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6718U -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06718U CN213906718U CN202022993598.2U CN202022993598U CN213906718U CN 213906718 U CN213906718 U CN 213906718U CN 202022993598 U CN202022993598 U CN 202022993598U CN 213906718 U CN213906718 U CN 2139067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s
- pin
- stretching
- pin joint
- fold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包括手机本体、拉伸板和枢接装置;手机本体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壳体,壳体正面设有滑槽;拉伸板设有两个,其正面用于连接柔性屏幕,并分别滑接配合在两个滑槽中;枢接装置设有两个,分别设在两个壳体连接处两端,以使两个壳体枢接,且两个枢接装置分别与两个拉伸板传动连接,当壳体展开时枢接装置驱动拉伸板在滑槽中移动,以使拉伸板分离而拉伸柔性屏幕。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正面设置滑槽用于装配拉伸板,两个拉伸板用于连接柔性屏幕,枢接装置不仅实现壳体的枢接,在壳体翻转的同时可驱动拉伸板而拉伸柔性屏幕,有助于消除柔性屏幕折叠后形成的折痕,保证柔性屏幕表面平整,提高折叠手机的屏幕显像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折叠手机是智能手机在技术上的一项突破,采用柔性屏幕以后,手机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缩小体积,方便携带,相比于同尺寸的普通手机,其展开后又能具有较大的显示屏幕,满足用户对大屏幕的使用需求,使得手机具有诸如平板电脑的使用体验。
现有的柔性屏幕在经过数次折叠后,在折叠处容易产生一条凹陷或凸出的折痕,使得手机屏幕的中间部分所显示的图像产生扭曲,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的折叠机构,可在折叠手机展开以后拉平其柔性屏幕,消除折痕,避免影响手机屏幕的显像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包括手机本体、拉伸板和枢接装置;所述手机本体的正面用于装配柔性屏幕,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拉伸板设置有两个,其正面用于连接柔性屏幕,并分别滑接配合在所述两个壳体的所述滑槽中;所述枢接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壳体的连接处两端,以使所述两个壳体可相对翻转,且两个所述枢接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拉伸板传动连接,当所述两个壳体展开时所述枢接装置驱动所述拉伸板在所述滑槽中移动,使得两个所述拉伸板分离以拉伸柔性屏幕。
所述枢接装置包括两根销轴、凸轮、传动件、减速组件和离合片组;所述两根销轴分别枢接配合在所述两个壳体上;每根销轴上套置一所述凸轮并连成一体;所述传动件枢接配合在所述壳体上,其一端通过所述减速组件与所述销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拉伸板传动连接;所述离合片组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两根所述销轴上;所述两个壳体相对翻转时两个所述凸轮的凸部的顶端相抵,以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销轴转动,从而联动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拉伸板在所述滑槽中移动。
所述凸轮的凸部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啮齿,两个所述凸轮的第一啮齿相咬合,以使两个所述凸轮同步转动。
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啮齿,所述拉伸板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啮齿匹配的齿条,所述第二啮齿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以使所述传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拉伸板在所述滑槽中移动。
所述离合片组设置有两组;所述枢接装置还包括轴承片,所述轴承片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连接处的侧壁上,其另一端套置在所述销轴上,每根销轴上均设置有两片所述轴承片,且所述轴承片与所述离合片组交错设置。
所述减速组件包括皮带和减速轮,所述减速轮通过所述皮带实现所述销轴对所述传动件的减速连接。
所述枢接装置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套置在所述销轴上并位于所述离合片组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实现所述两个壳体相对翻转时的缓降效果。
所述枢接装置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互扣的两个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滑块互扣处的弹性件,所述两个滑块分别套置在两根所述销轴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使得所述两个滑块相分离。
所述滑槽与所述拉伸板之间设置有移动导向结构。
所述移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直槽、设置在所述拉伸板端部的直板,所述直板与所述直槽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机本体分体设计成两个枢接的壳体,并在壳体的正面设置滑槽用于装配拉伸板,两个拉伸板用于连接柔性屏幕,枢接装置不仅实现壳体的枢接,在壳体翻转的同时可以联动驱动拉伸板,从而拉伸柔性屏幕,有助于消除柔性屏幕折叠后形成的折痕,保证柔性屏幕表面平整,提高折叠手机的屏幕显像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柔性屏幕的正面折叠效果,折叠后柔性屏幕隐藏在壳体内,可以提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枢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枢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折叠状态的剖视图(图5中A-A方向);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平展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拉伸板1;齿条11;直板12;枢接装置2;销轴21;凸轮22;凸部221;第一啮齿222;传动件23;第二啮齿231;减速组件24;皮带241;减速轮242;离合片组25;轴承片26;阻尼件27;复位组件28;滑块281;弹性件282;壳体3;滑槽31;直槽311;凸块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包括手机本体、拉伸板1和枢接装置2。
手机本体的正面用于装配柔性屏幕,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壳体3,壳体3的正面设置有滑槽31;
拉伸板1设置有两个,其正面用于连接柔性屏幕,并分别滑接配合在两个壳体3的滑槽31中;
枢接装置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壳体3的连接处两端,以使两个壳体3可相对翻转,且两个枢接装置2分别与两个拉伸板1传动连接,当两个壳体3展开时枢接装置2驱动拉伸板1在滑槽31中移动,使得两个拉伸板1分离以拉伸柔性屏幕。
参考图1至图8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上述枢接装置2包括两根销轴21、凸轮22、传动件23、减速组件24和离合片组25。两根销轴21分别枢接配合在两个壳体3上;每根销轴21上套置一凸轮22并连成一体;传动件23枢接配合在壳体3上,其一端通过减速组件24与销轴21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拉伸板1传动连接;离合片组25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两根销轴21上;两个壳体3相对翻转时两个凸轮22的凸部221的顶端相抵,以使凸轮22带动销轴21转动,从而联动传动件23带动拉伸板1在滑槽31中移动。两个凸轮22相抵可以通过销轴21带动两个壳体3相分离,再加上拉伸板1在滑槽31中的移动带动柔性屏幕折痕两边的部分被拉伸,实现消除折痕。本实施例中,两个壳体3的连接处相向设置有凸块32,用于装配销轴21。
由于实际使用中拉伸板1的移动距离在1~5mm的范围,仅靠一个枢接装置2驱动拉伸板1的一次即可满足使用需求,当对于拉伸板1移动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在两个销轴21上均设置减速组件24和传动件23,以使一个枢接装置2就可驱动两个拉伸板1的同向侧边。
上述凸轮22的凸部221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啮齿222,两个凸轮22的第一啮齿222相咬合,以实现两个凸轮22转动的同步性。
上述传动件2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啮齿231,拉伸板1的侧边设置有与第二啮齿231匹配的齿条11,第二啮齿231与齿条11相啮合,以使传动件23的转动带动拉伸板1在滑槽31中移动。
上述离合片组25的作用主要用于导向两个销轴21的相对运动,避免偏移。本实施例中,离合片组25设置有两组,以提高销轴21相对运动的稳定性,两个销轴21在手机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垂直于销轴21的方向上相对运动;枢接装置2还包括轴承片26,轴承片26一端连接在壳体3连接处的侧壁上,其另一端套置在销轴21上,用于分担销轴21的受力,本实施例中,每根销轴21上均设置有两片轴承片26,且轴承片26与离合片组25交错设置,进一步提高对销轴21的支撑效果和平衡受力。
上述减速组件24包括皮带241和减速轮242,减速轮242通过皮带241实现销轴21对传动件23的减速连接。此外,减速组件24也可以是包括链条和减速齿轮,减速齿轮通过链条实现销轴21对传动件23的减速连接。
上述枢接装置2还包括阻尼件27,阻尼件27套置在销轴21上并位于离合片组25与壳体3(本实施例中为凸块32)之间,以实现两个壳体3相对翻转时的缓降效果,即手机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定位在任意角度。
上述枢接装置2还包括复位组件28,复位组件28包括互扣的两个滑块281,以及设置在两个滑块281互扣处的弹性件282,两个滑块281分别套置在两根销轴21上,弹性件282用于提供弹力使得两个滑块281相分离。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282被压缩以积蓄弹性势能,在手机展开时释放,以使得手机更容易、更快恢复至展开状态,并保持住。图示中弹性件282的形状仅为示例作用,实际组装时,弹性件282可以是弹簧、具有弹性的方块等任意可以提供弹力的元件,弹性件282的弹性强度决定了手机是否可以更快的展开。
上述滑槽31与拉伸板1之间设置有移动导向结构,移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滑槽31内的直槽311、设置在拉伸板1端部的直板12,直板12与直槽311匹配,以保证拉伸板移动时具有唯一方向,避免偏移。
参考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为:壳体3的正面(即柔性屏幕的正面)相向翻转,凸轮22的凸部221分离,凸轮22的转动带动销轴21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23转动,使得拉伸板1在滑槽31中移动,并相对更靠近两个壳体3的连接处。整个手机的面积缩小一半,更方便携带。
参考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展状态为:两个壳体3分离并展开,凸轮22的凸部221相抵使得彼此转动,凸轮22的转动带动销轴21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23转动,使得拉伸板1在滑槽31中移动,并且两个拉伸板1的距离增加,即实现两个拉伸板1对于柔性屏幕的拉伸,从而消除折痕。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机本体分体设计成两个枢接的壳体3,并在壳体3的正面设置滑槽31用于装配拉伸板1,两个拉伸板1用于连接柔性屏幕,枢接装置2不仅实现壳体3的枢接,在壳体3翻转的同时可以联动驱动拉伸板1,从而拉伸柔性屏幕,有助于消除柔性屏幕折叠后形成的折痕,保证柔性屏幕表面平整,提高折叠手机的屏幕显像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柔性屏幕的正面折叠效果,折叠后柔性屏幕隐藏在壳体3内,可以提到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机本体、拉伸板和枢接装置;
所述手机本体的正面用于装配柔性屏幕,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滑槽;
所述拉伸板设置有两个,其正面用于连接柔性屏幕,并分别滑接配合在所述两个壳体的所述滑槽中;
所述枢接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壳体的连接处两端,以使所述两个壳体可相对翻转,且两个所述枢接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拉伸板传动连接,当所述两个壳体展开时所述枢接装置驱动所述拉伸板在所述滑槽中移动,使得两个所述拉伸板分离以拉伸柔性屏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装置包括两根销轴、凸轮、传动件、减速组件和离合片组;所述两根销轴分别枢接配合在所述两个壳体上;每根销轴上套置一所述凸轮并连成一体;所述传动件枢接配合在所述壳体上,其一端通过所述减速组件与所述销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拉伸板传动连接;所述离合片组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两根所述销轴上;所述两个壳体相对翻转时两个所述凸轮的凸部的顶端相抵,以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销轴转动,从而联动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拉伸板在所述滑槽中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的凸部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啮齿,两个所述凸轮的第一啮齿相咬合,以使两个所述凸轮同步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啮齿,所述拉伸板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啮齿匹配的齿条,所述第二啮齿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以使所述传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拉伸板在所述滑槽中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片组设置有两组;所述枢接装置还包括轴承片,所述轴承片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连接处的侧壁上,其另一端套置在所述销轴上,每根销轴上均设置有两片所述轴承片,且所述轴承片与所述离合片组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组件包括皮带和减速轮,所述减速轮通过所述皮带实现所述销轴对所述传动件的减速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装置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套置在所述销轴上并位于所述离合片组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实现所述两个壳体相对翻转时的缓降效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装置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互扣的两个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滑块互扣处的弹性件,所述两个滑块分别套置在两根所述销轴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使得所述两个滑块相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与所述拉伸板之间设置有移动导向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直槽、设置在所述拉伸板端部的直板,所述直板与所述直槽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93598.2U CN213906718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93598.2U CN213906718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06718U true CN213906718U (zh) | 2021-08-06 |
Family
ID=7710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93598.2U Active CN213906718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06718U (zh) |
-
2020
- 2020-12-14 CN CN202022993598.2U patent/CN2139067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92071A (zh) |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 |
US11846997B2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1614806B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513773A (zh) | 一种框架模组及可弯曲终端 | |
CN113542457B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470095A (zh) | 可弯曲机构、可弯曲显示模组及可弯曲终端 | |
CN112470097A (zh) | 可弯曲显示模组及可弯曲终端 | |
CN111770223B (zh) |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208431261U (zh) | 联动铰链、连接装置及可弯曲终端 | |
CN211375464U (zh) | 电子装置 | |
TW202032318A (zh) | 可折疊顯示裝置 | |
CN211259337U (zh) | 同动式铰链 | |
WO2019223010A1 (zh) | 角度放大机构、连接装置、可弯曲机构及可弯曲终端 | |
CN114244934A (zh) | 电子设备 | |
CN214661469U (zh) | 双轴式铰链 | |
CN213906718U (zh) |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 |
CN111601484B (zh) |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15126767A (zh) | 一种阻尼机构、转轴机构及终端 | |
CN113027899A (zh) | 同动式铰链 | |
CN117967682B (zh) | 转轴装置以及折叠屏设备 | |
CN116708613B (zh) |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
WO2022228158A1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02035908A (zh) | 折叠式携带终端机用的铰接装置 | |
CN112534146A (zh) | 联动铰链、连接装置及可弯曲终端 | |
WO2021088020A1 (zh) | 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