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4489U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44489U CN209244489U CN201821313465.2U CN201821313465U CN209244489U CN 209244489 U CN209244489 U CN 209244489U CN 201821313465 U CN201821313465 U CN 201821313465U CN 209244489 U CN209244489 U CN 2092444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end socket
- solar energy
- positiv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包括窗框导轨、帘片、活动片、连接型材、驱动装置、太阳能光伏板、正极电刷、负极电刷、控制装置、蓄电池和电气模块;帘片、活动片、连接型材相互铰接且在竖直方向排列构成一幅帘席,帘席的顶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安装于窗框导轨顶部;太阳能光伏板固定安装于至少一块帘片的向阳侧,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两侧,且分别与连接型材的两侧电连接;窗口导轨内部沿轴向安装有正极电刷及负极电刷,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通过连接型材的两侧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遮蔽状态下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蓄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节能装饰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背景技术
市场上存在这各式各样的百叶窗产品,百叶窗的优点是可以随意垂下和收起,实现遮蔽和透光两种工作状态。在遮蔽状态下,百叶窗的向阳侧是面对阳光直射的,具有丰富的日照太阳能资源可以利用。
现有技术的百叶窗产品都不具备吸收利用太阳能的功能。这不仅造成了太阳能资源的浪费,而且自身的电动结构还需要额外提供电能来驱动,对于资源的利用并不科学合理。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实现遮蔽状态下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蓄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包括窗框导轨、帘片、活动片、连接型材、驱动装置、太阳能光伏板、正极电刷、负极电刷、控制装置、蓄电池和电气模块;窗框导轨竖直设于两侧,连接型材水平延伸,连接型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铰链槽和下铰链槽;帘片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连接型材的下铰链槽铰接,帘片的两侧中部设有铰接部;活动片的侧面上端设有与铰接部配合的第一铰接端子,第一铰接端子与铰接部铰接;活动片的侧面下端设有与上铰链槽配合的第二铰接端子,第二铰接端子与位于下部的连接型材的上铰链槽铰接;帘片、活动片、连接型材相互铰接且在竖直方向排列构成一幅帘席,帘席的顶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安装于窗框导轨顶部;太阳能光伏板固定安装于至少一块帘片的向阳侧,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两侧与连接型材的两侧电连接;窗口导轨内部沿轴向安装有正极电刷及负极电刷,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通过连接型材的两侧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电气模块与正极电刷、负极电刷、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电连接,且蓄电池及市电与电气模块电连接,使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对蓄电池充电,且蓄电池或市电能够对驱动装置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帘片的向阳侧表面设有一条沿帘片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安装槽至少铺设于一块帘片的向阳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帘片的上端两侧设有第一电插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第一电插孔且与之电连接;所述连接型材的侧边还设有封头;封头的侧面设有一个插接部,封头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帘片的侧方,且封头与第一电插孔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的内侧面正对于下铰链槽设有导电插接端子,导电插接端子插接于第一电插孔与之电连接,使连接型材两侧的封头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分为与正极电刷电连接的正极封头、以及与负极电刷电连接的负极封头;正极封头在向阳侧或室内侧的其中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正极电刷端子,负极封头在另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负极电刷端子;所述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设于窗框导轨内部的向阳侧和室内侧,且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对应于正极电刷端子和负极电刷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还分为串联插接封头和串联插口封头;串联插接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接封头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延伸的、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串联端子;串联插口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口封头的底部设有与串联端子匹配的串联插槽,串联插槽内部设有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插槽端子;相邻两片连接型材之间,串联插接封头位于串联插口封头下方,串联端子滑动插接于串联插槽中与插槽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两侧的铰接部,且通过活动片分别与连接型材的两侧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帘片两侧的铰接部为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插孔;第一铰接端子插接于铰接部内部与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电连接,且第一铰接端子与第二铰接端子电连接;连接型材的侧边还设有封头;封头的侧面设有一个插接部,封头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帘片的侧方,且封头与第二铰接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的外侧面正对于上铰链槽设有导电连接孔,第二铰接端子插接于导电连接孔与之电连接,使连接型材两侧的封头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分为与正极电刷电连接的正极封头、以及与负极电刷电连接的负极封头;正极封头在向阳侧或室内侧的其中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连接孔电连接的正极电刷端子,负极封头在另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连接孔电连接的负极电刷端子;所述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设于窗框导轨内部的向阳侧和室内侧,且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对应于正极电刷端子和负极电刷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还分为串联插接封头和串联插口封头;串联插接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接封头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延伸的串联端子;串联插口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口封头的底部设有与串联端子匹配的串联插槽,串联插槽内部设有插槽端子;相邻两片连接型材之间,串联插接封头位于串联插口封头下方,串联端子滑动插接于串联插槽中与插槽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与同一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的连接型材两侧,一侧装设正极封头、另一侧装设负极封头。
进一步的,多片太阳能光伏板连接组成板组,其中相邻的两片帘片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反向设置,使相邻两片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相邻,且分别与两片相邻的连接型材电连接;相邻的两片连接型材同一侧分别相应装设串联插接封头和串联插口封头,且串联插接封头与串联插口封头相互插接;板组中,最下方及最上方的两片太阳能光伏板分别由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对外,且相应电连接正极封头和负极封头,使板组的正极封头与正极电刷电连接、板组的负极封头与负极电刷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导轨的向阳侧表面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与正极电刷及负极电刷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导轨的室内侧表面装设有供电插座,供电插座与电气模块连接,使蓄电池或市电能够对供电插座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帘片包括横向上相互连接的两块或以上的分段帘;分段帘的向阳侧分别设有一块太阳能光伏板,且轴向相接的太阳能光伏板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片串联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段帘的相接端均设有一个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孔,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均设有与电连接孔配合的电连接端子,电连接端子插接于电连接孔中与之电连接,使分段帘上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连接片串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具有以下优点:
在帘片的向阳侧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接收太阳的照射,从而将日照转化为电能并以蓄电池蓄能,供给自身甚至外界使用;
太阳能光伏板的电路排布充分满足电路参数的需求,能够进行并联、串联及复合接线等方式,优化整体的电路参数;
实现了太阳能光伏板的铺设以及收纳效果,保留了普通遮阳百叶窗的遮阳及透气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帘片及窗框导轨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光伏板组合接电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串联插接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串联插口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光伏板组合接电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串联插接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串联插口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板组串联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窗框导轨 2、帘片
3、驱动装置 4、控制装置
5、活动片 6、连接型材
7、太阳能光伏板 8、正极电刷
9、负极电刷 10、封头
11、上铰链槽 12、下铰链槽
13、铰接部 14、第一铰接端子
15、导电连接孔 16、第二铰接端子
17、正极电刷端子 18、负极电刷端子
19、串联端子 20、串联插槽
21、插槽端子 22、供电插座
23、正极封头 24、负极封头
25、串联插接封头 26、串联插口封头
27、连接片 28、电连接端子
29、第一插接孔 30、导电插接端子
31、第二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包括窗框导轨1、帘片2、活动片5、连接型材6、驱动装置3、太阳能光伏板7、正极电刷8、负极电刷9、控制装置4、蓄电池和电气模块;窗框导轨1竖直设于两侧,连接型材6水平延伸,连接型材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铰链槽11和下铰链槽12;帘片2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连接型材6的下铰链槽12铰接,帘片2的两侧中部设有铰接部13;活动片5的侧面上端设有与铰接部13配合的第一铰接端子14,第一铰接端子14与铰接部13铰接;活动片5的侧面下端设有与上铰链槽11配合的第二铰接端子16,第二铰接端子16与位于下部的连接型材6的上铰链槽11铰接;帘片2、活动片5、连接型材6相互铰接且在竖直方向排列构成一幅帘席,帘席的顶端与驱动装置3连接,驱动装置3安装于窗框导轨1顶部;太阳能光伏板7固定安装于至少一块帘片2的向阳侧,且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2两侧与连接型材6的两侧电连接;窗口导轨内部沿轴向安装有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正极电刷8和负极电刷9分别通过连接型材6的两侧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电气模块与正极电刷8、负极电刷9、驱动装置3及控制装置4电连接,且蓄电池及市电与电气模块电连接,使太阳能光伏板7能够对蓄电池充电,且蓄电池或市电能够对驱动装置3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是实现了遮蔽状态下在向阳侧通过太阳能光伏板7接收日照并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蓄电池进行蓄能。由于本产品自身的活动也是电动的,这些蓄电池中的电能能够供给自身的活动。当人对控制装置4进行控制指令,也可以通过电气模块将蓄电池的电能供给到驱动装置3进行电动百叶整体的活动控制。为了避免蓄电池中电能不足导致电动百叶整体无法活动,还连接了市电辅助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帘片2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电动百叶产品并无太大差异,但其具体结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成重要影响,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重点所在,在此不作赘述。甚至在整片帘席的最底端有可能增设帘底片(未图示)辅助整片帘席的下垂,然而这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重点无实质关系,且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限定。同理,驱动装置3则无疑为电机(未图示)、滚筒(未图示)等部件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对其充分了解,其具体结构在此也不作赘述。
对于蓄电池的安装位置,是不做限定的。理论上无论安装在什么位置,都能满足需求。一般情况下,更优选安装在窗框导轨1上方,与驱动装置3集成组装。
请参阅图2至图3,对于太阳能光伏板7的具体安装形式,作为优选,所述帘片2的向阳侧表面设有一条沿帘片2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太阳能光伏板7通过安装槽至少铺设于一块帘片2的向阳侧表面。
在每个太阳能光伏板7的两侧设置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可以更方便地实现接电,就近地与窗框导轨1内部的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实施电连接。在此,由于帘片2属于翻片结构,是一个具有开合动作的活动部件,不适合直接与窗框导轨1内部的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直接电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接电。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帘片2与连接型材6直接接电的电路走向结构。具体是,作为优选,所述帘片2的上端两侧设有第一电插孔29,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第一电插孔29且与之电连接;所述连接型材6的侧边还设有封头10;封头10的侧面设有一个插接部,封头10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帘片2的侧方且与第一电插孔29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封头10的内侧面正对于下铰链槽12设有导电插接端子30,导电插接端子30插接于第一电插孔29与之电连接,使连接型材6两侧的封头10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布局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其中,第一电插孔29与导电插接端子30的插接配合,既实现了电连接,又不妨碍帘片2在下铰链槽12中的铰接旋转活动,巧妙地实现了帘片2与连接型材6之间的活动接电。
对于太阳能光伏板7的电路接线方式,可能存在并联、串联、甚至两者结合的复合结构,用以满足不同的参数需求。下面先以最简单的各太阳能光伏板7单独并联结构作为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详见图3,作为优选,实现封头10与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电连接的结构方案是,所述封头10分为与正极电刷8电连接的正极封头23、以及与负极电刷9电连接的负极封头24;正极封头23在向阳侧或室内侧的其中一侧凸出设有正极电刷端子17,负极封头24在另一侧凸出设有负极电刷端子18;所述正极电刷8和负极电刷9分别设于窗框导轨1内部的向阳侧和室内侧,且正极电刷8和负极电刷9分别对应于正极电刷端子17和负极电刷端子18。与同一太阳能光伏板7电连接的连接型材6两侧,一侧装设正极封头23、另一侧装设负极封头24。
在此,实际上正极电刷端子17和负极电刷端子18是在封头10的内部与导电插接端子30电连接,从而实现整体的电连接结构。
以说明书附图为例,窗框导轨1的内部统一以向阳侧装设正极电刷8、以室内侧装设负极电刷9。那么,正极封头23只要在向阳侧凸出设有正极电刷端子17,就能够与正极电刷8配合接触;负极封头24只要在室内侧凸出设有负极电刷端子18,即可与负极电刷9配合接触。由此作为接电的规律,正极与负极就不会错乱,组装和调试都十分方便。这种接电方式中,每片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电连接,每片太阳能光伏板7都是并联的,且独立实施供能。这种接电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但每片太阳能光伏板7的电压较小,尤其对于帘片2较细窄的应用场合,供电参数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
请参阅图4、图5及图9,另外,各太阳能光伏板7之间还可以实现串联,从而提高输出电压。具体的方案是,作为优选,所述封头10还分为串联插接封头25和串联插口封头26;串联插接封头25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接封头25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延伸的串联端子19;串联插口封头26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口封头26的底部设有与串联端子19匹配的串联插槽20,串联插槽20内部设有插槽端子21;相邻两片连接型材6之间,串联插接封头25位于串联插口封头26下方,串联端子19滑动插接于串联插槽20中与插槽端子21电连接。
在此,串联端子19、插槽端子21分别与导电插接端子30电连接。
以说明书附图的图,9为例,多片太阳能光伏板7连接组成板组,其中相邻的两片帘片2上的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反向设置,使相邻两片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相邻,且分别与两片相邻的连接型材6电连接;相邻的两片连接型材6同一侧分别相应装设串联插接封头25和串联插口封头26,且串联插接封头25与串联插口封头26相互插接;板组中,最下方及最上方的两片太阳能光伏板7分别由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对外,且相应通过活动片5电连接正极封头23和负极封头24,使板组的正极封头23与正极电刷8电连接、板组的负极封头24与负极电刷9电连接。而多个板组之间,则为并联关系,整体属于复合接电的结构形式。
同时,这种封头10与封头10之间的相互组合作用,并不影响帘片2自身的活动。因此,整片帘席依然可以进行卷曲;或帘片2依然能够在活动片5的作用下进行开合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窗框导轨1的向阳侧表面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7,且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与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电连接。这样能够充分利用电动百叶产品在向阳侧的日照面积,达到日照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详见图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窗框导轨1的室内侧表面装设有供电插座22,供电插座22与电气模块连接,使蓄电池或市电能够对供电插座22供电,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储蓄的电能,打破供能的局限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整体的接电结构,具体是太阳能光伏板7的电路走向。本实施例中将活动片5加入作为电连接的部件,参与到整体的接电结构中。
请参阅图6,具体的方案是,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2两侧的铰接部13,且通过活动片5分别与连接型材6的两侧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帘片2两侧的铰接部13为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插孔31;第一铰接端子14插接于铰接部13内部与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电连接,且第一铰接端子14与第二铰接端子16电连接;连接型材6的侧边还设有封头10;封头10的侧面设有一个插接部,封头10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帘片2的侧方,且封头10与第二铰接端子16电连接。
这种结构方案中,帘片2并非直接与连接型材6进行电连接,因而也降低了帘片2上端与连接型材6的下铰链槽12之间的配合难度,对帘片2的开合运动更加有利。在本实施例的接电方案中,太阳能光伏板7受到照射产生电能,通过活动片5与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的电连接传递至电气模块,通过电气模块的整流最终输送到蓄电池进行充电蓄能。在此,活动片5除了充当帘片2开合活动的牵引部件,还充当电连接的媒介,便于太阳能光伏板7的接电组装。通过活动片5实现电路的走向,使电路结构连接到更为稳定的连接型材6两端,从而避免了繁琐累赘的走线结构。而且这种结构即插即用,将复杂的电路结构化繁为简,方便组装。
更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封头10的外侧面正对于上铰链槽11设有导电连接孔15,第二铰接端子16插接于导电连接孔15与之电连接,使连接型材6两侧的封头10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整体的电路连接方式是:正极端子/负极端子-铰接部13-第一铰接端子14-第二铰接端子16-导电连接孔15。从而实现封头10与太阳能光伏板7之间的电连接。封头10分别与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电连接,即可使太阳能光伏板7与电气模块相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而对于太阳能光伏板7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及封头10与正极电刷8及负极电刷9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是完全相同的,具有串联与并联结构,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种的并联及串联电路结构进行实施,在此不作赘述。请参阅图7至图8,当中唯一的不同在于:正极封头8的正极电刷端子17、负极封头9的负极电刷端子18是与导电连接孔15电连接的。同理,串联插接封头25的串联端子19、串联插口封头26的插槽端子21也与导电连接孔15电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使帘片2采用多段式的结构。例如在帘席本身宽度太宽,使帘片2不利于加工太长的场合;或在太阳能光伏板7的尺寸受限的场合等,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方案。
结合图1及图10,具体是,作为优选,所述帘片2包括横向上相互连接的两块或以上的分段帘;分段帘的向阳侧分别设有一块太阳能光伏板7,且轴向相接的太阳能光伏板7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片27串联电连接。
同一帘片2的各段分段帘上的太阳能光伏板7之间为串联关系,视为一块大的太阳能光伏板7。帘片2的整体接电结构可以应用实施例一的并联结构或实施例二的串联加并联复合接电结构。其余的部件结构与实施例一并无不同,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分段帘的相接端均设有一个与太阳能光伏板7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孔,每个连接片27的两端均设有与电连接孔配合的电连接端子28,电连接端子28插接于电连接孔中与之电连接,使分段帘上的太阳能光伏板7通过连接片27串联。
电连接孔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的铰接部13其实并无实质差异,可以采取完全相同的结构,或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尺寸加以区分。连接片27可仿照活动片5,其作用也十分相似。但连接片27是两侧均凸出设有电连接端子28,实现轴向上两块分段帘上的太阳能光伏板7之间的串联接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在帘片2的向阳侧安装太阳能光伏板7接收太阳的照射,从而将日照转化为电能并以蓄电池蓄能,供给自身甚至外界使用,更节能环保,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翻片式的帘席通过活动片5、连接片27方便地实现接电,组装也极其方便,只要准确插接相应部件即可。太阳能光伏板7的电路排布能够进行并联、串联及复合接线等方式,优化整体的电路参数,使电路参数满足供电和蓄能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太阳能光伏板7的铺设以及收纳效果,保留了普通遮阳百叶窗的翻片开合功能。同时,帘片2可采用分段帘结构,满足不同宽度尺寸的帘席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导轨、帘片、活动片、连接型材、驱动装置、太阳能光伏板、正极电刷、负极电刷、控制装置、蓄电池和电气模块;窗框导轨竖直设于两侧,连接型材水平延伸,连接型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铰链槽和下铰链槽;帘片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连接型材的下铰链槽铰接,帘片的两侧中部设有铰接部;活动片的侧面上端设有与铰接部配合的第一铰接端子,第一铰接端子与铰接部铰接;活动片的侧面下端设有与上铰链槽配合的第二铰接端子,第二铰接端子与位于下部的连接型材的上铰链槽铰接;帘片、活动片、连接型材相互铰接且在竖直方向排列构成一幅帘席,帘席的顶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安装于窗框导轨顶部;太阳能光伏板固定安装于至少一块帘片的向阳侧,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两侧与连接型材的两侧电连接;窗口导轨内部沿轴向安装有正极电刷及负极电刷,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通过连接型材的两侧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电气模块与正极电刷、负极电刷、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电连接,且蓄电池及市电与电气模块电连接,使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对蓄电池充电,且蓄电池或市电能够对驱动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片的向阳侧表面设有一条沿帘片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安装槽至少铺设于一块帘片的向阳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片的上端两侧设有第一电插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第一电插孔且与之电连接;所述连接型材的侧边还设有封头;封头的侧面设有一个插接部,封头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帘片的侧方,且封头与第一电插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内侧面正对于下铰链槽设有导电插接端子,导电插接端子插接于第一电插孔与之电连接,使连接型材两侧的封头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分为与正极电刷电连接的正极封头、以及与负极电刷电连接的负极封头;正极封头在向阳侧或室内侧的其中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正极电刷端子,负极封头在另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负极电刷端子;所述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设于窗框导轨内部的向阳侧和室内侧,且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对应于正极电刷端子和负极电刷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还分为串联插接封头和串联插口封头;串联插接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接封头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延伸的、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串联端子;串联插口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口封头的底部设有与串联端子匹配的串联插槽,串联插槽内部设有与导电插接端子电连接的插槽端子;相邻两片连接型材之间,串联插接封头位于串联插口封头下方,串联端子滑动插接于串联插槽中与插槽端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延伸至帘片两侧的铰接部,且通过活动片分别与连接型材的两侧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片两侧的铰接部为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插孔;第一铰接端子插接于铰接部内部与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电连接,且第一铰接端子与第二铰接端子电连接;连接型材的侧边还设有封头;封头的侧面设有一个插接部,封头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帘片的侧方,且封头与第二铰接端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外侧面正对于上铰链槽设有导电连接孔,第二铰接端子插接于导电连接孔与之电连接,使连接型材两侧的封头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分为与正极电刷电连接的正极封头、以及与负极电刷电连接的负极封头;正极封头在向阳侧或室内侧的其中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连接孔电连接的正极电刷端子,负极封头在另一侧凸出设有与导电连接孔电连接的负极电刷端子;所述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设于窗框导轨内部的向阳侧和室内侧,且正极电刷和负极电刷分别对应于正极电刷端子和负极电刷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还分为串联插接封头和串联插口封头;串联插接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接封头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延伸的串联端子;串联插口封头的向阳侧及室内侧均封闭绝缘,且串联插口封头的底部设有与串联端子匹配的串联插槽,串联插槽内部设有插槽端子;相邻两片连接型材之间,串联插接封头位于串联插口封头下方,串联端子滑动插接于串联插槽中与插槽端子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10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与同一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的连接型材两侧,一侧装设正极封头、另一侧装设负极封头。
13.根据权利要求6或11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多片太阳能光伏板连接组成板组,其中相邻的两片帘片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反向设置,使相邻两片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相邻,且分别与两片相邻的连接型材电连接;相邻的两片连接型材同一侧分别相应装设串联插接封头和串联插口封头,且串联插接封头与串联插口封头相互插接;板组中,最下方及最上方的两片太阳能光伏板分别由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对外,且相应电连接正极封头和负极封头,使板组的正极封头与正极电刷电连接、板组的负极封头与负极电刷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导轨的向阳侧表面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分别与正极电刷及负极电刷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导轨的室内侧表面装设有供电插座,供电插座与电气模块连接,使蓄电池或市电能够对供电插座供电。
16.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片包括横向上相互连接的两块或以上的分段帘;分段帘的向阳侧分别设有一块太阳能光伏板,且轴向相接的太阳能光伏板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片串联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帘的相接端均设有一个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孔,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均设有与电连接孔配合的电连接端子,电连接端子插接于电连接孔中与之电连接,使分段帘上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连接片串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13465.2U CN209244489U (zh) | 2018-08-11 | 2018-08-11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13465.2U CN209244489U (zh) | 2018-08-11 | 2018-08-11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44489U true CN209244489U (zh) | 2019-08-13 |
Family
ID=6751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13465.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44489U (zh) | 2018-08-11 | 2018-08-11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444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9498A (zh) * | 2018-08-11 | 2018-12-11 | 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
2018
- 2018-08-11 CN CN201821313465.2U patent/CN20924448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9498A (zh) * | 2018-08-11 | 2018-12-11 | 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CN108979498B (zh) * | 2018-08-11 | 2023-10-10 | 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73058B1 (ko) | 태양광 발전을 이용한 전동식 블라인드 | |
KR101260301B1 (ko) | 건물 일체형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 |
EP3892813B1 (en) | Solar battery blind | |
CN108158381A (zh) | 一种可智能控制的电动窗帘 | |
CN101929301A (zh) | 光追踪可收放太阳能百叶窗 | |
KR101315272B1 (ko) | 태양전지판이 구비된 창호 | |
CN209244490U (zh)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直条式电动百叶 | |
CN209244489U (zh)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
JP2022526774A (ja) | ブラインド太陽光発電羽根 | |
CN108999554A (zh)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直条式电动百叶 | |
CN205153964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窗帘 | |
CN108979498A (zh) |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翻片式电动百叶 | |
CN216950178U (zh) | 一种应用于窗帘的节能储能机构 | |
KR101120031B1 (ko) | 태양광 발전 겸용 커튼 장치 | |
CN201747240U (zh) | 太阳能充电的电动窗帘 | |
CN207268155U (zh) |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百叶窗 | |
CN206338017U (zh) | 太阳能百叶窗帘 | |
CN206468190U (zh) | 一种可拆内平开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光伏窗 | |
CN108331515A (zh) | 一种太阳能百叶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838820U (zh) | 具有修正移动偏差功能的电气连接装置与太阳能窗户结构 | |
CN206195672U (zh) | 组合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09799192U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窗 | |
CN202544648U (zh) | 一种基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活动式窗户 | |
CN211874348U (zh) | 一种可发电的照明窗户 | |
CN208056491U (zh) | 一种多功能采光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