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4646A - 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表面材料的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表面材料的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04646A CN1904646A CN 200610108950 CN200610108950A CN1904646A CN 1904646 A CN1904646 A CN 1904646A CN 200610108950 CN200610108950 CN 200610108950 CN 200610108950 A CN200610108950 A CN 200610108950A CN 1904646 A CN1904646 A CN 19046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mentioned
- surfacing
- layer
- re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用表面材料,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具有设置在透明基材(11)上的防眩层(14;14,16),该防眩层在表面具有树脂制的凹凸部(13)。由上述树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的显示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的显示器,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设置在玻璃壳体、塑料壳体等展示用显示器以及个人计算机、电视机、便携式电话等图像显示器等显示器的表面。
背景技术
在这种显示器中,若来自外部的光在该表面(显示面)无散射地反射,则像映射到此处,难以见到内部的图像,所以在显示器表面设置有用于使来自外部的光发生散射的防眩膜。
但是,在使用显示器时,由于手指接触到该表面,所以会在表面上附着由皮脂等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所产生的指纹等(下文简称为“指纹”),图像的目视性(識認性)容易受损。为此,提出了用于防止指纹附着在显示器表面的对策。例如,已公开了如下的防眩膜:在透明基材膜上层积树脂层,在其上形成具有防污性的防眩层,由此构成防眩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有防污性的防眩层含有氟改性化合物,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大于43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94272号公报(第二页和第四页)
上述由含氟化合物形成的防污层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其表面自由能低,所以指纹的附着量减少,并且,所附着的指纹容易擦去。但是,防眩层含有含氟化合物,且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大于43度,所以,用于形成附着在防眩层上的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容易形成微小液滴,这种微小液滴是附着指纹被看到的重要原因,光在该微小液滴处发生漫反射,指纹在显示器表面明显可见这一点依然未得到改善。因此,存在显示器的显示图像目视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的显示器,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具有防眩功能和使附着在表面的指纹不易明显的功能,能够提高目视性。
对于附着在显示器表面的指纹,由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在该表面上形成微小液滴,光通过该微小液滴发生漫反射,从而指纹被眼睛所看到。因此,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即使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产生附着也不生成该微小液滴,例如,显示器表面处于润湿状态,则可使目视中指纹几乎不明显。也就是说,若以用于显现出防眩性的表面凹凸部为基础,减少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附着量,并使构成该具有凹凸的表面的物质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容易融合,通过虹吸现象(毛细管现像)更多地吸收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则能够有效地防止所附着的指纹明显的效果,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是配置在显示器的表面而进行使用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在透明基材上设置防眩层来构成的,该防眩层在由树脂形成的表面具有凹凸部,而且,由上述树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在60度以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在本发明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中,通过由树脂形成且表面具有凹凸部的防眩层,使光的反射方向发生变化而散射,抑制进入到眼睛的反射光,显现出防眩性。进一步推测,由于在表面具有凹凸部,能够基于虹吸现象将形成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引向表面的凹部(一种毛细管)。另外推测到,由于由上述树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被设定在60度以下,因而构成防眩层的树脂容易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迅速的被引向表面的凹部,所附着的指纹难以被辨认。因此,显示器用表面材料一并具有防眩功能和使附着在表面的指纹不易明显的功能,能够提高显示器图像等的目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的放大剖面图。
图2(a)至图2(c)是图1的变形例。
图3(a)是本发明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式面板的剖面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式面板的剖面图。
图4是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式面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代表性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如图1所示,在透明基材11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层14,且在背面设置有粘着剂层15,该凹凸层14具有由含有微粒12的树脂形成的凹凸部13。凹凸层14借助表面的凹凸部13起到防眩层的作用。该情况下,构成凹凸层14的树脂对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融合性。
图2(a)至图2(c)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如图2(a)所示,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中,在上述图1中的凹凸层14上设置有对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融合性的被覆层(指纹融合层)16,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如图2(b)所示,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通过凹凸转印来形成凹凸层14,构成该凹凸层14的树脂对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融合性,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如图2(c)所示,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通过凹凸转印来形成凹凸层14,在该凹凸层14上设置有被覆层16,该被覆层16对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融合性,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如图2(a)和图2(c)所示,在凹凸层14上设置有被覆层16的情况下,由这些凹凸层14和被覆层16构成防眩层。
作为上述透明基材11,可以使用透明树脂片、透明树脂膜、透明玻璃板等,无特别限定。作为形成透明基材11的树脂材料,具体讲,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甲基)丙烯腈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醚类树脂、聚甲基戊烯类树脂、三醋酸纤维素(TAC)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再生纤维素类树脂、二乙酰纤维素类树脂、乙酸丁酸纤维素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醚酮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偏氯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尼龙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等。其中,从通用性和用途实效等观点出发,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三醋酸纤维素(TAC)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
透明基材11的厚度通常为10μm~5000μm,优选为25μm~1000μm,更优选为35μm~500μm。该厚度在10μm~5000μm的情况下,操作性良好,透明基材11的强度不下降,不会不必要地变厚。
如上所述,凹凸层14利用树脂形成有凹凸部13,由上述树脂所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需要在60度以下,优选为50度以下,更优选为1度~40度。该凹凸层14可以是如上所述在其自身的表面具有凹凸部13,且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方式,也可以是在表面具有凹凸部13,在其上设置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良好融合性的被覆层16的方式。据推测,通过使该接触角在60度以下,构成凹凸层14的树脂容易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迅速引向凹凸层14或被覆层16表面的凹部13a,从而可实现附着的指纹难以被看到的功能。在接触角大于60度的情况下,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容易形成微小液滴,使光漫反射,显示器图像等的目视性变差,所以不适合。
对于上述表面的凹凸部13,按照JIS B 0601-1994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05μm~5μm,且凹凸部13的平均间隔(Sm)优选为5μm~500μm。该Ra更优选为0.05μm~2μm,Sm更优选为5μm~500μm,该Ra尤其优选为0.1μm~0.7μm,Sm尤其优选为5μm~350μm。Ra为0.05μm~5μm的情况下,或Sm为5μm~500μm的情况下,凹凸部13不会变得过小,凹凸部13的间隔不会变得过大,防眩性充分,吸收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虹吸现象的效果不会减少,防止附着指纹明显的功能不会下降。而且,由于凹凸部13不会变得过大,凹凸部13的间隔也不会变得过窄,所以能够减少雾度值(haze)。
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可根据需要在透明基材11的背面、透明基材11和凹凸层14之间设置单层或多层所希望的功能层,该功能层例如粘着剂层、紫外线吸收层、红外线吸收层、防反射层、软质(抗冲击)层、硬涂层、导电层、防静电层、绝热层、反射层、底漆(primer)层等各层。
在防眩层由凹凸层14及其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构成的情况下,将使被覆层16保持可维持本发明目的的功能程度的凹凸部13作为条件,根据需要,可在凹凸层14和被覆层16之间设置单层或多层希望的功能层。作为这种层,可以举出例如紫外线吸收层、红外线吸收层、软质(抗冲击)层、硬涂层、导电层、防静电层、绝热层、反射层、底漆层等。
接着,根据说明情况,对上述被覆层16进行说明。由于指纹以油成分为主,所以被覆层16是与指纹的融合性(亲合性)良好的指纹融合层。作为表示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指标,采用油酸液滴在上述树脂的平坦膜上的接触角。为了实现本功能,该接触角需要在60度以下,优选为50度以下,更优选1度~40度。若接触角为60度以下,则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难以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上形成微小液滴,容易利用在表面的凹凸部13所引起的虹吸现象来吸收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只要是具有这样的接触角的材料,则无特别限定,可使用任何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使用例如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其中,从生产性和储藏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等。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被覆层16表面的接触角,作为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在43度以下。
将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用作被覆层16用的涂布剂时,作为该涂布剂的构成成分,聚合性成分是必须的。即,聚合性成分可从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下面,称为聚合性低聚物)以及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下面,称为聚合性聚合物)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来使用。除此之外,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光分解型或热分解型等的聚合引发剂、不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下面,称为非聚合性低聚物)、不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下面,称为非聚合性聚合物)、金属氧化物、表面活性剂、稀释溶剂、光增敏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
被覆层16只要是其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在60度以下即可,无特别限定。该60度以下的接触角,可通过例如单官能单体或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及其量来控制。使用聚合性低聚物、聚合性聚合物、非聚合性低聚物、或非聚合性聚合物(将这2种低聚物和2种聚合物总称为“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情况下,只要按照单官能单体水平来考虑构成“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的种类和量即可。
例如,在未使用“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单官能单体与多官能单体的组合中,单官能单体的量只要以能够形成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树脂作为条件即可,无特别限制。作为用于达到上述60度以下的接触角的有效成分仅为单官能单体的情况下,在聚合性成分中,单官能单体的量通常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最优选为75重量%以上。该比例为30质量%以上的情况下,被覆层16容易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若该比例下降到10质量%,则被覆层16几乎不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
对于其它根据需要加入的添加剂,只要在通常使用的范围内就没有问题,但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来说,光分解型或热分解型等聚合引发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性成分优选为0.01质量份~20质量份。该情况下,由该涂布剂得到的覆膜能够充分或完全固化。该添加比例在大于20质量%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得到固化充分的涂膜,但效果不再提高,多出的量是没有必要的,是一种浪费。所使用的光分解型或热分解型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
在上述的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组合中,添加“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情况下,在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以及“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的总量中,用于达到上述60度以下的接触角的单官能单体通常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75质量%以上。若该比例为30质量%以上,则被覆层16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充分融合。若该比例下降到10质量%,则被覆层几乎不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性成分,非聚合性低聚物或非聚合性聚合物的添加量通常为1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质量份~80质量份。该添加量为1质量份~80质量份的情况下,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融合性以及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覆膜的特点的强度优异。
将热塑性树脂用作涂布剂的情况下,作为该涂布剂的构成成分,必须有将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中使用的单官能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不含有丙烯酸类官能团的聚合物,除此之外,可根据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稀释溶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或抗氧化剂等。
作为单官能单体,只要能够满足由单官能单体得到的树脂所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条件,就可以使用所有公知的单官能单体,但是,作为对降低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有效的单官能单体,优选例如以下的单官能单体。即,作为与碳原子数为1~20的醇的酯化合物、且不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衣康酸酯、富马酸酯。进一步可以举出与碳原子数为1~10的胺的酰胺化合物且不含有氟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酰胺。而且,可以举出苯乙烯与不含氟原子的取代的苯乙烯。除此之外,可以举出N-乙烯基-2-吡咯烷酮以及不含氟原子的取代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
具体讲,可以示出以下的单官能单体。即,作为单官能单体,优选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メタ)アクリル酸イソボニル)、(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酯、(甲基)丙烯酸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五甲基哌啶酯、(甲基)丙烯酸六氢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以及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间)-甲氧基苯乙烯、富马酸二叔丁酯、富马酸二正丁酯、富马酸二乙酯、衣康酸单(二)甲酯、衣康酸单(二)乙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2-吡咯烷酮。
更优选包括以下的单官能单体,这是由于下述单体可使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更小,防止所附着的指纹明显的效果更大。作为所涉及的单官能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五甲基哌啶酯、(甲基)丙烯酸六氢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以及苯乙烯、N-异丙基丙烯酰胺。
这些优选的单官能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75质量%以上。若该比例在30质量%以上,则能够得到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充分融合性的被覆层16。
作为多官能单体,可以举出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尿烷(ウレタン)改性丙烯酸酯等含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作为多元醇,可以举出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聚丙二醇、丙烷二醇(propanediol)、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1,3己二醇、2,2’-硫代二乙醇(2,2’-thiodiethanol)、1,4-环己烷二甲醇等二元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双甘油、二季戊四醇、双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以上的醇等。
尿烷改性丙烯酸酯可以通过将一个分子中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进行氨酯化(ウレタン化)反应来获得。作为一个分子中含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可以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萘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一个分子中具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对这些有机异氰酸酯进行异氰尿酸酯改性、加成(アダクト)改性、缩二脲改性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异氰酸酯基的有机异氰酸酯等。
其中,从提高覆膜强度和获取性出发,优选二(甲基)丙烯酸己烷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加成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加成物、亚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加成物、加成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加成物、以及缩二脲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加成物。
作为不含有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可以举出丙烯酸低聚物、聚酯低聚物、环氧低聚物、尿烷低聚物、聚醚低聚物、醇酸低聚物、聚丁二烯低聚物、聚硫醇聚烯(ポリチオ一ルポリエン)低聚物和螺环缩醛低聚物等各种低聚物,以及含有多元醇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低聚物。
作为含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可以举出在上述低聚物中加成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作为不含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可以举出上述不含有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的聚合物类型。作为含有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可以举出上述含有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的聚合物类型。
对于这些低聚物和聚合物,优选进行选择使之可以发挥各种功能或可以提高与相邻层的粘着性。例如,对于粘着性而言,优选对形成相邻层的树脂具有亲合性的树脂。即,更优选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等片段化共聚物(セグメント化共重合体),所述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等片段化共聚物含有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以及与邻接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这两种聚合物。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通过照射紫外线或光等活性能量射线来引发聚合的公知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二苯甲酮类、苯乙酮类、α淀粉肟酯(α-アミロキシムエステル)、米氏(ミヒラ一)苯甲酰苯甲酸酯、テトラメチルチユウラムモノサルフアイド、噻吨酮等,具体讲,可以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酮、2-羟基-2-甲基-1-苯丙烷-1-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モルフエリノ)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苯偶因、2,2-二甲氧基-1,2-二苯乙烷-1-酮、二苯甲酮、[4-(甲基苯基硫代)苯基]苯基甲酮、4-羟基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3,3’,4,4’-四(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2-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α淀粉肟酯、米氏苯甲酰苯甲酸酯、テトラメチルチユウラムモノサルフアイド等。
上述表面活性剂是以混合各种原料时的相溶化为目的、以及以提高覆膜的平滑性为目的而使用的。作为这种表面活性剂,无特别限制,但为了使由树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保持在60度以下,优选使用丙烯酸类共聚物(离子类、非离子类)、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溶剂型涂料用流平剂(レベリング剤)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可以举出“BYK-361”、“BYK380”、“BYK-390”、“BYKetol-WS”、“BYK-OK”、“NANOBYK-3601”(ビツクデミ一社制)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涂布剂固形分,表面活性剂在涂布剂中所占的添加比例通常为0.01质量份~1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5质量份。若该混合比例为0.01质量份~10质量份,则相溶化或覆膜的平滑性方面不会有过度与不足(過不足)。
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使用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但因添加量和种类,有时会导致平坦膜的接触角大于60度,所以需要适当地调整其添加量。
作用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优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基的共聚物。聚二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的代表例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而且,可以在主链或侧链的末端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等反应性基团。也可以为将该甲基的一部分乃至全部都取代为其它有机基团的结构(其中,该甲基被取代的位置可以是末端也可以是链内)。作为其它的有机基团,例如为甲基以外的烷基、芳基、环烷基、以及具有聚氧亚烷基链或聚酯链等重复单元的链等。而且,这些有机基团还可以具有羟基、氨基、环氧基、酰基、酰氧基、羧基及其它的官能团。
作为具有上述重复单元的链,可以举出例如聚氧乙烯链、聚氧丙烯链、聚氧四亚甲基链、聚(氧乙烯氧丙稀)链等聚氧亚烷基链,聚己内酯链、聚癸二酸乙二酯链、聚己二酸乙二酯链等聚酯链。这些链的末端可以是羟基或羧基、(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其末端可以以有机基团封端。例如,利用烷基醚化、烷基酯化等封端。该链通常通过二亚甲基或三亚甲基等亚烷基与硅原子键合,但不限于此。
作为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优选聚醚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其市售品可以举出“BYK-306”、“BYK330”、“BYK-341”、“BYK-344”、“BYK-307”、“BYK-333”(ビツクデミ一社制)、“VXL4930”(ヴイアノヴアレジンズ社制)等。
稀释溶剂是在涂布用于形成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涂布剂时为了调整涂布液的粘度而使用的,只要是非聚合性的稀释溶剂即可,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乙酸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环己酮、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烷、丙二醇单甲醚、3-甲氧基丁醇等。
作光增敏剂,使用上述聚合引发剂中所用的公知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三丁胺、三乙胺、聚乙烯亚胺、聚-正丁基膦(ホソフイン)、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等叔胺等。
在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中,优选氟原子所占比例为0.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下,最优选完全不含有氟原子。换言之,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优选由氟原子以外的原子构成、或99.95质量%以上由氟原子以外的原子构成;更优选为99.99质量%以上由氟原子以外的原子构成。氟原子的比例在0.05%以下时,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最表面上,作为低表面自由能成分的氟原子不易使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形成微小液滴,因而附着指纹变得不明显,指纹附着后显示器图像等的目视性不会下降。
为了使附着在该表面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所形成的指纹进一步变得不明显,优选在形成上述防眩层的树脂中含有金属氧化物(微粒)。作为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可以举出各种物质,无特别限制,但优选氧化硅、中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等。这些金属氧化物可以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所添加的金属氧化物的形态无特别限定,优选粉末、溶胶等形态。
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无特别限制,考虑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和覆膜的透明性,优选为1nm~200nm,更优选为1nm~150nm,最优选为10nm~80nm。通过使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在优选范围内,覆膜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融合性得到提高,所附着的指纹变得不易明显。具体讲,若平均粒径在1nm以上,则覆膜表面的凹凸不会变得过于小,能够获得充分的虹吸现象,附着在覆膜表面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所形成的指纹不易明显。若平均粒径在200nm以下,则不会发生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和覆膜的透明性下降的情况。
上述金属氧化物包含在涂布剂中时,为了不使其在涂布剂中的分散稳定性、与粘着剂树脂的密合性等下降,优选以将其预先分散在有机分散介质中的有机溶胶的形态进行使用。而且,在组合物中,为了提高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分散稳定性、在粘着剂树脂中的密合性等,可以预先使用各种偶合剂对金属氧化物微粒的表面进行修饰。作为各种偶合剂,可以举出例如,被有机取代的硅化合物;铝、钛、锆、锑或它们的混合物等金属的醇盐;有机酸的盐;与配位性化合物键合的配位化合物等。为了提高与粘着剂树脂的粘着性,优选利用烯丙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官能团对所使用的金属氧化物表面进行修饰。金属氧化物在聚合性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最优选为35质量%~70质量%。若该比例为5质量%以上,则使附着在表面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所产生的指纹不明显的功能不会下降。该比例若为95质量%以下,则能够得到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覆膜的特点的充分的强度。
将热塑性树脂用于涂布剂中时,只要将能够形成油酸液滴与平坦膜的接触角在60度以下的树脂作为条件即可,无特别限制。它通常以下述聚合物为主体进行构成,所述聚合物为:由在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单官能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不含有丙烯酸类官能团的聚合物。除此之外,可根据需要,添加稀释溶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或抗氧化剂等添加剂。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在使用2种以上的情况下,其比例可以任意设定。对于其它的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可以在通常使用的范围内无问题地使用。
将热固型树脂用于涂布剂中时,只要是使油酸液滴与平坦膜的接触角在60度以下的树脂即可,无特别限制。例如,酚醛树脂、尿素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鸟粪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脂树脂、环氧树脂、氨基醇酸树脂、三聚氰胺-尿素缩聚树脂、硅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等。这些热固型树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在2种以上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其比例可以任意设定。根据需要,可按照通常方法在热固型树脂中添加聚合引发剂、金属氧化物、表面活性剂、稀释溶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
作为将上述用于形成被覆层16的涂布剂涂布于凹凸层14上的方法,可以是辊涂法、旋涂法、浸涂法、刷涂法、喷涂法、棒涂法、刮涂法、模具涂布法、照相凹版涂布、幕涂法、反向涂布法、吻合涂布法、刮刀式涂布法(comma coating)等公知的任意方法。进行涂布时,为了根据需要提高层间粘着性,可以预先实施电晕放电等任意的前处理。
作为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中所使用的活化能量线光源,例如,使用高压水银灯、卤灯、氙灯、氮激光、电子线加速装置、放射性元素等线光源等。对于能量线光源的照射量,作为紫外线波长为365nm时的累积光量优选为50mJ/cm2~5000mJ/cm2。若照射量为50mJ/cm2以上,则能够使涂布剂充分固化;若其在5000mJ/cm2以下,则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不易被着色。
下面对凹凸层14进行说明。凹凸层14以透明树脂作为构成成分来形成。作为透明树脂,可以使用现有的树脂,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等,该透明树脂通常用作涂布剂。其中,从生产性和储藏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
作为构成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的涂布剂的成分,聚合性成分是必须的。作为聚合性成分,可以从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聚合性低聚物以及聚合性聚合物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来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来添加聚合引发剂、非聚合性低聚物、非聚合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稀释溶剂、用于赋予凹凸部13的微粒12、防沉降剂、光增敏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或抗氧化剂等。
作为单官能单体可以使用公知的单官能单体。但是,为了使防眩层以凹凸层14单层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对凹凸层14需要应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考虑的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良好融合性的方案。即,作为形成凹凸层14的单官能单体,可以使用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单体,优选的单体和组成比例也相同。对于多官能单体,可以使用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单体,优选的单体也相同。对于“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可以使用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优选的“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及其添加比例也相同。而且,对于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优选的金属氧化物及其添加比例也相同。
作为构成热塑性树脂的涂布剂的成分,使上述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时所用的单官能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不含有丙烯酸类官能团的聚合物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稀释溶剂、用于赋予凹凸部13的微粒12、防沉降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或抗氧化剂等。
作为单官能单体,可以使用公知的单官能单体。但是,为了使防眩层以凹凸层14单层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良好的融合性,需要对构成凹凸层14的单官能单体应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考虑的方案。即,作为形成凹凸层14的单官能单体,只要满足利用由单官能单体得到的树脂所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在60度以下,则公知的单体全部都可使用。其中,优选包含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对降低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有效的单官能单体,进一步优选包含更优选的单官能单体。这些优选的单官能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在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中所占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75质量%以上。该比例若为30质量%以上,则能够获得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充分融合性。对于多官能单体,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16所述的单体,对于优选的单体也相同。
对于“各低聚物或各聚合物”,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中16所述的各低聚物和聚合物。对于这些低聚物和聚合物,优选对其进行选择使之能够发挥各种功能、或能够提高与相邻层的粘着性。例如,对于粘着性而言,优选对形成相邻层的树脂具有亲合性的树脂。即,可以选择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等片段化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等片段化共聚物含有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以及与邻接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层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这两种聚合物。
对于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聚合引发剂,对于该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中的添加比例,也与上述被覆层16相同。对于光增敏剂,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光增敏剂。对于表面活性剂,是以混合各种原料时的相溶化为目的、以提高覆膜的平滑性为目的而使用的,其种类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对于稀释溶剂,是在涂布用于形成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涂布剂时为了调整涂布液的粘度而使用的,只要是非聚合性物质即可,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稀释溶剂。
若防眩层为以凹凸层14单层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组成时,与被覆层16的情况相同,凹凸层14中所含有的氟原子含量优选为0.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下,最优选完全不含有氟原子。
作为在透明基材11上涂布由上述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涂布剂的方法,可以采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涂布方法,在涂布时,根据需要,为提高层间粘着性,可以预先实施电晕放电等任意的预处理。对于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中使用的活化能量线光源,也可以利用上述被覆层16中所述的活化能量线光源,对于其照射量也相同。
在凹凸层14的表面形成凹凸部13的方法可按照通常方法进行,对于该方法无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基于添加微粒12的方法、基于所希望的凹凸形状的反转图像的母版进行压印即凹凸转印的方法等。基于凹凸转印的方法无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模具型、薄板型、薄膜型等。
首先,在基于添加微粒12的方法中,作为该微粒12,可以举出无机颗粒或塑料珠,为了在需要调整透明性以及需要调整与透明树脂的折射率差时能够选择所希望的折射率,优选塑料珠。作为这种塑料珠的材质,可以举出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这些微粒12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10μm,更优选为0.5μm~5μm。该平均粒径若为0.1μm以上,则能够得到充分的防眩性。该平均粒径若为10μm以下,则能够防止雾度值变得过高,不会使透明性受损。
作为添加到透明树脂中的微粒12的添加量,其相对于透明树脂通常为0.1质量%~40质量%,优选为0.5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最优选为1质量%~15质量%。该添加量若为0.1质量%以上,则能够得到充分的防眩性,而且,容易形成充分的凹凸部13从而足以在吸收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时表现出虹吸现象。该添加量若为40质量%以下,则不会发生雾度值变得过高的情况。
接着,在通过凹凸转印形成凹凸层14的方法中,可以使用例如透明树脂或添加了上述微粒12的组合物来制作。具体讲,在活化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涂布该树脂的涂布剂,根据需要,利用活化能量线进行预固化,该预固化进行至能够进行凹凸转移程度的柔软性或热塑性的程度。然后,利用母版进行压印,取除母版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或者在不取除的状态下直接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来制作所述凸凹层14。在压印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涂布用于形成该树脂的涂布剂,进行干燥后,在软化点以上的温度对该覆膜进行压印,从而进行凹凸转印。作为母版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赋型膜、赋型辊、赋型冲压用平板模具等,在赋型膜中,可以使用市售的AG(Anti-Glare:防眩)膜。
上述凹凸层14的厚度只要是为所希望的凹凸部13的高低差以上即可,通常为0.1μm~1000μm,优选为0.1μm~200μm,更优选为0.1μm~100μm。若厚度为0.1μm~1000μm,则不会导致形成希望的凹凸部13时发生过度与不足(過不足)。
如上所述,可以在上述透明基材11和凹凸层14之间设置一层以上的功能层。该功能层可以使用无机物、有机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来形成。其厚度优选为0.005μm~100μm。功能层的形成方法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干涂法或湿涂法。作为所述功能,可以举出提高硬度、提高耐擦伤性、提高防眩性、防止形成牛顿环(同心圆状的明暗)、提高粘着性、遮断特定波长的光、提高导电性、防止静电、吸收紫外线、吸收红外线、提高抗冲击性、提高绝热性、提高反射性等各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赋予方法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尤其,优选形成以提高硬度、提高粘着性和耐擦伤性为目的的功能层。
例如,为了提高耐擦伤性,具有提高透明基材11和凹凸层14之间的层的硬度的方法和软质化的方法。作为形成上述功能层的材料,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有机物、无机物及其混合物。尤其为了提高硬度(例如硬涂层用),优选含有交联性的可固化单体。作为可固化单体,优选通过加热或紫外线、电子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而在短时间内固化的单体。作为可固化单体,可以举出例如单官能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四乙氧基硅烷等硅化合物。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例如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1,6-双(3-丙烯酰氧基-2-羟丙氧基)己烷等多官能醇衍射物、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尿烷丙烯酸酯等。作为无机物,可以使用硅胶超微粒子等。
而且,设置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背面的粘着剂层15用于将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粘合在显示器的表面。作为形成所述粘着剂层15的粘着剂,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类粘着剂、橡胶类粘着剂、硅酮类粘着剂等,从透明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着剂;此外,从再剥离性方面考虑,优选使用硅酮类粘着剂。这些粘着剂中,除了粘着性树脂成分之外,可以含有增塑剂、增粘剂等,优选在不损害透明性的程度确定上述物质的配合量。对于作为丙烯酸类粘着剂主成分的粘着性聚合物,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含有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具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等。作为含有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对于作为橡胶类粘着剂主成分的粘着性聚合物,优选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类嵌段共聚物、天然橡胶等。粘着剂层15的厚度优选为5μm~100μm。
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若在由于手的接触导致其表面有可能被指纹弄脏的显示器主体的最(外)表面具有,则是有效的。具体讲,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例如可以在展示用显示器中所使用的小壳或小窗口等玻璃壳体或塑料壳体的表面具有。例如可以在个人计算机、字符处理器(wordprocessor)、电视机、便携式电话、便携式终端、游戏机、自动现金存取机、自动现金支取机、自动售货机、导航装置、安全系统终端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的触摸式面板的表面(CRT、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投影显示器、电子纸等中使用的调色剂类显示器等等)具有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
例如,对于触摸式面板,有组装于上述各种显示器而成为一体型的情况、以及配置于各种显示器的显示面上而成为分离型的情况。作为触摸式面板的方式,可以使用任意公知的方式,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超声波方式、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电气变形方式、磁气变形方式、红外线方式和电磁感应方式等方式。从电能消耗和制造成本的方面考虑,优选为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式面板,从分辨力方面考虑,优选为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式面板。
图3(a)是表示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式面板20的剖面图。如该图所示,其结构如下:固定侧(图中下侧)和可动侧(图中上侧)的基材23、24由透明树脂片形成,该基材23、24分别在单面设置有透明导电薄膜21、22,配置该基材23、24使透明导电性薄膜21、22彼此对向,用粘着用增强材料25将周围粘着使所述基材23、24保持一定间隔进行构成。在透明电导性薄膜21的一面上点状设置有多个绝缘隔离物26,从而使彼此对向的透明导电性薄膜21、22之间成为绝缘结构。通过上述基材23、24、透明导电性薄膜21、22、绝缘隔离物26等来构成触摸式面板的主体。在可动侧的基材24上设置有上述显示器用表面材料。或如下构成如图3(b)所示的触摸式面板20:在可动侧的基材24表面上,通过粘着剂层15来粘着透明基材11,在其表面设置形成有凹凸层14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而且,通过用手指27按压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使可动侧的透明导电性薄膜22与固定侧的透明导电性薄膜21相接触,从而电导通而可以输入。
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式面板20按图4的剖面图进行构成。即,在由透明树脂构成的基材24的表面层积粘合有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并且,在基材24的背面设置有笔位置检测器28,该笔位置检测器28在液晶元件(LCD)上布满接收电路。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构成为:在由透明树脂片构成的透明基材11的表面设置有凹凸层14,在背面设置有粘着剂层15。进一步地,具备内置有未图示的传送线圈的电磁型输入笔29。而且,通过用输入笔29按压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产生电磁感应,利用笔位置检测器28检测出所产生的电磁波,记录输入位置。
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则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是由透明基材11及其上的凹凸层14所构成的,该凹凸层14在由树脂形成的表面具有凹凸部13。将该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配置在作为显示器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式面板20的表面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通过以手指27按压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表面,进行触摸式面板20的操作。此时,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表面附着形成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触摸式面板20的图像目视性下降。触摸式面板20为电磁感应方式的情况下,用输入笔29进行操作,而不采用手指27接触的操作方式,但是在操作输入笔29时,手掌接触到显示器表面,会使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附着于其上,或有时即使未进行操作,指尖接触到显示器表面上,而使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附着于其上。该情况下,同样地触摸式面板20的图像目视性下降。
但是,由于凹凸层14在由树脂形成的表面具有凹凸部13,所以,入射到表面的光的反射方向在凹凸部13发生变化而散射,抑制了进入到眼睛的反射光,减少耀眼度。而且,由表面的凹凸部13所显现出的虹吸现象,形成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引向表面的凹部13a。而且,构成凹凸层14的树脂所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被设定为60度以下,所以,该树脂容易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迅速引向表面的凹部13a,指纹变得不能被看到,能够提高触摸式面板20的图像目视性。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中,由于凹凸层14在由树脂形成的表面具有凹凸部13,而使得反射的光发生散射,显示出防眩性。而且,通过在表面具有凹凸部13,根据虹吸现象,形成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引向表面的凹部13a。此外,构成表面的树脂所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被设定为60度以下,因而构成凹凸层14的树脂容易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融合,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迅速引向表面的凹部13a,所附着的指纹变得难以辨认。因此,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一并具有防眩功能和使附着在表面的指纹变得难以辨认的功能,能够提高显示器的图像等的目视性。
另外据推测,由于树脂中含有平均粒径为1nm~200nm的金属氧化物,因而使得防眩层表面的凹凸部13成为纳米尺度的微细部分,促进虹吸现象,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被迅速引向防眩层表面的凹部,所附着的指纹变得难以看到。
通过使上述树脂中不含氟原子、或在含有氟原子的情况下使该氟原子的含量在0.05质量%以下,由此使氟原子所致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的微小液滴化得到抑制,而能够抑制光的漫反射。
对于上述凹凸层14表面的凹凸部13,JIS B 0601-1994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5μm~5μm,凹凸部13的平均间隔(Sm)为5μm~500μm,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显示出基于凹凸部13的虹吸现象。在这样的凹凸部13的表面状态中,雾度值较小,附着在表面的指纹在较明显的区域,因此,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止指纹明显的效果。
这种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配置在显示器的表面,构成显示器,从而使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起到上述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显示器的功能。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说明指纹目视性、表面粗糙度、接触角以及雾度值的测定方法。
1)指纹目视性
将指纹附着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上,通过肉眼观察以下述4个等级来对其目视性进行感官评价。
4:完全看不到指纹;3:稍微能看到指纹;2:指纹较薄,但看得比较清楚;1:清楚地看到指纹。
2)表面粗糙度
使用(株)小坂研究所制造的表面粗糙度测定机サ一フコ一ダSE4000,在扫描范围1.5mm、扫描速度0.1mm/s的条件下,按照JIS B 0601-1994中的规定,测定Ra和Sm。
3)接触角
使用协和界面科学(株)制作的Drop Master 500,利用4μl液滴测定接触角。
4)雾度值
使用直读雾度测量仪[(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商品名:直读雾度测量仪(No.206)],测定作为光学特性的雾度值(%)。
5)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
在显示器上装配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通过肉眼观察以下述4个等级对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进行感官评价。
4:得到鲜明且良好的目视性;3:鲜明度稍有欠缺,但具有目视性;2:目视性有些欠缺;1:难以看清图像。
(制造例1)
在烧瓶中将500份胶体氧化硅[日产化学工业(株)制造,商品名:IPA-SR-L,2-丙醇的30%溶液,平均粒径为40nm~50nm]、30份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KBM5103]、40份蒸馏水进行混合,得到改性胶体氧化硅用涂液。然后,进行4小时的加热回流(反应温度:80℃),进行水解和缩合反应。通过该操作,得到改性胶体氧化硅(2-丙醇的30%溶液,平均粒径为55nm)。
(制造例2)
使用日产化学工业(株)制作的商品名为XBA-ST(二甲苯和正丁醇的混合液的30%溶液,平均粒径为10nm~15nm)的胶体氧化硅,除此之外,按照制造例1进行反应,得到改性胶体氧化硅(二甲苯和正丁醇的混合液的30%溶液,平均粒径为20nm)。
(实施例1)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50质量份
丙烯酸双环戊酯 50质量份
氧化硅填充物(平均粒径为1μm) 8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2质量份
丁酮 15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以单层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由构成该层的树脂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涂布剂。将上述涂布剂利用辊涂机涂布在作为透明基材11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薄膜上,使干燥膜厚为3μm,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使其固化,以单层形成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凹凸层14。凹凸层14的Ra为0.33μm,Sm为15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33度。
接着,利用硅酮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将从上述涂布剂中去除了氧化硅填充物的涂布剂涂布到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30度。
(实施例2)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30质量份
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35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5质量份
氧化硅填充物(平均粒径为1μm) 7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2质量份
丁酮 15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以单层形成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由构成该层的树脂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涂布剂。将上述涂布剂利用辊涂机涂布在厚度为100μm的PET薄膜上,使干燥膜厚为3μm,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使其固化,以单层形成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凹凸层14。该凹凸层14的Ra为0.30μm,Sm为13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8%。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30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将从上述涂布剂中去除了氧化硅填充物的涂布剂涂布到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25度。
(实施例3)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6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0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0质量份
氧化硅填充物(平均粒径1μm) 8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3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5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以单层形成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由构成该层的树脂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涂布剂。将上述涂布剂利用辊涂机涂布在厚度为100μm的PET薄膜上,使干燥膜厚为3μm,在8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200mJ/cm2),使其固化,以单层形成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凹凸层14。凹凸层14的Ra为0.30μm,Sm为13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8%。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7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4度。
(实施例4)
作为金属氧化物颗粒,不使用氧化硅填充物而使用交联PMMA微粒(综研化学(株)制,MX-300,平均粒径为3μm),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式,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凹凸层14的Ra为0.35μm,Sm为15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6%。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7度。
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接着,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2度。
(实施例5)
作为基材,不使用PET薄膜而使用TAC薄膜,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式,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凹凸层14的Ra为0.33μm,Sm为14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7%。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8度。
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接着,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3度。
(实施例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质量份
氧化硅填充物(平均粒径为1μm) 7质量份
丁酮 15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以单层形成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由构成该层的树脂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涂布剂。利用辊涂机在厚度为100μm的PET薄膜上涂布该涂布剂,使干燥膜厚为3μm,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进一步在80℃下干燥30分钟,以单层形成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凹凸层14的Ra为0.31μm,Sm为12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8%。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8度。
接着,利用硅酮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将从上述涂布剂中除去了氧化硅填充物的涂布剂涂布到PET薄膜上,进行干燥,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5度。
(实施例7)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0.50质量份
丙烯酸双环戊酯 0.5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03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大日本印刷(株)制)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3μm,Sm为21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31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接着,将来自上述涂布剂的涂布剂涂布到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29度。
(实施例8)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1.50质量份
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1.75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75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10质量份
丁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3μm,Sm为22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30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接着,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26度。
(实施例9)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0.6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0.10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3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03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大日本印刷(株)制)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2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3μm,Sm为17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7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5度。
(实施例10)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0.6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0.10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3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03质量份
表面调整剂(ビツクケミ一社制BYK-361) 0.02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的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大日本印刷(株)制)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2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0μm,Sm为175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20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8度。
(实施例11)
聚苯乙烯 5质量份
甲苯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进一步在80℃下干燥30分钟,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2μm,Sm为23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35度。
接着,利用硅酮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接着,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进行干燥,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5度。
(实施例12)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30质量份
丙烯酸环己酯 35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5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2质量份
丁酮 15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以单层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由构成该层的树脂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的涂布剂。利用辊涂机在厚度为100μm的PET薄膜上涂布该涂布剂,使干燥膜厚为20μm,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以涂布面和AG面接触的方式将其与市场销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进行粘合之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使其固化之后,剥离市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形成以单层与指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的凹凸层14。凹凸层14的Ra为0.37μm,Sm为30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2%。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31度。
接着,利用硅酮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3。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将来自上述涂布剂的涂布剂涂布到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25度。
(实施例13)
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5质量份
丁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进一步在80℃下干燥30分钟,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良好融合性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2μm,Sm为23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40度。
接着,利用硅酮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2。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进行干燥,制作表面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37度。
(实施例14)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0.25质量份
丙烯酸双环戊酯 0.25质量份
制造例1的改性胶体氧化硅
(平均粒径为55nm,2-丙醇的30%溶液) 1.7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03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大日本印刷(株)制)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3μm,Sm为22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1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4。与不含有平均粒径为55nm的该改性胶体氧化硅的实施例7相比,这些目视性评价有较大的提高。
然后,将来自上述涂布剂的涂布剂涂布在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1度,与实施例7相比,接触角较大地降低。即,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所产生的指纹的融合性可显著提高。
(实施例15)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0.30质量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0.05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15质量份
制造例1的改性胶体氧化硅
(平均粒径为55nm,2-丙醇的30%溶液) 1.7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03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大日本印刷(株)制)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3μm,Sm为22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0%。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2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4,与不含有平均粒径为55nm的该改性胶体氧化硅的实施例9相比,可有所提高。
然后,将来自上述涂布剂的涂布剂涂布在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4度,与实施例9相比,稍微变好。
(实施例16)
六官能尿烷丙烯酸酯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7600B) 0.15质量份
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0.175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175质量份
制造例1的改性胶体氧化硅
(平均粒径为55nm,2-丙醇的30%溶液) 1.7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0.03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与指纹融合的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200mJ/cm2),形成防眩层,该防眩层包括凹凸层14以及设置在该凹凸层14上的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的被覆层16。防眩层的Ra为0.32μm,Sm为21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9%。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1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4。与不含有平均粒径为55nm的该改性胶体氧化硅的实施例8相比,这些目视性评价,有较大提高。
然后,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PET薄膜上,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4度,与实施例8相比,显著提高。
(实施例17)
对于作为改性胶体氧化硅的颗粒,使用制造例2的改性胶体氧化硅(平均粒径为20nm,二甲苯和正丁醇的混合液的30%溶液),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5同样的方式,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凹凸层14的Ra为0.32μm,Sm为22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9%。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12度。
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4。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4。与不含有平均粒径为55nm的该改性胶体氧化硅的实施例8相比,这些目视性评价有较大提高。
然后,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干燥后进行紫外线照射,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13度,与实施例8相比,显著提高。在本实施例17中,与实施例16相比,接触角和目视性评价几乎看不到差异。
(比较例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质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
即嵌段共聚物 0.05质量份
丁酮 10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以制作用于形成被覆层16的涂布剂。另一方面,利用浸涂法将上述涂布剂涂布在市售的AG薄膜(サンワサプライ(株)制,液晶保护膜LCD-190)上,在70℃下干燥60秒,进一步在80℃下干燥30分钟。所得到的防眩层的Ra为0.33μm,Sm为230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11%。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73度。
接着,利用硅酮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1。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3。
然后,在PET薄膜上涂布上述涂布剂,进行干燥,制作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所得到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71度。
(比较例2)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50质量份
丙烯酸双环戊酯 50质量份
1-羟基环己基苯酮 2质量份
丁酮 150质量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利用浸涂法涂布在厚度为100μm的PET薄膜上,在70℃下干燥60秒。然后利用120W高压水银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累计光量为400mJ/cm2),使其固化,形成与指纹的融合性良好但没有凹凸部13的平坦膜。该平坦膜的Ra为0.01μm,Sm为12μm,该薄膜的雾度值为0.3%。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接触角为45度。
接着,利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在PET薄膜的与凹凸部13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粘着剂层15,制作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将其粘合在触摸式面板主体的前表面部,制作触摸式面板20。该触摸式面板20的指纹目视性评价为1。显示器图像的目视性评价为4。所得到的覆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30度。
本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变更来实施。
在接触角的测定中,不使用油酸液滴,可以使用反油酸甘油酯(エライジン)等。
也可以将其构成为提高显示器表面对指纹以外的来自生物体的脂制成分的目视性。
不在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的背面设置粘着剂层15,而在构成中使用粘着剂等将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安装在显示器的表面。
上述防眩层的表面中,凹凸部13可以使用按照JIS B 0601-1994所规定的最大高度(Ry)、十点平均粗糙度(Rz)等来表示。
对于上述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通过在构成中使由按照JIS Z 8729所规定的色度a*以及b*利用下述式所规定的彩度C*更大,可以使该表面材料与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同色系,能够进一步提高目视性。
C*=((a*)2+(b*)2)1/2
在构成中可以尽量使金属氧化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窄(尖),提高树脂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分散性,并且充分发挥虹吸现象。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具有透明基材(11)和设置在上述透明基材(11)上的防眩层(14;14,16),该显示器用表面材料是配置在显示器的表面上来使用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眩层在表面具有树脂制的凹凸部(13),
由上述树脂形成的平坦膜与油酸液滴的接触角为60度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含有平均粒径为1nm~200nm的金属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不含有氟原子或氟原子含量在0.05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凹凸部按照JIS B 0601-1994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5μm~5μm,上述凹凸部的平均间隔Sm为5μm~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层包含凹凸层(14),该凹凸层(14)具有利用颗粒或凹凸转印来形成的上述凹凸部,上述凹凸层对形成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亲合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层包含凹凸层(14)以及形成于该凹凸层上的被覆层(16),该凹凸层(14)具有利用颗粒或凹凸转印来形成的上述凹凸部,上述被覆层对形成指纹的来自生物体的脂质成分具有亲合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材料进一步具备功能层,该功能层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与上述防眩层之间,用于实现显示器用表面材料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材料进一步具有粘着剂层,该粘着剂层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的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氧化物是氧化硅。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其表面配置有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表面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18953 | 2005-07-28 | ||
JP2005218953 | 2005-07-28 | ||
JP2006024671 | 2006-02-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04646A true CN1904646A (zh) | 2007-01-31 |
CN100552474C CN100552474C (zh) | 2009-10-21 |
Family
ID=37673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089501A Active CN100552474C (zh) | 2005-07-28 | 2006-07-28 | 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表面材料的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52474C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3373A (zh) * | 2010-06-07 | 2013-02-13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
CN102963054A (zh) * | 2011-09-01 | 2013-03-13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目、油污和指纹印的保护膜 |
CN102963085A (zh) * | 2011-09-01 | 2013-03-13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透明防油污保护膜 |
CN103660486A (zh) * | 2013-12-10 | 2014-03-26 | 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耐指纹透明硬化膜 |
CN104216033A (zh) * | 2013-05-30 | 2014-12-17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防眩性硬涂膜 |
CN106415333A (zh) * | 2014-03-14 | 2017-02-15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显示器的罩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574990A (zh) * | 2014-08-04 | 2017-04-1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透光性结构体、其制造方法及物品 |
CN108680973A (zh) * | 2018-03-19 | 2018-10-1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高功率激光传输通道防杂散光的结构 |
CN108990977A (zh) * | 2014-04-22 | 2018-12-14 | 夏普株式会社 | 膜、层叠体、杀菌方法以及膜的表面的再活化方法 |
CN109801561A (zh) * | 2017-11-16 | 2019-05-2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窗口构件以及包括窗口构件的显示设备 |
CN110988664A (zh) * | 2019-11-29 | 2020-04-10 | 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断路器特性测试仪显示器 |
CN111433640A (zh) * | 2017-12-11 | 2020-07-17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防眩膜、以及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
-
2006
- 2006-07-28 CN CNB2006101089501A patent/CN100552474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3373B (zh) * | 2010-06-07 | 2014-10-29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
CN102933373A (zh) * | 2010-06-07 | 2013-02-13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
CN102963054A (zh) * | 2011-09-01 | 2013-03-13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目、油污和指纹印的保护膜 |
CN102963085A (zh) * | 2011-09-01 | 2013-03-13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透明防油污保护膜 |
CN104216033B (zh) * | 2013-05-30 | 2018-09-04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防眩性硬涂膜 |
CN104216033A (zh) * | 2013-05-30 | 2014-12-17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防眩性硬涂膜 |
CN103660486A (zh) * | 2013-12-10 | 2014-03-26 | 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耐指纹透明硬化膜 |
CN103660486B (zh) * | 2013-12-10 | 2016-04-13 | 汕头市东通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耐指纹透明硬化膜 |
CN106415333B (zh) * | 2014-03-14 | 2019-01-18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显示器的罩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415333A (zh) * | 2014-03-14 | 2017-02-15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显示器的罩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990977A (zh) * | 2014-04-22 | 2018-12-14 | 夏普株式会社 | 膜、层叠体、杀菌方法以及膜的表面的再活化方法 |
US11638423B2 (en) | 2014-04-22 | 2023-05-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nthetic polymer film whose surface has microbicidal activity, multilayer structure having synthetic polymer film, sterilization method with the use of surface of synthetic polymer film, method for reactivating surface of synthetic polymer film, mold for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polymer film, and mold manufacturing method |
US11641854B2 (en) | 2014-04-22 | 2023-05-0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nthetic polymer film whose surface has microbicidal activity, multilayer structure having synthetic polymer film, sterilization method with the use of surface of synthetic polymer film, method for reactivating surface of synthetic polymer film, mold for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polymer film, and mold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6574990A (zh) * | 2014-08-04 | 2017-04-1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透光性结构体、其制造方法及物品 |
CN109801561A (zh) * | 2017-11-16 | 2019-05-2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窗口构件以及包括窗口构件的显示设备 |
CN111433640A (zh) * | 2017-12-11 | 2020-07-17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防眩膜、以及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
CN108680973A (zh) * | 2018-03-19 | 2018-10-1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高功率激光传输通道防杂散光的结构 |
CN110988664A (zh) * | 2019-11-29 | 2020-04-10 | 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断路器特性测试仪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52474C (zh) | 2009-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04646A (zh) | 显示器用表面材料和具有该表面材料的显示器 | |
CN1206096C (zh) | 抗静电性硬质涂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93378C (zh) | 透明导电性膜片和透明导电性板及触屏 | |
CN1276934C (zh) | 含有无机超微粒子的树脂组合物 | |
CN1853118A (zh) | 光反射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模塑制品 | |
CN101068845A (zh) | 组合物、固化物和物品 | |
CN1738711A (zh) | 含二氧化硅的层状结构和用于形成多孔二氧化硅层的涂料组合物 | |
CN1894601A (zh) | 防反射膜、电磁屏蔽性光透射性窗材、气体放电型发光面板、平板显示面板、橱窗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754108A (zh) | 制造已经受低反射处理的制品的方法,形成低反射层的溶液和经受低反射处理的制品 | |
CN1922513A (zh) | 偏光板保护膜、具有防反射功能的偏光板和光学产品 | |
CN1809764A (zh) | 抗反射膜 | |
CN101080467A (zh)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922509A (zh) | 用于平板显示的漫射膜 | |
CN1955765A (zh) | 光学膜和抗反射膜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675566A (zh) | 防反射薄膜、偏振片和图象显示装置 | |
CN1277696A (zh) | 触摸屏 | |
CN1698028A (zh) | 透明层压体、笔控输入图象显示器件和图象显示方法 | |
CN101055325A (zh) | 光学片、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776460A (zh) | 抗反射隔膜及制造、显示设备、光学存储媒体及太阳能转换装置 | |
CN1841166A (zh) | 定向膜、形成定向膜的方法、液晶板和电子设备 | |
CN1934464A (zh) | 抗反射薄膜的制备方法、抗反射薄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 |
CN1947035A (zh) | 光学片材、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 | |
CN1950414A (zh) | 有机金属聚合物材料 | |
CN1816770A (zh) | 透过型屏幕 | |
CN1535815A (zh) | 树脂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8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HIGASHIYAMA FILM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NOF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