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5224B -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55224B CN112455224B CN202011361066.5A CN202011361066A CN112455224B CN 112455224 B CN112455224 B CN 112455224B CN 202011361066 A CN202011361066 A CN 202011361066A CN 112455224 B CN112455224 B CN 1124552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take
- shaft
- transfer case
- interlocking
- chas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4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5/00—Auxiliary drives
- B60K25/02—Auxiliary drives directly from an engine sh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5/00—Auxiliary drives
- B60K25/02—Auxiliary drives directly from an engine shaft
- B60K2025/022—Auxiliary drives directly from an engine shaft by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分动箱包括分动箱本体及设置于分动箱本体的第一取力机构、第二取力机构及互锁机构;分动箱本体包括输入端、上装输出端及底盘输出端;第一取力机构用于将上装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第一取力机构包括第一取力轴;第二取力机构用于将底盘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第二取力机构包括第二取力轴;互锁机构用于限制第一取力轴和第二取力轴同时执行取力动作,互锁机构包括互锁件,互锁件滑动设置于分动箱本体内,互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互锁端及第二互锁端。本发明提供分动箱,有效避免了因分动箱故障,导致分动箱内挂入空档的空档反馈信号错误引起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大型的起重机大都设置有两套动力系统,两套动力系统独立输出动力,且两套动力系统分别为起重机的上装和底盘分别提供动力。
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一套动力系统的制造成本,在底盘上设置有可取力的分动箱,用以将底盘上的动力系统中的一个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分动箱取力选性地输出给起重机的上装进行吊载或底盘进行行驶。正常吊载作业时,先将起重机行驶到吊载作业区域,停车后,并将分动箱挂入空档位置,以切断输出给底盘行驶的动力;接着打好支腿支撑,使底盘行驶的车轮离开地面,最后进行通过分动箱为上装取力,即为上装吊载作业提供动力。
由于起吊区域的地形复杂多样,并不能保证起重机的车轮与地面完全分离,若分动箱出现故障,使得分动箱内挂入空档的空档反馈信号错误,此时进行上装取力操作,发动机的动力很有可能同时传递至上装和底盘,进而引起整车窜动,严重的会造成翻车或折臂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动箱故障,导致分动箱内挂入空档的空档反馈信号错误带来的安全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动箱,应用于起重机的底盘总成,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分动箱本体的第一取力机构、第二取力机构及互锁机构;
所述分动箱本体包括输入端、上装输出端及底盘输出端;
所述第一取力机构用于将所述上装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取力机构包括第一取力轴;
所述第二取力机构用于将所述底盘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取力机构包括第二取力轴;
所述互锁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取力轴和所述第二取力轴同时执行取力动作,所述互锁机构包括互锁件,所述互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分动箱本体内,所述互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互锁端及第二互锁端;
其中,当所述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第二互锁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取力轴止动配合;当所述第二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第一互锁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取力轴止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取力轴的端部设置有抵推面,当所述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抵推面与所述第一互锁端抵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推面为楔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互锁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卡口,所述第一弧形卡口与所述第一取力轴相适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取力轴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二互锁端插入的卡槽,当所述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二取力轴不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第二互锁端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互锁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卡口或圆孔,所述第二弧形卡口或圆孔与所述第二取力轴相适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取力机构及第二取力机构均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气压、液压或电中的一种驱动执行伸缩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锁机构还包括互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一端设置于所述分动箱本体,所述复位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互锁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互锁件向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取力轴的方向运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底盘总成,应用于起重机,所述底盘总成包括发动机、上装输入轴、底盘输入轴及上述提供的分动箱;
所述分动箱的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
所述分动箱的所述上装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上装输入轴;
所述分动箱的所述底盘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底盘输入轴。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提供的底盘总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分动箱应用于起重机的底盘总成,分动箱包括分动箱本体及设置于分动箱本体的第一取力机构、第二取力机构及互锁机构;分动箱本体包括输入端、上装输出端及底盘输出端;第一取力机构用于将上装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第一取力机构包括第一取力轴;第二取力机构用于将底盘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第二取力机构包括第二取力轴;互锁机构用于限制第一取力轴和第二取力轴同时执行取力动作,互锁机构包括互锁件,互锁件滑动设置于分动箱本体内,互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互锁端及第二互锁端。
本申请提供的分动箱,通过互锁件实现第一取力轴与第二取力轴的互锁配合。其中,当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二互锁端用于与第二取力轴止动配合,以限制第二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即上装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底盘输出端与输入端未连接;当第二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一互锁端用于与第一取力轴止动配合,以限制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即底盘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上装输出端未连接输入端。由此,互锁件限制了第一取力轴和第二取力轴同时执行取力作业,有效避免了因分动箱故障,导致分动箱内挂入空档的空档反馈信号错误引起的安全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起重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中第二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一取力轴未执行取力动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互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中第二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一取力轴未执行取力动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中第二取力轴未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一取力轴未执行取力动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中第二取力轴未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盘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分动箱;110-分动箱本体;111-上装输出端;112-输入端;113-底盘输出端;120-第一取力机构;121-第一驱动件;1210-第一缸体;1211-第一活塞杆;1212-第一取力开气口;1213-第一取力关气口;122-第一取力轴;1220-抵推面;123-取力拨叉;130-第二取力机构;131-第二取力轴;1310-卡槽;1311-感应凸起;132-换挡拨叉;140-互锁机构;141-复位件;1410-弹簧;142-互锁件;1420-第一互锁端;1421-第二互锁端;150-位置传感器;151-第一位置传感器;152-第二位置传感器;153-第三位置传感器;
200-发动机;210-传动轴;
300-上装输入轴;310-角齿轮换向箱;
400-底盘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100,应用于起重机的底盘总成,用于将底盘总成中发动机200的动力可选择的输送至起重的底盘执行行驶作业或上装执行吊载作业。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100包括分动箱本体110、第一取力机构120、第二取力机构130及互锁机构140,其中,第一取力机构120、第二取力机构130及互锁机构140均设置于分动箱本体110上。
分动箱本体110为壳体结构,分动箱本体110包括输入端112、上装输出端111及底盘输出端113。
第一取力机构120用于将上装输出端111与输入端112连接,也即是说,第一取力机构120用于上装输出端111的取力;第二取力机构130用于将底盘输出端113与输入端112连接,也即是说,第二取力机构130用于底盘输出端113的取力。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取力机构120取力时,上装输出端111与输入端112连接,输入端112的动力传递至上装输出端111进行输出;当第二取力机构130取力时,底盘输出端113与输入端112连接,输入端112的动力传递至底盘输出端113进行输出。
上述,第一取力机构120包括第一驱动件121及第一取力轴122,第一驱动件121连接第一取力轴122,第一驱动件121驱动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
第一驱动件121包括气压、液压或电中的一种驱动执行伸缩运动。进一步的,第一驱动件121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液压缸或第一电动推杆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第一气缸由气压驱动执行伸缩运动,第一液压缸由液压驱动执行伸缩运动,第一电动推杆由电驱动执行伸缩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21选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1210及滑动设置于第一缸体1210内的第一活塞杆1211,第一活塞杆1211可相对第一缸体1210伸缩,第一活塞杆1211的一端连接第一取力轴122。第一缸体1210上设置有第一取力开气口1212和第一取力关气口1213,当第一取力开气口1212进气时,第一取力关气口1213排气,第一活塞杆1211相对第一缸体1210伸出,进而驱动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当第一取力关气口1213进气时,第一取力开气口1212排气,第一活塞杆1211相对第一缸体1210缩回,进而带动第一取力轴122解除取力。
进一步的,第一取力轴122上还设置有取力拨叉123,取力拨叉123位于第一取力轴122远离第一驱动件121的一端,第一取力轴122在执行取力动作时,带动取力拨叉123同步动作,取力拨叉123用以实现上装输出端111与输入端112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取力拨叉123与第一取力轴122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后续的拆装,当然还可以是通过键连接,如平键和花键等。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取力拨叉123与第一取力轴12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后更为牢固可靠。
上述,第二取力机构130包括第二驱动件(图未示)及第二取力轴131,第二驱动件连接第二取力轴131,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取力轴131执行取力动作。
第二驱动件包括气压、液压或电中的一种驱动执行伸缩运动。进一步的,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液压缸或第二电动推杆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第二气缸由气压驱动执行伸缩运动,第二液压缸由液压驱动执行伸缩运动,第二电动推杆由电驱动执行伸缩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选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及滑动设置于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可相对第二缸体伸缩,第二活塞杆的一端连接第二取力轴131。第二缸体上设置有第二取力开气口和第二取力关气口,当第二取力开气口进气时,第二取力关气口排气,第二活塞杆相对第二缸体伸出,进而驱动第二取力轴131执行取力动作;当第二取力关气口进气时,第二取力开气口排气,第二活塞杆相对第二缸体缩回,进而带动第二取力轴131解除取力。
第二取力轴131上还设置有换挡拨叉132,第二取力轴131在执行取力动作时,带动换挡拨叉132同步动作,换挡拨叉132用以实现底盘输出端113与输入端112连接。
进一步的,换挡拨叉132与第二取力轴131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后续的拆装,当然还可以是通过键连接,如平键和花键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换挡拨叉132与第二取力轴131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后更为牢固可靠。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底盘输出端113与输入端112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或第二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其中第一齿轮传动机构输出的转速大于第二齿轮传动机构输出的转速,换挡拨叉132用于实现底盘输出端113在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5,可以理解的,当第二取力轴131驱动换挡拨叉132运动至高档位时,底盘输出端113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输入端112连接,此时,底盘输出端113输出高转速;当第二取力轴131驱动换挡拨叉132运动至低档位时,底盘输出端113通过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与输入端112连接,此时,底盘输出端113输出低转速;当第二取力轴131驱动换挡拨叉132运动至空档位时,底盘输出端113不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与输入端112连接,此时底盘输出端113不输出转速。
也即是说,第二取力轴131通过驱动换挡拨叉132在高档位、低档位及空档为之间切换,对应的实现了底盘输出端113以高转速、低转速及无转速输出。
还可以理解的,当底盘输出端113以高转速和低转速输出时,为确保安全起见,需要确保上装输出端111不输出转速。然而,现有技术中多依靠电器元件中的传感器检测的位置信号判断,并通过逻辑控制达到底盘输出端113和上装输出端111不同时输出转速,也即是说,底盘输出端113和上装输出端111不同时输出动力。但是单纯依赖电器元件并不可靠,当电器元件出现故障时,导致出现底盘输出端113和上装输出端111同时输出动力,会造成整车窜动,严重的会造成翻车或折臂等安全事故。
由此,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的安全问题,本实施例通过互锁机构140与第一取力机构120和第二取力机构130的互锁配合,以限制第一取力轴122和第二取力轴131同时执行取力动作。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互锁机构140包括互锁件142及复位件141,互锁件142滑动设置于分动箱本体110内,互锁件14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互锁端1420及第二互锁端1421。
结合附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互锁机构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其中,当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一取力轴122抵推互锁件142的第一互锁端1420,在第一取力轴122的抵推力下,互锁件142朝向第二取力轴131滑动,与此同时第二互锁端1421与第二取力轴131止动配合,以限制第二取力轴131执行取力动作,即上装输出端111与输入端112连接,底盘输出端113与输入端112未连接。
当第二取力轴131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二取力轴131抵接互锁件142的第二互锁端1421,此时,若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互锁件142的第一互锁端1420与第一取力轴122止动配合,以限制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即底盘输出端113与输入端112连接,上装输出端111未连接输入端112。
复位件141一端设置于分动箱本体110,复位件141另一端设置于互锁件142,复位件141用于驱动互锁件142向远离或靠近第二取力轴131的方向运动,也即是说,复位件141用于解除互锁件142对第一取力轴122或第二取力轴131的止动配合。
进一步的,复位件1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件141沿互锁件142的滑动方向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复位件141为弹簧1410或弹片(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141选用弹簧1410,弹簧1410的一端连接互锁件142,弹簧1410的另一端连接分动箱本体110上。
可以理解的,弹簧1410实现复位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复位方式:当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一取力轴122推动互锁件142向第二取力轴131运动时,弹簧1410受压,此时受压的弹簧1410具有驱动互锁件142向远离第二取力轴131运动的趋势。
当第二取力轴131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二取力轴131抵接互锁件142,弹簧1410受拉,此时受拉的弹簧1410具有驱动互锁件142向靠近第二取力轴131运动的趋势。
第一种复位方式:当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一取力轴122推动互锁件142向第二取力轴131运动时,弹簧1410受拉,此时受拉的弹簧1410具有驱动互锁件142向远离第二取力轴131运动的趋势。
当第二取力轴131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二取力轴131抵接互锁件142,弹簧1410受压,此时受压的弹簧1410具有驱动互锁件142向靠近第二取力轴131运动的趋势。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100,应用于起重机的底盘总成,用于将底盘总成中发动机200的动力可选择的输送至起重的底盘执行行驶作业或上装执行吊载作业。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相比上述实施例一,主要区别在于: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互锁件142呈片状结构,互锁件142的滑动方向均与第一取力轴122和第二取力轴131垂直。第一互锁端1420和第二互锁端1421沿互锁件142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互锁件142的端部。
第一取力轴122的端部设置有抵推面1220,当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时,抵推面1220与第一互锁端1420抵推配合,此时,第一取力轴122会给予互锁件142一定的抵推力,在该推力的作用下,互锁件142的第二互锁端1421向靠近第二取力轴131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抵推面1220为楔形结构,其中楔形结构包括锥面或斜切面,用以保证第一取力轴122与第一互锁端1420的抵推效果,使互锁件142滑动平稳顺畅。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互锁端1420设置有第一弧形卡口,第一弧形卡口与第一取力轴122相适配,以限制互锁件142垂直滑动方向位移,进而提高第一取力轴122抵推时,互锁件142滑动的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7,第二取力轴131上设置有允许第二互锁端1421插入的卡槽1310,当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二取力轴131不执行取力动作时,第二互锁端1421与卡槽1310相适配。也即是说,卡槽1310与第二互锁端1421对应时,换而言之,第二取力轴131处于空挡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卡槽1310沿第二取力轴131的周向环形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2、图3以及图4,第二互锁端1421设置有第二弧形卡口或圆孔,第二弧形卡口或圆孔与第二取力轴131相适配。
其中,当第二互锁端1421选择设置为第二弧形卡口时,其目的是限制互锁件142垂直滑动方向位移,进而提高第二取力轴131与互锁件142抵接的稳定性。当第二互锁端1421选择设置为圆孔时,第二互锁端1421套设于第二取力轴131上,还可以限制互锁件142沿滑动方向的位移,避免互锁件142脱离第二取力轴131。
上述可以理解的,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5,当第二取力轴131还处于取力状态时,即第二取力轴131还位于高档或低档位状态,此时,如果驱动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第一取力轴122的抵推面1220抵推互锁件142的第一互锁端1420,互锁件142的第二互锁端1421抵接第二取力轴131,但是无法插入第二取力轴131上的卡槽1310内,由此,互锁件142的第一互锁端1420会限制第一取力轴122的继续抵推,进而限制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当第二取力轴131不在取力状态时,即第二取力轴131处于空挡位,此时,互锁件142的第二互锁端1421与第二取力轴131的卡槽1310相对,如果驱动第一取力轴122执行取力动作,第一取力轴122的抵推面1220抵推互锁件142的第一互锁端1420,互锁件142的第二互锁端1421则插入第二取力轴131的卡槽1310内,以限制第二取力轴131沿轴向的运动,也即是说,此状态下,第二取力轴131不能执行取力动作。
由此可知,在第一取力轴122和第二取力轴131在互锁机构140互锁状态下无法同时执行取力动作,进而保证即使出现电气故障和分动箱100故障导致的空挡信号反馈错误,第一取力轴122和第二取力轴131也不会发生同时取力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起重机出现整车窜动、翻车或折臂等安全事故,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100,应用于起重机的底盘总成,用于将底盘总成中发动机200的动力可选择的输送至起重的底盘执行行驶作业或上装执行吊载作业。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相比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主要区别在于: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取力机构120及第二取力机构130均包括预定数量的位置传感器150,预定数量的位置传感分别用于检测对应的第一取力轴122与第二取力轴131的取力状态。
进一步的,预定数量的位置传感器150设置与分动箱本体110上,预定数量的位置传感器150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151、第二位置传感器152及第三位置传感器153。其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51检测第一气缸中第一活塞杆1211的位置状态,已获得取力关状态的信号;第二位置传感器152检测第一气缸中第一活塞杆1211的位置状态,用以获得取力开状态的信号;第三位置传感器153用于检测第二取力轴131的位置状态,用以获得第二取力轴131是否位于空挡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取力轴131上设置有感应凸起1311,当第三位置传感器153感应到感应凸起1311时,则反馈第二取力轴131未执行取力动作或第二取力轴131位于空挡位。
本申请提供的分动箱100,采用传感器和互锁机构140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盘总成,应用于起重机,底盘总成包括发动机200、上装输出端111、底盘输出端113及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100。
具体的,请参阅图和图8,其中,分动箱100的输入端112通过传动轴210连接发动机200;分动箱100的上装输出端111连接上装输入轴300,上装输入轴300再通过两个角齿轮换向箱310将动力传递至起重机的上装,用以为上装的吊载提供动力;分动箱100的底盘输出端113用于连接底盘输入轴400,底盘输入轴400分别连接底盘的前后输出桥,用以驱动起重机行驶。
实施例五
请参阅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装、底盘及上述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底盘总成。
上装上设置有吊具,吊具的动力由底盘总成中的发动机200提供。底盘上设置有车轮,车轮的动力也由底盘总成中的发动机200提供。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应用了实施例四提供的底盘总成,间接的应用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分动箱100,进而有效的避免,因空挡反馈信号错误导致的整车窜动、翻车或折臂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起重机作业时的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分动箱,应用于起重机的底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分动箱本体的第一取力机构、第二取力机构及互锁机构;
所述分动箱本体包括输入端、上装输出端及底盘输出端;
所述第一取力机构用于将所述上装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取力机构包括第一取力轴;
所述第二取力机构用于将所述底盘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取力机构包括第二取力轴;
所述互锁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取力轴和所述第二取力轴同时执行取力动作,所述互锁机构包括互锁件,所述互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分动箱本体内,所述互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互锁端及第二互锁端;
其中,当所述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第二互锁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取力轴止动配合;当所述第二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第一互锁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取力轴止动配合;所述第一取力轴的端部设置有抵推面,当所述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抵推面与所述第一互锁端抵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面为楔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锁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卡口,所述第一弧形卡口与所述第一取力轴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力轴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二互锁端插入的卡槽,当所述第一取力轴执行取力动作,及第二取力轴不执行取力动作时,所述第二互锁端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卡口或圆孔,所述第二弧形卡口或圆孔与所述第二取力轴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力机构及第二取力机构均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气压、液压或电中的一种驱动执行伸缩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机构还包括互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一端设置于所述分动箱本体,所述复位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互锁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互锁件向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取力轴的方向运动。
8.一种底盘总成,应用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总成包括发动机、上装输入轴、底盘输入轴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动箱;
所述分动箱的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
所述分动箱的所述上装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上装输入轴;
所述分动箱的所述底盘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底盘输入轴。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1066.5A CN112455224B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1066.5A CN112455224B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55224A CN112455224A (zh) | 2021-03-09 |
CN112455224B true CN112455224B (zh) | 2022-03-22 |
Family
ID=7480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61066.5A Active CN112455224B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55224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74468A (en) * | 1989-02-16 | 1990-12-04 | Eaton Corporation | Compound transmission and shift control therefor |
US6297566B1 (en) * | 1999-11-17 | 2001-10-02 | International Truck & Engine Corp | Transfer case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system |
CN201646388U (zh) * | 2009-12-24 | 2010-11-24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工程机械及其分动箱悬挂装置 |
CN102003512A (zh) * | 2010-11-12 | 2011-04-06 | 周江明 | 用于单发动机低速行走作业特种车辆的多输出口分动箱 |
CN102069709A (zh) * | 2010-12-29 | 2011-05-25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轮式底盘工程机械及其上车取力控制系统 |
CN103419631A (zh) * | 2011-06-08 | 2013-12-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底盘传动系统和工程车辆 |
CN103711894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分动箱的并联式换挡机构 |
CN105485336A (zh) * | 2015-12-18 | 2016-04-13 | 重庆泽田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分动器操作机构的互锁装置 |
JP2016078823A (ja) * | 2014-10-15 | 2016-05-16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作業車両 |
CN106080189A (zh) * | 2016-07-25 | 2016-11-09 | 三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 |
EP3170690A1 (en) * | 2015-10-26 | 2017-05-2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Transfer for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
CN107044512A (zh) * | 2016-12-30 | 2017-08-15 | 三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分动箱及起重机 |
CN210318468U (zh) * | 2019-08-06 | 2020-04-14 | 唐山通力齿轮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手动分动器换挡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83298A (en) * | 1963-03-25 | 1966-11-01 | Kaiser Jeep Corp | Means to indicate drive condition of multi-speed transfer case for fourwheel-drive vehicles |
US4441379A (en) * | 1980-07-03 | 1984-04-10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Interlock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shift mechanism |
JPS62155136A (ja) * | 1985-12-27 | 1987-07-10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自動車のトランスフア |
JP3008247B2 (ja) * | 1994-10-14 | 2000-02-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4輪駆動車両のトランスファー構造 |
RU2196057C2 (ru) * | 2000-09-11 | 2003-01-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АЗ" | Механизм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здаточной коробкой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JP2010228741A (ja) * | 2009-03-06 | 2010-10-14 | Gkn Driveline Japan Ltd | 動力伝達装置 |
CN102152735A (zh) * | 2010-02-11 | 2011-08-17 | 陈梦企 | 一种安装有分动箱机构的混合动力挖掘机 |
US20200016977A1 (en) * | 2018-07-10 | 2020-01-16 | Venture Products, Inc. | Belt drive power unit |
CN110901380B (zh) * | 2019-10-31 | 2021-04-02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上车取力控制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 |
CN111016646B (zh) * | 2019-12-24 | 2022-04-19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分动箱取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11361066.5A patent/CN1124552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74468A (en) * | 1989-02-16 | 1990-12-04 | Eaton Corporation | Compound transmission and shift control therefor |
US6297566B1 (en) * | 1999-11-17 | 2001-10-02 | International Truck & Engine Corp | Transfer case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system |
CN201646388U (zh) * | 2009-12-24 | 2010-11-24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工程机械及其分动箱悬挂装置 |
CN102003512A (zh) * | 2010-11-12 | 2011-04-06 | 周江明 | 用于单发动机低速行走作业特种车辆的多输出口分动箱 |
CN102069709A (zh) * | 2010-12-29 | 2011-05-25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轮式底盘工程机械及其上车取力控制系统 |
CN103419631A (zh) * | 2011-06-08 | 2013-12-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底盘传动系统和工程车辆 |
CN103711894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分动箱的并联式换挡机构 |
JP2016078823A (ja) * | 2014-10-15 | 2016-05-16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作業車両 |
EP3170690A1 (en) * | 2015-10-26 | 2017-05-2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Transfer for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
CN105485336A (zh) * | 2015-12-18 | 2016-04-13 | 重庆泽田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分动器操作机构的互锁装置 |
CN106080189A (zh) * | 2016-07-25 | 2016-11-09 | 三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 |
CN107044512A (zh) * | 2016-12-30 | 2017-08-15 | 三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分动箱及起重机 |
CN210318468U (zh) * | 2019-08-06 | 2020-04-14 | 唐山通力齿轮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手动分动器换挡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分动器分流传动装置的设计与构造;鲍际辉;《专用汽车》;20000930;14-17 * |
汽车行驶与取力器工作互锁设计技术;刘伟;《汽车实用技术》;20180228;108-110 * |
百吨级汽车起重机分动器的开发;郭学军;《起重运输机械》;20140315;37-4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55224A (zh) | 2021-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9958B (zh) | 六轴汽车底盘起重机及其转向控制系统、方法 | |
CN201907559U (zh) | 六轴汽车底盘起重机及其转向控制系统 | |
CN109963734B (zh) | 用于双桥的轮毂 | |
CN210620143U (zh) | 一种三向堆垛叉车 | |
KR102068942B1 (ko) | 개별 클러치 제어 및 상호 가변성 동력전달을 구비하는 차동 구동 시스템 | |
EP3578500B1 (en) | Telescoping boom with rotary extension and locking system | |
CN203255901U (zh) | 一种重物升降收放装置 | |
CN112455224B (zh) |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 |
CN103171985B (zh) | 一种重物升降收放装置 | |
CN201941837U (zh) | 八轴汽车底盘起重机及其转向控制系统 | |
CN102030037B (zh) | 八轴汽车底盘起重机及其转向控制系统 | |
CN215435961U (zh) |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 |
CN107989981A (zh) | 差速锁操纵装置及车辆 | |
CN110540152A (zh) | 三向叉车电叉头 | |
CN212106810U (zh) | 轮边减速器总成和汽车 | |
US20140274542A1 (en) | Locking collar for vehicular differential | |
CN210620159U (zh) | 三向叉车电叉头 | |
CN113071999A (zh) | 一种起重臂装置及起重机 | |
CN208277923U (zh) | 随车抓防脱装置 | |
CN205937704U (zh) | 一种带接近开关的差速锁 | |
CN105460030B (zh) | 一种控制底门开闭的装置 | |
CN218564370U (zh) | 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整体式驻车制动机构 | |
CN219467832U (zh) | 一种带四驱结合与分离功能的后转向驱动桥及收获机 | |
JPS641855Y2 (zh) | ||
JPH02197424A (ja) | 車両用動力取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