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3985U - 新型pt接头总成 - Google Patents
新型pt接头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53985U CN214153985U CN202120252545.7U CN202120252545U CN214153985U CN 214153985 U CN214153985 U CN 214153985U CN 202120252545 U CN202120252545 U CN 202120252545U CN 214153985 U CN214153985 U CN 2141539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sets
- joint
- assembly
- no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PT接头总成,其中环氧底座设置于电缆接头的底端,勾型螺母组件设置于电缆接头的内部,排气线设置于勾型螺母组件的内部,固定装置设置于电缆接头的顶端,剥切电缆横向设置于电缆接头顶部的左端,固定压板设置于电缆上,电缆的套设置于电缆接头、PT弯管接头总成之间,轴径密封圈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的内部,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轴径密封圈的内部,黄绿地线接头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表面的一侧,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环氧底座的顶端,内缆管道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更易于安装,方便快捷,具有更加稳定的供电性能,且适用于供电局验收范围内的所有生产、办公以及公共场所的电缆连接工具的具体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PT接头总成。
背景技术
接头是安装在电缆与电缆之间,具有一定绝缘和密封性能,使得两根及以上电缆连续运行的设备。其中PT软电缆连接是用于从主母排取电提供给高压互感器的方案之一,其安装方法和实际使用中的具体连接方案有关,不同的连接方案有不同的安装操作。一般地说来,最常使用的是欧式前插、软电缆35mm2(EPR或XLPE)以及肘型PT接头。
现有用于电缆与电缆之间连接的接头总成不便于安装,组装过程较为繁琐,且供电性能不稳定,使用安全系数较低。因此,需要在现有的PT接头总成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型PT接头总成,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PT接头总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PT接头总成,包括环氧底座、电缆接头、勾型螺母组件、排气线、固定装置、剥切电缆、固定压板、电缆、PT弯管接头总成、轴径密封圈、第一接线端子、黄绿地线接头、第二接线端子以及内缆管道,所述环氧底座设置于电缆接头的底端,所述勾型螺母组件设置于电缆接头的内部,所述排气线设置于勾型螺母组件的内部,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电缆接头的顶端,所述剥切电缆横向设置于电缆接头顶部的左端,所述固定压板设置于电缆上,所述电缆的一端设置于电缆接头上,所述电缆的另一端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上,所述轴径密封圈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的内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轴径密封圈的内部,所述黄绿地线接头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环氧底座的顶端,所述内缆管道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的内部。
上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底座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上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型螺母组件设置为可拆卸组件结构。
上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切电缆包括端子、导体、芯绝缘、半导体、铜屏蔽、恒力弹簧、密封胶、冷缩护套管、外护套以及接地线,所述端子设置于导体的顶端,所述导体设置于芯绝缘的顶端,所述芯绝缘设置于半导体的顶端,所述铜屏蔽设置于半导体的外部,所述恒力弹簧设置于铜屏蔽的上部,所述冷缩护套管通过密封胶设置于铜屏蔽的外部,所述外护套设置于冷缩护套管的外部,所述接地线设置于外护套的底端。
上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直径。
上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绝缘与所述半导体的断口处设置有2.8-3.2mm的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新型PT接头总成的整体结构设计简单,更易于安装,方便快捷,具有更加稳定的供电性能,提高使用安全系数,且适用于供电局验收范围内的所有生产、办公以及公共场所的电缆连接工具的具体使用要求,质量标准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T弯管接头总成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径密封圈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剥切电缆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环氧底座、2电缆接头、3勾型螺母组件、4排气线、5固定装置、6剥切电缆、7固定压板、8电缆、9PT弯管接头总成、10轴径密封圈、11第一接线端子、12黄绿地线接头、13第二接线端子、14内缆管道、15端子、16导体、17芯绝缘、18半导体、19铜屏蔽、20恒力弹簧、21密封胶、22冷缩护套管、23外护套、24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新型PT接头总成,包括环氧底座1、电缆接头2、勾型螺母组件3、排气线4、固定装置5、剥切电缆6、固定压板7、电缆8、PT弯管接头总成9、轴径密封圈10、第一接线端子11、黄绿地线接头12、第二接线端子13以及内缆管道14,环氧底座1设置于电缆接头2的底端,勾型螺母组件3设置于电缆接头2的内部,排气线4设置于勾型螺母组件3的内部,固定装置5设置于电缆接头2的顶端,剥切电缆6横向设置于电缆接头2顶部的左端,固定压板7设置于电缆8上,电缆8的一端设置于电缆接头2上,电缆8的另一端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上,轴径密封圈10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的内部,第一接线端子11设置于轴径密封圈10的内部,黄绿地线接头12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表面的一侧,第二接线端子13设置于环氧底座1的顶端,内缆管道14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环氧底座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电缆接头2、PT弯管接头总成9的两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勾型螺母组件3设置为可拆卸组件结构,便于拆卸组装,易于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剥切电缆6包括端子15、导体16、芯绝缘17、半导体18、铜屏蔽19、恒力弹簧20、密封胶21、冷缩护套管22、外护套23以及接地线24,端子15设置于导体16的顶端,导体16设置于芯绝缘17的顶端,芯绝缘17设置于半导体18的顶端,铜屏蔽19设置于半导体18的外部,恒力弹簧20设置于铜屏蔽19的上部,冷缩护套管22通过密封胶21设置于铜屏蔽19的外部,外护套23设置于冷缩护套管22的外部,接地线24设置于外护套23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接线端子11的直径大于第二接线端子13的直径,便于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芯绝缘17与半导体18的断口处设置有2.8-3.2mm的锥面,其削半导电层锥面时,一定从芯绝缘17向半导电层方向削,否则易划伤芯绝缘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安装时各部件必须保证水平及垂直插入,同时要对正,清洁电缆接头2、剥切电缆6以及PT弯管接头总成9装配面,并涂硅脂后,将电缆接头2、剥切电缆6以及PT弯管接头总成9进行连接,固定电缆8时,严禁使环氧底座1发生弯曲,环氧底座1接地孔接地,验电头不测取电压时,盖住电缆8有效接地,有效固定电缆8,将第一接线端子11直接压入改型环氧底座内喉处,使其方便与下面的第二接线端子12进行融合,组装合成之后,进行柜体安装,本产品与PT柜安装时,会产生高压气体放电现象,所以安装前必须要把排气线插入产品内安装,安装到位后,把排气线拉出即可解决问题,完成后,确保所有的接地线都与系统接地点连接且牢固,并在现场做耐压试验要用配合完整的工装。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简单,更易于安装,方便快捷,具有更加稳定的供电性能,且适用于供电局验收范围内的所有生产、办公以及公共场所的电缆连接工具的具体使用要求,质量标准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于”、“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新型PT接头总成,包括环氧底座(1)、电缆接头(2)、勾型螺母组件(3)、排气线(4)、固定装置(5)、剥切电缆(6)、固定压板(7)、电缆(8)、PT弯管接头总成(9)、轴径密封圈(10)、第一接线端子(11)、黄绿地线接头(12)、第二接线端子(13)以及内缆管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底座(1)设置于电缆接头(2)的底端,所述勾型螺母组件(3)设置于电缆接头(2)的内部,所述排气线(4)设置于勾型螺母组件(3)的内部,所述固定装置(5)设置于电缆接头(2)的顶端,所述剥切电缆(6)横向设置于电缆接头(2)顶部的左端,所述固定压板(7)设置于电缆(8)上,所述电缆(8)的一端设置于电缆接头(2)上,所述电缆(8)的另一端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上,所述轴径密封圈(10)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的内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1)设置于轴径密封圈(10)的内部,所述黄绿地线接头(12)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3)设置于环氧底座(1)的顶端,所述内缆管道(14)设置于PT弯管接头总成(9)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底座(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型螺母组件(3)设置为可拆卸组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切电缆(6)包括端子(15)、导体(16)、芯绝缘(17)、半导体(18)、铜屏蔽(19)、恒力弹簧(20)、密封胶(21)、冷缩护套管(22)、外护套(23)以及接地线(24),所述端子(15)设置于导体(16)的顶端,所述导体(16)设置于芯绝缘(17)的顶端,所述芯绝缘(17)设置于半导体(18)的顶端,所述铜屏蔽(19)设置于半导体(18)的外部,所述恒力弹簧(20)设置于铜屏蔽(19)的上部,所述冷缩护套管(22)通过密封胶(21)设置于铜屏蔽(19)的外部,所述外护套(23)设置于冷缩护套管(22)的外部,所述接地线(24)设置于外护套(23)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3)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PT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绝缘(17)与所述半导体(18)的断口处设置有2.8-3.2mm的锥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52545.7U CN214153985U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新型pt接头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52545.7U CN214153985U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新型pt接头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53985U true CN214153985U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4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52545.7U Active CN214153985U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新型pt接头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53985U (zh) |
-
2021
- 2021-01-28 CN CN202120252545.7U patent/CN2141539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60530B2 (en) | Termin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power cable | |
CN100498400C (zh) | 光纤复合相线接头盒及其连接工艺 | |
CN201383665Y (zh) | 一种肘型电缆接头 | |
CN214153985U (zh) | 新型pt接头总成 | |
US20150280439A1 (en) | Apparatus for grounding interconnected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 | |
JPH08500960A (ja) | 予め導電線を通した剛性電線管 | |
CN201122190Y (zh) | 光纤复合相线接头盒 | |
CN2523088Y (zh) | 电力电缆肘形插头 | |
KR20090102926A (ko) | 커넥터가 구비된 광복합 전력케이블 접속함 | |
CN211348339U (zh) | 一种可分离连接器用试验终端 | |
JP3397918B2 (ja) | 電力ケーブル線路の耐電圧試験方式 | |
CN207851172U (zh) | 一种电缆软接头试验工装 | |
CN212587735U (zh) | 基于铜台等电位处理的绝缘管型母线中间连接装置 | |
CN215990435U (zh) | 无定子接线盒的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 |
CN214012567U (zh) | 一种抗变形架空电缆 | |
CN210430434U (zh) | 一种新型电缆接线固定装置 | |
CN209948061U (zh) | 地灾监测设备的电线接头防水结构 | |
CN215415687U (zh) | 一种冷缩电缆附件用便捷检测电性能的试验工装 | |
CN217563295U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冷缩式电缆终端 | |
CN111834761B (zh) |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中间连接装置和方法及应用 | |
CN109560524B (zh) |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装置 | |
CN218771249U (zh) | 一种连接不同尺寸规格高压电缆的整体预制式中间接头 | |
CN108736202A (zh) | 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 |
CN219304075U (zh) | 一种便于连接的线材 | |
CN214378880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