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806689U -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6689U
CN219806689U CN202320589785.5U CN202320589785U CN219806689U CN 219806689 U CN219806689 U CN 219806689U CN 202320589785 U CN202320589785 U CN 202320589785U CN 219806689 U CN219806689 U CN 219806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spring
side wall
assembly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97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J·M·卡斯特斯
B·H·M·M·阿特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Original Assignee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filed Critical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Priority to CN2023205897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6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6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6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用于车顶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可运动地布置的封闭构件和用于可运动地支撑封闭构件的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轨。导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陷引导轨道,支撑杆可运动地布置在引导轨道中以能沿第一方向滑动。凹陷引导轨道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支撑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其中第一侧壁面对第二侧壁。支撑杆在第一侧被约束在第二方向上,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支撑杆在第二侧包括与第二侧壁滑动接合的弹簧加载表面。

Description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导组件和包括所述引导组件的开放式车顶组件。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开放式车顶组件是众所周知的。开放式车顶组件被配置为安装在车顶中,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可运动地布置的封闭构件。封闭构件被配置和布置成覆盖车顶中的开口或至少部分地露出车顶中的该开口。通常,但不一定,封闭构件是透明面板,并且包括玻璃或合适的塑料。封闭构件可以被配置为倾斜或滑动。
为了提供封闭构件的运动,即倾斜运动或滑动运动,封闭构件被支撑在引导组件中。例如,引导组件可适于升高封闭构件的后边缘以提供倾斜位置。从倾斜位置,引导组件可适于向后滑动封闭构件以提供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车顶中的开口至少部分地打开。
已知的引导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轨。导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陷引导轨道。支撑杆可运动地布置在引导轨道中,以实现在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运动。为了能够升高封闭构件,支撑杆可转动地支撑在引导轨道中并可操作地联接到封闭构件。转动支撑杆可升高封闭构件。然而,已知的支撑杆仅在第一侧被支撑。为了提供稳定性,支撑杆在第二侧由凹陷引导轨道的壁可滑动地支撑。由于制造公差或污垢随时间累积,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可能会变得高于期望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摩擦的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引导组件。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引导组件,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用于覆盖或至少部分地打开车顶中的开口。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可运动地布置的封闭构件和用于可运动地支撑封闭构件的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轨。导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陷引导轨道,其中支撑杆可运动地布置在引导轨道中,以允许沿第一方向滑动。凹陷引导轨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支撑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其中支撑杆包括面向第一侧壁的第一侧,并且包括面向第二侧壁的第二侧。此外,支撑杆在第一侧沿第二方向被支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而在其第二侧沿第二方向未被支撑。支撑杆在第二侧包括与第二侧壁滑动接合的弹簧加载表面。
与凹陷引导轨道的第二侧壁接合的弹簧加载表面为支撑杆提供支撑,特别是在封闭构件的升高位置。由于弹簧加载,制造公差和污垢积聚可通过弹簧加载表面的压缩或膨胀来补偿。
在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实施例中,支撑杆包括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支撑杆在第一端部部分处在第二方向上被可转动地支撑,以使第二端部部分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对应于升高封闭构件的方向。使支撑杆转动将提供第二端部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使得连接到第二端部部分的封闭构件升高或降低。
在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实施例中,滑动元件布置在支撑杆的第一侧和引导轨道的第一壁之间。滑动元件在第二方向上由导轨支撑,并且支撑杆由滑动元件支撑。滑动元件可联接到驱动线缆,使得滑动元件可操作以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通过凹陷的引导轨道。通过与支撑杆的联接及其支撑,滑动元件可操作以使支撑杆滑动或转动,从而操作封闭构件。
在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实施例中,支撑杆在第二侧包括金属弹簧以提供弹簧加载表面。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配置来提供弹簧加载表面。可能优选使用金属弹簧,例如螺旋弹簧或板簧,其可能联接到与凹陷引导轨道的第二侧壁的材料具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的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往往比其他材料更好地保持其弹力。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支撑杆在第二侧上包括塑料盖,并且塑料盖包括弹簧凹部。金属弹簧设置在弹簧凹部中。
在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实施例中,第二侧壁包括凸缘,凸缘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并垂直于第二方向。弹簧加载表面与凸缘滑动接触。在其特定实施例中,支撑杆包括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支撑杆在第一端部部分处在第二方向上被可转动地支撑,以使第二端部部分能够在第二方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布置在所述引导轨道中,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导轨道之外。第二侧壁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支撑杆包括第一弹簧加载表面和第二弹簧加载表面。在第一转动位置中,第一和第二弹簧加载表面与第一凸缘滑动接合,在第二转动位置中第一弹簧加载表面和第一凸缘滑动接合,并且第二弹簧加载表面和第二凸缘滑动接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引导组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附图说明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适用范围将变得明显。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指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仅通过说明的方式给出,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参考所附的示意图的详细描述中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其中:
图1A示出了带有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顶的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中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分解图;
图2A示出了开放式车顶组件的现有技术引导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2B示出了图2A的现有技术引导组件在第一位置的侧视图;
图2C示出了图2A的现有技术引导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侧视图;
图2D示出了图2A的现有技术引导组件在第三位置的侧视图;
图3A示出了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引导组件的支撑杆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3B示出了用于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引导组件的支撑杆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
图4A示出了包括处于第一转动位置的图3B的支撑杆的引导组件的侧视图;和
图4B示出了图4A的引导组件的侧视图,该引导组件包括处于第二转动位置的图3B的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在几个视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A示出了其中布置有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顶1。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活动面板2a和固定面板2b。活动面板2a也被称为封闭构件,因为活动面板2a可在第一车顶开口3a上运动,从而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一车顶开口3a。挡风板4布置在第一车顶开口3a的前侧。
在所示实施例中,活动面板2a可以处于关闭位置,该位置是活动面板2a布置在第一车顶开口3a上方并关闭第一车顶开口的位置,因此通常布置在车顶1的平面内。此外,活动面板2a可以处于倾斜位置,该倾斜位置是活动面板2a的后端RE与关闭位置相比升高的位置,而活动面板2a的前端FE仍然处于关闭位置。此外,活动面板2a可以处于打开位置,该位置是活动面板2a滑动打开并且第一车顶开口3a部分或完全暴露的位置。
注意,所示的车顶1对应于乘用车。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乘用车。也可以设想可以设置有活动面板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车辆。
图1B示出了与图1A所示相同的车顶,具有面板2a和2b。特别是,虽然图1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开放式车顶组件,但图1B是处于关闭位置的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分解图。此外,在图1B的分解图中,示出了第二车顶开口3b。第一和第二车顶开口3a、3b设置在开放式车顶组件的框架5中。框架5的边缘5a限定了第一车顶开口3a。
第二车顶开口3b布置在固定面板2b下方,使得光可以通过固定面板2b进入车辆内部乘客舱,假定固定面板2b是玻璃面板或类似的透明面板,例如由塑料材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具有透明或半透明固定面板2b的第二车顶开口3b是可选的,并且在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省略。
挡风板4通常是柔性材料,例如具有设置在其中的通孔的编织或无纺织物,或幅材或网。柔性材料由支撑结构4a支撑,例如棒状或管状结构,该结构在铰链4b处直接或间接地铰接到框架5。
挡风板4布置在第一车顶开口3a的前面,并且当活动面板2a处于打开位置时调节气流。在其升高位置,挡风板4减少了由于行驶过程中的气流而产生的不方便的噪音。当活动面板2a处于关闭位置或倾斜位置时,挡风板4被保持在活动面板2a的前端FE下方。
通常,当活动面板2a滑动到打开位置时,挡风板4由弹簧力升高,而当活动面板2a滑回其关闭位置时,导流板4由活动面板2a向下推动。在图1A中,活动面板2a处于打开位置,挡风板4处于升高位置。在图1B中,活动面板2a显示为处于关闭位置,挡风板4相应地显示为处于其被按下的位置。
图1B进一步说明了具有第一引导组件6a、第二引导组件6b、第一驱动线缆7和第二驱动线缆8的驱动组件。第一引导组件6a和第二引导组件6b布置在活动面板2a的相应侧端SE上,并且可以各自包括引导件和机构。引导件联接到框架5,而机构包括活动部件并且可在引导件中滑动运动。第一和第二驱动线缆7、8设置在相应的引导组件6a、6b的机构和电动机9之间。
驱动线缆7、8将电动机9连接到相应的引导组件6a、6b的机构,使得在操作电动机9时,机构开始运动。特别地,驱动线缆7、8的芯部由电动机9运动,以推动或拉动相应的引导件6a、6b的机构。这种驱动组件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在此不再进一步阐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驱动组件。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电动机可以可操作地布置在相应的引导件和引导组件6a、6b的相应机构之间,并且在这种实施例中可以完全省略驱动组件。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组件6a、6b可以通过升高活动面板2a的后端RE而开始运动,从而使活动面板2a处于倾斜位置。然后,从倾斜位置开始,引导组件6a、6b可以开始滑动,以使活动面板2a处于打开位置。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活动面板2a可以通过升高后端RE而运动到倾斜位置,而通过首先降低后端RE然后在固定面板2b或设置在活动面板2a的后端RE后面的任何其他结构或元件下方滑动活动面板2a而到达打开位置。在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活动面板2a可以仅在关闭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或者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电动机9安装在凹部10处的活动面板2a的前端FE附近或下方。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动机9可以定位在任何其他合适的位置或部位。例如,电动机9可以布置在活动面板2a的后端RE附近或下方,或者布置在固定面板2b下方。
示意性地示出了控制模块11,其可操作地联接到电动机9。控制模块11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何类型的处理模块,软件控制的处理模块或专用处理模块,如ASIC。控制模块11可为独立控制模块,或可操作地连接到另一控制模块,如多用途通用车辆控制模块。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可以嵌入在这样的通用车辆控制模块中或作为其一部分。基本上,控制模块11可以由适合于、能够和配置用于执行电动马达9以及因此活动车顶组件的操作的任何控制模块来实现。
图2A-2D示出了现有技术引导组件的视图。特别是,图2A示出了导轨10,该导轨包括位于第一壁13和第二壁之间的凹陷引导轨道14,该引导轨道包括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引导轨道14沿第一方向X延伸(见图2B-2D)。第一壁13在第二方向Z上延伸,并且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在第三方向Y上延伸。注意,第一凸缘11还包括在第二方向Z上延伸的端部11a。滑动元件30和支撑杆20在凹陷引导轨道14中。滑动元件30可滑动地支撑在第一壁13中的引导通道中。
支撑杆20包括金属基架21、支撑脊22和弹性元件23。支撑杆20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分24,该第一支撑部分从基架21的第一侧朝向引导轨道14的第一壁13延伸。第一支撑部分24插入到在滑动元件30中的凹部中。因此,支撑杆20由滑动元件30支撑,并通过滑动元件30由第一壁13支撑。支撑脊22防止支撑杆20朝向第二壁的第二凸缘12倾斜。例如,支撑脊22可以由合适的塑料形成,其中材料可以特别选择为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具有低摩擦系数。
弹性元件23填充第一壁13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之间的任何空隙,以防止由于滑动元件30或支撑杆20在Y方向上的运动而产生的咔嗒声。例如,由于制造公差,可能存在这种空隙。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这些空隙的去除、污垢等的累积,摩擦将增大。
图2B示出了包括图2A的引导组件的开放式车顶组件;特别是,图2A是沿着图2B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而图2B是沿着图2A所示的B-B线的视图。
如图2B所示,支撑杆20包括第一端部部分21a和第二端部部分21b。在第一端部部分21a处,设置有第二支撑部分(未示出),该第二支撑部分从基架21的第一侧朝向引导轨道14的第一壁13延伸,与第一支撑部分24类似(见图2A)。
在图2A和2B中,封闭构件2处于升高位置,即打开位置。为此,由于滑动元件30的滑动运动沿Z方向推动第一支撑部分24,支撑杆20的第二端部部分21b在第一端部部分21a处绕第二支撑部分沿Z方向转动。这种操作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在此不作进一步说明。
支撑脊22与凹陷引导轨道14的第二侧壁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接合,防止支撑杆20朝向第二侧壁倾斜。
图2C示出了包括图2A的引导组件的开放式车顶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处于中间位置,即处于升高位置,但低于图2B的升高位置的位置。支撑脊22现在主要仅接合第一凸缘11。
图2D示出了包括处于关闭位置的图2A的引导组件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中支撑杆20,特别是其第二端部部分21b位于导轨的凹陷引导轨道中。
图3A示出了具有基架21、第一端部部分21a和第二端部部分21b的支撑杆20。支撑杆20还具有第一侧27和第二侧28。在第一侧27处布置有第一支撑部分24a和第二支撑部分24b。
在第二侧28处,代替图2A-2D所示实施例的支撑脊22,设置了第一弹簧加载元件25a和第二弹簧加载元件25。两个弹簧加载元件25a、25b都形成在支撑杆20的基架21的塑料盖中。第一弹簧加载元件25a包括塑料元件,该塑料元件提供用于与凹陷引导轨道的第二壁接合的滑动表面,并且与滑动表面相对的是使得塑料元件能够被推向基架21的空隙。塑料的弹性为弹簧加载元件25a提供弹簧载荷。
第二弹簧加载元件25b包括塑料元件,该塑料元件提供用于与凹陷引导轨道的第二壁接合的滑动表面,并且与滑动表面相对的是使得塑料元件能够被推向基架21的空隙。第一金属板簧29a安装在空隙中,以向弹簧加载元件25b提供弹簧载荷。
图3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与图3A的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金属板簧安装在第一弹簧加载元件25a的空隙中以提供弹簧载荷。优选使用金属弹簧,例如金属螺旋弹簧的金属片簧,而不是仅使用塑料元件(参见图3A,第一弹簧加载元件25a),因为单独的金属元件的弹簧力允许在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以覆盖基架21时具有更大的设计自由度,例如允许选择弹性较小但与第二侧壁具有较低摩擦系数的塑料材料。参考图4A和4B进一步说明图3A和3B所示的支撑杆的实施例的操作。
图4A示出了处于中间状态的封闭构件2和引导组件(参见图2C)。两个弹簧加载元件25a、25b都与凹陷引导轨道的第二侧壁的第一凸缘11接合。
请注意,弹簧加载元件25a、25b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在该视图中以虚线表示,只要该位置在第一凸缘11之后。这同样适用于图4B。
进一步注意,在封闭构件的关闭位置(参见图2D),两个弹簧加载元件25a、25b也可以与第一凸缘11接合。
在图4B中,支撑杆20处于其升高位置(参见图2A和2B)。在该转动位置,第一弹簧加载元件25a与第一凸缘11接合,而第二弹簧加载元件25b与第二凸缘12接合。因此,在支撑杆20的每个转动位置,弹簧加载元件25a、25b能够防止支撑杆20沿第二侧壁的方向倾斜。
虽然这里示出了具有两个单独的弹簧加载元件的支撑杆(图3A、3B、4A和4B)的具体实施例,但也设想了其他实施例。例如,可以提供单个弹簧加载元件。例如,可以根据第二侧壁的形状和位置来选择这样的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单个空隙的单个塑料元件可以设置有两个金属板簧,所述两个金属板簧在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因此,例如,沿着支撑杆长度的两个压力位置(参见图3B)可以设有单个弹簧加载元件。
本文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其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并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期望的任何适当的详细结构中不同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特别地,在单独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呈现和描述的特征可以组合应用,并且在此公开这些权利要求的任何有利组合。
此外,可以设想,可以通过应用三维(3D)打印技术来生成结构元件。因此,对结构元件的任何引用旨在包括指示计算机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或类似的计算机控制的制造技术来生成这种结构元件的任意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此外,对结构元件的任何这样的引用也旨在包括承载这种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此外,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短语不旨在是限制性的,而是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可理解的描述。此处使用的术语“一”或“一个”定义为一个或多个。如本文所用,术语复数被定义为两个或多于两个。此处使用的术语“另一个”定义为至少第二个或更多个。这里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具有被定义为包括(即,开放语言)。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联接”被定义为连接的,但不一定是直接连接的。
如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以多种方式改变。这些变化不应被视为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修改都应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用于覆盖或至少部分地打开车顶中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车顶组件包括可运动地布置的封闭构件和用于可运动地支撑所述封闭构件的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轨,其中
·所述导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陷引导轨道,所述支撑杆可运动地布置在引导轨道中以能沿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凹陷引导轨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支撑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侧,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侧;
·所述支撑杆在第一侧处沿第二方向被支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侧处在第二方向上未被支撑;并且
·所述支撑杆在第二侧处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滑动接合的弹簧加载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所述支撑杆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处沿所述第二方向被可转动地支撑,以使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侧和所述引导轨道的第一壁之间布置有滑动元件,所述滑动元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由所述导轨支撑,并且所述支撑杆由所述滑动元件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在所述第二侧处包括金属弹簧,以提供所述弹簧加载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上的塑料盖,并且所述塑料盖包括弹簧凹部,所述金属弹簧布置在所述弹簧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簧是板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其中所述弹簧加载表面与所述凸缘滑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所述支撑杆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处在第二方向上被可转动地支撑,以使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布置在所述引导轨道中,而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引导轨道之外;
·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弹簧加载表面和第二弹簧加载表面;
·在第一转动位置,第一弹簧加载表面和第二弹簧加载表面与第一凸缘滑动接合;并且
·在第二转动位置,第一弹簧加载表面与第一凸缘滑动接合,并且第二弹簧加载表面与第二凸缘滑动接合。
9.一种引导组件,其用于可运动地支撑开放式车顶组件的封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轨,其中,
·导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陷引导轨道,所述支撑杆可运动地布置在所述凹陷引导轨道中以能沿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凹陷引导轨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支撑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侧,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侧;
·所述支撑杆在第一侧处沿第二方向被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侧处在第二方向上未被支撑;并且
所述支撑杆在第二侧处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滑动接合的弹簧加载表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车顶组件。
CN202320589785.5U 2023-03-23 2023-03-23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Active CN219806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9785.5U CN219806689U (zh) 2023-03-23 2023-03-23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9785.5U CN219806689U (zh) 2023-03-23 2023-03-23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6689U true CN219806689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9785.5U Active CN219806689U (zh) 2023-03-23 2023-03-23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6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4134B2 (ja) ルーフ装置
US8322783B2 (en) Roof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2001180282A (ja) サンルーフ
JP2011005960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におけるシェードパネルの連動機構
CN219806689U (zh) 开放式车顶组件、引导组件和包括该开放式车顶组件的车辆
JPH08230479A (ja) 開放のために旋回できるルーフパネルを有する車輛ルーフ
JP2003341368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WO2018146956A1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昇降ガイド機構
CN113525243B (zh) 车辆内部部件和包括车辆内部部件的车辆
CN113479140B (zh) 车辆内部部件和包括车辆内部部件的车辆
WO2017145310A1 (ja) トノカバー装置
JP2024530186A (ja) 車両ルーフのための装置及び車両ルーフ
CN111546862B (zh) 一种敞开式车顶组件
JP4207594B2 (ja) 車両用ルーフトリム
US11390149B2 (en) Guide rail for a guide assembly for an open-roof system
JP4696381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7200342B1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WO2022249646A1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ィフレクタ構造
JP3533556B2 (ja)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JP2011105233A (ja)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KR102132723B1 (ko)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도어 상부지지장치
JP3000636B2 (ja) 自動車のサンルーフ構造
JP3532024B2 (ja) 乗物用のサンルーフ装置
JPH0423694Y2 (zh)
JPH051208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