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6789U - 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06789U CN208006789U CN201820422944.1U CN201820422944U CN208006789U CN 208006789 U CN208006789 U CN 208006789U CN 201820422944 U CN201820422944 U CN 201820422944U CN 208006789 U CN208006789 U CN 2080067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plate
- position block
- mounting
- side handle
- mounting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本体,安装板本体具有一个安装平面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安装平面的上端,并向安装平面的一侧凸出,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轴孔,并在该轴孔外侧设有向一侧突出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凸起方向与焊接部凸出方向相反,上限位块位于安装板本体上端外缘。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安装板可实现侧部手柄的预组装,同时避免在座椅骨架上再加工与侧部手柄的配合结构,减少座椅骨架成型成本,有利于提高侧部手柄的安装效率和座椅总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必备部件,针对一些SUV、MPV型轿车,车内通常设置有三排座椅,驾乘时,为了更方便的乘客进入第三排座椅或在座椅内放置物品时,就通常需要将前排的座椅放倒或翻折一定角度并向前移,以让出足够的空间,故通常在中排座椅上安装有易进入解锁机构,而为了配合易进入解锁机构的调节使用,或者解锁普通座椅的调角器,通常会在座椅的侧部安装操作手柄,对易进入解锁机构进行控制,传统的侧部手柄通常是直接将类似手柄操作盒固定安装在座椅侧部,为了适应侧部手柄的安装,经常需要对座椅的骨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加工,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手柄再安装至座椅过程还需相互配合,都会相对降低座椅的总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在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直接在侧部手柄预安装在安装板的方式,再连同安装板固定到座椅上,有利于提高侧部手柄的安装效率,同时减少对座椅骨架的结构改变,单独成型,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关键在于: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具有安装平面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安装平面的上端,并向安装平面的一侧凸出,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轴孔,并在该轴孔外侧设有向一侧突出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且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沿轴孔的周向交错设置,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凸起方向与焊接部凸出方向相反,所述上限位块位于安装板本体上端外缘。
采用以上方案,可将侧部手柄预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可以直接焊接至座椅骨架上,而安装板上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更容易成型,同时不需要再在座椅上加工其他配合结构,降低了成型难度,并且提高了侧部手柄的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面在下限位块的下侧还设有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所述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设有呈“U”形结构的卡口。
采用以上方案,更方便后期进行拉索的固定安装,而不需要在座椅上设置用于固定拉索调整接头的结构或装置,可进步减少座椅骨架的加工工序,降低成本,也更方便制模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面在对应下限位块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的位置设有矩形孔,所述下限位块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由矩形孔的两条相邻侧边外翻边形成。采用以上方案,通过直接外翻边的形式,有利于确保其与安装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降低通过螺栓或焊接等连接方式因为抖动造成松动的风险,同时也就没有了下限位块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的安装步骤,可直接成型,有利于提高安装板的生产制造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面在轴孔的后下侧设有扭簧挂孔。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后期安装复位扭簧,将复位扭簧的一端直接钩挂在扭簧挂孔内,便于拆装更换等。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面呈矩形结构,其两侧和下端外缘均具有向内翻折的内翻边。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增加安装板的整体支撑强度和几何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面靠近焊接部的一侧上部具有向内延伸的靠接部。采用以上方案,靠接部与焊接部形成类似直角靠尺,安装时,对安装板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位置限定,可以防止安装板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偏斜,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可实现侧部手柄的预组装,同时避免在座椅骨架上再加工与侧部手柄的配合结构,减少座椅骨架成型成本,有利于提高侧部手柄的安装效率和座椅总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部手柄与图1所示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图;
图5为手柄骨架在安装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在座椅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主要包括大体呈矩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本体1,安装板本体1为钣金件,其上具有一个安装平面17和焊接部15,如图所示,安装平面17呈光滑平面结构,焊接部15位于安装平面17的上端,并向安装平面17的内侧凸出,焊接部15的底部也为平板结构,焊接部15余安装平面17之间形成类似沉台结构,安装平面17的左右两侧和下端均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内翻边14,(这里内侧均以安装至座椅上之后的位置为参考,正对座椅的一侧为内侧,背对座椅的一侧为外侧,前后方向亦与座椅相同)。
安装平面17上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轴孔2,轴孔2主要用于后期固定安装轴,安装平面17在轴孔2的前方上侧设有上限位块10,下侧设有下限位块11,如图1所示,上限位块10和下限位块11均为自安装板本体1外侧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结构,且二者均倾斜向前设置,其延伸方向与安装平面17垂直,但与焊接部15的凸起方向相反,其中下限位块11的上棱比轴孔2略低,下限位块11与轴孔2之间连线和上限位块10与轴孔2之间的连线夹角约为40°至60°,以此来限定侧部手柄的转动形成。
安装平面17在下限位块11的前方下侧还设有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略微向前后斜设置,其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卡口120,卡口120呈“U”型结构,主要用来固定拉索的调整接头。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装配工序,快速成型安装板,故在安装平面17上对应下限位块11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的位置开始有矩形孔3,下限位块11由矩形孔3的靠近后端的后侧边外翻边形成,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由矩形孔3的下侧边外翻边形成,这样就避免了单独焊接或链接下限位块11好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同样的,上限位块10也采用类似的结构,安装平面17上端靠近焊接部15位置相对高出一段,然后将该段的前端向外倾斜翻边即形成了上限位块10,充分保证了上限位块10、下限位块11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与安装板本体1的整体性,也能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侧部手柄的复位安装,故安装平面17在轴孔2的后方下侧还设有扭簧挂孔13,扭簧挂孔13为贯穿安装平面17厚度方向的通孔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安装板便于与座椅配合安装,提高其安装精度,故在安装平面17靠近焊接部15的一侧上端设有靠接部16,靠接部16为自安装平面17外缘向内延伸的凸起结构,其凸起方向与焊接部15一致,安装时,其与座椅骨架的底侧表面抵接。
参考图1至图7,侧部手柄5与安装板配合安装,其中侧部手柄5包括手柄骨架50和壳体51,先将安装轴4固定安装在轴孔2处,然后在安装轴4上依次套装复位扭簧6和手柄骨架50,并使手柄骨架50的连接部500处于上限位块10和下限位块11之间,然后将复位扭簧6的一端钩挂在扭簧挂孔13内,另一端钩挂在手柄骨架50上,连接部500在复位扭簧6的作用下与下限位块11抵接,此时若掰动手柄骨架5逆时针转动,则复位扭簧6处于蓄能状态。
此时即可将带有手柄骨架50的安装板直接安装在座椅骨架8的右侧,如图7所示,通过焊接部15的底面与座椅骨架8的右侧侧表面抵接,靠接部16与座椅骨架8右侧底表面抵接,这样即确保安装板安装时不会发生倾斜,提高其安装精度,可以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将其固定在座椅骨架8上。
安装板固定完成后,即进行拉索7的安装,如图5所示,拉索7的连接端70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部500上,而其调整接头71则刚好嵌入卡口120中,快速方便,最后再将壳体51扣合至手柄骨架50上,并将二者相对固定即完成安装。
在生产过程中,安装板可以通过开模快速成型,然后将安装轴4、手柄骨架50和复位扭簧6进行预组装,在进行座椅骨架8的总装时,不需要再对其结构做适应性的调整或设置其他与侧部手柄5相配合的结构,只需将安装板固定到座椅骨架8上,将拉索7与手柄骨架50进行连接,最后将壳体51扣合至手柄骨架50上即可,快速便捷,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本体(1),所述安装板本体(1)具有安装平面(17)和焊接部(15),所述焊接部(15)位于安装平面(17)的上端,并向安装平面(17)的一侧凸出,所述安装平面(17)上设有轴孔(2),并在该轴孔(2)外侧设有向一侧突出的上限位块(10)和下限位块(11),且所述上限位块(10)和下限位块(11)沿轴孔(2)的周向交错设置,所述上限位块(10)和下限位块(11)的凸起方向与焊接部(15)凸出方向相反,所述上限位块(10)位于安装板本体(1)上端外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17)在下限位块(11)的下侧还设有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所述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设有呈“U”形结构的卡口(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17)在对应下限位块(11)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的位置设有矩形孔(3),所述下限位块(11)和拉索调整接头固定块(12)由矩形孔(3)的两条相邻侧边外翻边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17)在轴孔(2)的后下侧设有扭簧挂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17)呈矩形结构,其两侧和下端外缘均具有向内翻折的内翻边(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17)靠近焊接部(15)的一侧上部具有向内延伸的靠接部(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2944.1U CN208006789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2944.1U CN208006789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06789U true CN208006789U (zh) | 2018-10-26 |
Family
ID=6389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2294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6789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06789U (zh)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20422944.1U patent/CN2080067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161695A1 (zh) | 汽车的车身 | |
CN103582592A (zh)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
CN105711653A (zh) | 一种增强型汽车前端框架 | |
CN104554451A (zh) | 汽车车身的车尾侧的侧壁组件 | |
CN208006789U (zh) | 用于安装座椅侧部手柄的安装板 | |
CN20610685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下摆臂总成 | |
CN206374832U (zh) | 一种上弯梁框架组件 | |
CN209757272U (zh) |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0793364U (zh) |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横梁 | |
CN214451362U (zh) | 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总成及汽车 | |
CN108945107A (zh) | 半挂车全铝纵梁结构 | |
CN201068168Y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保险杠一体安装托架 | |
CN112758216B (zh) | 一种车体侧转向支撑安装支架 | |
CN210283857U (zh) |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 |
CN202624373U (zh) | 一种汽车纵梁的加强结构 | |
CN210027609U (zh) | 连接单元及连接结构 | |
CN208698452U (zh) | 一种汽车天窗的安装结构 | |
CN206067924U (zh) | 一种用于半承载客车挡泥板的安装机构 | |
CN208006772U (zh) | 汽车座椅侧部手柄安装结构 | |
CN108372810B (zh) | 一种客车座椅骨架 | |
CN206306884U (zh) | 折叠座椅支撑机构 | |
CN220518047U (zh) | 一种高原全地形车司机室副座椅挂架外形结构 | |
CN219728333U (zh) | 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 |
CN210047544U (zh) | 翼子板和前大灯安装集成总成 | |
CN220948216U (zh) | 一种可调节的翼子板支架以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