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5460U - 一种角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65460U CN212265460U CN201922097057.9U CN201922097057U CN212265460U CN 212265460 U CN212265460 U CN 212265460U CN 201922097057 U CN201922097057 U CN 201922097057U CN 212265460 U CN212265460 U CN 2122654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end
- bearing
- end bearing
- impeller
- dustp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磨机,其包括轴承防尘装置,轴承防尘装置包括:多个通风通道,多个通风通道以后端轴承的轴心为中心间隔设置于机壳的后端的侧壁上,每一通风通道沿后端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机壳,通风通道的前端通向电机的后端与后端轴承之间的空间,通风通道的后端连通于角磨机的后端的外部空间;防尘叶轮,防尘叶轮位于通风通道的前端,防尘叶轮套设并连接于电机主轴。在固定后端轴承的机壳上设置有多个通风通道,每一通风通道均沿后端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多个通风通道在后端轴承的径向上围成一个包围圈,进而在后端轴承的径向上形成一个风幕的包围圈,以阻止粉尘和水汽进入后端轴承内部,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磨机。
背景技术
支撑角磨机的电机主轴的轴承因长时间高速旋转,易于磨损,因此轴承的使用寿命也就决定了角磨机的使用寿命。当前的轴承与主轴和其他部件装配时,部分地方会存在细小的间隙,该间隙一方面是为了装配进行的必要设计,另一方面是为了降温和润滑的需要进行的必要设计,但是角磨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沿着间隙进入轴承内,造成轴承的过早失效。
目前,在轴承的两端通过机壳和定位件的配合形成防尘,这种防尘方法防尘效果差,粉尘易通过间隙进入轴承内,进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轴承防尘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角磨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角磨机,所述角磨机包括机头、电机、电机主轴、后端轴承和机壳,所述机壳罩设于所述电机主轴和所述后端轴承,所述电机靠近所述机头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所述角磨机还包括轴承防尘装置,所述轴承防尘装置包括:
多个通风通道,多个所述通风通道以所述后端轴承的轴心为中心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后端的侧壁上,每一所述通风通道沿所述后端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机壳,所述通风通道的前端通向所述电机的后端与所述后端轴承之间的空间,所述通风通道的后端连通于所述角磨机的后端的外部空间;
防尘叶轮,所述防尘叶轮位于所述通风通道的前端,所述防尘叶轮套设并连接于所述电机主轴,所述防尘叶轮的风向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
在本方案中,在固定后端轴承的机壳上设置有多个通风通道,每一通风通道均沿后端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多个通风通道在后端轴承的径向上围成一个包围圈,再结合防尘叶轮往通风通道内吸风,进而在后端轴承的径向上形成一个风幕的包围圈,以阻止粉尘和水汽进入后端轴承内部,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靠近机头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其他部件依此方位描述。机壳后端的侧壁即为机壳后端的端面。角磨机的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电机的冷却风道,通风通道的前端连通于冷却风道,通过冷却风道与外部连通;角磨机的后端还设置有后盖,后盖盖在角磨机后端的机壳的外部,后盖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通道的后端通过该通风孔与外部连通。防尘叶轮连接在电机主轴上,当电机启动时,带动防尘叶轮旋转,加速在通风通道内风的流速,进而将流经后端轴承的粉尘吹向电机的前端,经前端的冷却风道排出。
较佳地,所述机壳的后端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机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以所述电机主轴为中心呈回转体结构,所述后端轴承位于所述回转体结构内并连接于所述回转体结构的内壁面,每一所述通风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内。
在本方案中,回转体结构的第一凸起部是用于安装固定后端轴承,在后端轴承的前侧面设置有电机,在其后侧面设置有机壳,因此在机壳和电机之间装配时会有间隙,该间隙是粉尘进入后端轴承的必经通道,将通风通道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内,通过防尘叶轮往通风通道内吸风,以形成风幕密封住间隙,阻挡粉尘和水汽进入后端轴承内,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轴承防尘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定位件套设并抵靠于所述后端轴承的外部,所述定位件的外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壁面,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防尘叶轮和所述机壳的内壁面。
在本方案中,后端轴承安装于机壳上的第一凸起部内,为了便于调整后端轴承的位置,通过设置定位件来进行固定,提高后端轴承的固定效果。
较佳地,所述防尘叶轮的后侧面、所述定位件的前侧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前侧面共同围成迷宫结构的通道,所述迷宫结构的通道为第一通道。
在本方案中,在组装后端轴承的部件时,为了装配、降温冷却或润滑的需要,常常需要预留一些间隙,将该间隙设置成迷宫结构,可有效阻止粉尘或水汽直接接入,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风通道的前端并连通于所述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后端轴承的前侧面。
在本方案中,将迷宫结构的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于通风通道,当通风通道的风流经第一通道口时,在通道口形成风幕,可有效阻止粉尘或水汽进入。并且,当防尘叶轮旋转时,在第一通道内有一个抽真空的效应,进而在第一通道内形成负压,可将进入后端轴承的粉尘排出,同时带走后端轴承的热量,降低后端轴承的温度,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定位件的后端设置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沿所述后端轴承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定位件的前端设置有沿所述后端轴承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后端轴承的两侧面分别抵靠于所述翻边部和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定位件的连接处。
在本方案中,翻边部和倾斜部可对后端轴承进行限位,避免后端轴承工作时窜动,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倾斜部的前端设置有沿靠近所述电机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防尘叶轮的后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部卡设于所述环状凹槽内,且卡合连接处具有间隙,所述环状凹槽、所述倾斜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围成S形的所述第一通道。
在本方案中,卡合连接处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防尘叶轮相对于第二凸起部转动时,避免相互摩擦,将第一通道设置成S形的迷宫结构,可有效阻挡粉尘进入后端轴承内部,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防尘叶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三凸起部。
在本方案中,第三凸起部一方面可阻挡粉尘进入后端轴承,另一方面可提高防尘叶轮的风量,提高防尘效果。
较佳地,所述防尘叶轮的后侧面抵靠于所述后端轴承的前侧面,所述电机主轴的后端设置有限位轴肩,所述防尘叶轮的前侧面抵靠于所述限位轴肩。
在本方案中,防尘叶轮的前侧面通过限位轴肩在轴向上限位,同时,防尘叶轮的后侧面抵靠于轴承的前侧面,可对后端轴承在轴向上限位,提高后端轴承的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轴承防尘装置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连接于所述机壳并完全遮盖所述通风通道。
在本方案中,防尘网可对通风通道的孔径大小进行调节,减少粉尘进入轴承,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防尘网可设置在机壳内,也可设置在机壳外。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固定后端轴承的机壳上设置有多个通风通道,每一通风通道均沿后端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多个通风通道在后端轴承的径向上围成一个包围圈,再结合防尘叶轮往通风通道内吸风,进而在后端轴承的径向上形成一个风幕的包围圈,以阻止粉尘和水汽进入后端轴承内部,提高后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磨机的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磨机的后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尘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机10,前端10a,后端10b
电机主轴1
后端轴承2
机壳3
第一凸起部31
通风通道32
防尘叶轮4
环状凹槽41
第三凸起部42
定位件5
翻边部51
倾斜部52
第二凸起部53
第一通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角磨机,该角磨机包括机头、电机10、电机主轴1、后端轴承2和机壳3,机壳3罩设于电机主轴1和后端轴承2,电机10位于机头的一端为前端10a,另一端为后端10b,角磨机还包括轴承防尘装置,轴承防尘装置包括:多个通风通道32,多个通风通道 32以后端轴承2的轴心为中心间隔设置于机壳3的后端的侧壁上,每一通风通道32均沿后端轴承2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机壳3,通风通道32的前端通向电机10的后端与后端轴承2之间的空间,通风通道32的后端连通于角磨机的后端的外部空间;防尘叶轮4,防尘叶轮4位于通风通道32的前端,防尘叶轮4套设并连接于电机主轴1,防尘叶轮4的风向朝向电机10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角磨机机头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其他部件依此方位描述。角磨机的机壳3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电机10的冷却风道,通风通道32的前端连通于冷却风道,通过冷却风道与外部连通;角磨机的后端还设置有后盖,后盖盖在角磨机后端的机壳3的外部,后盖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通道32的后端通过该通风孔与外部连通。防尘叶轮4连接在电机主轴1上,当电机10启动时,带动防尘叶轮4旋转,加速在通风通道32 内风的流速,进而将流经后端轴承2的粉尘吹向电机10的前端,经前端的冷却风道排出。
在固定后端轴承2的机壳3上设置有多个通风通道32,每一通风通道 32均沿后端轴承2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多个通风通道32在后端轴承2的径向上围成一个包围圈,再结合防尘叶轮4往通风通道32内吸风,进而在后端轴承2的径向上形成一个风幕的包围圈,以阻止粉尘和水汽进入后端轴承2内部,提高后端轴承2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机壳3的后端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朝向电机10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起部31,第一凸起部31以电机主轴1为中心呈回转体结构,后端轴承2位于回转体结构内并连接于回转体结构的内壁面,每一通风通道32间隔设置于第一凸起部31内。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体结构的第一凸起部31是用于安装固定后端轴承2,在后端轴承2的前侧面设置有电机10,在其后侧面设置有机壳3,因此在机壳3和电机10之间装配时会有间隙,该间隙是粉尘进入后端轴承2的必经通道,将通风通道32设置在第一凸起部31内,通过防尘叶轮4往通风通道 32内吸风,以形成风幕包裹住后端轴承2,阻挡粉尘和水汽进入后端轴承2 内,提高后端轴承2的使用寿命。
在此基础上,轴承防尘装置还包括定位件5,定位件5呈圆环状结构,定位件5套设并抵靠于后端轴承2的外部,定位件5的外侧面抵靠于第一凸起部31的内壁面,定位件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防尘叶轮4和机壳3的内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后端轴承2安装于机壳3上的第一凸起部31内,为了便于调整后端轴承2的位置,通过设置定位件5来进行固定,提高后端轴承 2的固定效果。
其中,在防尘叶轮4的后侧面、定位件5的前侧面和第一凸起部31的前侧面共同围成迷宫结构的通道,该迷宫结构的通道为第一通道6。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后端轴承2的部件时,为了装配、降温冷却或润滑的需要,常常需要预留一些间隙,将该间隙设置成迷宫结构,可有效阻止粉尘或水汽直接接入,提高后端轴承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第一通道6的一端设置在通风通道32的前端并连通于通风通道32,第一通道6的另一端连通至后端轴承2的前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将迷宫结构的第一通道6的一端连通于通风通道32,当通风通道32的风流经第一通道6的入口时,在通道入口形成风幕,可有效阻止粉尘或水汽进入。并且,当防尘叶轮4旋转时,在第一通道6内有一个抽真空的效应,进而在第一通道6内形成负压,可将进入后端轴承2的粉尘排出,同时带走后端轴承2的热量,降低后端轴承2的温度,提高后端轴承 2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定位件5的后端设置有翻边部51,翻边部51沿轴承的中心方向延伸,定位件5的前端设置有沿后端轴承2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倾斜部 52,后端轴承2的两侧面分别抵靠于翻边部51和倾斜部52与定位件5的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翻边部51和倾斜部52可对后端轴承2进行限位,避免后端轴承2工作时窜动,提高后端轴承2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定位件5的倾斜部52的前端设置有沿靠近电机10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部53,防尘叶轮4的后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凹槽41,第二凸起部53卡设于环状凹槽41内,且卡合连接处具有间隙,环状凹槽41、倾斜部52、第二凸起部53和第一凸起部31围成S形的第一通道6。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连接处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防尘叶轮4相对于第二凸起部53转动时,避免相互摩擦,将第一通道6设置成S形的迷宫结构,可有效阻挡粉尘进入后端轴承2内部,提高后端轴承2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防尘叶轮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三凸起部42。第三凸起部42一方面可阻挡粉尘进入后端轴承2,另一方面可提高防尘叶轮4 的风量,提高防尘效果。
其中,在防尘叶轮4的后侧面抵靠于后端轴承2的前侧面,电机主轴1 的后端设置有限位轴肩,防尘叶轮4的前侧面抵靠于限位轴肩。防尘叶轮4 的前侧面通过限位轴肩在轴向上限位,同时,防尘叶轮4的后侧面抵靠于后端轴承2的前侧面,可对后端轴承2在轴向上限位,提高后端轴承2的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轴承防尘装置还包括防尘网,防尘网连接于机壳3并完全遮盖通风通道32。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网可对通风通道32的孔径大小进行调节,防尘网可提高进入机壳3内的空气的洁净度,减少粉尘进入电机10的内部,提高后端轴承2的使用寿命。防尘网可设置在机壳3内,也可设置在机壳3外。
图中防尘网未示出。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角磨机,所述角磨机包括机头、电机、电机主轴、后端轴承和机壳,所述机壳罩设于所述电机主轴和所述后端轴承,所述电机靠近所述机头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磨机还包括轴承防尘装置,所述轴承防尘装置包括:
多个通风通道,多个所述通风通道以所述后端轴承的轴心为中心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后端的侧壁上,每一所述通风通道均沿所述后端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机壳,所述通风通道的前端通向所述电机的后端与所述后端轴承之间的空间,所述通风通道的后端连通于所述角磨机的后端的外部空间;
防尘叶轮,所述防尘叶轮位于所述通风通道的前端,所述防尘叶轮套设并连接于所述电机主轴,所述防尘叶轮的风向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后端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机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以所述电机主轴为中心呈回转体结构,所述后端轴承位于所述回转体结构内并连接于所述回转体结构的内壁面,每一所述通风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防尘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定位件套设并抵靠于所述后端轴承的外部,所述定位件的外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壁面,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防尘叶轮和所述机壳的内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叶轮的后侧面、所述定位件的前侧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前侧面共同围成迷宫结构的通道,所述迷宫结构的通道为第一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风通道的前端并连通于所述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后端轴承的前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后端设置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沿所述后端轴承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定位件的前端设置有沿所述后端轴承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后端轴承的两侧面分别抵靠于所述翻边部和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定位件的连接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的前端设置有沿靠近所述电机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防尘叶轮的后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部卡设于所述环状凹槽内,且卡合连接处具有间隙,所述环状凹槽、所述倾斜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围成S形的所述第一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叶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三凸起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叶轮的后侧面抵靠于所述后端轴承的前侧面,所述电机主轴的后端设置有限位轴肩,所述防尘叶轮的前侧面抵靠于所述限位轴肩。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防尘装置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连接于所述机壳并完全遮盖所述通风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97057.9U CN212265460U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一种角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97057.9U CN212265460U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一种角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65460U true CN212265460U (zh) | 2021-01-01 |
Family
ID=7387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97057.9U Active CN212265460U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一种角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65460U (zh) |
-
2019
- 2019-11-28 CN CN201922097057.9U patent/CN2122654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16245B (zh) | 一种主轴结构 | |
JP2016079975A (ja) | センタリング特徴部を有する熱シールド | |
US7887289B2 (en) | Blower system | |
CN108716423B (zh) | 一种燃气轮机涡轮转静子间鱼嘴封严结构 | |
CN212265460U (zh) | 一种角磨机 | |
JP2010133297A (ja) | 遠心送風機 | |
CN208112400U (zh) | 一种采用高效导风风罩的电机 | |
US5114317A (en) | Low weight fan with internal cooling | |
CN215860965U (zh) | 具有防尘结构的风扇 | |
CN112039263A (zh) | 定子绕组端部冷却结构、电机 | |
US11605992B2 (en) | Motor, motor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209402302U (zh) | 主轴 | |
CN210756980U (zh) | 导风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角磨机 | |
CN211130860U (zh) | 一种吸尘器 | |
CN102957254B (zh) | 一种发电机前端盖 | |
CN110340780B (zh) | 导风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角磨机 | |
US10797565B2 (en) | Motor with inner fan | |
CN211304794U (zh) | 一种主轴中心出气转子风冷结构 | |
CN209516790U (zh) | 一种防尘无刷电机 | |
CN210255575U (zh) | 用于角磨机的密封机构 | |
CN219549186U (zh) | 三元流离心风机叶轮与进风口处密封结构 | |
CN221390394U (zh) | 具有防尘功能的震抛机 | |
CN214036234U (zh) | 轴承座及空调室内机 | |
CN220118380U (zh) | 高速离心真空泵密封结构 | |
CN220956095U (zh) | 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