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6970A - 传送缝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缝料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96970A CN1396970A CN01804373A CN01804373A CN1396970A CN 1396970 A CN1396970 A CN 1396970A CN 01804373 A CN01804373 A CN 01804373A CN 01804373 A CN01804373 A CN 01804373A CN 1396970 A CN1396970 A CN 13969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th
- sewing
- feeding device
- speed
- addi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10—Work-feeding means with rotary circular feed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设备亦即缝纫机中用于传递缝料的装置,它包括沿推布方向以一个由机器转速和针迹长度决定的进给速度推进缝料的至少一个送布齿条,以及至少一个形式上为以压紧力作用在缝料上布层上的压紧机构并以旋转速度旋转的附加送布装置,它沿推布方向设在送布齿条后面并可正比于机器转速和针迹长度被驱动,其中,借助至少一个的装置可随机器转速的增加增大附加送布装置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上的压紧力,和/或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除了随机器转速按比例增大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设备亦即缝纫机中用于传送缝料的装置,它包括:
—沿推布方向以一个由缝纫机转速和针迹长度决定的进给速度推进缝针的至少一个送布齿条;以及
—至少一个形式上为以压紧力作用在缝料上布层上的压紧机构并以旋转速度旋转的附加送布装置,它沿推布方向设在送布齿条后面并可正比于缝纫机转速和针迹长度被驱动。
背景技术
在这里,附加送布装置(参见相关的先有技术,例如印刷出版物US4182251)用于补偿在要借助缝纫设备加工的缝料的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下文术语“缝纫设备”也包括缝纫机,本发明不仅涉及缝纫设备,而且涉及缝纫机)。
按经验,这种偏移发生在下布层被送布齿条的齿力封闭地带动,而上布层仅仅通过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摩擦带动。
现在为了使这种摩擦有效作用,缝料在针迹形成和缝料传送过程中借助于所谓的压脚压紧,从而将上布层和下布层压紧在压脚与送布齿条之间并借助送布齿条沿推布方向传送。
因为,在此传送阶段,在要传送的缝料的上布层与压脚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可能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沿传送的纵向引起偏移。这种偏移是不希望的,因为在缝纫设备的主轴低转速时并因此在低的进给速度时,已经出现对缝纫结果有负面影响的错移效果;转速和进给速度越高,这种错移效果便越明显。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认为在于送布齿条的工作方式,它在传送阶段的开始向上运动,亦即朝压脚的方向运动,因此送布齿条的齿可能嵌入缝料的下布层内。在此期间,缝料某种程度上迫使压脚向上移动,所以在布层上的压力由于压脚的惯性而提高。
送布齿条完成一种大体上椭圆形的运动:在压脚仍有些向上运动期间,送布齿条开始将布层沿推布方向移动。现在,在此传送阶段压脚的压力显著减小,直至弹簧力制止压脚向上的亦即离开送布齿条方向的运动,并将压脚重新压在缝料上。
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由于压脚垂直向上方向的运动短时间失去与缝料的接触,并由此消失了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摩擦连接。这种已知和已表明不希望的现象,在缝纫设备主轴的转速越高并因而进给速度越高时表现得越强烈,所以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随着用于度量进给速度的缝纫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传送阶段结束时送布齿条向下运动,亦即朝离开压脚的方向运动,所以压脚的压力再次短时减小。不过最后的那个阶段对于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没有显著的影响。
现在为了补偿这种偏移效果,附加送布装置作用在上布层上。在这里,送布仅仅借助此附加送布装置引起所谓的“负偏移”进行,亦即上布层相对于下布层前移。
当根据机器转速和调整好的针迹长度正确调整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时,应能制成无偏移的线缝。
例如已知一种用于缝纫机的送布装置(参见DE2936697C2),其中为被驱动的送布轮配设一压紧机构,它一方面用于调整布靠放面与送布轮(辊)之间的间隙,使送布轮不能与布靠放面直接接触;以及另一方面能用于调整预紧力,送布轮是借助此预紧力将工件压靠在布靠放面上的;当然此调整好的预紧力在缝纫期间保持不变。
此外已知一种传送缝料的装置(参见DE2927869C2),其中,附加送布装置在向前传送时应实施比送布齿条略大一些的传送量(进给量),以便使缝料在进给时沿进给方向保持始终处于拉紧状态。这应在缝纫上布层和下布层时促使避免“滑动-起皱”,换句话说避免形成偏移;当然在缝纫过程中,在送布齿条的传送量与附加送布装置的送布轮之间调整好的相互关系,与缝纫机当时的机器转速无关保持不变。
但业已证明,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与缝纫设备主轴的转速,亦即与所谓的机器转速有关,所以借助这种传统的装置,在条件变换时,例如缝纫设备主轴转速改变并因而改变了进给速度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和完全均匀的缝纫结果。
发明内容
从上面说明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按此类型用于传送缝料的装置,使之即使在由于条件变换(例如缝纫设备主轴转速改变并因而改变了进给速度)改变了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时,仍能始终获得令人信服的尤其完全均匀的缝纫结果。
此目的通过按主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传送缝料的装置达到,其中,按本发明的规定借助至少一个的装置,它
—可随缝纫机转速的增加增大附加送布装置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上的压紧力,和/或使
—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除了随缝纫机转速按比例增大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因此,这一事实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顾及了机器转速和/或针迹长度并因而进给速度对附加送布装置的工作方式和功能的影响。为此,附加送面装置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上的压紧力,借助于此至少一个的装置,可随机器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这一事实可以考虑到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随机器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附加送布装置也必须在上布层内造成更大的拉应力。
作为替换或对此补充,按本发明规定,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除了随机器转速的增加按比例增大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此,这一事实也可以考虑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随机器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附加送布装置也必须在上布层内造成更大的拉应力。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根据机器转速选择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设置此至少一个的装置,它例如可设计为至少一个调节机构。
按照一些优选的可彼此独立或互相结合地实施的设计方案规定,
—压紧力和/或旋转速度优选地借助于此装置可附加地适应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和/或一压紧力Fp由下列公式得出:
Fp=F0+R·n,
式中F0一个恒定的力;
R摩擦系数,它的大小由附加送布装置与上布层之间的摩擦状况决定;以及
n机器转速
和/或
—装置的转速是附加送布装置旋转速度的一种度量或等于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和/或
—装置的转速np由下列公式得出:
np=k·n·L,
式中k适配系数;
n机器转速;和
L针迹长度
和/或
—附加送布装置在上述装置的低转速范围(np<500min-1)按间歇模式工作;和/或
—装置的接通和断开时间由缝纫设备亦即缝纫机主轴的角向位置决定;和/或
—附加送布装置在上述装置的高转速范围(np>500min-1)按连续模式工作;和/或
—每个针迹形成过程附加送布装置的传送距离,大于,尤其略大于送布齿条的进给距离;和/或
—可电子控制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和或
—设至少一个电子调整器,用于控制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和/或
—在电子调整器中可确定机器转速;和/或
—电子调整器通过借助于至少一个操纵区的输入获得有关针迹长度的信息;和/或
—电子调整器通过借助于至少一个操纵区的输入获得有关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信息;和/或
—装置有至少一台优选用直流电工作的直线感应电动机;和或
—此直线感应电动机有至少一个设计为外壳的定子部分;和/或
—在定子部分内装有至少一个设计为驱动杆的转子部分;和/或
—定子部分安排在缝纫设备亦即缝纫机外壳头部的后侧;和/或
—此装置包括:
——至少一台优选地用直流电工作的驱动电动机,
——至少一个设在驱动电动机与附加送布装置之间的减速器,和
——至少一个设在减速器与附加送布装置之间的传动件,用于将运动传送给附加送布装置;
和/或
—适配系数k由下列公式得出
k=k1·k2·k3
式中k1关于附加送布装置的直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常数和减速器减速比的参数;
k2关于上布层和下布层之间的偏移与机器转速函数关系的度量,以及
k3关于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参数;
和/或
—装置有至少一个与转子部分连接的支架,在支架上安装驱动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件;和/或
—支架防旋转地支承;和/或
—支架借助至少一根导杆防转动地支承;和/或
—支架借助至少一个弹性的小质量的耦合件预紧;和/或
—耦合件至少是一个螺旋弹簧;和/或
—附加送布装置设计为至少一个旋转的辊,尤其设计为至少一个旋转的牵拉辊;和/或
—装置设计为至一个调节机构。
下面应详细说明这些优选的可彼此独立或互相结合地采用的实施形式:
按传送缝料的本装置的一种富有独创性的进一步发展,压紧力和/或旋转速度优选地借助上述装置可附加地适应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因此这一事实不仅可以顾及由机器转速决定的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而且可以考虑由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决定的,尤其由下布层与上布层之间的摩擦状况以及尤其由上布层与压脚之间的摩擦状况决定的这种偏移。
因此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可以补偿在上布层与下布层缝合时,由于不均匀的压紧力和由此引起的不均匀进给状况造成的偏移,亦即上布层的滞留,为此除传统的送布齿条外,设一作用在上布层上可适应具体情况的附加送布装置。
以此方式使上布层受小的拉应力,其中,拉应力的大小按对本发明为重要的方式可通过附加送布装置压紧力的大小加以影响,为此,一个小的压紧力按优选的方式可造成附加送布装置提前滑动并因而可在上布层内造成小的拉应力;按相应的方式,较大的压紧力可导致附加送布装置滞后的滑动并因而可在上布层内引起较大的拉应力。
在这里,在短时间出现的小压紧力阶段中,拉应力导致上布层相对于相布层小量地向前牵拉,并因而补偿了要不然产生的偏移。
在用于传送缝料的本装置的工作方式和功能方面应考虑到,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主要在每个传送阶段的一开始产生,因为在此时间段内,压脚的压力基于送布齿条的工作方式和功能明显减小。由于这一原因,附加送布装置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借助按本发明的设计可调整的用于将附加送布装置压靠在布层上的力,可以影响在布层内的拉伸应变:
例如在传送阶段一开始,由于压脚的压力逐渐减小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产生布料错移,此拉伸应变使上布层相对于下布层沿送布方向牵拉,并因而补偿了要不然由于压脚压力的减小引起的上布层偏移。因此,在正确调整参数的前提下,可以获得一条在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没有偏移的较长的线缝。
按恰当的方式,压紧力Fp在数量上的大小可用公式Fp=F0+R·n来描述,式中F0是一恒定的力,R是摩擦系数以及n是机器转速,摩擦系数的大小由附加送布装置与上布层之间的摩擦状况决定。
因此,由公式Fp=F0+R·n可以看出,压紧力除一个与摩擦系数和机器转速无关的常数部分外,按恰当的方式可基本上随在附加送布装置与上布层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或基本上随机器转速线性增大。
根据具体的技术条件,装置的转速可以是附加送布装置旋转速度的一种度量,或例如在直接增速或直接减速的情况下等于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
在这里,装置的转速np可按有利的方式由公式np=k·n·L得出,式中k是适配系数,n是机器转速以及L是针迹长度。
因此由公式np=k·n·L可以看出,装置的转速并因而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除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适配系数外,按恰当的方式基本上可随机器转速和/或基本上随针迹长度线性增大。
适配系数k按恰当的方式由公式k=k1·k2·k3得出,式中k1是关于附加送布装置的直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常数(见下文)和减速器减速比(见下文)的参数,k2是关于上布层和下布层之间的偏移与机器转速函数关系的度量,以及k3是关于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参数。
因此,由公式k=k1·k2·k3可以看出,装置的转速并因而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装置和附加送布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先决条件(系数k1)取决于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偏移与机器转速的函数关系(系数k2)以及取决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系数k3)。
按本发明的一种恰当的设计,附加送布装置在装置的低转速范围np<500min-1按间歇模式工作。换句话说,这意味着装置的驱动电动机在传送阶段接通,而在非传送阶段断开。在这里,装置的接通和断开时间由缝纫设备亦即缝纫机主轴的角向位置决定。
按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转速np的数量级大于约500min-1时转换为连续驱动,也就是说,附加送布装置在装置的高转速范围np>500min-1可按连续模式工作。当然,在这方面应考虑到,当转速范围np大于500min-1时,间歇式运动由于惯性和由于驱动机构的弹性特性反正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准连续运动。
在这方面有重要意义的是,布层的拉伸应变取决于附加送布装置与上布层(性质)之间的摩擦状况。与之相关地,缝料内的拉伸应变也可通过用于附加送布装置压靠在缝料上的可调整的力加以影响。
按本发明的一种恰当的进一步发展,每个针迹形成过程附加送布装置的传送距离,大于,尤其略大于送布齿条的进给距离。采取此项技术措施,也保证缝料在沿送布方向进给时始终保持处于拉紧状态,这在上布层与下布层缝合时促使避免形成偏移。
上面说明的附加送布装置的设计、特征和优点,当附加送布装置按本发明的一项恰当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为至少一个旋转辊,尤其设计为至少一个旋转的牵拉辊时,则以特别确切的方式适用。
按用于传送缝料的本装置的一项特别富有独创性的进一步改进,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亦即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可电子控制。为此可设至少一个电子调整器,用于控制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
因为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可尤其取决于机器转速,所以按本发明的一项恰当的设计,机器转速可在电子调整器中确定,从而在任何时刻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均能实现适应于机器转速。
此外,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不仅由机器转速而且尤其由针迹长度决定。因为在缝纫设备中针迹长度通常机械地调整,所以电子调整器往往对针迹长度无所知。特别是基于此原因,电子调整器可恰当地通过借助至少一个操纵区的输入获得有关针迹长度的信息。装置的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并因而装置转速的额定值,便可通过至少一种计算方法按对本发明为重要的方式确定。
此外,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不仅可通过机器转速而且尤其可通过在附加送布装置与缝料上布层之间作用的摩擦力决定。因为在缝纫设备中此摩擦力通常取决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所以电子调整器往往对这种摩擦力无所知。特别是基于此原因,电子调整器可恰当地通过借助于至少一个操纵区的输入获得有关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信息。附加送布装置压紧力的额定值,便可通过至少一种计算方法按对本发明为重要的方式确定。
若现在此装置按有利的方式至少有一台优选地用直流电工作的直线感应电动机,它按实用的方式有至少一个设计为外壳的定子部分,在定子部分内恰当地至少装有一个设计为驱动杆的转子部分,和/或若此装置按有利的方式至少有一台优选地用直流电工作的驱动电动机,则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和/或装置的转速(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可通过至少一个(电流)调整器调整。
在这里本发明利用此事实:在直线感应电动机中通过它给予的压紧力和/或在驱动电动机中通过驱动电动机给予的转速或旋转速度,直接与供入直线感应电动机或驱动电动机的电流至少基本上成正比。由于这一原因电子控制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电流或驱动电动机的电流,并因此导致附加送布装置期望的压力和/或装置期望的转速(附加送布装置期望的旋转速度)。
在这里,对本发明有重要意义的可以是,不必测量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力。恰当地应将附加送布装置设计为它能从缝料的上布层抬起,例如可被缝纫设备从缝料挪开。这也可借助直线感应电动机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直线感应电动机在这方面不必满足定位功能。有关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设计、特征和优点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动机是非常普遍的,如在德国专利申请DE19945443.4或在国际专利申请WO 00/18997中所说明的这种电动机那样。
在这方面按用于传送缝料的本装置的一项特别富有独创性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压紧力的初始值而且取决于进给速度的部分,均可按恰当的方式参数化,并例如通过至少一个操纵区适应于当时的缝纫条件。
按本发明的一项特别富有独创性的进一步发展,此装置有
—至少一个设计为外壳的定子部分(见上文),它可与至少一块安装板(固定)和/或可安置在缝纫设备外壳头部的后侧,
—至少一个设计的驱动杆的转子部分(见上文),
—至少一台优选地用直流电工作的驱动电动机(见上文),
—至少一个设在驱动电动机与附加送布装置之间的减速器,以及
—至少一个设在减速器与附加送布装置之间的传动件,用于将运动传递给附加送布装置。
在这里,此装置可至少有一个与转子部分连接的优选地防旋转支承的支架,驱动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防旋转支承可例如借助于至少一根导杆实现)。
此外值得推荐一种实施形式,其中,支架借助至少一个弹性的小质量的耦合件,优选地借助至少一个螺旋弹簧预紧。有关耦合件的设计、特征和优点也可全面地参见德国专利申请DE19945443.4或国际专利申请WO 00/18997,它们尤其涉及与耦合件相关的省电的工作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图1至5说明本发明的其他设计、特征和优点,通过这些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表示按本发明的传送缝料的装置的实施例。
其中:
图1按本发明的传送缝料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侧向剖视图;
图2压脚的力F随缝纫设备主轴转角中的变化曲线;
图3图1所示用于传送缝料的装置中此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剖视图;
图4缝纫设备操纵机构与电子调整器之间配合作用的示意图;以及
图5附加送布装置的压紧力Fp随机器转速n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5中一致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构件或特征。
附图中表示了规定用于缝纫设备10亦即缝纫机10(见图4)的传送缝料用的装置,它有一个放在针板7内用于将缝料沿送布方向D(见图1中箭头)推进的送布齿条1(见图1)。此外,缝纫设备10(下文中术语“缝纫设备”也包括缝纫机,本发明既涉及缝纫设备也涉及缝纫机)有一个以压紧力Fp作用在缝料的上布8上以及以旋转速度Up旋转的附加送布装置2,它被安排在沿送布方向D送布齿条1的后面。
在这里,附加送布装置2用来补偿要借助缝纫设备10加工的缝料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这种偏移出现在下布层9被送布齿条1的齿力封闭地带动,而上布层8仅通过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摩擦带动的情况下。
现在为了使这种摩擦有效作用在针迹形成和缝料传送过程中借助压脚6压紧缝料,所以上布层8和下布层9被压紧在压脚6与送布齿条1之间并借助送布齿条1沿送布方向D传送。
在此传送阶段(见图2)中,现在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8与压脚6之间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可能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沿传送的纵向引起偏移。这种偏移的效果在缝纫设备10主轴低的机器转速n(见图4)时并因而在低的进给速度时已经出现,机器转速n和进给速度越大,偏移效果便越强烈。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认为在于送布齿条1的工作方式,它在传送阶段的开始(见图2角向位置φa)向上运动,亦即朝压脚的方向运动,因此送布齿条1的齿可能嵌入缝料的下布层9内。在此期间,缝料某种程度上迫使压脚6向上(见图1箭头A)移动,所以在布层8、9上的压力由于压脚6的惯性而提高。
送布齿条1完成一种大体上椭圆形的运动:在压脚6仍有些向上运动期间,送布齿条1开始将布层沿送布方向D移动。现在,在此传送阶段,压脚6的力F显著减小(见图2,由压脚6施加的力F随缝纫设备10主轴的转角φ急剧下降),直至弹簧力制止压脚6向上的亦即离开送布齿条1方向的运动,并将压脚6重新压在缝料上。
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由于压脚6垂直向上方向的运动短时间失去与缝料的接触,并由此消失了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摩擦连接。缝纫设备10主轴的机器转速n并因而进给速度越大,这种现象表面得越明显,所以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随着用于度量进给速度的缝纫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传送阶段结束时(见图2角向位置φe)送布齿条1向下亦即朝离开压脚6的方向运动,所以压脚6的压力再次短时减小。不过最后的那个阶段对于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没有显著的影响。
现在为了补偿这种偏移效果,附加送布装置2作用在上布层8上(见图1)。在这里,送布仅仅借助此附加送布装置2引起所谓的“负偏移”进行,亦即上布层8相对于下布层9前移。
当根据机器转速n(见图4和5)和调整好的针迹长度L正确调整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见图1)时,应能制成无偏移的线缝。在这里,按图1至5的实施例将用于传送缝料的装置设计为,即使在由于条件变换(例如缝纫设备10主轴的机器转速n改变并因而改变了进给速度)改变了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时,仍能始终获得令人信服的尤其完全均匀的缝纫结果。
为此,设计为旋转的牵拉辊形式的附加送布装置2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8上的压紧力Fp和/或旋转速度Up,可借助一个装置3(见图3)适应于进给速度。因此在图1至5所示的实施例中,附加送布装置2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8上的压紧力Fp可借助此装置3随机器转速n增加而增大,和/或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随机器转速n的增加除按比例提高外可再进一步增大。
因此,这一事实顾及了机器转速n和/或针迹长度L并因而进给速度对附加送布装置2的工作方式和功能的影响。为此,附加送布装置2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上的压紧力Fp,可借助于装置3随机器转速n增加而增大(见图5)。因此这一事实可以考虑到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随机器转速n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附加送布装置2也必须在上布层8内造成更大的拉应力。
作为替换或对此补充,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除了随机器转速n的增加按比例提高外还可以进一步增大。因此这一事实也可以考虑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随机器转速n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附加送布装置2也必须在上布层8内造成更大的拉应力。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根据机器转速n选择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和/或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设置在图3所示的举例中起调节机构作用的装置3。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压紧力Fp和/或旋转速度Up可借助于装置3附加地适应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因此这一事实不仅可以考虑由机器转速n决定的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而且可以考虑由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决定的,尤其由下布层9与上布层8之间的摩擦状况以及尤其由上布层8与压脚6之间的摩擦状况决定的这种偏移。
因此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可以补偿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缝合时,由于不均匀的压紧力F(如图2中所示)和由此引起的不均匀进给状况造成的偏移,亦即上布层8的滞留,为此除传统的送布齿条外,设一作用在上布层8上可适应具体情况的附加送布装置2。
以此方式使上布层8受小的拉应力(见图1),其中,拉应力的大小可通过附加送布装置2压紧力Fp的大小加以影响,为此,一个小的压紧力Fp在上布层8内引起小的拉应力并因而与此相关地导致附加送布装置2提前滑动;按相应的方式,较大的压紧力Fp可导致在上布层8内较大的拉应力并因而与此相关地引起附加送布装置2滞后的滑动。
在这里,在短时间出现的小压紧力F的阶段中(见图2),拉应力导致上布层8相对于下布层9小量地向前牵拉,并因而补偿了要不然产生的偏移。
在借助图1至5举例表示的用于传送缝料的装置的工作方式和功能方面应考虑,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主要在每个传送阶段的一开始(见图2角向位置φa)产生,因为在此时间段内,压脚6的压力基于送布齿条1的工作方式和功能明显减小。由于这一原因,附加送布装置2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借助可调整的用于将附加送布装置2压靠在布层8、9上的力Fp,可以影响布层8、9内的拉伸应变:
例如在传送阶段一开始(见图2角向位置φa),由于压脚6的压力逐渐减小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产生布层错移,此拉伸应变使上布层8相对于下布层9沿送布方向D(见图1)牵拉,并因而补偿了要不然由于压脚6压力的减小引起的上布层8偏移。因此,在正确调整参数的前提下,可以获得一条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没有偏移的较长的线缝。
在这里,附加送布装置2在装置3的低转速范围np<500min-1按间歇模式工作。换句话说,这意味着装置3的驱动电动机33(见图3)在传送阶段(见图2角向位置φa<φ<φe)接通,而在非传送阶段(见图2角向位置φe<φ<2π)断开。在这里,装置3的接通和断开时间由缝纫设备10主轴的角向位置φ(见图2)决定。
当转速np的数量级大于约500min-1时转换为连续驱动,也就是说,附加送布装置2在装置3的高转速范围np>500min-1可按连续模式工作。当然,在这方面应考虑到,当转速范围np大于约500min-1时,间歇式运动由于惯性和由于驱动机构的弹性特性反正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准连续运动。
在这方面,布层8、9的拉伸应变取瘊于附加送布装置2与上布层8(性质)之间的摩擦状况。与之相关地,缝料内的拉伸应变也可通过用于将附加送布装置2压靠在缝料上的可调整的力Fp加以影响。
每个针迹形成过程附加送布装置2的传送距离略大于送布齿条1的进给距离。采取此项技术措施,也保证缝料在沿送布方向D进给时始终保持处于拉紧状态,这在上布层8与下布层9缝合时促使避免形成偏移。
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和/或装置3的转速np(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可电子控制。为此可设一个电子调整器4a、4b(见图4),用于控制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和/或装置3的转速np(附加送布装置的旋转速度Up)。
因为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和/或装置3的转速np(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尤其取决于机器转速n,所以机器转速n可在电子调整器4a、4b中确定(见图4),从而在任何时刻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和/或装置3的转速np(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均能实现适应于机器转速n。
此外,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不仅由机器转速n而且尤其由针迹长度L决定。因为在缝纫设备10中针迹长度L机械调整,所以电子调整器4a、4b往往对针迹长度L无所知。特别是基于此原因,电子调整器4a可通过借助于操作区5(见图4)的输入获得有关针迹长度L的信息。装置3驱动电动机33转速nMotor(见图4)的额定值nsoll(见图4)并因而装置转速np的额定值,便可通过一种计算方法RAI(见图4)确定。
因为现在装置3有一台用直流电工作的驱动电动机33(见图3和4)装置3的转速(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便可通过(电流)调整器4a(见图4)调整。在这里,在图1至5中表示的实施例利用了这一事实:在驱动电动机33中通过它给予的转速np,直接与供入驱动电动机33的电流至少基本上成正比。由于这一原因电子控制驱动电动机的转速nMotor(见图4),并因此导致装置3期望的转速np(附加送布装置2期望的旋转速度)。
此外,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不仅由机器转速n而且尤其由在附加送布装置2与缝料上布层8之间作用的摩擦力决定。因为此摩擦力取决于要传送缝料的性质,所以电子调整器4a、4b往往对这种摩擦力无所知。特别是基于此原因,电子调整器4b通过借助于操纵区5(见图4)的输入获得有关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信息。附加送布装置2压紧力Fp的额定值Fsoll(见图4)便可通过计算方法RAII(见图4)确定。
因为现在装置3有一台用直流电工作的直线感应电动机30(见图3和4),所以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可通过(电流)调整器4b(见图4)调整。在这里,在图1至5中表示的实施例利用了这一事实:在直线感应电动机30中通过它给予的压紧力Fp,直接与供入直线感应电动机30的电流(见图4IMotor)至少基本上成正比。由于这一原因电子控制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电流IMotor,并因此导致附加送布装置2期望的压力。
在这里不必测量直线感应电动机30的力。附加送布装置2设计为,它能从缝料的上布层8抬起,例如可被缝纫设备10从缝料挪开。这也可借助直线感应电动机30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直线感应电动机30在这方面不必满足定位功能。有关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设计、特征和优点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动机是非常普遍的,如在德国专利申请DE19945443.4或在国际专利申请WO 00/18997中所说明的这种电动机那样。
在这方面,不仅压紧力Fp(见图5)的初始值F0而且取决于进给速度的部分Fp>F0,均可按恰当的方式参数化,并例如通过操作区5(见图4)适应于当时的缝纫条件:
例如压紧力Fp在数量上的大小可用公式Fp=F0+Rn来描述(见图5),式中F0是恒定的初始值(见图5),R是摩擦系数,在图5中它表现为所画直线的斜率以及它的大小由在附加送布装置2与上布层8之间的摩擦状况决定,以及n是机器转速(见图4和5)。
因此,由借助于图5用图解表示的公式Fp=F0+R·n可以看出,压紧力,除一个与摩擦系数R和机器转速n无关的常数部分F0外,可基本上随在附加送布装置2与上布层8之间的摩擦系数R和/或基本上随机器转速n线性增大。
如上面已提及的那样,在这里取决于技术条件,装置3的转速np与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相等。装置3的转速np由公式np=k·n·L得出,式中k是适配系数,n是机器转速以及L是针迹长度。
因此由公式np=k·n·L可以看出,装置3的转速np并因而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除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适配系数k以外,基本上可随机器转速n和基本上可随针迹长度L线性增大。
适配系数k仍由公式k=k1·k2·k3得出,式中k1是关于附加送布装置2的直径、直线感应电动机30的常数和减速器34减速比的参数,k2是关于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与机器转速n的函数关系的度量,以及k3是关于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参数。
因此,由公式k=k1·k2·k3可以看出,装置3的转速np并因而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取决于装置3和附加送布装置2的技术状况和先决条件(系数k1)、取决于上布层8与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与机器转速n的函数关系(系数k2)以及取决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系数k3)。
由上述说明可以看出,在借助图1至5表示的实施例的范围内,装置3基本上起一个辊的作用。在这里它的直线感应电动机30有一个设计为外壳的定子部分31,它与一块(在图1至5中为了视图清晰起见没有表示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并被安置在缝纫设备10外壳头部的后侧。在定子部分31内装有一个设计为驱动杆的转子部分32。
此外,装置3有一台用直流电工作的驱动电动机33、一个设在驱动电动器33与附加送布装置2之间的减速器34、以及一个设在减速器34与附加送布装置2之间的传动件35,传动件35用于将运动传递给附加送布装置2。
在这里,装置3有一个与转子部分32连接的防旋转地支承的支架36,驱动电动机33、减速器34和传动件35安装在支架36上。支架36的防旋转支承借助于导杆37实现。
此外,支架36借助一弹性的小质量的形式上为螺旋弹簧的耦合件38预紧。有关耦合件38的设计、特征和优点,也可全面地参见德国专利申请DE19945443.4或国际专利申请WO 00/18997,它们尤其涉及与耦合件38相关的省电的工作方式。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缝纫设备(10)或缝纫机(10)的传送缝料的装置,它包括:
—沿推布方向(D)以一个由机器转速(n)和针迹长度(L)决定的进给速度推进缝料的至少一个送布齿条(1),以及
—至少一个形式上为以压紧力(Fp)作用在缝料上布层(8)上的压紧机构并以旋转速度(Up)旋转的附加送布装置(2),它沿推布方向(D)设在送布齿条(1)后面并可正比于机器转速(n)和针迹长度(L)被驱动,
其特征为:借助至少一个装置(3)
—可随机器转速(n)的增加增大附加送布装置(2)施加在要传送的缝料上布层(8)上的压紧力(Fp),和/或使
—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除了随机器转速(n)按比例增大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压紧力(Fp)和/或旋转速度(Up),优选地借助于装置(3),可附加地适应于要传送的缝料的性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压紧力(Fp)由下列公式得出:
Fp=F0+R·n式中F0一个恒定的力;
R摩擦系数,它的大小由附加送布装置(2)与上布层(8)之间的摩擦状况确定;以及
n机器转速。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3)的转速(np)是附加送布装置(2)旋转速度(Up)的一种度量或等于附加送布装置(2)的旋转速度(Up),其中,装置(3)的转速(np)优选地由下列公式得出:
np=k·n·L式中k适配系数;
n机器转速;以及
L针迹长度。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附加送布装置(2)在装置(3)的低转速范围(np<500min-1)按间歇模式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装置(3)的接通和断开时间由缝纫设备(10)亦即缝纫机(10)的主轴角向位置(φ)决定。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附加送布装置(2)在装置(3)的高转速范围(np>500min-1))按连续模式工作。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每个针迹形成过程附加送布装置(2)的传送距离,大于,尤其略大于送布齿条(1)的进给距离。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为了控制附加送布装置(2)的压紧力(Fp)和/或装置(3)的转速(np),设至少一个电子调整器(4a或4b),
—在调整器中尤其可确定机器转速(n)和/或
—它尤其可通过借助于至少一个操纵区(5)的输入获得有关针迹长度(L)的信息,或通过借助于至少一个操纵区(5)的输入获得尤其有关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信息。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3)有至少一台优选用直流电工作的直线感应电动机(30),它优选地有至少一个设计为外壳的定子部分(31),在定子部分(31)内装有优选地至少一个设计为驱动杆的转子部分(32)。
10.按照权利要求4和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适匹系数(k)由下列公式得出:
k=k1·k2·k3式中k1关于附加送布装置(2)的直径、直线感应电动机(30)的常数和减速器(34)减速比的参数;
k2关于上布层(8)和下布层(9)之间的偏移与机器转速(n)函数关系的度量,以及
k3关于要传送的缝料性质的参数。
11.按照权利要求9和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3)有至少一个与转子部分(32)连接的支架(36),
—在支架上安装驱动电动机(33)、减速器(34)和传动件(35)和/或
—支架优选地借助至少一根导杆(37)防转动地支承。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架(36)借助至少一个弹性的小质量的耦合件(38),尤其借助至少一个螺旋弹簧预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025822A DE10025822C5 (de) | 2000-05-25 | 2000-05-25 |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Nähgut |
DE10025822.0 | 2000-05-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6970A true CN1396970A (zh) | 2003-02-12 |
Family
ID=7643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804373A Pending CN1396970A (zh) | 2000-05-25 | 2001-05-22 | 传送缝料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30136320A1 (zh) |
EP (1) | EP1297208A2 (zh) |
JP (1) | JP2003534076A (zh) |
KR (1) | KR20030007406A (zh) |
CN (1) | CN1396970A (zh) |
AU (1) | AU2001275673A1 (zh) |
BR (1) | BR0107615A (zh) |
CZ (1) | CZ20023559A3 (zh) |
DE (1) | DE10025822C5 (zh) |
MX (1) | MXPA02011601A (zh) |
WO (1) | WO2001090469A2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2826A (zh) * | 2009-08-28 | 2011-04-06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缝纫机 |
CN1804181B (zh) * | 2005-01-11 | 2011-10-19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牵引装置 |
CN1891885B (zh) * | 2005-07-07 | 2011-10-26 | Ykk株式会社 | 缝边设备 |
CN103693485A (zh) * | 2013-12-31 | 2014-04-02 | 吴江市中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防滑拖布辊 |
CN107177937A (zh) * | 2016-03-10 | 2017-09-19 |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07881658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N114016223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汝州玛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绣花机压脚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42332A1 (de) * | 2006-09-08 | 2008-03-27 | Dürkopp Adler AG | Nähmaschine zum Vernähen zweier Nähgutteile unter Einarbeitung von Mehrweite |
CN105908398B (zh) * | 2016-06-29 | 2019-05-31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自动控边缝纫机及自动控边缝纫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2251A (en) * | 1977-02-25 | 1980-01-08 | Charles Block | High speed indexing system |
US4147120A (en) * | 1977-09-14 | 1979-04-03 |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 Auxiliary feed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
US4303027A (en) * | 1978-07-10 | 1981-12-01 | Tokico, Ltd. | Cloth feeding apparatus |
JPS5538164A (en) * | 1978-09-12 | 1980-03-17 | Tokico Ltd | Cloth feed gear |
IT1109911B (it) * | 1979-01-05 | 1985-12-23 | Rockwell Rimoldi Spa |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per il meccanismo di trasporto del lavoro di macchine per cucire |
JPH01244795A (ja) * | 1988-03-28 | 1989-09-29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布自動繰り出し装置 |
DD272488A1 (de) * | 1988-06-09 | 1989-10-11 | Limbach Oberfrohna Textilmasch | Stoff-transporteinrichtung fuer naehmaschinen |
US4889062A (en) * | 1988-11-07 | 1989-12-26 | Janome Sewing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 Sewing machine with means for feeding a workpiece in two directions |
US5188045A (en) * | 1991-06-12 | 1993-02-23 |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 System for joining limp material segments with easing |
DE19510666A1 (de) * | 1995-03-23 | 1996-09-26 | Klaus Hampel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impulsgesteuerten Antrieb einer intermittierend arbeitenden oberen Stoff-Transportvorrichtung einer Nähmaschine |
DE19827846C2 (de) * | 1998-06-23 | 2001-05-31 | Frankl & Kirchner | Antrieb für eine Näh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 Industrienähmaschine |
DE19945443A1 (de) * | 1998-09-26 | 2000-07-13 | Quick Rotan Elektromotoren |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
-
2000
- 2000-05-25 DE DE10025822A patent/DE10025822C5/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5-22 AU AU2001275673A patent/AU200127567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5-22 JP JP2001586659A patent/JP2003534076A/ja active Pending
- 2001-05-22 CZ CZ20023559A patent/CZ20023559A3/cs unknown
- 2001-05-22 BR BR0107615-9A patent/BR0107615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5-22 WO PCT/EP2001/005884 patent/WO2001090469A2/de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5-22 KR KR1020027009807A patent/KR2003000740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5-22 MX MXPA02011601A patent/MXPA02011601A/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5-22 US US10/204,474 patent/US2003013632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5-22 EP EP01953159A patent/EP1297208A2/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5-22 CN CN01804373A patent/CN139697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4181B (zh) * | 2005-01-11 | 2011-10-19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牵引装置 |
CN1891885B (zh) * | 2005-07-07 | 2011-10-26 | Ykk株式会社 | 缝边设备 |
CN102002826A (zh) * | 2009-08-28 | 2011-04-06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缝纫机 |
CN102002826B (zh) * | 2009-08-28 | 2014-03-26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缝纫机 |
CN103693485A (zh) * | 2013-12-31 | 2014-04-02 | 吴江市中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防滑拖布辊 |
CN107177937A (zh) * | 2016-03-10 | 2017-09-19 |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US10513811B2 (en) | 2016-03-10 | 2019-12-24 |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 Sewing machine |
CN107177937B (zh) * | 2016-03-10 | 2020-07-31 |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07881658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N107881658B (zh) * | 2016-09-30 | 2020-04-1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N114016223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汝州玛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绣花机压脚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025822A1 (de) | 2001-12-06 |
DE10025822C2 (de) | 2002-05-08 |
DE10025822C5 (de) | 2008-09-18 |
CZ20023559A3 (cs) | 2003-05-14 |
WO2001090469A3 (de) | 2002-04-04 |
MXPA02011601A (es) | 2003-10-06 |
US20030136320A1 (en) | 2003-07-24 |
WO2001090469A2 (de) | 2001-11-29 |
AU2001275673A1 (en) | 2001-12-03 |
BR0107615A (pt) | 2002-12-03 |
KR20030007406A (ko) | 2003-01-23 |
EP1297208A2 (de) | 2003-04-02 |
JP2003534076A (ja) | 2003-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59C (zh) | 供纸器 | |
CN1396970A (zh) | 传送缝料的装置 | |
CN1088420C (zh) | 薄板圆盘形工件的两面磨削装置 | |
CN1541920A (zh) | 进纸装置 | |
CN1173809C (zh) | 无主轴切削方式的旋板机中单层板切削方法以及该旋板机 | |
CN1123407C (zh) | 带钢的卷取方法 | |
CN1209476A (zh) | 具有纱线供给装置的横向编织机 | |
CN1527170A (zh) | 同步控制装置 | |
CN1840934A (zh) | 回转体的平衡调节元件及平衡调节方法 | |
CN1639406A (zh) | 多水平针绗缝机与方法 | |
CN1990179A (zh) | 平面加工装置及以该加工装置加工的平面载台的支撑方法 | |
CN1414897A (zh) | 将片材切成适当型片的设备 | |
CN1912203A (zh) | 具有滚筒的纺纱制备机上的设备 | |
CN1703826A (zh) | 电动机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33771C (zh) | 缝纫机的中压持机构 | |
CN1458317A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1601136A (zh) | 鼓式制动器装置 | |
CN101037832A (zh) | 图案缝缝纫机的送料装置 | |
CN1589222A (zh) | 料幅的卷绕装置 | |
EP1757458A3 (en) |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 |
CN1217112C (zh) | 阻尼装置 | |
CN1638930A (zh) | 制造基于水凝粘合剂的板材的方法、用于生产该板材的生产线以及用于制造印痕的装置 | |
CN1791481A (zh) | 面板输送装置 | |
CN1495119A (zh) |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拾取装置 | |
CN1786313A (zh) | 差动送布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