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6093U -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76093U CN216776093U CN202121382848.7U CN202121382848U CN216776093U CN 216776093 U CN216776093 U CN 216776093U CN 202121382848 U CN202121382848 U CN 202121382848U CN 216776093 U CN216776093 U CN 2167760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heat
- insulating layer
- aerosol
-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发热体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和线圈,第一发热件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线圈设置在第一发热件上,且与第一发热件绝缘设置,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第一发热件发热。该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能解决电磁感应加热的能量转换效率低、结构不紧凑,并且温度场的测量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产生装置靠加热烘烤不同形式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如植物草叶材料)来产生气雾,并将气雾传递给用户吸食。这种“加热不燃烧”的方式,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只在较低的温度下(200℃-400℃)被加热,不会燃烧且不产生明火,有效地避免了气溶胶产生基质导致的有害物质的生成。
目前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或电阻材料加热的方式。其中电磁感应加热是将线圈设置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四周,铁磁性材料放置在气溶胶产生基质中间,通过电磁感应使加热件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气溶胶产生基质,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烘烤加热。但这种结构的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中,线圈内部磁场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低;并且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结构不紧凑、温度场的测量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能解决电磁感应加热的能量转换效率低、结构不紧凑,并且温度场的测量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体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发热体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和线圈,第一发热件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形成气溶胶,线圈设置在第一发热件上,且与第一发热件绝缘设置,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第一发热件发热。
其中,第一发热件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层,线圈环绕设置于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上。其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外表面,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导电件的外表面和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部分外表面,线圈设于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的一侧,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其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绝缘层,线圈设置于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外表面,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线圈的外表面和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部分外表面第一导电件设于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的一侧,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其中,第一发热件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凹槽,线圈与第一绝缘层设于凹槽中。
其中,线圈为印制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上的导电浆料;或沉积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上的金属层。
其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两根外接引线,用于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两根外接引线分别与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导电件为直导线。
其中,发热件组件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为导热绝缘材料。
其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环绕线圈且与线圈间隔设置,使用时第二发热件套设在待加热体外围。
其中,第一发热件为铁磁材料;第二发热件为铁磁材料。
其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屏蔽件,屏蔽件环绕线圈且与线圈间隔设置,使用时屏蔽件套设在待加热体外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和发热体组件。壳体具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发热体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其中,发热体组件为上述的任一项的发热体组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发热体组件通过将线圈设置在第一发热件,且与第一发热件绝缘设置,能将第一发热件和线圈组合,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能使第一发热件发热。使用时将第一发热件和线圈一起插入待加热体内,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结构能使线圈的磁场被充分利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转换效率高;此外,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结构紧凑,且测量温度场时没有线圈包围气溶胶产生基质,能更完整地测量第一发热件的温度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基质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基质配合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体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体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体组件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体组件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和气溶胶产生基质20装配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0,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0可用于加热烘烤气溶胶产生基质20并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
气溶胶产生装置10包括壳体11、电池组件12、控制电路13和发热体组件14。其中,壳体11中设有气溶胶产生装置10的其它各种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的形状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1也可以是长方体状等其他形状。
壳体11中具有容置腔111和安装腔112。容置腔111远离安装腔112的一端具有开口1111,以使容置腔111与外部大气连通。容置腔111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20,用户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10时,可以将气溶胶产生基质20从容置腔111的开口1111插入,并设于容置腔111的内部。气溶胶产生基质20可以是植物草叶类材料或者其他能释放气溶胶的基质,可以为固体和/或液体。发热体组件14设于容置腔111靠近安装腔112的一端,例如,容置腔111靠近安装腔112的一端的底壁具有插接口,发热体组件14插设于插接口中。发热体组件14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20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加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111中可以设置固定架供发热体组件14安装。
电池组件12和控制电路13设于安装腔112中,控制电路13设于电池组件12靠近容置腔111的一端,控制电路13与电池组件12和发热体组件14均电连接。电池组件12用于为发热体组件14提供电源,控制电路13用于控制发热体组件14电磁感应加热的开始与停止,并能控制加热的功率、温度等参数。
请参考图2至图4,图3a为发热体组件14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发热体组件14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热体组件14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发热体组件14包括第一发热件141、线圈142、第一绝缘层143、第二绝缘层144、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二导电件150。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41包括发热部1411和连接部1412,发热部1411用于为气溶胶产生基质20电磁感应加热,连接部1412用于第一发热件141的固定。连接部1412固定于容置腔111靠近安装腔112的一端,例如,容置腔111靠近安装腔112的一端的底壁具有插接口,连接部1412插设于插接口中,发热部1411位于连接部1412靠近开口1111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14还包括安装座1413,安装座1413的形状不限,材料可采用熔点高于160度以上的有机或无机材料,例如,可以是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料。安装腔112的腔壁具有通孔作为安装孔,连接部1412穿过安装孔,并通过粘合剂粘与安装座1413固定在一起,粘合剂可为耐高温的胶水,例如树脂。发热体组件14通过安装座1413安装在容置腔111底部的插接口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413采用陶瓷并与第一发热件烧结固定成一体。
线圈142环绕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一发热件141上,且与第一发热件141绝缘设置,线圈142通电后使第一发热件141发热。本实施例中,线圈142螺旋式环绕第一发热件141的发热部1411设置。线圈142通电后,线圈142上产生变化的电流,从而在线圈142内部产生变化的磁场,处于变化磁场中的第一发热件141电磁感应发热,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20加热。使用电子雾化装置时,线圈142和部分第一发热件141共同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20中,即线圈142和发热部1411共同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20中。其他实施例中,线圈142也可以螺旋式环绕整个第一发热件141,使用时线圈142和整个第一发热件141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20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41可以沿容置腔111的纵向轴线(如图2所示)布置,且气溶胶产生基质20沿容置腔111的纵向轴线插入,这种设置可以使容置腔111内线圈142产生的电磁场规则地对称分布,以使第一发热件141能均匀地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各个方向,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温度均匀性更佳。
第一发热件141为铁磁材料,例如可以是430不锈钢。第一发热件141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第一发热件141也可以是空心陶瓷和铁瓷材料发热体的组合,空心陶瓷套设于铁磁材料发热体的外围。本实施例的第一发热件141为针状发热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41也可呈片状,第一发热件14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第一发热件141的一端形成插入部,便于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20中,插入部可以为锥形尖端,以便第一发热件141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20中。通过将第一发热件141设置成圆柱状,将插入部设置为圆锥状,通过旋转即可将气溶胶产生基质20插入和退出第一发热件141,进而便于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拆卸和更换。
通过将线圈142环绕第一发热件141,且与第一发热件141绝缘设置,能将第一发热件141和线圈142组合,使线圈142布置于容置腔111的中心而非容置腔111的外周,从而能使气溶胶产生装置10的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可以实现气溶胶产生装置10的小型化;且线圈142布置于容置腔111内,便于测量第一发热件141的温度场。线圈142设于第一发热件141上,线圈142产生的电磁场的穿透距离短,能降低系统的能耗,使得线圈142的磁场被充分利用,系统能量转化效率高。线圈142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线圈142的自身的电阻发热也会导致能量的浪费,而线圈142设于第一发热件141上,线圈142也能通过自身发热对气溶胶产生基质20加热,防止了线圈142自身发热的能量浪费。
线圈142与第一发热件141绝缘设置,防止第一发热件141将线圈142短路。绝缘的方式可以是线圈142与第一发热件141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例如可以在线圈142和第一发热件141之间设置绝缘层或绝缘套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41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层143,线圈142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43的外表面上,即线圈142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43背离第一发热件141的表面,以使线圈142与第一发热件141之间绝缘。
本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14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二绝缘层144,第二绝缘层144用于线圈142和第一导电件145之间的绝缘。
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件145设于第一绝缘层143的一部分外表面,第二绝缘层144设置于第一导电件145的外表面,并且,第二绝缘层144还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43的另一部分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43的另一部分外表面即为第一绝缘层143未被第一导电件145覆盖的外表面。第二绝缘层144将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暴露,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一端为第一导电件145靠近开口1111的一端,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为第一导电件145背离开口1111的一端。线圈142设于第二绝缘层144的外表面,即设于第二绝缘层144背离第一发热件141的表面,线圈142的第一端为线圈142靠近开口1111的一端,线圈142的第二端为线圈142背离开口1111的一端。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一端暴露于第二绝缘层144靠近开口1111的一侧,并与线圈14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13的附近,且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13电连接。线圈142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13的附近,线圈142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13电连接,从而控制电路13、线圈142和第一导电件145形成回路。第一导电件145的设置能将线圈142的第一端延伸至靠近控制电路13的一端,便于线圈142与控制电路13的电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144也可以仅覆盖于第一导电件145背离第一发热件141的一侧,线圈142设于第二绝缘层144的外表面以及第一绝缘层143未被第一导电件145覆盖的外表面。
具体的,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暴露于第二绝缘层144远离开口1111的一侧并引出。第二导电件150的一端与线圈14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电件150的另一端向远离开口1111的一侧延伸,并延伸至靠近控制电路13的附近。第一绝缘层143还设于第二导电件150与第一发热件141之间,防止第一发热件141将线圈142短路。第二导电件150能将线圈142的第二端引出至控制电路13的附近,便于线圈142与控制电路13的电连接。
发热体组件14还包括两根外接引线,用于将线圈142和第一导电件145与控制电路13电连接。两根外接引线分别为第一外接引线146和第二外接引线147,第一外接引线146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件150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3连接,以实现线圈142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13的电连接;第二外接引线147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3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13的电连接。两根外接引线的外表面可以具有绝缘套,防止两根外接引线与第一感应发热件141直接接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将线圈142与控制电路13电连接,例如可以是第一外接引线146的一端直接与线圈142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二导电件150均为直导线,以使发热体组件14的表面更加平整,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二导电件150的成型方式可以为印制于第一绝缘层143上的导电浆料。线圈142可以为印制于第二绝缘层144上的导电浆料,线圈142的成型可以是薄膜工艺,也可以是厚膜工艺或丝印印制;线圈142也可以为沉积于第二绝缘层144上的金属层。第一绝缘层143和第二绝缘层144可以使用涂覆工艺。本实施例使用印制、沉积或涂覆的方式成型发热体组件14,使得线圈142、第一导电件145、第一绝缘层143和第二绝缘层144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实现发热体组件14的小型化。
本实施例的发热体组件14加工时,在第一发热件141上涂覆第一绝缘层143,再用导电浆料在第一绝缘层143的一部分外表面印制一根直导线(第一导电件145),再在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一绝缘层143的另一部分外表面涂覆第二绝缘层144;使用厚膜浆料连接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一端,并在第二绝缘层144的外表面印制螺旋形状的线圈142,用导电浆料在第一绝缘层143的表面印制另一根直导线(第二导电件150)连接线圈142的第二端。最后使用两根外接引线与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和第二导电件150连接并引出,连接到控制电路13上。加工过程中,由于不同材料需要成型的温度不同,每次印刷或者涂覆后均可能需要烧结。优选的,第一发热件141的外表面是光滑的,以使第一发热件141外表面的印制或涂覆更加平整,从而发热体组件14的成型更加平整。
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件145设于线圈142的内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145也可以设于线圈142的外部。如图5所示,图5为发热体组件14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第一绝缘层143包裹部分第一发热件141,线圈142印制于第一绝缘层143的一部分外表面,第二绝缘层144设于线圈142的外表面和第一绝缘层143的另一部分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43的另一部分外表面即为第一绝缘层143未被线圈142覆盖的外表面。第二绝缘层144使线圈14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暴露。第一导电件145设于第二绝缘层144的外表面,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一端与线圈14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延伸至靠近控制电路13的一侧。第二导电件150设于第一绝缘层143远离第一发热件141的一侧,且第二导电件150的一端与线圈142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控制电路13的一侧。第一外接引线146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件150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3连接,以实现线圈142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13的电连接;第二外接引线147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3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件145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13的电连接。该种发热体组件14的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二导电件150的成型方式可以为印制于第二绝缘层144或第一绝缘层143上的导电浆料,线圈142可以为印制于第一绝缘层143上的导电浆料,或沉积于第一绝缘层143上的金属层。这种方式的发热体组件14也能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感应加热,且发热体组件14的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紧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144也可以仅覆盖于线圈142的外表面,第一导电件145设于第二绝缘层144的外表面以及第一绝缘层143未被线圈142覆盖的外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热件141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凹槽(图未示),第一绝缘层143设于凹槽中,线圈142设于第一绝缘层143远离凹槽底部的一侧,且线圈142也设于螺旋状的凹槽中。优选的,线圈142远离凹槽底部的表面与凹槽的槽口平齐,以使发热体组件14更加平整。第二绝缘层144印制于线圈142的外表面和第一绝缘层143未被线圈142覆盖的外表面,第一导电件145设于第二绝缘层144的外表面。这种实施方式的发热体组件14的外表面更加平整,且结构更紧凑,更有利于气溶胶产生装置10的小型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热体组件14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图未示),保护层为发热体组件14外表面涂覆的光滑且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绝缘材料。保护层可以将第一发热件141、线圈142、第一绝缘层143、第二绝缘层144、第一导电件145和第二导电件150全部覆盖,能对发热体组件14的外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发热体组件14受到磨损或破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热体组件14还包括第二发热件(图未示),第二发热件可以设于壳体11的侧壁内,也可以固定于容置腔111中,例如固定于容置腔111的侧壁上,第二发热件环绕线圈142且与线圈142间隔设置。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10时,第二发热件套设在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外围。第二发热件可以是铁磁材料,铁磁材料包裹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外围,能将线圈142外部的磁感线用来加热第二发热件,从而给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外部加热。第二发热件的设置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10的能量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热体组件14还包括屏蔽件(图未示),屏蔽件可以设于壳体11的侧壁内,也可以设于容置腔111中,屏蔽件环绕线圈142且与线圈142间隔设置。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10时,屏蔽件套设于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外围。屏蔽件可以是铁氧体材料,用于屏蔽磁感线,防止气溶胶产生装置10中其他元件对气溶胶产生基质20的电磁干扰,且可以防止发热体组件14对其他元件的误加热。屏蔽件和第二发热件可以同时设置在气溶胶产生装置10中,也可以只设置其中一个。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发热体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热件,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且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层;
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件上,且所述线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所述第一发热件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线圈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凹槽,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印制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导电浆料;或沉积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外接引线,用于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两根外接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为直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组件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导热绝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二发热件环绕所述线圈且与所述线圈间隔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二发热件套设在待加热体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件为铁磁材料;所述第二发热件为铁磁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件,所述屏蔽件环绕所述线圈且与所述线圈间隔设置,使用时所述屏蔽件套设在待加热体外围。
1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
发热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对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发热体组件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82848.7U CN216776093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82848.7U CN216776093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76093U true CN216776093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1998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82848.7U Active CN216776093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760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8539A1 (zh) * | 2022-11-07 | 2024-05-16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度监测发热模组、加热不燃烧雾化器件及雾化装置 |
-
2021
- 2021-06-21 CN CN202121382848.7U patent/CN2167760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8539A1 (zh) * | 2022-11-07 | 2024-05-16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度监测发热模组、加热不燃烧雾化器件及雾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55712A (zh) |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
EP4008198A1 (en) |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 |
CN214229850U (zh) | 加热器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WO2024055731A1 (zh)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08354597U (zh) | 一种发热装置及其电子烟 | |
CN216776093U (zh) |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4246373A (zh) |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CN213908506U (zh) |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JP7502475B2 (ja) | 発熱部品及びエアロゾル形成装置 | |
CN216220207U (zh) |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4223963A (zh)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
CN212325393U (zh) | 一种发热体及采用该发热体的电子雾化装置 | |
EP4199649B1 (en) | Surface heating heater pipe | |
CN217771509U (zh) | 电子烟 | |
CN116437513A (zh) |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装置及卷烟加热烟具 | |
CN215775567U (zh) | 针状发热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7609583U (zh)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JP7509929B2 (ja) | 発熱アセンブリ及びエアロゾル形成装置 | |
CN115119979A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 |
CN213908505U (zh) |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CN114246372A (zh) | 加热器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CN217523962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其电阻加热器 | |
CN214229849U (zh) |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
CN218790572U (zh)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1955803A (zh) | 一种发热体及采用该发热体的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