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2034A -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32034A CN112532034A CN202011392290.0A CN202011392290A CN112532034A CN 112532034 A CN112532034 A CN 112532034A CN 202011392290 A CN202011392290 A CN 202011392290A CN 112532034 A CN112532034 A CN 1125320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module
- quasi
- voltage
- contro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和准谐振开关电源,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包括变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为单相整流电路或三相整流电路。本发明通过将单相交流电压或三相交流电压引入整流模块,利用变压模块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从而为逆变模块供电,拓宽了整流模块输入的电压范围,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准谐振开关电源利用单相交流电或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实现)后的直流电源作为输入电源,利用该输入电源为逆变模块供电。但现有技术中的准谐振开关电源,要么应用于单相低压电源电路,要么应用于三相高压电源电路,由于无法兼容单相低压开关电源与三相高压开关电源,导致输入的电压范围较窄,通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和准谐振开关电源,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包括变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为单相整流电路或三相整流电路;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切换开关和保护电阻;
所述保护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保护电阻并联;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
进一步,所述变压模块包括: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整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
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压进行降压后从而为提供逆变模块栅极电压。
进一步,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包括准谐振控制芯片、采样电压模块以及采样电流模块。
进一步,所述采样电流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阻。
进一步,所述采样电流模块还包括滤波单元。
进一步,所述采样电压模块包括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准谐振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还包括尖峰电压吸收模块。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滤波模块的母线电压;
根据所述母线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动作,使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或故障检测模式。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母线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动作,使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或故障检测模式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阈值电压并且达到预设时间,控制所述切换开关闭合,使得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切换至低功耗模式;
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阈值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断开,使得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切换至故障检测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单相交流电压或三相交流电压引入整流模块,利用变压模块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从而为逆变模块供电,拓宽了整流模块输入的电压范围,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输入为单相交流电压的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输入为三相交流电压的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准谐振开关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申请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申请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之一,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该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模块10、滤波模块20、逆变模块30和准谐振开关电源40,准谐振开关电源40包括变压模块,参照图2和图3,整流模块10为单相整流电路或三相整流电路;
整流模块10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模块10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模块20的第二端连接;
滤波模块20的第一端与逆变模块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滤波模块20的第二端与逆变模块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滤波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与逆变模块30的第三端连接。
具体地,整流模块10包括单相整流模块10或三相整流模块10,用于将输入的单相交流电压或三相交流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参照图2和图3,单相整流电路可采用单相全桥整流电路,三相整流电路可采用三相全桥整流电路。
滤波模块20,用于将整流模块10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从而得到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
逆变模块30,用于将滤波模块20两端的直流电压逆变为三相交流电压,从而利用该三相交流电压为负载供电。其中,逆变模块30包括若干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准谐振开关电源40,用于为逆变模块30供电,更为详细地,是为逆变模块30中的IGBT提供栅极电压,使得IGBT工作。因此,参照图1和图4,该准谐振开关电源40跨接在滤波模块20的两端(P、N两点之间),从而利用滤波模块20输出的直流电压为准谐振开关电源40中的各个电路模块供电。其中,变压模块对该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从而在变压模块的输出端得到适于逆变模块30使用的栅极电压。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相较于只能将220V的单相交流电压和330V的三相交流电压的一种交流电压引入整流模块10,本申请将单相交流电压或三相交流电压引入整流模块10,利用变压模块将整流模块10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从而为逆变模块30供电,本申请拓宽了整流模块10输入的电压范围,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50、切换开关K和保护电阻Rs;
保护电阻Rs的一端与整流模块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保护电阻Rs的另一端与滤波模块20的第二端连接;
切换开关K与保护电阻Rs并联;
控制器50的输入端与准谐振开关电源4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50的输出端还与切换开关K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1,本申请在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中还增设了保护电阻Rs、切换开关K和控制器50,在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上电时刻,保持切换开关K断开,保护电阻Rs串接在电路回路中,防止系统上电时刻,电路回路中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烧毁整流模块10、逆变模块30等电路模块。控制器50在检测到滤波模块20两端的母线电压达到稳定状态时,即控制切换开关K闭合,从而使得保护电阻Rs被切换开关K短路,降低电流持续流过保护电阻Rs造成的功率消耗,提高系统功率效率。当检测到母线电压异常时,及控制切换开关K断开,并对系统进行故障检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测量滤波模块20输出的母线电压,还在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中设置母线电压检测模块,参照图2和图3,该母线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并利用控制器50检测母线电压检测模块两端的母线电压。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变压模块包括:
变压器TR1,变压器TR1的原边绕组与滤波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
整流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R1的副边绕组连接;
稳压单元,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3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压进行降压后从而为提供逆变模块30栅极电压。
具体地,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变压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利用变压器TR1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输入至变压器TR1的原边绕组,在副边绕组输出经过变压后的直流电压,变压后的直流电压还需要经过整流滤波单元进行整流滤波,整流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感L2、第七二极管D7、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三电容C13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第七二极管D7用于整流,第十一电容C11用于第一级电容滤波,第二电感L2、第十三电容C13以及第十五电容C15为电感第二级滤波,第十五电容C15输出15V直流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的电电压值较高,因此,还需要经过稳压单元进行降压,其中,稳压单元主要包括第一降压芯片,用于将变压器TR1输出的15V直流电压转变为12V直流电压,第二降压芯片,用于将第一降压芯片输出的12V直流电压降压为5V直流电压,第三降压芯片用于将5V直流电压降压为3.3V直流电压,从而为逆变模块30的IGBT提供合适的栅极电压。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准谐振开关电源40包括准谐振控制芯片U1、采样电压模块以及采样电流模块。
具体地,本申请的准谐振开关电源40还包括具有准谐振控制功能的准谐振控制芯片U1以及以准谐振控制芯片U1为基础的采样电压模块和采样电流模块,其中准谐振控制芯片U1可采用安森美公司的典型准谐振控制芯片,如NCP1377、NCP1380等,也可以使用TI公司的准谐振反激控制芯片UCC28600等。
采样电压模块用于采集第一场效应管Q1输出的采样电流,该采样电流被准谐振控制芯片U1采集后,准谐振控制芯片U1根据采样电流的大小,判定其是否处于过流的工作状态,如果判定其处于过流的工作状态,则该准谐振控制芯片U1停止工作。
采样电压模块用于采集由滤波模块20输出的直流电压经过变换之后的采样电压,该采样电压被准谐振控制芯片U1采集后,准谐振控制芯片U1根据采样电压的大小,判定其是否处于过压或欠压的工作状态,如果判定其处于过压或欠压的工作状态,则该准谐振控制芯片U1停止输出DRV脉冲。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采样电流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
具体地,参照图4,本申请的第一场效应管Q1为高压场效应管,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为采样电阻,利用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采样流过第一场效应管Q1的电流,即采样电流,该采样电流将会被送入准谐振功率芯片内部的比较器,比较器根据采样电流判定准谐振功率芯片是否处于过流状态。准谐振功率控制芯片根据采样电流判定出其自身处于过流状态时,会关断第五引脚的DRV脉冲。当过流状态消失后,则控制其第五引脚重新输出DRV脉冲。
另外,在图4中,第十三电阻R13为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阻,为第一场效应管Q1提供栅极充电电阻回路,第六二极管D2为第一场效应管Q1提供栅极放电回路,第三电阻R3为米勒电阻,防止第一场效应管Q1关断时其集电极积聚的能量无法泄放导致第一场效应管Q1损坏,第三电容C3为第一场效应管Q1的准谐振电容,为其谷底电压开通提供谐振回路。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采样电流模块还包括滤波单元,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七电容C7。
具体地,第二电阻R2和第七电容C7构成采样电流的滤波单元,利用该滤波单元滤除采样电流中的杂质信号尤其是高频信号,保障采样电流的准确性。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采样电压模块包括反馈单元,反馈单元的一端与变压器TR1的反馈绕组连接,反馈单元的另一端与准谐振控制芯片U1连接。
具体地,反馈绕组连接到第十二电阻R12、第四二极管D2、第四电容C4组成的反馈回路,从而为准谐振控制芯片U1提供电源的第六引脚供电,第五稳压管D5用于防止变压器TR1的反馈绕组提供电压过高,从而起到稳压的作用。
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形成反馈单元,从而为准谐振控制芯片U1提供采样电压,准谐振控制芯片U1根据采样电压判定出气自身处于过压或欠压状态时,会关断第五引脚的DRV脉冲。当过压或欠压的状态消失后,则控制其第五引脚重新输出DRV脉冲。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准谐振开关电源40还包括尖峰电压吸收模块。
具体地,准谐振功率电源还包括尖峰电压吸收模块,尖峰电压吸收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电容C2和第三二极管D3,该尖峰电压吸收模块用于吸收变压器TR1漏感尖峰所产生的能量。
参照图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2:
S101、获取滤波模块20的母线电压;
S102、根据母线电压控制切换开关K动作,使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或故障检测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能够利用检测到滤波模块20两端的母线电压来控制切换开关K动作,从而控制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或故障检测模式,其中,低功耗模式是指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运行在一种降低系统功耗的运行模式,故障检测模式是指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为故障状态,需要进行电路故障的检测和排除。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02包括以下步骤S1021-S1022:
S1021、确定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阈值电压并且达到预设时间,控制切换开关K闭合,使得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切换至低功耗模式;
S1022、确定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阈值电压,控制切换开关K断开,使得准谐振开关电源40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切换至故障检测模式。
具体地,第一阈值电压和第二阈值电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当输入的电压为单相交流电压时,设定第一阈值电压为130V,第二阈值电压为80V,当输入的电压为三相交流电压时,设定第一阈值电压为380V,第二阈值电压为320V。预设时间设定为1s。
当测量到的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阈值电压并且达到预设时间时,表明整流模块10、滤波模块20等电路模块工作正常,此时,控制切换开关K闭合,利用切换开关K将保护电阻Rs短路,不会再有电流流过保护电阻Rs,因此,保护电阻Rs不再消耗系统的功率,如此,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
当测量到的母线电压低于第二阈值电压时,表明整流模块10、滤波模块20等工作异常,因此,控制切换开关K断开,使得系统进入故障检测模式,在故障检测模式下,检查系统电路的故障原因。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和准谐振开关电源,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包括变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为单相整流电路或三相整流电路;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还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还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切换开关和保护电阻;
所述保护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保护电阻并联;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模块包括: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整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
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包括准谐振控制芯片、采样电压模块以及采样电流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流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流模块还包括滤波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压模块包括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准谐振控制芯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还包括尖峰电压吸收模块。
9.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滤波模块的母线电压;
根据所述母线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动作,使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或故障检测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母线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动作,使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或故障检测模式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阈值电压并且达到预设时间,控制所述切换开关闭合,使得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切换至低功耗模式;
确定所述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阈值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断开,使得所述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切换至故障检测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2290.0A CN112532034A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2290.0A CN112532034A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2034A true CN112532034A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499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92290.0A Pending CN112532034A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203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7992A (zh) * | 2021-10-20 | 2022-01-1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双输入直流变换器中交流电源突加检测抑制系统 |
CN118199397A (zh) * | 2024-03-21 | 2024-06-14 | 深圳市诚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准谐振开关元件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11392290.0A patent/CN11253203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7992A (zh) * | 2021-10-20 | 2022-01-1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双输入直流变换器中交流电源突加检测抑制系统 |
CN113937992B (zh) * | 2021-10-20 | 2023-09-05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双输入直流变换器中交流电源突加检测抑制系统 |
CN118199397A (zh) * | 2024-03-21 | 2024-06-14 | 深圳市诚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准谐振开关元件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0022B (zh) | 为电源变换器提供过流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060274468A1 (en) | Active inrush current control using a relay for AC to DC converters | |
CN108075562B (zh) | 大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及其电源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1404367B (zh) | Pfc电路、线路板及空调器 | |
CN111446852A (zh) |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532034A (zh) |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992684B (zh) | 反激式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112899A (zh) | 驱动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 |
CN111668807B (zh) | 电池测试设备输出端口过压保护电路 | |
CA2947837C (en) | A non-isolated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for a high-voltage light strip | |
CN114204643A (zh) | 智能快充电源 | |
CN110207341B (zh) | 驱动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 |
CN106602915B (zh) | 一种逆变装置的功率限制电路及逆变装置 | |
CN216016437U (zh) | 谐振变换器的短路保护电路、谐振变换器以及储能设备 | |
CN215956277U (zh) |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系统 | |
CN215990185U (zh) | 过压保护电路及电器设备 | |
CN113346731B (zh) | 压缩机停机电路、方法及空调器 | |
CN112448600A (zh) | 一种综合电源 | |
CN215186468U (zh) |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 |
CN211630081U (zh) | Pfc电路、线路板及空调器 | |
CN213547389U (zh) | 一种用于抑制电网能量倒灌的储能变流器 | |
US6696772B2 (en) |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 |
CN209627229U (zh) | 驱动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 |
CN211018252U (zh) | 一种开关电源过温保护电路和开关电源 | |
CN115603552A (zh) |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交直流转换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