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5931A -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and use of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and use of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915931A TW200915931A TW097121741A TW97121741A TW200915931A TW 200915931 A TW200915931 A TW 200915931A TW 097121741 A TW097121741 A TW 097121741A TW 97121741 A TW97121741 A TW 97121741A TW 200915931 A TW200915931 A TW 20091593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ma
- processing container
- processing apparatus
- conductor
- propag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2381 plasm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3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32 plasma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15 non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00004678 SLIT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7339 Slit homolog 3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0 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MHQVHHXPFUNSP-UHFFFAOYSA-M copper(1+);methylsulfanylmethane;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Br[Cu].CSC PMHQVHHXPFUNSP-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4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g. high 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192—Microwave generated dis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192—Microwave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211—Means for coupling power to the plasma
- H01J37/3222—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192—Microwave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211—Means for coupling power to the plasma
- H01J37/32229—Wavegui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192—Microwave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211—Means for coupling power to the plasma
- H01J37/32238—Window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Description
20091593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藉由電磁波來使氣體激發而電漿處理被 處理體之電漿處理裝置,特別是有關具備控制電磁波的傳 播的機構之電漿處理裝置。 【先前技術】 在利用電磁波來產生的電漿中,微波電漿是藉由經介 電體板來將微波導入減壓狀態的處理室内而產生。就微波 電漿處理裝置而言,當電漿的電子密度ne比截止密度nc 更高時,微波是無法進入電漿内,傳播於介電體板與電漿 之間。傳播中,微波的一部份是作爲漸逝波而被電漿吸收 ,使用於電漿的維持。如此,傳播於介電體板與電漿之間 的微波是被稱爲表面波。 表面波是根據微波的頻率、電漿的電子密度、介電體 板的形狀或尺寸、介電體板的介電常數等來決定所被激發 的傳播模式。一般用以使電漿產生的激發手段是使用 2.4 5GHz的微波,由此微波產生於介電體板的正下方的表 面波,一般是顯示多模式的重疊。特別是在適於被處理體 的處理之1 X 1 Ο1、ηΤ3〜1 X 1 0I2cnT3程度的電子密度的區域 ,多數的表面波的模式會集中。 另一方面,表面波的模式對電漿的電子密度而言是離 散性的。因此,有可能從由多模式產生的表面波產生不適 於處理的不均一電漿。 -5- 200915931 丰目對的’有藉由鄰接於介電體板的基板側的面來配設 具:有複數的線狀突起的導體板來控制傳播模式的技術被揭 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若根據此,則在微波被導入 至處理室時’微波會避開導體板的線狀突起來選擇性地通 過隙縫。此時,進行模式的選擇,藉此可提高所被產生之 電漿的均一性。 〔專利文獻1〕特開2 0 0 0 - 2 7 3 6 4 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將低頻率的電磁波供給至電漿處理裝置時, 不僅傳播於介電體板與電漿之間的表面波(以下稱爲表面 波)’還會產生傳播於處理容器内面的金屬面與電漿之間 的表面波(以下稱爲導體表面波)。導體表面波是若電漿 中的電子密度比截止密度η。的2倍更低,則無法傳播。 由於截止密度η。是與電磁波的頻率的二次方成比例,因 此導體表面波若頻率,電子密度不高,則無法傳播。而且 ’導體表面波是具有頻率越低越難衰減的特徴。 —般使用於電漿的產生之2450MHz的頻率中,若截 止密度 的値形成 7·5><101()(:πΓ3,電子密度不爲 1.5 xlO11 cnT3以上,則導體表面波不會傳播。例如,就表 面附近的電子密度爲ΙχΙΟ1、!!!·3程度的低密度電漿而言, 導體表面波是全部不傳播。即使是電子密度更高時,還是 會因爲衰減大,所以大多導體表面波的傳播不太會成爲問 -6- 200915931 題。 另一方面,例如就915MHz的頻率而言,即使是表面 附近的電子密度爲1 X 1 0 1 1 c m _3程度的低密度電漿’導體表 面波還是會長傳於處理室的内面。 藉此,利用低頻的電磁波來執行電漿處理時’除了以 往進行的控制表面波的傳播之手段以外,還必須論及控制 導體表面波的傳播之手段。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若根據本發明的某形態,則可提 供一種電漿處理裝置,係藉由電磁波來使氣體激發,而電 漿處理被處理體之電漿處理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處理容器;其係藉由金屬所形成; 電磁波源,其係輸出電磁波; 介電體板,其係面向上述處理容器的内壁,將由上述 電磁波源輸出的電磁波透過至上述處理容器内;及 傳播障礙部,其係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 如圖8所示,一旦導體表面波TM到達溝3 00a,則會 被分配成傳播於溝3 0 0 a的底面的導體表面波T M u及跳過 溝300a而直接傳至電漿中的透過波ΤΜ12。導體表面波 Τ Μ !】與透過波Τ Μ】2是再度合流於溝3 0 0 a的端部Ρ。此時 ’導體表面波的一部份會反射’形成反射波(導體表面波 ΤΜ22 ),剩下是形成進行波(導體表面波ΤΜ21 )更傳播 而去。 200915931 此時’一旦導體表面波ΤΜη與透過波ΤΜ12的相位偏 差1 8 0度’則在合流地點p,此2個波會彼此打消,幾乎 全反射。此時,進行波(導體表面波TM21)不存在,亦 即導體表面波TM不會傳播至溝300a的前方。 如此’上述傳播障礙部係具有制止沿著上述處理容器 的内面傳播的電磁波之機構。 藉此,可迴避導體表面波沿著處理容器的内面而傳播 至被處理體的周圍,處理的均一性受損。並且,可迴避導 體表面波傳播於介電體板間,彼此干渉而有損電漿的均一 性或安定性。而且,可防止在無法使用於被處理體的處理 之位置產生電漿,因而電磁波的能量被浪費地消費。又, 可制止導體表面波傳播至因導體表面波的能量而恐有機器 損傷之虞的區域。 另外,處理容器的内面,例如可舉電漿所接觸之處理 容器的内壁的金屬面 '在處理容器的内壁中劃成電漿處理 被處理體的空間之内壁的金屬面、比載置被處理體的位置 更位於上部(介電體板側)之處理容器的内壁的金屬面。 上述傳播障礙部可包含使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而 傳播的電磁波的至少一部份反射之溝部。上述溝部可以能 夠在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包圍上述介電體的周圍之方式設 置。又,上述溝部的剖面大槪爲矩形’上述溝部的寬度W 與深度D可符合〇_26<D/W<2.3的關係。 藉由模擬所求取導體表面波在溝衰減如何的程度之結 果,如圖9及圖1 〇所示’導體表面波的9 0 %衰減(亦即 200915931 ’導體表面波的90%會在溝反射,僅導體表面波的丨〇%會 超過溝而傳播)時的長寬比D/W是下限値0.26及上限値 2.3。由此結果,藉由使溝的形狀(D/W )適當化成 0.20<D/W<2.3 ,可利用溝來制止導體表面波的傳播。 上述溝部的寬度,可比電磁波之往電漿的進入長的2 倍更小,比形成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鞘層 的厚度的2倍更大。 當溝的寬度W爲鞘層厚度ds的2倍以下時(2ds2W ),如圖1 1 A所示,溝的内部空間是全部形成鞘層區域。 其結果,即使設置溝,鞘層厚度ds也不會產生階差’對 於導體表面波TM來說是與沒有溝者相同。因此’爲了藉 由溝來制止導體表面波的傳播,如圖1 1 B所示’最好是溝 的寬度W比鞘層厚度的2倍更大。 電磁波的進入長δ是表示在射入電磁波時’電磁波可 射入電漿内部的程度。因此,如圖1 2 Α所示’當溝的寬度 ί W爲進入長δ的2倍以上時(25SW) ’導體表面波ΤΜ>2 無法比進入長δ更深進入電漿内部’不能越過溝而傳播。 其結果,即使設置溝還是小會在端部Ρ產生導體表面波的 反射,導體表面波ΤΜ ! ί是不會被制止其傳播’行進至溝 的前方(導體表面波ΤΜ21)。因此,爲了藉由溝來制止 導體表面波的傳播’如圖1 2 Β所示,最好溝的寬度W疋 比電磁波的進入長的2倍還要小。 上述溝部的角落部的曲率半徑,可比傳播於處理谷器 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電磁波的波長λ的1 /4 0更小。 200915931 將藉由模擬來計算導體表面波通過一處的曲率半徑R 的角落部時的透過量的結果顯示於圖13。電子密度116是 設定成lxl〇12cm·3,電漿電位是設定成24V。此時的鞘層 厚ds是0.07mm,導體表面波的波長λ是30.4mm,進入長 δ 是 5 . 3 mm。 可知導體表面波的透過量是曲率半徑爲〇mm,亦即角 落部爲直角時最小,隨著曲率半徑R的増加而變大。對於 角落部爲直角時的透過量而言,若爲增加到10%透過量爲 止,則溝3 00a具有傳播制止機能,角落部的曲率半徑到 0.77mm爲止爲容許範圍。0_ 77mm是導體表面波TM的波 長30.4mm的約1 /40 (=0.77/30.4 )。由以上的模擬結果 及考察發明者們所賦予的結論是溝3 00a的角落部的曲率 半徑R必須比導體表面波TM的波長λ的1 /40更小。 上述傳播障礙部可包含使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傳 播的電磁波的至少一部份反射之凸部。上述凸部可以能夠 在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包圍上述介電體的周圍之方式設置 〇 如圖14所示’有關沿著凸部300b的表面之導體表面 波TM的傳播,4個的角C!〜C 4是阻抗的不連續點,角c ! 〜C4間的3個的平面部是視爲持有某特性阻抗的傳送線路 ,可想像成4個阻抗的不連續點以3個某長度的傳送線路 來結合的傳送線路濾波器。就單一的角C ,〜C4而言,即 使無法令導體表面波TM充分反射,還是可藉由使凸部 3 0 0b的平面部的長度(傳送線路的長度)最適化來全體實 -10 - 200915931 現小的透過量。 若將凸部的高度提高至必要以上’則電漿的電子與離 子會在凸部的壁面再結合’電漿密度會變低’因此凸部的 高度最好儘可能低。然而’凸部的高度必須比鞘層厚度更 高。因爲若非導體表面波τ M爲階差的凸部所能捕捉的高 度,則凸部無法發揮傳播制止機能。又,因爲傳送線路的 反射係數的相位是在電磁波的波長的1 /2的長度旋轉3 6 0 ° ’所以凸部的高度在導體表面波TM的波長的1 /2以下可 實現所有的阻抗。 因此,當上述凸部的剖面爲大槪矩形時,上述凸部的 高度,可比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傳播的電磁波的波長 的 W2更小,比形成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 鞘層的厚度更大。 另外,溝的形狀,其剖面可爲大槪矩形狀、半圓狀、 金隹狀。又,凸部的形狀,其剖面可爲大槪矩形狀、C字狀 、T字狀。 上述介電體板是由複數的介電體板所構成,上述傳播 障礙部可以能夠分別包圍各介電體板之方式設於上述處理 容器的内面。 藉此,可迴避產生於各介電體板的下部的表面波傳播 至處理容器的内面,而形成導體表面波傳播至隣接的介電 體板附近,進而能夠提高電漿的均一性。 上述傳播障礙部可以能夠包圍上述複數的介電體板的 全體之方式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此時,上述傳播障 -11 - 200915931 礙部可以能夠包圍上述處理容器的開口之方式設於上述處 理谷益的内面。又,上述傳播障礙部可以能夠包圍設於上 述處理容器的内壁的機器之方式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 〇 藉此,藉由設於適當的位置的溝或凸部,可防止設於 處理容器的内壁之閘閥或視窗等的裝置因導體表面波的功 率而故障或破損。又,可迴避導體表面波傳播於介電體板 間,互相干渉而有損電漿的均一性。又,可防止在無法使 用於被處理體的處理之位置產生電漿,因而電磁波的能量 被浪費地消費。 上述複數的介電體板可分別形成大略正方形,等間隔 配置。上述傳播障礙部可在位於上述複數的介電體板之間 的處理容器的内面等間隔形成。又,上述介電體板可以能 夠構成圓周或多角形的方式連續或不連續地延伸配置,以 能夠包圍上述圓周或多角形的内部的中心部之方式在上述 處理容器的内面設置上述傳播障礙部。 藉此,可藉由從具有對稱性的複數的介電體所導入的 電磁波來均一地產生電漿,且藉由位於複數的介電體板之 間的傳播障礙部來制止導體表面波的傳播,而更可均一地 產生電漿。 上述傳播障礙部可從相隣的介電體板的外周面設於等 間隔的位置。 藉此,可迴避導體表面波傳播於介電體板間,彼此干 渉而有損電漿的均一性或安定性。 -12- 200915931 上述電磁波源可輸出頻率爲1 .9 GHz以下的電磁波。 如圖7所示,就1.9 GHz以下的頻率而言,導體表面 波會沿著處理容器的内面來傳播至被處理體的周圍,在被 處理體的周圍產生無意圖的電漿,而有對處理造成不良影 響的情況,傳播障礙部特別具有效能。 上述溝部或凸部可大槪平行設置複數個。又,上述溝 部或凸部可形成於上述溝部的剖面越小,越遠離上述金屬 電極的位置。 如圖1 〇所示,依電子密度,最適的溝尺寸或長寬比 相異。因此,藉由排列配置尺寸或長寬比相異的複數個溝 ,可對應於更廣的電子密度的範圍。又,藉由複數排列配 置相同尺寸的溝,可更確實制止導體表面波的傳播。 又,如圖18所示,在導體表面波TM中除了基本波 成分以外還含有高次諧波成分。因此,較理想是將高次諧 波用的溝或凸部設置於與基本波用的溝或凸部相異的位置 〇 又,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若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形態, 則可提供一種電漿處理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徵爲: 從電磁波源輸出頻率爲1.9GHz以下的電磁波, 使從上述電磁波源輸出的電磁波傳送至導體棒, 使傳送於上述導體棒的電磁波透過至面向處理容器的 内壁之介電體板,藉此使上述電磁波傳送至上述處理容器 内, 一邊藉由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之傳播障礙部來控 -13- 200915931 制傳播於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電磁波的傳播,一 邊藉由電磁波來使導入上述處理容器的處理氣體激發,而 對被處理體實施所望的電漿處理。 又’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若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形態, 則可提供一種電漿處理裝置的洗滌方法,其特徵爲: 從電磁波源輸出頻率爲1 _ 9GHz以下的電磁波, 使從上述電磁波源輸出的電磁波傳送至導體棒, 使傳送於上述導體棒的電磁波透過至面向處理容器的 内壁之介電體板,藉此使上述電磁波傳送至上述處理容器 内, 一邊藉由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之傳播障礙部來控 制傳播於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電磁波的傳播,一 邊藉由電磁波來使導入上述處理容器的洗滌氣體激發,而 洗滌電漿處理裝置。 藉此,例如 1.9GHz以下的頻率的電磁波爲利用 9 15MHz的頻率的微波時,相較於利用24 5 0MHz的頻率的 微波時,可將用以取得安定且電子温度低的電漿之下限的 電子密度設爲約1 /7,可在以往未能使用之廣範圍的條件 下取得適於電漿處理的電漿,可顯著地使處理裝置的泛用 性提升。其結果,可以一台的處理裝置來進行處理條件相 異的複數個連續的處理,可以短時間低成本來製造高品質 的製品。 【實施方式】 -14- 200915931 (第1實施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進行說明,首先’針對本發明 的第1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一邊參照模式性顯示本 裝置的縱剖面之圖1(圖2的剖面0-0)及顯示處理容器 的頂面之圖2,一邊説明。另外,在以下的説明及圖面中 ,有關具有同一構成及機能的構成要素是賦予同一符號’ 而省略了重複説明。 (電漿處理裝置的構成) 電漿處理裝置10是在其内部具有用以電漿處理玻璃 基板(以下稱爲「基板G」)的處理容器1 〇〇。處理容器 100是由容器本體200及蓋體300所構成。容器本體2〇〇 是具有其上部被開口的有底立方體形狀,該開口是藉由蓋 體300所閉塞。在容器本體200與蓋體300的接觸面設有 Ο型環205’藉此容器本體200與蓋體300會被密閉’形 成處理室u。容器本體200及蓋體3 00是例如由鋁等的金 屬所構成’且被電性接地。 在處理容器1 00的内部設有用以載置基板G的基座 1 05 (平台)。基座1 05是例如由氮化鋁所構成,在其内 部設有給電部1 1 〇及加熱器1 1 5。 在給電部1 1 0是經由整合器1 2 0 (例如電容器)來連 接高頻電源1 25。並且,在給電部1 1 0是經由線圈1 3 0來 連接高壓直流電源1 3 5。整合器1 2 0、高頻電源1 2 5、線圈 1 3 0及高壓直流電源1 3 5是被設於處理容器1 0 0的外部。 -15- 200915931 而且,高頻電源1 2 5及高壓直流電源1 3 5會被接地 給電部110是藉由從高頻電源125輸出的高頻 對處理容器1 00的内部施加所定的偏壓電壓。並且 部Π0可藉由從高壓直流電源135輸出的直流電壓 吸附基板G。 在加熱器Π5是連接設於處理容器1〇〇外部的 源140,可藉由從交流電源140輸出的交流電壓來 G保持於所定的温度。基座1 05是被支撐體1 4 5所 在其周圍設有用以將處理室U的氣流控制於較理想 之障板1 5 0。 在處理容器的底部設有氣體排出管15 5, 於處理容器1 〇 〇的外部之真空栗(未圖示)來從氣 管155排出處理容器1〇〇内的氣體,藉此處理室U 壓至所望的真空度。 在蓋體300設有複數的介電體板305、複數的 極3 1 0及複數的同軸管3 1 5的内部導體3 1 5 a。參照 介電體板 305是藉由氧化鋁(Al2〇3)所开 148mmx 148mm之大略正方形的板是在將分岐Η軸 的管内波長設爲Xg (在915MHz是328 mm)時,j 的整數倍(在此是1倍)的等間隔來縱橫配置。 224片(=14x16)的介電體板305會被均等地 2277.4mmx2605mm的處理容器的頂面。 如此,介電體板3 0 5是形成對稱性佳的形狀’ 1片的介電體板305中容易產生均一的電漿。並且 電力來 ,給電 來靜電 交流電 將基板 支撐, 的狀態 利用設 體排出 會被減 金屬電 圖2, 多成, 管 670 lg/2 藉此, 配置於 因此在 ,藉由 -16- 200915931 複數的介電體板3 05被配置成Xg/2 在利用同軸管的内部導體3 1 5 a來導 一的電漿。 若參照由AP方向來擴大圖2後 體板3 0 5的周圍的處理容器的内面形 3 00a。溝3 00a是由相隣的介電體板 等間隔的位置,包圍各介電體板305 止導體表面波的傳播。 在介電體板3 0 5的下面(電漿側 金屬電極310的方式,對金屬電極3 有8個的凹部3 05b,藉此可將微波均 内。 當微波透過介電體板305時,微 於介電體板3 0 5所形成的凹部3 05b 305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壁面)。被供彳 下部之微波的電場能量是依其厚度而 3 05設置凹部3 05b,則其内部的電場 在凹部305b的附近安定地產生高密 安定性及電漿激發效率會提升。並且 的微波的電場強度是依其厚度而改變 具體而言’介電體板305越薄的 度會有越強的傾向。於是,藉由增厚 部份的介電體板3 0 5的厚度,相反的 的厚度’可在介電體板305全面產生: 的整數倍的等間隔, 入微波時,可產生均 :的圖3,則在各介電 成有大略矩形狀的溝 3 0 5的外周面來設於 。藉此,溝3 00a可制 的面),以能夠包圍 1 0大槪成軸對稱地設 等地放出至處理容器 波的電場能量是集中 的側壁(與介電體板 洽至介電體板305的 改變。若在介電體板 強度會特別強,由於 度電漿,因此電漿的 ,介電體板3 0 5下部 〇 部份,表面的電場強 電漿密度容易變高白勺 弄薄容易變低的部份· 更均一的電漿。 -17- 200915931 特別是本實施形態在介電體板3 05的基板側的面大槪 中央部配置金屬電極310,在該金屬電極310的周圍,8 個的上述凹部或凸部會被設於大槪點對稱的位置。本實施 形態是在8個的凹部3 05b中,將因爲離開介電體板305 的中心而電漿密度容易變低的角部的凹部3〇5b的深度設 定深(4mm ),將除此以外的凹部3 0 5 b的深度設定淺( 2mm)設定,藉此可使凹部305b的介電體板305的厚度 最適化來產生更均一的電漿。 如圖5所示,微波是形成表面波S W來傳播於介電體 板3 05與電漿之間。在供給低頻率的微波時,到達介電體 板3 05的端部之表面波SW是更作爲導體表面波TM來傳 播於處理容器1〇〇的内面(例如處理容器的内壁的金屬面 )與電漿之間。 一旦導體表面波TM傳播至圖3所示之隣接的介電體 板3 0 5,則會與傳播於隣接的介電體板3 0 5的表面之表面 波SW互相干渉,恐有損電漿的均一性或安定性之虞。 對此,藉由在離隣接的介電體板3 05的外周面等間隔 的位置以能夠包圍各介電體板3 0 5的方式設置溝3 00a,可 迴避導體表面波傳播於介電體板間,互相干渉而有損電漿 的均一性或安定性。並且,可迴避導體表面波沿著處理容 器的内面來傳播至基板G的周圍,有損製程的均一性。而 且’可防止在無法使用於被處理體的處理之位置產生電漿 ’因而電磁波的能量被浪費地消費。又,可制止導體表面 波傳播至因導體表面波的能量而恐有機器損傷之虞的區域 -18- 200915931 在介電體板3 0 5的中央,經由貫通穴3〇5a來連結至 内部導體3 1 5 a的前端之金屬電極3 1 0會以能夠露出於基 板側的方式設置,而使能夠藉由内部導體3 1 5 a及金屬電 極310來保持介電體板305。在金屬電極310的露出部份 的一部份是設有介電體罩320,可防止電場的集中。 一邊參照顯示圖2的剖面A-A,-A的圖4 一邊更繼續 説明。同軸管3 1 5是由筒狀的内部導體(軸部)3 1 5 a及外 部導體3 1 5 b所構成,藉由金屬(較理想是銅)所形成。 在蓋體300與内部導體315a之間’在環狀的介電體410 與介電體410的兩端設有真空密封處理室U的内部之0 型環 415a、 415b° 内部導體315a是貫穿與蓋體300 —體形成的蓋部 3〇〇d而突出至處理容器100的外部。内部導體315a是藉 由由連結部5 1 0、彈簧構件5 1 5及短路部5 2 0所構成的固 定機構5 00來利用彈簧構件515的彈性力朝處理容器100 的外側吊起。 在内部導體3 15a的貫通部份設有短路部520,可使同 軸管3 15的内部導體315a與蓋部3 00d電性短路。短路部 5 2 0是由屏蔽螺線屏蔽螺線所構成,設成可上下滑動於内 部導體3 1 5 a。另外,短路部5 2 0亦可使用金屬刷子。 另外,在短路部5 2 0以〇型環(未圖示)來真空密封 蓋部300d與内部導體315a之間、及後述的介電體615與 蓋部3 00d之間’且在蓋部3 00d内的空間充塡惰性氣體, -19- 200915931 藉此可防止大氣中的雜質混入處理室内。 圖1的冷媒供給源700是被連接至冷媒配 冷媒供給源700供給的冷媒會循環於冷媒配管 回到冷媒供給源700,藉此可將處理容器100 的温度。氣體供給源8 0 0是經由氣體路線8 0 5 示的内部導體3 1 5 a内的氣體流路導入處理室内 從 2台的微波源 900輸出之120kW( 2W/cm2))的微波是傳送於分岐導波管905、 、同軸管620、同軸管600、分岐板610及同軸 過複數的介電體板3 0 5來供給至處理室内。被 室U的微波是使從氣體供給源800供給的處理 利用藉此產生的電漿在基板G上執行所望的電 (導體表面波的傳播制止) 其次,說明有關微波的傳播,然後,詳細 體表面波的傳播制止。以下說明有關導體表面; 播與頻率的關係。 (導體表面波的傳播與頻率的關係) 電漿的介電常數是以ε/-;ΐε,來表示。由於 常數也有損失成分,因此電漿的介電常數是以 現。電漿的介電常數的絶對値ε/通常是比-1 的介電常數是以次式(1)來表示。 :管705 ,從 70 5内再度 保持於所望 來從圖4所 〇 = 60kWx2 ( 變換器6 0 5 丨管315 ,透 放出至處理 氣體激發, 漿處理。 說明有關導 波TM的傳 電漿的介電 複素數來表 更小。電漿 -20- (1)200915931
{ωΡ^ω} 1-y»)’ (2 )來 並且,微波射入電漿時的傳播特性是以次式 表不。 〔數2〕
(2)
在此,k是波數,kQ是真空中的波數,ω是導 波的頻率,ve是電子衝突頻率,cope是以次式(3 ) 的電子電漿頻率。 〔數3〕 (3) 在此,e是素電荷,ne是電漿的電子密度,ε〇 中的介電常數,me是電子的質量。 進入長δ是表示射入微波時,微波可射入電漿 程度。具體而言,微波的電場強度Ε衰減至電漿的 的電場強度Ε。的1 /e爲止所進入的距離是進入長έ 長δ是以次式(4)來表示。 體表面 來表示 是真空 内部的 境界面 。進入 -21 - 200915931 k是如前述爲波數。 當電子密度ne比次式(5 )所表示的截止密度ne更大 時,微波是無法傳播於電槳中’被射入電漿的微波會急速 衰減。 nc = ε〇 me ro2/e2··· (5) 根據式(4),進入長δ是形成數mm〜數10mm,電 子密度越高則越短。並且,當電子密度ne比截止密度nc 還要充分大時,進入長δ是不太依存於頻率。 另一方面,電漿的鞘層厚度ds是以次式(6 )來表示 〔數4〕 ds =0.606AD|-^-j .....(6) 在此,Vp是電漿電位’ Kb是波耳茲曼定數,Te是電 子温度,λ〇是以次式(7 )來表示的德拜長度(Debye length)。德拜長度是表不電知·中的電位的變亂是如此 地迅速衰減。 〔數5〕 55Ϊ .....(7)
V -22- 200915931 根據式(6 ),鞘層厚度ds是形成數1 〇μηι〜數1 ΟΟμιη 。並且’可知鞘層厚度ds是與德拜長度λ0成比例。而且 ’就式(7 )而言,可理解電子密度ne越高則德拜長度λ〇 越短。 「導體表面波ΤΜ的波長、衰減量」 導體表面波ΤΜ的傳播模型,如圖6所示,針對在ζ 方向導體表面波ΤΜ傳播於導體的蓋體300 (表面波傳播 部5 1 )的下面與電漿ρ之間所形成的無限寬廣的厚度ds 的鞘層g時來進行說明。將鞘層g的介電常數設爲ε f = 1 ’ 將電漿P的介電常數設爲’。若由麥克斯韋的方程 式來導出圖6的y方向的磁場Hy所符合的方程式’則形 成其次般。 〔數6〕 但,h是固有値,在鞘層的内外如其次般表示 〔數7〕 0<x<t (9) x> t (10) 在此,γ是傳播定數,hi是鞘餍g中的固有値,he是 電漿P中的固有値。固有値hi及he 一般是複素數。 在導體的蓋體300的下面,由z方向的電場強度爲〇 -23- 200915931 的境界條件,式(8 )的一般解是形成其次般。 〔數8〕
Hy = Acos{hix)e~)z 0 < x < ί
Hy = Be-^e^ x>t 在此,A及B是任意定數。 在鞘層g與電漿P的境界,若由磁場及電: 分爲連續的情況來消去任意定數,則會導出以胃 程式。 (11) (12) i的接線成 的特性方
(Κ tanfei/J = A ( 在特性方程式(1 3 )中,鞘層厚度ds是由 求取,電漿P的介電常數sr’-jsr’’是由式(1 )绅 此,藉由解連立方程式(1 3 )來分別求取固有値 。當複數的解存在時,只要選擇鞘層内的磁場另 曲線函數的解即可。而且,由式(9 )來求取傳_ 傳播定數γ是由衰減定數α及相位定數β γ = α + 〗β。由傳播定數的定義,電漿的電場強度ε (1 4 )表示。 式(6 )來 〔求取。因 hi 及 he -布形成雙 昏定數γ。 來表示成 是以次式 -24 - 200915931 E = E〇xe-j7Z二E0e-〇zejPz· . . ( 14) 在此,z是表示導體表面波TM的傳播距離,Eo是表 示傳播距離z爲〇時的電場強度。ε·αζ是表示隨著導體表 面波ΤΜ傳播,指數函數性地衰減的效應,e^z是表示導 體表面波TM的相位的旋轉。又,因爲β = 2π/λ,所以由相 位定數β來求取導體表面波ΤΜ的波長λ。因此,若傳播 定數γ知道,則可算出導體表面波ΤΜ的衰減量及導體表 面波ΤΜ的波長λ。另外,衰減定數α的單位是Νρ (奈培 )/m,與後示的各曲線圖的單位dB/m具有以下的關係。 lNp/m = 20/ln ( 10) d B/m = 8.6 8 6 d B / m 利用該等的式子來分別計算微波頻率爲9 1 5MHz,電 子温度Te爲2eV,電漿電位Vp爲24V,電子密度〜爲 lxloHcm·3,4xlOncnT3,lxl012cm·3 時的進入長 δ,鞘層 厚度ds’導體表面波ΤΜ的波長λ。將其結果顯示於次表 〔表1〕 電子密度1% 進入長δ 鞘層厚度dt 導體表面波波長厂 1X10" cm-3 17. 8 ram 0. 22 mm 11. 7 mm 4X10" cm"3 8. 5 mm 0. 11 mm 23. 6 mm IX 1012 cm'3 5. 3 mm 0. 07 mm 30. 4 mm -25- 200915931 導體表面波是在某電子密度以下形成截止無法傳播。 將此電子密度稱爲導體表面波共鳴密度,形成在式(5 )所表示的截止密度ne的2倍的値。截止密度ne是與頻 率的二次方成比例,因此導體表面波即使在頻率越低則越 低的電子密度照樣傳播。 若計算導體表面波共鳴密度〜的値,則在2.45GHz 時形成1 · 5 X 1 0 1 1 cm·3。就實際的電漿處理條件而言,雖有 表面附近的電子密度形成1 X 1 0 11 cnT3以下的情況,但在如 此的條件下導體表面波不會傳播。另一方面,在9 1 5MHz 時是形成 2.1 X 1 0 1Q c m ·3,形成 2 4 5 GH z時的約 1 / 7。就 915MHz而言,即使表面附近的電子密度形成lxlOnCm·3 以下照樣導體表面波會傳播。 「頻率的限定」 圖7所示的曲線圖是以下的代表性條件之導體表面波 TM的哀減量的頻率依存性。由圖7可知,一旦降低頻率 ,則衰減量會減小。這如其次般説明。根據式(1 )可知 ,一旦降低頻率,則電漿P的介電常數的實部ε r '會負變 大,電漿阻抗變小。因此,加諸於電漿的微波電場要比加 諸於鞘層的微波電場還要弱,電漿中的微波的損失會變小 ,所以導體表面波T Μ的衰減量會減小。處理容器内壁附 近的電子密度是4x101 1 cm-3,電子温度是2eV,鞘層電壓 是24V,壓力是l3.3Pa,氣體是Ar的條件。 在圖1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10中’若從介電體305 -26- 200915931 放出的導體表面波TM沿著處理容器10〇的内壁(蓋體 3 00下面及容器本體200内面)來傳播至基板G的周邊, 則被產生處理谷器100内的電獎p會形成不均—,製程 的均一性會惡化’或使基板G搬出入處理容器1〇〇内時所 被開閉的間閥、或使基板G載置的基座ι〇5會有劣化等的 弊害產生。導體表面波TM傳播於介電體305與基板g間 的距離的期間未充分衰減時(衰減量爲2〇dB以下),需 要使導體表面波τ M反射不再傳播的手段。在本實施形態 的電漿處理裝置1 0中’介電體3 〇5與基板G間的標準間 隔是約’若傳播該距離時的衰減量爲20dB,則每lm 的哀減量是形成200dB/m。此時的頻率可由圖7得知 1.9GHz。亦即,在19 〇Hz以下時,需要使導體表面波TM 反射的手段。 「溝3 0 0 a的長寬比d / W」 本發明者們爲了提高傳播制止的效果,謀求溝300a 的形狀的適當化。在進行溝3 0 0 a的形狀的最適化時,如 何設定使用於計算的電子密度是件重要的事。導體表面波 進入電漿中的深度是進入長δ程度,爲數mm〜十數mm ( 參照表1 )。。若在各種處理條件下實測如此接近電漿表 面的部份的電子密度,則爲1 X 1 〇 1 1 c m -3〜1 X 1 〇 12 c m_ 3。於 是’將電子密度ne定在ΙχΙΟ11^-3〜lxl〇12cm-3的範圍來 進行檢討。如圖8所示,選擇剖面爲大略矩形狀的溝3 0 0 a 。電漿電位是設定成24V,電子温度是設定成2eV。將溝 -27- 200915931 3 00a的寬度設爲W,深度設爲D。 爲了導出溝的長寬比D/W的適當値,在電子密度ne 爲 lMOHcm·3、4xl0"cm·3、lxl012cm·3 時,模擬求取導 體表面波TM在溝3 00a是衰減怎樣的程度。此時,將溝 3 00a的寬度W設定成4mm。將其結果顯示於圖9的同時 ,針對此結果一邊參照圖1〇 —邊進行以下考察。 如圖8所示,一旦導體表面波TM到達溝3 00a,則會 被分配成傳播於溝3 00a的底面的導體表面波TM η及跳過 溝3 00a而直接傳播於電漿中的透過波ΤΜ12。導體表面波 ΤΜ, !與透過波ΤΜ12是在溝300a的端部Ρ再度合流。此 時,導體表面波的一部份會反射,成爲反射波(導體表面 波tm22 ),剩下是形成進行波(導體表面波TM2!)更傳 播而去。 此時,一旦導體表面波ΤΜη與透過波TM〗2的相位偏 差18 0度,則在合流地點Ρ,此2個波會彼此打消’幾乎 全反射。此時,進行波(導體表面波ΤΜ21 )不存在’亦 即導體表面波ΤΜ不會傳播至溝30〇a的前方。 例如,在圖9中,當導體表面波TM的透過量爲-1 0 d B時,導體表面波T Μ的9 0 %是藉由溝3 0 0 a所反射, 形成反射波TM22而返回,僅剩下的1 〇%會形成導體表面 波T Μ 2,,超過溝3 0 0 a而傳播。亦即’此時’溝3 0 0 a會 形成障礙,導體表面波的90%是藉由溝300a而衰減。 根據圖9可知,電子密度n e越高’則形成透過量最 小的長寬比D / W的値會往大的一方偏移。並且可知’有 -28- 200915931 關電子密度〜爲lxl〇l2cm·3的 所有情況,只要長寬比D/W爲0_26以上,便可使導體表 面波TM的90%以上反射於溝3 00a。若導體表面波TM的 9 0 %在溝3 0 0 a被反射’則該溝3 0 0 a可謂充分達成導體表 面波TM的傳播制止機能。因此,本發明者們是將所有的 電子密度中導體表面波TM的90%被反射之0.26設定爲長 寬比D/W的下限値。 其次,圖10是表示將溝3 00a的寬度W設爲4mm、 6mm、12mm時,求取對長寬比D/W之導體表面波TM的 透過量的結果。在此是將電子密度ne設定成1 xl〇12cm_3。 如前述’電子密度ne越高’則形成透過量最小的長寬比 D/W的値會往大的一方偏移。因此,模擬時’箱由將導體 表面波TM的電子密度ne設定成最高’可求取長寬比D/W 的上限値。 在改變溝的寬度 W時,形成透過量最小的長寬比 D/W的値是在W = 6mm取最大値。此時’可知導體表面波 TM的90%被反射於溝300a的長寬比D/W是形成2.3。如 此一來,本發明者們所得的結論’是爲了制止導體表面波 T Μ的傳播,必須將溝3 0 〇a的長寬比D /W設定成符合 0_26 g D/W $ 2.3。 <溝的寬度W > 其次,發明者們著眼於溝3 0 0 a的寬度W與鞘層厚度 ds的關係及溝3 0 0a的寬度W與進入長δ的關係來針對溝 -29- 200915931 3 〇 〇 a的寬度W的適當値如其次般考察。如圖 當溝3 00a的寬度W爲鞘層厚度ds的2倍以下 ),溝3 0 0 a的内部空間是全部形成鞘層區域 在有溝3 0 0 a的部份與未有溝3 0 0 a的部份的鞘 會產生階差,即使設置溝3 00a,對於導體表面 是與沒有溝300a者相同。因此,就2ds2W而 是不會實現傳播制止的機能。 另一方面,如圖11B所示,當溝300a的 層厚度ds的2倍更大時(2ds<W),因爲沿_ 底面所產生的鞘層區域僅爲〇 · 1 m m程度的寬度 由設置溝3 00a在鞘層區域產生階差。其結果 溝300a的底面附近而傳播的導體表面波TM』 而傳播的導體表面波T Μ ! 2,在溝3 0 0 a的端部 ,導體表面波TM的一部份是形成反射波( TM22 ),僅剩下的導體表面波TM21會超過溝 。由以上的考察,發明者們發現爲了溝3 0 0 a 面波T Μ的傳播制止機能,溝3 0 0 a的寬度W 厚度ds的2倍更大(2ds<W )。 其次’發明者們著眼於溝3 00a的寬度W 的關係,作爲使溝3 0 0 a的寬度W適當化的其 前述,進入長δ是表示微波可多少射入電漿p 導體表面波ΤΜ是無法從電漿Ρ的境界面 長δ更深至電漿内部。因此,當溝3 00a的寬丨 長δ的2倍以上時(2δ S W ),如圖1 2 Α所 1 1 A所示, .時(2ds^ W 。其結果, 層厚度ds不 丨波T Μ來說 言,溝3 0 〇 a 寬度W比鞘 f溝3 0 0 a的 :,所以可藉 ,依照沿著 1、及飛越溝 P產生反射 導體表面波 3 0 0 a來傳播 具有導體表 必須比鞘層 與進入長λ 他方法。如 〇 射入比進入 荽W爲進入 示,透過波 -30- 200915931 ΤΜ12是不會進入比進入長δ更深的電漿内部,無法飛越 溝3 0 0 a來傳播。因此,即使設置進入長δ的2倍以上的 寬度W的溝3 0 0a,還是不會在溝3 00a的端部Ρ產生有效 制止導體表面波TM的傳播之反射,導體表面波TM會超 過溝3 00a而傳播至其前方。 另一方面,如圖12B所示,當溝3 00a的寬度W比進 入長δ的2倍更小時(2S>W ),不會產生透過波ΤΜ12無 法傳播的區域。其結果,依照沿著溝3 00a的底面而傳播 的導體表面波TMU、及飛越溝3 00a而傳播的導體表面波 TM12,在溝3 00a的端部P產生反射,導體表面波TM的 一部份是形成反射波(導體表面波TM22 ),僅剩下的導 體表面波TM21會超過溝300 a而傳播。由以上的考察’發 明者們得知,爲了溝3 00a具有制止導體表面波TM的傳 播之機能,而溝3 0 0 a的寬度W必須比進入長δ的2倍更 小(2 δ > W )。 再度參照圖10。此時的電子密度〜是lxl〇12cnT3’ 進入長δ是5.3mm。當溝3 00a的寬度W爲4mm及6mm 時,因爲溝3 0 0 a的寬度W比進入長δ的2倍更小,所以 若使長寬比D/W最適化,則可將透過量壓到非常小-4〇dB 以下。另—方面,當w=12mm時,因爲比進入長δ的2倍 大,所以可知即使令長寬比D/W最適化也無法將透過量 形成-1 OdB以下。 「曲率半徑」 -31 - 200915931 在溝的角落部(圖8的角落Ca、Cb)或邊端部,因 爲阻抗形成不連續,所以傳播的導體表面波的一部份會反 射。若角落部或邊端部的角成圓形,則阻抗的不連續性會 被緩和,因此透過量會増加。特別是若角落部或邊端部的 曲率半徑R形成對導體表面波的波長不能無視的程度,則 透過量會大幅度増加。 將藉由模擬來計算導體表面波通過一處的曲率半徑R 的角落部時的透過量的結果顯示於圖1 3。電子密度ne是 設定成lxl〇12CrrT3,電漿電位是設定成24V。此時的鞘層 厚ds是0.07mm,導體表面波的波長λ是30.4mm’進入長 δ 是 5 _ 3 m m。 可知導體表面波的透過量是曲率半徑爲0mm,亦即角 落部爲直角時最小,隨著曲率半徑R的増加而變大。對於 角落部爲直角時的透過量而言,若爲增加到1 〇%透過量爲 止,則溝3 00a具有傳播制止機能,角落部的曲率半徑到 〇.77mm爲止爲容許範圍。0.77mm是導體表面波TM的波 長30.4mm的約 1 /40 (=0.77/30.4 )。由以上的模擬結果 及考察所賦予的結論是溝3 00a的角落部的曲率半徑R必 須比導體表面波TM的波長λ的1/40更小。 「溝的位置」 如上述,藉由設置溝3 00a,可利用傳播於表面波傳播 部5 1全體的導體表面波TM來使電漿P產生。亦即,可 在以溝300a所包圍的表面波傳播部51的下面全體使電漿 -32- 200915931 P產生,因此可藉由溝3 00a的位置來控制產生於處 4内的電漿P的區域。 通常,在電漿處理裝置10的處理容器100内 板G的上方,到超過基板尺寸的外側的範圍爲止, P產生,可在基板G的上面(處理面)全體進行均 漿處理。因此,最好在蓋體300的下面,在超過基 的外側的位置配置溝3 0 0 a,在基板G的上方,使 面波傳播至超過基板尺寸的外側的範圍爲止。 又,亦可取代溝3 00a,或除此以外再設置凸部 圖14凸部3 00b)。溝的情況是之後難以改變形狀 爲凸部,則比較容易藉由更換來改變形狀。 如圖1 4所示,說明有關沿著凸部3 00b的表面 表面波TM的傳播。4個的角C !〜C4是阻抗的不連 角C !〜C4間的3個的平面部是視爲持有某特性阻 送線路,可想像成4個阻抗的不連續點以3個某長 送線路來結合的傳送線路濾波器。就單一的角C i 言,即使無法令導體表面波TM充分反射,還是可 凸部3 00b的平面部的長度(傳送線路的長度)最 全體實現小的透過量。 可是,最好凸部300b的高度hz是儘可能低。 爲若將凸部3 00b的高度hz提高至必要以上,則電 電子與離子會在凸部3 00b的壁面再結合,電漿密 低,因此不盡理想。又,因爲傳送線路的反射係數 是在電磁波的波長的1 /2的長度旋轉3 60。,所以凸 :理容器 是在基 使電漿 一的電 板尺寸 導體表 (參照 ,但若 之導體 續點, 抗的傳 度的傳 〜C4而 藉由使 適化來 這是因 漿P的 度會變 的相位 部 3 00b -33- 200915931 的高度hz在導體表面波TM的波長的1/2以下可實現所有 的阻抗。 若將凸部的高度提高至必要以上,則電發的電子與離 子會在凸部的壁面再結合,電漿密度會變低,因此凸部的 闻度最好儘可能低。然而,凸部的高度必須比鞘層厚度更 高。因爲若非導體表面波Τ Μ爲階差的凸部所能捕捉的高 度’則凸部無法發揮傳播制止機能。又,因爲傳送線路的 反射係數的相位是在電磁波的波長的1 /2的長度旋轉3 6 0。 ’所以凸部的高度在導體表面波ΤΜ的波長的1 /2以下可 實現所有的阻抗。 又’與溝時同様,凸部3 00b的高度hz必須比鞘層厚 度ds更高。因爲若非導體表面波TM爲階差的凸部3 00b 所能捕捉的高度,則凸部無法發揮傳播制止機能。 以上’發明者們所賦予的結論是爲了制止導體表面波 TM的傳播,凸部3 00b的高度Η必須比鞘層厚度ds更高 ’比導體表面波TM的波長λ的1 /2還要小。 溝3 00a或凸部3 00b是爲了制止導體表面波的傳播, 設於處理容器的内面之傳播障礙部的一例。就其他的例子 而言’可舉圖1 5 A的半圓矩形溝,圖1 5 B的犠溝’圖1 5 C 的凹口(溝300a及凸部300b的融合),圖15D的C形狀 (溝3〇〇a及凸部300b的融合例),圖15E之使用凸緣的 溝30〇a等。 溝部或凸部亦可大槪平行設置複數個。又’溝部或凸 部亦可形成於上述溝部或凸部的剖面越小,越遠離金屬電 -34- 200915931 極的位置。 如圖10所示’依電子密度,最適的溝尺寸或長寬比 相異。因此’例如圖1 5F所示,平行排列設置寬度3mmx 深度3mm的溝3 00al及寬度2mmx深度5mm的溝3 00a2 等,藉由排列配置尺寸或長寬比相異的複數個溝,可對應 於更廣的電子密度的範圍。 圖18是導入Ar氣體而以導體表面波來激發電漿,實 測導體表面波TM的電壓波形的結果。由圖! 8可知,無 論是低密度時(投入的微波功率爲0 · 5 kW時),還是高密 度時(投入的微波功率爲1 kW時,在導體表面波TM的波 形除了基本波成分以外還含有高次諧波成分。之所以導體 表面波的波形含有高次諧波成分,是因爲施加於鞘層的電 壓與電流的關係爲非線形,所以波形變形。 因此,爲了使導體表面波確實地反射,如前述,不僅 圖1 5G的基本波用的溝部3 0 0al,最好設置高次諧波用的 溝部3 00a2。溝部或凸部亦可對於基本波用及2次以上的 高次諧波用設置2個以上。如圖1 5 G所示,高次諧波用的 溝對基本波用的溝,寬度及深度亦可形成1 /1 ( 1爲高次諧 波次數)。 如以上説明,若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1 0, 則特別是在投入低頻的微波之電漿處理中,可制止能量的 供給往不要的位置之導體表面波的傳播。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各部的動作是互相關連,可一邊 考慮互相的關連,一邊置換作爲一連串的動作。而且,可 -35- 200915931 藉由如此的置換’將電漿處理裝置的發明的實施形態作爲 電漿處理裝置的使用方法或電發處理裝置的洗滌方法的實 施形態。 另外,在電氣學會.微波電漿調査專門委員會編「微 波電漿的技術」Ohmsha ’ Lt d ·出版’平成1 5年9月2 5 日發行的序文中’就本書而S ’ 「微波頻帶」是指UHF 頻帶的300MHz以上的頻率區域」,因此在本說明書中也 是微波的頻率爲3 00MHz以上。 就上述實施形態而言,雖是舉輸出915MHz的微波之 微波源 900,但亦可爲輸出 896MHz、922MHz、2.45GHz 的微波之微波源。並且,微波源是產生用以激發電漿的電 磁波(能量)之電磁波源的一例,只要是輸出1 00MHz以 上的電磁波之電磁波源即可,亦包含磁控管或高頻電源。 以上,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說明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形 態,但當然並非限於本發明的例子。只要是該當業者,便 可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疇内,思及各種的變更例或 修正例,當然該等隸屬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又’例如本發明的電漿處理裝置並非限於上述那樣具 有同軸構造的電漿處理裝置,如圖16所示,亦可爲在導 波管3 5 0下部的隙縫天線3 5 5切開隙縫3 5 5 a,使微波通過 於隙縫3 5 5 a,藉此從介電體板3 〇 5供給微波至處理容器内 的電漿處理裝置10。藉由在電漿處理裝置10的處理容器 的内面設置包圍介電體全體或頂面全體的溝3 00a,可制止 導體表面波的傳播,迴避損毀處理的均一性。 -36- 200915931 設於介電體板3 05的基板側的面之凹部305e並非所 有爲同深度,可設定成隨著離開隙縫3 5 5 a而變深。藉由 在給電點附近加厚介電體板3 0 5,將微波的能量均等地供 給於介電體板3 0 5的下部,藉此可均一地產生電漿。在各 凹部305e的位置之介電體板305的厚度是設定成微波傳 播於介電體板3 0 5的内部時,不會實質妨礙微波的傳播之 厚度。 溝3 00a是只要在電漿處理中電漿所接觸的處理容器 1 00的内面,設於那裡皆可。例如圖1 7所示,亦可以能夠 包圍閘閥210'視窗(viewport) 215、氣體排出管155等 的開口之方式來形成溝3 0 0 a。藉此,可迴避各機器的損失 、反應產生物的附著等不良情況。 又,内部導體315a是隣接或接近於複數的介電體板 ’使微波傳送至複數的介電體板之複數的導體棒的一例, 導體棒亦可電磁性連接且機械性連結至介電體板。又,導 體棒亦可如圖17所示般,隣接至複數的介電體板,或雖 未圖示’但亦可爲接近複數的介電體板,電磁性連接但未 機械性連結的狀態。又,導體棒亦可爲板狀或錐狀。 特別是因機械性較差或熱膨脹所發生之未被控制的間 隙會使裝置的電氣特性不安定,相對的,藉由如此使導體 棒接近介電體板,在導體棒與介電體板3 〇 5之間設置被控 制的間隙時’不會使裝置的電氣特性不安定,可使微波有 效率地傳送至介電體板。 本發明的電漿處理裝置亦可處理大面積的玻璃基板、 -37- 200915931 圓形的砂晶圓或角型的S0I ( siHcon 〇n insulat〇r )基板 ο 又’本發明的電漿處理裝置可執行成膜處理、擴散處 理、飩刻處理、灰化處理等所有的電漿處理。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的 縱剖面圖。 圖2是表示同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的頂面。 圖3是表示頂面的擴大圖。 圖4是表示擴大同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的分岐板 附近的剖面圖。 圖5是表示擴大同實施形態的金屬電極附近的剖面圖 〇 圖6是表示導體表面波的傳播模型的説明圖。 圖7是表示導體表面波的衰減量的頻率依存性的曲線 圖。 圖8是表示傳播於溝的導體表面波的説明圖。 圖9是使電子密度變化來顯示溝的D/W與透過量的 關係的曲線圖。 圖1 0是使溝的寬度變化來顯示溝的D/W與透過量的 關係的曲線圖。 圖1 1 Α是用以說明溝的寬度與鞘層厚度的關係。 圖1 1 B是用以說明溝的寬度與鞘層厚度的關係。 -38- 200915931 圖12A是用以說明溝的寬度與進入長的關係。 圖1 2 B是用以說明溝的寬度與進入長的關係。 圖13是表示曲率半徑與透過量的關係的曲線圖。 圖1 4是用以說明傳播於凸部的導體表面波。 圖1 5 A是表示傳播障礙部的其他例。 圖1 5 B是表示傳播障礙部的其他例。 圖1 5 C是表示傳播障礙部的其他例。 圖1 5 D是表示傳播障礙部的其他例。 圖1 5 E是表示傳播障礙部的其他例。 圖1 5 F是表示傳播障礙部的其他例。 圖1 5 G是表示基本波用及高次諧波用的溝部。 圖1 6是表示電漿處理裝置的其他例。 圖1 7是表示電槳處理裝置的其他例。 圖1 8是表示導體表面波的波形的曲線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〇 :電漿處理裝置 100 :處理容器 200 :容器本體 3〇〇 :蓋體 300a:溝 3 0 0 b :凸部 3 0 5 :介電體板 3 05 a :貫通穴 -39- 200915931 3 1 0 :金屬電極 3 1 5 a :内部導體 5 00 :固定機構 9 0 0 :微波源 U :處理室 SW :表面波 TM :導體表面波 -40-
Claims (1)
- 20091593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係藉由電磁波來使氣體激發, 而電槳處理被處理體之電漿處理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處理谷器,其係藉由金屬所形成; 電磁波源,其係輸出電磁波; 介電體板,其係面向上述處理容器的内壁,將由上述 電磁波源輸出的電磁波透過至上述處理容器内;及 傳播障礙部,其係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傳播障礙部係具有制止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傳播的 電磁波之機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傳播障礙部係包含使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而傳播的 電磁波的至少一部份反射之溝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槳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溝部係以能夠在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包圍上述介電體的 周圍之方式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溝部的剖面大槪爲矩形, 上述溝部的寬度W與深度D係符合〇.26<D/w<2.3的 關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溝部的寬度,係比電磁波之往電漿的進入長的2倍更小 ,比形成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鞘層的厚度 -41 - 200915931 的2倍更大。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溝部的角落部的曲率半徑,係比傳播於處理容器的内面 與電漿之間的電磁波的波長λ的1 /40更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溝部,係其剖面大槪形成矩形狀、半圓狀、錐狀的至少 其中之一。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槳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傳播障礙部係包含使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傳播的電 磁波的至少一部份反射之凸部。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凸部係以能夠在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包圍上述介電體 的周圍之方式設置。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凸部的剖面大槪爲矩形, 上述凸部的高度,係比沿著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傳播 的電磁波的波長的1 / 2更小’比形成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 面與電漿之間的鞘層的厚度更大。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凸部’係其剖面大槪形成矩形狀、C字狀、τ字狀的 其中之一。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槳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介電體板係由複數的介電體板所構成, 上述傳播障礙部係以能夠分別包圍各介電體板之方式 -42 - 200915931 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傳播障礙部係以能夠包圍上述複數的介電體板的全體 之方式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傳播障礙部係以能夠包圍上述處理容器的開口之方式 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複數的介電體板係等間隔配置。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傳播障礙部係從相隣的介電體板的外周面設於等間隔 的位置。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電磁波源係輸出頻率爲1 · 9 G Η z以下的電磁波。 1 9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介電體板係以能夠構成圓周或多角形的方式連續或不連 續地延伸配置,以能夠包圍上述圓周或多角形的内部的中 心部之方式在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設置上述傳播障礙部。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溝部係大槪平行設置複數個。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〇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溝部’係形成於上述溝部的剖面越小,越遠離上述金 屬電極的位置。 2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43- 200915931 上述凸部係大槪平行設置複數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凸部,係形成於上述溝部的剖面越小,越遠離上述金 屬電極的位置。 2 4.—種電漿處理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徵爲: 從電磁波源輸出頻率爲1 .9GHz以下的電磁波, 使從上述電磁波源輸出的電磁波傳送至導體棒, 使傳送於上述導體棒的電磁波透過至面向處理容器的 内壁之介電體板,藉此使上述電磁波傳送至上述處理容器 内, 一邊藉由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之傳播障礙部來控 制傳播於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電磁波的傳播,一 邊藉由電磁波來使導入上述處理容器的處理氣體激發,而 對被處理體實施所望的電漿處理。 2 5.—種電漿處理裝置的洗滌方法,其特徵爲: 從電磁波源輸出頻率爲1 .9GHz以下的電磁波, 使從上述電磁波源輸出的電磁波傳送至導體棒, 使傳送於上述導體棒的電磁波透過至面向處理容器的 内壁之介電體板,藉此使上述電磁波傳送至上述處理容器 内, 一邊藉由設於上述處理容器的内面之傳播障礙部來控 制傳播於處理容器的内面與電漿之間的電磁波的傳播,一 邊藉由電磁波來使導入上述處理容器的洗滌氣體激發,而 洗滌電漿處理裝置。 -4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53553 | 2007-06-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15931A true TW200915931A (en) | 2009-04-01 |
Family
ID=4012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121741A TW200915931A (en) | 2007-06-11 | 2008-06-11 |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and use of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68556B2 (zh) |
JP (1) | JP4918592B2 (zh) |
KR (1) | KR101183039B1 (zh) |
CN (1) | CN101622912B (zh) |
TW (1) | TW200915931A (zh) |
WO (1) | WO20081530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20455B2 (ja) * | 2008-06-11 | 2014-06-11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5478058B2 (ja) * | 2008-12-09 | 2014-04-23 |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5631088B2 (ja) * | 2010-07-15 | 2014-11-26 |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
WO2012121289A1 (ja) * | 2011-03-08 | 2012-09-13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表面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源、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マイクロ波導入機構 |
DE102012103938A1 (de) * | 2012-05-04 | 2013-11-07 | Reinhausen Plasma Gmbh | Plasmamodul für eine Plasmaerzeugungsvorrichtung und Plasmaerzeugungsvorrichtung |
JP5955394B2 (ja) * | 2012-09-06 | 2016-07-20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483546B2 (ja) * | 2015-06-24 | 2019-03-1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化学気相成長装置 |
US11508556B2 (en) * | 2017-05-16 | 2022-11-22 | Tokyo Electron Limited |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2019106358A (ja) * | 2017-12-14 | 2019-06-27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CN110797248A (zh) * | 2018-08-01 | 2020-02-14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表面波等离子体装置和半导体处理设备 |
JP7300957B2 (ja) * | 2019-10-08 | 2023-06-30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天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8847A (ja) * | 1996-12-06 | 1998-06-16 | Toshiba Corp | マイクロ波励起による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5036092B2 (ja) | 1999-03-24 | 2012-09-26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3763392B2 (ja) * | 2000-08-03 | 2006-04-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高周波電極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4554065B2 (ja) * | 2000-12-19 | 2010-09-29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2003045848A (ja) * | 2001-07-27 | 2003-02-14 |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3960775B2 (ja) * | 2001-11-08 | 2007-08-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処理装置 |
US20030168012A1 (en) * | 2002-03-07 | 2003-09-11 | Hitoshi Tamura | Plasma processing device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
JP4141764B2 (ja) * | 2002-08-20 | 2008-08-27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2004200307A (ja) | 2002-12-17 | 2004-07-15 | Tokyo Electron Ltd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4220316B2 (ja) | 2003-06-24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2005044822A (ja) | 2003-07-22 | 2005-02-17 |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JP2005135801A (ja) * | 2003-10-31 | 2005-05-26 | Canon Inc | 処理装置 |
KR100872260B1 (ko) * | 2004-02-16 | 2008-12-05 | 도쿄엘렉트론가부시키가이샤 | 플라즈마 처리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방법 |
JP5013393B2 (ja) * | 2005-03-30 | 2012-08-29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と方法 |
JP4777717B2 (ja) | 2005-08-10 | 2011-09-21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成膜方法、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WO2008153064A1 (ja) * | 2007-06-11 | 2008-12-18 | Tokyo Electron Limited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
-
2008
- 2008-06-11 CN CN2008800064538A patent/CN10162291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11 JP JP2009519274A patent/JP491859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11 TW TW097121741A patent/TW200915931A/zh unknown
- 2008-06-11 WO PCT/JP2008/060673 patent/WO20081530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11 KR KR1020097024342A patent/KR10118303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6-11 US US12/663,662 patent/US856855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153054A1 (ja) | 2008-12-18 |
KR101183039B1 (ko) | 2012-09-20 |
US20100170872A1 (en) | 2010-07-08 |
JP4918592B2 (ja) | 2012-04-18 |
US8568556B2 (en) | 2013-10-29 |
JPWO2008153054A1 (ja) | 2010-08-26 |
KR20100012868A (ko) | 2010-02-08 |
CN101622912A (zh) | 2010-01-06 |
CN101622912B (zh) | 2013-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915931A (en) |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and use of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 |
JP2666022B2 (ja) | 基体をプラズマcvd被覆またはプラズマ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1088876B1 (ko) |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급전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의 사용 방법 | |
TW491911B (en) | Plasma process apparatus | |
KR101434054B1 (ko) | 마이크로파 가열 처리 장치 및 처리 방법 | |
JP2015072885A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
KR20140129301A (ko) | 마이크로파 가열 처리 장치 및 처리 방법 | |
JP5103223B2 (ja) |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使用方法 | |
JP3960775B2 (ja) | プラズマ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処理装置 | |
KR100886031B1 (ko) |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 |
JP5478058B2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
JPWO2010140526A1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給電方法 | |
JP5419055B1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 |
KR20140102757A (ko) |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 |
JP2004235434A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
JP2010277971A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給電方法 | |
JP4381001B2 (ja) | プラズマプロセス装置 | |
TW200908076A (en) |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and use of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 |
JP2010277969A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給電方法 | |
JP2007018819A (ja) | 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 |
JP2010219004A (ja) |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 |
JPWO2013124898A1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 |
JP4165944B2 (ja) |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 |
JP4514291B2 (ja) | マイクロ波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 |
JP2006278643A (ja) |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