貼合裝置1之第2貼合站201,係兼具上述之貼合裝置1的第3貼合站301。如圖31所示方式,包含該第2貼合站201之第2路徑20,係在一方端配置第2網傳送線203,在另一方端配置第3網傳送線303。
本發明之此型態,係在第2貼合站201完成層積體製品300。亦即,如圖31所示方式,於是,利用第2貼合手段204,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讓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從上側被貼上,利用第3貼合手段304,在被貼上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露出的表面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下側同時地被貼上,完成層積體製品300。
在此貼合裝置1,使用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中介著黏著劑層層積著表面保護膜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或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f1’之場合下,必須在利用第2貼合站201的第2貼合手段204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到第1中間層積體100之前,事先從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將表面保護膜跟黏著劑層一體地剝離,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對著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面露
出來。如圖31所示方式,為此目的的剝離手段34,最好是適切地被配備在對第2貼合站201而言上流側的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202。
本發明之另一技術的課題之目的,在於提供以不會讓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重疊貼合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因大小不齊而使黏著層露出來之方式,使此重疊構造適切地形成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型態,係提供一種解決方法;執行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貼合之階段,然後,將第2光學層積體網f2送料出去,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使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以跟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相互的透過軸正交之方式貼合之階段,另一方面,執行在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與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面,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重疊構造之階段等,在連續地實行3階段的貼合步驟時,採用做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跟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具有相異的幅寬之一對或組,因第1光學層積體
網f1跟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各自的卷幅不齊引起在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被形成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之重疊構造所產生之技術上的問題之解決方法。
更具體而言,例如,構成重疊構造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大小,被形成具有幅寬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長邊A,而長度相當於短邊B。相對於此,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大小,則是被形成具有幅寬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B,而長度相當於長邊A。在連續進行的步驟,在被傳送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從第1光學層積體網f1被切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會被貼合,其次,使被傳送液晶顯示面板w進行90°旋轉,以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重疊之方式,讓從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被切出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而在構成液晶顯示裝置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重疊構造。此時,在貼合裝置1,各個從第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3被切出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或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傳送方向的長度尺寸,係能夠藉由控制各個被形成在第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3之相鄰之切入線的距離而予以決定。可是,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或反射型偏光膜片s3對傳送方向之幅寬方向的尺寸,由於事先被製造的第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1、f3之各個卷幅不齊的因素,致使貼合裝置1無法進行控制。因此,如果是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大小超過第1吸收型
偏光膜片s1時,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黏著層會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露出來,對液晶顯示裝置造成性能上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型態,係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採用做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具有相異的幅寬之一對或組,將貼合裝置1之從被安裝第1路徑及第2路徑之第1卷R1及第3卷R3分別被送料出去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各個幅寬進行計測,將各個被計測的幅寬設為幅a1及幅b1,並使記憶裝置420記憶,以第1光學層積體網f1被計測的幅a1成為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傳送方向的長度a1之方式,再以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被計測的幅b1成為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傳送方向的長度b1之方式,進行控制在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及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被形成之相鄰之切入線間的距離之步驟。以下,基於圖35到圖40加以說明。
在本實施型態,係準備圖35及圖36所示之、被安裝在貼合裝置1的第1傳送線1000之、具有幅寬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長邊A在長邊方向連續延伸、具有正交於長邊方向的透過軸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P1至少在第1載膜c1上中介著黏著層被層積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之第1卷R1,以及,被安裝在貼合裝置1的第3傳送線3000之、具有幅寬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B在長邊方向連續延伸、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反
射型偏光膜RP至少在第3載膜c3上中介著黏著層被層積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第3卷R3。被安裝在貼合裝置1的第2傳送線2000之、具有幅寬相當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短邊B之第2卷,如後述方式,係能夠採用例如實施型態1所採用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f2’)。
在本實施型態,如圖35至圖38所示方式,係包含以下的記憶步驟。亦即,此係從被安裝在第1傳送線1000之第1卷R1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計測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幅寬,將被計測的幅寬作為幅a1記憶在記憶裝置420,從被安裝在第3傳送線3000之第3卷R3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計測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幅寬,將被計測的幅寬作為幅b1記憶在記憶裝置420等之步驟。
再者,本實施型態係包含第1貼合步驟。更具體而言,如圖36及圖37所示方式,此係在第1傳送線1000,藉由在從第1卷R1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以從跟第1載膜c1相反側的面起達到第1載膜c1面為止之方式形成切入線,而在第1載膜c1上,形成在長邊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讓長邊方向的長度事先被設定成不低於被計測的幅b1的尺寸之、包含黏著層之至少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第1層積體PL1,從第1載膜c1將第1層積體PL1剝離,利用被露出的黏著層,使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第1層積體PL1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步驟。
在此,不低於被計測的幅b1之尺寸,係指長邊方向的長度與第3卷R3被計測的幅b1相同或超過此之尺寸。從而,包含黏著層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係做成正交於長邊方向之幅寬是第1卷R1被計測的幅a1、而長邊方向的長度是相等於第3卷R3被計測的幅b1或具有大於此的尺寸之,縱型的長方形。
再者,本實施型態亦包含第3貼合步驟。更具體而言,如圖36及圖38所示方式,此係在第3傳送線3000,藉由在從第3卷R3被送料出去的第3光學層積體網f3,以從跟第3載膜c3相反側的面起達到第3載膜c3的面為止之方式形成切入線,而在第3載膜c3上,形成在長邊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讓長邊方向的長度事先被設定成不超過被計測的幅a1的尺寸之、包含黏著層之至少包含反射型偏光膜片s3之第3層積體RL,從第3載膜c3將第3層積體RL剝離,利用被露出的黏著層,使包含反射型偏光膜片s3之第3層積體RL,在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被露出的面,以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透過軸與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透過軸成為平行之方式,中介著黏著層而貼合之步驟。
在此,不超過被計測的幅a1之尺寸,係指長邊方向的長度與第1卷R1被計測的幅a1相同或低於此之尺寸。從而,包含黏著層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係做成正交於長邊方向之幅寬是第3卷R3被計測的幅b1、而長邊
方向的長度是相等於第1卷R1被計測的幅a1或具有小於此的尺寸之,橫型的長方形。
依照本實施型態之被形成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重疊構造,係在由尺寸等於a1的長邊與大於b1(≧b1)的短邊所形成之長方形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重疊,由尺寸小於a1(≦a1)的長邊與等於b1的短邊所形成之長方形的反射型偏光膜片s3中介著黏著層而被貼合之形狀。顯然地,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以垂直及水平的中心線一致為限,能夠以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黏著層不從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露出來之方式形成重疊構造。
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第1貼合步驟係能包含以下的剝離步驟。亦即,此係在被準備的第1卷R1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P1的跟第1載膜c1相反側的面,中介著黏著層至少讓第1表面保護膜PF1被層積著,在第1傳送線1000,在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第1載膜c1上,在長邊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形成第1層積體PL1,從第1載膜c1將第1層積體PL1剝離,讓第1層積體PL1中介著被露出的黏著層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後,從第1層積體PL1將跟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一體地被形成之包含黏著層之第1表面保護膜片剝離之步驟。
作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型態,第3貼合步驟
係能夠做成以下的步驟。亦即,此係在被準備的第3卷R3的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在反射型偏光膜RP的跟第3載膜c3相反側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層至少讓第3表面保護膜PF3被層積著,在第3傳送線3000,在被送料出去的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第3載膜c3上,在長邊方向相鄰的切入線之間形成第3層積體PL3,從第3載膜c3將第3層積體PL3剝離,使跟反射型偏光膜片s3一體地被形成之包含黏著層之具備第3表面保護膜片pf3之第3層積體PL3,在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露出的面,中介著黏著層貼合之步驟。
作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型態,第1貼合步驟係能包含以下的不良片排除步驟。亦即,此係構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之包含黏著層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P1所固有的缺點在事前就被檢測出,在第1傳送線1000,在從第1卷R1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藉由以從跟第1載膜c1相反側的面起達到第1載膜c1面為止之方式形成切入線,在第1載膜c1上形成第1層積體PL1,另一方面,在構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之包含黏著層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P1存在缺點d之場合下,被形成在缺點d傳送方向上流側之切入線與從缺點d的位置在下流側僅離開特定距離的位置形成切入線,將前述切入線與前述切入線正前面的下流側切入線之間被形成的層積體設為不良片d1,使該不良片d1並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
從貼合裝置1的第1傳送線1000予以排除之步驟。
實施型態5,係從圖5所示之貼合裝置1所採用之第1及第3卷R1及R3,將並未放入圖1所示之切入線之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PL1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及包含反射型偏光膜RP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等各自連續地送料出去,在各自對應的第1傳送線1000及第3傳送線3000,在第1載膜c1及第3載膜c3上,形成第1層積體PL1及第3層積體PL3,在被傳送而來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使第1層積體PL1貼合,在第1層積體PL1所包含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露出來的面以讓反射型偏光膜片s3重疊之方式使第3層積體PL3貼合,另一方面,例如,從與實施型態1所採用之型態相同型態之第2卷R2讓第2光學層積體網f2(f2’)連續地被送料出去,在對應的第2傳送線2000,使第2載膜c2上被形成的第2層積體PL2,貼合到被傳送而來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而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最終,完成層積體製品。圖5及圖36係顯示其詳細情形。
此時,實施型態5作為一個1變形例,其特徵如圖35至圖38所示方式,採用做成第1光學層積體網f1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至少具有相異幅寬之一對或組,適切地形成在非視覺確認側被形成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之重疊構造。從而,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之包含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之第2層積體PL2的大小也是同樣地,採用圖1所
示之並未放入切入線之包含第2吸收型偏光膜PL2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f2,在第2傳送線,也可以跟第3傳送線同樣地,做成控制在此被形成之相鄰之切入線間的距離。但是,與非視覺確認側不同地,由於在視覺確認側不必做成重疊構造,所以,第2層積體PL2即使是基於液晶顯示面板w的尺寸亦即長邊A及短邊B予以形成也沒有問題。
供實施型態5實施用之貼合裝置1,如圖5及圖36所示方式,係具備並列鄰接之直線狀的第1路徑10、與第2路徑20。第1路徑10,係構成第1傳送線1000,包含:由從第1路徑10的一端起被設在特定距離的位置之具有特定幅寬之搬入平台、第1貼合手段104、與搬出平台所構成的第1貼合站101,被構成將液晶顯示面板w送到第1貼合站101之跟搬入平台同幅寬之具有搬入部之面板傳送線102,以及,挾著第1貼合站101將被配置在跟面板傳送線102相反側之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P1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向第1貼合站101傳送之第1網傳送線103。
被搬入面板傳送線102之長方形形狀的液晶顯示面板w,如圖36所示方式,通常上,於對著傳送方向讓短邊正交之橫向狀態下,讓非視覺確認側於向下狀態被傳送。在對著傳送方向讓短邊正交之橫向狀態下被傳送之場合,最好是採用旋轉手段,將液晶顯示面板w改為縱向後送入面板傳送線102。第1網傳送線103係具備第1網傳送機構110、與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第1網傳
送機構110,係作用於從供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用之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第1載膜c1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第1卷R1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送料出去,再者,作用於使第1計測裝置1001進行動作,將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幅寬進行計測,將被計測的幅寬作為幅a1並記憶在記憶裝置420。但是,也可以將第1卷R1的幅a1預先計測好,並將此記憶在記憶裝置420。這場合下,在第1網傳送機構110就不配備第1計測裝置1001。
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係作用於藉由對於被送料出去的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在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傳送方向,計測著被安裝在第3傳送線3000之從第3卷R3被送料出去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幅寬,於將被計測的幅寬作為幅b1事先被設定在不低於被記憶在記憶裝置420的幅b1之尺寸之間隔,形成第1載膜c1上相鄰之切入線,而形成包含黏著層之至少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第1層積體PL1。
第1網傳送線103,係與實施型態1的貼合裝置1同樣地,在比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更在傳送方向下流側具備第1搬送機構130與第1剝離機構140。第1搬送機構130,係將在第1載膜c1被支撐之吸收型偏光膜片s1搬送到第1貼合站101。第1剝離機構140,係在第1貼合站101內,能夠將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從第1載膜c1剝離,配備與第1剝離機構140連動進行動作之
第1排除機構150。第1排除機構150,係以使在第1載膜c1被支撐的不良片d1,不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而進行排除之方式進行動作。第1網傳送線103,係沿著直線狀的路徑,配置將第1光學層積體網f1從第1卷R1送料出去並使第1計測裝置1001一起動作之第1網傳送機構110、第1切入線形成機構120、第1搬送機構130、與第1剝離機構140等,但並不受限於此。當然,在第1卷R1的幅寬被預先計測之場合下,在第1網傳送機構110並沒有配備第1計測裝置1001。
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在從第1載膜c1被剝離之後,在第1貼合站101,利用第1貼合手段104而被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形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讓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貼合在對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薄膜電晶體基板T之非視覺確認側之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100係被送到第2貼合站201。於是,將第1中間層積體100從第1貼合站101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路徑,係如圖5所示方式,被形成在第1路徑間移送部30。
第1路徑間移送部30,係與實施型態1之場合同樣地,被配置成在第1貼合站101接收第1中間層積體100,向第2路徑20移送,在第2貼合站201的搬入平台交接。第2路徑20係構成第2傳送線2000。如圖36所示方式,在構成第2傳送線2000之、第2貼合站201,與實施型態1之場合同樣地在構成第1中間層積體
1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的視覺確認側,使包含在第2載膜c2上被形成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之第2層積體PL2,中介著黏著層貼合而形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第2中間層積體200,係讓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被貼合在對液晶顯示面板w配置彩色濾光片基板CF之視覺確認側之構成。藉此,被貼合在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吸收軸、與被貼合在視覺確認側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吸收軸,就成為相互正交之配置關係。又,構成第2傳送線2000之各步驟的詳細情形,因為是與實施型態1之場合相同,所以省略。
再者,第2路徑20係構成第3傳送線3000。第3傳送線3000,係配置第3貼合站301、包含剝離手段34之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第3貼合手段304等。如圖36及圖38所示方式,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液晶顯示面板w,為了被配置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雙面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透過軸與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s2的透過軸為相互正交之關係,最好是將第1中間層積體100中介著第1路徑間移送部30在從第1貼合站101送到第2貼合站201之線配置著供使第1中間層積體100的方向90°旋轉用之旋轉手段33。第2中間層積體200,最好是在第3傳送線3000,經由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而被送到第3貼合站301。第3貼合站301,係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跟液晶顯示
面板w相反側的面,讓從第3光學層積體網f3被切出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
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跟液晶顯示面板w相反側的面,最好是利用第1表面保護膜片被保護著。在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具有這樣的構成之場合下,第1表面保護膜片,在反射型偏光膜片s3被貼合之前,係利用設在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之剝離手段34,而與黏著層一起從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剝離。藉此,在第3傳送線,能夠在第2中間層積體200使反射型偏光膜片s3連續地貼合。
第3傳送線3000係具備第3貼合站301。在該第3貼合站301,第2中間層積體200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是利用第3貼合手段304相互被貼合,完成層積體製品300。第3傳送線3000,進而具備:將第2中間層積體200送入第3貼合站301之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302,與以對著第3貼合站301在跟第2貼合站201相反的方向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到第3貼合站301之方式被構成之第3網傳送線303。
第3網傳送線303係具備第3網傳送機構310、與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如圖36及圖38所示方式,第3網傳送機構310,係作用於從包含第3反射型偏光膜片s3與第3載膜c3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第3卷R3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再者,使第3計
測裝置3001動作,進行計測被送料出去的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幅寬,將被計測的幅寬設為幅b1記憶在記憶裝置420。此外,第3網傳送機構310,係用以從第3卷R3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送料出去之機構。又,第3計測裝置3001,係與第1計測裝置1001之場合同樣地,在第3卷R3的幅寬預先被計測之場合下,並未被配備在第3網傳送機構310。
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係作用於藉由對於被送料出去的第3光學層積體網f3,在第3光學層積體網f3的傳送方向,計測著被安裝在第1傳送線1000之從第1卷R1被送料出去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f1的幅寬,於將被計測的幅寬作為幅a1事先被設定在不超過被記憶在記憶裝置420的幅a1之尺寸之間隔,形成第3載膜c3上相鄰之切入線,而形成包含黏著層之至少包含反射型偏光膜片s3之第3層積體PL3。
在比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更在網傳送方向下流側,配備將具有第3載膜c3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f3搬送到第3貼合站301之第3搬送機構330,與在第3貼合站301將構成被形成的第3層積體PL3之反射型偏光膜片s3從第3載膜c3剝離之第3剝離機構340。第3網傳送線303,因為反射型偏光膜片s3是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配置薄膜電晶體基板T的非視覺確認側,所以,在構成第3傳送線3000之第3網傳送線303,最好是沿著第2路徑20直線狀地配置將第3光學層積體網f3
從第3卷R3送料出去之第3網傳送機構310、第3切入線形成機構320、第3搬送機構330、與第2剝離機構340等,但並不受限於此。
反射型偏光膜片s3,係在從第3載膜c3被剝離之後,在第3貼合站301,在構成第2中間層積體200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露出的面,利用第3貼合手段304而被重疊貼合。藉此,完成層積體製品300。層積體製品300,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係以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的透過軸、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透過軸成為相互平行之方式被重疊貼合。
與實施型態1之場合同樣地,在第3貼合站301被形成之層積體製品300,係如圖5所示方式,經由製品送出線305而從貼合裝置1被搬出。
圖39,係圖37及圖38所示之、在貼合裝置1,在從安裝第1卷R1之第1傳送線1000通過安裝第3卷R3之第3傳送線3000時,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形成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的重疊構造之各步驟之控制流程圖。如圖39所示方式,在被傳送去第1傳送線1000的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於第3層積體網f3被計測的幅b1使從第1層積體網f1被切出之包含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之第1層積體PL1貼合,經由第2傳送線2000被傳送去第3傳送線3000之第2中間層積體之被貼合在液晶顯示
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被露出的面,於第1層積體網f1被計測的幅a1使從第3層積體網f3被切出之包含反射型偏光膜片s3之第3層積體PL3貼合,藉此,能夠至少在液晶顯示面板w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形成由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s1與反射型偏光膜片s3所構成之重疊構造。由圖39可明白,最好是在貼合裝置1動作開始時,採用計測裝置3001進行計測第3層積體網f3的幅寬,基於第3層積體網f3被計測的幅b1從第1層積體網f1將第1層積體PL1切出,開始最初的往液晶顯示面板w的貼合。又,在第1卷R1及第3卷R3的幅寬預先被計測之場合下,就沒有必要採用第1計測裝置1001及第3計測裝置3001。
在貼合裝置1的控制步驟,係圖40、圖39所示之、被使用的一對或組的第1卷R1與第3卷R3並不同時被交換,隨之,例如,在第1傳送線的第1卷R1被交換時,將接續在被交換的第1卷R10之被形成在交換前的第1卷R1之第1層積體PL1的殘餘枚數加以演算,使被交換的第1卷R10之第1層積體網被計測的幅a2反映到第3卷R3的第3層積體PL3的形成之各步驟之控制流程圖。更具體而言,貼合裝置1所使用之第1卷R1及第3卷R3並不會同時被交換。藉由該方式進行控制,貼合裝置1,例如,在被安裝在貼合裝置1的第1傳送線之第1卷R1被交換時,將從被交換的第1卷R10被送料出去之第1層積體網f10所接續著的被形成在交換前的第1卷
R1的第1層積體網f1之第1層積體PL1的殘餘枚數加以演算,使之反映到往被安裝在第3傳送線之從第3卷R3被送料出去之第3層積體網f3之第3層積體PL3的形成,在依照殘存在貼合裝置1內之第1卷R1的第1層積體PL1的殘餘枚數之貼合動作完成時,能夠使被交換的第1卷R10的第1層積體網f10被計測的幅a2反映到往第3層積體網f3的第3層積體PL3的形成。
本發明係記載有關較佳的實施型態,任何熟悉該項技術領域之業者,在不逸脫本發明的範圍,可進行種種的變更,或以均等物置換針對此之要素而得到,而該等變更或者置換皆可理解為屬於本發明之範圍。從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考慮供實施本發明用之最佳的實施型態所揭示之特定的實施型態,而包含屬於專利申請範圍之全部的實施型態。
400‧‧‧控制裝置
410‧‧‧資訊處理裝置
420‧‧‧記憶裝置
200‧‧‧第2中間層積體
R3(R3’)‧‧‧第3卷
303‧‧‧第3網傳送線
301‧‧‧第3貼合站
304‧‧‧第3貼合手段
302‧‧‧第2中間層積體傳送線
34‧‧‧剝離手段
201‧‧‧第2貼合站
204‧‧‧第2貼合手段
202‧‧‧第1中間層積體傳送線
32‧‧‧交接側端部
33‧‧‧旋轉手段
203‧‧‧第2網傳送線
20‧‧‧第2路徑
R2(R2’)‧‧‧第2卷
w‧‧‧液晶顯示面板
102‧‧‧面板傳送線
37‧‧‧旋轉手段
104‧‧‧第1貼合手段
101‧‧‧第1貼合站
10‧‧‧第1路徑
31‧‧‧接收側端部
30‧‧‧第1路徑間移送部
103‧‧‧第1網傳送線
R1(R1’)‧‧‧第1卷
305‧‧‧製品送出線
50‧‧‧排出路徑
300‧‧‧層積體製品
s1、s2‧‧‧第1、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
CF‧‧‧彩色濾光片基板
T‧‧‧薄型電晶體基板
P1‧‧‧非視覺確認側的吸收型偏光膜
s3‧‧‧反射型偏光膜片
100‧‧‧第1中間層積體
PF1-1‧‧‧層積體PL1-1之表面保護膜
Claims (8)
- 一種在具有長邊及短邊之長方形形狀的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或面內轉向(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至少配置吸收型偏光膜,而在非視覺確認側至少配置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準備:包含對應於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及短邊的一方之幅寬且在正交於長邊方向的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與在該第1吸收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1載膜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之第1卷,包含對應於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另一方之幅寬且在正交於長邊方向的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與在該第2吸收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2載膜之第2光學層積體網之第2卷,以及包含對應於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另一方之幅寬且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反射型偏光膜、與在該反射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3載膜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之第3卷;進行藉由在從前述第1卷被送料出去的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形成對前述長邊方向而言在正交方向對應於前述長 邊及短邊的前述另一方於第1長邊方向間隔從與前述第1載膜相反側的面至少達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而在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相當於前述第1長邊方向間隔的尺寸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將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自前述第1載膜剝離,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中介著自前述第1載膜剝離而被露出的前述黏著劑層依序黏貼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第1黏貼階段;藉由在從前述第3卷被送料出去的前述第3光學層積體網,形成對前述長邊方向而言在正交方向對應於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一方於第2長邊方向間隔從與前述第3載膜相反側的面至少達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而在前述第3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相當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的尺寸的反射型偏光膜片,將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自前述第3載膜剝離,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被黏貼之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中介著自前述第3載膜剝離而被露出的前述黏著劑層依序黏貼之第2黏貼階段;藉由在從前述第2卷被送料出去的前述第2光學層積體網,形成對前述長邊方向而言在正交方向對應於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一方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從與前述第2載膜相反側的面至少達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而在前述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相當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的尺寸的 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將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自前述第2載膜剝離,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中介著自前述第2載膜剝離而被露出的前述黏著劑層依序黏貼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之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之前、在前述第1及第2黏貼階段之間或者前述第2黏貼階段之後,或者在與前述第2黏貼階段同時進行之、第3黏貼階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被準備的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在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之與前述第1載膜相反側的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至少也層積著表面保護膜;前述第2黏貼階段,進而包含從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被形成在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且被黏貼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前述第1吸收型膜片,剝離與該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被一體形成之表面保護膜片之階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任一項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進而包含:前述第1黏貼階段,係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以分別在上下方向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整合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短邊整合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短 邊之方式,讓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前述第2黏貼階段,係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被黏貼的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以分別在上下方向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整合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短邊整合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的短邊之方式,讓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與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前述第3黏貼階段,係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以分別在上下方向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整合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短邊整合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短邊之方式,讓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等各個階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被準備的前述第1及第2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在一方之側或兩側形成黏著劑層之前述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所固有的缺點係於事前會被檢測出;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進而包含在從前述第1卷被送料出去之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藉由於前述第1長邊方向間隔形成前述切入線,而在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之前述切入線之間 形成尺寸相當於前述第1長邊方向間隔的第1吸收型膜片,另一方面,在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及/或在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的一方之側或兩側被形成的前述黏著劑層之任一項上存在前述缺點之場合下,將比前述缺點被形成在傳送方向更上流側的前述切入線形成在離開前述缺點的位置正好特定距離之位置,且將前述切入線與前述切入線的正前面的下流側切入線之間被形成的片設為第1不良片之階段;在前述第3黏貼階段,進而包含在從前述第2卷被送料出去之前述第2光學層積體網,藉由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形成前述切入線,而在前述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之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尺寸相當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第2吸收型膜片,另一方面,在前述第2光學層積體網所包含之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及/或在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的一方之側或兩側被形成的前述黏著劑層之任一項上存在前述缺點之場合下,將比前述缺點被形成在傳送方向更上流側的前述切入線形成在離開前述缺點的位置正好特定距離之位置,且將前述切入線與前述切入線的正前面的下流側切入線之間被形成的片設為第2不良片之階段;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進而包含在前述第1不良片被形成時,不會將前述第1不良片貼合到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而進行排除之階段; 在前述第3黏貼階段,進而包含在前述第2不良片被形成時,不會將前述第2不良片貼合到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而進行排除之階段。
- 一種在具有長邊及短邊之長方形形狀的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或面內轉向(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至少配置吸收型偏光膜,而在非視覺確認側至少配置吸收型偏光膜與反射型偏光膜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準備:在包含於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及短邊的一方之幅寬且在正交於長邊方向的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1吸收型偏光膜、與在該第1吸收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1載膜等之第1光學層積體網,藉由對前述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於對應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另一方之第1長邊方向間隔從與前述第1載膜相反側的面至少達到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形成,在前述第1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尺寸相當於前述第1長邊方向間隔之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第1卷;在包含於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另一方之幅寬且在正交於長邊方向的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第2吸收型偏光膜、與在該第2吸收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2載膜等之第2光學層積體 網,藉由對前述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於對應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一方之第2長邊方向間隔從與前述第2載膜相反側的面至少達到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形成,在前述第2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尺寸相當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之、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第2卷;以及在包含於對應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另一方之幅寬且在長邊方向具有透過軸之長尺網狀的反射型偏光膜、與在該反射型偏光膜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第3載膜等之第3光學層積體網,藉由對前述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於對應前述長邊及短邊的前述一方之第2長邊方向間隔從與前述第3載膜相反側的面至少達到前述黏著劑層的面為止的深度的切入線形成,在前述第3光學層積體網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前述切入線之間形成尺寸相當於前述第2長邊方向間隔之反射型偏光膜片之、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的第3卷;進行把在從前述第1卷被送料出去之前述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被形成之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從前述第1載膜剝離,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將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中介著藉由從前述第1載膜的剝離被露出之前述黏著劑層而依序黏貼上之、第1黏貼階段, 把在從前述第3卷被送料出去之前述第3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被形成之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從前述第3載膜剝離,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被黏貼之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將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中介著藉由從前述第3載膜的剝離被露出之前述黏著劑層而依序黏貼上之、第2黏貼階段,以及把在從前述第2卷被送料出去之前述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被形成之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從前述第2載膜剝離,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將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中介著藉由從前述第2載膜的剝離被露出之前述黏著劑層而依序黏貼上之、前述第1黏貼階段之前、前述第1及第2黏貼階段之間或前述第2黏貼階段之後,或者與前述第2黏貼階段同時地進行之、第3黏貼階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被準備的前述第1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係在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之與前述第1載膜相反側之表面,中介著黏著劑層至少被層積表面保護膜片;前述第2黏貼階段,係進而包含從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被黏貼到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之前述第1吸收型膜片將前述表面保護膜片剝離之階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任一項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進而包含:前述第1黏貼階段,係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以分別在上下方向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整合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短邊整合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短邊之方式,讓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前述第2黏貼階段,係在前述第1黏貼階段被黏貼的前述第1吸收型偏光膜片的表面,以分別在上下方向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整合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短邊整合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的短邊之方式,讓前述反射型偏光膜片與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前述第3黏貼階段,係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的表面,以分別在上下方向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長邊整合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長邊、在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述短邊整合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的短邊之方式,讓前述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與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相對地定位,等各個階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進而包含被準備的前述第1及第2有切入線光學層積體網,係在前述第1及第2載膜加上中介著黏著劑層被層積之前述 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且將前述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片形成前之前述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及/或前述第1及第2吸收型偏光膜之一方之側或兩側被形成之前述黏著劑層之任一所固有之缺點事前檢測出;在前述缺點被檢測出之場合下,基於前述缺點把在從前述缺點傳送方向上流側在離開前述缺點的位置正好特定距離的位置被形成之另一切入線及該另一切入線正前面的下流側之與前述切入線之間被形成的片,設為第1及/或第2不良片;進而包含前述第1黏貼階段在前述第1不良片被形成時,不會將前述第1不良片貼合到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非視覺確認側而進行排除之階段,前述第3黏貼階段在前述第2不良片被形成時,不會將前述第2不良片貼合到前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覺確認側而進行排除之階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81294 | 2012-03-30 | ||
JP2013065289A JP5307947B1 (ja) | 2012-03-30 | 2013-03-27 |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3169A TW201403169A (zh) | 2014-01-16 |
TWI481926B true TWI481926B (zh) | 2015-04-21 |
Family
ID=4926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11558A TWI481926B (zh) | 2012-03-30 | 2013-03-29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25747B2 (zh) |
JP (1) | JP5307947B1 (zh) |
KR (1) | KR101493475B1 (zh) |
CN (1) | CN103975271A (zh) |
TW (1) | TWI481926B (zh) |
WO (1) | WO20131468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16494B1 (ja) * | 2013-07-04 | 2014-10-2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積層体基板の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
KR102182888B1 (ko) * | 2013-10-11 | 2020-11-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편광 필름 절단용 나이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제조 방법 |
JP6478599B2 (ja) * | 2014-12-03 | 2019-03-0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切込線形成方法及び切込線形成装置 |
WO2016194958A1 (ja) * | 2015-06-02 | 2016-12-08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KR102422770B1 (ko) * | 2015-07-28 | 2022-07-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6672683B2 (ja) * | 2015-10-05 | 2020-03-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
KR101674354B1 (ko) * | 2016-05-30 | 2016-11-2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광학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시스템 및 제조 방법 |
KR101674352B1 (ko) * | 2016-05-30 | 2016-11-0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광학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시스템 및 제조 방법 |
CN110383123B (zh) | 2017-03-06 | 2022-05-27 | 3M创新有限公司 | 高对比度光学膜和包括该光学膜的设备 |
KR102291616B1 (ko) | 2017-12-21 | 2021-08-23 | 산진 옵토일렉트로닉스 (쑤저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디스플레이 유닛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
CN111243430B (zh) * | 2020-03-18 | 2020-11-13 |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贴偏光膜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16670A1 (en) * | 2002-06-28 | 2005-01-2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polarizing plate |
TW200739465A (en) * | 2005-11-17 | 2007-10-16 | Nitto Denko Corp |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JP2009271516A (ja) * | 2008-04-07 | 2009-11-19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002596A (ja) * | 2009-06-18 | 2011-01-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171182T3 (es) | 1993-12-21 | 2002-09-01 | Minnesota Mining & Mfg | Polarizador optico. |
JPH11231129A (ja) | 1997-11-17 | 1999-08-27 | Sumitomo Chem Co Ltd |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中間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フィルム積層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
US6113811A (en) | 1998-01-13 | 2000-09-05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Dichroic polarizing film and optical polarizer containing the film |
JP2005037417A (ja) | 2002-06-28 | 2005-02-10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偏光板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
WO2006025548A1 (ja) * | 2004-08-30 | 2006-03-09 |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 |
CN102837437B (zh) | 2006-10-17 | 2015-02-18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光学部件贴合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
JP5202889B2 (ja) * | 2007-06-29 | 2013-06-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積層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JP5231157B2 (ja) * | 2007-10-22 | 2013-07-1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9122641A (ja) | 2007-10-25 | 2009-06-04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JP4307510B1 (ja) | 2007-12-27 | 2009-08-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
US8366858B2 (en) * | 2007-12-27 | 2013-02-05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display device |
EP2246835B1 (en) | 2008-04-08 | 2014-01-01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an optic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 optical display device, removal device, and removal method |
JP4855493B2 (ja) * | 2008-04-14 | 2012-01-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装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光学表示装置製造方法 |
WO2009128115A1 (ja) | 2008-04-15 | 2009-10-2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01559889B (zh) | 2008-04-16 | 2011-06-0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辊状卷料组及辊状卷料的制造方法 |
KR100943404B1 (ko) * | 2008-04-16 | 2010-02-19 |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롤 원반 세트 및 롤 원반의 제조 방법 |
JP4785944B2 (ja) * | 2008-04-16 | 2011-10-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4918530B2 (ja) | 2008-07-30 | 2012-04-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JP5274929B2 (ja) * | 2008-08-05 | 2013-08-2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4905438B2 (ja) * | 2008-11-18 | 2012-03-28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669070B2 (ja) | 2009-05-21 | 2011-04-1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
JP4503691B1 (ja) * | 2009-10-13 | 2010-07-1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層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JP5425243B2 (ja) * | 2012-01-31 | 2014-02-2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シートの貼り合せ装置 |
-
2013
- 2013-03-27 KR KR1020147018381A patent/KR10149347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3-27 US US14/388,583 patent/US96257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3-27 CN CN201380004019.7A patent/CN103975271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3-27 WO PCT/JP2013/059004 patent/WO20131468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27 JP JP2013065289A patent/JP5307947B1/ja active Active
- 2013-03-29 TW TW102111558A patent/TWI48192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16670A1 (en) * | 2002-06-28 | 2005-01-2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polarizing plate |
TW200739465A (en) * | 2005-11-17 | 2007-10-16 | Nitto Denko Corp |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JP2009271516A (ja) * | 2008-04-07 | 2009-11-19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002596A (ja) * | 2009-06-18 | 2011-01-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228717A (ja) | 2013-11-07 |
KR101493475B1 (ko) | 2015-02-13 |
TW201403169A (zh) | 2014-01-16 |
US20150047766A1 (en) | 2015-02-19 |
WO2013146883A1 (ja) | 2013-10-03 |
US9625747B2 (en) | 2017-04-18 |
KR20140108543A (ko) | 2014-09-11 |
CN103975271A (zh) | 2014-08-06 |
JP5307947B1 (ja) | 2013-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1926B (zh)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529757B1 (ko) |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TWI499507B (zh) | Optical film sheet of the bonding device | |
JP4723044B1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 |
TW201044344A (en) | Optic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4676026B1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 |
TW201305653A (zh) | 光學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製造系統、與光學膜積層體 | |
JP4733227B1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 |
TWI493252B (zh)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layered substrate | |
JP4729647B1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 |
CN10765638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TW201915571A (zh) | 製造光學顯示裝置的層積體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