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3912A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13912A CN1513912A CNA021601275A CN02160127A CN1513912A CN 1513912 A CN1513912 A CN 1513912A CN A021601275 A CNA021601275 A CN A021601275A CN 02160127 A CN02160127 A CN 02160127A CN 1513912 A CN1513912 A CN 15139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rubber
- composition according
-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
- finely divi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酯树脂的共混改性领域。该组合物包含有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平均粒径为0.02~0.3μm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未硫化的橡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和/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等;其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所述的粉末橡胶的含量为1~20份。通过将以上组分熔融共混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良好韧性和加工性能,并同时保持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组合物,进一步的说,是涉及一种由粉末橡胶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酯是当今世界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其具有密度轻、强度高、电绝缘性及隔热性好等一系列的优良特性,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和国防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新型材料。热塑性聚酯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酸乙二醇酯(PEN)以及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烯二亚甲酯(PCT)等,都是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的产物。
PET是一种产量及用量都非常大的热塑性聚酯塑料,其大量用于纤维及包装、中空容器等,由于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及物理性能,使得其低温结晶速度很慢,在热加工后会产生翘区变形现象,模塑加工更是困难,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PET在其它领域里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对PET进行注塑需要很高的模温(110~140℃左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中用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采用粉末橡胶等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进行改性,能够在增韧的同时不损失耐热性及强度。经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抗拉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热变形温度等都有一定的提高,成型加工容易。尤其对于PET来说,能够改善其结晶速度慢的缺点,模温的降低最高可达一半左右(最低模温约70℃左右),赋予其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具有高韧性高强度及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包含有以下组分共混组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
未硫化的橡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和/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
其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所述的粉末橡胶的含量为1~20份,优选为1~15份;加入过高份数的粉末橡胶会造成其在聚酯中易凝聚成团,降低使用效果。所述的接枝物的含量为1~30份,优选为1~25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优选为均相结构的橡胶粒子,其平均粒径为0.02μm~0.3μm、优选为0.05μm~0.2μm。其凝胶含量在60%重量或更高,优选80%重量或更高。
该种粉末橡胶优选采用按照本申请人于1999年12月3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99125530.5(其国际专利申请的公开号为WO01/40356)所制备的全硫化粉末橡胶。该种全硫化粉末橡胶是指凝胶含量达60%重量或更高,更优为75%重量或更高,干燥后无需加隔离剂即可自由流动的橡胶微粉。该粉末橡胶的粒径为0.02μm~2μm,优选为0.03μm~1.5μm,更优为0.05μm~0.5μm。该全硫化粉末橡胶中的每一个微粒都是均相的,即单个微粒在组成上都是均质的,在现有显微技术的观察下微粒内没有发现分层、分相等不均相的现象。该粉末橡胶是通过将相应的橡胶胶乳辐照交联而将橡胶粒子粒径固定的。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选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容性好的全硫化粉末橡胶,其包括以下全硫化粉末橡胶的至少一种: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等,优选为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和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当粉末橡胶选用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和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时,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与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含量的重量比为20∶80~80∶20,优选为30∶70~70∶30。
本发明所述的未硫化橡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其中的未硫化橡胶优先选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容性好的橡胶,其选自羧基丁苯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等;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优先选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容性好的弹性体,其选自三元乙丙共聚物(EPDM)、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氢化SBS(SEBS)、氢化SIS(SEPS)或乙烯共聚物(POE)热塑性弹性体等;所述的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本发明中所述的未硫化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优选为为乙烯共聚物POE接枝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或氢化SBS接枝的马来酸酐(SEBS-g-MAH)。
以上所述的各种未硫化橡胶的接枝物和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接枝物可以分别单独或以任意成分组合,作为改性组分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上所述接枝物的接枝率范围0.5~6.0%重量,优选为0.5~3.0%重量。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的组成中还可以包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助剂如增强剂(玻纤)、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等)、成核剂等,其用量均为常规用量,或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情况,玻纤的含量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为100重量份数计,为0~60份;阻燃剂为0~30份。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以上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粉末橡胶及接枝物通过橡塑熔融共混方法而制得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所用的粉末橡胶的含量为1~20份,优选为1~15份;所用的接枝物的含量为1~30份,优选为1~25份。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优选为均相结构的橡胶粒子,其平均粒径为0.02μm~0.3μm、优选为0.05μm~0.2μm。其凝胶含量在60%重量或更高,优选80%重量或更高。
该种粉末橡胶可采用按照本申请人于1999年12月3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99125530.5(其国际专利申请的公开号为WO01/40356)所制备的全硫化粉末橡胶。该种全硫化粉末橡胶是指凝胶含量达60%重量或更高,更优为75%重量或更高,干燥后无需加隔离剂即可自由流动的橡胶微粉。该粉末橡胶的粒径为0.02μm~2μm,优选为0.03μm~1.5μm,更优为0.05μm~0.5μm。该全硫化粉末橡胶中的每一个微粒都是均相的,即单个微粒在组成上都是均质的,在现有显微技术的观察下微粒内没有发现分层、分相等不均相的现象。该粉末橡胶是通过将相应的橡胶胶乳辐照交联而将橡胶粒子粒径固定的。
在制备过程中优先选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容性好的全硫化粉末橡胶,其包括以下全硫化粉末橡胶的至少一种: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等,优选为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和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当粉末橡胶选用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和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时,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与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含量的重量比为20∶80~80∶20,优选为30∶70~70∶30。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用的未硫化橡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其中的未硫化橡胶优先选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容性好的橡胶,其选自羧基丁苯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等;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优先选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容性好的弹性体,其选自三元乙丙共聚物(EPDM)、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氢化SBS(SEBS)、氢化SIS(SEPS)或乙烯共聚物(POE)热塑性弹性体等;所述的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本发明中所述的未硫化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优选为为乙烯共聚物POE接枝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或氢化SBS接枝的马来酸酐(SEBS-g-MAH)。
以上所述的各种未硫化橡胶的接枝物和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接枝物可以分别单独或以任意成分组合,作为改性组分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上所述接枝物的接枝率范围0.5~6.0%重量,优选为0.5~3.0%重量。
上述各种未硫化橡胶或各种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可通过自制或市售而得。自制时的接枝方法为塑料加工中常用的塑料接枝方法,即一般将熔融状态的未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如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在引发剂(如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作用下熔融共混反应,得到未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其接枝率范围一般为0.5~6.0%重量,优选为0.5~3.0%重量。
在制备过程中,物料的共混温度即为通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工中所用的共混温度,可根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具体材料的熔融温度而定,应该在既保证基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完全熔融又不会使其分解的范围内选择。如PET的共混温度一般约在240~260℃的范围内。此外,根据加工需要,可在共混物料中适量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助剂如增强剂(玻纤)、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等)、成核剂等,其用量均为常规用量,或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情况,玻纤的含量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为100重量份数计,为0~60份;阻燃剂为0~30份。
本方法所使用的共混设备为橡塑加工业中的通用共混设备,可以是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开炼机或密炼机等。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加工性能,并保持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经过改性的PET组合物,加工时模温的降低最高可达一半左右,降低了成型的难度,提高成型周期。此外,具有很好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流动性好,容易注塑成型,可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及建筑等领域。经过改性的PBT抗拉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热变形温度等都有一定的提高,成型加工容易,可用于电气、家电、汽车、机械设备及精密仪器等部件的生产等。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得的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刚韧平衡及加工成型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属的权利要求书中提出。
实施例1~3:
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燕山石化聚酯厂,高粘度)与超细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制备方法为:在燕山石化生产的牌号为XSBRL-54B1羧基丁苯乳液中,按羧基丁苯乳液干胶质量的3%混入交联助剂丙烯酸异辛酯后,进行辐照硫化,辐照剂量为2.5Mrad,经喷雾干燥得到,凝胶含量为92.6%重量,粒径为0.15μm)、填料超细滑石粉(Talc河北鹿泉建筑材料厂生产,1250目)、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市售)、POE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自制)及硬脂酸钙(CaSt2北京长阳农场化工厂)等,放入低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在240~260℃下的双螺杆(ZSK 25,德国WP公司)中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长玻纤(北京通县玻纤厂,无碱玻纤)通过双螺杆上玻纤加料口与螺杆中物料共混。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6hr,然后在250~270℃的条件下注射成标准样条,进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具体配方见表1,其中各组分含量均以重量份数(PET树脂为100重量份数)计。测试标准及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POE的制备方法为:每100份POE加入5份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和0.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200-250℃下经双螺杆熔融挤出,其接枝率约为1.4%;POE由美国杜邦生产,牌号为8150。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及过氧化二异丙苯均为市售。
实施例4~6:
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燕山石化聚酯厂,高粘度)与超细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制备方法:在北京东方化工厂生产的牌号为BC-01的固含量为48重量%的丙烯酸脂胶乳中,按干胶质量的3%混入交联助剂丙烯酸异辛酯后,进行辐照硫化,辐照剂量为2.5Mrad,经喷雾干燥得到,凝胶含量为85.7%重量,粒径为0.1μm)、POE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同实施例1)、填料超细滑石粉(同实施例1)、硬脂酸钙(同实施例1)及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市售),放入低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在240~260℃下的双螺杆(ZSK 25,德国WP公司)中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长玻纤(同实施例1)通过双螺杆上玻纤加料口与螺杆中物料共混。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6hr,然后在250~270℃的条件下注射成标准样条,进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具体配方见表1,其中各组分含量均以重量份数计。测试标准及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2:
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燕山石化聚酯厂,高粘度)与POE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同实施例1)、填料超细滑石粉(同实施例1)、硬脂酸钙(同实施例1)及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市售),放入低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在240~260℃下的双螺杆(ZSK 25,德国WP公司)中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长玻纤(北京通县玻纤厂)通过双螺杆上玻纤加料口与螺杆中物料共混。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6hr,然后在250~270℃的条件下注射成标准样条,进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具体配方见表1,其中各组分含量均以重量份数计。测试标准及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11:
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燕山石化聚酯厂,高粘度)与超细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及超细全硫化丙烯酸酯粉末橡胶(同上)、POE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同实施例1)、填料超细滑石粉(同实施例1)、硬脂酸钙(同实施例1)及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市售),放入低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在240~260℃下的双螺杆(ZSK 25,德国WP公司)中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长玻纤(同实施例1)通过双螺杆上玻纤加料口与螺杆中物料共混。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6hr,然后在250~270℃的条件下注射成标准样条,进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具体配方见表1,其中各组分含量均以重量份数计。测试标准及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1~11得到的PET的改性料在通常的挤出成型时,其模温在70~85℃之间,而同样挤出条件下比较例1~2的组合物的挤出模温在110~140℃之间,可见通过改性后PET挤出成型的模温降低了约20~50%,改性的PET的加工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表1
PET | GF | 羧基丁苯 | 丙烯酸酯 | POE-g-GMA | Sb2O3 | 十溴联苯醚 | CaSt2 | 超细滑石粉 | 拉伸强度 | 断裂伸长率 | 弯曲强度 | 弯曲模量 | Izod缺口冲击 | |
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MPa | % | MPa | GPa | J/m |
实施例1 | 100 | 15 | 4 | - | 3 | 6 | 13 | 0.7 | 0.7 | 95.6 | 3.5 | 112.3 | 4.57 | 82.9 |
实施例2 | 100 | 30 | 6 | - | 3 | 6 | 13 | 0.8 | 0.8 | 125.7 | 2.0 | 140.8 | 6.82 | 95.6 |
实施例3 | 100 | 55 | 10 | - | 4 | 8 | 16 | 1.0 | 1.0 | 138.6 | 2.0 | 156.7 | 10.2 | 102.3 |
对比例1 | 100 | 30 | - | - | 3 | 6 | 13 | 0.8 | 0.8 | 102.8 | 2.0 | 131.2 | 6.62 | 83.7 |
对比例2 | 100 | 55 | - | - | 4 | 8 | 16 | 1.0 | 1.0 | 113.9 | 2.0 | 148.9 | 9.56 | 90.4 |
实施例4 | 100 | 15 | - | 4 | 3 | 6 | 13 | 0.8 | 0.8 | 98.7 | 3.0 | 113.7 | 4.82 | 78.5 |
实施例5 | 100 | 30 | - | 6 | 3 | 6 | 13 | 0.8 | 0.8 | 126.4 | 2.0 | 143.8 | 7.21 | 91.6 |
实施例6 | 100 | 55 | - | 10 | 4 | 8 | 16 | 1 | 1 | 140.3 | 2.0 | 163.2 | 10.5 | 98.1 |
实施例7 | 100 | 30 | 2 | 5 | 3 | 6 | 13 | 0.8 | 0.8 | 127.3 | 2.0 | 143.2 | 6.72 | 102.1 |
实施例8 | 100 | 55 | 4 | 6 | 4 | 8 | 16 | 1 | 1 | 140.2 | 2.0 | 160.3 | 10.4 | 107.2 |
实施例9 | 100 | 30 | 5 | 2 | 3 | 6 | 13 | 0.8 | 0.8 | 128.6 | 2.0 | 141.0 | 6.58 | 108.9 |
实施例10 | 100 | 55 | 6 | 4 | 4 | 8 | 16 | 1 | 1 | 142.1 | 2.0 | 161.6 | 10.2 | 110.5 |
实施例11 | 100 | 30 | 4 | 2 | 25 | 8 | 15 | 1.0 | 1.0 | 124.8 | 4.0 | 141.7 | 6.24 | 110.0 |
以上表中的测试标准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为ASTM D638;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为ASTM D790;Izod缺口冲击强度为ASTM D256。
Claims (17)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b.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
c.未硫化的橡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和/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
其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所述的粉末橡胶的含量为1~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粉末橡胶的含量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为1~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接枝物的含量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为1~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接枝物的含量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重量份数为100份计为1~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为均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的平均粒径为0.02μm~0.3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的平均粒径为0.05μm~0.2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凝胶含量为60%重量或更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凝胶含量为80%重量或更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为全硫化粉末橡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全硫化粉末橡胶选自: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或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和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全硫化粉末橡胶为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和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其中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与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重量比为20∶80~80∶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苯橡胶与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的重量比为30∶70~70∶3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未硫化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中,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包括:羧基丁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三元乙丙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乙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的极性单体包括马来酸酐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未硫化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为乙烯共聚物接枝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的马来酸酐。
16.根据权利要求14~15之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未硫化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的接枝率为0.5~6.0%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之任一项所述的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有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以及所述接枝物组分的组分熔融共混而制得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160127 CN1218998C (zh) | 2002-12-31 | 2002-12-31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160127 CN1218998C (zh) | 2002-12-31 | 2002-12-31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13912A true CN1513912A (zh) | 2004-07-21 |
CN1218998C CN1218998C (zh) | 2005-09-14 |
Family
ID=34237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160127 Expired - Lifetime CN1218998C (zh) | 2002-12-31 | 2002-12-31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18998C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38171C (zh) * | 2004-10-27 | 2007-09-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余辉发光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348690C (zh) * | 2004-10-27 | 2007-11-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425652C (zh) * | 2005-12-13 | 2008-10-15 | 苏州市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高性能增强阻燃聚酯(pet)工程塑料 |
CN101293992B (zh) * | 2007-04-28 | 2011-10-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可激光标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20042A (zh) * | 2013-07-15 | 2013-09-25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pet基材橡胶型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以及胶带 |
CN105602206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改性pe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03166A (zh) * | 2017-09-22 | 2018-01-19 | 安徽裕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pet再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71087B (zh) * | 2021-06-30 | 2022-07-11 |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耐衝擊聚酯材料 |
-
2002
- 2002-12-31 CN CN 02160127 patent/CN12189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38171C (zh) * | 2004-10-27 | 2007-09-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余辉发光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348690C (zh) * | 2004-10-27 | 2007-11-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425652C (zh) * | 2005-12-13 | 2008-10-15 | 苏州市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高性能增强阻燃聚酯(pet)工程塑料 |
CN101293992B (zh) * | 2007-04-28 | 2011-10-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可激光标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20042A (zh) * | 2013-07-15 | 2013-09-25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pet基材橡胶型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以及胶带 |
CN103320042B (zh) * | 2013-07-15 | 2014-07-23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pet基材橡胶型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以及胶带 |
CN105602206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改性pe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03166A (zh) * | 2017-09-22 | 2018-01-19 | 安徽裕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pet再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8998C (zh) | 2005-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57239B (zh) | 一种热塑性增强生物基pa56/pa66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JP5420134B2 (ja) | 完全加硫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その製造および使用 | |
CN107459793B (zh) | 刚韧均衡的超韧性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US6998438B2 (en) | Toughened plastic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 |
CN107083030A (zh) | 一种低翘曲高强度玻纤增强pbt/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S58204043A (ja) | 強化ポリオレフイン系樹脂組成物 | |
CN102993709B (zh) | Pa6塑料合金、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WO2022110673A1 (zh) | 一种减震阻尼有卤阻燃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6012B (zh) |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尼龙66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92734B (zh) | 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18998C (zh)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2233A (zh) | 一种制备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混合物及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3150442B (zh) | 高模量低密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29437C (zh)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7615C (zh) | 一种可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93708B (zh) | β成核热塑性硫化胶增韧改性尼龙6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5127C (zh) | 注塑级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组合物 | |
CN100532451C (zh) | 一种高冲击性增强pe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40935B (zh) | 一种聚丙烯回收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724578B (zh) | 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 |
CN1687230A (zh) | Pet和pp共混改性纳米填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JPS58204020A (ja) | 強化ポリオレフイン系樹脂組成物 | |
CN115304859A (zh) | 一种环保型t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8469C (zh) | 一种增韧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74761C (zh)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1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