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3518U -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13518U CN212713518U CN202021900368.0U CN202021900368U CN212713518U CN 212713518 U CN212713518 U CN 212713518U CN 202021900368 U CN202021900368 U CN 202021900368U CN 212713518 U CN212713518 U CN 2127135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 blood sampling
- culture
- interface
- isolation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及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方法。该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该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可实现静脉采血前段血液的隔离,使微量皮肤定植菌隔离在腔体内,从而可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和医学研究试验中,自动化血培养是用于检验血液样品中有无细菌存在的一种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临床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败血症、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否有细菌生长以明确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血液培养是一种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细菌检验项目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于血液培养的仪器及配套的血液培养瓶主要依靠进口为主,有美国BD公司的Bactct 9000系列和法国梅里埃Bact/Alert3D,它们通常采用检测包被与培养瓶底部的硅橡胶传感器,根据底部感受器荧光或颜色传感的方法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的变化量来判断是否有细菌生长,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血培养应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收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但是由于患者皮肤存在定植菌,会对血培养造成污染的问题。即血培养中生长的细菌是在样本采集或操作过程中被带入培养的,而非来自病人的血液。
目前大多数血培养是静脉穿刺抽得。为了减小皮肤定植菌的污染,静脉穿刺部位应该消毒。在过去的50年里,临床上使用许多的消毒方法,包括外用酒精(70%异丙基)、碘酒、聚维酮碘、碘氟、二氧化氯和葡糖酸氯已定。许多研究发表了对这些消毒剂的比较,以下是得出的结论,碘酒、二氧化氯和葡糖酸氯已定比聚维酮碘更好。碘酒和葡糖酸氯已定很可能具有同等效果。
当前主要采用的皮肤消毒方式为三步消毒法。①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点。待干。②1%-2%的碘酊30秒或者10%潜伏消毒1.5-2分钟。待干。③70%酒精脱碘。经过皮肤消毒后,定植菌的数量大大减少,但是仍可能存在消毒不彻底的问题,造成微量定植菌进入培养瓶中,出现污染问题。在目前的检测技术下,实验室对于污染的可接受范围≤3%,但是血培养的检测的阳性率只有10%左右,意味着污染对于血培养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干扰。
对于血培养污染率影响较大的环节为血培养样本的采集过程。首先消毒技术已经多方实践,建立了可靠的控制措施。另外就是静脉穿刺过程,对于血培养的静脉穿刺,一般有两种采集方式。一是采用注射器直接在消毒后的皮肤进行穿刺采集,然后再转移至培养瓶中;二是目前商品化的血培养瓶内部均为负压,可以直接采用静脉蝶形采血针进行穿刺采集,使血液样本直接进行培养瓶中。该两种措施均不具有对于微量皮肤定植菌的隔离功能,造成血培养的污染发生。
所以目前血培养采集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污染率高,血培养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排除污染难度较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该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可实现静脉采血前段血液的隔离,使微量皮肤定植菌隔离在腔体内,从而可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培养样本采集方法,可适配现有市场主流具有真空负压的培养瓶。由于血液流动,微量皮肤定植菌仅存在于采血的前段,转移隔离前端血液对于降低污染有所帮助。通过该方法可实现静脉采血前段约0.01~10mL血液隔离在隔离腔体中,同时使微量皮肤定植菌隔离在此腔体内,使之不进入培养瓶中,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提升血培养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隔离腔体的容量为0.01~10mL。
作为优选,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管体1依次设置有隔离腔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可推动活塞7;
第一管道5分别与第一接口2、隔离腔体4相连通;第一接口2可与采血针连接,使采集的前段血液置于隔离腔体中;
可推动活塞7向隔离腔体4端移动后,第二管道6分别与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相连通,使采集的后段血液流入可与第二接口3连接的容器中。
作为优选,隔离腔体内为负压状态。
作为优选,可推动活塞7与第一管道5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架。
作为优选,第一管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管体1为U型管体,管体1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另一端为封闭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血辅助器内部均为无菌状态。
上述设置使得隔离腔体隔离前段血液后,不影响后续样本采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包括上述采血辅助器和采血针。
作为优选,采血针为蝶形采血针。通用蝶形采血针用于皮肤穿刺,使外周静脉血可通过穿刺点进行采集。
作为优选,采血辅助器与采血针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采血装置还包括培养瓶。
作为优选,采血装置还包括培养瓶穿刺头,可使培养瓶穿刺小孔,通过小孔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进入培养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该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明确分辨污染和真阳性的血培养结果。所以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对于血培养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血液采集方法及配套装置,通过隔离腔体的引入,降低了血培养皮肤定植菌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提升了血培养的检测准确性,降低了血培养污染造成假阳性问题对于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检验人员的负担。据统计每个污染造成的假阳性问题导致了平均每个患者增加了3.4美金。因此该项实用新型对于提升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也有降低医疗机构经济负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3为实施例1采血辅助器的正视剖面图;
图2、4为实施例1采血辅助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2采血辅助器的正视剖面图;
其中,1-管体,2-第一接口、3-第二接口,4-隔离腔体、5-第一管道、6- 第二管道,7-可推动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术语解释:
血培养系统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培养瓶,再辅以合适的培养方式和各种现代化检测技术,自动连续监测接种后培养瓶内的各种变化,以判别培养瓶内有无细菌存在。对于快速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有细菌生长以明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临床有效治疗的关键。
本实用新型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中所用材料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活塞式隔离腔体
本实施例中可与采血针相连接的活塞式隔离腔体结构如下:
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依次设置有隔离腔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可推动活塞7;
参见图1、2,第一管道5分别与第一接口2、隔离腔体4相连通;第一接口2可与采血针连接,使采集的前段血液置于隔离腔体中;
参见图3、4,可推动活塞7向隔离腔体4端移动后,第二管道6分别与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相连通,使采集的后段血液流入可与第二接口3连接的容器中。
采血辅助器内部均为无菌状态。
作为优选,隔离腔体的容量为0.01~10mL。
作为优选,隔离腔体内为负压状态。
作为优选,可推动活塞7与第一管道5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架。
作为优选,第一管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架。
使用方法如下:
1.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皮肤消毒方法已在CLSI文件及血培养操作规范文件中有推荐。
2.使用静脉采血技术,采用蝶形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
3.将隔离腔体与采血针及培养瓶组装,接口1与采血针相连,接口2与培养瓶相连。
4.血液样本首先通过管道1,流入隔离腔体中。
5.待采集所需前端血液后,向内推动活塞,样本继续通过管道2,流入培养瓶中。
实施例2:U型管式隔离腔体
本实施例中可与采血针相连接的U型管式隔离腔体结构如下:
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管体1为U型管体,管体1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另一端为封闭状态。
采血辅助器内部均为无菌状态。
作为优选,隔离腔体的容量为0.01~10mL。
作为优选,隔离腔体内为负压状态。
具体结构见图5。
使用方法如下:
1.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皮肤消毒方法已在CLSI文件及血培养操作规范文件中有推荐。
2.使用静脉采血技术,采用蝶形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
3.将隔离腔体与采血针及培养瓶组装,接口1与采血针相连,接口2与培养瓶相连。
4.血液样本流入U隔离腔体中。
5.待初始流入的血液充满U型隔离腔体后,样本继续通过接口2,流入培养瓶中。
试验例1
采用实施例1和2的带有隔离腔体的采血辅助器和采血针对同一个体进行采血,血液样本进入培养瓶中。同时以直接采用静脉蝶形采血针进行穿刺采集,使血液样本直接进入培养瓶中为对照。皮肤消毒方法均为前述推荐的三步消毒法。
血培养方法为:采用Bc120自动化血培养系统配套上机血培养瓶进行血培养检测。系统报告为阳性瓶时,做涂片、革兰染色并转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并将分离出的菌落作鉴定和标准药敏试验,作最终血培养报告。阴性瓶为常规培养5d后系统报告阴性检测血样污染率,计算公式如下:
检测结果如下:
表1血样污染率
组别 | 血培养标本总数/个 | 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个 | 污染率/% |
实施例1 | 400 | 2 | 0.50% |
实施例2 | 400 | 2 | 0.50% |
对照 | 400 | 9 | 2.25% |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所述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依次设置有隔离腔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可推动活塞(7);
所述第一管道(5)分别与第一接口(2)、隔离腔体(4)相连通;第一接口(2)可与采血针连接,使采集的前段血液置于隔离腔体中;
所述可推动活塞(7)向隔离腔体(4)端移动后,所述第二管道(6)分别与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相连通,使采集的后段血液流入可与第二接口(3)连接的容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腔体内为负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推动活塞(7)与第一管道(5)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U型管体,所述管体(1)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另一端为封闭状态。
7.一种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采血辅助器和采血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辅助器与所述采血针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装置还包括培养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0368.0U CN212713518U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0368.0U CN212713518U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13518U true CN212713518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2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00368.0U Active CN212713518U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13518U (zh) |
-
2020
- 2020-09-03 CN CN202021900368.0U patent/CN2127135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80092583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enterally procuring bodily-fluid samples with reduced contamination | |
CN100580091C (zh) | 人与动物共患结核病荧光pcr快速诊断试剂盒 | |
CN203869913U (zh) | 可控型一次性中段尿标本采集装置 | |
CN105670916B (zh) | 无菌包装夹层无菌检查用全封闭薄膜过滤器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6138109B (zh) | 一种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 |
Hunter et al. | Cross-infection and diversity of Candida albicans strain carriage in patients and nursing staff o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 |
McDonald et al. |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ymptom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
O'Sullivan et al. |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bacterial culture of urine | |
CN212713518U (zh) |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 |
CN110951822A (zh) | 一种适用于药敏板的细菌药敏检测方法 | |
CN111876315A (zh) |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及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方法 | |
CN104560715A (zh) | 基于微流控芯片培养及检测肺癌细胞的方法 | |
JP4362010B2 (ja) | 微生物試料を濃縮し且つ探知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7090401A (zh) | 一种干制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 |
CN103308360B (zh) | 粘稠性临床检验标本的降粘设备及降粘方法 | |
CN107167357B (zh) | 基于对比染色的深部真菌形态学快速检测方法及试剂 | |
CN112680499B (zh) | 一种厌氧微生物的体外检测试剂盒 | |
CN113637722A (zh) | 管路类和容器类医疗器械无菌检测方法 | |
CN113293194A (zh) |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 | |
Harrington | If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guidelines fall, does anyone hear them? Pre-analytical conundrums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 |
CN107267374A (zh) | 一种临床样本采集运送培养装置 | |
CN210065768U (zh) | 简便式尿培养标本收集器 | |
CN221786367U (zh) | 用于艰难梭菌检测的标本采样装置 | |
CN106148179A (zh) | 葡萄球菌药敏板条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0939145Y (zh) | 一体化采样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