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7620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77620U CN211577620U CN202020234477.7U CN202020234477U CN211577620U CN 211577620 U CN211577620 U CN 211577620U CN 202020234477 U CN202020234477 U CN 202020234477U CN 211577620 U CN211577620 U CN 2115776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plate
- light guide
- light
- display device
- backlight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01100117236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speck gene Protein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47 laser engr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37 plain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背板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有限位部;导光板,位于背板上;导光板的边缘包括对应于限位部且用于避让限位部的凹陷部;凹陷部远离边框位置的内角为圆角。将导光板的边缘处的凹陷部的内角设置为圆角,可以使得入射到圆角的光线向四周反射,形成发散的光,从而避免光线在内角位置集中反射,从而可以避免亮斑的产生,提高导光板的亮度均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作为目前主流的显示屏,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等优势。而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面板,需要配合背光模组使用。
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相较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在厚度上具有较大优势。侧入式背光模组是采用导光板进行光线的传播,将线光源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作为显示面板的背光。
随着窄边框及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发展趋势,为了避让边框位置的结构导光板需要做凹槽设计,这就使得导光板中传导的光线在凹槽的内角处发生聚集而产生亮斑,影响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以改善导光板在避让槽的内角处产生的亮斑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所述背板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有限位部;
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边缘包括对应于所述限位部且用于避让所述限位部的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边框位置的内角为圆角。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圆角的半径为1.5mm-4mm。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0.8mm-2.5mm。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凹陷部中连接所述圆角的侧壁均为平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
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一侧的表面,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面向所述导光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背板上除所述灯条所处侧边以外的其它侧边所对应的边框位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板的每个侧边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3-6个所述限位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限位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背板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有限位部;导光板,位于背板上;导光板的边缘包括对应于限位部且用于避让限位部的凹陷部;凹陷部远离边框位置的内角为圆角。将导光板的边缘处的凹陷部的内角设置为圆角,可以使得入射到圆角的光线向四周反射,形成发散的光,从而避免光线在内角位置集中反射,从而可以避免亮斑的产生,提高导光板的亮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在凹槽处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导光板在凹槽处的光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图6所示的导光板在凹陷部处的光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面板,需要配合背光模组使用。侧入式背光模组是采用导光板进行光线的传播,将线光源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作为显示面板的背光。随着窄边框及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发展趋势,显示面板的边框的宽度必须压缩,因此边框与导光板接触区域也会被压缩。然而为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导光板与边框接触区域又需要尽可能加大。
为了增强产品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可以在边框内侧会设限位结构x,用于对导光板l进行固定和限位。但是边框区域的空间有限,导光板l必然会与边框内侧的限位结构x有冲突,需要在导光板上设置凹槽a以避让。
图1和图2均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通常情况下导光板l上的凹槽a有两种处理方式:如图1所示,凹槽a可以设置为直角凹槽;或者,如图2所示,凹槽a还可以设置为斜角凹槽。导光板l边缘位置的凹槽可以采用刨制等方式制作,由于凹槽的尺寸限制,无法在加工过程中对凹槽内的直角或斜角进行抛光处理,因此凹槽内角处会破坏光线在导光板中的全反射作用,从而使得光线集中在凹槽内角处,产生亮斑。
图3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在凹槽处的光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导光板l的凹槽a的内角为直角时,导光板中传导的光线在入射到内角位置时,会集中地在内角位置处发生反射,从而使得内角位置反射的光线较强,产生亮斑。
图4为图2所示的导光板在凹槽处的光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导光板l的凹槽a的内角为斜角时,导光板中传导的光线在入射到内角位置的斜边时,该斜边会将入射的光线朝着相对的方向反射,从而使得斜边位置处反射的光线较强,产生亮斑。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将导光板的凹槽无论采用直角还是斜角都不可避免产生亮斑的问题,影响导光板的出光均匀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导光板边缘产生的亮斑,提高导光板的出光均匀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100,用于提供背光;背光模组100可以在整个出光面内均匀的发出光线,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线,以使显示面板可以正常显示影像。
显示面板20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显示面板200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都可以独立的控制背光模组100入射到该像素单元的光线透过率和色彩,以使全部像素单元透过的光线构成显示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可为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相册等移动终端。显示装置中采用背光模组提供背光,由显示面板对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进行调制,实现图像显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和导光板12。
背板11,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
背光模组中的背板11用于承载位于其上的各种光学部件,同时还具有散热的作用,一般可以采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背板11的四周还会设置有框胶,与背板一起形成空置空间,用于固定背光模组中的光学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背板11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有限位部13。该限位部用于固定导光板,且可以起到对导光板进行限位的作用。限位部13是背光模组中必不可少的部件,限位部13与导光板12的边缘直接接触,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时,限位部13设置于背板11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限位部13可以直接固定于背板11的边缘位置,延伸至导光板的高度。或者,限位部13也可以设置于框胶内侧,与导光板12的侧面相接触。根据实际情况,限位部13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于显示装置的边框位置,且位于非显示区域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限位部13的具体固定方式进行限定。
如图6所示,导光板12位于背板11上。
导光板12用于传导光线。导光板12可以采用亚克力板或聚碳酸酯PC板材来制作,或者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高折射率低吸收率的透明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导光板的应用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性质,当光源出射的光线以设定角度入射到导光板中时,由于导光板具有较高的折射率,使得光线在其表面入射时发生全反射,从而使得光源出射光线可以由导光板的一侧向另一侧传播,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在导光板的底面可以采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或UV网版印刷技术形成导光点。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其中有一部分光线入射到导光板上表面时已经不再满足全反射条件,因此可以在导光板的正面射出。通过设置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出光。
如图6所示,导光板12的边缘包括对应于限位部13且用于避让限位部13的凹陷部o。导光板12的边缘设置的凹陷部o与限位部13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尺寸相互匹配。如图2所示,限位部13会凸出于边框位置而陷入到对的导光板的凹陷部o中。通过在导光板12的边缘设置凹陷部o,可以使导光板12的侧面与限位部13充分接触,且使得导光板被限位部13卡住,从而使得导光板在背板上的位置固定,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陷部o远离边框位置的内角设置为圆角。将导光板的边缘处的凹陷部o的内角设置为圆角,可以使得入射到圆角的光线向四周反射,形成发散的光,从而避免光线在内角位置集中反射,从而可以避免亮斑的产生。
图7为图6所示的导光板在凹陷部处的光路示意图,如图7所示,导光板中传导的光线在入射到凹陷部o的内角时,由于内角设置为圆角,这样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经过圆角的反射之后呈现发散的趋势,也就避免了反射光线向着一个方向集中反射,因此可以改善导光板在凹陷部内角位置过亮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凹陷部o远离边框位置的圆角的半径可以设置在1.5mm-4mm的范围内。在加工过程中,考虑到加工工艺的限制,不宜将凹陷部内的圆角半径设置的过小,并且圆角的半径过小时,圆角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起到发散反射光线的作用。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为了适应窄边框的需求,边框的宽度较窄,如图6所示,导光板边缘设置的凹陷部o设置在边缘区域中,因此如果将凹陷部的圆角半径设置得过大,则圆角将进入到可视区域AA中,影响图像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过多次实验对圆角的半径不断调整,发现将凹陷部o的圆角的半径设置在1.5mm-4mm的范围内既可以有效改善亮斑,又可以适用于窄边框的显示装置中,具有较佳的效果。
如上所述,导光板12在边缘处设置的凹陷部o是为了避让限位部13,使得导光板的侧面与限位部13可以充分接触,提高器件稳定性能。那么导光板的凹陷部o和限位部13都需要设置在边框区域(非可视区域)内,为了适应窄边框的要求,边框区域的宽度要尽可能地减小,因此导光板12的凹陷部o的深度也需要有所限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凹陷部o的深度设置在为0.8mm-2.5mm的范围内可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又可以适应窄边框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导光板12边缘的凹陷部o是在导光成型之后刨制而成,且只需要对凹陷部o的内角做导角处理,使其形成圆角即可。如图7所示,凹陷部o除圆角以外的区域,连接圆角的侧壁均采用平面,这样可以减小加工难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凹陷部o的侧壁进入到可视区域内,导致影响图像显示的情况发生。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
灯条14,位于导光板12的入光面一侧。
灯条14作为背光源,通常情况下导光板的一个侧面为入光面,灯条14可以设置在导光板12的入光面一侧。灯条14包括电路板141,电路板141上会设置多个光源142,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光源142,光源142面向导光板12的入光面出射光线,从而使出射的光线从导光板12的入光面入射到导光板的内部。
反射片15,位于导光板12的入光面相对一侧的表面,反射片15的反射面面向导光板12的侧面。
导光板12的入光侧设置有灯条14,那么光线在由导光板12的入光面入射到导光板内部之后,利用导光板的全反射性质光线会向着入光面的相对一侧传导,而有一部分光线则会在入射到导光板的侧面时不满足会反射条件从导光板的侧面出射出来,导致光源的利用率有所下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导光板12的入光面相对一侧的表面设置反射片15,这样就可以将入射到侧面的光线重新反射回导光板12中,提高光源利用效率。
同时,如图8所示,由于反射片15在贴附过程中无法与凹陷部o内的边角紧密贴合,反射片15只能贴附在凹陷部o的圆角周围平滑的导光板侧壁上,可以将圆角周围的亮度提升,使得圆角周围与圆角的反射光线亮度相近,进一步改善亮斑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反射片15的反射表面贴附粘合材料,再将反射片15贴合到导光板12与入光面相对的侧面上。并且反射片15面向导光板12一侧的表面为白色,这样可以提高反射片15的反射率,使得入射到反射片15的光线均能够重新反射回导光板12的内部,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三,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3可以设置于背板11上除灯条14所处侧边以外的其它侧边所对应的边框位置。
如图9所示,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12一般为矩形结构,且灯条14位于其一个侧边处,为了提高导光板12的稳定性能,可以将导光板除灯条14所在侧边以外的三个侧边均设置凹陷部o,使每个凹陷部o均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部13相配合,从而使导光板12的三侧均与限位部13相接触,用于固定导光板,提高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9所示,背板11的每个侧边所对应的边框位置可以设置3-6个限位部13。导光板12边缘位置的凹陷部o以及边框位置处的限位部13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加工难度和产品的稳定性等方面结合考虑,导光板的凹陷部o通常是在导光板成型之后再刨制而成,因此凹陷部o的数量越多,则越容易在加工时对导光板造成损害,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每个侧边上设置3-6个限位部,导光板相对应的侧边也相应地设置3-6个凹陷部o即可满足需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3可以通过胶材料贴附在背板上,且限位部13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导光板12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产生膨胀,采用弹性材料的限位部13可以在导光板膨胀时适应导光板的受力发生一定的形变,对导光板产生的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弹性材料可以采用橡胶或硅胶,则上述限位部13可以为硅胶垫等部件,在此不做限定。除采用硅胶垫对导光板进行限位之外,还可以采用卡扣或加强梁等方式来固定导光板,那么导光板在对限位或固定部件进行避让而设置的凹陷部的内角均可以设置圆角,从而可以改善内角处的亮斑问题。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板16,位于导光板12与背板11之间。
在导光板12的底部设置反射板16,可以将从导光板12底部出射的光线向导光板12的顶部即出光侧反射,从而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光学膜片17,位于导光板12背离背板11的一侧。
在具体实施时,光学膜片17可以包括扩散板、量子点膜层、棱镜片、扩散板、反射式偏光片等。
扩散板中通常设置有散射粒子材料,光线入射到扩散板之后,散射材料使光线不断发生折射与反射,从而达到将光线打散的效果,进而实现匀光的作用。扩散板所用材质一般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系材料PS、聚丙烯PP中的至少一种,在此不做限定。
量子点膜层可以位于扩散板背离导光板的一侧。配合量子点膜层的光源可以采用出射蓝色光波的LED等发光器件。量子点膜层中可以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材料在吸收光源出射的蓝色光波后可以激发出红色光波,绿色量子点材料在吸收光源出射的蓝色光波后可以激发出绿色光波。由此红色光、绿色光以及未被激发的蓝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作为显示面板的背光。
棱镜片可以位于扩散板背离导光板的一侧。棱镜片可以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对光线的出射角度进行收敛,以使得背光模组出射的背光相对准直。
反射式偏光片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同时使出射光线具有偏振的性质,省略液晶显示面板下偏光片的使用。
本发实施例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背板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有限位部;导光板,位于背板上;导光板的边缘包括对应于限位部且用于避让限位部的凹陷部;凹陷部远离边框位置的内角为圆角。将导光板的边缘处的凹陷部的内角设置为圆角,可以使得入射到圆角的光线向四周反射,形成发散的光,从而避免光线在内角位置集中反射,从而可以避免亮斑的产生,提高导光板的亮度均一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用于图像显示;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所述背板的边缘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有限位部;
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边缘包括对应于所述限位部且用于避让所述限位部的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边框位置的内角为圆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半径为1.5mm-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0.8mm-2.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中连接所述圆角的侧壁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
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一侧的表面,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面向所述导光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背板上除所述灯条所处侧边以外的其它侧边所对应的边框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每个侧边所对应的边框位置设置3-6个所述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4477.7U CN211577620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一种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4477.7U CN211577620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一种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77620U true CN211577620U (zh) | 2020-09-25 |
Family
ID=7252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34477.7U Active CN211577620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一种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7762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4037A (zh) * | 2021-10-26 | 2022-01-1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4660700A (zh) * | 2022-03-28 | 2022-06-24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20234477.7U patent/CN2115776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4037A (zh) * | 2021-10-26 | 2022-01-1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3934037B (zh) * | 2021-10-26 | 2024-04-1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4660700A (zh) * | 2022-03-28 | 2022-06-24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4660700B (zh) * | 2022-03-28 | 2024-01-05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20150B2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KR20190079727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080062086A (ko) | 광원 큐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면 광원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 |
WO2011077866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TWI403802B (zh) | 具有改良光導板之背光組件及具有該背光組件之顯示器裝置 | |
WO2020237956A1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0221479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1577620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WO2021190414A1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1577619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KR101287642B1 (ko) | 광학 시트,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5176197B (zh) |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8700772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3064301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3189814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KR101991124B1 (ko) | 엘이디 어레이 유닛, 이를 갖는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
KR20120087409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 |
KR20150001420A (ko) | 유리 확산판, 그 유리 확산판을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백라이트 유닛을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120075115A (ko) | 도광판,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887572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디스플레이 모듈 | |
KR20120075135A (ko) | 차광테이프와 이를 적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2002458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JP2010055771A (ja) | 導光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5079467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3296309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