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415470U -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5470U
CN215415470U CN202120991308.2U CN202120991308U CN215415470U CN 215415470 U CN215415470 U CN 215415470U CN 202120991308 U CN202120991308 U CN 202120991308U CN 215415470 U CN215415470 U CN 215415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assembly
rotating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13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继洲
陈金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13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5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5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5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夹紧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导向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夹持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连接,导向件用于限定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移动;推动组件,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均与推动组件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拉动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移动以靠近。该夹紧机构能稳定的夹持待夹持件,使其不易掉落。

Description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进行血液检测时,一般包括采集、离心、开盖、检验、加盖、保存与消毒等处理步骤。其中,进行开盖与加盖时,需要先将管帽夹持,再使其相对于管体运动从而实现将管帽与管体分离或塞紧。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对管帽进行夹持的机构,包括夹持机构、旋转机构等。其中,现有技术的夹持机构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其两个夹爪朝内侧转动,将夹爪上的穿刺针以倾斜角度刺入管帽中,若管帽较厚穿刺针可能无法刺入管帽,或刺入深度较小,导致夹持稳定性较差,管帽容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紧机构,能够稳定的夹持待夹持件,使其不易掉落。
夹紧机构,用于夹紧待夹持件,包括:
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导向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夹持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连接,导向件用于限定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移动;
推动组件,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均与推动组件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拉动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移动以靠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卡槽内,当第一转动件转动时,第一连接杆能够被第一卡槽抵持而在第一卡槽内滑动;
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三卡槽,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三卡槽内,当第二转动件转动时,第二连接杆能够被第三卡槽抵持而在第三卡槽内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卡槽通过第一轴承抵持于第一连接杆;
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卡槽通过第三轴承抵持于第二连接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均为两端具有夹角的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动组件包括抵持部,推动组件包括抵持部,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卡槽,抵持部位于第二卡槽与第四卡槽内,当推动组件移动时,抵持部在第二卡槽与第四卡槽内滑动并抵持于第二卡槽与第四卡槽,以使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抵持部上套设有第二轴承,抵持部通过第二轴承抵持于第二卡槽与第四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与夹持组件壳体,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均穿设于夹持组件壳体内,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轴动连接,第二转动件与第二转动轴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穿刺部,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穿刺部,第一穿刺部与第二穿刺部用于刺入待夹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挡块,挡块设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挡块上设有容纳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容纳腔用于容纳待夹持件,第一穿刺部能够穿过第一通孔进入容纳腔,第二穿刺部能够穿过第二通孔进入容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锯齿部,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锯齿部,第一锯齿部与第二锯齿部用于抵持待夹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动组件包括推动件与移动座,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推动件驱动移动座沿第一方向移动,移动座上设有缺口,推动件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缺口卡入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组件壳体,导向件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中,其中一个与夹持组件壳体连接,另一个与第一夹持件连接,第一滑块能够沿第一滑轨滑动;
导向件还包括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中,其中一个与夹持组件壳体连接,另一个与第二夹持件连接,第三滑块能够沿第三滑轨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夹持件能够沿第一导向槽滑动,第二夹持件能够沿第二导向槽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组件壳体、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中,其中一个与夹持组件壳体连接,另一个与推动组件连接。
上述夹紧机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拉动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使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由于有导向件对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导向限位,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将带动第一夹持件移动,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将带动第二夹持件移动,第一夹持件移与第二夹持件移动并逐渐靠近待夹持件,以将待夹持件夹紧。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导向件的限位作用,将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转换为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移动,,即实现在水平方向上对夹持件的夹持,消除了倾斜夹持时对管帽向下的分力,提高夹持稳定性,使待夹持件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合装置,用于将待夹持件与主体件分离或组合,包括上述的夹紧机构,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待夹持件与主体件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用于驱动主体件靠近或远离夹紧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合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夹持组件连接,夹持组件能够在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为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与推动组件之间的弹性件,第一驱动件用于推动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弹性件用于驱动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合装置还包括旋转件,第三驱动件通过同步带组件驱动旋转件转动,旋转件与夹持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动组件穿过旋转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夹持件为试管帽,主体件为试管体。
上述分合装置,通过应用前述的夹紧机构,在将待夹持件与主体件分离或组合过程中,对待夹持件的夹持更加稳定,待夹持件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上述的分合装置。
上述样本分析仪,通过应用前述的分合装置,在将待夹持件与主体件分离或组合过程中,对待夹持件的夹持更加稳定,待夹持件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紧机构的正视图(省略第二驱动件等部件);
图3为图1中夹紧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省略第一驱动件等部件);
图4为图1中夹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夹紧机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部分夹持组件壳体);
图7为图1中夹持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部分夹持组件壳体)。
附图标记:
第一驱动件100、第一输出轴110、固定环120;
推动件210、第一凸台211、第二凸台212、环形槽213、移动座220、抵持部221、第二轴承222、缺口223;
夹持组件300、夹持组件壳体310、第一夹持件320、第一板321、第二板322、第一连接杆323、第一轴承324、第一穿刺部325、第二夹持件330、第三板331、第四板332、第二连接杆333、第二穿刺部334、第一转动件340、第一卡槽341、第二卡槽342、第二转动件350、第三卡槽351、第四卡槽352、连接板360、第一导向槽361、第二导向槽362、第一转动轴371、第二转动轴372、挡块380、容纳腔381、第一通孔382、第二通孔383、第一滑轨391、第一滑块392、第二滑轨393、第二滑块394;
第三驱动件400、第二输出轴410;
同步带组件500、主动带轮510、从动带轮520、皮带530;
旋转件610、键620、直线轴承630;
机壳710、下端盖720、上端盖730、弹性件7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推动组件与夹持组件300。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推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300运动以实现夹持功能。夹持组件300包括第一夹持件320、第二夹持件330、第一转动件340、第二转动件350与导向件等部件。第一转动件340的第一端与第一夹持件320连接,第二端与推动组件连接。类似的,第二转动件350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件330连接,第二端与推动组件连接。导向件用于对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进行限位导向,使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仅能在水平面内移动。当推动组件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将会拉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转动件340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350的第二端,使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转动。由于有导向件对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的限位,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转动时,第一转动件340将会带动与其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夹持件320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二转动件350将会带动与其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夹持件330在水平面内移动,且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在水平面内朝内侧移动以逐渐靠近。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的移动来逐渐靠近并夹持待夹持件,与现有的一些通过夹持件转动而倾斜夹持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垂直夹持方式的夹持稳定性更佳,待夹持件不易掉落。
具体的,第一转动件340的第一端与第一夹持件320滑动连接,第二端与推动组件滑动连接。第二转动件350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件330滑动连接,第二端与推动组件滑动连接。导向件用于对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进行限位导向,使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仅能沿第二方向移动。当推动组件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将会拉动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340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件350的第二端,使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相对反向转动。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相对反向转动时,第一转动件340将会带动与其第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一夹持件32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转动件350将会带动与其第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夹持件330沿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在第二方向的移动方向相反。参阅附图,在附图角度下,上述的第一转动件340的第一端为其下端,第二端为其上端,类似的,第二转动件350的第一端为其下端,第二端即为其上端。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上朝上的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夹持件与转动件,每个夹持件与一个转动件连接,每个转动件的转动均会带动对应的夹持件在水平面内朝内侧移动实现夹持。例如,设置有三个夹持件,三个夹持件在水平面内均匀分布,三个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三个转动件被推动组件推动而转动时,每个转动件会带动与其连接的一个夹持件在水平面内朝内侧移动,使夹持空间逐渐减小,直至三个夹持件均抵持于待夹持件,从而实现夹持。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夹持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平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夹持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也可以错开,例如,其中一个位置略高于另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动组件包括推动件210,以及与推动件210的底端连接的移动座220,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推动件210驱动移动座220运动。具体的,移动座220与推动件210卡接,例如,推动件210靠近底端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之间形成环形槽213,移动座220上设有缺口223,缺口223卡入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之间的环形槽213内。移动座220与推动件210也可通过其他卡接结构进行连接。当然,移动座220与推动件210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例如焊接或者粘接。
参阅图4、图6与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均为两端具有一定角度夹角的零件。第一转动件340的下端设有第一卡槽341,上端设有第二卡槽342。第二转动件350的下端设有第三卡槽351,上端设有第四卡槽352。移动座220上设有朝外伸出的抵持部221。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沿抵持部221的轴向错开设置,抵持部221沿其轴向依次穿过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且抵持部221可以在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内滑动。第一夹持件320包括第一连接杆323,第二夹持件330包括第二连接杆333。第一连接杆323沿其轴向穿过第一卡槽341,第二连接杆333沿其轴向穿过第三卡槽351,且第一连接杆323能够在第一卡槽341内滑动,第二连接杆333能够在第三卡槽351内滑动。
当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推动件210驱动移动座220向上移动时,抵持部221将会在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内滑动,并抵持于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的槽壁,从而拉动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的上端,使第一转动件340绕第一转动轴371逆时针转动,第二转动件350绕第二转动轴372顺时针转动。第一转动件340逆时针转动时,第一卡槽341将会相对于第一连接杆323滑动,并抵持于第一连接杆323,使第一夹持件320朝靠近第二夹持件330的方向移动。第二转动件350顺时针转动时,第三卡槽351将会相对于第二连接杆333滑动,并抵持于第二连接杆333,使第二夹持件330朝靠近第一夹持件320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之间的距离减小至一定程度,便能实现对待夹持件的夹持固定。
当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推动件210驱动移动座220向下移动时,抵持部221将会在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内滑动,并抵持于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的槽壁,从而推动第一转动件340与第二转动件350的上端,使第一转动件340绕第一转动轴371顺时针转动,第二转动件350绕第二转动轴372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件340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卡槽341将会相对于第一连接杆323滑动,并抵持于第一连接杆323,使第一夹持件320朝远离第二夹持件330的方向移动。第二转动件350逆时针转动时,第三卡槽351将会相对于第二连接杆333滑动,并抵持于第二连接杆333,使第二夹持件330朝远离第一夹持件320的方向移动。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之间的距离增大,解除对待夹持件的夹持固定。
优选的,前述的第二卡槽342与第四卡槽352的尺寸略大于抵持部221,第一卡槽3411的尺寸略大于第一连接杆323,第三卡槽351的尺寸略大于第二连接杆333,以免各部件在滑动时被卡住。
优选的,第一连接杆323上套设有第一轴承324,第一卡槽341通过第一轴承324抵持于第一连接杆323。通过设置轴承,可以减缓部件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类似的,第二连接杆333上也套设有轴承,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抵持部221上套设有两个沿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二轴承222,抵持部221通过其中一个第二轴承222抵持于第二卡槽342,通过另一个第二轴承222抵持于第四卡槽352。通过设置轴承,可以减缓部件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00的外部设有夹持组件壳体310,用于保护内部设置的各个部件。第一转动轴371与第二转动轴372穿过夹持组件壳体310,在第一转动轴371与第二转动轴372的端部设置轴套,以对二者进行定位。第一转动件340套设于第一转动轴371上,二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动件340可以绕第一转动轴371进行转动;第二转动件350套设于第二转动轴372上,二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动件350可以绕第二转动轴372进行转动。
夹持组件壳体310的底端与连接板360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轨391与第一滑块392,第一滑轨391与第一滑块392中,其中一个与连接板360连接,进而与夹持组件壳体310连接,另一个与第一夹持件320连接。当第一夹持件320水平移动时,第一滑块392能够沿第一滑轨391滑动,以进行导向,使第一夹持件320仅能水平移动,并提高运动的稳定性。类似的,第二夹持件330与连接板360之间也设有滑轨与滑块,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连接板360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导向槽361与两个第二导向槽362,两个第一导向槽361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导向槽362间隔设置。第一夹持件320能够沿第一导向槽361滑动,第二夹持件330能够沿第二导向槽362滑动。具体的,第一夹持件320包括向上伸出的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槽361内,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323连接。第二夹持件330包括向上伸出的第三板331与第四板332,第三板331与第四板332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槽362内,第三板331与第四板33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333连接。通过两个第一导向槽361对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进行导向。类似的,通过两个第二导向槽362对第三板331与第四板332进行导向。
优选的,第一夹持件320包括朝第二夹持件330伸出的第一穿刺部325,第二夹持件330包括朝第一夹持件320伸出的第二穿刺部334。若待夹持件为橡胶或硅胶等软质部件,当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逐渐靠近时,第一穿刺部325与第二穿刺部334将会从两侧刺入待夹持件内。第一穿刺部325与第二穿刺部334的刺入可以增强对待夹持件夹持固定的稳定性,使其不易掉落。
优选的,连接板360上还设置有挡块380,挡块380位于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之间。挡块380内设有容纳腔381,用于容纳待夹持件。挡块380上还设有与容纳腔381连通的第一通孔382与第二通孔383,第一通孔382位于靠近第一夹持件320的一侧,第二通孔383位于靠近第二夹持件330的一侧。当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逐渐靠近时,第一穿刺部325可以穿过第一通孔382而进入容纳腔381,第二穿刺部334可以穿过第二通孔383而进入容纳腔381。当待夹持件不再需要被夹持时,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逐渐远离,第一穿刺部325从第一通孔382退出容纳腔381,第二穿刺部334从第二通孔383退出容纳腔381,通过容纳腔381对待夹持件进行限位阻碍,可以使第一穿刺部325、第二穿刺部334顺利的与待夹持件分离,使待夹持件能够顺利完成落料,不易被黏在第一穿刺部325或第二穿刺部334上。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夹持件320上设置第一锯齿部,第二夹持件330设置第二锯齿部,当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逐渐靠近时,通过第一锯齿部与第二锯齿部抵持于待夹持件实现对待夹持件的夹持。设置锯齿部可以增大夹持待夹持件时的摩擦力,从而增强对待夹持件夹持固定的稳定性,使其不易掉落。
优选的,还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滑轨393与第二滑块394,第二滑轨393与第二滑块394中,其中一个与夹持组件壳体310连接,另一个与移动座220连接。当移动座220上下移动时,第二滑块394能够沿第二滑轨393滑动进行导向,提高运动的稳定性。
参阅图1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合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可以通过夹紧机构将待夹持件夹持固定,还设置有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驱动待夹持件与主体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组合或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待夹持件可以为试管帽,主体件可以为试管体,试管帽为胶塞。使用上述分合装置组合试管帽与试管体时,通过夹紧机构夹持试管帽,使试管帽与试管体相对运动靠近,并将试管帽塞入试管体。使用上述分合装置将试管帽与试管体分离时,通过夹紧机构夹持试管帽,使试管帽与试管体相对运动远离,从而将试管帽从试管体内拔出。下面以试管帽与试管体为例对该分合装置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试管帽被夹紧机构夹持固定,优选的,试管体与移动机构连接,通过移动机构驱动试管体靠近或远离夹紧机构。与夹持试管帽并驱动试管帽移动远离试管体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将夹持动作与移动动作分开,分别由两部分结构来完成,可以避免试管帽一侧的结构过于复杂。
参阅图1、图2与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100与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100为直线电机或者气缸等部件,第二驱动件为设置于第一驱动件100与推动件210之间的弹性件740。第一驱动件100用于推动推动件210朝下移动,弹性件740用于驱动推动件210朝上移动。具体的,第一驱动件100的下方设有下端盖720与上端盖730,上端盖730位于下端盖720的上方,弹性件740位于下端盖720与上端盖730之间,且套设于下端盖720与上端盖730上,推动件210的顶端与上端盖730固定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0为直线电机,其第一输出轴110的底端套有固定环120,固定环120可用于安装光耦感应片。第一输出轴110的底端与上端盖730接触但并未固定。弹性件740处于压缩状态,在其回弹力驱动下,上端盖730将会抵持于第一输出轴110的底端。
直线电机的第一输出轴110朝下移动时,将会推动上端盖730朝下移动,并带动推动件210一起朝下移动,弹性件740被压缩。由前述内容可知,推动件210朝下移动时,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之间的距离增大,解除对试管帽的夹持固定。直线电机的第一输出轴110朝上移动复位后,在弹性件740的回弹力驱动下,上端盖730会朝上移动,并带动推动件210一起朝上移动。由前述内容可知,推动件210朝上移动时,第一夹持件320与第二夹持件330之间的距离减小,实现对试管帽的夹持固定。
参阅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合装置还设置有固定于机壳710上的第三驱动件400,第三驱动件400与夹持组件300连接,夹持组件300能够在第三驱动件400的驱动下绕竖直方向转动。如此,可以使试管帽随夹持组件300同步转动,在将试管帽塞入试管体或从试管体内拔出时,通过转动试管帽,可以使其更易于塞入或者拔出,降低分离与组合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合装置还包括旋转件610,旋转件610与夹持组件300连接,第三驱动件400通过同步带组件500驱动旋转件610转动,进而驱动夹持组件300转动。
具体的,同步带组件500包括主动带轮510、从动带轮520、皮带530,皮带530套设于主动带轮510与从动带轮520上,主动带轮510与第三驱动件400的第二输出轴410连接,能够在第三驱动件400的驱动下转动。旋转件610设置于从动带轮520的内部,且二者之间通过键620连接。第三驱动件400驱动主动带轮510转动时,从动带轮520通过键620带动旋转件610同步转动。下端盖720位于从动带轮520的上方,旋转件610的顶部与下端盖720固定连接,底部与夹持组件壳体310固定连接。推动件210穿过旋转件610与上端盖730固定连接。优选的,推动件210与旋转件610之间设有直线轴承630,以减小摩擦。如前所述,移动座220上的缺口223卡入推动件210上的环形槽213之间。若环形槽213与缺口223之间的摩擦力较小,移动座220与推动件210可以相对转动。第三驱动件400驱动夹持组件300转动时,移动座220随之同步转动,推动件210可以保持位置不动,即移动座220相对于推动件210转动。若环形槽213与缺口22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则移动座220与推动件210无法相对转动,相当于二者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400驱动夹持组件300转动时,移动座220随之同步转动,并带动推动件210与上端盖730一起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分合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夹紧机构,用于夹紧待夹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导向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向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
推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推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拉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以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当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能够被所述第一卡槽抵持而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滑动;
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卡槽内,当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杆能够被所述第三卡槽抵持而在所述第三卡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卡槽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卡槽通过所述第三轴承抵持于所述第二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均为两端具有夹角的零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抵持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卡槽,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内,当所述推动组件移动时,所述抵持部在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内滑动并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上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二轴承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与夹持组件壳体,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均穿设于所述夹持组件壳体内,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穿刺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穿刺部,所述第一穿刺部与所述第二穿刺部用于刺入所述待夹持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挡块上设有容纳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待夹持件,所述第一穿刺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穿刺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锯齿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一锯齿部与所述第二锯齿部用于抵持所述待夹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件与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推动件驱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缺口,所述推动件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所述缺口卡入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组件壳体,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中,其中一个与所述夹持组件壳体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所述导向件还包括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三滑块中,其中一个与所述夹持组件壳体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所述第三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组件壳体、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中,其中一个与所述夹持组件壳体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
15.分合装置,用于将所述待夹持件与主体件分离或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机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待夹持件与所述主体件相对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体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夹紧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推动组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推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推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装置还包括旋转件,所述第三驱动件通过同步带组件驱动所述旋转件转动,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穿过所述旋转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夹持件为试管帽,所述主体件为试管体。
22.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合装置。
CN202120991308.2U 2021-05-10 2021-05-10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Active CN215415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1308.2U CN215415470U (zh) 2021-05-10 2021-05-10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1308.2U CN215415470U (zh) 2021-05-10 2021-05-10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5470U true CN21541547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1308.2U Active CN215415470U (zh) 2021-05-10 2021-05-10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54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4878A (zh) * 2022-07-11 2022-08-09 浙江金仪盛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两种夹紧状态的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4878A (zh) * 2022-07-11 2022-08-09 浙江金仪盛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两种夹紧状态的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2481U (zh) 一种血样自动混匀装置及血细胞分析设备
CN215415470U (zh) 夹紧机构、分合装置与样本分析仪
CN101163448A (zh) 刺血针释放机构
CN211978493U (zh) 样本分析仪、血样自动混匀装置
US6126609A (en) Apparatus for taking blood samples from a patient
CN113252917A (zh) 一种用于试管的移液装置
CN217878547U (zh) 推片机连续推片装置
CN110031273B (zh) 土壤VOCs处理仪用震荡机构及土壤VOCs处理仪
CN114148973A (zh) 在线开盖系统
CN218960928U (zh) 自动穿刺装置
EP3534140B1 (en) Device for mixing sample by using capless tube
CN218852788U (zh) 穿刺针固定夹及穿刺针固定装置
CN114272820B (zh) 混匀机构和样本分析仪
CN216377411U (zh) 一种脱帽组件以及样本分析仪
CN216525838U (zh) 一种顶管组件以及样本分析仪
CN211862816U (zh) 自动采血装置和采血系统
CN215281591U (zh) 一种检测夹具
CN217332494U (zh) 一种用于试管的移液装置
CN114486425A (zh) 推片机连续推片装置
JP3820618B2 (ja) 管の保持位置決め装置
CN114314472A (zh) 一种样本管开盖装置
CN115327140A (zh) 开盖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6577178B (zh) 一种血液检测用自动摇匀设备
CN106044121B (zh) 蝶翼式采血针针柄供应装置
CN222014234U (zh) 血细胞分析仪探针防撞样品放置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