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9879U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19879U CN212319879U CN202020715614.9U CN202020715614U CN212319879U CN 212319879 U CN212319879 U CN 212319879U CN 202020715614 U CN202020715614 U CN 202020715614U CN 212319879 U CN212319879 U CN 2123198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unit
- vertical
- air outlet
- air conditioner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出风口;蜗壳,所述蜗壳设于所述壳体且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置对应;出风口部件,所述出风口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蜗壳,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位置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室内机,通常设有面板座用于支撑壳体,加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强度,面板座为一体件且沿壳体的内表面延伸,但是面板座的结构复杂,不易于拆装,且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该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出风口;蜗壳,所述蜗壳设于所述壳体且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置对应;出风口部件,所述出风口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蜗壳,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位置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包括竖支撑件和横支撑件,所述竖支撑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横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横支撑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竖向的两侧的两个,每个所述横支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竖支撑件垂直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个竖支撑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且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竖支撑件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竖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多个所述第一卡扣一一对应且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卡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竖支撑件,所述第一段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段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二段卡钩于第一卡孔的背向支撑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竖支撑件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竖支撑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滑孔,多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所述滑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蜗壳设有第一弹扣,每个所述竖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弹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弹扣配合于第一定位槽以将所述蜗壳和所述支撑件固定,所述第二弹扣配合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以将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横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位于所述下支撑件的上方;所述上支撑件和两个所述竖支撑件均设有上卡钩,所述蜗壳设有上卡槽,所述上卡钩配合于所述上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蜗壳的下方,两个所述竖支撑件设有下卡扣,所述接水盘设有下卡槽,所述下卡扣配合于所述下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的朝向所述蜗壳的一面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沿所述竖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卡孔,多个所述第二卡扣一一对应且地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地多个所述第二卡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竖支撑件设有多个避让槽,多个所述第二卡扣一一对应且可移动地位于对应的多个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位于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连接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连接件和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部件和蜗壳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接水盘和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立式空调室内机100、
壳体110、第一出风口111、第一壳体112、第二卡扣114、底座115、
蜗壳120、第二出风口121、第一弹扣122、上卡槽123、凸出部124、
出风口部件130、
支撑件140、第三出风口141、格栅142、
连接件150、第一连接件151、第二连接件152、第一卡孔153、滑孔154、第二定位槽155、第二卡孔156、
竖支撑件160、第一卡扣161、第一段162、第二段163、滑块164、第二弹扣165、第一定位槽166、下卡钩167、避让槽168、凹陷部169、
接水盘170、下卡槽171、
第一左段181、第二左段182、第三左段183、第一右段184、第二右段18518、第三右段186、
横支撑件190、上支撑件191、下支撑件192、上卡钩1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10、蜗壳120和出风口部件130。
壳体110设有第一出风口111,蜗壳120设于壳体110且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第二出风口121,第二出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口111位置对应。出风口部件130包括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支撑件140分别连接壳体110与蜗壳120,支撑件140设有第三出风口141,第一出风口111、第二出风口121和第三出风口141的位置对应且连通,以便于空调室内机100向外界送风,连接件150分别连接壳体110与支撑件140。
举例而言,连接件150可以为塑料件,支撑件140可以为钣金件。连接件150设有格栅142,格栅142与连接件150一体成性,其中格栅142可以用来装饰第三出风口141,且可以调节出风方向,以使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均匀,增加了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通过设置出风口部件130且将出风口部件130分为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支撑件140分别连接壳体110与蜗壳120,连接件150分别连接壳体110与支撑件140,这样通过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蜗壳120和壳体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外,连接件150可以为钣金件,进一步地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整体的支撑强度。并且,由于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分体设置,相比于一体件且沿壳体110的内表面延伸的面板座,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整体的体积小,单独的支撑件140或者单独的连接件150的结构相对简单,降低了出风口部件130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分别拆装,降低了空调室内机100整体的拆除难度。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支撑件140的长度小于连接件150的长度,且支撑件140布置于连接件150的上部,以便于空调室内机100利用支撑件140下方的位置进行其他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支撑件140包括竖支撑件160和横支撑件190,竖支撑件160包括位于第三出风口141的横向的两侧的两个,横支撑件190包括位于第三出风口141的竖向的两侧的两个,每个横支撑件190分别与两个竖支撑件160垂直连接。换言之,竖支撑件160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三出风口的相对两侧(例如,左侧和右侧),横支撑件19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三出风口141的相对两侧(例如上侧和下侧)。即竖支撑件160和横支撑件190限定出第三出风口141。
连接件150包括第一连接件151和第二连接件152,两个竖支撑件160中的一个与第一连接件151连接且另一个与第二连接件15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151可以位于第二连接件152的左侧,第一连接件151包括第一左段181、第二左段182和第三左段183,第二左段182分别连接第一左段181和第三左段183,第二左段182相对于第一左段181和第三左段183分别折弯,第一左段181和第三左段183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连接件152包括第一右段184、第二右段185和第三右段186,第二右段185分别连接第一右段184和第三右段186,第二右段185相对于第一右段184和第三右段186分别折弯,第一右段184和第三右段186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第一左段181、第二左段182和第三左段183之间的连接处非直角过渡,第一右段184、第二右段185和第三右段186之间的连接处非直角过渡,这样可以防止应力集中,增加连接件15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第一左段181位于左侧竖支撑件160的前侧且通过紧固件穿过左侧竖支撑件160固定于蜗壳120,第二左段182位于左侧竖支撑件160的左侧,第二左段182的上端向右侧折弯且设有紧固件与左侧支撑件160固定,第三左段183位于蜗壳120的前侧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蜗壳120;第一右段184位于右侧竖支撑件160的前侧且通过紧固件穿过右侧竖支撑件160固定于蜗壳120,第二右段185位于右侧竖支撑件160的右侧,第二右段185的上端向左侧折弯且设有紧固件与右侧竖支撑件160固定,第三右段186位于蜗壳120的前侧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蜗壳120。
如此,支撑件140、连接件150和蜗壳12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拆装方便,且连接件150自身折弯以加强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整体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每个竖支撑件160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扣161,第一连接件151和第二连接件152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竖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153,多个第一卡扣161一一对应且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第一卡孔153内。
具体地,第一卡扣161包括第一段162和第二段163,第一段162分别连接第二段163和竖支撑件160,第一段162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二段163沿竖向延伸,第二段163卡钩于第一卡孔153的背向支撑件140的一侧。其中,第一段162的长度大于第一卡孔153的厚度。
举例而言,左侧竖支撑件160的前表面和左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扣161,侧竖支撑件160的前表面和右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扣161,第一卡扣161的第二段163相对于第一段162向上方折弯,第一左段181和第二左段182分别设有第一卡孔153,第一右段184和第二右段185分别设有第一卡孔153,第一卡孔153的上端的宽度小于第一卡孔153的下端的宽度。
另外,两个竖支撑件160和连接件150安装时,第一卡扣161的第一段162和第二段163从第一卡孔153的下端穿过第一卡孔153,连接件150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一段162位于第一卡孔153的上沿且第二段163接触连接件150的背向支撑件的一面。两个竖支撑件160和连接件150拆卸时,按照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如此,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之间拆装方便,且连接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竖支撑件160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滑块164,第一连接件151和第二支撑件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竖支撑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滑孔154,多个滑块164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滑孔154内。其中,两个竖支撑件160和连接件150安装时,滑块164伸入对应的滑孔154的下端,连接件150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滑块164位于滑孔154的上端。如此,多个滑块164和多个滑孔154的设置,在竖支撑件160和连接件150安装可以预定,且加强了竖支撑件160和连接件150相对位置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164分别设于左侧竖直支撑件160的左表面和右侧竖支撑件160的右表面,滑块164的厚度逐渐向远离竖支撑件160的方向减小,这样便于滑块164伸入滑孔154中。滑孔154分别设置第一左段181和第二左段182及其连接处、第一右段184和第二右段185及其连接处,这样降低了加工成本且减轻了空调室内机100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蜗壳120设有第一弹扣122,每个竖支撑件160设有第一定位槽166和第二弹扣165,第一连接件151和第二连接件152设有第二定位槽155,第一弹扣122配合于第一定位槽166以将蜗壳120和支撑件140固定,第二弹扣165配合于第二定位槽155以将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扣122设于蜗壳120的朝向竖支撑件160的表面,第二弹扣165设于每个竖支撑件的前表面,第一弹扣122和第二弹扣165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空调室内机100安装后第一弹扣122伸入第一定位槽166且第二弹扣165伸入第二定位槽155,蜗壳120和支撑件140的相对位置、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的相对位置固定。空调室内机100拆卸时,向后方按压第二弹扣165,以使第二弹扣165脱离第二定位槽155以分离支撑件140和连接件150;向后方按压第一弹扣122,以使第一弹扣122脱离第一定位槽166以分离支撑件140和蜗壳120。
如此,既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便于空调室内机100的拆装,降低了维护和检查难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横支撑件190包括上支撑件191和下支撑件192,上支撑件191位于下支撑件192的上方,上支撑件191和两个竖支撑件160均设有上卡钩193,蜗壳120设有上卡槽123,上卡钩193配合于上卡槽123,其中,上卡钩193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接水盘170,接水盘170设于壳体110的内部且位于蜗壳120的下方,两个竖支撑件160设有下卡钩167,接水盘170设有下卡槽171,下卡钩167配合于下卡槽171。其中,下卡钩167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具体地,蜗壳120可以安装接水盘170,以便于蜗壳120产生的冷凝水流入接水盘17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蜗壳120和接水盘170均设有凸出部124,竖支撑件160设有凹陷部169,凸出部124可以伸入凹陷部169中,且上卡槽123和下卡槽171分别设于凸出部124,上卡钩193和下卡钩167设于凹陷部169。并且,第一左段181通过紧固件穿过左侧竖支撑件160固定于接水盘170,第三左段183位于接水盘170的前侧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接水盘170;第一右段184通过紧固件穿过右侧竖支撑件160固定于接水盘170,第三右段186位于接水盘170的前侧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接水盘170。
如此,支撑件140分别接水盘170和蜗壳120的连接更加稳定,且由于上卡钩193和下卡钩167的开口方向均朝下设置,进一步地降低拆装难度。并且,支撑件140、连接件150和接水盘170之间的连接强度高,进而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112分别与连接件150和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壳体112设有第一出风口111,第二壳体设有进风口,第一壳体112的朝向蜗壳120的一面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扣114,第一连接件151和第二连接件152设有沿所述竖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卡孔156,多个第二卡扣114一一对应且地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地多个第二卡孔156内。
举例而言,第二卡扣114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分别连接第四段和第一壳体112,第三段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四段沿竖向延伸,第四段卡钩于第二卡孔156内的背向第一壳体112的一侧。其中,第三段的长度大于第二卡孔156的厚度,并且,第四段相对第三段向下折弯,第二卡孔156的上端的宽度大于第一卡孔153的下端的宽度。
另外,第一壳体112和连接件150安装时,第二卡扣114的第三段和第四段从第二卡孔156的上端穿过第二卡孔156,第一壳体11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三段位于第二卡孔156的下沿且第四段接触连接件150的背向支撑件的一面。第一壳体112和连接件150拆卸时,按照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如此,第一壳体112和连接件150之间拆装方便,且连接稳定。
进一步地,竖支撑件160设有多个避让槽168,多个第二卡扣114一一对应且可移动地位于对应的多个避让槽168。通过设置避让槽168可以防止支撑件140和第一壳体112之间相互干涉,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底座115,底座115与壳体110连接且位于蜗壳120的下方,连接件150通过紧固件与底座115连接。其中,壳体110安装于底座115,连接件150与底座115连接,增加了壳体110和底座115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即加强了连接件150对壳体110的支撑,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整体的结构强度。并且,连接件150与底座115之间的拆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例如,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出风口;
蜗壳,所述蜗壳设于所述壳体且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置对应;
出风口部件,所述出风口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蜗壳,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位置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竖支撑件和横支撑件,所述竖支撑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横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横支撑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竖向的两侧的两个,每个所述横支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竖支撑件垂直连接;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个竖支撑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且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支撑件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竖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多个所述第一卡扣一一对应且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卡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竖支撑件,所述第一段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段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二段卡钩于所述第一卡孔的背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撑件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竖支撑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滑孔,多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所述滑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设有第一弹扣,每个所述竖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弹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弹扣配合于第一定位槽以将所述蜗壳和所述支撑件固定,所述第二弹扣配合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以将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位于所述下支撑件的上方;
所述上支撑件和两个所述竖支撑件均设有上卡钩,所述蜗壳设有上卡槽,所述上卡钩配合于所述上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蜗壳的下方,两个所述竖支撑件设有下卡钩,所述接水盘设有下卡槽,所述下卡钩配合于所述下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进风口;
所述第一壳体的朝向所述蜗壳的一面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沿所述竖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卡孔,多个所述第二卡扣一一对应且地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卡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撑件设有多个避让槽,多个所述第二卡扣一一对应且可移动地位于对应的多个避让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位于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连接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15614.9U CN212319879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15614.9U CN212319879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19879U true CN212319879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2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15614.9U Active CN212319879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19879U (zh)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20715614.9U patent/CN2123198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79148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319879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0827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89154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95301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2108711U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213395571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2805832U (zh) | 可拆洗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7715158U (zh) | 空调器 | |
CN21713139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94938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271773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1396989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00469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210867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2319898U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220793282U (zh) | 管道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3480383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3300249U (zh) | 室内空调器 | |
CN21710978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10868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0827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92899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08271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501458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