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5616A - 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与光盘交换机械 - Google Patents
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与光盘交换机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35616A CN1335616A CN01120855A CN01120855A CN1335616A CN 1335616 A CN1335616 A CN 1335616A CN 01120855 A CN01120855 A CN 01120855A CN 01120855 A CN01120855 A CN 01120855A CN 1335616 A CN1335616 A CN 13356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slippage
- player
- pallet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1—Selecting or spacing of record carriers for introducing the hea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2—Servo control
- G11B17/0404—Servo control with parallel drive roll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1—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 G11B17/223—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8—Control systems for magazin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该装置用于在稳定状态将放置在位于一对滚辊之间的托盘上的光盘推出。一推出装置,受回复弹簧的驱动,并设置有一对固定轴中的每一固定轴。为抵制回复弹簧的压紧力而转动推出装置(例如,杠杆),推出杠杆与控制光盘的插入和/或排出用的分离仿形板相啮合。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与光盘交换机械,此装置和此机械用于实现容纳于其中的若干光盘的录和/或放。
作为安装在机动车上的录音和/或放音(回放)装置,可用于录和/或放光盘,有一种光盘机。该光盘机采用一种系统,其中若干光盘CD’s(CD’s,Compact Disc是一种商标)贮存在盒中,而若干CD’s以盒作为整体一次集中交换。因此,因为光盘机的尺寸很大,其主体部分容纳在机动车的行李箱中,只有其操作的必须部分才设置在机动车的座舱内。但是,在此系统中,在机动车行驶期间,CD’s不能交换,因此为了交换CD’s,必须停顿机动车,并打开行李箱。结果,这样CD’s交换有些麻烦。
其后,近年来,已发展了一种用于安装在座舱内的车载光盘机。作为一种车载光盘机,要求它能容纳若干CD’s,且车载光盘机放置在机动车座舱内仪表板的固定空间内。因此,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将车载光盘机的尺寸做小。
在车载光盘机中,光盘容纳部件由例如六个在其上放着光盘的重叠的托盘构成,并置于具有一定尺寸的框架主体内,例如所谓的一个DIN(德国工业标准)尺寸。车载光盘机配置成,以使6盘CD’s能单独插入或排出(卸载),且在播放(回放)(声音、图像等)时能从6盘CD’s中挑选一盘。
为排出光盘容纳部分中的光盘,采用了一种结构以进行以下操作:移动一个托盘,在其上放置着要求卸载的光盘,以便该光盘位于插入/排出(包括卸载)位置,然后将此光盘从光盘容纳部分推出至框架主体的靠外侧部分,以使光盘啮合于一对滚辊之间,用于将该光盘被此对滚辊排出(卸载)至框架主体之外。
作为将光盘从托盘表面推出的推出装置,可考虑这样一种结构,即单根杠杆设置在光盘推出方向的右侧或左侧,并通过偏转此杠杆将光盘推出。为何将杠杆设置在或右侧或左侧的理由是必须使播放光盘的播放装置与光盘相啮合,因而杠杆不能设置在中心。
但是,在前述单杠杆结构中,因为从杠杆作用至光盘的推出力向量不通过光盘的中心,光盘逃逸至与杠杆设置侧相对的另一侧,因而光盘在光盘中心移位的状态下进行转动的同时被推动。按此理由可看到,光盘不是推出至光盘与滚辊啮合的位置,即使光盘能推出,光盘也是在光盘中心移位的状态下被排出。在这样的状态下,可看到,光盘被卡住不能排出,或光盘被损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光盘录和/或放装置及光盘交换机械,一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装置和机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优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盘录和/或放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盘层叠光盘的放置装置,用于放置光盘;以及一对推出装置,用于从光盘放置装置中推出位于其上的插入和/或排出位置的光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优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盘录和/或放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一对位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盘的插入、排出和支承,位置控制装置设置在光盘放置装置的两侧上,且每一推出装置与每一控制装置相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优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盘录和/或放装置,该装置还包括:按压装置,用于在推出装置推出光盘后,将推出装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优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盘交换机械,该机械包括:若干盘层叠光盘的放置装置,用将光盘放置于其上;以及若干推出装置,用于从将位于插入和/或排出位置的光盘放置于其上的光盘放置装置中推出位于插入和/或排出位置的光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较优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盘交换机械,该机械还包括:一对位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盘的插入、排出和支承,位置控制装置设置在光盘放置装置的两侧上,且每一推出装置与每一控制装置相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较优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盘交换机械,该机械还包括:按压装置,用于在推出装置推出光盘后,将推出装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因为一对用于将光盘从光盘放置装置中推出的推出装置设置在光盘放置装置的两侧上,光盘的推出力是单件推出装置情况时的两倍,且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光盘中心移位,从而光盘在转动的同时被推出。
此外,因为推出装置与用于控制光盘的插入、排出和支承的一对控制装置相啮合,控制装置变成驱动源。因此,失误的风险下降。
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越性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并结合附图,可变得更为清晰,其中:
图1是一张外观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录和/或放装置;
图2是一张分解透视图,它表示如图1所示的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
图3A是一张分解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光盘容纳部件;
图3B是一张截断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托盘的主要部分;
图4A是一张平面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光盘容纳部件;
图4B是一张正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光盘容纳部件;
图5是一张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片簧;
图6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片簧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上升时的状态;
图7是一张后视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框架主体在前侧的内部结构;
图8是一张分解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传送装置、转动力供给装置及其它装置;
图9A是一张结构图,它表示设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驱动轴与随动轴之间的弹簧;
图9B是一张左侧视图,它表示设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驱动轴与随动轴之间的弹簧;
图10是一张透视图,它表示设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驱动轴与随动轴之间的弹簧;
图11A是一张平面图,它表示设置于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框架主体内侧的定位销钉与竖直滚辊之间的关系;
图11B是一张正视图,它表示设置于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框架主体内侧的定位销钉与竖直滚辊之间的关系;
图12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一根竖直滚辊的放大视图;
图13是一张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播放装置;
图14是一张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夹紧装置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5是一张平面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播送组件;
图16是一张设置至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下臂上的CD定位部件的注释性示图;
图17A是一张夹紧装置的后视图,它设置于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等待位置;
图17B是一张夹紧装置的后视图,它设置于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播放位置;
图18是一张平面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臂锁紧装置附近的情况;
图19是一张分解透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臂锁紧装置;
图20A是一张正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和光盘上升/下降台架;
图20B是一张正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内滑移器;
图20C是一张正视图,它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外滑移器;
图21是一张光盘机的操作装置在插入/排出模式状态下操作的注释性视图,该视图表示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模式切换位置。
图22A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当CD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被插入或排出时,操作装置在从顶部起第二层CD的等待模式中的操作;
图22B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当从顶部起第二层CD被插入或排出时,操作装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挡板打开状态下的操作;
图23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说明当从顶部起第二层CD被排出时,操作装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推出杆转动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24A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说明操作装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进行CD播放的播放模式状态时的操作,此时被播放的CD是从顶部起第六层CD;
图24B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说明操作装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进行CD播放(回放)的播放模式状态时的操作,此时被播放的CD是从顶部起的第一层CD;
图25A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说明操作装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当从顶部起第二层CD被播放,销钉在等待状态下位于“D”位置时的操作;
图25B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说明操作装置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当从顶部起第二层CD被播放,销钉在播放状态下位于“I”位置时的操作;
图26A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在插入CD时的平面图;
图26B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在插入CD时的正视图;
图27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在插入CD时的侧向横截面图;
图28A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推出装置在排出CD时的平面图;
图28B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推出装置在排出CD的正视图;
图29是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推出装置在排出CD时的侧向横截面图;
图30A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光盘机分离仿形板的操作,特别是该分离仿形板与托盘移动之间的关系;
图30B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分离仿形板的操作,特别是该分离仿形板与光盘机上臂的上升和下降之间的关系;
图31A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另一分离仿形板的操作,特别是分离仿形板与托盘移动之间的关系;
图31B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其它分离仿形板的操作,特别是分离仿形板与臂锁紧装置之间的关系;
图32是一张侧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分离仿形板开始分离托盘之前的状态;
图33是一张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侧视图,它表示托盘组被分离仿形板分离成两部分时的状态;
图34是一张按本发明另一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侧视图;它表示托盘组被分离仿形板分离成三部分时的状态;
图35是一张按本发明另一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侧视图,它表示托盘组已分离成三部分,只有被选托盘已向下移动后,被选CD被夹紧装置放置在光盘机转盘上,并被夹紧装置夹紧时的状态;
图36是一张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的侧视图,它表示被选CD被夹紧装置夹紧后,只有被选托盘通过向下移动,与被选CD分离的状态;
图37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在播放(回放)时间,通过上升被选托盘的片簧,被选CD被松开的状态;
图38A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转动力供给装置在其转动力尚未供给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38B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转动力供给装置在其转动力供给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39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夹紧装置在转动力供给至夹紧装置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40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位于其等待位置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41是一张注释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位于其回放位置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42A和图42B是示意图,它们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光盘机调节装置在夹紧装置位于等待位置时的操作;
图43A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当夹紧装置位于回放位置时,调节装置在阻止夹紧装置夹紧的状态下的操作;
图43B是一张注释性视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调节装置在解除夹紧保持状态时的操作;
图44是一张示意图,它表示在按本发明较优实施例提出的光盘机中,在CD被调节装置从固位状态解除后,夹紧装置在夹紧CD状态下的操作。
按本发明提出的光盘录和/或放装置的较优实施例将在下文加以描述。
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应用于放音用的光盘机。(A)光盘机结构的总体配置
如图1至图20所示,光盘机大致能划分为:框架主体1,它成形成光盘机的外形形状;光盘容纳部件3,它设置在框架主体1中的前侧并贮存CD’s;传送装置5,它设置在框架主体1的前面板1a上的插入/排出孔4中;打开和关闭装置6,它用于光盘容纳部件3中的CD(Compact Disc,一种商标)的插入或排出,设置在传送装置5的前侧上,打开和关闭前面板1a的插入/排出孔4;播放装置7,它设置在框架主体1中的后侧,用于从光盘容纳部件3的CD’s中选择一张CD,并进行播放;推出装置8,它设置在光盘容纳部件3的后侧的两侧上,用于将需排出的CD推出至传送装置5;以及操作装置9,它主要设置在框架主体1的双侧侧板的外侧,用于操作光盘容纳部件3、播放装置7和其它部件。
前述播放装置7包括控制装置11,该控制装置11设置在上、下移动的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两侧上,并在选自光盘容纳部件3中的若干CD’s中的一张CD的上、下形成空间; 夹紧装置14,它具有设置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上的下臂13和上臂12,以便通过进入上述空间,自由地转动和夹紧选中的CD;光盘驱动装置15,它安装至前述下臂13上,为夹紧的CD提供旋转和驱动动力;播送组件16,它设置在前述下臂13上,从旋转着的CD上读出信息;转动力供给装置17,它只有在播放(回放)模式期间,通过将前述传送装置5的驱动力传送给夹紧装置14而转动夹紧装置14,播放模式是插入/排出模式与播送模式之间播放CD的状态,而插入/排出模式是插入或排出CD的状态;以及调节装置18,用于设置夹紧装置14夹紧CD的时间。(B)框架主体
首先将描述框架主体1。框架主体1包括前面板1a;侧板1b、1c;顶板1d和底板1e;而框架主体1的后表面是开口的。于是,侧板1b、1c以及底板1e组合成一件组件。(C)光盘容纳部件
如图3A所示,光盘容纳部件3由作为光盘存放装置的六个单元的托盘2及用于将6个托盘2设置于其上的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构成。在框架主体1的前侧,作为支承装置的4根导向支柱23在以下状态进行支承,即导向支柱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与底板1e及顶板1d相连接。
托盘2的成形方法是如图4A所示,作为导向构件的两条树脂条2b固定在薄铝板2a的两侧上。一对销钉2c、2d在每一树脂条2b的中间部分和后部分分别向侧向突出,销钉2c、2d成形成,前侧销钉2c是长的,而后侧销钉2d是短的。树脂条2b的高度设置成约与CD的厚度相同。
在树脂条2b的上表面上固定着作为弹簧装置的片簧2e的前侧,用于将CD夹紧在片簧2e与铝板2a之间。如图5所示,夹持CD用的夹持部分2f成形于每一片簧2e的后侧上的内部分,而另一方面,接收部分2g,它被分离仿形板82的下表面向下按压,对此下文将加以说明;以及接收部分2h,它接收上台阶装配部分82j的底表面提供的向上力,对此下文将加以说明,形成于每一片簧2e的中间部分的外侧部分上。接着将叙述片簧2e的夹持部分2f的结构。夹持部分2f通过弯曲成形成,以便略高于其它部分,而形为向下突出的山脊的突出部分2m成形于欲接触CD上表面的部位。导向部分2n用于当CD塞进托盘2时将CD引导至夹持部分2f的下部分,该导向部分2n在夹持部分2f的内部分的倾斜部分上成形成以便竖立向上。CD的中心由一对位于接触CD的树脂条2b对的后表面内部分的定位部件2r加以确定。但是,如果片簧2e的后侧由于某种原因而抬高,而CD 171如图6所示地置于树脂条2b上时,CD可移至图6中的左方,于是,CD171的定位就不可能。因此,片簧2e的后侧在树脂条2e后侧的端面位置向下弯曲以形成辅助定位部分2p。用以接触CD的接触部分2q成形成从每一辅助定位部分2p向后侧突出,并成形成径向部分,从而CD不会受到损坏。
用于插入前述导向支柱23的导向孔2i以贯穿树脂条2b和铝板2a的状态成形于每一树脂条2b的前侧和后侧上。一种未加表示的缓冲介质沿着铝板2a的弧度固定至铝板2a的两个表面的每一部分上,CD的外周边表面的附近与此部分相接触。如图3A所示,用于安放作为驱动装置的螺旋弹簧24的圆柱形弹簧支承座2j在最上层托盘2的树脂条2b的两端整体地成形成一个单一的主体,螺旋弹簧24设置在顶板1d与最上层托盘2之间。如图3B所示,弹簧支承座2j的下端略微向内侧突出,以形成安放部分2k,用于安放螺旋弹簧24的下端。此结构是为了,即使当应用长的弹簧作为螺旋弹簧24,螺旋弹簧24的压缩长度变长时,压缩它们所必须的螺旋弹簧24的负载也不会变得太大。
在另一方面,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成形成,其两端都弯曲向上。用于插入前述导向支柱23的导向孔22a成形于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水平部分上,而一对用于上升和下降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销钉22b在沿水平方向突出的状态下,固定至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两侧的每一竖直部分的外部分上。此对销钉22b插入至分别成形于框架主体1的侧板1b、1c上的两条竖直窄缝25中,以便突至框架主体1的外侧。
前述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及6层托盘2通过将导向支柱23插入导向孔22a,2i而加以支承,从而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和托盘2能自由地向上、下移动。然后,4根弹簧导向柱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至框架主体1的顶板1d和底板1e上,而每根弹簧导向柱26则插入至每一弹簧支承座2j中。接着,作为驱动装置的螺旋弹簧24设置成分别套在弹簧导向柱26上,而螺旋弹簧24的下端则分别接触弹簧支承座2j下端的前述安放部分2k。(D)传送装置
如图2所示,传送装置5设置至框架主体1的前面板1a。在前面板1a中成形有插入/排出孔4。在插入/排出孔4中,驱动轴30和随动轴31被支承成,它们能自由转动。驱动轴30的两端均连接至前面板1a上,以便两端均能自由转动。随动轴31的两端均插入至狭长孔32中,狭长孔32在竖直方面是长的,并成形于前面板1a的侧面上。为支承驱动轴30和随动轴31的中间部分,如图7所示,驱动轴30的中间部分的小直径部分装配在树脂轴承33后侧的凹槽33a中,其向着下部分的传送被限制,而小直径部分能自由转动。在另一方面,随动轴31的中间部分的小直径部分被装配在树脂轴承34的后侧的凹槽34a中,从而小直径部分能自由转动,而树脂轴承34能借助一对未表示的导向突物和一对导向凹槽自由地上升和下降。一对例如由树脂制成的滚辊35装配至随动轴31上,而一对例如由橡胶制成的滚辊36装配至驱动轴30上。所有滚辊35、36相对轴31、30的中心的错位由制动环加以限制,在图中制动环未加表示。
一对弹簧38用于将随动轴31驱动至驱动轴30,此对弹簧38设置在随动轴31与驱动轴30之间。该对弹簧38设置的部位位于滚辊35、36的外侧,但位于侧板1b和侧板1c的内侧。如图10所示,弹簧38由一对弹簧片段38a构成。弹簧片段38a由扭绞的螺旋部分38b、驱动轴30插入于其中的钩紧部分38c、以及将弹簧片段38a钩至随动轴31上的钩紧部分38d组成。一对弹簧片段38a通过将钩紧部分38d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弹簧38能稳定地安装,而不会倾斜。此外,套筒可设置在钩紧部分38c与驱动轴30之间,以及钩紧部分38d与随动轴31之间。
接着将解释前述驱动轴30的驱动装置。如图8所示,齿轮39固定至驱动轴30的右端,而齿轮40、齿轮41以及相互接合在一起的齿轮42、43被支承在右侧板1c的内侧,以使它们能自由转动。螺杆44与齿轮43相啮合,螺杆44与齿轮45一体地支承在底板1e上,以使螺杆44和齿轮45能自由转动。螺杆47固定至装备在底板1e上的传送马达46的输出轴上,并与齿轮45相啮合。
为在CD被滚辊35、36插入后,自动实现将CD再推进若干mm的推进操作,如图7所示地设置了推进装置48。三对形为狭长孔的导向孔49、50、51成形于前面板1a的插入/排出孔4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中。一对滑移台架52设置在前面板1a的后侧的双侧上,固定至滑移台架52的三根导向销钉53、54、55以不可能推出的状态插入在前述导向孔49、50、51中。例如由树脂制成的竖直滚辊57起推进构件的作用,它被围绕竖直轴56设置在每一滑移台架52的后侧上,以使滚辊57能自由地转动。为将此对滑移台架52沿滑移台架52相互趋近的方向加以驱动,推进弹簧60设置于成形在前面板1a上的每一弹簧钩紧部分58与成形在滑移台架52上的每一弹簧钩紧部分59之间。
此对竖直滚辊57不仅如推进装置48似地运行,也如CD定位装置似地运行。如图11A所示,两根定位杆172、173设置在后侧上的底板1e与顶板1d之间。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也如图11B所示,在前侧上,设置了安装在底板1e上的定位杆61a、62a以及分别布置在定位杆61a、62a的延长线上的定位杆61b、62b,而CD的定位在周边线的4个点上进行。
另一方面,光盘传送区域形成于定位杆61a、62a与定位杆61b、62b之间的插入/排出高度位置,用于插入和排出CD,因而设置在传送区域的CD不是由定位杆61a、62a、61b、62b定位的。因此,一对竖直滚辊57由定位杆61a、61b、62a、62b加以替换。为防止由于CD随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上、下运动而造成CD与竖直滚轴57的上、下端面的干扰,如图12所示,在竖直滚轴57的上端和下端形成了锥形表面57a。(E)打开和/或关闭装置
接着,将叙述用于打开和关闭前面板1a的插入/排出孔4的打开和/或关闭装置6。如图2所示,挡板64在前面板1a的前侧设置成,以使挡板64能自由地上、下移动。为使CD能由其通过,在挡板64中形成一个开口部分64a,开口部分64a的中间高度位置占据了滚辊35、36的边界位置(此后,称作“插入/排出高度位置”),以便当挡板64向上移动时“打开”,而另一方面,当挡板64向下移动时,开口部分64a变成“关闭”。
换言之,在前面板1a的两则,一对导向销钉65设置在每一侧的上位置和下位置,而一对在竖直方向狭长的导向孔64b成形在挡板64中。一个制动环装配在每一导向销钉65的端部上。为使滑移台架52对之间的空间只可能在挡板64向上移动变成“打开”时变大,前述在中心附近的导向销钉54对设置成长于其它导向销钉53、55,而用于使导向销钉54插入至导向孔64c中的“L”形导向孔64c则成形在挡板64中。
接着,将描述用于打开和关闭挡板64的连接机构。导向孔66a沿左、右方向呈狭长形状,它们成形在左、右滑移板66的前表面和下表面,左、右滑移板66的截面形状大致如“L”形;而导向销钉67插入在导向孔66a,并固定至前面板1a和底板1e。在挡板64两侧的下部分上形成有仿形孔64e,而滑移销钉66b则固定在左、右滑移板66的前侧的两个边缘上,然后,滑移销钉66b插入至仿形孔64e中。如图26b所示,弹簧钩紧部分66c、68向下突出,并成形于左、右滑移板66的下表面和底表面的下表面回复弹簧69钩紧在两个钩紧部分66c、68之间。前后滑移板70在底板1e的左下表面设置成,以使滑移板70能在前、后方向自由滑移。也即,一对导向孔70a成形在前后滑移板70中。另一方面,未表示的销钉的头插入在导向孔70a中,这些未表示的销钉被固定至底板1e上。近似为“L”形的杠杆72的弯曲部分连接至底板1e的下表面上,以使如图7所示的,杠杆72能围绕固定轴73自由转动。在杠杆72的两端,分别成形了狭长孔72a。于是,相应固定至左、右滑移板66和前后滑移板70的销板66d、70b被分别带间隙地插入狭长孔72a中。按压部分70c受外滑移器140的按压,对此将下文加以叙述,此按压部分70c成形在前后滑移板70上。(F)播放(回放)装置
播放装置7设置在光盘容纳部件3后部的附近,以便使光盘机的尺寸和深度尽可能的小。因为播放装置7中的夹紧装置14如图2所示地安装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上,因此将首先叙述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
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由水平板及该水平板双侧的竖直板形成的综合体构成。弧形切口部分10a成形成,使CD’s进入水平板的前侧。一对销钉77用于将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向上、下移动,并以在水平方向突出销钉77的状态固定至每一竖直板上。此对销钉77布置在相同高度上,并短于前述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销钉22b对。这些销钉77插入在形成于框架主体1的侧板1b、1c中的一对竖直窄缝78中,用以突至框架主体1的外侧。①控制装置
如图2所示,例如由树脂制成的分离仿形板82设置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两侧的竖直板的内部分,以使分离仿形板82能作为控制装置11自由地在前后方向滑移,用以通过插入至竖直方向相互重叠的托盘2之间,在被选CD的上、下形成空间,以及用以控制光盘的插入和排出及光盘的支承。也即,导向孔10e成形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竖直板前侧的上部分上,而具有头82a的导向销钉插入至导向孔10e中,并固定至分离仿形板82上。另一方面,如图3A所示,导向孔82b成形在分离仿形板82的下部分,而具有图2所示并插入至导向孔82b的头10b的导向销钉则固定至位于前后方面的竖直板的中间位置。
分离仿形板82用于插入至前述托盘2中,用以通过向上推动托盘2两侧上的4根销钉2c、2d稳定地支承一只托盘2,并在要播放的CD置于其上的托盘2的上、下形成空间。每一分离仿形板82的形状像是,在两块长度不同的板上成形狭长切口,然后将这两块板固定而形成。分离仿形板82制作成,以使它们滑移进入托盘2的两侧,用以向上移动在托盘2前侧的一对长销钉2c,以及用以向上移动在托盘2后侧的一对短销钉2d。
换言之,每一分离仿形板82的结构制成如图30A和图30B所示。一对第一分离控制部分82c1成形成用于向上移动其上放置着被选CD的被选托盘2以及置于被选托盘2以上的托盘2,而第二分离控制部分82c2成形成只用于向上移动在相应第一分离控制部分82c1的上部分的、位于被选托盘2以上的托盘2。接着,第三分离控制部分82d则分别成形成只用于夹持第一分离控制部分82c1与第二分离控制部分82c2之间的被选托盘2,第一分离控制部分82c1、第二分离控制部分82c2、以及第三分离控制部分82d分别构成分离控制部分。上表面82f用于将托盘2的销钉2c、2d的位置保持于位于被选托盘2以上的位置,而下表面82h作为位置控制装置,用于将托盘2的销钉2c、2d的位置保持于位于被选托盘以下的位置,以及用于按压片簧2e的接收部分2g,上表面82f和下表面82h沿分离仿形板82的传送方向而成形。
因为被选托盘2以及位于被选托盘2以上的托盘2的销钉2c、2d被第一和第二分离控制部分82c1、82c2的向前运动推动向上,分离控制部分82c1、82c2的倾斜角最初被设置成具有固定值,如θ=45°。但是在本较优实施例中,当托盘2向上移动时,托盘2压缩螺旋弹簧24,且托盘2的位置变得越高,螺旋弹簧24的压缩量变得越大。因此,当托盘2推动向上时,施加的负载变得越益增大。换言之,在螺旋弹簧24的初始压缩阶段,负载是小的。因此,第一和第二分离控制部82c1、82c2的倾斜度在它们的上部分成形成,如θ1=45°,而在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分离控制部分82c1、82c2的倾斜度在它们的下部分成形成,如θ2=60°。此外,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成形成具有弧形表面,从而负载被调节成为常数。
接着,将叙述第三分离控制部分82d。第三分离控制部分82d由上台阶装配部分82j、作为下降控制部分的中间台阶装配部分82k、以及下台阶装配部分82m构成。上台阶装配部分82j用于在被选托盘2的上、下形成空间,中间台阶装配部分82k用于使被选托盘2连同被选CD一起移动向下,以便将它们放置在下臂13的转盘97上,而下台阶装配部分82m用于只使被选托盘2再次移动向下,以便被选托盘2与被选CD分离。②夹紧装置
现在将叙述夹紧装置14,该夹紧装置14用于通过将被选CD转动至由控制装置11在被选CD的上、下形成的空间中夹紧被选CD。下臂13和上臂12的底座端部部分安装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左侧,以使下臂13和上臂12能自由地转动。即,结构如下。如图14所示,下臂13固定在中空轴86的下端附近,而中空轴86的下端穿通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以使中空轴86能自由转动。为防止中空轴86倒下,平面垫圈93和制动环94安装在中空轴86的下端。接着,例如由铜合金制成的套管87通过穿通上臂12而固定至上臂12的底座端部分。中空轴86插入套管87中,从而上臂12在上臂12平行于下臂13的状态下向下移动,于是上臂12和下臂13夹紧被选的CD。中空轴86的上端插入至平面垫圈88中,制动环安装于此。夹紧弹簧89驱动上臂12向下,它设置于平面垫圈88与套管87之间。此外,如图13所示,设置在下臂13上的滑移销钉90在滑移销钉90能自由滑移的状态下插入至形成于上臂12中的孔91中,这样,下臂13和上臂12不能相对转动,而是整体地围绕中空轴86同步地转动。转轴92设置在底板1e上,它插入至中空轴86中,用于在夹紧装置14转动时,改进在下臂13上的转盘97与CD之间的定位精度,对于转盘97将在下文加以叙述。
此外,如图15所示,夹紧装置14从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和框架主体1向后侧突出长度“J”。这似乎是夹紧装置14的固定位置向后侧,即图中的左方,移动长度“J”,但实际上框架主体1的长度切小了长度“J”。为何框架主体1缩小的理由如下。因为光盘机安放在座舱的仪表板的预定空间中,光盘机的尺寸和深度要求尽可能小。另一方面,必须在框架主体1与壳体177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便在这样的状态下将框架主体1容纳在壳体177内,其中框架主体1被支承成,框架主体1能借助作为缓冲装置的弹簧自由摇动,以便在播放时,由于机动车行驶引起的震动不会传送给光盘机,但在非播放时间,即使没有间隙也没有问题。
因此,较优实施例制作成,如图41所示,间隙“J”在播放时间时产生于壳体177的内壁“K”与框架主体1之间,因为夹紧装置14被转移至位置“A”,而在非播放时间,因为夹紧装置14如图40所示回复至位置“B”,从而内壁“K”与框架主体1(实际上只是夹紧装置14)相互接触。也即,在图15中,因为框架主体1最初成形于内壁“K”的位置,夹紧装置14不管是播放时间,或是非播放时间均将其本身隐藏于此处,内壁“L”必须成形于一个比内壁“K”位置更靠外的位置上,以便形成间隙“M”。但是,因为间隙“J”只需在播放时间形成,内壁能设置在内臂“K”的位置,虽然内壁最初设置在内壁“L”的位置。因此,壳体177能缩小间隙“M”,仪表板的占用空间与普通的仪表板相比要小。③光盘驱动装置
光盘驱动装置15设置在下臂13的端部上表面。也即,如图13所示,安装了主轴马达96,转盘97装配在CD的中心孔中,且安装在主轴马达96的输出轴上。另一方面,如图44所示,支承板98的一端固定在上臂12端部的附近,而在支承板98的另一端成形有圆孔。然后,作为光盘夹持装置的卡紧板99装配在孔中,以使卡紧板99能自由转动,而光盘夹持装置由例如树脂制成,并具有一个山脊状的沿光盘下表面的圆而突出的凸起部分。由一块弹簧板的一端防止卡紧板99跌落,该弹簧在图中未表示,其另一端固定在上臂12的下表面。CD被转盘97及卡紧板99所夹持。④播送组件
播送组件16如图15所示也安装在下臂13的上表面上。播送组件16的结构叙述如下。光学播送器162沿下臂13的长度方向设置成,光学播送器162能在与下臂13一体形成的导轨161上自由地传送。接着,设置了使光学播送器162沿导轨161往复传送的装置。螺丝轴164被一对支承构件163支承在下臂13的上表面上,以使螺丝轴164能自由转动,而图中未表示的光学播送器162的阴螺丝部分拧在螺丝轴164上。扫描马达165固定在上述套管87的附近,扫描马达165的输出轴与螺丝轴164联锁和连接在一起。也即,齿轮168由蜗轮166和螺旋齿轮167结合成一体而形成,并支承成得以自由地转动,而输出轴的蜗杆169啮合蜗轮166。另一方面,安装在螺丝轴164上的螺旋齿轮170则啮合螺旋齿轮167。⑤转动力供给装置
转动力供给装置17用于借助前述传送马达46的驱动力转动夹紧装置14,下文将叙述转动力供给装置17的结构。如图8所示,齿轮组系103设置在框架主体1的左侧板1b的内侧部分。换言之,齿轮组系103由齿轮103a至103h构成。另一方面,齿轮104也固定至前述驱动轴30的左端。在左侧板1b的内侧部分设置板105,并将其设置成得以自由地传送至竖直方向。即,在板105的上部分成形了一个在竖直方向狭长的导向孔105a,导向销钉106(参看图38A和图38b)插入在导向孔105a中,并固定至左侧板1b上,此外,制动环安装至导向销钉106上。弹簧钩紧部分105b、107分别成形在板105的下部分和框架主体1的底板1e上,回复弹簧108设置在它们之间,用于驱动板105向下。逃逸孔105c成形于板105上,固定至侧板1b的前述齿轮103h的轴109插入于逃逸孔105c中,而杠杆110的基底端部分安装在轴109上,以使杠杆110能自由转动。穿透杠杆110的传送轴111固定至杠杆110的端部,而齿轮112齿合齿轮103h,并安装在传送轴111上,以使齿轮112能自由转动。仿形孔105d成形在板105上,并位于逃逸孔105c之上,穿透的传送轴111的端部插入仿形孔105d中。换言之,当板105向上移动时,仿形孔105d移动向上。于是,插入于仿形孔105d中的传送轴111被传送至前侧。因此,安装至传送轴111上的齿轮112也啮合驱动轴30的齿轮104。为将板105向上移动,杠杆113的中间部分被销钉114这样地支承在左侧板1b的内侧,以使杠杆113能自由转动,而杠杆113的一端与板105的下部分被销钉115结合在一起,以使杠杆113能自由转动。杠杆113的另一端位于左侧板1b上竖直窄缝25对中成形于前侧的那一条窄缝25的下部分,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销钉22b插入至竖直窄缝25对中。也即,当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抵达最低的位置,以使光盘机进入其播放模式时,插入于竖直窄缝25中的销钉22b推动杠杆113的另一端向下,于是齿轮112啮合齿轮104。
其次,位于齿轮组系103的最高位置的齿轮103a与夹紧装置14的下臂13相互联锁和连接如下。如图2所示,设置了滑移杆116,滑移杆116由沿前后方向狭长的竖直部分和形成于竖直部分的后侧,与竖直部分成一体的水平部分构成。如图7所示,一对导向孔116a成形于滑移杆116的竖直部分两端的附近,一对导向销钉117分别插入此对导向孔116a中,并固定至左侧板1b的内侧部分,制动环安装至相应的导向销钉117上。齿条116b成形于滑移杆116的前侧的下部分,滑移杆116能自由地在前后方向滑移,以使齿条116b啮合前述齿轮103a。另一方面,啮合销钉116c的上端向下突出,并固定至滑移杆116后侧的水平部分的端部上。如图13所示,啮合销钉116c与前述下臂13的底座端部分整体地形成,并以间隙插入水平部分的狭长孔13a中,而水平部分则伸展至上臂12的高度。狭长孔13a沿直线而形成,如图15所示,该直线通过套管87的轴的中心,并沿套管87的径向伸展,然后与套管87的外周边线相交。⑥臂定位装置
光盘机具有两种运行模式,其一是插入/排出模式,用于将CD插入光盘容纳部件3,或从其中排出,另一是播放模式,用于播放CD。在前一情况,夹紧装置14如图40所示地位于位置“B”。在后一情况,夹紧装置14如图41所示地位于位置“A”。夹紧装置14在位置“B”与位置“A”之间的转动,如前述地,借助转动力供给装置17加以实现。但是,因为必须以高度精确度实现被选CD与下臂13上转盘97之间的定位,因此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地设置了定位装置118。
定位装置118的结构将叙述如下。如图15、图17A和图17B所示,向下突出的定位销钉119的上端固定在下臂13的中空轴86的附近。另一方面,弧形孔10c成形于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一个部分中,它对应夹紧装置转动时定位销钉119的传送范围,而定位销钉119以间隙插入在弧形孔10c中。弹簧钩紧部分10d成形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上,以使弹簧钩紧部分10d向下突出,而肘状弹簧120的两端则钩紧在钩紧部分10d与定位销钉119之间。假定,当夹紧装置14占据位置“B”、“A”时,定位销钉119占据的位置分别是位置“b”、“a”,位置“c”是位置“b”和“a”的中点,它是一个拐点,在此处定位销钉119的运动方向改变,而前述弹簧钩紧部分10d就设置在对应位置“C”的位置上。⑦臂锁紧装置
在相关领域中认识到,构成播放装置7的夹紧装置14由于行驶着的机动车在非播放时间时的振动会从图13中其安放状态下的位置“B”滑出。因此,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设置了用于将夹紧装置14锁紧在位置“B”的臂锁紧装置。臂锁紧装置的结构如下。如图13所示,下臂13的端部在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整个弧形切口部分10a是狭长的,向上竖立的啮合部分13b成形于其末端上。
另一方面,设置了锁紧构件174,它用于通过接触啮合部分13b锁紧下臂13。如图19所示,一对具有头175的销钉插入在狭长孔174a中,该狭长孔174a成形于欲与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相结合的锁紧构件174中,以使锁紧构件174设置成,它能在左、右方向自由滑移,该方向垂直于分离仿形板82的滑移方向。用于接触啮合部分13b的锁紧部分174b和弹簧锁紧部分174c成形在锁紧构件174上,而弹簧176作为回复装置,用以将锁紧构件174驱动至锁紧部分174b离开啮合部分13b的方向,该弹簧176设置在弹簧锁紧部分174c与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上的弹簧钩紧部分10f之间。此外,设置了一个机构,用于将锁紧部分174b沿着与弹簧176的驱动力相反的方向压向啮合部分13b。作为用于驱动锁紧构件174的驱动装置,分离仿形板82中的一块被用作控制装置11。斜削部分174d和滑移部分174e以“ㄑ”形状竖立向上,并形成于与分离仿形板82相对的锁紧构件174的部分中。另一方面,凹入部分82t成形于图2中分离仿形板82对中的右侧分离仿形板82中,斜削部分174d和滑移部分174e进入凹入部分82t中,而斜削面82u成形于凹入部分82t的内壁上。⑧CD定位装置
将CD定位至框架主体1是借助图11a中所示的定位销钉而实现的,定位销钉如上所述布置在周边方向的4个位置上。另一方面,为将CD定位至转盘97,如图13所示,作为CD定位装置的CD定位部件13c成形于下臂13底座端部分侧的直立部分上,转盘97安装于其上,从而CD定位部件13c成为基本垂直于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水平平面。如图16所示,CD定位部件13c的位置被设置成,以使CD 171被定位成CD 171沿着成形在转盘97上的锥台部分97a的倾斜平面97b而下降,并使CD 171实际安装时,在CD 171与CD定位部件13c之间形成小的间隙。圆弧形的轴射物成形于CD定位部件13c的外表面上,以防止损坏CD。⑨调节装置
前述夹紧装置14的上臂12被前述夹紧弹簧89驱动向下,如图13所示,还设置了调节装置,用于设定借助夹紧弹簧89的驱动力上臂12向下移动的时间。换言之,调节装置的结构如下。
圆柱形板124安装在前述夹紧装置14与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上表面上的分离仿形板82中的一块分离仿形板82之间。圆柱形板124形成部分圆柱,它是围绕套管87作为其中心的圆柱的一部分。如图42A、图43A、图43B所示,“L”形导向孔125具有在周边方向伸长的水平部分125a,如在轴方向伸长的竖直部分125b,该“L”形导向孔125成形于圆柱形板124上。另一方面,导向销钉12a以套筒87作为半径的中心,沿套筒87的径向向外突出,并固定在上臂12的底座端部分中,且导向销钉12a插入至导向孔125中。结果,因为导向销钉12a在以下时间间隔期间设置在导向孔125的水平部分125a中,即从夹紧装置14占据作为等待位置的位置“B”,至夹紧装置从图13中位置“B”移动至位置“A”时,夹紧装置14刚占据位置“A”之前,因而上臂12不会下降,尽管夹紧弹簧89施加了驱动力,这时夹紧装置14保持“开”状态。另一方面,当夹紧装置14已到达位置“A”时,导向销钉12a定位于竖直部分125b中。结果,导向销钉12a被夹紧弹簧89的驱动力移动向下,于是导向销钉12a也下降至竖直部分125b的下端。
为了使夹紧装置14不立即在夹紧装置14已转动至图13中的位置“A”,导向销钉12a已转动到达导向孔125的竖直部分125b之后开始其夹紧操作,而直至给出指令,设置了第一调节装置,它用于临时调节导向销钉12a的下降;以及第二调节装置,它用于在调节开始后,前述分离仿形板82向前移动,被选CD和被选托盘2向下移动以便放置在前述转盘97上时解除调节,并使夹紧装置14挟住被选CD。换言之,调节装置的结构如下。如图13和图40所示,支承板126平行于分离仿形板82地设置于前述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上的前述圆柱形板124和前述分离仿形板82之一的之间。限制杠杆127的中间部分支承在支承板126的内侧,以使限制杠杆127能如图13所示地围绕转动轴129自由转动。销钉127a突至外侧,并固定在限制杠杆127的前侧上,而限制杠杆127的后侧弯向内侧,以便与导向孔125的竖直部分125b相对。然后,驱动限制杠杆127的后侧向下的弹簧128按图40所示地加以设置。另一方面,在限制杠杆127前侧上的销钉127a以间隙如图42A所示地插入至成形在分离仿形板82内侧部分的下部分中的仿形凹槽82r内。仿形凹槽82r只成形于图2所示的分离仿形板82对中的左侧分离仿形板82中。逃逸部分成形在仿形凹槽82r后侧的上部分中,且逃逸部分被设定成,当分离仿形板82已传送至前侧,而被选托盘2的销钉2c、2d进入中间台阶装配部分82k时,销钉127a进入能逸出的状态,从而限制杠杆127被弹簧128转动,而上臂12被夹紧弹簧89的驱动力移动向下。(G)推出装置
一对推出装置8如图28a所示地设置在框架主体1内侧的两侧上。为何推出装置8要设置成一对的理由如下。首先,假如在欲推出的CD上、下有其它CD’s,则必须应用在上、下方面具有小高度的杠杆以推出欲推出的CD,而不会触及其它的CD’s。其次,CD被一对片簧2e通过驱动至托盘2而定位在上、下方向。但是,如果有某个小的外侧力作用在CD上,CD会顶着片簧2e的驱动力而倾斜。这样可看到,当推出装置在单独一个装置时不能击中CD。因此,推出装置设置成一对,以便可靠地击中CD。
因为此对推出装置8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将只对它们中的一件加以叙述。如图1和图28所示,推出杠杆132用于通过转动推出CD,它在从框架主体1的顶板1d向下突出的固定轴133上安装成,使推出杠杆132得以围绕固定轴133自由转动。推出杠杆132的高度设置于前述滚辊35、36之间的开口的高度,即插入/排出高度位置。接着,作为驱动装置的回复弹簧134设置成围绕固定轴133,其两条边缘钩紧在形成于推出杠杆132上的弹簧钩紧部分132a与形成于顶板1d的弹簧钩紧部分之间。
另一方面,推出杠杆132设计成,当分离仿形板82被传送至后侧时,这是与通过将分离仿形板82传送至前侧从而形成空间的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该操作已在上文叙述,从而推出杠杆132转动。也即,其结构如下。如图13所示,板135设置在前述支承板126的外侧,以使板135能自由地在前、后方向滑移一个固定量。换言之,一对导向孔126a成形于支承板126上,另一方面,插入至相应导向孔126a的导向销钉135a则固定在板135上。板135的前侧端部弯向内侧,使它可能啮合与推出杠杆整体成形的按压部分132b,另一方面,板135的后侧端部弯向外侧,用以突出至分离仿形板82的后部。(H)操作装置
最后,操作装置9将叙述如下。操作装置可能在插入/排出模式时,通过上升和下降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插入和排出在每一层托盘2上的CD,操作装置9打开前述打开和关闭装置6,并使推出装置8运行。在播放模式时,操作装置9通过在将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保持于最低位置的状态下上升和下降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选择被选的CD,且操作装置9使控制装置11运行,以及使调节装置18运行。
如图2所示,内滑移器139和外滑移器140在框架主体1的两侧上的每一侧板1b、1c的外侧设置成,以使内滑移器139和外滑移器140能自由滑移。因为滑移器139、140是对称的,因此将只对图20A至图20C所示的一侧上的滑移器139、140进行叙述。导向孔139a、140a分别向上、下地成形在内滑移器139和外滑移器140中。固定至侧板1b、1c的导向销钉158、159既插入至导向孔139a中,也插入至导向孔140a中,而制动环则安装至导向销钉158、159上。一对有6个台阶的台阶式窄缝141成形于内滑移器139的后侧,此对台阶式窄缝141用于上升和下降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从竖直窄缝78伸出的销钉77对。在内滑移器139的前侧成形有一对有6个台阶的台阶式窄缝142,此对台阶式窄缝142用于上升和下降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从竖直窄缝25伸出的一对销钉22b,而底层窄缝143则连续地成形于相应的台阶式窄缝142之下,底层窄缝143用于在播放模式时将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保持于最低位置,而只上升和下降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另一方面,只有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的长销钉的销钉22b对插入于其中的窄缝才成形在外滑移器140中。也即,一对插入/排出模式用的四边形窄缝144,它们用于上升和下降台阶式窄缝142中的销钉22b对;一对播放模式用的水平直线窄缝145,它们用于将底层窄缝143中的销钉22b夹持在最低位置上;以及倾斜约45°的切换窄缝146成形成得以相互联通,切换窄缝146用于通过将外滑移器140在任一方向滑移、依照斜削表面146a、146b上升和下降销钉22b,将销钉22b对的位置在台阶式窄缝142对与底层窄缝143对之间进行切换。因为,如果用于播放模式的窄缝145在上、下方向的两个位置制作成相等,则两条窄缝145就要相互重叠,从而相互联通,所以播放模式用的窄缝145的高度、插入/排出模式用的窄缝144的高度、底层窄缝143的高度、台阶式窄缝142的高度,以及要插入至前述窄缝中的销钉22b的高度都相互不同。
外滑移器140的后侧的上部分在直角下弯向内侧,以形成突出部分140b。为使突出部分140b可能与外滑移器140一起传送,在内滑移器139的后侧和侧板1b上分别形成逃逸切口139b和逃逸窄缝147。为使分离仿形板82能如图2所示地与外滑移器140整体地滑移,而与分离仿形板82随同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一起上、下移动的高度位置无关,在每一分离仿形板82的后侧上沿竖直方向成形啮合凹槽82s,突出部分140b装配在啮合凹槽82s中,这样,突出部分140b能自由地在受凹槽限制的方向上滑移。此外,在左侧外滑移器140的前侧上通过弯至框架主体1的底板1e之下,形成了啮合部分140c。啮合部分140c在外滑移器140滑至后侧时,将前述按压部分70c压至后侧,从而啮合部分140c相对回复弹簧69的驱动力打开挡板64。
其次,驱动机构用于使右、左两侧上的内滑移器139和外滑移器140在同时同步滑移,现将对此驱动机构加以叙述。如图2和图8所示,两根连接轴148、149由后侧上框架主体1的底板1e之下的两对轴承加以支承,因此,连接轴148、149能自由转动。小齿轮150、151固定至相应连接轴148、149的两端上,这些小齿轮150、151相应地与形成于内滑移器139和外滑移器140的后侧的下部分的齿条139c、140d相啮合。齿轮152、153各自固定至连接轴148、149上。操作马达154、155相应与齿轮152、153相联锁和连接。换言之,其结构如下。操作马达155、154安装在设置于框架主体1中后侧的右侧上的前述支承板126内侧的上、下位置。马达155、154的输出轴各自通过两组减速装置156、157与齿轮152、153相联锁和连接。
接着将叙述前述光盘机的操作。(I)操作的总体结构
光盘机的操作包括三个操作步骤:将CD插入至光盘容纳部件3;将光盘从光盘容纳部件3排出;以及通过从贮存在光盘容纳部件3中的CD’s中挑选和播放一张CD的CD的播放。(J)CD的插入
在将CD插入光盘容纳部件3时,从指定给托盘2的数字(从顶部至底部按次序将从1至6中的一个数字指定给每一托盘)中选择一个数字,然后,例如从数字按钮(图中未表示)中按压“2”的按钮,接着按压插入按钮(图中也未表示)。通过操作马达154的输出轴的旋转传输至减速装置156和连接轴148以及通过操作马达155的输出轴的旋转传输至减速装置157和连接轴149,分别、独立地实现内滑移器139对的滑移运动和外滑移器140对的滑移运动。如果当销钉22b对进入外滑移器140的用于插入/播放模式的窄缝144对时按压按钮,且例如如图21所示,此对销钉22b对位于插入/排出模式中的模式切换位置,于是,通过将内滑移器139如图22a所示地向后移动,此销钉22b对从台阶式窄缝142的底部上升至第二层,而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也与销钉22b一起上升,因此位于从顶部起的第二层的托盘2上的CD被设置于插入/排出高度位置。顺便说一句,这时,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也同时上升,但爬高是一个附带运动,不是必须和必不可少的。当内滑移器139进一步向后移动,于是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与销钉22b一起上升,而从第三托盘2至第六托盘2的托盘2则依次位于插入/排出高度位置。
其次,当外滑移器140向后移动直至销钉22b从图22A所示的等待模式到达用于插入/排出模式的窄缝144的前后方向中的中间位置时,因为外滑移器140的啮合部分140c将图2所示的在底板1e之下的按压部分70c压至后侧,前后滑移板70的移动通过杠杆72传输给左、右滑移板66,左、右滑移板66被传送至与回复弹簧69的驱动力相对的左侧。结果,挡板64向上移动,插入/排出孔4如图26b所示地被开通。
与前述操作相一致,挡板64被打开。因为在从顶部起的第二层的托盘2位于插入/排出高度位置,如图26A所示,当CD 171试图被插入至上、下滚辊35、36之间的开口时,一个设置在挡板64此侧上中心的传感器(图中未表示)检测到CD 171,于是传送马达46开始旋转。因为传送马达46的旋转力通过齿轮传送给滚辊36,如图27所示,CD171被咬住在滚辊36与滚辊35之间,滚辊35被弹簧38压向滚辊36,而CD 171被滚辊35、36的旋转插入从顶部起的第二层的托盘2上。但是,因为CD 171插入的位置不超过CD 171离开滚辊35、36时的位置,借助一对竖直滚辊57将CD 171推入余下的若干毫米,此对竖直滚辊57被推进弹簧60压向中心方向。CD 171被托盘2上的片簧2e对的夹持部分2f夹持在托盘2上。当CD 171离开滚辊35、36时,一个限制开关(图中未表示)动作以停止传送马达46的旋转,而外滑移器140向前移动至图21所示的等待位置。结果,已被压至后侧的按压部分70c被释放,挡板64被回复弹簧69的操作所关闭。
当销钉22b对占据台阶式窄缝142的其它高度位置时(从底部起的第一层和3至6层),CD能由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而插入。(K)CD的排出
当CD从光盘容纳部件3排出时,按压例如数字按钮“2”,然后按压排出按钮。于是,与插入时的途径相同,销钉22b例如从图21所示的插入/排出模式的切换位置移动至图22A所示的等待模式,在从顶部起的第二层托盘2上的CD被设置在插入/排出高度位置。接着,与前述相同,当外滑移器140向后移动,直至销钉22b到达图22B的位置时,挡板64打开。直至此步骤前的操作与插入CD时的相同。
其次,当外滑移器140继续向后移动直至销钉22b到达图23所示的用于插入模式的窄缝144的前侧时,借助外滑移器140后侧上的突出部分140b与外滑移器140联锁的分离仿形板82如图28A和图28B所示的向后移动,分离仿形板82的后表面推动板135的后侧,用以将它们向后移动。于是板135的前侧将推出杠杆132的按压部分132b推向后侧,然后推出杠杆132转动,用以推出在从顶部起的第二层上的CD 171的两侧。这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即受片簧2e压紧的CD 171会相对片簧2e的驱动力而倾斜。当推出杠杆是单根杠杆时,可看到,推出杆杠从CD 171的外周边表面向外错位,使它不可能排出CD 171。但是,因为在本较优实施例中设置了一对推出杠杆,可看到,推出杠杆从CD的外周边表面向外错位。因为在按压排出按钮的同时,传送马达46旋转,而滚辊35、36已一直在旋转,于是被推出的CD如图29所示地通过被放置在滚辊35、36之间而被排出。为防止CD 171在排出时的跌落,限制开关(图中未表示)检测CD 171在后侧上的一个部分,当此部分放在滚辊35、36之间时,停止传送马达46的旋转。此后,手动地将CD 171从滚辊35、36对中拉出。当图中未表示的传感器检测到CD 171被拉出,外滑移器140向前移动,销钉22b从图23所示的位置回复至图22A所示的等待模式位置。
此外,因为分离仿形板82作用于板135上的向后侧的力消除,于是推出杠杆132借助回复弹簧134的驱动力转回至图28A中实线表示的初始位置,接着与CD插入后的情况相同,挡板64关闭。
当销钉22b对占据台阶式窄缝142的其它高度位置时,即从底部起的第一层和第三至六层,CD能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而排出。(L)CD的播放(回放)
为播放CD,在具有CD’s数的数字按钮中例如选择按钮“2”,则按压按钮“2”和播放按钮。于是,内滑移器139从图22A所示的前述状态向前移动,以便将销钉22b下降至如图21所示的用于插入/排出模式的窄缝144的最低位置,以到达模式切换位置,接着,外滑移器140向前移动。于是,如图20C所示,切换窄缝146的上斜削表面146b被推动,用以将欲传送的销钉22b下降至内滑移器139的底层窄缝143,销钉22b被传送进入外滑移器140的用于播放模式的窄缝145,同时用以将光盘机的模式切换至图24A所示的播放模式。在此切换中,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销钉77对仍停留在台阶式窄缝141的最低位置。销钉22b在此时的位置是在播放模式中向插入/排出模式的切换位置。当外滑移器140从此状态向后移动时,切换窄缝146的下斜削表面146a被推动,用以上升销钉22b,而销钉22b能回复至图21所示的前述插入/排出模式中的模式切换位置。
销钉22b在图22A所示的外滑移器140的位置不只是模式切换位置,而且还是选择欲播放CD的CD选择模式,只需改变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的高度。也即,当只有内滑移器139从图24A所示的位置向后移动时,销钉22b对看似在底层窄缝143中相对地向前移动,但实际上销钉22b保持于竖直窄缝25中的最低位置,结果,光盘上升/下降台架22没有从最低的播放位置移开,但另一销钉77对,虽然它们因受到外滑移器140的遮掩而不能看见,似乎与台阶式窄缝141一致地相对上升,但实际上它们在竖直窄缝78中上升若干层。也即,当销钉22b对位于底层窄缝143中用数字1-6标记的位置中的相应位置时,销钉77对沿着每一用数字1-6标记的台阶在上、下方向上升至这样的高度,该高度对应内滑移器139通过向后移动内滑移器139的移动量,而变成能播放CD的状态,该CD具有在上、下方向的数字。图24A表示能播放具有数字6的CD的状态,而图24B表示能播放具有数字1的CD的状态。
这里,如上所述,因为已选择了具有数字2的CD,销钉77对上升至如图25A所示的从顶部起的第二层位置。欲播放的CD通过前述操作,进入能播放CD的状态,后继操作是相同的,而与被选CD的数字无关,也即通过移动外滑移器140以及驱动传送马达46操作被选CD。
下文将叙述图25A中等待模式之后的操作,在此等待模式中,位于第二层的CD已被选进行播放。当销钉22b占据图25B所示的外滑移器140中的位置“D”时,也即光盘机位于图25B所示的状态,此状态是等待状态,而分离仿形板82位于图32所示的位置。当外滑移器140向前移动,而销钉22b作为第一步到达位置“E”时,分离仿形板82向前移动,而分离仿形板82后侧上的下端如图30A和图31A所示的进入从顶部起的第二层托盘2的销钉2d与从顶部起的第三层托盘2的销钉2d之间。至于销钉2c,前侧上的下端进入第二层与第三层托盘2的销钉2c之间,销钉2c的后继操作与销钉2d的相同。当销钉22b作为第二步到达位置“F”,从顶部起的第二层托盘2的销钉2d在第一分离控制部分82c1上滑移,以便放置在上台阶装配部分82j上,而分离仿形板82的上端进入从顶部起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托盘2的销钉2d之间,以便置于图33的状态。当销钉22b作为第三步到达位置“G”时,从顶部起的第一层托盘2的销钉滑移于第二分离控制部分82c2上,以便置于分离仿形板82的上表面82f上。因此,当销钉22b在第三步到达位置“G”时,如图34所示,在从顶部起的第二层被选托盘2的上、下形成了空间。此外,通过在图2中右侧上分离仿形板82的传送,被图19所示的弹簧176驱动的锁紧构件174的滑移部分174e在斜削面82u上滑移,以便如图31B所示地进入凹入部分82t,结果,锁紧部分174b与下臂13的啮合部分13b分离,从而松开夹紧装置14的锁紧。
当一个图中未表示的传感器检测到销钉22b到达图25B的位置“G”,传送马达46开始旋转。因为销钉22b对已进入底层窄缝143,以便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在如上所述地切换至播放模式时,将转动力供给装置17的杠杆113从图38A的状态向下推动,杠杆113已围绕销钉114逆时针地转动,板105已向上移动,然后,杠杆110已围绕轴109顺时针转动,结果,实现了图38B所示的状态,其中在齿轮112啮合齿轮103h的同时,齿轮112也与齿轮104相啮合。因此,传送马达46的旋转通过驱动轴30和齿轮组系103传输给具有齿条116b的滑移杆116,滑移杆116如图39所示地向后移动。随后,因为滑移杆116后侧下部分中的啮合销钉116c以间隙插入于狭长孔13a中,夹紧装置14转向前侧。当示于图17A的定位销钉119已通过拐点,即位置“0”时,肘状弹簧120的驱动力在相反方向起作用,用以将定位销钉119转动至如图17B所示的位置“a”。于是,如图34所示,卡紧板99和转盘97连同上臂12和下臂13一起进入被选CD 171之上和下的空间。如果此操作用平面图加以表示,则此操作表示成从图40所示的状态传送成图41所示的状态。传送马达46的旋转借助未表示的限制开关而被停止,该限制开关用于检测夹紧装置14的转动。
作为第4步,当外滑移器140已向前移动直至销钉22d到达图25B的位置“H”,被选托盘2的销钉2d下降,进入中间台阶装配部分82K。接着,被选托盘2和被选CD下降,以便如图35所示地被放置在转盘97上。分离仿形板82与外滑移器140一起几乎与被选托盘2的下降同时,向前移动,从而调节装置18运行。而夹紧装置14的上臂12由于夹紧弹簧89的作用而下降,从而将被选CD 171夹紧在转盘97与卡紧板99之间。也即,夹紧的作用将详细叙述如下。当销钉22b位于位置“G”,夹紧装置14占据等待位置“B”时,如图42A和图42B所示,导向销钉12a位于导向孔125的水平部分125a。当夹紧装置14占据播放位置“A”,如图43A所示,导向销钉12a被传送至导向孔125的竖直部分125b。但是,如图30B所示,因为销钉127a不能逃逸至分离仿形板82之一的仿形凹槽82r的逃逸部分,导向销钉12a由于受限制杠杆127后侧的阻止,不能下降。接着,当销钉22b被传送至位置“H”时,分离仿形板82也向前移动。从而,如图30B和图43B所示,销钉127a就可能逃逸至仿形凹槽82r的逃逸部分,受弹簧128驱动的限制杠杆127的销钉127a向上移向分离仿形板82的仿形凹槽82r的逃逸部分,然后,限制杠杆128的后侧上的端部向下移动。因此,已受夹紧弹簧89驱动的上臂12如图44所示地下降,用以如上述似的夹紧被选CD 171。
夹紧装置14的转动中心通过将设置在底板1e上的转轴92插入正是夹紧装置14的转动中心的中空轴86中而能以高度精确度定位在底板1e上,而且因为定位销钉119被肘状弹簧120保持于这样的状态,即在此状态下,定位销钉119被压至播送器上升/下降台架10,因而转盘97和卡紧板99能以高度精确度定位在周边方向的轨迹上。另一方面,因为用于引导在其上放置着CD 171的托盘2的导向支柱23也以与转轴92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底板1e上,CD 171也以高度精确度定位在底板1e上。此外,如图11所示,CD 171也借助在CD 171的周边上定位4个位置的定位杆61a、61b、62a、62b、172、173,以及一对竖直滚辊57以高度精确度定位至框架主体1上。另外,由于存在CD定位部件13c,该CD定位部件13c展示于图16中,并形成于下臂13的直立部分上,实现了CD 171与下臂13,或转盘97的相对定位。因此,当CD 171下降时,转盘97的锥台部分97a的上部分牢靠地进入被选CD 171的孔内,CD 171牢靠地安装在转盘97上。这样,欲播放的CD的中心、转盘97的中心以及卡紧板99的中心相互以高度精确度相一致,因而CD 171的夹紧能牢靠地加以实现。
作为最后第五步,当外滑移器140向前移动直至销钉22b到达图25B中的位置“I”时,如图30A和图31A所示,被选托盘2的销钉2d下降至下台阶装配部分82m,而直到此时接触被选CD 171的被选托盘2如图36所示的下降,以便与被选CD 171分离。同时,如图37所示,一直压着被选CD 171的片簧2e的接收部分2h由于受到分离仿形板82后侧上上台阶装配部分82j的下表面的按压而被推动向上,用以松开被选CD 171。同时,位于高度低于所选托盘2的高度的托盘2被分离仿形板82的下表面82h所压紧,而位于高度高于所选托盘2的高度的托盘2被螺旋弹簧24驱动向下。因此,由于机动车振动影响引起的托盘2的振动能加以避免。
如上所述,被选CD被夹紧装置14夹紧后,CD的播放在以下状态下进行,即在此状态下夹紧装置14保持于如图41所示的位置“A”。首先主轴马达96旋转,CD借助转盘97而旋转。其次,当播送组件16的扫描马达165旋转时,旋转被传送给螺丝轴164,用以将光学播送器162在CD的径向沿着螺丝轴164从内部分传送至外部分,从而实现CD的播放。在播放期间,如图41所示,因为夹紧装置14占据位置“A”,夹紧装置14与壳体177的内壁“K”分离,以便在飘浮状态下位于壳体177中。因此,夹紧装置14不会直接接受行驶着的机动车的振动,从而播放能适当地进行。
CD播放完成后,螺丝轴164反向旋转,用以将光学播送器162回复至初始位置。然后,扫描马达165停止旋转,主轴马达96也停止旋转。此后,外滑移器140通过与前述过程相反的过程向后移动,且分离仿形板82也向后移动。接着,当销钉127a如图30B所示地从位置“H”回复至位置“G”,位于图43B所示位置的限制杠杆127的销钉127a从图43A所示的分离仿形板82之一中的仿形凹槽82r的逃逸部分离开,以便向下移动,而限制杠杆127的后侧向上移动。结果,从夹紧装置14突至外侧的导向销钉12a沿着导向孔125的竖直部分125b被推动向上,而夹紧装置14变成可转动状态。此后,一个图中未表示的传感器检测到导向销钉12a的上升,于是传送马达46在与前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用以将夹紧装置14转至后侧。接着,占据图17B中位置“b”的定位销钉119通过是拐点的位置“C”,而肘状弹簧120的驱动力在相反方向起作用,于是定位销钉119转动至位置“b”用以将夹紧装置14回复至是等待位置的位置“B”。传送马达46的旋转借助图中未表示的限制开关而停止,该限制开关用于检测夹紧装置14的转动。因为即使夹紧装置14位于等待位置“B”,它也受肘状弹簧120的向后侧的驱动,因此,夹紧装置14不会受到机动车振动的影响。此后,因为锁紧构件174由于分离仿形板82的传送而在斜削表面82u上移动,锁紧构件174逆着弹簧176的驱动力被传送。结果,锁紧部分174b接触啮合部分13b,锁紧夹紧装置14,以便使夹紧装置14不会转动。当外滑移器140已向后移动,销钉22b已回复至等待位置“D”,分离仿形板82也向后移动,然后,从第一至第三层的所有托盘2均下降。这样,托盘2回复至图32中的状态,其中6只托盘2不分开。这时,因为夹紧装置如图40所示地从框架主体1突出至左侧,接触壳体177的内壁“K”,框架主体1不再处于能自由摆动的飘浮状态,而能接受机动车的振动。但是,因为这是非播放时间,此状态不会引起任何问题。
在播放从顶部起第二层上的CD之外的CD’s时,从图25A所示的状态,内滑移器139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从而销钉22b被相对传送至这样一些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位置,其中数字1、3、4、5和6添加至图25A中的内滑移器139上。然后外滑移器140被滑移,以使图25B所示的外滑移器140上的位置D-I依次与销钉22b配合,从而与前述叙述过程相同的过程能加以重复。
当欲播放的被选CD占据图11A和图11B中的插入/排出高度位置时,应实施由定位销钉61a、61b、62a、62b进行的定位。但是,竖直滚辊57对替代了定位销钉61a、61b、62a、62b的位置。在播放CD前、后,CD被向上、向下传送,但CD与竖直滚辊57之间没有机会干扰,因为如图12所示,在竖直滚轴57的两端均成形有锥形表面57a。
顺便说一句,在本较优实施例中,叙述了这样的情况,即光盘录和/或放装置应用于放音用的光盘机。但是,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也可应用于录音装置、录音和放音装置,或图像的录和/或放装置,而不限于音响。此外,所示的情况是托盘在竖直方向重叠,但托盘的重叠方向也可以是水平方向。此外,应用了尺寸为12cm的光盘,但其它尺寸的,诸如8cm大小的光盘也可应用。
此外,在本较优实施例中,构成光盘容纳部件的光盘数被设定为6,但托盘数可是5或更少,或7或更多。此外,在本较优实施例中应用了图3A和图4所示的单层托盘,但是,也可应用一对配置件,它们通过切割铝板2a的双点链线表示的部分,从而只留下其两个端部部分,但除去铝板2e的中心部分而构成,CD的外周边部分放置在两个端部部分上。
虽然本发明已根据其具有某些特殊的较优形式加以叙述,其中可能有许多变化和改变。因此,应看到,本发明可不同于文中具体叙述的加以实施,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8)
1.一种光盘录和/或放装置,该装置包括:
多个层叠光盘的放置装置,用于放置一个或多个光盘;以及
一对推出装置,用于从光盘放置装置中推出位于其上的插入和/或排出位置的所述光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录和/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一对位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盘的插入、排出和/或支承,所述位置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光盘放置装置的两侧上,
其中,每一所述推出装置与每一所述位置控制装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录和/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按压装置,用于在所述推出装置推出所述光盘后,将所述推出装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4.一种光盘交换机械,该光盘交换机械包括:
多个层叠光盘的放置装置,用于将光盘放置于其上;以及
多个推出装置,用于将位于插入和/或排出位置的放置于光盘放置装置中的光盘从所述插入和/或排出位置向外推出。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盘交换机械,其特征在于,该光盘交换机械还包括:
一对位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光盘的插入、排出和/或支承,所述位置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光盘放置装置的两侧上,
其中,每一所述推出装置与每一所述位置控制装置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盘交换机械,其特征在于,该光盘交换机械还包括:
按压装置,用于在所述推出装置推出所述光盘后,将所述推出装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7.一种光盘录和/或放装置,该装置包括:推/拉装置,用于从所述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中推/拉出光盘,其中由所述推/拉装置作用的合力向量通过所述光盘的中心部分。
8.一种光盘交换机械,该光盘交换机械包括推/拉装置,用于从所述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中推/拉出光盘,其中由所述推/拉装置作用的合力向量通过所述光盘的中心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2988/2000 | 2000-06-09 | ||
JP2000172988A JP2001351302A (ja) | 2000-06-09 | 2000-06-09 | ディスク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5616A true CN1335616A (zh) | 2002-02-13 |
Family
ID=1867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20855A Pending CN1335616A (zh) | 2000-06-09 | 2001-06-08 | 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与光盘交换机械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643227B2 (zh) |
JP (1) | JP2001351302A (zh) |
KR (1) | KR100779694B1 (zh) |
CN (1) | CN1335616A (zh) |
DE (1) | DE10126595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1040C (zh) * | 2005-01-24 | 2008-08-13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换盘器的盘收纳部的分割装置 |
CN1811952B (zh) * | 2005-01-24 | 2010-04-21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具备盘推出装置的换盘器 |
CN102243883B (zh) * | 2007-04-05 | 2014-11-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输送单元、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输送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3033A (ja) * | 2004-01-15 | 2005-07-28 | Shinwa Co Ltd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JP4271192B2 (ja) | 2005-01-24 | 2009-06-03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 |
JP4530986B2 (ja) | 2005-01-24 | 2010-08-25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のディスク収納部の分割装置 |
DE102013003900A1 (de) * | 2012-03-28 | 2013-10-02 |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 Lichtmikroskop und Verfahren zur Bildaufnahme mit einem Lichtmikroskop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83458A (ja) * | 1989-01-09 | 1990-07-18 | Clarion Co Ltd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JP2803862B2 (ja) * | 1989-10-19 | 1998-09-24 |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US5150349A (en) * | 1989-10-19 | 1992-09-22 | Clarion Co., Ltd. | Disc loading structure |
JP3638655B2 (ja) * | 1995-03-03 | 2005-04-13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H11265542A (ja) * | 1998-03-16 | 1999-09-28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排出装置 |
JP3565248B2 (ja) * | 1998-04-17 | 2004-09-15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2000
- 2000-06-09 JP JP2000172988A patent/JP2001351302A/ja active Pending
-
2001
- 2001-05-31 DE DE10126595A patent/DE10126595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5-31 KR KR1020010030536A patent/KR10077969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6-08 CN CN01120855A patent/CN1335616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6-08 US US09/877,671 patent/US66432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1040C (zh) * | 2005-01-24 | 2008-08-13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换盘器的盘收纳部的分割装置 |
CN1811952B (zh) * | 2005-01-24 | 2010-04-21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具备盘推出装置的换盘器 |
CN102243883B (zh) * | 2007-04-05 | 2014-11-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输送单元、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输送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10110998A (ko) | 2001-12-15 |
JP2001351302A (ja) | 2001-12-21 |
US20020009021A1 (en) | 2002-01-24 |
US6643227B2 (en) | 2003-11-04 |
DE10126595A1 (de) | 2001-12-13 |
KR100779694B1 (ko) | 2007-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889C (zh) | 盘形记录载体的放/录设备、容纳设备以及放/录头机架 | |
CN1232982C (zh) | 光盘记录或播放装置和该装置的组装方法 | |
CN1335616A (zh) | 光盘录和/或放装置与光盘交换机械 | |
CN1096126A (zh) | 带小型光盘盒的光盘重放机 | |
CN1094178A (zh) | 带有光盘盒及转换驱动源的光盘重放机 | |
CN1126091C (zh) |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 |
CN1122508A (zh) | 转换型唱盘放音装置 | |
CN1080437C (zh) | 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CN1125453C (zh) | 碟片更换器 | |
CN1127728C (zh) |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该装置的光盘托和光盘托的弹出方法 | |
CN1335988A (zh) | 光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 |
CN1741164A (zh) | 光盘装置 | |
CN100587823C (zh) | 盘支承板件,盘更换机构,以及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 |
CN1326190A (zh) | 盘装置 | |
CN1091295C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
CN1138267C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
CN1095850A (zh) |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 |
CN1237534C (zh) | 盘片夹持装置及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591660A (zh) | 盘装置 | |
CN1087860C (zh) | 换盘器 | |
CN1084020C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
CN1398403A (zh) | 盘记录和/或播放装置 | |
CN1042371C (zh) | 选择式盘重放装置 | |
CN1335987A (zh) | 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288229A (zh) | 盘播放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