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7250B - 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 - Google Patents
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97250B TWI397250B TW098114049A TW98114049A TWI397250B TW I397250 B TWI397250 B TW I397250B TW 098114049 A TW098114049 A TW 098114049A TW 98114049 A TW98114049 A TW 98114049A TW I397250 B TWI397250 B TW I39725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zero
- converter
- current
-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尤其是指一種具有隔離型式與雙向電能傳輸之直流/直流轉換器,其能利用在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如:電池充放電系統、分散式電源供應系統、直流/直流電源供應器、不斷電系統等,以能經零電壓與零電流切換使得整體效率提升,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的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創新設計者。
按,已知的雙向直流/直流轉換器可應用於電池充放電系統、分散式電源供應系統、不斷電系統的場合,其中,就現有雙向直流/直流轉換器的相關技術化如下:
請參閱在93年9月11日所公告之「具中性點之雙向直流/直流轉換裝置」所示,其具有一第一直流電壓端點及一第二直流電壓端點用以作為能量雙向傳遞之輸入或輸出端。由於該第二直流電壓端點組之正端及負端之間的電壓等於該輸入直流電壓源之電壓及電容器之電壓串接相加,因此該第二直流電壓端點組之正端及負端之間的電壓等於該輸入直流電壓源電壓之兩倍,由於該電容器之電壓與該輸入直流電壓源之電壓相等,因此該第二直流電壓端點組之中性端之電壓恰等於該第二直流電壓端點組之正端及負端間電壓的一半,所以該等壓之中
性端視為中性點輸出,因此其在該能量傳遞方向可完成一具中性點輸出之倍壓功能,且該電容器之耐壓僅需該第二直流電壓端點組之正端及負端間電壓的一半,因此可降低該電容器之電壓額定。
請再參閱98年1月1日所公告之「高效率單級式多重輸入雙向轉換器」所示,其利用潔淨能源具有電壓易隨負載變動而變化之自然特性,以及蓄電池之穩定電壓源特性,依據所規劃開關切換情形可操作於放電狀態、獨立狀態及充電狀態。兩者電壓源皆直接以電壓源型式作為三繞組耦合電感之輸入端。當蓄電池與潔淨能源同時聯合供電時,潔淨能源所屬之繞組電壓,將依據蓄電池所屬之繞組電壓做電壓調節,與蓄電池所屬之繞組電壓達成平衡,因此不需要複雜的控制方法及額外的電路設計,即可克服電壓源輸入時繞組電壓不一致之問題。充電迴路亦透過耦合電感做能量傳遞,具有低壓轉換形式,故能源利用率高於傳統輔助電源系統。所需之開關及二極體皆具有電壓箝制效果,有效處理漏感能量所造成之電壓突波現象,並利用漏感具限制電流瞬間變化之特性,使二極體無逆向高恢復電流。
請再參閱93年2月11日所公告之「雙向返馳切換式電源供應器」所示,其包括:一具有相互電感耦合之主繞組及次繞組的變壓器,該主繞組係耦合至該轉換器的電壓輸入,而該次繞組則係耦合至該轉換器的電壓輸出;一主控制單元,其包括
與該主繞組串聯配置的主切換開關;一次控制單元,其包含與該次繞組串聯配置的次切換開關;其特徵為,該主控制單元可用以補償輸入電壓變化,而其中該次控制單元則可用以在該次級側提供一受控制的輸出功率。該轉換器使用到兩個控制器:一個係主切換開關的控制器,另一個則係次切換開關的控制器,故增加了控制電路的複雜度。根據本發明,該兩個切換開關的控制信號之間的空滯時間以及正確的變壓器電流方向可以造成零電壓切換,因此降低切換損失。
請再參閱96年4月1日所公開之「用於燃料電池電動車驅動系統之雙向直流/直流轉換器」所示,其所揭示之隔離式雙向轉換器,依據電力潮流方向具有兩種操作模式。當昇壓模式時,此時電能轉換器係當作一電流源轉換器電路,以提升直流匯流排電壓。低壓側開關以非對稱方式操作,並具有一段很短的重疊導通區間,由於此導通區間非常短,因此大部分時間變壓器低壓側繞組電流僅流過一個開關,所以開關所造成的導通損失降低,並改善轉換器的效率。當所揭示之雙向電能轉換器操作於降壓模式時,高壓直流匯流排回充能量至蓄電池,此時電能轉換器可當作一具同步整流倍流器之非對稱半橋轉換器,高壓側開關亦以非對稱方式操作,並具有很短的盲時(Dead Time)區間。因開關皆以非對稱方式操作,故控制電路設計較不容易。
本發明之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其主要是利用變壓器本身的等效漏電感量與一個電容來達到諧振電路,使得電路架構中主要開關,在導通與截止時皆操作於零電壓-零電流的狀態,降低了電路中開關的損耗,有助於整體系統上的效率提高,且運用同步整流技術,降低輸出二極體的高導通損耗;藉此,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為令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發明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發明之主電路架構圖所示,本發明主要係包含:輸入電感(1)、(2),主要是將輸入電壓轉換成一具有漣波小且平穩的直流輸入電流;一變壓器(3),包含一次側繞組(31)及一二次側繞組(32);一負載裝置(4)連接設置於放電時之電源輸出端〔請一併參閱第三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電路圖所示〕;數第一開關元件(5),其包含了寄生電容(51)與寄生二極體(52),連接該變壓器(3)之一次側繞組(31),以利用諧振電路的特徵,使得其在導通與截止於零電壓與零電流狀態下切換;數第二開關元件(6),其同樣包含了寄生電容(61)與寄生二極體(62),且可為一全橋式功率開關電路所組成,與該
變壓器(3)之二次側繞組(32)連接,主要是將該變壓器(3)所提供之交流電源整流成一直流電源;及輸入電感(1)、(2)分別與諧振電容(7)及電容(8)連接後,再令諧振電容(7)與第一開關元件(5)連接及令電容(8)與第二開關元件(6)連接。
本發明於操作上可分為二種模式:降壓/充電模式與昇壓/放電模式。在降壓/充電模式時,請一併參閱第二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電路圖所示,將電路中之第一開關元件(5)Q 1
~Q 4
作為主要開關使用,其中於Q 1
~Q 4
中之C s
1
~C s
4
及D s
1
~D s
4
分別為第一開關元件(5)Q 1
~Q 4
的寄生電容(51)及寄生二極體(52)〔Body Diode〕,而第二開關元件(6)Q a
1
~Q a
4
則作為同步整流開關使用,輸入電感(1)L in
1
,而變壓器(3)會產生漏電感(33)、(34)L lkp
、L lks
、諧振電容(7)C r
1
,電容(8)C r
2
及負載裝置(4)R load
;而在昇壓/放電模式中,請一併參閱第三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電路圖所示,則將第二開關元件(6)Q a
1
~Q a
4
作為電路主要開關,其中C sa
1
~C sa
4
及D sa
1
~D sa
4
分別為Q a
1
~Q a
4
主開關的寄生電容(61)及寄生二極體(62)〔Body Diode〕,而第一開關元件(5)Q 1
~Q 4
則作為同步整流開關使用,輸入電感(2)L in
2
,而變壓器(3)會產生漏電感(33)、(34)L lkp
、L lks
、諧振電容(7)C r
1
,電容(8)C r
2
及負載裝置(4)R load
。請再一併參閱第四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開關主
要控制時序與零電壓-零電流切換的工作時序圖及第五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開關主要控制時序與零電壓-零電流切換的工作時序圖所示,可以得知本發明之兩種模式的電路操作原理及開關達零電壓-零電流的切換效果皆相同。
請再一併參閱第六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的等效電路圖所示,本發明在一個切換週期內電路可分為六個工作模式,以下就六個模式之動作原理作說明:
模式一 [t 0 t t 1
]
當t
=t 0 -
時作為主要開關之第一開關元件(5)Q 1
及Q 4
的寄生電容(51)C s
1
和C s
4
的電壓已經完全的釋放完畢,直到t
=t 0
時第一開關元件(5)Q 1
及Q 4
才導通,使得第一開關元件(5)Q 1
及Q 4
導通於零電壓切換,同時第一開關元件(5)Q 2
及Q 3
的寄生電容(51)C s
2
和C s
3
電壓,此時已經充電近似V cr
1
;此時電流I in
持續的對諧振電容(7)C r
1
充電,同時電流經過變壓器(3)一次側繞組(31)的漏電感(33)L lkp
而形成一個並聯LC
諧振迴路,使電流形成一正弦波使得主要開關可以在零電壓及零電流的狀態下導通及截止,同時在作為同步整流開關第二開關元件(6)Q a
1
及Q a
4
也操作於零電流切換。此狀態下由於i p
(t 0
)之電流僅有激磁電流i m
,因此激磁電流i m
之值很小,所以在此狀態下可以忽略此激磁電流值。
模式二 [t 1 t t 2
]
當時間t
=t 1
諧振電路結束工作,電路上僅剩下激磁電流的
情況下,此時作為主要開關之第一開關元件(5)Q 1
及Q 4
截止且Q 2
和Q 3
尚未導通,第一開關元件(5)Q 2
及Q 3
的寄生電容(51)V ds
2
、V ds
3
電壓近似V cr
1
,第一開關元件(5)Q 1
及Q 4
的寄生電容(51)C s
1
、C s
4
電壓為零,同一時間激磁電流i m
會開始對寄生電容(51)C s
1
、C s
4
充電,並且寄生電容(51)C s
2
和C s
3
也開始放電。當寄生電容(51)C s
2
及C s
3
持續放電到V ds
2
=0、V ds
3
=0時,激磁電流i m
流經D s
2
及D s
3
,v p
電壓等於V cr
1
(t
),此時寄生電容(51)C s
1
、C s
4
電壓為V ds
1
=V cr
1
(t
)、V ds
4
=V c
1
(t
),此狀態到此結束。
模式三 [t 2 t t 3
]
此時因激磁電流i m
流經作為主要開關之第一開關元件(5)Q 2
及Q 3
的寄生電容(51)D s
2
及D s
3
,與變壓器(3)一次側繞組(31)形成一迴路,同時激磁電流i m
對第一開關元件(5)Q 1
及Q 4
的寄生電容(51)C s
1
、C s
4
充電。同時輸入電感(1)電流會持續的向諧振電容(7)C r
1
充電,V cr
(t
)電壓會一直持續的上升,並且v s
電壓近似於V cr
(t
)。
而因模式四[t 3 t t 4
]、模式五[t 4 t t 5
]、模式六[t 5 t t 6
]之操作模式分別與模式一[t 0 t t 1
]、模式二[t 1 t t 2
]、模式三[t 2 t t 3
]為完全對稱,所以在此不再另外做詳細的說明。且請一併參閱第七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的等效電路圖所示,此電路分析六個模式之動作原理與降壓/充電模式相似,在此將同樣不再描述。
請再一併參閱第八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開關零電壓切換實驗圖所示,由其中可以輕易的看到在V ds
1
及V ds
2
到達零時,開關V gs
1
及V gs
2
才導通。使主要開關導通及截止狀態皆操作於零電壓的情況底下。
請再一併參閱第九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開關零電流切換實驗圖所示,可以由圖中明顯的看出主要開關於降壓/充電模式時,皆操作在零電壓-零電流的切換狀態。
請再一併參閱第十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開關零電壓切換實驗圖所示,由其中可以輕易的看到在V dsa
1
及V dsa
2
到達零時,開關V gsa
1
及V gsa
2
才導通。使主要開關導通及截止狀態皆操作於零電壓的情況底下。
請再一併參閱第十一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開關零電流切換實驗圖所示,可以由圖中明顯的看出主開關於昇壓/放電模式時,皆操作在零電壓-零電流的切換狀態。
然而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產品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藉由以上所述,本發明之元件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發明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發明由於具有輸入電流漣波小、且具有柔性開關切換的技術,故可減少開關的切換損失,讓整體轉換器效率提高,且為全橋式電路架構,使得控制器設計容易,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價值性者。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輸入電感
(2)‧‧‧輸入電感
(3)‧‧‧變壓器
(31)‧‧‧一次側繞組
(32)‧‧‧二次側繞組
(33)‧‧‧漏電感
(34)‧‧‧漏電感
(4)‧‧‧負載裝置
(5)‧‧‧第一開關元件
(51)‧‧‧寄生電容
(52)‧‧‧寄生二極體
(6)‧‧‧第二開關元件
(61)‧‧‧寄生電容
(62)‧‧‧寄生二極體
(7)‧‧‧諧振電容
(8)‧‧‧電容
第一圖:本發明之主電路架構圖
第二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電路圖
第三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電路圖
第四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開關主要控制時序與零電壓-零電流切換的工作時序圖
第五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開關主要控制時序與零電壓-零電流切換的工作時序圖
第六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的等效電路圖
第七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的等效電路圖
第八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開關零電壓切換實驗圖
第九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降壓/充電模式時開關零電流切換實驗圖
第十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開關零電壓切換實驗圖
第十一圖:本發明之轉換器於昇壓/放電模式時開關零電流切換實驗圖
(1)‧‧‧輸入電感
(2)‧‧‧輸入電感
(3)‧‧‧變壓器
(31)‧‧‧一次側繞組
(32)‧‧‧二次側繞組
(5)‧‧‧第一開關元件
(51)‧‧‧寄生電容
(52)‧‧‧寄生二極體
(6)‧‧‧第二開關元件
(61)‧‧‧寄生電容
(62)‧‧‧寄生二極體
(7)‧‧‧諧振電容
(8)‧‧‧電容
Claims (2)
- 一種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其主要係包含:輸入電感,主要是將輸入電壓轉換成一具有漣波小且平穩的直流輸入電流;一變壓器,包含一次側繞組及一二次側繞組;一負載裝置連接設置於放電時之電源輸出端;數第一開關元件,其包含了寄生電容與寄生二極體,連接該變壓器之一次側繞組,以利用諧振電路的特徵,使得其在導通與截止於零電壓與零電流狀態下切換;數第二開關元件,其同樣包含了寄生電容與寄生二極體,與該變壓器之二次側繞組連接,主要是將該變壓器所提供之交流電源整流成一直流電源;及輸入電感分別與諧振電容及電容連接後,再令諧振電容與第一開關元件連接及令電容與第二開關元件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其中,該第二開關元件為一全橋式功率開關電路所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14049A TWI397250B (zh) | 2009-04-28 | 2009-04-28 | 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14049A TWI397250B (zh) | 2009-04-28 | 2009-04-28 | 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39541A TW201039541A (en) | 2010-11-01 |
TWI397250B true TWI397250B (zh) | 2013-05-21 |
Family
ID=4499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14049A TWI397250B (zh) | 2009-04-28 | 2009-04-28 | 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39725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95244B (zh) * | 2013-11-14 | 2015-08-01 | Nat Univ Tsing Hua | 直流雙向電源轉換系統及其電路 |
CN104868741A (zh) * | 2015-05-15 | 2015-08-26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一种基于最小无功功率损耗的直流变换器效率优化方法 |
TWI602388B (zh) * | 2016-03-10 | 2017-10-11 | 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雙向隔離式多階直流-直流電能轉換裝置及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13336B (zh) * | 2011-06-08 | 2013-10-21 | Nat Univ Chung Cheng | 雙向換流裝置及其直流供電系統 |
JP5575731B2 (ja) * | 2011-11-17 | 2014-08-20 |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9270189B2 (en) * | 2012-05-18 | 2016-02-2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
CN103715907B (zh) * | 2012-10-09 | 2016-03-09 | 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直流/直流转换器 |
TWI474599B (zh) * | 2012-10-17 | 2015-02-21 |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 雙向直流/直流轉換器 |
TWI485959B (zh) * | 2013-02-08 | 2015-05-21 | Univ Nat Formosa | 隔離型雙向直流/直流轉換裝置及其主動式緩振器 |
JP6504832B2 (ja) | 2014-01-28 | 2019-04-24 |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 統合された取り付けおよび冷却の装置、電子装置、および車両 |
CN105281574B (zh) * | 2014-06-20 | 2019-02-2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lc并联双向谐振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US10073512B2 (en) | 2014-11-19 | 2018-09-1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range control of dual active bridge |
TWI700881B (zh) * | 2019-08-30 | 2020-08-01 | 崑山科技大學 | 雙向式直流-直流轉換器 |
TWI748868B (zh) * | 2021-02-08 | 2021-12-01 | 大陸商蘇州明緯科技有限公司 | 直流電壓轉換裝置 |
CN115800461A (zh) * | 2022-12-09 | 2023-03-14 |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系统、三相储能系统及储能柜 |
TWI845193B (zh) * | 2023-03-07 | 2024-06-11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轉換電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39823A1 (en) * | 2004-12-28 | 2006-06-29 | Hitachi, Ltd. |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
TW200713763A (en) * | 2005-09-21 | 2007-04-01 | Lin Hui Ching | A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system |
US20090034299A1 (en) * | 2007-07-31 | 2009-02-05 | Dubitsky Lev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efficiency isolated power converter |
-
2009
- 2009-04-28 TW TW098114049A patent/TWI39725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39823A1 (en) * | 2004-12-28 | 2006-06-29 | Hitachi, Ltd. |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
TW200713763A (en) * | 2005-09-21 | 2007-04-01 | Lin Hui Ching | A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system |
US20090034299A1 (en) * | 2007-07-31 | 2009-02-05 | Dubitsky Lev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efficiency isolated power converter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95244B (zh) * | 2013-11-14 | 2015-08-01 | Nat Univ Tsing Hua | 直流雙向電源轉換系統及其電路 |
CN104868741A (zh) * | 2015-05-15 | 2015-08-26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一种基于最小无功功率损耗的直流变换器效率优化方法 |
CN104868741B (zh) * | 2015-05-15 | 2017-07-18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一种基于最小无功功率损耗的直流变换器效率优化方法 |
TWI602388B (zh) * | 2016-03-10 | 2017-10-11 | 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雙向隔離式多階直流-直流電能轉換裝置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39541A (en) | 2010-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97250B (zh) | 雙向全橋式零電壓-零電流直流/直流轉換器 | |
CN108448913B (zh) | 一种单级式基于交错并联无桥pfc电路和llc谐振的隔离型ac-dc变换器 | |
Gu et al. | Hybrid-switching full-bridge DC–DC converter with minimal voltage stress of bridge rectifier, reduced circulating losses, and filter requirement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ers | |
CN109560711B (zh) | 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 | |
Karshenas et al. |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 |
US9685872B2 (en) | Single-pole switch power source | |
CN101685980B (zh) | 一种用于ups的基于llc的全桥零电压开关升压谐振变换器 | |
CN105305829B (zh) | 电流型单向dc‑dc变换器及对称双pwm加移相控制方法 | |
Ngo et al. | A single-phase bidirectional dual active half-bridge converter | |
CN109104108B (zh) | 一种带有有源箝位的软开关型单级式高频隔离整流器 | |
CN111245247B (zh) | 一种隔离型双向谐振软开关dc-dc变换器 | |
Karshenas et al. | Basic families of medium-power soft-switched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 |
Choi et al. | High efficiency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step-up gain for low PV voltage sources | |
CN108988645A (zh) | 一种基于llc谐振的新颖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 | |
Wu et al. | Interleaved phase-shift full-bridge converter with transformer winding series–parallel autoregulated (SPAR) current doubler rectifier | |
CN108235509B (zh) |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 |
TWI682617B (zh) | 交錯式超高升壓轉換器 | |
WO2021053911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WO2021053910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TWI489750B (zh) | 高效率可逆式單輸入多輸出直流轉換器 | |
JP2002272121A (ja) | 入出力絶縁型電力回生装置 | |
Malek et al. | A novel coupled-inductor soft-switching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voltage conversion ratio | |
Ganne et al. | Performance of Single-Stage and Dual-Stage EV Battery Chargers for G2V and V2G Operation | |
TWI700881B (zh) | 雙向式直流-直流轉換器 | |
Su et al. | An improved single-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based on current-fed full-bridge topolog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